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2460B - A stack of stamps and their production methods - Google Patents

A stack of stamps and their production method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2460B
TWI412460B TW98109585A TW98109585A TWI412460B TW I412460 B TWI412460 B TW I412460B TW 98109585 A TW98109585 A TW 98109585A TW 98109585 A TW98109585 A TW 98109585A TW I412460 B TWI412460 B TW I41246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al
color
overprinting
color separation
chap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09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34859A (en
Inventor
Long Jer Chou
Original Assignee
Long Jer Ch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 Jer Chou filed Critical Long Jer Chou
Priority to TW981095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1246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034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34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2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2460B/zh

Links

Landscapes

  • Printing Methods (AREA)

Description

一種疊印章及其製作方法
本發明係屬一種彩色印章及其製作方法,尤指一種利用疊印的方式,達到調色與彩印目的之印章及其製作方法。
習知的印章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是:按壓在印章面的油墨是什麼顏色,印出來的圖樣就是什麼顏色;任何人想到使用蓋章的方式獲得不同顏色的圖樣,唯一的方法就是取得該色彩的油墨。所以任何一位印章工藝的玩家,基本的道具就是必須具備各種不同顏色和材質的油墨,才能應付創作中基本的需要。而且正常的用印是,油墨必須均勻清晰,不可重疊。即使是子母印、套印,都不容許蓋出來的圖樣有一小部份疊合。
先前所謂的彩色印章,不是將設有若干不同顏色且不相混淆之吸墨區製成印材,以產生不同區塊不同顏色之圖案,就是將不同色彩的油墨直接塗抹在印章面,使壓印後的圖案具有彩色的效果。不同顏色的油墨仍然是壁壘分明,互不相通;或是將沾有黏著劑之印章按壓於所欲蓋印之處,再將金蔥、亮粉等全彩裝飾粉佈灑於所蓋印之處,使其沾附在黏著劑上,以呈現出彩色的效果。綜合以上種種印章模式,與習稱之彩色,認知上是大不相同的,但是卻可由此反應出彩色印章是如此被迫切需要。
