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42092A - 用於改良龐貝病治療之組合物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改良龐貝病治療之組合物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42092A
TW202342092A TW112103875A TW112103875A TW202342092A TW 202342092 A TW202342092 A TW 202342092A TW 112103875 A TW112103875 A TW 112103875A TW 112103875 A TW112103875 A TW 112103875A TW 202342092 A TW202342092 A TW 20234209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administered
viral vector
corticosteroid
ga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03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塔辛 莫札法
安祺拉 史密斯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安斯泰來基因治療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安斯泰來基因治療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安斯泰來基因治療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42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209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56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ring system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steroids
    • A61K31/57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ring system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steroids substituted in position 17 beta by a chain of two carbon atoms, e.g. pregnane or progesterone
    • A61K31/573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ring system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steroids substituted in position 17 beta by a chain of two carbon atoms, e.g. pregnane or progesterone substituted in position 21, e.g. cortisone, dexamethasone, prednisone or aldoster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genetic material which is inserted into cells of the living body to treat genetic diseases; Gene therapy
    • A61K48/0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genetic material which is inserted into cells of the living body to treat genetic diseases; Gene therapy characterised by an aspect of the 'active' part of the composition delivered, i.e. the nucleic acid deliver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genetic material which is inserted into cells of the living body to treat genetic diseases; Gene therapy
    • A61K48/0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genetic material which is inserted into cells of the living body to treat genetic diseases; Gene therapy characterised by an aspect of the 'active' part of the composition delivered, i.e. the nucleic acid delivered
    • A61K48/0058Nucleic acids adapted for tissue specific expression, e.g. having tissue specific promoters as part of a contruc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43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C07K14/4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from vertebrates
    • C07K14/47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from vertebrates from mamm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63Introduction of foreign genetic material using vectors; Vectors; Use of hosts therefor; Regulation of expression
    • C12N15/79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ukaryotic hosts
    • C12N15/85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ukaryotic hosts for animal cells
    • C12N15/86Viral vecto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ir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用於治療與糖原貯積症相關之共病轉胺酶血症的方法。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用於評價患有龐貝病(Pompe disease)之個體對與抗轉胺酶升高劑之組合療法之準備度的方法。

Description

用於改良龐貝病治療之組合物及方法
本揭示案係關於基因療法領域且提供用於改善遺傳病症之組合物及方法。
龐貝病(Pompe disease)為由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基因突變引起之溶酶體貯積症,該基因編碼負責處理溶酶體糖原之酶。患有龐貝病之患者在多種組織中展現臨床表型,包括細胞中之糖原積累,心臟、呼吸及骨骼肌功能之缺陷,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病狀。使用重組人類GAA (rhGAA)之酶替代療法(ERT)顯著改善此等缺陷中之一些。臨床功效受hGAA ERT之免疫原性及一些受影響組織中之rhGAA攝取缺乏所限制。最近,已開發涉及GAA遞送之基因療法用於治療龐貝病。然而,在此項技術中需要向患有龐貝病之患者投與基因療法之改良方法。
本揭示案提供可用於治療糖原貯積症,諸如II型糖原貯積症(本文中亦稱作龐貝病)之組合物及方法。使用本揭示案之組合物及方法,可向患有龐貝病之患者(例如,哺乳動物患者,諸如人類患者)投與含有編碼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之轉殖基因的病毒載體,諸如腺相關病毒(AAV)載體。AAV載體可為例如假型AAV載體,諸如含有封裝於來自AAV8 (AAV2/8)或AAV9 (AAV2/9)之衣殼蛋白內之AAV2反向末端重複的AAV載體。轉殖基因可例如可操作地連接至轉錄調控元件,諸如在肌肉細胞及/或神經元細胞中誘導基因表現之啟動子。可與本揭示案之組合物及方法結合使用之示例性啟動子為肌肉肌酸激酶(MCK)啟動子及巨細胞病毒(CMV)啟動子等。可按治療有效量,諸如以1 x 10 13個載體基因體(vg)/公斤個體體重(vg/kg)至3 x 10 14vg/kg之量(例如,3 x 10 13vg/kg至2 x 10 14vg/kg、4 x 10 13vg/kg至1 x 10 14vg/kg、4 x 10 13vg/kg、5 x 10 13vg/kg、6 x 10 13vg/kg、7 x 10 13vg/kg、8 x 10 13vg/kg、9 x 10 13vg/kg或1 x 10 14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AV載體。
在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治療有需要之人類患者之龐貝病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i)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及(ii)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減少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之肌肉組織中及/或神經元組織中之糖原積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i)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及(ii)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改良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例如,LOPD)之人類患者之肺功能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i)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及(ii)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增加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例如,LOPD)之人類患者中之GAA表現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i)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及(ii)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前述態樣之一些實施例中,以在向患者投與病毒載體之48週(例如,36週、24週、12週、10週、8週、6週或4週)內開始之一或多個劑量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在前述態樣之一些實施例中,以在向患者投與病毒載體之12週(例如,10週、8週、6週或4週)內開始之一或多個劑量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治療有需要且先前已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之人類患者之龐貝病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減少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且先前已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之人類患者之肌肉組織中及/或神經元組織中之糖原積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改良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且先前已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之人類患者之肺功能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增加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且先前已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之人類患者中之GAA表現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治療有需要之人類患者之龐貝病的方法,該方法包括:(a)向該患者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b)監測該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且若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減少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例如,LOPD)之人類患者之肌肉組織中及/或神經元組織中之糖原積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a)向該患者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b)監測該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且若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改良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例如,LOPD)之人類患者之肺功能的方法,該方法包括:(a)向該患者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b)監測該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且若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增加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例如,LOPD)之人類患者中之GAA表現的方法,該方法包括:(a)向該患者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b)監測該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且若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治療有需要之人類患者之龐貝病的方法,該方法包括:(a)向該患者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b)確定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及(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減少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例如,LOPD)之人類患者之肌肉組織中及/或神經元組織中之糖原積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a)向該患者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b)確定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及(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改良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例如,LOPD)之人類患者之肺功能的方法,該方法包括:(a)向該患者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b)確定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及(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增加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例如,LOPD)之人類患者中之GAA表現的方法,該方法包括:(a)向該患者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b)確定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及(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治療有需要之人類患者之龐貝病的方法,該人類患者為一歲或更大(例如,2歲或更大、3歲或更大、4歲或更大、5歲或更大、6歲或更大、7歲或更大、8歲或更大、9歲或更大、10歲或更大、15歲或更大、20歲或更大、30歲或更大,或40個月或更大),該方法包括:(a)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b)監測該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且若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減少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例如,LOPD)之人類患者之肌肉組織中及/或神經元組織中之糖原積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a)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b)監測該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且若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改良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例如,LOPD)之人類患者之肺功能的方法,該方法包括:(a)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b)監測該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且若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增加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例如,LOPD)之人類患者中之GAA表現的方法,該方法包括:(a)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b)監測該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且若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治療有需要之人類患者之龐貝病的方法,該人類患者為一歲或更大(例如,2歲或更大、3歲或更大、4歲或更大、5歲或更大、6歲或更大、7歲或更大、8歲或更大、9歲或更大、10歲或更大、15歲或更大、20歲或更大、30歲或更大,或40個月或更大),該方法包括:(a)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b)確定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及(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減少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之肌肉組織中及/或神經元組織中之糖原積累的方法,該人類患者為一歲或更大(例如,2歲或更大、3歲或更大、4歲或更大、5歲或更大、6歲或更大、7歲或更大、8歲或更大、9歲或更大、10歲或更大、15歲或更大、20歲或更大、30歲或更大,或40個月或更大),該方法包括:(a)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b)確定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及(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改良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之肺功能的方法,該人類患者為一歲或更大(例如,2歲或更大、3歲或更大、4歲或更大、5歲或更大、6歲或更大、7歲或更大、8歲或更大、9歲或更大、10歲或更大、15歲或更大、20歲或更大、30歲或更大,或40個月或更大),該方法包括:(a)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b)確定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及(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增加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中之GAA表現的方法,該人類患者為一歲或更大(例如,2歲或更大、3歲或更大、4歲或更大、5歲或更大、6歲或更大、7歲或更大、8歲或更大、9歲或更大、10歲或更大、15歲或更大、20歲或更大、30歲或更大,或40個月或更大),該方法包括:(a)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b)確定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及(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治療或預防患有龐貝病且先前已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之人類患者之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的方法,該病毒載體之量為1 x 10 13vg/kg至3 x 10 14vg/kg (例如,1 x 10 13vg/kg至6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5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4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3 x 10 13vg/kg、2 x 10 13vg/kg至6 x 10 13vg/kg、2 x 10 13vg/kg至5 x 10 13vg/kg,或2 x 10 13vg/kg至4 x 10 13vg/kg),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治療或預防人類患者之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的方法,該人類患者患有龐貝病(例如,LOPD),先前已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且在投與該病毒載體時為一歲或更大(例如,2歲或更大、3歲或更大、4歲或更大、5歲或更大、6歲或更大、7歲或更大、8歲或更大、9歲或年齡、10歲或更大、15歲或更大、20歲或更大、30歲或更大,或40個月或更大),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投與病毒載體時為18歲或更大(例如,19歲或更大、20歲或更大、25歲或更大、30歲或更大、40歲或更大,或50歲或更大)。
在前述態樣之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投與病毒載體時為一歲或更大(例如,2歲或更大、3歲或更大、4歲或更大、5歲或更大、6歲或更大、7歲或更大、8歲或更大、9歲或更大、10歲或更大、15歲或更大、20歲或更大、30歲或更大,或40個月或更大)。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投與病毒載體時為18歲或更大(例如,19歲或更大、20歲或更大、25歲或更大、30歲或更大、40歲或更大,或50歲或更大)。
在前述態樣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投與病毒載體時為1歲至40歲(例如,1歲至35歲、2歲至30歲、3歲至25歲、4歲至20歲,或18歲)。
在前述態樣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以1 x 10 13vg/kg至3 x 10 14vg/kg (例如,1 x 10 13vg/kg至6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5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4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3 x 10 13vg/kg、2 x 10 13vg/kg至6 x 10 13vg/kg、2 x 10 13vg/kg至5 x 10 13vg/kg,或2 x 10 13vg/kg至4 x 10 13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病毒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以3 x 10 13vg/kg至6 x 10 13(例如,4 x 10 13vg/kg至5 x 10 13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病毒載體。
在前述態樣之一些實施例中,以包含該量之單個劑量向患者投與病毒載體。
在前述態樣之一些實施例中,以兩個或更多個劑量向患者投與病毒載體,該等劑量合在一起包含該量。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兩個或更多個劑量向患者投與病毒載體,該等劑量各自個別地包含該量。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或更多個劑量彼此間隔一年或更長時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或更多個劑量在彼此之12個月內向患者投與。
在前述態樣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病毒載體係選自由AAV、腺病毒、慢病毒、反轉錄病毒、痘病毒、桿狀病毒、單純疱疹病毒、牛痘病毒及合成病毒組成之群。在一些實施例中,病毒載體為AAV。在一些實施例中,AAV為AAV1、AAV2、AAV3、AAV4、AAV5、AAV6、AAV7、AAV8、AAV9、AAVrh10或AAVrh74血清型。在一些實施例中,病毒載體為假型AAV。在一些實施例中,假型AAV為AAV2/8。在一些實施例中,假型AAV為AAV2/9。
在前述態樣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編碼GAA之轉殖基因可操作地連接至誘導肌肉及/或神經元細胞中轉殖基因之表現的啟動子。在一些實施例中,啟動子為肌肉MCK啟動子、MCK啟動子、雞β肌動蛋白啟動子、CMV啟動子、肌球蛋白輕鏈-2啟動子、α肌動蛋白啟動子、肌鈣蛋白1啟動子、Na +/Ca 2+交換啟動子、肌肉萎縮蛋白啟動子、α7整聯蛋白啟動子、腦利尿鈉肽啟動子、α B-水晶體蛋白/小熱休克蛋白啟動子、α肌球蛋白重鏈啟動子或心房利尿鈉因子啟動子。
在前述態樣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GAA可操作地連接至誘導肌肉及/或神經元細胞中轉殖基因之表現的增強子。在一些實施例中,增強子為CMV增強子、MEF2增強子或MyoD增強子。
在前述態樣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經由靜脈內、鞘內、腦池內、腦室內或肌內投與向患者投與病毒載體以用於患者投與。
在前述態樣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抗轉胺酶升高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皮質類固醇、法尼醇X受體(FXR)配位體、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19 (FGF-19)模擬物、Takeda-G蛋白受體5 (TGR5)促效劑、過氧化體增殖物活化受體(PPAR)促效劑、PPAR-α促效劑、PPAR-δ促效劑、雙重PPAR-α及PPAR-δ促效劑、頂端鈉依賴性皮質類固醇轉運蛋白(ASBT)抑制劑、免疫調節藥物、抗纖維化療法及菸鹼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i)皮質類固醇為皮質酮(cortisone)、普賴蘇(prednisone)、普賴蘇濃(prednisolone)、甲基普賴蘇濃(methylprednisolone)、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或氫皮質酮(hydrocortisone);(ii)膽酸為熊去氧膽酸或去甲熊去氧膽酸;(iii) FXR配位體為奧貝膽酸(obeticholic acid)、西洛法索(cilofexor)、特罗法索(tropifexor)、視網酸(tretinoin)或EDP-305;(iv) FGF-19模擬物為奧達夫明(aldafermin);(v) TGR5促效劑為INT-777或INT-767;(vi) PPAR促效劑為苯扎貝特(bezafibrate)、司拉德帕(seladelpar)或艾拉贝諾(elafibrinor);(vii) PPAR-α促效劑為非諾貝特(fenofibrate);(viii) PPAR-δ促效劑為司拉德帕;(ix)雙重PPAR-α及PPAR-δ促效劑為艾拉菲諾(elafibranor);(x) ASBT抑制劑為奥维昔巴特(odevixibat)、马昔巴特(maralixibat)或利奈昔巴特(linerixibat);(xi)免疫調節藥物為利妥昔單抗(rituximab)、阿巴西普(abatacept)、優特克單抗(ustekinumab)、英夫利昔單抗(infliximab)、巴瑞替尼(baricitinib)或FFP-104;(xii)抗纖維化療法為維生素D受體促效劑或辛妥珠單抗(simtuzumab);及/或(xiii) NOX抑制劑為塞塔那昔布(setanaxib)。在一些實施例中,皮質類固醇為普賴蘇濃。
