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23375B -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23375B
TWI323375B TW094143776A TW94143776A TWI323375B TW I323375 B TWI323375 B TW I323375B TW 094143776 A TW094143776 A TW 094143776A TW 94143776 A TW94143776 A TW 94143776A TW I323375 B TWI323375 B TW I32337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acklight module
guide plate
liquid crystal
crysta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43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22859A (en
Inventor
Chen Pin Hung
Stanley Huang
Tzu Chang Wang
Original Assignee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0941437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23375B/zh
Priority to US11/636,855 priority patent/US7527414B2/en
Publication of TW200722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22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233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2337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1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2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by shapi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light guide, e.g. with collimating, focussing or diverging surfaces
    • G02B6/0021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by shapi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light guide, e.g. with collimating, focussing or diverging surfaces for hous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light source, e.g. by forming holes or reces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1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18Redirecting means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1323375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直下式背光模組及包含該背光模組之 液晶顯示裝置’特別是一種包含導光板之直下式背光模組 及包含該背光模組之液晶顯示裝置。 【先前技術】 參考圖1 ’顯示習用直下式背光模組之剖視示意圖。該 S用直下式背光模組1包括複數個燈管(lamps) 11、一擴散 板(diffuser plate)12、一 反射板(reflect〇r)13、一殼體 (h〇using)i4及複數個光學膜15。該背光模組1位於一液晶 顯示裝置之液晶面板之下方。該等燈管丨丨係為冷陰極螢光 燈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或發光二極體 燈管(LED light bar) ’用以提供光線。該擴散板12設置於 該4燈官11之上方,用以將該等燈管丨丨所發散之光線,均 勻擴散至該液晶面板。該反射板13係設置於該殼體14之内 側,用以將該燈管11發散至該殼體14内侧的光線反射至該 擴散板12。該殼體14大致上係為一矩形框體,用以容置該 等燈管11、該擴散板12及該反射板13。該等光學膜片 15(例如增亮膜或擴散膜等)係置放於該擴散板12之上表 面,用以調整該擴散板12所發出之光線。 在該習用背光模組1中,該反射板13之上表面及該等光 子膜1 5之下表面之間必須間隔—定之距離以形成一混光區 域使該等燈官11所發出之光線可以充分混合以避免燈 源造成之亮度不均(Lamp Mura)。因此,該習用背光模組 104669.doc 1323375 1之總厚度會與該混光區域之高度相冑,而該混光區域之 尚度會與該等燈管Η之數目相關。通常該混光區域之高度 為20公厘(叫以上,且在已知亮度要求下該等燈管以 數目決定後已無法有效地降低該習用背光模組!之-厚 度。此-缺點對冑求輕薄之液晶帛示裝£而言是一項虽待 改善之重要課題。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創新且富進步性的直下式背光模組 及包含該背光模組之液晶顯示裝置,以改善上述問題。