先前之印章有所謂之套印章,從來沒有疊印章;習知的套印是技術,習知的疊印卻是印章工藝的夢魘。所有用印的人都知道,不同顏色油墨疊合後將如何不堪。因此,即使與印章如此近似之印刷工業已經如此發達,印章也確實具有其方便性,且印章工藝已經擴及人體彩繪,但是印章的製作仍僅止於油墨、印材和圖樣的多樣化,卻從未發現印章疊印之後仍具有可看性,且可能產生彩色與立體的效果。
本發明人從事印章工藝數十年,從製造生產到行銷,最大的發現是:印章之所以不能夠疊印,不是油墨的問題,而是印章構造的問題。絕大部份的印章圖樣都是線狀或面狀。當每一次將油墨按壓或塗抹其上時,是不可能十分均勻。因此當第二次以不同的油墨按壓或塗抹其上時,其可能產生的結果必然十分複雜,甚至造成無法想像的結果。這樣的結果必然無法成就任何色彩調和的效果。
本發明人發現,印刷工業常用的過網是印章圖案面一個絕佳的技巧。任何的圖面經過網之後,呈現的是以肉眼幾乎看不見的細微點(簡稱「網點」)集合,它提供了每一色彩網點周圍有一倍甚至數倍的空間,讓不同顏色的油墨佔有,產生視覺混合和錯覺的效果,讓疊印不再是印章的夢魘,而是一個新的希望。引起本發明人創造一個更寬廣的色彩空間,讓用印也可以自由調色的動機:
1、解決把彩色印刷工具帶在身上的方便性與快感,讓使用者可以隨時隨地將自己喜愛的立體彩色圖案蓋在任何地方,包括衣服、包包、甚至身上。
2、解決色彩不足的問題,讓各種顏色透過疊印的方式,達到調色的功能,只要幾個基本顏色的油墨就可以產生各種不同顏色和濃淡的色彩。
3、幫助不會配色的人、技巧不夠好的人也能製作出生動色彩的圖樣。
4、解決彩印必須使用大型機具的困擾,讓小小的印章也能製作出彩色印刷品級的作品。
5、擴展印章工藝的領域,讓印章更容易進入每一個人日常的生活。使用者可以隨時將表彰自己的彩色立體印章蓋在文件、衣服、包裝、物品上、甚至是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讓製作卡片、名片,不需要仰賴特殊的印刷機,就可以自己製作屬於個人色彩的制服、包包、文具,生活將更充滿樂趣,讓身體的彩色可以不單倚賴刺青,可以隨時變化,讓身體更健康,讓世界更美好。
本發明最大的特點即在於將所要製作成印章的圖樣過網處理,不論該圖樣是彩色或單色,過網處理的手續使得每一種色彩都可以經由不同的基本顏色利用不同大小的網點產生,更由於每一個網點的周圍都留有多一點的空間容許其他色彩的加入,並將無法表達圖樣連續調的濃淡層次,藉由大小不同,肉眼幾乎看不見的細微網點透過視覺混合與眼睛錯覺,將有限的油墨顏色作最多樣化的調和,消除印章無法使油墨十分均勻的先天障礙,使網點所按壓的圖樣經過視覺錯覺的修飾,達到均勻的效果,更由於每一網點周圍都有一圈空白,使多餘的油墨都有一個擴散的空間。
按:印刷工業使用過網照相的目的,主要在於無法表達圖樣連續調的濃淡層次,而本發明過網處理最主要的目的在於預留不同顏色油墨附著的空間,利用視覺錯覺與視覺混合,將二種或二種以上顏色的油墨與部分疊合的油墨之間,不是十分勻稱的色彩給予視覺上的調和,此乃本發明雖然運用了印刷工業常用的技術,但是在一個無法控制的印章工藝的環境,其目的和作用並不完全相同,最重要的作用是:本發明創造了另一種可攜式類印刷的印章工藝。
本發明第二大特點在於將圖樣以電子分色的方式將顏色分解成三至四個基本顏色的電子訊號,經修整後再以雷射光點輸出網片,即分色片,使備用的油墨只需具備三至四個基本顏色即可。深色的網點大,週邊空間小,淺色的網點小,週邊的空間大,可以提供其他顏色油墨著位的機會大。
本發明與印刷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印章是一種自然隨興的工具,一般人很難作到油墨成分、卡紙濕度、按壓時間、疊印精準度的控制;印刷油墨可以利用加濕等各種技巧,讓油墨的流動性更好,印章的油墨通常是快乾型,卡紙也不會有加濕處理,所以,印刷可行的技巧,在印章工藝不一定可行;就印刷色序,一般是先印黑色,接下來才印青色、紅色,最後才印黃色。而印章工藝則不同,甚至正好相反,先黃色、紅色、青色,最後才印黑色。也因此,彩色印刷行之多年,彩色印章卻仍未起步。
