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5616B - 記錄軌跡的方法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記錄軌跡的方法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5616B
TWI485616B TW102140900A TW102140900A TWI485616B TW I485616 B TWI485616 B TW I485616B TW 102140900 A TW102140900 A TW 102140900A TW 102140900 A TW102140900 A TW 102140900A TW I485616 B TWI485616 B TW I4856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module
recording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operation scree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0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32556A (zh
Inventor
Ren Jiun Huang
Chen-Hua Li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 Inc
Priority to US14/146,73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9372622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432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2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56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5616B/zh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Description

記錄軌跡的方法及電子裝置
本案是有關於一種輸入方法及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記錄軌跡的方法及電子裝置。
隨著科技的進步,傳統的紙本資料已漸漸朝電子化邁進。由於電子資料容易保存及攜帶,在搜尋上亦比傳統紙本方便。因此,在文書處理方面逐漸演進為使用電子裝置來記錄資料,以提供使用者記錄備忘錄甚至是繪圖等功能。舉例來說,上課或是進行會議記錄時,不需使用傳統筆記本,只要攜帶具備電子筆記本功能的電子裝置(例如筆記型電腦),即可利用其來記錄重要筆記。
然而,傳統的電子筆記本的應用程式,需要先離開正在執行中的程式畫面,另外再開啟相關應用程式的頁面來進行編輯書寫。倘若使用者想針對當下執行中的程式畫面加上註記,也必須先擷取螢幕畫面之後,再將所擷取的圖檔匯入至電子筆記本的應用程式才能另作編輯。對於使用者來說,整個流程冗長而且不 連貫。
本案提供一種記錄軌跡的方法及電子裝置,可在任何操作畫面下立即進行標示註記,進而提高書寫便利性。
本案的記錄軌跡的方法,其用於電子裝置。本方法包括:在電子裝置啟動作業系統時,自動致能記錄模組,使得記錄模組進入待命狀態;在電子裝置的顯示單元顯示操作畫面的情況下,當判定記錄模組被觸發時,將記錄模組自待命狀態切換至使用狀態;在記錄模組為使用狀態下,顯示描繪圖層,其中描繪圖層覆蓋於操作畫面的上方;透過描繪圖層接收輸入軌跡;以及在接收到儲存指令時,儲存輸入軌跡以形成合成圖。
在本案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在接收到儲存指令時,儲存輸入軌跡以形成合成圖的步驟包括:合併輸入軌跡與背景圖層以獲得合成圖。而上述背景圖層例如為擷取圖片、白色圖片或透明圖層。上述擷取圖片可在判定記錄模組被觸發或在接收到儲存指令時,擷取電子裝置當前的操作畫面而獲得。
本案的電子裝置,其包括顯示單元、儲存單元、處理單元以及記錄模組。處理單元耦接至顯示單元與儲存單元,其用以啟動作業系統,並在顯示單元中顯示操作畫面。記錄模組耦接至處理單元。在作業系統啟動時,由處理單元致能記錄模組,使得記錄模組進入待命狀態。上述記錄模組包括:狀態切換模組、圖 層控制模組、接收模組以及儲存模組。狀態切換模組用以在顯示單元顯示操作畫面的情況下,當判定記錄模組被觸發時,將記錄模組自待命狀態切換至使用狀態。圖層控制模組用以在記錄模組為使用狀態下,顯示描繪圖層,其中描繪圖層覆蓋於操作畫面的上方。接收模組用以透過描繪圖層接收輸入軌跡。儲存模組用以在接收到儲存指令時,儲存輸入軌跡以形成合成圖。
基於上述,本案提供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操作畫面下觸發記錄模組,藉以顯示描繪圖層來進行標示註記或書寫,提高了手寫功能的便利性。
為讓本案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500‧‧‧電子裝置
110‧‧‧顯示單元
120‧‧‧儲存單元
130‧‧‧處理單元
140‧‧‧記錄模組
141‧‧‧狀態切換模組
142‧‧‧圖層控制模組
143‧‧‧接收模組
