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96458B - 通信資料接收裝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資料接收裝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96458B
TWI396458B TW095110461A TW95110461A TWI396458B TW I396458 B TWI396458 B TW I396458B TW 095110461 A TW095110461 A TW 095110461A TW 95110461 A TW95110461 A TW 95110461A TW I396458 B TWI396458 B TW I39645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ata unit
higher layer
entity
agree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10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44656A (en
Inventor
Christoph Herrmann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TW200644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44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64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645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62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 H04L47/624Altering the ordering of packets in an individual queu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90Buffer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90Buffering arrangements
    • H04L49/9063Intermediate storage in different physical parts of a node or terminal
    • H04L49/9078Intermediate storage in different physical parts of a node or terminal using an external memory or storag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4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data link layer [OSI layer 2], e.g. HDL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Description

接收裝置及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透過一通道來接收資料單元之裝置及方法。更特定言之,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透過依據第三代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標準之無線通信系統的一高速下行鏈路共用通道來接收資料單元之接收裝置及方法。
最新技術文件WO 2004/019543 A1說明一在一行動通信系統中的混合自動重複請求程序組態之方法。其中,複數個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程序從一發射器至一接收器傳輸資料封包,其中之一混合自動重複請求為高優先權的特定資料流而保留。在「3GPP TS 25.321 V5.7.0(2003-12)技術規格第三代合作專案(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技術規格群組無線電接取網路(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媒體接取控制(MAC)協定規格(第5版)」、「3GPP TS 25.308 V5.2.0(2002-03),技術規格,第三代15合作專案(3rd Generation 15 Partnership Project);技術規格群組無線電接取網路(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高速下行鏈路封包接取(HSDPA);整體描述;階段2(第5版)」中可查找更多最新技術之資訊,二者與WO 2004/042993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
上面及其他的參考中所述之方法具有以下將作詳細解釋的下列缺點:依據該些方法,在下行鏈路中傳輸資料,即經由高速下行鏈路共用通道(HS-DSCH)高速地從節點B內的UMTS發射器至UMTS行動台或UE(使用者設備)內的接收器。在MAC層之一子層(所謂的MAC-hs層(hs:高速))中,一HARQ重傳協定控制MAC-hs PDU之重傳。在行動台內的接收器處,一重傳的MAC-hs PDU之軟位元與此MAC-hs PDU之一更早傳輸的軟位元進行軟組合。該MAC-hs層位於節點B上。因此HARQ重傳協定之同級實體位於節點B與行動台或UE上。