本發明之疊印章,係一種包含一個以上以網點呈現分色片之印章組合,利用網點與網點間的保有的空間,讓不同顏色的分色印章透過疊印從事視覺上的調和,以製作出不同色彩與層次感的方法。不論是單一色彩,或者彩色相片,每一個圖樣都可以使用電子分色以網點的方式呈現其具有分色片,經過調整,再經過習知的印章製作方法,以感光性樹凸版的方式,以絹印的方式,甚至以類似平版印刷的方式,製作不同的疊印分色印章,利用共通的基準座標,即可以製作出可以不斷變化、獨樹一格的彩色印樣。
本發明最獨特也是最令人興奮的地方在於:以網點構圖作為疊印章,和以疊印章作為各種印章油墨色彩調和之發明,徹底改變印章油墨不可能調和、印章不可以疊印的觀念,更開創一種以疊印章作畫、作藝術創作此劃時代的歷史新頁。它除了提供同一圖面的疊印分色章可以疊印出幾近原圖面之畫面外,更提供不同疊印章疊印後產生有如畫筆般精彩而巧妙之藝術創作。完全顛覆習知以網點作為立體印章,只是為了仿照印刷技術製造漸層的效果之觀念,首先發明疊印技術,堪稱前所未有之創舉。
本發明圖式第1圖係本發明使用網點製作疊印章之製作流程。任何顏色的圖面都可以被製作成疊印章,並且可以選擇製作成某些顏色的疊印章。當印章圖面和疊印章的基本顏色選定後,因為許多印章材質是透明的,本身即具有透視的特性;對於不透明的印章,只要各疊印分色章具有相同的外型和尺寸,以定位靠、尺板或外框線作為參考線,疊印時十分方便。
本發明最重要的工作是將圖面之電子分色和過網照相,製作成不同顏色疊印章的分色片圖面,再將各網點分色片使用習知之印章製作技術,製作成不同的分色疊印章,用印時,只要依序使用每一個疊印章塗抹或按壓各自原設定顏色之油墨,或不同顏色的油墨,然後疊印在被印壓物之同一區塊物品或同一部位,雖然使用之油墨各自不同,卻能產生有如調色般彩色的效果。此分色加網之主要目的在於利用顏色分解產生不同顏色的圖面,更重要的是產生許多極細微的網點,並且保留每一個網點周圍有適當的空間空白,使即使流動性不佳、被印壓之區塊未經加濕處理、或油墨本身遮蔽性太強或太弱,都可以一方面使相同的油墨透過不同大小的網點產生顏色的深淺濃淡之層次感,更提供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疊印油墨之著色空間。
本發明圖式之第2圖係一疊印章內部之四個疊印分色章,分別為黃色疊印分色章Y,紅色疊印分色章M,青色疊印分色章C,和黑色疊印分色章K。元件符號1代表黃色網點,元件符號2代表紅色網點,元件符號3代表青色網點,元件符號4代表黑色網點。
本發明圖式之第3圖係疊印章Y、角規6與印章固定座5之使用狀態圖。當按壓第一個疊印分色章時,可以先使用疊印分色章Y確定印壓的位置,再以角規6靠準疊印章之一角,使角規6固定不動,只依序更換疊印分色章,疊印的工作即告完成;也可以先固定角規位置,再依色序以靠準角規6的方式按壓各種顏色之疊印分色章,疊印亦告完成。此處之印章固定座5可以提供疊印章Y按壓前先利用靜電附著其上,便於握拿,也可以提供使用者按壓印章Y之用。基本上透明疊印分色章在疊印過程中,即使沒有角規6針對和邊線定位,即很容易提供定位的效果,依然可以作為瞄準之用。
第4圖係本發明疊印時之一狀態圖。每一疊印分色章之定位因靠準角規6,即使印章固定座的尺寸非等同疊印章之外框尺寸,都不會影響各疊印分色章疊印位置。
第5圖係各疊印分色章組合狀態圖。雖然各疊印分色章係依電子分色產生各分色圖面,但藝術本是各有千秋,不同圖面的疊印分色章只是提供不同圖樣和不同網點配置之其中一個方式,其與顏色配置並非唯一,此亦正是本發明有趣又具有色彩教育意義的地方,讓使用者可以隨時利用不同的排列組合,按壓出數百種不同色彩的組合。
第6圖係第2圖實施例疊印後之顏色組合示意圖,元件符號14係黃色網點1與黑色網點4疊印後的色彩,利用各自網點周圍的空間彼此的視覺調和與錯覺,產生中間調和顏色14的效果;元件符號13亦然,黃色網點1與青色網點3疊印,產生中間調和顏色13的效果。
