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4744B - 分時多工介質存取控制之設備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時多工介質存取控制之設備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4744B
TWI474744B TW101131373A TW101131373A TWI474744B TW I474744 B TWI474744 B TW I474744B TW 101131373 A TW101131373 A TW 101131373A TW 101131373 A TW101131373 A TW 101131373A TW I474744 B TWI474744 B TW I47474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mstas
groups
announcement
du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1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20806A (zh
Inventor
Peiman Amini
Matthew James Fischer
Original Assignee
Broadco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adcom Corp filed Critical Broadco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20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08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47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474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12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 e.g. by allocating physical layer transmission capac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4Concatenated codes
    • H04L1/0065Serial concatenated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18Space-time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4Scheduled access
    • H04W74/06Scheduled access using po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分時多工介質存取控制之設備及其方法
本發明總的來說涉及通訊系統,更具體地,本發明涉及單用戶、多用戶、多址接入和/或MIMO無線通訊內的多個無線通訊裝置的協調和操作。
已知通訊系統支援無線和/或有線通訊裝置之間的無線和有線通訊。這種通訊系統涵蓋了從國內和/或國際蜂窩電話系統到互聯網點對點家用無線網路的範圍。各種類型的通訊系統根據一種以上通訊標準來構造,並由此來工作。例如,無線通訊系統可根據一種以上標準來工作,這些標準包括但不限於IEEE 802.11x、藍牙、高級行動電話業務(AMPS)、數位AMPS、全球移動通訊系統(GSM)、碼分多址(CDMA)、本地多點式分佈系統(LMDS)、多通道多點分佈系統(MMDS)和/或它們的變形。
根據無線通訊系統的類型,無線通訊裝置(諸如蜂窩電話、雙向無線電設備、個人數位助理(PDA)、個人電腦(PC)、膝上型電腦、家用娛樂設備等)與其他無線通訊裝置直接或間接通訊。對於直接通訊(也稱為點對點通訊),所參與的無線通訊裝置將其接收器和發送器調諧至相同的單個或多個通道(例如,無線通訊系統的多個射頻(RF)載波中的一個),並經由該通道通訊。對於間接無線通訊,各無線通訊裝置經由所分配的通道直接與關聯基地台(例如,對於蜂窩式服務)和/或關聯接入點(例如,對於家庭或樓宇無線網路)通訊。為實現無線通訊裝置之間的通訊連接,關聯基地台和/或關聯接入點經由系統控制器、經由 公共交換電話網絡、經由互聯網和/或經由某個其他廣域網路彼此直接通訊。
關於參與無線通訊的每個無線通訊裝置,它包括內置無線電收發器(即,接收器和發送器),或者是耦接至關聯無線電收發器(例如,用於家庭和/或樓宇無線通訊網路的基地台、RF數據機等)。眾所周知,接收器耦接至天線,且包括低雜訊放大器、一個以上中頻級、濾波級和資料恢復級。低雜訊放大器經由天線接收入站RF信號,並將其放大。一個以上中頻級將放大後的RF信號與一個以上局部振盪混頻,以將放大後的RF信號轉換為基頻信號或中頻(IF)信號。濾波級對基頻信號或IF信號濾波,以衰減不想要的帶外信號來產生濾波後的信號。資料恢復級根據具體的無線通訊標準由濾波後的信號恢復出原始資料。
同樣眾所周知,發送器包括資料調製級、一個以上中頻級和功率放大器。資料調製級根據具體的無線通訊標準將原始資料轉換為基頻信號。一個以上中頻級將基頻信號與一個以上局部振盪混頻,以產生RF信號。在經由天線發送之前,功率放大器放大RF信號。
通常,發送器將包括一個用於發送RF信號的天線,該RF信號被接收器的單個天線或多個天線(可選擇地,天線(antennas))接收。當接收器包括兩個以上天線時,接收器將選擇它們中的一個來接收到來的RF信號。在該情況下,即使接收器包括被用作分集天線(即,選擇它們中的一個來接收到來的RF信號)的多個天線,發送器與接收器之間的無線通訊也是單輸出單輸入(SISO)通訊。對於SISO無線通訊,收發器包括一個發送器和一個接收器。目前, 大多數屬於IEEE 802.11、IEEE 802.11a、IEEE 802.11b或IEEE 802.11g的無線局域網(WLAN)均採用SISO無線通訊。
其他類型的無線通訊包括單輸入多輸出(SIMO)、多輸入單輸出(MISO)和多輸入多輸出(MIMO)。在SIMO無線通訊中,單個發送器將資料處理成射頻信號,該射頻信號被發送至接收器。接收器包括兩個以上天線和兩條以上接收通路。每個天線接收RF信號,並將其提供給相應的接收通路(例如,LNA、向下轉換模組、濾波器和ADC)。每條接收通路處理接收到的RF信號,以產生數位信號,該數位信號被合成並隨後被處理以重現所發送的資料。
對於多輸入單輸出(MISO)無線通訊,發送器包括兩條以上發射通路(例如,數位類比轉換器、濾波器、向上轉換模組和功率放大器),其各自將基頻信號的相應部分轉換為RF信號,該RF信號經由相應天線被發送至接收器。接收器包括單條接收通路,該接收通路從發送器接收多個RF信號。在該情況下,接收器使用波束成形來將多個RF信號合成為一個信號用於處理。
對於多輸入多輸出(MIMO)無線通訊,發送器和接收器各自包括多條通路。在該通訊中,發送器使用空間和時間編碼函數來並行處理資料,以產生兩個以上資料流程。發送器包括多條發射通路,以將各資料流程轉換為多個RF信號。接收器經由多條接收通路來接收多個RF信號,該多條接收通路利用空間和時間解碼函數來重現資料流程。重現出的資料流程被合成並隨後被處理以恢復原始資料。
對於各種類型的無線通訊(例如,SISO、MISO、SIMO 和MIMO),將期望使用一種以上類型的無線通訊來增強WLAN內的資料輸送量。例如,與SISO通訊相比,用MIMO通訊可實現高資料速率。然而,大多數WLAN包括傳統無線通訊裝置(即,符合無線通訊標準的舊版本的裝置)。為此,能進行MIMO無線通訊的發送器也應向後相容傳統裝置,以便在大多數現有WLAN中發揮作用。
因此,存在對能具有高資料輸送量並能向後相容傳統裝置的WLAN裝置的需求。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設備,包括:基頻處理模組,其用於根據分時多工(TDMA)信令來生成公告或分配框以引導從多個智慧型儀器表站(SMSTA)向該設備的信號發送,其中,公告或分配框將多個SMSTA劃分為多個組,並指示多個服務期(SP),在多個服務期期間,多個組分別進行通訊介質存取以向該設備發送與其相關聯的檢測和測量相關資料中的至少一個;以及無線電設備,其用於:發送包括公告或分配框的信號至多個SMSTA;在多個SP中的第一SP期間,從多個組中的第一組的至少一個SMSTA接收至少一個第一通訊;以及在多個SP中的第二SP期間,從多個組中的第二組的至少一個SMSTA接收至少一個第二通訊。
上述設備中,在根據TDMA信令的第一時間處或者在根據TDMA信令的第一時間期間,由多個組中的第一組的至少一個SMSTA根據第一工作模式進行通訊介質存取;以及在根據TDMA信令的第二時間處或者在根據TDMA信令的第二時間期間,由多個組中的第二組的至少一個SMSTA 根據第二工作模式進行通訊介質存取。
上述設備中,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中的至少一個是增強型分散式通道存取(EDCA)、輪詢、調度或載波檢測多址/衝突避免(CSMA/CA)。上述設備中,多個SMSTA中的至少一個包括在多個組的第一組和多個組的第二組中的每一個內。
上述設備是接入點(AP);以及上述設備支援與多個SMSTA的通訊,且還支持與至少一個無線站(STA)的通訊。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設備,包括:基頻處理模組,其用於根據分時多工(TDMA)信令來生成公告或分配框以引導從多個智慧型儀器表站(SMSTA)向該設備的信號發送;以及無線電設備,其用於:發送包括公告或分配框的信號至多個SMSTA;以及從多個SMSTA中的至少一個接收至少一個附加信號。
上述設備中,公告或分配框將多個SMSTA劃分為多個組;無線電設備在根據TDMA信令的第一時間處或者在根據TDMA信令的第一時間期間,從多個組中的第一組的至少一個SMSTA接收至少一個第一通訊;以及無線電設備在根據TDMA信令的第二時間處或者在根據TDMA信令的第二時間期間,從多個組中的第二組的至少一個SMSTA接收至少一個第二通訊。
上述設備中,公告或分配框將多個SMSTA劃分為多個組;在根據TDMA信令的第一時間處或者在根據TDMA信令的第一時間期間,由多個組中的第一組的至少一個SMSTA根據第一工作模式進行通訊介質存取;以及在根據 TDMA信令的第二時間處或者在根據TDMA信令的第二時間期間,由多個組中的第二組的至少一個SMSTA根據第二工作模式進行通訊介質存取。
上述設備中,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中的至少一個是增強型分散式通道存取(EDCA)、輪詢、調度或載波檢測多址/衝突避免(CSMA/CA)。
上述設備中,公告或分配框將多個SMSTA劃分為多個組,並指示多個服務期(SP),在多個服務期期間,多個組分別進行通訊介質存取以向該設備發送與其相關聯的檢測和測量相關資料中的至少一個;多個組中的第一組在多個SP中的第一SP期間進行通訊介質存取;以及多個組中的第二組在多個SP中的第二SP期間進行通訊介質存取。上述設備中,公告或分配框指示至少一個第一服務期(SP),在第一服務期期間,多個SMSTA中的至少一個進行通訊介質存取;以及基頻處理模組基於與至少一個第一SP相關聯的先前的歷史、操作和環境條件中的至少一個來生成至少一個附加公告或分配框,以指示至少一個第二SP,在第二SP期間,多個SMSTA中的該至少一個SMSTA或多個SMSTA中的至少一個其他SMSTA進行通訊介質存取。
上述設備中,公告或分配框將多個SMSTA劃分為多個組;以及多個SMSTA中的至少一個包括在多個組的第一組和多個組的第二組中的每一個內。
上述設備是接入點(AP);以及上述設備支援與多個SMSTA的通訊,且還支持與至少一個無線站(STA)的通訊。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於操作通訊裝置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根據分時多工(TDMA)信令來生成公告或分配框,以引導從多個智慧型儀器表站(SMSTA)向該裝置的信號發送;操作通訊裝置的無線電設備來發送包括公告或分配框的信號至多個SMSTA;以及操作通訊裝置的無線電設備以從多個SMSTA中的至少一個接收至少一個附加信號。上述方法還包括:經由公告或分配框,將多個SMSTA劃分為多個組;操作無線電設備,以在根據TDMA信令的第一時間處或者在根據TDMA信令的第一時間期間從多個組中的第一組的至少一個SMSTA接收至少一個第一通訊;以及操作無線電設備,以在根據TDMA信令的第二時間處或者在根據TDMA信令的第二時間期間從多個組中的第二組的至少一個SMSTA接收至少一個第二通訊。
上述方法還包括:經由公告或分配框,將多個SMSTA劃分為多個組;多個組中的第一組的至少一個SMSTA在根據TDMA信令的第一時間處或者在根據TDMA信令的第一時間期間,根據第一工作模式進行通訊介質存取;以及多個組中的第二組的至少一個SMSTA在根據TDMA信令的第二時間處或者在根據TDMA信令的第二時間期間,根據第二工作模式進行通訊介質存取,其中,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中的至少一個是增強型分散式通道存取(EDCA)、輪詢、調度或載波檢測多址/衝突避免(CSMA/CA)。
上述方法還包括:經由公告或分配框,將多個SMSTA劃分為多個組,並指示多個服務期(SP),在多個服務期期間,多個組分別進行通訊介質存取以向通訊裝置發送與其 相關聯的檢測和測量相關資料中的至少一個;多個組中的第一組在多個SP中的第一SP期間進行通訊介質存取;以及多個組中的第二組在多個SP中的第二SP期間進行通訊介質存取。
上述方法還包括:經由公告或分配框,指示至少一個第一服務期(SP),在第一服務期期間,多個SMSTA中的至少一個進行通訊介質存取;以及基於與至少一個第一SP相關聯的先前的歷史、操作和環境條件中的至少一個來生成至少一個附加公告或分配框,以指示至少一個第二SP,在第二SP期間,多個SMSTA中的該至少一個SMSTA或多個SMSTA中的至少一個其他SMSTA進行通訊介質存取。
上述方法還包括:經由公告或分配框,將多個SMSTA劃分為多個組,其中,多個SMSTA中的至少一個包括在多個組的第一組和多個組的第二組中的每一個內。上述方法中,通訊裝置是接入點(AP);且該方法還包括:操作該AP,以支持與多個SMSTA的通訊且還支持與至少一個無線站(STA)的通訊。
圖1是示出無線通訊系統10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該無線通訊系統10包括多個基地台和/或接入點12-16、多個無線通訊裝置18-32以及網路硬體元件34。無線通訊裝置18-32可以是膝上型主機電腦18和26、個人數位助理主機20和30、個人電腦主機24和32和/或蜂窩電話主機22和28。參照圖2更詳細地描述該無線通訊裝置的實施方式的細節。
基地台(BS)或接入點(AP)12-16經由局域網連接36、38和40可操作地耦接至網路硬體34。網路硬體34(其可以是路由器、交換機、橋接器、數據機、系統控制器等)為通訊系統10提供廣域網路連接42。各基地台或接入點12-16具有關聯天線或天線陣列,以在其區域內與無線通訊裝置通訊。通常,無線通訊裝置與特定基地台或接入點12-16註冊,以從通訊系統10接收服務。對於直接連接(即,點對點通訊),無線通訊裝置經由所分配的通道直接通訊。通常,基地台被用於蜂窩電話系統(例如,高級行動電話服務(AMPS)、數位AMPS、全球移動通訊系統(GSM)、碼分多址(CDMA)、本地多點式分佈系統(LMDS)、多通道多點分佈系統(MMDS)、增強型資料速率GSM演進(EDGE)、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高速下行鏈路分組接入(HSDPA)、高速上行鏈路分組接入(HSUPA)和/或它們的變形)以及相似類型的系統,而接入點被用於家庭或樓宇無線網路(例如,IEEE 802.11、藍牙、紫蜂(ZigBee)、任何其他類型的基於射頻的網路通訊協定和/或它們的變形)。不考慮通訊系統的具體類型,各無線通訊裝置均包括內置無線電設備和/或耦接至無線電設備。這種無線通訊裝置可根據如本文所給出的本發明的各個方面來工作,以增強性能、降低成本、減小尺寸和/或增強寬頻應用。
