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4176B - 遠端管理系統及其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遠端管理系統及其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4176B
TWI434176B TW98109929A TW98109929A TWI434176B TW I434176 B TWI434176 B TW I434176B TW 98109929 A TW98109929 A TW 98109929A TW 98109929 A TW98109929 A TW 98109929A TW I434176 B TWI434176 B TW I4341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remote management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device
addr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09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35765A (en
Inventor
han-feng Cui
Original Assignee
Aten I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ten I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ten Int Co Ltd
Priority to TW981099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3417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035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357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41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4176B/zh

Links

Description

遠端管理系統及其管理方法
本發明關於一種遠端管理系統,特別是關於一種遠端管理系統及其管理方法。
在網路環境中,請參考第1圖,係顯示習知技術遠端管理系統架構之簡單說明圖。資訊管理人員2必須建構一有效且穩定之遠端管理系統,以有效管理網管範圍內的所有電腦、伺服器A及網路裝置5、6、7、102等。一般而言,資訊管理人員2係可利用一台具有管理者權限的電腦4透過一台伺服器A或者安裝於電腦4的一套操控軟體(例如:commander Center),對所有網管範圍內的其他電腦及網路裝置5、6、7、102等進行管理。但隨現今商業體實體架構日漸發展,商業體之網管架構亦愈趨複雜。例如,跨國企業之網管架構可能會具有位處異地的多個伺服器A及B,但是在B國的資訊管理人員並無法以B國之B伺服器,透過網路200及A國之A伺服器,對A伺服器以下之區域網路,例如:透過IP分享器102連接之電腦及網路裝置5、6、7建立之區域網路進行管理。
因為A伺服器會對其以下區域網路內所有電腦及網路裝置等設備建立相關資訊,例如:設備狀態及配置訊息等,以便進行管理。主要的方式如為區域網路設置一遠端管理裝置(網路裝置)5、6、7或102,例如:串列介面裝置(Serial on the Net)、多電腦切換器(KVM over IP)或電源切換器(Power over IP)等網路設備,遠端管理裝置5、6、7、102會與A伺服器通聯,提供所有電腦及網路裝置等設備之相關資訊。其他使用者若需對A伺服器所管理之電腦或網路裝置5、6、7、102進行存取,則需先透過A伺服器,取得電腦或網路裝置5、6、7、102等設備之相關資訊後,方能進行存取。
為了避免A伺服器故障時,其他使用者便無法對其以下之電腦及網路裝置進行管理或存取,一般習知作法,多需於A伺服器所在地設置一備份伺服器C。當A伺服器故障時,以備份伺服器C完全取代其功能,亦即,設定前述遠端管理裝置5、6、7、102與備份伺服器C通聯。然而,伺服器本身價格不菲,卻僅提供單純備份功能,亦同樣需維持成本的支出,對任何商業體實體而言,均為一筆不小的負擔。
本發明之一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遠端管理系統及其管理方法,當主伺服器故障時,能夠實現複數台伺服器對遠端管理裝置之管理自動備援。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在於提供遠端管理系統及其管理方法,能提高遠端管理系統穩定性且無需額外之備份伺服器。
依據本發明,遠端管理系統可透過網路讓使用者管理至少一遠端管理裝置,此遠端管理裝置可控制至少一台電腦或至少一台串列介面。此遠端管理系統至少包括第一伺服器、第二伺服器以及使用者介面。透過使用者介面,使用者能將遠端管理裝置預設為被第一伺服器所管理,並將第二伺服器設定為備援伺服器。當第一伺服器故障時,遠端管理裝置與第二伺服器通聯,改為被第二伺服器所管理,使用者即能透過第二伺服器管理此遠端管理裝置。
