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15137A - 具有光耦合及轉換層的發光二極體與形成像素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光耦合及轉換層的發光二極體與形成像素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15137A
TW202415137A TW112146493A TW112146493A TW202415137A TW 202415137 A TW202415137 A TW 202415137A TW 112146493 A TW112146493 A TW 112146493A TW 112146493 A TW112146493 A TW 112146493A TW 202415137 A TW202415137 A TW 20241513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ixel
emitting
emitting diode
particl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46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芙瑞恩 呈妮斯卡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凱特伊夫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凱特伊夫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凱特伊夫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15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5137A/zh

Link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的是基於微發光二極體之顯示器的發光子像素和像素。本發明也提供了製造個別子像素、像素和像素陣列的方法。子像素包括雙層膜,其包括配置在發光二極體上的耦合層和配置在耦合層上的光發射層。

Description

具有光耦合及轉換層的發光二極體與形成像素之方法
本案關於具有光耦合及轉換層的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
色彩轉換顯示裝置中的像素包括在激發源(例如發光二極體)上的色彩轉換層。色彩轉換層典型而言包括磷光體,其能夠將來自激發源的光轉換成不同的顏色。舉例而言,來自藍色激發源的光可以使用適當的磷光體而轉換成紅光或綠光,以提供基於紅、綠、藍(red, green and blue,RGB)子像素的全彩顯示器。然而,色彩轉換裝置的製作受到幾項製造上的挑戰所阻礙。舉例而言,色彩轉換層中的感熱磷光體(例如量子點)暴露於激發源所產生的熱,這縮短了它們的使用壽命。附帶而言,許多彩色顯示裝置的製程須分開製造像素或子像素然後再融入顯示器中。於許多情形,這進一步包括分裝(binning)步驟以藉由像素或子像素的發射性質來將它們分類和分組,因此使製程沒有效率。
本發明提供的是基於發光二極體之顯示器的發光像素。本發明也提供了製造個別像素和像素陣列的方法。
像素的一具體態樣包括:基板、在基板上的紅子像素、在基板上的綠子像素、在基板上的藍子像素。紅子像素包括:第一發光二極體;第一耦合層,其配置在第一發光二極體上;以及紅光發射層,其包括配置在第一耦合層上的聚合基質中之發紅光的量子點和散射粒子。綠子像素包括:第二發光二極體;第二耦合層,其配置在第二發光二極體上;以及綠光發射層,其包括配置在第二耦合層上的聚合基質中之發綠光的量子點和散射粒子。藍子像素包括第三發光二極體。
於像素的某些具體態樣,耦合層包括配置於聚合基質中的散射粒子。於這些具體態樣,耦合層可以稱為光散射層。於其他具體態樣,耦合層是圓頂形特徵,其藉由提供彎曲介面而改善發光二極體和光發射層之間的光耦合,該彎曲介面相對於會發生在沒有耦合層之LED∕光發射層介面的光內反射而減少來自LED之光的內反射。耦合層的某些具體態樣是圓頂形並且包括配置在聚合基質中的散射粒子。
一種在基板上形成像素的方法,該基板具有第一發光二極體、第二發光二極體、第三發光二極體,該方法的一具體態樣包括:在第一發光二極體上形成第一子像素侷限特徵;將包括可固化的有機單體之第一形成膜的油墨組成物沉積到第一發光二極體上的第一子像素侷限特徵之中或之上;固化第一形成膜的油墨組成物以形成第一耦合層;將包括發紅光的量子點、散射粒子、可固化的有機單體之第一包含量子點的油墨組成物沉積到第一子像素侷限特徵之中或之上;固化第一包含量子點的油墨組成物,以形成包括配置於聚合基質中之發紅光的量子點和散射粒子的紅光發射層;在第二發光二極體上形成第二子像素侷限特徵;將包括可固化的有機單體之第二形成膜的油墨組成物沉積到在第二發光二極體上的第二子像素侷限特徵之中或之上;固化第二形成膜的油墨組成物以形成第二耦合層;將包括發綠光的量子點、散射粒子、可固化的有機單體之第二包含量子點的油墨組成物沉積到第二子像素侷限特徵之中或之上;以及固化第二包含量子點的油墨組成物,以形成包括配置於聚合基質中之發綠光的量子點和散射粒子的綠光發射層。於耦合層中包括散射粒子之顯示器的具體態樣,形成膜的油墨除了可固化的有機單體以外還將包括散射粒子。子像素侷限特徵可以在上述方法中同時或依序形成。
形成顯示器之方法的一具體態樣包括:在半導體基板上形成複數個像素,每個像素包括紅子像素、綠子像素、藍子像素;將基板切成片,每一片包括一或更多個但非全部的像素;以及將一或更多片轉移到顯示器基板。像素藉由以下而形成:在半導體基板上形成第一發光二極體、第二發光二極體、第三發光二極體;在第一發光二極體上形成第一子像素侷限特徵;在第二發光二極體上形成第二子像素侷限特徵;可選擇而言,在第三發光二極體上形成第三子像素侷限特徵;藉由將包括發紅光的量子點之油墨組成物沉積到第一像素侷限特徵之中或之上並且將油墨組成物乾燥成固態膜以提供紅子像素以在第一像素侷限特徵的第一發光二極體上形成紅光發射層;藉由將包括發綠光的量子點之油墨組成物沉積到第二像素侷限特徵之中或之上並且將油墨組成物乾燥成固態膜以提供綠子像素以在第二像素侷限特徵的第二發光二極體上形成綠光發射層;以及可選擇而言,藉由將包括發藍光的量子點之油墨組成物沉積到藍色像素侷限特徵之中或之上並且將油墨組成物乾燥成固態膜以在第三像素侷限特徵的第三發光二極體上形成藍光發射層。
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審視以下圖式、實施方式和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時將明白本發明的其他主要特徵和優點。
提供的是基於微發光二極體(micro-light-emitting diode,μLED)之顯示器的發光像素。也提供了製造個別像素和像素陣列的方法。
像素的基本具體態樣顯示於圖1。於此具體態樣,像素100包括:基板102、紅(R)子像素103、綠(G)子像素104、藍(B)子像素105。每個子像素是由像素井(106、107、108)所界定。第一LED 109是在第一像素井106中,第二LED 110是在第二像素井107中,第三LED 111是在第三像素井108中。LED舉例而言可以是藍光LED或紫外光(ultraviolet,UV) LED。藍光LED包括基於氮化鎵(GaN)的LED,其可以使用已知的磊晶生長和微影術圖案化技術而整合到GaN基板晶圓中。然而,可以使用其他的無機LED,包括其他III族氮化物半導體。