圖2是示出包括主機裝置18-32和相關聯的無線電設備60的無線通訊裝置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對於蜂窩電話主機,無線電設備60是內建群組件。對於個人數位助理主機、膝上型主機和/或個人電腦主機,無線電設備60可以是內置 或外部耦接元件。對於接入點或基地台,元件通常封裝在單個結構中。
如圖所示,主機裝置18-32包括處理模組50、記憶體52、無線電介面54、輸入介面58和輸出介面56。處理模組50和記憶體52執行通常由主機裝置執行的相應指令。例如,對於蜂窩電話主機裝置,處理模組50根據具體的蜂窩電話標準來執行相應通訊功能。
無線電介面54允許從無線電設備60接收資料以及向無線電設備60發送資料。對於從無線電設備60接收到的資料(例如,入站資料),無線電介面54將資料提供給處理模組50用於進一步處理和/或路由至輸出介面56。輸出介面56提供與輸出顯示裝置(諸如顯示器、監視器、揚聲器等)的連接,使得可以顯示接收到的資料。無線電介面54還從處理模組50向無線電設備60提供資料。處理模組50可經由輸入介面58從輸入裝置(諸如鍵盤、小鍵盤、麥克風等)接收出站資料,或者自身生成資料。對於經由輸入介面58接收到的資料,處理模組50可對該資料執行相應主機功能和/或經由無線電介面54將其路由至無線電設備60。
無線電設備60包括主機介面62、基頻處理模組64、記憶體66、多個射頻(RF)發送器68-72、發送/接收(T/R)模組74、多個天線82-86、多個RF接收器76-80和局部振盪模組100。基頻處理模組64與儲存在記憶體66中的操作指令相結合,分別執行數位接收功能和數位發送功能。正如將參照圖11B更詳細描述的那樣,數位接收功能包括但不限於數位中頻向基頻的轉換、解調、星座解映射、解碼、 解交織、快速傅立葉轉換、迴圈首碼移除、空間和時間解碼和/或解擾。正如將參照後續圖更詳細描述的那樣,數位發送功能包括但不限於加擾、編碼、交織、星座映射、調製、快速傅立葉逆變換、迴圈首碼添加、空間和時間編碼和/或數位基頻向IF的轉換。基頻處理模組64可使用一個以上處理裝置來實施。該處理裝置可以是微處理器、微控制器、數位訊號處理器、微型電腦、中央處理單元、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狀態機、邏輯電路、類比電路、數位電路和/或基於操作指令來操縱信號(類比和/或數位)的任何裝置。記憶體66可以是單個記憶體裝置或多個記憶體裝置。該記憶體裝置可以是唯讀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易失性記憶體、非易失性記憶體、靜態記憶體、動態儲存裝置器、快閃記憶體和/或儲存數位資訊的任何裝置。注意,當處理模組64經由狀態機、類比電路、數位電路和/或邏輯電路來實現其一個以上功能時,儲存相應操作指令的記憶體內嵌有包括狀態機、類比電路、數位電路和/或邏輯電路的電路。
工作時,無線電設備60經由主機介面62從主機裝置接收出站資料88。基頻處理模組64接收出站資料88,並基於模式選擇信號102來產生一個以上出站符號流90。模式選擇信號102將指示如模式選擇表所示的具體模式,該模式選擇表在詳細討論的末尾給出。例如,參照表1,模式選擇信號102可指示2.4GHz或5GHz的頻帶、20MHz或22MHz的通道頻寬(例如,20MHz或22MHz寬度的通道)和每秒54兆位元(Mbps)的最大位元速率。在其他實施方式中,通道頻寬可擴展至高達1.28GHz或更寬,且支持的最 大位元速率擴展至每秒1兆位元(Mbps)或更大。在該一般範疇中,模式選擇信號還將指示範圍從每秒1兆位元到每秒54兆位元(Mbps)的特定碼率。此外,模式選擇信號將指示調製的具體類型,其包括但不限於巴克碼調製(Barker Code Modulation)、BPSK、QPSK、CCK、16 QAM和/或64 QAM。再如表1所示,提供了碼率以及每個子載波的碼位數(NBPSC)、每個OFDM符號的碼位元數(NCBPS)、每個OFDM符號的資料位元數(NDBPS)。
模式選擇信號還可指示表2所示的對有關表1中資訊的相應模式的特定通道化。如圖所示,表2包括通道數及相應中心頻率。模式選擇信號還可指示表3所示的有關表1的功率譜密度遮罩值。可替代地,模式選擇信號可指示具有5GHz頻帶、20MHz通道頻寬和每秒54兆位元(Mbps)的最大位元速率的表4中的碼率。若這是特定模式選擇,則通道化在表5中示出。作為另一選擇,模式選擇信號102可指示2.4GHz頻帶、20MHz通道和每秒192兆位元(Mbps)的最大位元速率,如表6所示。表6中,可利用多個天線來實現更高位元速率。在該情況下,模式選擇還將指示要利用的天線數。表7示出了對表6的設置的通道化。表8示出了又一模式選擇,其中,頻帶為2.4GHz,通道頻寬為20MHz,以及最大位元速率為每秒192兆位元(Mbps)。相應的表8包括利用所示2-4個天線和空間時間編碼比率的範圍從每秒12兆位元(Mbps)到每秒216兆位元(Mbps)的各種位元速率。表9示出了對表8的通道化。模式選擇信號102還可指示如表10所示的具體工作模式,該工作模式對應於5GHz頻帶,其具有40MHz頻帶、具有40MHz通道和每 秒486兆位元(Mbps)的最大位元速率。如表10所示,利用1-4個天線和相應的空間時間編碼比率,位元速率可在從每秒13.5兆位元(Mbps)到每秒486兆位元(Mbps)的範圍內。表10還示出了具體的調製方案、編碼比率和NBPSC值。表11提供了有關表10的功率譜密度遮罩,以及表12提供了對表10的通道化。
當然,需要注意,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和思想的前提下,其他實施方式中可採用具有不同頻寬的其他類型的通道。例如可替代地,諸如根據IEEE任務組ac(TGac VHTL6),可採用各種其他通道,諸如具有80MHz、120MHz和/或160MHz頻寬的通道。
基頻處理模組64基於模式選擇信號102根據輸出資料88產生一個以上出站符號流90,如將參照圖5至圖9進一步描述的那樣。例如,若模式選擇信號102指示針對已選擇的具體模式利用單個發射天線,則基頻處理模組64將產生單個出站符號流90。可替代地,若模式選擇信號指示2個、3個或4個天線,則基頻處理模組64將根據輸出資料88來產生對應於天線數量的2個、3個或4個出站符號流90。
根據由基頻模組64產生的出站流90的數量,將啟用相應數量的RF發送器68-72來將出站符號流90轉換為出站RF信號92。將參照圖3進一步描述RF發送器68-72的實現。發送/接收模組74接收出站RF信號92,並將各出站RF信號提供給相應天線82-86。當無線電設備60處於接收模式時,發送/接收模組74經由天線82-86來接收一個以上入站RF信號。T/R模組74將入 站RF信號94提供給一個以上RF接收器76-80。RF接收器76-80(將參照圖4更詳細描述)將入站RF信號94轉換為相應數量的入站符號流96。入站符號流96的數量將對應於接收資料的具體模式(如上所述,該模式可以是表1至表12所示模式中的任何一個)。基頻處理模組64接收入站符號流96,並將其轉換為入站資料98,該入站資料98經由主機介面62被提供給主機裝置18-32。
在無線電設備60的一種實施方式中,它包括發送器和接收器。發送器可包括MAC模組、PLCP模組和PMD模組。介質存取控制(MAC)模組(其可用處理模組64實現)可操作地耦接為根據WLAN協定將MAC服務資料單元(MSDU)轉換為MAC協定資料單元(MPDU)。實體層會聚程式(PLCP)模組(其可在處理模組64中實施)可操作地耦接為根據WLAN協定將MPDU轉換為PLCP協定資料單元(PPDU)。物理介質相關(PMD)模組可操作地耦接為根據多個WLAN協定的工作模式中的一個將PPDU轉換為多個射頻(RF)信號,其中,多個工作模式包括多輸入和多輸出組合。
物理介質相關(PMD)模組(將參照圖10A和圖10B更詳細描述)的一種實施方式包括錯誤保護模組、解複用模組和多個直接轉換模組。錯誤保護模組(其可在處理模組64中實施)可操作地耦接為重構PPDU(PLCP(實體層會聚程式)協定資料單元)以減少傳輸錯誤,從而產生錯誤保護資料。解複用模組可操作地耦接為將錯誤保護資料分成多個錯誤保護資料流程。多個直接轉換模組可操作地耦接為將多個錯誤保護資料流程轉換為多個射頻(RF)信 號。
正如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理解的那樣,圖2的無線通訊裝置可使用一個以上積體電路來實現。例如,主機裝置可在一個積體電路上實現,基頻處理模組64和記憶體66可在第二積體電路上實現,以及無線電設備60的其餘元件、少量天線82-86可在第三積體電路上實現。作為一種可替代實例,無線電設備60可在單個積體電路上實現。作為又一實例,主機裝置的處理模組50以及基頻處理模組64可以是在單個積體電路上實現的共用處理器件。此外,記憶體52和記憶體66可在單個積體電路上和/或在與處理模組50和基頻處理模組64的共用處理模組相同的積體電路上實現。
圖3是示出WLAN發送器的射頻(RF)發送器68-72或RF前端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RF發送器68-72包括數位濾波和上採樣模組75、數位類比轉換模組77、類比濾波器79以及向上轉換模組81、功率放大器83和RF濾波器85。數位濾波和上採樣模組75接收出站符號流90中的一個並對其數位濾波,且隨後將符號流速率上採樣至期望速率來產生濾波後的符號流87。數位類比轉換模組77將濾波後的符號87轉換為類比信號89。該類比信號可包括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
類比濾波器79對類比信號89濾波來產生濾波後的類比信號91。向上轉換模組81(其可包括一對混頻器和濾波器)將濾波後的類比信號91與由局部振盪模組100產生的局部振盪93混頻,以產生高頻信號95。高頻信號95的頻率相當於出站RF信號92的頻率。
功率放大器83放大高頻信號95,以產生放大後的高頻信號97。RF濾波器85(其可以是高頻帶通濾波器)對放大後的高頻信號97濾波,以產生所期望的輸出RF信號92。正如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理解的那樣,各射頻發送器68-72將包括如圖3所示的類似架構,且還包括關閉機制,使得當不需要特定的射頻發送器時,射頻發送器以其不產生干擾信號和/或雜訊的這一方式停用。
圖4是示出RF接收器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這可描述RF接收器76-80中的任何一個。在本實施方式中,各RF接收器76-80包括RF濾波器101、低雜訊放大器(LNA)103、可程式設計增益放大器(PGA)105、向下轉換模組107、類比濾波器109、類比數位轉換模組111以及數位濾波和下採樣模組113。RF濾波器101(其可以是高頻帶通濾波器)接收入站RF信號94並對其濾波,以產生濾波後的入站RF信號。低雜訊放大器103基於增益設定115來放大濾波後的入站RF信號94,並將放大後的信號提供給可程式設計增益放大器105。在將入站RF信號94提供給向下轉換模組107之前,可程式設計增益放大器進一步放大入站RF信號94。
向下轉換模組107包括一對混頻器、求和模組和濾波器,以將入站RF信號與由局部振盪模組提供的局部振盪(LO)混頻,從而產生類比基頻信號。類比濾波器109對類比基頻信號濾波,並將其提供給類比數位轉換模組111,該類比數位轉換模組111將其轉換為數位信號。數位濾波和下採樣模組113對數位信號濾波並隨後調整取樣速率,以產生數位樣本(對應於入站符號流96)。
圖5是示出用於資料的基頻處理的方法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該圖示出了用於由基頻處理模組64將出站資料88轉換為一個以上出站符號流90的方法。該處理始於步驟110,在步驟110處,基頻處理模組接收出站資料88和模式選擇信號102。模式選擇信號可指示如表1至表12所示的各種工作模式中的任何一個。該處理隨後進行至步驟112,在步驟112處,基頻處理模組根據偽隨機序列對資料加擾,以產生加擾資料。注意,偽隨機序列可由回饋移位暫存器用生成多項式S(x)=x7 +x4 +1來生成。
該處理隨後進行至步驟114,在步驟114處,基頻處理模組基於模式選擇信號來選擇多個編碼模式中的一個。隨後該處理進行至步驟116,在步驟116處,基頻處理模組根據所選擇的編碼模式來對加擾資料編碼,以產生編碼資料。可利用各種編碼方案(例如,摺積編碼、裡德-所羅門(RS)編碼、渦輪編碼、渦輪網格編碼調製(TTCM)編碼、LDPC(低密度同位)編碼等)中的任何一種或多種來進行編碼。
該處理隨後進行至步驟118,在步驟118處,基頻處理模組基於模式選擇信號來確定發射流數量。例如,模式選擇信號將選擇指示1個、2個、3個、4個或更多天線可被用於發射的具體模式。因此,發射流數量將相當於由模式選擇信號指示的天線數量。該處理隨後進行至步驟120,在步驟120處,基頻處理模組根據模式選擇信號中的發射流數量來將編碼資料轉換為符號流。該步驟將參照圖6來更詳細描述。
圖6是示出進一步定義圖5的步驟120的方法的實施 方式的示意圖。該圖示出了由基頻處理模組執行的根據發射流數量和模式選擇信號來將編碼資料轉換為符號流的方法。該處理始於步驟122,在步驟122處,基頻處理模組將編碼資料交織到通道的多個符號和子載波上,以產生交織資料。一般地,交織處理被設計為將編碼資料分散到多個符號和發射流上。這允許接收器處的檢測和錯誤校正能力的提高。在一種實施方式中,該交織處理將遵循針對向後相容模式的IEEE 802.111(a)或(g)標準。對於較高性能模式(例如,IEEE 802.11(n)),該交織也將在多個發射通路或發射流上進行。
該處理隨後進行至步驟124,在步驟124處,基頻處理模組將交織資料解複用為許多並行交織資料流程。並行流的數量相當於發射流的數量,發射流的數量反過來又相當於由正在利用的具體模式指示的天線數量。該處理隨後進行至步驟126和128,其中,針對各並行交織資料流程,基頻處理模組均將交織資料映射成正交振幅調製(QAM)符號,以在步驟126處產生頻域符號。在步驟128處,基頻處理模組將頻域符號轉換為時域符號,這可利用快速傅立葉逆變換來進行。頻域符號向時域符號的轉換還可包括添加迴圈首碼,以允許在接收器處去除符號間的干擾。注意,在表1至表12的模式表中定義了快速傅立葉逆變換和迴圈首碼的長度。一般地,對於20MHz通道採用64點快速傅立葉逆變換,以及對於40MHz通道採用128點快速傅立葉逆變換。
該處理隨後進行至步驟130,在步驟130處,基頻處理模組針對各並行交織資料流程對時域符號進行空間和時間 編碼,以產生符號流。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可通過利用編碼矩陣將並行交織資料流程的時域符號空間和時間編碼為相應數量的符號流來進行空間和時間編碼。可替代地,可通過利用編碼矩陣將M個並行交織資料流程的時域符號空間和時間編碼為P個符號流來進行空間和時間編碼,其中,P=2M。在一種實施方式中,編碼矩陣可包括以下形式: 編碼矩陣的行數對應於M,以及編碼矩陣的列數對應於P。編碼矩陣內的常數的具體符號值可以是實數或虛數。
圖7至圖9是示出用於編碼加擾資料的各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圖7是可被基頻處理模組使用以在圖5的步驟116處對加擾資料編碼的一種方法的示意圖。在該方法中,圖7的編碼可包括可選步驟144,在步驟144處,可選擇地,基頻處理模組可採用外部裡德-所羅門(RS)碼進行編碼,以產生RS編碼資料。注意,步驟144可與以下所述步驟140並存執行。
此外,該處理繼續至步驟140,在步驟140處,基頻處理模組採用64個狀態碼和生成多項式G0 =1338 和G1 =1718 對加擾資料(其可能已經過或者可能未經過RS編碼)進行摺積編碼,以產生摺積編碼資料。該處理隨後進行至步驟142,在步驟142處,基頻處理模組根據模式選擇信號以多種比率中的一種對摺積編碼資料增信刪餘,以產生編碼資料。注意,增信刪餘比率可包括1/2、2/3和/或3/4或者如 表1至表12中指定的任何比率。注意,對於具體模式,該比率可針對向後相容IEEE 802.11(a)、IEEE 802.11(g)或IEEE 802.11(n)的比率要求來選擇。
