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8610B - 功率控制方法及相應裝置 - Google Patents

功率控制方法及相應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8610B
TWI478610B TW101129630A TW101129630A TWI478610B TW I478610 B TWI478610 B TW I478610B TW 101129630 A TW101129630 A TW 101129630A TW 101129630 A TW101129630 A TW 101129630A TW I478610 B TWI478610 B TW I4786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loss
virtual
wireless access
power control
access poi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9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18454A (zh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Publication of TW201318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8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8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861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ath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08Closed loop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0Open loop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04W52/244Interferenc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e.g. among macro and femto or pico cells or other sector / system interference [O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0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during macro-diversity or soft handof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功率控制方法及相應裝置
本申請案大體而言係關於無線通訊技術,且更具體而言,係關於功率控制方法及相應裝置。
如3GPP TS36.213中已定義,長期演進(LTE)中之上行鏈路(UL)功率控制包含與封閉迴路機制組合之開放迴路機制,其中開放迴路機制意謂使用者設備(UE)之傳輸功率取決於下行鏈路(DL)路徑損失估計,而封閉迴路機制意謂網路可另外經由下行鏈路傳輸之顯式功率控制命令直接控制UE之傳輸功率。開放迴路功率控制(OLPC)主要負責對於UE之傳輸功率的粗略調整,OLPC主要補償路徑損失之緩慢改變,以便獲得用於所有使用者之特定平均接收信號功率,而封閉迴路功率控制(CLPC)主要用於對於使用者特定功率設定之調整,CLPC可以較好方式估計快速通道改變之影響且儘可能地匹配或近似接收SINR,藉此進一步使網路之總效能最佳化。
基於經排程至PUSCH傳輸之資源區塊(RB)的數目,自半靜態操作點及動態偏移導出每一子訊框中之PUSCH的傳輸功率(亦即,上行鏈路功率)。在3GPP中,如下來定義用於PUSCH傳輸之功率控制等式:P T =min{P max ,10.log10 (M )+P 0 +αPL DL +△ MCS +δ } 1)其中P T 表示給定子訊框中之傳輸功率,P max 表示UE所允許 之最大傳輸功率(例如,23 dBm),M 表示藉由實體資源區塊(PRB)之數目量測的PUSCH頻寬,且PL DL 表示由UE量測之下行鏈路路徑損失。
另外,P 0 表示上行鏈路傳輸功率基本位準,且α表示開放迴路路徑損失補償因子,α取決於包括小區間干擾及小區負載之許多因素。
P 0 進一步包含:小區特定分量P0C ,其表示用於小區中之所有UE的一般功率位準,及UE特定偏移分量P0U 。基本位準P 0 之UE特定偏移分量P0U 係由eNB經由上層發信號向UE發出,使得eNB可校正UE之傳輸功率設定中的系統偏移。
此外,△ MCS 為與調變及編碼方案(MCS)相關聯之分量,△ MCS 反映不同調變方案及編碼速率需要不同SINR。δ為藉由顯式TPC命令指示之UE特定調整值,δ表示來自半靜態操作點之UE特定封閉迴路功率控制(CLPC)校正值。
上文已描述之內容為3GPP中之功率控制方案。在異質網路中,微型小區(picocell)為小的及低功率無線存取點(AP),微型小區用以增加網路容量、延伸巨型小區(macrocell)涵蓋範圍及引入新服務。然而,微型小區之共同通道部署的主要問題中之一者在於對巨型小區網路或其他微型小區之干擾。
圖1展示異質網路中之上行鏈路傳輸。
如圖1中所展示,可引起嚴重上行鏈路共同通道干擾之兩種情形存在於異質網路中。第一種情形,在巨型小區之 邊緣處,巨型使用者設備(MUE)藉由相對較大之傳輸功率將信號傳輸至巨型無線存取點(巨型eNB),以藉此克服MUE與巨型無線存取點之間的相對較大之路徑損失。在此情形中,若微型無線存取點(微型eNB,或RRH)RRH2剛好存在於小區邊緣處,則由MUE以相對較大之功率傳輸的上行鏈路信號將引起對由與RRH2相關聯的微型使用者設備(PUE)傳輸至RRH2之上行鏈路信號的極其大之干擾。第二種情形,當RRH(例如,RRH1)在距離上極其靠近巨型無線存取點時,由與RRH1相關聯之PUE傳輸的上行鏈路信號亦可產生對由MUE傳輸至巨型無線存取點之上行鏈路信號的極其大之干擾。
為了協調上述不同情形中之共同通道干擾,與不同RRH相關聯之UE的上行鏈路功率控制應具有不同設計目的。舉例而言,對於在小區邊緣處之RRH,與RRH相關聯之UE應使用相對較大之傳輸功率以克服來自MUE之干擾。另外舉例而言,對於鄰近於巨型無線存取點之RRH,與RRH相關聯之UE應使用相對較低之傳輸功率,以便避免對MUE之嚴重干擾。可見,對功率控制之適應性調整(例如,關於巨型無線存取點之位置的RRH相依調整)係相對有利的(J.Gora、K.I.Pedersen、A.Szufarska及S.Strzyz,「Cell-specific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in LTE」,IEEE VTC2010-Fall,加拿大渥太華,2010年9月)。
已知LTE上行鏈路效能對功率控制設定敏感。如上文所 提及,上行鏈路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包括上行鏈路傳輸功率基本位準P 0 及路徑損失補償因子α 。對於巨型小區及不同微型小區,先前技術中已研究了用於上行鏈路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之複數個單獨功率設定方案。然而,先前技術中用於小區特定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之此等單獨功率設定機制係基於在非協調多點(非CoMP)系統之假定下由UE針對UE之伺服小區量測之下行鏈路路徑損失PL DL 而提議。
在異質網路中之上行鏈路多點協調的多小區接收中,用於不同存取點之上述單獨功率控制機制無法良好地運作。此係因為UE之上行鏈路資料將由具有不同功率設定之存取點接收,且UE具有用於連接至UE之複數個存取點的不同路徑損失值PL。此外,在上行鏈路多點協調中之UE特定叢集處理中,不同UE之協調區域重疊且可能採用不同協調演算法。因此,將難以執行小區特定開放迴路功率控制以便滿足具有不同協調區域之UE的要求。
不匹配功率控制可顯著減少多點協調增益。在先前技術中,用於異質網路中之多點協調系統的開放迴路功率控制機制具有各種缺陷。舉例而言,CoMP系統上行鏈路功率控制解決方案提議於題為「An effective uplink power control scheme in CoMP systems」(S.Yang、Q.Cui、X.Huang及X.Tao,IEEE VTC 2010-Fall,加拿大渥太華,2010年9月)之文件中。然而,彼解決方案僅將有效路徑損失重新定義為UE與所有連接存取點之間的最大路徑損失,而未考慮設定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改良之CoMP 系統上行鏈路功率控制方案亦提議於題為「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n improved uplink power control method in LTE-A CoMP network」(Y.Ding、D.Xiao及D.Yang,IEEE IC-BNMT2010,2010年10月)之文件中。在彼解決方案中,選擇CoMP叢集處理之最小值P0 作為最終基本位準,且使用校正參數P0 使開放迴路功率設定最佳化。然而,該解決方案未重新考慮路徑損失補償因子α 及路徑損失。此外,上述解決方案未能使所有不同CoMP處理及所有不同協調區域最佳化。
