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53901B - Thin film coating method f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ent - Google Patents

Thin film coating method f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e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53901B
TW453901B TW88100419A TW88100419A TW453901B TW 453901 B TW453901 B TW 453901B TW 88100419 A TW88100419 A TW 88100419A TW 88100419 A TW88100419 A TW 88100419A TW 453901 B TW453901 B TW 45390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method
thin film
item
scope
film coa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88100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r-Ping Lin
Kuen-Ru Juang
Guo-Yan Ni
Jia-Fu Jang
Ji-Shing Shiu
Original Assignee
Highlight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hlight Opto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Highlight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TW881004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45390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53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53901B/zh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Description

453901 五、發明說明(1)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之薄膜塗佈 法。 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的研究從1 987年Kodak的
Tang(Appl. Phys. Lett.,51(1987)914)利用蒸鍍的方式 製成結構為11'0/0〖&111丨1^/人1。3/^£:八8之元件(11'0為銦錫 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Alq3 為 tris(8-hydroxyquinoiine) aluminum),因該元件具1 % 的外部量子效率及1000 cd/m2的高亮度(l〇 v),故有機電 激發光元件之研究始有快速發展。三年後英國劍橋大學 Cavendish實驗室亦利用PPV為發光層,製得結構為 ITO/PPV/Ca之元件’其量子效率為〇,〇5 %(Nature,347 (1990) 539;U.S.Pat.52 > 247, 190(1993); 5, 425, 125(1995); 5, 401,827 (1995))。 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基本結構如第la圖所示,在基材2 上形成簡單的三層結構元件’即有機發光層5被夾於一正 極的透明電極4和一負極的金屬電極6之間。此類元件當外 加偏壓後,在電場的趨動下電洞與電子分別從正、負極出 發,越過個別的能障後在發光層相遇而形成激子 (exci ton) ’之後激子以輻射的方式由激態衰退回基態而 放出光來。 為了增進元件之特性’元件可藉由引入電洞傳遞層 (hole transport layer、簡稱HTL)或電子傳遞層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簡稱ETL),來改善其載子· 傳遞特性。如劍橋研究群(Appl. Phys. Lett., 6 1 ( 1 9 92)
第5頁 ^539〇| ____ · ‘__ 五、發明說明(2) 2793)於該三層結構之二極體中加入一層 2-(4-bipheny1)5-(4-tert-butylpheny1)-1,3, 4-oxad iaz oie (PBD)作為電子傳遞層,而使其量子效率由0 0 5%大幅 地提升至 〇_8 %。其餘如 ffeeger (Nature,357 (1992) 477 ; J. Appl. Phys. 77(1995) 694; J. Appl. Phys. 79 (1996) 934)及 Mullen (Syn·. Met., 67(1994)181) 等人均有類似的研究報導。 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依發光層材料的使用可分成小分 子(smal 1 molecular)與高分子(p〇lymer)兩大系統。前者 的發光臈或電荷傳遞膜所用的材料大部分為具小分子量的( 固態材料’其成联法可配合光罩(raask)的使用及真空蒸鍍 的進行以形成各種功能的膜。而高分子系統用以形成發光 膜或電荷傳遞膜所使用的材料為高分子量化合物,無法以 真空蒸鐘成膜’需先將其溶於溶劑中,再以溶液塗佈法進 行塗膜。目前最常採用的溶液塗膜法為旋轉塗佈&(spin coating)與刮刀法(doctor blading),分述如下: 請參閱第2a圖,旋轉塗佈法係包括下列步驟,首先將 基材10以真空吸附於旋轉座12上,按下真空吸附開關,再 將待塗佈溶液14滴於基材1〇上,啟動旋轉開關,利用離心 力原理,使得溶液1 4往外圍甩,最後形成一層薄膜丨5,如 第2b圖所示。 此種旋轉塗佈法僅在基材上留下一層非常薄的溶液薄 膜,其他的溶液則全部浪費掉,使用此方法所產生的缺點 包括塗佈時間長,降低產量。(2)大面積基材不易得