圖8是可被基頻處理模組使用以在圖5的步驟116處對加擾資料編碼的另一編碼方法的示意圖。在該實施方式中,圖8的編碼可包括可選步驟148,在步驟148處,可選擇地,基頻處理模組可採用外部RS碼進行編碼,以產生RS編碼資料。注意,步驟148可與以下所述步驟146並存執行。
該方法隨後繼續至步驟146,在步驟146處,基頻處理模組根據互補數鍵控(CCK)碼對加擾資料(其可能已經過或者可能未經過RS編碼)編碼,以產生編碼資料。這可根據IEEE 802.11(b)規範、IEEE 802.11(g)規範和/或IEEE 802.11(n)規範來進行。
圖9是用於在步驟116處對加擾資料編碼的又一方法的示意圖,該方法可由基頻處理模組來執行。在該實施方式中,圖9的編碼可包括可選步驟154,在步驟154處,可選擇地,基頻處理模組可採用外部RS碼進行編碼,以產生RS編碼資料。
隨後,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該處理繼續至步驟150,在步驟150處,基頻處理模組對加擾資料(其可能已經過或者可能未經過RS編碼)進行LDPC(低密度同位)編碼,以產生LDPC編碼位元。可替代地,步驟150可通過採用256個狀態碼和生成多項式G0 =5618 和G1 =7538 對加擾資料(其可能已經過或者可能未經過RS編碼)進行摺積編碼以產生摺積編碼資料來操作。該處理隨後進行至步驟152,在 步驟152處,基頻處理模組根據模式選擇信號以多種比率中的一種對摺積編碼資料增信刪餘,以產生編碼資料。注意,在表1至表12中針對相應模式示出了增信刪餘比率。圖9的編碼還可包括可選步驟154,在步驟154處,基頻處理模組將摺積編碼與外部裡德-所羅門碼相結合,以產生摺積編碼資料。
圖10A和圖10B是示出無線電發送器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這可包括WLAN發送器的PMD模組。在圖10A中,示出了基頻處理包括加擾器172、通道編碼器174、交織器176、解複用器170、多個符號映射器180-184、多個快速傅立葉逆變換(IFFT)/迴圈首碼添加模組186-190以及空間/時間編碼器192。發送器的基頻部分還可包括模式管理模組175,該模式管理模組175接收模式選擇信號173,並為無線電發送器部分產生設定179,以及為基頻部分產生比率選擇171。在該實施方式中,加擾器172、通道編碼器174和交織器176包括錯誤保護模組。符號映射器180-184、多個IFFT/迴圈首碼添加模組186-190、空間/時間編碼器192包括數位基頻處理模組的一部分。
工作時,加擾器172將偽隨機序列(例如,在伽羅華有限域(GF2)中)添加至出站資料位元88以使資料出現隨機。偽隨機序列可由回饋移位暫存器利用生成多項式S(x)=x7 +x4 +1來生成,以產生加擾資料。通道編碼器174接收加擾資料,並生成具有冗餘的新位元序列。這將使改善接收器處的檢測成為可能。通道編碼器174可以多種模式中的一種來工作。例如,為向後相容IEEE 802.11(a)和IEEE 802.11(g),通道編碼器具有採用64個狀態和生成多項式 G0 =1338 和G1 =1718 的比率1/2的摺積編碼器形式。根據所指定的比率表(例如,表1至表12),摺積編碼器的輸出可被增信刪餘至比率1/2、2/3和3/4。為向後相容IEEE 802.11(b)以及IEEE 802.11(g)的CCK模式,通道編碼器具有如IEEE 802.11(b)所定義的CCK碼形式。對於較高資料速率(諸如表6、表8和表10中所示資料速率),通道編碼器可使用如上所述的相同摺積編碼,或者通道編碼器可使用更強大的碼,包括具有更多狀態的摺積碼、上述各種類型的錯誤校正碼(ECC)中的任何一個或多個(例如,RS、LDPC、渦輪、TTCM等)、並行級聯(渦輪)碼和/或低密度同位(LDPC)塊碼。此外,這些碼中的任何一個均可與外部裡德-所羅門碼相結合。基於對性能、向後相容和低延遲的平衡,一個或多個這些碼可能是最佳的。注意,將參照後續附圖更詳細地描述級聯渦輪編碼和低密度同位。
交織器176接收編碼資料,並將其分散到多個符號和發射流上。這允許接收器處的檢測和錯誤校正能力的提高。在一種實施方式中,交織器176將遵循向後相容模式的IEEE 802.11(a)或(g)標準。對於較高性能模式(例如,諸如表6、表8和表10所示),交織器會將資料交織在多個發射流上。解複用器170將來自交織器176的串列交織流轉換為M個用於發射的並行流。
各符號映射器180-184從解複用器接收M個並行通路資料中的相應一個。各符號映射器180-184根據比率表(例如,表1至表12)將位元流鎖定映射為正交振幅調製QAM符號(例如,BPSK、QPSK、16 QAM、64 QAM、256 QAM等)。對於IEEE 802.11(a)的向後相容性,可使用雙格雷編 碼。
由各符號映射器180-184產生的映射符號被提供給IFFT/迴圈首碼添加模組186-190,IFFT/迴圈首碼添加模組186-190進行頻域向時域的轉換,並添加首碼,該首碼允許在接收器處去除符號間干擾。注意,在表1至表12的模式表中定義了IFFT和迴圈首碼的長度。一般地,對於20MHz通道將使用64點IFFT,以及對於40MHz通道將使用128點IFFT。
空間/時間編碼器192接收M個並行通路的時域符號,並將其轉換為P個輸出符號。在一種實施方式中,M個輸入通路的數量將等於P個輸出通路的數量。在另一實施方式中,輸出通路的數量P將等於2M個通路。針對各通路,空間/時間編碼器將輸入符號與編碼矩陣相乘,該編碼矩陣具有以下形式:
編碼矩陣的行對應於輸入通路的數量,以及列對應於輸出通路的數量。
圖10B示出了發送器的無線電部分,該無線電部分包括多個數位濾波/上採樣模組194-198、數位類比轉換模組200-204、類比濾波器206-216、I/Q調製器218-222、RF放大器224-228、RF濾波器230-234和天線236-240。來自空間/時間編碼器192的P個輸出被相應數位濾波/上採樣模組194-198接收。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數位濾波/上採樣模組194-198是數位基頻處理模組的一部分,且其餘組件包括多 個RF前端。在該實施方式中,數位基頻處理模組和RF前端包括直接轉換模組。
工作時,處於啟動的無線電通路的數量對應於P輸出的數量。例如,若僅生成一個P輸出通路,則僅一個無線電發送器通路將啟動。正如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理解的那樣,輸出通路的數量可包括從一個到任何期望數量的範圍。
數位濾波/上採樣模組194-198對相應符號濾波並調整取樣速率,以便與數位類比轉換模組200-204的期望取樣速率相對應。數位類比轉換模組200-204將經數位濾波和上採樣的信號轉換為相應的同相和正交類比信號。類比濾波器206-214對相應的類比信號的同相和/或正交分量濾波,並將濾波後的信號提供給相應的I/Q調製器218-222。I/Q調製器218-222基於由局部振盪器100產生的局部振盪,將I/Q信號向上轉換為射頻信號。
RF放大器224-228放大RF信號,隨後在經由天線236-240發射之前,該RF信號經由RF濾波器230-234濾波。圖11A和圖11B是示出無線電接收器(如由附圖標記250所示)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這些圖示出了接收器的另一實施方式的示意性框圖。圖11A示出了接收器的類比部分,該類比部分包括多條接收通路。各接收通路包括天線、RF濾波器252-256、低雜訊放大器258-262、I/Q解調器264-268、類比濾波器270-280、類比數位轉換器282-286以及數位濾波和下採樣模組288-292。
工作時,天線接收入站RF信號,該入站RF信號經由RF濾波器252-256進行帶通濾波。相應的低雜訊放大器 258-262放大濾波後的信號,並將其提供給相應的I/Q解調器264-268。I/Q解調器264-268基於由局部振盪器100產生的局部振盪,將RF信號向下轉換為基頻同相和正交類比信號。
相應的模擬濾波器270-280分別對同相和正交模擬分量濾波。類比數位轉換器282-286將同相和正交類比信號轉換為數位信號。數位濾波和下採樣模組288-292對數位信號濾波並調整取樣速率,以對應於基頻處理速率,這將在圖11B中描述。
圖11B示出了接收器的基頻處理。該基頻處理包括空間/時間解碼器294、多個快速傅立葉轉換(FFT)/迴圈首碼移除模組296-300、多個符號解映射模組302-306、複用器308、解交織器310、通道解碼器312和解擾模組314。基頻處理模組還可包括模式管理模組175,該模式管理模組175基於模式選擇173來產生比率選擇171和設定179。空間/時間解碼模組294(其執行空間/時間編碼器192的相反功能)從接收器通路接收P個輸入,並產生M個輸出通路。M個輸出通路經由FFT/迴圈首碼移除模組296-300(其執行IFFT/迴圈首碼添加模組186-190的相反功能)來處理,以產生頻域符號。
符號解映射模組302-306利用符號映射器180-184的逆處理來將頻域符號轉換為資料。複用器308將解映射的符號流合成為單個通路。
解交織器310利用由交織器176執行的功能的相反功能來對單個通路解交織。解交織的資料隨後被提供給通道解碼器312,該通道解碼器312執行通道編碼器174的相反 功能。解擾器314接收解碼資料並執行加擾器172的相反功能,以產生入站資料98。
圖12是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以上不同方面和/或實施方式來工作的接入點(AP)和多個無線局域網(WLAN)裝置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AP點1200可相容任何數量的通訊協議和/或標準,例如,IEEE 802.11(a)、IEEE 802.11(b)、IEEE 802.11(g)、IEEE 802.11(n)以及根據本發明的各個方面。根據本發明的某些方面,該AP也支持與IEEE 802.11x標準的現行版本的向後相容。根據本發明的其他方面,AP 1200支援與具有多個通道頻寬、MIMO維度(dimension)的WLAN裝置1202、1204和1206的且以未被現行IEEE 802.11x運行標準支援的資料吞吐率的通訊。例如,接入點1200和WLAN裝置1202、1204和1206可支援根據現行版本裝置以及從40MHz到1.28GHz以上的通道頻寬。接入點1200和WLAN裝置1202、1204和1206支持4×4以上的MIMO維度。具備了這些特性,接入點1200和WLAN裝置1202、1204和1206可支援到1GHz以上的資料吞吐率。
AP 1200支援與多於一個的WLAN裝置1202、1204和1206同時通訊。可經由OFDM音調(tone)分配(例如,給定集群中的某些OFDM音調)、MIMO維度複用或者經由其他技術來服務同時通訊。針對一些同時通訊,例如,AP 1200可分別分配其多個天線中的一個以上,以支援與各WLAN裝置1202、1204和1206的通訊。
此外,AP 1200和WLAN裝置1202、1204和1206均向後相容IEEE 802.11(a)、IEEE 802.11(b)、IEEE 802.11(g) 和IEEE 802.11(n)運行標準。在支援這種向後相容性時,這些裝置支援與這些現行運行標準相一致的信號格式和結構。
一般地,如本文所述的通訊可針對由單個接收器或多個單獨接收器(例如,經由多用戶多輸入多輸出(MU-MIMO)和/或不同於具有多個接收器位址的單個發射的OFDMA發射)的接收。例如,單個OFDMA發射使用不同音調或音調集(例如,集群或通道)來發送不同資訊集,各資訊集在時域中同時被發送至一個以上接收器。此外,發送至一個用戶的OFDMA發射等價於OFDM發射(例如,OFDM可被視為OFDMA的子集)。單個MU-MIMO發射可包括共用音調集上的空間分集信號,各空間分集信號包括不同資訊,且各空間分集信號被發送至一個以上的不同接收器。一些單個發射可以是OFDMA和MU-MIMO的組合。如本文所述,多用戶(MU)可被視為是同時共用至少一個集群(例如,至少一個頻帶內的至少一個通道)的多個使用者。
所示MIMO收發器可包括SISO、SIMO和MISO收發器。用於該通訊(例如,OFDMA通訊)的集群可以是連續的(例如,彼此相鄰的)或不連續的(例如,由帶隙保護間隔分開的)。不同OFDMA集群上的發射可以是同時的或非同時的。如本文所述的這種無線通訊裝置可以支援經由單個集群或其任何組合的通訊。對於某些實施方式,傳統使用者和新版本用戶(例如,TGac MU-MIMO、OFDMA、MU-MIMO/OFDMA等)可在給定時間共用頻寬,或者它們在不同時間被調度。該MU-MIMO/OFDMA發送器(例如, AP或STA)可在單個彙聚資料包(諸如,時間複用)中相同集群(例如,至少一個頻帶內的至少一個通道)上將資料包發送至多於一個的接收無線通訊裝置(例如,STA)。在該情況下,可能針對到相應接收無線通訊裝置(例如,STA)的所有通訊鏈路均需要通道訓練(channel training)。圖13是示出可被用於支持與至少一個其他無線通訊裝置通訊的無線通訊裝置和集群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一般而言,集群可被視為在可位於一個以上頻帶(例如,被相對較大的量分開的頻譜部分)中的一個以上通道(例如,頻譜細分部分)內或之間的音調映射的描述(諸如針對OFDM符號)。作為一個實例,20MHz的各種通道可位於5GHz頻帶內或位於以5GHz頻帶為中心的附近。任何該頻帶內的通道均可以是連續的(例如,彼此相鄰的)或不連續的(例如,被某個保護間隔或帶隙分開)。通常情況下,一個以上通道可位於給定頻帶內,且不同頻帶不一定需要在其內具有相同數量的通道。此外,集群可大體被理解為一個以上頻帶之間的一個以上通道的任何組合。
該圖的無線通訊裝置可以是本文所述各種類型中的任何一個和/或等價物(例如,AP、WLAN裝置或包括但不限於圖1所示無線通訊裝置的任何一個的其他無線通訊裝置等)。無線通訊裝置包括多個天線,一個以上的信號可從該多個天線被發射至一個以上接收無線通訊裝置和/或從一個以上其他無線通訊裝置接收。
該集群可被用於經由不同的一個以上所選天線的信號發射。例如,不同集群被示出為用於分別使用不同的一個以上天線來發射信號。
同時,需要注意,對於某些實施方式,可採用一般術語,其中,發送無線通訊裝置(例如,諸如為接入點(AP)或相對於其他STA作為“AP”來工作的無線站(STA))發起通訊,和/或相對於許多其他(例如,諸如為STA)作為網路控制器類型的無線通訊裝置來工作,且該接收無線通訊裝置(例如,諸如為STA)回應支持該通訊的發送無線通訊裝置並與其協作。當然,儘管該一般術語“發送無線通訊裝置和接收無線通訊裝置”可被用於區分由通訊系統內的這些不同無線通訊裝置執行的操作,但該通訊系統內的所有這些無線通訊裝置自然可支援去往通訊系統內的其他無線通訊裝置和來自通訊系統內的其他無線通訊裝置的雙向通訊。換言之,各種類型的發送無線通訊裝置和接收無線通訊裝置可全部支援去往通訊系統內的其他無線通訊裝置和來自通訊系統內的其他無線通訊裝置的雙向通訊。一般而言,如本文所述的這些能力、功能、操作等可適用於任何無線通訊裝置。
如本文所給出的本發明的各個方面和原理及其等價物可適用於各種標準、協議和/或建議措施(包括目前正在開發的標準、協議和/或建議措施),諸如根據IEEE 802.11x(例如,其中x為a、b、g、n、ac、ad、ae、af、ah等)的標準、協議和/或建議措施。
在某些情況下,各種無線通訊裝置可被實施為支援與對任何的各種不同條件、參數等的監測和/或檢測並將該資訊提供給另一無線通訊裝置相關聯的通訊。例如,在一些情況下,無線通訊裝置可被實施為具有類似於諸如在無線局域網(WLAN)環境下的無線站(STA)的某些特性的智 慧型儀器表站(SMSTA),但也能可操作地執行與根據監測和/或檢測的一個以上測量相關聯的這種通訊。在某些應用中,該裝置可能僅非常罕見地工作。例如,當與該裝置處於省電模式(例如,睡眠模式、降低功能的工作模式、低功耗工作模式等)的時間段相比時,工作時間段相比之下可能微乎其微(例如,僅為該裝置處於這一省電模式的時間段的幾個百分點或幾十個百分點[或更小部分]或者更少)。
