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45113A - 動作偵測方法和相關動作偵測系統 - Google Patents

動作偵測方法和相關動作偵測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45113A
TW202345113A TW111134040A TW111134040A TW202345113A TW 202345113 A TW202345113 A TW 202345113A TW 111134040 A TW111134040 A TW 111134040A TW 111134040 A TW111134040 A TW 111134040A TW 202345113 A TW202345113 A TW 20234511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wave
microprocessor
action
motion
configur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4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38856B (zh
Inventor
陳則朋
Original Assignee
立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立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立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8/080,74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230367001A1/en
Publication of TW202345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51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8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885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20Movements or behaviour, e.g. gesture recogn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sychiatr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動作偵測系統包含微波動作感測器和微處理器。當微波動作感測器在第一組態下偵測到動作後,會切換至在第二組態下運作以偵測其它動作。微處理器會依據微波動作感測器在不同組態下運作是否偵測到動作來切換運作模式以執行相對應行動,進而節省功耗。本發明之動作偵測系統能判斷偵測到的動作是何種類型,進而降低誤報率。

Description

動作偵測方法和相關動作偵測系統
本發明提供一種動作偵測方法和相關動作偵測系統,尤指一種可降低誤報率之低功耗動作偵測方法和相關動作偵測系統。
動作偵測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安控產業,例如在居家入口通道處設置動作感測器,以在偵測到動作時發出警報給屋主。現有動作偵測器(motion detector)多半採用紅外線感應或微波感應技術。紅外線動作偵測器主要偵測物體熱源,因此容易受到環境溫度與亮度影響其靈敏度。微波動作偵測器會發送電磁輻射訊號,在接觸到物體後的反射波訊號會和發射的訊號不同,因此可藉此差異識別動作。
雖然微波動作偵測器較不會因為環境溫度與亮度而影響靈敏度,但擺動的樹木、小動物的出現或行人皆有可能觸發警報。因此,需要一種在居家安全應用上能降低誤報率之動作偵測系統。
本發明提供一種動作偵測方法,其包含當在一第一組態下運作之一微波動作感測器未偵測到一第一動作時,一微處理器在一第一模式下運作;當在該第一組態下運作之該微波動作感測器偵測到該第一動作時,該微波動作感測器發送一第一通知訊號至該微處理器;在接收到該第一通知訊號後,該微處理器在一第二模式下運作以開始執行一第一行動,並發出一第一設定訊號至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以指示該微波動作感測器切換至在一第二組態下運作;在切換至該第二組態下運作後的一第一預定期間內,當該微波動作感測器偵測到一第二動作時,該微波動作感測器持續在該第二組態下運作,並發送一第二通知訊號至該微處理器以指示該微處理器執行一第二行動;以及當該微處理器在該第一預定期間內並未接收到該第二通知訊號時,該微處理器發出一第二設定訊號至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以指示該微波動作感測器在該第一組態下運作,並切換至該第一模式下運作。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動作偵測系統,其包含一微波動作感測器和一微處理器。該微波動作感測器用來在未接收到一第一設定訊號或接收到一第二設定訊號時在一第一組態下運作,並在接收到該第一設定訊號後在一第二組態下運作;當在該第一組態下運作並偵測到一第一動作時,發送一第一通知訊號;以及當在該第二組態下運作後的一第一預定期間內偵測到一第二動作時,發送一第二通知訊號。該微處理器用來當在該第一組態下運作之該微波動作感測器未偵測到該第一動作時在一第一模式下運作;在接收到該第一通知訊號後,離開該第一模式以開始執行一第一行動,並發出該第一設定訊號至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以指示該微波動作感測器切換至在該第二組態下運作;在接收到該第二通知訊號後開始執行一第二行動,並發出該第一設定訊號至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以指示該微波動作感測器切換至在該第二組態下運作;當在發出該第一設定訊號後之該第一預定期間內並未接收到該第二通知訊號時,發出該第二設定訊號至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以指示該微波動作感測器在該第一組態下運作,並切換至該第一模式下運作。
