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23997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323997B TWI323997B TW095140531A TW95140531A TWI323997B TW I323997 B TWI323997 B TW I323997B TW 095140531 A TW095140531 A TW 095140531A TW 95140531 A TW95140531 A TW 95140531A TW I323997 B TWI323997 B TW I323997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acket
- side device
- received
- physical
-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Description
1323997 (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針對藉由物理資料頻道而被從送訊 側裝置發送至收訊側裝置的封包,基於對該封包之送達確 認資訊來進行重送控制的重送控制方法及收訊側裝置。 【先前技術】 先前,作爲進行重送控制的移動通訊系統,例如有 HSDPA ( High S p e e d D o w η 1 i n k P a ck e t A c c e s s )移動通訊 系統是爲人所知(例如參照非專利文獻1 )。 參照圖5乃至圖8,說明先前之HSDPA移動通訊系統 中的重送控制。 具備圖5所示之構成的HSDPA移動通訊系統中的重 送控制,係藉由MAC-hs層中的「HARQ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重送控制 j 及 RLC 層中的「 Outer ARQ重送控制」而實現。 所述之HSDPA移動通訊系統中係構成爲,RLC層中 的Outer ARQ重送控制,是對於因MAC-hs層中沒有補償 完成的封包之收訊或解碼錯誤,或HARQ重送控制中的送 達確認資訊(ACK/NACK )之錯誤測出(例如,在移動台 上,將NACK錯誤偵測成ACK時,或在DTX狀態下誤偵 測到接收了 ACK時)等所產生的封包缺漏(遺失),最 終而言會將其加以補償。 參照圖 6(a)乃至圖 6(f),具體說明所述之 -5- (2) (2)1323997 HSDPA移動通訊系統中的重送控制。以下,係假設HARQ 處理程序爲1個的情形加以說明。又,各封包所被分派之 「TSN (送訊序列號碼:Transmission Sequence Number) j ,係假設爲0〜〗5之間的値循環取決。 圖 6(a)中,收訊側裝置(移動台)30的MAC-hs 層,是由於「TSN=15j之封包的收訊及解碼爲成功,因 此除了將「TSN = 1 5」之封包保存在順序控制緩衝區35中 ,同時還從順序控制緩衝區35中抽出「TSN=10」之封包 然後交給RLC層。然後,於收訊側裝置3 〇中,期待下次 收訊的封包的「TSN」係爲「0」。 另一方面,在圖6(b)中,由於收訊側裝置30的 MAC-hs層中,因爲上述這些原因,導致「TSN = 0」的封 包是缺漏的。因此,無關於在收訊側裝置30上是否仍舊 還期待下個收訊的封包的「TSN」爲「0」,送訊側裝置( 基地台)10係由於沒有接收到對「TSN = 0」之封包的 NACK,因此發送出「TSN=1」之封包。 其後,收訊側裝置30的MAC-hs層,是由於「TSN = 1 」之封包的收訊及解碼爲成功,因此除了將「TSN = 1」之 封包保存在順序控制緩衝區3 5中,同時還從順序控制緩 衝區35中抽出「TSN= 12」之封包然後交給RLC層。 然後,圖6(c)乃至圖6(c)中,重複進行同樣的 動作。期間,於收訊側裝置3 0上’依舊期待下次收訊的 封包的「TSN」係爲「0」。 其後,於圖6 ( f)中,收訊側裝置30的MAC-hs層 (3) ,是由於「TSN = 5」之封包的收訊及解碼爲成功,因此將 「TSN = 5」之封包保存在順序控制緩衝區35中。 此時,收訊側裝置30的MAC-hs層,係雖然嘗試著 從順序控制緩衝區3 5中抽出「TSN == 0」之封包然後交給 RLC層,但是因爲「TSN = 0」之封包並未被保存在順序控 制緩衝區3 5中,因此宣告失敗而結束。 其結果爲,RLC層的RLC實體36,係測出「TSN = 0 」之封包的缺漏(遺失),而藉由Outer ARQ重送控制, 對送訊側裝置1〇,要求重送^ TSN = 0」之封包,是如此構 成。 又,如圖7所示,所述之HSDPA移動通訊系統中係 構成爲,由基地台來對移動台,作爲用來發送圖8所示之 L1控制資訊之共有物理控制頻道而發送出「HS-SCCH( High Speed Shared Control Channel)」,並作爲用來發送 封包之共有物理資料頻道而發送出「HS-PDSCH ( High 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 此處,HS-SCCH和HS-PDSCH係彼此關連對應,移 動台,係基於所收到之HS-SCCH中所含之L1控制資訊, 來接收該當HS-SCCH所關聯到之HS-PDSCH中所含之封 包,是如此構成。 