在前述態樣之一些實施例中,以單個劑量向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
在前述態樣之一些實施例中,以複數個劑量向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
在前述態樣之一些實施例中,以0.1 mg/kg/劑至2 mg/kg/劑(例如,0.2 mg/kg/劑至1.9 mg/kg/劑、0.3 mg/kg/劑至1.8 mg/kg/劑、0.4 mg/kg/劑至1.7 mg/kg/劑、0.5 mg/kg/劑至1.6 mg/kg/劑、1 mg/kg/劑至1.5 mg/kg/劑)之量向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在一些實施例中,以0.5 mg/kg/劑之量向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在一些實施例中,以1 mg/kg/劑之量向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在一些實施例中,以2 mg/kg/劑之量向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
在前述態樣之一些實施例中,以1 mg至120 mg (例如,2 mg至119 mg、3 mg至118 mg、4 mg至117 mg、5 mg至116 mg、10 mg至115 mg、20 mg至110 mg、30 mg至100 mg、40 mg至90 mg、50 mg至80 mg,或60 mg至70 mg)之量向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在一些實施例中,以30 mg之量向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在一些實施例中,以60 mg之量向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在一些實施例中,以120 mg之量向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
在前述態樣之一些實施例中,以每天、每週或每月一或多個(例如,一或多個、兩個或更多個、三個或更多個、四個或更多個、五個或更多個、六個或更多個、七個或更多個、八個或更多個、九個或更多個,或十個或更多個)劑量向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在前述態樣之一些實施例中,以每天一或多個(例如,一或多個、兩個或更多個、三個或更多個、四個或更多個、五個或更多個、六個或更多個、七個或更多個、八個或更多個、九個或更多個,或十個或更多個)劑量(例如,每天一個劑量、每天兩個劑量、每天三個劑量、每天四個劑量,或每天五個劑量)向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在一些實施例中,以每天一個劑量向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
在前述態樣之一些實施例中,以1 mg/天至120 mg/天(例如,2 mg/天至119 mg/天、3 mg/天至118 mg/天、4 mg/天至117 mg/天、5 mg/天至116 mg/天、10 mg/天至115 mg/天、20 mg/天至110 mg/天、30 mg/天至100 mg/天、40 mg/天至90 mg/天、50 mg/天至80 mg/天,或60 mg/天至70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在一些實施例中,以30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在一些實施例中,以60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在一些實施例中,以120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
在前述態樣之一些實施例中,經由包括5 mg皮質類固醇之單位劑型向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
在前述態樣之一些實施例中,經由包括10 mg皮質類固醇之單位劑型向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
在前述態樣之一些實施例中,經由包括15 mg皮質類固醇之單位劑型向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
在前述態樣之一些實施例中,經由包括30 mg皮質類固醇之單位劑型向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
在前述態樣之一些實施例中,經由經口投與向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
在前述態樣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患者並無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之病史。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並無任何潛在肝病之病史。
在前述態樣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展現選自進食困難、成長遲緩、張力減退、進行性無力、呼吸窘迫、舌頭嚴重腫大及心肌增厚之症狀。
在前述態樣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患者正經歷GAA酶替代療法。
在前述態樣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在向患者投與病毒載體後,患者展現之內源GAA活性為不患有龐貝病之相同性別及相似身體質量指數之人之內源GAA活性的50%至200%。
在前述態樣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在向患者投與病毒載體後,患者展現骨骼肌、心肌及/或神經元組織中之糖原減少。
在前述態樣之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評估自患者獲得之血液樣品中之參數來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其中該參數高於參考水準之發現將患者鑑定為患有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在一些實施例中,參數包括血液樣品中天冬胺酸胺基轉移酶、丙胺酸胺基轉移酶及/或膽紅素之水準。
在前述態樣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藉由患者在肝功能測試中展現相對於參考水準增加之一或多種轉胺酶之發現來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種轉胺酶包括天冬胺酸胺基轉移酶及/或丙胺酸胺基轉移酶之水準。
在前述態樣之一些實施例中,藉由患者在肝功能測試中展現大於50 U/L (例如,55 U/L、60 U/L、65 U/L、70 U/L、75 U/L、80 U/L、85 U/L、90 U/L、100 U/L、110 U/L、120 U/L、130 U/L、140 U/L、150 U/L、200 U/L、300 U/L、400 U/L及500 U/L)之丙胺酸轉胺酶水準之發現來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
在前述態樣之一些實施例中,在向患者投與病毒載體後,患者在肝功能測試中展現大於50 U/L (例如,55 U/L、60 U/L、65 U/L、70 U/L、75 U/L、80 U/L、85 U/L、90 U/L、100 U/L、110 U/L、120 U/L、130 U/L、140 U/L、150 U/L、200 U/L、300 U/L、400 U/L及500 U/L)之天冬胺酸胺基轉移酶水準。
在前述態樣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龐貝病為遲發性龐貝病(LOPD)。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包括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及包裝插頁的套組,其中該包裝插頁指導套組之使用者根據前述態樣中之任一者之方法向患有龐貝病之患者投與病毒載體。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包括抗轉胺酶升高劑及包裝插頁之套組,其中該包裝插頁指導套組之使用者根據前述態樣中之任一者之方法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以治療或預防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
定義
如本文所用,術語「約」係指值在高於或低於所述值之5%以內。舉例而言,如在本文所述之病毒載體之情形中使用之「約1 x 10 13vg/kg」包括高於或低於1 x 10 13vg/kg之5%以內的量。另外,當在數值量清單之情形中使用時,應了解,術語「約」在數值量清單之前時適用於清單中敘述之各個別量。舉例而言,「約1 x 10 13vg/kg、2 x 10 13vg/kg或3 x 10 13vg/kg」應解釋為等效於個別地敘述「約1 x 10 13vg/kg」、「約 2 x 10 13vg/kg」及「約3 x 10 13vg/kg」。
如本文在所關注之蛋白質,諸如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之情形中所用,術語「活性」係指與蛋白質之野生型形式相關之生物功能性。舉例而言,在酶之情形中,術語「活性」係指蛋白質以產生相應化學反應之產物的方式實現受質轉換之能力。可例如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受質轉換檢定來偵測及定量酶(諸如GAA)之活性水準。
如本文所用,術語「投與(administering/administration)」及類似術語係指藉由任何有效途徑直接給予患者治療劑(例如,病毒載體)。示例性投與途徑描述於本文中且包括全身投與途徑,諸如靜脈內注射,以及直接向患者之中樞神經系統之投與途徑,諸如經由鞘內注射或腦室內注射等。
如本文所用,術語「丙胺酸胺基轉移酶」及「ALT」係指胺基酸序列包含天然存在之野生型ALT蛋白(例如,ALT1及ALT2)之胺基酸序列或由該胺基酸序列組成之蛋白質,以及胺基酸序列包含天然存在之ALT對偶基因變異體(GPT或GPT2,例如剪接變異體或對偶基因變異體)之胺基酸序列或由該胺基酸序列組成之蛋白質。人類GPT核酸序列以NCBI RefSeq登錄編號NM_005309.2提供,且示例性野生型ALT1胺基酸序列以NCBI RefSeq登錄編號NP_005300提供。人類GPT2核酸序列以NCBI RefSeq登錄編號NM_001142466.2提供,且示例性野生型ALT2胺基酸序列以NCBI RefSeq登錄編號NP_001135938.1提供。
如本文所用,術語「抗轉胺酶升高劑」係指直接或間接降低一或多種肝轉胺酶之水準的物質,諸如小分子(例如,皮質類固醇)。
如本文所用,術語「天冬胺酸胺基轉移酶」及「AST」係指胺基酸序列包含天然存在之野生型AST蛋白之胺基酸序列或由該胺基酸序列組成之蛋白質,以及胺基酸序列包含天然存在之AST對偶基因變異體(例如,剪接變異體或對偶基因變異體)之胺基酸序列或由該胺基酸序列組成之蛋白質。人類AST核酸序列以NCBI RefSeq登錄編號NM_002079.2提供,且示例性野生型ASP胺基酸序列以NCBI RefSeq登錄編號NP_002070.1提供。
如本文所用,術語「轉胺酶血症」及「轉胺酶升高」同義地係指肝酶(稱為轉胺酶)之水準升高的疾患。「轉胺酶增高」、「肝酶升高」及「高轉胺酶血症」為有時指同一事物之其他術語。
如本文所用,「組合療法」意指向個體投與兩種(或更多種)不同劑或治療作為用於特定疾病或疾患(例如,糖原貯積症)之規定治療方案之一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可包括程序。治療方案定義各劑之劑量及投與週期,使得單獨劑對個體之作用重疊。在一些實施例中,兩種或更多種劑之遞送為同時或同步的且該等劑可共同調配。在其他實施例中,兩種或更多種劑並非共同調配的且作為規定方案之一部分以依序方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兩種或更多種劑或治療之組合投與使得症狀或與病症有關之其他參數的減小大於使用單獨或不存在另一種劑或治療之情況下遞送之一種劑或治療將觀測到的情況。兩種治療之作用可為部分加和、完全加和或大於加和的(例如,協同)。依序或實質上同時投與各治療劑可藉由任何適當途徑來實現,該途徑包括但不限於經口途徑、靜脈內途徑、肌內途徑及經由黏膜組織直接吸收。治療劑可藉由相同途徑或藉由不同途徑投與。舉例而言,組合之第一治療劑可藉由靜脈內注射投與,而組合之第二治療劑可經腸投與。在另一個實例中,治療組合之劑可藉由靜脈內注射投與,且可進行治療組合之程序。
如本文所用,術語「劑量」係指治療劑,諸如本文所述之病毒載體之量,其在特定時刻向個體投與以治療病症或疾患,諸如治療或改善本文所述之糖原貯積症(例如,龐貝病)之一或多種症狀。如本文所述之治療劑可在治療期之過程中以單個劑量或多個劑量投與,如本文所定義。在各種情況下,可使用治療劑之一或多個單位劑型來投與治療劑,該術語係指一或多種含有治療劑之離散組合物,其共同構成該劑之單個劑量。舉例而言,可使用例如病毒載體之兩個0.5 x 10 13vg單位劑型來投與病毒載體之1 x 10 13個載體基因體(vg)之單個劑量。
如本文所用,術語「有效量」、「治療有效量」及類似術語在參考治療性組合物,諸如本文所述之載體構築體使用時,係指在向罹患本文所述之疾病或疾患之個體(例如哺乳動物,諸如人類)投與時,足以實現治療疾病或疾患之有益或期望結果的量。舉例而言,在治療糖原貯積症,諸如龐貝病之情形中,此等術語係指與未投與所關注之組合物而獲得之反應相比,足以達成治療反應之組合物的量。組合物,諸如本揭示案之載體構築體之「有效量」、「治療有效量」或類似術語亦包括與對照相比在個體中產生有益或期望結果之量。
如本文所用,術語「酶替代療法」或「ERT」係指向罹患遺傳性功能喪失疾病之個體(例如哺乳動物個體,諸如人類)投與個體中天然缺乏或不足之蛋白質。舉例而言,在患有龐貝病之個體的情形下,酶替代療法係指向此種個體投與GAA蛋白。典型地,酶替代療法涉及在個體一生中在多個劑量之過程中長期向個體投與治療性蛋白質。
如本文所用,術語「表現(express/expression)」在基因之情形中係指以下事件中之一或多者:(1)自DNA序列產生RNA模板(例如,藉由轉錄);(2)加工RNA轉錄物(例如,藉由剪接、編輯、5'帽形成及/或3'端加工);(3)將RNA轉譯成多肽或蛋白質;及(4)多肽或蛋白質之轉譯後修飾。在編碼蛋白質產物之基因的情形中,術語「基因表現」及類似術語與術語「蛋白質表現」及類似術語可互換使用。所關注之基因或蛋白質在個體中之表現可例如藉由在自個體獲得之樣品中偵測到以下各項來體現:編碼相應蛋白質之mRNA之量或濃度的增加(如例如使用本文所述或此項技術中已知之RNA偵測程序,諸如定量聚合酶鏈反應(qPCR)及RNA seq技術所評價),相應蛋白質之量或濃度的增加(如例如使用本文所述或此項技術中已知之蛋白質偵測方法,諸如酶聯免疫吸附檢定(ELISA)等所評價),及/或相應蛋白質之活性的增加(例如,在酶之情況下,如使用本文所述或此項技術中已知之酶促活性檢定所評價)。如本文所用,若可在細胞中或細胞所處之培養基中偵測到一或多個或所有上述事件,則認為細胞「表現」所關注之基因或蛋白質。舉例而言,若吾人可偵測到(i)細胞或細胞群體產生相應RNA轉錄物,諸如mRNA模板(例如,使用本文所述之RNA偵測程序);(ii) RNA轉錄物之加工(例如,剪接、編輯、5'帽形成及/或3'端加工,諸如使用本文所述之RNA偵測程序);(iii)將RNA模板轉譯成蛋白質產物(例如,使用本文所述之蛋白質偵測程序);及/或(iv)蛋白質產物之轉譯後修飾(例如,使用本文所述之蛋白質偵測程序),則認為所關注之基因或蛋白質由細胞或細胞群體「表現」。
如本文所用,術語「可操作地連接」係指第一分子連接至第二分子,其中該等分子經排列以使得第一分子影響第二分子之功能。兩個分子可能為或可能不為單個鄰接分子之一部分且可能相鄰或可能不相鄰。舉例而言,若啟動子調節所關注之可轉錄多核苷酸分子在細胞中之轉錄,則啟動子可操作地連接至可轉錄多核苷酸分子。另外,若轉錄調控元件之兩個部分經連接以使得一個部分之轉錄活化功能性不因另一個部分之存在而受到不利影響,則該兩個部分彼此可操作地連接。兩個轉錄調控元件可經由連接子核酸(例如,間插之非編碼核酸)彼此可操作地連接或可在不存在間插之核苷酸下彼此可操作地連接。
如本文所用,術語「高膽紅素血症」係指血液中膽紅素水準高於正常之疾患。如本文所用,術語「膽紅素」係指在脊椎動物中分解血紅素之正常分解代謝路徑中出現之化合物。此種分解代謝為身體清除因老化或異常紅血球破壞而產生之廢物的必要過程。如本文所用,「膽紅素測試」係指量測患者血液中膽紅素之量。
如本文所用,術語「水準」係指與參考相比蛋白質之水準。參考可為如本文所定義之任何有用之參考。蛋白質之「減少之水準」及「增加之水準」意指與參考相比蛋白質水準之減少或增加(例如,減少或增加約5%、約10%、約15%、約20%、約25%、約30%、約35%、約40%、約45%、約50%、約55%、約60%、約65%、約70%、約75%、約80%、約85%、約90%、約95%、約100%、約150%、約200%、約300%、約400%、約500%或更大;與參考相比減少或增加大於約10%、約15%、約20%、約50%、約75%、約100%或約200%;減少或增加小於約0.01倍、約0.02倍、約0.1倍、約0.3倍、約0.5倍、約0.8倍或更小;或增加大於約1.2倍、約1.4倍、約1.5倍、約1.8倍、約2.0倍、約3.0倍、約3.5倍、約4.5倍、約5.0倍、約10倍、約15倍、約20倍、約30倍、約40倍、約50倍、約100倍、約1000倍或更大)。蛋白質之水準可用質量/體積(例如,g/dL、mg/mL、μg/mL或ng/mL)或相對於樣品中總蛋白質之百分比表示。
如本文所用,術語「肝功能測試」及「LFT」係指肝組套(例如,提供關於患者肝臟狀態之資訊之一組血液測試)。肝組套可包括量測γ-麩胺醯基轉移酶水準、鹼性磷酸酶水準、天冬胺酸胺基轉移酶水準、丙胺酸胺基轉移酶水準、白蛋白水準、膽紅素水準、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或其組合。
如本文所用,術語「醫藥組合物」係指含有向患者(諸如哺乳動物,例如人類)投與以預防、治療或控制影響或可能影響個體之特定疾病或疾患之治療性化合物的混合物。
如本文所用,術語「醫藥學上可接受」係指適合於與個體,諸如哺乳動物(例如人類)之組織接觸而無過度毒性、刺激性、過敏反應及其他問題併發症且與合理效益/風險比相稱之彼等化合物、材料、組合物及/或劑型。
如本文所用,術語「啟動子」係指DNA上由RNA聚合酶結合之識別位點。聚合酶驅動轉殖基因之轉錄。適合用於本文所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之示例性啟動子描述於例如Sandelin等人,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8:424 (2007)中,該文獻關於核酸調控元件之揭示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另外,術語「啟動子」可指合成啟動子,其為不天然存在於生物系統中之調控性DNA序列。合成啟動子含有天然存在之啟動子之部分與不存在於自然界中之多核苷酸序列的組合,且可經最佳化以使用多種轉殖基因、載體及靶細胞類型表現重組DNA。
如本文所用,若向患者直接投與治療劑,或者若向患者投與在活體內加工或代謝以內源地產生治療劑之物質,則認為將治療劑「提供」給患者。舉例而言,可藉由直接投與核酸分子或藉由投與在活體內加工以產生期望核酸分子之物質(例如,病毒載體或細胞)來向患者,諸如患有本文所述之糖原貯積症之患者提供編碼治療性蛋白質之核酸分子(例如,GAA)。
如本文所用,術語「個體」、「患者」及「參與者」係指接受如本文所述之用於特定疾病或疾患(诸如溶酶體貯積症,例如龐貝病)之治療的生物體。個體、患者及參與者之實例包括接受用於本文所述之疾病或疾患之治療的哺乳動物,諸如人類。
「參考」意指用於比較與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有關之蛋白質水準之任何有用之參考。參考可為用於比較目的之任何樣品、標準、標準曲線或水準。參考可為正常參考樣品或參考標準或水準。「參考樣品」可為例如對照,例如預定陰性對照值,諸如「正常對照」或取自同一個體之先前樣品;來自正常健康個體之樣品,諸如正常細胞或正常組織;來自不患有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個體的樣品(例如,血液樣品);來自經診斷患有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個體的樣品;來自已針對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進行治療之個體的樣品;或已知正常濃度下之經純化蛋白質(例如,本文所述之任何蛋白質)之樣品。「參考標準或水準」意指來源於參考樣品之值或數值。「正常對照值」為指示非疾病狀態之預定值,例如,在健康對照個體中預期之值。典型地,正常對照值表示為範圍(「在X與Y之間」)、高臨限值(「不高於X」)或低臨限值(「不低於X」)。所量測值在特定生物標誌物之正常對照值以內之個體典型地稱作「在彼生物標誌物之正常界限以內」。正常參考標准或水準可為來源於不患有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正常個體的值或數值。在較佳實施例中,參考樣品、標准或水準藉由以下準則中之至少一者與樣品個體樣品匹配:年齡、體重、性別、疾病階段及整體健康狀況。在正常參考範圍內之經純化蛋白質(例如,本文所述之任何蛋白質)水準之標準曲線亦可用作參考。
如本文所用,術語「樣品」係指自個體分離之樣本(例如,血液、血液組分(例如血清或血漿)、尿液、唾液、羊水、腦脊髓液、組織(例如胎盤或皮膚)、胰液、絨毛膜絨毛樣品或細胞)。個體可為例如罹患本文所述之疾病,諸如溶酶體貯積症(例如,龐貝病)之患者。
如本文所用,術語「轉殖基因」係指編碼基因產物(例如,本文所述之基因產物)之重組核酸(例如,DNA或cDNA)。基因產物可為RNA、肽或蛋白質。除基因產物之編碼區以外,轉殖基因可包括或可操作地連接至一或多個元件以促進或增強表現,諸如啟動子、增強子、去穩定結構域、反應元件、報告子元件、絕緣子元件、多腺苷酸化信號及/或其他功能元件。本揭示案之實施例可利用任何已知之適合啟動子、增強子、去穩定結構域、反應元件、報告子元件、絕緣子元件、多腺苷酸化信號及/或其他功能元件。
如本文所用,術語「治療(treat/treatment)」係指治療性治療,其中目標為預防或減緩(減輕)非期望之生理變化或病症,諸如溶酶體貯積症,諸如龐貝病等之進展。有益或期望之臨床結果包括但不限於症狀之減輕、疾病程度之削弱、疾病之穩定化(亦即,未惡化)狀態、延遲或減慢疾病進展、疾病狀態之改善或緩和以及緩解(部分或全部),無論可偵測抑或不可偵測。在溶酶體貯積症,諸如龐貝病之情形中,對患者之治療可體現為一或多種可偵測之變化,諸如GAA蛋白或編碼GAA之核酸(例如DNA或RNA,諸如mRNA)之濃度增加,或GAA活性增加(例如,增加5%、10%、20%、30%、40%、50%、60%、70%、80%、9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或更大)。GAA蛋白之濃度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蛋白質偵測檢定來確定,包括本文所述之ELISA檢定。編碼GAA之核酸的濃度可使用本文所述之核酸偵測檢定(例如,RNA Seq檢定)來確定。另外,對罹患溶酶體貯積症(諸如龐貝病)之患者的治療可體現為患者肌肉功能(例如,心肌或骨骼肌功能)之改良以及肌肉協調性之改良。
如本文所用,術語「龐貝病」係指由GAA基因突變引起之遺傳性糖原貯積症,且特徵為包括輕度至重度肌無力、張力減退(肌張力降低)、肝臟增大、無法增加體重及/或以預期速率生長、呼吸困難、餵養問題、呼吸系統感染及/或聽力問題之症狀。示例性野生型人類GAA胺基酸序列在下文以SEQ ID NO: 2提供。
如本文所用,術語「載體」係指可用作諸如出於復製及/或表現之目的將所關注之基因遞送至細胞(例如哺乳動物細胞,諸如人類細胞)中之媒劑的核酸,例如,DNA或RNA。適用於與本文所述之組合物及方法結合之示例性載體為質體、DNA載體、RNA載體、病毒體或另一種適合之複製子(例如,病毒載體)。已開發出多種載體用於將編碼外源蛋白之多核苷酸遞送至原核細胞或真核細胞中。此類表現載體之實例揭示於例如WO94/11026中,該文獻之揭示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本文所述之表現載體含有多核苷酸序列以及例如用於表現蛋白質及/或將此等多核苷酸序列整合至哺乳動物細胞之基因體中之額外序列元件。可用於表現如本文所述之轉殖基因之某些載體包括含有引導基因轉錄之調控序列(例如啟動子及增強子區域)之載體。用於表現轉殖基因之其他有用載體含有增強此等基因之轉譯速率或改良由基因轉錄產生之mRNA之穩定性或核輸出的多核苷酸序列。此等序列元件包括例如5'及3'非轉譯區、內部核糖體進入位點(IRES)及引導表現載體上攜帶之基因之有效轉錄的多腺苷酸化信號位點。本文所述之表現載體亦可含有編碼用於選擇含有此種載體之細胞之標誌物的多核苷酸。適合標誌物之實例包括編碼抗生素(諸如胺苄青黴素(ampicillin)、氯黴素(chloramphenicol)、康黴素(kanamycin)或諾爾絲菌素(nourseothricin))抗性之基因。
如本文在治療性蛋白質,諸如GAA之情形中所用,蛋白質名稱之使用係指編碼蛋白質或相應蛋白質產物之基因,此視情形而定,如熟習此項技術者所了解。術語「GAA」包括GAA基因或蛋白質之野生型形式,以及保留野生型GAA蛋白之治療活性的野生型GAA蛋白之變異體(例如,剪接變異體、截短、多聯體及融合構築體等),以及編碼上述者之核酸。此類變異體之實例為與野生型GAA蛋白之胺基酸序列,諸如下文之SEQ ID NO: 2具有至少70%序列一致性(例如,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99.5%一致性或更高)之蛋白質: MGVRHPPCSHRLLAVCALVSLATAALLGHILLHDFLLVPRELSGSSPVLEETHPAHQQGASRPGPRDAQAHPGRPRAVPTQCDVPPNSRFDCAPDKAITQEQCEARGCCYIPAKQGLQGAQMGQPWCFFPPSYPSYKLENLSSSEMGYTATLTRTTPTFFPKDILTLRLDVMMETENRLHFTIKDPANRRYEVPLETPHVHSRAPSPLYSVEFSEEPFGVIVRRQLDGRVLLNTTVAPLFFADQFLQLSTSLPSQYITGLAEHLSPLMLSTSWTRITLWNRDLAPTPGANLYGSHPFYLALEDGGSAHGVFLLNSNAMDVVLQPSPALSWRSTGGILDVYIFLGPEPKSVVQQYLDVVGYPFMPPYWGLGFHLCRWGYSSTAITRQVVENMTRAHFPLDVQWNDLDYMDSRRDFTFNKDGFRDFPAMVQELHQGGRRYMMIVDPAISSSGPAGSYRPYDEGLRRGVFITNETGQPLIGKVWPGSTAFPDFTNPTALAWWEDMVAEFHDQVPFDGMWIDMNEPSNFIRGSEDGCPNNELENPPYVPGVVGGTLQAATICASSHQFLSTHYNLHNLYGLTEAIASHRALVKARGTRPFVISRSTFAGHGRYAGHWTGDVWSSWEQLASSVPEILQFNLLGVPLVGADVCGFLGNTSEELCVRWTQLGAFYPFMRNHNSLLSLPQEPYSFSEPAQQAMRKALTLRYALLPHLYTLFHQAHVAGETVARPLFLEFPKDSSTWTVDHQLLWGEALLITPVLQAGKAEVTGYFPLGTWYDLQTVPVEALGSLPPPPAAPREPAIHSEGQWVTLPAPLDTINVHLRAGYIIPLQGPGLTTTESRQQPMALAVALTKGGEARGELFWDDGESLEVLERGAYTQVIFLARNNTIVNELVRVTSEGAGLQLQKVTVLGVATAPQQVLSNGVPVSNFTYSPDTKVLDICVSLLMGEQFLVSWC (SEQ ID NO: 2)
類似地,如本文在轉錄調控元件之情形中所用,術語「MCK啟動子」係指野生型MCK啟動子,諸如野生型人類或鼠類MCK啟動子,以及變異體(例如,含有一或多個核酸殘基之插入、缺失及/或取代之變異體),達到啟動子保留誘導可操作地連接之基因在肌肉及/或神經元細胞中表現之能力的程度。可與本揭示案之組合物及方法結合使用之示例性MCK啟動子在下文以SEQ ID NO: 1示出: CCACTACGGGTCTAGGCTGCCCATGTAAGGAGGCAAGGCCTGGGGACACCCGAGATGCCTGGTTATAATTAACCCAGACATGTGGCTGCCCCCCCCCCCCCAACACCTGCTGCCTGAGCCTCACCCCCACCCCGGTGCCTGGGTCTTAGGCTCTGTACACCATGGAGGAGAAGCTCGCTCTAAAAATAACCCTGTCCCTGGTGGATCCCCTGCATGCCCAATCAAGGCTGTGGGGGACTGAGGGCAGGCTGTAACAGGCTTGGGGGCCAGGGCTTATACGTGCCTGGGACTCCCAAAGTATTACTGTTCCATGTTCCCGGCGAAGGGCCAGCTGTCCCCCGCCAGCTAGACTCAGCACTTAGTTTAGGAACCAGTGAGCAAGTCAGCCCTTGGGGCAGCCCATACAAGGCCATGGGGCTGGGCAAGCTGCACGCCTGGGTCCGGGGTGGGCACGGTGCCCGGGCAACGAGCTGAAAGCTCATCTGCTCTCAGGGGCCCCTCCCTGGGGACAGCCCCTCCTGGCTAGTCACACCCTGTAGGCTCCTCTATATAACCCAGGGGCACAGGGGCTGCCCCCGGGTCAC (SEQ ID NO: 1) 化學術語
本文所用之化學術語係出於描述本揭示案之各個態樣及實施例之目的且不欲具有限制性。
在以下化學定義中,其中整數緊接在原子符號之後的標識指示存在於特定化學部分中之彼元素之原子數量。如應了解,必要時可能存在本文所述之其他原子(諸如氫原子)或取代基以滿足特定原子之價數。舉例而言,未經取代之「C 2烷基」具有式-CH 2CH 3。當與本文所定義之基團結合使用時,對碳原子數之提及包括縮醛及縮酮基團中之二價碳,但不包括醯基、酯、碳酸酯、醯胺或胺基甲酸酯基團中之羰基碳。對雜芳基中之氧、氮、或硫原子數之提及僅包括形成雜環之一部分的彼等原子。
如本文所用,「視情況經取代之X」形式之片語(例如,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欲等效於「X,其中X視情況經取代」(例如,「烷基,其中烷基視情況經取代」)。此不欲意指特徵「X」(例如,烷基)本身為视情况存在的。如本文所述,某些化合物可含有一或多個「視情況經取代之」部分。一般而言,術語「經取代」,無論前面有術語「视情况」與否,皆意指指定部分之一或多個氫經適合之取代基,諸如本文所述之取代基或基團中之任一者置換。除非另有指示,否則「視情況經取代之」基團可在該基團之各可取代位置處具有適合之取代基,且當任何給定結構中之多於一個位置可經多於一個選自指定基團之取代基取代時,該取代基可在每個位置處為相同或不同的。可與本揭示案之化合物結合使用之取代基之組合較佳為得以形成穩定或化學上可行之化合物的彼等取代基。如本文所用,術語「穩定的」係指當經受允許其產生、偵測以及在某些實施例中回收、純化及用於本文所揭示之一或多種目的之條件時實質上無改變之化合物。
