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96002B - 訊號反應時間均勻化之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訊號反應時間均勻化之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96002B
TWI396002B TW98100793A TW98100793A TWI396002B TW I396002 B TWI396002 B TW I396002B TW 98100793 A TW98100793 A TW 98100793A TW 98100793 A TW98100793 A TW 98100793A TW I396002 B TWI396002 B TW I39600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ransmission
substrate
layer
wiring
capacita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00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27177A (en
Inventor
Pai Hung Hsu
Min Feng Chiang
Ming Chin Lee
Chun Huan Chang
Chien Hao Fu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981007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9600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027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271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60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6002B/zh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訊號反應時間均勻化之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訊號反應時間均勻化之顯示面板以及其製造方法;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顯示面板以及其製造方法。
平面顯示面板及使用平面顯示面板的平面顯示裝置已漸漸成為各類顯示裝置之主流。例如各式面板顯示屏、家用的平面電視、個人電腦及膝上型電腦之平板型監視器、行動電話及數位相機之顯示幕等,均為大量使用平面顯示面板的產品。特別是近年來液晶顯示器(LCD)的市場需求大幅成長,因此平面顯示面板在畫面顯示方面須更求精準及快速,以應付未來大量生產及對於產品品質的保證。
基本上,液晶顯示器包含一背光模組、一第一基板及一第二基板;其中一薄膜電晶體矩陣係設置於第一基板之上並用於個別驅動複數畫素電極(Pixel Electrode)以對應處理背光模組所輸出之光源。每一薄膜電晶體矩陣所包含之薄膜電晶體(Thin-Film Transistor)係分別電性連接於一閘極線以及一資料線;而薄膜電晶體係於接受閘極線訊號開啟後,將資料線之影像訊號輸入至相對應之畫素電極。
液晶顯示器另包含複數驅動電子元件,每一驅動電子元件係分別用於驅動複數閘極線或複數資料線。驅動電子元件所連接之部分閘極線或部分資料線係先分佈設置於一佈線區,之後以互相平行方式延伸設置於薄膜電晶體矩陣並分別電性連接於薄膜電晶體 之閘極或源極。
由於驅動電子元件所電性連接之閘極線或資料線係以實質上分散之方式設置於佈線區;因此驅動電子元件之閘極線或資料線實質上具有不同長度。此外,隨著科技進步驅動電子元件將可同時用於連接並驅動更多閘極線或資料;也因此閘極線或資料線長度之差距亦將逐漸增加。具有不同長度之閘極線或資料線將具有不同之訊號反應時間(RC Delay);因而引起薄膜電晶體間所需開啟時機的差異並使該等畫素電極收到影像訊號時機之皆不相同,進而降低顯示畫面品質。
本發明目的之一為提供一種訊號反應時間均勻化之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可用於降低顯示面板之訊號傳輸線間訊號反應時間之差異。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為提供一種訊號反應時間均勻化之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其中顯示面板之畫素電極具有均勻化之反應時間。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包含一第一基板及一第二基板。第一基板上設有控制元件、薄膜電晶體以及訊號傳輸線;其中訊號傳輸線之二端分別係電性連接於控制元件和薄膜電晶體。訊號傳輸線將控制元件所發出之訊號傳輸至薄膜電晶體,以供薄膜電晶體根據收到之訊號來控制液晶層中液晶之扭轉率。第二基板之內面設有電容調整層以及透明導電層,其中透明導電層係實質上包覆電容調整層。電容調整層及透明導電層係設置於訊號傳輸線之上方,而且電容C(單位為法拉)係形成於訊號傳輸線於透明導電 層重疊之面積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顯示面板包含一電容調整層,其中電容調整層包含一第一次電容調整層與一第二次電容調整層,其中第一次電容調整層及第二次電容調整層係以分別堆疊之方式設置於第二基板之內面。透明導電層則是實質上覆蓋第二次電容調整層以使電容C形成於訊號傳輸線及透明導電層之間。第二次電容調整層之設置將減少透明導電層與訊號傳輸線間之間隔,並使透明導電層與訊號傳輸線之間的電容隨之增加。