、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包括:一導光 板、一反射片、複數個光源及複數個光學膜。該導光板具 有一第-表面及-第二表面,該第—表面具有複數個第;; 凹槽。該反射片係位於該導光板之第二表面之下方。該等 光源係位於該導光板之第一表面及該反射片之間,且每一 該光源係對應每一該第一凹槽,用以全反射該光源所發出 之光線。該等光學膜係位於該導光板之第一表面之上方。 藉此,可有效降低該背光模組之整體厚度,以及避免因燈 源造成之亮度不均之現象。 【實施方式】 參考圖2及圖3’分別顯示本發明之直下式背光模組之第 一實施例之俯視及剖視示意圖。該直下式背光模組2包 括:一導光板(light guide plate)21、一反射片22、複數個 光源23、一殼體24及複數個光學膜25。該導光板21具有— 第一表面211(上表面)及一與該第一表面211相對之第二表 104669.doc 1323375 面212(下表面),該第一表面211具有複數個第一凹槽26。 該第二表面212具有複數個擴散區域27,用以擴散該導光 板21内之光線。該導光板21之材質係為習知導光板之材 質’例如··聚碳酸酯樹脂(p〇lyCarb〇nate,pc)、聚甲基丙 烯酸曱醋(PMMA)等。該反射片22係位於該導光板21之第 二表面212之下方。該等光源23係位於該導光板21之第一 表面211及該反射片22之間。在本實施例中,該等光源23 係位於該導光板21之第二表面212及該反射片22之間,且 母該光源2 3係對應設置於每一該第一凹槽2 6之相對位置 之下,用以全反射該光源23所發出之光線。在本實施例 中’該等光源23係為複數根冷陰極螢光燈管,可以理解的 是’該等光源23亦可以是複數根發光二極體燈管(led light bar)。該等光學膜25係位於該導光板21之第一表面 211之上方,其中該等光學膜25係包括至少一擴散膜及至 少一增亮膜。 在本實施例中,該等第一凹槽26係彼此平行’且每一該 第一凹槽26係由二側面261,262所構成,該等側面261,262 相交於一交線263,該交線263係對應於每一該光源23,亦 即每一該交線263係位於每一該光源23之正上方。該等側 面261,262之剖面係為弧面,較佳為二次曲線。 參考圖4,顯示本發明之直下式背光模組之第一實施例 之局部放大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該導光板21之第二表 面212更具有複數個擴散區域27,用以擴散該導光板21内 之光線》該等擴散區域27之形成方式可以是射出成型、印 104669.doc 1323375 刷網點(printing dots)、邀印(stamper)、fiy ⑽、v at、雷 射加工或其他習知加工方式。在本實施例中,該等擴散區 域27係為複數個網點,其係由印刷方式所形成。 在本實施例中,混光區域係^義為該反射片22之上表面 及該等光學膜25之下表面之間之區域,用以混合該反射片 22及該等光學膜25之間之光線,利用本實施例可有效地將 該混光區域之高度降低至20公厘(mm)以下,且可避免因該 等光源23造成之亮度不均之現象。 參考圖5 ’顯示本發明之直下式背光模組之第二實施例 之剖視示意圖。該直下式背光模組3包括:_導光板3 i、 一反射片32、複數個光源33、一殼體34及複數個光學膜 35。該導光板31具有一第一表面311 (上表面)及一與該第一 表面311相對之第二表面312(下表面),該第一表面3ιι具有 複數個第一凹槽36,該第二表面312具有複數個第二凹槽 38’每一該第二凹槽38内容置每一該光源33,亦即,在本 貫鉍例中該等光源3 3係位於該導光板3 1内。較佳地,該第 二表面3 12更具有複數個擴散區域37,用以擴散該導光板 31内之光線。每一該第二凹槽38係對應每一該第一凹槽 36 ’用以全反射該光源33所發出之光線(圖6)。該反射片32 係位於該導光板31之第二表面312之下方.在本實施例 中’該等光源33係為複數根冷陰極螢光燈管,可以理解的 是’該等光源33亦可以是複數根發光二極體燈營。該等光 學膜35係位於該導光板31之第一表面311之上方,其中該 等光學膜35係包括至少一擴散膜及至少一增亮膜。 104669.doc 在本實施例中,該等第一凹槽36係彼此平行,且每一該 第—凹槽36係由二侧面361,362所構成,該等側面361,362 相交於一交線363 ’該交線363係對應於每一該第二凹槽 38,亦即每一該交線363係位於每一該第二凹槽“之正上 方。該等側面361,362之剖面係為弧面,較佳為二次曲 線0 參考圖6,顯示本發明之直下式背光模組之第二實施例 之局部放大示意圖及光路徑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該導 光板31之第二表面312更具有複數個擴散區域37,用以擴 散該導光板31内之光線。該等擴散區域37之形成方式可以 是射出成型、印刷網點、壓印、fly cut、v_cut、雷射加工 或其他習知加工方式。在本實施例中,該等擴散區域37係 為複數個網點,其係由印刷方式所形成。 參考圖7,|頁示本發明之直下式背光模组之第二實施例 中擴散區域之分佈曲線圖。在本實施例中’該等擴散區域 37並不是平均分佈。業經發現,如果要得到較佳之擴散效 果,該等擴散區域37之有效擴散面積之最高處與一光源33 間之距離為該等光源33之間隔p(phch)之八分之一至八分 之三’較佳為四分之一。換句話說,如果每一該等擴散區 域37之面積皆相同,則該導光板31之第二表面312上,每 單位面積中該等擴散區域之數目(或是濃度)之最高處與 -光源33間之距離為γ至弘,較佳為 或是如果該導 104669.doc •10· 3 至較佳為的地方該等擴散區域37具有最大之面積。 一在本實施例中’該等擴散區域37係為複數個網點,且每 一網點之面積皆相同,因此在與—光源33距離^^至 >(較 佳為的地方該等網點之濃度(每單位面積之網點數目) 最高,如圖7所示。 