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23627A - 手動切割工具 - Google Patents

手動切割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23627A
TW202423627A TW112130214A TW112130214A TW202423627A TW 202423627 A TW202423627 A TW 202423627A TW 112130214 A TW112130214 A TW 112130214A TW 112130214 A TW112130214 A TW 112130214A TW 202423627 A TW202423627 A TW 20242362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tools
manual cutting
manual
tools
cut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302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 斯萊明格
提姆 萊德克
馬塞爾 邦斯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C 格斯塔夫 布希 克尼佩克斯工廠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C 格斯塔夫 布希 克尼佩克斯工廠 filed Critical 德商C 格斯塔夫 布希 克尼佩克斯工廠
Publication of TW202423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23627A/zh

Links

Abstract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手動切割工具(1),具有兩個可繞旋轉軸(x)沿一樞轉平面(E)相對彼此樞轉的工具側臂(2、3),即,第一工具側臂(2)及第二工具側臂(3),其中,該等工具側臂(2、3)在旋轉軸(x)之一側形成柄部區段(5、6),在其另一側形成切割口(11),其中,進一步地,切割口(11)之工作面(9、10)配設有切割刃(12、13、21),且第一工具側臂(2)之工作面(9)具有第一及第二切割刃(12、13),其中,第一工具側臂(2)之第一切割刃(12)在向第二切割刃(13)之過渡處係與在閉合方向(S)上相對第二切割刃(13)突出的肩部(14)銜接,其中,當運動至此切割工具(1)之閉合位置時,肩部(14)在第一閉合位置上首次在閉合區域(33)內到達與第二工具側臂(3)的重疊位置,其中,在閉合區域(33)之第一閉合位置上,自旋轉軸(x)出發沿徑向(R)視之,在第一工具側臂(2)之第一切割刃(12)與第二工具側臂(3)之間的徑向末端上,形成留在第一閉合位置上的開口區域(35)。

Description

手動切割工具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手動切割工具,具有兩個可繞旋轉軸沿一樞轉平面相對彼此樞轉的工具側臂,即,第一及第二工具側臂,其中,該等工具側臂在該旋轉軸之一側形成柄部區段,在其另一側形成切割口,其中,該切割口之工作面進一步地配設有切割刃,且第一工具側臂之工作面具有第一及第二切割刃,其中,第一切割工具之第一切割刃係在向第二切割刃之過渡處與在閉合方向上相對第二切割刃突出的肩部銜接,其中,當運動至此切割工具之閉合位置時,該肩部在第一閉合位置上首次在閉合區域內到達與第二工具側臂的重疊位置,其中,在該閉合區域之第一閉合位置上,自該旋轉軸出發沿徑向視之,在第一工具側臂之第一切割刃與第二切割工具之間的徑向末端上,形成留在該第一閉合位置上的開口區域。
所述類型的切割工具特別是用於例如由銅、鋼或玻璃纖維材料製成之電纜或線材的切割加工。此類切割工具亦作為所謂的電纜切刀或電纜切割鉗而已知,其中,在鉗狀切割工具中,柄部區段採用長條形的棒狀建構方案,通常不設置如剪刀中那般之用於手指的扣眼狀貫穿部。
公開案DE 10 2009 044 107 A1揭示過所述類型的切割工具。建構為鉗子的該切割工具在其二個工具側臂之區域內具有自旋轉軸出發沿徑向依次建構的第一及第二切割刃,該第一與第二切割刃則透過一相對第二切割刃突出的肩部隔開。第二切割刃按照側剪鉗之樣式相交。在第一切割刃方面,鉗口配設有整體倒圓的切割刃。相對於切割平面以與第一切割刃錯開而呈直線連續延伸的第二切割刃,唯有在鉗子完全閉合的情況下方可完成切割過程。該切割工具不太適用於切割特別是多芯的電纜。
WO 2021/160 549 A1揭露過一種鉗狀切割工具,其切割刃在工具閉合的過程中在徑向最外區域上首次到達重疊位置。在其第一閉合位置上,徑向向內地形成多個切割區域,該等切割區域各具一自有的曲線輪廓且總共形成一開口區域。其二個工具側臂上建構有相同的切割區域。切割區域透過尖端狀連接區域以彼此隔開,而該等尖端狀連接區域係在前述第一閉合位置上一起形成開口輪廓之緣邊。即使能以該切割工具實現良好的切割,但,所期望的進一步的準備性或補充性切割過程,例如,割入或剝線,實際上仍無法以該切割工具妥善實施。
US 1 520 529 A揭露過一種修枝剪,其中,在前述第一閉合位置上,在一個鉗臂上,在第一重疊位置的徑向外部及徑向內部分別形成一實質上呈直線的切割刃。就前述開口輪廓而言,實質上呈直線的切割刃與另一工具側臂之實質上整體呈凹形且有輕微曲率的切割刃相對立佈置。在一個工具側臂上形成自第一切割刃向第二切割刃凸形彎曲延伸且整體建構為切割邊的階梯形過渡部,在另一工具側臂上則建構有呈凸形倒圓的突出的連接區域,而該連接區域在前述第一閉合位置係與第一工具側臂之階梯形過渡部處於重疊位置。修枝剪不適用於切斷電纜。切割刃形狀可能導致電纜的切割半部相對較高。在第一閉合位置,切割口就第二切割刃而言已基本閉合。US 3 461 555 A亦給出一類似的先前技術。
此外,先前技術還可參閱DE 297 033 08 U1、DE 195 064 57 C2及DE 295 025 91 U1。
需要提供一種切割工具,其一方面可用來有利地切割電纜,特別是具有多個電纜芯線的電纜,但亦可用來獨立於切割地先拆開護套,並且有利地儘可能為芯線剝線。
基於上述先前技術,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特別是有利地建構為電纜切刀的切割工具,其亦能以儘可能符合人體工學的方式操作。