封膠材係設置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並將電容調整層、透明導電層及其他介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等元件與外界隔離。在不同實施例中,顯示面板包含一電容調整層,其中電容調整層包含一第一次電容調整層與一第三次電容調整層。第三次電容調整層係設置於第二基板靠近邊緣之內面以及訊號傳輸線之上方,其中封膠材係位於第一次電容調整層以及第三次電容調整層之間;換言之,封膠材將第一次電容調整層及第三次電容調整層相互隔離。
本發明揭露一種訊號反應時間均勻化之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其中顯示影像之資料透過複數訊號傳輸線來驅動顯示面板中複數相對應之薄膜電晶體(Thin Film Transistor)並改變顯示面板中液晶層中液晶分子之扭轉率及其光線穿透率。在本說明書中所示之實施例中,一液晶顯示面板係用於敘述本發明所包含之內容,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揭露之顯示面板亦包含 如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等平面顯示面板。在本發明顯示面板中之訊號傳輸線分別具有實質上相異之長度及電阻(Electrical Resistance),且每一訊號傳輸線與顯示面板之彩色濾光層間帶有電容。上述訊號傳輸線之電阻及電容將影響訊號傳輸線之反應時間(RC Delay),其中上述訊號傳輸線之電阻以及與彩色濾光層之間的電容係與訊號傳輸線之反應時間以及電子訊號之傳輸速率成負關係。本發明顯示面板之製造方法係根據訊號傳輸線個別之長度及電阻來調整每一訊號傳輸線與彩色濾光層之間帶有的電容,以進一步將所有訊號傳輸線之間的反應時間均勻化。
圖1所示為本發明顯示面板100第一實施例之剖面圖。如圖1所示,顯示面板100包含一第一基板200及一第二基板300,其中第二基板300係設置於第一基板200之上並實質上平行於第一基板200。第一基板200上設有控制元件210、薄膜電晶體220以及訊號傳輸線230;其中訊號傳輸線230之二端分別係電性連接於控制元件210和薄膜電晶體220。訊號傳輸線230將控制元件210所發出之訊號傳輸至薄膜電晶體220,以供薄膜電晶體220根據收到之訊號來控制液晶層410中液晶之扭轉率。在圖1所示之實施例中,第二基板300之內面設有電容調整層310以及透明導電層320,其中透明導電層320係實質上包覆電容調整層310。電容調整層310及透明導電層320係設置於訊號傳輸線之上方,且透明導電層320具有一重疊長度L1,代表著透明導電層320與訊號傳輸線230實質上重疊之長度。訊號傳輸線230與透明導電層320間具有一間隔D。而且電容C(單位為法拉)係形成於訊號傳輸線230於透明導電層320重疊之面積之間。上述之電容C係由下列公 式(1)所定義:C=(A x ε0 x εr )/D (1)
在公式1中,ε0 (8.85×10-12 法拉/公尺)為一真空之介電係數。εr 係為一介電係數並會隨著設置於訊號傳輸線230及透明導電層320之間物質而改變。在本實施例中。A(單位為平方公尺)代表著訊號傳輸線230與透明導電層320之間重疊的面積或透明導電層320實質上覆蓋訊號傳輸線230之面積。間隔D代表著透明導電層320及訊號傳輸線230間重疊面積之間隔。由公式(1)可得知,電容C與訊號傳輸線230及透明導電層320之間的接合面積成正相關,且訊號傳輸線與透明導電層間之電容C也同時與間隔D成負相關。因此,訊號傳輸線230與透明導電層320之間的電容C可由改變兩者之間的重疊面積或間隔來進行調整。換言之,電容調整層310厚度之增加或減少將改變訊號傳輸線230與透明導電層320之間隔D,並進一步來改變兩者之間的電容C。電容C之增加或減少則將進一步改變對應訊號傳輸線230之電子訊號傳輸速率。
除此之外,圖1所示之顯示面板100另包含封膠材400、液晶層410、間隔物420以及彩色濾光層330。液晶層410係設置於第一基板200與第二基板300之間,以接受自背光模組(未繪示)所發出之光線;其中薄膜電晶體220改變液晶層410中液晶之扭轉率以及光線通過液晶層410之百分比。間隔物420係至少設置於液晶層410之邊緣,以將液晶層410保持於固定之厚度及高度。彩色濾光層330具有特定之顏色,係用於過濾液晶層410所射出之光線以使具對應顏色之光線通過。上述彩色濾光層330所包含之 顏色包含藍色、綠色及紅色,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彩色濾光片亦可包含其他合適之顏色。此外,一透明導電層320係設置於第二基板300之表面並實質上覆蓋彩色濾光層330片。封膠材400係設置於第一基板200與第二基板300之間,並將薄膜電晶體220、電容調整層310、透明導電層320、液晶層410、間隔物420以及彩色濾光層330等元件與外界隔離。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封膠材400之兩端係分別接合於第一基板200與第二基板300,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封膠材400之兩端亦可設置於透明導電層320及第一基板200之間並分別接合於兩者之表面。此外,在圖1所示之實施例中,電容調整層310具有相同於彩色濾光層330之材質,並可與彩色濾光層330於同一製程中設置於第二基板300之內面。但不同實施例中,電容調整層310亦可為一黑矩陣層(Black Matrix)、一透明導電層或其他合適之元件。