第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動作偵測系統100之功能方塊圖。動作偵測系統100包含一微波動作感測器10和一微處理器20。微波動作感測器10會依據微處理器20提供之設定訊號來選擇性地在第一組態或第二組態下運作,並在偵測動作時發送通知訊號至微處理器20。微處理器20會依據微波動作感測器10提供之通知訊號來執行相對應動作,並依此產生相對應的設定訊號。微波動作感測器10和微處理器20之詳細運作方式在說明書後續內容中將有更明確的說明。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微處理器20可在一第一模式或一第二模式運作,其中微處理器20在第一模式下運作時的功耗低於在第二模式下運作時的功耗。舉例來說,第一模式可為休眠模式或待機模式等低功耗模式,而第二模式為一般模式。
第2A-2D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動作偵測系統100實作和運作方式之示意圖。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動作偵測系統100可為一智慧門鈴或一智慧門鎖,設置在使用者欲監控的地點,例如設置在住家、工作地點或租屋處的大門,但不限定本發明之範疇。在第2A-2C圖中,SR1代表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第一組態下運作時的感測範圍(實線和虛線內的區域),而SR2代表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第二組態下運作時的感測範圍(實線內的區域)。
在第2A圖所示之實施例中,當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第一組態下運作時是執行一遠距動作偵測,而在第二組態下運作時是執行一近距動作偵測。舉例來說,感測範圍SR1和SR2可為以動作偵測系統100之微波動作感測器10為圓心延伸而出的扇形區域,其中感測範圍SR1和SR2之圓心角為θ0,感測範圍SR1之半徑為d1,感測範圍SR2之半徑為d2,且d1>d2。在一實施例中,d1之值可為3公尺,而d2之值可為10公分,但不限定本發明之範疇。
在第2B圖所示之實施例中,當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第一組態下運作時是執行一寬視野動作偵測,而在第二組態下運作時是執行一窄視野動作偵測。舉例來說,感測範圍SR1和SR2可為以動作偵測系統100之微波動作感測器10為圓心延伸而出的扇形區域,其中感測範圍SR1和SR2之半徑為d0,感測範圍SR1之圓心角為θ1,感測範圍SR2之圓心角為θ2,且θ1>θ2。在一實施例中,θ1之值可為90度,而θ2之值可為30度,但不限定本發明之範疇。
在第2C圖所示之實施例中,當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第一組態下運作時是執行一遠距寬視野動作偵測,而在第二組態下運作時是執行一近距窄視野動作偵測。舉例來說,感測範圍SR1和SR2可為以動作偵測系統100之微波動作感測器10為圓心延伸而出的扇形區域,其中感測範圍SR1之半徑為d1,感測範圍SR2之半徑為d2,感測範圍SR1之圓心角為θ1,感測範圍SR2之圓心角為θ2,且θ1>θ2 和d1>d2。在一實施例中,d1之值可為3公尺,d2之值可為10公分,θ1之值可為90度,而θ2之值可為30度,但不限定本發明之範疇。
在第2D圖所示之實施例中,當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第一組態下運作時是執行一慢速動作偵測或一低頻率偵測,例如能偵測到步行的路人;當微波動作感測器在第一組態下運作時是執行一高速動作偵測或一高頻率偵測,例如能偵測到手掌揮舞或手指輸入密碼的動作。
針對動作偵測系統100為智慧門鈴之應用,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動作偵測系統100運作時之流程圖,其包含下列步驟:
步驟310:     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第一組態下運作。
步驟320:     判斷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第一組態下運作時是否偵測到一第一動作? 若是,執行步驟340;若否,執行步驟330。
步驟330:     微處理器20在第一模式下運作;執行步驟320。
步驟340:     微波動作感測器10發送一第一通知訊號至微處理器20。
步驟350:     在接收到第一通知訊號後,微處理器20離開第一模式並進入第二模式以開始執行一第一行動,並發出一第一設定訊號以指示微波動作感測器10切換至在第二組態下運作。
步驟360:     在切換至第二組態下運作後的一第一預定期間內當偵測到一第二動作時,微波動作感測器10發送一第二通知訊號。
步驟370:     在微波動作感測器10切換至第二組態下運作後的第一預定期間內,微處理器20判斷是否接收到第二通知訊號?若是,執行步驟380;若否,執行步驟390。
步驟380:     微處理器20執行一第二行動。
步驟390:微處理器20發出一第二設定訊號以指示微波動作感測器10切換至在第一組態下運作,並切換至第一模式下運作;執行步驟320。