如本文所用,術語「脂族」係指飽和或不飽和之直鏈、支鏈或環狀烴。術語「脂族」包括但不限於烷基、烯基、炔基、環烷基、環烯基及環炔基部分,且因此納入此等定義中之每一者。在一些實施例中,「脂族」用於指示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彼等脂族基團。脂族鏈可為例如單不飽和、二不飽和、三不飽和或多不飽和的,或炔基。不飽和脂族基團可呈順式或反式構型。在一些實施例中,脂族基團含有1至約12個碳原子,諸如1至約6個碳原子或1至約4個碳原子。在一些實施例中,脂族基團含有1至約8個碳原子。在一些實施例中,脂族基團為C 1-C 2、C 1-C 3、C 1-C 4、C 1-C 5或C 1-C 6。本文所用之指定範圍指示脂族基團,其中該範圍之各成員經描述為獨立之種類。舉例而言,如本文所用之術語「C 1-C 6脂族」指示具有1、2、3、4、5或6個碳原子之直鏈或支鏈烷基、烯基或炔基,且欲意指此等基團中之每一者經描述為獨立之種類。舉例而言,如本文所用之術語「C 1-C 4脂族」指示具有1、2、3或4個碳原子之直鏈或支鏈烷基、烯基或炔基,且欲意指此等基團中之每一者經描述為獨立之種類。在一些實施例中,脂族基團經一或多個得以形成穩定部分之官能基取代。
如本文所用,術語「雜脂族」係指在其鏈中含有至少一個雜原子之脂族部分,諸如胺、羰基、羧基、側氧基、硫基、磷酸酯、膦酸酯、氮、磷、矽或硼原子替代碳原子。在一些實施例中,所存在之雜原子為氮。在一些實施例中,所存在之雜原子為氧。在一些實施例中,所存在之雜原子為硫。術語「雜脂族」包括但不限於雜烷基、雜烯基、雜炔基、雜環烷基、雜環烯基及雜環炔基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雜脂族」用於指示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雜脂族基團(環狀、非環狀、經取代、未經取代、支鏈或非支鏈)。在一些實施例中,雜脂族基團视情况以得以形成穩定部分之方式經取代。雜脂族部分之非限制性實例為聚乙二醇、聚伸烷基二醇、醯胺、聚醯胺、乙交酯、聚乳酸、聚乙交酯、硫醚、醚、烷基-雜環-烷基、-O-烷基-O-烷基及烷基-O-鹵烷基。
如本文所用,術語「醯基」係指羰基取代基,諸如其中羰基碳結合至烷基、烯基、炔基、視情況經取代之氧部分、視情況經取代之氮部分及類似部分之羰基取代基。示例性醯基包括但不限於甲醯基(亦即,羧醛基)、乙醯基、三氟乙醯基、丙醯基及丁醯基。示例性未經取代之醯基包括1至6個、1至11個或1至21個碳。
如本文所用,術語「醯氧基」係指化學部分-OC(O)R,其中R為C 1-C 6烷基、芳基、雜芳基、C 1-C 6烷基芳基或C 1-C 6烷基雜芳基。
如本文所用,術語「烷基」係指1至20個碳原子(例如,1至16個碳原子、1至10個碳原子、1至6個碳原子或1至3個碳原子)之支鏈或直鏈單價飽和脂族烴基。如本文所用,術語「伸烷基」係指二價烷基。
如本文所用,術語「烯基」,無論單獨抑或與其他基團組合敘述,係指具有碳碳雙鍵且具有2至20個碳原子(例如,2至16個碳原子、2至10個碳原子、2至6個或2個碳原子)之直鏈或支鏈烴殘基。如本文所用,術語「伸烯基」係指二價烯基。
如本文所用,術語「炔基」,無論單獨抑或與其他基團組合敘述,係指具有碳碳參鍵且具有2至20個碳原子(例如,2至16個碳原子、2至10個碳原子、2至6個或2個碳原子)之直鏈或支鏈烴殘基。如本文所用,術語「伸炔基」係指二價炔基。
如本文所用,術語「胺基」表示-N(R N1) 2,其中各R N1獨立地為H、OH、NO 2、N(R N2) 2、SO 2OR N2、SO 2R N2、SOR N2N-保護基、烷基、烷氧基、芳基、芳基烷基、環烷基、醯基(例如,乙醯基、三氟乙醯基或本文所述之其他基團),其中此等所敘述之R N1基團中之每一者可視情況經取代;或兩個R N1組合形成伸烷基或伸雜烷基,且其中各R N2獨立地為H、烷基或芳基。本文所述之化合物之胺基可為未經取代之胺基(亦即,-NH 2)或經取代之胺基(亦即,-N(R N1) 2)。
如本文所用,術語「芳基」係指具有至少一個芳環之例如6至12個碳原子之芳族單碳環或多碳環基團。此類基團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苯基、萘基、1,2,3,4-四氫萘基、1,2-二氫萘基、二氫茚基及1H-茚基。
如本文所用,術語「芳基烷基」表示經芳基取代之烷基。示例性未經取代之芳基烷基為7至30個碳(例如,7至16個或7至20個碳,諸如C 1-C 6烷基C 6-C 10芳基、C 1-C 10烷基C 6-C 10芳基或C 1-C 20烷基C 6-C 10芳基),諸如苯甲基及苯乙基。在一些實施例中,烷基及芳基各自可進一步經如本文針對各別基團所定義之1、2、3或4個取代基取代。
如本文所用,術語「橋接環基」係指含有1至3個橋之5至20個原子之橋接多環基團。橋接環基包括橋接碳環基(例如,降莰基)及橋接雜環基(例如,1,4-二氮雜雙環[2.2.2]辛烷)。
如本文所用,術語「碳環基」係指其中碳原子形成環之非芳族C 3-C 12單環或多環(例如,雙環或三環)結構。碳環基結構包括環烷基(例如,環己基)及不飽和碳環基(例如,環己烯基)。多環碳環基包括螺環碳環基、橋接碳環基及稠合碳環基。如本文所用,術語「伸碳環基」係指二價碳環基。
如本文所用,術語「環烷基」係指3至10個、較佳3至6個碳原子之飽和、非芳族、單價單碳環或多碳環基團。此術語進一步例示為諸如以下之基團: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降莰基及金剛烷基。
如本文所用,術語「鹵基」及「鹵素」意指氟(氟基)、氯(氯基)、溴(溴基)或碘(碘基)。
如本文所用,術語「雜烷基」係指其中一或多個構成性碳原子已經氮、氧或硫置換之如本文所定義之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雜烷基可進一步經如本文針對烷基所述之1、2、3或4個取代基取代。雜烷基之實例為「烷氧基」,如本文所用,其係指烷基-O- (例如,甲氧基及乙氧基);及「烷基胺基」,如本文所用,其係指-N(烷基)R Na,其中R Na為H或烷基(例如,甲基胺基)。如本文所用,術語「伸雜烷基」係指二價雜烷基。
如本文所用,術語「雜烯基」係指其中一或多個構成性碳原子已經氮、氧或硫置換之如本文所定義之烯基。在一些實施例中,雜烯基可進一步經如本文針對烯基所述之1、2、3或4個取代基取代。雜烯基之實例為「烯氧基」,如本文所用,其係指烯基-O-。如本文所用,術語「伸雜烯基」係指二價雜烯基。
如本文所用,術語「雜炔基」係指其中一或多個構成性碳原子已經氮、氧或硫置換之如本文所定義之炔基。在一些實施例中,雜炔基進一步經如本文針對炔基所述之1、2、3或4個取代基取代。雜炔基之實例為「炔氧基」,如本文所用,其係指炔基-O-。如本文所用,術語「伸雜炔基」係指二價雜炔基。
如本文所用,術語「雜芳基」係指5至12個原子之芳族單環或多環結構,其具有至少一個含有1、2或3個選自氮、氧及硫之環原子(其餘環原子為碳)之芳環。在一些實施例中,雜芳基之一或兩個環碳原子經羰基置換。雜芳基之實例為吡啶基、吡唑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噻唑基、咪唑基、噁唑基及噻唑基。如本文所用,術語「伸雜芳基」係指二價雜芳基。
如本文所用,術語「雜芳基烷基」表示經雜芳基取代之烷基。示例性未經取代之雜芳基烷基為7至30個碳(例如,7至16個或7至20個碳,諸如C 1-C 6烷基C 2-C 9雜芳基、C 1-C 10烷基C 2-C 9雜芳基或C 1-C 20烷基C 2-C 9雜芳基)。在一些實施例中,烷基及雜芳基各自可進一步經如本文針對各別基團所定義之1、2、3或4個取代基取代。
如本文所用,術語「雜環基」係指具有3至12個原子之單環或多環基團(例如,雙環或三環),其具有至少一個含有1、2、3或4個選自N、O或S之環原子之非芳環,且不具有含有任何N、O或S原子之芳環。多環雜環基包括螺環雜環基、橋接雜環基及稠合雜環基。雜環基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嗎啉基、硫代嗎啉基、呋喃基、哌嗪基、哌啶基、哌喃基、吡咯啶基、四氫哌喃基、四氫呋喃基及1,3-二噁烷基。如本文所用,術語「伸雜環基」係指二價雜環基。
如本文所用,術語「雜環基烷基」表示經雜環基取代之烷基。示例性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烷基為7至30個碳(例如,7至16個或7至20個碳,諸如C 1-C 6烷基C 2-C 9雜環基、C 1-C 10烷基C 2-C 9雜環基或C 1-C 20烷基C 2-C 9雜環基)。在一些實施例中,烷基及雜環基各自可進一步經如本文針對各別基團所定義之1、2、3或4個取代基取代。
如本文所用,術語「羥烷基」係指經-OH基團取代之烷基。
如本文所用,術語「羥基」係指-OH基團。
如本文所用,術語「亞胺」係指=NR N基團,其中R N為例如H或烷基。
如本文所用,術語「 N-保護基」係指欲在合成程序期間保護胺基免於發生非期望之反應的彼等基團。常用 N-保護基揭示於Greene, 「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 第3版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1999)中。 N-保護基包括但不限於醯基、芳醯基或胺甲醯基,諸如甲醯基、乙醯基、丙醯基、新戊醯基、三級丁基乙醯基、2-氯乙醯基、2-溴乙醯基、三氟乙醯基、三氯乙醯基、鄰苯二甲醯基、鄰硝基苯氧基乙醯基、α-氯丁醯基、苯甲醯基、4-氯苯甲醯基、4-溴苯甲醯基、4-硝基苯甲醯基,及掌性助劑,諸如經保護或未經保護之D-胺基酸、L-胺基酸或D,L-胺基酸,諸如丙胺酸、白胺酸及苯丙胺酸;含磺醯基之基團,諸如苯磺醯基及對甲苯磺醯基;胺基甲酸酯形成基團,諸如苯甲氧基羰基、對氯苯甲氧基羰基、對甲氧基苯甲氧基羰基、對硝基苯甲氧基羰基、2-硝基苯甲氧基羰基、對溴苯甲氧基羰基、3,4-二甲氧基苯甲氧基羰基、3,5-二甲氧基苯甲氧基羰基、2,4-20二甲氧基苯甲氧基羰基、4-甲氧基苯甲氧基羰基、2-硝基-4,5-二甲氧基苯甲氧基羰基、3,4,5-三甲氧基苯甲氧基羰基、1-(對聯苯基)-1-甲基乙氧基羰基、α,α-二甲基-3,5-二甲氧基苯甲氧基羰基、二苯甲氧基羰基、三級丁氧基羰基、二異丙基甲氧基羰基、異丙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甲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4-硝基苯氧基羰基、茀基-9-甲氧基羰基、環戊氧基羰基、金剛烷氧基羰基、環己氧基羰基及苯基硫羰基,芳基烷基(諸如苯甲基、三苯基甲基及苯甲氧基甲基)及矽基(諸如三甲基矽基)。較佳 N-保護基為烯丙氧基羰基(alloc)、甲醯基、乙醯基、苯甲醯基、新戊醯基、三級丁基乙醯基、丙胺醯基、苯基磺醯基、苯甲基、三級丁氧基羰基(Boc)及苯甲氧基羰基(Cbz)。
如本文所用,術語「硝基」係指-NO 2基團。
如本文所用,術語「側氧基」係指=O基團。
如本文所用,術語「磺醯基」係指化學部分-SO 2-R,其中R為氫、芳基、雜芳基、C 1-C 6烷基、經一或多個鹵素(诸如-SO 2-CF 3取代基)取代之C 1-C 6烷基、C 1-C 6烷基芳基或C 1-C 6烷基雜芳基。
如本文所用,術語「磺醯基胺基」係指化學部分-NRSO 2-R',其中R及R'中之每一者獨立地為氫、C 1-C 6烷基、芳基、雜芳基、C 1-C 6烷基芳基或C 1-C 6烷基雜芳基。
如本文所用,術語「磺醯基氧基」係指化學部分-OSO 2-R,其中R為氫、C 1-C 6烷基、經一或多個鹵素(諸如-OSO 2-CF 3取代基)取代之C 1-C 6烷基、芳基、雜芳基、C 1-C 6烷基芳基或C 1-C 6烷基雜芳基。
如本文所用,術語「硫醇」係指-SH基團。
本文所述之烷基、烯基、炔基、雜烷基、雜烯基、雜炔基、碳環基(例如,環烷基)、芳基、雜芳基及雜環基可經取代或未經取代。除非另有規定,否則當經取代時,一般將存在1至4個取代基。取代基包括例如:烷基(例如,未經取代及經取代,其中取代基包括本文所述之任何基團,例如芳基、鹵基、羥基)、芳基(例如,經取代及未經取代之苯基)、碳環基(例如,經取代及未經取代之環烷基)、鹵素(例如,氟)、羥基、雜烷基(例如,經取代及未經取代之甲氧基、乙氧基、或硫代烷氧基)、雜芳基、雜環基、胺基(例如,NH 2或單烷基胺基或二烷基胺基)、疊氮基、氰基、硝基、侧氧基、磺醯基或硫醇。芳基、碳環基(例如,環烷基)、雜芳基及雜環基亦可經烷基(未經取代及經取代,諸如芳基烷基(例如,經取代及未經取代之苯甲基))取代。 化學結構描述
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具有一或多個不對稱碳原子且可呈光學純鏡像異構物、鏡像異構物之混合物(例如,外消旋物)、光學純非鏡像異構物、非鏡像異構物之混合物、非鏡像異構外消旋物或非鏡像異構外消旋物之混合物形式存在。光學活性形式可例如藉由拆分外消旋物、藉由不對稱合成或不對稱層析(使用掌性吸附劑或溶離劑之層析)來獲得。因此,本文所揭示之化合物可呈各種立體異構形式存在。
立體異構物為僅其空間排列不同之化合物。鏡像異構物為其鏡像不可重疊之立體異構物對,最常見原因在於其含有用作掌性中心之不對稱取代之碳原子。術語「鏡像異構物」意指為彼此之鏡像且不可重疊之一對分子中之一者。非鏡像異構物為不以鏡像相關之立體異構物,最常見原因在於其含有兩個或更多個不對稱取代之碳原子且代表一或多個掌性碳原子周圍之取代基之構形。
化合物之鏡像異構物可例如藉由使用一或多種熟知之技術及方法(諸如掌性層析及基於掌性層析之分離方法)自外消旋物分離鏡像異構物來製備。術語「外消旋物」及「外消旋混合物」係指含有兩種鏡像異構物之化合物,其中此類混合物不展現光學活性;亦即,其不旋轉偏振光平面。術語「幾何異構物」係指與碳碳雙鍵、環烷基環或橋接雙環系統相關之取代基原子之定向不同之異構物。碳碳雙鍵每側上之原子(除H外)可呈E (取代基處於碳碳雙鍵之相對側)或Z (取代基定向於碳碳雙鍵之同一側)構形。「R」、「S」、「S*」、「R*」、「E」、「Z」、「順式」及「反式」指示相對於核心分子之構形。
當根據結構命名或描繪本文所揭示之化合物之立體化學時,所命名或描繪之立體異構物相對於其其他立體異構物以重量計大於50% (例如,以重量計至少60%、70%、80%、90%、99%或99.9%)。舉例而言,當根據結構命名或描繪單一鏡像異構物時,所描繪或命名之鏡像異構物以重量計大於50% (例如,以重量計至少60%、70%、80%、90%、99%或99.9%)光學純。類似地,當根據結構命名或描繪單一非鏡像異構物時,所描繪或命名之非鏡像異構物以重量計大於50% (例如,以重量計至少60%、70%、80%、90%、99%或99.9%)純。光學純度百分比為鏡像異構物之重量對鏡像異構物之重量加其光學異構物之重量的比率。以重量計之非鏡像異構純度為一種非鏡像異構物之重量對所有非鏡像異構物之重量的比率。
另外,當根據結構命名或描繪本文所揭示之化合物之立體化學時,所命名或描繪之立體異構物相對於其其他立體異構物以莫耳分率計大於50% (例如,以莫耳分率計至少60%、70%、80%、90%、99%或99.9%)。舉例而言,當根據結構命名或描繪單一鏡像異構物時,所描繪或命名之鏡像異構物相對於其他鏡像異構物以莫耳分率計大於50% (例如,以莫耳分率計至少60%、70%、80%、90%、99%或99.9%)。當根據結構命名或描繪單一非鏡像異構物時,所描繪或命名之非鏡像異構物相對於所指示化合物之其他非鏡像異構物以莫耳分率計大於50% (例如,以莫耳分率計至少60%、70%、80%、90%、99%或99.9%)。對於鏡像異構化合物,以莫耳分率計之純度百分比計算為所關注之鏡像異構物之莫耳量相對於(i)所關注之鏡像異構物及(ii)光學異構物之莫耳量之和的比率。類似地,對於非鏡像異構化合物,以莫耳分率計之純度百分比計算為所關注之非鏡像異構物之莫耳量相對於所指示化合物存在之所有非鏡像異構物之總莫耳量的比率。
當所揭示之化合物根據結構命名或描繪而不指示立體化學且化合物具有至少一個掌性中心時,應了解,名稱或結構涵蓋化合物之不含相應光學異構物之鏡像異構物、化合物之外消旋混合物,或相對於其相應光學異構物富集一種鏡像異構物之混合物。
當所揭示之化合物根據結構命名或描繪而不指示立體化學且具有兩個或更多個掌性中心時,應了解,名稱或結構涵蓋不含其他非鏡像異構物之非鏡像異構物、不含其他非鏡像異構物對之多種非鏡像異構物、非鏡像異構物之混合物、非鏡像異構物對之混合物、相對於其他非鏡像異構物富集一種非鏡像異構物之非鏡像異構物的混合物,或相對於其他非鏡像異構物富集一或多種非鏡像異構物之非鏡像異構物的混合物。本揭示案包括所有此等形式。 多形化合物
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了解,許多化學實體可採用多種不同固體形式,諸如非晶形式或結晶形式(例如,多形物、水合物、溶劑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呈任何此種形式使用,包括任何固體形式。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或描繪之化合物可呈水合物或溶劑合物形式提供或使用。
本揭示案提供可用於治療糖原貯積症,特別為II型糖原貯積症(亦稱為龐貝病)之組合物及方法。根據本文所述之組合物及方法,可向患有龐貝病之患者(例如,人類患者)投與含有編碼α-葡萄糖苷酶(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諸如腺相關病毒(AAV)載體。AAV載體可為例如假型AAV載體,諸如含有封裝於來自AAV8 (AAV2/8)或AAV9 (AAV2/9)之衣殼蛋白內之AAV2反向末端重複的AAV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轉殖基因可操作地連接至轉錄調控元件,諸如在肌肉細胞及/或神經元細胞中誘導基因表現之啟動子。可與本揭示案之組合物及方法結合使用之示例性啟動子為肌肉肌酸激酶(MCK)啟動子及巨細胞病毒(CMV)啟動子等。病毒載體可與抗轉胺酶升高劑(例如,皮質類固醇)組合投與。
本揭示案至少部分地基於治療性及預防性治療方法之發現,該等方法解決與現有基因療法相關之重大醫療需求,其涉及將GAA遞送至有需要之患者(例如,患有龐貝病之患者)。本揭示案亦部分地基於以下發現:涉及將GAA遞送至有需要之患者(例如,患有龐貝病之患者)之現有基因療法與風險相關,包括肝相關症候群,諸如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更特定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方法之發現,該方法包括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例如,病毒載體)及抗轉胺酶升高劑(例如,皮質類固醇、膽酸、法尼醇X受體(FXR)配位體、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19 (FGF-19)模擬物、Takeda-G蛋白受體5 (TGR5)促效劑、過氧化體增殖物活化受體(PPAR)促效劑、PPAR-α促效劑、PPAR-δ促效劑、雙重PPAR-α及PPAR-δ促效劑、頂端鈉依賴性皮質類固醇轉運蛋白(ASBT)抑制劑、免疫調節藥物、抗纖維化療法及菸鹼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抑制劑),作為與涉及將GAA遞送至有需要之患者(例如,患有龐貝病之患者)之現有基因療法相關之肝症候群的預防性治療。在一些實施例中,抗轉胺酶升高劑為皮質類固醇。在一些實施例中,皮質類固醇為普賴蘇濃。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案描述一種治療或預防患有龐貝病且已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之人類患者之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案描述一種治療有需要且先前已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之人類患者之龐貝病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案描述一種減少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之肌肉組織中及/或神經元組織中之糖原積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及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案描述一種改良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之肺功能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及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案描述一種增加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中之GAA表現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及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案描述一種減少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且先前已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之人類患者之肌肉組織中及/或神經元組織中之糖原積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案描述一種改良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且先前已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之人類患者之肺功能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案描述一種增加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且先前已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之人類患者中之GAA表現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
以下章節提供得以投與本文所述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用於評價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治療劑及參數的描述。以下章節亦描述可與本揭示案之組合物及方法結合使用之各種轉導劑。 治療方法 龐貝病
龐貝病(亦稱為II型糖原貯積病或GSD II)由溶酶體酶GAA缺乏所引起。該疾病為先天性代謝錯誤,其中GAA缺乏最終導致所有組織,尤其橫紋肌細胞中之糖原積累。另外,已記載中樞神經系統內糖原積累之影響及其對骨骼肌功能之影響。
此種疾病之三種臨床形式為已知的:嬰兒型、青少年型及成人型。嬰兒龐貝病在出生後不久發病且表現為進行性肌肉無力及心臟衰竭。嬰兒型龐貝病之特徵亦為心肌病之快速發展,且患者典型地在生命之第一年通常展現出導致死亡之肌病及神經病。成人及青少年患者之症狀在生命之較後期出現,且主要涉及骨骼肌及神經元。展現此種形式之龐貝病之患者最終因呼吸功能不全而死亡。患者在特殊情況下可能存活超過六十年。疾病之嚴重度與殘餘酸性α-葡萄糖苷酶活性之間存在相關性,該活性在晚期發作時為正常值之10-20%且在疾病之早發形式中低於2%。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投與病毒載體時為新生兒(例如,0-4個月)、嬰兒(例如,0-5個月)或學步兒(例如,6-12個月)。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投與病毒載體時為新生兒(例如,0-4個月)。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約0至約4個月(例如,0個月至約4個月、1個月至約4個月、2個月至約4個月或3個月至約4個月)之新生兒。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0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1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2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3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4個月。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投與病毒載體時為新生兒(例如,小於約4個月)。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小於約4個月之新生兒。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小於約4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小於約3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小於約2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小於約1個月。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投與病毒載體時為嬰兒(例如,0-5個月)。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約0個月至約5個月(例如,0個月至約5個月、1個月至約5個月、2個月至約5個月、3個月至約5個月或4個月至約5個月)之嬰兒。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0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1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2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3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4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3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5個月。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投與病毒載體時為嬰兒(例如,小於約5個月)。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小於約5個月之嬰兒。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小於約5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小於約4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小於約3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小於約2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小於約1個月。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投與病毒載體時為學步兒(例如,6-12個月)。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約6個月至約12個月(例如,6個月至約12個月、7個月至約12個月、8個月至約12個月、9個月至約12個月、10個月至約12個月或11個月至約12個月)之嬰兒。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6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7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8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9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10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11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12個月。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投與病毒載體時為學步兒(例如,小於約12個月)。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小於約12個月之學步兒。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小於約12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小於約11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小於約10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小於約9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小於約8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小於約7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小於約6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小於約5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小於約4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小於約3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小於約2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小於約1個月。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投與病毒載體時為約1個月至約1歲(例如,約1個月至約1歲、約2個月至約1歲、約3個月至約1歲、約4個月至約1歲、約5個月至約1歲或約6個月至約1歲)。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投與轉殖基因或病毒載體時為約1個月至約5歲(例如,約1個月至約5歲、約2個月至約5歲、約3個月至約5歲、約4個月至約5歲、約5個月至約5歲、約6個月至約5歲、約1歲至約5歲、約2歲至約5歲、約3歲至約5歲或約4歲至約5歲)。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投與轉殖基因或病毒載體時為5歲或更大(例如,5歲或更大、6歲或更大、7歲或更大、8歲或更大、9歲或更大、10歲或更大、15歲或更大、20歲或更大、25歲或更大、30歲或更大、40歲或更大、50歲或更大、60歲或更大,或70歲或更大)。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大於5歲。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大於6歲。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大於7歲。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大於8歲。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大於9歲。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大於10歲。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大於15歲。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大於20歲。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大於25歲。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大於30歲。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大於35歲。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大於40歲。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大於45歲。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大於50歲。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大於55歲。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大於60歲。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大於70歲。