圖2所示為圖1所示顯示面板100之上視圖,其中透明導電層並未繪示。控制元件210、封膠材400以及複數訊號傳輸線230係設置於第一基板200之上,其中封膠材400實質上係同時接合於第一基板200以及第二基板(未繪示)。訊號傳輸線230之一端係電性連接於控制元件210,另一端則是電性連接於位於第一基板200之上之薄膜電晶體(未繪示)。第一基板200包含一佈線區500,其中訊號傳輸線230係部分設置於該佈線區500之內。在圖2所示之實施例中,由於每一訊號傳輸線230需接合於位於第一基板200不同位置之薄膜電晶體,因此複數訊號傳輸線230係於佈線區500中部分彎折也因此訊號傳輸線230實質上具有不同之長度。如圖2所示,複數訊號傳輸線230之走向於佈線區500之外實質上 係相互平行,但部分訊號傳輸線230之走向係於進入佈線區500後彎折,並以互相平行方式離開佈線區500。在不同實施例中,訊號傳輸線230之走向亦可根據設計的需要在第一基板200其他位置之表面彎折。
如圖2所示,複數具有相異長度之電容調整層310係設置於第二基板(未繪示)之內面,並分別位於一訊號傳輸線230之上方;其中每一電容調整層310具有條狀並具有與對應訊號傳輸線230相同之走向。在圖2所示之實施例中,較長之電容調整層310及透明導電層(未繪示)係對應設置於長度較短之訊號傳輸線230之上,藉由增加電容調整層310與該訊號傳輸線230間的重疊面積以增加透明導電層與訊號傳輸線230之間所包含之電容。反之,較短之電容調整層310及透明導電層(未繪示)係對應設置於長度較長之訊號傳輸線230之上方。換言之,電容調整層310覆蓋訊號傳輸線230之面積與訊號傳輸線230之長度成負相關。由於訊號傳輸線230之阻抗與其長度成正相關,因此每一訊號傳輸線230之阻抗係與其所對應設置之電容成負相關;換言之,該等訊號傳輸線230之間所分別具有之反應時間亦得以均勻化。此外,如圖2所示,電容調整層310係為具有矩形之條狀物,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電容調整層310亦可為具有梯形、橢圓型或其他形狀之條狀物。
圖3所示為圖2所示顯示面板100之變化實施例,其中透明導電層並未繪示。如圖3所示其中電容調整層310以及對應之透明導電體(未繪示)係為片狀。電容調整層310係劃分為複數覆蓋區370,其中每一覆蓋區370係位於一訊號傳輸線230之上並至少部 分覆蓋該訊號傳輸線230。每一覆蓋區370之走向實質上相同於該訊號傳輸線230之走向,而且該覆蓋區370與對應訊號傳輸線230之重疊面積係與該訊號傳輸線230之長度成負相關。換言之,較長訊號傳輸線230與對應之覆蓋區370重疊之面積較小,反之亦然。
圖4所示為圖1所示本發明顯示面板100之變化實施例。如圖4所示,顯示面板100包含一電容調整層310,其中電容調整層310包含第一次電容調整層312及第二次電容調整層314,第一次電容調整層312及第二次電容調整層314係以堆疊之方式設置於第二基板300之內面。透明導電層320則是實質上覆蓋第二次電容調整層314以使電容C形成於訊號傳輸線230及透明導電層320之間。第二次電容調整層314之設置將減少透明導電層320與訊號傳輸線230間之間隔D,因此根據公式(1)的計算,透明導電層320與訊號傳輸線230之間的電容C亦隨之增加。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次電容調整層312及第二次電容調整層314具有相同於彩色濾光層330之材質,且具有相異顏色之色阻,其係於不同製程中設置於第二基板300之表面。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第一次電容調整層312及第二次電容調整層314亦可為二層具有相同顏色色阻、二層透明導電層320或二層黑矩陣層(Black Matrix)或其他合適之元件。此外,在圖4所示之實施例中,顯示面板100包含第一次電容調整層312以及第二次電容調整層314,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顯示面板100亦可根據訊號傳輸線230之長度或其他設計上之需要而設置其他數目之次電容調整層於第二基板300之內面,例如次電容調整層之數目係與對應之訊號傳輸 線230之佈線長度成負相關。除此之外,本實施例之顯示面板100實質上相同於圖1所示之顯示面板100,因此在此不加贅述。
圖5所示為圖1所示本發明顯示面板100之另一變化實施例,顯示面板100包含一電容調整層310,其中電容調整層310包含第一次電容調整層312及第三次電容調整層316,第三次電容調整層316係設置於第二基板300靠近邊緣之內面以及訊號傳輸線230之上方,其中封膠材400係位於第一次電容調整層312以及第三次電容調整層316之間;換言之,封膠材400將第一次電容調整層312及第三次電容調整層316相互隔離。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次電容調整層312及第三次電容調整層316之設置係於同一製程中完成;換言之,第一次電容調整層312及第三次電容調整層316係於同一製程中設置於第二基板300之內面,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第一次電容調整層312及第三次電容調整層316亦可於不同製程中設置於第二基板300之內面。換言之,第一次電容調整層312係於一製程中設置於第二基板300之內面,之後第三次電容調整層316係於另一製程中設置於第二基板300之內面。透明導電層320係實質上覆蓋於第一次電容調整層312及第三次電容調整層316上。第一次電容調整層312與第三次電容調整層316之厚度、以及其對應透明導電層320重疊於訊號傳輸線230之第三次電容調整層316之長度L2可依據訊號傳輸線230間所需之電容C來調整,以進一步調整對應訊號傳輸線230之電子訊號傳輸率速率。除此之外,本實施例之顯示面板100實質上相同於圖1所示之顯示面板100,因此在此不加贅述。