根據第一發明構思,用以達成該目的之一可行解決方案為一種切割工具,在此切割工具中如下設置:第一工具側臂之第一切割刃具有兩個沿徑向依次建構的第一及第二切割區域,該等切割區係透過第一尖端狀連接區域彼此銜接,其中,該第一尖端狀連接區域在第一閉合方向上形成開口區域之緣邊之一部分,以及,在樞轉平面內自旋轉軸出發的第一徑線在約一半的高度上貫穿肩部,反向於該閉合方向視之,該第一徑線係自外部抵靠在第一尖端狀連接區域上,該高度係垂直於在該樞轉平面內延伸的第二徑線截取,該第二徑線在反向於樞轉方向視之的最低點處與第一工具側臂之第二切割刃接觸,其中,該垂直線係延伸穿過肩部之在樞轉方向上伸出最遠的區域。
該目的之一可行解決方案亦可為:第一工具側臂之第一及第二切割刃分別具有兩個沿徑向依次佈置的第一及第二切割區域,該等切割區係透過第一及第二尖端狀連接區域彼此銜接,其中,該等尖端狀連接區域分別形成一凸形的過渡部,該過渡部係將分別配設有一凹形的緣邊的第一及第二切割區域隔開,以及,於外側抵靠在諸尖端狀連接區域上的直線貫穿了形成在第一與第二切割刃之間的肩部,其中,該肩部之垂直於該直線所截取的伸出尺寸係相當於第二切割刃之由該直線所跨越的第一切割區域之自直線沿相反方向垂直於該直線所截取的最大深度的四倍或以上。
該目的之另一可行解決方案亦可為:第一工具側臂之第一切割刃具有兩個沿徑向依次佈置的第一及第二切割區域,該等切割區係透過第一尖端狀連接區域彼此銜接,以及,就第一緣邊之朝向第二切割刃的徑向外區段而言僅建構在第一工具側臂上的肩部係相對於自旋轉軸出發的第四徑線延伸,該徑線在一區段內之交點處,相對於該交點而言實質上在該肩部之高度中間貫穿該肩部,且該區段實質上在其延伸度之一半或更大的範圍內沿與第四徑線之切線在該交點處延伸,其中,該高度係由交點處分別垂直於第四徑線直至肩部本身在閉合方向上與第四徑線距離最遠的第一測量點以及直至第二切割刃之反向於閉合方向的最遠的第二測量點所截取的尺寸所形成,以及,自該交點出發視之,該緣邊在該區段中係在第一測量點處過渡為凸形曲線,在第二測量點處過渡為凹形曲線。
由此,肩部係陡峭地延伸,但分別配設有一個沿徑向向內或沿徑向向外的彎曲過渡部。特別是,當肩部較佳地亦整體建構為切割邊的情況下,即使不考慮肩部,亦可實現有利的連續切割。同時,肩部由此建構得相對陡峭,因此,儘管如此仍可在第一閉合位置上將第一與第二切割刃或留下的開口區域有利地分開。
透過所提出的技術方案中之每一者,視情況亦透過所提出解決方案之若干特徵的組合,在使用者有利地操作此切割工具的情況下,例如當切割電纜、特別是電力電纜時,能夠改善切割效果。特別是,通過將第一切割工具之切割刃分為沿徑向依次建構且透過第一連接區域彼此銜接的兩個切割區域,特別是當開口區域在第一閉合位置受到肩部限制時形成四周閉合的切割開口,即使是不同大小的電纜之圓周亦可完全插入該切割開口,且在此情形下,有利地透過前伸的尖端狀連接區域以有利的初次分離進行切割。在第一切割刃之第二切割區域沿徑向向外朝肩部向上伸展的同時,基於所給出肩部相對較大的條件,能夠有利地容置並且省力地切割待切割電纜。特別是,亦可透過額外設置的第二切割刃,以同一切割工具在電纜上實施有利的預分離。
基於第一閉合位置,亦可僅以相對肩部而言沿徑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切割刃,在電纜上自徑向外部實施可能的第一次切開,但亦可為僅有的一次切開,而電纜因肩部而不會有進入第一切割刃區域以及可能被完全切斷的風險。在此種切割過程中,該相對較高、即在閉合方向上伸出較遠的肩部,在相當程度上將第一切割刃之區域提前封鎖。
當用第一切割刃進行切割時,將該第一切割刃之切割區域之凹形緣邊彼此隔開的尖端狀連接區域,係在切割運動過程中形成實質上呈點狀的切割負荷,並且相應地割入待切割工件,即,例如電纜,在進一步的切割閉合運動過程中,自尖端狀連接區域所施加的該點狀負荷出發,切割過程愈發實質上沿待切割工件之周向在兩側繼續進行。因此,可有利地首先在待切割工件之周邊範圍內或沿切割刃之延伸方向實施一單次切割,較佳地亦與另一工具側臂之切割刃共同作用實施多個單次切割,該等單次切割可對待切割工件之整個橫截面上的整體切割進行補充。如此便能在所用切割力相對較小的情況下實施切割。基於給定的幾何對應關係、即在樞轉平面內自旋轉軸出發之第一徑線,以自外部抵靠在第一尖端狀連接區域的方式,在約一半的高度上貫穿該肩部,形成肩部在閉合方向上相對較大的自由延伸度,且第一切割刃之第二切割區域亦朝肩部向上伸展,較佳地連續向上伸展直至肩部之頂點或頂點區域。
第一及第二切割刃之第一及第二切割邊以及肩部係處於同一切割平面內,該肩部較佳地實質上或在其周邊或在其整個周邊範圍內具有建構為切割邊的邊緣區域。
作為替代或補充方案,給定的另一可能的幾何對應關係,即在外側抵靠在第一工具側臂之第一及第二切割刃之尖端狀連接區域上的直線貫穿了形成在第一與該第二切割刃之間的肩部,以及相對於肩部而言垂直於直線的垂直伸出尺寸,該伸出尺寸給出肩部與直線之間隔,且相當於該第二切割刃之由該直線所跨越的第一切割區域之自同一直線所截取的最大深度的四倍或以上,描述的是相對較大的肩部與第二切割刃之第一切割區域之凹部的關係。該技術方案亦形成此處所描述之切割工具的已經提到過的優點。
連接區域可形成屋頂狀或倒圓狀而特別是凸形的尖端,但替代地,亦可形成例如具有直面的鈍尖端區域。
第一工具側臂之一個切割刃或其二個切割刃之細分亦可用於提供不同的加工區域。例如,可將第二切割刃之沿徑向向內連接其第二切割刃的第二切割區域的凹形的第一切割區域,用作為與第三切割刃共同作用的剝線區域。亦可利用建構在第一或第二工具側臂上之切割邊的其他凹形設計來進行剝線。
除了在第二切割刃區域內的第一閉合位置上限定開口區域外,肩部還為插在第二切割刃之區域內的待切割物提供深度止擋,使得在第二切割刃之區域內進行期望的加工時,待切割物無法在沿徑向向內的方向上進入第一切割刃之區域。
透過建構肩部,切割口相對於旋轉軸之細分實現徑向上彼此分開的切割區。透過相應地張開切割工具之柄部區段,肩部可樞轉至一位置,在該位置上,該肩部在徑向外側的切割區與徑向內側的切割區之間釋放出一通道,使得待切割物可插入第一工具側臂之第一切割刃的區域。
基於所選的幾何形狀,例如,在相對於第二切割刃之最大深度的肩部高度方面,提供一種切割工具,藉由此切割工具,亦能以徑向外側的第二切割刃,進一步地特別是以該第二切割刃之徑向外端區,以易於操作的方式工作,而無需為此接受工具側臂在柄部區段之區域內的不利的側臂寬度。例如,用第二切割刃之該端區割入電纜護套或剝除絕緣皮(所謂的「咬合」),或進一步地例如為芯線剝線。
第一徑線在約一半的高度上貫穿該肩部,其中,垂直線在第一徑線與肩部之伸出最遠的區域之間的部分的比例,可相當於第二徑線與肩部之伸出最遠的區域之間的整個徑線的40%至60%。
其伸出尺寸亦可相當於第二切割刃之連接連接區域的直線所跨越的區域的最大深度的4倍至8倍,進一步例如4.5倍至6.5倍。
