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10918A - 用於治療神經病症之組合物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治療神經病症之組合物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10918A
TW202410918A TW112119719A TW112119719A TW202410918A TW 202410918 A TW202410918 A TW 202410918A TW 112119719 A TW112119719 A TW 112119719A TW 112119719 A TW112119719 A TW 112119719A TW 202410918 A TW202410918 A TW 20241091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lp
disease
administered
composition
agonis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19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恩知
朴鍾星
Original Assignee
韓商D&D製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韓商D&D製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韓商D&D製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10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0918A/zh

Links

Abstract

本發明描述長效類升糖素肽1受體促效劑(GLP-1r促效劑),其可減少及抑制引起長期神經損傷之病理性過程。本發明描述生物素化及/或脂質化GLP-1r促效劑類似物,其等具有胃腸道吸收所需的增強之酶穩定性、改良之生物可用性及藥物動力學。在較佳實施例中,GLP-1r促效劑類似物具有SEQ ID NO:9-35中之任一者的胺基酸序列。該等組合物通常經由口或非經腸途徑投與。該等組合物尤其適合於治療、緩解及/或預防一或多種神經疾病或病症,諸如阿茲海默氏病(AD)及帕金森氏病(PD)。本發明提供治療患有AD或PD或處於AD或PD風險下之人類個體的方法。

Description

用於治療神經病症之組合物及方法
本發明大體上屬於治療神經病症之領域,且特定言之,本發明係用於治療帕金森氏病及阿茲海默氏病之方法及組合物。
神經退化性疾病涵蓋一系列由神經元之結構或功能之進行性損失(包括神經元死亡)誘導的病狀。由於神經退化性過程而出現的各種神經退化性疾病包括帕金森氏病(PD)、阿茲海默氏病(AD)、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ALS)及亨丁頓氏病(HD)。
帕金森氏病(PD)為晚發性、進行性神經退化性病症,影響約一百萬美國人且全世界7百萬至1千萬人。儘管多巴胺替代緩解症狀性運動功能障礙,但其有效性隨著疾病進展降低,導致不可接受之副作用,諸如嚴重的運動波動及運動困難。此外,此緩解性治療方法並不解決疾病之潛在機制。
阿茲海默氏病(AD)為最常見神經退化性疾病之一且造成全世界超過80%之失智病例。其導致心理、行為、功能減退及學習能力之進行性喪失。在2020年,估計有580萬名65歲或年齡更大之美國人患有阿茲海默氏病。預計至2060年,此數字將增至接近三倍,達1400萬人(Matthews, K. A. 等人, Alzheimer's & Dementia (2018))。當前審批通過之治療(例如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僅提供症狀性改善,而不改變疾病過程。一些新策略,包括基於澱粉樣蛋白及τ蛋白之治療劑正處於臨床研發中,然而尚未證實藥物對人類有明顯功效。
因此,儘管做出巨大努力,但尚未審批通過有效治療劑或治療方法以修復或抵消此等神經退化性疾病之神經元損害或相關認知減退或損傷。極其需要改善疾病之療法。
因此,本發明之一個目標為提供減少或預防與神經疾病(諸如帕金森氏病及阿茲海默氏病)之發展及進展相關的病理性過程的組合物及方法,以及其製造及使用方法。
本發明之又一目標為提供用於治療或預防與帕金森氏病及阿茲海默氏病相關之神經元損害以及相關運動及認知減退或損傷的組合物及方法。
本發明之另一目標為提供在極小脫靶毒性下阻斷或減少神經退化性疾病中之小神經膠質細胞活化及/或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的組合物及方法。
已確定長效類升糖素肽1受體促效劑(長效GLP-1r促效劑)減少及/或抑制病理性過程,諸如由異常聚集之蛋白質,諸如α-突觸核蛋白、β-澱粉樣蛋白或τ蛋白引起之小神經膠質細胞活化。雖然GLP-1r促效劑經由抑制小神經膠質細胞活化而對神經退化性疾病有效,但當前可用的GLP-1r促效劑遞送係次最佳的;由於肽之固有特性造成之酶不穩定性及胃腸道吸收不足,因此皮下注射降低患者順應性且經口投與降低生物可用性。經修飾之GLP-1r促效劑展示改良之酶穩定性、較高經口生物可用性及增加之血腦障壁(BBB)滲透性。
經修飾之具有改良之藥物動力學特性的GLP-1r促效劑共有相同目標受體且應對小神經膠質細胞具有相同作用,但其臨床功效可能不盡相同且可能因組織分佈、血腦障壁進入、受體動力學及以良好耐受劑量暴露而不同。
本發明提供用於治療或預防罹患神經退化性疾病或病症或處於發展神經退化性疾病或病症風險下之個體之神經退化性疾病或病症的組合物及方法。包括長效GLP-1r促效劑之組合物以有效緩解或治療神經退化性疾病或病症之一或多種症狀的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長效GLP-1r促效劑為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1-8中之任一者的多肽,該胺基酸序列上結合一或多種生物素部分及/或一或多種脂肪酸或其衍生物,較佳地經由一或多種半胱胺酸及離胺酸殘基。在較佳實施例中,一或多種生物素部分及/或一或多種脂肪酸或其衍生物經由胺基酸殘基位置12處之離胺酸、位置27處之離胺酸及/或一或多個C端半胱胺酸或離胺酸殘基結合至具有SEQ ID NO:1-8中之任一者之胺基酸序列的多肽。在其他實施例中,一或多個半胱胺酸及離胺酸殘基經由取代或插入引入SEQ ID NO:1-8中之任一者之胺基酸序列中,以促進結合至一或多種生物素部分及/或一或多種脂肪酸或其衍生物。在特定實施例中,長效GLP-1r促效劑具有SEQ ID NO:9-35中之任一者之胺基酸序列。
通常,該等方法投與有效量之長效GLP-1r促效劑以抑制自活化小神經膠質細胞及/或星形膠質細胞分泌之炎性及/或神經毒性介體之分泌。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投與有效量之長效GLP-1r促效劑以相較於適當對照組減少炎性或神經毒性介體,該等介體係選自TNF-α、IL-1α、IL-1β、IFN-γ、IL-6及C1q。較佳地,該等方法有效減少個體之腦中之活化小神經膠質細胞及/或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之數目,及/或經由上調GLP-1r而減少或抑制異常聚集之蛋白質,諸如α-突觸核蛋白、β-澱粉樣蛋白或τ蛋白之形成。一般而言,該等方法適用於治療或預防有需要之個體之帕金森氏病或阿茲海默氏病或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的一或多種症狀。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經由經口投與或非經腸投與來投與,較佳為皮下投與。在較佳實施例中,組合物以丸劑、膠囊、錠劑、液體或懸浮液之形式經口投與。
通常,組合物以一月一次、每兩週一次、一週一次、每三天一次、每兩天一次、每天一次或每天兩次之間隔投與,持續一至10天、數週、數月或數年(包括端點)。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以0.001 mg/kg個體體重與100 mg/kg個體體重之間(包括端點)的劑量或以1.0 mg與100 mg之間(包括端點)的劑量向人類個體投與。
對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於2022年5月27日申請之U.S.S.N. 63/346,502的權益及優先權,且其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序列表之引用
所提交的序列表為命名「DDP_106_PCT_ST26.xml」的文本文件,創建於2023年3月25日,且大小為74,201位元組,依照37 C.F.R. § 1.834(c)(1)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I.   定義  術語「活化小神經膠質細胞」係指小神經膠質細胞(CNS之常駐免疫細胞),其通常對神經元損害作出反應且藉由吞噬作用移除受損細胞。在穩態條件下,小神經膠質細胞經由與細胞表面及來自周圍細胞之可溶性因子的相互作用維持在「靜止」狀態。回應於神經退化及異常聚集之蛋白質之積聚,諸如α-突觸核蛋白及β-澱粉樣蛋白,靜止的小神經膠質細胞變為活化狀態且釋放各種細胞介素及神經毒性分子,且活化星形膠質細胞。因此,自活化的小神經膠質細胞或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釋放之此類炎性介體在活化的小神經膠質細胞之誘導下引起神經元損害且促使神經退化性疾病進展。
神經炎症,定義成神經組織之發炎,係回應於包括病原體入侵、神經元損傷及毒性化合物之多種內源性及外源性來源而引起的。其特徵為神經膠質細胞活化、釋放炎性分子、血腦障壁滲透性增加及將周邊免疫細胞募集至腦中。小神經膠質細胞之慢性活化可轉而經由釋放潛在細胞毒性分子,諸如促炎性細胞介素、反應性氧中間物、蛋白酶及補體蛋白質而造成神經元損害。
術語「治療劑」係指可投與以治療疾病或病症之一或多種症狀的藥劑。術語「預防劑」一般係指可投與以預防疾病或預防某些病狀的藥劑。
如本文所用,術語「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係指本文所定義之化合物之衍生物,其中母化合物係藉由製造其酸或鹼鹽改質。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鹼性殘基(諸如胺)之無機酸鹽或有機酸鹽;及酸性殘基(諸如羧酸)之鹼金屬鹽或有機鹽。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包括例如由無毒無機酸或有機酸形成之母化合物的習知無毒鹽或四級銨鹽。此類習知無毒鹽包括衍生自以下無機酸之鹽:諸如鹽酸、氫溴酸、硫酸、胺磺酸、磷酸及硝酸;及由以下有機酸製備之鹽:諸如乙酸、丙酸、丁二酸、乙醇酸、硬脂酸、乳酸、蘋果酸、酒石酸、檸檬酸、抗壞血酸、雙羥萘酸、順丁烯二酸、羥基順丁烯二酸、苯乙酸、麩胺酸、苯甲酸、水楊酸、對胺基苯磺酸、2-乙醯氧基苯甲酸、反丁烯二酸、甲苯磺酸、萘磺酸、甲磺酸、乙二磺酸、草酸及羥乙基磺酸鹽。
片語「醫藥學上可接受」或「生物相容」係指組合物、聚合物及其他材料及/或劑型在合理醫學判斷之範疇內,適用於接觸人類及動物之組織而無過度毒性、刺激、過敏反應或其他問題或併發症,與合理的益處/風險比相稱。片語「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係指醫藥學上可接受之材料、組合物或媒劑,諸如液體或固體填充劑、稀釋劑、溶劑或囊封材料,其參與將任何主題組合物自身體之一個器官或部分攜帶或輸送至身體之另一器官或部分。就與主題組合物之其他成分相容而言,各載劑必須「可接受」且對患者無害。
術語「治療有效量」係指在適用於任何醫學治療之合理益處/風險比下產生一些所需效果之治療劑的量。有效量可視諸如以下因素而變化:所治療之疾病或病狀、個體之體型或疾病或病狀之嚴重程度。一般技術者可憑經驗確定特定化合物之有效量而無需過度實驗。在一些實施例中,術語「有效量」係指減少或減輕一或多種疾病或病症之一或多種症狀的治療劑或預防劑之量,諸如減少、預防或逆轉罹患阿茲海默氏病等之個體的學習及/或記憶缺陷。在一或多種神經或神經退化性疾病中,有效量之藥物可具有刺激或誘導神經有絲分裂從而導致產生新神經元的作用,亦即展現神經性作用;預防或延遲神經損失,包括降低神經損失之速率,亦即展現神經保護作用。有效量可以一或多次投與來投與。
在抑制之情形下,術語「抑制」或「減少」意謂減少或降低活性及數量。此可為完全抑制或減少活性或數量,或部分抑制或減少。抑制或減少可與對照組或標準水準相比較。抑制可為5%、10%、25%、50%、75%、80%、85%、90%、95%、99%或100%。舉例而言,相較於未接受或未用長效GLP-1r促效劑治療之個體之等效組織中相同細胞之活性及/或數量,長效GLP-1r促效劑可抑制或減少約10%、20%、30%、40%、50%、75%、85%、90%、95%或99%之活化小神經膠質細胞之活性及/或數量。在一些實施例中,在mRNA、蛋白質、細胞、組織及器官水平上比較抑制及減少。舉例而言,相較於未經治療之對照組個體,神經損失速率、腦重量降低速率或海馬回體積降低速率之抑制及減少。
如本文所用,「HAC6抑制劑」為阻斷HADC6與瘦素受體相互作用及/或抑制下丘腦中之HDAC6的化合物。
術語「治療(treating/treatment)」係指在可能易患疾病、病症及/或病狀但尚未診斷患有其之個人中改善、緩解或減少疾病、病症或病狀之一或多種症狀;減輕疾病症狀,抑制疾病、病症或病狀,例如阻礙其進展;及緩解疾病、病症或病狀,例如使疾病、病症及/或病狀消退。治療疾病或病狀包括改善疾病或病狀之至少一種特定症狀,即便潛在病理生理學未受影響,諸如藉由投與止痛劑治療個體之疼痛,即使此類藥劑不治療疼痛之病因。所需治療效果包括降低疾病進展之速率、改善或緩和疾病病況及緩解或改良預後。舉例而言,若神經損傷相關AD之一或多種症狀緩解或消除,包括降低神經元損失速率、減輕由疾病引起之症狀、提高罹患疾病者之生活品質、降低治療疾病所需之其他藥物之劑量、延緩疾病進展及/或延長個體存活期,則個體經成功「治療」。術語「改善」係指疾病之發展或進展降低、抑制、減弱、減輕、遏制或穩定。
術語「預防(prevent/prevention/preventing)」意謂向處於由疾病或病症引起之一或多種症狀風險下或具有其傾向性之個體或系統投與組合物或方法,以降低個體將罹患疾病或病症之一或多種症狀的可能性,或減輕疾病或病症之一或多種症狀之嚴重性、減少其持續時間或發作時間。
術語「生物可降解」一般係指在生理條件下將降解或腐蝕成能夠由個體代謝、消除或排泄之較小單元或化學物質的材料。降解時間隨組合物及形態而變。
術語「蛋白質」或「多肽」或「肽」係指構成全部或一部分天然存在或非天然存在之多肽或肽的超過兩個天然或非天然胺基酸之任何鏈(不管是否經轉譯後修飾(例如糖基化或磷酸化))。
術語「長效GLP-1r促效劑」係指有效作為GLP-1r促效劑至少一小時、至少六小時、至少十二個小時、至少一天、至少兩天、至少一週、至少兩週、至少一個月或至少兩個月的類升糖素肽1受體促效劑(GLP-1r促效劑)。
術語「PEG化(PEGylation/PEGylated)」係指聚環氧烷聚合物(較佳聚乙二醇(PEG)鏈)與分子及宏觀結構(諸如藥物、治療蛋白或粒子)共價及非共價連接或融合的過程及產物。
術語「生物素化(biotinylation/biotinylated)」係指一或多種生物素部分或其衍生物與分子及宏觀結構(諸如治療蛋白)共價連接的過程及產物。
術語「脂質化(lipidation/lipidated)」係指一或多種脂肪酸部分或其衍生物與分子及宏觀結構(諸如治療蛋白)之共價連接的過程及產物。
使用術語「約」意欲描述所述數值之上或之下約+/-10%之範圍內之數值;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等數值可包括在所述數值之上或之下約+/-5%之範圍內之數值。
II. 組合物  小神經膠質細胞經由細胞介素及神經傳遞素以及直接神經突接觸與神經元進行傳訊。在活化時,小神經膠質細胞通訊可能受阻,直接導致記憶功能及神經編輯出現缺陷。小神經膠質細胞為中樞神經系統炎症之關鍵介體,且已鑑別為神經退化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病及阿茲海默氏病)之目標。發現指示此等疾病之蛋白質聚集體會刺激小神經膠質細胞活化,從而引發一系列事件,包括產生促炎性細胞介素、形成神經毒性星形膠質細胞,且最終導致認知過程(諸如記憶或運動協調)減退,此視神經退化之位置而定。
