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4662B - 嬰兒吊床 - Google Patents

嬰兒吊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4662B
TWI434662B TW99133143A TW99133143A TWI434662B TW I434662 B TWI434662 B TW I434662B TW 99133143 A TW99133143 A TW 99133143A TW 99133143 A TW99133143 A TW 99133143A TW I434662 B TWI434662 B TW I43466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nd portion
bed frame
hammock
rockers
pai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33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12857A (en
Inventor
jian qun Li
Original Assignee
Wonderland Nursery Good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onderland Nursery Goods filed Critical Wonderland Nursery Goods
Priority to TW99133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3466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12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28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46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4662B/zh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Description

嬰兒吊床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嬰兒承載裝置,尤指一種可搖動的嬰兒吊床。
嬰兒床都具有一定高度的圍欄,當嬰幼兒躺臥於嬰兒床中時,圍欄的高度可防止嬰兒因為自己翻動而摔落到地面,但也因為如此,圍欄相對也使得大人必須彎腰才能照顧嬰兒,造成照顧上的不便。如果嬰兒跟大人一起睡在床上,雖然大人在照顧上會比較方便及輕鬆,但當大人睡著時,有可能因為大人不自覺的翻身而壓迫到睡在身旁的嬰兒。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可以讓大人方便地就近照顧嬰兒的嬰兒床。
本發明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嬰兒吊床,該嬰兒吊床可移動至床的旁邊,使得大人可以方便地就近照顧嬰兒。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嬰兒吊床,其包括:一支撐架,該支撐架包含有一吊掛端部、至少一立柱體、及一腳端部、該吊掛端部與該腳端部分別組接於該立柱體的頂端和底端,該吊掛端部與該腳端部朝向該立柱體的同一側橫向地伸展而位於二平行的平面;以及一床架,該床架由該吊掛端部懸吊於該腳端部的上方,其中該床架永久地組接於該吊掛端部,並為藉由該支撐架穩定維持於一定的高度。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該吊掛端部為藉由數個扶手管的組接而形成具四邊形的架體,該吊掛端部包括互相對應的第一、第二側端、及相互對應的第三、第四側端,且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側端圍繞該吊掛端部的中央開口。
另外,該腳端部更包含有數個相互組接的管體,該些管體形成四邊形的腳端部,且該些輪子分別設置於該腳端部的四個稜角。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該床架包含一對搖桿,各該搖桿包括有二個側端部、及連接於該二側端部底端之間的橫端部,各該搖桿的側端部的頂端分別透過一托架樞接於該扶手管的第一、第二側端,使得該對搖桿平行設置於該第一、第二側端之間在對應該中央開口的位置。
