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3414B - 射頻識別讀取器 - Google Patents

射頻識別讀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63414B
TWI463414B TW101109094A TW101109094A TWI463414B TW I463414 B TWI463414 B TW I463414B TW 101109094 A TW101109094 A TW 101109094A TW 101109094 A TW101109094 A TW 101109094A TW I463414 B TWI463414 B TW I46341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ader
security code
server
memory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9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39984A (zh
Inventor
Chun Liang Tsai
Shao Chang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Favep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vepc Inc filed Critical Favepc Inc
Priority to TW1011090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63414B/zh
Priority to CN201210223836.9A priority patent/CN10331017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39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99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3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3414B/zh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射頻識別讀取器
本發明相關於一種射頻識別(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讀取器,尤指一種安全的RFID讀取器,及用於認證該等安全讀取器的系統與方法。
分別由生產者與消費者提供以及得到產品資訊的系統、裝置與方法之效率、便利性與安全性一直持續在改善。例如,一生產者可使用一讀取器來掃描一產品的電子標籤,且上傳該產品的產品資訊至一伺服器。另一方面,一消費者亦可使用一讀取器來掃描相同產品的電子標籤,以自該伺服器取得由該生產者上傳的產品資訊。用於上傳與下載產品資訊的安全性特徵一般在該讀取器所掃描的電子標籤、雷射標籤、或快速反應(Quick response,QR)碼中被實現。
但是這種方法無法在該讀取器上提供安全性特徵。特別是讀取器於資訊上傳或下載程序期間並未被認證。因此,一讀取器之仿製品可被設計成略過在該等電子標籤、雷射標籤或QR碼中實施的安全性特徵,並上傳假的產品資訊或非法地下載產品資訊。換言之,傳統使用讀取器的資訊上傳與下載系統並不安全。
本發明之範例可提供一種RFID讀取器,其包含一記憶體,具有用於辨識該讀取器的一第一資料,及關聯於儲存在其中的第一資料之一第二資料;一通訊介面;及一微控制器單元。該微控制器單元設置成經由該通訊介面傳送該第一資料;接收傳送該第二資料的一第一請求;經由該通訊介面傳送該第二資料;經由該通訊介面接收一第三資料;及利用該第三資料覆寫儲存在該記憶體中的第二資料。
本發明一些範例亦可提供一種包含一第一讀取器與一伺服器的系統。該第一讀取器包含一第一記憶體,其具有用於辨識該第一讀取器的一第一讀取器ID,及關聯於儲存在其中之該第一讀取器ID的一第一安全碼。該伺服器包含一第二記憶體,在其中儲存有複數個讀取器ID與複數個安全碼。每一讀取器ID關聯於複數個讀取器之一者,且每一安全碼關聯於該等複數個讀取器ID之一者。該系統設置成由該讀取器傳送該第一讀取器ID至該伺服器;由該伺服器辨識來自該等複數個讀取器ID的第一讀取器ID;由該讀取器自該伺服器接收用於傳送關聯於該第一讀取器ID的安全碼之一請求;由該讀取器傳送該第一安全碼至該伺服器;由該伺服器判斷該第一安全碼是否符合儲存在該第二記憶體中關聯於該第一讀取器ID的安全碼;如果該第一安全碼符合儲存在該第二記憶體中關聯於該第一讀取器ID的安全碼,由該伺服器產生一新的安全碼;由該伺服器傳送該新的安全碼至該讀取器;且由該讀取器利用該新的安全碼覆寫該第一安全碼。