除HARQ重傳協定外,存在一第二協定,其與本發明之背景有關。其係所謂的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協定,其同級實體位於行動台之服務RNC(無線電網路控制器)與行動台上。關於無線電鏈路控制協定(RLC協定)(例如,確認模式(AM)與未確認模式(UM)資料傳輸)之細節,請參見3GPP TS 25.322 V5.2.0(2002-09)技術規格第三代合作專案;技術規格群組無線電接取網路,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此RLC協定管理-執行分割RLC SDU(服務資料單元(即,資料單元),其接收自RLC層上面的下一更高層)成為片斷,從而作為一RLC PDU(協定資料單元(即,一資料單元),RLC層將其傳送至下一較低層(本文中其係MAC層))之部分傳送該等片斷,且若適用,則串聯不同的RLC SDU或不同的RLC SDU之片斷成為RLC PDU,以及-(若相應地配置)控制RLC PDU之重傳,接收器指示發射器未正確接收。
若經由HS-DSCH傳輸資料,則通常還藉由HARQ協定上面的一RLC協定實體來處理該些資料,然後可針對如下配置此RLC協定實體確認模式(AM)資料傳輸,或未確認模式(UM)資料傳輸。
「確認模式資料」還縮寫為AMD,「未確認模式資料」縮寫為UMD。在UMD與AMD二者傳輸中,RLC PDU具有一序號,其中UM規定7位元而AM規定12位元以編碼該序號。對於UM,此對應於一從0至127之範圍的一序號,而對於AM,此對應於從0至4095之範圍。若針對AMD傳輸配置,則RLC協定執行將RLC SDU分割(若適用,則串聯)成為RLC PDU,從而藉由執行重傳來改良資料傳輸之可靠性。若針對UMD傳輸配置,則RLC協定僅執行分割(若適用,則串聯)。在傳輸側,藉由MAC層或更精確言之係MAC-d層來進一步處理一RLC PDU(若需區別專用的邏輯通道,則其可能添加一MAC標頭)。此MAC標頭識別在其上傳輸RLC PDU的專用邏輯通道。然後遞送MAC-d PDU(即,MAC-d層所產生的協定資料單元)至位於UMT之節點B上的MAC-hs層。本文中,將專用於相同行動台的一或多個MAC-d PDU編譯成為一MAC-hs PDU。該些MAC-d PDU可屬於不同的邏輯通道(即,具有不同的MAC標頭)。因此,針對相同的接收行動台,該MAC-hs PDU仍多工處理不同邏輯通道的MAC-d PDU。與此對比,一MAC-d PDU始終確切地包含一RLC PDU。
藉由物理層進一步處理從一或多個MAC-d PDU編譯的一MAC-hs PDU,然後經由高速下行鏈路共用通道來傳輸。
從上面可看出,專用於一特定UE的一MAC-hs PDU多工處理不同邏輯通道的MAC-d PDU,換言之,在某時間點一MAC-hs PDU可包含不同邏輯通道的MAC-d PDU,而在其他的時間點其僅包含相同邏輯通道的MAC-d PDU。
在UE內的MAC-hs層需處理序列接收的MAC-hs PDU。可改變MAC-hs PDU序列,由於在基地台上的數個HARQ程序獨立地傳送相同優先級的MAC-hs PDU至一特定的UE。對於此點,在UE上可使用具有一重排序窗口與一重排序計時器的一重排序實體(各優先級使用一重排序實體),藉由該重排序實體在UE上的接收MAC-hs實體強迫進一步處理僅在正確序列上的MAC-hs PDU,即將其分解使得若經處理的MAC-hs PDU全部具有所期望的傳輸序號(TSN)(即,成序列),則僅遞送該些MAC-hs PDU所包含的該等MAC-d PDU至下一更高的子層(即,MAC-d層)。為識別非期望的MAC-hs PDU,接收MAC-hs層維持一計數器,其顯示下一期望的MAC-hs PDU之TSN,且若接收具有此特定TSN的一MAC-hs PDU,則該計數器遞增1。
由於在UE上的MAC-hs實體強迫進一步處理僅在正確序列內的MAC-hs PDU,因此存在以下之缺點,其轉變為增加的處理延遲:由於MAC-hs PDU一般包含不同邏輯通道的MAC-d PDU,因此較可能發生一或多個邏輯通道之全部包含的(第一)MAC-d PDU成序列,而相同MAC-hs PDU所包含的其他邏輯通道之第二MAC-d PDU不成序列。因此,不處理該第一MAC-d PDU(儘管其可能對於處理該第一MAC-d PDU所包含的RLC PDU之接收RLC實體無任何問題),僅因為該第二MAC-d PDU不成序列。因此,進一步處理該些第一MAC-d PDU所包含的RLC PDU之在UE上的RLC實體不必要地等待該些RLC-PDU(包含在該第一MAC-d PDU中),從而自然地引起不必要的延遲。
本發明之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具有一改良的處理延遲性能的接收資料單元之裝置及方法。
藉由請求項1所定義的一接收裝置及藉由請求項11所定義的一接收方法來實現此目的。
主要的思想係使在MAC-hs層內亦可使用RLC層已知的一資訊子集使得MAC-hs層可已經決定在MAC-d PDU(在一MAC-hs PDU內接收)所包含的RLC-PDU是否成序列且因此可已經遞送至處理該些RLC-PDU的RLC實體。對於各邏輯通道且因此對於關聯的RLC實體,此資訊子集可包含該RLC實體之至少下一期望的序號,該序號係RLC PDU之RLC標頭之部分。應注意,此序號(SN)不同於傳輸序號(TSN),傳輸序號係MAC-hs標頭之部分(即,屬於MAC-hs PDU)。
請求項1至11所使用的術語「至少間接地輸出」涵蓋「直接地輸出」與「間接地輸出」。
術語「直接地輸出」意味著表明直接向更高層輸出資料的較低層跟隨此更高層,無任何中間層。因此,術語「間接地輸出」涵蓋在較低層與更高層之間存在一中間層且該較低層所輸出的資料穿過至少該中間層或藉由該中間層來處理之情況。
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內提出本發明之有利發展。
本發明具有致動在較低層之重排序緩衝器中等待的資料單元之一改良的處理的另一優點。其中,針對更高層的協定資料單元作出一通道相依的決策。例如,當在較低層所接收的協定資料單元序列中丟失較低層的一或多個協定資料單元時,則緩衝所接收的協定資料單元直至接收到丟失的資料單元。可能會提供某些構件來限制所接收之資料單元的緩衝(例如,一重排序計時器或一重排序窗口),但作為長時間限制而提供該些構件以避免不必要的要求重傳丟失的資料單元之請求。因此,即便提供諸如一重排序計時器或一重排序窗口之構件,在此情況下仍延遲資料單元之處理。但即使在較低層之協定資料單元序列中丟失某些協定資料單元,該較低層之緩衝的協定資料單元可已經包含一特定邏輯通道(即,一特定的更高層協定實體)的服務資料單元之一連續序列。因此,將構建更高層協定資料單元的至少服務資料單元轉遞至更高層協定實體,使得在較低層接收丟失的協定資料單元之前(即使該些協定資料單元從未到達),致動更高層協定資料單元之處理。其中,較低層考慮較底層之協定資料單元之更高層服務資料單元內所儲存的序號或某些其他的資訊。
其中應注意,術語「序號」並不限於一系列整數且可藉由某些其他之資訊(例如,一字元與數位組合)來表示。
請求項2所定義之測量具有可傳送資料單元至不直接在較低層上面的一較高層之優點。還可能提供進一步的中間層。