在第3圖所示之實施例中,當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第一組態下運作時可執行一遠距動作偵測(如第2A圖之偵測範圍SR1所示)、一寬視野動作偵測(如第2B圖之偵測範圍SR1所示)、一遠距寬視野動作偵測(如第2C圖之偵測範圍SR1所示),或一慢速/低頻率動作偵測(如第2D圖所示);當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第二組態下運作時可執行一近距動作偵測(如第2A圖之偵測範圍SR2所示)、一窄視野動作偵測(如第2B圖之偵測範圍SR2所示)、一近距窄視野動作偵測(如第2C圖之偵測範圍SR2所示),或一高速動作/高頻率偵測(如第2D圖所示)。當微處理器20在第二模式下運作以執行第一行動時,可通知一接收端有一物件接近動作偵測系統100之設置地;當微處理器20在第二模式下運作以執行第二行動時,可通知接收端在動作偵測系統100之設置地發生由該物件所引發的近距離移動事件。
在步驟310中,動作偵測系統100(智慧門鈴)之微波動作感測器10首先會在第一組態下運作,接著在步驟320中判斷在第一組態下運作時是否偵測到第一動作,其中第一動作可為有物件進入遠距偵測範圍、有物件進入寬視野偵測範圍、有物件進入遠距寬視野偵測範圍,或慢速/低頻率動作。
當在第一組態下運作之微波動作感測器10未偵測到第一動作時,微處理器20會執行步驟330中以在第一模式下運作,進而節省動作偵測系統100的功耗。
當在第一組態下運作之微波動作感測器10偵測到第一動作時,代表有物件進入遠距偵測範圍或寬視野動作偵測範圍,或是有物件做出慢速/低頻率動作。上述物件可能為同住親友、訪客或經過的行人,而慢速/低頻率動作可能為路人的步行動作。偵測到第一動作代表有物件接近動作偵測系統100之設置地,此時微波動作感測器10會執行步驟340以發送第一通知訊號(例如喚醒訊號)至微處理器20。
在步驟350中,在接收到第一通知訊號後,微處理器20會離開第一模式並進入第二模式以開始執行第一行動,例如通知接收端有物件接近動作偵測系統100之設置地,或在動作偵測系統100之設置地偵測到一慢速動作或一低頻率動作。舉例來說,微處理器20可發送一通知訊息至使用者的手機、平板電腦或個人電腦等預先設定連結的裝置,但不侷限於此。同時,微處理器20會發出第一設定訊號以指示微波動作感測器10切換至在第二組態下運作,進而判斷上述物件的身分或接近意圖。
當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切換至第二組態下運作後能偵測到第二動作時,代表上述物件可能進入近距偵測範圍或窄視野偵測範圍,或是做出高速/高頻率動作。舉例來說,偵測到的第二動作可能為訪客對螢幕揮手或打算按門鈴的手部動作,但不侷限於此。當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切換至第二組態下運作後的第一預定期間內未能偵測到第二動作時,代表先前在第一組態下運作時偵測到的第一動作可能只是路過的行人所引發,不需要特別關注。因此在步驟360中,當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切換至第二組態下運作後的第一預定期間內能偵測到第二動作時,才會發送第二通知訊號(例如喚醒訊號)至微處理器20。
在步驟370中,當微處理器20在微波動作感測器10切換至第二組態下運作後的第一預定期間內能接收到第二通知訊號時,會接著在步驟380中執行第二行動,例如通知接收端在動作偵測系統100之設置地發生由該物件所引發的近距離移動事件,或由該物件所引發之一高速動作或一高頻率動作。舉例來說,微處理器20可發送一通知訊息至使用者的手機、平板電腦或個人電腦等預先設定連結的裝置,但不侷限於此。
在步驟370中,當微處理器20在微波動作感測器10切換至第二組態下運作後的第一預定期間內未接收到第二通知訊號時,會接著在步驟390中發出第二設定訊號以指示微波動作感測器10切換至在第一組態下運作。同時,微處理器20會切換至第一模式下運作以節省功耗,並再次執行步驟320以判斷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第一組態下運作時是否偵測到其它第一動作。
針對動作偵測系統100為智慧門鎖之應用,第4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動作偵測系統100運作時之流程圖,其包含下列步驟:
步驟410: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第一組態下運作。
步驟420:     判斷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第一組態下運作時是否偵測到一第一動作? 若是,執行步驟440;若否,執行步驟430。
步驟430:     微處理器20在第一模式下運作,且一致動器被設置在一第一狀態;執行步驟420。
步驟440:     微波動作感測器10發送一第一通知訊號至微處理器20。
步驟450:在接收到第一通知訊號後,微處理器20離開第一模式並進入第二模式以開始執行一第一行動,並發出一第一設定訊號以指示微波動作感測器10切換至在第二組態下運作。
步驟460:在切換至第二組態下運作後的一第一預定期間內當偵測到一第二動作時,微波動作感測器10發送一第二通知訊號以指示微處理器20執行一第二行動。
步驟470:在微處理器20執行第二行動後的一第二預定期間後,判斷致動器之設置是否從第一狀態切換成一第二狀態?若是,執行步驟500;若否,執行步驟480。
步驟480:在微處理器20執行第二行動後的第二預定期間後,微波動作感測器10判斷是否偵測到一第三動作?若是,執行步驟490;若否,執行步驟500。
步驟490:微處理器20發出一第二設定訊號以指示微波動作感測器10切換至在第一組態下運作,並切換至第一模式下運作。
步驟500:微波動作感測器10發送一第三通知訊號以指示微處理器20執行一第三行動。
