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3524B - 具切換不同輻射場形之特性的天線結構與製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切換不同輻射場形之特性的天線結構與製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3524B
TWI423524B TW098116721A TW98116721A TWI423524B TW I423524 B TWI423524 B TW I423524B TW 098116721 A TW098116721 A TW 098116721A TW 98116721 A TW98116721 A TW 98116721A TW I423524 B TWI423524 B TW I42352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current
inducing unit
current inducing
antenna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16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42826A (en
Inventor
Ta Chun Pu
Chun Yi Wu
Hung Hsuan Lin
Original Assignee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 Tech Res Inst filed Critical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to TW098116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23524B/zh
Priority to US12/613,534 priority patent/US20100295743A1/en
Priority to EP09180778A priority patent/EP2256863A3/en
Publication of TW201042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42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3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352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4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electric or 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reflecting, refracting, or diffract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the radiating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16Antenna or wave energy "plumbing" ma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Description

具切換不同輻射場形之特性的天線結構與製作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改變天線輻射場形之結構與製作方法。
在天線設計方面,智慧型天線(smart antenna)技術是無線通訊系統中重要的一環,主要可分為多進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天線技術以及自適應天線系統(AAS)兩大類別。MIMO天線技術利用多組無線傳輸路徑,來增加所接收訊號的覆蓋範圍或是增加資料的傳輸量。
自適應天線(adaptive antenna)系統技術利用多個天線單元而形成一組陣列天線,並針對每一天線單元進行動態調整輸入功率,來操控天線的波束(beam steering),而朝向欲傳輸資料的裝置,藉由提昇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及降低同頻干擾而達成高效率的傳輸。同時若有動態之物體(例如人或其他障礙物)阻擋訊號的傳輸路徑而造成干擾時,系統也將會即時地重新調整波束方向而形成新的傳輸路徑並繼續傳送。
此陣列天線技術之指向性(或主波束方向)切換精密度高。如第一圖所示,陣列天線結構100其調整天線指向性的方法需要多組相位調整器(phase adjuster)110、功率調整器(power adjuster)120、功率分配器(power divider)130及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140,藉由切換各天線單元饋入訊號之相位與振幅達到主波束方向切換之效果,因而整組智慧型天線的體積大而成本也高。
天線之輻射場形切換技術有多種實現方式,主要如陣列天線(多天線)、改變電磁耦合、改變射頻電流(RF current)分布等方式。陣列天線的方式係控制各天線單元之激發相位和振幅,來合成特定的輻射場形。改變電磁耦合的方式如Yagi天線,此類天線切換被動天線為波導或反射結構,使主波束方向改變。Yagi天線結構的範例如揭露於美國專利號US7,268,738、US7,193,574、US7,180,465、US6,753,826、US6,211,830等。
以第二A圖之Yagi天線結構200為例,具有一反射背板202、被動天線203分為左右兩支、以及一主動天線201,其中被動天線203並與主動天線201對齊。被動天線203可藉由連接電容性或電感性負載改變其共振長度,來決定其作用為波導或反射結構,第二B圖至第二D圖以Yagi天線結構200之yz-截面圖來說明此波導或反射結構的原理。
例如,在第二B圖中,左側被動天線可連結電感性負載,來增加其共振長度,使其成為反射結構203a,其中,反射結構203a較長示意左側被動天線連接電感性負載增加其共振長度。在第二C圖中,右側被動天線可連結電容性負載,縮短其共振長度,使其成為波導結構203b,其中,波導結構203b較短示意右側被動天線連接電容性負載縮短其共振長度。在第二D圖中,此反射結構203a與波導結構203b因而使主動天線201之主波束方向會偏向右邊。
反射背板202作用為使波束往出紙面方向輻射。Yagi天線原理可增加天線指向性,其與場形切換無關。此類天線最大具有180°波束角度的切換結構,主動天線需與被動天線極化相同,也就是說,其波導或反射結構需與主動天線平行。
第三A圖至第三C圖說明類似的三種天線結構與相對應的輻射場型。如第三A圖至第三C圖所示,三種天線結構311-313上不同射頻電流流向天線會輻射不同的場形321-323。第三A圖中,平衡的天線結構(balanced antenna)311其結構對稱,使射頻電流呈現對稱分佈,因此其輻射場形321也對稱。第三B圖中,非平衡的天線結構(unbalanced antenna)312其系統接地面為天線輻射金屬一部分,因結構不對稱導致不對稱之射頻電流分佈使主波束方向朝向系統接地面。
非平衡式天線與系統接地面具不同相對位置關係其射頻電流分佈也會不相同,如第三B圖與第三C圖所示,因此具有不同之輻射場形322與323,及最佳訊號接收方向也不相同。
以改變射頻電流來實現天線之輻射場形切換技術的前案技術如美國專利號US6,456,248、US 7,084,816、US 6,771,223、US 6,441,787、US 7,202,823等揭露的天線設計。
以第四圖之美國專利號US7,084,816所揭露的天線裝置(antenna device)的範例來說明,此天線裝置400包含一接地導體(grounded conductor)410、輔助接地導體(auxiliary grounded conductor)420a與420b、一天線元件(antenna element)430、以及改變單元(changing element)440a與440b。天線元件430經由一絕緣體(insulator)置於接地導體410上。輔助接地導體420a、420b與第一接地導體410分離。改變單元440a與440b分別藉由接地導體410與輔助接地導體420a之間的切換,以及接地導體410與輔助接地導體420b之間的切換,來改變天線元件420的指向性,而不影響天線元件420的共振頻率(resonance frequency)。