又,所述之HSDP A移動通訊系統中係構成爲,在 HS-PDSCH上,作爲傳輸頻道而被多重化了「HS-DSCH( High Sp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 j 。 又,所述之HSDPA移動通訊系統中係構成爲,於 (4) (4)1323997 HS-DSCH 上的各 TTI (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內, 發送1個協定資料單元「MAC-hs PDU」(以下稱爲封包 )。此外,在所述之標頭部份,係被插入了該當封包的「 TSN」。 又,所述之HSDPA移動通訊系統中,係由移動台, 基於透過HS-SCCH所接收到之L1控制資訊(參照圖8 ) 內的「UE identiy(16位元)」,來判斷HS-DSCH上的 各TTI是否有被分派給自台。 然後,移動台,係當HS-DSCH上的TTI是有被分派 給自台時,便基於L1控制資訊(參照圖8)內的「NDI( 新資料指示元(^^\¥〇318 111(^0&101'(1位元))),來判 斷於該當TTI中所被發送之封包,係爲新封包還是重送封 包,並基於該當判斷結果,來進行MAC-hs層中的HARQ 重送控制。 此處,先前HSDPA移動通訊系統中所使用之「NDI」 係爲1位元之構成,係構成爲在新封包發送時會被更新。 具體而言’ 「NDI」係爲「0」—「1」這樣,是構成爲在 2個値中循環取決。 參照圖9A及圖9B,說明於先前的HSDPA移動通訊 系統中,由HS-SCCH所通知的「NDI=lj ,和於收訊側裝 置30上期待下次接收之「Expecting NDI=〇」之間發生不 一致的案例。 造成所述之不一致的原因,可想定有以下2種狀況。 •無關於是否處於DTX狀態’由於送訊側裝置】0錯 -8 - (5) (5)1323997 誤偵測爲已接收到ACK,因此發送出新封包(TSN = N + 1 )的案例(A )。 •由於送訊側裝置10是將對「TSN= N-1」之封包的 ACK錯誤偵測成NACK,因此重送「TSN=N-1」之封包 的案例(B )。 第1,參照圖9A,說明案例(A)。 如圖9 A所示,收訊側裝置3 0,係一旦用來發送「 TSN=N」之封包的HS-PDSCH所關聯到之HS-SCCH中所 含之L1控制資訊的收訊處理(解碼處理)中發生失敗, 便無法判斷該當封包是否有被發送至自台端,因此無法將 後述之HS_PDSCH中所含之該當「TSN=Nj之封包進行 解碼。 因此,收訊側裝置30,係由於無法發送用來發送對「 TSN=N」之封包的 ACK/NACK這類送達確認資訊(「 TSN = N」之封包的解碼結果)所需之個別物理控制頻道 (HS-DPCCH : High Speed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 (HARQ回饋物理頻道),因此變成一種稱作「 DTX: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的無送訊動作。 此處,當無線傳播路的狀態不佳,無關於收訊側裝置 30是處於DTX (無送訊)狀態,送訊側裝置1〇是在 HARQ回饋物理頻道上,誤判定爲有收到對「TSN = N」之 封包的A C K時,則送訊側裝置1 0,係因爲作爲新封包而 已經發送了「TSN=N+lj之封包’所以於收訊側裝置3〇 中,「TSN=N」之封包係會缺漏。 -9- (6) (6)1323997 又,收訊側裝置30’雖然係基於被HS-SCCH所發送 之「NDI」,來判定透過該當HS-SCCH所關連到之HS-PDSCH所發送過來的封包,究竟是新封包還是重送封包, 但是,在上述此種情況下,由HS-SCCH所通知的「NDI=1 」,和於收訊側裝置 30上期待下次接收之「Expecting NDI=0」之間,會發生不一致》 第2,參照圖9B,說明案例(B )。 如圖9B所示,收訊側裝置30,係無關於「TSN= N-1 」之封包的收訊是已成功且已發送出對「TSN=N-1」之 封包的ACK,送訊側裝置10,係將所述之ACK錯誤偵測 成NACK,而重送出「TSN=N-1」之封包。 在上述此種情況下,由於收訊側裝置3 0係期待著被 重新發送的「TSN=N」之封包的收訊,因此被送訊側裝 置10所重送之「TSN=N-1」之封包所對應之HS-SCCH 所通知的「NDI=0」,和於收訊側裝置30上期待下次接 收之「ExpectingNDI=l」之間,會發生不一致。 可是在此其中,由於「NDI」係由1位元所構成,因 此無論案例(A )及(B )之任一種情況下,收訊側裝置 3 〇 ’係無法判定是因爲案例(A )及(B )之哪一者所造成 的不一致’存在如此問題。 甚至,先前的HSDPA移動通訊系統中,收訊側裝置 3〇 ’係在HARQ回饋物理頻道上,只能夠回送ACK或 NACK來作爲送達確認資訊。 因此’於圖9A所示的案例中,即使收訊側裝置30將
(S -10- • (7) 1323997 - HS-PDSCH中所含之「TSN=N+lj之封包予以解碼’並 基於該當解碼結果而通知了 ACK或NACK之任一者·’也 因爲於HARQ重送控制中,送訊側裝置1 〇係無法重送「
