TWI489842B - 無線通訊系統處理動態封包重傳的方法及其相關裝置 - Google Patents
無線通訊系統處理動態封包重傳的方法及其相關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89842B TWI489842B TW098117656A TW98117656A TWI489842B TW I489842 B TWI489842 B TW I489842B TW 098117656 A TW098117656 A TW 098117656A TW 98117656 A TW98117656 A TW 98117656A TW I489842 B TWI489842 B TW I489842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k control
- wireless link
- control packet
- packet
- wireless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6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108090000472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 (ATP)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7
- 101000734572 Homo sapiens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 cytosolic [GTP]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4
- 102100034796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 cytosolic [GTP]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4
- 101000734579 Homo sapiens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 [GTP], mitochondrial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2
- 102100034792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 [GTP], mitochondrial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40 process dynamic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04L1/000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指一種重傳方法及其相關裝置,尤指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之無線鏈結控制層中處理動態封包重傳的的方法及其相關裝置。
第三代行動通訊聯盟所制定之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是一種建立於第三代行動通訊系統(如全球行動電信系統)之上新一代的無線通訊系統,其可提供高資料率、低延遲、封包最佳化、更高的傳輸頻寬及更廣泛的覆蓋率。長期演進系統的架構包含了演進式無線接取網路(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其由多個演進式基地台(evolved Node-Bs,eNBs)組成,作為用戶端(User Equipment,UE)之無線通訊介面。
在長期演進系統所制定的通訊協定層中,無線鏈結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層負責來自於上層,即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層,之無線電承載(Radio Bearer,RB)的資料傳輸,並根據不同傳輸需求,提供通透模式(Transparent Mode,TM)、非確認模式(Unacknowledged Mode,UM)及確認模式(Acknowledged Mode,AM)三種傳輸模式。其中,確認模式無線鏈結控制單元(AM RLC Entity)分為一傳輸端及一接收端。傳輸端從上層接收無線鏈結控制伺服資料單元(Service Data Unit,SDU)並製作發送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Protocol Data Unit,PDU)或其區段(Segment)至遠端確認模式無線鏈結控制單元。另一方面,接收端則用來透過下層(如實體層或媒體存取控制層),接收來自遠端確認模式無線鏈結控制單元之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或其區段,及發送無線鏈結控制伺服資料單元至上層。
在資料傳輸過程中,下層會在每個傳輸時間間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提供一傳輸區塊(Transport Bloack,TB)大小,即為此傳輸時間間隔的最大負載量。基於傳輸區塊大小的可變性,即每個傳輸時間間隔的傳輸區塊大小可不同,因此長期演進系統支援封包大小可變動的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及其重分段(Re-segmentation)程序。在目前長期演進系統的相關規範中,重分段僅用在當用來重傳的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的封包大小超過傳輸區塊大小的情況下。重分段的次數並無限制,只要前述情況發生,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或其區段就可重分段。
當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區段被回報未收訖(Negatively Acknowledgement,NACK)時,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區段也重傳。舉例來說,當一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區段被回報未收訖,且用於重傳之傳輸區塊大小可容納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區段時,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區段不需重分段,直接傳送至下層。當有兩個或更多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區段被回報未收訖時,這些區段的重傳使用與前一傳輸相同的封包格式。然而,這樣的做法無法有效利用無線資源,以下提供數個例子以作說明。
請參考第1圖,第1圖為習知關於重傳之無線鏈結控制單元封包之示意圖。在第1圖中,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由一表頭及資料欄組成。其中,資料欄為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伺服資料單元,而表頭包含一資料/控制(Data/Control,D/C)、一重分段旗標(Re-segmentation Flag,RF)、一查詢位元(Polling bit,P)、一分段資訊(Segmentation Info,SI)、一延伸位元(Extension bit,E)、一序號(Sequence Number,SN)及一延伸大小指示(Extension+Length Indicator,E+LI)欄位。表頭各欄位的定義及用法應為本領域所熟知,故於此不詳述。由於傳輸區塊大小的關係,傳輸端,可為一用戶端或一無線接取網路,分段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成為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1、2及3。
以下舉第1例,其中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1及2被回報未收訖,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3被回報確認收訖(Positively Acknowledgement,ACK),因此傳送端必須重傳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1及2。在一重傳的傳輸間間隔中,由下層所指示之傳輸區塊大小無法同時容納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1及2,但足夠整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1以及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2的資料欄部分(資料部分)。在此情況下,僅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1在這個傳輸間間隔中重傳,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2須等到下一個傳輸間間隔才能進行重傳。由上可知,傳輸區塊大小所使用的無線資源未完全被利用。
第2例仍以第1圖作說明。在第2例中,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1、2及3皆被回報未收訖,因此傳送端必須重傳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1、2及3。在一重傳的傳輸間間隔中,由下層所指示之傳輸區塊大小無法同時容納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1、2及3,但足夠整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或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1及2。在此情況下,僅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1及2在這個傳輸間間隔中重傳,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3須等到下一個傳輸間間隔才能進行重傳。由上可知,傳輸區塊大小所使用的無線資源未完全被利用。