144‧‧‧合併模組
145‧‧‧儲存模組
146‧‧‧畫面擷取模組
147‧‧‧操作點追蹤模組
310‧‧‧操作畫面
320、400‧‧‧描繪圖層
330‧‧‧網格圖層
410‧‧‧觸控筆
420‧‧‧觸發區域
430、430'‧‧‧操作點
440‧‧‧輸入軌跡
450‧‧‧關閉區域
41‧‧‧特定方向
42‧‧‧收起方向
510‧‧‧語音通訊模組
d‧‧‧距離
w‧‧‧寬度
S205~S225‧‧‧記錄輸入軌跡方法的步驟
圖1A是依照本案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方塊圖。
圖1B是依照本案一實施例的記錄模組的方塊圖。
圖2是依照本案一實施例的記錄輸入軌跡的方法流程圖。
圖3是依據本案一實施例的圖層關係的示意圖。
圖4A~圖4D依照本案一實施例的在電子裝置上快速進行手寫的示意圖。
圖5是依照本案一實施例之具有通話功能的電子裝置的方塊圖。
傳統電子裝置在執行應用程式的情況下,倘若要開啟手 寫功能,一般是要先離開當下執行的應用程式後,啟動記錄工具才能進行書寫,在使用上並不方便。本案提出一種記錄軌跡的方法及電子裝置,可以不用退出當下執行的應用程式而能夠隨時進入記錄軌跡模式。為了使本案之內容更為明瞭,以下特舉實施例作為本案確實能夠據以實施的範例。
圖1A是依照本案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方塊圖。請參照 圖1A,電子裝置100例如為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具有運算功能的裝置,其至少包括顯示單元110、儲存單元120、處理單元130以及記錄模組140。其中,處理單元130耦接至顯示單元110、儲存單元120、以及記錄模組140。
顯示單元110例如為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CRT)顯示器、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電漿顯示器(Plasma Display)、觸控顯示器(Touch Display)等等。其中,觸控顯示器例如為電容式螢幕、電阻式螢幕、波動式螢幕等具有觸控操作功能之螢幕或是與其他元件結合之後具有觸控操作功能之螢幕。
儲存單元120例如為非揮發性記憶體(Non-volatile memory,NV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或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等。
處理單元130例如為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等,其用以執行電子裝置100中的硬體、韌體以及處理軟體中的資料。
記錄模組140例如是由一個或多個數位邏輯閘組合而成的晶片,或者是由電腦程式語言撰寫而成的程式碼片段。例如,以數位邏輯閘來實現記錄模組140而言,記錄模組140耦接至處理單元130,由處理單元130來驅動執行之。另外,以程式碼片段來實現記錄模組140而言,可將記錄模組140儲存在儲存單元130中。而記錄模組140的多個程式碼片段在被安裝後,會由處理單元130來執行。這些程式碼片段包括多個指令,處理單元130藉由這些指令來執行記錄輸入軌跡方法的多個步驟。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僅包括一個處理單元130,而在其他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亦可包括多個處理單元,而由這些處理單元來執行被安裝的程式碼片段。
而記錄模組140還可進一步包括多個模組。舉例來說,圖1B是依照本案一實施例的記錄模組的方塊圖。請參照圖1B,記錄模組140主要包括狀態切換模組141、圖層控制模組142、接收模組143以及儲存模組145,另外還可進一步包括合併模組144、畫面擷取模組146與操作點追蹤模組147。
狀態切換模組141用以在記錄模組140的使用狀態與待命狀態之間進行切換。圖層控制模組142用以控制描繪圖層的顯示與否。接收模組143用以透過描繪圖層來接收輸入軌跡。合併 模組144用以合併輸入軌跡與擷取圖片(例如為擷取操作畫面所得的圖片)為合成圖。儲存模組145用以將合成圖記錄至儲存單元120中。畫面擷取模組146用以擷取操作畫面而獲得擷取圖片。操作點追蹤模組147用以追蹤在顯示單元110中的操作點的移動。而上述操作點例如為游標,或者手指或觸控筆觸碰在顯示單元110所形成的觸碰點。即,顯示單元110接收到一訊號(如:觸發訊號)時圖層控制模組142藉此產生操作點,透過控制點而得以控制描繪圖層的顯示範圍。
以上搭配上述電子裝置100來說明記錄輸入軌跡的方法各步驟。圖2是依照本案一實施例的記錄輸入軌跡的方法流程圖。在本實施例中,為求方便說明,以觸控螢幕作為顯示單元110,然在其他實施例中,並不以此為限,顯示單元110亦可為不具觸控功能的顯示器。
請參照圖1A、圖1B及圖2,在步驟S205中,在電子裝置100啟動作業系統時,處理單元130自動致能記錄模組140,使得記錄模組140進入待命狀態。
接著,在步驟S210中,在電子裝置100的顯示單元110顯示操作畫面的情況下,當處理單元130判定記錄模組140被觸發時,透過狀態切換模組141將記錄模組140自待命狀態切換至使用狀態。例如,在電子裝置100已啟動任一應用程式的情況下,或是在電子裝置100為顯示桌面的情況下,皆可觸發記錄模組140。另外,倘若目前電子裝置100已啟動一應用程式,則在處理 單元130判定記錄模組140被觸發時,處理單元130可進一步暫停電子裝置100正在執行的應用程式的功能,以避免應用程式的誤動作。