. TSN=N」之封包,因此於收訊側裝置30中’ 「TSN=N 」之封包係會缺漏。 如此而缺漏之「TSN = N」之封包,係藉由RLC層中 的Outer ARQ重送控制而被補償。 φ 可是在此其中,RLC層,係如上述,當測出HARQ回 饋物理頻道中所含之送達確認資訊之錯誤偵測所導致之封 包缺漏,並針對該當封包進行重送控制時,是以對於定期 發送之RLC層之收訊狀態報告(STATUS REPORT)或對 該當封包所設定之等待送達確認資訊的計時器逾時爲觸發 ,而爲了測出上述封包的缺漏,通常需要數十毫秒單位的 時間’而存在有傳送延遲增加的問題點。 [非專利文獻1]3GPP TS25.308 【發明內容】 於是’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課題而硏發,其目的在提 供一種,於送訊側裝置中能迅速測出透過HARQ回饋物理 頻道所發送過來之送達確認資訊被錯誤偵測時的封包缺漏 而進行重送控制的重送控制方法及收訊側裝置。 本發明之第1特徵’係屬於針對藉由物理資料頻道而 被從送訊側裝置發送至收訊側裝置的封包,基於對該封包 之送達確認資訊來進行重送控制的重送控制方法,其要旨 •11 - (8) (8)1323997 係爲’具有:新資料指示元送訊工程,由前記送訊側裝置 ,藉由被關連對應到前記物理資料頻道之物理控制頻道, 發送是由複數位元所構成且於新封包送訊時會被更新的新 資料指示元;和送達確認資訊送訊工程,前記收訊側裝置 ,係當透過前記物理控制頻道所接收到之前記新資料指示 元是異於期待下一個收訊之新資料指示元時,則不論透過 前記物理資料頻道所接收到之前記封包的解碼結果爲何, 均發送出前記送達確認資訊》 本發明之第1特徵中,亦可爲,在前記送達確認資訊 送訊工程中,當前記所接收到之新資料指示元是比前記期 待下一個收訊之新資料指示元還要前面時,則前記收訊側 裝置係發送出表示缺漏封包之重送要求的前記送達確認資 訊。 本發明之第1特徵中,亦可爲,在前記送達確認資訊 送訊工程中’當前記所接收到之新資料指示元是比前記期 待下一個收訊之新資料指示元還要後面時,則前記收訊側 裝置係發送出表示前記封包之收訊成功的前記送達確認資 訊。 本發明之第2特徵,係屬於收訊側裝置,其要旨爲, 具備:物理控制頻道收訊部,其係構成爲,將含有由複數 位元所構成且於新封包送訊時會被更新的新資料指示元的 物理控制頻道予以接收;和物理資料頻道收訊部,其係構 成爲,將被關連對應至前記物理控制頻道的物理資料頻道 予以接收;和送達確認資訊送訊部,其係構成爲,當透過 •12- (9) (9)1323997 則記物理控制頻道所接收到之新資料指示元是異於期待下 一個收訊之新資料指示元時’則不論透過前記物理資料頻 道所接收到之封包的解碼結果爲何,均發送出對該封包之 送達確認資訊》 本發明之第2特徵中’亦可構成爲,當前記所接收到 之新資料指示元是比前記期待下一個收訊之新資料指示元 還要前面時,則前記物理控制頻道送訊部,係藉由前記物 理控制頻道’發送出表示缺漏封包之重送要求的前記送達 確認資訊。 本發明之弟2特徵中,亦可構成爲,當前記所接收到 之新資料指示元是比前記期待下一個收訊之新資料指示元 還要後面時,則前記物理控制頻道送訊部,係藉由前記物 理控制頻道,發送出表示前記封包之收訊成功的前記送達 確認資訊。 【實施方式】 (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移動通訊系統) 參照圖1及圖2,說明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中所述 之移動通訊系統之構成。 本實施形態所述之移動通訊系統,係構成爲,針對藉 由物理資料頻道而被從送訊側裝置1 0發送至收訊側裝置 30的封包,基於對該當封包之送達確認資訊( ACK/NACK/DTX狀態)來進行重送控制。 此處,雖然作爲物理資料頻道(共有物理資料頻道) -13- (10) (10)1323997 之一例而想定了「HS-PDSCH」、作爲物理控制頻道(共 有物理控制頻道)之一例而想定了「HS-SCCH」、作爲被 多重化在HS-SCCH上之傳輸頻道之一例而想定了「HS-DSCH」、作爲在HS-DSCH上被發送之協定資料單元(封 包)之一例而想定了「MAC-hs PDU」;但本發明係並非 被這些例子所限定。 又,本發明所述之送訊側裝置1 0及收訊側裝置3 0, 係無論對於下行方向之通訊(送訊側裝置〗〇爲基地台、 收訊側裝置3 0爲移動台之情形),或是對於上行方向之 通訊(送訊側裝置10爲移動台、收訊側裝置30爲基地台 之情形),均可適用。 如圖1所示,送訊側裝置1 〇,係作爲第2層之機能而 具備了 : RLC實體11、送訊緩衝區12、TSN賦予部13、 HARQ處理程序分派部14、複數之HARQ處理程序15' 重送•排程器機能18;作爲第1層之機能而具備了 :共有 物理控制頻道送訊部16A、共有物理資料頻道送訊部16B 、個別物理控制頻道收訊部1 7。 RLC實體11係被構成爲,進行上述之Outer ARQ重 送控制。此外,RLC實體11係可被構成爲,以各封包單 位,進行Outer ARQ重送控制;也可被構成爲,以複數封 包單位,進行Outer ARQ重送控制。 送訊緩衝區12係被構成爲,在將從RLC實體1 1所 發送之使用者資料予以暫時儲存後,就會發送至TSN賦予 部]3。 -14- (12) 1323997 理控制頻道收訊部1 7所接收到之個別物理控制頻道中 含之送達確認資訊(ACK/NACK/Revert Request ),來 行對各封包的HARQ重送控制或排程控制。 共有物理控制頻道送訊部16A係被構成爲,將 HARQ處理程序分派部14所通知過來的含有NDI HARQ process #的L1控制資訊,透過共有物理控制頻 (物理控制頻道)而加以發送。