圖6所示為圖5所示顯示面板100之上視圖,其中透明導電層 並未繪示。如圖6所示,第三次電容調整層316實質上係設置於介於封膠材400和控制元件210之間的位置。第三次電容調整層316及透明導電層之設置使訊號傳輸線230與透明導電層之間具有電容,並藉此進一步增加訊號傳輸線230之反應時間。在本實施例中,第三次電容調整層316係覆蓋位於控制元件210與封膠材400間之部分訊號傳輸線230,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第三次電容調整層316可覆蓋所有位於控制元件210及封膠材400之間的訊號傳輸線230。
圖7所示為本發明顯示面板製造方法第一實施例之步驟圖,其中製造方法包含步驟S700,提供包含一佈線區之第一基板。步驟S710包含形成複數訊號傳輸線於第一基板上,其中訊號傳輸線之部分線段係設置於該佈線區。在本實施例中,每一訊號傳輸線設置於佈線區中之線段長度係不相等。步驟S720包含形成電容調整層於第二基板上,其中電容調整層係位於第二基板面對佈線區之表面。步驟S730包含形成透明導電層於電容調整層上,其中透明導電層係位於電容調整層及訊號傳輸線之間,並實質上覆蓋電容調整層。步驟S740包含設置第二基板於第一基板之上,其中第二基板至少部分覆蓋第一基板之佈線區;設置於第二基板之電容調整層係面對於佈線區並至少部分覆蓋訊號傳輸線。在本實施例中,每一訊號傳輸線於佈線區中具有不同之佈線長度;電容調整層可分為複數具有不同面積之部分,其中電容調整層每一部分係分別對應覆蓋於複數訊號傳輸線其中之一。電容調整層覆蓋對應訊號傳輸線之面積係與該訊號傳輸線之佈線長度成負相關。換言之,訊號傳輸線之長度係與其電阻係成正相關;因此如欲將所有 訊號傳輸線相對應之反應時間均勻化,電容調整層覆蓋於具有10mm佈線長度之訊號傳輸線之面積需要小於覆蓋於具有5mm佈線長度之訊號傳輸線之面積。
如圖7所示,顯示面板製造方法包含步驟S750,設置一顯示區色阻部於第二基板之內面上且面對第一基板,其中顯示區色阻部及電容調整層係位於第二基板內面之不同部分。在圖7所示之實施例中,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包含一液晶層。顯示區色阻部係設置於第二基板與液晶層之間之內面,供過濾一背光模組所發出的光線並顯示其相對應之顏色。在圖7所示之實施例中,電容調整層之材質係相同於上述彩色濾光層,因此電容調整層與彩色濾光層可於同一製程中設置於第二基板之內面,但不限於此。本發明顯示面板製造方法另包含步驟S760,設置透明導電層於顯示面色阻部之上以實質上覆蓋顯示面色阻部。本實施例之透明導電層係為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透明導電層亦可包含其他透明且具有導電特性之材質。
圖8所示為圖7所示顯示面板製造方法之變化實施例,其中本實施例之製造方法包含步驟S700,提供包含一佈線區之第一基板。步驟S710包含形成複數訊號傳輸線於第一基板上,其中訊號傳輸線之部分線段係設置於該佈線區。在本實施例中,每一訊號傳輸線設置於佈線區中之線段長度係不相等。步驟S720包含形成第一次電容調整層於一第二基板上,其中第一次電容調整層係位於第二基板面對佈線區之表面。步驟S800,形成第二次電容調整層於第二基板之內面,其中第一次電容調整層及第二次電容調整層係相互堆疊。但步驟S800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步驟 S800亦可以其他數目之次電容調整層堆疊。步驟S732包含形成透明導電層於第二次電容調整層上,其中透明導電層係位於第二次電容調整層及訊號傳輸線之間。步驟S810包含形成一封膠材於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間以及佈線區之上,以將第一次電容調整層或其他設置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的元件隔離。在不同實施例中,顯示面板製造方法另包含步驟S820,設置第三次電容調整層於第二基板靠近邊緣之內面,並將透明導電層覆蓋第三次電容調整層。在本實施例中,封膠材係位於第一次電容調整層及第三次電容調整層之間。換言之,封膠材將第三次電容調整層隔離於第一次電容調整層及其他如液晶層等設置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的元件。
圖9為圖7所示顯示面板製造方法另一變化實施例之步驟圖。如圖9所示,本發明之顯示面板製造方法另包含步驟S900,以至少一個具有條狀之色阻層以相疊合方式組成電容調整層。每一電容調整層係對應於一訊號傳輸線,且每一訊號傳輸線包含一佈線長度,代表著訊號傳輸線設置於佈線區內之長度;電容調整層所包含色阻層之數目係與訊號傳輸線之佈線長度成負相關。換言之,訊號傳輸線於佈線區中的長度越長,電容調整層所包含之色阻層則越少。此外,在本實施例中,每一色阻層具有實質上相同厚度,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色阻層亦可具有不同之厚度。此外,每一電容調整層所包含之色阻層分別係對應於不同顏色,如色阻層可分別具有如藍色、綠色、紅色或其他合適之顏色,但不限於此;第一次電容調整層所包含之色阻層亦可具有相同之顏色。