在本實施例中,混光區域係定義為該反射片32之上表面 及該等光學膜35之下表面之間,利用本實施例可有效地將 該扣光區域之尚度降低至2〇公厘(mm)以下,且可避免因該 等光源33造成之亮度不均之現象。 參考圖8a及圖8b,分別顯示第一種模擬裝置之光學模擬 俯視示意圖及第二種模擬裝置之光學模擬俯視示意圖,其 中該第一種模擬裝置係類似該第二實施例之直下式背光模 組3,差別僅在於該第一種模擬裝置中之光學膜僅有一擴 散膜,亦即該第一種模擬裝置包括該導光板31、該反射片 32、該等光源33、該殼體34及一擴散膜。該第二種模擬裝 置係第一種模擬裝置去掉該導光板31。由圖8b可看出,在 未設置該導光板31之情況下,該等光源33會造成之亮度不 均,且十分明顯。由圖8a可看出,在設置該導光板31之情 況下,幾乎不會產生因該等光源33所造成之亮度不均現 象。所以使用本發明之設計,可以有效減少混光距離,降 低該混光區域之高度,而達到減少背光模組厚度之功效。 此外’由於厚度減少,也有增加亮度之功效。 參考圖9,顯示本發明之直下式背光模組之第三實施例 之剖視示意圖。本實施例之直下式背光模組4與第二實施 104669.doc 1323375 例之直下式背光模組3大致相同,不同處僅在於第一凹槽 之型式·。該直下式背光模組4包括··一導光板41、一反射 片42、複數個光源43、一殼體44及複數個光學膜45。該導 光板41具有一第一表面411(上表面)及一與該第一表面4ιι 相對之第二表面412(下表面),該第一表面411具有複數個 第一凹槽46,該第二表面412具有複數個擴散區域47及複 數個第二凹槽48。每一該第二凹槽48内容置每一該光源 43,且每一該第二凹槽48係對應每一該第一凹槽钧。該反 射片42係位於該導光板41之第二表面412之下方。該等光 學膜45係位於該導光板41之第一表面411之上方。該等第 一凹槽46係彼此平行,且每一該第一凹槽46係由二側面 461,462所構成,在本實施例中,該等側面461,462係為平 面,且相交於一交線463,該交線463係對應於每一該第二 凹槽48,亦即每一該交線463係位於每一該第二凹槽48之 正上方。 參考圖10,顯示本發明之直下式背光模組之第四實施例 之剖視示意圖。本實施例之直下式背光模組5與第二實施 例之直下式背光模組3大致相同,不同處僅在於第一凹槽 之型式。該直下式背光模組5包括:一導光板51、一反射 片52、複數個光源53、一殼體54及複數個光學膜55〇該導 光板51具有一第一表面511(上表面)及一與該第一表面511 相對之第二表面512(下表面),該第一表面511具有複數個 第一凹槽56,該第二表面512具有複數個擴散區域57及複 數個第二凹槽58。每一該第二凹槽58内容置每一該光源 104669.doc •12· 1323375 53 ’且每一該第二凹槽58係對應每一該第一凹槽56。該反 射片52係位於該導光板51之第二表面512之下方。該等光 學膜55係位於該導光板51之第一表面511之上方。該等第 一凹槽56係彼此平行,且每一該第一凹槽56係由二側面 561,562所構成,在本實施例中,以側面561為例,其係由 ; 四個區段5611,5612,5613,5614所組成’且該等區段 5611,5612,5613,5614之剖面分別具有不同之斜率。此外, 鲁 該等側面561,562相交於一交線563 ’該交線563係對應於 每一該第二凹槽58,亦即每一該交線563係位於每一該第 二凹槽58之正上方。 本發明另外關於一種液晶顯示裝置,該液晶顯示裝置包 括但不限於液晶監視器、筆記型電腦之螢幕及液晶電視 等,其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液晶層及一直 下式背光模組。該第一基板係例如一彩色濾光(CF)基板。 該第二基板係例如為一薄膜電晶體(TFT)基板。該液晶層 • 係夹設於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基板之間。該直下式背光模 。 組係位於該第二基板之下方,該背光模組可以是上述該等 實施例之直下式背光模組2,3,4,5之其中之一。 上述實施例僅為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及其功效,並非限制 本發明,因此習於此技術之人士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及 - 變化仍不脫本發明之精神。本發明之權利範圍應如後述之 • 申請專利範園所列》 【圖式簡單說明】 圖1顯示習用直下式背光模組之剖面示意圖; I04669.doc •13- 圖2顯示本發明之直下式背光模組之第—實施例之俯視 示意圖; 圖3顯示本發明之直下式背光模組之第一實施例之剖視 示意圖; 圖4顯示本發明之直下式背光模組之第—實施例之局部 放大示意圖; 圖5顯示本發明之直下式背光模組之第二實施例之剖視 示意圖; 圖6顯示本發明之直下式背光模組之第二實施例之局部 放大示意圖及光路徑示意圖; 圖7顯示本發明《直下式背光模㉖之第〕實施例中擴散 區域之分佈曲線圖; 圖8a顯示第一種模擬裝置之光學模擬俯視示意圖; 圖8b顯示第二種模擬裝置之光學模擬俯視示意圖; 圖9顯示本發明之直下式背光模組之第三實施例之剖視 不意圖;及 圖10顯示本發明之直下式背光模組之第四實施例之剖梘 不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習用直下式背光模組 2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直下式背光模組 3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直下式背光模組 4 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直下式背光模組 5 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直下式背光模組 104669.doc 1323375