圖2中係圖示了,被共 物理控制頻道所發送之L 1控制資訊之一例。 此處,NDI (新資料指示元:New Data Indicator) 係由複數位元(圖2之例子中係爲2位元)所構成;且 構成爲,在新封包送訊時會被更新。例如,NDI係被構 爲,若由2位元所構成時,則是如「00」—「0〗j —「 」—「11」—「00」般地,在4個値「00」、「01」、 10」、「11」中循環取決。 共有物理資料頻道送訊部16B係被構成爲,於共有 理資料頻道(物理資料頻道)中的各 TTI內,將從 HARQ處理程序所發送過來的封包予以發送。此外,共 物理資料頻道,係被關連對應至共有物理控制頻道。 個別物理控制頻道收訊部〗7係被構成爲,將含 ACK/NACK/Revert Request這類送達確認資訊的個另IJ物 控制頻道(HARQ回饋物理頻道),予以接收。 此處,Revert Request,係爲要求重送缺漏之封包 訊號。因此,上述重送•排程器機能1 8,係當接收到 Revert Request時,就會控制成將所定之封包(例如, 所 進 從 或 道 有 被 成 10 物 各 有 有 理 的 前 -16- (13) 1323997 1次之TTI內所發送過的封包)予以重送。 此外,個別物理控制頻道收訊部1 7係被構成爲 所定期間內未接收到對各封包之送達確認資訊時,則 爲處於DTX狀態。 又,如圖1所示,收訊側裝置3 0,係具備:共有 控制頻道收訊部31Α、共有物理資料頻道收訊部31Ε 數之HARQ處理程序32、個別物理控制頻道送訊部 TSN抽出部34、順序控制緩衝區35、RLC實體36。 共有物理控制頻道收訊部3 1 Α係被構成爲,將從 側裝置10所發送過來的共有物理控制頻道(物理控 道),予以接收。共有物理控制頻道收訊部31A係被 爲,將共有物理控制頻道中所含之L 1控制資訊予以 ,並將已解碼之L1控制資訊,通知給對應之HARQ 程序32,同時還將已解碼之L1控制資訊內的NDI, 給個別物理控制頻道送訊部3 3。 共有物理資料頻道收訊部31B係被構成爲,基於 共有物理控制頻道所發送過來之L1控制資訊,於各 內,將共有物理資料頻道中所含之封包,透過傳輸頻 發送至對應之HARQ處理程序32。 各HARQ處理程序32係被構成爲,基於從共有 控制頻道收訊部31 A所通知過來的L1控制資訊,將 有物理資料頻道收訊部31B透過傳輸頻道所發送過來 包予以解碼,並將已解碼之封包,發送至TSN抽出ΐ ,在 判斷 物理 、複 33 ' 送訊 制頻 構成 解碼 處理 通知 透過 ΤΤΙ 道, 物理 從共 的封 15 34 -17- (15) 1323997 NDI j 爲1 0]」、而「Expected NDI j 爲「〇〇」時 別物理控制頻道送訊部33係被構成爲,藉由個別 制頻道(HARQ回饋物理頻道),來發送出表示缺 之重送要求的送達確認資訊(Revert Request )。 然後,當「已收訊之NDI」是較「期待下一個 NDI ( Expected NDI )」更爲後面時(例如,「已 NDI」爲「00」、而「Expected NDI j 爲「01」時 別物理控制頻道送訊部3 3係亦可被構成爲,藉由 理控制頻道(HARQ回饋物理頻道),來發送出表 收訊成功的送達確認資訊(ACK)。 此外,由於HARQ回饋物理頻道係必須至少通 類的送達確認資訊,因此於HARQ回饋物理頻道中 通知送達確認資訊所需的位元,至少必須要準備2 i TSN抽出部34係被構成爲,將從各HARQ處 32所發送過來的封包的TSN予以抽出,並爲了對 體36將各封包依照TSN的順序加以發送,基於已 TSN而將各封包儲存至順序控制緩衝區3 5中。 RLC實體36係被構成爲,參照從順序控制緩彳 所發送過來之封包的TSN,來進行針對該當封包的 ARQ重送控制。此外,RLC實體36係可被構成爲 封包單位,進行Outer ARQ重送控制;也可被構成 複數封包單位,進行Outer ARQ重送控制。 (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移動通訊系統 ),個 物理控 漏封包 收訊之 收訊之 ),個 個別物 示封包 知3種 ,用來 [立元。 理程序 RLC實 抽出之 而區35 Outer ,以各 爲,以 之動作 -19- (17) (17)1323997 另一方面,當判定爲「已收訊之 NDI」是和^ Expected NDI」不同時,則於步驟S 1 007中,針對「已收 訊之NDI」是否較「Expected NDI」更爲前面,進行判定 〇 當判定爲「已收訊之NDI」是較「Expected NDI」更 爲前面時,則移動台,係於步驟S 1 008中,係判斷爲,因 爲誤將NACK偵測爲ACK,或無論是否處於DTX狀態卻 誤偵測爲已收到 ACK之事情,導致封包缺漏之發生(圖 4A中的案例(A));於步驟 S1009中,將無論從各 H ARQ處理程序所通知過來的封包之解碼結果何,均要求 將缺漏封包(圖4Α中係爲「TSN = Ν」之封包)予以重送 所需之送達確認資訊(Revert Request),透過HARQ回 饋物理頻道而加以發送。 另一方面,當判定爲「已收訊之 NDI」是較「 Expected NDI」更爲後面時,則移動台,係於步驟S1010 中,判斷爲是因爲誤將ACK偵測成NACK,導致多餘之重 送(圖4B中的案例(B));於步驟S1011中,無論從各 H ARQ處理程序所通知過來的封包之解碼結果何,均將送 達確認資訊(ACK),透過HARQ回饋物理頻道而加以發 送。 (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移動通訊系統之作用 •效果) 若依據本實施形態所述之移動通訊系統,則因爲是構 -21 - (18) (18)1323997 成爲,可不必等待RLC層所致之重送控制,可基於由複 數位元所構成之NDI來測出封包之缺漏,無論從各HARQ 處理程序所通知過來的封包之解碼結果何,均發送出送達 確認資訊(Revert Request ),所以可以抑制傳送延遲。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如以上所說明,若依據本發明,則可提供一種,於送 訊側裝置中能迅速測出透過HARQ回饋物理頻道所發送過 來之送達確認資訊被錯誤偵測時的封包缺漏而進行重送控 制的重送控制方法及收訊側裝置。 【圖式簡單說明】 [圖1 ]圖1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中所述之送訊側 裝置及收訊側裝置之機能區塊圖。 [圖2]圖2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中所述之移動通 訊系統中所使用之共有物理控制頻道之格式的圖示。 [圖3 ]圖3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中所述之收訊側 裝置之動作的流程圖。 [圖4A]圖4A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中所述之移動 通訊系統中的重送控制之樣子的說明圖。 [圖4B]圖4B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中所述之移動 通訊系統中的重送控制之樣子的說明圖。 [圖5]圖5係先前技術所涉及之送訊側裝置及收訊側 裝置之機能區塊圖。 -22- (19) (19)1323997 [圖6]圖6係先前技術所涉及之移動通訊系統中的重 送控制之樣子的說明圖。 [圖7 ]圖7係先前技術所涉及之移動通訊系統中所使 用之頻道構成的圖示。 [圖8]圖8係先前技術所涉及之移動通訊系統中所使 用之共有物理控制頻道之格式的圖示。 [圖9A]圖9A係先前技術所涉及之移動通訊系統中的 重送控制之問題點的說明圖。 [圖9B]圖9B係先前技術所涉及之移動通訊系統中的 重送控制之問題點的說明圖。 【主要元件之符號說明】 1 0 :送訊側裝置 1 1 : RLC實體 12 :送訊緩衝區 13 : TSN賦予部 14 : HARQ處理程序分派部 1 5 : HARQ處理程序 16A:共有物理控制頻道送訊部 16B :共有物理資料頻道送訊部 1 7 :個別物理控制頻道收訊部 1 8 :重送·排程器機能 3 0 :收訊側裝置 31A:共有物理控制頻道收訊部 -23- (20) (20)1323997 3 1 B :共有物理資料頻道收訊部 32 : HARQ處理程序 3 3 :個別物理控制頻道送訊部 34 : TSN抽出部 3 5 :順序控制緩衝區 36 : RLC實體
-24-
Claims (1)
1323997 Ο)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重送控制方法,係屬於針 道而被從送訊側裝置發送至收訊側裝置 - 封包之送達確認資訊來進行重送控制的 特徵爲, 具有: 新資料指示元送訊工程,由前記送 Φ 關連對應到前記物理資料頻道之物理控 複數位元所構成且於新封包送訊時會被 元;和 送達確認資訊送訊工程,前記收訊 前記物理控制頻道所接收到之前記新資 待下一個收訊之新資料指示元時,則不 料頻道所接收到之前記封包的解碼結果 記送達確認資訊。 #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 其中,於前記送達確認資訊送訊工程中 之新資料指示元是比前記期待下一個收 還要前面時,則前記收訊側裝置係發送 重送要求的前記送達確認資訊。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 其中,於前記送達確認資訊送訊工程中 之新資料指示元是比前記期待下一個收 還要後面時,則前記收訊側裝置係發送 對藉由物理資料頻 的封包,基於對該 重送控制方法,其 訊側裝置,藉由被 制頻道,發送是由 更新的新資料指示 側裝置,係當透過 料指示元是異於期 論透過前記物理資 爲何,均發送出前 之重送控制方法, ,當前記所接收到 訊之新資料指示元 出表示缺漏封包之 之重送控制方法, ,當前記所接收到 訊之新資料指示元 出表示前記封包之 -25- (2) (2)1323997 收訊成功的前記送達確認資訊。 4.—種收訊側裝置,其特徵爲,具備: 物理控制頻道收訊部’其係構成爲,將含有由複數位 元所構成且於新封包送訊時會被更新的新資料指示元的物 理控制頻道予以接收;和 物理資料頻道收訊部,其係構成爲,將被關連對應至 前記物理控制頻道的物理資料頻道予以接收;和 送達確認資訊送訊部,其係構成爲,當透過前記物理 控制頻道所接收到之新資料指示元是異於期待下一個收訊 .