例如,該裝置可從這一省電模式下喚醒來僅執行某些操作。例如,該裝置可從這一省電模式下喚醒來執行對一個以上的參數、條件、約束等的檢測和/或測量。在該工作時段期間(例如,其中,裝置未處於省電模式),該裝置也可執行將該資訊向另一無線通訊裝置(例如,接入點(AP)、另一SMSTA、無線站(STA)或者作為AP來工作的這種SMSTA或STA等)的發送。需要注意,該裝置可以不同於(例如,大於)裝置進入用於執行發送的工作模式的頻率的頻率進入用於執行檢測和/或監測的工作模式。例如,該裝置可喚醒一定次數來進行相繼的各種檢測和/或監測操作,且在這些操作期間獲取的這些資料可被儲存(例如,在裝置內的記憶體儲存元件中),以及在專用於資料發送的其後的工作模式期間,對應於多個相應檢測和/或監測操作的多個資料部分可在專用於資料發送的工作模式期間被發送。
此外,需要注意,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裝置可包括監視器和/或檢測器兩者的能力以及無線通訊能力。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該裝置可連接和/或耦接至監視器和/或檢測 器,並用於實現有關監視器和/或檢測器的監測和/或檢測操作的無線通訊。
該裝置的應用環境可以改變,為了說明,以下向讀者提供並描述一些示例性但非詳盡的實施方式。還需要注意,在一些應用中,該裝置中的一些可以是電池供電,其中,節能和效率可能非常重要。此外,有許多除智慧型儀器表應用之外或者可替代其的可使用該裝置的應用;例如,某些無線通訊裝置可被實施為支援蜂窩卸載(cellular offload)和/或正常或傳統上與WLAN應用不相關的其他應用。一些應用特別針對和指向根據以及符合當前正在開發的IEEE 802.11ah標準的使用。
通過其可實現存取通訊介質的各種機制可能不同,且尤其是專用於不同環境。例如,可在不同相應時間應用不同通訊存取方案。也就是說,在第一時間期間或者在第一時間段期間,可以採用第一通訊介質存取方法。在第二時間期間或者在第二時間段期間,可以採用第二通訊介質存取方法。需要注意,可基於在一個以上時間段期間採用的一個以上現行通訊介質存取方法來自我調整地確定任何給定時間所採用的具體通訊介質存取方法。
此外,在有其內實施的多個無線通訊裝置的應用中,對於這些無線通訊裝置的不同組,可採用不同的相應時間段。例如,考慮多個STA在給定通訊裝置內可操作的實施方式,這些相應的STA可被細分為不同的相應組,該不同相應組可具有不同相應時間段的對通訊介質的存取。需要注意,任一給定的STA均可被分類在多於一個的組內,即,不同的相應STA組可在它們相應的內容上具有一些重疊。 通過使用由不同的相應裝置組使用的不同相應時間段,可在無線通訊系統內的任何一個或多個相應裝置之間實現介質存取控制(MAC)效率的增加。此外,通過確保整個系統的適當操作,可降低功耗。如上所述,這在某些應用中可能至關重要,諸如一個以上裝置是電池供電且節能非常重要的應用。此外,利用由不同STA組使用的不同相應時間段可允許根據MAC或實體層(PHY)處理的簡化。例如,某些實施方式可採用有限前導處理(例如,諸如根據例如用於正常距離和/或擴展距離類型通訊的前導集的僅子集的處理)來簡化。此外,用於某些相應時間段的MAC協議可被簡化。
需要注意,根據本文所述可大體上用於無線通訊裝置(包括任何數量類型的無線通訊裝置,例如,STA、AP、SMSTA和/或它們的任何組合等)的本發明的各個方面及其等價物,某些期望實施方式特別專用於具有一個以上SMSTA的使用。
圖14示出了在包括建築物或構築物的環境中不同位置處實施的多個無線通訊裝置的實施方式1400。在該圖中,多個相應的無線通訊裝置被實施為將有關監測和/或檢測的資訊轉發至可作為管理器、協調器等工作的一個具體無線通訊裝置(諸如,可由接入點(AP)或作為AP來工作的無線站(STA)實施),或者轉發至在轉發到AP之後可獲取的裝置(例如,諸如中間通訊裝置)。一般而言,該無線通訊裝置可被實施為執行許多資料轉發、監測和/或檢測操作中的任何一個。例如,在建築物或構築物的環境下,可能有提供給建築物或構築物的許多服務,包括天然氣服 務、暖通與空調(HVAC)、電力服務、安全服務、人員監視服務、資產監視服務、電視服務、互聯網服務和/或任何其他此類服務等。可替代地,可遍及整個環境來實施不同的相應監視器和/或檢測器,以執行有關參數而非與服務具體相關的監測和/或檢測。作為一些實例,可通過在不同位置處以及針對不同目的而實施的不同的相應監視器和/或檢測器來進行移動檢測、溫度測量(和/或其他大氣和/或環境測量)等。
不同的相應監視器和/或感測器可被實施為將有關該監測和/或檢測功能的資訊無線提供給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該資訊可連續地、週期性地、偶爾地、間歇性地等被提供,正如在某些應用中可能期望的那樣。此外,需要注意,不同的相應監視器和/或感測器的該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之間的通訊可根據雙向指示來協作,即,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可引導相應監視器和/或感測器在後續時間執行特定相關功能。
圖15示出了在車輛環境中不同位置處實施的多個無線通訊裝置的實施方式1500。該圖形象描繪了遍及整個車輛實施的可執行許多監測和/或檢測功能中的任何一個的許多不同感測器。例如,與不同機械元件相關聯的工作特性(例如,車輛內許多元件(諸如引擎、壓縮機、泵、蓄電池等)中的任何一個的溫度、工作條件等)可全部被監測,且有關該監測的資訊可被提供給協調器/管理器無線通訊裝置。圖16示出了在遍及廣泛分佈的工業環境中的不同位置處實施的多個無線通訊裝置的實施方式1600。該圖形象示出了可在相對於彼此非常遠的不同位置處實施的許多不同的相 應感測器。該圖涉及可在幾乎沒有或者完全沒有與其相關聯的無線通訊基礎設施的不同位置內實施的許多感測器。例如,在石油工業中,不同的相應泵可能在非常遠的位置處實施,且服務人員需要物理上存取不同相應位置來確定各設備和元件的工作。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可在車輛內或者在可擕式組件(諸如,包括在車輛內的膝上型電腦)內實施,並隨著車輛行駛至有該檢測和/或監測裝置的各相應位置。當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進入足夠近的區域內,使得不同相應檢測和/或監測裝置可支援無線通訊,則有關該監測和/或檢測功能的資訊可被提供給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
儘管這裡為了說明,已向讀者提供了各種相應的和示例性實施方式,但需要注意,該應用並不詳盡,且各種應用環境中的任何一個均可被實施為使得遍及整個區域來實施一個以上無線通訊裝置,並使得那些一個以上的無線通訊裝置可能僅偶爾提供資訊給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任何這種應用或通訊系統均可根據本發明的各個方面及其等價物來工作。
圖17示出了其中包括許多個無線通訊裝置的無線通訊系統的實施方式1700。就該圖而言可以看出,無線通訊裝置中的一個(例如,AP、作為AP工作的STA、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通過將服務期(SP)公告和/或分配框提供給無線通訊系統內的其他無線通訊裝置來工作。提供給不同的相應無線通訊裝置來存取通訊介質的時間段被分為不同的相應且分開的SP。給定的無線通訊裝置可僅在授權進行通訊介質存取的SP期間實現通訊介質存取。 圖18示出了其中包括多個無線通訊裝置的無線通訊系統的可替代實施方式1800。也需要注意,不同的相應無線通訊裝置可被細分為許多具體類或組,該具體類或組僅在特定SP期間被允許發送。例如,可有在第一SP期間被允許發送的第一無線通訊裝置組(例如,SMSTA),以及在第二SP期間被允許發送的第二無線通訊裝置組(例如,不特指SMSTA的STA)等。
在特定SP內未給出明確的發送許可的具體類的給定無線通訊裝置在該SP期間不允許發送。然而,需要注意,無線通訊裝置(例如,AP、作為AP工作的STA、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中的一個可為相應無線通訊裝置中的一個以上提供某些異常情況。例如,異常公告可從無線通訊裝置中的一個被發送至其他無線通訊裝置中。
根據不同的相應無線通訊裝置的這一分類和/或分組,需要注意,某些類和/或組可被分配給多於一個的特定SP。例如,給定類和/或組的無線通訊裝置可被允許在多個相應SP期間執行發送。此外,多於一個的類和/或組可被分配給任何給定的SP,使得與第一類/組相關聯的無線通訊裝置以及與第二類/組相關聯的無線通訊裝置可全部被允許在給定SP期間執行發送。
可為從無線通訊裝置(例如,AP、作為AP工作的STA、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中的一個到其他無線通訊裝置的信標發送創建特殊SP。例如,可提供該信標發送SP來確保在給定的一個以上時間段期間不允許任何類的其他無線通訊裝置工作。可替代地,無線通訊裝置(例如,AP、作為AP工作的STA、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中的 一個也可允許一些類和/或組在與信標發送相關的有關SP的時間段內工作。
讀者將理解,假設許多不同的相應無線通訊裝置在無線通訊系統內全部可操作,且可能並不全部與同一時鐘時間同步,則在不同的相應無線通訊裝置內,對於時序和時鐘精度可能有一些差異。因此,無線通訊裝置(例如,AP、作為AP工作的STA、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中的一個將用作參照,通過其在相應無線通訊裝置之間可實現SP時序。也就是說,其他相應無線通訊裝置中的每一個將保持與無線通訊裝置(例如,AP、作為AP工作的STA、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中的一個內的或由其維持的(諸如根據由基於IEEE 802.11 WLAN操作指定的定時序同步功能(TSF),或者根據具有可接受(通常很高)精度的某個其他時鐘)參照時鐘同步的本地時鐘。然而,也需要注意,某個無線通訊裝置可能免除與無線通訊裝置(例如,AP、作為AP工作的STA、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中的一個內的或由其維持的主要/主時鐘同步。例如,某個無線通訊裝置可能進入相當長的睡眠時段,且該操作可阻止與主要/主時鐘保持同步的相應能力。
圖19示出了各種無線通訊裝置內的可在介質存取控制(MAC)層實現的分時多工(TDMA)操作的實施方式1900。作為時間的函數,該圖形象示出了如何向不同的相應無線通訊裝置提供對通訊介質的存取。許多不同調度表中的任何一個均可被用於提供由各種無線通訊裝置(例如,如在圖的頂部和中部/底部示出的被省略號分開的各種相應TDMA選項所示)的存取。需要注意,向無線通訊裝 置提供對通訊介質存取的相應時間段長度上不需要一致。可為不同的相應無線通訊裝置提供不同相應持續時間的不同相應時間段。
參照該圖可以看出,提供給具有與類型“a”相關聯的特性的那些無線通訊裝置具有在沿相應時間軸的相應虛線部分(從左下延伸至右上的線)期間對通訊系統存取的機會,提供給具有與類型“b”相關聯的特性的那些無線通訊裝置具有在沿相應時間軸的相應虛線部分(從左上延伸至右下的線)期間對通訊系統存取的機會,以及提供給具有與類型“c”相關聯的特性的那些無線通訊裝置具有在沿相應時間軸的相應虛線部分(垂直和水準延伸的線)期間對通訊系統存取的機會。
換言之,提供不同的相應服務期(SP),使得可提供給與不同類和/或組相關聯的無線通訊裝置在相應時間期間對通訊介質的存取。
圖20示出了各種無線通訊裝置內的可在MAC層實現的對多個相應頻率、其頻譜、通道和/或集群的TDMA操作的實施方式2000。該圖具有一些與前述圖19的實施方式1900的相似之處,其中,至少一個區別在於,頻率分集也連同時間分集一起使用。也就是說,可在許多不同的相應通道(和/或集群等)上實現TDMA信令(signaling)。
根據本文所述這些操作和原理,需要注意,可能有用於給定的類/組的無線通訊裝置的一個以上的相應專用SP。例如,新STA可在某些SP期間相關或不相關。作為一個實例,AP可指定SP中的哪個可被用於新STA來發送相關聯請求。該資訊可由AP在信標或某個其他類型的框 (諸如探測回應框或管理框)內提供。
此外,在一些SP期間,可使用不同前導。例如,為降低實施複雜性,可採用不同類的前導,諸如可根據目前正在開發的IEEE 802.11ah標準來採用,該標準中,可根據正常距離操作來採用第一類型前導,而可根據擴展距離操作來採用第二類型前導。在採用多於一個前導的該通訊系統應用中,具有僅使用這些類型的前導中的一個來工作的單獨和相應SP可用於允許STA僅根據這些類型的前導中的一個來實施和工作。例如,假設允許STA僅在一個以上特定SP期間工作,則該STA不一定需要具有容納多個相應前導類型的能力。
此外,為節省時間,在可能時可對這些相對低功率的STA取消額外前導處理。例如,一種類型的前導可能比另一類型的前導相對較短,且對相對較長類型前導的取消操作可以節省時間、能量等。此外,為節省開銷,當需要時可取消相對較長的前導類型。例如,在一種類型的前導可能比另一類型的前導相對較短的情況下,在特定SP期間將要求所有STA使用較短類型的前導的操作可以潛在地增加這些相應SP中的工作效率。例如,在某些無線通訊裝置可根據IEEE 802.11n和/或IEEE 802.11ac來工作的通訊系統的工作中,諸如根據混合模式工作,使得一些無線通訊裝置根據一種標準工作,其他無線通訊裝置根據另一標準工作,以及某些無線通訊裝置可根據兩種標準來工作,該混合模式前導可能比格林菲爾德前導相對較長,以及與前導相關聯的開銷可能減少。
此外,對於可能幾乎不需要和/或完全不需要延遲的某 些應用(例如,諸如有關語音、視頻和/或其他即時互動式通訊的應用),與該流量相關聯的延遲可被實施為小於某個具體閾值(例如,小於T毫秒)。假設特定的TDMA SP可被用於在該應用中有助於最小化這一延遲並減少抖動。例如,語音流量可配置有其自身的相應SP,因為根據該即時、雙向以及互動式通訊應用,它具有最嚴格的延遲要求。然而,語音流量不需要被限制為單個類型的SP。例如,若非語音互聯網協定(VoIP)的彙聚時間SP將大於某個預定閾值,則語音流量可被分配給一個以上的其他SP。該操作和考慮也可針對視頻應用而執行。
例如,AP可在所期望的或對於語音、視頻等應用可接受的任何給定SP中允許與該語音、視頻等相關聯的傳輸。在可用於語音、視頻等應用的相應SP期間,若認為有必要,則其中的語音、視頻等內容可被給予高於SP中其他流量的優先順序。例如,由於與語音、視頻等應用相關聯的固有主動延遲要求,可給予分別與語音、視頻等應用相關聯的內容高於其他類型內容的優先順序。
對於SP同步,需要注意,由根據IEEE 802.11 WLAN操作指定的時序同步功能(TSF)或者根據具有可接受(通常很高)精度的某個其他時鐘可被用作參照來指定各相應SP的開始。讀者將理解,對於其中實施了許多不同無線通訊裝置(包括可電池供電的一些無線通訊裝置)的高分集無線通訊系統,具有相對不準確的時鐘和/或一些其他工作限制,同步可能面臨挑戰。此外,對於可進入相對很長睡眠時段的某些無線通訊裝置,同步也可能面臨挑戰,原因在於,在從不同的相應睡眠時段進入喚醒後,可能有由其 內的內部時序和時鐘產生或引入的不準確。