11 燈管 12 擴散板 13 反射板 14 殼體 15 光學膜 21 導光板 22 反射片 23 光源 24 殼體 25 光學膜 26 第一凹槽 27 擴散區域 31 導光板 32 反射片 33 光源 34 殼體 35 光學膜 36 第一凹槽 37 擴散區域 38 第二凹槽 41 導光板 42 反射片 43 光源 44 殼體 104669.doc • 15·
1323375
45 光學膜 46 第一凹槽 47 擴散區域 48 第二凹槽 51 導光板 52 反射片 53 光源 54 殼體 55 光學膜 56 第一凹槽 57 擴散區域 58 第二凹槽 211 第一表面 212 第二表面 261 側面 262 側面 263 交線 311 第一表面 312 第二表面 361 側面 362 側面 363 交線 411 第一表面 412 第二表面 104669.doc -16 1323375 461 側面 462 側面 463 交線 511 第一表面 512 第二表面 561 側面 562 側面 563 交線 5611 區段 5612 區段 5613 區段 5614 區段 104669.doc • 17

Claims (1)

1323375 年月曰修正本 98. 4. 3 0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背光模組,包括: 導卑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與該第一表面相對之 第二表面,該第一表面具有複數個第一凹槽; 一反射片,位於該導光板之第二表面之下方; 複數個光源,位於該導光板之第一表面及該反射片之 間,且每一該光源係對應每一該第一凹槽,用以全反射 該光源所發出之光線; 複數個光學膜,位於該導光板之第一表面之上方,· 其中忒導光板之第二表面更具有複數個擴散區域,用 以擴散該導光板内之光線;及 其中該等擴散區域之有效擴散面積之最高處與一光源 間之距離為該等光源之間隔(pitch)之八分之一至八分 之三。 如"月求項1之背光拉組,其中該等第一凹槽係彼此平行。 3.:如請求項 所構成’該等側面相交於一交線,該交線係對應於每一 該光源。 其中該等側面係為派面。 其中該等側面之剖面係為二次曲 4.如請求項3之背光模組 5·如請求項4之背光模組 線0 6. 如請求項3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等側面係為平面。 7. 如叫求項3之背光模組,i中备一 '、,3玄側面係由複數個區段 、成’且該等區段之剖面分別具有不同之斜率。 942丨3TW-A丨-無刻線之替換頁 1323375 8. 如請求項1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導光板之該第二表面具有 複數個第二C3槽,母一該第二凹橹内容置每—該光源, 且每一該第二凹槽係對應每一該第一凹槽。 9. 如請求項丨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等擴散區域之形成方式係 選自由射出成型、印刷網點(printing d〇ts)、壓印 (stamper)、fly cut、v-cut及雷射加工等所組成之群。 W·如請求項1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二表面單位面積中之該 等擴散區域數目相同,而該等擴散區域面積之分佈在與 一光源間之距離為該等光源之間隔(pitch)之八分之—至 八分之三具有最大面積。 如請求項1之背光模組,其中每一該等擴散區域之面積相 等,而該等第二表面單位面積中擴散區域分佈與一光源 間之距離為該專光源之間隔(pitch)之八分之一至八分之 二具有最大數目。 12.如請求項.丨:之:背'光模·鈕.,其中該等光源係為複數廉冷陰極 螢光燈管。 1 3 .如咕求項丨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等光源係為複數根發光二 極體燈管(LED light bar)。 14 ·如咕求項1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等光學膜係包括至少一擴 散膜及至少一增亮膜。 如請求項丨之背光模組,更包括一混光區域,用以混合該 反射片及該等光學膜間之光線,且該混光區域之高度係 小於20公厘。 942I3TW-AI-無⑽之替換頁 .2- 16. 一種液晶顯不裝置,包括: 一第一基板; 一第二基板,位於該第一基板之一側; -液晶層’夾没於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基板之間; 一背光模組,位於該第二基板之下方,該背光模組包括: 外-導光板,具有-第—表面及—與該第—表面相對之 第二表面,該第一表面具有複數個第一凹槽; 一反射片,位於該導光板之第二表面之下方; 複數個光源,位於該導光板H面及該反射片之 間,每-該光源係對應每一該第_凹槽,用以全反射該 光源所發出之光線; 複數個光學膜,位於該導光板之第一表面之上方; 其中該導光板之第二表面更具有複數個擴散區域,用 以擴散該導光板内之光線;及 其中該等擴散區域之有效擴散面積之最高處與一光源 間:之距離為該等光源之間隔(pitch)之.八分:之—至八分之 二 〇 17. 18. 19. 如請求項16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基板係為一彩 色慮光(CF )基板’該第二基板係為一薄膜電晶體(TFT) 基板。 如凊求項16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等第一凹槽係彼此 平行。 如請求項16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每—該第一凹槽係由 二側面所構成,該等側面相交於一交線,該交線係對應 94213TW 一A1—無劃線之替換頁 1323375 於每一該光源。 