圖10所示為本發明顯示面板製造方法之變化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本發明之顯示面板製造方法另包含步驟S1000,以至少一個具有片狀之色阻層形成電容調整層,其中電容調整層係劃分為具有相異面積之複數覆蓋區,每一覆蓋區係對應於複數訊號傳輸線其中之一,其中每一覆蓋區之面積係與每一訊號傳輸線之佈線長度成負相關。在本實施例中,每一色阻層具有實質上相同厚度,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色阻層亦可具有不同之厚度。此外,每一電容調整層所包含之色阻層分別係對應於不同顏色,如色阻層可分別具有如藍色、綠色、紅色或其他合適之顏色,但不限於此;電容調整層所包含之色阻層亦可具有相同之顏色。
雖然前述的描述及圖示已揭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必須瞭解到各種增添、許多修改和取代可能使用於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而不會脫離如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的本發明原理之精神及範圍。熟悉該技藝者將可體會本發明可能使用於很多形式、結構、佈置、比例、材料、元件和組件的修改。因此,本文於此所揭示的實施例於所有觀點,應被視為用以說明本發明,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本發明的範圍應由後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並涵蓋其合法均等物,並不限於先前的描述。
100‧‧‧顯示面板
200‧‧‧第一基板
210‧‧‧控制元件
220‧‧‧薄膜電晶體
230‧‧‧訊號傳輸線
300‧‧‧第二基板
310‧‧‧電容調整層
312‧‧‧第一次電容調整層
314‧‧‧第二次電容調整層
L1‧‧‧重疊長度
L2‧‧‧第三次電容調整層長度
D‧‧‧間隔
C‧‧‧電容
316‧‧‧第三次電容調整層
320‧‧‧透明導電層
330‧‧‧彩色濾光層
370‧‧‧覆蓋區
400‧‧‧封膠材
410‧‧‧液晶層
420‧‧‧間隔物
500‧‧‧佈線區
圖1所示為本發明顯示面板第一實施例之剖面圖;圖2所示為圖1所示顯示面板之上視圖;圖3所示為圖2所示顯示面板之變化實施例,其中電容調整層係為片狀; 圖4所示為圖1所示本發明顯示面板之變化實施例;圖5所示為圖1所示本發明顯示面板之另一變化實施例;圖6所示為圖5所示顯示面板之上視圖;圖7所示為本發明顯示面板製造方法第一實施例之步驟圖;圖8所示為圖7所示製造方法之變化實施例;圖9為圖7所示顯示面板製造方法另一變化實施例之步驟圖;以及圖10所示為本發明顯示面板製造方法之變化實施例。
100‧‧‧顯示面板
200‧‧‧第一基板
210‧‧‧控制元件
220‧‧‧薄膜電晶體
230‧‧‧訊號傳輸線
300‧‧‧第二基板
310‧‧‧電容調整層
320‧‧‧透明導電層
330‧‧‧彩色濾光片
400‧‧‧封膠材
410‧‧‧液晶層
L1‧‧‧重疊長度
D‧‧‧間隔

Claims (20)

  1. 一種訊號反應時間均勻化之顯示面板,包含:一第一基板,其包含一佈線區;複數訊號傳輸線,部分設置於該佈線區之上;一第二基板,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之上,其中該第二基板至少部分覆蓋該佈線區;一電容調整層,設置於該第二基板上且面對該第一基板對應於該佈線區之位置,其中該電容調整層係設置於該等訊號傳輸線之上方並至少部分覆蓋該等訊號傳輸線;以及一透明導電層,設置於該電容調整層上;其中每一該訊號傳輸線於該佈線區上具有一佈線長度,該電容調整層覆蓋於每一該訊號傳輸線上方之厚度或該電容調整層覆蓋於每一該訊號傳輸線上方之面積係與該訊號傳輸線之該佈線長度成負相關。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電容調整層包含複數色阻條,分別對應設置於該等訊號傳輸線其中之一的上方並至少部分覆蓋該訊號傳輸線。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每一該訊號傳輸線之該佈線長度係與該色阻條覆蓋該訊號傳輸線之面積成負相關。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每一該色阻條包含複數相疊合之色阻層,而每一該色阻條所包含之該色阻層數目係與對應該訊號傳輸線之該佈線長度成負相關。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每一該色阻條所包含之該等色阻層係分別具有相異之顏色。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面板,另包含一封膠材,夾設於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基板之間以及該第一基板之該佈線區之上,其中至少部分該電容調整層係隔離於該封膠材之兩側。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電容調整層包含至少一具有片狀之色阻層,該電容調整層係畫分為複數覆蓋區分別對應覆蓋每一該訊號傳輸線,每一該覆蓋區所包含該色阻層之數目係與對應之該訊號傳輸線之該佈線長度成負相關。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每一該覆蓋區所包含之該等色阻層係分別具有相異或相同之顏色。