以下舉一例來說明記錄模組140的觸發過程。例如,可在顯示單元110中設定一觸發區域,當在顯示操作畫面的情況下,處理單元130偵測到觸發區域接收到觸發訊號時,狀態切換模組141便判定記錄模組140被觸發。上述觸發區域例如為可目視的虛擬按鈕或者為隱藏式的區域。例如,可隨時顯示一虛擬按鈕在顯示單元110的指定位置上。或者,在一般狀態下,觸發區域為隱藏而未顯示,在使用者將手指、觸控筆或游標等移動至顯示單元110的指定位置時,觸發區域才會顯示。當觸發區域接收到觸發訊號(例如,觸發區域被按壓)時,狀態切換模組140將記錄模組140自待命狀態切換至使用狀態。
接著,在步驟S215中,在記錄模組140為使用狀態下,透過圖層控制模組140來顯示描繪圖層。在此,描繪圖層為覆蓋於操作畫面的上方。描繪圖層可以是透明圖層、半透明圖層或不透明圖層。在此,圖層控制模組140可直接將描繪圖層顯示於操作畫面的上方,或者,圖層控制模組140可以拉出的方式來顯示描繪圖層。
另外,為求便於使用者進行手繪或手寫,可進一步在描繪圖層與操作畫面之間顯示網格圖層。舉例來說,圖3是依據本案一實施例的圖層關係的示意圖。請參照圖3,在本實施例中,最 上層是用以接收使用者的手繪或手寫的描繪圖層320,而在描繪圖層320的下一層為網格圖層330,最底層為操作畫面310。
在記錄模組140被觸發,而切換至使用狀態的情況下,會在操作畫面310的上方顯示描繪圖層320,並且在描繪圖層320與操作畫面310之間顯示網格圖層330。在本實施例中,描繪圖層320為透明圖層,網格圖層330為半透明圖層。據此,在操作畫面310的上方覆蓋描繪圖層320與網格圖層330,使用者仍可清楚地看到最底層的操作畫面310的內容。
此外,上述操作畫面亦可以是可捲動畫面。而在顯示描繪圖層的步驟中,圖層控制模組142還可隨著操作畫面往捲動方向進行捲動時,往相同的捲動方向來延伸描繪圖層。
之後,在步驟S220中,接收模組143透過描繪圖層接收輸入軌跡。例如,顯示單元110為觸控螢幕時,在顯示描繪圖層後,使用者可利用其手指或觸控筆在顯示單元110中進行描繪動作。或者,顯示單元110為非觸控螢幕時,在顯示描繪圖層後,使用者可利用滑鼠等輸入裝置來控制顯示於顯示單元110的游標,進而在顯示單元110中進行描繪動作。
而後,在步驟S225中,在處理單元130接收到儲存指令時,儲存模組145儲存輸入軌跡以形成合成圖。另外,還可進一步透過合併模組144合併輸入軌跡與背景圖層以獲得合成圖。上述背景圖層例如為擷取圖片、白色圖片或透明圖層。在此,擷取圖片是擷取操作畫面而獲得。擷取圖片的擷取時間點可以是在判 定記錄模組140被觸發的時間點,或是在接收到儲存指令的時間點。
例如,在顯示描繪圖層時,可在描繪圖層的上方(或其他位置)顯示一工具列表,工具列表包括各種功能。而在工具列表中的儲存功能被致能時會傳送一儲存指令,使得合併模組144針對由描繪圖層320所接收的輸入軌跡與一背景圖層來進行合併,藉以獲得合成圖。之後,可透過儲存模組145將合成圖記錄至儲存單元120中。
在實際應用上,可在描繪圖層的功具列表設置第一儲存鈕、第二儲存鈕與第三儲存鈕。在未顯示描繪圖層之前,顯示單元110的畫面包括正在執行的應用程式及狀態列(Status Bar)。而在顯示描繪圖層之後,應用程式的操作畫面則成為了背景。當使用者按下描繪圖層的功具列表上的第一儲存鈕時,記錄模組140可將操作畫面的擷取圖片嵌入至描繪圖層作為背景。如此一來,使用者便可在描繪圖層上進行描繪動作。當使用者要儲存或分享時,使用者得到的合併結果則是輸入軌跡和擷取圖片的合成圖。 據此,當執行的應用程式為一電子地圖時,利用記錄模組140便能夠在電子地圖上進行標記動作。另外,當執行的應用程式為電子文件時,亦可透過記錄模組140在電子文件上加註重點提示等等。而當使用者再次按下描繪圖層的功具列表上的特定功能鈕時,上述背景圖層將會被移除,使得使用者再次看到原先應用程式的操作畫面。
當使用者按下描繪圖層的功具列表上的第二儲存鈕時, 記錄模組140則僅儲存輸入軌跡而不對背景圖層(操作畫面的擷取圖片)進行合併。例如,可藉由記錄模組140來執行一描圖紙功能。即,在描繪圖層上對底部的操作畫面(例如為一特定圖案)進行描繪的動作,之後僅儲存描繪的輸入軌跡而不儲存底部的操作畫面。
當使用者按下描繪圖層的功具列表上的第三儲存鈕時,記錄模組140會以白色圖片(或其他預設圖片)來作為背景圖層,而以白色圖片來與輸入軌跡進行合併。即,類似於便條紙或一般的電子筆記本功能。例如,當使用者在執行應用程式突然有要事而想進一步記錄下來時,便可觸發記錄模組140以在描繪圖層上進行書寫,之後按下第三儲存鈕,便會以預設圖片來作為背景圖層而與輸入軌跡進行合併。
另外,上述操作畫面的擷取圖片的可在判定記錄模組140被觸發時,由畫面擷取模組146來擷取電子裝置100當前的操作畫面而獲得擷取圖片。或者,亦可在接收到儲存指令時,才由畫面擷取模組146來擷取電子裝置100當前的操作畫面而獲得擷取圖片。
例如,在操作畫面為靜態畫面的情況下,設定為在判定記錄模組140被觸發時,便透過畫面擷取模組146來擷取當前的操作畫面。另外,在操作畫面為動態畫面(例如正在播放影片)的情況下,則設定為在接收到儲存指令時,才由畫面擷取模組146 來擷取當前的操作畫面。也就是說,使用者可在影片播放時同步記錄所需的資料,然,上述僅為舉例說明,在實際應用上可視使用需求來做設定,並不以此為限。
以下列舉一例來說明控制描繪圖層的過程。圖4A~圖4D依照本案一實施例的在電子裝置上快速進行手寫的示意圖。請參照圖4A~圖4D,電子裝置100智慧型手機,顯示單元110為觸控螢幕,並且利用觸控筆410來進行觸碰操作。