在紅子像素和綠子像素之LED上的是雙層膜,其包括配置在LED上的散射層(115、116)和配置在散射層上的光發射層(112、113)。這雙層膜能夠穿透在電磁頻譜之可見光區域中的光。雖然未顯示於圖1,但是於像素的某些具體態樣,包括LED是UV LED的具體態樣,藍子像素也包括雙層膜,其包括配置在LED上的散射層和配置在散射層上的光發射層。藉由在LED和光發射層之間提供插入的光散射層,則光發射層中的感熱磷光體(例如量子點)被屏蔽免於LED所產生的熱,這延長了它們的使用壽命。
散射層包括散射粒子(於圖1、2B、3以空心圓來代表),其配置於聚合基質中。散射粒子藉由作為來自底下LED之光的光散射中心而提供增進的光提取。這些散射粒子減少裝置中所波導的光量,因此增加裝置的光出耦合。因為來自LED的光可以極有方向性,所以進入光散射層之光的光通量可以在LED的正上方高於更周邊位置。藉由散射光,則散射粒子生成更均勻的光通量,這利於更均勻的裝置劣化,因此延長了裝置的使用壽命。
散射粒子(scattering particle,SP)可以是幾何散射粒子(geometric scattering particle,GSP)、電漿子散射奈米粒子(plasmonic scattering nanoparticle,PSNP)或其組合。應注意雖然PSNP一般而言將具有至少一奈米層級的尺度,亦即至少一尺度是不大於約1000奈米,但是奈米粒子不須為圓粒子。舉例而言,奈米粒子可以是長形粒子(例如奈米線)或不規則形狀的粒子。GSP也可以是但不須為奈米粒子。GSP所做的散射是由在粒子表面的折射來完成。GSP的範例包括金屬氧化物粒子,例如鋯氧化物(亦即氧化鋯)、鈦氧化物(亦即氧化鈦)、鋁氧化物(亦即氧化鋁)的粒子。PSNP的特性在於入射光在奈米粒子中激發出電子密度波,其生成從奈米粒子表面所延伸出來的局部振盪電場。PSNP的範例包括金屬奈米粒子,例如銀奈米粒子。
像素的其他具體態樣顯示於圖2A和圖2B。於圖2A的具體態樣,子像素103和104的LED (109、110)藉由圓頂形耦合層215和216而與它們的光發射層(112、113)分開。這些耦合層生成彎曲的介面,耦合層在此遇到光發射層,該介面相對於會發生在沒有耦合層或有平坦耦合層之LED∕光發射層介面的光內反射而用來減少來自LED之光的內反射。為了使內反射最小化,耦合層合意而言是由折射率相同或幾乎等高於底下LED的聚合物所形成。於圖2B的具體態樣,耦合層(215、216)包括配置於聚合基質中的散射粒子以增進光散射,如上所述。舉例而言,散射粒子可以分散於聚合基質中。雖然粒子均勻分散於基質中是想要的,但是分散不須為完美均勻,並且小量的粒子聚集典型而言是可容忍的。
光發射層包括磷光體粒子和∕或磷光體分子以及可選擇的散射粒子,其配置(譬如分散)於聚合基質中。於某些具體態樣,磷光體是量子點。然而,可以使用其他磷光體,例如氟矽酸鉀。於圖1~3所示之像素的具體態樣,量子點以實心圓來代表。光發射層中的散射粒子可以相同或不同於散射層中的散射粒子。量子點(quantum dot,QD)是小的結晶無機粒子,其吸收具有第一波長或第一範圍波長的入射輻射,並且將輻射能轉換成具有不同波長或不同範圍波長的光,該光以極窄部分的光譜從QD發射出來。QD所吸收和發射的輻射波長取決於它們的尺寸。因此,將適當尺寸和材料的QD以適當的濃度和比例併入光發射層中,則該層可以設計成吸收LED所發射而已通過光耦合∕散射層的光,並且將它至少部分轉換成不同波長的輻射。為了本揭示,吸收LED所發射的光並且將它轉換成紅光的QD稱為發紅光的QD,吸收LED所發射的光並且將它轉換成綠光的QD稱為發綠光的QD,並且吸收LED所發射的光並且將它轉換成藍光的QD稱為發藍光的QD。
雖然圖1~3所示的像素包括三個子像素,但是像素可以包含更多或更少的子像素。舉例而言,像素可以包含四個子像素,包括白子像素。替代選擇而言,像素可以包含從紅、綠、藍、白子像素所獨立選擇的二個子像素。
使用包含QD的光發射層來產生不同顏色的子像素是有利的,因為它所產生的子像素具有極均勻的發光性質。相對而言,形成具有專屬顏色(紅、綠或藍光LED)之LED的習用方法所產生的LED傾向於在它們的光發射上具有頻譜變化。結果,必須以LED的發射性質來對給定顏色的LED加以分類,然後將具有相同或極類似的發射性質者組合成批。這過程稱為分裝。分裝為製程增加了時間、複雜度和花費。相對而言,本像素設計允許將紅、綠、藍子像素做單塊整合而不須將LED分裝,雖然在不利用包含QD之光發射層的具體態樣中,分裝步驟可以用於藍子像素所用的藍光LED,。
於像素的某些具體態樣,光發射層沒有SP。然而,包括SP可以是有利的。在光發射層中利用SP而組合了QD可以增加光子在光發射層內部的散射,如此則光子和QD之間有更多交互作用,因此QD吸收和轉換了更多光,而增加了子像素的色彩轉換效率。關於PSNP,除了它們在光發射層中提供光散射效應以外,如果PSNP緊鄰光發射層中的一或更多個QD,則它們的電場還可以耦合到QD,藉此增進該層中之QD的光吸收和轉換。
如果LED是藍光LED,則藍子像素可以省略雙層膜,因為不須做光色轉換。然而,即使於像素之藍子像素不包括藍光發射層的具體態樣,光散射層仍可以提供在LED上,以便提供來自藍子像素之均質的藍光發射,其等同於或幾乎等同於紅和綠子像素所提供之均質的紅和綠光發射,使得發射之藍光的光學外觀(譬如朦朧度和鏡面發射)乃類似於發射的紅和綠光。可選擇而言,藍子像素可以至少部分填充了聚合物基質,其在藍子像素的基底至少部分穿透了來自藍光LED的藍光。
可選擇而言,像素和像素陣列可以具有保護層,其配置在它們所有或部分的暴露表面上以保護像素免於機械和∕或環境損傷。保護層可以是厚層,其覆蓋所有或部分之包含QD的光發射層。舉例而言,保護層的厚度可以在約1微米到約100微米之間。保護層可以是玻璃層、聚合膜(例如聚酞酸乙二酯(PET)、基於丙烯酸的聚合膜或類似者)、無機阻障層或二者的組合。至少部分的保護層應為半透明,這意謂它能夠穿透從子像素所發射的至少某些光,合意而言為大部分的光;然而,不需100%的穿透度。
耦合層(包括光散射層)和光發射層可以如下而形成於子像素中:將它們的個別成分包括在油墨組成物中、舉例而言使用噴墨印刷而將油墨組成物沉積到子像素井中、將印刷油墨組成物乾燥和∕或固化成固態膜。如在此所用,乾燥一詞是指從油墨組成物移除揮發性成分(例如溶劑和∕或水)的過程,其係藉由蒸發而可選擇的加熱或暴露於真空。固化是指包括油墨組成物中之單體成分交聯的過程。對於可固化的油墨組成物而言,固化典型而言連同乾燥而發生。在此所述的多樣油墨組成物可都加以乾燥,並且包括可固化的成分(譬如可固化的單體或寡聚物)之任何油墨組成物可加以固化。
可以選擇用於可噴墨的油墨之有效散射粒子的尺寸範圍是從約40奈米到約1微米,此視散射類型而定。然而,對於其他沉積方法來說,可以使用較大散射粒子,包括直徑高達約10微米的粒子。GSP典型地大於PSNP,並且此二種粒子一般而言將大於QD。僅以示例而言,於油墨組成物及其所形成之諸層的多種具體態樣,GSP所具有的有效尺寸範圍從約100奈米到約10微米,並且PSNP所具有的有效尺寸範圍從約10奈米到高達100奈米。
實質平坦的光散射層之形成可以是使用足夠的油墨來側向填充子像素井以形成跨越井的平坦層,如圖1所示。如在此所用,實質平坦層一詞包括幾乎但非完美地平坦跨越其表面的一層,但也包括舉例而言由於乾燥過程期間定住或材料輸送所生成的不完美表面。替代選擇而言,可以形成彎曲的耦合層,其使用一體積的油墨,其不整個側向填滿子像素井,而是形成以較低覆蓋率或無覆蓋率而覆蓋且局部化在LED上的一層,其在子像素井的基底周邊,如圖2A和2B之紅和綠子像素井的圓頂形耦合層(215、216)所示範。