請參考第2圖,第2圖為習知關於重傳之無線鏈結控制單元封包之示意圖。第3例以第2圖作說明,其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2及3傳送至接收端,並有一尚未被傳送至接收端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4(即一新的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之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及2被回報未收訖,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3被回報確認收訖,因此傳送端必須重傳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及2。在一重傳的傳輸間間隔中,由下層所指示之傳輸區塊大小無法同時容納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及2,但足夠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加上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2的一部分資料。在此情況下,僅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在這個傳輸間間隔中重傳,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2須等到下一個傳輸間間隔才能進行重傳。由上可知,傳輸區塊大小所使用的無線資源未完全被利用。
第4例仍以第2圖作說明。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及2分別包含500及100位元組的資料且被回報未收訖,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3被回報確認收訖。傳送端必須重傳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及2。在一重傳的傳輸間間隔中,由下層所指示之傳輸區塊大小允許100位元組的資料欄的資料容量。在此情況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需要被分段。根據習知技術,除了前述表頭欄位,一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的表頭另包含一分段順移量(Segment Offset,SO)及一最後位元區段旗標(Last Segment Flag,LSF)欄位,兩者總共用2位元組表示。因此,分段順移量與最後位元區段旗標欄位使用了100位元組中的2個位元組,剩下的98個位元組承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的資料。此外,若下一傳輸間間隔之傳輸區塊大小配有500位元組的資料允許量時,其中404個位元組承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中所剩餘未重傳之402個位元組,以及2個位元組的分段順移量與最後位元區段旗標欄位,另外96個位元組則承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2的資料。如此一來,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2也需要分段,且剩下的4個位元組必須再等下一個傳輸間間隔才能重傳。
請參考第3圖,第3圖為習知關於重傳之無線鏈結控制單元封包之示意圖。第5例以第3圖作說明,其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及2傳送至接收端且被回報未收訖,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3被回報確認收訖,因此傳送端必須重傳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及2。此外,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被分段為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11、12及13來重傳。在一用來傳輸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13之傳輸間間隔中,傳輸區塊大小提供比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13更大的容量。在此情況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2分段出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21,其與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13共同透過這個傳輸間間隔進行重傳。由上可知,第5例需要較多的無線資源來傳送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21的表頭資訊。
因此,本發明主要提供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一傳送端中處理處理動態封包重傳的方法及其相關裝置,以充分利用無線資源,並減少封包重傳的總時間。
本發明揭露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一無線鏈結控制層的傳輸端中處理動態封包重傳的方法,其包含有傳送一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一接收端,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含一第一表頭及一第一資料欄;接收自該接收端所傳送,對應於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之一未收訖訊號;接收由該無線鏈結控制層之一下層所指示之一第一傳輸區塊大小;建立一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含一第二表頭及一第二資料欄,該第二資料欄包含該第一資料欄的部分資料;以及傳送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該接收端。其中,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封包大小係根據該第一傳輸區塊大小所決定。
本發明另揭露一種處理動態封包重傳的通訊裝置,其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一無線鏈結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層之傳輸端中,包含一傳送單元、一反饋接收單元、一下層溝通單元及一封包創制單元。該傳送單元用來傳送一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及一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一接收端,其中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含一第一表頭及一第一資料欄,而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含一第二表頭及一第二資料欄。該反饋接收單元用來接收從該接收端傳送,對應於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之一未收訖訊號。該下層溝通單元用來接收由該無線鏈結控制層之一下層所指示之一第一傳輸區塊大小。該封包創制單元用來建立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該第二資料欄包含該第一資料欄的部分資料。其中,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封包大小係根據該第一傳輸區塊大小所決定。
本發明另揭露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一無線鏈結控制層的傳輸端中處理動態封包重傳的方法,其包含有傳送複數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一接收端;接收自該接收端所傳送,對應於該複數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之未收訖訊號;接收由該無線鏈結控制層之一下層所指示之一傳輸區塊大小;從該複數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中選擇一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其中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封包大小最符合該傳輸區塊大小;以及在一傳輸機會中傳送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該接收端。
本發明另揭露一種處理動態封包重傳的通訊裝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一無線鏈結控制層的傳輸端中,並包含有一傳送單元、一反饋接收單元、一下層溝通單元及一封包選擇單元。該傳送單元用來傳送複數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一接收端,其中該複數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中之一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是透過一傳輸機會傳送至該接收端。該反饋接收單元,用來從該接收端,接收對應於該複數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之未收訖訊號。該下層溝通單元用來接收由該無線鏈結控制層之一下層所指示之一傳輸區塊大小。該封包選擇單元用來從該複數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中選擇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其中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封包大小最符合該傳輸區塊大小。
請參考第4圖,第4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用於一確認模式無線鏈結控制單元之一傳送端中一流程40之示意圖。該確認模式無線鏈結控制單元可設置於一演進式通用無線接取網路(Evolved UMTS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一演進式基地台(Evolved Node-B,eNB)或一用戶端中。流程40用來處理一無線鏈結控制層中動態封包重傳,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400:開始。
步驟402:傳送包含一第一表頭及一第一資料欄之一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一遠端確認模式無線鏈結控制單元之一接收端。
步驟404:接收從該接收端傳送,對應於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之一未收訖(Negative Acknowledgment,NACK)訊號。
步驟406:接收由該無線鏈結控制層之一下層所指示之一第一傳輸區塊大小。
步驟408:建立包含一第二表頭及一第二資料欄之一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其封包大小係根據該第一傳輸區塊大小所決定。
步驟410:判斷該第一資料欄是否比該第二資料欄具有較大容量。若是,進行步驟412;若否,則進行步驟414。
步驟412:用該第一資料欄的部分資料承載於該第二資料欄至滿載,並接著進行步驟416。