本發明圖式之第7圖係各疊印分色章網點在疊印的過程中疊印之示意圖。第7圖A係疊印分色章A內部的一個小網點1,假設它是黃色的疊印章;第7圖B係疊印分色章B內部的一個小網點2,假設它是紅色的疊印章;第7圖C係疊印分色章C內部的一個小網點3,假設它是青色的疊印章;當第7圖B的疊印分色章B與第2圖C疊印分色章C非常巧合地如第7圖D疊印在同一區塊,時,除了空白的空間之外,產生三種顏色的區塊:紅色2、青色3、和紅色2與青色3疊合後的顏色23。這顏色23因為油墨性質的不同,很可能既不是紫紅色,也不是青紫色,而是混沌污黑的顏色,但是因為紅色2、青色3的存在,因為視覺的錯覺,視覺的混合,在諸多網點配合中,產生中間如紫色的視覺。當第7圖A的疊印分色章A與第2圖C疊印分色章C非常不巧地如第7圖E只有非常小的部份疊印在同一區塊時,因為可能造成混沌污黑的網點非常小而又小,視覺調和更為優質。又當第7圖A的疊印分色章A、第7圖B的疊印分色章B、第7圖C係疊印分色章C又非常巧合地如第7圖F疊印在同一區塊,時,除了空白的空間之外,顏色更為複雜,如果不是疊印章A、疊印章B、疊印章C各自都留有足夠的空間,每一種網點在按壓之後都有可能造成油墨擴散,又每一網點的油墨不可能完全均勻的情況下,是不可能產生層次與彩色的效果。這也是過去數百上千年的印章歷史,不曾有疊印章的發明的主要原因。
第8圖係疊印章之另一實施例圖,提供各種外型疊印章疊印時之定位引導。傳統的印章總是給人一種方方正正、規規矩矩的感覺,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印章,尤其是印章工藝的印章9,基於印章與印章時有套合之需要,印章材料成本之考量,已經很少使用方正的印章外型,且大部份都去除圖面之外不必要的空間,使印章的空間可以儘可以減小,印章的用料也可以減少,因此,與部份外型結合的定位靠7正好提供了疊印時最佳之定位工具,使得每一次疊印都可以在可容許的範圍內,疊印出視覺錯覺和視覺調合可以接受的效果。
本發明另一個有趣的地方在於:因為每一個疊印分色章按壓的力道不一定均勻,油墨台本身亦非各角落都很均勻,部份油墨的疊合、視覺錯覺、視覺調和,各疊印分色章疊印的準確度容或有些微的差異,反而因此產生極多樣的變化,更嚴苛的說,每一種顏色因為塗抹油墨的力道和用量,印壓的著力方式,每一個點都會有所不同,這也是本發明與印刷最大不同和最有趣之所在,它讓用印的人可以隨時隨著喜好,改變用印的次序,用印的顏色,產生更多的樂趣。
本發明雖然已經參照特定實施例來描述及顯示,本發明並不限於這些示範性實施例,熟悉此技藝者瞭解可作出修改及變化而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因此,本發明係涵蓋申請範圍的範疇內之所有此等變化及修改。
1...黃色網點
2...品紅色網點
3...青色網點
4...黑色網點
5...印章固定座
6...角規
7...定位靠
8...彩色印章
9...疊印章
Y...黃色疊印分色章
M...品紅色疊印分色章
C...青色疊印分色章
K...黑色疊印分色章
P...卡紙
13...黃色油墨與青色油墨疊合色
14...黃色油墨與黑色油墨疊合色
23...紅色油墨與青色油墨疊合色
123...黃色油墨、紅色油墨與青色油墨疊合色
第1圖係本發明使用網點製作疊印章之製作流程
第2圖係疊印章之一種實施例
第3圖係一疊印章內部之四個疊印分色章
第4圖係疊印、角規與印章固定座之使用示意圖
第5圖係各疊印分色章組合示意圖
第6圖係第2圖實施例疊印後之顏色組合示意圖
第7圖係各疊印分色章網點在疊印的過程中疊印之示意圖
第7圖A係疊印分色章Y網點1圖
第7圖B係疊印分色章M網點2圖
第7圖C係疊印分色章C網點3圖
第7圖D係疊印分色章M與C網點之一種疊印示意圖
第7圖E係疊印分色章Y與C網點之一種疊印示意圖
第7圖F係疊印分色章Y、M、C網點之一種疊印示意圖
第8圖係疊印章使用定位靠之一實施例圖
1...黃色網點
2...品紅色網點
3...青色網點
4...黑色網點
5...印章固定座
6...角規
7...定位靠
8...彩色印章
9...疊印章
Y...黃色疊印分色章
M...品紅色疊印分色章
C...青色疊印分色章
K...黑色疊印分色章
P...卡紙