為了解決先前技術中之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均勻開放迴路功率控制機制,其用於具有上行鏈路多點協調處理之異質網路中之巨型小區涵蓋範圍內的所有UE。採用虛擬使用者設備映射方案以適應不同協調區域及不同協調演算法。僅在使用者設備處引入有限發信號附加項以簡化傳輸功率之計算。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一異質網路之一多點協調系統中的一無線存取點裝置之方法,其包含:獲得一使用者設備之一協調集合中的所有協調微型無線存取點之所有路徑損失PL1 ,...,PLn ;獲得自該使用者設備至一巨型無線存取點之一真實路徑損失PL 0 ;基於該等所獲得各別路徑損失PL 0 及PL1 ,...,PLn ,計算自對應於該使用者設備之一虛擬使用者設備至該巨型無線存取點的一虛擬路徑損失;向該使用者設備通知與該所計算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資訊。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一異質網路之一多點協調系統中的一使用者設備之方法,其包含:自作為一排程網路元件之一無線存取點接收與一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資訊;基於與該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該資訊而使用用於一巨型無線存取點之上行鏈路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執行功率控制。
根據本發明之又一態樣,提供一種在一異質網路之一多點協調系統中的無線存取點裝置,其包含:一獲得模組,其用於獲得一使用者設備之一協調集合中的所有協調微型無線存取點之所有路徑損失PL1 ,...,PLn ,且獲得自該使用者設備至一巨型無線存取點之一真實路徑損失PL 0 ;一計算模組,其用於基於該等所獲得各別路徑損失PL 0 及PL1 ,...,PLn ,計算自對應於該使用者設備之一虛擬使用者設備至該巨型無線存取點的一虛擬路徑損失;及一通知模組,其用於向該使用者設備通知與該所計算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資訊。
根據本發明之再一態樣,提供一種在用於一異質網路之一多點協調系統中的使用者設備,其包含:一接收模組,其用於自充當一排程網路元件之一無線存取點接收與一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資訊;一功率控制模組,其用於基於與該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該資訊而使用用於一巨型無線存取點之上行鏈路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執行功率控制。
根據本發明之又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一異質網路之多點協調系統,其包含: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無線存取點裝置,及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使用者設備。
為了以較好方式理解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將參看隨附圖式進行以下描述。
在本發明中,提供一種均勻開放迴路功率控制設定機制,其用於具有上行鏈路多點協調處理之異質網路中之巨型小區涵蓋範圍內的所有UE。採用虛擬使用者設備映射方案以適應不同協調區域及不同協調演算法。僅在使用者設備處引入有限發信號附加項以簡化傳輸功率之計算。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將多點協調系統中之巨型UE及微型UE中之任何UE映射至僅由巨型小區伺服之虛擬UE。在功率控制中,對應於巨型無線存取點(巨型eNB)之上行鏈路傳輸功率基本位準P 0 及開放迴路路徑損失補償因子α可用於虛擬UE。相對於自巨型無線存取點至UE之真實路徑損失PL 0 ,虛擬UE具有自巨型eNB至虛擬UE之虛擬路徑損失。因此,在異質網路多點協調處理中運作之每一UE將經組態而具有均勻開放迴路功率設定機制,正如由僅巨型網路伺服之UE一樣。
圖2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異質網路上行鏈路多點協調的示意圖。
如圖2中所展示,所說明例示性異質網路包含巨型小區及複數個微型小區,其中巨型小區之巨型無線存取點為巨 型eNB,且微型小區中之微型無線存取點分別為RRH1、RRH2及RRH3。在此異質網路中,使用者設備可包含(例如)巨型使用者設備MUE1及微型使用者設備PUE1。在此實例中,巨型使用者設備MUE1經由巨型無線節點巨型eNB及微型無線存取點RRH2執行上行鏈路方向上之多點協調處理;微型使用者設備PUE1經由微型無線存取點RRH1、RRH2及RRH3執行多點協調處理。
巨型使用者設備MUE1靠近微型無線存取點RRH2,此情形引起對與微型無線存取點RRH2相關聯之微型使用者設備(微型UE)的嚴重干擾。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巨型使用者設備MUE1可由巨型無線存取點巨型eNB及微型無線存取點RRH2協調地伺服,使得可將巨型使用者設備MUE1映射至虛擬使用者設備MUE1',其中虛擬使用者設備等效於在僅具有巨型小區之系統中運作。因此,自巨型無線存取點巨型eNB至虛擬使用者設備MUE1'之相應虛擬路徑損失為自巨型無線存取點巨型eNB至巨型使用者設備MUE之真實路徑損失PL 0 及自微型無線存取點RRH2至巨型使用者設備MUE之真實路徑損失PL 2 的函數,亦即, 其中函數f m (.)取決於用於系統中之巨型使用者設備MUE1之特定CoMP處理演算法。
微型使用者設備PUE1位於微型無線存取點RRH1之涵蓋範圍的邊緣處,且不僅靠近微型無線存取點RRH2,而且 靠近微型無線存取點RRH3,且微型使用者設備PUE1之上行鏈路信號可由附近的微型無線存取點RRH1、RRH2及RRH3協調地接收。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將微型使用者設備PUE1映射至虛擬使用者設備PUE1',其中虛擬使用者設備等效於在僅具有巨型小區之系統中運作。因此,自巨型無線存取點巨型eNB至虛擬使用者設備PUE1'之相應虛擬路徑損失為自巨型無線存取點巨型eNB至微型使用者設備PUE1之真實路徑損失PL 0 及自所有協調之無線存取點(亦即,微型無線存取點RRH1、RRH2及RRH3)至微型使用者設備PUE1之真實路徑損失PL 1PL 2PL 3 的函數,即, 其中函數f p (.)取決於用於微型使用者設備PUE1之特定CoMP處理演算法。
為了概括以上等式2)及3),以便實現對異質網路中之所有使用者設備的均勻功率設定(正如在僅巨型小區網路系統中一樣),在自巨型無線存取點巨型eNB至所要使用者設備之真實路徑損失PL 0 內,存在自巨型無線存取點巨型eNB至虛擬使用者設備之虛擬路徑損失,其由以下等式給出: 其中PL1 ,...,PLn 表示自使用者設備至執行用於使用者設備之多點協調上行鏈路傳輸之各別微型無線存取點的真實路 徑損失。
函數f (.)取決於用於系統中之使用者設備的特定CoMP處理演算法。舉例而言,函數f (.)可選自以下群組:線性平均函數、調和平均函數等。函數f (.)之選擇可隨特定CoMP處理演算法及協調集合而變化。熟習此項技術者可以系統模擬之方式組態用於特定系統之所需函數f (.),以便達成使系統效能最佳化之目標。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函數f (.)之判定變成與實施方案有關之問題,其可由器件製造商或操作者自身判定。
應注意,如在等式1)中提供之虛擬路徑損失之函數隨用於所要UE之特定CoMP處理演算法而變化,且函數包含以下兩部分:-第一部分:對應於UE之協調集合中的所有協調之微型無線存取點之所有路徑損失PL1 ,...,PLn ,其反映在CoMP處理之後在所要UE之關聯點處的有效接收信號對干擾加雜訊比SINR;-第二部分:自巨型無線存取點巨型eNB至所要UE之路徑損失PL 0 ,其反映對相鄰巨型小區之干擾位準,而不論巨型eNB是否在所要UE之合作集合中。
對於所要UE,可經由特定方式(諸如,回載、特定發信號)交換來自合作集合中之所有相關聯無線存取點的路徑損失資訊,使得充當排程網路元件之存取點可計算對應於UE之虛擬UE的虛擬路徑損失。在一實施方案中,異質 網路之巨型小區及微型小區共用相同小區ID。在此情形中,巨型無線存取點巨型eNB基於等式4)而計算虛擬路徑損失且向UE通知該虛擬路徑損失。在另一實施例中,異質網路中之巨型小區及微型小區分別具有其自己的小區ID;在此情形中,除了巨型無線存取點之外,對所要UE提供多點協調之微型存取點RRH亦可基於等式4)而計算虛擬路徑損失且向UE通知該虛擬路徑損失。因而,UE可基於相應虛擬UE之上行鏈路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亦即,用於巨型eNB之上行鏈路傳輸功率基本位準P 0 路徑損失補償因子α)及與對應於虛擬UE之虛擬路徑損失組合而執行有效功率控制。
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因為已知(例如,經由UE側之量測獲得)自巨型無線存取點至基於3GPP使用者設備之UE的真實路徑損失PL 0 所以充當排程存取點之網路元件可經由發信號向UE僅傳輸虛擬路徑損失與真實路徑損失PL 0 之間的相對值,以便減少所需發信號負載。