步驟414:用該第一資料欄的全部資料與一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部分資料承載於該第二資料欄至滿載,並接著進行
步驟416。
步驟416:傳送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該遠端確認模式無線鏈結控制單元之該接收端。
步驟418:結束。
根據流程40,確認模式無線鏈結控制單元之傳送端首先傳送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遠端確認模式無線鏈結控制單元,而遠端確認模式無線鏈結控制單元因為接收失敗回報未收訖訊號。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資料需要重傳。在一重傳機會下,無線鏈結控制層之下層指示一第一傳輸區塊大小,其提供用戶端在該重傳機會下允許傳輸的最大資料量。在此情況下,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根據該第一傳輸區塊大小而建立,並接著傳送至遠端確認模式無線鏈結控制單元。較佳地,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封包大小正好符合第一傳輸區塊大小,這表示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承載量正好符合允許傳輸的最大資料量,因此能充分地利用無線資源。根據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資料承載量大小不同,承載資料內容亦不同。若判斷第一資料欄比第二資料欄具有較大容量時,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承載資料內容僅包含第一資料欄的部分資料;否則,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承載資料內容包含第一資料欄的全部資料與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部分資料。較佳地,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部分資料串接於第一資料欄的資料之後。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可為一回報未收訖或一尚未傳送至遠端確認模式無線鏈結控制單元的封包。透過流程40,用於重傳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能適當地根據傳輸區塊大小建立,以避免浪費無線資源。
請參考第5圖,第5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用於一確認模式無線鏈結控制單元之一傳送端中一流程50之示意圖。該確認模式無線鏈結控制單元可設置於一演進式通用無線接取網路(Evolved UMTS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一演進式基地台(Evolved Node-B,eNB)或一用戶端中。流程50用來處理一無線鏈結控制層中動態封包重傳,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500:開始。
步驟502:傳送複數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一遠端確認模式無線鏈結控制單元之一接收端。
步驟504:接收從該接收端傳送,對應於該複數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之未收訖訊號。
步驟506:接收由該無線鏈結控制層之一下層所指示之一傳輸區塊大小。
步驟508:從該複數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中選擇一第一無線鏈結
控制封包,其封包大小最符合該傳輸區塊大小。
步驟510:在一傳輸機會中傳送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該接收端。
步驟512:結束。
根據流程50,當該複數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傳送至接收端且被回報未收訖時,該複數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資料需要重傳。在一重傳的傳輸機會中,下層指示該傳輸區塊大小,而根據該傳輸區塊大小,封包大小最符合該傳輸區塊大小之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從該複數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中選出。除此之外,若該傳輸區塊大小除了容納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之外仍有剩餘空間時,則從該複數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中選擇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其封包大小最符合剩餘空間。選擇封包的步驟可重複執行,直到傳輸區塊大小的剩餘空間無法容納任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較佳地,複數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可為無線鏈結控制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RLC PDUs)或協定資料單元區段(RLC PDU segments);傳輸機會由一傳輸時間間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所表示。因此,流程50儘可能利用所提供之無線資源。
特別注意的是,用於確認模式之流程40及50僅作為實施例,本發明範疇並不限定操作於確認模式。因此,流程40及50可用於任一配合傳輸區塊的無線鏈結控制傳輸模式。
為了更明確說明本發明的概念,以下提供數個用來改善習知技術之實施例。為求方便,實施例與習知技術中相同的封包使用相同的編號。以下實施例皆適用於長期演進系統之基地台、通用無線接取網路或用戶端中。
請參考第6圖,第6圖為本發明實施例關於重傳之無線鏈結控制單元封包之示意圖。第6圖實施例用來改善習知第1圖所描繪之第1例。屬於同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1、2及3皆被回報未收訖,因此其資料需要重傳。在一重傳的傳輸間間隔中,由下層所指示之傳輸區塊大小足夠整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1以及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2的資料欄部分(資料部分)。在此情況下,用於重傳之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4根據傳輸區塊大小所建立,而不是利用兩個傳輸間間隔來完成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1與2的重傳,以節省用來傳送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2的表頭之無線資源。在第6圖中,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4正好符合傳輸區塊大小,其資料欄用來承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1與2的資料欄中的資料。當接收端成功接收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4時,接收端可直接結合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4及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3的重傳封包,產生原來完整的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因此,相較於習知技術,第6圖實施例充分利用無線資源,並減少重傳次數及總重傳時間。
於此段中,本發明實施利用來改善習知第2例,其中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1、2及3屬於同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且皆被回報未收訖。在一用於重傳的傳輸間間隔中,下層指示一正好可容納該完整的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的傳輸區塊大小。在此情況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直接重傳,而不是透過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1、2及3一個一個重傳。因此,此實施例僅用一個傳輸間間隔完成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1、2及3中的資料重傳。相較於習知技術,此實施例充分利用無線資源,並節省了用來重傳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3的傳輸時間間隔。
請參考第7圖,第7圖為本發明實施例關於重傳之無線鏈結控制單元封包之示意圖。第6圖實施例用來改善習知第2圖所描繪之第3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2及3傳送至接收端,在此之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及2被回報未收訖。此外,傳送端具有一尚未被傳送至接收端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4,即為一新的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在一重傳的傳輸間間隔中,下層所指示之傳輸區塊大小正好可容納整個的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及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2的一部分資料。接著,用於重傳之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a根據傳輸區塊大小所建立。較佳地,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a的封包大小正好符合傳輸區塊大小,因此其資料欄由承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並由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2的部分資料填充至滿載。在下一重傳的傳輸間間隔中,下層指示另一新的傳輸區塊大小,且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2a根據新的傳輸區塊大小所建立,已用來重傳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2中剩下未重傳的資料。較佳地,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2a的封包大小正好符合新的傳輸區塊大小。在此情況下,當新的傳輸區塊大小可容納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2a及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4時,則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4伴隨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2a,透過該新的傳輸區塊大小傳送至接收端。由上可知,流程40及50的概念同時運用於此實施例中,以儘可能充分利用無線資源。