在第4圖所示之實施例中,致動器的狀態可被控制以用來鎖定或解鎖智慧門鎖:當透過一使用者介面(例如是鍵盤、接觸式觸控面板或非接觸式觸控面板)接收到正確密碼時,致動器會被設置在第二狀態(解鎖狀態),使得大門能被開啟;當未接收到正確密碼時,致動器會被設置在第一狀態(鎖定狀態),使得大門無法被開啟。當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第一組態下運作時可執行一遠距動作偵測(如第2A圖之偵測範圍SR1所示)、一寬視野動作偵測(如第2B圖之偵測範圍SR1所示)、一遠距寬視野動作偵測(如第2C圖之偵測範圍SR1所示),或一慢速/低頻率動作偵測(如第2D圖所示);當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第二組態下運作時可執行一近距動作偵測(如第2A圖之偵測範圍SR2所示)、一窄視野動作偵測(如第2B圖之偵測範圍SR2所示)、一近距窄視野動作偵測(如第2C圖之偵測範圍SR2所示),或一高速動作/高頻率偵測(如第2D圖所示)。當微處理器20在第二模式下運作時執行之第一行動時,可啟動使用者介面;當微處理器20在第二模式下運作時執行第二行動時,可啟動一計時器;當微處理器20在第二模式下運作時執行第三行動時,可發出一警告訊號。
在步驟410中,動作偵測系統100(智慧門鎖)之微波動作感測器10首先會在第一組態下運作,接著在步驟420中判斷在第一組態下運作時是否偵測到第一動作,其中第一動作可為有物件進入遠距偵測範圍、有物件進入寬視野偵測範圍、有物件進入遠距寬視野偵測範圍,或慢速/低頻率動作。
當在第一組態下運作之微波動作感測器10未偵測到第一動作時,微處理器20會執行步驟430中以在第一模式下運作,進而節省動作偵測系統100的功耗。同時,致動器會被設置在第一狀態 (鎖定狀態),使得大門無法被開啟;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者介面亦可被關閉。在第4圖所示之實施例中,致動器的狀態可被微處理器20所控制、或是一設置於微處理器20外部的處理單元(圖中未示)所控制。舉例來說,微處理器20或是處理單元可根據輸入至使用者介面的密碼是否正確,來對應控制致動器是否被設置在第二狀態(解鎖狀態)或第一狀態(鎖定狀態)。
當在第一組態下運作之微波動作感測器10偵測到第一動作時,代表有物件進入遠距偵測範圍或寬視野動作偵測範圍,或是有物件做出慢速/低頻率動作。上述物件可能為同住親友、訪客或經過的行人,而慢速/低頻率動作可能為路人的步行動作。偵測到第一動作代表有物件接近動作偵測系統100之設置地,此時微波動作感測器10會執行步驟440以發送第一通知訊號(例如喚醒訊號)至微處理器20。
在步驟450中,在接收到第一通知訊號後,微處理器20會離開第一模式並進入第二模式以開始執行第一行動,例如啟動使用者介面。在一實施例中,微處理器20所執行之第一行動係點亮智慧門鎖的觸控面板上的數字,以接收密碼。同時,微處理器20會發出第一設定訊號以指示微波動作感測器10切換至在第二組態下運作,進而判斷上述物件的身分或接近意圖。
當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切換至第二組態下運作後能偵測到第二動作時,代表上述物件可能進入近距偵測範圍或窄視野偵測範圍,或是做出高速/高頻率動作。舉例來說,偵測到的第二動作可能為訪客輸入密碼的手部動作,但不侷限於此。當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切換至第二組態下運作後的第一預定期間內未能偵測到第二動作時,代表先前在第一組態下運作時偵測到的第一動作可能只是路過的行人所引發,不需要特別關注。因此在步驟460中,當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切換至第二組態下運作後的第一預定期間內能偵測到第二動作時,才會發送第二通知訊號(例如喚醒訊號)至微處理器20,以指示微處理器20執行第二行動,例如啟動相關第二預定期間的計時器。
在微處理器20執行第二行動後的第二預定期間後,在步驟470中會判斷致動器之設置是否從第一狀態(鎖定狀態)切換成第二狀態(解鎖狀態)。若在步驟470中判定致動器依舊維持在第一狀態(鎖定狀態),代表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步驟460中所偵測到的第二動作並非透過使用者介面輸入正確密碼,此時微波動作感測器10會接著在步驟480中判斷是否偵測到第三動作。在微處理器20執行第二行動後的第二預定期間後,若致動器持續維持在第一狀態(鎖定狀態)且能偵測到第三動作,代表有人持續輸入密碼但密碼錯誤,或是有人試圖破壞門鎖,可能是陌生人試圖闖入。此時,微波動作感測器10會執行步驟500以發送第三通知訊號至微處理器20以指示微處理器20執行第三行動,例如發出一警告訊號。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微波動作感測器10可將警告訊號傳送至使用者的手機、平板電腦或個人電腦等預先設定連結的裝置,但不限於此。
若在步驟470中判定致動器依舊維持在第一狀態(鎖定狀態),且在步驟480中判定並未偵測到第三動作,代表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步驟460中所偵測到的第二動作可能是有人接近後又離開,而非有人試圖闖入。此時,微處理器20會在步驟490發出第二設定訊號,以指示微波動作感測器10切換至在第一組態下運作。同時,微處理器20會切換至第一模式下運作節省功耗,並再次執行步驟420以判斷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第一組態下運作時是否偵測到其它第一動作。