本發明一些範例亦可提供一種包含一用於產生安全碼的第一模組及一記憶體的伺服器。該記憶體儲存有複數個讀取器ID與複數個安全碼,其中每一讀取器ID關聯於複數個讀取器之一者,且每一安全碼關聯於該等複數個讀取器ID之一者。其中該伺服器設置成接收一第一讀取器ID;自該等複數個讀取器ID中辨識該第一讀取器ID;傳送用於傳送關聯於該第一讀取器ID的安全碼的一請求;接收一第一安全碼;決定該第一安全碼是否符合儲存在該記憶體中關聯於該第一讀取器ID的安全碼;及如果該第一安全碼符合儲存在該記憶體中關聯於該第一讀取器ID的安全碼則:產生一新的安全碼;利用該新的安全碼覆寫儲存在該記憶體中關聯於該第一讀取器ID的安全碼;及傳送該新的安全碼。
本發明之其它目的、優點與創新特徵將可由以下本發明之詳細具體實施例連同附屬圖式而得到。
現將詳細參照於本發明範例,其例示圖解於附圖之中。盡其可能,所有圖式中將依相同元件符號以代表相同或類似的部件。必須注意到該等圖式為簡化的型式,且未依精確比例繪製。
圖1為根據本發明一範例用於認證一RFID讀取器100的一種系統10之方塊圖。系統10包含RFID讀取器100與一伺服器107。RFID讀取器100經由一行動通訊網路或網際網路與伺服器107進行通訊。
RFID讀取器100可包含一類比前端101,用於傳送射頻(RF)信號至一RFID標籤,及自該RFID標籤接收射頻信號。類比前端101由一數位處理器102管理,且設置成傳送該等收到的RF信號至數位處理器102與一微控制器單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103。
每一RFID讀取器100關聯於一唯一的讀取器識別(Identification,ID),且每一讀取器識別關聯於一安全碼。關聯於每一讀取器的讀取器識別與該安全碼可由製造商預先指定,並儲存在RFID讀取器100的一記憶體中。例如,該讀取器識別可被儲存在MCU 103的一第一記憶體區塊104中,且該安全碼可被儲存在MCU 103的一第二記憶體區塊105中。在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範例中,該讀取器識別與該安全碼可被儲存在MCU 103外部的一記憶體中。
MCU 103電性連接於一通訊介面106。通訊介面106設置成允許RFID讀取器100經由一行動通訊網路或網際網路之與伺服器107進行通訊。例如,通訊介面106可包含用於與伺服器107經由一行動通訊網路進行通訊的一天線,例如一一般封包式無線電服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網路、一第二代(2G)行動通訊網路、一第三代(3G)行動通訊網路、一第四代(4G)行動通訊網路等。
根據本發明另一範例,通訊介面106可包含硬體用於經由路上通訊線、固網電信或一無線協定連接RFID讀取器100至網際網路。
伺服器107儲存一讀取器識別ID01、ID02、ID03的清單108,及它們的安全碼SC01、SC02、SC03,且包含一安全碼產生器109。安全碼產生器109設置成產生新的安全碼。例如,該新的安全碼可基於一讀取器識別與該相關的安全碼來產生。
圖2例示在圖1所示的系統10中一讀取器認證程序的信號傳送流程圖。首先在步驟201中,RFID讀取器100可將包含該讀取器識別的一第一資料經由通訊介面106傳送至該伺服器107,使得伺服器107可藉由將該收到的讀取器識別與清單108中的讀取器識別ID01、ID02、ID03做對照來辨識RFID讀取器100。
根據本發明一範例,亦可傳送用於辨識該讀取器的一第二資料至該伺服器107。例如,RFID讀取器100可設置在一NFC式行動裝置中。因此,被傳送至伺服器107的第二資料可包含該行動裝置的電話號碼。在另一範例中,RFID讀取器100可設置在連接至網際網路的一運算裝置中。在此實例中,該第二資料可包含該運算裝置的網際網路協定位址(IP address)。在根據本發明的又另一範例中,RFID讀取器100係實施在亦連接至網際網路的一行動裝置中,被傳送至伺服器107的第二資料可同時包含該行動裝置的電話號碼與該IP位址。
伺服器107在自RFID讀取器100接收該資料時,根據步驟202中收到的資料經由清單108辨識RFID讀取器100,且如果RFID讀取器100可由清單108中辨識出,在步驟203中傳送一請求該相關的安全碼之請求至RFID讀取器100。在步驟204中,回應於來自伺服器107的請求,RFID讀取器100的MCU 103自第二記憶體區塊105取得該安全碼,並傳送該安全碼至伺服器107。在收到該安全碼之後,在步驟205中,伺服器107檢查清單108判斷該收到的安全碼是否符合在清單 108中關聯於該辨識的RFID讀取器之安全碼。如果該收到的安全碼符合在清單108中關聯於該辨識的讀取器之該安全碼,在步驟206中,伺服器107產生一新的安全碼,且利用該新的安全碼更新該清單108。該新的安全碼在步驟207中被傳送至RFID讀取器100,且在步驟208中RFID讀取器100利用該新的安全碼取代儲存在第二記憶體區塊105中該安全碼。