以上個實施例來說,若第一次所指示之傳輸區塊大小正好可容納整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及2時,則本發明實施例傳送端建立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其配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的序號(Sequence Number,SN)。該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承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與2的全部資料。除此之外,在下一重傳的傳輸間間隔中,傳送端再建立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其配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2的序號但不承載任何資料,也就是僅具有表頭但沒有資料欄。
本段實施例用來改善習知第2圖所描繪之第4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及2分別包含500及100位元組的資料,且兩資料皆需要重傳。當兩連續重傳的傳輸間間隔的傳輸區塊大小分別允許100及500位元組的最大資料傳輸量時,本發明實施例傳送端根據較前面的傳輸區塊大小(100位元組),建立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a。較佳地,在本段實施例中,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a的資料欄正好符合100位元組,並承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中100位元組的資料。接著,傳送端再較後面的傳輸區塊大小(500位元組),建立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2a。較佳地,在本段實施例中,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2a的資料欄正好符合500位元組,並承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中剩餘的400位元組資料,以及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2中100位元組資料。由上可知,本實施例充分利用無線資源,並減少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2a資料的總重傳時間。
在上段實施例中,運用流程50可提供另一改善方法。根據流程50,傳送端從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及2中選擇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2,以透過較前面的傳輸區塊大小(100位元組)進行重傳,接著再透過較後面的傳輸區塊大小(500位元組),重傳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以避免不必要的封包重分段程序(Re-segmentation)。
請參考第8圖,第8圖為本發明實施例關於重傳之無線鏈結控制單元封包之示意圖。第8圖實施例用來改善習知第3圖所描繪之第5例。第8圖顯示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及2被回報未收訖,並且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1的資料分入區段11、12及3a。不同於習知第5例的區段13,本發明實施例傳送端係根據傳輸區塊大小,建立一區段3a。較佳地,區段3a的大小符合傳輸區塊大小,以承載習知區段13的全部資料與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2的部分資料。在下一傳輸時間間隔中,若對應的傳輸區塊大小夠大,則傳送端建立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2a,用來承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2的剩餘資料。相較於習知技術,本實施例能節省一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的表頭之傳輸載量。
請參考第9圖,第9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一無線鏈結控制層之傳輸端中一通訊裝置90之示意圖。通訊裝置90與一遠端的接收端溝通,可用來實現流程40,其包含一傳送單元900、一反饋接收單元910、一下層溝通單元920及一封包創制單元930。傳送單元900用來傳送無線鏈結控制封包PCK1(以下簡稱封包PCK1)至接收端,其中封包PCK1包含一表頭及一資料欄。反饋接收單元910用來接收從接收端所傳送,對應於封包PCK1之一未收訖訊號NACK_Sg。在這樣的情況下,封包PCK1需要重傳。在另一個傳輸機會來臨時,下層溝通單元920接收一下層(如媒體存取控制層或實體層)所指示之一傳輸區塊TB1的大小。封包創制單元930用來建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PCK2(封包PCK2),其根據傳輸區塊TB1大小決定封包PCK2的封包大小,並且讓封包PCK2資料欄包含封包PCK1的資料欄中的部分資料。傳送單元910傳送封包PCK2至接收端。較佳地,封包PCK2的封包大小符合傳輸區塊TB1大小。
此外,若封包PCK1資料欄比封包PCK2資料欄具有較大容量時,表示封包PCK1的資料量多於封包PCK2所能傳送之資料量。因此,在此次傳輸機會,封包PCK1僅有部分資料由封包PCK2重傳。
為了重傳封包PCK1的剩餘資料,下層溝通單元920於下一傳輸機會,再接收另一傳輸區塊大小。在此情況下,封包創制單元930根據當前的傳輸區塊大小,再次建立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其大小較佳地符合傳輸區塊大小,而其資料欄則包含封包PCK1資料欄中尚未重傳之剩餘資料。若無線鏈結控制封包還有賸餘空間,則可重傳其它需重傳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資料,直到傳輸區塊無法容納為止。最後,該傳送單元另傳送所建立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接收端。
同樣概念適用於另一情況,若封包PCK2資料欄比封包PCK1資料欄具有較大容量時,封包PCK2資料欄除了包含封包PCK1資料欄的全部資料,也包含其它需重傳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資料。
由上可知,在重傳程序的每一傳輸機會中,封包創制單元930創制適合當前傳輸區塊大小的封包,其可承載一個或多個需重傳封包的資料,直到填滿或沒有任何需重傳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資料之時。由於通訊裝置90可實現流程40,因此相關更詳細操作可參考前述,於此不再贅述。
請參考第10圖,第10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一無線鏈結控制層之傳輸端中一通訊裝置1000之示意圖。通訊裝置1000與一遠端的接收端溝通,可用來實現流程50,其包含一傳送單元1100、一反饋接收單元1200、一下層溝通單元1300及一封包選擇單元1400。傳送單元1100用來傳送無線鏈結控制封包PCK(1)~PCK(n)至接收端。反饋接收單元1200用來從接收端,接收對應於無線鏈結控制封包PCK(1)~PCK(n)之未收訖訊號NACK_Sg(1)~NACK_Sg(n)。在這樣的情況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PCK(1)~PCK(n)皆需要重傳。在重傳程序的一傳輸機會中,下層溝通單元1300用來接收由下層所指示之一傳輸區塊TB2大小。封包選擇單元1400從無線鏈結控制封包PCK(1)~PCK(n)中選擇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PCK(m),其中1≦m≦n。所選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PCK(m)的封包大小是最符合傳輸區塊TB2大小。最後,在這個傳輸機會的重傳,傳送單元1100傳送無線鏈結控制封包PCK(m)至接收端。
此外,若傳輸區塊TB2承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PCK(m)之後還有剩餘空間,則封包選擇單元1400可從無線鏈結控制封包PCK(1)~PCK(n)中再選擇另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其封包大小最符合剩餘空間。
在重傳程序的每一傳輸機會中,封包選擇單元1400皆選出一個最符合當前下層溝通單元1300所接收之傳輸區塊大小的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作為重傳封包。如此一來,通訊裝置1000盡可能有效地利用所給的無線資源(即傳輸區塊大小)。由於通訊裝置1000可實現流程50,因此相關更詳細操作可參考前述,於此不再贅述。
除此之外,本發明實施例之流程可由儲存於一電腦可讀紀錄媒體之一電腦程式產品來實現。電腦系統中之一處理器用來讀取電腦可讀紀錄媒體所儲存之資料,以執行本發明實施例之流程。較佳地,電腦系統可為上述之用戶端、無線接取網路或基地台裝置;電腦可讀紀錄媒體可包含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光碟-唯讀記憶體、磁帶、光資訊儲存裝置及載波訊號(如網際網路之資料傳輸)等等。
特別注意的是,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協定資料單元或封包協定資料單元區段的表頭內容格式僅作為實施例,並不用來限於特定格式。除此之外,表頭欄位的排列順序可根據系統需求作修改。
總括來說,本發明實施例主要在於儘量充分使用傳輸區塊大小中所允許的資料重傳傳輸量,以充分利用無線資源及減少封包重傳所花費的總時間。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D/C...資料/控制欄位
RF...重分段旗標欄位
P...查詢位元欄位
SI...分段資訊欄位
E...延伸位元欄位
SN...序號欄位
E+LI...延伸大小指示欄位
SO...分段順移量欄位
LSF...最後位元區段旗標欄位
90、1000...通訊裝置
900、1100...傳送單元
910、1200...反饋接收單元
920、1300...下層溝通單元
930...封包創制單元
