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3136B - Device information security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Device information security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3136B
TWI483136B TW102104792A TW102104792A TWI483136B TW I483136 B TWI483136 B TW I483136B TW 102104792 A TW102104792 A TW 102104792A TW 102104792 A TW102104792 A TW 102104792A TW I483136 B TWI483136 B TW I48313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curity
interface
processing unit
tag
tag read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4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32486A (zh
Inventor
Jui Ming Chih
Horng Ji Chen
Yi Ming Chen
Original Assignee
Claridy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laridy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Claridy Solutions Inc
Priority to TW1021047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83136B/zh
Priority to US14/095,359 priority patent/US20140218169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432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2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31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313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00Comparing elements, i.e. elements for effecting comparison directly or indirectly between a desired value and existing or anticipated values
    • G05B1/01Comparing elements, i.e. elements for effecting comparison directly or indirectly between a desired value and existing or anticipated values electric
    • G05B1/03Comparing elements, i.e. elements for effecting comparison directly or indirectly between a desired value and existing or anticipated values electric for comparing digital signal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8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the pass enabling tracking or indicating presenc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4Pc safety
    • G05B2219/24159Several levels of security, password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45Nc applications
    • G05B2219/45103Security, surveillance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設備資訊保密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設備資訊保密裝置及其操作方法,尤指一種可在未授權者接近設備時,避免未授權者窺視或操作影響其設備資訊安全之設備資訊保密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在工廠或作業環境中,為確實管制工序,或避免未受許可的人員操作設備,導致誤動作甚至工安意外,因而產生設備權限管控之概念。關於設備權限管控的實現方式,舉例而言,如藉由在每一設備上設置辨識裝置,人員作業前必須先出示身分證明(如內藏RFID標籤之員工識別證等),待設備上的辨識裝置辨識後,方能進行設備之操作。然而,在業務上工廠或作業區可能有廠商或客戶前來進行參訪、檢驗等等,在一般情況下廠商或客戶並不需要接觸所有的設備,然而,當設備正由授權者操作時,該設備的操作資訊或數據並未受到妥善保護,仍可能受未授權者以目視方式窺探,而有機密外洩之虞。
台灣專利公開號201025066係揭示一種自動鎖定以及自動解除鎖定電腦的方法及電腦系統,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當一電腦系統處於一未鎖定狀態時,偵測一預設範圍內是否有一使用者,並記錄該使用者位於該預設範圍之外之一持續時間。若該持續時間大於一預定時間,則鎖定該電腦系統。當該電腦系統處於該鎖定狀態時,若於該預設範圍內偵測到該使用者,則判斷該使用者是否具有一有效權限。若判斷該使用者具有該有效權限,則控制該電腦系統進入該未鎖定狀態。上述前案即為一種設備權限控管方式。然而,倘若如前案所預設之偵測範圍內存有兩位以上的使用者,但有部分使用者並未得到授權時,設備的操作資訊便容易遭到窺視,即便未授權者不直接對設備進行操作,亦可由設備的保密介面(如螢幕、 儀表等)窺得設備之操作數據,此一問題使營業秘密無法受到妥善的保障。
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設備資訊保密裝置及其操作方法,用以解決上述先前技術中未能防範未授權者窺視設備資訊而可能外洩機密之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本發明係提供一種設備資訊保密裝置,係配合設置於一機敏設備上,該機敏設備具有一保密介面,該保密裝置係包含有:至少一配件、一標籤讀取器、以及一權限處理單元。所述之配件係穿戴於人員身上,該配件結合一具備或不具備權限之電子標籤。該標籤讀取器係包含有一對應於該保密介面之讀取範圍,該標籤讀取器並耦合於該讀取範圍內的所有電子標籤。該權限處理單元連結該標籤讀取器,當該讀取範圍內僅有具備權限之電子標籤存在時,該權限處理單元操作於一啟用狀態,於該啟用狀態中該權限處理單元致能該保密介面,當不具備權限之電子標籤進入該讀取範圍內時,該權限處理單元操作於一保密狀態,於該保密狀態中該權限處理單元強制禁能該保密介面。
進一步地,該保密裝置更包含有一決定該電子標籤是否具備對應於該機敏設備之權限的管理系統,該管理系統儲存該電子標籤與該機敏設備之權限對應關係,並將權限對應關係傳送至該權限處理單元。
進一步地,該保密介面係為一顯示介面。
進一步地,該保密介面係為一輸入介面。
進一步地,該保密裝置更包含有一感應器,該感應器之感測範圍係界定一作業區,該作業區內未偵測到人員時,該標籤讀取器停止讀取或減少單位時間內的讀取次數,並使該權限處理單元進入保密狀態。
進一步地,該感應器係為紅外線感應器、生物感應器或影像感應器。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設備資訊保密裝置,係配合設置於一機敏設備上,該保密裝置係包含有:一保密介面、至少一配件、一標籤讀取器、以及一權限處理單元。該保密介面係連接於該機敏設備之一輸入及/或一輸出端子。該配件係穿戴於人員身上,該配件結合一具備或 不具備權限之電子標籤。一標籤讀取器,包含有一對應於該保密介面之讀取範圍,該標籤讀取器並耦合於該讀取範圍內的所有電子標籤。該權限處理單元係連結該標籤讀取器與該保密介面,當該讀取範圍內僅有具備權限之電子標籤存在時,該權限處理單元操作於一啟用狀態,於該啟用狀態中該權限處理單元致能該保密介面,當不具備權限之電子標籤進入該讀取範圍內時,該權限處理單元操作於一保密狀態,於該保密狀態中該權限處理單元強制禁能該保密介面。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設備資訊保密裝置之操作方法,該保密裝置係提供至少一配件,係穿戴於人員身上,該配件結合一電子標籤,以及一機敏設備,該機敏設備具有一保密介面,該方法至少包含以下步驟:(a)該電子標籤配對於該機敏設備以建立具備或不具備對應於該機敏設備之權限。(b)該標籤讀取器判斷一讀取範圍內之所有電子標籤是否具備對應該機敏設備之權限。(c)當該讀取範圍內僅有配對於該機敏設備之電子標籤進入時,一權限處理單元係操作於一啟用狀態,並於該啟用狀態中致能該保密介面。以及(d)於啟用狀態時,當該讀取範圍內有不具備對應於該機敏設備之電子標籤進入,該權限處理單元係操作於一保密狀態,並於該保密狀態中強制禁能該保密介面。
進一步地,所述之保密裝置更包含有一操作於該(a)步驟與該(b)步驟之間的(e)步驟,若有該電子標籤進入/離開該讀取範圍時,記錄該電子標籤進入/離開的時間於該管理系統。
進一步地,所述之保密裝置更包含有一感應器,其感測範圍係界定一作業區,所述之方法更包含有一操作於該(a)步驟及(b)步驟之間的(f)步驟,若該作業區內沒有人員時,該標籤讀取器停止讀取或減少單位時間內的讀取次數,且該權限處理單元禁能該保密介面。
進一步地,該保密裝置更包含有一警示器,所述之方法於(d)步驟中:若該讀取範圍內有不具備權限之該電子標籤,則啟動該警示器。