在這些應用內可以理解,在已喚醒並工作之後,一些無線通訊裝置可能經過了相對很長時間段的睡眠。因此,這些相應的無線通訊裝置可能在相對很長的時間段內不一定接收信標。若TSF未在相對很長的時間段(例如,Y秒)內同步,則TSF可能對於某些SP不是充分的、可接受的或有效的參照。因此,對於時序和/或同步可能或者潛在可能有問題的那些無線通訊裝置(諸如低功率(LP)STA),TSF可被整合和/或包括在諸如AP與相應STA之間的資料交換的通訊內,為同步它們相應的內部計時器,這些相應的STA可相對較不頻繁地喚醒來接收信標。也就是說,某些資訊(諸如TSF)可能被搭載在與這些相應無線通訊裝置的通訊上或者包括在該通訊內。此外,一些LP STA在其他SP期間可能競爭通訊介質存取。例如,給定無線通訊裝置的相應TSF計時器可能因超過一定量(例如,諸如閾值,諸如在睡眠S秒之後大於N毫秒)而關閉。此外,若具體實施方式中需要,該LP STA可被允許在所有時間而不是在任何特定SP邊界內競爭對通訊介質的存取,因此,由於許多原因中的任何一個(包括可能小於完全準確的內部時鐘,它們在相對很長的時間段內睡眠這一事實,它們相對於其他無線通訊裝置與其同步的主要/主時鐘脫離了同步這一事實等),LP STA可能無法很容易地辨別相應的SP邊界。此外,對於根據TDMA信令的操作以及給定的對不同的相應無線通訊裝置將使用不同的相應內部時鐘(例如,通常情況下基於內部工作晶振)來工作的考慮,即使可能有將試圖最小化不同的相應裝置之間的同步性缺乏的某些同步 操作,但在現實應用中,不幸的是,不同的相應裝置的不同相應時鐘之間也可能有某些差異、不準確等。例如,在WLAN環境內用於無線通訊裝置(例如,STA)的晶振可能具有以一定量百萬分之幾(例如,X ppm)指示的精度。給定無線通訊裝置內採用的該晶振的精度導致了本地TSF時鐘的變動,該本地TSF時鐘在特定無線通訊裝置中被用作對各相應SP開始的參照。未具體指定或者作為低功率來工作的這些無線通訊裝置(例如,非LP STA)可能夠通過使用從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例如,AP、作為AP工作的STA等)接收到的資訊來校正它們相應的TSF計時器,諸如可在信標中從該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接收。若給定無線通訊裝置無法接收、處理等某些數量的特定相應信標(例如,因為它已在睡眠、進入睡眠、處於小於完整功能的狀態等),則在錯誤累積到顯著且難以管理的大小(例如,時序差異和/或錯誤超出可很容易校正的水準)之前,相應無線通訊裝置可能無法校正與定時參照有關的錯誤。
考慮一個示例性實例,若T為無線通訊裝置已睡眠的時間量,則當它醒來時,特定無線通訊裝置在其相應的TSK時鐘內可能具有多達E=T×X×10-6 的錯誤(例如,考慮T為無線通訊裝置睡眠的時間量,X為以ppm指示的精度,以及E為錯誤)。作為更詳細的實例,通過將值分配給這些相應的變數,T=7200秒(兩小時)、X=20,則相關錯誤E將約為150ms。
一般而言,期望與SP相關聯的相應邊界具有小於相對很小的量的容差(例如,約0.1ms)。為允許無線通訊裝置 (例如,LP STA)中對TSF計時器校正無需特定無線通訊裝置等待接收信標,TSF計時器可嵌入從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例如,AP、作為AP工作的STA等)發送至無線通訊系統內的任何其他無線通訊裝置(例如,系統內的STA、BSS等)的一個以上的響應框中。此外,儘管需注意某些時序相關的資訊(包括TSF計時器相關的資訊)可包括在從一個無線通訊裝置發送至其他無線通訊裝置的信標內,但也需要注意,任何所期望的其他框(例如,無特定信標)可替代性的包括或者也可包括該時序相關的資訊(包括TSF計時器相關的資訊),且可通過無線通訊裝置中的任何一個(例如,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或其他無線通訊裝置中的任何一個,包括任何的STA)來發送,以提供另外的或者頻繁的時序資訊來允許給定的無線通訊裝置(例如,喚醒的STA)有機會同步其相應時鐘,而無需專門地必須等待信標到來。
此外,為避免無線通訊裝置在指定用於特定無線通訊裝置的SP之外發送的可能性,該無線通訊裝置可調度更接近SP中間的相應喚醒時間。可以理解,由於存在有關給定無線通訊裝置的內部時序參照的相對不準確時序的可能性,通過將喚醒時間調度為遠離相應SP的邊緣,將使得給定無線通訊裝置將喚醒並在SP邊緣/邊界處開始發送的可能性變得更小。
此外,再次參照上文採用的變數,其中,E為相關錯誤,若確定E>P×Tdur(其中,Tdur為特定SP的持續時間),且此外其中P<1/2,則TDMA信令可能不是最佳解決方案或者不適用於給定的無線通訊裝置(例如,STA)。例如, 若STA具體化為LP STA,則該特定STA可能無法喚醒包括特定值以下(即,P×Tdur值以下)的時序錯誤的同步。此外,可能未具體化為LP STA但可替代地被稱為中功率低資料率STA(MPLD STA)的這些STA可能可操作地偶爾喚醒以接收信標並維持時序精度。例如,即使該MPLD STA不一定保持睡眠或者不活動達足夠長以致於使TSF跟蹤錯誤超過某個閾值(例如,0.1ms)的時間段,該無線通訊裝置可能也仍喚醒以接收信標並維持充分或者可接受的時序精度。給出另一方式,若給定無線通訊裝置的內部時鐘不能足夠好地維持精度(例如,諸如至少具有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精度的一半),則TDMA信令可能潛在地不是對該實施方式的最佳或優選實施。類似地,對於保持睡眠達很長時間段以致於維持在甚至是如上所述的相對寬鬆的約束內的時序同步的這些無線通訊裝置,對TDMA信令的可替代性實施也可能是優選的。
圖21示出了用於無線通訊系統內的各種無線通訊裝置的多個服務期(SP)的實施方式2100。就該圖而言可以看出,可提供給定SP公告/分配來引導對隨後相對很長時間段的操作,其中,在不同的相應時間段期間可採用不同通訊介質存取選項(例如,增強型分散式通道存取(EDCA)、輪詢、調度或載波檢測多址/衝突避免(CSMA/CA)等和/或它們的任何組合等)。
例如,在該圖頂部,給定的公告/分配框(例如,從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被提供給許多其他無線通訊裝置,該許多其他無線通訊裝置指定在時間段上依次執行的不同相應介質存取選項,並重複該模式。也就是說,可由 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例如,AP)來確定的SP實例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是週期性的。公告/分配可包括整個模式被重複的次數、不同相應介質存取選項執行的相應次序、和/或與該週期性相關聯的其他特性等。就該圖的中間而言可以看出,可能存在沒有被相應無線通訊裝置中的任何一個允許的通訊介質存取的給定時間段。此外,就該圖的底部而言可以看出,可能存在沒有被相應無線通訊裝置中的任何一個允許的通訊介質存取的多個相應時間段。
圖22示出了用於無線通訊系統內的各種無線通訊裝置的多個SP的可替代實施方式2200。就該圖而言可以看出,不同的相應SP公告之間可能有很大改變和變動。例如,第一SP公告可指示其後待執行的一個以上第一通訊介質存取選項。第二SP公告可指示其後待執行的一個以上第二通訊介質存取選項。不同的相應SP公告也可包括一個以上共用通訊介質存取選項。如本文其他實施方式的方面和/或附圖也描述的那樣,給定SP公告可基於之前歷史、操作和/或環境條件等(諸如參照一個以上的其他之前的SP)自我調整地生成。也就是說,基於任何一個以上的之前考慮,該SP公告可自我調整地確定。
一般而言,各相應SP可在由無線通訊系統內的無線通訊裝置中的一個(例如,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AP、作為AP工作的STA等)提供的SP公告和/或分配內來描述。就該圖而言可以看出,該SP公告可以是週期性的。此外,該SP公告可通過由無線通訊裝置發送的各種不同類型的框中的任何一個(例如,信標、包括資料框、管理框、 應答框、探測回應等的定期發送框)來實現。此外,需要注意,儘管某些實施方式通過有些規律地(例如,定期地、根據統一時基等)提供相應SP公告來工作,但可替代實施方式設想隨後定期在其他相應時間提供該SP公告(例如,在非指定/非一致/非週期性時間提供該SP公告,諸如可根據某些事件、條件、動作等來進行)。
在可包括在SP公告框的各種實施方式內的各種信息量之間,給定實施方式的SP公告框可包括允許和不允許使用所描述或者對應於給定SP公告框的一個以上SP的這些特定無線通訊裝置。例如,在某些實施方式中為相關ID(AID)(例如,對允許和/或不允許在SP中工作的全部48位元MAC位址的縮略但唯一的替代)。例如,AID可被視為全部48位元MAC位址到相對較短位的地址(諸如11位,其在BSS內唯一)的一一映射。也就是說,在給定BSS內,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例如,AP)可分配相應AID給其內的相應無線通訊裝置。
對於可被允許和/或不允許在相應SP內工作的這些無線通訊裝置的分類,可做出整個類的定義,且該資訊可在SP公告框內提供。例如,基於它們的相應需求和/或特性,不同類型的無線通訊裝置可被歸類在一個以上的類中。例如,基於包括給定無線通訊裝置的發送頻率、所需頻寬要求(例如,感測器和/或監測裝置/STA可能需要比其他裝置/STA相對較低的頻寬)、與其相關聯的流量模式、框架格式功能、針對不同的相應流的服務品質(QoS)/延遲限制(例如,包括諸如針對包括語音、視頻、資料等的不同類型的其相對QoS/延遲限制)、由特定無線通訊裝置交付的或者交 付給特定無線通訊裝置的專用流量流的存在性等的許多考慮中的任何一個,不同的相應無線通訊裝置可被歸類為一個以上允許類和不允許類。
此外,需要注意,在給定BSS內,可能存在具有混合功能(例如,IEEE 802.11n、IEEE 802.11ac、IEEE 802.11ah[目前正在開發]和/或該IEEE 802.11x功能集的任何其他組合等)的不同相應無線通訊裝置。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有所採用的不同的相應前導類型,諸如對應於正常或典型操作的第一前導類型(例如,可與手機、膝上型電腦等相關聯的相對很高的輸送量),以及對應於另一應用類型的第二前導類型(例如,低雜訊採集,具有相對較長的前導,諸如可用於檢測和/或監測應用)。根據給定SP的操作可指定在該SP內工作的這些相應無線通訊裝置必須在特定工作模式內運行(例如,根據擴展距離工作模式或根據正常工作模式)。
此外,對於在給定SP內工作的相應無線通訊裝置的歸類和分類,一個以上的類可通過無線通訊裝置中的任何一個(例如,不一定只通過諸如AP的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來確定。若需要,該相應無線通訊裝置的歸類和分類可以協作方式執行,使得無線通訊系統內的一個以上無線通訊裝置提供某個分類,且該分類經過協商並最終由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諸如AP)許可。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該分類可在通過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諸如AP)的相關聯期間來執行。可以允許潛在的發送器的間距在時間上彼此分開足夠遠(例如,來自各種通訊裝置的相應發送在時間上充分分開)的方式來進行這些相應類的 分配,以減少來自相應無線通訊裝置的衝突的概率。此外,根據組ID相關的操作,可實現將相應無線通訊裝置歸類為一個以上的不同相應組,如上述通過引用結合的美國實用專利申請中的一個所述。例如,可以單獨的交換方式來指定和識別無線通訊裝置組,且這些無線通訊裝置可分配有特定的組ID值。這一組ID的使用可以是一種可行措施,通過該措施某些無線通訊裝置可被指定和識別,並被允許在特定SP期間工作。
此外,對於與SP公告相關聯的其他特性,SP的起始可與發送無線通訊裝置的時鐘相關聯,從發送無線通訊裝置(例如,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諸如AP)發送SP公告作為參照。如參照本文某些實施方式和/或附圖所述,該SP公告可指示一個以上後續SP的週期性(如果適用)、一個以上後續SP的持續時間、在一個以上後續SP(或者其細分)期間採用或者允許的相應被允許通訊介質存取選項(例如,增強型分散式通道存取(EDCA)、輪詢、調度、載波檢測多址/衝突避免(CSMA/CA)等和/或它們的任何組合等)、是否允許或者不允許任何的框架格式類型和/或任何其他期望資訊等。此外,SP識別字可包括在任何實施方式的SP公告內,該SP識別字唯一標識SP、週期性SP集、非週期性SP集等。一般地,該單個SP識別字或多個SP識別字可以各相應SP識別字可被視為對應於可在其他地方(例如,在查詢表、記憶體、圖表等內)定義的許多參數的索引這一方式來實施。
此外,SP公告可被用作在用於其中的所有其他類型流量的一個以上給定SP期間使通訊網路安靜的機制。例如, SP公告可被用於將有關這些非指定無線通訊裝置具體何時不發送的資訊提供給在給定SP內未指定的這些無線通訊裝置。也就是說,SP公告可包括SP起始的描述、其週期性(如果有)、持續時間、一個以上被允許類、一個以上不被允許類等,且該資訊可被某些非參與類用於確定具體它們何時不發送。一般地,若無線通訊裝置未被明確提供有關其具體被允許或不被允許的資訊,則SP公告內的該附加資訊可被用於推斷是否該無線通訊裝置在SP公告內指定的一個以上SP期間可以或者不可以發送。
此外,任何數量的框交換可被用於在給定SP期間使用於其他類型流量的通訊網路安靜。作為一個實例,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諸如AP)在各相應SP的開始可發送特定的保持消息到非參與類。該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諸如AP)也可在緊接SP開始的公告發送內該SP起始處公告SP。該公告可包括允許具有相對較低精度的時鐘的這些無線通訊裝置(例如,LP STA)同步它們的相應時鐘的時鐘資訊。該公告也可包括附加資訊,諸如SP開始的指示,以及也可重複任何先前公告的有關SP的資訊(例如,持續時間、一個以上被允許類、一個以上不被允許類等)。可以理解,考慮到由這些無線通訊裝置使用的一些時鐘的不準確,該公告可操作來輔助相應無線通訊裝置的時鐘的同步。也就是說,採用相對較低精度的時鐘的無線通訊裝置可能比所需的更早喚醒,以確保無線通訊裝置在SP開始時醒來。也就是說,如參照本文其他實施方式和/或附圖所述,若給定的無線通訊裝置不具體確定某個時間(例如,由於相對較低的精度或者可能不準確的時鐘),則該無線通 訊裝置將無法恰好確定給定STB開始的時間。通過在SP開始時提供AP公告,可為正在等待的這些無線通訊裝置可實現同步,且也可提供SP開始的明確指示。此外,若SP未預期包括確實具有或者可能具有相對較低精度或者可能不準確時鐘的任何無線通訊裝置(例如,SP可能不包括任何LP STA),則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諸如AP)可能取消宣佈公告SP開始,以減少開銷。也就是說,若未預料可能具有關於時序和同步的問題的組內的任何無線通訊裝置,則SP開始時的特定公告在該特定情況下可能沒有必要或不期望。
此外,該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諸如AP)可使用該公告的縮略形式(例如,採用僅包括SP識別字和先前SP公告中包括的資訊子集的這種公告);另外,可採用該變化和操作來減少開銷。通過使用或者參照包括在一個以上先前SP公告中的資訊,當前SP公告內的開銷和資訊可被減少。
對於在各相應SP期間或在各相應SP細分期間執行的特定通訊介質存取選項,可採用各種不同類型的通訊介質存取中的任何一個,包括增強型分散式通道存取(EDCA)、輪詢、調度、載波檢測多址/衝突避免(CSMA/CA)等和/或它們的任何組合等。