1400...封包選擇單元
TB1、TB2...傳輸區塊
PCK1、PCK2、PCK(l)、PCK(m)、PCK(n)...封包
NACK_Sg、NACK_Sg(l)、NACK_Sg(n)...未收訖訊號
40、50...流程
400、402、404、406、408、410、412、414、416、418、500、502、504、506、508、510、512...步驟
第1圖為習知關於重傳之無線鏈結控制單元封包之示意圖。
第2圖為習知關於重傳之無線鏈結控制單元封包之示意圖。
第3圖為習知關於重傳之無線鏈結控制單元封包之示意圖。
第4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之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之示意圖。
第6圖為本發明實施例關於重傳之無線鏈結控制單元封包之示意圖。
第7圖為本發明實施例關於重傳之無線鏈結控制單元封包之示意圖。
第8圖為本發明實施例關於重傳之無線鏈結控制單元封包之示意圖。
第9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通訊裝置之示意圖。
第10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通訊裝置之示意圖。
40...流程
400、402、404、406、408、410、412、414、416、418...步驟
Claims (37)
- 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一無線鏈結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層的傳輸端中處理動態封包重傳的方法,包含:傳送一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一接收端,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含一第一表頭及一第一資料欄;接收從該接收端傳送,對應於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之一未收訖(Negative Acknowledgment,NACK)訊號;接收由該無線鏈結控制層之一下層所指示之一第一傳輸區塊(Transport Block,TB)大小;建立一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含一第二表頭及一第二資料欄,該第二資料欄由該第一資料欄的部分資料所填滿;傳送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該接收端,其中,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封包大小係根據該第一傳輸區塊大小所決定,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封包大小符合該第一傳輸區塊大小;接收由該無線鏈結控制層之該下層所指示之一第二傳輸區塊大小;建立一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該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含一第三表頭及一第三資料欄,該第三資料欄包含該第一資料欄中未包含於該第二資料欄之部分資料;以及傳送該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該接收端; 其中,該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封包大小係根據該第二傳輸區塊大小所決定,該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封包大小符合該第二傳輸區塊大小,且於該第一資料欄中未包含於該第二資料欄之部分資料未填滿該第三資料欄時,第三資料欄另包含一第四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部分資料,該第四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被該接收端通知未收訖。
-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與該第四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係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RLC Protocol Data Unit,RLC PDU),且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與該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係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或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區段(RLC PDU Segment)。
- 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一無線鏈結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層的傳輸端中處理動態封包重傳的方法,包含:傳送一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一接收端,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含一第一表頭及一第一資料欄;接收從該接收端傳送,對應於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之一未收訖(Negative Acknowledgment,NACK)訊號;接收由該無線鏈結控制層之一下層所指示之一第一傳輸區塊(Transport Block,TB)大小;建立一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含一第二表頭及一第二資料欄,該第二資料欄包含該第一資料欄的全部資料;以及傳送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該接收端; 其中,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封包大小係根據該第一傳輸區塊大小所決定,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封包大小符合該第一傳輸區塊大小,且該第二資料欄更包含一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部分資料,該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被該接收端通知未收訖。
- 如請求項第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及該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係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區段,且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及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對應於同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
- 如請求項第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當該第二資料欄容納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與該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資料,並且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與該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皆為自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分割而出的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區段時,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係該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
- 如請求項第3項所述之方法,其更包含:接收由該無線鏈結控制層之該下層所指示之一第二傳輸區塊大小;建立一第四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以及傳送該第四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該接收端。
- 如請求項第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四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包含一第四表頭及一第四資料欄,該第四資料欄包含該第三資料 欄中未包含於該第二資料欄之部分資料。
- 如請求項第7項所述之方法,其更包含於該第二傳輸區塊大小具有足夠承載該第四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與一第五無線鏈結控制封包時,傳送該第五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該第五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尚未被傳送出去至該接收端。
- 如請求項第8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於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與該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係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時,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及該第四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係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或是於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與該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係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區段且該第五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係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時,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及該第四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係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區段。