在子像素井的LED上形成雙層膜之過程的一具體態樣,在將包含QD的油墨組成物沉積到子像素井中之前,耦合層完全形成於子像素井中。這可以如下所完成:將形成膜的油墨組成物(其包括有機黏結劑材料和可選擇的散射粒子和∕或溶劑)直接沉積到在井基底之LED上的子像素井中。有機黏結劑材料舉例而言可以是可固化的有機分子。這油墨組成物接著被固化或單純乾燥以在LED上形成耦合層。光發射層可以如下所形成:將包含QD的油墨組成物(其包括量子點和有機黏結劑材料以及可選擇的散射粒子和∕或溶劑)沉積在耦合層上。這油墨組成物接著被固化或單純乾燥以形成光發射層。油墨組成物中之有機可固化的分子固化以形成基質材料,並且可以包括多樣的有機單體、寡聚物和∕或聚合物,如下所更詳細討論。附帶而言,油墨組成物可以包括交聯劑、光起始劑(photoinitiator)或此二者。雖然子像素井可以具有各式各樣的形狀,但是矩形井適合噴墨印刷。
複數個像素可以在基板上形成陣列以提供顯示裝置(例如色彩轉換全彩顯示裝置)的光發射層。顯示裝置可以進一步包括保護性半透明保護層,其在像素陣列上和在用於控制連接到像素陣列的像素之像素驅動電路陣列上。
如上面剛剛所述,用於形成光發射層的油墨組成物可以沉積在固化∕乾燥的耦合層上。替代選擇而言,在用於形成耦合層的油墨組成物固化或乾燥成固態膜之前,用於形成光發射層的油墨組成物可以沉積在用於形成耦合層的油墨組成物上。二種油墨組成物然後可加以乾燥和∕或固化。於此具體態樣方法,雖然在固化或乾燥之前,二種油墨組成物之間可以發生某些擴散,但是油墨組成物可以做得充分不互溶以避免二種油墨組成物在沉積和固化∕乾燥過程的時間尺度上完全或實質完全混合。油墨舉例而言可以透過選擇溶劑和∕或單體而變得不互溶。如果油墨組成物在固化∕乾燥之前有部分混合,則耦合層和光發射層可以在介面區域317接合,如圖3示意所示,其中量子點擴散到先前沉積的耦合層中而生成了量子點濃度梯度。
單獨建構像素然後再將它們組裝於顯示器是可能的。尤其因為上面所討論的緣故,這可以不須將LED分裝就做到。然而,更有效率的是在同一基板上建構複數個像素。舉例而言,複數個像素可以製造在半導體基板上,例如GaN晶圓,其然後可以切割以分開像素。舉例而言使用噴墨印刷技術,並且使用圖案化的磷光體層(其譬如包含量子點),則每個像素可以在基板上形成子像素的三胞胎,包括紅、綠、藍子像素。結果則是單塊整合的裝置陣列,其能夠發射紅、綠和藍光輻射。在切割之後,單獨的全彩像素可以轉移和固定到顯示裝置的另一基板。因此,在此所述之發明的另一方面是形成顯示裝置的方法。方法執行上所使用的像素可以是一或更多個子像素,其包括雙層之光耦合和發射層,如在此所述;但也可以是一或更多個子像素,其僅包括光發射層而無底下的耦合層。在同一基板上一起形成子像素則不須:(a)在轉移過程之前先將不同基板上所形成的子像素融合在一起成為單獨像素;或(b)分別轉移紅、綠和藍子像素。結果,這方法可以大大減少轉移過程的複雜度。
形成顯示器之方法的一具體態樣包括在半導體基板400上形成複數個像素,如圖4示意所示,其中每個像素401是由一組紅子像素402、綠子像素403、藍子像素404所組成。每個像素藉由在基板上形成一組三個LED而製成。第一子像素井然後形成在第一LED上,並且第二子像素井形成在第二LED上,其中第一LED可以是一組三個LED中的任一者,並且第二LED可以是一組三個LED中的其他任一者。可選擇而言,第三子像素井可以形成在第三LED上。「形成在…上」(formed over)乃意謂像素井界定基板上之LED的周邊,使得LED是在子像素井的基底。紅光發射層形成在第一LED上以形成紅子像素,並且綠光發射層形成在第二LED上以形成綠子像素。如果LED是藍光LED,則不須在藍子像素上形成子像素井或藍光發射層,因為光轉換不是必要的。然而,可以包括這些特徵,如果發藍光的量子點會有助於調整藍子像素的發射特性,或者如果使用UV LED而非藍光LED。如在此所述的,光發射層和若存在的散射層可以藉由噴墨印刷包含量子點和∕或散射粒子之可噴墨的油墨組成物而形成。
像素井可以是包含沉積油墨的實體井。這井可以藉由在聚合層上的光微影術過程而形成。在此情形,光微影術過程在聚合物層中生成開口,所述開口接著作為包含油墨的特徵。然而,侷限沉積之油墨組成物的特徵(侷限特徵)不須是實體井(其譬如由側壁和基底所界定)。侷限特徵反而可以是侷限油墨組成物並且避免它們散布超出它們子像素邊界的任何基板結構和∕或屬性。舉例而言,侷限特徵可以是由晶圓基板上之表面能的局部改變所提供。於該情形,由於表面能的局部改變而將油墨固定在基板上來達成油墨侷限。沒有實體的油墨包含;具有表面能之局部改變的基板區域則作為侷限特徵。於又一選項,晶圓的整體表面能做出刻度盤(dialed-in),使得油墨以不需實體像素井的方式來散布,因為晶圓提供包含的表面能就提供了油墨組成物侷限。因此,雖然在此所述的像素是由使用子像素井的具體態樣所示範,不過所述具體態樣的井可以由其他侷限特徵所取代。
半導體基板(譬如GaN晶圓)然後切成片505 (圖5),其中每片包括將構成顯示器的一或更多個但非全部的像素。舉例而言,所述片可以各包括單一離散的像素或小數目的像素(譬如2到10個)。
將包含量子點的油墨組成物沉積到子像素井中可以在切割基板之前以晶圓層級來做,或者可以在將油墨組成物沉積到子像素井中之前先切割基板。於後一具體態樣,切片可以使用黏著膜而暫時維持在一起以用於後續的沉積步驟。所述片然後可以單獨轉移到顯示裝置基板(例如背板)。
為了從像素發射高品質的白光,合意的是綠光發射的光通量高於紅光發射和藍光發射的光通量。舉例而言,可以合意的是綠光發射為最高並且藍光發射為最低。因此,像素可以設計成使得綠子像素具有最高的發射表面積,而紅和藍子像素具有相同尺寸的發射表面積。替代選擇而言,藍子像素可以具有最小的發射表面積。發射表面積是指當裝置在操作時光離開子像素所經過的表面積。子像素之間的面積比例可加以優化以達成具有最高亮度和∕或最佳電力效率的所需白點。 <油墨組成物>
以下教導關於油墨組成物的多種具體態樣,其一旦印刷並且乾燥和∕或固化則形成薄聚合層,包括在此所述的光耦合層和光發射層。油墨組成物的多種具體態樣可加以印刷,舉例而言乃使用工業噴墨印刷系統,其可以容罩在氣體封罩中。「氣體封罩」(gas enclosure)乃定義為具有維持成清淨且乾燥的處理環境之受控環境的內部。
在此所述的組成物稱為「油墨組成物」(ink 組成物),因為組成物的多種具體態樣可以使用諸多技術(包括印刷技術)來施加,而習用的油墨已經藉此施加到基板。此種印刷技術舉例而言包括噴墨印刷、網版印刷、熱轉移印刷、柔版印刷和∕或平版印刷。然而,油墨組成物的多種具體態樣也可以使用其他披覆技術來施加,舉例而言像是噴塗、旋塗和類似者。再者,油墨組成物不須包含發色劑,例如染料和顏料,其出現在某些習用的油墨組成物中。
油墨組成物的某些具體態樣包括聚合物和∕或形成聚合物的成分,舉例而言但不限於:多樣的丙烯酸單體,例如單或多牙丙烯酸;多樣的甲基丙烯酸單體,例如單或多牙甲基丙烯酸;及其共聚物和混合物。聚合物成分可以使用熱固化(譬如烘烤)、UV固化、電子束固化及其組合來固化。如在此所用,聚合物和共聚物可以包括任何形式的聚合物成分,其可以調配成油墨並且在基板上固化以形成有機聚合層。此種聚合成分可以包括聚合物、共聚物及其前驅物,舉例而言但不限於單體、寡聚物和樹脂。
除了多官能性交聯劑以外,油墨組成物的某些具體態樣還包括一或更多種單(甲基)丙烯酸單體、一或更多種二(甲基)丙烯酸單體、或單(甲基)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單體的組合。如在此所用,「(甲基)丙烯酸單體」((meth)acrylic monomer)一詞是指所述單體可以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油墨組成物的某些具體態樣進一步包括交聯性光起始劑。可以用來印刷一或更多個添加了QD和∕或SP的聚合層之可噴射的油墨組成物類型描述於美國專利第9,909,022號、美國專利第10,190,018號、專利合作條約公告案第WO2019079037A1號,其整個內容併於此以為參考。
