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3391B - 內藏式多天線模組 - Google Patents

內藏式多天線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3391B
TWI433391B TW98116675A TW98116675A TWI433391B TW I433391 B TWI433391 B TW I433391B TW 98116675 A TW98116675 A TW 98116675A TW 98116675 A TW98116675 A TW 98116675A TW I433391 B TWI433391 B TW I4333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ng
radiating elements
pin
built
antenna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16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42823A (en
Original Assignee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Priority to TW981166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3339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0428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428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33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3391B/zh

Link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Description

內藏式多天線模組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多天線模組,尤指一種內藏式多天線模組。
傳統無線區域網路或802.11a/b/g/n橋接點天線大多為外露式天線結構,最常見的形式為披覆有塑膠或橡膠套筒之偶極天線。這類型天線通常為單頻2.4GHz或雙頻2.4/5GHz天線,其天線主體高度通常為無線寬頻路由器或集線器厚度的3倍高,並且天線主體設置於一側邊且外露在機殼上方。使用者在操作上需先安裝天線,再調整天線接收位置,天線亦容易遭受外力破壞,且佔據空間並破壞美觀,特別是應用於多天線系統時。
另外,應用在2.4/5GHz無線區域網路或802.11a/b/g/n的雙頻天線時,天線大都只有單一個訊號饋入點。典型設計的雙頻天線為一種雙頻偶極橋接點天線結構,該天線利用兩個輻射銅管,有別於傳統單頻偶極天線使用同軸傳輸線之中心導線,達成2.4/5GHz雙頻操作。然而,在同步(concurrent)雙頻操作時,需額外增加一雙工器(diplexer)電路,同步傳送/接收2.4GHz與5GHz頻帶訊號至2.4GHz模組與5GHz模組,不但增加成本,且造成整體系統功率損耗。習知解決的方法為:使用兩個單頻天線,分別操作在2.4GHz與5GHz頻帶,達成同步雙頻操作。
再者,習知另外揭露一種雙頻交叉極化偶極天線,其揭露一雙天線系統,包含兩項雙頻偶極天線,以產生兩個操作頻帶,其分別在2.4GHz與5GHz模態附近。然而因 為雙天線為堆疊結構,整體天線系統亦處於較高姿態。
但上述先前技術的缺點為:上述相關技術天線結構在量產至實際應用上,都需一額外塑膠或橡膠套筒套接於天線外圍,因此提高天線的製造成本。另外,這類型天線無法內藏在一般的無線寬頻路由器或集線器內,亦即天線需外露在天線系統殼體外部,因此習知結構大幅降低產品外觀的整體性及美感度。
緣是,本發明人有感上述缺失之可改善,且依據多年來從事此方面之相關經驗,悉心觀察且研究之,並配合學理之運用,而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之本發明。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除了尺寸小、高度低、天線之間隔離度小、輻射特性良好之外,亦不需額外增加一雙工器電路,即可取代傳統外露式2.4/5GHz雙頻橋接點(access-point)天線。此外,本發明多天線模組可內藏於無線寬頻路由器(router)或集線器(hub)內,以保持產品整體外觀的完整性與美感度。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根據本發明之其中一種方案,提供一種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包括:一接地單元、複數個第一輻射單元、及複數個第二輻射單元。其中,該等第一輻射單元係設置在該接地單元上,其中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係具有一與該接地單元平行之第一輻射本體、至少一從該第一輻射本體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且懸空之第一訊號饋入接腳及至少一從該第一輻射本體側邊向下延伸 而出且連接至該接地單元之第一短路接腳。該等第二輻射單元係設置在該接地單元上,其中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係具有一與該接地單元平行之第二輻射本體、至少一從該第二輻射本體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且懸空之第二訊號饋入接腳及至少一從該第二輻射本體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且連接至該接地單元之第二短路接腳。再者,該等第一輻射單元與該等第二輻射單元係彼此交替且對稱地排列在該接地單元上,並且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與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彼此間的夾角係為相同。
