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9897B - 具備三維去雜訊化功能之視訊編碼/解碼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備三維去雜訊化功能之視訊編碼/解碼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9897B
TWI479897B TW100148727A TW100148727A TWI479897B TW I479897 B TWI479897 B TW I479897B TW 100148727 A TW100148727 A TW 100148727A TW 100148727 A TW100148727 A TW 100148727A TW I479897 B TWI479897 B TW I47989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image
noise suppression
motion compensation
video enco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8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28365A (zh
Inventor
I Hsien Lee
Shih Yuan Peng
Hong Long Chou
Chung Ta Wu
Chia Ho Pan
Shuei Lin Chen
Che Wei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Al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tek Corp filed Critical Altek Corp
Priority to TW1001487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79897B/zh
Priority to US13/402,508 priority patent/US20130136171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328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83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98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989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50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involving temporal prediction
    • H04N19/51Motion estimation or motion compen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3Selection of coding mode or of prediction mode
    • H04N19/107Selection of coding mode or of prediction mode between spatial and temporal predictive coding, e.g. picture refres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24Quant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50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involving temporal predi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59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involving spatial prediction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6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 H04N19/6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61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predictive coding using motion compensated temporal filtering [MCT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Description

具備三維去雜訊化功能之視訊編碼/解碼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視訊處理技術,特別是指一種整合視訊壓縮及三維去雜訊化,並能夠有效降低電子裝置硬體成本之視訊編碼/解碼裝置。