是以,本發明較上述先前技術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之設備資訊保密裝置係可藉由該標籤讀取器偵測接近於該機敏設備之人員的權限,並由該權限處理單元判斷該人員之權 限,若偵測到該感測範圍內有未授權者進入時,禁能該保密介面以達到保護設備安全之目的,且在該保密介面為顯示介面的情況下,該保密裝置具有有效防止非授權者窺視其設備資訊之功效。
2.本發明之感應器可偵測操作該機敏設備之人員,若該作業區內沒有人員存在時,該標籤讀取器便停止讀取或減少單位時間內的讀取次數,並禁能該保密介面,以便使用者離開工作區時得以即時關閉該保密介面以達到保密的目的,另一方面,亦可減少RFID讀取器之電力使用,兼顧資訊安全與節能減碳的目的。
3.本發明之管理系統係配對該電子標籤與該機敏設備以建立對應於該機敏設備之權限,並儲存該電子標籤進入/離開該檢測區域的時間,可供管理者作為設備管制之參考。
4.本發明之警示器作提醒或警示有非授權人接近該機敏設備之用,可供管理者作為設備管制之參考。
100‧‧‧保密裝置
10‧‧‧保密介面
20‧‧‧配件
21‧‧‧電子標籤
21a‧‧‧具授權之電子標籤
21b‧‧‧非授權之電子標籤
30‧‧‧標籤讀取器
31‧‧‧讀取範圍
40‧‧‧權限處理單元
50‧‧‧感應器
51‧‧‧作業區
60‧‧‧警示器
70a‧‧‧授權人員
70b‧‧‧非授權人員
80‧‧‧機敏設備
201至211‧‧‧步驟
圖1係為本發明之設備資訊保密裝置一種實施態樣方塊圖。
圖2-1至圖2-2係為本發明之設備資訊保密裝置之方法流程圖。
圖3-1至圖3-4係為本發明之設備資訊保密裝置操作示意圖。
茲就本案之結構特徵暨操作方式,並配合圖示說明,謹述於后,俾提供審查參閱。
以下舉一實施態樣以便說明本發明之技術,請參照圖1,係為本發明設備資訊保密裝置100之實施態樣方塊圖,如圖所示:所述之保密裝置100係適用控管一機敏設備80之設備資訊,該機敏設備80具有一保密介面10,該保密介面10係指人機介面(Human machine interface,HMI),為使用者藉以操作該機敏設備80之輸入介面,如鍵盤、滑鼠、控制面板等,或為使用者藉以觀看當前的操作狀況或相關資訊之顯示介面,如儀表板、螢幕、觸控螢幕等。該保密裝置100係包含有一配件20、一標籤讀取器30、以及一權限處理單元40。所述之配件20係穿戴於一人員身上,為衣物、帽 子、頭套、鞋套、腕帶、識別證或依需求為無塵服、防靜電服等等,於本發明中並不予以限制,該配件20以縫製、背膠或其他方式結合至少一電子標籤21。該標籤讀取器30係具有一讀取範圍31並耦合於該讀取範圍31內之該電子標籤21藉以傳遞該電子標籤21之資訊。於本實施態樣中,該標籤讀取器30係為一RFID標籤讀取器,所述之讀取範圍31係可依需求調整,或為該標籤讀取器30之最大感測範圍。該權限處理單元40係連結於該標籤讀取器30,該權限處理單元40於該讀取範圍31內僅有具備權限之電子標籤21存在時操作於一啟用狀態,並於啟用狀態中致能該保密介面10,於該讀取範圍31內有不具備權限之電子標籤21進入時操作於一保密狀態,並於保密狀態中強制禁能該保密介面10。該權限處理單元40係為一比較、儲存功能之處理器,亦可為執行於該保密裝置中100之控制軟體,於本發明中並不予以限制。其致能/禁能方式,可為當該權限處理單元40操作於啟用/保密狀態時,藉由開啟/切斷該保密介面10之電源來達成,或於該機敏設備80內加裝硬體或軟體以達到致能/禁能之目的。於另一實施態樣中,考量到多數機敏設備80由不同的製造商生產,加裝硬體或軟體可能有其困難,因此,可將該保密介面10裝設於該保密裝置100上,且將機敏設備80原有的輸出入訊號藉由一輸出及/或一輸入端子(圖未示)連接至該保密介面10,使輸出入訊號由該保密裝置100的權限處理單元40控制其致能/禁能,便可在不需額外加設硬體或軟體,或改動機敏裝置80原有設置的情況下來達成控制該機敏設備80輸出入訊號之目的。
另外,該資訊保密裝置100更包含有一管理系統(未圖式),該管理系統係配對該電子標籤21與該機敏設備80,並儲存權限對應關係,且該管理系統經由網路(network)、數位通訊或無線通訊連接並傳送該權限對應關係至該權限處理單元40。實際上,該管理系統係為一與該保密裝置100分立之控制系統,於本實施態樣中,該管理系統僅負責配對該電子標籤21與該機敏設備80,以建立對應的權限關係,並將配對後的結果提供給該權限處理單元40,而不直接影響該機敏設備80之運作。
於上述資訊保密裝置中,較佳可裝設一感應器50,該感應器50係為紅外線感應器、生物感應器或影像感應器等可偵測人體之感應 器,且該感應器50的感測範圍界定一作業區51,且該作業區51較該讀取範圍31更小。此外,該資訊保密裝置100更包含有一警示器60(請參照圖3-1所示),該警示器60可為一燈號或警鈴,藉以提醒或警告有非授權人接近該機敏設備80,並通知管理者以便進行人員之控管。該警示器60可作為一狀態燈號使用,若該讀取範圍31內僅有具授權者存在,則該警示器60顯示為授權者使用中燈號(例如綠色);若該讀取範圍31內有非授權者存在,則該警示器60顯示為非授權者警示燈號(例如紅色);若該感應器50未偵測到人員時,則關閉該警示器60。