再者,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根據本發明之其中一種方案,提供一種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安裝於一天線系統殼體的內部,其中該內藏式多天線模組係包括:一接地單元、複數個第一輻射單元、及複數個第二輻射單元。其中,該等第一輻射單元係設置在該接地單元上,其中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係具有一與該接地單元平行之第一輻射本體、至少一從該第一輻射本體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且懸空之第一訊號饋入接腳及至少一從該第一輻射本體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且連接至該接地單元之第一短路接腳。該等第二輻射單元係設置在該接地單元上,其中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係具有一與該接地單元平行之第二輻射本體、至少一從該第二輻射本體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且懸空之第二訊號饋入接腳及至少一從該第二輻射本體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且連接至該接地單元之第二短路接腳。再者,該等第一輻射單元與該等第二輻射單元係彼此交替且對稱地排列在該接地單元上,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與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彼此間的夾角係為相同,並且該接地單元、該等第一輻 射單元與該等第二輻射單元皆被包覆於該天線系統殼體的內部。
另外,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根據本發明之其中一種方案,提供一種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安裝於一天線系統殼體的內部,其中該內藏式多天線模組係包括:一接地單元及複數組具有不同天線操作頻率之輻射單元組。其中,該複數組具有不同天線操作頻率之輻射單元組係設置在該接地單元上,其中每一組輻射單元組係具有複數個具有相同天線操作頻率之輻射單元,每一個輻射單元係具有一與該接地單元平行之輻射本體、至少一從該輻射本體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且懸空之訊號饋入接腳及至少一從該輻射本體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且連接至該接地單元之短路接腳。再者,該等輻射單元彼此間的夾角係為相同,且該複數組具有相同天線操作頻率的輻射單元彼此間的夾角亦係為相同,該複數組具有不同天線操作頻率的輻射單元係彼此交替且對稱地排列在該接地單元上,並且該接地單元與該等輻射單元組皆被包覆於該天線系統殼體的內部。
因此,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
1、在本發明所舉的例子中,採用三個獨立的2.4GHz單極天線與三個獨立的5GHz單極天線,以實現同步雙頻操作。因此本發明有別於傳統雙頻天線,傳統雙頻天線只有單一訊號饋入端,在同步雙頻操作時需額外增加一雙工器電路,不但增加成本,亦造成整體系統功率的損耗。
2、本發明多天線模組可內藏於無線寬頻路由器(router)或集線器(hub)內,以保持產品整體外觀的完整性與美感度。
3、在本發明所舉的例子中,該等第一輻射單元及該等第二輻射單元可被彎折,以有效地減少多天線模組的整體高度;藉由控制該等輻射單元的高度,並且微調訊號饋入接腳與短路接腳之間距,可獲得天線在2.4/5GHz無線區域網路頻帶內良好的阻抗匹配(2:1 VSWR或10dB返回損失定義)。
4、因為每一個輻射單元的短路接腳鄰近不同天線操作頻率的訊號饋入接腳,所以本發明可大幅降低每兩個具有不同天線操作頻率之輻射單元之間的耦合(mutual coupling),並且隔離度(isolation)可確保在-15dB以下之良好特性。
為了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目的所採取之技術、手段及功效,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與附圖,相信本發明之目的、特徵與特點,當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體之瞭解,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者。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三D圖所示,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內藏式多天線模組M,其包括:一接地單元1、複數個第一輻射單元2及複數個第二輻射單元3,其中該等第一輻射單元2與該等第二輻射單元3係彼此交替且對稱地排列在該接地單元1上(另外,與接地單元1邊緣的距離大小會影響天線性能,即影響天線阻抗頻寬,造成X-Z平面輻射場型最大方向改變),並且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2與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3彼此間的夾角θ係為相同。