Claims (9)

  1. 一種疊印章,係由一個以上以網點構圖,具有相同形狀和外圍尺寸,為同一圖面設計之疊印分色章所組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疊印章,其中之網點構圖係緣自同一圖面,經由電子分色產生之分色片,分別以過網照相的方式產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疊印章,其中之網點構圖係緣自不同的圖面,但具有相同的外型和尺寸,以獨特創意構思的方式從事疊印,為產生特殊創作效果而設計。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疊印章,除了包含一個以上之疊印分色章之外,並包含一以疊印分色章部份外圍形狀對應之定位工具。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疊印章,其中之定位工具為角規,提供具有直角外型之疊印分色章定位之依靠。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疊印章,其中之定位工具為定位靠,係依據疊印分色章部份外框而設計,提供疊印分色章同一定位之用。
  7. 一種疊印章製作方法,係將欲製作成疊印章之彩色圖面,經過網照相的方式,製作成幾種不同網點設計之網點圖面,再將之分別製作成具有相同外型和尺寸之疊印分色章,使各疊印章在疊印的過程中,相互保留油墨印壓空間,提供視覺錯覺與視覺調和之疊印效果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疊印章製作方法,其彩色圖面可以是經由電子分色,分解成預設定的數種顏色之分色圖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疊印章製作方法,其具有相同外型和尺寸之疊印分色章,主要在提供疊印分色章在疊印時,可以依用各種定位工具重疊按壓在相同的區塊,達到疊印的目的。
TW98109585A 2009-03-24 2009-03-24 A stack of stamps and their production methods TWI4124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09585A TWI412460B (zh) 2009-03-24 2009-03-24 A stack of stamps and their production method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09585A TWI412460B (zh) 2009-03-24 2009-03-24 A stack of stamps and their production method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4859A TW201034859A (en) 2010-10-01
TWI412460B true TWI412460B (zh) 2013-10-21

Family

ID=44855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09585A TWI412460B (zh) 2009-03-24 2009-03-24 A stack of stamps and their production methods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124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160841A1 (en) * 2017-11-30 2019-05-30 Stampin' Up! Inc. Stamp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73C (zh) * 1996-01-02 2002-10-16 欧来刚 多层透明薄材面的印刷工艺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290713C (zh) * 2004-02-07 2006-12-20 山八化学(常熟)有限公司 重叠盖印印章
TWI299305B (zh) * 2006-11-24 2008-08-01 Reee Media Information Co Ltd 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73C (zh) * 1996-01-02 2002-10-16 欧来刚 多层透明薄材面的印刷工艺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290713C (zh) * 2004-02-07 2006-12-20 山八化学(常熟)有限公司 重叠盖印印章
TWI299305B (zh) * 2006-11-24 2008-08-01 Reee Media Information Co Ltd 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4859A (en) 2010-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642469B2 (en) Image handling
JP2002225413A (ja) 添加剤技術を用いた分布印刷
CA2875274A1 (en) Transparent measuring device with enhanced viewing windows
TWI412460B (zh) A stack of stamps and their production methods
CN104773003B (zh) 印有增强动态光变防伪效果图纹的承印物及其制作方法
CN210703120U (zh) 一种激光雕刻纸
CN209987606U (zh) 一种暗纹、潜影及开解锁结合一体的防伪标识
CN101850677A (zh) 迭印章及其制作方法
JP5430836B2 (ja) 立体的画像装飾物の製作方法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る彫刻対象材
US20100258018A1 (en) Overprint stamp and method thereof
CN101837709A (zh) 水印式防伪图纹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具有其的防伪制品
CN114161856A (zh) 一种通过逆向uv工艺制备多角度观测变色的隐藏图像方法
CN201483906U (zh) 迭印章
Morenus The chiaroscuro woodcut printmaking of Ugo da Carpi, Antonio da Trento and Niccolò Vicentino: Technique in relation to artistic style
Parraman Colour printing techniques and new developments in colour printing
JP3241015U (ja) 塗り絵
TWM369246U (en) Stacking stamp
EP1514694A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work of art using a color printer
CN107250711A (zh) 具有形成光环效应的重叠线的透明模板和定位装置
CN110920283B (zh) 一种印有具有三重视觉效果图纹的承印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88967U (zh) 一种全息网点印刷纸
EP4177066A1 (en) Data carriers and methods of producing them
JPS638921Y2 (zh)
Fishpool Hybrid prints
Stijnman conclusion: Printing Colour After 1700: Jacob Christoff Le Blon and the Invention of Trichromatic Colour Printing, c. 1710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