請求項3所定義之測量具有可處理用於更高層協定實體的已接收之資料單元而不影響其他邏輯通道(其意味著其他的更高層協定實體)之處理的優點。因此,阻止不必要的狀態報告或重傳請求的產生。
依據請求項4、5與6內所定義的測量,可配置較低層、中間層與更高層作為一用於一通用行動電信系統地面無線接取網路(UTRAN)之接收裝置之層。因此,該接收裝置可配置為依據第三代標準的一使用者設備之行動設備的一部分。
依據請求項7與8所定義的測量,從中間層通知較低層更高層協定實體之下一期望的序號,而中間層從更高層協定實體請求下一期望的序號,指派從較低層接收的通道識別號至更高層協定實體。因此,該等請求遵循接收裝置之不同層的邏輯結構。
依據請求項9與10所定義之測量,通知更高層其通道識別號。一更高層協定實體不必瞭解其自身的通道識別號,因為中間層會處理個別的邏輯通道。當更高層協定實體瞭解或通知其通道識別號時,其可答覆較低層針對較高層協定實體之通道識別號所作出的請求。
其中,當提供經由一或多個中間層連接至較低層的複數個更高層協定實體(可能具有變化通道識別號)時,請求項7、8、9與10所定義之測量係較有利。其中,可在較低層與複數個更高層協定實體之間平行及/或串列配置複數個中間層。
參考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將說明並明白本發明之該些及其他方面。
圖1顯示依據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一行動網路1之網路元件之一示意圖。可配置行動網路1用於依據第三代標準的無線通信系統。因此,下列針對經由一核心網路5至一外部網路6連接的一通用行動電信系統地面無線接取網路4之一下行鏈路傳輸來說明一使用者設備3之一部分的接收裝置2。但接收裝置2與接收方法還可適用於其他環境且可包括在其他類型的設備內或藉由其他類型的設備來處理。
網路4包含無綫電網路控製器7、8,其中無綫電網路控製器7透過一介面9與無線電網路控制器8連接。網路4進一步包含基地台10、11,其中基地台10透過一介面12連接至無線電網路控制器7,而基地台11透過一介面13連接至無線電網路控制器8。基地台10為單元14、15提供服務,而基地台11為單元16、17提供服務。使用者設備3位於單元16之區域內使得使用者設備3透過空氣介面18(如圖2所示)連接至基站11。因此,基地台轉換在介面13與空氣介面18之間的資料流。當使用者設備3離開單元16之區域而進入單元15之區域時,來自無線電網路控制器8之資料流透過介面9引導至無線電網路控制器7,然後無線電網路控制器7轉換在介面9與介面12之間的資料流使得將來自介面9之資料流轉遞至介面12。然後無線電網路控制器7起到一漂移無線電網路控制器19(如圖2所示)之作用且基地台10轉換在介面12與空氣介面18之間的資料流使得基地台10代表基地台20(如圖2所示)。若省略漂移無線電網路控制器19且透過介面13將資料流透過無線電控制器8直接地傳輸至基地台11,則基地台11代表基地台20(如圖2所示)。
無線電網路控制器8透過一介面22連接至一伺服通用封包無線電服務支援節點21。無線電網路控制器7還透過一介面24連接至一伺服通用封包無線電服務支援節點23(SGSN)。當透過支援節點23與介面24引導資料流至無線電網路控制器7時,則無線電網路控制器7本身起到一伺服無線電網路控制器25(SRNC)(如圖2所示)之作用,且在此情況下,若透過介面9從介面24引導資料流朝向無線電網路控制器8以連接至位於單元16的使用者設備3,則無線電網路控制器8起到一漂移無線電網路控制器19(DRNC)之作用。
核心網路之支援節點21、23通常用於封包交換服務。但代替伺服通用封包無線電服務支援節點21、23,可提供另外的構件(例如,一行動服務交換中心或一訪問者位置登錄)。
支援節點21、23分別經由介面27、28連接至一閘道通用封包無線電服務支援節點26(GGSN)。支援節點26係核心網路5連接至外部網路6之開關。因此,所有引入與流出的封包交換服務連接皆通過支援節點26。在圖1所示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中,支援節點26透過一介面29連接至外部網路6的一伺服器30。伺服器30提供封包資料服務(例如,網際網路)之連接。但還可配置支援節點26作為一外部電路交換網路6的一開關。在此情況中,伺服器30提供電路交換連接(例如,整合式服務數位網路電話服務或公共交換電話網路)。
圖2進一步詳細地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行動網路之網路元件。其中,伺服無線電網路控制器經由漂移無線電網路控制器19與基地台20連接。如參考圖1所述,取決於使用者設備3之位置,還可能將伺服無線電網路控制器25直接連接至基地台20,或換言之相同的無線電網路控制器代表DRNC與SRNC之角色。為簡化說明,僅顯示漂移無線電控制器19之功能性為一輸出,但漂移無線電網路控制器19還可轉換在伺服無線電網路控制器25與基地台20之間的資料流。
伺服無線電網路控制器25包含透過介面39、40、41、42連接至用於專用邏輯通道之一媒體接取控制層43的複數個無線電鏈路控制實體35、36、37、38。因此,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實體35、36、37、38提供邏輯通道而用於專用邏輯通道的媒體接取控制層43負責處理在連接模式中分派給使用者設備3的專用邏輯通道。媒體接取控制層43經由介面44、45、46、47與用於高速下行鏈路共用通道49的一媒體接取控制48連接。其中,基地台20透過空氣介面18連接至使用者設備3。
使用者設備3包含至少一較低層50、一中間層51與包含協定實體52、53、54、55的一更高層。該較低層50係調適至媒體接取控制48且還可配置作為高速下行鏈路共用通道49的一媒體接取控制。該中間層51係調適至用於專用邏輯通道的媒體接取控制43且還可作為專用邏輯通道的一媒體接取控制。更高層協定實體52、53、54、55之各實體分別表示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實體35、36、37、38之同級實體。
較低層50經由本地介面56、57、58、59與該中間層51連接。中間層51經由介面60、61、62、63分別與更高協定層實體52、53、54、55連接。另外,依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更高層協定實體55經由一介面64與中間層51連接,且更高層協定實體55透過一另一介面65與較低層50連接。更高層52、53、54之其他的協定實體還藉由對應於該等介面64、65的介面(未顯示)與中間層51與較低層50連接。