患者可為任何年齡。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男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女性。 人類酸性 α- 葡萄糖苷酶
示例性野生型GAA之胺基酸序列在下文以SEQ ID NO: 2列出: MGVRHPPCSHRLLAVCALVSLATAALLGHILLHDFLLVPRELSGSSPVLEETHPAHQQGASRPGPRDAQAHPGRPRAVPTQCDVPPNSRFDCAPDKAITQEQCEARGCCYIPAKQGLQGAQMGQPWCFFPPSYPSYKLENLSSSEMGYTATLTRTTPTFFPKDILTLRLDVMMETENRLHFTIKDPANRRYEVPLETPHVHSRAPSPLYSVEFSEEPFGVIVRRQLDGRVLLNTTVAPLFFADQFLQLSTSLPSQYITGLAEHLSPLMLSTSWTRITLWNRDLAPTPGANLYGSHPFYLALEDGGSAHGVFLLNSNAMDVVLQPSPALSWRSTGGILDVYIFLGPEPKSVVQQYLDVVGYPFMPPYWGLGFHLCRWGYSSTAITRQVVENMTRAHFPLDVQWNDLDYMDSRRDFTFNKDGFRDFPAMVQELHQGGRRYMMIVDPAISSSGPAGSYRPYDEGLRRGVFITNETGQPLIGKVWPGSTAFPDFTNPTALAWWEDMVAEFHDQVPFDGMWIDMNEPSNFIRGSEDGCPNNELENPPYVPGVVGGTLQAATICASSHQFLSTHYNLHNLYGLTEAIASHRALVKARGTRPFVISRSTFAGHGRYAGHWTGDVWSSWEQLASSVPEILQFNLLGVPLVGADVCGFLGNTSEELCVRWTQLGAFYPFMRNHNSLLSLPQEPYSFSEPAQQAMRKALTLRYALLPHLYTLFHQAHVAGETVARPLFLEFPKDSSTWTVDHQLLWGEALLITPVLQAGKAEVTGYFPLGTWYDLQTVPVEALGSLPPPPAAPREPAIHSEGQWVTLPAPLDTINVHLRAGYIIPLQGPGLTTTESRQQPMALAVALTKGGEARGELFWDDGESLEVLERGAYTQVIFLARNNTIVNELVRVTSEGAGLQLQKVTVLGVATAPQQVLSNGVPVSNFTYSPDTKVLDICVSLLMGEQFLVSWC (SEQ ID NO: 2)
編碼可與本文所述之組合物及方法結合使用之GAA多肽之示例性基因包括編碼SEQ ID NO: 2列出之野生型GAA蛋白之基因,以及與SEQ ID NO: 2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5%一致性(例如,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99.9%或100%一致性)的功能性GAA酶。編碼可與本文所述之組合物及方法結合使用之GAA多肽之基因進一步包括相對於SEQ ID NO: 2列出之胺基酸序列,具有一或多個胺基酸取代之彼等,諸如具有一或多個保守胺基酸取代之彼等。舉例而言,可與本文所述之組合物及方法結合使用之GAA多肽包括相對於SEQ ID NO: 2之胺基酸序列具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5個或更多個保守胺基酸取代之彼等。
本文所述之轉錄調控元件可操作地連接至轉殖基因,諸如GAA,其在溶酶體貯積病患者(諸如罹患龐貝病之彼等患者)中有缺陷。含有在本文所述之調控元件之轉錄控制下之溶酶體酶的構築體可併入載體(或本文所述之其他轉染劑)中且向患者投與以治療溶酶體貯積症。有利地,含有本文所述之轉殖基因之治療劑(例如,病毒載體)可促進編碼缺陷型溶酶體酶(例如,GAA)之基因在受疾病影響之彼等細胞(諸如肌肉細胞及中樞神經系統細胞)中之轉錄。此外,本文所述之治療劑賦予避免毒性之額外益處,該毒性可能與GAA之過表現或投與大量編碼GAA之病毒載體相關。 轉胺酶血症及高膽紅素血症
轉胺酶血症為肝轉胺酶升高之任何疾患,而高膽紅素血症為血液中膽紅素積累之疾患,儘管血清皮質類固醇似乎保持正常。
在一些實施例中,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之發展。在一些實施例中,監測患者之高膽紅素血症之發展。在一些實施例中,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評估自患者獲得之血液樣品中之參數來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其中該參數高於參考水準之發現將患者鑑定為患有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
在一些實施例中,監測患者之高膽紅素血症之發展,且若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在血液測試(例如,肝功能測試(LFT))中所量測,當患者展現一或多個參數(例如,天冬胺酸胺基轉移酶(AST)水準及/或丙胺酸胺基轉移酶(ALT)水準)大於或小於經年齡調整之正常值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在血液測試(例如,膽紅素測試)中所量測,當患者展現大於正常值之膽紅素水準時,確定患者展現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治療患有龐貝病且先前已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例如,病毒載體)之人類患者之轉胺酶血症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治療患有龐貝病且先前已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例如,病毒載體)之人類患者之高膽紅素血症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預防患有龐貝病且先前已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例如,病毒載體)之人類患者之轉胺酶血症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案提供一種預防患有龐貝病且先前已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例如,病毒載體)之人類患者之高膽紅素血症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並無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之病史。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並無任何潛在肝病之病史。 用於將外源核酸遞送至靶細胞之載體 用於核酸遞送之病毒載體
病毒基因體提供可用於將所關注之基因(例如,編碼GAA之轉殖基因)有效遞送至靶細胞(例如哺乳動物細胞,諸如人類細胞)之基因體中的豐富載體來源。病毒基因體為用於基因遞送之尤其有用之載體,此乃因此類基因體內所含之多核苷酸典型地藉由通用型或專用型轉導併入靶細胞之基因體中。此等過程作為天然病毒複製週期之一部分發生,且無需添加蛋白質或試劑來誘導基因整合。病毒載體之實例包括AAV、反轉錄病毒、腺病毒(例如,Ad5、Ad26、Ad34、Ad35及Ad48)、細小病毒(例如,腺相關病毒)、冠狀病毒、負股RNA病毒(諸如正黏液病毒,例如流感病毒)、棒狀病毒(例如,狂犬病及水皰性口炎病毒)、副黏液病毒(例如,麻疹及仙台病毒(Sendai))、正股RNA病毒(諸如小核糖核酸病毒及α病毒),及雙股DNA病毒(包括腺病毒、疱疹病毒(例如,1型及2型單純疱疹病毒、艾司坦-巴爾病毒(Epstein-Barr virus)、巨細胞病毒)),及痘病毒(例如,牛痘、經修飾之安卡拉牛痘(modified vaccinia Ankara,MVA)、雞痘及金絲雀痘)。適用於遞送編碼本發明之抗體輕鏈及重鏈或抗體片段之多核苷酸的其他病毒包括例如諾沃克病毒(Norwalk virus)、披衣病毒、黃病毒、呼腸孤病毒、乳多泡病毒、嗜肝DNA病毒及肝炎病毒。反轉錄病毒之實例包括禽白血病肉瘤、哺乳動物C型病毒、B型病毒、D型病毒、HTLV-BLV組、慢病毒、泡沫病毒(Coffin, J. M., Retroviridae: The viruses and their replication, In Fundamental Virology, 第三版, B. N. Fields等人編, Lippincott-Raven Publishers, Philadelphia, 1996)。其他實例包括鼠類白血病病毒、鼠類肉瘤病毒、小鼠乳房腫瘤病毒、牛白血病病毒、貓白血病病毒、貓肉瘤病毒、禽白血病病毒、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狒狒內源病毒、長臂猿白血病病毒、梅森菲舍猴病毒(Mason Pfizer monkey virus)、猿猴免疫缺失病毒、猿猴肉瘤病毒、勞斯肉瘤病毒(Rous sarcoma virus)及慢病毒。載體之其他實例描述於例如美國專利第5,801,030號中,該文獻關於用於基因療法中之病毒載體之揭示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用於核酸遞送之 AAV 載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將本文所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之核酸併入重組AAV (rAAV)載體及/或病毒體中以促進其引入細胞中。適用於本發明之rAAV載體為重組核酸構築體,其包括(1)欲表現之轉殖基因(例如,編碼GAA蛋白之多核苷酸)及(2)促進異源基因之整合及表現之病毒核酸。病毒核酸可包括將DNA順式複製及封裝(例如,功能性反向末端重複(ITR))至病毒體中所需之彼等AAV序列。在典型應用中,轉殖基因編碼GAA,其適用於校正罹患糖原貯積症(諸如龐貝病)之患者之GAA突變。此類rAAV載體亦可含有標誌物或報告基因。有用之rAAV載體具有一或多個整體或部分缺失之AAV野生型基因,但保留功能性側翼ITR序列。AAV ITR可具有適合於特定應用之任何血清型(例如,來源於血清型2)。使用rAAV載體之方法描述於例如Tal等人, J. Biomed. Sci. 7:279-291 (2000)以及Monahan及Samulski, Gene Delivery7:24-30 (2000)中,該等文獻中之每一者關於用於基因遞送之AAV載體之揭示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文所述之核酸及載體可併入rAAV病毒體中以促進核酸或載體引入細胞中。AAV之衣殼蛋白構成病毒體之外部非核酸部分且由AAV cap基因編碼。cap基因編碼病毒體組裝所需之三種病毒外殼蛋白VP1、VP2及VP3。rAAV病毒體之構築已描述於例如美國專利第5,173,414號、第5,139,941號、第5,863,541號、第5,869,305號、第6,057,152號及第6,376,237號;以及Rabinowitz等人, J. Virol. 76:791-801 (2002)及Bowles等人, J. Virol. 77:423-432 (2003)中,該等文獻中之每一者關於用於基因遞送之AAV載體之揭示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可與本文所述之組合物及方法結合使用之rAAV病毒體包括來源於多種AAV血清型之彼等,該等血清型包括AAV 1、2、3、4、5、6、7、8及9。為靶向肌肉細胞,包含至少一種血清型1衣殼蛋白之rAAV病毒體可為特別有用的。包含至少一種血清型6衣殼蛋白之rAAV病毒體亦可為特別有用的,此乃因血清型6衣殼蛋白在結構上類似於血清型1衣殼蛋白,且因此預期亦會導致GAA在肌肉細胞中高度表現。亦已發現rAAV血清型9為肌肉細胞之有效轉導子。不同血清型之AAV載體及AAV蛋白之構築及使用描述於例如Chao等人, Mol. Ther. 2:619-623 (2000);Davidson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 USA97:3428-3432 (2000);Xiao等人, J. Virol. 72:2224-2232 (1998);Halbert等人, J. Virol. 74:1524-1532 (2000);Halbert等人, J. Virol. 75:6615-6624 (2001);及Auricchio等人, Hum. Molec. Genet. 10:3075-3081 (2001)中,該等文獻中之每一者關於用於基因遞送之AAV載體之揭示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假型rAAV載體亦可與本文所述之組合物及方法結合使用。假型載體包括經來源於除給定血清型(例如,AAV1、AAV2、AAV3、AAV4、AAV5、AAV6、AAV7、AAV8等)以外之血清型之衣殼基因假型化的給定血清型(例如,AAV9)之AAV載體。舉例而言,代表性假型載體為AAV8載體,其編碼經來源於AAV血清型2之衣殼基因假型化之治療性蛋白質。涉及假型rAAV病毒體之構築及使用之技術在此項技術中為已知的且描述於例如Duan等人, J. Virol. 75:7662-7671 (2001);Halbert等人, J. Virol. 74:1524-1532 (2000);Zolotukhin等人, Methods, 28:158-167 (2002);及Auricchio等人, Hum. Molec. Genet., 10:3075-3081 (2001)中。
在病毒體衣殼內具有突變之AAV病毒體可用於比非突變衣殼病毒體更有效地感染特定細胞類型。舉例而言,適合之AAV突變體可具有有助於將AAV靶向特定細胞類型之配位體插入突變。AAV衣殼突變體(包括插入突變體、丙胺酸篩選突變體及抗原決定基標籤突變體)之構築及表徵描述於Wu等人, J. Virol. 74:8635-45 (2000)中。可用於本發明之方法中之其他rAAV病毒體包括藉由病毒之分子育種以及藉由外顯子改組而產生之彼等衣殼雜合體。參見例如Soong等人, Nat. Genet., 25:436-439 (2000)以及Kolman及Stemmer, Nat. Biotechnol. 19:423-428 (2001)。 用於將外源核酸遞送至靶細胞之方法 轉染技術
可用於將轉殖基因(諸如本文所述之GAA轉殖基因)引入靶細胞中之技術在此項技術中為已知的。舉例而言,可使用電穿孔以藉由將靜電勢施加於所關注之細胞使哺乳動物細胞(例如,人類靶細胞)透化。以此種方式經受外部電場之哺乳動物細胞(諸如人類細胞)隨後易於攝取外源核酸(例如,能夠在例如神經元、神經膠細胞或非神經細胞,諸如結腸細胞及腎細胞中表現之核酸)。哺乳動物細胞之電穿孔詳細描述於例如Chu等人, Nucleic Acids Research 15:1311 (1987)中,該文獻之揭示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類似技術NUCLEOFECTION™利用所施加之電場來刺激外源多核苷酸攝取至真核細胞之核中。NUCLEOFECTION™及適用於實施此技術之方案詳細描述於例如Distler等人, Experimental Dermatology 14:315 (2005)以及US 2010/0317114中,該等文獻中每一者之揭示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適用於轉染靶細胞之額外技術為擠壓-穿孔方法。此技術誘導細胞之快速機械變形以刺激透過回應於所施加之應力而形成之膜孔攝取外源DNA。此技術之優點在於載體並非將核酸遞送至細胞(諸如人類靶細胞)中所必需的。擠壓-穿孔詳細描述於例如Sharei等人, J. Vis. Exp.81:e50980 (2013)中,該文獻之揭示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脂轉染代表另一種適用於轉染靶細胞之技術。此方法涉及將核酸加載至脂質體中,該脂質體通常呈現朝向脂質體外部之陽離子官能基,諸如四級或質子化胺。此因細胞膜之陰離子性質而促進脂質體與細胞之間的靜電相互作用,最終例如藉由引導脂質體與細胞膜融合或藉由複合物之胞吞作用而攝取外源核酸。脂轉染詳細描述於例如US 7,442,386中,該文獻之揭示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利用與細胞膜之離子相互作用以引起外來核酸攝取之類似技術為使細胞與陽離子聚合物-核酸複合物接觸。與多核苷酸締合以賦予有利於與細胞膜相互作用之正電荷的示例性陽離子分子為活化樹枝狀聚合物(描述於例如Dennig, Top Curr Chem.228:227 (2003)中,該文獻之揭示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聚乙烯亞胺,及DEAE-聚葡萄糖,其作為轉染劑之用途詳細描述於例如Gulick等人, Curr Protoc Mol Biol. 40:1:9.2:9.2.1 (1997)中,該文獻之揭示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另一種用於誘導靶細胞對外源核酸之攝取的有用工具為雷射轉染,亦稱為光學轉染,該技術涉及使細胞暴露於特定波長之電磁輻射以溫和地透化細胞並允許多核苷酸透過細胞膜。此技術之生物活性類似於電穿孔,且在一些情況下發現優於電穿孔。
刺穿轉染(Impalefection)為另一種可用於將遺傳物質遞送至靶細胞之技術。其依賴於使用奈米材料,諸如碳奈米纖維、碳奈米管及奈米線。垂直於基材之表面來合成針狀奈米結構。將含有意欲細胞內遞送之基因的DNA附接至奈米結構表面。接著將具有此等針之陣列的晶片按壓在細胞或組織上。由奈米結構刺穿之細胞可表現所遞送之基因。此技術之實例描述於Shalek等人, PNAS107:25 1870 (2010)中,該文獻之揭示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亦可使用MAGNETOFECTION™將核酸遞送至靶細胞。MAGNETOFECTION™之原理為使核酸與陽離子磁性奈米粒子締合。磁性奈米粒子由完全生物可降解之氧化鐵製成,且塗覆有視應用而變之特定陽離子專有分子。其與基因載體(DNA、siRNA、病毒載體等)之締合係藉由鹽誘導之膠質聚集及靜電相互作用而達成。接著藉由影響磁鐵所產生之外部磁場使磁性粒子集中於靶細胞上。此技術詳細描述於Scherer等人, Gene Ther.9:102 (2002)中,該文獻之揭示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磁珠為另一種可用於以溫和且有效之方式轉染靶細胞之工具,此乃因此方法利用所施加之磁場來引導核酸之攝取。此技術詳細描述於例如US 2010/0227406中,該文獻之揭示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另一種用於誘導靶細胞對外源核酸之攝取的有用工具為聲致穿孔,該技術涉及使用聲音(典型地為超音波頻率)來改變細胞質膜之透性以透化細胞並允許多核苷酸透過細胞膜。此技術詳細描述於例如Rhodes等人, Methods Cell Biol.82:309 (2007)中,該文獻之揭示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微囊泡代表另一種可用於根據本文所述之方法修飾靶細胞之基因體的潛在媒劑。舉例而言,已藉由糖蛋白VSV-G與例如基因體修飾蛋白(諸如核酸酶)之共同過表現來誘導之微囊泡可用於將蛋白質有效地遞送至細胞中,隨後催化內源多核苷酸序列之位點特異性裂解以使細胞之基因體準備用於共價併入所關注之多核苷酸(諸如基因或調控序列)。此類囊泡(亦稱作奈米囊泡(Gesicle))用於真核細胞之遺傳修飾之用途詳細描述於例如Quinn等人,  Genetic Modification of Target Cells by Direct Delivery of Active Protein [摘要]. Methylation changes in early embryonic genes in cancer [摘要], Proceedings of the 18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Gene and Cell Therapy;2015年5月13日,摘要編號122中。 藉由基因編輯技術併入靶基因
除上述以外,已開發多種可用於將所關注之基因併入靶細胞(諸如人類細胞)中之工具。一種可用於將編碼靶基因之多核苷酸併入靶細胞中之此類方法涉及使用轉座子。轉座子為編碼轉座酶之多核苷酸,且含有側接有5'及3'切除位點之多核苷酸序列或所關注之基因。一旦轉座子已遞送至細胞中,轉座酶基因之表現即開始且產生使所關注之基因自轉座子裂解之活性酶。此活性由轉座酶對轉座子切除位點之位點特異性識別來介導。在一些情況下,此等切除位點可為末端重複或反向末端重複。一旦自轉座子切除,所關注之基因即可藉由轉座酶催化裂解存在於細胞之核基因體內之類似切除位點而整合至哺乳動物細胞之基因體中。此允許所關注之基因插入經裂解之核DNA中之互補切除位點處,且將所關注之基因連接至哺乳動物細胞基因體之DNA之磷酸二酯鍵的後續共價接合完成併入過程。在某些情況下,轉座子可為反轉錄轉座子,使得編碼靶基因之基因首先經轉錄為RNA產物,接著反轉錄為DNA,隨後併入哺乳動物細胞基因體中。示例性轉座子系統為piggybac轉座子(詳細描述於例如WO 2010/085699中)及睡美人轉座子(詳細描述於例如US 2005/0112764中),該等文獻中每一者關於用於將基因遞送至所關注之細胞之轉座子之揭示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另一種用於將靶基因整合至靶細胞基因體中之工具為成簇規則間隔短迴文重複(CRISPR)/Cas系統,該系統最初為作為細菌及古生菌抵抗病毒感染之適應性防禦機製而進化的。CRISPR/Cas系統包括質體DNA內之迴文重複序列及相關Cas9核酸酶。DNA及蛋白質之此集合藉由首先將外來DNA併入CRISPR基因座中來引導靶序列之位點特異性DNA裂解。含有此等外來序列之多核苷酸及CRISPR基因座之重複間隔元件依次在宿主細胞中轉錄以產生嚮導RNA,其隨後可與靶序列黏接並將Cas9核酸酶定位至此位點。以此種方式,可在外來多核苷酸中產生高度位點特異性cas9介導之DNA裂解,此乃因使cas9靠近靶DNA分子之相互作用受RNA:DNA雜交所主導。因此,吾人可設計CRISPR/Cas系統以使所關注之任何靶DNA分子裂解。此技術已用於編輯真核基因體(Hwang等人, Nature Biotechnology 31:227 (2013))且可用作位點特異性編輯靶細胞基因體以在併入編碼靶基因之基因之前使DNA裂解的有效方式。CRISPR/Cas調節基因表現之用途已描述於例如美國專利第8,697,359號中,該文獻關於CRISPR/Cas系統用於基因體編輯之用途的揭示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用於在將所關注之基因併入靶細胞中之前使基因體DNA位點特異性裂解之替代方法包括使用鋅指核酸酶(ZFN)及轉錄活化因子樣效應核酸酶(TALEN)。與CRISPR/Cas系統不同,此等酶不含用以定位至特異性靶序列之嚮導多核苷酸。相反,靶特異性由此等酶內之DNA結合結構域控制。ZFN及TALEN在基因體編輯應用中之用途描述於例如Urnov等人, Nat. Rev. Genet.11:636 (2010);及Joung等人, Nat. Rev. Mol. Cell Biol.14:49 (2013)中,該等文獻中之每一者關於用於基因體編輯之組合物及方法之揭示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可用於將編碼靶基因之多核苷酸併入靶細胞基因體中之額外基因體編輯技術包括使用ARCUSTM大範圍核酸酶,其可經合理設計以使基因體DNA位點特異性裂解。鑑於已為此類酶建立之限定結構-活性關係,使用此等酶將編碼靶基因之基因併入哺乳動物細胞之基因體中為有利的。單鏈大範圍核酸酶可在某些胺基酸位置處進行修飾,以產生使DNA在期望位置處選擇性裂解之核酸酶,從而使靶基因能夠位點特異性併入靶細胞之核DNA中。此等單鏈核酸酶已廣泛描述於例如美國專利第8,021,867號及US 8,445,251中,該等文獻中之每一者關於用於基因體編輯之組合物及方法之揭示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給藥方案 涉及 AAV-GAA 載體之給藥方案
使用本揭示案之組合物及方法,可按約1 x 10 13vg/kg至約3 x 10 14vg/kg之量向患有糖原貯積症(例如,龐貝病)之患者投與含有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AVV載體(例如,病毒載體)。以此種量向患者投與載體可達成增加患者中之GAA表現的有益作用,例如,達到野生型水準之50%或200%以內,而不會誘發毒性副作用。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1 x 10 13vg/kg至約3 x 10 14vg/kg (例如,約1 x 10 13vg/kg至約6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5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4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3 x 10 13vg/kg、約2 x 10 13vg/kg至約6 x 10 13vg/kg、約2 x 10 13vg/kg至約5 x 10 13vg/kg,或約2 x 10 13vg/kg至約4 x 10 13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AV載體。舉例而言,可按約1 x 10 13vg/kg、1.1 x 10 13vg/kg、1.2 x 10 13vg/kg、1.3 x 10 13vg/kg、1.4 x 10 13vg/kg、1.5 x 10 13vg/kg、1.6 x 10 13vg/kg、1.7 x 10 13vg/kg、1.8 x 10 13vg/kg、1.9 x 10 13vg/kg、2 x 10 13vg/kg、2.1 x 10 13vg/kg、2.2 x 10 13vg/kg、2.3 x 10 13vg/kg、2.4 x 10 13vg/kg、2.5 x 10 13vg/kg、2.6 x 10 13vg/kg、2.7 x 10 13vg/kg、2.8 x 10 13vg/kg、2.9 x 10 13vg/kg、3 x 10 13vg/kg、3.1 x 10 13vg/kg、3.2 x 10 13vg/kg、3.3 x 10 13vg/kg、3.4 x 10 13vg/kg、3.5 x 10 13vg/kg、3.6 x 10 13vg/kg、3.7 x 10 13vg/kg、3.8 x 10 13vg/kg、3.9 x 10 13vg/kg、4 x 10 13vg/kg、4.1 x 10 13vg/kg、4.2 x 10 13vg/kg、4.3 x 10 13vg/kg、4.4 x 10 13vg/kg、4.5 x 10 13vg/kg、4.6 x 10 13vg/kg、4.7 x 10 13vg/kg、4.8 x 10 13vg/kg、4.9 x 10 13vg/kg、5 x 10 13vg/kg、5.1 x 10 13vg/kg、5.2 x 10 13vg/kg、5.3 x 10 13vg/kg、5.4 x 10 13vg/kg、5.5 x 10 13vg/kg、5.6 x 10 13vg/kg、5.7 x 10 13vg/kg、5.8 x 10 13vg/kg、5.9 x 10 13vg/kg、6 x 10 13vg/kg、6.1 x 10 13vg/kg、6.2 x 10 13vg/kg、6.3 x 10 13vg/kg、6.4 x 10 13vg/kg、6.5 x 10 13vg/kg、6.6 x 10 13vg/kg、6.7 x 10 13vg/kg、6.8 x 10 13vg/kg、6.9 x 10 13vg/kg、7 x 10 13vg/kg、7.1 x 10 13vg/kg、7.2 x 10 13vg/kg、7.3 x 10 13vg/kg、7.4 x 10 13vg/kg、7.5 x 10 13vg/kg、7.6 x 10 13vg/kg、7.7 x 10 13vg/kg、7.8 x 10 13vg/kg、7.9 x 10 13vg/kg、8 x 10 13vg/kg、8.1 x 10 13vg/kg、8.2 x 10 13vg/kg、8.3 x 10 13vg/kg、8.4 x 10 13vg/kg、8.5 x 10 13vg/kg、8.6 x 10 13vg/kg、8.7 x 10 13vg/kg、8.8 x 10 13vg/kg、8.9 x 10 13vg/kg、9 x 10 13vg/kg、9.1 x 10 13vg/kg、9.2 x 10 13vg/kg、9.3 x 10 13vg/kg、9.4 x 10 13vg/kg、9.5 x 10 13vg/kg、9.6 x 10 13vg/kg、9.7 x 10 13vg/kg、9.8 x 10 13vg/kg、9.9 x 10 13vg/kg、1 x 10 14vg/kg、1.1 x 10 14vg/kg、1.2 x 10 14vg/kg、1.3 x 10 14vg/kg、1.4 x 10 14vg/kg、1.5 x 10 14vg/kg、1.6 x 10 14vg/kg、1.7 x 10 14vg/kg、1.8 x 10 14vg/kg、1.9 x 10 14vg/kg、2 x 10 14vg/kg、2.1 x 10 14vg/kg、2.2 x 10 14vg/kg、2.3 x 10 14vg/kg、2.4 x 10 14vg/kg、2.5 x 10 14vg/kg、2.6 x 10 14vg/kg、2.7 x 10 14vg/kg、2.8 x 10 14vg/kg、2.9 x 10 14vg/kg或3 x 10 14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AV載體。以此種量向患者投與載體可達成增加患者中之GAA表現的有益作用,例如,達到野生型水準之50%或200%以內,而不會誘發毒性副作用。