考慮到小神經膠質細胞及星形膠質細胞在大腦炎性反應、認知及神經退化中之作用,其為針對神經及神經退化性疾病之治療策略的關鍵目標。
本發明提供長效GLP-1r促效劑以及其類似物及衍生物之組合物及其醫藥調配物。組合物活化GLP-1r以有效地治療及預防神經及神經退化性疾病之一或多種症狀。在較佳實施例中,長效GLP-1r促效劑為脂質化及/或生物素化GLP-1r促效劑。此等長效GLP-1r促效劑或其類似物之組合物及調配物可有效地緩解或預防有需要之個體之神經及神經退化性疾病的一或多種症狀。
A . GLP-1R 促效劑類升糖素肽-1 (GLP-1)促效劑亦稱為GLP-1受體促效劑、促胰島素模擬物或GLP-1類似物。長效GLP-1r促效劑減少且抑制病理性過程,諸如小神經膠質細胞活化。因此,靶向相同目標受體之GLP-1R促效劑及其衍生物應對小神經膠質細胞具有相同作用,但其臨床功效可能不盡相同且可能因組織分佈、血腦障壁進入、受體動力學及以良好耐受劑量暴露而不同。
本發明提供長效GLP-1r促效劑之組合物及醫藥調配物。
例示性長效GLP-1r促效劑為GLP-1r促效劑多肽(例如艾塞那肽),其經修飾以增強血漿半衰期、藥物動力學及經口生物可用性。可修飾之例示性GLP-1r促效劑包括經修飾之艾塞那肽、度拉糖肽(dulaglutide)及阿比魯肽(albiglutide)。例示性修飾包括多肽內之一或多個胺基酸殘基的取代、添加或缺失,及/或添加生物素部分,及/或添加一或多種脂肪酸鏈至多肽。較佳經修飾之GLP-1r促效劑為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1之艾塞那肽,該胺基酸序列與一或多種生物素部分及/或一或多種脂肪酸結合,視情況具有一或多種間隔基,以達成所需藥物動力學、穩定性及生物可用性。另一較佳經修飾之GLP-1r促效劑為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1的艾塞那肽,該胺基酸序列經由羧基(C-)端處之額外半胱胺酸或離胺酸殘基與一或多種脂肪酸及/或一或多種生物素部分結合,及在胺基酸序列SEQ ID NO:1之第二位置之甘胺酸(Gly;G)殘基處與一或多種內部離胺酸殘基(較佳包括2-胺基異丁酸(Aib))結合。
1. 艾塞那肽艾塞那肽(Exendin-4)為GLP-1R之肽促效劑,其促進二型糖尿病(T2D)中之胰島素釋放且以T2D之BYETTA®出售(Meier, JJ, Nat Rev Endocrinol, 2012. 8(12): 第728-42頁)。艾塞那肽,亦稱為「exendin-4」且以「BYETTA®」及「BYDUREON®」出售,係經工程改造之類升糖素肽-1受體促效劑肽藥物,CAS編號141758-74-9。艾塞那肽為39-胺基酸肽(一種胰島素促泌素),具有葡萄糖調節作用。艾塞那肽之肽序列為: HGEGTFTSDLSKQMEEEAVRLFIEWLKNGGPSSGAPPPS (SEQ ID NO:1)。
此肽藥物以葡萄糖依賴性方式管理胰島素釋放且因此對於非糖尿病患者為安全的。艾塞那肽亦減少一系列神經退化性過程(Holscher, C., J Endocrinol, 2014. 221(1): 第T31-41頁)。在臨床前模型中,艾塞那肽穿過血腦障壁(BBB),保護AD中之記憶形成或PD中之運動活性,保護突觸及突觸功能,促進神經生成,減少細胞凋亡,保護神經元免於氧化壓力,以及減少AD及PD小鼠模型之腦中的斑塊形成及慢性發炎反應。艾塞那肽像其他肽藥物一樣本身在血流中生命期較短且不穩定且因此需要頻繁注射。
艾塞那肽屬於促胰島素模擬物一類,於2005年4月批准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在一天之第一次及最後一次用餐之前60分鐘內的任何時間,BYETTA®形式之艾塞那肽經腹部、大腿或手臂之皮下注射(在皮膚下)投與。艾塞那肽於2005年4月28日由FDA批准用於糖尿病經其他經口藥物治療未經充分控制之患者。使用填充之筆樣裝置每天兩次皮下注射藥物。截至2012年1月27日,已審批通過商標為BYDUREON®之每週一次注射。其由Amylin Pharmaceuticals製造且由Astrazeneca商業化。
艾塞那肽為Exendin-4之合成版,該Exendin-4為一種存在於希拉毒蜥(Gila monster)之唾液中之激素。艾塞那肽呈現與人類類升糖素肽-1 (GLP-1)、葡萄糖代謝及胰島素分泌調節劑相似的生物特性。根據藥品說明書,艾塞那肽增強胰臟β-細胞之葡萄糖依賴性胰島素分泌,抑制不當升高之升糖素分泌且減緩胃排空,但作用機制仍在研究中。
促胰島素激素GLP-1及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釋放肽(GIP)係在攝入食物之後由腸之L及K內分泌細胞產生。GLP-1及GIP刺激胰臟中之蘭格漢氏小島之β細胞的胰島素分泌。在糖尿病狀態下,僅GLP-1引起胰島素分泌;然而,GLP-1本身作為糖尿病之臨床治療係無效的,因為其在活體內具有極短半衰期。艾塞那肽與GLP-1具有50%胺基酸同源性且其在活體內具有較長半衰期。因此,測試了艾塞那肽在哺乳動物中刺激胰島素分泌及降低血糖之能力且發現其在糖尿病狀態下係有效的。在對嚙齒動物之研究中,亦顯示艾塞那肽增加胰臟中之β細胞數目。
商業上,艾塞那肽藉由直接化學合成產生。歷史上,艾塞那肽係作為Exendin-4被發現的,該Exendin-4係一種唾液中天然分泌且集中於希拉毒蜥尾部之蛋白質。Exendin-4與哺乳動物GLP-1共用廣泛的同源性及功能,但Exendin-4之治療優勢在於其對DPP-IV(其在哺乳動物中分解GLP-1)造成之降解具有抗性,因此使得藥理性半衰期較長。Exendin-4之生物化學特徵使得能夠考慮及開發艾塞那肽作為糖尿病之治療策略。後續臨床測試發現了同樣合乎需要的升糖素及食慾抑制作用。
以其每天兩次BYETTA®形式,艾塞那肽使胰島素水平快速升高(在投與約十分鐘內),且胰島素水平基本上在接下來的一小時或兩小時內消退。用餐後投與劑量對血糖之作用比用餐前投與劑量小得多。對血糖之作用在六至八小時之後減小。以其BYETTA®形式中,藥品可以兩種劑量使用:5 mcg及10 mcg。治療通常以5 mcg劑量開始,若副作用不顯著,則增加劑量。其每週一次BYDUREON®形式不受注射與用餐之間的時間影響。BYDUREON®之優點在於其提供針對血糖降低之24小時覆蓋,而BYETTA®之優點在於其提供對進食之後立即出現之血糖峰值的較佳控制。根據BYDUREON®之FDA標記,BYDUREON®使HbA1c血糖平均降低1.6%,而BYETTA®使其平均降低0.9%。BYETTA®及BYDUREON®均具有類似的重量損失益處。根據FDA審批通過之BYDUREON®標記,BYDUREON®患者之噁心水平低於BYETTA®患者。
相較於BYETTA®艾塞那肽(具有2小時半衰期之exendin-4)及利拉魯肽(liraglutide) (具有13小時半衰期),作為艾塞那肽之長效PEG化形式的NLY01在人類中具有12±4天之延長之半衰期且在大部分靈長類動物中具有88小時之延長之半衰期。NLY01藉由將聚乙二醇(PEG)分子部位特異性連接至艾塞那肽而保持其生物活性(WO2013002580)。儘管大分子量聚(乙二醇)聚合物(PEG,50,000 Da)結合至小艾塞那肽肽(約4,000 Da),但NLY01顯示與艾塞那肽在帕金森氏病(PD)及阿茲海默氏病(AD)中相似的藥理學功效。NLY01穿過血腦障壁(BBB)且調節活化小神經膠質細胞之活性。由於其較長的半衰期及效力,此化合物適合於每週一次、每兩月一次或每月一次的臨床給藥頻率。此給藥頻率為當前每天兩次治療(艾塞那肽,BYETTA®)或每天一次治療(利拉魯肽,VICTOZA®)之改良。
2. GLP-1r 促效劑類似物及其修飾將天然多肽作為生物藥劑直接使用常常受其由快速代謝、酶降解及較小蛋白質及肽之有效腎清除率引起之極短全身性半衰期限制。對艾塞那肽,諸如司美格魯肽、利拉魯肽及NLY01之修飾延長活性劑之半衰期及藥物動力學。因此,進行進一步修飾以進一步改良經口生物可用性、穩定性及/或藥物動力學。在一些實施例中,GLP-1r促效劑類似物具有如表1中所示之SEQ ID NO:1-8中之任一者的胺基酸序列。在較佳實施例中,長效GLP-1r促效劑經一或多種生物素部分、一或多種脂肪酸及/或一或多種聚乙二醇修飾,視情況具有一或多種間隔基,以實現所需藥物動力學、穩定性及生物可用性。在例示性實施例中,本文所揭示之長效GLP-1r促效劑經C端醯胺化修飾。在特定實施例中,具有SEQ ID NO:1-35中任一者之胺基酸序列的GLP-1r促效劑類似物在C端經醯胺化。
用於修飾之適合之官能基之選擇係基於分子上將與生物素部分及/或脂肪酸偶合之可用反應性基團之類型。對於蛋白質,典型之反應性胺基酸包括離胺酸、半胱胺酸、組胺酸、精胺酸、天冬胺酸、麩胺酸、絲胺酸、蘇胺酸、酪胺酸。N端胺基及C端羧酸亦可用作部位特異性結合。在較佳實施例中,反應性胺基酸為離胺酸及半胱胺酸。
在較佳實施例中,一或多種生物素部分及/或一或多種脂肪酸或其衍生物經由胺基酸殘基位置12處之離胺酸、位置27處之離胺酸及/或一或多個C端半胱胺酸或離胺酸殘基與SEQ ID NO:1-8中之任一者之胺基酸序列結合。在其他實施例中,一或多個半胱胺酸及離胺酸殘基經由取代或插入引入至SEQ ID NO:1-8中之任一者之胺基酸序列中以促進結合至生物素部分及/或脂肪酸或其衍生物。在特定實施例中,長效GLP-1r促效劑具有SEQ ID NO:9-35中之任一者之胺基酸序列。 1 . 肽序列
肽編號 名稱 胺基酸序列
5 EX4 HGEGTFTSDLSKQMEEEAVRLFIEWLKNGGPSSGAPPPS (SEQ ID NO:1)
12 EX4C HGEGTFTSDLSKQMEEEAVRLFIEWLKNGGPSSGAPPPSC (SEQ ID NO:2)
18 EX4K HGEGTFTSDLSKQMEEEAVRLFIEWLKNGGPSSGAPPPSK (SEQ ID NO:3)
19 EX4KKK HGEGTFTSDLSKQMEEEAVRLFIEWLKNGGPSSGAPPPSKKK (SEQ ID NO:4)
20 EX4K(Aib) H-Aib-EGTFTSDLSKQMEEEAVRLFIEWLKNGGPSSGAPPPSK (SEQ ID NO:5)
21 EX4KKK(Aib) H-Aib-EGTFTSDLSKQMEEEAVRLFIEWLKNGGPSSGAPPPSKKK (SEQ ID NO:6)
38 EX01C H-Aib-EGTFTSDLSKQMEEEAVRLFIEWLKNGGPSSGAPPPSC (SEQ ID NO:7)
39 EX02C h #-Aib-EGTFTSDLSKQMEEEAVRLFIEWLKNGGPSSGAPPPSC (SEQ ID NO:8)
*  Aib係2-胺基異丁酸(Aib) #h為去胺基-His
a. 生物素標記已在例如國際公開案第WO2009107900A1號、第WO2020242268A1號及第WO2021107519A1號中描述對腸促胰島素類似物衍生物之生物素修飾。
韓國專利註冊號10-0864584描述一種exendin-4衍生物,其中生物素在離胺酸殘基中經修飾。此exendin-4可經口投與,且腸中之生物可用性得到改善。然而,在此情況下,存在以下問題:生物素與exendin-4之各種離胺酸位置結合形成各種異構物,由此降低反應速率及產率,且生物素與N端之離胺酸位置(exendin-4之活性部位)結合以抑制exendin-4之活性。
因此,需要改良之生物素修飾以增強經口生物可用性而不抑制exendin-4之活性。因此,在較佳實施例中,一或多種生物素部分在適合位置處與胺基酸(例如半胱胺酸或離胺酸)結合以提供極佳經口生物可用性而不抑制exendin-4之活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生物素結合之GLP-1r促效劑與其上未結合一或多種生物素部分之相同GLP-1r促效劑相比具有提高之活體內經口生物可用性。在較佳實施例中,生物素結合之GLP-1r促效劑保留了其上未結合一或多種生物素部分之相同GLP-1r促效劑的大部分活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結合至GLP-1r促效劑之一或多個胺基酸殘基(例如半胱胺酸或離胺酸)的生物素部分由以下通式A表示。 [通式A] 其中, X為能夠與多肽結合之官能基, Y為間隔基, Z為結合單元, B可由以下化學式A-1表示, [化學式A-1] T為端基, m為1至10之整數, n為1至10之整數,及 p為0或1之整數。
在一些實施例中,生物素部分結合之多肽為其中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之位置9至39處之胺基酸殘基中之至少一者經半胱胺酸或離胺酸取代的肽。此處,插入意謂半胱胺酸或離胺酸在位置9至39處(包括端點)之胺基酸殘基中之至少一者之前或之後插入。或者,在SEQ ID NO:1之胺基酸殘基內之任何位置處內部插入一或多個半胱胺酸或離胺酸殘基,以促進與生物素之結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生物素部分係經由添加至多肽C端之一或多個額外半胱胺酸或離胺酸殘基結合至GLP-1r促效劑多肽。在一個實施例中,生物素部分係經由添加至胺基酸序列SEQ ID NO:1之C端的一個額外半胱胺酸殘基結合至GLP-1r促效劑多肽,且所得肽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2。在另一實施例中,生物素部分係經由添加至胺基酸序列SEQ ID NO:1之C端的一個額外離胺酸殘基結合至GLP-1r促效劑多肽,且所得肽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3。在另一實施例中,一或多種生物素部分係經由添加至胺基酸序列SEQ ID NO:1之C端的三個額外離胺酸殘基結合至GLP-1r促效劑多肽,且所得肽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在一些實施例中,SEQ ID NO:1-4之第二位置之胺基酸經2-胺基異丁酸(Aib)取代。在一些實施例中,生物素部分係經由一或多個內部離胺酸殘基,例如SEQ ID NO:1-8中之任一者之位置12及27處之離胺酸結合至GLP-1r促效劑多肽。
在表示生物素部分之通式A中,X為能夠與多肽之半胱胺酸結合的官能基。例如但不限於,官能基可為順丁烯二醯亞胺、胺、丁二醯亞胺、N-羥基丁二醯亞胺、醛或羧基,且更特定言之順丁烯二醯亞胺。
在一個實施例中,當通式A中之官能基X與多肽之半胱胺酸或離胺酸結合時,可維持或移除或修飾該結構。
在通式A中,Y可為間隔基且可具有在體內具有可裂解性之結構。例如但不限於,Y為直接鍵結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伸烷基,其中伸烷基可包括-O-、-C(=O)NR-、-C(=O)O-或-C(=O)-、-NR-及-NOR-中之至少一者,且R可為氫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或芳基。
在一個實施例中,間隔基可包括由下式表示之結構。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通式A中,Z為能夠結合至B之結合單元,且可包括例如胺基酸、多肽、伸烷基胺或聚醯胺基胺結構,但不限於此。
例如但不限於,胺基酸可為離胺酸、5-羥基離胺酸、4-氧雜離胺酸、4-硫雜離胺酸、4-硒雜離胺酸、4-硫雜高離胺酸、5,5-二甲基離胺酸、5,5-二氟離胺酸、反-4-去氫離胺酸、2,6-二胺基-4-己炔酸、順-4-去氫離胺酸、6-N-甲基離胺酸、二亞胺基庚二酸、鳥胺酸、3-甲基鳥胺酸、α-甲基鳥胺酸、瓜胺酸或高瓜胺酸、精胺酸、天冬胺酸、天冬醯胺、麩胺酸、麩醯胺酸、組胺酸、鳥胺酸、脯胺酸、絲胺酸或蘇胺酸。
當n為0時,B可直接結合至Y (間隔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通式A中,T為端基,且例如但不限於氫或NH 2
當p為0時,B可為端基。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以上通式A中,「m」可為1至10之整數,且特定言之,可為1至8、1至5及1至4之整數。
在一個實施例中,生物素部分可由以下通式1A表示: [通式1A] 其中, Lys為離胺酸, T為氫或NH 2, q為1至5之整數, r為0、1至3之整數,及 B、n、m及p係如上文通式A中所定義。
在一個實施例中,生物素部分可由以下通式2A或3A表示: [通式2A] 其中, Lys為離胺酸, T為氫或NH 2, R 3為氫或-SO 3-, q為0,或1至4之整數,及 B、n、m及p係如上文通式A中所定義。 [通式3A] 其中, R 1為直接鍵或NH, R 3為氫或-SO 3-,及 B及m係如上文通式A中所定義。
在一個實施例中,生物素部分可由以下結構I-III表示: 結構 I . 結構 II . 結構 III.