2〇_如請求項19之液晶顯示裝置装 Λ1 L ^ /、宁s玄寺側面係為弧面。 21·如咔4項20之液晶顯示裝置, 二次曲線。 /、中该等側面之剖面係為 22.如凊求項.19之液晶顯示置, 23 ld ^ -. /、中该%側面係為平面。 .士。月未項19之液晶顯示裝置,发 _ '、中母一該側面係由複數 個區ί又所組成,且該等區段 ^ ^ 面分別具有不同之斜率。 24·.如碩未項16之液晶顯 品目士、 其中該導光板之該第二表 面八有複數個第二凹槽,每— 母邊第二凹槽内容置每一該 且每一該第二凹槽係對應每-該第一凹槽。 if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等擴散區域之形成 工糸選自由射出成型、印刷網點(printing dots)、壓印 (阶)、fly cut、v~cut及雷射加卫等所組成之群。 • 26.如蜻求項16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二表面單位面積中 之該等擴散區域數目相同,而該等擴散區域面積之分佈 在與—光;源間之距離為該等光源之間隔(pitch)之八分之 一至八分之三具有最大面積。 27’如°月求項16之背光模組,其t每-該等擴散區域之面積 相等,而該等第二表面單位面積中擴散區域之分佈與一 光源間之距離為該等光源之間隔(pitch)之八分之一至八 分之三具有最大數目.。 28. 如明求項16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等光源係為複數根 冷陰極螢光燈管。 29. 如明求項丨6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等光源係為複數根 ΪΞ] 94213TW一Al_無刻線之替換頁 1323375 發光二極體燈管(LED light bar)。 30.如請求項16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 少一擴散膜及至少一增亮膜。 3 1.如請求項1 6之液晶顯示裝置,更包括 混合該反射片及該等光學膜間之光線 高度係小於20公厘。 等光學膜係包括至 一混光區域,用以 ’且該混光區域之
942丨3T W_A丨_無劃線之替換頁
TW094143776A 2005-12-12 2005-12-12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TWI323375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4143776A TWI323375B (en) 2005-12-12 2005-12-12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11/636,855 US7527414B2 (en) 2005-12-12 2006-12-11 Direct-type backlight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4143776A TWI323375B (en) 2005-12-12 2005-12-12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22859A TW200722859A (en) 2007-06-16
TWI323375B true TWI323375B (en) 2010-04-11

Family

ID=38193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43776A TWI323375B (en) 2005-12-12 2005-12-12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7527414B2 (zh)
TW (1) TWI3233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25502B (en) * 2007-03-03 2010-06-01 Au Optronics Corp Diffuser having optical structures
US7791683B2 (en) * 2007-11-19 2010-09-07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Backlight system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JP5169594B2 (ja) * 2008-08-01 2013-03-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TWI392931B (zh) * 2009-11-09 2013-04-11 Au Optronics Corp 發光裝置
US20130135853A1 (en) * 2011-11-29 2013-05-30 Chi-Feng Lin Light-guid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iode lamp tube and illumination lamp
TWI472816B (zh) * 2013-09-11 2015-02-11 Global Lighting Technologies 導光板
TWI622837B (zh) 2013-10-24 2018-05-0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N107357086A (zh) * 2017-08-15 2017-11-17 环球智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41256A (en) * 1963-05-13 1966-03-22 Bendix Corp Method and means for integrally lighting an indicator with uniform brightness and with light conservation