單(甲基)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單體是醚和∕或酯化合物,其具有形成薄膜的性質和散布性質,這使它們適合用於噴墨印刷應用。以油墨組成物的成分來說,這些單體所可以提供的組成物在噴墨印刷溫度範圍(包括室溫)是可噴射的。一般而言,對於可用於噴墨印刷應用的油墨組成物來說,油墨組成物的表面張力、黏滯度、潤溼性質應設計成允許組成物經由噴墨印刷噴嘴配送,而在用於印刷的溫度(譬如約22°C的室溫,或在較高溫度,舉例而言高達約40°C)不乾在噴嘴上或阻塞噴嘴。一旦調配了,則油墨組成物的多種具體態樣可以具有在合意的噴射溫度下之舉例而言在約2厘泊和約30厘泊之間的黏滯度(舉例而言包括在約5厘泊和約10厘泊之間),以及在相同溫度下而在每公分約25達因和每公分約45達因之間的表面張力(舉例而言包括在每公分約30達因和每公分約42達因之間,以及在每公分約28達因和每公分約38達因之間)。
用於油墨組成物的單獨單體之適合的黏滯度和表面張力將取決於給定油墨組成物中出現之其他成分的黏滯度和表面張力以及油墨組成物中之每個成分的相對量。然而,一般來說,單(甲基)丙烯酸單體和二(甲基)丙烯酸單體將在22°C下所具有的黏滯度範圍是從約4厘泊到約22厘泊,包括在22°C下約4厘泊到約18厘泊,以及在22°C下的表面張力範圍從每公分約30達因到每公分41達因,包括在22°C下範圍從每公分約32達因到每公分41達因。測量黏滯度和表面張力的方法是熟知的,並且包括使用市售可得的流變儀(譬如DV-I Prime Brookfield流變儀)和張力計(譬如SITA氣泡壓力張力計)。
於油墨組成物的某些具體態樣,如果油墨組成物的黏滯度和∕或表面張力沒有有機溶劑而落於這些範圍以外,則可以添加有機溶劑以調整油墨組成物的黏滯度和∕或表面張力。
可用於形成圓頂形耦合層之油墨組成物的具體態樣包括高折射率的聚合物或高折射率的粒子–聚合物複合物。對於這些應用來說,高折射率是指折射率至少1.5。粒子–聚合物複合物包括在聚合物基質中的高折射率粒子。複合物中的粒子尺寸則使得它們不作為散射粒子。示範而言,Pixelligent所販售的氧化鋯奈米粒子可以包括在油墨組成物中。典型而言,粒子–聚合物複合物中的粒子將具有約20奈米或更小的直徑。
單(甲基)丙烯酸單體和二(甲基)丙烯酸單體舉例而言可以是線性脂族單(甲基)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或者可以包括環狀和∕或芳香基。於可噴墨印刷的油墨組成物之多種具體態樣,單(甲基)丙烯酸單體和∕或二(甲基)丙烯酸單體是聚醚。單體合意而言是極性、低蒸氣壓的單體而具有比較高的沸點。
適合的(甲基)丙烯酸單體包括但不限於:烷基或芳基(甲基)丙烯酸,例如甲基(甲基)丙烯酸、乙基(甲基)丙烯酸、苄基(甲基)丙烯酸;環三羥甲丙烷縮甲醛(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烷氧化四氫糠酯;苯氧烷基(甲基)丙烯酸,例如(甲基)丙烯酸2-苯氧乙酯和(甲基)丙烯酸苯氧甲酯;以及(甲基)丙烯酸2(2-乙氧乙氧)乙酯。其他適合的二(甲基)丙烯酸單體包括1,6-己二醇二丙烯酸;1,12-十二二醇二(甲基)丙烯酸;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二(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以及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單體,包括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單體和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單體,其所具有的數目平均分子量範圍舉例而言從每莫耳約230公克到每莫耳約440公克。舉例而言,油墨組成物可以包括聚乙二醇200二甲基丙烯酸和∕或聚乙二醇200二丙烯酸,其具有每莫耳約330公克的數目平均分子量。可以單獨或組合地包括於油墨組成物之多種具體態樣中的其他單和二(甲基)丙烯酸單體包括丙烯酸二環戊氧乙酯(DCPOEA)、丙烯酸異莰酯(ISOBA)、甲基丙烯酸二環戊氧乙酯(DCPOEMA)、甲基丙烯酸異莰酯(ISOBMA)、甲基丙烯酸N-十八酯(OctaM)。也可以使用ISOBA和ISOBMA的同系物(合起來稱為ISOB(M)A同系物),其中環上的一或更多個甲基被氫取代。
於可噴墨印刷之油墨組成物的多種具體態樣,二(甲基)丙烯酸單體是烷氧化脂族二(甲基)丙烯酸單體。這些包括包含新戊二醇基的二(甲基)丙烯酸,包括烷氧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例如丙氧化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和乙氧化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包含新戊二醇基的二(甲基)丙烯酸之多種具體態樣的分子量範圍是從每莫耳約200公克到每莫耳約400公克。這包括分子量範圍從每莫耳約280公克到每莫耳約350公克之包含新戊二醇的二(甲基)丙烯酸,並且進一步包括分子量範圍從每莫耳約300公克到每莫耳約330公克之包含新戊二醇的二(甲基)丙烯酸。多樣之包含新戊二醇基的二(甲基)丙烯酸單體是市售可得的。舉例而言,丙氧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可以購自Sartomer公司的商品SR9003B,亦可購自Sigma Aldrich公司的商品Aldrich-412147 (每莫耳約330公克;黏滯度在24°C約18厘泊;表面張力在24°C為每公分約34達因)。新戊二醇二丙烯酸也可以購自Sigma Aldrich公司的商品Aldrich-408255 (每莫耳約212公克;黏滯度約7厘泊;表面張力每公分約33達因)。
可以形成高折射率的聚合性耦合層之單體的範例包括形成折射率至少1.5之聚合層的單體。此種單體的特定範例包括三環癸二甲醇二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苄酯、雙酚-A環氧二丙烯酸、丙烯酸苯硫乙酯、硫化雙(甲基丙烯醯硫苯)、丙烯酸鋯、羧乙基丙烯酸鉿。
多官能性(甲基)丙烯酸交聯劑合意而言具有至少三個反應性(甲基)丙烯酸基。因此,多官能性(甲基)丙烯酸交聯劑舉例而言可以是三(甲基)丙烯酸、四(甲基)丙烯酸和∕或更高官能性(甲基)丙烯酸。新戊四醇四丙烯酸或新戊四醇甲基丙烯酸、二(三羥甲丙烷)四丙烯酸、二(三羥甲丙烷)四甲基丙烯酸是可以使用作為主要交聯劑之多官能性(甲基)丙烯酸的範例。在此使用「主要」(primary)一詞是指油墨組成物的其他成分也可以參與交聯,雖然那不是它們的主要功用。
可用於噴墨印刷包含QD的層和包含散射粒子的層之油墨組成物將進一步包括分散於有機黏結劑材料中的QD和∕或散射粒子。散射粒子舉例而言可以是GSP和∕或PSNP。油墨組成物可以包括多於一種的粒子。舉例而言,用於形成光發射層之油墨組成物的多種具體態樣包含:QD和PSNP的混合物;QD和GSP的混合物;或QD、GSP和PSNP的混合物。用於形成特定顏色(紅、綠或藍)的子像素之包含QD的油墨組成物將包括把來自LED的光轉換成該顏色的QD。
包含GSP的油墨組成物可以包括多於一種的GSP,其中不同類型的GSP之差異在於標稱粒子尺寸和∕或形狀、粒子材料或此二者。類似而言,包含PSNP的油墨組成物可以包括多於一種的PSNP,其中不同類型的PSNP之差異在於標稱粒子尺寸和∕或形狀、粒子材料或此二者。