在一實施例中,等式4)可表示為: 其中β表示真實路徑損失PL 0 與虛擬路徑損失之間的比率關係。充當排程存取點之網路元件可經由高階發信號向UE通知所計算常數β以作為UE專用參數。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等式4)可表示為: 其中△表示真實路徑損失PL 0 與虛擬路徑損失PL 0 之間的差值關係。充當排程存取點之網路元件可經由較高層發信號向UE通知所計算常數△以作為UE特定參數。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理解,上述實例並非限制性的。亦可選擇用信號向UE發送可反映虛擬路徑損失與真實路徑損失PL 0 之間的相對值之任何相對值,只要該相對值可簡化發信號且減少發信號附加項。
另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用信號向UE發送虛擬路徑損失與真實路徑損失PL 0 之間的相對值之步驟不僅可以經由較高層發信號直接傳輸相對值之上述方式來實施,而且可藉由使用現有發信號系統或藉由執行現有發信號系統之有限擴展來實施。
舉例而言,在等式1)中,基本位準P0 之UE特定偏移分量P0U 係由eNB經由較高層發信號向UE發出;δ為UE特定的且係經由動態發信號(顯式TPC命令)而向UE通知。因此,為了減少對現有發信號系統之修改,可考慮將上述相對值合併至基本位準P 0 之UE特定偏移分量P0U 或CLPC校正值δ中,以便藉由使用現有發信號系統或僅執行簡單擴展(位元數目之簡單擴展)來向UE通知上述相對值。
舉例而言,藉由將等式5)置於等式1)中,UE之功率控制可表達為:P T =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PL 0 ' +△ MCS +δ }=min{P max ,10.log10 (W )+P 0c +P 0U +αβPL 0 +△ MCS +δ }=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 .(β -1).PL 0 )+αPL 0 +△ MCS +δ }=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PL 0 +△ MCS +(δ +α .(β -1).PL 0 )}
接著,可經由較高層發信號向UE發出基本位準P 0 之虛擬UE特定偏移分量P 0U ' =P 0U +α .(β -1).PL 0 ;或可經由動態發信號(顯式TPC命令)向UE通知虛擬CLPC校正值δ ' =δ +α .(β -1).PL 0
舉例而言,藉由將等式6)置於等式1)中,UE之功率控制可表達為:P T =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PL 0 ' +△ MCS +δ }=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 .(PL 0 +△)+△ MCS +δ }=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 .△)+αPL 0 +△ MCS +δ }=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PL 0 +△ MCS +(δ +α .△)}
接著,可經由較高層發信號向UE發出基本位準P 0 之虛擬UE特定偏移分量P 0U ' =P 0U +α .△;或可經由動態發信號(顯式TPC命令)向UE通知虛擬CLPC校正值δ ' =δ +α .△。
應理解,根據本發明之技術解決方案,可採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任何其他解決方案來向UE發出與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資訊。舉例而言,可經由較高層發信號經由基本位準P 0 之UE特定偏移分量將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計算之功率控制增量部分地傳輸至UE,且經由動態發信號經由虛擬CLPC校正值將功率控制增量部分地傳輸至UE,等等。因此,通知UE之特定方式並不構成對本發明之限制。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在異質網路之巨型涵蓋範圍內,可針對所有使用者達成設定為均勻之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正如僅巨型小區之系統中的此等UE一樣。用於不同 CoMP處理演算法之特定計算函數及不同協調集合中之虛擬路徑損失對於所要UE而言為透明的。換言之,充當排程存取點之網路元件僅用信號向UE發送所計算虛擬路徑損失(較佳為虛擬路徑損失與真實路徑損失PL 0 之間的相對值)。
圖3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排程網路元件側處的流程圖。
如圖3中所說明,在步驟300中,處理程序開始。
在步驟S310中,在異質網路中,充當所要UE之排程網路元件的無線存取點獲得UE之協調集合中的所有協調微型無線存取點的所有路徑損失PL1 ,...,PLn
UE之排程元件可為巨型無線存取節點或微型無線存取節點。舉例而言,在一實施方案中,異質網路中之巨型小區及微型小區共用相同小區ID。在此情形中,巨型無線存取點巨型eNB可充當UE之排程網路元件。在另一實施方案中,異質網路之巨型小區及微型小區具有其自己的小區ID。在此情形中,巨型無線存取點可充當排程網路元件,或提供用於所要UE之多點協調的微型無線存取點RRH可充當排程網路元件。此處,出於便利起見,排程網路工作元件指代本發明中負責排程UE功率控制而不進一步區分情形及網路之特定組態的無線存取點。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本發明之技術解決方案易於實施於異質網路中之巨型無線存取節點或微型無線存取節點中或巨型無線存取節點與微型無線存取節點兩者中,此情形將不構成對本發明之 技術解決方案的限制,此係因為此等方案為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各種變換。
對應於UE之協調集合中之所有協調微型無線存取點的所有路徑損失PL1 ,...,PLn 分別係由UE之協調集合中之所有協調存取點針對UE而量測,且可以技術中之任何已知方式來交換。舉例而言,在一實施方案中,每一微型無線存取點可經由(例如)回載將路徑損失傳輸至排程元件。在另一實施方案中,每一微型無線存取節點可經由特定發信號將路徑損失傳輸至排程網路元件。
在步驟S320中,排程網路元件獲得自UE至巨型無線存取點之路徑損失PL 0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由巨型無線存取點量測自巨型無線存取點至UE之路徑損失PL 0 。因此,在較佳實施例中,可自巨型無線存取點獲得真實路徑損失PL 0 。在另一實施例中,由UE量測自巨型無線存取點至UE之路徑損失PL 0 。因此,在一實施方案中,可由UE向排程網路元件報告自巨型無線存取點至UE之真實路徑損失PL 0
在步驟S330中,排程網路元件基於每一所獲得路徑損失而計算自對應於UE之虛擬UE至巨型無線存取點的虛擬路徑損失
虛擬路徑損失可表達為: 其中,函數f (.)取決於用於系統中之UE的特定CoMP處理演 算法。舉例而言,函數f (.)可選自以下群組:線性平均函數、調和平均函數等。函數f (.)之選擇可隨特定CoMP處理演算法及協調集合而變化。熟習此項技術者可以系統模擬之方式及其類似者組態用於特定系統之所需函數f (.),以便達成使系統效能最佳化之目標。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函數f (.)之判定變成與實施方案有關之問題,其可由器件製造商或操作者自身判定。
或者,排程網路元件可進一步計算真實路徑損失PL 0 與虛擬路徑損失之間的相對值。舉例而言,β值表示真實路徑損失PL 0 與虛擬路徑損失之間的比率關係。另外舉例而言,△值表示真實路徑損失PL 0 與虛擬路徑損失之間的差值關係。
或者,排程網路元件可進一步基於所計算虛擬路徑損失與真實路徑損失PL 0 之間的相對值而計算基本位準P 0 之虛擬UE特定偏移分量P0U '或虛擬校正值δ' ,此情形將參考步驟S340加以詳細描述。
在步驟S340中,排程網路元件向使用者設備通知與所計算虛擬路徑損失有關的資訊。
根據3GPP,因為已知(例如,藉由UE側處之量測獲得)自巨型無線存取點至UE的UE之真實路徑損失PL 0 ,所以充當排程存取點之網路元件可僅用信號向UE發送虛擬路徑損失與真實路徑損失PL 0 之間的相對值,以便減少所需發信號附加項。舉例而言,排程網路元件可僅用信號向 UE發送如上文所闡述之值β或值△。當然,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可使用其他參數來表示與虛擬路徑損失有關的資訊。
此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用信號向UE發送虛擬路徑損失與真實路徑損失PL 0 之間的相對值之步驟不僅可以經由較高層發信號直接傳輸相對值之上述方式來實施,而且可以現有方式或藉由執行現有發信號之有限擴展來實施。
舉例而言,在等式1)中,基本位準P 0 之UE特定偏移分量P0U 係由eNB經由較高層發信號而向UE發出;δ為UE特定的且係經由動態發信號(例如,顯式TPC命令)而向UE通知。因此,為了減少對現有發信號系統之修改,可進一步考慮將上述相對值合併至基本位準P 0 之UE特定偏移分量P0U 或CLPC校正值δ中,以便藉由使用現有發信號系統或僅執行簡單擴展(位元數目之簡單擴展)來向UE通知上述相對值。