例示性生物素衍生物展示於下表2及表3中。 2 . 生物素衍生物之實例。
生物素編號 結構 縮寫
B1 N-生物素醯基-N'-(6-順丁烯二醯亞胺己醯基)醯肼 B1-MAL
B2 3-順丁烯二醯亞胺丙酸酯-Lys(生物素)-Lys(生物素)-CONH 2 B2-MAL
B3 3-順丁烯二醯亞胺丙酸酯-Lys(生物素)-Lys(生物素)-Lys(生物素)-CONH 2 B3-MAL
B4 丙酸酯-N-羥基丁二醯亞胺酯-PEG-Lys(生物素)-Lys(生物素)-Lys(生物素)-CONH 2 NHS-PEG-B3
B5 3-順丁烯二醯亞胺丙酸酯-PEG-Lys(生物素)-Lys(生物素)-Lys(生物素)-CONH 2 MAL-PEG-B3
3 . 生物素衍生物之實例。
生物素編號 X Y Z 生物素數目
B6 丙烷 離胺酸 2
B7 順丁烯二醯亞胺 丁酸酯 甘油及PEG 2
B8 順丁烯二醯亞胺 丁酸酯 甘油及PEG 2
B9 N-羥基丁二醯亞胺 丁酸酯 離胺酸 2
B10 N-羥基丁二醯亞胺 戊二酸酯 甘油及PEG 2
B11 順丁烯二醯亞胺 PEG12 離胺酸 3
B12 N-羥基丁二醯亞胺 PEG12 離胺酸 3
B13 - 離胺酸 3
B14 戊烷 離胺酸 2
B15 順丁烯二醯亞胺 己二酸酯 甘油及PEG 2
B16 順丁烯二醯亞胺 辛二酸酯 甘油及PEG 2
B17 順丁烯二醯亞胺 癸二酸酯 甘油及PEG 2
B18 N-羥基丁二醯亞胺 己二酸酯 甘油及PEG 2
B19 N-羥基丁二醯亞胺 辛二酸酯 離胺酸 4
B20 N-羥基丁二醯亞胺 癸二酸酯 離胺酸 4
B21 N-羥基丁二醯亞胺 PEG6 甘油及PEG 2
B22 碳酸丁二醯亞胺酯 PEG6 離胺酸 2
B23 碳酸丁二醯亞胺酯 PEG12 離胺酸 3
B24 碳酸丁二醯亞胺酯 戊烷 離胺酸 3
B25 碳酸丁二醯亞胺酯 己烷 離胺酸 3
B26 對-硝基苯基碳酸酯 PEG6 離胺酸 3
B27 對-硝基苯基碳酸酯 PEG12 離胺酸 4
B28 對-硝基苯基碳酸酯 丙烷 甘油及PEG 2
B29 對-硝基苯基碳酸酯 戊烷 甘油及PEG 2
B30 - 甘油及PEG 2
B31 硫醇基 丁酸酯 離胺酸 2
B32 硫醇基 戊二酸酯 離胺酸 3
B33 胺氧基 PEG6 離胺酸 3
B34 碘乙醯胺 PEG6 離胺酸 3
B35 順丁烯二醯亞胺 C18-γGlu-2OEG 離胺酸 3
B36 順丁烯二醯亞胺 C18-γGlu-2OEG 離胺酸 3
B37 EG2-NH-(CH2)5-COOH 離胺酸 3
B38 N-羥基丁二醯亞胺 - 離胺酸 1
B39 N-羥基丁二醯亞胺 - 離胺酸 1
B40 順丁烯二醯亞胺 - 1
B39及B40使用如結構IV所示之去硫生物素(一種生物素類似物)。 結構 IV . 去硫生物素
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如結構V所示之生物素類似物NHS-去硫生物素進行結合。 結構 V . NHS - 去硫生物素
b.  脂質化  脂質化肽具有增加之親脂性、延長之活體內半衰期(使得能夠每天一次經口投與)及處於穩態下之降低之藥物動力學可變性。在一些實施例中,將額外胺基酸添加至GLP-1r促效劑之C端,以使得一或多種脂肪酸分子能夠結合,且具有增加之連接子穩定性。在較佳實施例中,胺基酸為半胱胺酸或離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脂肪酸部分經由添加至多肽C端之一或多個額外半胱胺酸或離胺酸殘基結合至GLP-1r促效劑多肽。在一個實施例中,脂肪酸部分經由添加至由SEQ ID NO:1表示之胺基酸序列之C端的一個額外半胱胺酸殘基結合至GLP-1r促效劑多肽,且所得肽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2。在另一實施例中,脂肪酸部分經由添加至由SEQ ID NO:1表示之胺基酸序列之C端的一個額外離胺酸殘基結合至GLP-1r促效劑多肽,且所得肽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3。在另一實施例中,一或多種脂肪酸部分經由添加至胺基酸序列SEQ ID NO:1之C端的三個額外離胺酸殘基結合至GLP-1r促效劑多肽,且所得肽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在一些實施例中,SEQ ID NO:1-4之第二位置之胺基酸經2-胺基異丁酸(Aib)取代。在一些實施例中,脂肪酸部分經由一或多個內部離胺酸殘基,例如SEQ ID NO:1-8中之任一者之位置12及27處之離胺酸結合至GLP-1r促效劑多肽。
獲得監管批准之第一個脂質化生物藥劑為2004年之地特胰島素(insulin detemir)。地特胰島素,一種用於治療糖尿病之基礎胰島素,包括經由LysB29之Nε-胺與肉豆蔻酸(C14)結合之desB30人類胰島素。
目前之脂質化生物藥劑在脂質與肽部分之間具有親水性間隔基,通常為γGlu或8-胺基-3,6-二氧雜辛酸(8-amino-3,6-dioxaoctanoic acid;OEG),以提高諸如白蛋白親和力、效力、水溶性及寡聚合之參數。一個實例為利拉魯肽,其為市售用於治療糖尿病及肥胖的每天一次之類升糖素肽1 (GLP-1)類似物。利拉魯肽序列與天然GLP-1相同,但Lys34Arg取代除外,此使得能夠經由γGlu間隔基經由Lys26之Nε進行選擇性棕櫚醯化(Lau J.;等人, J. Med. Chem. 2015, 58 (18), 7370-7380)。與天然GLP-1 (1至1.5小時,s.c.)相比,利拉魯肽由於白蛋白結合及緩慢吸收而具有顯著延長之半衰期(11至15小時,s.c.)。用於脂質化之較佳脂肪酸已自地特胰島素及利拉魯肽中所使用之膳食脂肪酸發展至德谷胰島素(insulin degludec) (每天一次之基礎胰島素)及司美格魯肽(每週一次之GLP-1類似物)中所使用之非膳食二羧酸脂肪酸。德谷胰島素在LysB29處經γGlu間隔開之棕櫚二酸脂質化。司美格魯肽之肽主鏈與利拉魯肽之肽主鏈類似,不同之處在於丙胺酸8經2-胺基異丁酸(Aib)取代,此減少由二肽基肽酶IV (DPP-4)進行之降解(Lau, J.等人,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15), 58 (18), 7370-7380)。司美格魯肽在Lys26處經由包括γGlu及兩個OEG單元之間隔基經十八烷二酸脂質化,其引發比利拉魯肽大5.6倍之白蛋白親和力。高白蛋白親和力以及DPP-4抗性使得司美格魯肽在人類(s.c.)中之半衰期為大約1週(van Witteloostuijn, S. B.; Pedersen, S. L.; Jensen, K. J. ChemMedChem 2016, 11, 1-23)。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與天然配位體相比,此延長之半衰期係在不降低GLP-1受體效力之情況下獲得的。最近,亦展現脂質化為延長較大蛋白質之半衰期的可行策略,如藉由索馬帕西坦(somapacitan) (每週一次之人類生長激素)所展現。索馬帕西坦之脂質化包括顯著較長之間隔區及具有四唑頭基之非羧酸脂肪酸。
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長效GLP-1r促效劑較佳藉由脂質與肽之間的一或多個親水性間隔基(諸如γGlu或8-胺基-3,6-二氧雜辛酸(OEG))與一或多個脂肪酸鏈結合。例示性脂肪酸可包括膳食脂肪酸,諸如地特胰島素及利拉魯肽中所使用之脂肪酸,且用於脂質化之較佳脂肪酸為非膳食二羧酸脂肪酸,諸如德谷胰島素及司美格魯肽中所使用之脂肪酸。
例示性脂肪酸衍生物展示於下表4中。 4 . 脂肪酸衍生物之實例
脂肪酸編號 結構
F1 C16-NHS
F2 C16-MAL
F3 C18-NHS
F4 C18-MAL
F5 C16-γGlu-NHS
F6 C16-γGlu-MAL
F7 C18-γGlu-NHS
F8 C18-Glu-MAL
F9 C18-γGlu-OEG-NHS
F10 C18-γGlu-OEG-MAL
F11 C18-γGlu-2OEG-NHS
F12 C18-γGlu-2OEG-MAL
F13 C20-γGlu-2OEG-NHS
F14 C20-γGlu-2OEG-MAL
F15 C18-γGlu-2OEG-TFP
F16 C18-γGlu-2OEG-NPC
F17 C20-γGlu-2OEG-NPC
3. 例示性經修飾之 GLP-1r 促效劑在較佳實施例中,長效GLP-1r促效劑為脂質化及/或生物素化艾塞那肽。在特定實施例中,長效GLP-1r促效劑具有如表5中所示之SEQ ID NO:9-35中之任一者的胺基酸序列。 5 . GLP - 1r 促效劑之修飾
生物素衍生物 脂肪酸衍生物
肽編號 名稱 生物素編號 修飾部位 脂肪酸編號 修飾部位 SEQ ID NO
12 EX4C B1 C40 - - SEQ ID NO:9
12 EX4C B2 C40 - - SEQ ID NO:10
12 EX4C B3 C40 - - SEQ ID NO:11
5 EX4 B4 K27 - - SEQ ID NO:12
12 EX4C B5 C40 - - SEQ ID NO:13
12 EX4C B3 C40 F1 K27 SEQ ID NO:14
12 EX4C B38 K12, K27 F2 C40 SEQ ID NO:15
12 EX4C B3 C40 F11 K27 SEQ ID NO:16
12 EX4C B38 K12, K27 F12 C40 SEQ ID NO:17
12 EX4C B35 C40 - - SEQ ID NO:18
12 EX4C B36 C40 - - SEQ ID NO:19
18 EX4K B37 K40 - - SEQ ID NO:20
19 EX4KKK B K39, K40, K41 - - SEQ ID NO:21
19 EX4KKK B K39, K40, K41 F11 K27 SEQ ID NO:22
19 EX4KKK B K39, K40, K41 F11 K12 SEQ ID NO:23
20 EX4K(Aib) B37 K40 - - SEQ ID NO:24
21 EX4KKK(Aib) B K39, K40, K41 - - SEQ ID NO:25
21 EX4KKK(Aib) B K39, K40, K41 F11 K27 SEQ ID NO:26
21 EX4KKK(Aib) B K39, K40, K41 F11 K12 SEQ ID NO:27
20 EX4K(Aib) B37 K40 F11 K27 SEQ ID NO:28
20 EX4K(Aib) B38 K12, K27 F11 K40 SEQ ID NO:29
38 EX01C B38 K12, K27 F12 C40 SEQ ID NO:30
39 EX02C B38 K12, K27 F12 C40 SEQ ID NO:31
5 EX4 B38 K12, K27 - - SEQ ID NO:32
12 EX4C - - F1 C40 SEQ ID NO:33
12 EX4C - - F12 C40 SEQ ID NO:34
12 EX4C B39 K12, K27 F12 C40 SEQ ID NO:35
4. 其他 GLP - 1r 促效劑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一或多種不為艾塞那肽之GLP-1r促效劑或其類似物或衍生物。例示性GLP-1r促效劑包括經批准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之GLP-1r促效劑,如胰妥善(Victoza) (利拉魯肽)及胰妥贊(Ozempic) (司美格魯肽)。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種GLP-1r促效劑為利拉魯肽或司美格魯肽。
度拉糖肽 ( Dulaglutide )在一些實施例中,適用於生物素化及/或脂質化之GLP-1r促效劑為Fc-融合GLP-1 (例如度拉糖肽)或其類似物或衍生物。度拉糖肽為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之類升糖素肽1受體促效劑(GLP-1促效劑),其可每週一次使用。度拉糖肽包括GLP-1 (7-37)共價連接至人類IgG 4之Fc片段,從而保護GLP-1部分免於由二肽基肽酶4去活化。
GLP-1為參與使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血糖)正規化的激素。GLP-1通常由胃腸道黏膜之L細胞回應於餐食而分泌。度拉糖肽結合至類升糖素肽1受體,減緩胃排空且增加胰臟β細胞的胰島素分泌。度拉糖肽同時藉由抑制胰臟α細胞而減少升高之升糖素分泌。
阿比魯肽在一些實施例中,適用於生物素化及/或脂質化之GLP-1r促效劑為白蛋白-融合GLP-1 (例如阿比魯肽)或其類似物或衍生物。阿比魯肽為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之類升糖素肽-1促效劑(GLP-1促效劑)藥物。阿比魯肽為與人類白蛋白融合的抗二肽基肽酶-4的類升糖素肽-1二聚體。阿比魯肽之半衰期為四至七天。
在一些實施例中,適用於生物素化及/或脂質化之GLP-1促效劑為PEG化GLP-1類似物或其衍生物(例如NLY01,一種GLP-1r促效劑之聚乙二醇化exendin-4類似物)。
治療活性劑之其他實例包括DPPIV抑制劑,其藉由抑制造成GLP-1在循環中快速失活之蛋白酶二肽基肽酶IV來增加天然GLP-1R含量。DPP-4抑制劑類藥品包括JANUVIA® (西他列汀(sitagliptin))、ONGLYZA® (沙格列汀(saxagliptin))、TRADJENTA® (利格列汀(linagliptin))及NESINA® (阿格列汀(alogliptin))。此等藥品中之各者亦可作為與其他抗糖尿病藥物(諸如二甲雙胍)組合之產品以供使用。經由抑制DPPIV來增強天然GLP-1含量係使GLP-1R減少小神經膠質細胞活化之另一方式。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GLP-1r促效劑為DPPIV抑制劑,例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利格列汀或阿格列汀。
B. 額外活性劑在一些實施例中,長效GLP-1r促效劑與一或多種額外活性劑(尤其一或多種抗病毒劑或抗微生物劑)或額外藥劑一起向個體投與,以預防或治療神經或神經退化性疾病或病症之一或多種症狀。適合之治療劑、診斷劑及/或預防劑可為生物分子,諸如肽、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核苷酸或寡核苷酸,或小分子藥劑(例如分子量小於2000 amu,較佳小於1500 amu),包括有機、無機及有機金屬藥劑。
1. 治療劑及預防劑在一些實施例中,長效GLP-1r促效劑與一或多種額外治療劑、預防劑或預後劑一起向個體投與。代表性治療劑包括(但不限於)神經保護劑、消炎劑、抗氧化劑、抗傳染劑及其組合。