QD可選擇而言包括加蓋配位基的表面膜。這些加蓋配位基有助於鈍化QD並且穩定之以免聚集,其經常由於QD之溶液相生長的結果而出現。附帶而言,第二種配位基(其在此稱為可交聯的配位基)可以包括在包含QD的油墨組成物中。可交聯的配位基附接於QD (典型而言乃經由氫鍵形成),並且隨著油墨組成物固化而也共價交聯於當中的聚合物成分。可交聯的配位基是單體,其特性在於它們所具有的一或更多個官能基具有可聚合的雙鍵(例如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基),以及具有經歷對油墨組成物中之QD表面做特定附接的官能基。單體可以進一步包括間隔鏈來分開這些官能基。此種可交聯之配位基的雙官能性保持QD分散於可固化的油墨組成物中並且避免它們在固化過程期間的再聚集。舉例而言,包含羧基(-COOH)、胺基(-NR 2,其中R是H原子或烷基)、巰基(-SH)的單體對於II-VI族元素組成的QD具有強結合親和性。丙烯酸2-羧乙酯(2CEA)是可交聯的配位基範例,其用於十八胺所加蓋之核殼結構之(octadecylamine-capped core-shell) CdSe∕ZnS的QD。
於油墨組成物的某些具體態樣,單(甲基)丙烯酸和∕或二(甲基)丙烯酸單體以重量計則是油墨組成物的主要成分。這些油墨組成物的多種具體態樣具有單(甲基)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單體之組合含量,其範圍從約65重量%到約96重量%。(亦即油墨組成物中所有的單(甲基)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單體之組合重量佔了油墨組成物的約65重量%到約96重量%,雖然油墨組成物不須包括單(甲基)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單體二者)。這包括的油墨組成物具體態樣所具有之單(甲基)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單體組合含量範圍從約65重量%到約96重量%,以及範圍從約75重量%到95重量%,並且進一步包括油墨組成物具體態樣所具有之單(甲基)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單體組合含量範圍從約80重量%到90重量%。油墨組成物的某些具體態樣僅包括單一種單(甲基)丙烯酸單體或單一種二(甲基)丙烯酸單體,而其他具體態樣包括二或更多種單(甲基)丙烯酸單體和∕或二(甲基)丙烯酸單體的混合物。舉例而言,油墨組成物的多種具體態樣包括二種單(甲基)丙烯酸單體、二種二(甲基)丙烯酸單體、或是單(甲基)丙烯酸單體組合了二(甲基)丙烯酸單體。二種單體的重量比例可以做顯著變化以便設計油墨組成物的黏滯度、表面張力、形成膜的性質。示範而言,包括單或二(甲基)丙烯酸單體二者之油墨組成物的某些具體態樣包括第一單(甲基)丙烯酸或二(甲基)丙烯酸單體和第二單(甲基)丙烯酸或二(甲基)丙烯酸單體,其重量比例範圍是從95:1到1:2,包括重量比例範圍從12:5到1:2。這包括油墨組成物具體態樣之第一單(甲基)丙烯酸或二(甲基)丙烯酸單體對第二單(甲基)丙烯酸或二(甲基)丙烯酸單體的重量比例範圍從12:5到4:5;進一步包括油墨組成物具體態樣之第一單(甲基)丙烯酸或二(甲基)丙烯酸單體對第二單(甲基)丙烯酸或二(甲基)丙烯酸單體的重量比例範圍從5:4到1:2;以及再一步包括油墨組成物具體態樣之第一單(甲基)丙烯酸或二(甲基)丙烯酸單體對第二單(甲基)丙烯酸或二(甲基)丙烯酸單體的重量比例範圍是從5:1到5:4。對於本段落所述的重量百分比和重量比例,出現於油墨組成物中的任何交聯配位基不視為單(甲基)丙烯酸或二(甲基)丙烯酸單體。
油墨組成物的某些具體態樣所包括的QD具有從約0.1重量%到約5重量%的QD濃度範圍,包括從約0.5重量%到約2重量%的QD濃度範圍,雖然可以採用這些範圍以外的濃度。PSNP的濃度可以極低,因為即使微量的PSNP可以對包含QD的層之發射性質造成大差異。因此,於包含QD和PSNP二者的油墨組成物,PSNP的濃度一般而言將實質低於QD的濃度。示範而言,油墨組成物的多種具體態樣所具有之PSNP濃度範圍從約0.01重量%到約5重量%,包括從約0.01重量%到約1重量%以及從約0.02重量%到約0.1重量%的PSNP濃度範圍。示範而言,油墨組成物的多種具體態樣所具有的GSNP濃度範圍從約0.01重量%到12重量%,包括從約1重量%到約10重量%的GSNP濃度範圍。
用於印刷包含QD的發射層之油墨組成物的其他具體態樣可以具有高於上面討論的QD填裝。舉例而言,包含QD的油墨組成物之多種具體態樣具有從約5重量%到約50重量%的QD濃度範圍,包括從約10重量%到約35重量%的QD濃度範圍。結果,這些油墨組成物的單(甲基)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單體含量將低於上面所討論。舉例而言,用於彩色濾光器之包含QD的油墨組成物之多種具體態樣可以具有含量範圍從約50重量%到約90重量%的單(甲基)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單體。這包括油墨組成物具體態樣所具有之單(甲基)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單體的含量範圍從約60重量%到80重量%,並且進一步包括油墨組成物具體態樣所具有之單(甲基)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單體的含量範圍從約65重量%到75重量%。有機溶劑可以添加到這些油墨組成物以提供適合噴墨印刷的黏滯度和∕或表面張力,如上所討論。適合的有機溶劑包括酯和醚。可以包括在油墨組成物中的有機溶劑範例包括高沸點有機溶劑,包括沸點至少200°C的有機溶劑。這包括沸點是至少230°C、至少250°C或甚至至少280°C的有機溶劑。二醇和乙二醇(例如丙二醇、戊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是可以使用之高沸點有機溶劑的範例。也可以使用高沸點非質子性溶劑,包括沸點至少240°C的非質子性溶劑。環丁碸(1,1-二氧-2,3,4,5-四氫噻吩)也已知為四亞甲碸,是比較高沸點的非質子性溶劑的範例。其他非限制的範例性有機溶劑可以包括茬、1,3,5-三甲苯、丙二醇甲醚、甲萘、苯甲酸甲酯、四氫萘、二甲基甲醯胺、萜品醇、苯氧乙醇、丁醯苯。如果有機溶劑包括在油墨組成物中,則上述QD和單體濃度乃基於油墨組成物的固體含量。
對於油墨組成物的多種具體態樣,多官能性(甲基)丙烯酸交聯劑可以占了油墨組成物的約4重量%到約10重量%。一般而言,將包括之光起始劑的份量範圍從約0.1重量%到約10重量%,包括從約0.1重量%到約8重量%的份量範圍。
用於給定油墨組成物的特定光起始劑合意而言乃選擇成使得它們在不損傷製造裝置所用之材料的波長下活化。可以使用氧化丙醯膦光起始劑,雖然要了解可以使用各式各樣的光起始劑。舉例而言,也可以考慮但不限於來自α-羥酮、苯基乙醛酸、α–胺酮類的光起始劑。為了起始基於自由基的聚合,多樣類型的光起始劑可以具有在約200奈米到約400奈米之間的吸收輪廓。對於在此揭示之油墨組成物和印刷方法的多種具體態樣,氧化2,4,6-三甲苯甲醯-二苯膦(TPO)和2,4,6-三甲苯甲醯-二苯膦酸具有合意的性質。丙醯膦光起始劑的範例包括:Irgacure ®TPO (先前也可得自商品Lucirin ®TPO)起始劑,其用於UV固化而以商品Irgacure ®TPO來販售,其為在380奈米吸收的第一型溶血起始劑;Irgacure ®TPO-L,其為在380奈米吸收的第一型光起始劑;以及Irgacure ®819,其在370奈米吸收。示範而言,或可使用在標稱波長範圍從350奈米到395奈米、輻射能密度每平方公分高達1.5焦耳來發射的光源以固化包括TPO光起始劑的油墨組成物。使用適當的能源,則可以達成高程度的固化。舉例而言,固化膜的某些具體態樣具有90%或更大的固化度,如傅立葉轉換紅外線(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譜儀所測量。