之新資料指示元時,則不論透過前記物理資料頻道所接收 到之封包的解碼結果爲何,均發送出對該封包之送達確認 資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收訊側裝置,其 中,係被構成爲,當前記所接收到之新資料指示元是比前 記期待下一個收訊之新資料指示元還要前面時,則前記物 理控制頻道送訊部,係藉由前記物理控制頻道,發送出表 示缺漏封包之重送要求的前記送達確認資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收訊側裝置,其 中,係被構成爲,當前記所接收到之新資料指示元是比前 記期待下一個收訊之新資料指示元還要後面時,則前記物 理控制頻道送訊部,係藉由前記物理控制頻道,發送出表 示前記封包之收訊成功的前記送達確認資訊。 -26-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318927 | 2005-11-0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727632A TW200727632A (en) | 2007-07-16 |
TWI323997B true TWI323997B (zh) | 2010-04-21 |
Family
ID=38005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5140531A TW200727632A (en) | 2005-11-01 | 2006-11-01 | Re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the receiver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90271679A1 (zh) |
EP (1) | EP1956741A1 (zh) |
JP (1) | JPWO2007052719A1 (zh) |
KR (1) | KR20080063389A (zh) |
CN (1) | CN101300770A (zh) |
TW (1) | TW200727632A (zh) |
WO (1) | WO200705271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55311A1 (ja) * | 2005-11-11 | 2007-05-18 | Ntt Docomo, Inc. | 制御チャネル割り当て装置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制御チャネル割り当て方法 |
JP4783402B2 (ja) | 2007-06-13 | 2011-09-28 | イノヴァティヴ ソニック リミテッ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harq機能を改善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JP5087479B2 (ja) | 2007-07-16 | 2012-12-05 | イノヴァティヴ ソニック リミテッ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harq機能を改善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JP2009044581A (ja) | 2007-08-10 | 2009-02-26 | Fujitsu Ltd | 通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方法 |
US8446859B2 (en) | 2008-02-01 | 2013-05-2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plink load in cell— FACH state |
CN101946446B (zh) * | 2008-03-21 | 2013-06-2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通信方法和设备 |
US9100179B2 (en) | 2008-09-10 | 2015-08-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 new data indicato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00262886A1 (en) * | 2009-04-09 | 2010-10-14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Selective decoding of re-transmitted data blocks |
WO2013044982A1 (en) | 2011-09-30 | 2013-04-04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Interrup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JP5752059B2 (ja) * | 2012-01-16 | 2015-07-2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 |