例如:以本發明圖式中所舉的實施例而言,該等第一 輻射單元2的數量係為三個,該等第二輻射單元3的數量係為三個,並且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2與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3彼此間的夾角θ係為60度(如第一圖所示)。然而,上述「該等第一輻射單元2及該等第二輻射單元3的數量」及「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2與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3彼此間的夾角θ度數」皆是用來舉例而已,而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再者,該接地單元1係可為正多邊形導電板體(圖未示)、圓形導電板體、或任何外觀形狀之導電板體,並且該接地單元1的中央處係具有一穿孔10。另外,本發明內藏式多天線模組M更進一步包括:複數條訊號導線4,並且該等訊號導線4係穿過該穿孔10,以使得該等訊號導線4透過該穿孔10而達到收納的效果,並且透過該等訊號導線4的使用,以使得該等第一輻射單元2及該等第二輻射單元3所接收到的天線訊號可傳遞至無線寬頻路由器(router)或集線器(hub)內的電路板(圖未示)。當然,本發明的接地單元1也可以省略上述的穿孔10,而使得該等訊號導線4直接延著該接地單元1的上表面貼附,這樣也可以使得該等訊號導線4達到收納的效果。
此外,配合第二圖及第三A圖所示,該等第一輻射單元2係設置在該接地單元1上,其中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2係具有一與該接地單元1平行之第一輻射本體20、至少一從該第一輻射本體20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且懸空之第一訊號饋入接腳21及至少一從該第一輻射本體20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且連接至該接地單元1之第一短路接腳22。請參考第三B圖所示,該第一訊號饋入接腳21 和該第一短路接腳22亦可分別位於該第一輻射本體20相鄰接的兩側邊。
請配合第一圖及第五圖所示,依據第一圖中所界定的座標方向,第五圖顯示其中一第一輻射單元2(第一圖中最上面的第一輻射單元2)操作於2442MHz的輻射場型在不同平面(x-z平面、y-z平面、x-y平面)之量測結果。可看出在y-z平面上顯示出「圓錐形的輻射場型(conical radiation pattern)」,並且在x-y平面上顯示出「全向性的輻射場型(omni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另外,配合第二圖及第三C圖所示,該等第二輻射單元3係設置在該接地單元1上,其中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3係具有一與該接地單元1平行之第二輻射本體30、至少一從該第二輻射本體30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且懸空之第二訊號饋入接腳31及至少一從該第二輻射本體30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且連接至該接地單元1之第二短路接腳32。請參考第三D圖所示,該第二訊號饋入接腳31和該第二短路接腳32亦可分別位於該第二輻射本體30相鄰接的兩側邊。
請配合第一圖及第六圖所示,依據第一圖中所界定的座標方向,第六圖顯示其中一第二輻射單元3(第一圖中最下面的第二輻射單元3)操作於5490MHz的輻射場型在不同平面(x-z平面、y-z平面、x-y平面)之量測結果。可看出在y-z平面上顯示出「類圓錐形的輻射場型(similar conical radiation pattern)」,並且在x-y平面上顯示出「全向性的輻射場型(omni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再者,依據不同的設計需求,該等第一輻射單元2及 該等第二輻射單元3係具有下列不同的設計態樣:
1、請參閱第二圖所示,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2之第一訊號饋入接腳21係與其中一鄰近之第二輻射單元3之第二短路接腳32相鄰,並且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2之第一短路接腳22係與另外一鄰近之第二輻射單元3之第二訊號饋入接腳31相鄰。此外,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3之第二訊號饋入接腳31係與其中一鄰近之第一輻射單元2之第一短路接腳22相鄰,並且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3之第二短路接腳32係與另外一鄰近之第一輻射單元2之第一訊號饋入接腳21相鄰。換言之,以其中一第一輻射單元2來看,該第一輻射單元2之第一訊號饋入接腳21與左邊之第二輻射單元3之第二短路接腳32相鄰,並且該第一輻射單元2之第一短路接腳22與右邊之第二輻射單元3之第二訊號饋入接腳31相鄰。藉由上述接腳間彼此錯開的設計,以降低該第一訊號饋入接腳21與該第二訊號饋入接腳31彼此間產生相互干擾的問題,並且降低該第一短路接腳22與該第二短路接腳32彼此間產生相互干擾的問題。
2、請參閱第三A圖及第三C圖所示,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2之第一訊號饋入接腳21與第一短路接腳22係彼此相隔一預定距離,並且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3之第二訊號饋入接腳31與第二短路接腳32係彼此相隔一預定距離,以達良好的匹配。此外,依據不同的設計需求,設計者可透過調整此相隔的預定距離,以改變天線的操作頻率。另外,「上述第一訊號饋入接腳21與第一短路接腳22之間的預定距離」及「上述第二訊號饋入接腳31 與第二短路接腳32之間的預定距離」皆可隨著所需要天線性能來進行調整。