對於一些特定類的流量,在它們相應的SP期間可使用輪詢。例如,對於可能僅偶爾或定期作為發送器來工作的這些無線通訊裝置(例如,執行監測和/或檢測操作的這些無線通訊裝置,諸如SMSTA等),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諸如AP)將知曉這些無線通訊裝置具體何時或者大 約何時應具有待發送的新資訊(例如,由於它們的相應操作中的任何週期性),以及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諸如AP)隨後可在這些時間或者大約在這些時間輪詢這些相應的無線通訊裝置。也需要注意,不一定在單個SP期間需要輪詢所有相應無線通訊裝置,原因在於,一些無線通訊裝置可能在M個週期性重複的SP序列中僅每隔第N個SP才被輪詢(例如,每隔第三個SP或者每隔第10個SP等)。此外,若特定無線通訊裝置(諸如,監測和/或檢測無線通訊裝置)未回應某個時間段內的輪詢,則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諸如AP)可做許多不同事情中的任何一個。例如,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可等待一定時間,並隨後嘗試再次輪詢該同一未回應無線通訊裝置。可替代地,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可繼續移動並開始輪詢清單中的下一無線通訊裝置(例如,下一監測和/或檢測無線通訊裝置)。此外,也如參照本文其他實施方式和/或附圖所述,可採用各種相應通訊來提供系統時鐘資訊。在執行該輪詢的環境下,為允許喚醒的無線通訊裝置來確定在正確時間是否實際上已喚醒,相應輪詢框可包括系統時鐘資訊。換言之,輪詢框可被用作另一措施來同步通訊系統內相應無線通訊裝置的相應時鐘。為了時鐘同步的目的,可使用輪詢框以及在無線通訊裝置之間通訊的任何其他框。
為在一個以上SP期間盡可能使頻寬浪費最小化,可採用不同操作來收回未使用的SP時間。此外,一些SP可能在它們的調度結束之前被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諸如AP)終止。考慮示例性情況,當被允許類的無線通訊裝置對於給定SP幾乎沒有或者完全沒有流量時,則該SP可 在其調度結束之前終止。可替代地,其他機制也可被用於在其調度時間之前結束SP。
例如,對於AP管理實施,諸如其中AP正在輪詢無線通訊系統內的不同的相應STA,當確定或者認為已決定不輪詢任何其他STA時,基於輪詢的SP可被AP終止。例如,考慮SP針對特定類且AP已經輪詢了該類中的所有成員,則AP可提前終止SP,並給出已輪詢了該類中的所有相應成員。可替代地,通過輪詢未具體包括在特定SP類中的STA,該AP可暗示終止SP(例如,輪詢可能被提供給不是給定AP具體允許的一個以上類中的成員的特定單個STA或STA組或者STA類)。可替代地,通過AP發送指示其他STA可使用SP的其餘部分的資料包,SP可提前結束。也就是說,在接收到指示它們可以這樣做的資料包之後,其他類、其他組、其他單個STA等可被允許使用SP的其餘部分。
考慮另一實施方式,對於調度SP實施,諸如其中AP已預先配置了有關STA的調度表以交換給定SP內的流量,則STA可在其相應SP期間指示它不具有與特定STA相關聯或者針對當前SP和/或一個以上後續調度的SP的所有STA的任何流量。作為回應,該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諸如AP)可從STA接收比調度提前結束SP的指示,以收回由其他STA使用的SP的未使用部分,如上所述。根據這種可被用於識別和收回SP內未使用時間的操作,尤其當根據使用EDCA機制的SP來操作時,可進行某些考慮。例如,基於EDCA的SP終止機制可被實施為以在SP開始時出現的特定視窗內的“意圖競爭”信號(例如,諸 如根據意圖競爭對通訊介質的存取)開始。該意圖競爭信號可由SP期間有資格且願意競爭通訊存取的任何無線通訊裝置(例如,STA)發送。意圖競爭可被實施為使得其可識別地不同於其他發送信號且持續時間非常短(例如,一個或兩個OFDM符號)。若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諸如AP)檢測到任何意圖競爭信號,則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可被實施為在特定視窗結束之後重複該意圖競爭,以指示BSS中的所有成員將使用該SP。例如,系統內可能有某些無線通訊裝置,它們無法聽到由另一無線通訊裝置提供的意圖競爭信號,但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將最大可能地能聽到該意圖競爭信號,且該意圖競爭信號可被轉發到其他無線通訊裝置上。在視窗期間或者在為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例如,AP)在視窗之後立即重複該指示規定的時間內,意圖競爭信號的不存在會允許其他類的無線通訊裝置(例如,STA)確定是否將使用該SP。
在可替代實施方式中,該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諸如AP)可被實施為引導SP的某些其餘部分的再利用。例如,若AP檢測到空閒時段,且若該空閒時段的持續時間超過某個閾值,則AP可詢問其他無線通訊裝置(例如,STA)它們是否期望使用SP的剩餘空閒時段。例如,在SP內,AP可被實施為查詢並檢測具有使IDLE時段>(CWMAX+1)*時隙+AIFS(CWMAX針對在SP內被給予操作許可的類)的特性的IDLE時段。
若檢測到所需最小IDLE,則AP可被實施為發送“許可使用”消息至系統內的其他無線通訊裝置。這一對使用SP的其餘部分的許可可被單獨發送至相應無線通訊裝置, 隨著BCAST發送和/或專門發送至任何類或組或者子類等。若需要,AP自身可被實施為專為自身選擇使用SP內的任何未使用時間(例如,排除系統內的其他無線通訊裝置)。需要注意,CWMAX對於各不同類可以不同(例如,具有第一CWMAX的第一類、具有第二CWMAX的第二類等,且這些相應值可被自我調整地調整和/或確定)。
此外,AP可選擇提前共用SP,而不是在(CWMAX+1)*時隙+AIFS的IDEL時間之後。例如,若為了與該SP重疊的某個其他目的而存在已調度該SP的時間的重疊BSS,則介質可能不會將IDLE變為(CWMAX+1)*時隙。服務期可能不會比某個預定時間(例如,X毫秒/μs)更早終止。可基於晶振精度以及各類的用戶可進入睡眠且不接收信標或其他用於同步的資料包的最大時間來計算值X μs。此外,可針對可能具有相對較低精度或不準確時鐘的那些無線通訊裝置來具體制定值X μs。例如,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可用於值X μs的最大值可被具體制定為約SP持續時間的1/2(例如,尤其針對具有相對較低精度或不準確時鐘的那些無線通訊裝置)。此外,對於無線通訊裝置的不同相應類或組可採用不同相應值X(例如,具有第一X的第一類或裝置、具有第二X的第二類或裝置等,且這些相應值可被自我調整地調整和/或確定)。
圖23示出了用於無線通訊系統內的各種無線通訊裝置的TDMA終止的實施方式2300。對於該示例性TDMA終止實施方式,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諸如AP)可被實施為在用於類L的STA的SP期間檢測IDLE持續時間>(CWMAX+1)*時隙+AIFS。回應此,管理器/協調器無線 通訊裝置可被實施為將對系統內的其他無線通訊裝置使用SP的其餘部分的許可發送至類M的STA。可替代地,管理器/協調器無線通訊裝置可被實施為將許可發送至所有類或者單個STA等。類M的無線通訊裝置(例如,STA)開始使用剩餘的類L的SP時間。
此外,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可使用一些SP內的PHY前導子集來實現操作。例如,根據包括與目前正在開發的IEEE 802.11ah標準相容來操作的應用的各種應用,可以有用於不同使用情況的不同前導。例如,與正常距離的前導相比,可採用不同的相應前導類型,包括長距離前導。可替代地,不同相應前導類型的其他變形可包括與多用戶(MU)應用相關的前導類型和與單用戶(SU)應用相關的前導類型。一般而言,可能有所採用的相應前導類型之間有變化的一些情況,如專給不同相應無線通訊裝置制定的前導類型。特定的單個或多個SP的使用可被用於限制被用於在SP內發送資料包的PHY前導的類型,以實現許多考慮中的任何一個。
例如,對於減少開銷,可通過避免對具有組合式標頭(其被具有不同接收能力(針對接收前導)的那些無線通訊裝置(例如,STA)接收)的需要來採用特定的單個或多個SP的規範或限制。
對於降低這些無線通訊裝置(例如,STA)的複雜性,這些相應無線通訊裝置可被實施得相對較簡單,因為它們不需要實施接收所有可能的和變形的前導類型的能力。對於降低這些無線通訊裝置(例如,STA)的功耗,被實施的且確實具有多種前導處理能力的這些相應無線通訊裝置 可停用對SP中未被允許的這些特定前導的處理,以節省功率。例如,該給定無線通訊裝置可能被限制為根據縮減的或者較少的全功能集來工作。
圖24、圖25、圖26、圖27和圖28示出了由一個以上通訊裝置執行的方法的各種實施方式。
參照圖24的方法2400,該方法2400以根據分時多工(TDMA)信令來生成公告或分配框以引導從多個智慧型儀器表站(SMSTA)向裝置的信號發送開始,如塊2410所示。方法2400以(例如,使用通訊裝置、接入點(AP)等的無線電設備)發送包括公告或分配框的信號至多個SMSTA來繼續,如塊2420所示。
方法2400隨後通過(例如,使用通訊裝置、AP等的無線電設備)接收來工作,以從多個SMSTA中的至少一個接收至少一個附加信號,如塊2430所示。參照圖25的方法2500,該方法2500以(例如,使用通訊裝置、接入點(AP)等的無線電設備)發送包括第一公告或分配框的第一信號至第一SMSTA組開始,如塊2510所示。方法2500以基於第一公告或分配框來支援通訊裝置與第一組SMSTA中的至少一個之間的通訊(例如,上行鏈路和/或下行鏈路)而繼續,如塊2520所示。
方法2500隨後通過(例如,使用通訊裝置、AP等的無線電設備)發送包括第二公告或分配框的第二信號至第二SMSTA組(可包括第一SMSTA組中的至少一個SMSTA)來工作,如塊2530所示。方法2500以基於第二公告或分配框來支援通訊裝置與第二組SMSTA中的至少一個之間的通訊(例如,上行鏈路和/或下行鏈路)而繼續,如塊2540 所示。
參照圖26的方法2600,該方法2600以(例如,使用通訊裝置、AP等的無線電設備)發送包括指示多個服務期(SP)的第一公告或分配框的信號至SMSTA組開始,如塊2610所示。在第一SP期間,方法2600以支援通訊裝置與SMSTA中的至少一個第一SMSTA之間的通訊(例如,上行鏈路和/或下行鏈路)來繼續,如塊2620所示。在第二SP期間,方法2600隨後通過支援通訊裝置與至少一個第二SMSTA(可包括在第一SP期間可工作的至少一個SMSTA)之間的通訊(例如,上行鏈路和/或下行鏈路)來工作,如塊2630所示。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採用甚至更多的SP。例如,在一些情況下,在第n個SP期間,方法2600以支援通訊裝置與至少一個第n個SMSTA(可包括在第一和/或第二SP期間可工作的至少一個SMSTA)之間的通訊(例如,上行鏈路和/或下行鏈路)來繼續,如塊2640所示。參照圖27的方法2700,方法2700以(例如,使用通訊裝置、AP等的無線電設備)發送包括指示多個服務期(SP)的第一公告或分配框的信號至SMSTA組開始,如塊2710所示。在第一SP期間,方法2700繼續,使得SMSTA中的至少一個第一SMSTA根據用於支援與通訊裝置的通訊(例如,上行鏈路和/或下行鏈路)的第一工作模式來進行通訊介質存取,如塊2720所示。
在第二SP期間,方法2700隨後工作,使得SMSTA中的至少一個第二SMSTA根據用於支援與通訊裝置的通訊(例如,上行鏈路和/或下行鏈路)的第二工作模式(和/ 或第一工作模式)來進行通訊介質存取,如塊2730所示。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採用甚至更多的SP。例如,在一些情況下,在第n個SP期間,方法2700繼續,使得SMSTA中的至少一個第n個SMSTA根據用於支援與通訊裝置的通訊(例如,上行鏈路和/或下行鏈路)的第n工作模式(和/或第一或第二工作模式)來進行通訊介質存取,如塊2740所示。
參照圖28的方法2800,在一定時間段(例如,SP)內,方法2800以支援通訊裝置(例如,AP)與至少一個SMSTA之間的通訊(例如,上行鏈路和/或下行鏈路)開始,如塊2810所示。方法2800以確定是否在時間段(例如,SP)調度結束之前完成所有通訊來繼續,如確定塊2820所示。若確定在時間段調度結束之前(例如,在SP結束之前)需要執行一個以上通訊,則方法2800繼續執行諸如參照塊2810所述的操作。
然而,若確定實際在時間段調度結束之前(例如,在SP結束之前)已完成或已執行所有通訊,則方法2800以收回針對至少一個附加通訊(和/或至少一個其他使用)的未使用時間(例如,在SP內)來工作,如塊2830所示。也需要注意,參照本文各種方法所述的各種操作和功能可在無線通訊裝置內執行,諸如使用基頻處理模組和/或在無線通訊裝置內實施的處理模組(例如,諸如根據參照圖2所述的基頻處理模組64和/或處理模組50)和/或無線通訊裝置內的其他元件。例如,該基頻處理模組可生成如本文所述的信號和框,以及執行如本文所述的各種操作和分析或者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其他操作和功能等或者它們相應的 等價。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該基頻處理模組和/或處理模組(其可在同一裝置或獨立裝置中實施)可根據本發明的各個方面和/或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其他操作和功能等或者它們相應的等價來執行處理,以使用任何數量的無線電設備中的至少一個以及任何數量的天線中的至少一個生成用於發送至另一無線通訊裝置(例如,其也可包括任何數量的無線電設備中的至少一個以及任何數量的天線中的至少一個)的信號。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由第一裝置內的處理模組以及第二裝置內的基頻處理模組來協作執行該處理。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該處理全部由基頻處理模組或處理模組來執行。如本文所用,術語“基本”和“約”為其相應項和/或項之間的相關性提供了業內可接受的容差。該業內可接受容差包括從小於1%到50%的範圍,且對應於但不限於元件值、積體電路工藝變化、溫度變化、升降次數和/或熱雜訊。項之間的該相關性包括從百分之幾的差異到大量差異的範圍。也如本文所用,術語“可操作地耦接至”、“耦接至”和/或“耦接”包括項之間的直接耦接和/或項之間經由中間項(例如,項包括但不限於元件、元件、電路和/或模組)的間接耦接,其中,對於間接耦接,中間項不修改信號資訊,但可調整其電流水準、電壓水準和/或功率水準。如本文還可使用,推斷耦接(即,其中一個元件通過推斷耦接至另一元件)包括兩個項之間以與“耦接至”相同的方式的直接和間接耦接。如本文還可使用,術語“可操作地”或“可操作地耦接至”指示某項包括一個以上電源連接、輸入、輸出等,以便在被啟動時執行一個以上其相應功能, 且還可包括推斷耦接至一個以上其他項。如本文還可使用,術語“與…相關聯”包括單獨項的直接和/或間接耦接和/或一個項嵌入另一項內。如本文所用,術語“優選比較”表示兩個以上的項、信號等之間的比較提供了期望關係。例如,當期望關係為信號1具有比信號2更大的幅值時,當信號1的幅值大於信號2的幅值時或者當信號2的幅值小於信號1的幅值時,可實現優選比較。
也如本文所用,術語“處理模組”、“模組”、“處理電路”和/或“處理單元”(例如,包括諸如可操作、實施和/或用於編碼、用於解碼、用於基頻處理等的各種模組和/或電路)可以是單個處理裝置或多個處理裝置。該處理裝置可以是微處理器、微控制器、數位訊號處理器、微電腦、中央處理單元、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狀態機、邏輯電路、類比電路、數位電路和/或基於電路硬編碼和/或操作指令來操縱信號(類比和/或數位)的任何裝置。處理模組、模組、處理電路和/或處理單元可具有相關聯的記憶體和/或集成記憶體元件,該相關聯的記憶體和/或集成記憶體元件可以是單個記憶體裝置、多個記憶體裝置和/或處理模組、模組、處理電路和/或處理單元的嵌入式電路。該記憶體裝置可以是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M)、易失性記憶體、非易失性記憶體、靜態記憶體、動態儲存裝置器、快閃記憶體、緩存和/或儲存數位資訊的任何裝置。注意,若處理模組、模組、處理電路和/或處理單元包括多於一個的處理裝置,則該處理裝置可被集中式定位(例如,經由有線和/或無線匯流排結構直接耦接在一起),或者可被分散式定位(例 如,經由局域網和/或廣域網路間接耦接的雲計算)。還需注意,若處理模組、模組、處理電路和/或處理單元經由狀態機、類比電路、數位電路和/或邏輯電路來實施其一個以上功能,則儲存相應操作指令的記憶體和/或記憶元件可嵌入包括狀態機、類比電路、數位電路和/或邏輯電路的電路內或者在該電路外部。還需注意,記憶元件可儲存以及處理模組、模組、處理電路和/或處理單元可執行對應於一個以上附圖所示的步驟和/或功能中的至少一些的硬編碼和/或操作指令。該儲存裝置或記憶元件可包括在產品中。