第二伺服器於管理遠端管理裝置之後,更通知至少一第三伺服器遠端管理裝置由前述第二伺服器所管理。前述至少一第三伺服器能透過第二伺服器控制遠端管理裝置外,能更進一步透過前述遠端管理裝置管理及控制前述至少一台電腦或至少一台串列介面裝置。第二伺服器具有之前述至少一第三伺服器之列表,列表中具有對應之至少一第三位址,第二伺服器於管理遠端管理裝置時,會根據前述至少一第三位址將遠端管理裝置之資訊廣播至前述至少一第三伺服器。前述廣播之資訊至少包括設備狀態及配置訊息。較佳的方式是設備狀態之廣播係以即時同步之方式,配置訊息之廣播則以特定時間間隔之定時同步方式。
本發明之遠端管理裝置具有一儲存裝置,用以儲存列出一第一伺服器及一第二伺服器之管理伺服器表列。前述管理伺服器表列中可 更包括第一位址,對應第一伺服器及第二位址,對應第二伺服器。遠端管理裝置根據前述第一位址預設為第一伺服器所管理;根據前述第二位址,將第二伺服器設定為備援伺服器;較佳的方式係如前述由第二伺服器根據前述至少一第三位址,對該些第三伺服器進行廣播資訊,但是若有必要,亦可改由遠端管理裝置對此第三伺服器進行廣播。
使用者能透過第二伺服器,管理該台電腦或該台串列介面裝置。或者,透過該些第三伺服器之一及該遠端管理裝置,控制該台電腦或該台串列介面裝置。並且,第一伺服器或第二伺服器可透過一IP分享器管理遠端管理裝置。是以,本發明無需額外之備份伺服器,即能實現遠端管理系統之管理自動備援,同時提高遠端管理系統之穩定性。
2‧‧‧資訊管理人員
4‧‧‧電腦
5、6、7‧‧‧網路裝置
10‧‧‧設備狀態
20‧‧‧配置訊息
30‧‧‧儲存裝置
40‧‧‧管理伺服器IP位址表列
50‧‧‧管理伺服器MAC位址表列
100、100-1、100-2、100-3‧‧‧遠端管理裝置
102‧‧‧IP分享器
104‧‧‧第一伺服器
106‧‧‧使用者
108‧‧‧使用者介面
114‧‧‧第二伺服器
124‧‧‧第三伺服器
200‧‧‧網路
426‧‧‧第三伺服器之使用者
428‧‧‧第三伺服器之使用者介面
A~C‧‧‧伺服器
第1圖係顯示習知技術遠端管理系統架構之簡單說明圖。
第2圖係顯示本發明遠端管理系統架構之簡單說明圖。
第3圖係說明本發明遠端管理系統為第一伺服器所管理時之簡單方塊圖。
第4圖係說明本發明遠端管理系統當第一伺服器故障時,遠端管理裝置與第二伺服器通聯,為第二伺服器所管理時之簡單方塊圖。
第5圖係本發明使用者介面之一實施例中顯示設備狀態及配置訊息之示意圖。
第6圖係本發明遠端管理系統管理方法之流程圖。
請參考第2圖,係顯示本發明遠端管理系統架構之簡單說明圖。一網管架構可如下所述:一台遠端管理裝置100透過一IP分享器102及網路200連接至一伺服器104。另外三台遠端管理裝置100-1、100-2、100-3亦透過IP分享器102及網路200連接至伺服器104。另外的三台遠端管理裝置100-1、100-2、100-3亦如遠端管理裝置100連接至少數台電腦(未顯示)。使用者106透過使用者介面108、伺服器104,對遠端管理裝置100、100-1、 100-2、100-3及其以下連接至電腦進行管理。如圖中之遠端管理裝置100所示,每台遠端管理裝置以下均連接複數台電腦。或者亦能以串接(cascade)或菊鏈(Daisy-chain)方式連接更多台遠端管理裝置,遠端管理裝置可為一串列介面裝置(Serial on the Net)、多電腦切換器(KVM over IP)或電源切換器(Power over IP)。
第二伺服器114亦同時連接IP分享器102。並且,第一伺服器104、第二伺服器114、第三伺服器124可透過網路200與伺服器104連接。如前所述,第一伺服器104會對其以下區域網路內所有遠端管理裝置及電腦等設備建立相關資訊,例如:設備狀態(如電腦On/Off之狀態等)及配置訊息等。第二伺服器114、第三伺服器124亦可透過第一伺服器104對第一伺服器104以下之遠端管理裝置及電腦等設備進行存取。
本發明之遠端管理系統至少包括第一伺服器104、第二伺服器114以及使用者介面108。使用者介面108可為一台使用者端電腦、執行於使用者端電腦上之一軟體/韌體或是其他等效元件,於使用者106讓其獲取認證後,可透過伺服器104存取、管理遠端管理裝置100,使用者106能將遠端管理裝置100預設為第一伺服器104所管理,並將第二伺服器114設定為備援伺服器。當第一伺服器104故障時,遠端管理裝置100主動與第二伺服器114通聯,改為被第二伺服器114所管理,使用者106即能透過第二伺服器114管理遠端管理裝置100以下連接之電腦、其他遠端管理裝置(KVM、網路電源管理裝置)或串列介面裝置。
請參考第3圖,係說明本發明遠端管理系統為第一伺服器104所管理時之簡單方塊圖。如前有關本發明遠端管理系統架構中所述,使用者106能將遠端管理裝置100預設為被第一伺服器104所管理,並將第二伺服器114設定為備援伺服器。第一伺服器104會對其以下區域網路內電腦及網路裝置等設備建立相關資訊,如設備狀態10及配置訊息20等。使用者106能藉由使用者介面108(如一個人電腦)透過第一伺服器104、網路200及第一伺服器104,對第一伺服器104以下之電腦及網路裝置等設備進行存取。而第一伺服器104可對第二伺服器114及第三伺服器124廣播其以下區域網路內電腦及網路裝置100等設備之設備狀態10及配置訊息20。位於第二伺服器114或第三伺服器124之使用者(未顯示)亦能對圖中之電腦及網路 裝置100等設備進行存取、控制。