前述獨立項之特徵自身即發明本質所在,但亦可任意相互組合,其中,一獨立項之特徵係可與另一獨立項之特徵或數個獨立項之特徵組合,此外亦可僅與其他獨立項中之一或多個的個別特徵組合。
下文將對本發明之更多特徵進行說明,其中亦在附圖說明中加以闡釋,通常透過與請求項1及/或另一獨立請求項2之標的或者與其他請求項之特徵的較佳配合來進行說明。然而,該等特徵亦可在僅與請求項1及/或另一獨立請求項2或相關其他請求項之個別特徵的對應關係中產生重要意義或者分別獨自地產生重要意義。
由此,根據一個建構方案,第一切割刃在其整個長度上以及第二切割刃實質上在其整個長度上,可與第二工具側臂之第三切割刃彼此重疊,該第三切割刃係在該第一及第二切割刃之總和長度上延伸。
第二工具側臂之區域內的第三切割刃相應地較佳地適於與第一工具側臂之第一切割刃以及第二切割刃共同作用以進行切割。在切割閉合運動的過程中,第一及第二工具側臂之切割刃係剪刀狀地彼此重疊。
有利地,伸出的肩部可僅(專門地)建構在第一工具側臂上。此點特別是對以第一切割刃釋放出徑向內側的切割區或在徑向外側的切割區與徑向內側的切割區之間釋放出通道開口而言有利,因為,與該二工具側臂皆具有伸出的肩部之配置相比,柄部區段需要為此張開的程度相對較小。工具側臂之朝向切割口的緣邊或切割刃的此種非對稱設計係為較佳方案。
肩部為第一工具側臂之設計,該肩部在第一閉合位置上與第二工具側臂在給定情形下與建構在第二工具側臂上的切割刃處於(第一)重疊位置。在第一閉合位置上,尖端狀連接區段若非為留下的開口區域之部分,則為第一工具側臂之向外延伸且端部曝露的第二切割刃之部分。就第二工具側臂之切割刃的一或多個尖端狀連接區段而言,同樣地,此種連接區段若非為開口區域之部分,則為切割刃之沿徑向向外朝肩部自由向外延伸的部分。此外,在閉合位置上,就第二工具側臂而言,第二工具側臂之切割刃之實質上沿徑線且較佳地實質上呈直線延伸的部分較佳係與肩部處於重疊位置。
相對於第三切割刃之在垂直投影中在樞轉平面內延伸的第三徑線上所截取的長度而言,自旋轉軸出發視之的第一半長度中建構有第三尖端狀連接區域,因此,連接區域在第一閉合位置上同樣形成開口區域之緣邊之一部分。第三尖端狀連接區域可對應於第一切割刃之前述第一連接區域而建構為凸形過渡部,該過渡部將第三切割刃之較佳地分別配設有一凹形緣邊的相鄰切割區域隔開。基於該進一步較佳的技術方案,在切割過程期間,特別是在第一切割刃或第一切割區之區域內形成支撐作用。
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第三切割刃之技術方案如下:在樞轉平面內自旋轉軸出發的第三徑線未在該第三尖端狀區域之另一邊貫穿第二工具側臂,沿閉合方向視之,該第三徑線係自外部抵靠在第三尖端狀連接區域上。確切而言,自旋轉軸出發,此種與連接區域較佳地相切或接觸的徑線係沿徑向向外的方向自由延伸(根據工具側臂之閉合位置,視情況僅貫穿第一工具側臂)。由此,進一步較佳地,自第一工具側臂出發視之,第三切割刃之沿徑向向外連接第三連接區域的切割區域係在第三徑線之另一邊以一定間隔連續延伸,而第三切割刃之自第三連接區域出發沿徑向向內連接的切割區域視情況例如在限定開口區域之緣邊的徑向內端區內,可在樞轉平面內與第三徑線完全相交。
第一尖端狀連接區域與第三尖端狀連接區域可在徑向上彼此錯開建構。就此而言,錯開程度係選擇成使得在第一切割刃與第三切割刃之間的開口區域閉合的過程中,第一與第三連接區域不會或基本不會緊挨重疊。相應地,尖端狀的第一及第三連接區域在工具側臂相對於旋轉軸樞轉位移的過程中係在具有不同半徑的圓形軌跡上運動。藉此,被容置在第一切割刃之區域內以拆開或切斷的工件,如電纜,可以在徑向上相對於旋轉軸前伸的錯開方式被切割,此點有利於切割過程。
進一步地,根據一較佳技術方案,第三切割刃之第三尖端狀連接區域係比第一切割刃之第一尖端狀連接區域更靠近旋轉軸。藉此,第一尖端狀連接區域之在閉合方向上伸出最遠的點例如可在一圓周上運動,而該圓周之半徑可相當於用來定義第三尖端狀連接區域之在閉合方向上伸出最遠的點的圓周之半徑的約1.1至1.5倍,進一步例如約1.25倍。
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可供第三尖端狀連接區域位移的圓周之半徑尺寸可相當於肩部之在閉合方向上伸出最遠的點所移動的圓周半徑尺寸的約0.4至0.6倍,進一步地約為0.5倍。
第一切割工具之第一及第二切割刃可建構為第一工具側臂之第一抵靠及支撐面之緣邊。此外,第二工具側臂之第三切割刃亦可建構為第二工具側臂之第二抵靠及支撐面之緣邊,其中,進一步地,該第一抵靠及支撐面與該第二抵靠及支撐面在閉合位置上係彼此重疊或齊平。其中,第一及第二抵靠及支撐面分別在同一連續平面內延伸。該連續平面較佳可為垂直於軸線延伸的樞轉平面。
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第一切割刃之第一分區及第二切割刃之第一分區(實質上)沿在樞轉平面內延伸的相對於旋轉軸而言的同一第二徑線延伸。當第二徑線與第一切割刃之第一分區之緣邊或第二切割刃的第一分區之緣邊切向接觸時,相對於另一切割刃之另一第一分區,視情況可能形成垂直於第二徑線視之的與該另一第一分區的間隔,該間隔較佳小於1 mm,進一步較佳小於0.5 mm,例如為0.1或0.2 mm。
根據另一較佳技術方案,第一切割刃直至該第一切割刃在閉合方向上伸出最遠的點在第二徑線上所截取的長度,相當於該點在垂直於該第二徑線之方向上的突出尺寸的約兩倍或以下。進一步較佳地,第一切割刃之伸出最遠的點係由肩部之伸出最遠的點形成,由此,肩部可相應地朝向第一徑向內側的切割區一起形成第一切割刃之一部分或第一切割刃之第二切割區域之一部分。
第二工具側臂之切割刃,即,第三切割刃,較佳地同樣在其整個徑向長度上在同一平面內、即實際上在樞轉平面內延伸。該樞轉平面亦可相當於切割平面。
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第一工具側臂之第一抵靠及支撐面整體,連同肩部,配設有具有切割角的切割邊。因此,進一步較佳地,肩部為第一工具側臂之第一及/或第二切割刃之部分,就此而言進一步較佳地,係指該肩部之實質上在肩部的伸出方向上延伸且同樣環繞式延伸的側面。
其切割角在第一工具側臂之第一及/或第二切割刃之長度上可有所不同。由此,在建構有第一切割刃及/或第二切割刃之緊鄰區域中,存在約20至約40°、進一步例如約35°之常規切割角,此外,較佳地在肩部之朝向第一切割刃的側面區域內,而進一步地例如肩部之朝向第二切割刃的側面區域,可具有相對更大的切割角,例如75至88°,進一步例如約85°。