另一方面,如果該收到的安全碼並未符合在清單108中關聯於該辨識的讀取器之該安全碼,該讀取器被判定為一仿製品。即可採取行動來拒絕由該讀取器進一步存取至該伺服器。
如上所述之RFID讀取器100的認證之一實施例可在一生產者使用他的讀取器上傳產品資訊之前,或是一消費者使用他的讀取器下載產品資訊之前進行。因此,該安全碼在每次該使用者開始一段上傳或下載產品資訊的會話(session)時被更新,因此可增加該資訊上傳與下載系統的安全性。
圖3例示在圖1所示之系統10中一產品資訊下載程序的信號傳送流程圖。圖3中用於認證RFID讀取器100的信號傳送流程類似於圖2中的信號傳送流程。除了圖2中的該等步驟之外,為了一使用者可自伺服器107下載產品資訊,首先在步驟301中,RFID讀取器100傳送一請求至伺服器107來下載產品資訊。回應於來自RFID讀取器100的請求,伺服器107傳送辨識資訊的一請求至RFID讀取器100,例如讀取器ID,且另可包括RFID讀取器100的一電話號碼與IP位址中至少一者。然後,進行參照圖2所述用於認證RFID讀取器100的程序。在第二記憶體區塊105中的安全碼由伺服器107產生的新安全碼取代之後,RFID讀取器100在步驟303中可開始自伺服器107下載產品資訊。在根據本發明的其它範例中,在步驟301中由RFID讀取器100請求的產品資訊在步驟207中可連同該新的安全碼被傳送至RFID讀取器100。
圖4例示在圖1所示之系統10中一產品資訊上傳程序的信號傳送流程圖。圖4中用於認證RFID讀取器100的信號傳 送流程類似於圖2中的信號傳送流程。除了圖2中該等步驟之外,為了一生產者可上傳產品資訊至伺服器107,首先在步驟401中,RFID讀取器100傳送至伺服器107一上傳產品資訊之請求。回應於來自RFID讀取器100的請求,伺服器107傳送請求辨識資訊之一請求至RFID讀取器100,例如讀取器辨識,且另可包括RFID讀取器100的一電話號碼與IP位址中至少一者。然後,進行參照圖2所述用於認證RFID讀取器100的程序。在第二記憶體區塊105中的安全碼由伺服器107產生的新安全碼取代之後,RFID讀取器100可於步驟403中開始上傳產品資訊至伺服器107。
圖5為根據本發明另一範例中一讀取器500的方塊圖。除了圖5中讀取器500包含用於與一行動或運算裝置600建立通訊的一通訊介面506之外,圖5中例示的讀取器500類似於圖1中例示的RFID讀取器100。行動或運算裝置600包含一通訊介面601用於經由通訊介面506與讀取器500進行通訊。例如,通訊介面506與601可包含一無線通訊介面,例如Bluetooth介面或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式連接,其包括但不限於micro USB、mini USB與USB連接器。
行動或運算裝置600另包含一通訊介面603用於與一行動通訊網路或網際網路建立通訊,及一MCU 602用於管理兩個通訊介面601與603之間的信號傳送。
讀取器500連同圖5中例示的行動或運算裝置600可用如同圖1中例示的RFID讀取器100相同或類似的方式,藉由參照圖2所例示與描述的相同或類似方法做認證,並可允許一使用者以與參照圖3與圖4所述之相同或類似方法下載或上傳產品資訊至伺服器107。
在說明本發明之代表性範例時,本說明書可將本發明之方法及/或製程表示為一特定之步驟次序;不過,由於該方法或製程的範圍並不繫於本文所提出之特定的步驟次序,故該方法或製程不應受限於所述之特定步驟次序。身為熟習本技藝者當 會了解其它步驟次序也是可行的。所以,不應將本說明書所提出的特定步驟次序視為對申請專利範圍的限制。此外,亦不應將有關本發明之方法及/或製程的申請專利範圍僅限制在以書面所載之步驟次序之實施,熟習此項技藝者易於瞭解,該等次序亦可加以改變,並且仍涵蓋於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之內。
熟習此項技藝者應即瞭解可對上述各項範例進行變化,而不致悖離其廣義之發明性概念。因此,應瞭解本發明並不限於本揭之特定範例,而係為涵蓋歸屬如後載申請專利範圍所定義之本發明精神及範圍內的修飾。
10‧‧‧系統
100‧‧‧RFID讀取器
101‧‧‧類比前端
102‧‧‧數位處理器
103‧‧‧微控制器單元
104‧‧‧第一記憶體區塊
105‧‧‧第二記憶體區塊
106‧‧‧通訊介面
107‧‧‧伺服器
108‧‧‧清單
109‧‧‧安全碼產生器
500‧‧‧讀取器
506‧‧‧通訊介面
600‧‧‧行動或運算裝置
601‧‧‧通訊介面
602‧‧‧MCU
603‧‧‧通訊介面
當併同各隨附圖式而閱覽時,即可更佳瞭解本發明之前揭摘要以及上文詳細說明。為達本發明之說明目的,各圖式裡圖繪有現屬較佳之各範例。然應瞭解本發明並不限於所繪之精確排置方式及設備裝置。