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的顯示單元110為顯示有一操作畫面的情況(例如為非省電模式的狀態),且設置有一觸發區域420。如圖4A所示,當使用者將觸控筆410放在觸發區域420內時,記錄模組140被切換至使用狀態,並且圖層控制模組142在顯示單元110中之接收到觸發訊號的位置(即,觸控筆410落在顯示單元110的位置)上產生操作點430。接著,透過操作點追蹤模組147來偵測操作點430的移動。
隨著操作點追蹤模組147偵測到操作點430往特定方向41進行移動之距離的增加,圖層控制模組142會逐漸增加描繪圖層400的顯示範圍(如圖4B所示的網點範圍)。而當操作點430往特定方向41進行移動的距離大於預設距離,且操作點430被釋放(即,觸控筆410離開顯示單元110)時,圖層控制模組142顯示全部的描繪圖層400,使得描繪圖層400完全覆蓋在操作畫面的上方。
在本實施例中,特定方向41的設定為由左向右,而預設 距離則設定為顯示單元110的寬度w的一半。而操作點430由圖4A所示的位置移動至圖4B所示的位置所移動的距離為d。假設在操作點430移動至如圖4B所示的位置而偵測到操作點430被釋放時,由於距離d大於w/2,則圖層控制模組142會顯示全部的描繪圖層400於顯示單元110中。也就是說,使用者將觸控筆410由圖4A所示的位置移動至圖4B所示的位置後,將觸控筆410離開顯示單元110,則如圖4C所示,描繪圖層400會覆蓋在操作畫面的上方。
另一方面,當操作點430往特定方向41進行移動的距離未大於預設距離,且操作點被釋放時,則描繪圖層400便會取消顯示描繪圖層400。
接著,在圖4C中,使用者利用觸控筆410在描繪圖層400上進行描繪動作,進而產生一輸入軌跡440。
另外,關閉描繪圖層400的作法如圖4D所示。將描繪圖層400以與特定方向41相反的收起方向42推動,便可關閉描繪圖層400。舉例來說,在往特定方向41拉出整個描繪圖層400後,觸發區域420會消失,而出現一關閉區域450(參照圖4D)。在顯示描繪圖層400的狀況下,在偵測到觸控筆410接觸於關閉區域450時,產生操作點430',並且將觸控筆410往收起方向42移動一段指定的距離後釋放操作點430',則圖層控制模組142即可取消顯示描繪圖層400。然,圖4A~圖4D僅為舉例說明,可視實際情況來適當調整上述操作。
另外,倘若電子裝置100為具有通話功能的裝置,還可在接收到來電時,亦可暫停記錄模組140,待來電結束後再啟動記錄模組140。底下再舉一實施例說明。
圖5是依照本案一實施例之具有通話功能的電子裝置的方塊圖。在本實施例中,將與上述電子裝置100具有相同功能的構件標示上相同的編號,並省略相關說明。請參照圖5,電子裝置500更包括語音通訊模組510。語音通訊模組510用以收發一語音通訊訊號,並在接收到來電時產生來電通知訊息,在來電結束時產生來電結束訊息。
記錄模組140在自語音通訊模組510接收到來電通知訊息時,透過儲存模組145暫存輸入軌跡,並透過狀態切換模組141將記錄模組140自使用狀態切換至待命狀態,使得圖層控制模組142暫時取消顯示描繪圖層,並透過語音通訊模組510來啟動通話介面。
並且,記錄模組140在自語音通訊模組510接收到來電結束訊息時,透過狀態切換模組141將記錄模組140自待命狀態切換至使用狀態,使得圖層控制模組142重新顯示描繪圖層,並且透過語音通訊模組510關閉通話介面。在此,重新顯示的描繪圖層中會包括先前所暫存的輸入軌跡。
也就是說,當使用者正在描繪圖層上進行描繪動作的過程中,若剛好有電話進來,可暫時取消顯示描繪圖層,並將顯示單元110的畫面切換至通話介面。待來電結束後,再將顯示單元 110的畫面自動切換回包括先前輸入軌跡的描繪圖層。
綜上所述,在上述實施例中,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操作畫面下來觸發記錄模組,藉以顯示描繪圖層來進行輸入動作。據此,當使用者急迫需要立即寫下筆記時,可隨時觸發記錄模組來顯示描繪圖層即可立刻書寫,無須先離開執行中的應用程式再開啟筆記程式,亦不用先擷取操作畫面再匯入其他工具再進行後製。在使用上更方便、更快速亦更人性化。
雖然本案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案,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案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案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S205~S225‧‧‧記錄輸入軌跡方法的步驟

Claims (20)

  1. 一種記錄軌跡的方法,用於一電子裝置,該方法包括:在該電子裝置啟動一作業系統時,自動致能一記錄模組,使得該記錄模組進入一待命狀態;在該電子裝置的一顯示單元顯示一操作畫面的情況下,當判定該記錄模組被觸發時,將該記錄模組自該待命狀態切換至一使用狀態;在該記錄模組為該使用狀態下,顯示一描繪圖層,其中該描繪圖層覆蓋於該操作畫面的上方;透過該描繪圖層接收一輸入軌跡;以及在接收到一儲存指令時,儲存該輸入軌跡以形成一合成圖。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接收到該儲存指令時,儲存該輸入軌跡以形成該合成圖,包括:合併該輸入軌跡與一背景圖層以獲得該合成圖。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背景圖層為一擷取圖片、一白色圖片及一透明圖層其中之一;其中該擷取圖片是在判定該記錄模組被觸發或在接收到該儲存指令時,擷取該電子裝置當前的該操作畫面而獲得。