舉例而言,藉由將等式5)置於等式1)中,UE之功率控制可表達為:P T =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PL 0 ' +△ MCS +δ }=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βPL 0 +△ MCS +δ } =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 .(β -1).PL 0 )+αPL 0 +△ MCS +δ }=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PL 0 +△ MCS +(δ +α .(β -1).PL 0 )}接著,可經由較高層發信號向UE發出基本位準P 0 之虛擬UE特定偏移分量P 0U ' =P 0U +α .(β -1).PL 0 ;或可經由動態發信號(例如,顯式TPC命令)向UE通知虛擬CLPC校正值δ ' =δ +α .(β -1).PL 0
另外舉例而言,藉由將等式6)置於等式1)中,UE之功率控制可表達為:P T =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PL 0 ' +△ MCS +δ }=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 .(PL 0 +△)+△ MCS +δ }=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 .△)+αPL 0 +△ MCS +δ }=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PL 0 +△ MCS +(δ +α .△)}
接著,可經由較高層發信號向UE發出基本位準P 0 之虛擬UE特定偏移分量P 0U ' =P 0U +α .△;或可經由動態發信號(例如,顯式TPC命令)向UE通知虛擬CLPC校正值δ ' =δ +α .△。
應理解,根據本發明之技術解決方案,可採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任何其他解決方案來向UE發出與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資訊。舉例而言,可經由較高層發信號經由基本位準P 0 之UE特定偏移分量將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計算之功率控制增量部分地傳輸至UE,且經由動態發信號經由虛擬CLPC校正值將功率控制增量部分地傳輸至UE,等等。因此,通知UE之特定方式並不構成對本發明之限制。
在步驟S350中,處理程序結束。
圖4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使用者設備側處的流程圖。
如圖4中所說明,在步驟S400中,處理程序開始。
在步驟S410中,使用者設備自排程網路元件接收與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資訊。
舉例而言,使用者設備可自排程網路元件接收虛擬路徑 損失與真實路徑損失PL 0 之間的用信號發送之相對值(例如,值β或△),藉此能夠基於在UE側處所量測之PL 0 而判定虛擬路徑損失
或者,使用者設備可自排程網路元件接收如經由較高層發信號發出的基本位準P 0 之虛擬UE特定偏移分量P 0U ' ;或使用者設備可自排程網路元件接收經由動態發信號之虛擬CLPC校正值δ' ,其中:當所計算相對值為β時,P 0U ' =P 0U +α .(β -1).PL 0 ;且δ ' =δ +α .(β -1).PL 0
當所計算相對值為△時,P 0U ' =P 0U +α .△;且δ ' =δ +α .△。
在步驟S420中,使用者設備基於與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資訊而使用巨型無線存取點之上行鏈路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來執行功率控制。
在此步驟中,上行鏈路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包含用於巨型無線存取點之上行鏈路傳輸功率基本位準P 0 及路徑損失補償因子α。
在一實施例中,經由較高層發信號直接發出虛擬路徑損失與真實路徑損失PL 0 之間的相對值β或△,且因此使用者設備判定虛擬路徑損失。在彼狀況下,藉由使用虛擬 路徑損失及用於巨型無線存取點之上行鏈路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來執行功率控制,即:P T =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PL 0 ' +△ MCS +δ }。
在一實施例中,經由較高層發信號發出基於值β或△之P 0U ' 。在彼狀況下,藉由使用P 0U ' 及用於巨型無線存取點之上行鏈路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來執行功率控制,即:P T =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PL 0 +△ MCS +δ }。
在一實施例中,若經由動態發信號發出基於值β或△之δ' ,則藉由使用δ' 及用於巨型無線存取點之上行鏈路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來執行功率控制,即:P T =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PL 0 +△ MCS +δ '}。
在步驟S430中,處理程序結束。
圖5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例示性無線存取點裝置。
如圖5中所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無線存取點裝置500包含獲得模組510、計算模組520,及通知模組530。
獲得模組510獲得使用者設備之協調集合中的所有協調微型無線存取點之所有路徑損失PL1 ,...,PLn 。對應於UE之協調集合中之所有協調微型無線存取點的所有路徑損失PL1 ,...,PLn 分別係由UE之協調集合中之所有協調存取點針對UE而量測,且可以技術中之任何已知方式來交換。 舉例而言,在一實施方案中,獲得模組510可經由(例如)回載自每一微型無線存取節點獲得相應路徑損失。在另一實施方案中,獲得模組510可經由特定發信號自每一微型無線存取節點獲得路徑損失。
獲得模組510進一步獲得自UE至巨型無線存取點之路徑損失PL 0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由巨型無線存取點量測自巨型無線存取點至UE之路徑損失PL 0 。因此,在較佳實施方案中,可自巨型無線存取點獲得真實路徑損失。在另一實施例中,由UE量測自巨型無線存取點至UE之路徑損失PL 0 。因此,在一實施方案中,可由UE向排程網路元件報告自巨型無線存取點至UE之真實路徑損失PL 0
計算模組520基於由獲得模組520獲得之路徑損失而計算自對應於UE之虛擬UE至巨型無線存取點的虛擬路徑損失
虛擬路徑損失可表達為:
其中,函數f (.)取決於用於系統中之UE的特定CoMP處理演算法。舉例而言,函數f (.)可選自以下群組:線性平均函數、調和平均函數等。函數f (.)之選擇可隨特定CoMP處理演算法及協調集合而變化。熟習此項技術者可以系統模擬之方式及其類似者組態用於特定系統之所需函數f (.),以便達成使系統效能最佳化之目標。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函數f (.)之判定變成與 實施方案有關之問題,其可由器件製造商或操作者自身判定。
或者,計算模組520可進一步計算真實路徑損失PL 0 與虛擬路徑損失之間的相對值。。在一實例中,相對值為表示真實路徑損失PL 0 與虛擬路徑損失之間的比率關係之值β值。在另一實例中,相對值為表示真實路徑損失PL 0 與虛擬路徑損失之間的差值關係之值△值。
或者,計算模組520可進一步基於所計算虛擬路徑損失與真實路徑損失PL 0 之間的相對值而計算基本位準P 0 之虛擬UE特定偏移分量P 0U ' 或虛擬校正值δ' ,此情形將參考通知模組530加以詳細描述。
通知模組530向UE通知與所計算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資訊。
或者,通知模組530可僅在較高層發信號中向UE通知上述值β或△,使得UE可基於所量測真實路徑損失PL 0 而獲得虛擬路徑損失,藉此減少所需發信號附加項。
另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用信號向UE發送虛擬路徑損失與真實路徑損失PL 0 之間的相對值之步驟不僅可以經由較高層發信號直接傳輸相對值之上述方式來實施,而且可以現有方式或藉由執行現有發信號之有限擴展來實施。
舉例而言,在等式1)中,基本位準P 0 之UE特定偏移分量P0U 係由eNB經由較高層發信號而向UE發出;δ為UE特定的且係經由動態發信號(例如,顯式TPC命令)而向UE通知。 因此,為了減少對現有發信號系統之修改,可進一步考慮將上述相對值合併至基本位準P 0 之UE特定偏移分量P0U 或CLPC校正值δ中,以便藉由使用現有發信號系統或僅執行簡單擴展(位元數目之簡單擴展)來向UE通知上述相對值。
舉例而言,藉由將等式5)置於等式1)中,UE之功率控制可表達為:P T =min{P max ,10.logl0 (M )+P 0c +P 0U +αPL 0 ' +△ MCS +δ }=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βPL 0 +△ MCS +δ }=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 .(β -1).PL 0 )+αPL 0 +△ MCS +δ }=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PL 0 +△ MCS +(δ +α .(β -1).PL 0 )}接著,可經由較高層發信號向UE發出基本位準P 0 之虛擬UE特定偏移分量P 0U ' =P 0U +α .(β -1).PL 0 ;或可經由動態發信號(例如,顯式TPC命令)向UE通知虛擬CLPC校正值δ ' =δ +α .(β -1).PL 0