以第五圖之美國專利號US6,456,248所揭露的可攜式無線通訊裝置的範例來說明,此無線通訊裝置500中,在第一與第二無線通訊頻率下,導體平板(conductor planar plate)511在兩個開路端(open ends)的輸入阻抗(input impedance)是趨近於無限大(infinity),其作用是使射頻電流(RF current)無法流入此導體平板511和庇護盒(shield case)502,讓無線通訊系統使用任何無線通訊頻率下,可以降低單位質量對電磁波能量的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的平均值。
本揭露的實施範例可提供一種具切換不同輻射場形之特性的天線結構與製作方法。
在一實施範例中,所揭露者是關於一種具切換不同輻射場形之特性的天線結構。此天線結構包含一接地面、至少一主動天線、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以及一控制器。此至少一主動天線電性連結(electrically connected)至一射頻信號源(RF signal source)。此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電性連結至此接地面。此至少一主動天線與此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分佈於此接地面上或鄰近於此接地面。於天線操作頻段時,此控制器藉由致能(enable)或抑能(disable)此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來切換此接地面上的射頻電流導入或阻絕於此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以形成多種輻射場形。
在另一實施範例中,所揭露者是關於一種具切換不同輻射場形之特性的天線結構的製作方法。此天線結構的製作方法包含:將至少一主動天線分佈或鄰近於一接地面,並且電性連結至一射頻信號源;將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電性連結至此接地面,並規範此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於一天線操作頻段內的導入/阻絕模式及相對應的電流路徑;確保此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的每一電流誘導單元於導入/阻絕模式下,將此接地面上的射頻電流有效導入/阻絕於此電流誘導單元;將此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分佈或鄰近於此接地面;以及於此天線操作頻段時,藉由致能或抑能此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來切換此接地面上的射頻電流導入或阻絕於此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
茲配合下列圖示、實施範例之詳細說明及申請專利範圍,將上述及本發明之其他目的與優點詳述於後。
本發明的實施範例中可提供一種具切換不同輻射場形之特性的天線結構,此天線結構將一天線接地面視為天線輻射體的一部分,藉由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current dragger)並透過一控制器,控制電流誘導單元內含之切換元件,將接地面的射頻電流導入或阻絕於電流誘導單元,來控制此天線接地面上射頻電流分佈,以形成多種天線輻射場形。
第六圖的實施範例中,揭露一種具切換不同輻射場形之特性的天線結構,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參考第六圖的範例,天線結構600包含一接地面610、N支主動天線631-63N、M個電流誘導單元641-64M、以及一控制器620,N與M皆為正整數。主動天線631-63N電性連結至一射頻信號源。電流誘導單元641-64M電性連結至接地面610。主動天線631-63N與電流誘導單元641-64M可分佈於接地面610上或鄰近於接地面610。於天線操作頻段時,控制器620利用致能(enable)或抑能(disable)電流誘導單元641-64M,來切換接地面610上的射頻電流導入或阻絕於電流誘導單元641-64M,以形成多種輻射場形。
例如,第六圖中,控制器620可與電流誘導單元641-64M連接,而電流誘導單元641-64M中每一電流誘導單元可備有至少一開關元件(switch)或至少一可調式負載。當電流誘導單元641-64M裡的某一開關元件或某一可調式負載被切換至導入模式時,接地面610上的射頻電流流入此開關元件或此可調式負載相對應的電流誘導單元中;反之,此開關元件或此可調式負載被切換至阻絕模式時,電流誘導單元對射頻電流的輸入阻抗可視為開路(open),將接地面610上的射頻電流阻絕於此相對應的電流誘導單元。
導入模式與阻絕模式的規範可經由控制器620來控制電流誘導單元是否共振於操作頻段。例如,設定一電流誘導單元裡的開關元件或可調式負載為導入模式時,此電流誘導單元共振於所操作頻段下,對射頻電流輸入阻抗為低阻抗,因此可將射頻電流導入此電流誘導單元。當電流誘導單元被切換至阻絕模式時,於所操作頻段下,對射頻電流輸入阻抗為高阻抗,可將射頻電流阻絕於此電流誘導單元。
第七A圖與第七B圖的範例示意圖說明藉由模式切換於天線結構上造成不同電流分佈改變天線輻射場形,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第七A圖的範例中,天線結構於天線操作頻段時,電流誘導單元741是在抑能狀態下,即阻絕模式,電流誘導單元對射頻電流的輸入阻抗視為開路,其中接地面上的箭頭為射頻電流流向,而標號710a是天線輻射場形710之主波束方向。第七B圖的範例中,天線結構於天線操作頻段時,電流誘導單元741是在致能狀態下,即導入模式,因此將射頻電流導入於電流誘導單元741,使天線輻射場形720之主波束方向大致從朝下方切換至朝右方,如標號720a所示。
而一主動天線加上一電流誘導單元後,其輻射場形是兩主動天線(一為此主動天線,另一為取代此電流誘導單元的另一主動天線)之射頻電流分佈所形成之輻射場形的線性疊加,其中此電流誘導單元相對於此主動天線射頻電流之相位與振幅是此另一主動天線之射頻電流分佈所形成之輻射場形之線性係數的因子。
因此,本發明藉由切換各電流誘導單元導入或阻絕射頻電流來影響接地面上射頻電流。而不同的切換組合使天線結構上可具有多種射頻電流分佈。而此改變接地面上射頻電流分佈將會影響天線遠場場形(指向性)及近場電磁能量分佈,例如單位質量對電磁波能量的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所以,使此天線結構可具有切換不同輻射場形的特性。
與以電磁偶合改變天線輻射場形的習知技術相較,本發明沒有針對主動天線與被動天線的極化與間距來做限制或要求,因此本發明也可以適用於低姿勢(low profile)天線結構。
電流誘導單元例如可用偽天線式(pseudo antenna type)、或共振器式(resonator type)、或單極式(monopole type)來實現。第八A圖至第八C圖是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的三個範例示意圖,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其中,電流誘導單元的開關元件例如是切換開關(switch)或可調式負載,以下範例是以切換開關來說明。
第八A圖中,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的切換開關810位於偽天線811與該偽天線811的一延伸部分812之間。第八B圖中,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的切換開關820位於偽天線821與接地面822之間。第八C圖中,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的切換開關830位於偽天線831內部,也就是說,將切換開關830置於兩段偽天線截段,831a與831b,之間。前述的偽天線可以是一導體(conductor),例如金屬片(metal plate)。射頻電流可經由耦合(couple)或直接饋入(direct flow)此偽天線中。