453s — 五、發明說明(3) — ^ = ί的溶液薄膜。(3)絕大部分溶液都浪費掉,辦加材 4成本。(4)對塗佈圖形沒有選擇性,非發:材 子部分均被覆蓋,必須再將電極端子部分 ^ 端 掉,增加工時。 丁丨刀之阿分子膜擦 接著,請參閱第3圖,習知的刮刀法係將 =於基材22邊緣,啟動刮刀24由溶液2。處均句向另夜一2。邊 於+此種方式雖具降低每片塗佈時間、大面積均勻化、 ‘就液用量等優點,❻由於此種塗佈的方式無法選 材上的不同區域進行塗佈,所以仍有薄膜會蓋住電 f如子的缺點,塗膜後亦必須再將溶液薄膜擦掉,浪費工 時。 、 有鑑於此,為了解決習知技術中旋轉塗佈法及刮刀法 作業士的問題,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有機電激發 光顯示器之薄膜塗佈法,其可有效節省製程步驟,為一^ 極佳工業作業方式。 本發明主要係利用凸版印刷或網版印刷方式,將塗佈 溶液均勻轉印或透印於有機電激發光正極基材上。利用控 制塗佈溶液的黏稠度及印壓可以調整薄膜的厚度,再者利 用凸版或網版之圖案製作’可以任意地選擇所需要的薄膜 圖案。另外’由於塗佈溶液大多被完全地轉印或透印於基 材上’所以不會造成無謂的浪費。本發明之薄膜塗佈法具 有下列優點:〇)高分子溶液用量節省,不會造成不必要 的/良費。(2)塗佈速度快,且產量大。(3)可印出任意形狀 之圖形’所以在同一片基材上可印製不同形狀及大小之圖
第7頁 453901 五、發明說明(4) 形。(4)可在大面積的基材上形成均勻的薄膜。(5)由於塗 佈區域有選擇性’可只針對需要印刷的區威進行塗佈’電 極端子不會被覆蓋’不需再有擦拭的製程。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方法與特點,茲配合附圖說 明較佳實例如下,其中: ^ 第1圖係繪示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的架構之圖式。 第2圖係繪示傳統的旋轉塗佈法之示意圖。 第3圖係繪示傳統的刮刀法之示意圖。 第4圖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薄膜塗佈法的一實施例之 圖式。 第5圖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薄膜塗佈法的另一實施例 之圖式。' 參考標號之說明 基材2、40、54 ;有機發光層5 ;透明電極4 ;金屬電 極6 ;基材10、22 ;旋轉座12 ;塗佈溶液η、20、38、 50 ;薄膜15、39 ;刮刀24、34 ;樹脂版3〇 ;滾輪32 ;展色 板36 ;真空平台42、56 ;網版52。 實施例之說明 本發明之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的薄膜塗佈法主要有凸 版印刷或網版印刷兩種實施方式,分述如下: 實施例1 :凸版印刷法 請參閱第4a圖及第4b圖’根據第一個實施例,本發明 之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的薄膜塗佈法係包括下列步驟: (i)如第4a圖所示’先將樹脂版3〇平貼於滾輪32上,同時
第8頁 ^5390 ί 五、發明說明(5) 將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基材40放於真空平台42上,並調整 其位置使基材4 0位於正確位置;(i i )再利用刮刀3 4將預先 滴於展色板36上之塗佈溶液38,適量均勻地展丰於展色板 36上而形成一薄膜39 ;(iii)當滾輪32滾至展色板36,高 分子溶液38的薄膜39會轉移至樹脂版3〇上;(iv)接著請參 閱第4 b圖’當滚輪3 2滾至正極基材4 0處時,就將塗佈溶液 的薄膜39轉印至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正極基材上,完成 塗佈動作。 上述步驟(i)中,將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基材4〇放置 於真空平台42上時,可籍由C.C.D放大以調整基材位置。( 再者,由於印在基材上的薄膜厚度與塗佈溶液的黏度及滾 輪施加在基材上的印壓有關,所以必須控制塗佈溶液的黏 度及滚輪的印壓,以控制薄膜厚度。在本實施例中所須
之臈厚在300埃〜1 500埃間,所使用之高分子溶液的黏产 約為20〜70 cps 。 X 實施例2 :網版印刷法 “ 》奮參閲第5圖,根據第一實施例,本發明有機電激發 光顯示器的薄膜塗佈法係包括下列步驟:(i)將塗膜溶液 50滴於網版52上,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基材54置於真空吸 附平台56上’調整吸附平台56的位置使基材54位於正確位( 置丄(1 1)利用真空吸附平台56將基材54吸附固定;(丨丨丨) 接著刮刀58下降橫移後,塗膜溶液50透過網版52的孔透印 至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基材54上,完成塗佈動作。 在本實施例中,上述印在基材上之薄膜厚度約為
453901 五、發明說明(6) 3 0 0 ~ 1 5 0 〇埃,至於控制膜厚的方式則須經由控制塗佈溶 液的黏度並搭配織目(mesh ’線/吋)及膜厚來進行印刷動 作。為了得到上述的薄膜厚度,上述塗佈溶液的黏度約為 20~80cps〇 在上述實施例中完成塗佈動作後,均另需要經過加熱 處理的過程,用以去除殘餘在薄膜上的溶劑。 上述兩種實施例旨在說明在基材上形成薄膜的方式, 而其實際上可用來形成上述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的發光層 及電荷傳遞層。換言之’塗佈溶液可為發光材料、電荷傳 遞層材料、或上述兩種材料内摻有可改善或改變其元件特: 性之添加劑材料。 ' 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基材係指在基材上含有一正 極’其具有發射電洞的功能,可為表面電阻值介於 0.卜105 Ω/□的一透明導電層;接著塗佈上一層或數層材 料於正極上’包括至少一層有機發光層、及電子/電洞傳 遞層’或可增進電子/電洞發射層;#著,再鍍上金屬當 作負極,其具有發射電子的功能;然後並鐘上-層抗氧化 膜於金屬上當作保護層,例如A】Γ . . 或金屬氧化物。 ^蛇、杬等鈍性金屬 上^材可為鈉以璃、㈣、㈣或有機㈣歸。上述 指元件在外加電壓時可由該層或該層的兩面 發:的光,其使用的材料可為具有登光特性的小 刀^㈣^子。上述透明導電層為銦錫氧化物 Gruli韻/Un oxide,ΙΤ0)、銦氧化物(indium 〇xide)或
453901 - r 五、發明說明(7) 是摻雜態的導電高分子(共軛高分子,全部高分子鏈均共 輛或部分高分子鏈含共軛結構)。上述作為負極的金屬為 Al、In、Mg、Ca或上列各金屬所形成的合金。
第11頁