就所揭示內容而言,前述及下文述及之範圍或取值範圍或倍數範圍亦包含所有中間值,特別是採用相應因次的1/10步距,即,視情況而定亦無因次。舉例而言,20至40°之表述亦包含了20.1至40°、20至39.9°、20.1至39.9°等,4倍至8倍之表述亦包含了4.1倍至8倍、4倍至7.9倍、4.1倍至7.9倍等。此揭露一方面可用來限定所提及範圍之下限及/或上限,亦可替代性或補充性地用來揭露所給定範圍之一或數個奇異值。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說明,但附圖僅示出一實施例。首先,結合圖1至圖7示出並說明手動切割工具1,該手動切割工具在此較佳形式為電纜切刀,其具有第一工具側臂2及第二工具側臂3,該等工具側臂2與3在接頭螺栓4(鉗腮)中交叉,因而可繞接頭螺栓4所形成的幾何旋轉軸x在一樞轉平面E內相對彼此樞轉。旋轉軸x較佳係垂直於樞轉平面E。
每個工具側臂2及3皆在接頭螺栓4之一側形成柄部區段5或6,而在接頭螺栓4之另一側形成切割顎7或8。切割顎7及8至少在例如圖14所示的打開位置上以其工作面9及10限定一切割口11。工作面9及10實質上或整體地建構為切割刃,下文還將對此進行詳細說明。
在工具側臂2及3之設計較佳地實質上至少近似對稱的情況下,此外,特別是在柄部區段5及6以及切割顎7及8之外輪廓的技術方案方面,特別是切割顎7及8之工作面9及10較佳地選擇非對稱的設計。第一工具側臂2之工作面9較佳係與第二工具側臂3之工作面10採用不同的建構方案。亦即,在該技術方案中,工具側臂例如透過繞其縱軸旋轉而合併在一起。
由此,特別是亦可由圖19中之細部圖看出,第一工具側臂2之切割顎7配設有兩個相對於旋轉軸x而言在徑向R上依次佈置的切割刃,即,徑向內側的第一切割刃12及徑向外側的第二切割刃13,其中,第一切割刃12在向第二切割刃13之過渡處,與在切割工具1之閉合方向S上特別是相對第二切割刃13突出的肩部14銜接。
該二切割刃12及13較佳地分別分為兩個在徑向R上依次佈置的切割區域,即,第一切割刃12分為第一切割區域15及第二切割區域16,且較佳地第二切割刃13分為第一切割區域17及第二切割區域18。切割區域15及16分別經由第一尖端狀連接區域19,切割區域17及18較佳地經由第二尖端狀連接區域20彼此銜接。
第二工具側臂3之切割顎8較佳地僅配設有一個切割刃(第三切割刃)21,沿徑向R視之,該切割刃實質上分為第一切割區域22及第二切割區域23,切割區域22及23較佳係且較佳地僅透過第三尖端狀連接區域24彼此銜接(參閱圖21中的細部圖)。
尖端狀的連接區域19、20和24實質上分別形成沿(相應的)閉合方向S視之呈凸出拱起的過渡部,該過渡部係連接同樣沿閉合方向S視之兩側呈凹形彎曲的切割區域。相應地,連接區域相對於直接連接的切割區域在閉合方向S上呈尖端狀突出,使得兩側連接的切割區域被連接區域隔開。
由此,使用者能夠針對性地使用一個或另一切割區域,例如,在第二切割刃13的區域內,徑向外側的第二切割區域18例如如圖11和圖12所示較佳地可用來例如割入電纜護套25,而該第二切割刃13之徑向內側的第一切割區域17例如可針對性地用來為芯線26剝線(參閱圖9及圖10)。
此外,被連接區域隔開的切割區域亦可組合使用,特別是就第一工具側臂2之徑向內側的第一切割刃12之切割區域15及16而言,特別是用於切割不同直徑的電纜44(參閱圖13至圖16)。
第一切割刃12與第二切割刃13以及肩部14一起形成限定切割口11的第一緣邊27,該緣邊同時在切割顎7之區域內形成第一工具側臂2之朝向相對立的工具側臂3且在樞轉平面E內延伸的第一抵靠及支撐面28之邊界。進一步限定切割口11的第二緣邊29係由第二工具側臂3之第三切割刃21形成。緣邊29在此同時在切割顎8之區域內形成第二工具側臂之亦相應地在樞轉平面E內延伸的第二抵靠及支撐面30之邊界。該二抵靠及支撐面28及30至少在如圖17所示的閉合位置上透過相關的緣邊27與29之彼此重疊而抵靠在一起,其中,抵靠及支撐面28及30實際上在同一平面、即樞轉平面E內延伸。第一抵靠及支撐面28在閉合位置上與第二抵靠及支撐面30在徑向上以不同程度重疊,但較佳地始終僅在相應表面之一部分上重疊。
第一工具側臂2之第一抵靠及支撐面28整體,連同第一切割刃12、第二切割刃13及肩部14,配設有具有切割角為α的切割邊31,以及,第二抵靠及支撐面30配設有切割角為ß的切割邊32(參閱圖22及圖23)。因此,相應地,將第一切割刃12與第二切割刃13隔開的肩部14亦可沿其在切割刃12與13之間自由環行的緣邊配設有切割邊,該緣邊係形成第一緣邊27之一個區段,其中,肩部14之朝向第一切割刃12的緣邊可建構為具有與第一切割刃12的區域中實質上相同的切割角α的切割邊31,該切割角例如約為20至40°,進一步地例如約為35°,而如圖22中的剖視圖所示,第一緣邊27或肩側38之朝向第二切割刃13的徑向外側區段具有相對於常規的約20至40°的切割角α相比為較鈍的切割角α',例如為80至85°,最大可能為89°。
在工具側臂2及3相對彼此的樞轉位移過程中,在閉合方向S上形成第一閉合位置,在該位置上,第一工具側臂2之肩部14首次在閉合區域33內到達與第二工具側臂3、在此特別是與第三切割刃21的重疊位置(參閱圖18)。較佳地,閉合區域33可由肩部14之沿閉合方向S視之突出最遠的區域34定義,其中,區域34在圖18所示的旋轉軸x作為點示出的視圖中可以點狀示出,或者如圖18所示,由實質上相對於旋轉軸x在徑向上延伸的直線區段定義。
在圖18所示第一閉合方向上,第一工具側臂2之第一切割刃12與第二工具側臂3之第三切割刃21之間留有透過切割刃12及21之緣邊27及29環繞封閉的第一開口區域35。閉合區域33在這個第一閉合位置上沿徑向R視之自旋轉軸x出發形成在開口區域35之徑向末端上。
自圖18還可看出,在切割工具1之第一閉合位置上,在第一工具側臂2之第二切割刃13與第二工具側臂3之第三切割刃21的沿徑向向外伸出閉合區域33的區段之間,形成進一步沿徑向向外打開的第二開口區域36。
自圖19中的細部圖可看出,自旋轉軸x出發反向於閉合方向S視之自外部抵靠在第一切割刃12之第一尖端狀連接區域19上的第一徑線R1,貫穿了第一切割刃12之連接該第一連接區域19的第二切割區域16之區域以及連接其上的肩部14,以便在肩部14之伸入第二切割刃13之第一切割區域17的陡峭的傾斜側面38之區域內,僅相對於第一工具側臂2自由向外伸出。其中,第一徑線R1呈弦狀地跨越第一切割刃12之第一切割區域15之凹形的緣邊區段。
第一徑線R1在約一半的高度h之區域內貫穿肩部14,該高度h係沿垂直線a截取,而該垂直線係形成在肩部14之沿閉合方向S伸出最遠的區域34與第二徑線R2之間,根據肩部之緣邊的走向,該伸出最遠的區域亦可為一個點,該第二徑線在反向於樞轉方向S視之的最低點37處係與第一工具側臂2之第二切割刃13接觸。垂直線a係就第二徑線R2而言。此外,最低點37較佳係在第二切割刃13之第一切割區域17之區域內產生。
此外,由圖19還可看出,除在第二切割刃13之區域內的點37中的接觸之外,第二徑線R2同時還在第一切割區域15的區域內實質上與第一切割刃12相切,視情況與所形成的切線之間隔相對較小,較佳地小於1 mm,進一步較佳為零點幾毫米,例如0.2或0.3 mm。