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該電子裝置的該顯示單元顯示該操作畫面的情況下,包括:當該顯示單元中的一觸發區域接收到一觸發訊號時,判定該記錄模組被觸發。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該記錄模組為該使用狀態下,更包括:在該顯示單元中之接收到該觸發訊號的一位置上,產生一操作點;隨著該操作點往一特定方向進行移動之一距離的增加,而逐漸增加該描繪圖層的顯示範圍;當該距離大於一預設距離,且該操作點被釋放時,顯示全部的該描繪圖層,使得該描繪圖層完全覆蓋該操作畫面;以及當該距離未大於該預設距離,且該操作點被釋放時,取消顯示該描繪圖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操作畫面為一可捲動畫面,而顯示該描繪圖層的步驟更包括:隨著該操作畫面往一捲動方向進行捲動時,往該捲動方向延伸該描繪圖層。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在透過該描繪圖層接收該輸入軌跡的過程中,當接收到一來電通知訊息時,包括:暫存該輸入軌跡;將該記錄模組自該使用狀態切換至該待命狀態,以暫時取消顯示該描繪圖層;以及啟動一通話介面;以及在接收到一來電結束訊息時,包括: 關閉該通話介面;以及將該記錄模組自該待命狀態切換至該使用狀態,以重新顯示該描繪圖層,其中,該描繪圖層包括先前所暫存的該輸入軌跡。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顯示該描繪圖層的步驟中,更包括:在該描繪圖層與該操作畫面之間顯示一網格圖層。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判定該記錄模組被觸發時,暫停該電子裝置正在執行的一應用程式的功能。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描繪圖層為一透明圖層、一半透明圖層及一不透明圖層其中之一;該操作畫面為一動態畫面或一靜態畫面。
  11.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顯示單元;一儲存單元;一處理單元,耦接至該顯示單元與該儲存單元,啟動一作業系統,並在該顯示單元中顯示一操作畫面;以及一記錄模組,耦接至該處理單元,其中在該作業系統啟動時,由該處理單元致能該記錄模組,使得該記錄模組進入一待命狀態,而該記錄模組包括:一狀態切換模組,在該顯示單元顯示該操作畫面的情況下,當判定該記錄模組被觸發時,將該記錄模組自該待命狀態切 換至一使用狀態;一圖層控制模組,在該記錄模組為該使用狀態下,顯示一描繪圖層,其中該描繪圖層覆蓋於該操作畫面的上方;一接收模組,透過該描繪圖層接收一輸入軌跡;以及一儲存模組,在接收到一儲存指令時,儲存該輸入軌跡以形成一合成圖。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記錄模組更包括:一合併模組,合併該輸入軌跡與一背景圖層以獲得該合成圖。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背景圖層為一擷取圖片、一白色圖片及一透明圖層其中之一,其中,該記錄模組更包括:一畫面擷取模組,在判定該記錄模組被觸發時、或在接收到該儲存指令時,擷取該電子裝置當前的該操作畫面而獲得該擷取圖片。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狀態切換模組自該顯示單元中的一觸發區域接收到一觸發訊號時,判定該記錄模組被觸發。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圖層控制模組在該顯示單元中之接收到該觸發訊號的一位置上,產生一操作點,並隨著該操作點往一特定方向進行移動之一距離的增加,而逐漸增加該描繪圖層的顯示範圍; 其中該記錄模組更包括:一操作點追蹤模組,偵測該操作點的移動;其中,當該操作點追蹤模組偵測到該操作點往該距離大於一預設距離,且該操作點被釋放時,該圖層控制模組顯示全部的該描繪圖層,使得該描繪圖層完全覆蓋該操作畫面;當該操作點追蹤模組偵測到該距離未大於該預設距離,且該操作點被釋放時,該圖層控制模組取消顯示該描繪圖層。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操作畫面為一可捲動畫面,而該圖層控制模組會隨著該操作畫面往一捲動方向進行捲動,而往該捲動方向延伸該描繪圖層。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一語音通訊模組,在接收一來電時產生一來電通知訊息,並在該來電結束時產生一來電結束訊息;其中,該記錄模組在自該語音通訊模組接收到該來電通知訊息時,透過該記錄模組暫存該輸入軌跡,並透過該狀態切換模組將該記錄模組自該使用狀態切換至該待命狀態,使得該圖層控制模組暫時取消顯示該描繪圖層,以及透過該語音通訊模組來啟動一通話介面;並且,該記錄模組在自該語音通訊模組接收到該來電結束訊息時,透過該狀態切換模組將該記錄模組自該待命狀態切換至該使用狀態,使得該圖層控制模組重新顯示該描繪圖層,其中,該描繪圖層包括先前所暫存的該輸入軌跡,以及透過該語音通訊模 組關閉該通話介面。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圖層控制模組在該描繪圖層與該操作畫面之間顯示一網格圖層。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在判定該記錄模組被觸發時,該處理單元暫停該電子裝置正在執行的一應用程式的功能。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描繪圖層為一透明圖層、一半透明圖層及一不透明圖層其中之一;該操作畫面為一動態畫面或一靜態畫面。