雖然油墨組成物的多種具體態樣包括光起始劑,但是可以使用其他類型的起始劑以取代或附加於光起始劑。舉例而言,其他適合的固化起始劑包括熱起始劑和使用其他類型的能量來誘發聚合的起始劑(例如電子束起始劑)。
若聚合的起始化可以由光所誘發,則油墨組成物可以製備成避免暴露於光。關於本教導之油墨組成物的製備,為了確保多樣組成物的穩定性,組成物的製備可以是在黑暗或照明極昏暗的房間中或在照明受到控制以排除會誘發聚合之波長的設施中。此種波長一般而言包括低於約500奈米的光。
於一種調配包含QD和∕或包含SP之油墨組成物的示例性方法,單(甲基)丙烯酸和∕或二(甲基)丙烯酸單體及多官能性(甲基)丙烯酸交聯劑與光起始劑混合在一起以形成起始可固化的單體摻合物。如果油墨組成物將包括可交聯的配位基,則它們也可以添加到可固化的單體摻合物。然後QD和∕或GSP和∕或PSNP分散於可固化的單體摻合物中以形成分散物。QD和其他粒子可以用水性或非水性而基於有機溶劑之分散物的形式來添加。若如此,則水或有機溶劑可選擇而言可以從分散物移除以形成第二分散物。接著準備好油墨組成物以供使用並且應避光儲存。一旦製備了油墨組成物,則它們可以藉由存在分子篩珠(molecular sieve beads)下混合達一天或更久而脫水,然後儲存在乾燥惰性大氣(例如壓縮乾大氣空氣)下。
油墨組成物可以使用印刷系統來印刷,例如美國專利第8,714,719號所述,其整個併於此。膜可以使用UV輻射、熱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譬如電子束)而在惰性氮環境中固化。
「示例性」(illustrative)一詞用於此以意謂作為範例、例子或示範。在此描述成「示例性」的任何方面或設計未必要解讀成比其他方面或設計更佳或有利。進一步而言,為了揭示並且除非另有指定,否則不定冠詞(a或an)意謂「一或更多個」(one or more)。
前面已經為了示範和描述而呈現了本發明之示例性具體態樣的敘述。它不打算是窮盡的或將本發明限制於所揭示的精確形式,並且鑒於上面教導,修改和變化是可能的或可以從本發明的實施來獲得。選擇和描述了具體態樣以便解釋本發明的原理並且作為本發明的實際應用,以讓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能夠以多種具體態樣和以適合思及之特殊用途的多樣修改來利用本發明。本發明的範圍企圖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同者來界定。
100:像素 102:基板 103:紅子像素 104:綠子像素 105:藍子像素 106:第一像素井 107:第二像素井 108:第三像素井 109:第一發光二極體(LED) 110:第二LED 111:第三LED 112:光發射層 113:光發射層 115:散射層 116:散射層 215:耦合層 216:耦合層 317:介面區域 400:半導體基板 401:像素 402:紅子像素 403:綠子像素 404:藍子像素 505:片 B:藍子像素 G:綠子像素 R:紅子像素
下文將參考伴隨圖式來描述本發明的示例性具體態樣,其中圖式的相同數字代表相同的元件。
[圖1]是顯示像素的一具體態樣之截面圖的示意圖解,其包括在子像素之發光二極體上的光散射層和光發射層。
[圖2A]是顯示像素的另一具體態樣之截面圖的示意圖解,其中圓頂形耦合層局部化在發光二極體上。
[圖2B]是圖2A之像素的示意圖解,其中圓頂形耦合層包括散射性奈米粒子。
[圖3]是顯示像素的另一具體態樣之截面圖的示意圖解,其中雙層膜的光散射層和光發射層是由梯度介面區域所接合。
[圖4]是顯示部分基板之俯視圖的示意圖解,其具有複數個像素。
[圖5]是圖4基板之俯視圖的示意圖解,其被切以形成離散的像素。
100:像素
102:基板
103:紅(R)子像素
104:綠(G)子像素
105:藍(B)子像素
106:第一像素井
107:第二像素井
108:第三像素井
109:第一發光二極體(LED)
110:第二LED
111:第三LED
112:光發射層
113:光發射層
115:散射層
116:散射層

Claims (42)

  1. 一種像素,其包括: 基板; 在該基板上的紅子像素,該紅子像素包括: 第一發光二極體; 圓頂形的第一散射層,其配置在該第一發光二極體上方;以及 紅光發射層,其包括配置在該第一散射層上方的聚合基質中之發紅光的粒子和散射粒子; 在該基板上的綠子像素,該綠子像素包括: 第二發光二極體; 圓頂形的第二散射層,其配置在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上方;以及 綠光發射層,其包括配置在該第二散射層上方的聚合基質中之發綠光的粒子和散射粒子;以及 在該基板上的藍子像素,該藍子像素包括: 第三發光二極體。
  2. 如請求項1的像素,其中該第一發光二極體、第二發光二極體以及該第三發光二極體中的每一個是藍光發光二極體。
  3. 如請求項2的像素,其中所述藍光發光二極體是基於氮化鎵的二極體。
  4. 如請求項1的像素,其中該第一發光二極體、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以及該第三發光二極體是紫外光發光二極體,並且該藍子像素包括: 圓頂形的第三散射層,其配置在該第三發光二極體上方;以及 藍光發射層,其包括配置在該第三散射層上方的聚合基質中之發藍光的粒子和散射粒子。
  5. 如請求項1的像素,其中該第一散射層局部化在該第一發光二極體上方,該第二散射層局部化在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上方,或者該第一散射層和該第二散射層分別局部化在該第一發光二極體和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上方。
  6. 一種像素,其包括: 基板; 在該基板上的紅子像素,該紅子像素包括: 第一發光二極體; 圓頂形的第一散射層,其配置在該第一發光二極體上方;以及 紅光發射層,其包括配置在該第一散射層上的聚合基質中之發紅光的粒子和散射粒子; 在該基板上的綠子像素,該綠子像素包括: 第二發光二極體; 圓頂形的第二散射層,其配置在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上方;以及 綠光發射層,其包括配置在該第二散射層上的聚合基質中之發綠光的粒子和散射粒子;以及 在該基板上的藍子像素,該藍子像素包括: 第三發光二極體,其中該第一散射層藉由具有梯度的介面區域而與該紅光發射層分開,該介面區域中之發紅光的粒子接近該第一散射層的濃度低於接近該紅光發射層的濃度;及∕或其中該第二散射層藉由具有梯度的介面區域而與該綠光發射層分開,該介面區域中之發綠光的粒子接近該第二散射層的濃度低於接近該綠光發射層的濃度。
  7. 如請求項6的像素,其中該綠子像素的發射表面積大於該紅子像素的發射表面積,並且該紅子像素的發射表面積大於該藍子像素的發射表面積。
  8. 一種色彩轉換顯示裝置,其包括: 顯示裝置基板; 複數個像素,其排列在該顯示裝置基板上,在所述複數個像素中的每個像素包括: 紅子像素,該紅子像素包括: 第一發光二極體; 圓頂形的第一散射層,其設置在該第一發光二極體上方;以及 紅光發射層,其包括配置在該第一散射層上的聚合基質中之發紅光的粒子和散射粒子; 綠子像素,該綠子像素包括: 第二發光二極體; 圓頂形的第二散射層,其設置在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上方;以及 綠光發射層,其包括配置在該第二散射層上的聚合基質中之發綠光的粒子和散射粒子;以及 藍子像素,該藍子像素包括: 第三發光二極體;以及 半透明保護層,其設置在所述複數個像素上方。