第九A圖與第九C圖是共振器式電流誘導單元的兩個範例示意圖,與本發明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第九A圖中,共振器式電流誘導單元是以一種多埠共振器911來實現。第九B圖與第九C圖中,共振器式電流誘導單元的開關元件例如是切換開關或可調式負載,以下範例是以切換開關來說明。第九B圖中,共振器式電流誘導單元的切換開關920係設計於一種多埠共振器921的內部,也就是說,將切換開關920置於兩段共振器截段,921a與921b,之間。第九C圖中,共振器式電流誘導單元的切換開關930係位於多埠共振器931與該多埠共振器931的一延伸負載932之間。多埠共振器931經由切換開關930連接至延伸負載932,也可切換其共振頻率。
如第十圖所示,前述多埠共振器的輸出端(terminations)的連接結構可以是開路(open)1034、或是短路(接地)1033、或是連接一開關元件如切換開關1032後接地、或是與另一共振器1031相連,或是連接一開關元件如切換開關1035後,連接至另一負載1036。
第十一A圖是單極式電流誘導單元的一個範例示意圖,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第十一圖的範例中,單極式電流誘導單元1100之開關元件如切換開關1110置於L臂1111的兩截段之中,L臂1111的一端是接地端1199。第十一B圖是具有單極式電流誘導單元1100之天線結構的一個範例示意圖,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其中,天線結構1120中,主動天線1121與單極式電流誘導單元1100是擺放在接地面1122的外圍。
第十二A圖與第十二B圖是前述天線結構1120分別在阻絕模式與導入模式下,其接地面電流分佈之相對應的天線輻射場形,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第十二A圖中,天線結構112在阻絕模式下,天線輻射場形之主波束大約朝向45°的方向。第十二B圖中,天線結構112在導入模式下,由於電流誘導單元導入射頻電流,接地面上增加另一電流流向,天線輻射場形之主波束大約朝向-155°的方向。換句話說,此天線結構範例其天線主波束方向大約可切換45°、-155°。
第十三圖是可切換場型之天線的一個工作範例的示意圖,與本發明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第十三圖的範例中,主動天線1311與電流誘導單元1321-1323可置於一接地面1310上,主動天線1312與電流誘導單元1324可置於接地面1310的外圍。也就是說,電流誘導單元不需限制與主動天線共平面,也不需限制與接地面共平面。
以下以第八A圖之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為例,說明一天線結構中的兩個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在不同切換模式下,其相對應之天線輻射場形。第十四A圖至第十四C圖分別先描述此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此天線結構、以及此天線結構上兩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
第十四A圖是第八A圖之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的一個實際結構圖的範例,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第十四A圖的範例中,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1400包含一其延伸部分1412、偽天線1411、以及位於兩者之間的切換開關1410,標號1422為天線結構上的接地面。
第十四B圖是具有多個電流誘導單元之天線結構的一個範例示意圖,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其中,天線結構1420之區域1430上,有一主動天線以及兩個置於接地面1422外圍的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1400。本實施例中,接地面1422的大小為260mm×180mm。第十四C圖是區域1430的一個放大圖,其中標號1431為主動天線,兩個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分別標示為1421a與1421b。以下說明兩個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1421a與1421b在不同切換模式下,其相對應之天線輻射場形。
第十五A圖中,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1421a為導入模式,換句話說,其切換開關1510a是關(OFF)狀態,因此導入射頻電流,如射頻電流之箭頭流向所示;而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1421b為阻絕模式,換句話說,其切換開關1510b是開(ON)狀態,因此阻絕射頻電流,也就是說,其上近乎無射頻電流。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1421a為導入模式而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1421b為阻絕模式時,第十五B圖是天線結構1420之接地面1422上電流分佈之相對應的天線輻射場形。天線輻射場形之主波束分別朝向大約-135°及55°的方向,如箭頭所指。
第十六A圖中,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1421a與1421b皆為導入模式,換句話說,切換開關1510a與1510b都是關(OFF)狀態,因此皆為導入射頻電流,如射頻電流之箭頭流向所示。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1421a與1421b皆為導入模式時,第十六B圖是天線結構1420之接地面1422上電流分佈之相對應的天線輻射場形。第十六B圖中,天線輻射場形之主波束大約朝向-135°的方向,如箭頭所指。
第十七A圖中,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1421a與1421b皆為阻絕模式,換句話說,切換開關1510a與1510b都是開(ON)狀態,因此皆為阻絕射頻電流,也就是說,其上皆近乎無射頻電流。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1421a與1421b皆為阻絕模式時,第十七B圖是天線結構1420之接地面1422上電流分佈之相對應的天線輻射場形。第十七B圖中,天線輻射場形之主波束大約朝向55°的方向,如箭頭所指。
第十五圖至第十七圖的範例中,天線主波束方向大約可切換55°、-135°及55°、-135°雙向輻射。第十八圖是將第十六圖與第十七圖之天線輻射場形相較,可觀察到主波束的方向切換可達到接近180°,其中第十六B圖主波束方向(大約-135°方向)天線增益較第十七B圖大約大6.95dBi,而第十七B圖主波束方向(大約55°方向天線增益)較第十六B圖大約大6.95dBi。
第十九圖說明一對可切換場形天線結構可具有六種天線輻射場形,與本發明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本實施例中,接地面的大小尺寸為220mm×180mm。
本發明也模擬電流誘導單元的位置改變,來觀察天線輻射場形及電流強度分佈變化。模擬結果顯示了移動電流誘導單元的位置會造成不同之接地面射頻電流分佈,因此輻射場形也會不同。此模擬可作為擺放電流誘導單元位置時之參考。
以下以第九B圖之共振器式電流誘導單元為例,說明一天線結構中的共振器式電流誘導單元在不同切換模式下,其相對應之天線輻射場形。
第二十A圖是第九B圖之共振器式電流誘導單元的一個剖面示意圖,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第二十A圖的範例中,共振器式電流誘導單元2000為一電感2011、電容2012之多埠共振器,並且切換開關2030設計於此多埠共振器的內部,多埠共振器的輸出端是連接另一開關元件2040後接地2050。