有關於本發明之電子標籤21,係為操作在低頻(LF)、高頻(HF)或超高頻(UHF)之無線射頻辨識標籤(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於本實施態樣中,較佳係可設置於中央額頭處,由於電子標籤21設置之位置較接近人員之雙眼,標籤讀取器30較能正確地判讀使用者雙眼與保密介面10的確實距離,可避免人員欺騙系統進而窺視該保密介面10之資訊,然而,該電子標籤21亦可設置於膝蓋、或是任何設置於人員身體上可由標籤讀取器30清楚辨識之位置,於本發明中並不予以限制。
本發明之技術用語「禁能」針對顯示器、螢幕等顯示介面時,係指將該保密介面10切換為人員無法看見部分資訊之狀態,如在非授權人進入該讀取範圍31內時,隱藏所有的設備資訊,或僅顯示部分不需防止窺視之內容,甚至直接將該保密介面10關閉。而針對鍵盤、操作面板等輸入介面時,係指將其轉換為無法輸入,或輸入無效之狀態。其禁能方式只要將顯示狀態轉變為無法以目視得知其資訊者,或將可操作狀態轉變為不可操作狀態,均在本發明之禁能概念內
本發明之技術用語「讀取範圍」,較佳係等同於人員可以清楚目視該保密介面10上所顯示資訊的範圍。然而,於實務上由於該標籤讀取器30係以電磁耦合/傳輸方式傳遞資訊,若讀取範圍太大,且裝設有複數個該標籤讀取器30時,彼此間易產生干擾導致判斷錯誤;且另一方面,若該讀取範圍31的最大距離太遠,則較易偵測到無慮經過人員,導致保密介面10不必要的禁能而影響設備操作人員之工作效率,故該讀取範圍31應配合工作場所等環境對該標籤讀取器30的電磁波輸出功率與天線架設等做 適當調整,舉例而言,在兩兩設備相向設置,且彼此間距為180cm的條件下,該讀取範圍31之最大偵測距離約以110cm為較佳值,此一說明例僅為解釋本發明技術目的之用,不予以限制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
本發明之技術用語「作業區」係指一由該感應器50所界定之區域。較佳之「作業區」係小於該讀取範圍31之區域。在無人接近的狀態,如果所述之標籤讀取器30仍連續不斷地以電磁耦合/傳輸方式偵測該讀取範圍31內之電子標籤21,不但偵測無效且消耗電力。是以,本發明更包含有一紅外線或光偵測人員是否接近該機敏設備80之感應器50作為該標籤讀取器30的讀取開關之用,該感應器50的感測範圍界定一作業區51,當人員進入該作業區51時,該標籤讀取器30便開始對該讀取範圍31進行讀取,或恢復原本單位時間內的讀取次數。該作業區51較佳為涵蓋人員操作該機敏設備80時必須接近該保密介面10之區域,例如設備10之鍵盤、操作面板、螢幕前方等。需注意的是,該作業區51較佳須完全包含在該讀取範圍31之內,以排除該感應器50雖偵測到有人員接近該機敏設備80,但該標籤讀取器30卻偵測不到電子標籤21之情況。當具有授權的人員試圖操作該機敏設備80時,必然會進入該作業區51而受該感應器50所偵測。反之,若該作業區51內沒有人員,代表暫時不需判斷接近該機敏設備80之人員權限,故該標籤讀取器30停止讀取或減少單位時間內的讀取次數,並禁能該保密介面10以避免設備資訊受窺視或操作。
請一併參照圖2-1至圖2-2,係為本發明之設備資訊保密裝置之方法流程圖,如圖所示:該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驟。
首先,該保密裝置100啟動(步驟201),該管理系統配對該電子標籤21配對於該機敏設備80以建立具備或不具備對應於該機敏設備80之權限(步驟202),並啟動該感應器50,以偵測是否有人員進入該作業區51(步驟203)。若該感應器50之該作業區51未偵測到人員時,便由該權限處理單元40將該保密介面10關閉或保持關閉狀態,該標籤讀取器30則停止讀取或減少單位時間內的讀取次數(步驟211)。當該感應器50之作業區51偵測到有人員存在時,該標籤讀取器30開始以電磁耦合/傳輸方式(或增加單位時間內的讀取次數)取得讀取範圍31內所有電子標籤21之數據(步 驟204),若讀取範圍31內之人員配戴有電子標籤21,則將該電子標籤21進入/離開的時間記錄於該管理系統內(步驟205)。接著,判斷該讀取範圍31內的所有該電子標籤21是否具備對應於該機敏設備80之權限(步驟206),若該讀取範圍31內僅有具權限之電子標籤21時,代表所有接近該機敏設備80的人員都已得到授權,因此該權限處理單元40操作於啟用狀態,並於該啟用狀態中致能該保密介面10(步驟207);反之,若該讀取範圍31內有非授權電子標籤21存在時,則該保密裝置100啟動該警示器60(步驟210)。於啟用狀態時(步驟207),該標籤讀取器30持續偵測該讀取範圍31內是否有不具權限者進入(步驟208),若該讀取範圍31內偵測到一未授權之電子標籤21時,代表有非授權者接近該機敏設備80,為保護該機敏設備80之資訊不受窺視,即使讀取範圍31內有具授權之電子標籤21存在,該權限處理單元40仍會操作於保密狀態,並於該保密狀態中強制禁能該保密介面10(步驟209),並且記錄該非授權電子標籤21進入該讀取範圍31的時間,再回到步驟205承接後續之步驟。
另外,於該步驟205中:若有該電子標籤進入/離開該讀取範圍時,記錄該電子標籤進入/離開的時間於該管理系統,以記錄人員(電子標籤21)進出該讀取範圍31的時間。須注意若該管理系統之記錄功能與前述之該感應器50同時使用時,該人員進入/離開該作業區51便會使該標籤讀取器30致能/禁能,而導致記憶單元30中缺乏電子標籤21進入/離開該讀取範圍31之資訊,因此,需在該標籤讀取器30致能/禁能的當下,將位於該讀取範圍31內的電子標籤21定義為進入/離開,以得到更完備的管控記錄。