另外舉例而言,藉由將等式6)置於等式1)中,UE之功率控制可表達為:P T =min{P man ,10.log10 (M )+P 0c +P 0U +αPL 0 ' +△ MCS +δ}=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 .(PL 0 +△)+△ MCS +δ}=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 .△)+αPL 0 +△ MCS +δ }=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PL 0 +△ MCS +(δ +α .△)}
接著,可經由較高層發信號向UE發出基本位準P 0 之虛擬UE特定偏移分量P 0U ' =P 0U +α .△;或可經由動態發信號(例如,顯式TPC命令)向UE通知虛擬CLPC校正值δ ' =δ +α .△。
或者,通知模組530可在較高層發信號中向UE通知基本位準P 0 之虛擬UE特定偏移分量P 0U ' ,或以動態發信號方式 向UE通知虛擬CLPC校正值δ' ,藉此完全利用現有發信號系統或僅需要執行現有發信號系統之有限擴展。
應理解,根據本發明之技術解決方案,可採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任何其他解決方案來向UE發出與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資訊。舉例而言,可經由較高層發信號經由基本位準P 0 之UE特定偏移分量將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計算之功率控制增量部分地傳輸至UE,且經由動態發信號經由虛擬CLPC校正值將功率控制增量部分地傳輸至UE,等等。因此,通知UE之特定方式並不構成對本發明之限制。
圖6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例示性使用者設備裝置。
如圖6中所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使用者設備裝置600包含:接收模組610及功率控制模組620。
接收模組610自排程網路元件接收與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資訊。
舉例而言,使用者設備可自排程網路元件接收虛擬路徑損失與真實路徑損失PL 0 之間的用信號發送之相對值(例如,如上文所闡述之值β或△),藉此能夠基於在UE側處所量測之PL 0 而判定虛擬路徑損失
或者,使用者設備可自排程網路元件接收如經由較高層發信號發出的基本位準P 0 之虛擬UE特定偏移分量P 0U ' ;或使用者設備可自排程網路元件接收經由動態發信號之虛擬CLPC校正值δ' ,其中: 當所計算相對值為β時,P 0U ' =P 0U +α .(β -1).PL 0 ;且δ ' =δ +α .(β -1).PL 0
當所計算相對值為△時,P 0U ' =P 0U +α.△;且δ ' =δ +α .△。
功率控制模組620基於與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資訊而使用巨型無線存取點之上行鏈路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來執行功率控制。
此處,上行鏈路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包含用於巨型無線存取點之上行鏈路傳輸功率基本位準P 0 及路徑損失補償因子α。
在一實施例中,經由較高層發信號直接發出虛擬路徑損失與真實路徑損失PL 0 之間的相對值β或△,且因此使用者設備判定虛擬路徑損失。在彼狀況下,功率控制模組使用虛擬路徑損失及用於巨型無線存取點之上行鏈路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來執行功率控制,即:P T =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PL 0 '+△ MCS +δ }。
在一實施例中,經由較高層發信號發出基於值β或△之P 0U ' 。在彼狀況下,功率控制模組620使用P 0U ' 及用於巨型無線存取點之上行鏈路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來執行功率控 制,即:P T =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PL 0 +△ MCS +δ }。
在一實施例中,若經由動態發信號發出基於值β或△之δ' ,則功率控制模組620使用δ' 及用於巨型無線存取點之上行鏈路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來執行功率控制,即:P T =min{P max ,10.log10 (M )+P 0c +P 0U +αPL 0 +△ MCS +δ '}。
應理解,根據本發明之技術解決方案,可採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任何其他解決方案來向UE發出與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資訊。舉例而言,可經由較高層發信號經由基本位準P 0 之UE特定偏移分量將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計算之功率控制增量部分地傳輸至UE,且經由動態發信號經由虛擬CLPC校正值將功率控制增量部分地傳輸至UE,等等。因此,通知UE之特定方式並不構成對本發明之限制。
自以上描述,可見,使用者設備裝置600可在不知道如何計算虛擬路徑損失的情況下基於所接收發信號而獲得虛擬路徑損失,且基於上行鏈路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及虛擬路徑損失而以均勻方式執行功率控制。因此,對使用者設備而言透明之此處理並不增加使用者設備裝置600之裝置複雜性及處理附加項。
應理解,圖5及圖6僅說明與本發明之技術解決方案緊密關聯的模組/單元。無線存取點裝置及使用者設備亦可包 含能夠實施其各別功能性之任何功能性模組/單元。此等功能性模組/單元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為已知的,且因此此處省略其描述。
可以軟體、硬體、應用程式邏輯,或軟體、硬體及應用程式邏輯之組合來實施本發明之實施例。軟體、應用程式邏輯及/或硬體可駐存於基地台、存取點或類似網路器件中。必要時,軟體、應用程式邏輯及/或硬體之一部分可駐存於存取點中,而軟體、應用程式邏輯及/或硬體之一部分可駐存於諸如基地台之網路元件中。在例示性實施例中,應用程式邏輯、軟體或指令集維持於各種習知電腦可讀媒體中之任一者上。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電腦可讀媒體」可為能夠含有、儲存、傳達、傳播或傳輸對指令執行系統、裝置或器件(諸如,電腦系統)可用或與指令執行系統、裝置或器件(諸如,電腦系統)相關聯之指令的任何媒體或裝置。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電腦可讀記憶體媒體,其可為能夠含有或儲存對指令執行系統、裝置或器件(諸如,電腦系統)可用或與指令執行系統、裝置或器件(諸如,電腦系統)相關聯之指令的任何媒體或裝置。
必要時,可以不同序列及/或彼此並行地執行此處提供之不同功能。此外,必要時,上述功能中之一或多者可為替代的或組合式的。
儘管在獨立請求項中描述本發明之各種態樣,但本發明之其他態樣包含來自實施例及/或具有獨立請求項之特性的附屬請求項之特徵的其他組合,而並不僅包含申請專利 範圍中之明確揭示內容的組合。
此處,應進一步注意,儘管上文已描述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但此等描述應被視為限制。相反,在不脫離如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限制之本發明之範疇的情況下,允許各種變換及修改。
500‧‧‧無線存取點裝置
510‧‧‧獲得模組
520‧‧‧計算模組
530‧‧‧通知模組
600‧‧‧使用者設備裝置
610‧‧‧接收模組
620‧‧‧功率控制模組
MUE‧‧‧巨型使用者設備
MUE1‧‧‧巨型使用者設備
MUE1'‧‧‧虛擬使用者設備
PL 0 ‧‧‧真實路徑損失
‧‧‧虛擬路徑損失
PL 1 ‧‧‧真實路徑損失
PL 2 ‧‧‧真實路徑損失
PL 3 ‧‧‧真實路徑損失
PUE‧‧‧微型使用者設備
PUE1‧‧‧微型使用者設備
PUE1'‧‧‧虛擬使用者設備
RRH1‧‧‧微型無線存取點
RRH2‧‧‧微型無線存取點
RRH3‧‧‧微型無線存取點
圖1說明異質網路中之上行鏈路傳輸;圖2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異質網路上行鏈路多點協調的示意圖;圖3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排程網路元件側處的流程圖;圖4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使用者設備側處的流程圖;圖5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例示性無線存取點裝置;圖6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例示性使用者設備裝置。