  9. 一種在基板上形成像素的方法,該基板包括第一發光二極體、第二發光二極體以及第三發光二極體,該方法包括: 形成第一侷限特徵於該第一發光二極體上方; 將包括散射粒子及可固化的有機單體之第一形成膜組成物沉積於該第一發光二極體上方; 固化該第一形成膜組成物以形成第一散射層; 將包含組成物的第一光發射粒子沉積於該第一散射層上方,該組成物包括發紅光的粒子、散射粒子及可固化的有機單體; 固化包含組成物的該第一光發射粒子以形成紅光發射層; 形成第二侷限特徵於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上方; 將包含散射粒子及可固化的有機單體的第二形成膜組成物沉積於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上方; 固化該第二形成膜組成物以形成第二散射層; 將包含組成物的第二光發射粒子沉積於該第二散射層上方,該組成物包括發綠光的粒子、散射粒子及可固化的有機單體;以及 固化含有組成物的該第二光發射粒子以形成綠光發射層。
  10. 如請求項9的方法,其中該第一形成膜組成物、包含組成物的該第一光發射粒子、該第二形成膜組成物以及包含組成物的該第二光發射粒子中的至少一者是藉由噴墨印刷來被沉積。
  11. 如請求項9的方法,其中該第一發光二極體以及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中的每一者是被整合至該基板的基於氮化鎵的發光二極體。
  12. 如請求項9的方法,其中該第一發光二極體以及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中的每一者是藍光發光二極體。
  13. 如請求項9的方法,其中該第一發光二極體以及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中的每一者是紫外光發光二極體。
  14. 如請求項13的方法,其還包括: 形成第三侷限特徵於該第三發光二極體上方; 將包含可固化的有機單體的第三形成膜組成物形成於該第三發光二極體上方; 固化該第三形成膜組成物以形成耦合層; 將包含組成物的第三光發射粒子沉積於該耦合層上方,該組成物包括發藍光的量子點、散射粒子以及可固化的有機單體;以及 固化含有組成物的該第三光發射粒子以形成藍光發射層。
  15. 如請求項9的方法,其中在沉積含有組成物的該第一光發射粒子之前固化該第一形成膜組成物,且/或在沉積含有組成物的該第二光發射粒子之前固化該第二形成膜組成物,且/或在沉積含有組成物的該第三光發射粒子之前固化該第三形成膜組成物。
  16. 如請求項9的方法,其中在該第一形成膜組成物被固化之前沉積含有組成物的該第一光發射粒子,且/或在該第二形成膜組成物被固化之前沉積含有組成物的該第二光發射粒子,且/或在該第三形成膜組成物被固化之前沉積含有組成物的該第三光發射粒子。
  17. 一種形成色彩轉換顯示裝置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形成複數個像素於顯示裝置基板上,其中使用如請求項9中所述的方法來將所述像素形成於該顯示裝置基板上。
  18. 一種形成顯示器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在半導體基板上形成複數個像素,每個像素包含紅子像素、綠子像素和藍子像素,其中所述像素由下列步驟形成: 形成第一發光二極體、第二發光二極體以及第三發光二極體於該半導體基板上; 形成第一侷限特徵於該第一發光二極體上方; 形成第二侷限特徵於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上方; 藉由沉積含有發紅光的粒子和散射粒子的墨水於該第一發光二極體上方並且固化該墨水以提供所述紅子像素來形成紅光發射層於該第一發光二極體上方; 藉由沉積含有發綠光的粒子和散射粒子的墨水於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上方並且固化該墨水以提供所述綠子像素來形成綠光發射層於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上方;以及 藉由沉積含有發藍光的粒子和散射粒子的墨水於該第三發光二極體上方並且固化該墨水以提供所述藍子像素來形成藍光發射層於該第三發光二極體上方; 將該基板切成片,每一片包括一或更多個但非全部的所述像素;以及 將一或更多的所述片轉移到顯示器基板。
  19. 如請求項18的方法,其中該第一發光二極體、該第二發光二極體及該第三發光二極體中之每一者是被整合至該基板的基於氮化鎵的發光二極體。
  20. 如請求項18的方法,其中所述綠子像素所具有的發射表面積大於所述紅子像素的發射表面積以及所述藍子像素的發射表面積。
  21. 如請求項18的方法,其中包含發紅光的量子點的該墨水以及包含發藍光的量子點的該墨水中的至少一者是藉由噴墨印刷來沉積。
  22. 一種像素,其包括: 基板; 在該基板上的紅子像素,該紅子像素包括: 第一發光二極體; 第一散射層,其配置在該第一發光二極體上方;以及 紅光發射層,其包括配置在該第一散射層上的聚合基質中之發紅光的粒子和散射粒子; 在該基板上的綠子像素,該綠子像素包括: 第二發光二極體; 第二散射層,其配置在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上方;以及 綠光發射層,其包括配置在該第二散射層上的聚合基質中之發綠光的粒子和散射粒子;以及 在該基板上的藍子像素,該藍子像素包括: 第三發光二極體。
  23. 如請求項22的像素,其中該第一發光二極體、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以及該第三發光二極體中之每一者是藍光發光二極體。
  24. 如請求項23的像素,其中所述藍光發光二極體是基於氮化鎵的二極體。
  25. 如請求項22的像素,其中該第一發光二極體、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以及該第三發光二極體是紫外光發光二極體,並且該藍子像素包括: 圓頂形的第三散射層,其配置在該第三發光二極體上方;以及 藍光發射層,其包括配置在該第三散射層上的聚合基質中之發藍光的粒子和散射粒子。
  26. 如請求項22的像素,其中該第一散射層局部化在該第一發光二極體上方、該第二散射層局部化在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上方,或者該第一散射層和該第二散射層分別局部化在該第一發光二極體及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上方。
  27. 一種像素,其包括: 基板; 在該基板上的紅子像素,該紅子像素包括: 第一發光二極體; 第一散射層,其配置在該第一發光二極體上方;以及 紅光發射層,其包括配置在該第一散射層上的聚合基質中之發紅光的粒子和散射粒子; 在該基板上的綠子像素,該綠子像素包括: 第二發光二極體; 第二散射層,其配置在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上方;以及 綠光發射層,其包括配置在該第二散射層上的聚合基質中之發綠光的粒子和散射粒子;以及 在該基板上的藍子像素,該藍子像素包括: 第三發光二極體,其中該第一散射層藉由具有梯度的介面區域而與該紅光發射層分開,該介面區域中之發紅光的粒子接近該第一散射層的濃度低於接近該紅光發射層的濃度;以及∕或者其中該第二散射層藉由具有梯度的介面區域而與該綠光發射層分開,該介面區域中之發綠光的粒子接近該第二散射層的濃度低於接近該綠光發射層的濃度。
  28. 如請求項27的像素,其中該綠子像素的發射表面積大於該紅子像素的發射表面積,且該紅子像素的該發射表面積大於該藍子像素的發射表面積。