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2 x 10 13vg/kg至約2 x 10 14vg/kg之量,諸如以約2 x 10 13vg/kg、2.1 x 10 13vg/kg、2.2 x 10 13vg/kg、2.3 x 10 13vg/kg、2.4 x 10 13vg/kg、2.5 x 10 13vg/kg、2.6 x 10 13vg/kg、2.7 x 10 13vg/kg、2.8 x 10 13vg/kg、2.9 x 10 13vg/kg、3 x 10 13vg/kg、3.1 x 10 13vg/kg、3.2 x 10 13vg/kg、3.3 x 10 13vg/kg、3.4 x 10 13vg/kg、3.5 x 10 13vg/kg、3.6 x 10 13vg/kg、3.7 x 10 13vg/kg、3.8 x 10 13vg/kg、3.9 x 10 13vg/kg、4 x 10 13vg/kg、4.1 x 10 13vg/kg、4.2 x 10 13vg/kg、4.3 x 10 13vg/kg、4.4 x 10 13vg/kg、4.5 x 10 13vg/kg、4.6 x 10 13vg/kg、4.7 x 10 13vg/kg、4.8 x 10 13vg/kg、4.9 x 10 13vg/kg、5 x 10 13vg/kg、5.1 x 10 13vg/kg、5.2 x 10 13vg/kg、5.3 x 10 13vg/kg、5.4 x 10 13vg/kg、5.5 x 10 13vg/kg、5.6 x 10 13vg/kg、5.7 x 10 13vg/kg、5.8 x 10 13vg/kg、5.9 x 10 13vg/kg、6 x 10 13vg/kg、6.1 x 10 13vg/kg、6.2 x 10 13vg/kg、6.3 x 10 13vg/kg、6.4 x 10 13vg/kg、6.5 x 10 13vg/kg、6.6 x 10 13vg/kg、6.7 x 10 13vg/kg、6.8 x 10 13vg/kg、6.9 x 10 13vg/kg、7 x 10 13vg/kg、7.1 x 10 13vg/kg、7.2 x 10 13vg/kg、7.3 x 10 13vg/kg、7.4 x 10 13vg/kg、7.5 x 10 13vg/kg、7.6 x 10 13vg/kg、7.7 x 10 13vg/kg、7.8 x 10 13vg/kg、7.9 x 10 13vg/kg、8 x 10 13vg/kg、8.1 x 10 13vg/kg、8.2 x 10 13vg/kg、8.3 x 10 13vg/kg、8.4 x 10 13vg/kg、8.5 x 10 13vg/kg、8.6 x 10 13vg/kg、8.7 x 10 13vg/kg、8.8 x 10 13vg/kg、8.9 x 10 13vg/kg、9 x 10 13vg/kg、9.1 x 10 13vg/kg、9.2 x 10 13vg/kg、9.3 x 10 13vg/kg、9.4 x 10 13vg/kg、9.5 x 10 13vg/kg、9.6 x 10 13vg/kg、9.7 x 10 13vg/kg、9.8 x 10 13vg/kg、9.9 x 10 13vg/kg、1 x 10 14vg/kg、1.1 x 10 14vg/kg、1.2 x 10 14vg/kg、1.3 x 10 14vg/kg、1.4 x 10 14vg/kg、1.5 x 10 14vg/kg、1.6 x 10 14vg/kg、1.7 x 10 14vg/kg、1.8 x 10 14vg/kg、1.9 x 10 14vg/kg或2 x 10 14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VV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2 x 10 13vg/kg至約7 x 10 13vg/kg之量,諸如以約2 x 10 13vg/kg至約4 x 10 13vg/kg (例如,約3 x 10 13vg/kg)之量或以約5 x 10 13vg/kg至約7 x 10 13vg/kg (例如,約6 x 10 13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AV載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3 x 10 13vg/kg至約2 x 10 14vg/kg之量,諸如以約3 x 10 13vg/kg、3.1 x 10 13vg/kg、3.2 x 10 13vg/kg、3.3 x 10 13vg/kg、3.4 x 10 13vg/kg、3.5 x 10 13vg/kg、3.6 x 10 13vg/kg、3.7 x 10 13vg/kg、3.8 x 10 13vg/kg、3.9 x 10 13vg/kg、4 x 10 13vg/kg、4.1 x 10 13vg/kg、4.2 x 10 13vg/kg、4.3 x 10 13vg/kg、4.4 x 10 13vg/kg、4.5 x 10 13vg/kg、4.6 x 10 13vg/kg、4.7 x 10 13vg/kg、4.8 x 10 13vg/kg、4.9 x 10 13vg/kg、5 x 10 13vg/kg、5.1 x 10 13vg/kg、5.2 x 10 13vg/kg、5.3 x 10 13vg/kg、5.4 x 10 13vg/kg、5.5 x 10 13vg/kg、5.6 x 10 13vg/kg、5.7 x 10 13vg/kg、5.8 x 10 13vg/kg、5.9 x 10 13vg/kg、6 x 10 13vg/kg、6.1 x 10 13vg/kg、6.2 x 10 13vg/kg、6.3 x 10 13vg/kg、6.4 x 10 13vg/kg、6.5 x 10 13vg/kg、6.6 x 10 13vg/kg、6.7 x 10 13vg/kg、6.8 x 10 13vg/kg、6.9 x 10 13vg/kg、7 x 10 13vg/kg、7.1 x 10 13vg/kg、7.2 x 10 13vg/kg、7.3 x 10 13vg/kg、7.4 x 10 13vg/kg、7.5 x 10 13vg/kg、7.6 x 10 13vg/kg、7.7 x 10 13vg/kg、7.8 x 10 13vg/kg、7.9 x 10 13vg/kg、8 x 10 13vg/kg、8.1 x 10 13vg/kg、8.2 x 10 13vg/kg、8.3 x 10 13vg/kg、8.4 x 10 13vg/kg、8.5 x 10 13vg/kg、8.6 x 10 13vg/kg、8.7 x 10 13vg/kg、8.8 x 10 13vg/kg、8.9 x 10 13vg/kg、9 x 10 13vg/kg、9.1 x 10 13vg/kg、9.2 x 10 13vg/kg、9.3 x 10 13vg/kg、9.4 x 10 13vg/kg、9.5 x 10 13vg/kg、9.6 x 10 13vg/kg、9.7 x 10 13vg/kg、9.8 x 10 13vg/kg、9.9 x 10 13vg/kg、1 x 10 14vg/kg、1.1 x 10 14vg/kg、1.2 x 10 14vg/kg、1.3 x 10 14vg/kg、1.4 x 10 14vg/kg、1.5 x 10 14vg/kg、1.6 x 10 14vg/kg、1.7 x 10 14vg/kg、1.8 x 10 14vg/kg、1.9 x 10 14vg/kg或2 x 10 14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AV載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4 x 10 13vg/kg至約2 x 10 14vg/kg之量,諸如以約4 x 10 13vg/kg、4.1 x 10 13vg/kg、4.2 x 10 13vg/kg、4.3 x 10 13vg/kg、4.4 x 10 13vg/kg、4.5 x 10 13vg/kg、4.6 x 10 13vg/kg、4.7 x 10 13vg/kg、4.8 x 10 13vg/kg、4.9 x 10 13vg/kg、5 x 10 13vg/kg、5.1 x 10 13vg/kg、5.2 x 10 13vg/kg、5.3 x 10 13vg/kg、5.4 x 10 13vg/kg、5.5 x 10 13vg/kg、5.6 x 10 13vg/kg、5.7 x 10 13vg/kg、5.8 x 10 13vg/kg、5.9 x 10 13vg/kg、6 x 10 13vg/kg、6.1 x 10 13vg/kg、6.2 x 10 13vg/kg、6.3 x 10 13vg/kg、6.4 x 10 13vg/kg、6.5 x 10 13vg/kg、6.6 x 10 13vg/kg、6.7 x 10 13vg/kg、6.8 x 10 13vg/kg、6.9 x 10 13vg/kg、7 x 10 13vg/kg、7.1 x 10 13vg/kg、7.2 x 10 13vg/kg、7.3 x 10 13vg/kg、7.4 x 10 13vg/kg、7.5 x 10 13vg/kg、7.6 x 10 13vg/kg、7.7 x 10 13vg/kg、7.8 x 10 13vg/kg、7.9 x 10 13vg/kg、8 x 10 13vg/kg、8.1 x 10 13vg/kg、8.2 x 10 13vg/kg、8.3 x 10 13vg/kg、8.4 x 10 13vg/kg、8.5 x 10 13vg/kg、8.6 x 10 13vg/kg、8.7 x 10 13vg/kg、8.8 x 10 13vg/kg、8.9 x 10 13vg/kg、9 x 10 13vg/kg、9.1 x 10 13vg/kg、9.2 x 10 13vg/kg、9.3 x 10 13vg/kg、9.4 x 10 13vg/kg、9.5 x 10 13vg/kg、9.6 x 10 13vg/kg、9.7 x 10 13vg/kg、9.8 x 10 13vg/kg、9.9 x 10 13vg/kg、1 x 10 14vg/kg、1.1 x 10 14vg/kg、1.2 x 10 14vg/kg、1.3 x 10 14vg/kg、1.4 x 10 14vg/kg、1.5 x 10 14vg/kg、1.6 x 10 14vg/kg、1.7 x 10 14vg/kg、1.8 x 10 14vg/kg、1.9 x 10 14vg/kg或2 x 10 14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VV載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5 x 10 13vg/kg至約2 x 10 14vg/kg之量,諸如以約5 x 10 13vg/kg、5.1 x 10 13vg/kg、5.2 x 10 13vg/kg、5.3 x 10 13vg/kg、5.4 x 10 13vg/kg、5.5 x 10 13vg/kg、5.6 x 10 13vg/kg、5.7 x 10 13vg/kg、5.8 x 10 13vg/kg、5.9 x 10 13vg/kg、6 x 10 13vg/kg、6.1 x 10 13vg/kg、6.2 x 10 13vg/kg、6.3 x 10 13vg/kg、6.4 x 10 13vg/kg、6.5 x 10 13vg/kg、6.6 x 10 13vg/kg、6.7 x 10 13vg/kg、6.8 x 10 13vg/kg、6.9 x 10 13vg/kg、7 x 10 13vg/kg、7.1 x 10 13vg/kg、7.2 x 10 13vg/kg、7.3 x 10 13vg/kg、7.4 x 10 13vg/kg、7.5 x 10 13vg/kg、7.6 x 10 13vg/kg、7.7 x 10 13vg/kg、7.8 x 10 13vg/kg、7.9 x 10 13vg/kg、8 x 10 13vg/kg、8.1 x 10 13vg/kg、8.2 x 10 13vg/kg、8.3 x 10 13vg/kg、8.4 x 10 13vg/kg、8.5 x 10 13vg/kg、8.6 x 10 13vg/kg、8.7 x 10 13vg/kg、8.8 x 10 13vg/kg、8.9 x 10 13vg/kg、9 x 10 13vg/kg、9.1 x 10 13vg/kg、9.2 x 10 13vg/kg、9.3 x 10 13vg/kg、9.4 x 10 13vg/kg、9.5 x 10 13vg/kg、9.6 x 10 13vg/kg、9.7 x 10 13vg/kg、9.8 x 10 13vg/kg、9.9 x 10 13vg/kg、1 x 10 14vg/kg、1.1 x 10 14vg/kg、1.2 x 10 14vg/kg、1.3 x 10 14vg/kg、1.4 x 10 14vg/kg、1.5 x 10 14vg/kg、1.6 x 10 14vg/kg、1.7 x 10 14vg/kg、1.8 x 10 14vg/kg、1.9 x 10 14vg/kg或2 x 10 14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VV載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6 x 10 13vg/kg至約2 x 10 14vg/kg之量,諸如以約6 x 10 13vg/kg、6.1 x 10 13vg/kg、6.2 x 10 13vg/kg、6.3 x 10 13vg/kg、6.4 x 10 13vg/kg、6.5 x 10 13vg/kg、6.6 x 10 13vg/kg、6.7 x 10 13vg/kg、6.8 x 10 13vg/kg、6.9 x 10 13vg/kg、7 x 10 13vg/kg、7.1 x 10 13vg/kg、7.2 x 10 13vg/kg、7.3 x 10 13vg/kg、7.4 x 10 13vg/kg、7.5 x 10 13vg/kg、7.6 x 10 13vg/kg、7.7 x 10 13vg/kg、7.8 x 10 13vg/kg、7.9 x 10 13vg/kg、8 x 10 13vg/kg、8.1 x 10 13vg/kg、8.2 x 10 13vg/kg、8.3 x 10 13vg/kg、8.4 x 10 13vg/kg、8.5 x 10 13vg/kg、8.6 x 10 13vg/kg、8.7 x 10 13vg/kg、8.8 x 10 13vg/kg、8.9 x 10 13vg/kg、9 x 10 13vg/kg、9.1 x 10 13vg/kg、9.2 x 10 13vg/kg、9.3 x 10 13vg/kg、9.4 x 10 13vg/kg、9.5 x 10 13vg/kg、9.6 x 10 13vg/kg、9.7 x 10 13vg/kg、9.8 x 10 13vg/kg、9.9 x 10 13vg/kg、1 x 10 14vg/kg、1.1 x 10 14vg/kg、1.2 x 10 14vg/kg、1.3 x 10 14vg/kg、1.4 x 10 14vg/kg、1.5 x 10 14vg/kg、1.6 x 10 14vg/kg、1.7 x 10 14vg/kg、1.8 x 10 14vg/kg、1.9 x 10 14vg/kg或2 x 10 14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VV載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7 x 10 13vg/kg至約2 x 10 14vg/kg之量,諸如以約7 x 10 13vg/kg、7.1 x 10 13vg/kg、7.2 x 10 13vg/kg、7.3 x 10 13vg/kg、7.4 x 10 13vg/kg、7.5 x 10 13vg/kg、7.6 x 10 13vg/kg、7.7 x 10 13vg/kg、7.8 x 10 13vg/kg、7.9 x 10 13vg/kg、8 x 10 13vg/kg、8.1 x 10 13vg/kg、8.2 x 10 13vg/kg、8.3 x 10 13vg/kg、8.4 x 10 13vg/kg、8.5 x 10 13vg/kg、8.6 x 10 13vg/kg、8.7 x 10 13vg/kg、8.8 x 10 13vg/kg、8.9 x 10 13vg/kg、9 x 10 13vg/kg、9.1 x 10 13vg/kg、9.2 x 10 13vg/kg、9.3 x 10 13vg/kg、9.4 x 10 13vg/kg、9.5 x 10 13vg/kg、9.6 x 10 13vg/kg、9.7 x 10 13vg/kg、9.8 x 10 13vg/kg、9.9 x 10 13vg/kg、1 x 10 14vg/kg、1.1 x 10 14vg/kg、1.2 x 10 14vg/kg、1.3 x 10 14vg/kg、1.4 x 10 14vg/kg、1.5 x 10 14vg/kg、1.6 x 10 14vg/kg、1.7 x 10 14vg/kg、1.8 x 10 14vg/kg、1.9 x 10 14vg/kg或2 x 10 14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VV載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8 x 10 13vg/kg至約2 x 10 14vg/kg之量,諸如以約8 x 10 13vg/kg、8.1 x 10 13vg/kg、8.2 x 10 13vg/kg、8.3 x 10 13vg/kg、8.4 x 10 13vg/kg、8.5 x 10 13vg/kg、8.6 x 10 13vg/kg、8.7 x 10 13vg/kg、8.8 x 10 13vg/kg、8.9 x 10 13vg/kg、9 x 10 13vg/kg、9.1 x 10 13vg/kg、9.2 x 10 13vg/kg、9.3 x 10 13vg/kg、9.4 x 10 13vg/kg、9.5 x 10 13vg/kg、9.6 x 10 13vg/kg、9.7 x 10 13vg/kg、9.8 x 10 13vg/kg、9.9 x 10 13vg/kg、1 x 10 14vg/kg、1.1 x 10 14vg/kg、1.2 x 10 14vg/kg、1.3 x 10 14vg/kg、1.4 x 10 14vg/kg、1.5 x 10 14vg/kg、1.6 x 10 14vg/kg、1.7 x 10 14vg/kg、1.8 x 10 14vg/kg、1.9 x 10 14vg/kg或2 x 10 14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VV載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9 x 10 13vg/kg至約2 x 10 14vg/kg之量,諸如以9 x 10 13vg/kg、9.1 x 10 13vg/kg、9.2 x 10 13vg/kg、9.3 x 10 13vg/kg、9.4 x 10 13vg/kg、9.5 x 10 13vg/kg、9.6 x 10 13vg/kg、9.7 x 10 13vg/kg、9.8 x 10 13vg/kg、9.9 x 10 13vg/kg、1 x 10 14vg/kg、1.1 x 10 14vg/kg、1.2 x 10 14vg/kg、1.3 x 10 14vg/kg、1.4 x 10 14vg/kg、1.5 x 10 14vg/kg、1.6 x 10 14vg/kg、1.7 x 10 14vg/kg、1.8 x 10 14vg/kg、1.9 x 10 14vg/kg或2 x 10 14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VV載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1 x 10 14vg/kg至約2 x 10 14vg/kg之量,諸如以1 x 10 14vg/kg、1.1 x 10 14vg/kg、1.2 x 10 14vg/kg、1.3 x 10 14vg/kg、1.4 x 10 14vg/kg、1.5 x 10 14vg/kg、1.6 x 10 14vg/kg、1.7 x 10 14vg/kg、1.8 x 10 14vg/kg、1.9 x 10 14vg/kg或2 x 10 14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VV載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6 x 10 13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AV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以7 x 10 13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AV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以8 x 10 13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AV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以9 x 10 13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AV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以1 x 10 14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AV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以1.1 x 10 14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AV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以1.2 x 10 14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AV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以1.3 x 10 14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AV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以1.4 x 10 14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AV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以1.5 x 10 14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AV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以1.6 x 10 14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AV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以1.7 x 10 14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AV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以1.8 x 10 14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AV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以1.9 x 10 14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AV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以2 x 10 14vg/kg之量向患者投與AAV載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包含該量(例如,約1 x 10 13vg/kg至約3 x 10 14vg/kg)之單個劑量向患者投與AAV載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兩個或更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或十個)劑量向患者投與AAV載體,該等劑量合在一起包含該量(例如,約1 x 10 13vg/kg至約3 x 10 14vg/kg)。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兩個或更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或十個)劑量向患者投與AAV載體,該等劑量各自個別地包含該量(例如,約1 x 10 13vg/kg至約3 x 10 14vg/kg)。
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或更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或十個)劑量彼此間隔一年或更長時間(例如,一年、一年零一天、一年零一個月、一年零六個月、兩年、三年、四年或五年)。
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或更多個(例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或十個)劑量在彼此之約12個月(例如,約12個月、約11個月、約10個月、約9個月、約8個月、約7個月、約6個月、約5個月、約4個月、約3個月、約2個月或約1個月)內向患者投與。 藥物組合物及投與途徑
本文所述之基因治療劑可含有轉殖基因,諸如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且可併入載體中以向患者,諸如罹患糖原貯積症(例如,龐貝病)之人類患者投與。包含含有可操作地連接至治療性轉殖基因之本文所述之轉錄調控元件(例如,MCK啟動子)之載體(諸如病毒載體)的醫藥組合物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方法來製備。舉例而言,此類組合物可使用例如生理上可接受之載劑、賦形劑或穩定劑(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第16版, Osol, A.編(1980);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且以期望形式,例如以凍乾調配物或水溶液之形式製備。
含有可操作地連接至治療性轉殖基因之轉錄調控元件之病毒載體(諸如AAV載體及本文所述之其他載體)可藉由多種投與途徑向患者(例如,人類患者)投與。投與途徑可例如隨疾病之發作及嚴重度而變化,且可包括例如皮內、透皮、非經腸、靜脈內、肌內、鼻內、皮下、經皮、氣管內、腹膜內、動脈內、血管內、吸入、灌注、灌洗及經口投與。血管內投與包括遞送至患者之脈管系統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至視為靜脈之血管中(靜脈內),且在一些投與中,投與至視為動脈之血管中(動脈內)。靜脈包括但不限於頸內靜脈、外周靜脈、冠狀靜脈、肝靜脈、門靜脈、大隱靜脈、肺靜脈、上腔靜脈、下腔靜脈、胃靜脈、脾靜脈、腸系膜下靜脈、腸系膜上靜脈、頭靜脈及/或股靜脈。動脈包括但不限於冠狀動脈、肺動脈、肱動脈、內頸動脈、主動脈弓、股動脈、周圍動脈及/或睫狀動脈。預期可透過小動脈或毛細血管遞送或向小動脈或毛細血管遞送。
本文所述之核酸及病毒載體之混合物可於水與一或多種賦形劑、載劑或稀釋劑之適合混合物中製備。分散液亦可於甘油、液體聚乙二醇及其混合物中及油中製備。在一般儲存及使用條件下,此等製劑可含有防腐劑以防止微生物生長。適合於可注射用途之醫藥形式包括無菌水溶液或分散液及用於臨時製備無菌可注射溶液或分散液之無菌粉末(描述於US 5,466,468中,該文獻之揭示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在任何情況下,調配物可為無菌的且可為達到易注射程度之流體。調配物在製造及儲存條件下可為穩定的且可防止微生物(諸如細菌及真菌)之污染作用。載劑可為含有例如水、乙醇、多元醇(例如,甘油、丙二醇及液體聚乙二醇及類似物)、其適合混合物及/或植物油之溶劑或分散介質。可例如使用包衣(諸如卵磷脂)、在分散液之情況下藉由維持所需粒度及藉由使用表面活性劑來維持適當流動性。可由各種抗細菌劑及抗真菌劑,例如對羥基苯甲酸酯、氯丁醇、苯酚、山梨酸、硫柳汞及類似物來防止微生物之作用。在許多情況下,較佳將包括等張劑,例如糖或氯化鈉。可藉由在組合物中使用延遲吸收劑,例如單硬脂酸鋁及明膠來達成可注射組合物之延長吸收。
舉例而言,必要時,可適當地緩衝含有本文所述之醫藥組合物之溶液,且首先用足夠之鹽水或葡萄糖使液體稀釋劑等張。此等特定水溶液尤其適合於靜脈內、肌內、皮下及腹膜內投與。鑑於此,熟習此項技術者根據本揭示案將了解可採用之無菌水性介質。举例而言,可將一个劑量溶解於1 mL NaCl等张溶液中且添加至1000 mL皮下灌注液中或在所建议之輸注位點處注射。視所治療個體之疾患而定,劑量必然將發生一些變化。負責投與之個人在任何情况下將決定用于個別個體之適當劑量。此外,對於人類投與,製劑應符合FDA生物製品標準辦公室(FDA Office of Biological Standards)所要求之無菌性、熱原性、一般安全性及純度標準。 組合療法