MUE1‧‧‧巨型使用者設備
MUE1'‧‧‧虛擬使用者設備
PL 0 ‧‧‧真實路徑損失
‧‧‧虛擬路徑損失
PL 1 ‧‧‧真實路徑損失
PL 2 ‧‧‧真實路徑損失
PL 3 ‧‧‧真實路徑損失
PUE1‧‧‧微型使用者設備
PUE1'‧‧‧虛擬使用者設備
RRH1‧‧‧微型無線存取點
RRH2‧‧‧微型無線存取點
RRH3‧‧‧微型無線存取點

Claims (47)

  1. 一種用於操作一異質網路之一多點協調系統中的一無線存取點裝置之方法,其包含:獲得一使用者設備之一協調集合中的所有協調微型無線存取點之所有路徑損失PL1 ,...,PLn ;獲得自該使用者設備至一巨型無線存取點之一真實路徑損失PL 0 ;基於該等所獲得各別路徑損失PL 0 及PL1 ,...,PLn ,計算自對應於該使用者設備之一虛擬使用者設備至該巨型無線存取點的一虛擬路徑損失;向該使用者設備通知與該所計算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資訊。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等路徑損失PL1 ,...,PLn 係分別由該使用者設備之該協調集合中的所有協調存取點針對該使用者設備而量測。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真實路徑損失PL 0 係由該巨型無線存取點或該使用者設備量測。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獲得一使用者設備之一協調集合中的所有協調微型無線存取點之所有路徑損失的步驟係經由一回載或一特定發信號而實施。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虛擬路徑損失可表達為: 其中該函數f (.)決於用於該多點協調系統中之該使用者設備的一特定多點協調處理演算法。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計算步驟進一步包含:計算一虛擬路徑損失與一真實路徑損失PL 0 之間的一相對值;其中與該所計算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該資訊包括該相對值。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該相對值包含表示該真實路徑損失PL 0 與該虛擬路徑損失間的一比率關係之一值β。
  8.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基於表示該真實路徑損失PL 0 與該虛擬路徑損失之間的一比率關係之該值β,計算一基本位準P 0 之一虛擬UE特定偏移分量P 0U ' =P 0U +α .(β -1).PL 0 ,其中α表示一路徑損失補償因子,其中該虛擬UE特定偏移分量P 0U ' 係經由一較高層發信號而向該使用者設備通知。
  9.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基於表示該真實路徑損失PL 0 與該虛擬路徑損失間的一比率關係之該β值,計算一虛擬封閉迴路功率控制校正值δ ' =δ +α .(β -1).PL 0 ,其中α示一路徑損失補償因子,其中該虛擬封閉迴路功率控制校正值δ' 係經由一動態發信號而向該使用者設備通知。
  10.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該相對值包含表示該真實路徑損失PL 0 與該虛擬路徑損失之間的一差值關係之一值△。
  11.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基於表示該真實路徑損失PL 0 與該虛擬路徑損失之間的一差值關係之該 值△,計算一基本位準P 0 之一虛擬UE特定偏移分量P 0U ' =P 0U +α .△,其中α表示一路徑損失補償因子,其中該虛擬UE特定偏移分量P 0U ' 經由一較高層發信號而向該使用者設備通知。
  12.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基於表示該真實路徑損失PL 0 與該虛擬路徑損失之間的一比率關係之該值β,計算一虛擬封閉迴路功率控制校正值δ ' =δ +α .△,其中α示一路徑損失補償因子,其中該虛擬封閉迴路功率控制校正值δ' 係經由一動態發信號而向該使用者設備通知。
  13. 一種用於操作一異質網路之一多點協調系統中的一使用者設備之方法,其包含:自充當一排程網路元件之一無線存取點接收與一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資訊;基於與該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該資訊而使用用於一巨型無線存取點之上行鏈路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來執行功率控制。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量測自該巨型無線存取點至該使用者設備之一真實路徑損失PL 0
  15.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與該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該資訊包含表示該真實路徑損失PL 0 與該虛擬路徑損失之間的一比率關係之一值β。
  16.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該功率控制步驟包含:基於該值β而判定該虛擬路徑損失; 使用該虛擬路徑損失及用於該巨型無線存取點之該等上行鏈路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來執行功率控制。
  17.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與該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該所接收資訊包含一基本位準P 0 之一虛擬UE特定偏移分量P 0U ' =P 0U +α .(β -1).PL 0 ,其中P0U 表示該基本位準P 0 之一UE特定偏移分量。
  18.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與該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該所接收資訊包含一虛擬封閉迴路功率控制校正值δ ' =δ +α .(β -1).PL 0 ,其中δ表示一封閉迴路功率控制校正值。
  19.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與該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該資訊包含表示該真實路徑損失PL 0 與該虛擬路徑損失之間的一差值關係之一值△。
  20.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中該功率控制步驟包含:基於該值△而判定一虛擬路徑損失;使用該虛擬路徑損失及用於該巨型無線存取點之該等上行鏈路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來執行功率控制。
  21.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中與該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該所接收資訊包含一基本位準P 0 之一虛擬UE特定偏移分量P 0U ' =P 0U +α .△,其中P0U 表示該基本位準P 0 之一UE特定偏移分量。
  22.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與該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該所接收資訊包含一虛擬封閉迴路功率控制校正值δ ' =δ +α .△,其中δ表示一封閉迴路功率控制校正值。
  23.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用於該巨型無線存取點之該等上行鏈路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包含用於該巨型無線存取點之一上行鏈路傳輸功率基本位準P 0 及一路徑損失補償因子α。
  24. 一種在一異質網路之一多點協調系統中的無線存取點裝置,其包含:一獲得模組,其用於獲得一使用者設備之一協調集合中的所有協調微型無線存取點之所有路徑損失PL1 ,...,PLn ,且獲得自該使用者設備至一巨型無線存取點之一真實路徑損失PL 0 ;一計算模組,其用於基於該等所獲得各別路徑損失PL 0 及PL1 ,...,PLn ,計算自對應於該使用者設備之一虛擬使用者設備至該巨型無線存取點的一虛擬路徑損失;一通知模組,其用於向該使用者設備通知與該所計算虛擬路徑損失之資訊。
  25. 如請求項24之無線存取點裝置,其中該等路徑損失PL1 ,...,PLn 係分別由該使用者設備之該協調集合中的所有協調存取點針對該使用者設備而量測。
  26. 如請求項24之無線存取點裝置,其中該真實路徑損失PL 0 係由該巨型無線存取點或該使用者設備量測。
  27. 如請求項24之無線存取點裝置,其中該獲得一使用者設備之一協調集合中的所有協調微型無線存取點之所有路徑損失的步驟係經由一回載電路或一特定發信號而實 施。