第二徑線R2進一步較佳地自旋轉軸x出發以完全貫穿工具側臂2或切割顎7的方式,完全延伸至第一工具側臂2之端面39之區域內的出口。自旋轉軸x出發,第二徑線R2較佳地僅出現在端面39之區域內。
自第二切割刃13之最低點37出發,在第一切割區域17之區域內,就第二切割刃13之進一步走向,特別是就第二切割區域18及第二連接區域20而言,與前述第二徑線R2形成間隔,如此便能參照沿閉合方向S視之第二切割刃之最高點40,在此即第二切割刃13之第二切割區域18的最高點,沿徑線R2之垂直線設定高度h,而該高度可相當於肩部14自同一徑線R2出發的前述高度h的約1/10至1/4,進一步例如約1/6。
實質上自肩部14之伸出最遠的區域34出發,沿徑線形成第一切割刃12之長度b及第二切割刃13之長度c,該長度c可相當於第一切割刃12之長度b的約0.4至0.7倍,進一步例如約0.5至0.6倍。此外,還形成該二切割刃12及13之總和長度d,該長度d實質上相當於同樣沿徑向視之第三切割刃21之總長度e。此外,第一切割刃12之長度b較佳地可相當於垂直於第二徑線R2視之的伸出尺寸或肩部14之區域內的高度h的約1.5至2倍。
在圖20中之第一工具側臂2之放大局部圖中示出直線G,反向於閉合方向S視之,該直線G以較佳地點狀接觸連接區域的方式抵靠在第一及第二切割刃12、13之尖端狀連接區域19及20上。其中,直線G貫穿肩部14且呈弦狀地跨越第二切割刃13之第一切割區域17之凹形的緣邊區段,以便之後重新以沒入切割顎7的方式出現在端面39之區域之端部。
其中,在直線G與肩部14之伸出最遠的區域34或切割刃12之伸出最遠的點之間,形成肩部14之垂直於直線G截取的伸出尺寸v,而切割刃12之該伸出最遠的點則可由肩部14之區域34形成。伸出尺寸v可相當於最大深度t的四倍或以上,例如最高5或6倍,該最大深度t係沿反向於伸出尺寸v的方向自直線G出發在第二切割刃13之第一切割區域17內的點37處形成(參閱圖20)。此外,沿伸出尺寸v之方向在第二切割刃13之最高點40之區域內自直線G出發截取的高度尺寸m,可相當於伸出尺寸v的約1/10至1/5,進一步例如約1/6。
反向於第二工具側臂3之閉合方向S視之抵靠在第三連接區域24上而同樣自旋轉軸x出發的第三徑線R3(例如參閱圖21),可沿徑向向外伸出該第三連接區域24而相對於第二工具側臂3自由延伸,亦即,不進一步貫穿工具側臂3。
其中,就第三切割刃21之長度e而言,第三連接區域24較佳地佈置在長度e之自旋轉軸x視之的第一半內,進一步較佳地佈置在長度e之第一個四分之一至第一個三分之一內。
在進一步較佳的技術方案中,第一切割刃12及第三切割刃21之尖端連接區域19及24沿徑向R視之係彼此錯開建構,其中,進一步較佳地,第三尖端狀連接區域24比第一連接區域19更靠近旋轉軸x。由此,形成如圖19及圖21所示的第三連接區域24之相關的半徑尺寸f,該半徑尺寸可相當於第一連接區域19之半徑尺寸j的約0.6至0.9倍,進一步例如約0.7至0.8倍。
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自第三連接區域24出發沿徑向向外視之,第三切割刃21在其第二切割區域23內首先具有凹形區段,該凹形區段與實質上呈直線的區段41銜接。該直線區段41之徑向外端之區域內可連接另一凹形區段42,該凹形區段在徑向端部與延長伸出該直線區段41的虛線43連通(特別參閱圖21)。
根據所提出的技術方案,特別是形成兩個實質上被突出的肩部14相互隔開的切割區Z1及Z2,其中,切割區Z1在第一工具側臂2之第一切割刃12與第二工具側臂3之第三切割刃21之具有第三連接區域24的區段之間形成,第二切割區Z2在第一工具側臂2之第二切割刃13與第二工具側臂3之第三切割刃21的徑向外側區段之間形成。
其中,第一切割區Z1特別適於將不同直徑的電纜44切斷。透過相對較長的柄部區段5及6對切割刃施加有利的傳動比或影響,其中,特別是由於將第一切割刃12分為透過第一連接區域19彼此銜接的兩個切割區域15及16,且進一步地由於第三連接區域24於兩側連接第三切割刃21至切割區域22及23,因此,實現對電纜44的有利的切割效果。將凹形的切割區域彼此隔開的尖端狀連接區域19及24在切割運動的過程中,視情況僅在個別情況下實質上對待切割工件產生首先是點狀的切割負荷,在進一步的切割工具閉合運動過程中,自連接區域所施加的該點狀負荷出發,切割過程愈發實質上沿待切割工件之周向在兩側繼續進行。進一步地,在較佳技術方案中產生有利地切割流程,其中,由第三切割刃21之第一切割區域22之緣邊在一側限定的開口區域最終到達與相對立的切割刃12的重疊位置。此外,基於第一切割區Z1之該技術方案,可對待切割工件、例如電纜44施加作用,其中,該待切割工件在切割過程中,較佳地在整個切割過程期間(至少自到達前述第一閉合點起)在切割開口內往往會受到朝旋轉軸方向之負荷。其預設的效果亦可改良切割模式,以及實現有利且省力的操作。
如前所述,徑向外側的第二切割區Z2較佳地例如用於割入電纜護套25(參閱圖11及圖12),為此,特別是利用第二切割刃13及第三切割刃21之徑向外側的切割區域,特別是第二切割刃13之第二切割區域18以及第三切割刃21之第二切割區域23之凹形區段42。第二切割刃13之第一切割區域17可與第三切割刃21之第二切割區域23之直線區段41共同作用,以例如為芯線26剝線,此點例如在圖9及圖10中示出。
在使用第二切割區Z2時,肩部14提供沿徑向向內的止擋,使得待加工電纜或待加工芯線不進入切割區Z1之徑向內部區域。
基於切割刃之前述幾何形狀,在工件加工中,在前切割區Z2之區域內,側臂寬度相對於柄部區段5及6有所縮短,從而由此實現符合人體工程學之操作。
參照圖31對與肩部14相關的幾何關聯進行說明,該關聯本身以及在與前述技術方案結合的情況下皆具有重要意義。
第四徑線R4自旋轉軸x出發在肩部之緣邊的徑向外側區段上在交點s處貫穿肩部14,該區段同時為第一緣邊27之區段。交點s係選擇成使其相對於肩部14之高度實質上居中佈置。進一步較佳地,肩部14之高度係由該徑線R4在交點s處之垂直線上的尺寸M1及M2所形成。尺寸M1及M2係由自徑線R4出發直至肩部14在閉合方向S上最遠的測量點MP1的距離所形成,尺寸M2亦在垂直線上截取,方向相反,直至第二切割刃13之測量點MP2,該點表示第二切割刃13之最低點。該等尺寸M1及M2相對於交點s而言為相同。
緣邊之區段沿在交點s處與上述徑線R4的切線實質上呈直線延伸,且在相當大的尺寸上,即,相當於至少超過其上述高度的一半的尺寸上延伸。
進一步較佳地,上述緣邊之呈直線或近似呈直線的走向自交點s出發朝測量點MP1方向係比沿相反方向朝測量點MP2方向延伸範圍更大。進一步較佳地,緣邊之上述區段朝測量點MP1方向的呈直線或近似呈直線的尺寸為相反方向之尺寸的約1.2至1.8倍,進一步較佳約1.4至1.6倍。