3、請參閱第三A圖及第三C圖所示,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2之第一訊號饋入接腳21與第一短路接腳22係在同一平面上,並且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3之第二訊號饋入接腳31與第二短路接腳32係在同一平面上。當然,本發明亦可隨著不同的需求,將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2之第一訊號饋入接腳21與第一短路接腳22設計在不同平面上,並且將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3之第二訊號饋入接腳31與第二短路接腳32設計在不同平面上。例如:第三D圖所示,倘若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2之第一訊號饋入接腳21與第一短路接腳22分別位於相鄰接的兩側邊,則該第一訊號饋入接腳21與該第一短路接腳22就不會在同一平面上。另外,依據不同的設計需求,該第一輻射單元2和該第二輻射單元3可以是不同高度,甚至可在不同平面上,也就是說該第一輻射單元2和該第二輻射單元3可分別位於該接地單元1的不同表面上。
4、該等第一輻射單元2係具有相同的天線操作頻率(例如低頻操作頻率),並且該等第二輻射單元3係具有相同的天線操作頻率(例如高頻操作頻率)。例如:該等第一輻射單元2的天線操作頻率係可為2.4GHz,並且該等第二輻射單元3的天線操作頻率係可為5GHz。
5、請參閱第三A圖及第三C圖所示,該等第一輻射單元2的第一訊號饋入接腳21係分別從該等第一輻射本體20的側邊垂直地或傾斜地向下延伸而出,該等第一短路接腳22係分別從該等第一輻射本體20的側邊垂 直地或傾斜地向下延伸而出,該等第二訊號饋入接腳31係分別從該等第二輻射本體30的側邊垂直地或傾斜地向下延伸而出,該等第二短路接腳32係分別從該等第二輻射本體30的側邊垂直地或傾斜地向下延伸而出。
6、請參閱第三A圖及第三C圖所示,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2係具有一從該第一輻射本體20的一側邊(亦即相對於該第一訊號饋入接腳21或該第一短路接腳22的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之第一延伸部23(彎折該第一延伸部23是為了於同一共振路徑上,縮小尺寸之用,所以即使該第一延伸部23不彎折而平行於接地單元1亦可,只是整體面積會較大),因此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2之第一延伸部23與第一訊號饋入接腳21(或第一短路接腳22)係分別位於該第一輻射本體20的兩相反側邊。此外,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3係具有一個從該第二輻射本體30的一側邊(亦即相對於該第二訊號饋入接腳31或該第二短路接腳32的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之第二延伸部33(彎折該第二延伸部33是為了於同一共振路徑上,縮小尺寸之用,所以即使該第二延伸部33不彎折而平行於接地單元1亦可,只是整體面積會較大),因此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3之第二延伸部33與第二訊號饋入接腳31(或第二短路接腳32)係分別位於該第二輻射本體30的兩相反側邊。另外,請配合第四A圖及第四B圖所示,該第一延伸部23′也可以是連續彎折而面向該第一訊號饋入接腳21,並且該第二延伸部33′也可以是連續彎折而面向該第二訊號饋入接腳31。
7、請參閱第二圖所示,每一個第一訊號饋入接腳2 1的底部係具有一第一訊號饋入點210,並且每一個第二訊號饋入接腳31的底部係具有一第二訊號饋入點310。此外,該等第一訊號饋入點210及該等第二訊號饋入點310皆面向該接地單元1的幾何中心(該等第一訊號饋入點210及該等第二訊號饋入點310與接地單元1的幾何中心距離可以不同,但同組天線之饋入點與接地單元1的幾何中心距離必須相同)。另外,該等訊號導線4係分別電性連接於該等第一訊號饋入接腳21之該等第一訊號饋入點210及該等第二訊號饋入接腳31之該等第二訊號饋入點310。透過該等訊號導線4的使用,以使得該等第一輻射單元2及該等第二輻射單元3所接收到的天線訊號可傳遞至無線寬頻路由器(router)或集線器(hub)內的電路板(圖未示)。
8、請參閱第二圖所示,該等第一輻射單元2係具有相同的尺寸及外型,並且該等第二輻射單元3係具有相同的尺寸及外型,以本發明圖式中所舉的實施例而言,第一輻射單元2(天線操作頻率係為2.4GHz)的尺寸大於第二輻射單元3(天線操作頻率係為5GHz)。此外,該等第一輻射單元2及該等第二輻射單元3皆由金屬導電片經過沖壓(或切割)及彎折而成,為了沖壓之方便性,彎折角度通常為直角,但不一定要直角。
9、該等第一輻射單元2及該等第二輻射單元3相對於該接地單元1的高度皆介於0.1mm~10mm之間,最佳的高度範圍為5mm~10mm。此外,依據不同的設計需求,設計者可透過調整「該等第一輻射單元2及該等第二輻射單元3相對於該接地單元1的高度」,以改變天線的操作 頻率、阻抗匹配與輻射場型最大方向。
然而,上述「因著不同的設計需求所界定出之該等第一輻射單元2及該等第二輻射單元3的結構」只是用來舉例而已,只要是有關「該等第一輻射單元2與該等第二輻射單元3係彼此交替且對稱地排列在該接地單元1上,並且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2與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3彼此間的夾角θ係為相同」的界定,皆為本發明所保護之範疇。