近年來,視訊處理技術被大量應用於多種電子產品上,例如數位相機或數位攝影機等,而由於市場的需求,視訊處理技術需要處理許多高解析度的影像。因此,更多的資料被要求在同樣的時間內處理完成,同樣的,愈來愈多的視訊處理技術,例如視訊壓縮及三維去雜訊化等,也成為電子產品中所必須具備的功能,如此則需要更高規格的硬體來實現。另外,為了處理高解析度的影像,影像處理晶片及外部記憶體間所需要的頻寬則必須增加,以應付包含多張畫面的演算法及加大的視訊畫面,這同樣意味著硬體成本的增加,例如,需要增加外部記憶體的頻寬等。
請參閱第1圖,係為習知技藝中視訊編碼器之示意圖。如圖所示,欲編碼壓縮之影像必須先經過影像處理程序,再輸入H.264視訊編碼器之影像輸入端11,以進行影像壓縮及編碼。例如,若欲進行預測編碼(Inter-Frame)程序,需輸入一經過三維去雜訊化等影像處理之影像,並與參考畫面14(Reference Image)進行運動估測12(Motion estimation,ME),產生運動向量121(Motion Vector),再進行運動補償13(Motion Compensation,MC),產生之補償後之影像,此補償後之影像與輸入之影像相減後產生殘差量(Residual),而此殘差量會經過轉化15(Forward Transformation)及量化16(Quantization)後,再經過熵編碼17(Entropy Coding)產生壓縮後之碼流,再輸入至解碼端。
然而,以上述的方法進行影像壓縮及編碼時,需要先進行影像處理,而在影像處理的過程中,也需要進行運動估測,因此若要完成影像處理、壓縮及編碼則必須經過二次的運動估測,也就是說,影像擷取裝置需要不斷地從外部記憶體中讀取參考影像來進行運動估測,因此會佔用大部份的記憶體頻寬並造成其他運算資源的浪費,使硬體成本增加。另外,重複進行運動估測也會造成耗電量及處理時間的增加。因此,如何減少影像擷取裝置之硬體成本及耗電量,並降低其進行影像處理、壓縮及編碼所耗費的時間,即為本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藝之問題,本發明之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具備三維去雜訊化功能之視訊編碼/解碼裝置及其控制方法,能夠有效改善電子裝置的效能及耗電量,並大幅地降低其硬體需求。
根據本發明之目的,提出一種視訊編碼裝置,其包含:儲存模組,係儲存至少一參考畫面;運動估測模組,係連結儲存模組且從影像輸入端接受第一影像畫面,運動估測模組根據至少一參考畫面以及第一影像畫面估測運動向量;運動補償模組,係連結儲存模組以及運動估測模組,運動補償模組根據至少一參考畫面以及運動向量產生運動補償;以及第一雜訊抑制模組,係連結運動補償模組且從影像輸入端接受第一影像畫面,第一雜訊抑制模組根據運動補償以及第一影像畫面,產生具有時序關連之第一雜訊抑制量;編碼模組,係連結運動補償模組及第一雜訊抑制模組,並根據運動補償及第一雜訊抑制量產生編碼資料;以及影像還原模組,係利用第一雜訊抑制量執行還原程序以產生參考畫面。
根據本發明之目的,又提出一種視訊編碼方法,適用於一視訊編碼裝置,包含下列步驟:提供儲存模組儲存至少一參考畫面;以運動估測模組從影像輸入端接受第一影像畫面,並根據至少一參考畫面以及第一影像畫面估測運動向量;以運動補償模組根據至少一參考畫面以及運動向量產生運動補償;利用第一雜訊抑制模組根據運動補償以及第一影像畫面,產生具有時序關連之第一雜訊抑制量;根據運動補償及第一雜訊抑制量產生編碼資料;以及利用第一雜訊抑制量執行還原程序以產生參考畫面。
其中,參考畫面或第一雜訊抑制量係具有時序累積性。
其中,第一影像畫面係為預測編碼的影像(Inter-Frame)。
其中,第一雜訊抑制量與運動補償相減,以產生殘差量。
其中,更包含轉化及量化模組,係接收此殘差量,並轉化及量化此殘差量。
其中,更包含第二雜訊抑制模組,係連結儲存模組且從影像輸入端接受第二影像畫面,第二雜訊抑制模組根據至少一參考畫面以及第二影像畫面,產生具有時序關連之第二雜訊抑制量。
其中,該第二影像畫面係為一單獨編碼的影像(Intra-Frame)。
根據本發明之目的,再提出一種視訊解碼裝置,其包含:解碼模組,係將解碼資料解碼為第一壓縮資料;反轉化及反量化模組,係連結解碼模組,並接收第一壓縮資料,再反轉化及反量化第一壓縮資料,以產生第一殘差量;儲存模組,係儲存至少一參考畫面;運動補償模組,係連結儲存模組及反轉化及反量化模組,並根據運動向量及至少一參考畫面產生運動補償;以及影像還原模組,係連結運動補償模組及反轉化及反量化模組,並根據運動補償及第一殘差量產生還原影像畫面。
其中,更包含幀內預測模組,係電性連結於反轉化及反量化模組及影像還原模組,並執行幀內預測程序,以產生預測影像畫面。
其中,影像還原模組係根據預測影像畫面及第二殘差量產生還原影像畫面。
其中,第一殘差量用於還原預測編碼的影像(Inter-Frame),第二殘差量用於還原單獨編碼的影像(Intra-Frame)。
承上所述,依本發明之具備三維去雜訊化功能之視訊編碼/解碼裝置及其控制方法,其可具有一或多個下述優點:
(1) 此具備三維去雜訊化功能之視訊編碼/解碼裝置及其控制方法不需要分別執行影像處理及影像壓縮所需要之運動估測,因此可降低運算量及記憶體資料存取之頻寬,故能夠大幅地節省硬體成本。