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該床架包含一對搖桿,各該搖桿包括有二個側端部、及連接於該二側端部底端之間的橫端部,各該搖桿的側端部的頂端分別透過一托架樞接於該扶手管的第三、第四側端,使得該對搖桿平行設置於該第三、第四側端之間在對應該中央開口的位置。
此外,該床架更包含一對連動桿,各該連動桿透過二個連接件分別與各該搖桿的橫端部連接,使得該對連動桿平行設置於該對搖桿之間,而該對搖桿可透過該對連動桿相互帶動位移。
該連接件包含有二個相互平行的側壁、及連接於該二側壁之間的阻擋端部,而該連動桿的末端設置於該二側壁之間並與該二側壁相固定,該連動桿的末端與該阻擋端部之間形成有一間隙,該搖桿的橫端部插入至該二側壁之間且可於該間隙中運動並相對於該連接件作旋轉動作。
另外,該橫端部在各該連接件的二相對側各設有一限位件,該二限位件用以定位各該連接件的位置。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該托架穿設有一擋止件,當該床架搖動時,各該搖桿的側端部的頂端可抵觸於該擋止件而限制該床架的搖動範圍。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該立柱體可包含一第一管體及一第二管體,該第一管體穿設於該第二管體中,而一高度調整機構設置於該第一管體及該第二管體的重疊處,該高度調整機構用以調整該第一管體伸入於該第二管體內的長度。
該搖桿大致沿著與該第一、第二側端或第三、第四側端平行的方向擺動。
該床架包含有一床板或嬰兒床以將該床板和該嬰兒床放置於該對搖桿上。
該床架具有多邊形狀,該支撐架的所有立柱體皆位於該床架的同一側。
另外,該床架還可包含一對連動桿,各該連動桿則透過二個連接件分別與各該搖桿的橫端部連接,使得該對連動桿平行設置於該對搖桿之間,而該對搖桿可透過該對連動桿相互帶動位移。
本發明嬰兒吊床的優點在於,當嬰兒躺臥於床架時,大人可搖擺床架來安撫嬰兒的情緒。此外,透過操作高度調整機構,可調整床架相對於地面的高度,以適合不同高度的床,使得支撐架的腳端部可插入床的底部,而經過高度調整的床架,其高度可與床的高度相當,所以大人可以在床上方便地就近照顧嬰兒。
第1圖及第2圖分別為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所提供之嬰兒吊床100的示意圖及分解圖。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該嬰兒吊床100包括一支撐架102及一床架104,而該支撐架102包含一或複數立柱體106、一腳端部108及一吊掛端部110。依據此實施例,該支撐架102可包括二相互平行的立柱體106,其中各立柱體106可由單一或複數管體(例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之第一管體111A與第二管體111B)組成。然而本發明的支撐架102不限於此,亦可由單一或更多立柱體構成。此外,各立柱體106還可設有高度調整機構112,用以調整該支撐架102的整體高度。該腳端部108組接於立柱體106的底端,並可包括複數設置於水平面的管體114及輪子116。依據此實施例,該些管體114為互相組接而形成具四邊形的腳端部108,其中該腳端部108在立柱體106的一側橫向地伸展,該些輪子116分別設置於該腳端部108的四個稜角,各立柱體106則分別連接於該腳端部108的兩個稜角處。至於該吊掛端部110則為藉由複數扶手管118相組接而形成具四邊形的架體,包括互相對應的第一、第二側端118A、118B、及互相對應的第三、第四側端118C、118D,而且該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側端118A、118B、118C、118D圍繞該吊掛端部110的中央開口119。該吊掛端部110連接於各立柱體106的頂端並在立柱體106的一側橫向地伸展,使該吊掛端部110與該腳端部108分別位於相重疊的二平行平面,以利於穩定懸吊床架104。
繼續參照第1圖及第2圖,該床架104為永久地組接於該吊掛端部110。尤其,該床架104可由該吊掛端部110懸吊於該腳端部108的上方。依據此實施例,該床架104包括一對搖桿122及一對連動桿124。各搖桿122具有U字形狀,包括二側端部122A、及連接於該二側端部122A底端之間的橫端部122B。各搖桿122在二個側端部122A的頂端分別透過托架126樞接於扶手管118的第一、第二側端118A、118B,使該二搖桿122平行設置於扶手管118的第一、第二側端118A、118B之間在對應中央開口119的位置。各連動桿124則透過二個連接件128分別與各搖桿122的橫端部122B連接,使該二連動桿124平行設置於該二搖桿122之間,該搖桿122大致沿著與該第一、第二側端118A、118B平行的方向擺動。因此,搖桿122可透過連動桿124的連接大約同步位移。因此裝設的床架104具有多邊形狀,所有的立柱體106皆位於床架104的同一側,且床架104與腳端部108之間在該些立柱體106的相對側可界定有一相當高的間隙G。該間隙G的上、下側分別由床架104的底面與腳端部108形成,該間隙G的一垂直側則由立柱體106界定,間隙G在立柱體106的相對側則為開放的開口並無任何阻擋的構件。因此,該嬰兒吊床100可與其他家具以重疊的方式置放,有利於減少嬰兒吊床100所佔用的空間。