請參閱第七圖所示,依據上述對於該等第一輻射單元2及該等第二輻射單元3所界定的結構來進行測試,而結果顯示出該等第一輻射單元(由S11 、S22 、S33 所代表)2及該等第二輻射單元(由S44 、S55 、S66 所代表)3在不同頻率(MHz)下所得到之反射係數(S Parameter)(dB)。
請參閱第八圖所示,依據上述對於該等第一輻射單元2及該等第二輻射單元3所界定的結構來進行測試,而結果顯示出任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2與任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3彼此間的隔離度曲線(圖式中只顯示出S21 、S31 、S41 、S51 、S61 、S54 、S64 ,例如S21 所代表的是第一個第二個輻射單元3與第一個第一輻射單元2之間的隔離度曲線)。
請參閱第九圖所示,依據上述對於該等第一輻射單元2及該等第二輻射單元3所界定的結構來進行測試,而結果顯示出其中一第一輻射單元2及其中一第二輻射單元3在不同頻率(MHz)下所得到之天線增益(antenna gain)(dBi)及輻射效率(radiation efficiency)(%)。
另外,請參閱第十圖所示,本發明內藏式多天線模組M係可安裝於一天線系統殼體C(例如:無線寬頻路由器 的天線系統殼體或集線器的天線系統殼體)的內部,例如安裝在天線系統殼體的上蓋內側,其中該接地單元1、該等第一輻射單元2與該等第二輻射單元3皆被包覆於該天線系統殼體C的內部。因此,本發明多天線模組可內藏於無線寬頻路由器(router)或集線器(hub)內,所以本發明之內藏式多天線模組M不需外露於天線系統殼體C外部,以保持產品整體外觀的完整性與美感度。
再者,對於上述「內藏式多天線模組M具有複數個第一輻射單元2及複數個第二輻射單元3」的界定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例如:上述本發明之「該等第一輻射單元2及該等第二輻射單元3」的界定亦可更換為「具有複數組具有不同天線操作頻率之輻射單元組(圖雖未示,但請一併參考第一圖)」。該複數組具有不同天線操作頻率之輻射單元組係設置在該接地單元1上,其中每一組輻射單元組係具有複數個具有相同天線操作頻率之輻射單元(例如:複數個具有相同天線操作頻率之第一輻射單元2及複數個具有相同天線操作頻率之第二輻射單元3),每一個輻射單元係具有一與該接地單元平行之輻射本體、至少一從該輻射本體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且懸空之訊號饋入接腳及至少一從該輻射本體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且連接至該接地單元之短路接腳,如同上述對於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2及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3的界定。再者,該等不同輻射單元彼此間的夾角θ係為相同,該複數組具有相同天線操作頻率的輻射單元彼此間的夾角θ′係為相同,該複數組具有不同天線操作頻率的輻射單元係彼此交替且對稱地排列在該接地單元1上,並且該接地單元1與該等輻射單元組 皆被包覆於該天線系統殼體C的內部(與第十圖所舉的例子相同)。
綜上所述,本發明係至少具有下列的優點:
1、在本發明所舉的例子中,採用三個獨立的2.4GHz單極天線與三個獨立的5GHz單極天線,以實現同步雙頻操作。因此本發明有別於傳統雙頻天線,傳統雙頻天線只有單一訊號饋入端,在同步雙頻操作時需額外增加一雙工器電路,不但增加成本,亦造成整體系統功率的損耗。
2、本發明多天線模組可內藏於無線寬頻路由器(router)或集線器(hub)內,以保持產品整體外觀的完整性與美感度。
3、在本發明所舉的例子中,該等第一輻射單元及該等第二輻射單元可被彎折,以有效地減少多天線模組的整體高度;藉由控制該等輻射單元的高度,並且微調訊號饋入接腳與短路接腳之間距,可獲得天線在2.4/5GHz無線區域網路頻帶內良好的阻抗匹配(2:1 VSWR或10dB返回損失定義)。
4、因為每一個輻射單元的短路接腳鄰近不同天線操作頻率的訊號饋入接腳,所以本發明可大幅降低每兩個具有不同天線操作頻率之輻射單元之間的耦合(mutual coupling),並且隔離度(isolation)可確保在-15dB以下之良好特性。
惟,本發明之所有範圍應以下述之申請專利範圍為準,凡合於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與其類似變化之實施例,皆應包含於本發明之範疇中,任何熟悉該項技藝者在本發明之領域內,可輕易思及之變化或修飾皆可涵蓋在 以下本案之專利範圍。
M‧‧‧內藏式多天線模組
1‧‧‧接地單元
10‧‧‧穿孔
2‧‧‧第一輻射單元
20‧‧‧第一輻射本體
21‧‧‧第一訊號饋入接腳
210‧‧‧第一訊號饋入點
22‧‧‧第一短路接腳
23‧‧‧第一延伸部
23′‧‧‧第一延伸部
3‧‧‧第二輻射單元
30‧‧‧第二輻射本體
31‧‧‧第二訊號饋入接腳
310‧‧‧第二訊號饋入點
32‧‧‧第二短路接腳
33‧‧‧第二延伸部
33′‧‧‧第二延伸部
4‧‧‧訊號導線
C‧‧‧天線系統殼體
θ、θ′‧‧‧夾角