為便於理解本發明之技術,請參閱圖3-1至圖3-4,係為本發明之設備資訊保密裝置操作示意圖,如圖所示:圖3-1表示由一配戴有授權電子標籤21a之人員70a接近該機敏設備80,由於該人員70a進入作業區51,且經由該標籤讀取器30判斷該人員70a具有權限後,該權限處理單元40操作於啟用狀態,並於該啟用狀態中致能該保密介面10,且該管理系統記錄該人員70a進入該讀取範圍31的時間,同時該警示器60顯示為操作中之燈號。延續圖3-1的情境,圖3-2中該人員70a自該作業區51離開, 雖然該人員70a仍位於該讀取範圍31內,但該感應器50於該作業區51內並未偵測到人員70a,因此該標籤讀取器30停止讀取或減少單位時間內的讀取次數,以減少該標籤讀取器30的電力使用,該權限處理單元40禁能該保密介面10以保護該機敏設備80之資訊不受窺視或遭他人操作,管理系統再記錄該人員70a離開的時間,且該警示器60關閉相關的燈號。
圖3-3係為本發明之另一種情境,當該作業區51內有一配戴有授權電子標籤21a之人員70a時,權限處理單元40操作於啟用狀態,並於啟用狀態中致能該保密介面10,同時,該讀取範圍31外係有一配戴非授權電子標籤21b之人員70b。延續圖3-3的情境,圖3-4中,當配戴有非授權電子標籤21b之人員70b進入該讀取範圍時,該標籤讀取器30判斷有非授權者70b進入,該權限處理單元40便操作於保密狀態,並於保密狀態中強制禁能該保密介面10,以避免該機敏設備80之資訊遭受窺視或受非授權者操作,該管理系統記錄該非授權人員70b進入該讀取範圍31的時間,並且該警示器60開啟警示燈號表示非授權人接近該機敏設備80。
綜上所述,本發明可藉由該保密裝置上的該標籤讀取器偵測該讀取範圍內之電子標籤,並判斷所述之電子標籤是否具備對應該機敏設備之權限,若所有位於該讀取範圍內的該電子標籤均具有授權,則該權限處理單元致能該保密介面供人員操作。當該權限處理單元操作於啟用狀態時,若有未授權者進入該讀取範圍內,則該權限處理單元禁能該保密介面,以達到資訊防窺之功效。此外,藉由本發明之感應器可偵測該保密介面是否有人員接近,若該感應器之感測範圍內並無人員存在,該標籤讀取器即可停止讀取或減少該標籤讀取器的單位時間讀取次數以減少該標籤讀取器的電力使用。另外,該管理系統具有將儲存該電子標籤接近/離開該讀取範圍之記錄,以及本發明之警示器具有提醒或警示非授權者接近該機敏設備之功效,能輔助管理者更完善地控管設備資訊。
本發明已藉上述較佳具體例進行更詳細說明,惟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所舉例之實施態樣,凡在本發明所揭示之技術思想範圍內,對該等結構作各種變化及修飾,該等變化及修飾仍屬本發明之範圍。
100‧‧‧保密裝置
10‧‧‧保密介面
20‧‧‧配件
21‧‧‧電子標籤
30‧‧‧標籤讀取器
31‧‧‧讀取範圍
40‧‧‧權限處理單元
50‧‧‧感應器
51‧‧‧作業區
80‧‧‧機敏設備

Claims (18)

  1. 一種設備資訊保密裝置,係配合設置於一機敏設備上,該機敏設備具有一保密介面,該保密裝置係包含有:至少一配件,係穿戴於人員身上,該配件結合一具備或不具備權限之電子標籤;至少一標籤讀取器,並且各該標籤讀取器包含有一對應於該保密介面之讀取範圍,該標籤讀取器並耦合該讀取範圍內的所有電子標籤;以及一連結該標籤讀取器之權限處理單元,當該讀取範圍內僅有具備權限之電子標籤存在時,該權限處理單元操作於一啟用狀態,於該啟用狀態中,該權限處理單元致能該保密介面,並且該標籤讀取器係持續偵測該讀取範圍內的所有電子標籤,當該標籤讀取器偵測到不具備權限之電子標籤進入該讀取範圍內,該權限處理單元將操作於一保密狀態,於該保密狀態中,該權限處理單元強制禁能該保密介面,以避免該保密介面遭到不具備權限的人員從旁窺視設備之運轉參數或不當的操作。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保密裝置,更進一步包含有一決定該電子標籤是否具備對應於該機敏設備之權限的管理系統,該管理系統儲存該電子標籤與該機敏設備之權限對應關係,並將權限對應關係傳送至該權限處理單元。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保密裝置,其中,該保密介面係為一顯示介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保密裝置,其中,該保密介面係為一輸入介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保密裝置,更進一步包含有一感應器,該感應器之感測範圍係界定一作業區,該作業區內未偵測到人員時,該標籤讀取器停止讀取或減少單位時間內的讀取次數,並使該權限處理單元進入保密狀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保密裝置,其中,該感應器係為紅外線感應器、生物感應器或影像感應器。