上述第四徑線R4可與第一徑線R1重合,但亦可有所不同。同樣地,已描述之高度h可與在此所描述之高度相一致,但亦可有所不同。
特別是同樣較佳地,第一切割刃僅具有一個前述連接區域,以及/或者,第二切割刃僅具有一個前述連接區域,以及/或者,第三切割刃僅具有一個前述連接區域。
前述實施方案係用於說明本申請案整體所包含之諸多發明,該等發明至少透過以下特徵組合分別獨立構成相對於先前技術之改良方案,其中,此等特徵組合中的兩項、數項或其全部亦可相互組合,即:
一種手動切割工具,其特徵在於:第一工具側臂2之第一切割刃12具有兩個沿徑向R依次建構的第一及第二切割區域15、16,該等切割區係透過第一尖端狀連接區域19彼此銜接,其中,第一尖端狀連接區域19在第一閉合位置上形成開口區域35之緣邊27之一部分,以及,在樞轉平面E內自該旋轉軸x出發的第一徑線R1在約一半的高度h上貫穿肩部14,反向於閉合方向S視之,第一徑線係自外部抵靠在第一尖端狀連接區域19上,該高度則係於在該樞轉平面E內延伸的第二徑線R2的垂直線a上截取,該第二徑線係在反向於樞轉方向S視之的最低點37處與第一工具側臂2之第二切割刃13接觸,其中,垂直線a係延伸穿過肩部14之在樞轉方向S上伸出最遠的區域34。
一種手動切割工具,其特徵在於:第一工具側臂2之第一及第二切割刃12、13分別具有兩個沿徑向R依次佈置的第一及第二切割區域15、16及17、18,該等切割區係透過第一及第二尖端狀連接區域19、20彼此銜接,其中尖端狀連接區域19、20分別形成一凸形的過渡部,該過渡部係將分別配設有一凹形的緣邊27的第一及第二切割區域15、16及17、18隔開,以及,於外側抵靠在諸尖端狀連接區域19、20上的直線G貫穿了形成在第一與第二切割刃12、13之間的肩部14,其中,肩部14之垂直於直線G所截取的伸出尺寸v係相當於第二切割刃13之第一切割區域17之由直線G所跨越的區域之自直線G沿相反方向垂直於直線G所截取的最大深度t的四倍或以上。
一種手動切割工具,其特徵在於:第一工具側臂2之第一切割刃12具有兩個沿徑向R依次佈置的第一及第二切割區域15、16,該等切割區係透過第一尖端狀連接區域19彼此銜接,以及,就第一緣邊27之朝向第二切割刃13的徑向外區段而言僅建構在第一工具側臂2上的肩部14係相對於自旋轉軸x出發的第四徑線R4延伸,該徑線在一區段內之交點s處,相對於該交點s而言實質上在肩部14之高度中間貫穿肩部14,且該區段實質上在其延伸度之一半或更大的範圍內沿與第四徑線R4之切線T在交點s處延伸,其中,該高度係由交點s處分別垂直於第四徑線R4直至肩部14本身在閉合方向上與第四徑線R4距離最遠的第一測量點MP1以及直至第二切割刃13之反向於該閉合方向的最遠的第二測量點MP2所截取的尺寸M1、M2所形成,以及,自交點s出發視之,該緣邊在該區段中係在第一測量點MP1處過渡為凸形曲線,在第二測量點MP2處過渡為凹形曲線。
一種手動切割工具,其特徵在於:第一切割刃12在其整個長度b上以及第二切割刃13實質上在其整個長度c上,可與第二工具側臂3之第三切割刃21彼此重疊,而該第三切割刃係在第一及第二切割刃12、13之總和長度d上延伸。
一種手動切割工具,其特徵在於:突出的肩部14僅建構在第一工具側臂2上。
一種手動切割工具,其特徵在於:第三切割刃21之相對於垂直投影中的第三徑線R3所截取的長度e之自旋轉軸x出發的第一半中建構有第三尖端狀連接區域24,而該連接區域係在該第一閉合位置上同樣形成開口區域之緣邊29的一部分。
一種手動切割工具,其特徵在於:在樞轉平面E內自旋轉軸x出發的第三徑線R3未在第三尖端狀連接區域24之另一邊貫穿第二工具側臂3,反向於閉合方向S視之,該第三徑線係自外部抵靠在第三尖端狀連接區域24上。
一種手動切割工具,其特徵在於:第一尖端狀連接區域19與第三尖端狀連接區域24係在徑向R上彼此錯開建構。
一種手動切割工具,其特徵在於:第三尖端狀連接區域24係比第一尖端狀連接區域19更靠近該旋轉軸x。
一種手動切割工具,其特徵在於:第一工具側臂2之第一及第二切割刃12、13係建構為第一工具側臂2之第一抵靠及支撐面28之緣邊27,第二工具側臂3之第三切割刃21係建構為第二工具側臂(3)之第二抵靠及支撐面(30)之緣邊29,第一抵靠及支撐面28與第二抵靠及支撐面30在閉合位置上彼此重疊或齊平,以及,第一及第二抵靠及支撐面28、30分別在同一連續平面內延伸。
一種手動切割工具,其特徵在於:第一切割刃12之第一切割區域15及第二切割刃13之第一切割區域17係沿在樞轉平面E內延伸的相對於旋轉軸x而言的同一第二徑線R2延伸。
一種手動切割工具,其特徵在於:第一切割刃12直至該第一切割刃12在閉合方向上伸出最遠的點在第二徑線R2上所截取的長度b,相當於該點在垂直於第二徑線R2之方向上的突出尺寸的兩倍或以下。
一種手動切割工具,其特徵在於:第一工具側臂2之第一抵靠及支撐面28整體,連同肩部14,配設有具有切割角α、α'的切割邊31、32。
一種手動切割工具,其特徵在於:切割角α、α'在第一工具側臂2之第一及/或第二切割刃12、13之長度b、c上係為不同。
所有已揭露特徵(作為單項特徵或特徵組合)皆為發明本質所在。故,本申請案之揭露內容亦包含相關/所附優先權檔案(先前申請案副本)所揭露之全部內容,該等檔案所述特徵亦一併納入本申請案之申請專利範圍。附屬項以其特徵對本創作針對先前技術之改良方案的特徵予以說明(即使不含相關請求項之特徵),其目的主要在於可在該等請求項基礎上進行分案申請。每個請求項中所給出的創作可進一步具有前述說明中給出的、特別是以符號標示且/或在符號說明中給出的特徵中之一或數項。本發明亦有關於如下設計形式:前述說明中所述及之個別特徵不實現,特別是對於具體用途而言為非必需的或者可被技術上具有相同功效的其他構件所替代之特徵。
1:切割工具 2:(第一)工具側臂 3:(第二)工具側臂 4:接頭螺栓 5:柄部區段 6:柄部區段 7:切割顎 8:切割顎 9:工作面 10:工作面 11:切割口 12:(第一)切割刃 13:(第二)切割刃 14:肩部 15:(第一)切割區域 16:(第二)切割區域 17:(第一)切割區域 18:(第二)切割區域 19:(第一)連接區域 20:(第二)連接區域 21:(第三)切割刃 22:(第一)切割區域 23:(第二)切割區域 24:(第三)連接區域 25:電纜護套 26:芯線 27:(第一)緣邊 28:(第一)抵靠及支撐面 29:(第一)緣邊 30:(第二)抵靠及支撐面 31:切割邊 32:切割邊 33:閉合區域 34:區域 35:(第一)開口區域 36:(第二)開口區域 37:點 38:側面;肩側 39:端面 40:點 41:區段 42:凹形區段 43:線 44:電纜 a:垂直線 b:長度 c:長度 d:長度 e:長度 f:半徑尺寸 j:半徑尺寸 k:高度 m:高度 h:高度 t:深度 v:伸出尺寸 x:旋轉軸 E:樞轉平面 G:直線 M1:尺寸 M2:尺寸 MP1:測量點 MP2:測量點 R:徑向 R1:(第一)徑線 R2:(第二)徑線 R3:(第三)徑線 R4:(第四)徑線 s:交點 S:閉合方向;樞轉方向 T:切線 Z1:(第一)切割區 Z2:(第二)切割區 α:切割角 α':切割角 ß:切割角