若在步驟470中會判定判斷致動器之設置已從第一狀態(鎖定狀態)切換成第二狀態(解鎖狀態),代表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步驟460中所偵測到的第二動作是有人透過使用者介面輸入正確密碼,例如同住親友正在開門。此時,微處理器20會在步驟490發出第二設定訊號,以指示微波動作感測器10切換至在第一組態下運作。同時,微處理器20會切換切換至第一模式下運作節省功耗,並再次執行步驟420以判斷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第一組態下運作時是否偵測到其它第一動作。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動作偵測系統100可在居家安全應用上提供多階段的動作偵測,當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第一組態下運作偵測到第一動作後,會切換至在第二組態下運作以偵測第二動作/第三動作。微處理器20會依據微波動作感測器10在不同組態下運作是否偵測到動作來切換運作模式以執行相對應行動,進而節省功耗。因此,本發明之動作偵測系統100能精確判斷偵測到的動作是何種類型,並在判定可能為闖入事件時發送警報,進而降低誤報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微波動作感測器 20:微處理器 100:動作偵測系統 310-390、410-500:步驟 SR1、SR2:感測範圍 d0、d1、d2:半徑 θ0、θ1、θ2:圓心角
第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動作偵測系統之功能方塊圖。 第2A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動作偵測系統實作和運作方式之示意圖。 第2B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動作偵測系統實作和運作方式之示意圖。 第2C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動作偵測系統實作和運作方式之示意圖。 第2D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動作偵測系統實作和運作方式之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動作偵測系統運作時之流程圖。 第4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動作偵測系統運作時之流程圖。
310-390:步驟

Claims (20)

  1. 一種動作偵測方法,其包含: 當在一第一組態下運作之一微波動作感測器未偵測到一第一動作時,一微處理器在一第一模式下運作; 當在該第一組態下運作之該微波動作感測器偵測到該第一動作時,該微波動作感測器發送一第一通知訊號至該微處理器; 在接收到該第一通知訊號後,該微處理器在一第二模式下運作以開始執行一第一行動,並發出一第一設定訊號至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以指示該微波動作感測器切換至在一第二組態下運作; 在切換至該第二組態下運作後的一第一預定期間內,當該微波動作感測器偵測到一第二動作時,該微波動作感測器持續在該第二組態下運作,並發送一第二通知訊號至該微處理器以指示該微處理器執行一第二行動;以及 當該微處理器在該第一預定期間內並未接收到該第二通知訊號時,該微處理器發出一第二設定訊號至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以指示該微波動作感測器在該第一組態下運作,並切換至該第一模式下運作。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動作偵測方法,其中: 當在該第一組態下運作時,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係執行一遠距動作偵測; 當在該第二組態下運作時,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係執行一近距動作偵測;而 該微處理器在該第一模式下運作時的功耗低於在該第二模式下運作時的功耗。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動作偵測方法,其中: 當在該第一組態下運作時,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係執行一寬視野動作偵測; 當在該第二組態下運作時,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係執行一窄視野動作偵測;而 該微處理器在該第一模式下運作時的功耗低於在該第二模式下運作時的功耗。
  4. 如請求項2和3中任一項所述之動作偵測方法,其中: 該第一行動係為該微處理器通知一接收端有一物件接近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之設置地;而 該第二行動係為該微處理器通知該接收端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之設置地發生由該物件所引發的一近距離移動事件。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動作偵測方法,其中: 當在該第一組態下運作時,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係執行一慢速動作偵測或一低頻率動作偵測; 當在該第二組態下運作時,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係執行一高速動作偵測或一高頻率動作偵測;而 該微處理器在該第一模式下運作時的功耗低於在該第二模式下運作時的功耗。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動作偵測方法,其中: 該第一行動係為該微處理器通知一接收端在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之設置地偵測到一慢速動作或一低頻率動作;而 該第二行動係為該微處理器通知該接收端在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之設置地偵測到該物件所引發的一高速動作或一高頻率動作。