第3圖為沿第1圖之剖面3繪示搖桿122透過連接件128與連動桿124組接的剖視圖。該連接件128大約呈U字形狀,包括二互相平行的側壁130A、及連接於該二側壁130A之間的阻擋端部130B。該搖桿122的橫端部122B為插入至該二側壁130A之間,而該連動桿124的末端設置於該二側壁130A之間並藉由緊固件134(例如鉚釘、螺絲等)與該二側壁130A固定,使該橫端部122B設置於該連動桿124的末端與該阻擋端部130B之間所界定的間隙130C中。因該間隙130C大於該橫端部122B的寬度,使得該橫端部122B可在該間隙130C中運動並相對於該連接件128作旋轉動作。此外,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該橫端部122B在各該連接件128的二相對側亦可分別設有限位件136,用於定位各連接件128在橫端部122B上的位置。因此,所形成的床架104可接收任何床體設置於其中,且該床架104整體可繞托架126所形成的二互相平行樞軸X1、X2相對於該支撐架102搖動。為限制該床架104的搖動範圍,托架126亦可穿設有一擋止件142(例如鉚釘、螺絲),當該床架104搖動時,各側端部122A的頂端可抵觸擋止件142使搖桿122的擺幅受到限制,得以避免因為床架104擺動太過劇烈而造成嬰兒不舒適的狀況發生。藉此形成的床架104可套接座布以構成完整的床體(圖中未示)。
第4圖為繪示該高度調整機構112的剖視圖。同時參照第2圖及第4圖,各立柱體106可包括一第一管體111A及一第二管體111B,其中該第一管體111A可穿設於該第二管體111B中,而該高度調整機構112可設置於該第一管體111A及該第二管體111B之重疊處。該高度調整機構112包含有一卡合件144、一固定件146、一調整按鈕148、及一彈簧件150。該固定件146包含一套筒152,該套筒152之內側壁凸設有一固定凸點154。第二管體111B設有一固定孔156,套筒152的固定凸點154卡合於第二管體111B的固定孔156中以使得套筒152固定於第二管體111B的外側壁上。此外,第一管體111A沿其軸向開設有複數卡合位置158(例如以卡合孔構成),而第二管體111B上開設有一穿孔160。該套筒152之外側壁上延伸有一凸台162,而該凸台162的一側凹設有一按鈕容置槽164,而該調整按鈕148容設於該按鈕容置槽164中。該套筒152在該按鈕容置槽164的底面更開設有一卡合件穿孔166,該卡合件穿孔166由該按鈕容置槽164延伸至該套筒152的內側壁。
該調整按鈕148包含有一按鈕殼體168、對稱地凸設於按鈕殼體168外側的樞接突起170(第4圖僅以虛線繪示其中一個)、及一銷釘172。該按鈕殼體168的一側設有一凹槽174,該凸台162設有一對樞接孔176(第4圖僅以虛線繪示其中一個),該樞接突起170分別樞接於該對樞接孔176。藉由該銷釘172將該卡合件144的一端鎖定於該按鈕殼體168的凹槽174中,且該卡合件144穿設於該套筒152的卡合件穿孔166及該第二管體111B的穿孔160,該銷釘172的位置高於樞接突起170。該按鈕容置槽164內更設有一彈簧卡合肋178,該彈簧件150的一端連接於該彈簧卡合肋178上,而彈簧件150的另一端則抵接於該凹槽174的內側。該第一管體111A的底端還設有一內塞180。該內塞180隨該第一管體111A而伸入於第一管體111A且透過一鎖固件182固定於第一管體111A的底端。該內塞180的底端向外延伸有一環狀的限位凸緣184,該限位凸緣184位於該第二管體111B之內,用以防止第一管體111A完全脫離第二管體111B。內塞180上的限位凸緣184可抵接於固定件146的固定凸點154,而固定凸點154將擋止第一管體111A繼續往上移動,從而防止第一管體111A完全脫離第二管體111B,所以使得第一管體111A往上移動的距離有上限。