第一圖係為本發明內藏式多天線模組之上視示意圖;第二圖係為本發明內藏式多天線模組之立體示意圖;第三A圖係為本發明內藏式多天線模組之第一種第一輻射單元的立體示意圖;第三B圖係為本發明內藏式多天線模組之第二種第一輻射單元的立體示意圖;第三C圖係為本發明內藏式多天線模組之第一種第二輻射單元的立體示意圖;第三D圖係為本發明內藏式多天線模組之第二種第二輻射單元的立體示意圖;第四A圖係為本發明內藏式多天線模組之第三種第一輻射單元的立體示意圖;第四B圖係為本發明內藏式多天線模組之第三種第二輻射單元的立體示意圖;第五圖係為本發明內藏式多天線模組之其中一第一輻射單元操作於2442MHz在不同平面(x-z平面、y-z平面、x-y平面)之輻射場型示意圖;第六圖係為本發明內藏式多天線模組之其中一第二輻射單元操作於5490MHz在不同平面(x-z平面、y-z平面、x-y平面)之輻射場型示意圖;第七圖係為本發明內藏式多天線模組之該等第一輻射單元及該等第二輻射單元在不同頻率下所得到之反射係數之曲線圖;第八圖係為本發明內藏式多天線模組之任意一個第一輻 射單元與任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彼此間的隔離度曲線圖(只顯示其中的7條隔離度曲線);第九圖係為本發明內藏式多天線模組之其中一第一輻射單元及其中一第二輻射單元在不同頻率下所得到之天線增益及輻射效率之曲線圖;以及第十圖係為本發明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內設於一天線系統殼體內之側視示意圖。
M‧‧‧內藏式多天線模組
1‧‧‧接地單元
10‧‧‧穿孔
2‧‧‧第一輻射單元
20‧‧‧第一輻射本體
21‧‧‧第一訊號饋入接腳
210‧‧‧第一訊號饋入點
22‧‧‧第一短路接腳
23‧‧‧第一延伸部
3‧‧‧第二輻射單元
30‧‧‧第二輻射本體
31‧‧‧第二訊號饋入接腳
310‧‧‧第二訊號饋入點
32‧‧‧第二短路接腳
33‧‧‧第二延伸部
4‧‧‧訊號導線

Claims (25)

  1. 一種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包括:一接地單元;複數個第一輻射單元,其設置在該接地單元上,其中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係具有一與該接地單元平行之第一輻射本體、至少一從該第一輻射本體一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且懸空之第一訊號饋入接腳及至少一從該第一輻射本體一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且連接至該接地單元之第一短路接腳;以及複數個第二輻射單元,其設置在該接地單元上,其中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係具有一與該接地單元平行之第二輻射本體、至少一從該第二輻射本體一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且懸空之第二訊號饋入接腳及至少一從該第二輻射本體一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且連接至該接地單元之第二短路接腳;其中,該等第一輻射單元與該等第二輻射單元係彼此交替且對稱地排列在該接地單元上,並且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與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彼此間的夾角係為相同;其中該等第一輻射單元係具有相同的外型,並且該等第二輻射單元係具有相同的外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中該接地單元係為正多邊形導電板體或圓形導電板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藏式多天線模組,更進一步包括:複數條訊號導線,其分別電性連接於該 等第一訊號饋入接腳及該等第二訊號饋入接腳。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中該接地單元的中央處係具有一穿孔,並且該等訊號導線係穿過該穿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中該等第一輻射單元的數量係為三個,該等第二輻射單元的數量係為三個,並且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與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彼此間的夾角係為60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中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之第一訊號饋入接腳係與其中一鄰近之第二輻射單元之第二短路接腳相鄰,並且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之第一短路接腳係與另外一鄰近之第二輻射單元之第二訊號饋入接腳相鄰。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中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之第二訊號饋入接腳係與其中一鄰近之第一輻射單元之第一短路接腳相鄰,並且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之第二短路接腳係與另外一鄰近之第一輻射單元之第一訊號饋入接腳相鄰。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中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之第一訊號饋入接腳與第一短路接腳係彼此相隔一預定距離,並且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之第二訊號饋入接腳與第二短路接腳係彼此相隔一預定距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中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之第一訊號饋入接腳與第一短路接腳係在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上,並且每一個第 二輻射單元之第二訊號饋入接腳與第二短路接腳係在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中該等第一輻射單元係具有相同的天線操作頻率,並且該等第二輻射單元係具有相同的天線操作頻率。