Claims (1)

  1. 5 3 9〇】 ---—1 p,年说丨日堡正 .., ~ 壬1·^ ·Μ 曰 你ίΡ A 八、甲請專利範圍 ---------------------l --- 1:· -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之薄膜塗佈法,包括下列 步驟 材; (1) 提供一種待塗佈的溶液及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基 (2) 以轉印或透印方式將塗佈溶液 機電激發光基材上; π体行主胰的有 材之=將薄膜上的殘存溶劑去除4成有機電激發光基 接用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薄膜塗佈法,苴中所 J :之塗佈溶液’ 1為發光材料、電荷傳遞層’、中 γ種材料内摻有可改善或改變其元件特性之添加劑材 右媸如申4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薄臈塗佈法,其中, ::電2光元件基材係指在基材上含有一正極;接中著塗 @或數層材料於正極上,包括至少一層有機發光 層'。s 鍍上一層抗氧化膜於金屬上當作保護 4士如巾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薄膜塗佈法, 發光屠使用的材料為具有榮光特性的小分子染料 膠基 于丞材可為鈉系玻璃、硼系破璃或有機塑 4 5 3 9〇i - ----塞號> _•年 月日 條正_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薄膜塗佈法,其中, 上述正極為一透明導電層。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薄膜塗佈法,其中’ 可為鋁(ΑΠ、銦(In)、鎂(Mg).鈣(Ca)_ 或上列 各金屬所形成的合金。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薄膜塗佈法,其中, 上述凡件電極保護層可為Al、In、Ag、Au等鈍性金屬或金 屬氧化物。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薄膜塗佈法,其中, 上述步輝(2)中塗膜溶液之塗佈方式可為凸版印刷或網版 印刷 、、10.如申凊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薄膜塗佈法,其中, 上述透明導電層的表面電阻值介於0. H05 Ω / 口。 11.如申凊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薄膜塗佈法,其中, 上述透明導電層可使用的材料包括銦錫氧化物 是接雜巧¥電高分子(共輕高分+,全部高分子鏈均共 軛或部分南分子鏈含共軛結構)。
    第13頁
TW88100419A 1999-01-12 1999-01-12 Thin film coating method f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ent TW453901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88100419A TW453901B (en) 1999-01-12 1999-01-12 Thin film coating method f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88100419A TW453901B (en) 1999-01-12 1999-01-12 Thin film coating method f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e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53901B true TW453901B (en) 2001-09-11

Family

ID=21639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88100419A TW453901B (en) 1999-01-12 1999-01-12 Thin film coating method f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ent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45390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1101B (zh) * 2007-08-10 2014-11-11 Sumitomo Chemical Co 有機電致發光元件、製造方法以及塗佈液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1101B (zh) * 2007-08-10 2014-11-11 Sumitomo Chemical Co 有機電致發光元件、製造方法以及塗佈液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41852B (en) Method for patterning oriented materials for organic electronic displays and devices
EP1518281B8 (en) Buffer layers f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use
KR100700004B1 (ko) 양면 발광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5485207B2 (ja) 有機電子デバイスにおける欠陥の影響を軽減する電極
CN106992267A (zh) 一种顶发射oled器件及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JP6043401B2 (ja) 有機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303152A (en) Method and materials for transferring a material onto a plasma treated surface according to a pattern
TW200526068A (en) Segment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2010045051A (ja) 電気活性材料が内部に配置された重合性非晶質母材のパターン化方法および材料
CN1838843A (zh) 用于制作图案化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方法
TW200915909A (en) Substrate with barrier layer,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3022035A (ja) 有機el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190671A (ja) 電界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119272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ing device
TW200415939A (en) Electrode fabrication methods f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TW201021264A (en) Ink for making an organic electrolliminescent element, method for making an orgainc electrolliminescent el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00258797A1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220568A (en) An organic electroluminance constituent
TW200524475A (en) Thermal transfer of light-emitting dendrimers
TW200950580A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the same
JPWO2008023626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752617B (zh) 一种被动式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TW453901B (en) Thin film coating method f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ent
CN101405366A (zh) 有机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备的有机发光器件
TW201004470A (en) Electro-opt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