TW102140900A 2013-02-07 2013-11-11 記錄軌跡的方法及電子裝置 TWI4856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146,737 US9372622B2 (en) 2013-02-07 2014-01-03 Method for recording a track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761713P 2013-02-07 2013-02-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2556A TW201432556A (zh) 2014-08-16
TWI485616B true TWI485616B (zh) 2015-05-21

Family

ID=5055118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20622U TWM471654U (zh) 2013-02-07 2013-11-05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102220623U TWM471655U (zh) 2013-02-07 2013-11-05 具有多種主題模式的電子裝置
TW102140900A TWI485616B (zh) 2013-02-07 2013-11-11 記錄軌跡的方法及電子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20622U TWM471654U (zh) 2013-02-07 2013-11-05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102220623U TWM471655U (zh) 2013-02-07 2013-11-05 具有多種主題模式的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84462A (zh)
TW (3) TWM471654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7751B (zh) * 2015-01-20 2020-06-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操作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872674A (zh) * 2015-12-18 2016-08-17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用于显示遥控器的操作轨迹的方法、遥控器和显示终端
CN106873880A (zh) * 2017-02-17 2017-06-20 成都依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书写方法及装置
CN107749892B (zh) * 2017-11-03 2020-11-0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记录的网络读取方法、装置、智能平板和存储介质
CN107885392B (zh) * 2017-12-25 2024-04-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95112B (en) * 1996-12-25 2000-06-21 Casio Computer Co Ltd Image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W200515187A (en) * 2003-10-23 2005-05-01 Microsoft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unified composition engine in a graphics processing system
TW201019259A (en) * 2008-11-07 2010-05-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Digital photo frame capable for editing photo and method thereof
US20110107227A1 (en) * 2008-04-07 2011-05-05 Express Mobi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senting information on mobile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85499B2 (en) * 2009-03-16 2012-10-09 Apple Inc. Event recognition