(2)此具備三維去雜訊化功能之視訊編碼/解碼裝置及其控制方法係將影像處理、壓縮及編碼結合在一起,因此能夠降低電子裝置執行影像處理、壓縮及編碼所需要的時間,增加其效能,並減少其耗電量。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發明之具備三維去雜訊化功能之視訊編碼/解碼裝置及其控制方法之實施例,為使便於理解,下述實施例中之相同元件係以相同之符號標示來說明。
請參閱第2圖,係為本發明之視訊編碼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方塊圖。如圖所示,此視訊編碼裝置2包含儲存模組21、運動估測模組22、運動補償模組23、第一雜訊抑制模組25、轉化及量化模組26、編碼模組27以及影像還原模組28。
儲存模組21中儲存有至少一個參考畫面211,以做為視訊處理的基礎。而運動估測模組22係連結該儲存模組,並由影像輸入端24接收一第一影像畫面241以及由儲存模組21中接收一參考畫面211,以進行運動估測(Motion Estimation,ME),並產生運動向量221(Motion Vector)。
而運動補償模組23則連結儲存模組21及運動估測模組22,並依據參考畫面211及運動向量221執行運動補償(Motion Compensation,MC)程序,產生一運動補償231。第一雜訊抑制模組25係連結運動補償模組23,並根據第一影像畫面241及運動補償231進行三維去雜訊等影像處理程序,產生具有時序關連之第一雜訊抑制量251,其中此第一影像畫面為預測編碼的影像(Inter-Frame)。此第一雜訊抑制量251會隨著執行次數的增加,不斷的降低其中之雜訊含量,因此具有時序累積性。
轉化及量化模組26係電性連結於第一雜訊抑制模組25及運動補償模組23。而上述之第一雜訊抑制量251經由減法器(未繪於圖中)與運動補償231相減後產生一殘差量261(Residual),此殘差量261則由轉化及量化模組26進行轉化(Forward Transformation)及量化(Quantization)。編碼模組27係電性連結於轉化及量化模組26,殘差量經261經轉化及量化後再由編碼模組進行編碼,以產生一編碼資料271。當然,為了處理單獨編碼的影像(Intra-Frame),此視訊編碼裝置2也包含幀內預測模組(未繪於圖中)。
影像還原模組28係利用第一雜訊抑制量251來執行一還原程序以產生參考畫面211,作為接續編碼之用。如此,此次的雜訊抑制效果可累計到後續的編碼程序。
值得一提的是,在習知技藝中,運動向量的選擇是取決於哪一個運動向量可以使運動補償後之影像區塊與待壓縮之影像區塊間之差值,經過轉化、量化及熵編碼(Entropy Coding)後,能夠產生最小的壓縮量。因此,其目的是為了追求最有效的資料儲存及傳輸,故,在習知技藝中,主要的考量是如何利用最小的位元率達到忠實的記錄原始輸入影像的目的。但是,這樣的方法並沒有考慮到影像品質及雜訊對於壓縮效率的影響。在影像壓縮的過程當中,每一個區塊將會被轉換到頻率領域,屬於雜訊的高頻部份,因此會消耗相當大的位元率,使壓縮效率降低,另外,對雜訊影像做最忠實的壓縮也非最好的方式。
因此,本發明去除了將影像處理之結果輸入至視訊編碼器的限制,將視訊壓縮及影像處理結合在一起,而將具雜訊之影像直接輸入視訊編碼器中。這個方式的優點在於,第一雜訊抑制模組25可以直接利用運動估測模組22運算而得之運動向量221,不需要另外計算影像處理所需要之運動向量,故能夠減少影像擷取裝置重覆由儲存模組21讀取參考畫面211的次數,可大幅的降低影像擷取裝置之硬體需求。而與習知技藝不同的是,運動估測模組22係以一帶有雜訊之第一影像畫面241與參考畫面211進行運動估測。但是,殘差量261則是根據經過影像處理之第一雜訊抑制量251與運動補償231運算而得。
請參閱第3圖,係為本發明之視訊編碼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如圖所示,首先,由視訊編碼裝置之影像輸入端31輸入待處理影像,如同前述,此待處理影像是未經三維去雜訊處理的影像。此時,視訊編碼裝置會由外部記憶體(未繪於圖中)中提取參考畫面34,並根據此參考影像34與待處理影像進行運動估測32,而產生一運動向量321,有了此運動向量321,便可以對參考畫面34進行運動補償33,以產生一補償後之影像。此時,三維去雜訊模組38則可根據帶有雜訊之待處理之影像與此補償後之影像進行三維去雜訊化,產生一處理後之影像。
也就是說,本發明之視訊編碼裝置只需要作一次的運動估測,就可以同時進行三維去雜訊化與影像壓縮,故可以大幅的減少電子裝置硬體的需求,提高其效能並降低其耗電量。因此,本發明可適用於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照相手機或其它任何需要對影像作處理、壓縮及編碼的電子裝置。
而經由減法器41將處理後之影像與補償後之影像相減後,可得一殘差量,此殘差量經轉化35及量化36後,再進行熵編碼37,即產生壓縮後之碼流,當然,除了殘差量外,此壓縮後之碼流更可包含運動向量等其它的參數。而為了提供參考畫面34,視訊編碼器還需要有重建影像的功能,因此,殘差量經過轉化35及量化36後,需要再進行反量化39及反轉化40,還原此殘差量,經由加法器42與補償後之影像相加後,再經過去區塊效應濾波器45(De-Blocking Filter)處理,即可還原處理後之影像,以作為參考影像34,如此則可將雜訊抑制效果可累計到後續的編碼程序。其中,在H.264的標準之下,設置去區塊效應濾波器45的目的,是為了使影像更加的平滑。同樣的,此參考影像34也具有時序累積性。(原說明書中已有敘述重建參考影像的程序,請發明人確認是否需要再增加有關的敘述?)