第二十B圖是具有一共振器式電流誘導單元2000之天線結構的一個範例示意圖,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其中,天線結構2020有一接地面2021、以及在接地面2021外圍的一主動天線2022與一共振器式電流誘導單元2000。本實施例中,接地面2021的大小為260mm×180mm。
當共振器式電流誘導單元2000為阻絕模式時,如第二十一A圖所示,共振器式電流誘導單元2000的切換開關2030是開(ON)狀態,因此阻絕射頻電流,也就是說,其上無射頻電流。此阻絕模式下,第二十一B圖是天線結構2020之接地面2021上電流分佈之相對應的天線輻射場形。第二十一B圖中,天線輻射場形之主波束朝向大約45°的方向,如箭頭所指。
當共振器式電流誘導單元2000為導入模式時,如第二十二A圖所示,共振器式電流誘導單元2000的切換開關2030是關(OFF)狀態,因此導入射頻電流,如射頻電流之箭頭流向所示。此導入模式下,第二十二B圖是天線結構2020之接地面2021上電流分佈之相對應的天線輻射場形。第二十二B圖中,天線輻射場形之主波束朝向大約-155°的方向,如箭頭所指。
上述模擬結果顯示共振器式電流誘導單元所得到的天線輻射場形與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得到相同結果。這是因為共振器僅能誘導射頻電流且幾乎不具輻射能力,所以驗證了本發明所揭露之天線結構藉由致能或抑能電流誘導單元,來切換此接地面上的射頻電流導入或阻絕於電流誘導單元,確實可改變天線接地面射頻電流的分佈,而非經由電磁偶合效應來改變天線接地面射頻電流的分佈。相較於無此電流誘導單元的手機,在SAR的平均值模擬實驗中也顯示了本揭露的實施範例可以降低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
承上述,以下詳細說明此天線結構的設計流程。第二十三圖是一範例流程圖,說明具切換不同輻射場形之特性的天線結構的製作方法,與本發明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參考第二十三圖圖,首先,將至少一主動天線分佈或鄰近於一接地面,並且電性連結至一射頻信號源,如步驟2310所示。將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電性連結至此接地面,並規範此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於此天線操作頻段內的導入/阻絕模式及相對應的電流路徑,如步驟2320所示。確保此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的每一電流誘導單元於導入/阻絕模式下,將此接地面上的射頻電流有效導入/阻絕於此電流誘導單元,如步驟2330所示。將此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分佈或鄰近於此接地面,如步驟2340所示。於此天線操作頻段時,藉由致能或抑能此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來切換此接地面上的射頻電流導入或阻絕於此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如步驟2350所示。
如前所述,導入/阻絕模式的規範可視電流誘導單元是否共振於天線操作頻段。電流誘導單元也可以選擇偽天線式、或共振器式、或單極式等電流誘導結構來實現。也可以調整電流誘導單元與主動天線的位置擺放、或是調整電流誘導單元與主動天線的數量,來符合多種輻射特性的實際應用或需求。
在實際應用上,例如可設計符合規格要求的主動天線,並模擬此主動天線於一天線操作頻段下,於一接地面的電流分佈。依實際需求選擇電流誘導單元為偽天線式、或共振器式、或單極式等,或其混合式。然後設計此電流誘導單元於天線操作頻段內共振/非共振兩模式的切換機制及電流路徑,此切換機制例如是開關元件或可調式負載。
而步驟2330中,在實際應用上例如可以模擬此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的每一電流誘導單元於共振/非共振兩模式的頻率響應,來檢視此接地面上的射頻電流是否能有效導入/阻絕於此電流誘導單元,以確保此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的每一電流誘導單元於導入/阻絕模式下,將接地面上的射頻電流有效導入/阻絕於該電流誘導單元。
步驟2350中,例如可透過一控制器,致能或抑能此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以切換此接地面上的射頻電流導入或阻絕於此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於導入模式下,射頻電流可經由耦合或直接饋入此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中。
綜上所述,本發明揭露之實施範例可提供一種具切換不同輻射場形之特性的天線結構與製作方法。此天線結構以一電流誘導結構於天線操作頻段時,藉由一控制器,利用開關或可調式負載切換此電流誘導結構,將接地面的射頻電流導入或阻絕於電流誘導單元,使此天線結構上可具多種電流分佈。此改變接地面射頻電流分佈可影響天線遠場場形(指向性)及近場電磁能量分佈。電流誘導結構可用多種結構來實現,例如偽天線式、共振器式、或單極式等。主波束的方向切換可達到接近180°。本發明還可適用於低姿勢天線結構。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範例,當不能依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
100...陣列天線結構
110...相位調整器
120...功率調整器
130...功率分配器
140...數位訊號處理器
200...Yagi天線結構
201...主動天線
202...反射背板
203...被動天線
203a...反射結構
203b...波導結構
311-313...三種天線結構
321-323...不同的輻射場形
400...天線裝置
410...接地導體
420a、420b...輔助接地導體
430...天線元件
440a、440b...改變單元
500...無線通訊裝置
511...導體平板
502...庇護盒
600...天線結構
610...接地面
631-63N...N支主動天線
641-64M...電流誘導單元
620...控制器
710、720...天線輻射場形
710a、720a...天線輻射場形之主波束方向
810、820、830...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的切換開關
811、821、831...偽天線
812...延伸部分
822...接地面
831a、831b...偽天線截段
911、921、931‧‧‧多埠共振器
921a、921b‧‧‧共振器截段
920、930‧‧‧切換開關
932‧‧‧延伸負載
1031‧‧‧共振器
1032、1035‧‧‧切換開關
1033‧‧‧短路
1034‧‧‧開路
1036‧‧‧另一負載
1100‧‧‧單極式電流誘導單元
1111‧‧‧L臂
1110‧‧‧切換開關
1199‧‧‧接地端
1221、1222‧‧‧天線輻射場形
1311、1312‧‧‧主動天線
1310‧‧‧接地面
1321-1324‧‧‧電流誘導單元
1400、1421a、1421b‧‧‧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
1411‧‧‧偽天線
1410‧‧‧切換開關
1412‧‧‧延伸部分
1422‧‧‧接地面
1420‧‧‧天線結構
1430‧‧‧區域
1431‧‧‧主動天線
1510a、1510b‧‧‧切換開關
2000‧‧‧共振器式電流誘導單元
2011‧‧‧電感
2012‧‧‧電容
2030‧‧‧開關元件
2040‧‧‧開關元件
2050‧‧‧接地面
2020‧‧‧天線結構
2021‧‧‧接地面
2022...主動天線
2310...將至少一主動天線分佈或鄰近於一接地面,並且電性連結至一射頻信號源
2320...將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電性連結至此接地面,並規範此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於此天線操作頻段內的導入/阻絕模式及相對應的電流路徑
2330...確保此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的每一電流誘導單元於導入/阻絕模式下,將此接地面上的射頻電流導入/阻絕於此電流誘導單元