- 如請求項第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於該第二資料欄容納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資料與該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資料時,該第四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僅包含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表頭。
- 如請求項第10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該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及該第四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係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
-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於該接收端係一用戶端時,該傳輸端係一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之一基地台或一通用無線接取網路,或是於該接收端係該基地台或該無線接取網路時,該傳輸端係該用戶端。
- 一種處理動態封包重傳的通訊裝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一無線鏈結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層之傳輸端中,該通訊裝置包含:一傳送單元,用來傳送一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及一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一接收端,其中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含一第一表頭及一第一資料欄,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含一第二表頭及一第二資料欄;一反饋接收單元,用來接收從該接收端傳送,對應於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之一未收訖(Negative Acknowledgment,NACK)訊號;一下層溝通單元,用來接收由該無線鏈結控制層之一下層所指示之一第一傳輸區塊(Transport Block,TB)大小;以及一封包創制單元,用來建立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該第二資料欄由該第一資料欄的部分資料所填滿,其中,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封包大小係根據該第一傳輸區塊大小所決定,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封包大小符合該第一傳輸區塊大小;其中,該下層溝通單元另接收由該無線鏈結控制層之該下層所指示之一第二傳輸區塊大小,該封包創制單元另建立一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該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含一第三表頭及一第三資料欄,該第三資料欄包含該第一資料欄中未包含於該第二資料欄之部分資料;其中,該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封包大小係根據該第二傳輸區塊大小所決定,該第三無線 鏈結控制封包的封包大小符合該第二傳輸區塊大小;該傳送單元另傳送該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該接收端;且於該第一資料欄中未包含於該第二資料欄之部分資料未填滿該第三資料欄時,第三資料欄另包含一第四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部分資料,該第四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被該接收端通知未收訖。
- 如請求項第13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與該第四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係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RLC Protocol Data Unit,RLC PDU),且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與該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係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或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區段(RLC PDU Segment)。
- 一種處理動態封包重傳的通訊裝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一無線鏈結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層之傳輸端中,該通訊裝置包含:一傳送單元,用來傳送一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及一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一接收端,其中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含一第一表頭及一第一資料欄,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含一第二表頭及一第二資料欄;一反饋接收單元,用來接收從該接收端傳送,對應於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之一未收訖(Negative Acknowledgment,NACK)訊號;一下層溝通單元,用來接收由該無線鏈結控制層之一下層所指示之一第一傳輸區塊(Transport Block,TB)大小;以及 一封包創制單元,用來建立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該第二資料欄包含該第一資料欄的全部資料;其中,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封包大小係根據該第一傳輸區塊大小所決定,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封包大小符合該第一傳輸區塊大小,且該第二資料欄更包含一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部分資料,該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被該接收端通知未收訖。
- 如請求項第15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及該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係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區段,且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及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對應於同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
- 如請求項第15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當該第二資料欄容納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與該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資料,並且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與該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皆為自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分割而出的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區段時,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係該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
- 如請求項第15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下層溝通單元另接收由該無線鏈結控制層之該下層所指示之一第二傳輸區塊大小。
- 如請求項第18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封包創制單元另建立一第四無線鏈結控制封包。
- 如請求項第19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傳送單元另傳送該第 四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該接收端。
- 如請求項第19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第四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包含一第四表頭及一第四資料欄,該第四資料欄包含該第三資料欄中未包含於該第二資料欄之部分資料。
- 如請求項第21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傳送單元另於該第二傳輸區塊大小具有足夠承載該第四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與一第五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傳送該第五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其中該第五無線鏈結控制封包是一尚未被傳送出去至該接收端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