值得一提的是,習知技藝之視訊編碼裝置在執行影像處理的過程當中,運動估測可隨著影像處理的需求,而有不同的形式。例如,可針對畫面中移動物件做運動估測,或針對整個畫面的移動做運動估測,兩者對於取決運動向量有著不同的標準。但是,為了將三維去雜訊化、影像壓縮及影像編碼結合在一起,本發明之視訊編碼裝置犠牲了運動估測的自由度,以大幅減少電子裝置之硬體成本、耗電量及進行影像處理、壓縮及編碼所耗費的時間。也就是,本發明之視訊編碼裝置不再以編碼效率做為取決運動向量的標準,而是以區塊間最小差異做為取決運動向量的標準。
請參閱第4圖,係為本發明之視訊編碼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流程圖。
在步驟S41中,經由影像輸入端輸入第一影像畫面。
在步驟S42中,以運動估測模組根據第一影像畫面與參考畫面計算出運動向量。
在步驟S43中,藉由運動補償模組根據參考畫面及運動向量計算出運動補償。
在步驟S44中,由第一雜訊抑制模組根據第一影像畫面及運動補償進行影像處理,產生第一雜訊抑制量。
在步驟S45中,藉由減法器將第一雜訊抑制量與運動補償231相減以產生殘差量。
在步驟S46中,透過轉化及量化模組與編碼模組處理此殘差量,產生編碼資料。
在步驟S47中,由影像還原模組利用第一雜訊抑制量來執行還原程序以產生參考畫面。
請參閱第5圖,係為本發明之視訊編碼裝置之第二實施例之方塊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之視訊編碼裝置5在壓縮P-Frame的程序與第一實施例相同。運動估測模組52根據由儲存模組51提取之參考影像511及由影像輸入端54輸入之第一影像畫面541產生運動向量521,運動補償模組53根據參考影像511及運動向量521產生運動補償531。第一雜訊抑制模組55則根據運動補償531消除第一影像畫面541之雜訊,產生第一雜訊抑制量551。此第一雜訊抑制量551與運動補償531相減後產生殘差量561,經轉化及量化模組56處理後,送入編碼模組57進行編碼。
而在壓縮I-Frame方面,與第一實施例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中加入了第二雜訊抑制模組58,係電性連結於儲存模組51及轉化及量化模組56,需注意的是,此第二雜訊抑制模組58會根據參考畫面511與第二影像畫面542執行影像處理,產生第二雜訊抑制量581 其中,此第二影像畫面係為一單獨編碼的影像(Intra-Frame)。當然,視訊編碼裝置5也包含幀內預測模組(未繪於圖中),其會對此第二雜訊抑制量581進行模式選擇(Mode Selection)及幀內預測程序(Intra Prediction),產生一幀內預測,將第二雜訊抑制量581與此幀內預測相減得殘差量562,,再經轉化及量化模組56處理後,送入編碼模組57進行編碼。
請參閱第6圖,係為本發明之視訊編碼裝置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之視訊編碼裝置在壓縮P-Frame的程序上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多做贄述。而在壓縮I-Frame的程序上,三維去雜訊化模組46會根據由外部記憶體中(未繪於圖中)提取之參考影像34及由影像輸入端31輸入之帶有雜訊之待處理影像執行三維去雜訊化,以產生一處理後之影像,此處理後之影像經過模式選擇43與幀內預測44,產生之結果再與處理後之影像相減而產生殘差量,此殘差量經轉化35、量化36及熵編碼37,產生壓縮後之碼流後進入解碼端。當然,除了殘差量外,此壓縮後之碼流更可包含幀預測模式量化參數等。同樣的,此殘差量經轉化35、量化36後,會再經過反量化39及反轉化40等還原程序,將此處理後之影像還原,以做為參考影像34。
請參閱第7圖,係為本發明之視訊編碼裝置之第二實施例之流程圖。由於本實施例在P-Frame的處理上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為了方便說明,P-Frame的處理步驟則不在此重覆說明。
在步驟S71中,藉由影像輸入端輸入第二影像畫面。
在步驟S72中,經第二雜訊抑制模組會根據參考畫面與第二影像畫面執行影像處理,產生第二雜訊抑制量。
在步驟S73中,透過幀內預測模組對第二雜訊抑制量進行模式選擇及幀內預測程序,產生幀內預測。
在步驟S74中,藉由減法器將第二雜訊抑制量與此幀內預測相減以產生殘差量。
在步驟S75中,透過轉化及量化模組與編碼模組處理此殘差量,產生編碼資料。
請參閱第8圖,係為本發明之視訊解碼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方塊圖。如圖所示,此視訊解碼裝置包含了解碼模組81、反轉化及反量化模組82、影像還原模組83、幀內預測模組84、運動補償模組85及儲存模組86。
為了解碼並還原P-Frame的影像,解碼模組81會將編碼端傳送來的編碼資料解碼為第一壓縮資料811。反轉化及反量化模組82係電性連結於解碼模組81,此第一壓縮資料811需再經過反轉化及反量化模組82進行反轉化及反量化,產生第一殘差量821。運動補償模組85係電性連結於儲存模組86及該反轉化及反量化模組82,其根據編碼資料中包含的運動向量等參數與由儲存模組中提取之參考畫面861產生運動補償851。而影像還原模組係電性連結於反轉化及反量化模組82、幀內預測模組84及運動補償模組85,其根據此運動補償851及第一殘差量821即可產生還原影像畫面831。
同樣的,為了解碼並還原I-Frame的影像,解碼模組81會將編碼端傳送來的編碼資料解碼為第二壓縮資料812,其中,編碼資料中也包含幀預測模式量化參數等,第二壓縮資料812需再經過反轉化及反量化模組82進行反轉化及反量化,以產生第二殘差量822。此時,幀內預測模組84則執行幀內預測程序,產生預測影像畫面841。因此,影像還原模組83可結合上述資訊,產生還原影像畫面831。