在各圖式中:圖1為根據本發明一範例用於認證一RFID讀取器100的一種系統10之方塊圖。
圖2例示如圖1所示之系統10的一RFID讀取器100認證程序的信號傳送流程圖。
圖3例示如圖1所示之系統10的一產品資訊下載程序的信號傳送流程圖。
圖4例示如圖1所示之系統10的一產品資訊上傳程序的信號傳送流程圖。
圖5為根據本發明另一範例中一RFID讀取器500的方塊圖。
10‧‧‧系統
100‧‧‧RFID讀取器
101‧‧‧類比前端
102‧‧‧數位處理器
103‧‧‧微控制器單元
104‧‧‧第一記憶體區塊
105‧‧‧第二記憶體區塊
106‧‧‧通訊介面
107‧‧‧伺服器
108‧‧‧清單
109‧‧‧安全碼產生器

Claims (18)

  1. 一種RFID讀取器,其包含:一記憶體,其具有用於辨識該讀取器的一第一資料,及關聯於儲存在其中的第一資料之一第二資料;一通訊介面;及一微控制器單元,其中該微控制器單元設置成:經由該通訊介面傳送該第一資料;接收用於傳送該第二資料的一第一請求;經由該通訊介面傳送該第二資料;經由該通訊介面接收一第三資料;及利用該第三資料覆寫儲存在該記憶體中的第二資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讀取器,其中該微控制器單元另設置成:接收用於傳送該讀取器的識別資訊之一第二請求;及回應該第二請求將一第四資料與該第一資料一併傳送,其中該第四資料包含一電話號碼與一IP位址中至少一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讀取器,其中該微控制器單元另設置成:傳送用於上傳資訊至一伺服器之一請求;及在儲存在該記憶體中的第二資料已經利用該第三資料被覆寫之後上傳該資訊至該伺服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讀取器,其中該微控制器單元另設置成:傳送用於自一伺服器下載資訊之一請求;及在儲存在該記憶體中的第二資料已經利用該第三資料被覆寫之後自該伺服器下載該資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讀取器,其中該通訊介面設置成與一行動通訊網路或網際網路通 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讀取器,其中該通訊介面包含一天線或一無線網路介面或有線聯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讀取器,其中該通訊介面設置成與一行動裝置或運算裝置通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讀取器,其中該通訊介面包含一USB介面或一Bluetooth介面。
  9. 一種系統,該系統包含:一第一讀取器,其中該第一讀取器包含一第一記憶體,其具有用於辨識該第一讀取器的一第一讀取器ID,及關聯於儲存在其中的第一讀取器ID的一第一安全碼;及一伺服器,其中該伺服器包含一第二記憶體,其中儲存有複數個讀取器ID與複數個安全碼,每一讀取器ID關聯於複數個讀取器之一者,且每一安全碼關聯於該等複數個讀取器ID之一者,其中該系統設置成:由該讀取器傳送該第一讀取器ID至該伺服器;由該伺服器自該等複數個讀取器ID中辨識該第一讀取器ID;由該讀取器自該伺服器接收用於傳送關聯於該第一讀取器ID的安全碼之一請求;由該讀取器傳送該第一安全碼至該伺服器;由該伺服器判斷該第一安全碼是否符合儲存在該第二記憶體中關聯於該第一讀取器ID的安全碼;如果該第一安全碼符合儲存在該第二記憶體中關聯於該第一讀取器ID的安全碼時,由該伺服器產生一新的安全碼;由該伺服器傳送該新的安全碼至該讀取器;及由該讀取器利用該新的安全碼覆寫該第一安全碼。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系統,其中該第一讀取器另設置成:接收用於傳送該讀取器的識別資訊之一請求;及回應於該請求將一電話號碼或一IP位址與該第一讀取器ID一併傳送。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系統,其中該第一讀取器另設置成:傳送用於上傳資訊至該伺服器之一請求;及在該第一安全碼已經利用該新的安全碼被覆寫之後上傳該資訊至該伺服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系統,其中該讀取器另設置成:傳送用於自該伺服器下載資訊之一請求;及在儲存在該記憶體中該第一安全碼已經利用該新的安全碼被覆寫之後自該伺服器下載資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系統,其中該新的安全碼基於該第一讀取器ID與該第一安全碼產生。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系統,其中該第一讀取器與該伺服器經由一行動網路或網際網路進行通訊。