在較低層50之請求(透過介面65傳送至更高層協定實體55)下,若在較低層50之請求中所傳輸的通道識別號等於更高層協定實體55之通道識別號,則更高層協定實體55回應下一期望的序號。為通知通道識別號,更高層協定實體55透過介面64從中間層51請求其通道識別號。因此,即使無線電資源控制實體(RRC)指示用於專用邏輯通道的媒體接取控制層43來改變在伺服無線電網路控制器25側(發射器側)上的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實體35、36、37、38之通道識別號,仍從接收裝置2之使用者設備3的中間層51通知更高層協定實體55(經由UE上之RRC實體)其實際的通道識別號。
從參考圖3所作的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之下列詳細說明將容易地理解使用者設備側3的功能性。
圖3著重在不同層內處理的服務資料單元與協定資料單元而進一步詳細地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使用者設備3之較低層50、中間層51與更高層協定實體55。其中,依據該第二較佳的具體實施例,更高層協定實體55經由一介面66與中間層51連接,而中間層51經由一介面67與較低層50連接。在較低層50透過介面67之請求下,中間層51回應更高層協定實體55的下一期望的序號。在透過線66傳輸至更高層協定實體55之請求下,中間層51從更高層協定實體55接收此下一期望的序號。其中,中間層51為更高層協定實體52、53、54、55之各更高層協定實體指派一個別的通道識別號,使得中間層51可針對較低層50之請求(包括通道識別號)傳送要求下一期望的序號之請求至適當的更高層協定實體52、53、54、55。
較低層50透過下行鏈路共用通道49接收一服務資料單元,且將此服務資料單元作為較低層50之一協定資料單元70儲存在一重排序緩衝器71(圖2)。協定資料單元70包含較低層50可讀取的一較低層標頭資訊72。較低層標頭資訊72包含(例如)一傳輸序號,若(例如)透過複數個混合自動重複請求程序傳送資料,則傳輸序號致動較低層能重排序下行鏈路共用通道之所接收的協定資料單元。明確言之,基地台20可透過高速下行鏈路共用通道49傳送高達實施混合自動重複請求類型II或III程序的8程序。不必採用與從基地台20傳送的相同次序來接收從使用者設備3之較低層50所接收的資料單元。例如,該等混合自動重複請求程序之一程序可能在一重新傳輸程序內,使得暫停此程序(即,需等待直至來自使用者設備3之較低層的一肯定確認(ACK)來確認協定資料單元之傳輸)。然後透過其他程序傳送的資料單元可檢查在該暫停程序中等待的資料單元。
在UMTS中,媒體接取控制(MAC)層之MAC-hs子層可給出該較低層。
重排序緩衝器71係配置以緩衝複數個協定資料單元70。當從較低層50偵測較低層標頭資訊72之傳輸序號作為下一期望的傳輸序號時,然後輸出協定資料單元70所包括的服務資料單元73、74至中間層51。中間層51接收較底層50之服務資料單元73作為中間層的一協定資料單元75。另一服務資料單元藉由三點來表示且傳送服務資料單元74至中間層51並藉由中間層51接收作為中間層的協定資料單元(如三點與協定資料單元76所示)。在中間層51中分割所接收的協定資料單元75、76。其中,協定資料單元75包含一中間層標頭資訊77與一服務資料單元79。協定資料單元76包含一中間層標頭資訊78與一服務資料單元80。中間層標頭資訊77、78包含(例如)一通道識別號,使得可指派服務資料單元79、80之各服務資料單元至一特定的更高層協定實體52、53、54、55。在圖3中,中間層標頭資訊77所儲存的通道識別號與中間層標頭資訊78所儲存的通道識別號指派服務資料單元79與服務資料單元80二者至更高層協定實體55。因此,輸出服務資料單元79與服務資料單元80至更高層協定實體55,且更高層協定實體55將其接收作為協定資料單元81、82。
在UMTS中,媒體接取控制(MAC)層代表中間層,或更精確言之係MAC-d層,即MAC子層處理經由專用邏輯通道傳送的資料封包。因此,MAC-d標頭代表中間層標頭。
在RAN側,此層位於SRNC上。
協定資料單元81、82分別包含更高層標頭資訊83、84。更高層標頭資訊83包含更高層協定實體55的一序號,其在UMTS之情況中為一RLC(無線電鏈路控制)協定實體。更高層協定實體55比較協定資料單元81之序號與協定資料單元82之序號,必要時,針對其序號重新排序資料單元81、82。更高層協定實體55進一步決定是否已接收協定資料單元81、82,其序號等於更高層協定實體55之下一期望的序號。
可採用不同的方法來決定更高層協定實體55之下一期望的序號。例如,更高層協定實體55可定義一許可序號窗口。若更高層協定實體55接收協定資料單元81、82且所接收的協定資料單元81、82之序號構建在該窗口之較低邊界處開始的一序列,則將協定資料單元81、82視為處於所需之序列內,然後擷取封包承載資料85、86(如箭頭87所示)。然後該窗口向上偏移使得該窗口之較低邊界等於所接收的協定資料單元之最後成序列序號之後的號碼。而且在一確認或狀態報告中確認序號之接收,經由基地台20將該確認或狀態報告傳送回伺服無線電網路控制器25,或更精確言之至在伺服無線電網路控制器25上對應的更高層(RLC)協定實體35、36、37或38。此情況係指在UMTS中所謂的確認模式資料(AMD)傳輸RLC協定,其允許傳輸帶重傳功能性的資料封包。在AMD RLC協定的一協定實體中,序號窗口之較低邊界代表此AMD RLC協定實體之下一期望的序號。在「3GPP TS 25.322 V3.17.0(2003-12)技術規格第三代合作專案;技術規格群組無線電接取網路;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協定規格(1999版)」(其以引用形式併入本文)中,藉由狀態變數VR(R)給出該接收窗口之此較低邊界。
定義下一期望的序號之另一方法係初始值定義為0的一計數器,若更高層協定實體從下面層接收一協定資料單元81,則計數器遞增1,且協定資料單元之序號等於接收此協定資料單元前的計數器值。因此,計數器值對應於所接收的最後協定資料單元之序號之隨後的序號。在UMTS中,未確認模式資料(UMD)傳輸RLC協定(如TS 25.322所定義)之狀態變數VR(US)對應於此計數器值。
因此,更高層協定實體52、53、54、55可配置為一UM RLC協定實體,從而藉由狀態變數VR(US)來定義下一期望的序號。
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類概念且還可決定藉由任何其他的概念來定義下一期望的序號。