請一併參考第2圖及第4圖。第4圖係說明本發明遠端管理系統當第一伺服器104故障時,遠端管理裝置100會與第二伺服器114通聯,改為被第二伺服器114所管理時之簡單方塊圖。網路200上除第一伺服器104及第二伺服器114以外並亦可同時連接複數台第三伺服器124。遠端管理裝置100係具有一儲存裝置30,可用以儲存一管理伺服器表列,列出第一伺服器104及第二伺服器114。管理伺服器表列內亦分別儲存第一位址及第二位址,分別對應第一伺服器104及第二伺服器114。當然,如圖中所示伺服器數目係視實際狀況而定,本發明並未有限制。並且,前述第一位址及第二位址可為圖中之管理伺服器網際網路通訊協定表列(IP address)40、管理伺服器媒體存取控制位址表列(MAC address)50或其他可標示每一伺服器獨特性(uniqueness)之記號(例如:一ID)以供遠端管理裝置100查備即可。
請參考第5圖係本發明使用者介面之一實施例中顯示設備狀態及配置訊息之示意圖。於此實施例中,使用者介面係顯示關於遠端管理系統的裝置存取、使用者管理、系統管理、記錄檢閱以及使用者設定等多個介面選項,顯示設備狀態及配置訊息可顯示於裝置存取選項中,使用者介面左側則為顯示遠端管理系統中所有設備、裝置之索引。前述設備狀態10例如:為電腦、網路裝置、串列介面裝置或遠端管理裝置之開關機狀態、操作狀態、傳輸流量等,係由第一伺服器104或第二伺服器114(正在管理之伺服器),根據其所儲存所有伺服器(如所有第三伺服器124之IP address或MAC address)之資訊,能以即時同步之方式進行廣播,使得前述設備狀態10一旦有所更新或變動時,網路200上所有伺服器,包括複數台第三伺服器124均能立即收到這些更新或變動的訊息。前述配置訊息20則如為電腦、網路裝置、串列介面裝置或遠端管理裝置之各種功能設定值、連接埠名稱、連接埠IP等,則能以特定時間間隔之定時同步方式進行廣播。設備狀態10及配置訊息20亦可與前述IP address40、MAC address 50或伺服器獨特性(uniqueness)之記號同樣儲存於儲存裝置30內,或儲存於遠端管理裝置100中另一儲存裝置亦可,本發明並未有限制。第2圖之使用者106亦能透過使用者介面108對前述各種設備狀態及配置訊息進行設定或定義。使用者介 面108可為螢幕選單(on-screen menu;OSD)或者網路瀏覽器(web bfowser)之方式供使用者進行操作、管理及存取遠端管理裝置。
如第4圖所示,當第2圖之使用者106將遠端管理裝置100預設為被第一伺服器104所管理,將第二伺服器114設定為備援伺服器後,如第一伺服器104故障時,遠端管理裝置100自動與第二伺服器114通聯,將前述設備狀態及配置訊息傳送至第二伺服器114,改為被第二伺服器114所管理。第二伺服器114即可取代第一伺服器104,成為主要管理之伺服器。並且第二伺服器114管理遠端管理裝置100之後,會通知第三伺服器124以及網路上之其他所有伺服器,遠端管理裝置100改由第二伺服器114所管理。並且,第二伺服器114亦會對第三伺服器124以及其他所有伺服器,以即時或定時之方式廣播設備狀態及配置訊息。是以,使用者426即透過使用者介面428(如一個人電腦)登入第三伺服器124之使用者,亦能在其使用者介面上看到此遠端管理裝置100及遠端管理裝置100之下所管轄之電腦或是其他串列介面裝置。如此,使用者426即能藉由使用者介面428(如:一個人電腦),透過第三伺服器124、網路200及第二伺服器114對遠端管理裝置100以下連接之電腦、其他遠端管理裝置或串列介面裝置進行存取。值得注意的是,前述透過使用者介面108、428存取遠端管理裝置之使用者106、426僅代表其個人係對使用者介面108、428進行實體之操作。然而,僅要具備使用權限,使用者106、426均能登入圖中任一伺服器、遠端管理裝置或串列介面裝置,進行管理及存取。本發明僅以前述兩位使用者為例,但對使用者登入及管理之方式並未做任何限定。
請一併參考第3圖、第4圖及第6圖,第6圖係本發明管理方法之流程圖。有關本發明遠端管理系統管理方法之詳細步驟描述如下:步驟210,遠端管理裝置與第一伺服器通聯;步驟220,當第一伺服器故障時,遠端管理裝置與第二伺服器通聯;步驟230,將遠端管理裝置包括設備狀態及配置訊息之資訊傳送至第二伺服器,使遠端管理裝置改為被第二伺服器所管理;步驟240,通知至少一第三伺服器該遠端管理裝置由該第二伺服器所管理;以及 步驟250,以即時同步之方式廣播設備狀態,以定時同步方式廣播配置訊息。
雖然本發明已就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變更和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設備狀態
20‧‧‧配置訊息
30‧‧‧儲存裝置
40‧‧‧管理伺服器IP位址表列
50‧‧‧管理伺服器MAC位址表列
100‧‧‧遠端管理裝置
104‧‧‧第一伺服器
426‧‧‧第三伺服器之使用者
428‧‧‧第三伺服器之使用者介面
114‧‧‧第二伺服器
124‧‧‧第三伺服器
200‧‧‧網路

Claims (38)