在一個實施例中,額外藥劑為類固醇。適合之類固醇包括維生素D3及D2之生物學活性形式,諸如美國專利第4,897,388號及第5,939,407號中所描述之彼等。該等類固醇可共同投與,以進一步幫助神經產生刺激或誘導及/或預防神經損失。雌激素及雌激素相關分子(諸如別孕烯醇酮)可與神經增強劑一起共同投與,以增強神經保護,如Brinton (2001) Learning and Memory8 (3): 121-133中所描述。
如美國專利第6,552,010號中所描述之其他神經活性類固醇,諸如各種形式之去氫表雄固酮(DHEA)亦可共同投與,以進一步幫助神經產生刺激、誘導及/或預防神經損失。其他造成神經網路之神經生長及過度生長的藥劑(諸如神經生長因子(NGF)及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可在投與THP的同時、之前或之後投與。另外,神經細胞凋亡抑制劑,諸如鈣蛋白酶及凋亡蛋白酶及其他細胞死亡機制(諸如壞死)之抑制劑,可與神經增強劑一起共同投與,以進一步預防與某些神經疾病及神經缺陷相關之神經損失。
C. 醫藥調配物在一些實施例中,長效GLP-1r促效劑與一或多種醫藥賦形劑、添加劑或填充劑一起調配。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長效GLP-1r促效劑調配成醫藥調配物以供向個體投與。包括長效GLP-1r促效劑之組合物可使用一或多種生理學上可接受之載劑(包括有助於將活性化合物加工成醫藥學上可使用之製劑的賦形劑及助劑)以習知方式調配。
恰當調配物視所選投與途徑而定。在較佳實施例中,組合物經調配用於非經腸遞送。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經調配用於靜脈內注射。典型地,組合物將在無菌生理鹽水或緩衝溶液中調配以用於注射至所治療之組織或細胞中。組合物可凍乾儲存於單次使用小瓶中以便在使用之前立即復水。用於復水及投與之其他方式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已知。
醫藥調配物含有長效GLP-1r促效劑與一或多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的組合。代表性賦形劑包括溶劑、稀釋劑、pH調節劑、防腐劑、抗氧化劑、懸浮劑、濕潤劑、黏度調節劑、張力劑、穩定劑及其組合。適合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較佳選自一般公認為安全(GRAS)之物質,且可向個體投與而不產生非所需生物副作用或非所需相互作用。
通常,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可藉由試劑之游離酸或游離鹼形式與化學計算量之於水中或於有機溶劑中或於兩者之混合物中之適當鹼或酸的反應來製備;通常,非水性介質,如乙醚、乙酸乙酯、乙醇、異丙醇或乙腈係較佳的。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包括衍生自無機酸、有機酸之藥劑的鹽、鹼金屬鹽及鹼土金屬鹽以及藉由藥物與適合之有機配位體反應所形成的鹽(例如四級銨鹽)。舉例而言,適合之鹽的清單見於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第20版,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Baltimore, MD, 2000,第704頁。以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的形式投與之眼用藥物之實例有時包括順丁烯二酸噻嗎洛爾(timolol maleate)、酒石酸溴莫尼定(brimonidine tartrate)及雙氯芬酸鈉。
1. 劑量單位出於容易投與及劑量之均勻性考慮,組合物較佳以單位劑型調配。片語「單位劑型」係指適合於待治療之患者的結合物之物理離散單元。然而,應理解,組合物之總單次投與將由主治醫師在合理醫學判斷範疇內決定。可最初在細胞培養分析法中或在動物模型(通常為小鼠、大鼠、兔、犬或豬)中估算治療有效劑量。動物模型亦用於實現所需濃度範圍及投與途徑。隨後應使用此類資訊來確定用於在人類中進行投與之適用劑量及途徑。
2. 用於投與之調配物在一些實施例中,長效GLP-1r促效劑之組合物調配成經由特定途徑投與的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調配物。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係例如藉由直接注射至待治療之部位中來局部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損傷、手術或植入部位處或在損傷、手術或植入部位附近,將組合物注射、局部施用或以其他方式直接投與至脈管組織上之脈管系統中。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手術程序期間將組合物局部施用於暴露之脈管組織。通常,局部投與引起組合物之局部濃度增加,該濃度大於可藉由全身性投與達成之濃度。
本發明描述經調配以用於藉由非經腸(肌內、腹膜內、靜脈內(IV)或皮下注射)及經腸投與途徑進行投與之醫藥組合物。
a. 經腸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長效GLP-1r促效劑係經口投與。對於經口投與,適合之調配物包括錠劑、丸劑、硬/軟膠囊、液體、懸浮液、乳化劑、糖漿、顆粒、酏劑、糖衣錠等,且此等調配物可包括除活性成分以外之稀釋劑(例如乳糖、右旋糖、蔗糖、甘露糖醇、山梨糖醇、纖維素及/或甘胺酸)、滑動調節劑(例如二氧化矽、滑石、硬脂酸鹽及其鎂或鈣鹽及/或聚乙二醇)。錠劑亦可包括黏合劑,諸如矽酸鎂鋁、澱粉糊、明膠、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及/或聚乙烯吡咯啶,且必要時可包括崩解劑,諸如澱粉、瓊脂、海藻酸或其鈉鹽或煮沸混合物,及/或吸收劑、著色劑、調味劑及甜味劑。
在較佳實施例中,固體調配物包括長效GLP-1r促效劑(API)、滲透性增強劑(PE)、穩定性增強劑(SE)、黏合劑、崩解劑、滑動劑及潤滑劑。例示性滲透性增強劑包括膽汁酸、膽酸、去氧膽酸、甘膽酸、甘胺鵝去氧膽酸、牛磺鵝去氧膽酸、牛膽酸、鵝去氧膽酸、熊去氧膽酸、石膽酸、辛醯基己醯基聚乙二醇-8甘油酯(Labrasol)、N-(8-[2-羥苯甲醯基]胺基)辛酸鈉(SNAC)及其鹽形式。例示性穩定性增強劑為沒食子酸丙酯。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於活體外及/或活體內研究,API與(PE + SE)之比率在約1:0.01 w/w與約1:1,000 w/w之間(包括端點)。在一些實施例中,PE與SE之比率在1:0.01 w/w與約1:8 w/w之間(包括端點)。在較佳實施例中,諸如呈錠劑形式之固體調配物包括約1 mg與約50 mg之間的API、約1 mg與約1,000 mg之間的膽汁酸及約1 mg與約1,001 mg之間的沒食子酸丙酯。例示性稀釋劑或填充劑包括乳糖、澱粉、微晶纖維素及甘露糖醇。例示性潤滑劑包括硬脂酸鎂及硬脂醯反丁烯二酸鈉。
b. 非經腸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長效GLP-1r促效劑調配成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調配物以供非經腸投與。片語「非經腸投與(parenteral administration/administered parenterally)」為此項技術中公認之術語,且包括除經腸及局部投與以外之投與模式,諸如注射,且包括(但不限於)靜脈內(i.v.)、肌內(i.m.)、腹膜內(i.p.)、皮下(s.c.)注射及輸注。長效GLP-1r促效劑可例如藉由靜脈內、腹膜內或皮下途徑進行非經腸投與。
對於液體調配物,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可為例如水性或非水性溶液、懸浮液、乳液或油。非經腸媒劑(用於皮下、靜脈內、動脈內或肌內注射)包括例如氯化鈉溶液、林格氏(Ringer's)右旋糖、右旋糖及氯化鈉、乳酸林格氏溶液及不揮發性油。非水性溶劑之實例為丙二醇、聚乙二醇及可注射有機酯(諸如油酸乙酯)。水性載劑包括例如水、醇/水溶液、環糊精、乳液或懸浮液,包括生理鹽水及緩衝介質。長效GLP-1r促效劑亦可在乳液,例如油包水中投與。油之實例為石油、動物、植物或合成來源之油,例如花生油、大豆油、礦物油、橄欖油、葵花籽油、魚肝油、芝麻油、棉籽油、玉米油、橄欖油、石臘油及礦物質。用於非經腸調配物中之適合脂肪酸包括例如油酸、硬脂酸及異硬脂酸。油酸乙酯及肉豆蔻酸異丙酯為適合脂肪酸酯之實例。
適用於非經腸投與之調配物可包括抗氧化劑、緩衝液、抑菌劑及使調配物與預期接受者之血液等張的溶質,及可包括懸浮劑、增溶劑、增稠劑、穩定劑及防腐劑之水性及非水性無菌懸浮液。靜脈內媒劑可包括流體及營養補充劑、電解質補充劑,諸如基於林格氏右旋糖之補充劑。一般而言,水、生理鹽水、水性右旋糖及相關糖溶液以及諸如丙二醇或聚乙二醇之二醇為較佳之液體載劑,對於可注射溶液尤其如此。
可注射組合物之可注射醫藥載劑為一般技術者所熟知(參見例如,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y Practice, J.B. Lippincott Company, Philadelphia, PA, Banker及Chalmers編,第238至250頁(1982)及ASHP Handbook on Injectable Drugs, Trissel,第15版,第622至630頁(2009))。
在較佳實施例中,水性調配物包括長效GLP-1r促效劑(例如DD02S)、緩衝劑、張力劑、水、防腐劑及穩定劑。通常,長效GLP-1r促效劑之濃度在約0.1 mg/mL與約10 mg/mL之間(包括端點)。例示性緩衝劑為磷酸鹽,其濃度在約5 mM與約45 mM之間(包括端點);其pH在約5.5與約9.0之間(包括端點)。例示性張力劑包括氯化鉀、氯化鈉及甘露糖醇。
III. 製造方法 A. 製造長效 GLP-1r 促效劑之方法長效GLP-1r促效劑可經由多種化學反應步驟來製備。通常,長效GLP-1r促效劑之製造方法包括生物素化及/或脂質化。
1. 生物素化及脂質化先前已在例如國際公開案第WO2009107900A1號、第WO2020242268A1號及第WO2021107519A1號中描述對exendin衍生物進行生物素修飾,其內容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同時進行生物素化及脂質化。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包括將肽、C16-MAL (F2)或C18-γGlu-2OEG-MAL (F12)及生物素-N-羥基丁二醯亞胺酯(B1-NHS,B38)溶解於含有0.3% TEA (v/v)溶液之DMSO中。在一個實施例中,肽與F2或F12以1:1之體積比混合。在此步驟中,肽之濃度為10 mg/mL且莫耳比為1:2。在一個實施例中,混合物在25℃下在輕輕搖動下反應10分鐘。在另一實施例中,以1:1之體積比添加B1-NHS。肽之濃度為5 mg/mL且莫耳比為1:2或1:3。在一個實施例中,混合物在25℃下在輕輕搖動下反應90分鐘。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包括將肽(例如,SEQ ID NO:11)及C16-NHS (F1)或C18-γGlu-2OEG-TFP (F15)溶解於含有0.3% TEA (v/v)溶液之DMSO中;且以1:1之體積比混合各溶液。在一個實施例中,肽之濃度為5 mg/mL,且莫耳比為1:2。混合物在25℃下在輕輕搖動下反應30分鐘。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包括將肽、B35或B36溶解於含有0.3% TEA (v/v)溶液之DMSO中;且以1:1之體積比混合各溶液。在一個實施例中,肽之濃度為5 mg/mL,且莫耳比為1:2。隨後,混合物在25℃下在輕輕搖動下反應10分鐘。
在一個實施例中,脂質化及生物素化肽可藉由製備型LC純化且可將溶離液分成個別溶離份收集。在一個實施例中,使用離心式蒸發器在45℃下蒸發經分級分離之溶液中所含有之ACN 40分鐘。溶劑可藉由超濾變為水。可藉由逆相-HPLC分析經純化之樣品以進行純度檢查。在一個實施例中,樣品在-88℃下凍乾18小時且隨後在-20℃下儲存。
2. 脂質化在一個實施例中,方法包括將肽及C16-NHS (F1)或C18-γGlu-2OEG-MAL (F12)溶解於含有0.3%三乙胺(TEA) (v/v)溶液之二甲亞碸(DMSO)中;且以1:1之體積比混合各溶液。在一個實施例中,肽之濃度為5 mg/mL,且莫耳比為1:2。隨後,混合物在25℃下在輕輕搖動下反應10分鐘。在一個實施例中,脂質化肽可藉由製備型LC純化且將溶離液分成個別溶離份收集。在一個實施例中,使用離心式蒸發器在45℃下蒸發經分級分離之溶液中所含有之ACN 40分鐘。溶劑可藉由超濾變為水。隨後可藉由逆相-HPLC分析經純化之樣品以進行純度檢查。在一個實施例中,樣品在-88℃下凍乾18小時且隨後在-20℃下儲存。
IV. 使用方法描述使用類升糖素肽1受體促效劑(GLP-1r促效劑)之方法。通常,GLP-1r促效劑為生物素化及/或脂質化GLP-1r促效劑(長效GLP-1r促效劑)。在較佳實施例中,GLP-1r促效劑跨越血腦障壁(BBB)且選擇性地靶向活化小神經膠質細胞及/或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
A. 治療方法所揭示之GLP-1r促效劑在腦中穿過受損傷或受損害之BBB,且靶向活化小神經膠質細胞及/或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以減少或預防個體之神經疾病或病症。
描述使用所揭示之GLP-1r促效劑來治療或預防神經疾病或病症的方法。亦描述在最小脫靶毒性下阻斷或減少一或多種神經或神經退化性疾病中之小神經膠質細胞活化及/或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的方法。在較佳實施例中,所揭示之GLP-1r促效劑以能有效地預防、抑制或減少個體中之一或多種神經疾病或病症相關之一或多種症狀的量及給藥方案投與。在初始劑量後的一或多個時間點以一或多次劑量向個體投與所揭示之GLP-1r促效劑。與對照組相比,例如與用短效GLP-1r促效劑(艾塞那肽及利拉魯肽)治療之個體相比,所選擇的向個體投與的組合物之量可遞送有效量,以安全地減輕、預防或者緩解待治療之疾病或病症的一或多種臨床或分子症狀。組合物及方法亦適用於預防性用途。