然後重新組裝封包承載資料85、86與早期或晚期接收的其他可能的封包承載資料至更高層協定實體55之服務資料單元88與可能的89。應注意,可將封包承載資料86分割成二部分,且將封包承載資料86之一部分與封包承載資料85及其他的封包承載資料(如三點所示)一起重新組裝至服務資料單元88,而將封包承載資料86之其他部分與其他隨後的封包承載資料重新組裝至服務資料單元89。重新組裝程序如圖3之箭頭90所示。
該重新組裝程序係在至少某些RLC實體35、36、37、38中所執行的分割與串聯程序之反向操作。此點意味著(例如)在無線電鏈路控制實體38中輸入服務資料單元88、89,而服務資料單元88之長度並非封包承載資料85、86片斷之各封包承載資料之長度的一整數倍。因此,隨後的服務資料單元89之一片斷填滿封包承載資料86之一部分。因此,在無線電鏈路控制實體38之側上分割服務資料單元88、89之各單元,且對於有載載荷資料86發生一串聯。
因此,恢復從更高層協定實體55輸出的服務資料單元88、89且包含與輸入至無線電鏈路控制38的個別服務資料單元相同的資料。
在無線電鏈路控制層38中加密封包承載資料85、86,排除包含協定資料單元序號與一輪詢位元的二第一八位元組。協定資料單元序號係加密演算法的一輸入參數且需藉由更高層55來讀取以能執行解密。因此,較低層50與中間層51皆可讀取更高層協定實體55之序號。
當較低層50接收封包資料單元70而用於較低層50之傳輸序號並非較低層50之下一期望的傳輸序號時,然後在重排序緩衝器71中緩衝協定資料單元70。然後較低層50決定封包資料單元70所包含的全部RLC協定資料單元之序號,即更高層協定實體55與可能的其他更高層協定實體52、53或54需處理之序號。序號儲存於更高層標頭資訊83內,更高層標頭資訊83係較低層50服務資料單元73之中間層51服務資料單元79之一部分。不加密更高層協定實體55之序號,因此對較低層50透明。因此,較低層50可從中間層51與更高層協定實體55之標頭資訊結構來偵測服務資料單元73中的更高層協定實體55之序號位置。然後較低層50從服務資料單元73讀取更高層協定實體55之序號及通道資訊。然後較低層50可基於該通道資訊經由介面67傳送一請求至中間層51。中間層51可使用與此通道資訊關聯的更高層協定實體52、53、54、55之下一期望的序號來答覆此請求。
此後,較低層50決定從服務資料單元73讀取的更高層協定實體55之序號是否等於更高層協定實體55之下一期望的序號。若肯定地答覆此決定,則傳送服務資料單元73至中間層以供進一步的處理,同時將發現不在序列內的剩餘服務資料單元保留在重排序緩衝器中的較低層服務單元資料73內。
然後針對全部其他服務資料單元(例如,服務資料單元74)重複所述之程序。其中,還可採用其他的次序來執行所述之步驟使得(例如)必要時平行輸出協定資料單元70之一協定資料單元的所有服務資料單元73、74至中間層51。
然後,檢查較低層50協定資料單元70之封包承載資料91。其中,封包承載資料91包含用於適配封包承載資料91之一預定尺寸的一填充欄92。
處理較低層內的更高層序號之一替代性方法可以係對於各識別的邏輯通道例示更高層序號的一自身計數器使得不必與較低層封包資料單元所包含的各服務資料單元之更高層協定實體(RLC實體)進行通信。
儘管已揭示本發明之一範例性具體實施例,但習知此項技術者應明白可作各種變化與修改,其會實現本發明之某些優點而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隨附申請專利用於涵蓋本發明概念的此類修改,其中參考符號不應視為限制本發明之範疇。而且,在本說明書與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包含」之含義並不理解為排除其他的元件或步驟。此外,「一」或「一個」並不排除複數及一單一處理器或其他單元可能實現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數個構建之功能。
1...行動網路
2...接收裝置
3...使用者設備
4...通用行動電信系統地面無線接取網路
5...核心網路
6...外部網路
7...無綫電網路控製器
8...無綫電網路控製器
9...介面
10...基地台
11...基地台
12...介面
13...介面
14...單元
15...單元
16...單元
17...單元
18...空氣介面
19...漂移無線電網路控制器
20...基地台
21...伺服通用封包無線電服務支援節點
22...介面
23...伺服通用封包無線電服務支援節點
24...介面
25...伺服無線電網路控制器
26...閘道通用封包無線電服務支援節點
27...介面
28...介面
29...介面
30...伺服器
35...無線電鏈路控制實體
36...無線電鏈路控制實體
37...無線電鏈路控制實體
38...無線電鏈路控制實體
39...介面
40...介面
41...介面
42...介面
43...媒體接取控制層
44...介面
45...介面
46...介面
47...介面
48...媒體接取控制
49...高速下行鏈路共用通道
50...較低層
51...中間層
52...協定實體
53...協定實體
54...協定實體
55...協定實體
56...本地介面
57...本地介面
58...本地介面
59...本地介面
60...介面
61...介面
62...介面
63...介面
64...介面
65...介面
66...介面
67...介面
70...協定資料單元
71...重排序緩衝器
72...較低層標頭資訊
73...服務資料單元
74...服務資料單元
75...協定資料單元
76...協定資料單元
77...中間層標頭資訊
78...中間層標頭資訊
79...服務資料單元
80...服務資料單元
81...協定資料單元
82...協定資料單元
83...更高層標頭資訊
84...更高層標頭資訊
85...封包承載資料
86...封包承載資料
88...服務資料單元
89...服務資料單元
91...封包承載資料
92...填充欄
從參考附圖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之上述說明將容易地理解本發明,其中相同參考符號指定相同部件且其中:圖1顯示依據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一行動網路之網路元件之一示意圖;圖2進一步詳細地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第一具體實施例如圖1所示的該等網路元件;以及圖3進一步詳細地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具體實施例如圖2所示的接收裝置之部分。