  1. 一種遠端管理系統,可透過一網路使一使用者管理至少一台遠端管理裝置,該遠端管理裝置可控制至少一台電腦或是串列介面設備,該遠端管理系統至少包括:一第一伺服器;一第二伺服器;以及一使用者介面,將該遠端管理裝置預設為該第一伺服器所管理,並將該第二伺服器設定為一備援伺服器;其中當該第一伺服器故障時,該遠端管理裝置與該第二伺服器通聯,以為該第二伺服器所管理,該使用者透過該第二伺服器管理該遠端管理裝置,其中該第二伺服器管理該遠端管理裝置之後,更通知至少一第三伺服器該遠端管理裝置由該第二伺服器所管理。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使用者介面係為一使用者端電腦、一軟體或是一軔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第一伺服器或該第二伺服器係透過一IP分享器管理該遠端管理裝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遠端管理裝置更包括一管理伺服器表列,儲存一第一位址及一第二位址,分別對應該第一伺服器及該第二伺服器,該使用者依據該第二位址將該第二伺服器設定為該備援伺服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第一位址及該第二位址係為網際網路通訊協定位址(IP address)。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第一位址及該第二位址係為媒體存取控制位址(MAC address)。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第一位址及該第二位址係為ID。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些第三伺服器能透過該第二伺服器控制該遠端管理裝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第二伺服器管理該遠端管理裝置時,會將該遠端管理裝置之資訊廣播至該些第三伺服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資訊至少包括設備狀態及配置訊息。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設備狀態之廣播係以即時同步之方式。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配置訊息之廣播係以特定時間間隔之定時同步方式。
  13. 一種遠端管理系統,可透過一網路使一使用者管理至少一遠端管理裝置,該遠端管理系統至少包括:一管理伺服器表列,列出一第一伺服器及一第二伺服器;以及一使用者介面,將該遠端管理裝置預設為該第一伺服器所管理,並將該第二伺服器設定為一備援伺服器;其中當該第一伺服器故障時,該遠端管理裝置與該第二伺服器通聯,改為被該第二伺服器所管理,該使用者透過該第二伺服器管理該遠端管理裝置,其中該第二伺服器管理該遠端管理裝置 之後,更通知至少一第三伺服器該遠端管理裝置由該第二伺服器所管理。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遠端管理裝置可控制至少一台電腦或是串列介面設備。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遠端管理裝置更於該管理伺服器表列,儲存一第一位址及一第二位址,分別對應該第一伺服器及該第二伺服器,該使用者依據該第二位址將該第二伺服器設定為該備援伺服器。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第一位址及該第二位址係為網際網路通訊協定位址(IP address)。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第一位址及該第二位址係為媒體存取控制位址(MAC address)。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第一位址及該第二位址係為ID。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些第三伺服器能透過該第二伺服器控制該遠端管理裝置。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第二伺服器管理該遠端管理裝置時,會將該遠端管理裝置之資訊廣播至該些第三伺服器。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資訊至少包括設備狀態及配置訊息。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遠端管理裝置,其中該設備狀態之廣播係以即時同步之方式。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配置訊息之廣播係以特定時間間隔之定時同步方式。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使用者介面係為一使用者端電腦、一軟體或是一軔體。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第一伺服器或該第二伺服器係透過一IP分享器管理該遠端管理裝置。