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動作偵測方法,其另包含: 當在該第一組態下運作之該微波動作感測器未偵測到該第一動作且該微處理器在該第一模式下運作時,一致動器被設置在一第一狀態;以及 在該微處理器執行該第二行動後的一第二預定期間後,當判定該致動器依舊設置在該第一狀態且該微波動作感測器偵測到一第三動作時,該微波動作感測器發送一第三通知訊號至該微處理器以指示該微處理器執行一第三行動。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動作偵測方法,其中: 在該微處理器執行該第二行動後之該第二預定期間後,當判定該致動器之設置已經從該第一狀態切換成一第二狀態,或該微波動作感測器無法偵測到該第三動作時,該微處理器發出該第二設定訊號至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以指示該微波動作感測器在該第一組態下運作,並切換至該第一模式下運作。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動作偵測方法,其中: 該第一行動係為啟動一使用者介面; 該第二行動係為該微處理器啟動相關該第二預定期間之一計時器;而 該第三行動係為該微處理器發出一警告訊號。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動作偵測方法,其中該微處理器發出該第二設定訊號至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以指示該微波動作感測器在該第一組態下運作更包含:該微處理器關閉該使用者介面。
  11. 一種動作偵測系統,其包含: 一微波動作感測器,用來: 在未接收到一第一設定訊號或接收到一第二設定訊號時在一第一組態下運作,並在接收到該第一設定訊號後在一第二組態下運作; 當在該第一組態下運作並偵測到一第一動作時,發送一第一通知訊號;以及 當在該第二組態下運作後的一第一預定期間內偵測到一第二動作時,發送一第二通知訊號;以及 一微處理器,用來: 當在該第一組態下運作之該微波動作感測器未偵測到該第一動作時在一第一模式下運作; 在接收到該第一通知訊號後,離開該第一模式以開始執行一第一行動,並發出該第一設定訊號至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以指示該微波動作感測器切換至在該第二組態下運作; 在接收到該第二通知訊號後開始執行一第二行動,並發出該第一設定訊號至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以指示該微波動作感測器切換至在該第二組態下運作;以及 當在發出該第一設定訊號後之該第一預定期間內並未接收到該第二通知訊號時,發出該第二設定訊號至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以指示該微波動作感測器在該第一組態下運作,並切換至該第一模式下運作。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動作偵測系統,其中: 當在該第一組態下運作時,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係用來執行一遠距動作偵測; 當在該第二組態下運作時,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係用來執行一遠距動作偵測;且 該微處理器在該第一模式下運作時的功耗低於在該第二模式下運作時的功耗。
  13.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動作偵測系統,其中: 當在該第一組態下運作時,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係用來執行一寬視野動作偵測; 當在該第二組態下運作時,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係用來執行一窄視野動作偵測;且 該微處理器在該第一模式下運作時的功耗低於在該第二模式下運作時的功耗。
  14. 如請求項12和13中任一項所述之動作偵測系統,其中: 該微處理器執行該第一行動時係通知一接收端有一物件接近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之設置地;而 該微處理器執行該第二行動時係通知該接收端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之設置地發生由該物件所引發的一近距離移動事件。
  15.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動作偵測系統,其中: 當在該第一組態下運作時,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係用來執行一慢速動作偵測或一低頻率動作偵測; 當在該第二組態下運作時,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係用來執行一高速動作偵測或一高頻率動作偵測;而 該微處理器在該第一模式下運作時的功耗低於在該第二模式下運作時的功耗。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動作偵測系統,其中: 該微處理器執行該第一行動時係通知一接收端在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之設置地偵測到一慢速動作或一低頻率動作;而 該微處理器執行該第一行動時係通知該接收端在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之設置地偵測到該物件所引發的一高速動作或一高頻率動作。