1. 穿過血腦障壁 ( BBB )長效GLP-1r促效劑無需使用靶向或運輸部分即可穿過血腦障壁。在較佳實施例中,本文所揭示之長效GLP-1r促效劑提供比司美格魯肽或NLY01更佳之滲透。在生物素化GLP-1r促效劑之情況下,涉及SMVT介導轉運。
血腦障壁(BBB)為高選擇性滲透障壁,其將中樞神經系統(CNS)中之循環血液與腦細胞外液(BECF)分開。血腦障壁由腦內皮細胞形成,其藉由具有極高電阻率之緊密連接來連接。星形膠質細胞為產生血腦障壁所必需的。血腦障壁藉由被動擴散使脂溶性分子、水及一些氣體穿過,以及選擇性轉運對神經功能至關重要的分子,諸如胺基酸及葡萄糖。血腦障壁沿著所有大腦毛細管發生且包括毛細管周圍之緊密連接,此等緊密連接在正常循環中不存在。內皮細胞限制微小物體(例如細菌)及較大或親水性分子擴散至腦脊髓液(CSF)中,同時允許小疏水性分子(例如O 2、CO 2、激素)擴散。障壁細胞經由特定蛋白質主動轉運代謝產物,諸如使葡萄糖穿過障壁。此「障壁」係由CNS血管之內皮細胞之間緊密連接的選擇性造成的,其限制溶質通過。在血液與大腦之間的界面,內皮細胞藉由此等緊密連接縫合在一起,該等緊密連接係由較小次單元(通常為生化二聚物)構成,其例如為跨膜蛋白,諸如封閉蛋白、密連蛋白、連接黏附分子(JAM)或ESAM。此等跨膜蛋白中之各者藉由包括zo-1及相關蛋白質之另一蛋白質複合物固定在內皮細胞中。
血腦障壁係由腦毛細管內皮形成且將大約100%大分子神經治療劑及超過98%之所有小分子藥物排除在腦外。克服向腦之特定區域遞送治療劑的困難,對於大多數腦病症的治療而言係一個重大挑戰。在其神經保護作用中,血腦障壁用於阻礙許多潛在重要的診斷劑及治療劑遞送至腦。以其他方式在診斷及治療中有效的治療性分子及抗體不能以足夠量穿過BBB。藥物在腦中的靶向機制涉及「通過」或「繞過」BBB。通過BBB之藥物遞送/劑型之模式需要藉由滲透手段破壞BBB;藉由使用血管活性物質(諸如緩激肽)進行生化破壞;或甚至藉由局部暴露於高強度聚焦超音波(HIFU)進行破壞。用於通過BBB之其他方法可能需要使用內源性轉運系統,包括:載體介導之轉運蛋白,諸如葡萄糖及胺基酸載體;用於胰島素或運鐵蛋白的受體介導之轉胞吞作用;及阻斷轉運蛋白,諸如p-糖蛋白之主動外排。然而,已發現靶向BBB轉運蛋白之載體(諸如轉鐵蛋白受體)仍被截留於腦毛細管之內皮細胞中,而非穿過BBB進入大腦薄壁組織。繞過BBB遞送藥物之方法包括腦內植入(例如使用針)及對流增強分配。另外,甘露糖醇可用於繞過BBB。
2. 調節活化小神經膠質細胞小神經膠質細胞為一種位於整個腦及脊髓中之神經膠質細胞(neuroglia/glial cell)。小神經膠質細胞佔腦內發現之全部細胞的10-15%。作為常駐巨噬細胞,小神經膠質細胞充當中樞神經系統(CNS)中活性免疫防禦之首要及主要形式。小神經膠質細胞在CNS損傷之後發揮關鍵作用,且可基於損傷之時序及類型產生保護性及有害性作用。小神經膠質細胞功能改變亦影響正常神經元發育及突觸修剪。小神經膠質細胞在形態上經歷自分枝狀至變形蟲狀結構的明顯變化,且在損傷之後增殖。所引起的神經發炎破壞受傷部位處之血腦障壁且造成急性及慢性神經元及寡樹突細胞死亡。因此,靶向促炎性小神經膠質細胞應為強力且有效的治療策略。
長效GLP-1r促效劑選擇性地靶向及阻斷小神經膠質細胞及星形膠質細胞活化,且自活化常駐先天性免疫細胞釋放炎性及神經毒性分子;因此預防、停止及/或改善神經退化性疾病之進展。已發現,藉由異常聚集之蛋白質活化的小神經膠質細胞上調GLP-1r,且與活化小神經膠質細胞結合之長效GLP-1r促效劑顯著抑制毒性分子(包括TNF-α、IL-1α、IL-1β、IL-6及C1q)之釋放且保護神經元。經由GLP-1r內化分析,發現長效GLP-1r促效劑與短效GLP-1r促效劑(艾塞那肽及利拉魯肽)相比展現出緩慢的GLP-1r內化,降低GLP-1r之循環速率,因此可持續活化GLP-1r且誘導GLP-1r在腦中傳訊。用短效GLP-1r促效劑治療之患者將在長期治療期間經歷「斷開時間」,從而破壞治療效果。相比之下,長效GLP-1r促效劑能夠在無「斷開時間」且無脫靶毒性之情況下在腦中以連續方式穿透BBB且活化GLP-1r。
在一些實施例中,長效GLP-1r促效劑用於藉由減少或抑制小神經膠質細胞及/或星形膠質細胞之活化來改善神經疾病及病症。回應於神經退化及異常聚集蛋白質(諸如α-突觸核蛋白及β-澱粉樣蛋白)之積聚,靜止的小神經膠質細胞變為活化狀態且釋放各種細胞介素及神經毒性分子,包括TNF-α、IL-1α、IL-1β、IL-6及C1q,該等毒性分子驅動其增殖且活化星形膠質細胞。因此,自活化小神經膠質細胞或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釋放之此類炎性介體在活化小神經膠質細胞之誘導下引起神經元損害,且促使神經退化性疾病進展。因此,活化小神經膠質細胞可描述為神經退化性疾病中之主要上游不良因子。在無脫靶毒性的情況下抑制小神經膠質細胞活化能有效地預防、停止及/或逆轉神經退化過程。然而,缺乏針對特異性靶小神經膠質細胞活化之轉譯方法阻礙了此策略。
較佳地,組合物防止α-突觸核蛋白相關之多巴胺激導性神經元損失。在一個實施例中,組合物防止阿茲海默氏病神經元中之澱粉樣蛋白-β及/或τ蛋白毒性。舉例而言,組合物防止澱粉樣蛋白斑塊及τ蛋白相關之神經元損失。在另一實施例中,相對於對照組,組合物改良個體之運動及認知以及記憶技能。在另一實施例中,相對於對照組,組合物在個體中保護突觸及/或突觸功能、增強神經生成、減少細胞凋亡、保護神經元免於氧化壓力、減少斑塊形成及預防慢性發炎反應。
B. 待治療之病狀組合物適用於治療腦及神經系統中之一或多種疾病、病狀及損傷,尤其與小神經膠質細胞及/或星形膠質細胞之病理性活化相關之疾病、病狀及損傷。在較佳實施例中,組合物以有效治療有需要之個體之微神經膠質介導之病變而無任何相關毒性的量投與。
在一些實施例中,待治療之個體為人類。在一些實施例中,待治療之個體為兒童或嬰兒。所有方法可包括鑑別及選擇需要治療之個體或將得益於投與所描述之組合物之個體的步驟。
1. 神經及神經退化性疾病組合物及其調配物可用於治療一或多種神經及神經退化性疾病。組合物及方法尤其適用於治療與小神經膠質細胞及/或星形膠質細胞之活化相關的一或多種神經或神經退化性疾病。在一些實施例中,疾病或病症係選自(但不限於)神經病症(例如,阿茲海默氏病(AD)、帕金森氏病(PD))。在一個實施例中,組合物係用於治療阿茲海默氏病(AD)或帕金森氏病。
神經退化性疾病為神經系統之慢性進行性病症,其影響神經及行為功能且涉及引起獨特組織病理學及臨床症候群之生物化學變化(Hardy H等人, Science. 1998;282:1075-9)。對細胞降解機制具有抗性之異常蛋白質累積於細胞內。神經元損失之模式在一組受影響而其他組保持完整的意義上具有選擇性。通常,疾病不存在明顯之刺激事件。傳統地描述為神經退化性之疾病為阿茲海默氏病、亨丁頓氏病及帕金森氏病。
由活化小神經膠質細胞及星形膠質細胞介導之神經發炎為使其成為潛在治療目標之各種神經病症的主要標誌。多種科學報導表明藉由靶向此等細胞來減輕早期之神經發炎可延遲疾病發作且亦可提供用於治療之較長治療窗(Dommergues, MA等人, Neuroscience 2003, 121, 619;Perry, VH等人, Nat Rev Neurol 2010, 6, 193;Kannan, S等人, Sci . Transl . Med. 2012, 4, 130ra46;及Block, ML等人, Nat Rev Neurosci 2007, 8, 57)。遞送治療劑穿過血腦障壁為具有挑戰性的任務。神經發炎引起血腦障壁(BBB)之破壞。神經發炎性病症中之受損BBB可用於在整個腦中輸送載藥之奈米粒子(Stolp, HB等人, Cardiovascular Psychiatry and Neurology 2011, 2011, 10;及Ahishali, B等人,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05, 115, 151)。
組合物及方法亦可用於治療神經或神經退化性疾病或病症,或中樞神經系統病症。在較佳實施例中,組合物及方法有效治療及/或緩解與神經或神經退化性疾病或病症或中樞神經系統病症相關之神經發炎。該等方法通常包括向個體投與有效量之組合物以提高認知或減少認知衰退、提高認知功能或減少認知功能之衰退、提高記憶或減少記憶衰退、提高學習能力(ability/capacity)或減少學習能力之衰退,或其組合。
神經退化係指神經元之結構或功能之進行性損失,包括神經元死亡。舉例而言,組合物及方法可用於治療個體之疾病或病症,諸如帕金森氏病(PD)及PD相關之病症、亨丁頓氏病(HD)、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ALS)、阿茲海默氏病(AD)及其他失智症、朊病毒病,諸如庫賈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皮質基底核退化症、額顳葉型失智症、HIV-相關之認知障礙、輕度認知障礙、運動神經元病(MND)、脊髓小腦失調(SCA)、脊髓性肌萎縮(SMA)、弗里德賴希共濟失調(Friedreich's Ataxia)、路易體疾病(Lewy Body Disease)、阿爾珀斯病(Alpers' Disease)、巴登氏病(Batten Disease)、腦眼面骨骼症候群、皮質基底核退化症、格斯特曼-史特勞斯勒-申克病(Gerstmann-Straussler-Scheinker Disease)、庫魯病(Kuru)、萊氏病(Leigh's Disease)、單體性肌萎縮、多系統萎縮、伴有直立性低血壓之多系統萎縮(夏伊-德爾格症候群(Shy-Drager Syndrome))、多發性硬化症(MS)、腦鐵沈積性神經退化症、眼陣攣-肌陣攣、後腦皮質萎縮症、原發漸進性失語症、進行性核上麻痺、血管性失智、漸進性多病灶腦白質病、路易氏體失智症(DLB)、小洞性症候群(Lacunar syndromes)、腦積水、韋尼克-柯沙可夫氏症候群(Wernicke-Korsakoff's syndrome)、腦炎後失智症、癌症及化學療法相關之認知障礙及失智症、及抑鬱誘發之失智症及假性失智症。在較佳實施例中,疾病或病症為阿茲海默氏病(AD)或帕金森氏病。
用於評定特定神經因素改善之準則包括評估認知技能、運動技能、記憶能力或其類似物之方法,以及用於評定中樞神經系統之所選擇區域中之物理變化的方法,諸如磁共振成像(MRI)及電腦斷層攝影掃描(CT)或其他成像方法。此類評估方法在醫學、神經學、精神病學及其類似學科領域中為熟知的,且可經適當選擇以診斷特定神經損傷之狀態。為了評定阿茲海默氏病之變化或相關神經學變化,在開始投與組合物之前進行一或多種所選擇之評定或評估測試。在此初始評定之後,啟動用於投與組合物之治療方法且持續各種時間間隔。在神經缺陷損傷之初始評定之後的所選擇時間間隔,再次使用相同評定或評估測試來重新評估所選擇之神經學準則之變化或改良。
a. 阿茲海默氏病阿茲海默氏病(AD)佔失智症病例之60%至70%。阿茲海默氏病為通常開始緩慢但隨時間推移逐漸惡化的慢性神經退化性疾病。最常見早期症狀為短期記憶喪失。隨著疾病進展,症狀包括語言問題、情緒波動、喪失動力、迷失方向、行為問題及管理不善的自理。漸漸地,身體功能喪失,最終導致死亡。儘管進展速度可變化,但診斷後的平均預期壽命為三至九年。尚未充分瞭解阿茲海默氏病之病因。咸信約70%之風險係基因性的,且涉及許多基因。其他風險因素包括頭部損傷、高血壓或抑鬱症病史。疾病過程與腦中之斑塊及纏結相關。
阿茲海默氏病之特徵在於大腦皮質及某些皮層下區域之神經元及突觸損失。此損失導致受影響區域之總體萎縮,包括顳葉及頂葉及部分額葉皮質及扣帶回退化。已假設阿茲海默氏病為由腦中異常摺疊之A-β及τ蛋白之積聚所引起的蛋白質錯誤摺疊疾病(蛋白質構象病)。斑塊由長度為39-43個胺基酸之小型肽組成,該小型肽稱為β-澱粉樣蛋白(亦書寫為A-β或Aβ)。β-澱粉樣蛋白係稱為澱粉樣蛋白前驅蛋白(APP)(一種穿過神經元膜之跨膜蛋白)之較大蛋白質的片段。APP對神經元生長、存活及損傷後修復係至關重要的。在阿茲海默氏病中,未知的過程引起藉由酶經由蛋白分解將APP分成較小片段。此等片段中之一者產生β-澱粉樣蛋白之原纖維,原纖維形成團塊,以密集形式沈積於外部神經元,稱為老年斑。
可能的診斷係基於疾病史及認知測試以及醫學成像及血液測試,以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初始症狀常常被誤認為正常衰老。確切診斷需要檢查腦組織。阿茲海默氏病係經由完整的醫療評定來診斷。不存在可判定個人是否患有阿茲海默氏病的臨床測試。通常,進行若干測試以排除任何其他失智病因。唯一確定性診斷方法為檢查獲自生檢或剖檢之腦組織。使用測試(諸如血液測試及腦成像)來排除失智類症狀之其他病因。實驗室測試及篩查包括全血細胞計數;電解質偵測套組;篩查代謝偵測套組;甲狀腺功能測試;維生素B-12葉酸水平;梅毒測試及視病史而定,人類免疫缺乏抗體測試;尿樣分析;心電圖(ECG);胸部X射線;電腦化斷層掃瞄(CT)頭部掃描;及腦電圖(EEG)。在總體診斷中腰椎穿刺亦可具有資訊性。
不存在降低風險之藥物或補充劑。儘管一些治療可暫時改善症狀,但沒有治療可停止或逆轉症狀進展。
組合物及調配物適用於減少或預防與神經疾病(諸如阿茲海默氏病)之發展及進展相關的一或多種病理過程。因此,本發明提供用於治療、減輕及預防與阿茲海默氏病相關之病理過程的方法,其包括以有效減少罹患阿茲海默氏病之個體中之小神經膠質細胞活化、總Aβ 42及斑塊負擔、τ蛋白磷酸化/傳播及/或在學習任務(諸如恐懼條件學習任務)中提高認知的量及給藥方案投與組合物。本發明提供用於減少、預防或逆轉患有阿茲海默氏病或失智症之個體之學習及/或記憶缺陷的方法。該等方法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包括一或多種長效GLP-1r促效劑之組合物。在較佳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包括向個體投與有效量之組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該組合物包括具有SEQ ID NO:1-35中之任一者之胺基酸序列的一或多種長效GLP-1r促效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以有效誘導有需要之個體之神經增強的量及給藥方案投與。由投與組合物產生之神經增強包括刺激或誘導引起新神經元產生之神經有絲分裂,亦即展現神經生成作用;預防或延遲神經損失,包括神經損失速率降低,亦即展現神經保護作用;或此等作用模式中之一或多者。術語「神經保護作用」意欲包括預防、延遲及/或終止個體之神經元、神經突及神經網路之退化、損傷或死亡。投與組合物導致患有神經疾病、神經損傷或年齡相關之神經元減退或損傷的個體之神經功能得到改善或增強。
神經退化可由損害神經功能之任何病狀造成,其可能導致神經損失。神經功能可能因例如神經元(包括其神經突)之生物化學、生理學或解剖結構的改變而受到損害。神經元之退化可包括膜、樹突狀或突觸變化,其不利於正常神經元功能。神經元退化、損傷及/或死亡之原因可能係未知的。或者,其可能係個體之神經系統中之年齡、損傷及/或疾病相關之神經變化的結果。