  26. 一種遠端管理系統,可透過一網路連接至一第一伺服器及一第二伺服器,使一使用者管理至少一台電腦或至少一台串列介面裝置,該遠端管理系統至少包括:一使用者介面;一遠端管理裝置,具有:一第一位址,對應該第一伺服器;一第二位址,對應該第二伺服器;其中該遠端管理裝置根據該第一位址為該第一伺服器所管理,當該第一伺服器故障時,該遠端管理裝置與該第二伺服器通聯,改為被該第二伺服器所管理,其中該第二伺服器更儲存至少一第三位址,該第三位址對應至少一第三伺服器,該第二伺服器管理該遠端管理裝置之後,更依據該些第三位址通知該些第三伺服器,該遠端管理裝置改為該第二伺服器所管理。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使用者介面係為一使用者端電腦或一軟體。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些第三伺服器能透過該第二伺服器控制該台電腦或該台串列介面裝置。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第二伺服器管理該遠端電腦管理裝置時,會將該遠端管理裝置之資訊廣播至該些第三伺服器。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該資訊至少包括設備狀態及配置訊息。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設備狀態之廣播係以即時同步之方式。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配置訊息之廣播係以特定時間間隔之定時同步方式。
  33. 一種遠端管理系統之管理方法,該遠端管理系統可透過一網路使一使用者管理至少一遠端管理裝置,該遠端管理系統至少包括一第一伺服器、一第二伺服器以及一使用者介面,使用者將該遠端管理裝置預設為該第一伺服器所管理,並將該第二伺服器設定為一備援伺服器,該方法包括:該遠端管理裝置與該第一伺服器通聯;當該第一伺服器故障時,該遠端管理裝置與該第二伺服器通聯;將該遠端管理裝置之資訊傳送至該第二伺服器,使該遠端管理裝置改為被該第二伺服器所管理;以及通知至少一第三伺服器該遠端管理裝置由該第二伺服器所管理。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之管理方法,其中該資訊至少包括設備狀態及配置訊息。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之管理方法,其中該設備狀態之廣播係以即時同步之方式。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之管理方法,其中該配置訊息之廣播係以特定時間間隔之定時同步方式。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之管理方法,其中該些第三伺服器能透過該第二伺服器控制該遠端管理裝置。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之管理方法,其中該遠端管理裝置可控制至少一台電腦或是串列介面設備。
TW98109929A 2009-03-26 2009-03-26 遠端管理系統及其管理方法 TWI4341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09929A TWI434176B (zh) 2009-03-26 2009-03-26 遠端管理系統及其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09929A TWI434176B (zh) 2009-03-26 2009-03-26 遠端管理系統及其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5765A TW201035765A (en) 2010-10-01
TWI434176B true TWI434176B (zh) 2014-04-11

Family

ID=44855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09929A TWI434176B (zh) 2009-03-26 2009-03-26 遠端管理系統及其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341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0103B (zh) * 2010-12-29 2014-08-21 Acer Inc 伺服器之遠端管理系統及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TWI453587B (zh) * 2011-06-20 2014-09-21 Aten Int Co Ltd 多電腦切換系統、其多電腦切換器與資料備份方法
TWI489259B (zh) * 2013-10-04 2015-06-21 Recovery system