本文所述之含有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AAV載體(例如,病毒載體)可與一或多種額外治療程序及/或剂(例如,抗轉胺酶升高劑)組合投與,用於治療糖原貯積症(例如,龐貝病)。 额外治療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種額外治療劑為抗轉胺酶升高劑(例如,皮質類固醇、膽酸、法尼醇X受體(FXR)配位體、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19 (FGF-19)模擬物、Takeda-G蛋白受體5 (TGR5)促效劑、過氧化體增殖物活化受體(PPAR)促效劑、PPAR-α促效劑、PPAR-δ促效劑、雙重PPAR-α及PPAR-δ促效劑、頂端鈉依賴性皮質類固醇轉運蛋白(ASBT)抑制劑、免疫調節藥物、抗纖維化療法及菸鹼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抑制劑)或其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在向患者投與病毒載體之前或之後約48週(例如,之前或之後约48週、之前或之後约36週、之前或之後约24週、之前或之後约12週、之前或之後约10週、之前或之後约8週,或之前或之後约4週)內開始之一或多個(例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五、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及七十個)劑量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在向患者投與病毒載體之前或之後約五週(例如,之前或之後約五週、之前或之後約四週、之前或之後約三週、之前或之後約兩週,或之前或之後約一週)內開始之一或多個(例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五、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及七十個)劑量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在向患者投與病毒載體之前或之後約一週(例如,之前或之後約一週、之前或之後約六天、之前或之後約五天、之前或之後約四天、之前或之後約三天、之前或之後約兩天,或之前或之後約一天)內開始之一或多個(例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五、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及七十個)劑量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在向患者投與病毒載體同一天(例如,第24小時、第23小時、第22小時、第21小時、第20小時、第19小時、第18小時、第17小時、第16小時、第15小時、第14小時、第13小時、第12小時、第11小時、第10小時、第9小時、第8小時、第7小時、第6小時、第5小時、第4小時、第3小時、第2小時、第1小時、第60分鐘、第59分鐘、第58分鐘、第57分鐘、第56分鐘、第55分鐘、第50分鐘、第40分鐘、第30分鐘、第20分鐘、第10分鐘或同一分鐘)開始之一或多個(例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五、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及七十個)劑量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使用本揭示案之組合物及方法,可向患有糖原貯積症(例如,龐貝病)之患者投與含有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AVV載體及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時,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血症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時,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血症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轉胺酶升高劑係選自包括以下之清單:皮質類固醇、法尼醇X受體(FXR)配位體、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19 (FGF-19)模擬物、Takeda-G蛋白受體5 (TGR5)促效劑、過氧化體增殖物活化受體(PPAR)促效劑、PPAR-α促效劑、PPAR-δ促效劑、雙重PPAR-α及PPAR-δ促效劑、頂端鈉依賴性皮質類固醇轉運蛋白(ASBT)抑制劑、免疫調節藥物、抗纖維化療法及菸鹼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抑制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轉胺酶升高劑為皮質類固醇。在一些實施例中,皮質類固醇為皮質酮、普賴蘇、普賴蘇濃、甲基普賴蘇濃、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或氫皮質酮。在一些實施例中,皮質類固醇為普賴蘇濃。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轉胺酶升高劑為膽酸。在一些實施例中,膽酸為熊去氧膽酸或其衍生物或去甲熊去氧膽酸。在一些實施例中,膽酸為熊二醇。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轉胺酶升高劑為FXR配位體。在一些實施例中,FXR配位體為奧貝膽酸、西洛法索、特罗法索、視網酸或EDP-305。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種抗轉胺酶升高劑為FGF-19模擬物。在一些實施例中,FGF-19模擬物為奧達夫明。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轉胺酶升高劑為TGR5促效劑。在一些實施例中,TGR5促效劑為INT-777或INT-767。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轉胺酶升高劑為PPAR促效劑。在一些實施例中,PPAR促效劑為苯扎貝特、司拉德帕或艾拉贝諾。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轉胺酶升高劑為PPAR-α促效劑。在一些實施例中,PPAR-α促效劑為非諾貝特。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轉胺酶升高劑為PPAR-δ促效劑。在一些實施例中,PPAR-δ促效劑為司拉德帕。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轉胺酶升高劑為雙重PPAR-α及PPAR-δ促效劑。在一些實施例中,雙重PPAR-α-δ促效劑為艾拉菲諾。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種抗轉胺酶升高劑為ASBT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ASBT抑制劑為奥维昔巴特、马昔巴特或利奈昔巴特。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轉胺酶升高劑為免疫調節藥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調節藥物為利妥昔單抗、阿巴西普、優特克單抗、英夫利昔單抗、巴瑞替尼或FFP104。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轉胺酶升高劑為抗纖維化療法。在一些實施例中,抗纖維化療法為維生素D受體(VDR)促效劑或辛妥珠單抗。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轉胺酶升高劑為NOX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NOX抑制劑為塞塔那昔布。
在一些實施例中,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例如,病毒載體)及抗轉胺酶升高劑。在一些實施例中,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病毒載體及抗轉胺酶升高劑。在一些實施例中,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病毒載體及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抗轉胺酶升高劑為皮質類固醇。在一些實施例中,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病毒載體及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抗轉胺酶升高劑為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病毒載體及普賴蘇濃。 I. 皮質類固醇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皮質類固醇。在一些實施例中,皮質類固醇為皮質酮、普賴蘇、普賴蘇濃、甲基普賴蘇濃、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或氫皮質酮。在一些實施例中,皮質類固醇為普賴蘇濃。 Ia. 皮質酮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皮質酮。皮質酮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 Ib. 普賴蘇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普賴蘇。普賴蘇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 Ic. 普賴蘇濃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普賴蘇濃。普賴蘇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 Ici. 涉及普賴蘇濃之給藥方案
可按約0.1 mg/kg/劑至約2 mg/kg/劑(例如,約例如0.2 mg/kg/劑至約1.9 mg/kg/劑、0.3 mg/kg/劑至約1.8 mg/kg/劑、0.4 mg/kg/劑至約1.7 mg/kg/劑、0.5 mg/kg/劑至約1.6 mg/kg/劑、1 mg/kg/劑至約1.5 mg/kg/劑)之量投與本文所述之普賴蘇濃。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0.2 mg/kg/劑至約1.9 mg/kg/劑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0.3 mg/kg/劑至約1.8 mg/kg/劑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0.4 mg/kg/劑至約1.7 mg/kg/劑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0.5 mg/kg/劑至約1.6 mg/kg/劑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1 mg/kg/劑至約1.5 mg/kg/劑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0.5 mg/kg/劑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1 mg/kg/劑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2 mg/kg/劑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
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1 mg至約120 mg (例如,約2 mg至約119 mg、3 mg至約118 mg、4 mg至約117 mg、5 mg至約116 mg、10 mg至約115 mg、20 mg至約110 mg、30 mg至約100 mg、40 mg至約90 mg、50 mg至約80 mg,或60 mg至約70 mg)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2 mg至約119 mg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3 mg至約118 mg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4 mg至約117 mg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5 mg至約116 mg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10 mg至約115 mg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20 mg至約110 mg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30 mg至約100 mg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40 mg至約90 mg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50 mg至約80 mg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60 mg至約70 mg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5 mg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10 mg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15 mg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30 mg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60 mg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120 mg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單個劑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複數個劑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每天一或多個劑量(每天一個劑量、每天兩個劑量、每天三個劑量、每天四個劑量、每天五個劑量、每天六個劑量、每天七個劑量、每天八個劑量、每天九個劑量及每天十個劑量)、每週一或多個劑量(每週一個劑量、每週兩個劑量、每週三個劑量、每週四個劑量、每週五個劑量、每週六個劑量、每週七個劑量、每週八個劑量、每週九個劑量、每週十個劑量、每週十一個劑量、每週十二個劑量、每週十三個劑量及每週十四個劑量)或每月一或多個劑量(每月一個劑量、每月兩個劑量、每月三個劑量、每月四個劑量、每月五個劑量、每月六個劑量、每月七個劑量、每月八個劑量、每月九個劑量及每月十個劑量、每月十一個劑量、每月十二個劑量、每月十三個劑量、每月十四個劑量、每月十五個劑量、每月十六個劑量、每月十七個劑量、每月十八個劑量、每月十九個劑量、每月二十個劑量、每月二十一個劑量、每月二十二個劑量、每月二十三個劑量、每月二十四個劑量、每月二十五個劑量、每月二十六個劑量、每月二十七個劑量、每月二十八個劑量、每月二十九個劑量及每月三十個劑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
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以每天一或多個劑量,諸如每天一個劑量、每天兩個劑量、每天三個劑量、每天四個劑量、每天五個劑量、每天六個劑量、每天七個劑量、每天八個劑量、每天九個劑量或每天十個劑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
在一些實施例中,合在一起總計指定量之兩個或更多個普賴蘇濃劑量彼此间隔例如一小時或更長時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或更多個劑量在彼此之約24小時內(例如,彼此之約1小時、2小時、3小時、4小時、5小時、6小時、7小時、8小時、9小時、10小時、11小時、12小時、13小時、14小時、15小時、16小時、17小時、18小時、19小時、20小時、21小時、22小時、23小時或24小時內)向患者投與。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每天一個劑量、每天兩個劑量、每天三個劑量、每天四個劑量或每天五個劑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每天一個劑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1 mg/天至約120 mg/天之量(例如,約2 mg/天至約119 mg/天、3 mg/天至約118 mg/天、4 mg/天至約117 mg/天、5 mg/天至約116 mg/天、10 mg/天至約115 mg/天、20 mg/天至約110 mg/天、30 mg/天至約100 mg/天、40 mg/天至約90 mg/天、50 mg/天至約80 mg/天或60 mg/天至約70 mg/天之量)投與普賴蘇濃。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2 mg/天至約119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3 mg/天至約118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4 mg/天至約117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5 mg/天至約116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10 mg/天至約115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20 mg/天至約110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30 mg/天至約100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40 mg/天至約90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50 mg/天至約80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60 mg/天至約70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
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1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2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3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4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5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10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20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30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60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120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30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60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120 mg/天之量向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
以逐漸減少之劑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逐漸減量在數天發生。在一些實施例中,逐漸減量在數週發生。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每週一或多個劑量,诸如每週一個劑量、每週兩個劑量、每週三個劑量、每週四個劑量、每週五個劑量、每週十個劑量、每週十五個劑量、每週二十個劑量、每週三十個劑量、每週五十個劑量、每週六十個劑量及每週七十個劑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每月一或多個劑量,諸如每月一個劑量、每月兩個劑量、每月三個劑量、每月四個劑量、每月五個劑量、每月十個劑量、每月十五個劑量、每月二十個劑量、每月三十個劑量、每月五十個劑量、每月六十個劑量、每月七十個劑量、每月八十個劑量、每月九十個劑量、每月一百個劑量、每月兩百個劑量及每月三百個劑量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
在一些實施例中,經由包括5 mg普賴蘇濃之單位劑型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
在一些實施例中,經由包括10 mg普賴蘇濃之單位劑型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
在一些實施例中,經由包括15 mg普賴蘇濃之單位劑型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
在一些實施例中,經由包括30 mg普賴蘇濃之單位劑型向患者投與普賴蘇濃。 Id. 甲基普賴蘇濃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甲基普賴蘇濃。普賴蘇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 Ie. 地塞米松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地塞米松。普賴蘇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 If. 氫皮質酮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氫皮質酮。普賴蘇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 II. 膽酸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膽酸。在一些實施例中,膽酸為熊去氧膽酸或其衍生物或去甲熊去氧膽酸。在一些實施例中,膽酸為熊二醇。
熊二醇及其他已知變異體具有以下描繪之種類結構: 式( I) 其中R 1及R 2中之每一者獨立地為氫、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炔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 R 3為OR 4、NHR 4或SR 4; R 4為氫、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炔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且 n為0至4之整數,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此類化合物描述於例如美國專利第4,828,763號中,該文獻之揭示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Ia. 去甲熊去氧膽酸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向個體投與去甲熊去氧膽酸。
去甲熊去氧膽酸為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之化合物的INN。 III. FXR 配位體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FXR配位體。在一些實施例中,FXR配位體為奧貝膽酸、西洛法索、特罗法索、視網酸或EDP-305。 IIIa. 奧貝膽酸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奧貝膽酸。奧貝膽酸為化合物之INN,亦知代號為INT-747。奧貝膽酸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 IIIb. 西洛法索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西洛法索。西洛法索為化合物之INN,亦知代號為GS-9674。西洛法索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 IIIc. 特罗法索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特罗法索。特罗法索為化合物之INN,亦知代號為LJN452。特罗法索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 IIId. 視網酸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視網酸。視網酸為化合物之INN,亦知代號為302-79-4。視網酸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 IIIe. EDP-305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EDP-305。EDP-305為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之化合物的代號。 IV. 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 19 (FGF-19) 模擬物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FGF-19模擬物。在一些實施例中,FGF-19模擬物為奧達夫明。 IVa. 奧達夫明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奧達夫明。奧達夫明為化合物之INN,亦知代號為NGM282且化學式為C 940-H 1472N 266O 279S 11V. Takeda-G 蛋白受體 5 (TGR5) 促效劑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TGR5促效劑。在一些實施例中,TGR5促效劑為INT-777或INT-767。 Va. INT-777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INT-777。INT-777為化合物之代號,亦知名稱為S-EMCA。 Vb. INT-767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INT-767。INT-767為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之化合物的代號。 VI. 過氧化體增殖物活化受體 (PPAR) 促效劑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PPAR促效劑。在一些實施例中,PPAR促效劑為苯扎貝特、司拉德帕或艾拉贝諾。 VIa. 苯扎貝特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苯扎貝特。苯扎貝特為化合物之INN,亦知代號為C10AB02。苯扎貝特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 VIb. 司拉德帕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司拉德帕。司拉德帕為化合物之INN,亦知代號為MBX-8025。司拉德帕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 VIc. 艾拉贝諾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艾拉贝諾。艾拉贝諾為化合物之INN,亦知代號為GFT505。艾拉贝諾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 VII. PPAR-α 促效劑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PPAR-α促效劑。在一些實施例中,PPAR-α促效劑為非諾貝特。 VIIa. 非諾貝特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非諾貝特。非諾貝特為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之化合物的INN。 VIII. PPAR-δ 促效劑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PPAR-δ促效劑。在一些實施例中,PPAR-δ促效劑為司拉德帕。 VIIIa. 司拉德帕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司拉德帕。司拉德帕為化合物之INN,亦知代號為MBX-8025。司拉德帕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 IX. 雙重 PPAR-α PPAR-δ 促效劑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雙重PPAR-α及PPAR-δ促效劑。在一些實施例中,雙重PPAR-α-δ促效劑為艾拉菲諾。 IXa. 艾拉菲諾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艾拉贝諾。艾拉贝諾為化合物之INN,亦知代號為GFT505。艾拉贝諾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 X. 頂端鈉依賴性膽酸轉運蛋白 (ASBT) 抑制劑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ASBT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ASBT抑制劑為奥维昔巴特、马昔巴特或利奈昔巴特。 Xa. 奥维昔巴特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奥维昔巴特。奥维昔巴特 為化合物之INN,亦知代號為A4250。奥维昔巴特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 Xb. 马昔巴特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马昔巴特。马昔巴特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之化合物的INN。 Xc. 利奈昔巴特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利奈昔巴特。利奈昔巴特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之化合物的INN。 XI. 免疫調節藥物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免疫調節藥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調節藥物為利妥昔單抗、阿巴西普、優特克單抗、英夫利昔單抗、巴瑞替尼或FFP104。 XIa. 利妥昔單抗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利妥昔單抗。利妥昔單抗為具有化學式C 6416-H 9874-N 1688-O 1987-S 44之抗體的INN。 XIb. 阿巴西普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阿巴西普。阿巴西普為具有化學式C 3498H 5458N 922O 1090S 32之抗體的INN。 XIc. 優特克單抗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優特克單抗。優特克單抗為具有化學式C 6482H 10004N 1712O 2016S 46之抗體的INN。 XId. 英夫利昔單抗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英夫利昔單抗。英夫利昔單抗為具有化學式C 6428H 9912N 1694O 1987S 46之抗體的INN。 XIe. 巴瑞替尼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巴瑞替尼。巴瑞替尼為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之化合物的INN。 XIf. FFP104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FFP104。FFP104為抗CD40單株抗體。 XII. 抗纖維化療法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抗纖維化療法。在一些實施例中,抗纖維化療法為維生素D受體(VDR)促效劑或辛妥珠單抗。 XIIa. VDR 促效劑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VDR促效劑。示例性VDR促效劑包括但不限於以INN名稱西奥骨化醇(seocalcitol)、艾洛骨化醇(elocalcitol)及卡泊三醇(calcipotriol)已知之化合物。 XIIai. 西奥骨化醇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西奥骨化醇。西奥骨化醇為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之化合物的INN。 XIIaii. 艾洛骨化醇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艾洛骨化醇。艾洛骨化醇為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之化合物的INN。 XIIaiii. 卡泊三醇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卡泊三醇。卡泊三醇為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之化合物的INN。 XIIb. 辛妥珠單抗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辛妥珠單抗。辛妥珠單抗為抗體之INN,亦知代號為GS-6624且化學式為C 6558H 10134N 1736O 2037S 50XIII. 菸鹼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 (NOX) 抑制劑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NOX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NOX抑制劑為塞塔那昔布。 XIIIa. 塞塔那昔布