請參閱第9圖,係為本發明之視訊解碼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如圖所示,為了還原P-Frame的影像,由編碼端傳送而來的壓縮碼流經由熵解碼91,產生量化後之轉化系數,經反量化92及反轉化91後,即可得到殘差量。此時,視訊解碼裝置利用解碼而得之運動向量及參考畫面96執行運動補償95,產生之結果再利用加法器94與殘差量相加,最後經過濾波器98後,即可得到還原影像畫面99。同樣的,為了還原I-Frame的影像,視訊解碼裝置可經由幀內預測97來得到還原影像畫面99。
儘管前述在說明本發明之視訊編碼裝置的過程中,亦已同時說明本發明之視訊編碼方法的概念,但為求清楚起見,以下仍另繪示流程圖詳細說明。
請參閱第10圖,係為本發明之視訊編碼方法之流程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之視訊編碼方法,適用於一視訊編碼裝置,該視訊編碼裝置包含儲存模組、運動估測模組、運動補償模組及第一雜訊抑制模組。此視訊編碼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在步驟S101中,提供儲存模組儲存至少一參考畫面。
在步驟S102中,以運動估測模組從影像輸入端接受第一影像畫面,並根據至少一參考畫面以及第一影像畫面估測運動向量。
在步驟S103中,以運動補償模組根據至少一參考畫面以及運動向量產生運動補償。
在步驟S104中,利用第一雜訊抑制模組根據運動補償以及第一影像畫面,產生具有時序關連之第一雜訊抑制量。
在步驟S105中,根據運動補償及第一雜訊抑制量產生編碼資料。
在步驟S106中,利用第一雜訊抑制量執行還原程序以產生參考畫面。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具備三維去雜訊化功能之視訊編碼/解碼裝置及其控制方法不需要分別執行影像處理及影像壓縮所需要之運動估測,故可以減少電子裝置重覆由外部記憶體讀取參考畫面的次數,因此,可以降低其運算量及記憶體資料存取之頻寬,進而降低其硬體需求,節省製造成本。另外,本發明之具備三維去雜訊化功能之視訊編碼/解碼裝置及其控制方法已將影像處理、壓縮及編碼結合在一起,因此,能夠降低電子裝置執行影像處理、壓縮及編碼所需要的時間,使其處理速度更快,提高其效能,進而減少其耗電量。因此,本發明確實能夠改善習知技藝的缺點。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2、5...視訊編碼裝置
8...視訊解碼裝置
11、31...影像輸入端
12、32...運動估測
121、221、251、321...運動向量
13、33、95...運動補償
14、34、96...參考畫面
15、35...轉化
16、36...量化
17、37...熵編碼
38、46...三維去雜訊模組
39、92...反量化
40、93...反轉化
41...減法器
42、94...加法器
43...模式選擇
44、97...幀內預測
45、98...濾波器
21、51、86...儲存模組
211、511、861...參考畫面
22、52...運動估測模組
23、53、85...運動補償模組
231、531、851...運動補償
24、54...影像輸入端
241、541...第一影像畫面
542...第二影像畫面
25、55...第一雜訊抑制模組
251、551...第一雜訊抑制量
26、56...轉化及量化模組
261、561、562...殘差量
27、57...編碼模組
58...第二雜訊抑制模組
581...第二雜訊抑制量
81...解碼模組
811...第一壓縮資料
812...第二壓縮資料
82...反轉化及反量化模組
821...第一殘差量
822...第二殘差量
28、83...影像還原模組
831、99...還原影像畫面
84...幀內預測模組
841...預測影像畫面
91...熵解碼
S41~S46、S71~75、S101~S106...步驟流程
第1圖 係為習知技藝中視訊編碼器之示意圖。
第2圖 係為本發明之視訊編碼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方塊圖。
第3圖 係為本發明之視訊編碼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4圖 係為本發明之視訊編碼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流程圖。
第5圖 係為本發明之視訊編碼裝置之第二實施例之方塊圖。
第6圖 係為本發明之視訊編碼裝置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7圖 係為本發明之視訊編碼裝置之第二實施例之流程圖。
第8圖 係為本發明之視訊解碼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方塊圖。
第9圖 係為本發明之視訊解碼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10圖係為本發明之視訊編碼方法之流程圖。


5...視訊編碼裝置
51...儲存模組
511...參考畫面
52...運動估測模組
521...運動向量
53...運動補償模組
531...運動補償
54...影像輸入端
541...第一影像畫面
542...第二影像畫面
55...第一雜訊抑制模組
551...第一雜訊抑制量
56...轉化及量化模組
561、562...殘差量
57...編碼模組
58...第二雜訊抑制模組
581...第二雜訊抑制量

Claims (18)

  1. 一種視訊編碼裝置,其包含:
    一儲存模組,係儲存至少一參考畫面;
    一運動估測模組,係連結該儲存模組且從一影像輸入端接受一第一影像畫面,該運動估測模組根據該至少一參考畫面以及該第一影像畫面估測一運動向量;
    一運動補償模組,係連結該儲存模組以及該運動估測模組,該運動補償模組根據該至少一參考畫面以及該運動向量產生一運動補償;
    一第一雜訊抑制模組,係連結該運動補償模組且從該影像輸入端接受該第一影像畫面,該第一雜訊抑制模組根據該運動補償以及該第一影像畫面,產生具有時序關連之一第一雜訊抑制量;
    一編碼模組,係連結該運動補償模組及該第一雜訊抑制模組,並根據該運動補償及該第一雜訊抑制量產生一編碼資料;以及
    一影像還原模組,利用該第一雜訊抑制量執行一還原程序以產生該參考畫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視訊編碼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參考畫面或該第一雜訊抑制量係具有時序累積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視訊編碼裝置,其中該第一影像畫面係為一預測編碼的影像(Inter-Frame)。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視訊編碼裝置,其中該第一雜訊抑制量與該運動補償相減,以產生一殘差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視訊編碼裝置,更包含一轉化及量化模組,係接收該殘差量,並轉化及量化該殘差量。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視訊編碼裝置,更包含一第二雜訊抑制模組,係連結該儲存模組且從該影像輸入端接受一第二影像畫面,該第二雜訊抑制模組根據該至少一參考畫面以及該第二影像畫面,產生具有時序關連之一第二雜訊抑制量。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視訊編碼裝置,其中該第二影像畫面係為一單獨編碼的影像(Intra-Frame)。
  8. 一種視訊編碼方法,適用於一視訊編碼裝置,包含下列步驟:
    提供一儲存模組儲存至少一參考畫面;
    以一運動估測模組從一影像輸入端接受一第一影像畫面,並根據該至少一參考畫面以及該第一影像畫面估測一運動向量;
    以一運動補償模組根據該至少一參考畫面以及該運動向量產生一運動補償;
    利用一第一雜訊抑制模組根據該運動補償以及該第一影像畫面,產生具有時序關連之一第一雜訊抑制量;
    根據該運動補償及該第一雜訊抑制量產生一編碼資料;以及
    利用該第一雜訊抑制量執行一還原程序以產生該參考畫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視訊編碼方法,其中該至少一參考畫面或該第一雜訊抑制量係具有時序累積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視訊編碼方法,其中該第一影像畫面係為一預測編碼的影像(Inter-Frame)。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視訊編碼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
    將該第一雜訊抑制量與該運動補償相減,以產生一殘差量。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視訊編碼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
    利用一轉化及量化模組接收該殘差量,並轉化及量化該殘差量。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視訊編碼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
    利用一第二雜訊抑制模組從該影像輸入端接受一第二影像畫面,並根據該至少一參考畫面以及該第二影像畫面,產生具有時序關連之一第二雜訊抑制量。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視訊編碼方法,其中該第二影像畫面係為一單獨編碼的影像(Intra-Frame)。
  15. 一種視訊解碼裝置,其包含:
    一解碼模組,係將一解碼資料解碼為一第一壓縮資料;
    一反轉化及反量化模組,係連結該解碼模組,並接收該第一壓縮資料,再反轉化及反量化該第一壓縮資料,以產生一第一殘差量;
    一儲存模組,係儲存至少一參考畫面;
    一運動補償模組,係連結該儲存模組及該反轉化及反量化模組,並根據一運動向量及該至少一參考畫面產生一運動補償;以及
    一影像還原模組,係連結該運動補償模組及該反轉化及反量化模組,並根據該運動補償及該第一殘差量產生一還原影像畫面。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視訊解碼裝置,更包含一幀內預測模組,係電性連結於該反轉化及反量化模組及該影像還原模組,並執行幀內預測程序,以產生一預測影像畫面。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視訊解碼裝置,其中該影像還原模組係根據該預測影像畫面及一第二殘差量產生該還原影像畫面。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視訊解碼裝置,其中該第一殘差量用於還原一預測編碼的影像(Inter-Frame),該第二殘差量用於還原一單獨編碼的影像(Intra-Frame)。