US6065846A (en) * 1996-04-24 2000-05-23 Denso Corporation Indicating instrument having light conducting plate
JPH11284803A (ja) * 1998-03-27 1999-10-15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線状光源ユニット
TW575722B (en) * 2002-09-02 2004-02-11 Hannstar Display Corp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587708U (en) 2002-12-17 2004-05-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Large size light guide plate and surface light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147035A1 (en) 2007-06-28
US7527414B2 (en) 2009-05-05
TW200722859A (en) 2007-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13775B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thereof
US7401967B2 (en) Prism sheet and backlight module incorporating same
US8047669B2 (en) Backlight illumination assembly having a joining clip with diffusion means
US20030117790A1 (en) Backlight unit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040150773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structure thereof
WO2012012956A1 (zh) 侧光式背光模块与使用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JP2008112717A (ja) 特殊な光方向転換性フィルムを備え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US7527414B2 (en) Direct-type backlight module
JP2009283365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04110025A5 (zh)
TWI225139B (en) Panel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back light module for liquid crystal device
TW200540520A (en) Optical member,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437436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US20110032449A1 (en) Perforated backlight
TWI330738B (en) Sine-wave-like diffusion panel of a backlight module of direct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20100056161A (ko) 확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7857476B2 (en) Display backlight including an array of optical waveguides
KR20110013337A (ko) 도광 필름을 위한 광학 결합 장치
US20060120112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ght guide plate with integrated frame
TWI282473B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060164568A1 (en) Light control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TWI226954B (en)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TWM416777U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edge-lit backlight module
JP5779930B2 (ja) 光学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画像表示装置
KR101158905B1 (ko) 광 조절 플레이트 및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