2340...將此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分佈或鄰近於此接地面
2350...於此天線操作頻段時,藉由致能或抑能此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來切換此接地面上的射頻電流導入或阻絕於此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
第一圖是一種陣列天線結構的一個範例示意圖。
第二A圖是一種Yagi天線結構的一個範例示意圖。
第二B圖至第二D圖說明第二A圖之波導或反射結構的原理。
第三A圖至第三C圖說明類似的三種天線結構與相對應的輻射場型。
第四圖是一種天線裝置的範例一個範例示意圖。
第五圖是一種天線裝置與可攜式無線通訊裝置的一個範例示意圖。
第六圖是一種具切換不同輻射場形之特性的天線結構的一個範例示意圖,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
第七A圖與第七B圖的範例示意圖說明藉由模式切換於天線結構上,可改變天線輻射場形,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
第八A圖至第八C圖是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的三個範例示意圖,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
第九A圖至第九C圖是共振器式電流誘導單元的三個範例示意圖,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
第十圖說明九A圖至第九C圖之多埠共振器其輸出端結構的範例示意圖,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
第十一A圖是單極式電流誘導單元的一個範例示意圖,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
第十一B圖是具有第十一A圖之單極式電流誘導單元之天線結構的一個範例示意圖,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
第十二A圖與第十二B圖是前述天線結構1120分別在阻絕模式與導入模式下,其接地面電流分佈之相對應的天線輻射場形,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
第十三圖是可切換場型之天線的一個工作範例的示意圖,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
第十四A圖是第八A圖之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的一個剖面示意圖,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
第十四B圖是一天線結構的一個範例示意圖,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其中,天線結構中的一區域有一主動天線以及兩個第八A圖之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
第十四C圖是第十四B圖中該區域的一個放大示意圖圖,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
第十五A圖與第十五B圖說明第十四C圖中兩個電流誘導單元為一導入一阻絕模式下,一相對應之天線輻射場形的一個範例示意圖,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
第十六A圖與第十六B圖說明第十四C圖中兩個電流誘導單元皆為導入模式下,一相對應之天線輻射場形的一個範例示意圖,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
第十七A圖與第十七B圖說明第十四C圖中兩個電流誘導單元皆為阻絕模式下,一相對應之天線輻射場形的一個範例示意圖,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
第十八圖是將第十五圖至第十七圖之天線輻射場形相較的一個範例示意圖,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
第十九圖說明一對可切換場形天線結構可具有六種天線輻射場形,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
第二十A圖是第九B圖之共振器式電流誘導單元的一個剖面示意圖,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
第二十B圖是具有一個第二十A圖之共振器式電流誘導單元之天線結構的一個範例示意圖,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
第二十一A圖說明當共振器式電流誘導單元切換至阻絕模式時,第二十B圖之天線結構阻絕射頻電流於此共振器式電流誘導單元的一個範例示意圖,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
第二十一B圖說明第二十一A圖的情況下,相對應之天線輻射場形的一個範例示意圖,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
第二十二A圖說明當共振器式電流誘導單元切換至導入模式時,第二十B圖之天線結構導入射頻電流於此共振器式電流誘導單元的一個範例示意圖,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
第二十二B圖說明第二十二A圖的情況下,相對應之天線輻射場形的一個範例示意圖,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
第二十三圖是一範例流程圖,說明具切換不同輻射場形之特性的天線結構的製作方法,與所揭露的某些實施範例一致。
600...天線結構
610...接地面
631-63N...N支主動天線
641-64M...M個電流誘導單元
620...控制器

Claims (24)

  1. 一種具切換不同輻射場形之特性的天線結構,該天線結構包含:一接地面;至少一主動天線,分佈或鄰近於該接地面,並且電性連結至一射頻信號源;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分佈或鄰近於該接地面,並且電性連結至該接地面;以及一控制器,配置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於一天線操作頻段時,將該接地面上的射頻電流導入或阻絕於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其中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改變該接地面上的射頻電流分佈來重配置該天線結構的輻射場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結構,其中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之每一電流誘導單元包含至少一開關元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結構,其中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之每一電流誘導單元包含至少一可調式負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結構,其中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之每一電流誘導單元是選自偽天線式、共振器式、單極式,之前述三種形式中任一種形式的電流誘導單元。