- 如請求項第22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於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與該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係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時,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及該第四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係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或是於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與該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係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區段且該第五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係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時,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及該第四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係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區段。
- 如請求項第19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於該第二資料欄容納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資料與該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資料時,該第四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僅包含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表頭。
- 如請求項第24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該第三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及該 第四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係一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
- 如請求項第13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於該接收端係一用戶端時,該傳輸端裝置係一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之一基地台或一通用無線接取網路,或是於該接收端係該基地台或該無線接取網路時,該傳輸端裝置係該用戶端。
- 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一無線鏈結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層的傳輸端中處理動態封包重傳的方法,包含有:傳送複數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一接收端;從該接收端,接收對應於該複數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之未收訖(Negative Acknowledgment,NACK)訊號;接收由該無線鏈結控制層之一下層所指示之一傳輸區塊(Transport Block,TB)大小;從該複數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中選擇一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封包大小最符合該傳輸區塊大小;以及在一傳輸機會中傳送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該接收端。
- 如請求項第27項所述之方法,其更包含:於選擇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之後,從該複數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中選擇一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封包大小最符合該傳輸區塊大小承載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之後的剩餘空間;以及在該傳輸機會中傳送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該接收端。
- 如請求項第2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 全部係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RLC Protocol Data Unit,RLC PDU)或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區段(RLC PDU Segment)。
- 如請求項第2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傳輸機會係用於重傳之一傳輸時間間隔。
- 如請求項第2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於該接收端係一用戶端時,該傳輸端係一長期演進系統(Long Term Evolution,LTE)之一基地台或一通用無線接取網路,或是於該接收端係該基地台或該無線接取網路時,該傳輸端係該用戶端。
- 一種處理動態封包重傳的通訊裝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一無線鏈結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層的傳輸端中,該通訊裝置包含有:一傳送單元,用來傳送複數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一接收端,其中該複數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中之一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是透過一傳輸機會,傳送至該接收端;一反饋接收單元,用來從該接收端,接收對應於該複數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之未收訖(Negative Acknowledgment,NACK)訊號;一下層溝通單元,用來接收由該無線鏈結控制層之一下層所指示之一傳輸區塊(Transport Block,TB)大小;以及一封包選擇單元,用來從該複數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中選擇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其中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封包大小最符合該傳輸區塊大小。
- 如請求項第32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封包選擇單元更於選擇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之後,從該複數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中選擇一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的封包大小最符合該傳輸區塊大小承載該第一無線鏈結控制封包之後的剩餘空間。
- 如請求項第33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傳送單元更在該傳輸機會中傳送該第二無線鏈結控制封包至該接收端。
- 如請求項第32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複數個無線鏈結控制封包全部係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RLC Protocol Data Unit,RLC PDU)或無線鏈結控制協定資料單元區段(RLC PDU Segment)。
- 如請求項第32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傳輸機會係用於重傳之一傳輸時間間隔。
- 如請求項第32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於該接收端係一用戶端時,該傳輸端係一長期演進系統(Long Term Evolution,LTE)之一基地台或一通用無線接取網路,或是於該接收端係該基地台或該無線接取網路時,該傳輸端係該用戶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2/128,636 US8693384B2 (en) | 2008-05-29 | 2008-05-29 | Method for dynamic packet retransmission for radio link control lay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002015A TW201002015A (en) | 2010-01-01 |
TWI489842B true TWI489842B (zh) | 2015-06-21 |
Family
ID=40908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8117656A TWI489842B (zh) | 2008-05-29 | 2009-05-27 | 無線通訊系統處理動態封包重傳的方法及其相關裝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93384B2 (zh) |
EP (1) | EP2129034A3 (zh) |
CN (2) | CN101594220A (zh) |
TW (1) | TWI48984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279794B2 (en) * | 2008-09-24 | 2012-10-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Opportunistic data forwarding and dynamic re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US20130163490A1 (en) | 2009-02-06 | 2013-06-27 | Anastasios Takis Kyriakides | Voip analog telephone system with connection to home monitoring system |
US10931828B2 (en) | 2009-02-06 | 2021-02-23 | NetTalk.com, Inc. | VoIP analog telephone system |