圖1為此切割工具之關於切割口之閉合位置的透視立體圖。 圖2為此切割工具之沿圖1中的箭頭II的側視圖。 圖3為此切割工具之沿圖2中的箭頭III的另一側視圖。 圖4為此切割工具之沿圖3中的箭頭IV的另一側視圖。 圖5為此切割工具之沿圖4中的箭頭V的視圖。 圖6為此切割工具之俯視圖。 圖7為此切割工具之仰視圖。 圖8為沿圖3中之線VIII-VIII的剖視圖。 圖9為圖3所示切割工具於使用第二切割刃之第一切割區域時之視圖。 圖10為圖9中之區域X之放大圖。 圖11為實質上相當於圖9但於使用第二切割刃之第二切割區域時之視圖。 圖12為圖11中之區域XII之放大圖。 圖13為實質上相當於圖9但於使用此切割工具之第一切割刃時之視圖。 圖14為圖13中之區域XIV之放大圖。 圖15為示出使用此切割工具之第一切割刃之替代方案的實質上相當於圖9的另一視圖。 圖16為圖15中之區域XVI之放大圖。 圖17為圖3中之放大示出的區域XVII之視圖。 圖18為實質上相當於圖17但關於此切割工具之第一閉合位置之視圖。 圖19為此切割工具之工具側臂之具有第一切割刃、第二切割刃及建構在諸切割刃之間的肩部的放大細部圖。 圖20為圖19中之區域XX之另一放大圖。 圖21為示出此切割工具之具有第三切割刃的第二工具側臂之放大細部圖。 圖22為沿圖17中之線XXII-XXII的剖視圖。 圖23為沿圖17中之線XXIII-XXIII的剖視圖。 圖24至30為此切割工具之其他視圖。 圖31為相當於圖19而用於說明切割口在肩部方面之另一特徵的另一視圖。
1:切割工具
2:(第一)工具側臂
3:(第二)工具側臂
4:接頭螺栓
5:柄部區段
6:柄部區段
7:切割顎
8:切割顎
9:工作面
10:工作面
11:切割口
12:(第一)切割刃
13:(第二)切割刃
14:肩部
15:(第一)切割區域
16:(第二)切割區域
17:(第一)切割區域
18:(第二)切割區域
19:(第一)連接區域
20:(第二)連接區域
21:(第三)切割刃
22:(第一)切割區域
23:(第二)切割區域
24:(第三)連接區域
27:(第一)緣邊
29:(第二)緣邊
30:(第二)抵靠及支撐面
31:切割邊
32:切割邊
33:閉合區域
34:區域
35:(第一)開口區域
36:(第二)開口區域
38:側面;肩側
39:端面
41:區段
42:凹形區段
x:旋轉軸
Z1:(第一)切割區
Z2:(第二)切割區

Claims (14)

  1. 一種手動切割工具,具有兩個可繞一旋轉軸(x)沿一樞轉平面(E)相對彼此樞轉的工具側臂(2、3),即,一第一工具側臂(2)及一第二工具側臂(3),其中,該等工具側臂(2、3)在該旋轉軸(x)之一側形成諸柄部區段(5、6),在其另一側形成一切割口(11),其中,進一步地,該切割口(11)之諸工作面(9、10)配設有切割刃(12、13、21),且該第一工具側臂(2)之工作面(9)具有第一及第二切割刃(12、13),其中,該第一工具側臂(2)之該第一切割刃(12)在向該第二切割刃(13)之過渡處係與在一閉合方向(S)上相對該第二切割刃(13)突出的一肩部(14)銜接,其中,當運動至此切割工具(1)之閉合位置時,該肩部(14)在一第一閉合位置上首次在一閉合區域(33)內到達與該第二工具側臂(3)的重疊位置,其中,在該閉合區域(33)之該第一閉合位置上,自該旋轉軸(x)出發沿徑向(R)視之,在該第一工具側臂(2)之該第一切割刃(12)與該第二工具側臂(3)之間的徑向末端上,形成留在該第一閉合位置上的一開口區域(35),其特徵在於: 該第一工具側臂(2)之該第一切割刃(12)具有兩個沿徑向(R)依次建構的第一及第二切割區域(15、16),該等切割區係透過一第一尖端狀連接區域(19)彼此銜接,其中,該第一尖端狀連接區域(19)在該第一閉合位置上亦形成該開口區域(35)之一緣邊(27)之一部分,以及,在該樞轉平面(E)內自該旋轉軸(x)出發的一第一徑線(R1)在約一半的高度(h)上貫穿該肩部(14),反向於該閉合方向(S)視之,該第一徑線係自外部抵靠在該第一尖端狀連接區域(19)上,該高度則係於在該樞轉平面(E)內延伸的一第二徑線(R2)的一垂直線(a)上截取,該第二徑線係在反向於該樞轉方向(S)視之的一最低點(37)處與該第一工具側臂(2)之該第二切割刃(13)接觸,其中,該垂直線(a)係延伸穿過該肩部(14)之在該樞轉方向(S)上伸出最遠的一區域(34)。
  2. 如請求項1前言之特徵或者如請求項1之手動切割工具,其特徵在於或者其中:該第一工具側臂(2)之該第一及第二切割刃(12、13)分別具有兩個沿徑向(R)依次佈置的第一及第二切割區域(15、16及17、18),該等切割區係透過第一及第二尖端狀連接區域(19、20)彼此銜接,其中,該等尖端狀連接區域(19、20)分別形成一凸形的過渡部,該過渡部係將分別配設有一凹形的緣邊(27)的該等第一及第二切割區域(15、16及17、18)隔開,以及,於外側抵靠在該等尖端狀連接區域(19、20)上的一直線(G)貫穿了形成在該第一與第二切割刃(12、13)之間的該肩部(14),其中,該肩部(14)之垂直於該直線(G)所截取的一伸出尺寸(v)係相當於該第二切割刃(13)之該第一切割區域(17)之由該直線(G)所跨越的區域之自該直線(G)沿相反方向垂直於該直線(G)所截取的一最大深度(t)的四倍或以上。
  3. 一種手動切割工具,具有兩個可繞一旋轉軸(x)沿一樞轉平面(E)相對彼此樞轉的工具側臂(2、3),即,一第一工具側臂(2)及一第二工具側臂(3),其中,該等工具側臂(2、3)在該旋轉軸(x)之一側形成諸柄部區段(5、6),在其另一側形成一切割口(11),其中,進一步地,該切割口(11)之諸工作面(9、10)配設有切割刃(12、13、21),且該第一工具側臂(2)之工作面(9)具有第一及第二切割刃(12、13),其中,該第一工具側臂(2)之該第一切割刃(12)在向該第二切割刃(13)之過渡處係在一閉合方向(S)上相對該第二切割刃(13)突出的一肩部(14)銜接,其中,當運動至此切割工具(1)之閉合位置時,該肩部(14)在一第一閉合位置上首次在一閉合區域(33)內到達與該第二工具側臂(3)的重疊位置,其中,在該閉合區域(33)之該第一閉合位置上,自該旋轉軸(x)出發沿徑向(R)視之,在該第一工具側臂(2)之該第一切割刃(12)與該第二工具側臂(3)之間的徑向末端上,形成留在該第一閉合位置上的一開口區域(35),其特徵在於: 