50...較低層
51...中間層
55...協定實體
66...介面
67...介面
70...協定資料單元
72...較低層標頭資訊
73...服務資料單元
74...服務資料單元
75...協定資料單元
76...協定資料單元
77...中間層標頭資訊
78...中間層標頭資訊
79...服務資料單元
80...服務資料單元
81...協定資料單元
82...協定資料單元
83...更高層標頭資訊
84...更高層標頭資訊
85...封包承載資料
86...封包承載資料
88...服務資料單元
89...服務資料單元
91...封包承載資料
92...填充欄

Claims (11)

  1. 一種透過至少一通道(49)用於接收資料單元之接收裝置(2),其中該接收裝置包含一較低層(50)與具有至少一更高層協定實體(52、53、54、55)的一更高層,該更高層協定實體係指派至該較低層,該較低層包含一重排序緩衝器以緩衝輸入至該較低層的至少一資料單元作為一協定資料單元,且該較低層係調適以至少間接地輸出該資料單元之至少一部分至該更高層作為一服務資料單元,當該較低層偵測該資料單元作為一下一期望的協定資料單元時,該較低層係調適以偵測該更高層協定實體的一序號,在該重排序緩衝器所緩衝的該資料單元內包括該序號,且當該較低層偵測該更高層協定實體之該序號作為該更高層協定實體之一下一期望的序號時,該較低層係調適以至少間接地輸出該重排序緩衝器所緩衝的該資料單元之至少一部分至該更高層協定實體作為一服務資料單元。
  2. 如請求項1之接收裝置,更包含一中間層(51),其係調適以接收從該較低層傳送的該服務資料單元作為一協定資料單元,決定用於更高層協定實體之該協定資料單元之至少一部分且傳送該用於更高層協定實體的該協定資料單元之部分至該更高層協定實體作為一服務資料單元。
  3. 如請求項2之接收裝置,其中當該較低層偵測該更高層協定實體的該序號為該更高層協定實體之下一期望的序號時,該較低層係調適以傳送該重排序緩衝器所緩衝的該 資料單元之該部分的一副本至該中間層作為該中間層的一協定資料單元且該中間層係調適以處理用於該更高層協定實體的該協定資料單元之該部分並傳送經處理的該協定資料單元之該部分至該更高層協定實體作為一服務資料單元並抹除該協定資料單元之任何其他的部分。
  4. 如請求項2之接收裝置,其中該中間層係配置為專用邏輯通道的一媒體接取控制層,其中該更高層協定實體係指派至該等專用邏輯通道其中之一。
  5. 如請求項1至4之接收裝置,其中該較低層係配置為一高速下行鏈路共用通道的一媒體接取控制層,其中該較低層係調適以接收該資料單元作為該下行鏈路共用通道的服務資料單元。
  6. 如請求項5之接收裝置,其中該更高層係配置為一無線電鏈路控制層。
  7. 如請求項2之接收裝置,其中該較低層與該中間層連接,該較低層係調適以從該重排序緩衝器所緩衝的該資料單元偵測一通道識別號及該更高層協定實體的該序號,並透過該連接傳送該通道識別號至該中間層,且該中間層係調適以傳送該更高層協定實體之該下一期望的序號以回應從較低層傳送至該中間層的該通道識別號。
  8. 如請求項7之接收裝置,其中該中間層與該更高層協定實體連接,該中間層係調適以透過與該更高層協定實體的該連接來傳送要求一序號之請求至指派至該通道識別號的該更高層協定實體,且該更高層協定實體係調適以傳 送該下一期望的序號至該中間層以回應該中間層之該請求。
  9. 如請求項2或3之接收裝置,其中該較低層與該更高層協定實體連接,該較低層係調適以從該重排序緩衝器所緩衝的該資料單元來偵測一通道識別號以及該更高層協定實體之該序號,並透過該連接傳送該通道識別號至該更高層協定實體,且該更高層協定實體係調適以當從該較低層所接收的該通道識別號等於該更高層協定實體之一通道識別號時,傳送該更高層協定實體之該下一期望的序號以回應從該較低層傳送至該更高層協定實體傳送的該通道識別號。
  10. 如請求項9之接收裝置,其中該更高層協定實體與該中間層連接,該更高層協定實體係調適以透過與該中間層的連接來傳送該更高層協定實體之一通道識別號之請求至該中間層,且該中間層係調適以傳送該更高層協定實體之該通道識別號至該更高層協定實體以回應該更高層協定實體之該請求。
  11. 一種透過至少一通道用於接收資料單元之接收方法,該接收方法包含以下步驟:透過該通道接收一資料單元,緩衝該資料單元作為一較低層的一協定資料單元,決定該協定資料單元是否為該較低層之一下一期望的協定資料單元,當該協定資料單元係該下一期望的協定資料單元時, 輸出緩衝作為一更高層的該資料單元之至少一部分,在緩衝的該協定資料單元內偵測一更高層協定實體之一序號,以及當偵測的該序號等於該更高層協定實體之一下一期望的序號時,間接地輸出緩衝作為一服務資料單元的該資料單元之至少一部分至該更高層協定實體。
TW095110461A 2005-03-29 2006-03-24 通信資料接收裝置及方法 TWI3964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5102446 2005-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44656A TW200644656A (en) 2006-12-16
TWI396458B true TWI396458B (zh) 2013-05-11

Family

ID=36579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10461A TWI396458B (zh) 2005-03-29 2006-03-24 通信資料接收裝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098771B2 (zh)
EP (1) EP1867138B1 (zh)
KR (1) KR101214132B1 (zh)
CN (1) CN101151872B (zh)
TW (1) TWI396458B (zh)
WO (1) WO20061035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43590B1 (ko) 2006-04-14 2010-02-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태 보고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0938090B1 (ko) * 2006-10-19 2010-0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WO2008085842A1 (en) * 2007-01-04 2008-07-1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Node b based segmentation/concatenation