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中該等第一訊號饋入接腳係分別從該等第一輻射本體的側邊垂直地或傾斜地向下延伸而出,該等第一短路接腳係分別從該等第一輻射本體的側邊垂直地或傾斜地向下延伸而出,該等第二訊號饋入接腳係分別從該等第二輻射本體的側邊垂直地或傾斜地向下延伸而出,該等第二短路接腳係分別從該等第二輻射本體的側邊垂直地或傾斜地向下延伸而出。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中每一個第一訊號饋入接腳的底部係具有一第一訊號饋入點,並且每一個第二訊號饋入接腳的底部係具有一第二訊號饋入點。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中該等第一訊號饋入點及該等第二訊號饋入點皆面向該接地單元的幾何中心。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中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係具有一從該第一輻射本體的另外一相反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之第一延伸部,並且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係具有一個從該第二輻射本體的另外一相反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之第二延伸部。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中該第一延伸部係連續彎折而面向該第一訊號饋入接腳,並且該第二延伸部係連續彎折而面向該第二訊號饋入接腳。
  16. 一種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安裝於一天線系統殼體的內部,其中該內藏式多天線模組係包括:一接地單元;複數個第一輻射單元,其設置在該接地單元上,其中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係具有一與該接地單元平行之第一輻射本體、至少一從該第一輻射本體一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且懸空之第一訊號饋入接腳及至少一從該第一輻射本體一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且連接至該接地單元之第一短路接腳;以及複數個第二輻射單元,其設置在該接地單元上,其中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係具有一與該接地單元平行之第二輻射本體、至少一從該第二輻射本體一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且懸空之第二訊號饋入接腳及至少一從該第二輻射本體一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且連接至該接地單元之第二短路接腳;其中,該等第一輻射單元與該等第二輻射單元係彼此交替且對稱地排列在該接地單元上,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與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彼此間的夾角係為相同,並且該接地單元、該等第一輻射單元與該等第二輻射單元皆被包覆於該天線系統殼體的內部。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中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之第一訊號饋入接腳係 與其中一鄰近之第二輻射單元之第二短路接腳相鄰,並且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之第一短路接腳係與另外一鄰近之第二輻射單元之第二訊號饋入接腳相鄰。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中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之第二訊號饋入接腳係與其中一鄰近之第一輻射單元之第一短路接腳相鄰,並且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之第二短路接腳係與另外一鄰近之第一輻射單元之第一訊號饋入接腳相鄰。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中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之第一訊號饋入接腳與第一短路接腳係彼此相隔一預定距離,並且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之第二訊號饋入接腳與第二短路接腳係彼此相隔一預定距離。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中該等第一訊號饋入接腳係分別從該等第一輻射本體的側邊垂直地或傾斜地向下延伸而出,該等第一短路接腳係分別從該等第一輻射本體的側邊垂直地或傾斜地向下延伸而出,該等第二訊號饋入接腳係分別從該等第二輻射本體的側邊垂直地或傾斜地向下延伸而出,該等第二短路接腳係分別從該等第二輻射本體的側邊垂直地或傾斜地向下延伸而出。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中每一個第一輻射單元係具有一從該第一輻射本體的另外一相反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之第一延伸部,並且每一個第二輻射單元係具有一個從該第二輻射本體的另外一相反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之第二延伸部。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中該第一延伸部係連續彎折而面向該第一訊號饋入接腳,並且該第二延伸部係連續彎折而面向該第二訊號饋入接腳。