該第一工具側臂(2)之該第一切割刃(12)具有兩個沿徑向(R)依次佈置的第一及第二切割區域(15、16),該等切割區係透過一第一尖端狀連接區域(19)彼此銜接,以及,就一第一緣邊(27)之朝向該第二切割刃(13)的徑向外區段而言僅建構在該第一工具側臂(2)上的該肩部(14)係相對於自該旋轉軸(x)出發的一第四徑線(R4)延伸,該徑線則係在該區段內之一交點(s)處,相對於該交點(s)而言實質上在該肩部(14)之一高度中間貫穿該肩部(14),且該區段實質上在其延伸度之一半或更大的範圍內沿與該第四徑線(R4)的切線(T)而在該交點(s)處延伸,其中,該高度係由分別垂直於該第四徑線(R4)直至該肩部(14)本身在閉合方向上與該第四徑線(R4)距離最遠的一第一測量點(MP1)以及直至該第二切割刃(13)之反向於該閉合方向的最遠的一第二測量點(MP2)所截取的尺寸(M1、M2)所形成,以及,分別自該交點(s)出發視之,該緣邊在該區段中係在該第一測量點(MP1)處過渡為一凸形曲線,在該第二測量點(MP2)處過渡為一凹形曲線。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切割工具,其中,該第一切割刃(12)在其整個長度(b)上以及該第二切割刃(13)實質上在其整個長度(c)上,可與該第二工具側臂(3)之一第三切割刃(21)彼此重疊,而該第三切割刃係在該第一及第二切割刃(12、13)之總和長度(d)上延伸。
  5. 如請求項1、2或4中任一項而但凡請求項4未回溯引用請求項3之切割工具,其中,該突出的肩部(14)僅建構在該第一工具側臂(2)上。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切割工具,其中,該第三切割刃(21)之相對於垂直投影中的一第三徑線(R3)所截取的長度(e)之自該旋轉軸(x)出發的第一半中建構有一第三尖端狀連接區域(24),而該連接區域係在該第一閉合位置上同樣形成該開口區域之緣邊(29)之一部分。
  7. 如請求項6之切割工具,其中,在該樞轉平面(E)內自該旋轉軸(x)出發的第三徑線(R3)未在該第三尖端狀連接區域(24)之另一邊貫穿該第二工具側臂(3),反向於該閉合方向(S)視之,該第三徑線係自外部抵靠在該第三尖端狀連接區域(24)上。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切割工具,其中,該第一尖端狀連接區域(19)與該第三尖端狀連接區域(24)係在徑向(R)上彼此錯開建構。
  9. 如請求項8之切割工具,其中,該第三尖端狀連接區域(24)係比該第一尖端狀連接區域(19)更靠近該旋轉軸(x)。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切割工具,其中,該第一工具側臂(2)之該第一及該第二切割刃(12、13)係建構為該第一工具側臂(2)之第一抵靠及支撐面(28)之緣邊(27),該第二工具側臂(3)之該第三切割刃(21)係建構為該第二工具側臂(3)之第二抵靠及支撐面(30)之緣邊(29),該第一抵靠及支撐面(28)與該第二抵靠及支撐面(30)在該閉合位置上部分重疊或齊平且部分重合,以及,該第一及第二抵靠及支撐面(28、30)分別在同一連續平面內或沿同一連續平面延伸。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切割工具,其中,該第一切割刃(12)之該第一切割區域(15)及該第二切割刃(13)之該第一切割區域(17)係沿在該樞轉平面(E)內延伸的相對於該旋轉軸(x)而言的同一第二徑線(R2)延伸。
  12.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切割工具,其中,該第一切割刃(12)直至該第一切割刃(12)在該閉合方向上伸出最遠的點在該第二徑線(R2)上所截取的長度(b),相當於該點在垂直於該第二徑線(R2)之方向上的突出尺寸的兩倍或以下。
  13. 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切割工具,其中,該第一工具側臂(2)之該第一抵靠及支撐面(28)整體,連同該肩部(14),配設有具有切割角(α、α')的切割邊(31、32)。
  14. 如請求項13之切割工具,其中,該切割角(α、α')在該第一工具側臂(2)之該第一及/或第二切割刃(12、13)之長度(b、c)上係為不同。
TW112130214A 2022-08-12 2023-08-11 手動切割工具 TW2024236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2120493.6 2022-08-12
DE102022129901.5 2022-11-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23627A true TW202423627A (zh) 2024-06-16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B202104105D0 (en) Cutting tool
EP4357053A4 (en) CUTTING TOOL
TW202423627A (zh) 手動切割工具
JP1762718S (ja) 調理用切削器
JP1762677S (ja) 調理用切削器
JP1762719S (ja) 調理用切削器
JP1763837S (ja) 調理用切削器
JP1753699S (ja) 調理用切削器
JP1753774S (ja) 調理用切削器
ES1303584Y (es) Herramienta desmontable
TW202423633A (zh) 手工具
TW202423632A (zh) 手工具
JP1732424S (ja) 切削工具用チップ
JP1731235S (ja) 切削工具用チップ
CA206000S (en) Cutting tool
CA203916S (en) Cutting tool
JP1691834S (ja) 切削工具用チップ
JP1745287S (ja) 切削工具用ホルダー
JP1753202S (ja) 切削工具用ホルダー
JP1745288S (ja) 切削工具用ホルダー
JP1745399S (ja) 切削工具用ホルダー
JP1759219S (ja) 工具用柄
JP1679462S (ja) 回転切削工具
JP1773071S (ja) 切削インサート
JP1773070S (ja) 切削インサー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