上文已利用示出其指定功能和關係的性能的方法步驟描述了本發明。為便於描述,本文中任意定義了這些功能模組和方法步驟的邊界和順序。可定義替代性邊界和順序,只要能適當執行指定功能和關係。因此,任何該替代性邊界或順序均在所主張權利的本發明的範圍和思想內。此外,為便於描述,任意定義了這些功能模塊的邊界。可定義替代性邊界,只要能適當執行特定重要功能。類似地,本文也任意定義了流程圖塊以說明特定重要功能。為達到所使用的程度,流程圖塊的邊界和順序可以其他方式定義且仍執行特定重要功能。因此,功能塊和流程圖塊以及順序的該替代性定義均在所主張權利的本發明的範圍和思想內。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還將認識到,本文的功能塊以及其他示例性塊、模組和元件可按照所示來實施,或者通過分立組件、專用積體電路、執行適當軟體的處理器等或者它們的任何組合來實施。
本發明還以一種以上實施方式的形式至少部分地進行了描述。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在本文中被用於說明本發明、 本發明的方面、本發明的特徵、本發明的概念和/或本發明的實例。體現本發明的裝置、產品、機器和/或處理的物理實施方式可包括參照本文所討論的一種以上的實施方式來描述的一個以上的方面、特徵、概念、實例等。此外,從圖到圖,這些實施方式可結合可使用相同或不同附圖標記的相同或類似命名的功能、步驟、模組等,且因此,這些功能、步驟、模組等可以是相同或類似的功能、步驟、模組等或者不同的功能、步驟、模組等。
除非特別指出,去往本文給出的任何附圖中的元件、來自本文給出的任何附圖中的元件和/或在本文給出的任何附圖中的元件之間的信號可以是類比或數位的、時間連續或時間離散的以及單端或差分的。例如,若信號通路被示出為單端通路,則信號也可表示差分信號通路。類似地,若信號通路被示出為差分通路,則信號也可表示單端信號通路。如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認識到的,儘管本文描述了一個以上特定體系結構,但同樣可實施使用未明確示出的一個以上資料匯流排、元件間的直接連接和/或其他元件之間的間接耦接的其他體系結構。
術語“模組”被用於本發明的各種實施方式的描述中。模組包括經由硬體實施以執行一個以上功能(諸如處理一個以上輸入信號來產生一個以上輸出信號)的功能塊。實施模組的硬體自身可結合軟體和/或固件來工作。如本文所使用,模組可包括一個以上自身為模組的子模組。儘管本文已明確描述了本發明的各種功能和特徵的具體組合,但這些特徵和功能的其他組合同樣可行。本發明不由本文所公開的具體實例來限定,且明確包括這些其他組合。
模式選擇表:
10‧‧‧無線通訊系統
12-16‧‧‧基地台(BS)或接入點(AP)
18-32‧‧‧無線通訊裝置
18,26‧‧‧膝上型主機電腦
20,30‧‧‧個人數位助理主機
22,28‧‧‧蜂窩電話主機
36,38,40‧‧‧局域網連接
24,32‧‧‧個人電腦主機
34‧‧‧網路硬體
42‧‧‧廣域網路連接
50‧‧‧處理模組
52‧‧‧記憶體
54‧‧‧無線電介面
56‧‧‧輸出介面
58‧‧‧輸入介面
60‧‧‧無線電設備
62‧‧‧主機介面
64‧‧‧基頻處理模組
66‧‧‧記憶體
68-72‧‧‧射頻(RF)發送器
76-80‧‧‧RF接收器
82-86‧‧‧天線
74‧‧‧發送/接收(T/R)模組
75‧‧‧數位濾波和上採樣模組
77‧‧‧數位類比轉換模組
79‧‧‧類比濾波器
81‧‧‧向上轉換模組
83‧‧‧功率放大器
85‧‧‧RF濾波器
87‧‧‧符號流
88‧‧‧出站資料
89‧‧‧類比信號
90‧‧‧出站符號流
91‧‧‧類比信號
92‧‧‧出站RF信號
93‧‧‧局部振盪
94‧‧‧入站RF信號
95‧‧‧高頻信號
96‧‧‧入站符號流
97‧‧‧高頻信號
98‧‧‧入站資料
100‧‧‧局部振盪模組
101‧‧‧RF濾波器
102‧‧‧模式選擇信號
103‧‧‧低雜訊放大器(LNA)
105‧‧‧可程式設計增益放大器(PGA)
107‧‧‧向下轉換模組
109‧‧‧類比濾波器
111‧‧‧類比數位轉換模組
113‧‧‧數位濾波和下採樣模組
115‧‧‧增益設定
170‧‧‧解複用器
171‧‧‧比率選擇
172‧‧‧加擾器
173‧‧‧模式選擇信號
174‧‧‧通道編碼器
175‧‧‧模式管理模組
176‧‧‧交織器
179‧‧‧設定
192‧‧‧空間/時間編碼器
180-184‧‧‧符號映射器
186-190‧‧‧快速傅立葉逆變換(IFFT)/迴圈首碼添加模組
194-198‧‧‧數位濾波/上採樣模組
206-216‧‧‧類比濾波器
200-204‧‧‧數位類比轉換模組
218-222‧‧‧I/Q調製器
224-228‧‧‧RF放大器
230-234‧‧‧RF濾波器
236-240‧‧‧天線
250‧‧‧無線電接收器
252-256‧‧‧RF濾波器
258-262‧‧‧低雜訊放大器
264-268‧‧‧I/Q解調器
270-280‧‧‧類比濾波器
294‧‧‧空間/時間解碼器
282-286‧‧‧類比數位轉換器
288-292‧‧‧數位濾波和下採樣模組
296-300‧‧‧快速傅立葉轉換(FFT)/迴圈首碼移除模組
302-306‧‧‧符號解映射模組
308‧‧‧複用器
310‧‧‧解交織器
312‧‧‧通道解碼器
314‧‧‧解擾模組
1200‧‧‧接入點(AP)
1202,1204,1206‧‧‧無線局域網(WLAN)裝置
圖1是示出無線通訊系統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圖2是示出無線通訊裝置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圖3是示出射頻(RF)發送器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圖4是示出RF接收器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圖5是示出用於資料的基頻處理的方法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圖6是示出進一步定義圖5的步驟120的方法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圖7至圖9是示出用於編碼加擾資料的各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圖10A和圖10B是示出無線電發送器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圖11A和圖11B是示出無線電接收器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圖12是示出根據本發明一種以上不同方面和/或實施方式來工作的接入點(AP)和多個無線局域網(WLAN)裝置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圖13是示出可用於支持與至少一個其他無線通訊裝置通訊的無線通訊裝置和集群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圖14示出了在包括建築物或構築物的環境中不同位置處實施的多個無線通訊裝置的實施方式。
圖15示出了在車輛環境中不同位置處實施的多個無線通訊裝置的實施方式。
圖16示出了在遍及廣泛分佈的工業環境中的不同位置處實施的多個無線通訊裝置的實施方式。
圖17示出了其中包括多個無線通訊裝置的無線通訊系統的 實施方式。
圖18示出了其中包括多個無線通訊裝置的無線通訊系統的可替代實施方式。
圖19示出了各種無線通訊裝置內可在介質存取控制(MAC)層實現的分時多工(TDMA)操作的實施方式。
圖20示出了各種無線通訊裝置內可在MAC層實現的對多個相應的頻率、其頻譜、通道和/或集群的TDMA操作的實施方式。
圖21示出了用於無線通訊系統內的各種無線通訊裝置的多個服務期(SP)的實施方式。
圖22示出了用於無線通訊系統內的各種無線通訊裝置的多個SP的可替代實施方式。
圖23示出了用於無線通訊系統內的各種無線通訊裝置的TDMA終止的實施方式。
圖24、圖25、圖26、圖27和圖28示出了由一個以上通訊裝置執行的方法的各種實施方式。
18-32‧‧‧無線通訊裝置
50‧‧‧處理模組
52‧‧‧記憶體
54‧‧‧無線電介面
56‧‧‧輸出介面
58‧‧‧輸入介面
60‧‧‧無線電設備
62‧‧‧主機介面
64‧‧‧基頻處理模組
66‧‧‧記憶體
68,70,72‧‧‧射頻(RF)發送器
74‧‧‧發送/接收(T/R)模組
76,78,80‧‧‧RF接收器
82,84,86‧‧‧天線
88‧‧‧出站資料
90‧‧‧出站符號流
92‧‧‧出站RF信號
94‧‧‧入站RF信號
96‧‧‧入站符號流
98‧‧‧入站資料
100‧‧‧局部振盪模組
102‧‧‧模式選擇信號

Claims (9)

  1. 一種設備,適用於無線通訊的分時多工介質存取控制,包括:基頻處理模組,其用於根據分時多工(TDMA)信令來生成公告或分配框以引導從多個智慧型儀器表站(SMSTA)向所述設備的信號發送,其中,所述公告或分配框將所述多個SMSTA劃分為多個組,並指示多個服務期(SP),在所述多個服務期期間,所述多個組分別進行通訊介質存取以向所述設備發送與其相關聯的檢測和測量相關資料中的至少一個;以及無線電設備,其用於:發送包括所述公告或分配框的信號至所述多個SMSTA;在所述多個SP中的第一SP期間,從所述多個組中的第一組的至少一個SMSTA接收至少一個第一通訊;以及在所述多個SP中的第二SP期間,從所述多個組中的第二組的至少一個SMSTA接收至少一個第二通訊;其中,所述公告或分配框指示至少一個第一SP,在所述第一SP期間,所述多個SMSTA中的至少一個進行通訊介質存取;以及所述基頻處理模組基於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一SP相關聯的先前的歷史、操作和環境條件中的至少一個來生成至少一個附加公告或分配框,以指示至少一個第二SP,在所述第二SP期間,所述多個SMSTA中的所述至少一個SMSTA或所述多個SMSTA中的至少一個其他SMSTA進行通訊介質存取。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設備,其中:在根據所述TDMA信令的第一時間處或者在根據所述TDMA信令的第一時間期間,由所述多個組中的第一組的至少 一個SMSTA根據第一工作模式進行通訊介質存取;以及在根據所述TDMA信令的第二時間處或者在根據所述TDMA信令的第二時間期間,由所述多個組中的第二組的至少一個SMSTA根據第二工作模式進行通訊介質存取。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多個SMSTA中的至少一個包括在所述多個組的第一組和所述多個組的第二組中的每一個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1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設備是接入點(AP);以及所述設備支援與所述多個SMSTA的通訊,且還支持與至少一個無線站(STA)的通訊。
  5. 一種設備,適用於無線通訊的分時多工介質存取控制,包括:基頻處理模組,其用於根據分時多工(TDMA)信令來生成公告或分配框以引導從多個智慧型儀器表站(SMSTA)向所述設備的信號發送;以及無線電設備,其用於:發送包括所述公告或分配框的信號至所述多個SMSTA;以及從所述多個SMSTA中的至少一個接收至少一個附加信號;其中,所述公告或分配框指示至少一個第一服務期(SP),在所述第一服務期期間,所述多個SMSTA中的至少一個進行通訊介質存取;以及所述基頻處理模組基於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一SP相關聯的先前的歷史、操作和環境條件中的至少一個來生成至少一個附加公告或分配框,以指示至少一個第二SP,在所述第二SP期 間,所述多個SMSTA中的所述至少一個SMSTA或所述多個SMSTA中的至少一個其他SMSTA進行通訊介質存取。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公告或分配框將所述多個SMSTA劃分為多個組;所述無線電設備在根據所述TDMA信令的第一時間處或者在根據所述TDMA信令的第一時間期間,從所述多個組中的第一組的至少一個SMSTA接收至少一個第一通訊;以及所述無線電設備在根據所述TDMA信令的第二時間處或者在根據所述TDMA信令的第二時間期間,從所述多個組中的第二組的至少一個SMSTA接收至少一個第二通訊。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5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公告或分配框將所述多個SMSTA劃分為多個組;在根據所述TDMA信令的第一時間處或者在根據所述TDMA信令的第一時間期間,由所述多個組中的第一組的至少一個SMSTA根據第一工作模式進行通訊介質存取;以及在根據所述TDMA信令的第二時間處或者在根據所述TDMA信令的第二時間期間,由所述多個組中的第二組的至少一個SMSTA根據第二工作模式進行通訊介質存取。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公告或分配框將所述多個SMSTA劃分為多個組,並指示多個服務期(SP),在所述多個服務期期間,所述多個組分別進行通訊介質存取以向所述設備發送與其相關聯的檢測和測量相關資料中的至少一個;所述多個組中的第一組在所述多個SP中的第一SP期間進行通訊介質存取;以及所述多個組中的第二組在所述多個SP中的第二SP期間進 行通訊介質存取。
  9. 一種用於操作通訊裝置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根據分時多工(TDMA)信令來生成公告或分配框,以引導從多個智慧型儀器表站(SMSTA)向所述裝置的信號發送;操作所述通訊裝置的無線電設備來發送包括所述公告或分配框的信號至所述多個SMSTA;以及操作所述通訊裝置的無線電設備以從所述多個SMSTA中的至少一個接收至少一個附加信號;其中,經由所述公告或分配框指示至少一個第一服務期(SP),在第一服務期期間,所述多個SMSTA中的至少一個進行通訊介質存取;以及基於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一SP相關聯的先前的歷史、操作和環境條件中的至少一個來生成至少一個附加公告或分配框,以指示至少一個第二SP,在第二SP期間,所述多個SMSTA中的所述至少一個SMSTA或所述多個SMSTA中的至少一個其他SMSTA進行通訊介質存取。
TW101131373A 2011-09-26 2012-08-29 分時多工介質存取控制之設備及其方法 TWI4747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39352P 2011-09-26 2011-09-26
US201161539357P 2011-09-26 2011-09-26
US13/539,186 US8958398B2 (en) 2011-09-26 2012-06-29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adapted for single user,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0806A TW201320806A (zh) 2013-05-16
TWI474744B true TWI474744B (zh) 2015-02-21