使用本文所述之方法,可向個體投與塞塔那昔布。塞塔那昔布為化合物之INN,已知代號為GKT831。塞塔那昔布具有以下描繪之化學結構。 套組
本文所述之組合物可在用於治療糖原貯積症(例如,龐貝病)之套組中提供。在一些實施例中,套組可包括一或多種如本文所述之病毒載體。套組可包括指導套組使用者(諸如熟習此項技術之醫師)實施本文所述之方法中之任一者的包裝插頁。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套組可包括指導套組使用者向患者投與病毒載體之包裝插頁。套組可視情況包括注射器或用於投與組合物之其他裝置。在一些實施例中,套組可包括一或多種額外治療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套組可包括一或多種如本文所述之抗轉胺酶升高劑。套組可包括指導套組使用者(諸如熟習此項技術之醫師)實施本文所述之方法中之任一者的包裝插頁。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套組可包括指導套組使用者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包裝插頁。套組可視情況包括注射器或用於投與組合物之其他裝置。在一些實施例中,套組可包括一或多種額外治療劑。 用於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之發展的推薦臨床參數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本文所述,藉由血液測試(例如,LFT)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之發展。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本文所述,藉由血液測試(例如,膽紅素測試)監測患者之高膽紅素血症之發展。
在一些實施例中,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之發展,且若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監測患者之高膽紅素血症之發展,且若患者展現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血液測試(例如,血清膽酸測試或肝功能測試)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之發展。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血液測試(例如,血清膽酸測試或肝功能測試)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之發展,且若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患者在血液測試(例如,LFT)中展現相對於參考水準增加之參數(例如,肝轉胺酶)之發現,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
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患者在血液測試(例如,LFT)中展現相對於參考水準增加之肝轉胺酶(例如,ASP水準或ALT水準)之發現,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
在一些實施例中,血液測試為肝功能測試。
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肝功能測試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之發展,且若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肝功能測試
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LFT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之發展。在一些實施例中,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且若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LFT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之發展,且若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本文所述,當患者LFT之參數(例如,ASP水準或AST水準)大於經年齡調整之正常值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天冬胺酸胺基轉移酶
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在LFT中量測患者之AST水準來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之發展。在一些實施例中,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且若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在LFT中量測患者之AST水準來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之發展,且若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在LFT中量測患者之AST水準來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之發展,且當患者之AST水準大於正常值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患者之AST水準大於50 U/L (例如,55 U/L、60 U/L、65 U/L、70 U/L、75 U/L、80 U/L、85 U/L、90 U/L、100 U/L、110 U/L、120 U/L、130 U/L、140 U/L、150 U/L、200 U/L、300 U/L、400 U/L及500 U/L)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患者之AST水準大於50 U/L (例如,55 U/L、60 U/L、65 U/L、70 U/L、75 U/L、80 U/L、85 U/L、90 U/L、100 U/L、110 U/L、120 U/L、130 U/L、140 U/L、150 U/L、200 U/L、300 U/L、400 U/L及500 U/L)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丙胺酸胺基轉移酶
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在LFT中量測患者之ALT水準來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之發展。在一些實施例中,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且若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在LFT中量測患者之ALT水準來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之發展,且若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在LFT中量測患者之ALT水準來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之發展,且當患者之ALT水準大於正常值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患者之ALT水準大於50 U/L (例如,55 U/L、60 U/L、65 U/L、70 U/L、75 U/L、80 U/L、85 U/L、90 U/L、100 U/L、110 U/L、120 U/L、130 U/L、140 U/L、150 U/L、200 U/L、300 U/L、400 U/L及500 U/L)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患者之ALT水準大於50 U/L (例如,55 U/L、60 U/L、65 U/L、70 U/L、75 U/L、80 U/L、85 U/L、90 U/L、100 U/L、110 U/L、120 U/L、130 U/L、140 U/L、150 U/L、200 U/L、300 U/L、400 U/L及500 U/L)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用於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之發展的推薦臨床參數 血液測試
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血液測試(例如,LFT或膽紅素測試)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之發展。在一些實施例中,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之發展,且若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LFT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之發展,且若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本文所述,當患者血液測試(例如,LFT或膽紅素測試)之一或多個參數(例如,GGT水準、ASP水準、AST水準、ALT水準及膽紅素水準)大於經年齡調整之正常值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肝功能測試
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LFT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之發展。在一些實施例中,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之發展,且若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LFT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之發展,且若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本文所述,當患者LFT之一或多個參數(例如,GGT水準、ASP水準、AST水準及ALT水準)大於經年齡調整之正常值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天冬胺酸胺基轉移酶
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在LFT中量測患者之AST水準來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之發展。在一些實施例中,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之發展,且若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在LFT中量測患者之AST水準來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之發展,且若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在LFT中量測患者之AST水準來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之發展,且當患者之AST水準大於正常值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患者之AST水準大於50 U/L (例如,55 U/L、60 U/L、65 U/L、70 U/L、75 U/L、80 U/L、85 U/L、90 U/L、100 U/L、110 U/L、120 U/L、130 U/L、140 U/L、150 U/L、200 U/L、300 U/L、400 U/L及500 U/L)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丙胺酸胺基轉移酶
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在LFT中量測患者之ALT水準來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之發展。在一些實施例中,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之發展,且若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在LFT中量測患者之ALT水準來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之發展,且若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在LFT中量測患者之ALT水準來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之發展,且當患者之ALT水準大於正常值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患者之ALT水準大於50 U/L (例如,55 U/L、60 U/L、65 U/L、70 U/L、75 U/L、80 U/L、85 U/L、90 U/L、100 U/L、110 U/L、120 U/L、130 U/L、140 U/L、150 U/L、200 U/L、300 U/L、400 U/L及500 U/L)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用於監測患者之高膽紅素血症之發展的推薦臨床參數 膽紅素測試
在一些實施例中,監測患者之高膽紅素血症之發展。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膽紅素測試監測患者之高膽紅素血症之發展。在一些實施例中,監測患者之高膽紅素血症之發展,且若患者展現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膽紅素測試監測患者之高膽紅素血症之發展,且若患者展現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患者展現大於正常值之膽紅素水準時,確定患者展現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患者之總膽紅素水準大於1.2 mg/dL (例如,1.2 mg/dL、1.3 mg/dL、1.4 mg/dL、1.5 mg/dL、1.6 mg/dL、1.7 mg/dL、1.8 mg/dL、1.9 mg/dL、2 mg/dL、2.1 mg/dL、2.2 mg/dL、2.3 mg/dL、2.4 mg/dL、2.5 mg/dL、2.6 mg/dL、2.7 mg/dL、2.8 mg/dL、2.9 mg/dL、3 mg/dL、3.1 mg/dL、3.2 mg/dL、3.3. mg/dL、3.4 mg/dL、3.5 mg/dL、3.6 mg/dL、3.7 mg/dL、3.8 mg/dL、3.9 mg/dL、4 mg/dL、4.1 mg/dL、4.2 mg/dL、4.3 mg/dL、4.4 mg/dL、4.5 mg/dL、4.6 mg/dL、4.7 mg/dL、4.8 mg/dL、4.9 mg/dL、5 mg/dL、10 mg/dL、15 mg/dL、20 mg/dL、30 mg/dL、40 mg/dL、50 mg/dL、60 mg/dL、70 mg/dL、80 mg/dL、90 mg/dL及100 mg/dL)時,確定患者展現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患者之直接膽紅素水準大於0.2 mg/dL (例如,0.2 mg/dL、0.3 mg/dL、0.4 mg/dL、0.5 mg/dL、0.6 mg/dL、0.7 mg/dL、0.8 mg/dL、0.9 mg/dL、1 mg/dL、1.1 mg/dL、1.2 mg/dL、1.3 mg/dL、1.4 mg/dL、1.5 mg/dL、1.6 mg/dL、1.7 mg/dL、1.8 mg/dL、1.9 mg/dL、2 mg/dL、2.1 mg/dL、2.2 mg/dL、2.3 mg/dL、2.4 mg/dL、2.5 mg/dL、2.6 mg/dL、2.7 mg/dL、2.8 mg/dL、2.9 mg/dL、3 mg/dL、3.1 mg/dL、3.2 mg/dL、3.3. mg/dL、3.4 mg/dL、3.5 mg/dL、3.6 mg/dL、3.7 mg/dL、3.8 mg/dL、3.9 mg/dL、4 mg/dL、4.1 mg/dL、4.2 mg/dL、4.3 mg/dL、4.4 mg/dL、4.5 mg/dL、4.6 mg/dL、4.7 mg/dL、4.8 mg/dL、4.9 mg/dL、5 mg/dL、10 mg/dL、15 mg/dL、20 mg/dL、30 mg/dL、40 mg/dL、50 mg/dL、60 mg/dL、70 mg/dL、80 mg/dL、90 mg/dL及100 mg/dL)時,確定患者展現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患者在膽紅素測試中展現大於1 mg/dL (例如,大於1 mg/dL、1.1 mg/dL、1.2 mg/dL、1.3 mg/dL、1.4 mg/dL、1.5 mg/dL、1.6 mg/dL、1.7 mg/dL、1.8 mg/dL、1.9 mg/dL、2 mg/dL、2.1 mg/dL、2.2 mg/dL、2.3 mg/dL、2.4 mg/dL、2.5 mg/dL、2.6 mg/dL、2.7 mg/dL、2.8 mg/dL、2.9 mg/dL、3 mg/dL、3.1 mg/dL、3.2 mg/dL、3.3. mg/dL、3.4 mg/dL、3.5 mg/dL、3.6 mg/dL、3.7 mg/dL、3.8 mg/dL、3.9 mg/dL、4 mg/dL、4.1 mg/dL、4.2 mg/dL、4.3 mg/dL、4.4 mg/dL、4.5 mg/dL、4.6 mg/dL、4.7 mg/dL、4.8 mg/dL、4.9 mg/dL、5 mg/dL、10 mg/dL、15 mg/dL、20 mg/dL、30 mg/dL、40 mg/dL、50 mg/dL、60 mg/dL、70 mg/dL、80 mg/dL、90 mg/dL或100 mg/dL)之膽紅素水準時,確定患者展現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用於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或其症狀之推薦臨床參數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本文所述,藉由確定患者血液測試(例如,LFT)之一或多個參數(例如,GGT水準、ASP水準、AST水準及ALT水準)大於或小於經年齡調整之正常值來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本文所述,藉由確定患者血液測試(例如,膽紅素測試)之一或多個參數(例如,膽紅素水準)大於正常值來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本文所述,當患者LFT之參數(例如,ASP水準或AST水準)大於經年齡調整之正常值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肝功能測試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本文所述,當患者LFT之參數(例如,ASP水準或AST水準)大於經年齡調整之正常值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天冬胺酸胺基轉移酶
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在LFT中量測患者之AST水準來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之發展,且當患者之AST水準大於正常值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患者之AST水準大於50 U/L (例如,55 U/L、60 U/L、65 U/L、70 U/L、75 U/L、80 U/L、85 U/L、90 U/L、100 U/L、110 U/L、120 U/L、130 U/L、140 U/L、150 U/L、200 U/L、300 U/L、400 U/L及500 U/L)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患者之AST水準大於50 U/L (例如,55 U/L、60 U/L、65 U/L、70 U/L、75 U/L、80 U/L、85 U/L、90 U/L、100 U/L、110 U/L、120 U/L、130 U/L、140 U/L、150 U/L、200 U/L、300 U/L、400 U/L及500 U/L)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丙胺酸胺基轉移酶
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在LFT中量測患者之ALT水準來監測患者之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之發展,且當患者之ALT水準大於正常值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患者之ALT水準大於50 U/L (例如,55 U/L、60 U/L、65 U/L、70 U/L、75 U/L、80 U/L、85 U/L、90 U/L、100 U/L、110 U/L、120 U/L、130 U/L、140 U/L、150 U/L、200 U/L、300 U/L、400 U/L及500 U/L)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患者之ALT水準大於50 U/L (例如,55 U/L、60 U/L、65 U/L、70 U/L、75 U/L、80 U/L、85 U/L、90 U/L、100 U/L、110 U/L、120 U/L、130 U/L、140 U/L、150 U/L、200 U/L、300 U/L、400 U/L及500 U/L)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用於確定患者展現高膽紅素血症或其症狀之推薦臨床參數 血液測試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本文所述,當患者血液測試(例如,LFT或膽紅素測試)之一或多個參數(例如,GGT水準、ASP水準、AST水準、ALT水準及膽紅素水準)大於經年齡調整之正常值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a. 肝功能測試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本文所述,當患者LFT之一或多個參數(例如,GGT水準、ASP水準、AST水準及ALT水準)大於經年齡調整之正常值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天冬胺酸胺基轉移酶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患者展現如LFT所量測大於正常值之AST水準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患者之AST水準大於50 U/L (例如,55 U/L、60 U/L、65 U/L、70 U/L、75 U/L、80 U/L、85 U/L、90 U/L、100 U/L、110 U/L、120 U/L、130 U/L、140 U/L、150 U/L、200 U/L、300 U/L、400 U/L及500 U/L)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丙胺酸胺基轉移酶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患者展現如在LFT中所量測大於正常值之ALT水準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患者之ALT水準大於50 U/L (例如,55 U/L、60 U/L、65 U/L、70 U/L、75 U/L、80 U/L、85 U/L、90 U/L、100 U/L、110 U/L、120 U/L、130 U/L、140 U/L、150 U/L、200 U/L、300 U/L、400 U/L及500 U/L)時,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用於確定患者展現高膽紅素血症或其症狀之推薦臨床參數 膽紅素測試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患者展現如在血液測試(例如,膽紅素測試)中所量測大於正常值之膽紅素水準時,確定患者展現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患者之總膽紅素水準大於1.2 mg/dL (例如,1.2 mg/dL、1.3 mg/dL、1.4 mg/dL、1.5 mg/dL、1.6 mg/dL、1.7 mg/dL、1.8 mg/dL、1.9 mg/dL、2 mg/dL、2.1 mg/dL、2.2 mg/dL、2.3 mg/dL、2.4 mg/dL、2.5 mg/dL、2.6 mg/dL、2.7 mg/dL、2.8 mg/dL、2.9 mg/dL、3 mg/dL、3.1 mg/dL、3.2 mg/dL、3.3. mg/dL、3.4 mg/dL、3.5 mg/dL、3.6 mg/dL、3.7 mg/dL、3.8 mg/dL、3.9 mg/dL、4 mg/dL、4.1 mg/dL、4.2 mg/dL、4.3 mg/dL、4.4 mg/dL、4.5 mg/dL、4.6 mg/dL、4.7 mg/dL、4.8 mg/dL、4.9 mg/dL、5 mg/dL、10 mg/dL、15 mg/dL、20 mg/dL、30 mg/dL、40 mg/dL、50 mg/dL、60 mg/dL、70 mg/dL、80 mg/dL、90 mg/dL及100 mg/dL)時,確定患者展現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患者之直接膽紅素水準大於0.2 mg/dL (例如,0.2 mg/dL、0.3 mg/dL、0.4 mg/dL、0.5 mg/dL、0.6 mg/dL、0.7 mg/dL、0.8 mg/dL、0.9 mg/dL、1 mg/dL、1.1 mg/dL、1.2 mg/dL、1.3 mg/dL、1.4 mg/dL、1.5 mg/dL、1.6 mg/dL、1.7 mg/dL、1.8 mg/dL、1.9 mg/dL、2 mg/dL、2.1 mg/dL、2.2 mg/dL、2.3 mg/dL、2.4 mg/dL、2.5 mg/dL、2.6 mg/dL、2.7 mg/dL、2.8 mg/dL、2.9 mg/dL、3 mg/dL、3.1 mg/dL、3.2 mg/dL、3.3. mg/dL、3.4 mg/dL、3.5 mg/dL、3.6 mg/dL、3.7 mg/dL、3.8 mg/dL、3.9 mg/dL、4 mg/dL、4.1 mg/dL、4.2 mg/dL、4.3 mg/dL、4.4 mg/dL、4.5 mg/dL、4.6 mg/dL、4.7 mg/dL、4.8 mg/dL、4.9 mg/dL、5 mg/dL、10 mg/dL、15 mg/dL、20 mg/dL、30 mg/dL、40 mg/dL、50 mg/dL、60 mg/dL、70 mg/dL、80 mg/dL、90 mg/dL及100 mg/dL)時,確定患者展現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患者在膽紅素測試中展現大於1 mg/dL (例如,大於1 mg/dL、1.1 mg/dL、1.2 mg/dL、1.3 mg/dL、1.4 mg/dL、1.5 mg/dL、1.6 mg/dL、1.7 mg/dL、1.8 mg/dL、1.9 mg/dL、2 mg/dL、2.1 mg/dL、2.2 mg/dL、2.3 mg/dL、2.4 mg/dL、2.5 mg/dL、2.6 mg/dL、2.7 mg/dL、2.8 mg/dL、2.9 mg/dL、3 mg/dL、3.1 mg/dL、3.2 mg/dL、3.3. mg/dL、3.4 mg/dL、3.5 mg/dL、3.6 mg/dL、3.7 mg/dL、3.8 mg/dL、3.9 mg/dL、4 mg/dL、4.1 mg/dL、4.2 mg/dL、4.3 mg/dL、4.4 mg/dL、4.5 mg/dL、4.6 mg/dL、4.7 mg/dL、4.8 mg/dL、4.9 mg/dL、5 mg/dL、10 mg/dL、15 mg/dL、20 mg/dL、30 mg/dL、40 mg/dL、50 mg/dL、60 mg/dL、70 mg/dL、80 mg/dL、90 mg/dL或100 mg/dL)之膽紅素水準時,確定患者展現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實例
提出以下實例以向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提供可如何使用及評估本文所述之組合物及方法的描述,且意欲僅為本發明之範例且不意欲限制發明者視為其發明之事物的範疇。 實例 1. 投與編碼酸性 α- 葡萄糖苷酶之病毒載體及普賴蘇濃作為轉胺酶升高之預防及治療後出現的突發性肝病
本研究之目的為檢查含有可操作地連接至肌肉肌酸激酶(MCK)啟動子之GAA轉殖基因之AAV8載體對患有糖原貯積症(例如,龐貝病)之人類患者的潛在不良影響。龐貝病為由編碼溶酶體酶GAA之基因突變引起之單基因體染色體隱性疾病,GAA通常使溶酶體糖原降解。功能性GAA之缺乏導致糖原在體內所有細胞之溶酶體中積累,且對骨骼肌及心肌造成病理生理損傷。龐貝病跨越一系列連續之疾病嚴重度,其中發病年齡、肌病程度及器官受累程度與殘餘酶活性相關。遲發性龐貝病(LOPD)典型地表現為緩慢進行性肢帶肌病伴有近端肌無力及呼吸障礙。伴隨疾病進展,LOPD最終可導致行動不便及呼吸功能不全,需要使用輪椅及全時呼吸機。 材料及方法