  28. 如請求項24之無線存取點裝置,其中該虛擬路徑損失可表達為: 其中該函數f (.)決於用於該多點協調系統中之該使用者設備的一特定多點協調處理演算法。
  29. 如請求項24之無線存取點裝置,其中該計算模組經進一步組態以計算一虛擬路徑損失與一真實路徑損失PL 0 之間的一相對值;其中該通知模組經組態以向該使用者設備通知該相對值。
  30. 如請求項29之無線存取點裝置,其中該相對值包含表示該真實路徑損失PL 0 與該虛擬路徑損失之間的一比率關係之一值β。
  31. 如請求項30之無線存取點裝置,其中該計算模組進一步用於基於表示該真實路徑損失PL 0 與該虛擬路徑損失之間的一比率關係之該值β,計算一基本位準P 0 之一虛擬UE特定偏移分量P 0U ' =P 0U +α .(β -1).PL 0 ,其中α表示一路徑損失補償因子,其中該通知模組用於經由一較高層發信號向該使用者設備通知該虛擬UE特定偏移分量P 0U '
  32. 如請求項30之無線存取點裝置,其中該計算模組進一步用於基於表示該真實路徑損失PL 0 與該虛擬路徑損失之間的一比率關係之該值β,計算一虛擬封閉迴路功率 控制校正值δ ' =δ +α .(β -1).PL 0 ,其中α表示一路徑損失補償因子,其中該通知模組用於經由一動態發信號向該使用者設備通知該虛擬校正值δ'
  33. 如請求項29之無線存取點裝置,其中該相對值包含表示該真實路徑損失PL 0 與該虛擬路徑損失之間的一差值關係之一值△。
  34. 如請求項33之無線存取點裝置,其中該計算模組進一步用於基於表示該真實路徑損失PL 0 與該虛擬路徑損失之間的一差值關係之該△值,計算一基本位準P 0 之一虛擬UE特定偏移分量P 0U ' =P 0U +α .△,其中α表示一路徑損失補償因子,其中該通知模組用於經由一較高層發信號向該使用者設備通知該虛擬UE特定偏移分量P 0U '
  35. 如請求項33之無線存取點裝置,其中該計算模組進一步用於基於表示該真實路徑損失PL 0 與該虛擬路徑損失之間的一比率關係之該值β,計算一虛擬封閉迴路功率控制校正值δ ' =δ +α .△,其中α表示一路徑損失補償因子,其中該通知模組用於經由一動態發信號向該使用者設備通知該虛擬封閉迴路功率控制校正值δ'
  36. 一種在一異質網路之一多點協調系統中的使用者設備,其包含:一接收模組,其用於自充當一排程網路元件之一無線存取點接收與一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資訊; 一功率控制模組,其用於基於與該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該資訊而使用用於一巨型無線存取點之上行鏈路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來執行功率控制。
  37. 如請求項36之使用者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量測自該巨型無線存取點至該使用者設備之一真實路徑損失PL 0 的一量測模組。
  38. 如請求項36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與該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該資訊包含表示該真實路徑損失PL 0 與該虛擬路徑損失之間的一比率關係之一值β。
  39. 如請求項38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功率控制模組用於:基於該值β而判定該虛擬路徑損失;使用該虛擬路徑損失及用於該巨型無線存取點之該等上行鏈路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來執行功率控制。
  40. 如請求項38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與該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該所接收資訊包含一基本位準P 0 之一虛擬UE特定偏移分量P 0U ' =P 0U +α .(β -1).PL 0 ,其中P0U 表示該基本位準P 0 之一UE特定偏移分量。
  41. 如請求項38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與該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該所接收資訊包含一虛擬封閉迴路功率控制校正值δ ' =δ +α .(β -1).PL 0 ,其中δ表示一封閉迴路功率控制校正值。
  42. 如請求項36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與該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該資訊包含表示該真實路徑損失PL 0 與該虛擬路徑損失之間的一差值關係之一值△。
  43. 如請求項42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功率控制模組用於:基於該值△而判定一虛擬路徑損失;使用該虛擬路徑損失及用於該巨型無線存取點之該等上行鏈路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來執行功率控制。
  44. 如請求項42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與該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該所接收資訊包含一基本位準P 0 之一虛擬UE特定偏移分量P 0U ' =P 0U +α .△,其中P0U 表示該基本位準P 0 之一UE特定偏移分量。
  45. 如請求項42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與該虛擬路徑損失有關之該所接收資訊包含一虛擬封閉迴路功率控制校正值δ ' =δ +α .△,其中δ表示一封閉迴路功率控制校正值。
  46. 如請求項36之使用者設備,其中用於該巨型無線存取點之該等上行鏈路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包含用於該巨型無線存取點之一上行鏈路傳輸功率基本位準P 0 及一路徑損失補償因子α。
  47. 一種一異質網路之多點協調系統,其包含如請求項24至35中任一項之無線存取點裝置及如請求項36至46中任一項之使用者設備。
TW101129630A 2011-08-16 2012-08-15 功率控制方法及相應裝置 TWI4786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35027.5A CN102958144B (zh) 2011-08-16 2011-08-16 功率控制的方法和相应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8454A TW201318454A (zh) 2013-05-01
TWI478610B true TWI478610B (zh) 2015-03-21

Family

ID=47178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9630A TWI478610B (zh) 2011-08-16 2012-08-15 功率控制方法及相應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13316A1 (zh)
EP (1) EP2745579A2 (zh)
KR (1) KR20140054249A (zh)
CN (1) CN102958144B (zh)
TW (1) TWI478610B (zh)
WO (1) WO2013024352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7436B (zh) * 2011-08-02 2017-03-1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共小区标识的异构网络中进行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
CN104185261A (zh) * 2013-05-28 2014-12-03 索尼公司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5021318A2 (en) * 2013-08-07 2015-02-1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overage enhancements of low cost mtc devices in uplink/downlink decoupled scenario
EP3085168B1 (en) * 2013-12-16 2018-02-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and/or downlink power control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6074131A1 (zh) * 2014-11-10 2016-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模式设置方法、接入点设备和系统
EP3357282A1 (en) * 2015-10-01 2018-08-0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scenarios
CN105554862B (zh) * 2015-12-08 2019-03-01 同济大学 一种用于异构网中微小区的增强型上行分数功率控制方法