在阿茲海默氏病患者中,海馬體、額葉、頂葉及前顳葉皮質、扁桃體及嗅覺系統中之神經損失係最為顯著的。海馬體之最顯著影響區域包括CA1區域、海馬下腳及內嗅皮質。記憶損失視為最早且最具代表性的認知變化,因為眾所周知海馬體在記憶方面起關鍵作用。
經由疾病、年齡相關之減退或物理性損傷造成之神經損失引起神經疾病及損傷。組合物可藉由促進新神經元、新神經突及/或神經連接之發展而抵消神經損失之有害影響,從而導致現有神經細胞、神經突及/或神經連接或一或多種此等過程之神經保護。因此,組合物之神經增強特性提供針對大體上逆轉與退化性疾病、衰老及物理損傷或創傷相關之神經損失的有效策略。
向正在經歷或已經歷由阿茲海默氏病造成之神經損失之個體投與組合物,可減少阿茲海默氏病或相關認知病症(包括失智症)之任何一或多種症狀。可經治療、減輕或預防之AD或失智症之臨床症狀包括輕度AD、中度AD及/或重度AD或失智症之臨床症狀。
在輕度阿茲海默氏病中,個人可看似健康的但在感知他或她之周圍世界方面愈來愈困難。個人及其家人往往會逐漸意識到出了問題。輕度阿茲海默氏病/輕度失智症之例示性症狀包括但不限於:記憶損失;判斷力差導致錯誤決定;喪失自發性及主動性;需要更長時間來完成正常的日常工作;重複問題;在處理金錢及支付賬單方面有困難;徘徊及迷路;丟失東西或將其錯放在奇怪的地方;情緒及人格變化;及焦慮及/或攻擊性增加。
中度阿茲海默氏病/中度失智症之症狀包括但不限於:健忘;加劇之記憶損失及混亂;不能學習新事物;語言困難及在閱讀、書寫及處理數字方面出現問題;難以組織思想及邏輯思考;注意廣度縮小;在應對新情況方面出現問題;難以完成多步驟任務,諸如穿衣;認不出家人及朋友;出現幻覺、妄想及偏執;有衝動行為,諸如在不當時間或地點脫衣服或使用粗俗語言;不適當的憤怒爆發;不安、躁動、焦慮、流淚、徘徊(尤其在傍晚或晚上);重複語句或動作,偶爾的肌肉抽搐。
重度阿茲海默氏病/重度失智症之症狀包括但不限於:不能溝通;體重減輕;癲癇發作;皮膚感染;吞咽困難;歎息、呻吟或咕噥;睡眠增加;失去對腸及膀胱的控制。
阿茲海默氏病之生理學症狀包括腦質量減少,例如海馬回體積減少。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與未經治療之對照組個體相比,投與組合物之方法增加腦質量及/或減少或預防個體之腦質量之減少速率;增加個體之海馬回體積;減少或預防海馬回體積之減少速率。
在其他實施例中,以有效量投與組合物之方法減少小神經膠質細胞活化、總Aβ 42及斑塊負擔、τ蛋白磷酸化、改良或改善神經缺陷或認知減退或障礙及其組合。治療效果一般在開始投與之約12至約24週內觀測到,但治療效果亦可在小於12週或大於24週內觀測到。
個體較佳為成人,且更佳為年齡超過30歲之人類,其由於阿茲海默氏病或失智症而喪失一些神經功能。通常,神經損失意指在細胞層面之任何神經損失,包括神經突、神經組織或神經網路之損失。
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包括選擇可能得益於用組合物進行治療之個體。
b. 帕金森氏病帕金森氏病(PD,亦稱為特發性或原發性帕金森氏症、運動遲緩僵硬症候群(HRS)或震顫麻痺)為主要影響運動系統的中樞神經系統之退化性病症。帕金森氏病之運動症狀由黑質(中腦區域)中之產生多巴胺之細胞死亡而導致。尚未充分瞭解此細胞死亡之原因。在疾病早期,最明顯的症狀與動作相關;此等包括顫抖、僵硬、動作緩慢以及行走及步態方面出現困難。之後,可能會出現思維及行為問題,失智症通常發生在疾病晚期,且抑鬱症為最常見的精神症狀。其他症狀包括感覺、睡眠及情緒問題。帕金森氏病在老年人中更常見,其中大部分病例出現在50歲之後;當其出現在青年身上時,稱其為青年PD (YOPD)。
主要運動症狀統稱為「帕金森氏症」或「帕金森氏症候群」。該疾病可為原發性或繼發性疾病。原發性帕金森氏病稱為特發性(無已知病因)疾病,儘管一些非典型病例具有基因來源,但繼發性帕金森氏症係由於已知原因,如毒素。該疾病之病理學特徵在於在神經元中蛋白質積聚成路易體,且在中腦之某些部分中多巴胺之形成及活性不足。路易體之位置往往與個體之症狀的表現及程度有關。典型病例之診斷主要基於症狀,且用諸如神經成像等檢查來確認。
帕金森氏病之診斷涉及醫師獲取病史且進行神經檢查。不存在明確鑑定疾病之實驗室測試,但有時用腦掃描來排除可能產生類似症狀之病症。人們可以服用左旋多巴,且所引起的運動障礙之緩解往往可以確診。在剖檢的中腦中發現路易體通常視為個體患有帕金森氏病之證據。隨著時間推移,疾病之進展可能表明其並非帕金森氏病,且一些權威機構建議定期審查診斷結果。其他可繼發產生帕金森氏症候群之原因為阿茲海默氏病、多發性腦梗塞及藥物誘發之帕金森氏症。必須排除帕金森附加症候群,諸如進行性核上麻痺及多系統萎縮。抗帕金森藥物通常在控制帕金森附加症候群之症狀時不太有效。較快之進展速度、早期認知功能障礙或姿勢不穩、發病時輕微震顫或對稱可能表明是帕金森附加疾病而非PD本身。遺傳形式通常歸類為PD,但術語家族性帕金森氏病及家族性帕金森氏症係用於具有體染色體顯性或隱性遺傳模式的疾病實體。
PD社會腦庫準則要求動作緩慢(動作遲緩)附加僵硬、靜止性震顫或姿勢不穩。需要在診斷患有PD之前排除此等症狀之其他可能病因。最後,在發病或演變期間需要具有三個或更多個以下特徵:單側發病、靜止性震顫、隨時間進展、運動症狀之不對稱性、對左旋多巴反應至少五年、至少十年之臨床病程及出現由攝入過量左旋多巴誘發之運動困難。剖檢時評估之診斷準則之準確性為75-90%,其中專家(諸如神經學家)之準確率最高。患有PD之人的電腦斷層掃描(CT)及習知磁共振成像(MRI)腦掃描通常顯示正常。儘管如此,此等技術仍適用於排除可為帕金森氏症之繼發性病因的其他疾病,諸如基底神經節腫瘤、血管病變及腦積水。已報導MRI之特定技術,即擴散MRI,適用於區分典型與非典型帕金森氏症,但其精確診斷值仍在研究中。基底神經節中之多巴胺激導性功能可用不同PET及SPECT放射性示蹤劑量測。實例為用於SPECT之碘氟潘(123I) (商標名DaTSCAN)及碘苯托烷(Dopascan)或用於PET之氟去氧葡萄糖(18F)及DTBZ。基底神經節中多巴胺激導性活性降低之模式可有助於診斷PD。
通常為藥物L-DOPA及多巴胺促效劑之治療可改善疾病之早期症狀。隨著疾病進展及多巴胺激導性神經元持續損失,此等藥物最終在治療症狀時變得無效且同時產生以非自主扭動為標記之併發症。在藥物無效之嚴重病情下,最後手段為用手術及深層腦刺激降低運動症狀。儘管多巴胺替代緩解症狀性運動功能障礙,但其有效性隨著疾病進展而降低,導致不可接受之副作用,諸如嚴重的運動波動及運動困難。此外,不存在停止疾病進展之療法(Lang, A.E. 及A.M. Lozano, N Engl J Med, 1998. 339(15): 第1044-53頁;Lang, A.E. 及A.M. Lozano, N Engl J Med, 1998. 339(16): 第1130-43頁)。此外,此緩解性治療方法並不解決疾病之潛在機制(Nagatsua, T. 及M. Sawadab, 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 2009. 15增刊1: 第S3-8頁)。
術語帕金森氏症係用於運動症候群,其主要症狀為靜止性震顫,僵硬,運動減慢且姿勢不穩。可根據其來源將帕金森氏症候群劃分成四種次型:原發性或特發性、繼發性或獲得性、遺傳性帕金森氏症及帕金森附加症候群或多發性系統退化症。通常歸類為運動病症之PD亦導致若干非運動類型之症狀,諸如感覺缺陷、認知困難或睡眠問題。帕金森附加疾病為呈現額外特徵之原發性帕金森氏症。其包括多系統萎縮、進行性核上麻痺、皮質基底核退化症及路易體失智症。
就病理生理學而言,PD被視為突觸核蛋白病,因為α-突觸核蛋白以路易體形式在腦中異常積聚,而諸如阿茲海默氏病之其他疾病中,腦積聚呈神經原纖維纏結形式之τ蛋白。然而,τ蛋白病與突觸核蛋白病之間存在臨床及病理學重疊。阿茲海默氏病之最典型症狀為失智,其發生在PD之晚期階段,同時亦常在受PD影響的腦中發現神經原纖維纏結。路易體失智症(DLB)為另一突觸核蛋白病,與PD且尤其與患有失智症之PD病例子集具有相似性。然而,PD與DLB之間的關係係複雜的且仍必須澄清。其可能表示連續體之部分,或其可能為單獨的疾病。
已確證特定基因中之突變會引起PD。此等基因編碼α-突觸核蛋白(SNCA)、帕金蛋白(PRKN)、富含白胺酸之重複激酶2 (LRRK2或震顫素)、PTEN誘導之推定激酶1 (PINK1)、DJ-1及ATP13A2。在大多數情況下,具有此等突變之人將發展成PD。然而,除LRRK2之外,其餘僅造成少數PD病例。最廣泛研究之PD相關基因為SNCA及LRRK2。包括SNCA、LRRK2及葡萄糖腦苷酶(GBA)之基因突變已被認為是偶發性PD之風險因素。已知GBA突變會引起高歇氏病(Gaucher's disease)。全基因體關聯研究在偶發病例中搜尋具有低外顯率之突變對偶基因,現已取得許多積極結果。
SNCA基因在PD中起重要作用,因為α-突觸核蛋白為路易體之主要組分。黑質及若干其他腦區之病理組織學(顯微鏡下的解剖結構)顯示許多剩餘神經細胞中之神經元損失及路易體。神經元損失伴隨星形膠質細胞(呈星形的膠質細胞)之死亡及小神經膠質細胞(另一類型的神經膠質細胞)之活化。路易體為PD之關鍵病理特徵。
組合物及調配物適用於減少或預防與PD之發展及惡化相關的一或多種病理過程。因此,本發明提供用於治療、減少及預防與PD相關之病理過程的方法,其包括以有效減少罹患PD之個體中之微膠質細胞活化、α-突觸核蛋白之異常累積、腦中之神經纖維纏結及/或改善顫抖、僵硬、動作緩慢及行走困難的量及給藥方案投與組合物。本發明提供用於減輕、預防或逆轉罹患PD之個體中之運動功能障礙的方法。該等方法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包括一或多種長效GLP-1r促效劑之組合物。在較佳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包括向個體投與有效量之組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該組合物包括具有SEQ ID NO:1-35中之任一者之胺基酸序列的一或多種長效GLP-1r促效劑。
C. 劑量及有效量劑量及給藥方案視病症之嚴重程度及/或投與方法而定,且可由熟習此項技術者確定。用於治療神經損傷之GLP-1r促效劑或其醫藥調配物之治療有效量通常足以減輕或緩解神經病狀或病症之一或多種症狀。
較佳地,組合物不靶向或者不調節不屬於病變組織或目標組織或不與病變組織或目標組織相關之健康細胞之活性或數量,或相較於CNS中包括活化小神經膠質細胞之目標細胞,該等組合物少量靶向或者調節。以此方式,與組合物相關之副產物及其他副作用減少。
投與組合物改善或增強患有神經損傷或神經元減退或損傷之個體的神經功能。在一些實施例中,長效GLP-1r促效劑以治療有效量向個體投與,刺激或誘導神經有絲分裂產生新神經元,從而提供神經作用。亦提供有效量之組合物以預防、減少或終止個體之神經元、神經突及神經網路之退化、損傷或死亡,從而提供神經保護作用。
長效GLP-1r促效劑之實際有效量可根據以下因素而變,包括:所投與之特定藥劑、所調配之特定組合物、投與模式及所治療之個體的年齡、體重、病狀,以及投與途徑及疾病或病症。在一些實施例中,長效GLP-1r促效劑或其醫藥調配物之劑量可為約0.01至約100 mg/kg體重、約0.01 mg/kg至約10 mg/kg及約0.1 mg至約5 mg/kg體重。在其他實施例中,劑量為向個體單次投與GLP-1r促效劑或其醫藥調配物之絕對量,諸如約0.1 mg至高達約100 mg。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GLP-1r促效劑或其醫藥調配物之劑量為約0.1 mg、0.5 mg、1 mg、2 mg、3 mg、4 mg、5 mg、6 mg、7 mg、8 mg、9 mg或10 mg,或超過10 mg,例如20 mg、30 mg、40 mg或50 mg。在例示性實施例中,GLP-1r促效劑之劑量為約5 mg,一週投與一次。通常,對於靜脈內注射或輸注,劑量可低於經口投與之劑量。
一般而言,將調整投與時序及頻率以平衡既定治療時程之功效與既定遞送系統之副作用。例示性給藥頻率包括連續輸注、單次及多次投與,諸如每小時、每天、每週、每月或每年給藥。
長效GLP-1r促效劑或其醫藥調配物可每天、兩週一次、每週一次、每兩週一次、每兩三週一次、一月一次或更低頻率地投與一量,使得治療劑之血液含量治療有效增加。當藉由經口途徑以外的途徑進行投與時,組合物可在超過一小時,例如3至10小時之時段遞送,以在24小時之時段內產生治療有效劑量。或者,組合物可經調配以用於控制釋放,其中組合物按照一週一次或更低頻率之方案重複以單次劑量投與。
劑量可變化,且可以每天一或多次劑量、每天一次、每週兩次、每週一次、每兩週一次、每兩三週一次、一月一次或更低頻率投與。關於給定類別之醫藥產品之適當劑量的指南可見於文獻中。最佳給藥時程可根據個體或患者體內藥物積聚之量測值來計算。一般技術者可容易地判定最佳劑量、給藥方法及重複率。最佳劑量可視個別醫藥組合物之相對效能而變化,且大體上可基於EC 50(認為在活體外及活體內動物模型中有效)來估算。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長期(數月至數年)投與個體。在一個實施例中,治療效果持續至少1年。
在較佳實施例中,GLP-1r促效劑係以約1 mg至約50 mg (包括端點),較佳約5 mg至約20 mg(包括端點)之量經口投與成人(假定平均70 kg)。在一些實施例中,GLP-1r促效劑係一月一次、每兩週一次、一週一次、每三天一次、每兩天一次、每天一次或每天兩次經口投與。
在其他較佳實施例中,GLP-1r促效劑係以約0.1 mg/mL至約10 mg/mL(包括端點)、較佳約1 mg/mL至約5 mg/mL(包括端點)之濃度非經腸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GLP-1r促效劑係一個月一次、每兩週一次、一週一次、每三天一次、每兩天一次、一天一次或每天兩次非經腸投與。
在一些實施例中,方案包括進行一或多個週期的一輪療法,隨後進入藥物假期(例如無藥物)。藥物假期可為1、2、3、4、5、6或7天,或1、2、3、4週,或1、2、3、4、5或6個月。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初始劑量之後,向個體投與之長效GLP-1r促效劑之量隨時間推移而變化。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初始劑量之後,向個體投與之GLP-1r促效劑之量隨時間推移而變化。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GLP-1r促效劑之劑量以每週增加約1.0 mg至約50 mg(包括端點)或約2.5 mg至約20 mg(包括端點)來進行滴定。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以有效治療或預防阿茲海默氏病之一或多種症狀的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以有效減少或預防阿茲海默氏病之一或多種臨床標記的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以有效治療或預防帕金森氏病之一或多種症狀的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以有效減少或預防帕金森氏病之一或多種臨床標記的量投與。