  17.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動作偵測系統,其中: 當在該第一組態下運作之該微波動作感測器未偵測到該第一動作且該微處理器在該第一模式下運作時,一致動器被設置在一第一狀態;且 在該微處理器執行該第二行動後的一第二預定期間後,當判定該致動器依舊設置在該第一狀態且該微波動作感測器偵測到一第三動作時,該微波動作感測器另用來發送一第三通知訊號至該微處理器以指示該微處理器執行一第三行動。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動作偵測系統,其中該微處理器另用來: 在執行該第二行動後的該第二預定期間後,當判定該致動器之設置已經從該第一狀態切換成一第二狀態,或該微波動作感測器無法偵測到該第三動作時,該微處理器另用來發出該第二設定訊號至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以指示該微波動作感測器在該第一組態下運作,並切換至該第一模式下運作。
  19.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動作偵測系統,其中: 該微處理器執行該第一行動時係啟動一使用者介面; 該微處理器執行該第二行動時係啟動相關該第二預定期間之一計時器來;且 該微處理器執行該第三行動時係發出一警告訊號。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動作偵測系統,其中該微處理器另用來發出該第二設定訊號至該微波動作感測器以指示該微波動作感測器在該第一組態下運作更包含:該微處理器關閉該使用者介面。
TW111134040A 2022-05-11 2022-09-08 動作偵測方法和相關動作偵測系統 TWI8388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8/080,742 US20230367001A1 (en) 2022-05-11 2022-12-14 Motion detecting method and related motion detecting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263340474P 2022-05-11 2022-05-11
US63/340,474 2022-05-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5113A true TW202345113A (zh) 2023-11-16
TWI838856B TWI838856B (zh) 2024-04-11

Family

I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58784A (zh) 2023-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00786B2 (en) Sensor bypass
US10522029B1 (en) Handling duress input
US9747769B2 (en) Entry point opening sensor
US9514636B2 (en) Premises management system with prevention measures
CN103714644A (zh) 一种室内安防系统及其安防方法
US10062249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tamper detection
EP3226220A1 (en) Automatic notify mode for security system
US20170068807A1 (en) Interface of an automation system
US10973103B2 (en) Presence and directional motion detection
Elfasakhany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house-mobile security system
TWI838856B (zh) 動作偵測方法和相關動作偵測系統
TW202345113A (zh) 動作偵測方法和相關動作偵測系統
Mahalakshmi et al. Home security system using GSM
Vijetha et al. A Review: Antitheft Sensor Controlled Home Security System
US20230367001A1 (en) Motion detecting method and related motion detecting system
CN103778740B (zh) 一种阳台智能防盗报警器及方法
Chaurasia et al. Design of a Sensor-Based Door Opening and Closing System Using Arduino for Women's Safety
JP7486090B2 (ja) 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Usman et al. Enhancing Home Security in North-East of Nigeria using Home Automation
Reddy et al. Home Security Automation and Energy Conservatinon using Smart Application
CN218597955U (zh) 智能门锁及智能门
CN217872281U (zh) 一种智能门锁
Joy et al. An IoT Based Smart Vault Security and Monitoring System with Zero UI
Surana et al. IoT Based Smart Home with a Thief Detec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TWM520559U (zh) 非接觸式圖形門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