US10656970B2 (en) 2016-09-28 2020-05-1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cheduling graph computing on heterogeneous processing resources based on energy efficiency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35966A2 (en) * 2008-09-24 2010-04-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ntrolling uplink power for multi-cell cooperative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03503B2 (en) * 2003-07-09 2008-07-2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4938030B2 (ja) * 2006-01-20 2012-05-23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周波数分割多重接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開ループ電力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US8331937B2 (en) * 2009-08-17 2012-12-11 Motorola Mobility Llc Mitigation of uplink interference fro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nected to a micro cell
CN101662824B (zh) * 2009-09-11 2014-08-27 北京邮电大学 协作多点系统、用户设备和上行功率控制方法
US9031599B2 (en) * 2009-12-08 2015-05-1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control
CN201639782U (zh) * 2009-12-30 2010-11-17 江西省电力公司 一种用户终端和优化无线网络资源分配的无线通信系统
CN102611086B (zh) * 2012-03-27 2015-01-07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配电网集中式网络化保护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35966A2 (en) * 2008-09-24 2010-04-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ntrolling uplink power for multi-cell cooperative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TT DOCOMO: "CoMP with Lower Tx Power RRH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3GPP DRAFT; R1-110867 COMP IN HETNET, 3RD GENERAT10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650, ROUTE DES LUCIOLES;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FRANCE, vol. RAN WG1, no. Taipei, Taiwan; 20110221,15 February 201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8144A (zh) 2013-03-06
US20140213316A1 (en) 2014-07-31
EP2745579A2 (en) 2014-06-25
WO2013024352A2 (en) 2013-02-21
KR20140054249A (ko) 2014-05-08
WO2013024352A3 (en) 2013-05-02
TW201318454A (zh) 2013-05-01
CN102958144B (zh) 201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8610B (zh) 功率控制方法及相應裝置
KR101884501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 사용자 장비, 및 그 내부에서의 방법
JP6832825B2 (ja) アップリンクにおける多重アンテナ送信の送信電力制御
JP6055467B2 (ja) アップリンク送信の送信電力制御を行うユーザ装置およびその装置における方法
CN109861802B (zh) 无线网络中自适应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KR101618187B1 (ko) Tdd 이종 네트워크에서의 적응성 ul-dl 구성
KR102006746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amc 운용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8880088B2 (en) Signalling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HETNETs
TW201316807A (zh) 用於在利用共用小區識別碼之異質網路中控制上行鏈路功率之方法
KR101586642B1 (ko) 향상된 인터-셀 간접 제어
EP2773143B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for selecting a radio access point
KR101970279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 링크 전력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MX2014009381A (es) Control de potencia de enlace ascendente en sistemas de comunicaciones inalambricas de multiples puntos coordinados.
CN103037490B (zh) 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功率控制的方法和相应装置
JP2013042310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986474B2 (en) Interference and load aware dynamic point selection
KR20130061586A (ko) 참조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상향링크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Gadam et al. Review of adaptive cell selection techniques in LTE-advanced heterogeneous networks
EP2915380B1 (en) Wireless radio network and method for power boosting dpcch
Mishra et al.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HetNets via linear regression estimation of range expansion bias
Safjan et al. Automatic methods for HetNet uplink power control optimization under fractional load
Chen et al. Joint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power control for CoMP transmissions in LTE-A HetNets with RRHs
Zhang et al. Traffic-based adaptive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eICIC and CRE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17560755A (zh) 一种功率余量的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hen et al. Checks and Balances: A Low-complexity High-gain Uplink Power Controller for CoM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