D. 組合療法及程序組合物可單獨投與或與一或多種習知療法組合投與。較佳之額外治療劑之實例包括此項技術中已知用於治療所需疾病、病症或病狀之其他習知療法。額外治療劑、預防劑或診斷劑可具有相同或不同作用機制。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對疾病或病狀之治療產生累加效應。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對疾病或病症之治療不只產生累加作用。
在阿茲海默氏病之情形下,其他治療劑可包括一或多種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諸如他可林(tacrine)、雷斯替明(rivastigmine)、加蘭他敏(galantamine)或多奈哌齊(donepezil);β-分泌酶抑制劑,諸如JNJ-54861911;抗體,諸如阿杜卡努單抗(aducanumab);用於5-HT2A受體之促效劑,諸如匹莫范色林(pimavanserin)、沙格司亭(sargramostim)、AADvac1、CAD106、CNP520、更汀蘆單抗(gantenerumab)、索拉珠單抗(solanezumab)及美金剛(memantine)。
在帕金森氏病之情形下,習知治療可包括左旋多巴(通常與多巴去羧酶抑制劑或COMT抑制劑組合)、多巴胺促效劑或MAO-B抑制劑。
例示性神經保護劑包括例如麩胺酸拮抗劑、抗氧化劑及NMDA受體刺激劑。其他神經保護劑及治療包括凋亡蛋白酶抑制劑、營養因子、抗蛋白質聚集劑及低溫治療(therapeutic hypothermia)。
E. 對照長效GLP-1r促效劑或其醫藥調配物之治療結果可與對照或參考比較。術語「對照」或「參考」係指比較標準。術語「與對照樣品或個體相比發生變化」應理解為與來自正常、未經治療或對照樣品之樣品相比具有統計上不同的水平。對照樣品包括例如培養中之細胞、一或多種實驗室測試動物或一或多名人類個體。選擇及測試對照樣品之方法在熟習此項技術者之能力範圍內。分析物可為由細胞或生物體(例如抗體、蛋白質有代表性地表現或產生的天然存在之物質或由報導子構築體(例如β-半乳糖苷酶或螢光素酶)產生之物質。視用於偵測之方法而定,變化之量及量測結果可能改變。統計顯著性之判定在熟習此項技術者之能力範圍內,例如與構成陽性結果之平均值之標準差的數目。適合之對照物為此項技術中已知且包括例如未經治療之個體或未經處理之細胞或治療之前的同一個體。
V. 套組組合物可封裝於套組中。套組可包括單一劑量或複數個劑量之包括一或多種長效GLP-1r促效劑或其醫藥調配物的組合物及用於投與組合物之說明書。在較佳實施例中,長效GLP-1r促效劑具有SEQ ID NO:1-35中之任一者之胺基酸序列。特定言之,說明書指導向患有如所指示之特定症狀、神經系統疾病、缺陷或損傷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組合物。組合物可按照上文參考特定治療方法所描述來調配,且可以任何便利方式封裝。
藉由參考以下非限制性實例將進一步理解本發明。
實例 實例 1 具有修飾之 GLP-1r 促效劑GLP-1r促效劑係基於表1中所示之胺基酸序列製備。GLP-1r促效劑之各種位置的修飾(諸如添加生物素及/或脂肪酸鏈)列於表5中。
圖1A為展示以下各者之示意圖:在胺基酸位置2處之例示性Aib取代,例示性添加生物素部分至在位置12及27處之離胺酸殘基,且例示性添加脂質部分至在位置40處之C端胺基酸離胺酸。
SEQ ID NO:29 (亦稱作DD02S)具有與SEQ ID NO:5相同之胺基酸序列: H-Aib-EGTFTSDLSKQMEEEAVRLFIEWLKNGGPSSGAPPPSK,其中生物素部分結合至位置12及27處之各離胺酸,且脂肪酸部分(例如2OEG-γGlu-C18)結合至位置40處之C端胺基酸離胺酸。具有SEQ ID NO:29之GLP-1r促效劑之示意圖展示於圖1B中。
SEQ ID NO:17(亦稱作DD0207)具有與SEQ ID NO:2相同之胺基酸序列:HGEGTFTSDLSKQMEEEAVRLFIEWLKNGGPSSGAPPPSC,其中生物素部分結合至位置12及27處之各離胺酸,且脂肪酸部分(例如2OEG-γGlu-C18)結合至位置40處之C端胺基酸半胱胺酸。具有SEQ ID NO:17之GLP-1r促效劑之示意圖展示於圖1C中。
SEQ ID NO:30具有與SEQ ID NO:7相同之胺基酸序列:H-Aib-EGTFTSDLSKQMEEEAVRLFIEWLKNGGPSSGAPPPSC,其中生物素部分結合至位置12及27處之各離胺酸,且脂肪酸部分(例如2OEG-γGlu-C18)結合至位置40處之C端胺基酸半胱胺酸。
SEQ ID NO:31具有與SEQ ID NO:8相同之胺基酸序列:h-Aib-EGTFTSDLSKQMEEEAVRLFIEWLKNGGPSSGAPPPSC,其中生物素部分結合至位置12及27處之各離胺酸,且脂肪酸部分(例如2OEG-γGlu-C18)結合至位置40處之C端胺基酸半胱胺酸。
SEQ ID NO:11具有與SEQ ID NO:2相同之胺基酸序列:HGEGTFTSDLSKQMEEEAVRLFIEWLKNGGPSSGAPPPSC,其中三個生物素部分結合至位置40處之C端胺基酸半胱胺酸。具有SEQ ID NO:11之GLP-1r促效劑之示意圖展示於圖1D中。 SEQ ID NO:20具有與SEQ ID NO:3相同之胺基酸序列:HGEGTFTSDLSKQMEEEAVRLFIEWLKNGGPSSGAPPPSK,其中三個生物素部分結合至位置40處之C端胺基酸離胺酸(例如K40-Ac-B3-PEG2)。 SEQ ID NO:24具有與SEQ ID NO:5相同之胺基酸序列:H-Aib-EGTFTSDLSKQMEEEAVRLFIEWLKNGGPSSGAPPPSK,其中三個生物素部分結合至位置40處之C端胺基酸離胺酸。
實例 2 DD02S 抑制由 α - syn PFF 誘導之小神經膠質細胞活化且藉由經 α - syn PFF 處理之 MCM 抑制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活化 材料及方法 初代小神經膠質細胞及星形膠質細胞培養 自出生後第2天之CD1小鼠之腦分離之小鼠小神經膠質細胞獲自ScienCell研究實驗室(M1900,Carlsbad,CA)。對於qPCR,將3×10 5個小神經膠質細胞接種至塗佈有聚-L-離胺酸(1 mg/ml)之12孔細胞培養盤上(0403 ScienCell研究實驗室),且維持於小神經膠質細胞培養基(1901,ScienCell研究實驗室)中,直到匯合且可即用。預處理:24小時無血清條件。實驗培養條件:NLY01,司美格魯肽,DD02S:2 μM,150 nM PFF,4小時。
小鼠星形膠質細胞係獲自ScienCell研究實驗室(M1800)且維持於生長培養基(ScienCell目錄號#1831)中。預處理:24小時無血清條件。實驗培養條件:經NLY01、司美格魯肽、DD02S處理之MCM: 1 μM,接著經PFF 150 nM處理24小時。對於MCM收集,將10 6個小神經膠質細胞接種至塗佈有PLL之6孔細胞培養盤上,且維持於小神經膠質細胞培養基中,直到匯合且可即用。
收集經α-syn PFF (α-syn PFF-MCM)處理之初級小神經膠質細胞且具有PBS或指示處理的條件培養基,且用Amicon Ultra 15離心式過濾器單元(30 kDa截斷值) (Millipore)濃縮,直至大約10×濃縮,且接著施用於初代星形膠質細胞24小時。
比較 qPCR 按照公司提供之說明,使用RNA分離套組(Qiagen,Valencia,CA,USA)萃取培養細胞之總RNA。使用NanoDrop 2000 (Biotek,Winooski,VT,USA)以分光光度法量測RNA濃度。隨後,使用高容量cDNA逆轉錄系統(Life Technologies,Grand Island,NY,USA)將1-2 μg之總RNA逆轉錄為cDNA。使用fast SYBR Green Master Mix (Life Technologies)及ViiA 7 Real-Time PCR System (Applied Biosystems,Foster City,CA,USA)對各樣品進行兩次重複或三次重複比較qPCR。將目標基因之表現量根據 Actb之表現標準化,且根據比較循環臨限值Ct方法(2 −∆∆ Ct)進行計算。引子之序列描述於Yun, S.P. 等人 ,Nat Med 24, 931-938 (2018)。
結果為進一步研究α-突觸核蛋白預製原纖維(α-syn PFF)活化小神經膠質細胞之能力及GLP-1r促效劑之抑制作用,監測回應於α-syn PFF之TNF-α、IL-1α、IL-1β、C1q及IL-6之含量(圖3A-圖3E)。經定量PCR (qPCR)測定,α-syn PFF顯著誘導初代小神經膠質細胞中之TNF-α、IL-1α、IL-1β、C1q及IL-6之mRNA表現。GLP-1r促效劑DD02S顯著減少此mRNA誘導,如對照GLP-1r促效劑NLY01及司美格魯肽。
由於NLY01較佳阻斷誘導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的小神經膠質細胞源性因子,因此將α-syn PFF小神經膠質細胞條件培養基(MCM)施用於星形膠質細胞持續24小時。經qPCR測定,GLP-1r促效劑DD02S亦抑制由用PFF處理之MCM活化的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圖4)。
實例 3 DD02S 抑制由 β - 澱粉樣蛋白寡聚物 ( A β O ) 誘導之小神經膠質細胞活化且抑制由用 A β O 處理之 MCM 活化的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 材料及方法 初代小神經膠質細胞及星形膠質細胞培養物 自出生後第2天之CD1小鼠之腦分離的小鼠小神經膠質細胞獲自ScienCell研究實驗室(M1900,Carlsbad,CA)。對於qPCR分析,將3×10 5之小神經膠質細胞接種至塗佈有聚-L-離胺酸(1 mg/ml)之12孔細胞培養盤(0403 ScienCell研究實驗室)上,且維持於小神經膠質細胞培養基(1901,ScienCell研究實驗室)中,直到匯合且可即用。預處理:24小時無血清條件。實驗培養條件:NLY01,司美格魯肽,DD02S:1 μM,1 μM AβO,4小時。
小鼠星形膠質細胞係獲自ScienCell研究實驗室(M1800)且維持於生長培養基(ScienCell目錄號#1831)中。預處理:24小時無血清條件。實驗培養條件:經NLY01、司美格魯肽、DD02S處理之MCM: 1 μM,接著經1 μM AβO處理24小時。對於MCM收集,將10 6之小神經膠質細胞接種至塗佈有PLL之6孔細胞培養盤上,且維持於小神經膠質細胞培養基中,直到匯合且可即用。
收集經AβO (AβO-MCM)處理之初級小神經膠質細胞且具有PBS或指示處理的條件培養基,且用Amicon Ultra 15離心式過濾器單元(30 kDa截斷值) (Millipore)濃縮,直至大約10×濃縮,且接著施用於初代星形膠質細胞24小時。
結果為研究GLP-1r促效劑對小神經膠質細胞之活化的抑制作用,監測回應於AβO之TNF-α、IL-1α、IL-1β及IL-6之含量。經定量PCR (qPCR)測定,AβO顯著誘導初代小神經膠質細胞中之TNF-α、IL-1α、IL-1β及IL-6之mRNA表現(圖5A-圖5D)。GLP-1r促效劑DD02S顯著減少TNF-α、IL-1α、IL-1β及IL-6之誘導mRNA表現。因此,DD02S抑制由AβO誘導之小神經膠質細胞活化。
為檢驗GLP-1r促效劑之作用機制,將AβO小神經膠質細胞條件培養基(MCM)施用於星形膠質細胞24小時。AβO顯著誘導C3、LCN2、GBP2、Cxcl10及Steap4之mRNA表現(圖6A-圖6E)。然而,GLP-1r促效劑DD02S顯著抑制此誘導。因此,DD02S亦抑制由用AβO處理之MCM活化的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
實例 4 額外 GLP-1r 促效劑抑制由 β - 澱粉樣蛋白寡聚物 ( A β O ) 誘導之小神經膠質細胞活化 材料及方法為研究額外GLP-1r促效劑對小神經膠質細胞之活化的抑制作用,在用GLP-1r促效劑預處理30分鐘後,監測回應於AβO之TNF-α、IL-1α、IL-1β、C1q及IL-6之含量。
結果經定量PCR (qPCR)測定,AβO顯著誘導初代小神經膠質細胞中之TNF-α、IL-1α、IL-1β、C1q及IL-6之mRNA表現(圖7A-圖7E)。
GLP-1r促效劑DD0205 (SEQ ID NO:15)、DD0206 (SEQ ID NO:16)、DD0207顯著減少C1q及IL-6之誘導mRNA表現。因此,DD0205、DD0206及DD0207可抑制由AβO誘導之小神經膠質細胞活化。
實例 5 Caco - 2 細胞中確認 SMVT 介導之生物素化 GLP - 1r 促效劑的劑量依賴性細胞內攝取 材料及方法SMVT係一種重要的跨膜蛋白,負責維生素及其他基本輔助因子之轉運,在諸如腸、腦、肝、肺、視網膜及心臟之人類組織中高度表現。在人類腸道細胞Caco-2細胞中評估生物素化肽之細胞內攝取。
結果具有極低攝取度之艾塞那肽之細胞內攝取藉由生物素修飾而增強(圖8A及圖8B)。
實例 6 DD02S 對諸如胰蛋白酶及 FaSSIF / 胰酶之胃腸道酶顯示出優良的穩定性 材料及方法為測定DD02S在胃腸道環境中之穩定性,檢查DD02S對胰蛋白酶及禁食狀態模擬腸液/胰酶(FaSSIF/胰酶)之活體外穩定性,且比較DD02S、艾塞那肽及司美格魯肽之酶促穩定性。
結果DD02S與艾塞那肽及司美格魯肽相比對胰蛋白酶及FaSSIF/胰酶更穩定(表6及表7)。 6 . 胰蛋白酶治療之後 GLP - 1r 促效劑之剩餘量 (%)
時間 (min) DD02S 艾塞那肽 司美格魯肽
0 100.0 100.0 100.0
10 80.5 N.D. N.D.
30 60.4 - -
60 41.4 N.D. N.D.
90 29.0 - -
120 20.5 - -
180 11.4 N.D. N.D.
360 2.9 - -
*N.D.:未偵測到 7 . FaSSIF / 胰酶治療之後 GLP - 1r 促效劑之剩餘量 (%)
時間 (min) DD02S 艾塞那肽 司美格魯肽
0 100.0 100.0 100.0
10 69.8 44.3 49.1
30 48.2 15.3 4.6
60 25.2 0.8 N.D.
120 6.1 N.D. N.D.