GB2503469A (en) | 2012-06-27 | 2014-01-01 | Renesas Mobile Corp | Limiting the size of protocol data units (PDUs) containing new data in a repeat transmission system |
US10396931B2 (en) * | 2014-11-20 | 2019-08-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First network node, second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protocol data unit |
US10341055B2 (en) * | 2015-04-27 | 2019-07-0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performing autonomous RLC re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
CN107645782B (zh) * | 2016-07-22 | 2020-09-01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
CN109729554B (zh) * | 2017-10-30 | 2022-03-01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上行增强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
TW202101946A (zh) * | 2019-06-14 | 2021-01-01 | 日商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 | 通信裝置及通信方法以及程式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650725A1 (en) * | 2006-05-01 | 2007-11-15 | Ntt Docomo, Inc. |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07867B1 (en) * | 1998-05-14 | 2001-10-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ata transmission over a communications link with variable transmission rates |
KR100532321B1 (ko) * | 1999-05-21 | 2005-11-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 라디오링크프로토콜에 따른 가변 길이의 블록 일련번호 생성 및 바이트 일련번호 확인 장치 및 방법 |
CN1324864C (zh) * | 2000-04-07 | 2007-07-04 | 诺基亚有限公司 | 固定大小的协议数据单元经过透明无线链路控制的传输 |
JP2005039726A (ja) * | 2003-07-18 | 2005-02-1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基地局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
US8462817B2 (en) * | 2003-10-15 | 2013-06-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ultiplexing protocol data units |
US7839834B2 (en) * | 2004-06-18 | 2010-11-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adio link protocol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1717981B1 (en) | 2005-04-27 | 2013-02-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Block size control |
CN101064724A (zh) * | 2006-04-27 | 2007-10-31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讯系统处理服务数据单元的分割及编号方法及装置 |
CN100505612C (zh) | 2006-09-30 | 2009-06-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重传数据块大小的方法及基站、数据传输方法 |
WO2008085842A1 (en) * | 2007-01-04 | 2008-07-17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Node b based segmentation/concatenation |
KR101563392B1 (ko) * | 2007-12-10 | 2015-10-26 |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 무선 링크 제어 패킷 폐기 및 무선 링크 제어 재확립을 트리거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2008
- 2008-05-29 US US12/128,636 patent/US8693384B2/en active Active
-
2009
- 2009-05-08 EP EP09006293A patent/EP2129034A3/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9-05-27 TW TW098117656A patent/TWI489842B/zh active
- 2009-05-31 CN CNA2009101427018A patent/CN101594220A/zh active Pending
- 2009-05-31 CN CN201210079733.XA patent/CN10257130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650725A1 (en) * | 2006-05-01 | 2007-11-15 | Ntt Docomo, Inc. |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71308A (zh) | 2012-07-11 |
US8693384B2 (en) | 2014-04-08 |
US20090296625A1 (en) | 2009-12-03 |
EP2129034A2 (en) | 2009-12-02 |
EP2129034A3 (en) | 2010-08-25 |
CN101594220A (zh) | 2009-12-02 |
CN102571308B (zh) | 2015-07-29 |
TW201002015A (en) | 2010-0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89842B (zh) | 無線通訊系統處理動態封包重傳的方法及其相關裝置 | |
US10602400B2 (en) | Enhancement of PDCP status report | |
TWI466484B (zh) | 在無線裝置與網路間傳輸資料單元之序列的無線通訊裝置及方法 | |
EP3484124B1 (en)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11129047B2 (en) | Radio link control status reporting | |
US9585061B2 (en) | Method for processing radio protocol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transmitter of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 |
EP3785485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ual connectivity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 |
EP1695462B1 (en) |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 having processing time information | |
US8681712B2 (en) | Efficient AM RLC re-establishment mechanism | |
CN102655448B (zh) | 一种长期演进系统媒质访问控制层的数据传输方法 | |
KR101216100B1 (ko) | 단편화 패킹 확장헤더를 수반하는 mac pdu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KR101635433B1 (ko) | 재전송 요청을 위한 제어 메시지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EP2814283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 |
US8179812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tatus reports of transmitted data packets in a data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CN107911201A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 |
CN103179614B (zh) | 向上层传送pdcp数据单元的方法 | |
TWI401985B (zh) | 多重輸入輸出建立及傳送封包的方法 | |
CN107276727A (zh) | 一种进行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 |
TWI416898B (zh) | 用於資料傳送的系統以及方法 | |
CN107027136B (zh) | 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
JP2021100288A (ja) |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
TWI442732B (zh) | 改善狀態報告的方法及裝置 | |
US20240205984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packe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4820326B2 (ja) | 送達確認情報送信方法及び受信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