當高度調整機構112處於鎖定狀態時,卡合件144穿過該第二管體111B的穿孔160並與該第一管體111A的複數卡合位置158其中之一卡合,從而將第一管體111A與第二管體111B相鎖定。使用者若要將高度調整機構112的鎖定狀態切換為釋鎖狀態,只需對按鈕殼體168的按壓部168A施壓,便可驅動按鈕殼體168相對於固定件146依R1方向作樞轉。在按鈕殼體168樞轉的過程中,將壓縮彈簧件150且帶動卡合件144脫離卡合位置158,從而解除第一管體111A與第二管體111B之間的卡合。隨後,使用者便可帶動第一管體111A相對於第二管體111B作線性地位移,從而調整第一管體111A伸入第二管體111B內的長度。當第一管體111A伸入第二管體111B內的長度越長,將使得支撐架102的整體高度越矮,導致床架104相對於地面的高度也越矮。反之,當第一管體111A伸入第二管體111B內的長度越短,將使得支撐架102的整體高度越大,導致床架104相對於地面的高度也越高並增加間隙G的大小。
值得一提,卡合件144的末端下緣為一斜面144A,使該第一管體111A向上移動時,卡合位置158(可為卡合槽或卡合孔)的邊緣能接觸卡合件144的斜面144A,並將卡合件144朝第二管體111B推,致使該卡合件144能置於該第一管體111A外而僅穿設於第二管體111B的穿孔160。因此,當第一管體111A向上移動時便可以解除該第一管體111A與該第二管體111B的卡合,不一定需要操作該調整按鈕148。
第5圖為繪示嬰兒吊床100使用狀態的示意圖。藉由該立柱體106,該床架104可設置於較高的位置,故大人不必過度彎腰即可照顧置放於床架104中的嬰兒。除此之外,大人更可操作高度調整機構112來調整床架104相對於地面的高度,並推動具有輪子116的支撐架102朝向大人的睡床185移動而使得支撐架102的腳端部108設置於睡床185的下方,睡床185的邊緣端則伸入於床架104與腳端部108之間的間隙G,而經過調整高度後的床架104剛好與睡床185的高度相當。如此一來,父母可以很方便地在睡床185上就近照顧躺臥於床架104上的嬰兒。
第6圖為繪示床架104擺動時的平面圖。如第6圖所示,床架104可作擺動,而不論其擺動方向,托架126上的擋止件142都會限制床架104的擺幅。當床架104擺動時,搖桿122的橫端部122B將於間隙130C中作運動,以致於橫端部122B脫離阻擋端部130B而抵觸於連動桿124的末端;反之,當床架104作復位時,橫端部122B將脫離連動桿124的末端而抵觸於阻擋端部130B。因此,藉由連動桿124的連接,可帶動該二搖桿122的同步擺動。
第7圖及第8圖為繪示本發明第二及第三實施例所提供之嬰兒吊床100的示意圖。如第7圖及第8圖所示,該二實施例與前一實施例的差異在於:該床架104可以在省略連動桿124的情形下來實施,例如,該床架104包含有一床板186或一嬰兒床188,該床板186的一側緣突設有一環狀的提把187以方便床板186的收拿。該床板186或該嬰兒床188可固定或放置於該對搖桿122的橫端部122B上後即可用於置放攜帶式的床體。
第9圖為繪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所提供之嬰兒吊床100的示意圖。各搖桿122在二個側端部122A的頂端亦可透過托架126樞接於扶手管118的第三、第四側端118C、118D,使該二搖桿122平行設置於扶手管118的第三、第四側端118C、118D之間在對應中央開口119的位置,而該搖桿122大致沿著與該第三、第四側端118C、118D平行的方向擺動。
本發明嬰兒吊床,除了結構簡單之外,當嬰兒躺臥於床架時,大人可搖擺床架來安撫嬰兒的情緒。此外,透過操作高度調整機構,可調整床架相對於地面的高度,以適合不同高度的床,使得支撐架的腳端部可插入床的底部,而經過高度調整的床架,其高度可與床的高度相當,所以大人可以在床上方便地就近照顧嬰兒。
以上敍述依據本發明多個不同實施例,其中各項特徵可以單一或不同結合方式實施。因此,本發明實施方式之揭露為闡明本發明原則之具體實施例,應不拘限本發明於所揭示的實施例。進一步言之,先前敍述及其附圖僅為本發明示範之用,並不受其限囿。其他元件之變化或組合皆可能,且不悖于本發明之精神與範圍。
100...嬰兒吊床
102...支撐架
104...床架
106...立柱體
108...腳端部
110...吊掛端部
111A...第一管體
111B...第二管體
112...高度調整機構
114...管體
116...輪子
118...扶手管
118A...第一側端
118B...第二側端
118C...第三側端
118D...第四側端
119...中央開口
122...搖桿
122A...側端部
122B...橫端部
124...連動桿
126...托架
128...連接件
130A...側壁
130B...阻擋端部
130C...間隙
134...緊固件
136...限位件
142...擋止件
144...卡合件
144A...斜面
146...固定件
148...調整按鈕
150...彈簧件
152...套筒
154...固定凸點
156...固定孔
158...卡合位置
160...穿孔
162...凸台
164...按鈕容置槽