180 1.9 N.D. N.D.
*N.D.:未偵測到
實例 7 在米格魯犬 ( beagle dogs ) 中投與 腸溶性錠劑之後 DD02S 展示較高經口生物可用性。 材料及方法為評估且比較DD02S之經口吸收,經口給與雄性米格魯犬DD02S錠劑(10 mg)及RYBELSUS ®(14 mg),RYBELSUS®係一種審批通過之經口GLP-1r促效劑。
結果DD02S錠劑顯示比RYBELSUS ®高之Cmax、AUC及生物可用性(表8)。 8 . DD02S 錠劑及 RYBELSUS ® 在米格魯犬中之藥物動力學概況
   API 劑量 ( 毫克 / 錠劑 ) 半衰期 (hr) Cmax (nM) AUC 120 小時 ( h · nmol/ L ) AUC 120 小時 / 劑量 ( h · kg/L ) 生物可用性 (%)
DD02S 10 mg 57±10 100 ± 77 4,563 ± 3,564 21.5 ± 16.7 5.0 ± 3.9
RYBELSUS ® 14 mg 41±19 65 ± 82 885 ± 1,045 2.5 ± 3.0 0.4 ± 0.5
實例 8 DD02S 降低 α - syn PFF 誘導之 PD 動物模型之腦中的 α - syn 含量 材料及方法 動物模型 C57BL6小鼠(雄性,7週齡)係獲自Orient Bio有限公司(Seongnam,Korea)。製備α-突觸核蛋白預製原纖維(α-syn PFF)誘導之PD小鼠。α-syn係參與PD病變之關鍵蛋白質。對於立體定位注射α-syn PFF,用Avertin麻醉12週齡雄性小鼠。將注射插管(26.5號)立體定向施用於紋狀體(前胸,距前囟0.2 mm;中側,1.2 mm;背腹,2.6 mm)或單側(施用於右半球)。以每分鐘0.2 μL之速率進行輸注,且將2 μL之α-syn PFF (於PBS中5 μg/mL)或相同體積之PBS注射至小鼠中。藉由縫合閉合頭皮且在手術後監測傷口癒合及恢復情況。
在立體定位注射α-syn PFF四週之後,DD02S經皮下(0.61 mg/kg)或經口(11 mg/kg)投與,每天一次持續10週(n=10)。經由在各動物背部肩胛區域皮膚與下層組織層之間進行單次快速注射來投與皮下劑量。對於經口給藥,藉由經口管飼來投與劑量調配物。用於皮下注射之劑量調配物為適當量之DD02S於含有聚山梨醇酯80之10 mM PBS中的溶液。經口管飼之劑量調配物為1.1 mg/mL之DD02S、烯醇去氧膽酸鈉、熊去氧膽酸鈉及6沒食子酸丙酯於含有聚山梨醇酯80之10 mM PBS中之溶液。在劑量投與之前對動物進行稱重,且劑量體積為10 mL/kg。
免疫組織化學及定量分析 對於立體學分析,在紋狀體α-syn PFF注射之後,用冰冷之PBS隨後4%多聚甲醛對動物進行心內灌注及固定14週。移出腦且進行免疫組織化學處理。在α-突觸核蛋白PFF注射後14週,在經媒劑(PBS)或DD02S處理之小鼠中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測試。對30 μm厚之連續腦截塊進行免疫組織化學(IHC)。用30%山羊血清/PBS加0.1% Triton X-100封閉自由漂浮的30 μm截塊。遵照使用者手冊使用小鼠及兔特異性HRP/DAB IHC偵測套組-Micro-聚合物套組(Abcam. ab236466),用磷-絲胺酸129 α-突觸核蛋白(pS129-α-syn,Abcam,UK)對截塊進行染色,且用Nissl (0.09%硫堇)對截塊進行對比染色。用ImageJ軟體量測在紋狀體(STR)及黑質緻密部(SNpc)區域中之免疫-反應性陽性細胞的數目。
結果為驗證DD02S在α-syn PFF誘導之PD病變、pS129-α-syn免疫反應性中之功效,在α-syn PFF紋狀體內注射三個月後,監測小鼠之STR及SNpc。注射α-syn PFF之小鼠的STR及SNpc中存在顯著的pS129-α-syn免疫反應性。經由皮下注射(0.61 mg/kg)及經口管飼(11 mg/kg) DD02S之治療降低在STR (表9及圖9A)及SNpc (表10及圖9B)中之pS129-α-syn免疫反應性。DD02S降低α-syn PFF誘導之PD動物模型之腦的類路易體病變。 9 . STR 中之 pS129 - α - syn 免疫反應性進行量化
SHAM 媒劑 PFF 媒劑 PFF DD02S ( 皮下 ) PFF DD02S ( 經口 )
N.D. 173.75 ± 85.75 43.87 ± 39.87 58.75 ± 6.25
* N.D.:未偵測到 10 . SNpc 中之 pS129 - α - syn 免疫反應性進行量化
SHAM 媒劑 PFF 媒劑 PFF DD02S ( 皮下 ) PFF DD02S ( 經口 )
N.D. 35.75 ± 0.75 17 ± 16 3.167 ± 1.691
* N.D.:未偵測到
除非另外定義,否則本文所使用之所有技術及科學術語具有如熟習本發明所屬領域之技術者通常理解的相同含義。本文中所引用之公開案及其所針對引用之材料專門以引用之方式併入。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或僅使用常規實驗便能夠確定本文所描述之本發明特定實施例的許多等效物。此類等效物欲由隨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1A - 1D為GLP-1r促效劑之示意圖,該GLP-1r促效劑具有例示性修飾(包括胺基酸取代、添加生物素部分及添加脂質分子)以改良肽之生物化學特性中之一或多者。 1A為展示以下各者之示意圖:胺基酸位置2處之例示性2-胺基異丁酸(Aib)取代,例示性添加生物素部分至位置12及27處之離胺酸殘基,及例示性添加脂質部分至位置40處之C端胺基酸離胺酸。 1B為展示具有SEQ ID NO:29之GLP-1r促效劑的示意圖。 1C為展示具有SEQ ID NO:17之GLP-1r促效劑的示意圖。 1D為展示具有SEQ ID NO:11之GLP-1r促效劑的示意圖。 2為展示以下之示意圖:在GLP-1r促效劑(例如DD02S)存在下用α-syn PFF處理小神經膠質細胞,隨後用α-syn PFF小神經膠質細胞條件培養基(MCM)處理星形膠質細胞,且隨後用星形膠質細胞條件培養基(ACM)處理神經元,以探測GLP-1r促效劑之作用機制。 3A - 3E為展示以下之條形圖:在小鼠小神經膠質細胞中,回應於α-syn PFF之TNFα ( 3A)、IL-1α ( 3B)、IL-1β ( 3C)、IL-6 ( 3D)及C1q ( 3E)之相對mRNA表現量,包括無α-syn PFF之對照組(Ctrl),僅有α-syn PFF之實驗組(PFF),在GLP-1r促效劑NLY01、司美格魯肽(Semaglutide)或DD02S存在下之有α-syn PFF之實驗組。資料為平均值±s.e.m.;n=3-6個生物學獨立實驗; p值係藉由單因子ANOVA確定。相對於媒劑對照組,**P<0.01,****P<0.0001;相對於α-syn PFF,#P<0.05,##P<0.01,###P<0.001,####P<0.0001。 4為展示以下之條形圖:在經NLY01、司美格魯肽或DD02S處理且接著PFF 150 nM處理之α-syn PFF小神經膠質細胞-條件培養基(MCM)中培育24小時之後,小鼠星形膠質細胞中之C3之相對mRNA表現量。亦包括無α-syn PFF之對照組(Ctrl)及僅有α-syn PFF之實驗組(PFF)。資料為平均值±s.e.m.;n=3-6個生物學獨立實驗; p值係藉由單因子ANOVA確定。對比媒劑對照組,**P<0.001;對比α-syn PFF,##P<0.01。 5A - 5D為展示以下之條形圖:在小鼠小神經膠質細胞中,回應於β-澱粉樣蛋白寡聚物(AβO)之TNFα ( 5A)、IL-1α ( 5B)、IL-1β ( 5C)及IL-6 ( 5D)之相對mRNA表現量,包括無AβO之對照組(Ctrl),僅有AβO之實驗組(A-β),在GLP-1r促效劑NLY01、司美格魯肽或DD02S存在下之有AβO之實驗組。資料為平均值±s.e.m.;n=3-6個生物學獨立實驗; p值係藉由單因子ANOVA確定。對比媒劑對照組,***P<0.001,****P<0.0001;對比α-syn PFF,#P<0.05,##P<0.01,###P<0.001,####P<0.0001。 6A - 6E為展示以下之條形圖:在經NLY01、司美格魯肽或DD02S處理且接著AβO 150 nM處理之AβO小神經膠質細胞-條件培養基(MCM)中培育24小時之後,小鼠星形膠質細胞中之C3 ( 6A)、LCN2 ( 6B)、GBP2 ( 6C)、Cxcl10 ( 6D)及Steap4 ( 6E)之相對mRNA表現量。亦包括無AβO之對照組(Ctrl)及僅有AβO之實驗組(A-β)。資料為平均值±s.e.m.;n=3-6個生物學獨立實驗; p值係藉由單因子ANOVA確定。對比媒劑對照組,**P<0.01,****P<0.0001;對比α-syn PFF,#P<0.05,##P<0.01。 7A - 7E為展示以下之條形圖:在小鼠小神經膠質細胞中,回應於β-澱粉樣蛋白寡聚物(AβO)之TNFα ( 7A)、IL-1α ( 7B)、IL-1β ( 7C)、C1q ( 7D)及IL-6 ( 7E)之相對mRNA表現量,包括無AβO之對照組(Ctrl),僅有AβO之實驗組(A-β),在GLP-1r促效劑NLY01、司美格魯肽、DD0205、DD0206或DD0207存在下之有AβO之實驗組; p值係藉由單因子ANOVA確定,*P<0.05,**P<0.001。 8A及圖 8B展示生物素化GLP-1r促效劑SEQ ID NO:11 ( 8A)、SEQ ID NO:29、SEQ ID NO:35及艾塞那肽(Exenatide) ( 8B)在Caco-2細胞中之細胞內攝取。 9A 9B展示在α-syn PFF誘導之PD小鼠中,STR ( 9A)及SNpc ( 9B)中之pS129-α-syn之免疫反應性之量化。
TW202410918A_112119719_SEQL.xml

Claims (21)

  1. 一種治療或預防罹患神經退化性疾病或病症或處於發展神經退化性疾病或病症風險下之個體之神經退化性疾病或病症的方法,該方法包含 投與醫藥學上有效量之包含長效GLP-1r促效劑之組合物以治療或緩解該神經退化性疾病或病症之一或多種症狀。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長效GLP-1r促效劑包含 (i)包含SEQ ID NO:1至8中之任一者胺基酸序列的多肽;及 (ii)一或多種生物素部分及/或一或多種脂肪酸或其衍生物, 其中該一或多種生物素部分及/或一或多種脂肪酸或其衍生物結合至該多肽。
  3.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種生物素部分及/或一或多種脂肪酸或其衍生物經由一或多個選自由半胱胺酸及離胺酸組成之群的胺基酸殘基結合至該多肽。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種生物素部分及/或一或多種脂肪酸或其衍生物經由一或多個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胺基酸殘基結合至該多肽:位置12處之離胺酸、位置27處之離胺酸及C端殘基。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長效GLP-1r促效劑包含SEQ ID NO:9至35中之任一者胺基酸序列。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相比於適當對照,該組合物係呈有效抑制從經活化小神經膠質細胞所分泌之炎性及/或神經毒性介體分泌之量投與。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相比於適當對照,該組合物係呈有效抑制或減少從星形膠質細胞所分泌之發炎性及/或神經毒性介體分泌之量投與。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相比於適當對照,該組合物係呈有效量投與以減少該個體中之一或多種炎性或神經毒性介體, 其中該等炎性或神經毒性介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TNF-α、IL-1α、IL-1β、IFN-γ、IL-6及C1q。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組合物係呈有效量投與以減少該個體之腦中活化小神經膠質細胞之數目。
  10.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組合物係呈有效量投與以經由上調GLP-1r來減少異常聚集之蛋白質。
  11.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中該等異常聚集之蛋白質為α-突觸核蛋白、β-澱粉樣蛋白或τ蛋白。
  12.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神經退化性疾病或病症為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
  13.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神經退化性疾病或病症為阿茲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
  14.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組合物係經由選自由經腸投與及非經腸投與組成之群的途徑來投與。
  15.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組合物係經由經口投與或皮下投與來投與。
  16. 如請求項1至1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組合物係以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形式來投與:丸劑、膠囊、錠劑、液體及懸浮液。
  17. 如請求項1至1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組合物以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時間間隔投與:一月一次、每兩週一次、一週一次、每三天一次、每兩天一次、每天一次及每天兩次。
  18. 如請求項1至1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組合物係一週一次向該個體投與,持續至多6個月。
  19. 如請求項1至1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組合物投與該個體持續一段介於一天至十天、數週、數月或數年(包括本數)的持續時間。
  20. 如請求項1至1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組合物投與人類個體介於約0.001 mg/kg該個體體重至約100 mg/kg該個體體重間(包括本數)的劑量。
  21. 如請求項1至2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組合物以介於1.0 mg至100 mg間(包括本數)的劑量投與人類個體。
TW112119719A 2022-05-27 2023-05-26 用於治療神經病症之組合物及方法 TW2024109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3/346,502 2022-05-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10918A true TW202410918A (zh) 2024-03-16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42312B2 (ja) Hghを含む経口送達用医薬組成物
KR101921085B1 (ko) 글루카곤 유사 펩타이드-1(glp-1), glp-1 유래 펩타이드, 또는 glp-1 분해 억제제를 포함하는 근감소증 또는 근위축증 치료용 약학 조성물
EP3825324A1 (en) Co-agonists of the glucagon and glp-1 receptors
US20220111010A1 (en) Long-acting glp-1r agonist as a therapy of neurological and neurodegenerative conditions
CN113855804A (zh) 用于治疗衰老相关病症的方法和组合物
US11260108B2 (en) MIC-1 and GLP-1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
US20110294735A1 (en) Mechanism of neuromedin u action and uses thereof
JP2012529434A (ja) 代謝障害の治療のためのドーパミン作動薬と第一相インスリン分泌促進薬の組合せ
Ferrari et al. Incretin-based drugs as potential therapy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current status and perspectives
AU2017256803B2 (en) 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s for topical eye treatment of retinal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Wang et al. Sustained release GLP-1 Agonist PT320 delays disease progression in a mouse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
EP3143036B1 (en) Par-1 based therapeutic conjugates and uses thereof
Itoh et al. Clinical study on the psychotropic effects of caerulein an open clinical trial in chronic schizophrenic patients
Xie et al.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incretin-based hypoglycemic agents treating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ysiological disposition
US9327011B2 (en) Neurotrophic peptides for the treatment of tauopathies
TW202410918A (zh) 用於治療神經病症之組合物及方法
WO2023228155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Greene et al. Alzheimer's disease and type 2 diabetes: what is the connection?
US20220111012A1 (en) Methods of promoting remyelination
KR20190123713A (ko) 글루카곤 유사 펩타이드-1(glp-1), glp-1 유래 펩타이드, 또는 glp-1 분해 억제제를 포함하는 근감소증 또는 근위축증 치료용 약학 조성물
US20240091318A1 (en) Combination therapy comprising long acting glp-1/glucagon and npy2 receptor agonists
WO2023228156A1 (en) Peptid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threof
RU2523416C2 (ru) Применение аналогов соматостатина при менингиоме
Prajapati Advances in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es and Overweight using Incretinbased Pharmacotherapies.
弓削康太郎 et al. Ghrelin improves dystonia and tremor in patients with Rett syndrome: A pilot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