CN101799799B (zh) * 2010-02-09 2011-12-21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文档注记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19400A (zh) * 2012-08-14 2012-12-12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桌面系统及界面交互方法、装置
CN103197967A (zh) * 2013-02-26 2013-07-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切换工作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95112B (en) * 1996-12-25 2000-06-21 Casio Computer Co Ltd Image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W200515187A (en) * 2003-10-23 2005-05-01 Microsoft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unified composition engine in a graphics processing system
US20110107227A1 (en) * 2008-04-07 2011-05-05 Express Mobi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senting information on mobile devices
TW201019259A (en) * 2008-11-07 2010-05-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Digital photo frame capable for editing photo and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84462A (zh) 2014-08-13
TW201432556A (zh) 2014-08-16
TWM471655U (zh) 2014-02-01
TWM471654U (zh) 2014-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81866B2 (en)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editing screenshot images
US11137898B2 (en)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displaying a plurality of settings controls
US20230152940A1 (en)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managing folders
AU2017204010B2 (en)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managing concurrently open software applications
JP6506347B2 (ja) 電子装置及びそのホーム画面編集方法
US9329774B2 (en) Switching back to a previously-interacted-with application
US9684429B2 (en)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managing concurrently open software applications
US9513801B2 (en) Accessing electronic notifications and settings icons with gestures
US9098182B2 (en)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copying user interface objects between content regions
US11947791B2 (en) Device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ipulating user interfaces
US9372622B2 (en) Method for recording a track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485616B (zh) 記錄軌跡的方法及電子裝置
US20240184442A1 (en) Device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ipulating User Interfaces
TW201319912A (zh) 觸控簡報系統及其執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