  7. 一種設備資訊保密裝置,係配合設置於一機敏設備上,該保密裝置係包含有:一保密介面,該保密介面係連接於該機敏設備之一輸入及/或一輸出端子;至少一配件,係穿戴於人員身上,該配件結合一具備或不具備權限之電子標籤;至少一標籤讀取器,並且各該標籤讀取器包含有一對應於該保密介面之讀取範圍,該標籤讀取器並耦合該讀取範圍內的所有電子標籤;以及一連結該標籤讀取器之權限處理單元,當該讀取範圍內僅有具備權限之電子標籤存在時,該權限處理單元操作於一啟用狀態,於該啟用狀態中,該權限處理單元致能該保密介面,並且該標籤讀取器係持續偵測該讀取範圍內的所有電子標籤,當該標籤讀取器偵測到不具備權限之電子標籤進入該讀取範圍內,該權限處理單元將操作於一保密狀態,於該保密狀態中,該權限處理單元強制禁能該保密介面,以避免該保密介面遭到不具備權限的人員從旁窺視設備之運轉參數或不當的操作。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保密裝置,更進一步包含有一決定該電子標籤是否具備對應於該機敏設備之權限的管理系統,該管理系統儲存該電子標籤與該機敏設備之權限對應關係,並將權限對應關係傳送至該權限處理單元。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保密裝置,其中,該保密介面係為一顯示介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保密裝置,其中,該保密介面係為一輸入介面。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保密裝置,更進一步包含有一感應器,該感應器之感測範圍係界定一作業區,該作業區內未偵測到人員時,該標籤讀取器停止讀取或減少單位時間內的讀取次數,並切換該保密介面為保密狀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保密裝置,其中,該感應器係為紅外線感應器、生物感應器或影像感應器。
  13. 一種適用於設備資訊保密裝置之操作方法,該保密裝置係提供至少一配件,係穿戴於人員身上,該配件結合一電子標籤,該方法至少包含以下步驟:(a)將該電子標籤與該機敏設備予以配對以建立具備或不具備操作此一機敏設備之權限;(b)判斷該標籤讀取器判斷一讀取範圍內之所有電子標籤是否具備操作該機敏設備之權限;(c)當該讀取範圍內僅有具備操作該機敏設備權限之電子標籤時,一權限處理單元係操作於一啟用狀態,並於該啟用狀態中致能該保密介面,該標籤讀取器係持續偵測該讀取範圍內所有的電子標籤;以及(d)於啟用狀態時,當該標籤讀取器偵測到該讀取範圍內有不具備操作該機敏設備權限之電子標籤時,該權限處理單元將操作於一保密狀態,並於該保密狀態中強制禁能該保密介面,以避免該保密介面遭到不具備權限的人員從旁窺視設備之運轉參數或不當的操作。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保密裝置更進一步包含有一決定該電子標籤是否具備對應於該機敏設備之權限的管理系統,該管理系統儲存該電子標籤與該機敏設備之權限對應關係,並將權限對應關係傳送至該權限處理單元。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之保密裝置更進一步包含有一操作於該(a)步驟與該(b)步驟之間的(e)步驟,若有該電子標籤進入/離開該讀取範圍時,記錄該電子標籤識別碼以及進入/離開的時間於該管理系統。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之保密裝置更進一步包含有一感應器,其感測範圍係界定一作業區,所述之方法更包含有一操作於該(a)步驟及(b)步驟之間的(f)步驟,若該作業區內沒有人員時,該標籤讀取器停止讀取或減少單位時間內的讀取次數,且該權限處理單元禁能該保密介面。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感應器係為紅外線感應 器、生物感應器或影像感應器。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方法,該保密裝置更進一步包含有一警示器,所述之方法於(d)步驟中,若該讀取範圍內有不具備操作權限之電子標籤,則啟動該警示器。
TW102104792A 2013-02-07 2013-02-07 Device information security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TWI4831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4792A TWI483136B (zh) 2013-02-07 2013-02-07 Device information security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US14/095,359 US20140218169A1 (en) 2013-02-07 2013-12-03 Security device for equipment information and the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4792A TWI483136B (zh) 2013-02-07 2013-02-07 Device information security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2486A TW201432486A (zh) 2014-08-16