  29. 一種色彩轉換顯示裝置,其包括: 顯示裝置基板; 排列在該顯示裝置基板上的複數個像素,所述複數個像素中的每個像素包括: 紅子像素,該紅子像素包括: 第一發光二極體; 第一散射層,其設置在該第一發光二極體上方;以及 紅光發射層,其包括配置在該第一散射層上的聚合基質中之發紅光的粒子和散射粒子; 綠子像素,該綠子像素包括: 第二發光二極體; 第二散射層,其設置在第二發光二極體上方;以及 綠光發射層,其包括配置在該第二散射層上的聚合基質中之發綠光的粒子和散射粒子;以及 藍子像素,該藍子像素包括: 第三發光二極體;以及 半透明保護層,其設置在所述複數個像素上方。
  30. 一種形成像素於基板上之方法,該基板包括第一發光二極體、第二發光二極體、第三發光二極體,該方法包括: 將第一侷限特徵形成於該第一發光二極體上方; 將包括散射粒子及可固化的有機單體之第一形成膜組成物沉積於該第一發光二極體上方; 固化該第一形成膜組成物以形成第一散射層; 將包含組成物的第一光發射粒子沉積於該第一散射層上方,該組成物包括發紅光的粒子、散射粒子以及可固化的有機單體; 固化含有組成物的該第一光發射粒子以形成紅光發射層; 在固化含有組成物的該第一光發射粒子之後,形成第二侷限特徵於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上方; 將包括散射粒子及可固化的有機單體的第二形成膜組成物沉積於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上方; 固化該第二形成膜組成物以形成第二散射層; 將包含組成物的第二光發射粒子沉積於該第二散射層上方,該組成物包括發綠光的粒子、散射粒子以及可固化的有機單體;以及 固化含有組成物的該第二光發射粒子以形成綠光發射層。
  31. 如請求項30的方法,其中該第一形成膜組成物、含有組成物的該第一光發射粒子、該第二形成膜組成物以及含有組成物的該第二光發射粒子中之至少一者是藉由噴墨印刷而被沉積。
  32. 如請求項30的方法,其中該第一發光二極體以及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中之每一者是被整合至該基板的基於氮化鎵的發光二極體。
  33. 如請求項30的方法,其中該第一發光二極體以及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中之每一者是藍光發光二極體。
  34. 如請求項30的方法,其中該第一發光二極體以及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中之每一者是紫外光發光二極體。
  35. 如請求項34的方法,其還包括: 將第三侷限特徵形成於該第三發光二極體上方; 將包含可固化的有機單體的第三形成膜組成物沉積於該第三發光二極體上方; 固化該第三形成膜組成物以形成耦合層; 將包含組成物的第三光發射粒子沉積於該耦合層上方,該組成物包括發藍光的量子點、散射粒子以及可固化的有機單體;以及 固化含有組成物的該第三光發射粒子以形成藍光發射層。
  36. 如請求項30的方法,其中在沉積含有組成物的該第一光發射粒子之前固化該第一形成膜組成物,及/或在沉積含有組成物的該第二光發射粒子之前固化該第二形成膜組成物,及/或在沉積含有組成物的該第三光發射粒子之前固化該第三形成膜組成物。
  37. 如請求項30的方法,其中在該第一形成膜組成物固化之前沉積含有組成物的該第一光發射粒子,及/或在該第二形成膜組成物固化之前沉積含有組成物的該第二光發射粒子,及/或在該第三形成膜組成物固化之前沉積含有組成物的該第三光發射粒子。
  38. 一種形成色彩轉換顯示裝置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將複數個像素形成於顯示裝置基板上,其中使用如請求項30中所述的方法將所述像素形成於該顯示裝置基板上。
  39. 一種形成顯示器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將複數個像素形成於半導體基板上,每個像素包含紅子像素、綠子像素以及藍子像素,其中所述像素由以下步驟所形成: 將第一發光二極體、第二發光二極體以及第三發光二極體形成於該半導體基板上; 將第一侷限特徵形成於該第一發光二極體上方; 將第二侷限特徵形成於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上方; 藉由沉積含有發紅光的量子點和散射粒子的墨水於該第一發光二極體上方並且固化該墨水以提供所述紅子像素來形成紅光發射層於該第一發光二極體上方; 藉由沉積含有發綠光的量子點和散射粒子的墨水於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上方並且固化該墨水以提供所述綠子像素來形成綠光發射層於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上方;以及 藉由噴墨沉積含有發藍光的量子點和散射粒子的墨水於該第三發光二極體上方並且固化該墨水以形成藍光發射層於該第三發光二極體上方; 將該基板切成片,每一片包括一或更多個但非全部的所述像素;以及 將一或更多的所述片轉移到顯示器基板。
  40. 如請求項39的方法,其中該第一發光二極體、該第二發光二極體以及該第三發光二極體中的每一者是被整合至該基板的基於氮化鎵的發光二極體。
  41. 如請求項39的方法,其中所述綠子像素所具有的發射表面積是大於所述紅子像素的發射表面積以及所述藍子像素的發射表面積。
  42. 如請求項39的方法,其中包含發紅光的量子點的墨水以及包含發藍光的量子點的墨水中的至少一者是藉由噴墨印刷而被沉積。
TW112146493A 2018-08-09 2019-07-23 具有光耦合及轉換層的發光二極體與形成像素之方法 TW2024151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2/716,881 2018-08-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15137A true TW202415137A (zh) 2024-04-0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27639B (zh) 具有光耦合及轉換層的發光二極體與形成像素之方法
US10804417B2 (en) Display devices utilizing quantum dots and inkjet printing techniques thereof
US11906849B2 (en) Quantum dot color filter ink compositions and devices utilizing the same
WO2017080064A1 (zh) 量子点彩膜基板的制备方法及量子点彩膜基板
CN114787075A (zh) 组合物
CN109983084A (zh) 包含纳米尺寸发光物质的组合物
TW202415137A (zh) 具有光耦合及轉換層的發光二極體與形成像素之方法
JP4565274B1 (ja) 色変換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667083B1 (ko) 퀀텀닷(quantum dots) 및 잉크젯 인쇄 기술을 사용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21162024A1 (ja) 波長変換基板の製造方法、波長変換基板、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
TW202412359A (zh) 量子點濾色器墨水組成物及使用其之裝置
JP2023545796A (ja) プロセ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