166...卡合件穿孔
168...按鈕殼體
168A...按壓部
170...樞接突起
172...銷釘
174...凹槽
176...樞接孔
178...彈簧卡合肋
180...內塞
182...鎖固件
184...限位凸緣
185...床
186...床板
187...提把
188...嬰兒床
第1圖為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提供之嬰兒吊床的示意圖。
第2圖為繪示嬰兒吊床的分解圖。
第3圖為沿第1圖之剖面3繪示搖桿透過連接件與連動桿組接的剖視圖。
第4圖為繪示該高度調整機構的剖視圖。
第5圖為繪示嬰兒吊床使用狀態的示意圖。
第6圖為繪示床架擺動時的平面圖。
第7圖為繪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提供之嬰兒吊床的示意圖。
第8圖為繪示依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所提供之嬰兒吊床的示意圖。
第9圖為繪示依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所提供之嬰兒吊床的示意圖。
100...嬰兒吊床
102...支撐架
104...床架
106...立柱體
108...腳端部
110...吊掛端部
111A...第一管體
111B...第二管體
112...高度調整機構
114...管體
116...輪子
118...扶手管
118A...第一側端
118B...第二側端
118C...第三側端
118D...第四側端
119...中央開口
122...搖桿
122A...側端部
122B...橫端部
124...連動桿
126...托架
128...連接件
136...限位件
142...擋止件
158...卡合位置
G...間隙
X1、X2...樞軸

Claims (11)

  1. 一種嬰兒吊床,包括:一支撐架,該支撐架包含有一吊掛端部、至少一立柱體、及一腳端部,該吊掛端部與該腳端部分別組接於該立柱體之頂端和底端,該吊掛端部與該腳端部朝向該立柱體的同一側橫向地伸展而位於二平行的平面,其中,該吊掛端部包括互相對應的第一、第二側端及相互對應之第三、第四側端,且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側端圍繞該吊掛端部之中央開口;以及一床架,該床架包括一對搖桿,該對搖桿為平行設置於該第一、第二側端之間在對應該中央開口的位置,各該搖桿包括二側端部、及連接於該二側端部底端之間的橫端部,且各該搖桿在該二個側端部的頂端分別透過一托架樞接於該第一、第二側端,藉此該床架由該吊掛端部懸吊於該腳端部之上方,其中該床架永久地組接於該吊掛端部,並為藉由該支撐架穩定維持於一定的高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嬰兒吊床,其中該吊掛端部為藉由數個扶手管之組接而形成具四邊形的架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嬰兒吊床,其中該腳端部更包含有數個相互組接之管體,該些管體形成四邊形的腳端部,且該腳端部的四個稜角分別設置有一輪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嬰兒吊床,其中該床架更包含一對連動桿,各該連動桿透過二個連接件分別與各該搖桿之橫端部連接,使得該對連動桿平行設置於該對搖桿之間,而該對搖桿可透過該對連動桿相互帶動位移。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嬰兒吊床,其中該連接件包含有二個相互平行之側壁、及連接於該二側壁之間的阻擋端部,而該連動桿之末端設置於該二側壁之間並與該二側壁相固定,該連動桿之末端與該阻擋端部之間形成有一間隙,該搖桿的橫端部 插入至該二側壁之間且可於該間隙中運動並相對於該連接件作旋轉動作。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嬰兒吊床,其中該橫端部在各該連接件之二相對側各設有一限位件,該二限位件用以定位各該連接件的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嬰兒吊床,其中該托架穿設有一擋止件,當該床架搖動時,各該搖桿之側端部的頂端可抵觸於該擋止件而限制該床架的搖動範圍。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嬰兒吊床,其中該立柱體包含一第一管體及一第二管體,該第一管體穿設於該第二管體中,而一高度調整機構設置於該第一管體及該第二管體之重疊處,該高度調整機構用以調整該第一管體伸入於該第二管體內的長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嬰兒吊床,其中該搖桿大致沿著與該第一、第二側端平行之方向擺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嬰兒吊床,其中該床架包含有一床板或嬰兒床以將該床板和該嬰兒床放置於該對搖桿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嬰兒吊床,其中該床架具有多邊形狀,該支撐架的所有立柱體皆位於該床架的同一側。