TWI483136B true TWI483136B (zh) 2015-05-01

Family

ID=51258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4792A TWI483136B (zh) 2013-02-07 2013-02-07 Device information security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18169A1 (zh)
TW (1) TWI48313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0506B (zh) * 2018-01-30 2022-07-11 日商鎧俠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處理方法、資料蓄積裝置及資訊處理系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05529B2 (en) * 2012-10-12 2017-10-31 United Parcel Service Of America, Inc. Concepts for asset identification
RU2718414C2 (ru) * 2015-10-01 2020-04-02 Шлюмбергер Текнолоджи Б.В.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контроля доступа к потенциально опасному оборудованию
US9928696B2 (en) * 2015-12-30 2018-03-27 Immersion Corporation Externally-activated haptic devices and systems
US10325229B2 (en) 2016-03-16 2019-06-18 Triax Technologies, Inc. Wearable sensor for tracking worksite events including sensor removal
US10769562B2 (en) * 2016-03-16 2020-09-08 Triax Technologies, Inc. Sensor bas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horizing operation of worksite equipment using a locally stored access control list
US11810032B2 (en) 2016-03-16 2023-11-07 Triax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w-energy wireless applications using networked wearable sensors
US11170616B2 (en) 2016-03-16 2021-11-09 Triax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interfaces for managing workplace events
WO2019065599A1 (ja) 2017-09-28 2019-04-04 京セラ株式会社 設備管理システム及び設備管理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53665A1 (ja) * 2002-12-09 2004-06-24 Kokuyo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コントロール装置、収納具監護装置、プログラム
US20100120406A1 (en) * 2008-11-08 2010-05-13 Phoenix Technologies Ltd. Secure platform management with power savings capacity
TW201025066A (en) * 2008-12-30 2010-07-0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Automatic lock and automatic unlock method for computer system and computer system thereof
TW201305916A (zh) * 2011-07-21 2013-02-01 Yesturnkey Technology Inc 標籤位置管理系統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64231B2 (en) * 2008-01-24 2016-02-16 Intermec Ip Corp.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RFID tag proximity to grant security access to a computer