  15. 一種伺服器,其包含:一用於產生安全碼的第一模組;及一記憶體,其中儲存有複數個讀取器ID與複數個安全碼,其中每一讀取器ID關聯於複數個讀取器之一者,且每一安全碼關聯於該等複數個讀取器ID之一者,其中該伺服器設置成:接收一第一讀取器ID;自該等複數個讀取器ID中辨識該第一讀取器ID;傳送用於傳送關聯於該第一讀取器ID的安全碼的一請求; 接收一第一安全碼;決定該第一安全碼是否符合儲存在該記憶體中關聯於該第一讀取器ID的安全碼;及如果該第一安全碼符合儲存在該記憶體中關聯於該第一讀取器ID的安全碼則:產生一新的安全碼;利用該新的安全碼覆寫儲存在該記憶體中關聯於該第一讀取器ID的安全碼;及傳送該新的安全碼。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伺服器,其另設置成:傳送識別資訊的一請求;及接收一電話號碼與一IP位址中至少一者。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伺服器,其另設置成:接收用於上傳資訊至該伺服器的一請求;及在儲存在該記憶體中關聯於該第一讀取器ID的安全碼利用該新的安全碼被覆寫之後給予資訊上傳的許可。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伺服器,其另設置成:接收用於自該伺服器下載資訊的一請求;及在儲存在該記憶體中關聯於該第一讀取器ID的安全碼利用該新的安全碼被覆寫之後給予資訊下載的許可。
TW101109094A 2012-03-16 2012-03-16 射頻識別讀取器 TWI4634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9094A TWI463414B (zh) 2012-03-16 2012-03-16 射頻識別讀取器
CN201210223836.9A CN103310171B (zh) 2012-03-16 2012-07-02 射频识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9094A TWI463414B (zh) 2012-03-16 2012-03-16 射頻識別讀取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9984A TW201339984A (zh) 2013-10-01
TWI463414B true TWI463414B (zh) 2014-12-01

Family

ID=49135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9094A TWI463414B (zh) 2012-03-16 2012-03-16 射頻識別讀取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10171B (zh)
TW (1) TWI4634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4335685A1 (en) * 2013-10-17 2016-05-12 Wise-Sec Ltd. Wireless protocol message conversion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reof
CN103625158B (zh) * 2013-11-03 2015-10-14 黑龙江大学 可验证个人身份的带配套多功能键盘的教案夹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88112C (zh) * 2005-12-14 2009-05-13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rfid公共服务体系的读写器编码管理方法
TW201102933A (en) * 2009-03-23 2011-01-16 Ibm Automated RFID reader dete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75858B2 (en) * 2008-09-18 2012-09-25 Mitac Technology Corp. Method for updating firmware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 through network system