TW99133143A 2010-09-29 2010-09-29 嬰兒吊床 TWI4346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33143A TWI434662B (zh) 2010-09-29 2010-09-29 嬰兒吊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33143A TWI434662B (zh) 2010-09-29 2010-09-29 嬰兒吊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2857A TW201212857A (en) 2012-04-01
TWI434662B true TWI434662B (zh) 2014-04-21

Family

ID=46786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33143A TWI434662B (zh) 2010-09-29 2010-09-29 嬰兒吊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346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6135533U (zh) * 2021-06-16 2022-03-29 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婴儿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2857A (en) 201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77526B2 (en) Baby crib
US9693636B2 (en) Infant chair assembly including a removable infant carrier
USRE39136E1 (en) Combination co-sleeper and changing table
US6550082B2 (en) Adjustable co-sleeper nest
US10477982B2 (en) Baby crib
CN108720435B (zh) 游戏床
US8973180B2 (en) Crib and reversible changing table thereof
US11406199B2 (en) Seat and crib arrangement
US20070204404A1 (en) Height adjustment for changing table
TW202126232A (zh) 兒童照顧裝置
TWI434662B (zh) 嬰兒吊床
US5742960A (en) Rockable crib and support therefor
US8813278B2 (en) Handrail structure adapted to crib
CN216089799U (zh) 一种婴儿床中床
KR200481997Y1 (ko) 휴대가 용이하도록 절첩되는 유아용 바운서의 절첩구조
CN112056866A (zh) 婴儿床
TWI576073B (zh) 多段式嬰兒床裝置
TWI449508B (zh) Bed frame construction of portable crib
TW202344209A (zh) 嬰兒床
WO2008141492A1 (en) Infant table chair
CA2932706A1 (en) Bedside co-sleeper
WO2015030762A1 (en) Pivotable joint and infant support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110009297U (ko) 미끄럼틀로 변신가능한 아기침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