KR101970684B1 (ko) * | 2012-02-28 | 2019-04-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정보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
JP2014168267A (ja) * | 2014-04-21 | 2014-09-11 | Fujitsu Ltd | 通信装置 |
CN107800517A (zh) * | 2016-09-05 | 2018-03-13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harq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CN113785647A (zh) | 2019-06-14 | 2021-12-1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收端设备和发端设备 |
US11848780B2 (en) | 2020-04-17 | 2023-12-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a HARQ flush indicator for transmissions |
US11923980B2 (en) | 2020-04-17 | 2024-03-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ARQ flush indicator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and sidelink transmissions |
US12034544B2 (en) * | 2020-04-17 | 2024-07-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a multiple bit new data indicato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573157A (en) * | 1978-11-27 | 1980-06-02 | Ricoh Co Ltd |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H02100538A (ja) * | 1988-10-07 | 1990-04-12 | Japan Radio Co Ltd | 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のデータ通信方法 |
US7206280B1 (en) * | 2000-09-12 | 2007-04-17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ynchronous incremental redundancy recep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20060056940A (ko) * | 2003-07-11 | 2006-05-25 | 코닌클리즈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 데이터 패킷 전송 방법, 데이터 패킷 전송 시스템, 기지국,이동 가입자국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
US20070259665A1 (en) * | 2006-05-03 | 2007-11-08 | Chiu Chun-Yuan | Error detection and re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
EP3104544B1 (en) * | 2006-10-09 | 2019-07-0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Ndi-less protocol synchronization for harq |
US8386871B2 (en) * | 2007-02-09 | 2013-02-26 | Ntt Docomo, Inc. | Re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receiving side apparatus |
US8296616B2 (en) * | 2008-12-30 | 2012-10-23 | Htc Corporation | Method of distinguish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cesses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
-
2006