  9. 一種訊號反應時間均勻化之顯示面板,包含:一第一基板,包含一佈線區與一矩陣區;複數訊號傳輸線,設置於該佈線區及該矩陣區之上;一第二基板,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之上,完全覆蓋該矩陣區及至少部分覆蓋該佈線區;以及一電容調整層,設置於該第二基板上且面對該第一基板之該佈線區之位置,其中該電容調整層設置於該等訊號傳輸線之上並至少部分覆蓋該等訊號傳輸線;其中每一該訊號傳輸線於該佈線區包含一佈線長度,該電容調整層覆蓋於每一該訊號傳輸線上之厚度或該電容調整層覆蓋於每一該訊號傳輸線之面積係與該訊號傳輸線之該佈線長度成負相關。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顯示面板,另包含一透明導電層,設置於該電容調整層上且位於該電容調整層及該等訊號傳輸線之間;其中該電容調整層係由介電材質所形成。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電容調整層係由一色阻層所形成。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電容調整層係由一黑矩陣層所形成。
  13. 一種訊號反應時間均勻化之顯示面板之製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驟:提供一第一基板,其包含一佈線區;形成複數訊號傳輸線於該第一基板上,其中該等訊號傳輸線之部分線段係設置於該佈線區;形成一電容調整層於一第二基板上,並且相對該佈線區設置;形成一透明導電層於該電容調整層上;設置該第二基板於該第一基板之上,使該第二基板至少部分覆蓋該佈線區,該電容調整層係面對該佈線區並至少部分覆蓋該等訊號傳輸線;其中每一該訊號傳輸線於該佈線區包含一佈線長度,該電容調整層覆蓋於每一該訊號傳輸線上之厚度或該電容調整層覆蓋於每一該訊號傳輸線上之面積係與該訊號傳輸線之該佈線長度成負相關。
  14. 如請求項13述之製造方法,進一步包含形成一封膠材於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基板之間以及該佈線區之上,其中至少部分該電容調整層係隔離於該封膠材之兩側。
  15. 如請求項13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電容調整層形成步驟包含形成複數色阻條於該第二基板上且面對該佈線區之表面,其中每一該色阻條係對應於該等訊號傳輸線其中之一以及位於 該訊號傳輸線之上。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每一該訊號傳輸線之該佈線長度係與該色阻條覆蓋該訊號傳輸線之面積成負相關。
  17. 如請求項15所述之製造方法,進一步包含以至少一具有條狀之色阻層以相疊合方式組成該色阻條,其中每一該色阻條所包含之該色阻層數目係與該相對應之該訊號傳輸線之該佈線長度成負相關。
  18. 如請求項13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電容調整層形成步驟包含以一具有片狀之色阻層形成該電容調整層,該電容調整層劃分為具有相異面積之複數覆蓋區,每一該覆蓋區係對應覆蓋該等訊號傳輸線其中之一,其中每一該覆蓋區之面積係與每一該訊號傳輸線之該佈線長度成負相關。
  19. 如請求項13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電容調整層形成步驟包含將至少二具有片狀之色阻層以相疊合方式形成電容調整層,該電容調整層係畫分為複數覆蓋區分別對應覆蓋每一該訊號傳輸線其中之一,其中每一該覆蓋區所包含該等色阻層數目係與相對應該訊號傳輸線之該佈線長度成負相關。
  20. 如請求項13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電容調整層形成步驟包含下列步驟:同時形成一顯示區色阻部於該第二基板之內面上且面對該第一基板,其中該顯示區色阻部及該電容調整層係位於該第二基板之內面之不同部分;以及形成該透明導電層於該顯示面色阻部之上。
TW98100793A 2009-01-09 2009-01-09 訊號反應時間均勻化之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I3960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00793A TWI396002B (zh) 2009-01-09 2009-01-09 訊號反應時間均勻化之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00793A TWI396002B (zh) 2009-01-09 2009-01-09 訊號反應時間均勻化之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7177A TW201027177A (en) 2010-07-16
TWI396002B true TWI396002B (zh) 2013-05-11

Family