Family

ID=46796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1373A TWI474744B (zh) 2011-09-26 2012-08-29 分時多工介質存取控制之設備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8958398B2 (zh)
EP (2) EP3416444A1 (zh)
KR (1) KR101402871B1 (zh)
CN (1) CN103023555B (zh)
HK (1) HK1179777A1 (zh)
TW (1) TWI47474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64580B2 (en) 2015-09-07 2019-04-16 Mediatek Inc. HE SIG B common field formats and indication
TWI674781B (zh) * 2015-12-17 2019-10-11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編碼和交織方法以及無線工作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32771B2 (ja) * 2013-05-03 2018-05-30 マーベル ワールド トレード リミテッド 混合モードwlan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ビーム変更およびスムージング
US10382059B2 (en) * 2013-07-03 2019-08-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ing apparatus, encoding method thereof,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decoding method thereof
US9955502B2 (en) * 2014-05-01 2018-04-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EDCA parameter set differentiation for different device types
US11310740B2 (en) * 2014-11-04 2022-04-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ode with two-stage wake-up
KR101618009B1 (ko) 2015-07-08 2016-05-03 덴소코리아일렉트로닉스 주식회사 차량의 웨어러블 스마트키 시스템
US20170078967A1 (en) * 2015-09-10 2017-03-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cy and coexistence of wireless devices
CN108770050B (zh) * 2015-11-28 2021-06-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功能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EP3510819A1 (en) * 2016-09-08 2019-07-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ULTI-CHANNEL SETUP MECHANISMS AND WAVEFORM DESIGNS FOR MILLIMETER WAVE (mmW) SYSTEMS
US20180184438A1 (en) * 2016-12-28 2018-06-28 Intel Corporation Persistent scheduling and forwarding while receiving in wireless time sensitive networks
US10660060B1 (en) * 2019-01-29 2020-05-19 Locix,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cise radio frequency localization of a wireless arbitrary device
US10772067B2 (en) 2019-01-29 2020-09-08 Locix,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cise radio frequency localization of a wireless arbitrary device
US11219060B2 (en) 2019-03-12 2022-01-04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Multi-user (MU) enhanced 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 (EDCA) termination signaling
CN113596849B (zh) * 2021-07-27 2023-10-31 广州市威士丹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的无线通信信道动态分配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55297A1 (en) * 2000-03-23 2001-12-27 Mathilde Benveniste Asymmetric measurement-based dynamic packet assign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data services
TW200939679A (en) * 2008-03-10 2009-09-16 Mediatek Inc Channel scheduling method and mobile device of TDMA system
US20100026479A1 (en) * 2007-05-24 2010-02-04 Bao Tran Wireless occupancy and day-light sensing
TW201141292A (en) * 2010-05-05 2011-11-16 Zyxel Communications Corp Communication method utilized in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related mobile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39339B2 (en) 2002-04-02 2006-11-21 Broadcom Corporation Iterative data-aided carrier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for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s
US7460543B2 (en) * 2003-08-13 2008-12-02 Pana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cheduling traffic in a wireless network
JP2007156779A (ja) * 2005-12-05 2007-06-21 Hitachi Ltd センサネット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センシングデータの中継方法
US7796545B2 (en) 2006-01-10 2010-09-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0770017B1 (ko) * 2006-01-27 2007-10-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패킷 서비스 시의 효율적인 도먼트 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멀티모드 단말기
CN101043713A (zh) * 2006-03-22 200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终端测量的调度方法及其系统
US8374192B2 (en) * 2006-10-19 2013-02-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save enhancement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101025423B1 (ko) * 2009-04-06 2011-03-28 부산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Wpan에서 타임트리거 기반의 메세지 스케줄링 방법
US8542620B2 (en) * 2009-05-05 2013-09-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energy saving mechanism for access points
US9107221B2 (en) * 2009-09-25 2015-08-11 Intel Corporation Configurable contention-based period in mmWave wireless systems
KR101754447B1 (ko) * 2009-12-22 2017-07-05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그룹 기반의 머신-투-머신 통신
KR20130123430A (ko) * 2011-03-07 2013-11-12 인텔 코포레이션 그룹핑된 기기간 통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55297A1 (en) * 2000-03-23 2001-12-27 Mathilde Benveniste Asymmetric measurement-based dynamic packet assign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data services
US20100026479A1 (en) * 2007-05-24 2010-02-04 Bao Tran Wireless occupancy and day-light sensing
TW200939679A (en) * 2008-03-10 2009-09-16 Mediatek Inc Channel scheduling method and mobile device of TDMA system
TW201141292A (en) * 2010-05-05 2011-11-16 Zyxel Communications Corp Communication method utilized in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related mobile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64580B2 (en) 2015-09-07 2019-04-16 Mediatek Inc. HE SIG B common field formats and indication
TWI674781B (zh) * 2015-12-17 2019-10-11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編碼和交織方法以及無線工作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74125A2 (en) 2013-03-27
US10433250B2 (en) 2019-10-01
US20150146601A1 (en) 2015-05-28
EP2574125A3 (en) 2016-09-28
CN103023555B (zh) 2015-07-15
US8958398B2 (en) 2015-02-17
US9986504B2 (en) 2018-05-29
US20130077608A1 (en) 2013-03-28
KR101402871B1 (ko) 2014-06-03
TW201320806A (zh) 2013-05-16
CN103023555A (zh) 2013-04-03
EP3416444A1 (en) 2018-12-19
US20180249410A1 (en) 2018-08-30
KR20130033294A (ko) 2013-04-03
EP2574125B1 (en) 2018-07-25
HK1179777A1 (zh) 2013-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4744B (zh) 分時多工介質存取控制之設備及其方法
TWI524795B (zh) 智慧型儀器表介質存取控制之設備及方法
US9426832B2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to coordinate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TWI531192B (zh) 無線通訊設備及其執行方法
US20130194992A1 (en) Backoff snooze wake power consumption within single user,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026169B2 (en) Physical layer power save facility
EP2941831A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to compress identification
US10904834B1 (en) Power saving for beacon detection
US8879984B2 (en) Contact verification signaling
CN108471637B (zh) Wur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US11832181B2 (en) Apparatus of optimizing power consumption at wake-up signal receiver in wireless LAN system
US20220408358A1 (en)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power consumption and channel resource in wireless lan system utilizing wakeup signal receiver
US20240007948A1 (en) Synchronization of target wakeup tim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