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天線結構,其中該共振器式電流誘導單元是一種多埠共振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天線結構,其中該多埠共振器的一輸出端係選自開路、短路、連接至一第一開關元件後接地、連接至另一共振器、連接至一第二開關元件後連接至另一負載,之前述連接結構中任一種連接結構,並且該第二開關元件是與該第一開關元件相同的一開關元件、與該第一開關元件不同的一開關元件,之前述開關元件的其中一開關元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天線結構,其中該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的一開闢元件位於一偽天線與該偽天線的一延伸部分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天線結構,其中該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的一開闢元件位於一偽天線與該接地面之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天線結構,其中該偽天線式電流誘導單元的一開闢元件位於一偽天線的內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結構,其中該控制器與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中每一電流誘導單元電性連接。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結構,其中該控制器於該天線操作頻段時,檢視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是否共振於該天線操作頻段,來配置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將該接地面上的該射頻電流導入或阻絕於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結構,其中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不與該至少一主動天線共平面。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結構,其中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不與該接地面共平面。
  14. 一種具切換不同輻射場形之特性的天線結構的製作方法,該製作方法包括:將至少一主動天線分佈或鄰近於一接地面,並且電性連結至一射頻信號源;將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電性連結至該接地面,並規範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於一天線操作頻段內的導入/阻絕模式及相對應的電流路徑;配置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的每一電流誘導單元於一天線操作頻段時,於導入/阻絕模式下,將該接地面上的射頻電流導入/阻絕於該電流誘導單元;以及將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分佈或鄰近於該接地面;其中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改變該接地面上的射頻電流分佈來重配置該天線結構的輻射場形。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天線結構的製作方法,該製作方法還包括:檢視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是否共振於該天線操作頻段來規範導入/阻絕模式。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天線結構的製作方法,其中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之每一電流誘導單元是選自偽天線式、共振器式、單極式,之前述三種形式中任一種形式的電流誘導單元。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天線結構的製作方法,該製作方法還包括: 模擬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的每一電流誘導單元於導入/阻絕模式的頻率響應,來確保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的每一電流誘導單元於導入/阻絕模式下,將該接地面上的射頻電流導入/阻絕於該電流誘導單元。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天線結構的製作方法,其中於導入模式下,該接地面上的射頻電流經由耦合或直接饋入於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中。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天線結構的製作方法,該製作方法還包括:藉由一控制器,於該天線操作頻段時,致能或抑能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將該接地面上的射頻電流導入或阻絕於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天線結構的製作方法,該製作方法還包括:調整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與該至少一主動天線的位置擺放,來符合該天線結構的多種輻射特性的實際應用或需求。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天線結構的製作方法,該製作方法還包括:調整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與該至少一主動天線的數量,來符合該天線結構的多種輻射特性的實際應用或需求。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天線結構的製作方法,該製作方法還包括:將該至少一主動天線模擬於該天線操作頻段下,於該接 地面的電流分佈。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天線結構的製作方法,其中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之每一電流誘導單元包含至少一開闢元件,以切換該接地面上的射頻電流導入或阻絕於該電流誘導單元。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天線結構的製作方法,其中該至少一電流誘導單元之每一電流誘導單元包含至少一可調式負載,以切換該接地面上的射頻電流導入或阻絕於該電流誘導單元。
TW098116721A 2009-05-20 2009-05-20 具切換不同輻射場形之特性的天線結構與製作方法 TWI4235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16721A TWI423524B (zh) 2009-05-20 2009-05-20 具切換不同輻射場形之特性的天線結構與製作方法
US12/613,534 US20100295743A1 (en) 2009-05-20 2009-11-06 Antenna Structure With Reconfigurable Patter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09180778A EP2256863A3 (en) 2009-05-20 2009-12-24 Antenna structure with reconfigurable patter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16721A TWI423524B (zh) 2009-05-20 2009-05-20 具切換不同輻射場形之特性的天線結構與製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42826A TW201042826A (en) 2010-12-01
TWI423524B true TWI423524B (zh) 2014-01-11

Family