US20130124227A1 (en) * 2011-11-15 2013-05-16 Precision Dynamics Corporation Tracking system for healthcare faciliti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53665A1 (ja) * 2002-12-09 2004-06-24 Kokuyo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コントロール装置、収納具監護装置、プログラム
US20100120406A1 (en) * 2008-11-08 2010-05-13 Phoenix Technologies Ltd. Secure platform management with power savings capacity
TW201025066A (en) * 2008-12-30 2010-07-0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Automatic lock and automatic unlock method for computer system and computer system thereof
TW201305916A (zh) * 2011-07-21 2013-02-01 Yesturnkey Technology Inc 標籤位置管理系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0506B (zh) * 2018-01-30 2022-07-11 日商鎧俠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處理方法、資料蓄積裝置及資訊處理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2486A (zh) 2014-08-16
US20140218169A1 (en) 2014-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3136B (zh) Device information security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TWI646442B (zh) 用於使用者認證之存活性偵測技術
JP6937764B2 (ja) 物理空間へのアクセスを制御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4778765B (zh) 移动访问控制系统和方法
US9230380B2 (en) Lockable enclosure having improved access system
CN103116919B (zh) 开关控制系统和门禁系统
US20140101056A1 (en) Portable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JP5212839B2 (ja) 監視システム、及び監視方法
US20150379795A1 (en) Active Detection Typ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mart Door Lock Controller
CN203276357U (zh) 基于物联网的考勤门禁一体机
CN104915012B (zh) 一种终端的屏幕锁定方法和装置
CN104781857A (zh) 用于手持装置的移动零售外围平台
KR101422122B1 (ko) 페어링 수행 디지털 시스템 및 그 제공방법
JP4755900B2 (ja) 不審者入館防止システム、不審者入館防止方法及び不審者入館防止プログラム
US20120127304A1 (en) Suspicious person detection device, suspicious person detection method and suspicious person detection program
TWI540246B (zh) 保全門禁系統及其具門鎖管理的手持裝置
CN106408849A (zh) 利用蓝牙设备登入到系统中
TW201818282A (zh) 具權限分級之影像監控系統
CN107516215A (zh) 可安全输入pin码的智能pos终端及方法
TWI585611B (zh) 螢幕解鎖方法及其裝置
TWI452204B (zh) 多重安全管制保全系統與保全訊息處理方法
CN111028458A (zh) 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安全系统、安全设备和控制装置
TW201704610A (zh) 智慧型門禁裝置
CN103995999A (zh) 设备资讯保密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KR101437050B1 (ko) 페어링 디지털 시스템 및 그 제공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