WO2008094662A2 (en) 2007-02-01 2008-08-0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rlc re-segmentation
AU2008226986B2 (en) * 2007-03-07 2011-04-0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d processing a MAC-ehs protocol data unit
US20080226074A1 (en) * 2007-03-15 2008-09-1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iphering packet uni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687495B2 (en) * 2007-03-16 2014-04-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l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17728B2 (en) * 2007-04-06 2014-12-23 Ntt Docomo, Inc. Retransmission request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receiving-side apparatus
JP4447028B2 (ja) * 2007-08-10 2010-04-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送信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101012549B1 (ko) * 2008-06-10 2011-02-0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트래픽 특성에 따른 패킷의 집합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FI20085924A0 (fi) * 2008-09-30 2008-09-30 Nokia Corp Palvelun tietoyksiköiden uudelleenkokoaminen viestintäjärjestelmässä
KR100972166B1 (ko) 2008-10-13 2010-07-2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프로토콜데이터유닛 순서정렬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단말
US8494451B2 (en) * 2009-01-30 2013-07-2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viding ciphering problem recovery for unacknowledged mode radio bearer
US9124425B2 (en) * 2009-06-30 2015-09-01 Nokia Technologies Oy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iphering error detection and recovery
CN102176719B (zh) * 2010-12-31 2013-05-01 重庆亚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智能终端服务控制器
DE102013103582B4 (de) 2012-04-10 2019-12-05 Intel Deutschland Gmbh Datenverarbeitungsvorrichtung
US8938551B2 (en) * 2012-04-10 2015-01-20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Data processing device
CN109842440B (zh) 2017-11-27 2021-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节点和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58852A1 (en) * 2002-01-05 2003-07-17 Lg Electr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voiding stall using timer for 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system
WO2003096600A1 (en) * 2002-05-13 2003-1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delivery in a hybri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mechanism in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s
TW200414701A (en) * 2002-02-13 2004-08-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Transport block set segment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05136B (fi) * 1997-04-21 2000-06-1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Yleinen pakettiradiopalvelu