ID=42813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16721A TWI423524B (zh) 2009-05-20 2009-05-20 具切換不同輻射場形之特性的天線結構與製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95743A1 (zh)
EP (1) EP2256863A3 (zh)
TW (1) TWI42352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4298B (zh) * 2021-03-30 2022-08-1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3960B (zh) * 2012-10-12 2016-10-1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可切換輻射場型之天線結構
TW201228104A (en) * 2010-12-16 2012-07-01 Quanta Comp Inc Method to reduce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low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CN102856631B (zh) 2011-06-28 2015-04-22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天线与其通信装置
US8914258B2 (en) * 2011-06-28 2014-12-16 Space Systems/Loral, Llc RF feed element design optimization using secondary pattern
TWI459303B (zh) * 2012-09-05 2014-11-01 China Steel Corp A radio frequency field conversion device for auxiliary reading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s
TWI536660B (zh) 2014-04-23 2016-06-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通訊裝置及其多天線系統設計之方法
KR102476765B1 (ko) * 2015-12-15 2022-12-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US10868371B2 (en) * 2017-03-24 2020-12-15 Ethertronics, Inc. Null steering antenna techniques for advanc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2350078B (zh) * 2019-08-09 2022-08-2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3140889B (zh) * 2020-01-20 2024-06-07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装置
CN112216991B (zh) * 2020-09-15 2022-02-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二进制式的频率可重构微带天线
US11569585B2 (en) 2020-12-30 2023-01-3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Highly integrated pattern-variable multi-antenna array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80589A1 (en) * 2004-06-17 2005-12-2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ow profile smart antenna for wireless application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717806T2 (de) * 1997-03-18 2003-11-06 Mitsubishi Denki K.K., Tokio/Tokyo Antenne mit variabler richtcharakteristik und steuerverfahren dazu
US6211830B1 (en) * 1998-06-10 2001-04-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adio antenna device
US6020853A (en) * 1998-10-28 2000-02-01 Raytheon Company Microstrip phase shifting reflect array antenna
JP2001036337A (ja) * 1999-03-05 2001-02-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
JP2001257522A (ja) * 2000-03-09 2001-09-21 Sony Corp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携帯無線機
JP4217938B2 (ja) * 2000-04-20 2009-02-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携帯無線機
US6515635B2 (en) * 2000-09-22 2003-02-04 Tantivy Communications, Inc. Adaptive antenna for 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6421016B1 (en) * 2000-10-23 2002-07-16 Motorola, Inc. Antenna system with channeled RF currents
WO2002039544A1 (fr) * 2000-10-31 2002-05-16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Dispositif d'antenne et machine portable
US7394430B2 (en) * 2001-04-11 2008-07-01 Kyocera Wireless Corp. Wireless device reconfigurable radiation desensitivity bracket systems and methods
US7746292B2 (en) * 2001-04-11 2010-06-29 Kyocera Wireless Corp. Reconfigurable radiation desensitivity bracket systems and methods
US6573826B2 (en) * 2001-07-25 2003-06-03 Yuan-Sheng Pa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y using electric power line as data link network
EP1456908A4 (en) 2001-11-09 2005-11-30 Ipr Licensing Inc SPATIAL SECOND SURFACES USING DOUBLE BAND PHASES ARRAY
CN1602596A (zh) * 2001-12-06 2005-03-30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寄生元件分集天线
US7038626B2 (en) * 2002-01-23 2006-05-02 Ipr Licensing, Inc. Beamforming using a backplane and passive antenna element