CN104503926A (zh) * 2015-01-08 2015-04-08 安徽航天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自助开票系统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5765A (en) 2010-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18480B2 (en) Translating a network configuration request for a network control apparatus
US11527311B2 (en) Multi-services application gateway and system employing the same
US9923978B2 (en) Automated network service discovery and communication
KR100701383B1 (ko) 홈 네트워크에서의 복수의 관리기기간의 관리정보를동기화시키는 방법과 그 방법을 위한 홈 네트워크 시스템
US8588990B2 (en) Communicating through a server between appliances and applications
US7197562B2 (en) Projector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US20110314497A1 (en) Method of integrating content on guest device with hospitality media system, and hospitality media system thereof
TW201304485A (zh) 關於一或多個電氣裝置來分配資訊之方法及其裝置
CN106454472A (zh) 多屏互动的方法及系统
US20140173108A1 (en) Method for device discovery and method for downloading content
US9130783B2 (en)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ccess management apparatus
CN103281408B (zh) 一种反向注册穿透网络的方法
KR101986839B1 (ko) 클라이언트 디바이스들과 제1 스크린 디바이스들 사이의 발견 및 연결 프로토콜들의 상호운용성
US10200233B2 (en) Dynamic account updating
US2009007057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login method
TWI434176B (zh) 遠端管理系統及其管理方法
US2015016328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remote disk images using a vmedia client and through a remote access appliance
US20140365606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10375029B2 (en)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system in multiple node structure and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control method thereof
BR102018067837A2 (pt) Sistema e método para a distribuição de conteúdo digital
US9584370B2 (en) Network card with searching ability, monitoring device with the network card, and searching method used for the same
US9774916B2 (en) Information concentrating center capable of making P2P connections with remote client devices
US2014005227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physical components via a virtual environment
JP4576637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カメラ、管理サーバおよび映像配信システム
CN101860558A (zh) 跨区域对等网络流媒体点播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