US6335933B1 (en) * 1999-05-21 2002-01-01 Broadcom Homenetworking, Inc. Limite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tocol for frame-base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US8089879B2 (en) 2002-05-15 2012-01-03 Alcatel Lucent In-band flow control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TE349828T1 (de) 2002-08-13 2007-01-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Hybrides automatisches wiederholungsaufforderungsprotokoll
DE10252536A1 (de) 2002-11-08 2004-05-27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Standards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paketen
EP1465369A1 (en) 2003-03-31 2004-10-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eset synchronisation method for a retransmission protocol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58852A1 (en) * 2002-01-05 2003-07-17 Lg Electr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voiding stall using timer for 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system
TW200414701A (en) * 2002-02-13 2004-08-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Transport block set segmentation
WO2003096600A1 (en) * 2002-05-13 2003-1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delivery in a hybri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mechanism in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TS 25.321 version 6.3.0"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MTS);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December 200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67138A1 (en) 2007-12-19
KR101214132B1 (ko) 2012-12-20
KR20070114360A (ko) 2007-12-03
CN101151872A (zh) 2008-03-26
CN101151872B (zh) 2013-12-25
US20100172445A1 (en) 2010-07-08
TW200644656A (en) 2006-12-16
EP1867138B1 (en) 2018-01-10
WO2006103576A1 (en) 2006-10-05
US8098771B2 (en) 2012-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6458B (zh) 通信資料接收裝置及方法
EP1673895B1 (en)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iority-based scheduling for data units in a data flow
US9730104B2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radio protocol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transmitter of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EP1683282B1 (en) Updating next-expected tsn and receiver window to avoid stall conditions
EP1892904B1 (en) A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KR100915162B1 (ko) 수신 장치, 송신 장치, 통신 시스템 및 통신 방법
EP1478118A1 (en) Method of mapping data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5069754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制御情報伝送方法
US20100067481A1 (en) Data re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controller, mobil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JP2008503175A (ja) 処理時間情報を含む制御プロトコルデータユニットの送受信方法
JP2006523042A (ja) 再送信の方法とシステム
TW200833146A (en) Node B based segmentation/concatenation
JP5387680B2 (ja) 中継局、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