TW100148727A 2011-11-27 2011-12-27 具備三維去雜訊化功能之視訊編碼/解碼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TWI4798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8727A TWI479897B (zh) 2011-12-27 2011-12-27 具備三維去雜訊化功能之視訊編碼/解碼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3/402,508 US20130136171A1 (en) 2011-11-27 2012-02-22 Video Signal Encoder/Decoder with 3D Noise Reduction Func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8727A TWI479897B (zh) 2011-12-27 2011-12-27 具備三維去雜訊化功能之視訊編碼/解碼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8365A TW201328365A (zh) 2013-07-01
TWI479897B true TWI479897B (zh) 2015-04-01

Family

ID=48466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8727A TWI479897B (zh) 2011-11-27 2011-12-27 具備三維去雜訊化功能之視訊編碼/解碼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36171A1 (zh)
TW (1) TWI4798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5875B (zh) * 2011-12-28 2015-03-01 Altek Corp 三維影像產生裝置
GB2599566B (en) * 2016-09-08 2022-10-05 V Nova Int Ltd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es, methods, computer progra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WO2021061748A1 (en) * 2019-09-23 2021-04-01 Apple Inc. Video compression with in-loop sub-image level controllable noise genera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14365A1 (en) * 2005-07-18 2007-01-18 Macinnis Alexander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tion estimation
US20070014477A1 (en) * 2005-07-18 2007-01-18 Alexander Maclnnis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tion compensation
TW201019736A (en) * 2008-11-06 2010-05-16 Mediatek Inc Video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video processing methods
TW201143370A (en) * 2010-02-23 2011-12-01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Motion vector estimating method, multiview video coding method, multiview video decoding method, motion vector estimating apparatus, multiview video coding apparatus, multiview video decoding apparatus, motion vector estimating program, multiview video c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42465A1 (en) * 2003-07-09 2006-04-05 THOMSON Licensing Video encoder with low complexity noise reduc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14365A1 (en) * 2005-07-18 2007-01-18 Macinnis Alexander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tion estimation
US20070014477A1 (en) * 2005-07-18 2007-01-18 Alexander Maclnnis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tion compensation