  23. 一種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安裝於一天線系統殼體的內部,其中該內藏式多天線模組係包括:一接地單元;以及複數組具有不同天線操作頻率之輻射單元組,其設置在該接地單元上,其中每一組輻射單元組係具有複數個具有相同天線操作頻率之輻射單元,每一個輻射單元係具有一與該接地單元平行之輻射本體、至少一從該輻射本體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且懸空之訊號饋入接腳及至少一從該輻射本體側邊向下延伸而出且連接至該接地單元之短路接腳;其中,該等輻射單元彼此間的夾角係為相同,該複數組具有相同天線操作頻率的輻射單元彼此間的夾角係為相同,該複數組具有不同天線操作頻率的輻射單元係彼此交替且對稱地排列在該接地單元上,並且該接地單元與該等輻射單元組皆被包覆於該天線系統殼體的內部。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中該等不同天線操作頻率分別為2.4或5GHz。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內藏式多天線模組,其中每一組輻射單元組之輻射單元的數量係為三個,並且每一個輻射單元彼此間的夾角係為60度。
TW98116675A 2009-05-20 2009-05-20 內藏式多天線模組 TWI4333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16675A TWI433391B (zh) 2009-05-20 2009-05-20 內藏式多天線模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16675A TWI433391B (zh) 2009-05-20 2009-05-20 內藏式多天線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42823A TW201042823A (en) 2010-12-01
TWI433391B true TWI433391B (zh) 2014-04-01

Family

ID=45000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16675A TWI433391B (zh) 2009-05-20 2009-05-20 內藏式多天線模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33391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42823A (en) 201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44950B2 (en) Dual-loop antenna and multi-frequency multi-antenna module
US8159398B2 (en) Built-in multi-antenna module
US8269682B2 (en) Multi-loop antenna module with wide beamwidth
CN201655979U (zh) 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及其系统
TWI548145B (zh) 全向式天線
US20120062437A1 (en) Antenna system with planar dipole antenna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TWI420743B (zh) 用於電子裝置之雙頻印刷電路天線
TWI476989B (zh) 多頻天線
CN101388494B (zh) 多天线整合模组
US20200021028A1 (en) Multi-input multi-output antenna structure
CN110957569A (zh) 一种宽频辐射单元及天线
TWI485927B (zh) 寬束徑寬多迴圈天線模組
TWI416800B (zh) 雙迴圈天線及多頻多天線模組
TWI449264B (zh) 多迴圈天線系統及具有該多迴圈天線系統的電子裝置
TWI462394B (zh) 多迴圈天線系統及具有該多迴圈天線系統的電子裝置
TWI462392B (zh) 多天線系統及具有該多天線系統的電子裝置
JP5496967B2 (ja) 周波数共用偏波共用アンテナ装置
US20210313710A1 (en) Broadband antenna having polarization dependent output
US10361475B2 (en) Antenna unit and antenna system
CN109755738A (zh) 一种双极化网格天线
KR101076233B1 (ko) 변형된 시어핀스키 프랙탈 구조의 이중 대역 안테나
TWI451632B (zh) 高增益迴圈陣列天線系統及電子裝置
TWI433391B (zh) 內藏式多天線模組
CN107785654B (zh) 一种小型化强耦合天线
TWI492452B (zh) 耦合饋入式迴圈天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