- 2006-11-01 WO PCT/JP2006/321905 patent/WO200705271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6-11-01 CN CNA2006800410832A patent/CN101300770A/zh active Pending
- 2006-11-01 EP EP06822825A patent/EP1956741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6-11-01 US US12/092,377 patent/US2009027167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6-11-01 KR KR1020087010785A patent/KR20080063389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6-11-01 TW TW095140531A patent/TW200727632A/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6-11-01 JP JP2007542791A patent/JPWO2007052719A1/ja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7052719A1 (ja) | 2007-05-10 |
JPWO2007052719A1 (ja) | 2009-04-30 |
TW200727632A (en) | 2007-07-16 |
US20090271679A1 (en) | 2009-10-29 |
EP1956741A1 (en) | 2008-08-13 |
KR20080063389A (ko) | 2008-07-03 |
CN101300770A (zh) | 2008-1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323997B (zh) | ||
JP6773748B2 (ja) | エンハンスト・アップリンク送信における不連続データ・ブロックを転送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 |
US10623146B2 (en) | Method and arrangement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handling status information of data units | |
JP4981904B2 (ja) | 媒体アクセス制御破棄通知 | |
CA2446700C (en)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scheme with in-sequence delivery of packets | |
TWI328942B (zh) | ||
KR101394784B1 (ko) | 고속데이터 전송을 위한 arq 과정의 수행방법 | |
KR101676377B1 (ko) | 기지국 및 이동국 사이에서 데이터를 교환하는 방법 | |
US20160261384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Adopting a Reliable Stop-and-Wait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tocol | |
US8386871B2 (en) | Re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receiving side apparatus | |
KR20090075628A (ko) | 재전송 데이터를 처리하는 harq 동작 방법 | |
US20160226628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retransmission | |
EP2129031A1 (en) | Re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receiving side apparatus | |
JPWO2008023791A1 (ja) | 無線送信装置、無線受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
JP4708982B2 (ja) | 再送制御方法及び受信側装置 | |
EP1863212A2 (en) | Dual receiving window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 | |
CN108292973A (zh) | 基于切换的接收成功的指示符 | |
CN101369954A (zh) | 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系统、及能够生成状态报告的装置 | |
JP2009273184A (ja)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