KR20070057277A (ko) * 2002-03-14 2007-06-04 아이피알 라이센싱, 인코포레이티드 적응형 안테나 어레이를 구비한 이동 통신 핸드세트
US6657595B1 (en) * 2002-05-09 2003-12-02 Motorola, Inc. Sensor-driven adaptive counterpoise antenna system
US7206555B2 (en) * 2002-08-05 2007-04-1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ntenna divers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id system
JP4363936B2 (ja) * 2002-09-26 2009-11-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装置用アンテナおよび無線端末装置
US6985113B2 (en) * 2003-04-18 2006-01-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adio antenna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troller for controlling SAR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radio antenna apparatus
US20080014872A1 (en) * 2006-07-14 2008-01-17 Erchonia Patent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ducing exposure to undesirabl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JP4195403B2 (ja) * 2004-03-01 2008-12-10 株式会社国際電気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 アンテナ構造体およびテレビ受像機
JP2005260592A (ja) * 2004-03-11 2005-09-22 Fujitsu Ltd アンテナ装置、指向性制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JP2005286895A (ja) * 2004-03-30 2005-10-13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携帯無線装置
US7180465B2 (en) * 2004-08-13 2007-02-2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ompact smart antenna for wireless application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7193574B2 (en) * 2004-10-18 2007-03-2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ntenna for controlling a beam direction both in azimuth and elevation
JP4146478B2 (ja) * 2006-07-07 2008-09-10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モジュール及び携帯端末
EP1962375A1 (en) * 2007-02-20 2008-08-27 Laird Technologies AB A multi-band antenna for a portable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911402B2 (en) * 2008-03-05 2011-03-22 Ethertronics, Inc. Antenna and method for steering antenna beam directio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80589A1 (en) * 2004-06-17 2005-12-2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ow profile smart antenna for wireless application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4298B (zh) * 2021-03-30 2022-08-1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95743A1 (en) 2010-11-25
TW201042826A (en) 2010-12-01
EP2256863A2 (en) 2010-12-01
EP2256863A3 (en) 2012-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3524B (zh) 具切換不同輻射場形之特性的天線結構與製作方法
Chang et al. Polarization-orthogonal co-frequency dual antenna pair suitable for 5G MIMO smartphone with metallic bezels
EP2812947B1 (en) Multiple antenna system
EP2462657B1 (en) Cross-dipole antenna
Mak et al. Isolation enhancement between two closely packed antennas
CN106415929B (zh) 多天线以及具备该多天线的无线装置
KR101057092B1 (ko) 미모/다이버시티 내장형 안테나 시스템
US9099784B2 (en) Array antenna of mobile terminal and implementing method thereof
TWI657620B (zh) 天線指向性控制系統及包含其之無線裝置
US20070008236A1 (en) Compact dual-band antenna system
CN105359337A (zh) 天线、天线装置以及无线装置
TWI495277B (zh) 無線收發器之多輸入多輸出天線
US11637373B2 (en) Multi-band antennas having enhanced directors therein that inhibit radiation interference across multiple frequency bands
CN101901966B (zh) 具切换不同辐射场形的特性的天线结构与制作方法
Islam et al. Low-Profile PIN-Diode-Controlled Bezel Fit Radiation-Pattern Reconfigurable Antenna Arrays for 5G Smartphones
TW201635639A (zh) 應用於平板、筆記型電腦之單極多頻段天線
EP3118931A1 (en) An antenna apparatus having a selectively orientable directivity
JP7234732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Natarajamani Some studies on designs of planar antennas for UWB applications
RU2207681C2 (ru) Биквадратная вибраторная антенна
Pal Low profile pattern reconfigurable square loop antenna
Pokorný et al. LTE tunable antenna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