US8334755B2 (en) * 2008-12-05 2012-12-1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recogniz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 reader and apparatus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88112C (zh) * 2005-12-14 2009-05-13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rfid公共服务体系的读写器编码管理方法
TW201102933A (en) * 2009-03-23 2011-01-16 Ibm Automated RFID reader dete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9984A (zh) 2013-10-01
CN103310171A (zh) 2013-09-18
CN103310171B (zh) 201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82253A (zh) 建立通信的方法、设备、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56155B (zh)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生物认证系统、移动设备及方法
CN103973651A (zh) 基于加盐密码库的账户密码标识设置、查询方法及装置
JP2008258898A (ja) 携帯端末装置、カバー、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サーバ及びコンテンツ配信方法
US20110187508A1 (en) Tag for rfid,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arge scale multimedia contents using the same
KR101164450B1 (ko) 알에프아이디 태그에 동적 아이디 할당방법 및 시스템과이를 위한 알에프아이디 태그, 알에프아이디 단말기,기록매체
KR101162196B1 (ko) 알에프아이디 태그에 동적 아이디 할당방법 및 시스템과이를 위한 알에프아이디 태그, 알에프아이디 단말기,기록매체
TWI463414B (zh) 射頻識別讀取器
CN107205210A (zh) 无线网络节点的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程序
CN105723650A (zh) 通信系统和主装置
CN107729761A (zh) 一种加密装置的激活方法、加密装置
KR101641162B1 (ko) Nfc 기반 정품 인증 등록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0601854B1 (ko) Rf-id를 이용한 전시물 정보 제공 시스템 및 이를위한 이동 통신 단말
KR101162227B1 (ko) 알에프아이디 단말기
CN113709849A (zh) 待入网设备的入网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US9197614B2 (en)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
JP2007052743A (ja) 認証システム、端末、認証サーバ、認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077860B1 (ko) 알에프아이디 태그
KR20090012904A (ko) Rfid 태그를 이용한 컨텐츠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535952B1 (ko) 인식코드를 이용한 사용자 인증 장치 및 방법
KR101620339B1 (ko) 인식코드를 이용한 사용자 인증 장치 및 방법
CN113242060B (zh) 接入网络的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KR102161225B1 (ko) 라이프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장치 및 서비스
KR101023558B1 (ko) 동적 분할된 알에프아이디 메모리 접근 방법과 그알에프아이디 태그 및 이를 위한 알에프아이디 단말과기록매체
KR101647124B1 (ko) 하드웨어 기반 제품 소유권 관리 시스템 및 이의 실행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