ID=44853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00793A TWI396002B (zh) 2009-01-09 2009-01-09 訊號反應時間均勻化之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9600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27078A1 (en) * 2002-06-07 2003-12-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panel for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200714959A (en) * 2005-10-06 2007-04-16 Au Optronics Corp Display panel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27078A1 (en) * 2002-06-07 2003-12-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panel for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200714959A (en) * 2005-10-06 2007-04-16 Au Optronics Corp Display pane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7177A (en) 2010-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1927B (zh) 顯示面板
TWI514055B (zh) 顯示面板與其製造方法
EP2775345B1 (en) Display devic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O2016086539A1 (zh) 液晶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894180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TWI509321B (zh) 彎曲顯示面板
US20190227396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9323096B2 (en) Pixel unit,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20019494A1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US10050061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US11243441B2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method of fabricating display panel, and operating method of operating display panel
US7714961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21003784A1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20130120679A1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9658891B (zh) 一种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11158424A1 (ja)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基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20170374740A1 (en) Display device
US9058953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WO2023088168A1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8184222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US6933993B2 (en) Method of forming a color filter layer on an array substrate and device thereof
TWI396002B (zh) 訊號反應時間均勻化之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US10048555B2 (en) Arr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428427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1477976B (zh) 信号反应时间均匀化的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