TW201019736A (en) * 2008-11-06 2010-05-16 Mediatek Inc Video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video processing methods
TW201143370A (en) * 2010-02-23 2011-12-01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Motion vector estimating method, multiview video coding method, multiview video decoding method, motion vector estimating apparatus, multiview video coding apparatus, multiview video decoding apparatus, motion vector estimating program, multiview video c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36171A1 (en) 2013-05-30
TW201328365A (zh) 2013-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70754B (zh) 减少分块现象的编/解码装置和方法
KR101482896B1 (ko) 최적화된 디블록킹 필터
KR20090095317A (ko) 영상 부호화 및 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US878100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coding video using variable loop filter
TW201134223A (en) Perceptual video encoding system and circuit thereof
KR20120096452A (ko) 공간적으로 변하는 잔류물 코딩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3143286A1 (zh) 基于多描述视频编码、解码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06013349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encoding moving picture
CN103109535B (zh) 图像再生方法、图像再生装置、摄像系统及再生系统
JP2004080786A (ja) 離散コサイン変換係数を参照する動き推定方法及び装置
TWI479897B (zh) 具備三維去雜訊化功能之視訊編碼/解碼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JP4824705B2 (ja) 画像符号化方法、画像復号方法、画像符号化装置、画像復号装置、画像符号化プログラム、画像復号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れら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Liu et al. Neural video compression using spatio-temporal priors
JP2012085001A5 (zh)
Wige et al. In-loop denoising of reference frames for lossless coding of noisy image sequences
CN104581173A (zh) 软解码验证模型平台
KR101419689B1 (ko) H.264/avc 복호기에서 역양자화 및 역변환을 수행하는 복호화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복호화 방법
US20130070862A1 (en) Video compression encoding device implementing an applied motion compensation technique using a selective motion search,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elective motion compensation
KR100987922B1 (ko) 선택적 참조영상을 이용한 움직임 보상기법을 적용한 동영상 압축부호화장치및 복호화 장치와 움직임 보상을 위한 선택적 참조영상 결정방법
KR100498445B1 (ko) 성능향상을 위한 동영상 압축방법 및 장치
CN101150721A (zh) 具有适应性位元平面编码模式的编码方法及系统
Elarabi et al. Hybrid wavelet-DCT intra prediction for H. 264/AVC interactive encoder
JP2007516639A (ja) 符号化方法及び符号化装置
JP2010068538A (ja) 画像復号方法及び復号装置
Li et al. Side information extrapolation using motion-aligned auto regressive model for compressed sensing based Wyner-Ziv code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