向四名患有龐貝病且大於或等於18歲之患者投與在肌肉中特異性地表現重組人類酸性α葡萄糖苷酶(rhGAA)基因之重組AAV載體血清型8,該載體當前在臨床開發中用於治療LOPD。FORTIS (NCT04174105)為進行中之多中心、開放標籤、遞增劑量I/II期首次人體臨床試驗,以確定載體在患有LOPD之成年個體中是否安全且可耐受。參加FORTIS之個體接受本文所述之載體之一次性外周靜脈內輸注,繼之以臨床及生物化學終點(包括肌肉中之GAA活性及蛋白質水準)之一年頻繁監測,以及四年長期安全性監測( 1)。額外納入準則包括能走動或不能走動且已接受使用rhGAA之酶替代療法(ERT)大於或等於兩年。此外,納入準則包括至少在過去6個月內接受使用rhGAA之ERT之標準劑量(例如,每兩周至少20 mg/kg),能夠直立且用力肺活量(FVC)大於或等於預測正常值之30%。排除準則包括以下患者:當前正參與乾預研究或已接受基因或細胞療法,對高效價之AAV8中和抗體或GAA抗體呈陽性,在給藥前90天內接受免疫調節劑(例外情況為允許使用吸入性皮質類固醇),對rhGAA有嚴重過敏反應之高風險(例如,先前對ERT有中度至重度過敏反應及/或對ERT有持續高免疫球蛋白抗體效價史),基於臨床觀測有活動性病毒感染,有臨床上重要之心髒病史(例如,射血分數(EF)低於40%),或有心肌病之症狀或體徵、臨床上顯著之潛在肝病或研究藥物或成分或皮質類固醇之禁忌症。
研究之主要終點包括監測不良事件之頻率、嚴重不良事件及相關臨床測試(例如,臨床化學、血液學、凝血參數及尿液分析)相對於基線之變化、心肌酶之升高及潛在免疫反應。二級評價包括肌肉中之GAA蛋白表現及酶活性相對於基線之變化(第12週;參見例如 9)以及對呼吸、耐力/功能強度及生活品質量度之改良的評估。
參與者及所投與之劑量的總結呈現於 1中。 1. 按編碼 GAA AAV 之劑量水準劃分的研究大綱
群組 參與者ID 年齡( 歲)/ 性別 基因診斷年齡( 歲) AAV 劑量(vg/kg) 基線體重(kg) 所投與之總劑量(vg) AAV 投與 日期 隨訪時間 ( 週)
1 202-2002 48/F 30 3.0 x 10 13 49.8 1.497 x 10 15 2021年3月18日 53
1 201-2001 52/M 48 3.0 x 10 13 81.8 2.430 x 10 15 2021年5月26日 43
2 203-2003 66/M 53 6.0 x 10 13 70.3 4.218 x 10 15 2021年9月1日 29
2 204-2009 49/F 38 6.0 x 10 13 77.1 4.626 x 10 15 2021年11月17日 18
結果
此等中期數據側重於群組1及群組2之安全性發現。
四名患有LOPD之成年個體已接受本文所述之AAV,其中兩名個體用3 x 10 13vg/kg之臨床起始劑量給藥且兩名個體用6 x 10 13vg/kg之遞增劑量給藥。輸注一般耐受性良好,且至此分析之數據截止,報告並無與研究藥物相關之嚴重不良事件(SAE)。自數據截止以來,一種治療突發性不良事件(TEAE),手腳刺痛,已重新歸類為外周感覺神經病且指定為SAE。1級TEAE定義為輕度;無症狀或輕度症狀;僅臨床或診斷觀測;不需要干預。2級TEAE定義為中度;需要最小、局部或非侵入性干預。3級TEAE定義為重度或具有醫學意義但不會立即危及生命;需要住院或延長住院時間;残疾。4級TEAE定義為危及生命之後果;需要緊急干預,而5級TEAE定義為與AE相關之死亡。在研究中給藥之個體經歷TEAE,定義為在投與本文所述之編碼GAA之AAV後出現的不良影響(AE)。 2呈現在個體中報告之最常見之TEAE。在1名個體中發生嚴重度≥ 3級之TEAE包括轉胺酶血症相關之不良事件,包括丙胺酸胺基轉移酶(ALT)升高。在3名個體中發生嚴重度為2級之TEAE包括轉胺酶血症相關之不良事件,包括丙胺酸胺基轉移酶(ALT)及天冬胺酸胺基轉移酶(AST)升高以及噁心。所有其他觀測到之TEAE為1級TEAE且視為與研究治療無關。不存在AAV輸注相關之AE,且尚未有死亡報告。 2. 個體中報告之 TEAE ,按較佳劑量群組劃分
   群組1 (3 x 10 13vg/kg) 群組2 (6 x 10 13vg/kg)
   患者2002 患者2001 患者2003 患者2009
隨訪時間,週 53 43 29 18
所有TEAE 1 5 19 18
程序性疼痛 1 - - -
頭痛 - 1 1 -
味覺喪失 -    1 1
ALT升高 - 1 1 1
AST升高 - 1 1 1
食慾下降 - - 1 1
便秘 - - 1 1
腹脹 - - 1 -
噁心 - - - 1
腹瀉 - - - 1
易怒 - - 1 -
心悸 - - 2 -
盜汗 冷汗 - - - - 1 -
1 -
呼吸困難 - - 1 -
COVID-19 - 1 1 -
上呼吸道充血 -    -    1 -
萎靡 疲勞 - - - - 1 -
1 1
失眠 - 1 - -
焦慮 - - - 1
潮熱 - - 1 -
皮疹 - - 1 1
皮疹(手臂及軀幹) - - - 1
發熱 - - - 1
蛋白尿 - - - 1
右臂疼痛 - - - 1
瘙癢症 - - - 1
手腳刺痛 - - - 1
鼻出血 - - - 1
高血壓 - - - 1
2為描繪在用含有可操作地連接至MCK啟動子之GAA轉殖基因之AAV8載體給藥之患者中ALT及AST以及膽紅素水準之縱向觀測的一組圖表。一名參與者(2001)呈現出基線高膽紅素血症,其在給藥後消退但隨後間歇性升高(不視為AE)。同一患者在逐漸減量之普賴蘇濃預防後顯示轉胺酶升高,此對重新開始皮質類固醇治療反應良好( 3)。
對血栓性微血管病(TMA)進行安全性監測,且吾等發現在任一參與者中並無TMA之跡象( 4)。參與者2002經診斷有缺鐵性貧血,此可能為其低Hb水準及血小板增多症之原因。
為評價心臟安全性,監測肌鈣蛋白I、肌鈣蛋白T及B型利尿鈉肽之水準( 5)。血清肌鈣蛋白及B型利尿鈉肽水準在給藥前及直至迄今為止長達一年隨訪之所有時間點為最低的或低於偵測限(n=4)。另外,心電圖(ECG)及超聲心動圖結果指示在群組1中,在篩選時或給藥後之任何時間未觀察到心臟參數(心率、PR、QRS、QT、QTc及echo)異常。在群組2中,參與者2003在篩選(第-184天)及導入期(第-86天)評價時呈現出異常但非臨床上顯著之ECG及可能出現之左心房擴大,但在基線(第-7天)時評價為正常。隨後,在一些但並非所有給藥後評價中報告非臨床上顯著之發現。總體而言,在前四名參與者中未觀測到心臟安全事件。
為評估疾病之生物標誌物,吾等量測血液肌酸激酶及尿液Hex4。肌酸激酶(CK)為肌肉疾病之敏感標誌物,但其對龐貝病為非特異性的。在大多數患有LOPD之個體中血液CK水準升高(例如,1.5至15 x ULN) (例如,男性中之正常範圍為38-174 U/L;女性中為90-140 U/L)。在糖原貯積病及肌肉病症中尿液Hex4通常升高;儘管作為龐貝病之診斷測試為非特異性的,但其可適用於監測對治療之反應(例如,Hex4濃度係相對於肌酸量測且報告為以mmol/mol肌酐為單位之正規化Hex4;通常<4)。即使在參與者2001及2003停止酶替代療法後,所有四名參與者亦顯示出疾病生物標誌物之穩定( 6)。對於群組1及群組2中之參與者,吾等觀測到肌酸激酶水準在所有四名參與者中均顯示出早期下降至正常限度內之水準( 6)。亦觀測到尿液Hex4水準在給藥後最初數月內一般為穩定的( 6)。
為評估載體脫落,採集尿液及唾液樣品。在給藥之參與者中,尿液及唾液中之載體脫落在輸注本文所述之AAV後之最初2週內達到峰值( 7)。在隨後2個月中,載體脫落下降至低於定量限(BLOQ)或低於偵測限(BLOD)之水準。
為評估對本文所述之包含編碼可操作地連接至MCK啟動子之GAA基因之核酸序列之假型AAV2/8載體的體液免疫反應,分別使用針對抗GAA總抗體或抗AAV8中和抗體之抗體效價測試進行酶聯免疫吸附檢定(ELISA) ( 8)。關於抗GAA總抗體,觀測到三名參與者(2002、2003及2009)在輸注AAV-GAA載體前並無可偵測之抗體,且持續無抗體直至輸注後第246天。一名參與者(2001)自篩選以來具有不同水準之抗GAA效價,但在輸注AAV後無增加。關於抗AAV中和抗體,觀測到針對AAV8之中和抗體在輸注AAV後如預期一般增加。
為確認AAV在靶組織中之轉導,採集肌肉活檢體,且進行載體複本數檢定。群組1中之兩名參與者及群組2中之兩名參與者均顯示截止輸注AAV後12週肌肉中所關注之基因的轉導( 9)。第36週群組1中之肌肉活檢顯示載體基因體持續存在( 9)。對所有四名參與者之靶組織中之蛋白質表現進行評估。肌肉活檢顯示所有四名參與者中之GAA活性增加( 10)。在投與AAV後,兩名參與者(2001及2003)停止酶替代療法( 10)。
對於患者2002、2003及2009,亦監測隨時間而變之肝轉胺酶及膽紅素( 11-13)。患者2002為一名體重較輕之女性,其接受降低劑量之預防性普賴蘇。肝功能參數在整個類固醇逐漸減量及整個>1年隨訪時段中保持在正常範圍內( 11)。類似於患者2001,患者2003及2009在逐漸減量之普賴蘇濃預防後顯示轉胺酶升高( 12 及圖 13)。對於參與者2003,轉胺酶升高對類固醇逐漸減量計劃減慢及類固醇劑量小幅增加有反應( 12)。對於參與者2009,轉胺酶升高對類固醇逐漸減量計劃減慢有反應( 13)。在此等轉胺酶升高病例中,並無相關證據證明膽汁淤積或合成功能受損。 結論
總之,吾等發現包括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及抗轉胺酶升高劑(例如皮質類固醇,諸如普賴蘇濃)的組合療法可用作與涉及將GAA遞送至有需要之患者(例如,患有龐貝病之患者)之現有基因療法相關之肝症候群的預防性治療。 實例 2. 藉由投與病毒載體及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人類患者之龐貝病
使用本揭示案之組合物及方法,可例如以約1 x 10 13vg/kg至約3 x 10 14vg/kg (例如,約1 x 10 13vg/kg至約6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5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4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3 x 10 13vg/kg、約2 x 10 13vg/kg至約6 x 10 13vg/kg、約2 x 10 13vg/kg至約5 x 10 13vg/kg,或約2 x 10 13vg/kg至約4 x 10 13vg/kg)之劑量向患有LOPD之患者(例如,一歲或更大)投與病毒載體,及抗轉胺酶升高劑(例如,普賴蘇濃)。可例如以約0.1 mg/kg/劑至約2 mg/kg/劑之劑量且經由包括5 mg、10 mg、15 mg或30 mg及/或1 mg/天至約120 mg/天之單位劑型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向患者投與病毒載體後,患者展現之內源GAA活性為不患有龐貝病之相同性別及相似身體質量指數之人之內源GAA活性的約50%至約200%。 實例 3. 藉由投與包含編碼可操作地連接至 MCK 啟動子之酸性 α- 葡萄糖苷酶基因之核酸序列之假型 AAV2/8 載體治療一歲或更大之人類患者的龐貝病
使用本揭示案之組合物及方法,可例如以約1 x 10 13vg/kg至約3 x 10 14vg/kg (例如,約1 x 10 13vg/kg至約6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5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4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3 x 10 13vg/kg、約2 x 10 13vg/kg至約6 x 10 13vg/kg、約2 x 10 13vg/kg至約5 x 10 13vg/kg,或約2 x 10 13vg/kg至約4 x 10 13vg/kg)之劑量向大於約一歲之患有LOPD之患者投與包含編碼可操作地連接至MCK啟動子之GAA基因之核酸序列之假型AAV2/8載體(例如,病毒載體)。此後,可監測患者之轉胺酶升高之發展,且若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升高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例如,普賴蘇濃)。可例如以約0.1 mg/kg/劑至約2 mg/kg/劑之一或多個劑量且經由包括5 mg、10 mg、15 mg或30 mg及/或1 mg/天至約120 mg/天之單位劑型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向患者投與包含編碼可操作地連接至MCK啟動子之GAA基因之核酸序列之假型AAV2/8載體(例如,病毒載體)後,患者在肌肉活檢中展現GAA表現之定量分析相对於基線之變化。舉例而言,在向患者投與包含編碼可操作地連接至MCK啟動子之GAA基因之核酸序列之假型AAV2/8載體(例如,病毒載體)後截至約24週(例如,截至約20週、16週、12週、8週或4週),患者在肌肉活檢中展現GAA表現之定量分析相对於基線之變化。在向患者投與包含編碼可操作地連接至MCK啟動子之GAA基因之核酸序列之假型AAV2/8載體(例如,病毒載體)後,在向患者投與包含編碼可操作地連接至MCK啟動子之GAA基因之核酸序列之假型AAV2/8載體(例如,病毒載體)後截至約24週(例如,截至約20週、16週、12週、8週或4週),患者展現肌肉組織中及/或神經元組織中之糖原積累減少。 實例 4. 藉由投與病毒載體治療十歲或更大之人類患者之龐貝病
使用本揭示案之組合物及方法,可例如以約1 x 10 13vg/kg至約3 x 10 14vg/kg (例如,約1 x 10 13vg/kg至約6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5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4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3 x 10 13vg/kg、約2 x 10 13vg/kg至約6 x 10 13vg/kg、約2 x 10 13vg/kg至約5 x 10 13vg/kg,或約2 x 10 13vg/kg至約4 x 10 13vg/kg)之劑量向大於約十歲之患有LOPD之患者投與病毒載體。此後,可監測患者之轉胺酶升高之發展,且若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升高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例如以約0.1 mg/kg/劑至約2 mg/kg/劑之一或多個劑量且經由包括5 mg、10 mg、15 mg或30 mg及/或1 mg/天至約120 mg/天之單位劑型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例如,普賴蘇濃)。
在向患者投與病毒載體後,患者在肌肉活檢中展現GAA表現之定量分析相对於基線之變化。舉例而言,在向患者投與病毒載體後截至約24週(例如,截至約20週、16週、12週、8週或4週),患者在肌肉活檢中展現GAA表現之定量分析相对於基線之變化。舉例而言,在向患者投與病毒載體後,在肌肉活檢中GAA表現之定量分析相对於基線之變化持續至少48週。在向患者投與病毒載體後,在向患者投與病毒載體後截至約24週(例如,截至約20週、16週、12週、8週或4週),患者展現肺功能改良。 實例 5. 藉由投與包含編碼可操作地連接至 MCK 啟動子之酸性 α- 葡萄糖苷酶基因之核酸序列之假型 AAV2/8 載體及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 20 歲或更大之人類患者的龐貝病
使用本揭示案之組合物及方法,可例如以約1 x 10 13vg/kg至約3 x 10 14vg/kg (例如,約1 x 10 13vg/kg至約6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5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4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3 x 10 13vg/kg、約2 x 10 13vg/kg至約6 x 10 13vg/kg、約2 x 10 13vg/kg至約5 x 10 13vg/kg,或約2 x 10 13vg/kg至約4 x 10 13vg/kg)之劑量向大於約20歲之患有LOPD之患者投與包含編碼可操作地連接至MCK啟動子之GAA基因之核酸序列之假型AAV2/8載體(例如,病毒載體)。此後,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升高或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例如以約0.1 mg/kg/劑至約2 mg/kg/劑之一或多個劑量且經由包括5 mg、10 mg、15 mg或30 mg及/或1 mg/天至約120 mg/天之單位劑型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例如,普賴蘇濃)。
在向患者投與包含編碼可操作地連接至MCK啟動子之GAA基因之核酸序列之假型AAV2/8載體(例如,病毒載體)後,患者在肌肉活檢中展現GAA表現之定量分析相对於基線之變化。舉例而言,在向患者投與包含編碼可操作地連接至MCK啟動子之GAA基因之核酸序列之假型AAV2/8載體(例如,病毒載體)後截至約24週(例如,截至約20週、16週、12週、8週或4週),患者在肌肉活檢中展現GAA表現之定量分析相对於基線之變化。舉例而言,在向患者投與病毒載體後,在肌肉活檢中GAA表現之定量分析相对於基線之變化持續至少48週。 實例 6. 藉由投與病毒載體及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一歲或更小之人類患者之龐貝病
使用本揭示案之組合物及方法,可例如以約1 x 10 13vg/kg至約3 x 10 14vg/kg (例如,約1 x 10 13vg/kg至約6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5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4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3 x 10 13vg/kg、約2 x 10 13vg/kg至約6 x 10 13vg/kg、約2 x 10 13vg/kg至約5 x 10 13vg/kg,或約2 x 10 13vg/kg至約4 x 10 13vg/kg)之劑量向小於約一歲之患有龐貝病之患者投與病毒載體。此後,確定患者展現轉胺酶升高或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且例如以約0.1 mg/kg/劑至約2 mg/kg/劑之劑量且經由包括5 mg、10 mg、15 mg或30 mg及/或1 mg/天至約120 mg/天之單位劑型向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例如,普賴蘇濃)。
在向患者投與病毒載體後,患者展現骨骼肌、心肌及/或神經元組織中之糖原減少。舉例而言,在向患者投與病毒載體後截至約24週(例如,截至約20週、16週、12週、8週或4週),患者展現骨骼肌、心肌及/或神經元組織中之糖原減少。 實例 7. 藉由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預防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之轉胺酶升高或高膽紅素血症
使用本揭示案之組合物及方法,向先前以約1 x 10 13vg/kg至約3 x 10 14vg/kg (例如,約1 x 10 13vg/kg至約6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5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4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3 x 10 13vg/kg、約2 x 10 13vg/kg至約6 x 10 13vg/kg、約2 x 10 13vg/kg至約5 x 10 13vg/kg,或約2 x 10 13vg/kg至約4 x 10 13vg/kg)之劑量投與病毒載體的患有龐貝病之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例如,普賴蘇濃),例如,以約0.1 mg/kg/劑至約2 mg/kg/劑之劑量且經由包括5 mg、10 mg、15 mg或30 mg及/或1 mg/天至約120 mg/天之單位劑型。
在向患者投與包含編碼可操作地連接至MCK啟動子之GAA基因之核酸序列之假型AAV2/8載體(例如,病毒載體)後,在向患者投與包含編碼可操作地連接至MCK啟動子之GAA基因之核酸序列之假型AAV2/8載體(例如,病毒載體)後截至約24週(例如,截至約20週、16週、12週、8週或4週),患者展現之內源GAA活性為不患有龐貝病之相同性別及相似身體質量指數之人之內源GAA活性的約50%至約200%。 實例 8. 藉由投與普賴蘇濃治療或預防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之轉胺酶升高或高膽紅素血症
使用本揭示案之組合物及方法,向先前以約1 x 10 13vg/kg至約3 x 10 14vg/kg (例如,約1 x 10 13vg/kg至約6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5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4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3 x 10 13vg/kg、約2 x 10 13vg/kg至約6 x 10 13vg/kg、約2 x 10 13vg/kg至約5 x 10 13vg/kg,或約2 x 10 13vg/kg至約4 x 10 13vg/kg)之劑量投與病毒載體的患有龐貝病之患者投與普賴蘇濃,例如,以約0.1 mg/kg/劑至約2 mg/kg/劑之劑量且經由包括5 mg、10 mg、15 mg或30 mg及/或1 mg/天至約120 mg/天之單位劑型。 實例 9. 藉由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預防一歲或更小且患有龐貝病之人的轉胺酶升高或高膽紅素血症
使用本揭示案之組合物及方法,向先前例如以約1 x 10 13vg/kg至約3 x 10 14vg/kg (例如,約1 x 10 13vg/kg至約6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5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4 x 10 13vg/kg、約1 x 10 13vg/kg至約3 x 10 13vg/kg、約2 x 10 13vg/kg至約6 x 10 13vg/kg、約2 x 10 13vg/kg至約5 x 10 13vg/kg,或約2 x 10 13vg/kg至約4 x 10 13vg/kg)之劑量投與病毒載體之一歲或更小且患有龐貝病之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例如,普賴蘇濃)。例如以約0.1 mg/kg/劑至約2 mg/kg/劑之劑量且經由包括5 mg、10 mg、15 mg或30 mg及/或1 mg/天至約120 mg/天之單位劑型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在向患者投與包含編碼可操作地連接至MCK啟動子之GAA基因之核酸序列之假型AAV2/8載體(例如,病毒載體)後,在向患者投與包含編碼可操作地連接至MCK啟動子之GAA基因之核酸序列之假型AAV2/8載體(例如,病毒載體)後截至約24週(例如,截至約20週、16週、12週、8週或4週),患者展現之內源GAA活性為不患有龐貝病之相同性別及相似身體質量指數之人之內源GAA活性的約50%至約200%。 其他實施例
除上文所概述之章節以外,本揭示案之組合物及方法亦體現在以下列舉之實施例中: [1] 一種治療有需要之人類患者之龐貝病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i)治療有效量之編碼GAA之轉殖基因及(ii)抗轉胺酶升高劑。 [2] 一種減少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之肌肉組織中之糖原積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i)治療有效量之編碼GAA之轉殖基因及(ii)抗轉胺酶升高劑。 [3] 一種改良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之肺功能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i)治療有效量之編碼GAA之轉殖基因及(ii)抗轉胺酶升高劑。 [4] 一種增加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中之GAA表現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i)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及(ii)抗轉胺酶升高劑。 [5] 如實施例1至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藉由用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轉導向該患者投與該編碼GAA之轉殖基因。 [6] 如實施例1至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以在向該患者投與該轉殖基因或該病毒載體之48週(例如,之前48週或之後五周)內開始之一或多個(例如,一或多個、兩個或更多個、三個或更多個、四個或更多個、五個或更多個、六個或更多個、七個或更多個、八個或更多個、九個或更多個,或十個或更多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抗轉胺酶升高劑。 [7] 如實施例6之方法,其中以在向該患者投與該轉殖基因或該病毒載體之36週(例如,之前36週或之後四周)內開始之一或多個(例如,一或多個、兩個或更多個、三個或更多個、四個或更多個、五個或更多個、六個或更多個、七個或更多個、八個或更多個、九個或更多個,或十個或更多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抗轉胺酶升高劑。 [8] 如實施例6之方法,其中以在向該患者投與該轉殖基因或該病毒載體之24週(例如,之前24週或之後三周)內開始之一或多個(例如,一或多個、兩個或更多個、三個或更多個、四個或更多個、五個或更多個、六個或更多個、七個或更多個、八個或更多個、九個或更多個,或十個或更多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抗轉胺酶升高劑。 [9] 如實施例6之方法,其中以在向該患者投與該轉殖基因或該病毒載體之12週(例如,之前12週或之後兩周)內開始之一或多個(例如,一或多個、兩個或更多個、三個或更多個、四個或更多個、五個或更多個、六個或更多個、七個或更多個、八個或更多個、九個或更多個,或十個或更多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抗轉胺酶升高劑。 [10] 如實施例6之方法,其中以在向該患者投與該轉殖基因或該病毒載體之一週(例如,之前一週或之後一週、之前六天或之後六天、之前五天或之後五天、之前四天或之後四天、之前三天或之後三天、之前兩天或之後兩天,或之前一天或之後一天)內開始之一或多個(例如,一或多個、兩個或更多個、三個或更多個、四個或更多個、五個或更多個、六個或更多個、七個或更多個、八個或更多個、九個或更多個,或十個或更多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抗轉胺酶升高劑。 [11] 如實施例6之方法,其中以在向該患者投與該轉殖基因或該病毒載體同一天(例如,第24小時、第23小時、第22小時、第21小時、第20小時、第19小時、第18小時、第17小時、第16小時、第15小時、第14小時、第13小時、第12小時、第11小時、第10小時、第9小時、第8小時、第7小時、第6小時、第5小時、第4小時、第3小時、第2小時、第1小時、第60分鐘、第59分鐘、第58分鐘、第57分鐘、第56分鐘、第55分鐘、第50分鐘、第40分鐘、第30分鐘、第20分鐘、第10分鐘或同一分鐘)開始之一或多個(例如,一或多個、兩個或更多個、三個或更多個、四個或更多個、五個或更多個、六個或更多個、七個或更多個、八個或更多個、九個或更多個,或十個或更多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抗轉胺酶升高劑。 [12] 一種治療有需要且先前已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之人類患者之龐貝病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編碼GAA之轉殖基因。 [13] 一種減少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且先前已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之人類患者之肌肉組織中之糖原積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編碼GAA之轉殖基因。 [14] 一種改良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且先前已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之人類患者之肺功能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編碼GAA之轉殖基因。 [15] 一種增加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且先前已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之人類患者中之GAA表現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編碼GAA之轉殖基因。 [16] 如實施例12至1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藉由用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轉導向該患者投與該編碼GAA之轉殖基因。 [17] 如實施例5至11或1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以1 x 10 13vg/kg至3 x 10 14vg/kg之量(例如,1 x 10 13vg/kg至6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5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4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3 x 10 13vg/kg、2 x 10 13vg/kg至6 x 10 13vg/kg、2 x 10 13vg/kg至5 x 10 13vg/kg,或2 x 10 13vg/kg至4 x 10 13vg/kg,諸如以1 x 10 13vg/kg、1.1 x 10 13vg/kg、1.2 x 10 13vg/kg、1.3 x 10 13vg/kg、1.4 x 10 13vg/kg、1.5 x 10 13vg/kg、1.6 x 10 13vg/kg、1.7 x 10 13vg/kg、1.8 x 10 13vg/kg、1.9 x 10 13vg/kg、2 x 10 13vg/kg、2.1 x 10 13vg/kg、2.2 x 10 13vg/kg、2.3 x 10 13vg/kg、2.4 x 10 13vg/kg、2.5 x 10 13vg/kg、2.6 x 10 13vg/kg、2.7 x 10 13vg/kg、2.8 x 10 13vg/kg、2.9 x 10 13vg/kg、3 x 10 13vg/kg、3.1 x 10 13vg/kg、3.2 x 10 13vg/kg、3.3 x 10 13vg/kg、3.4 x 10 13vg/kg、3.5 x 10 13vg/kg、3.6 x 10 13vg/kg、3.7 x 10 13vg/kg、3.8 x 10 13vg/kg、3.9 x 10 13vg/kg、4 x 10 13vg/kg、4.1 x 10 13vg/kg、4.2 x 10 13vg/kg、4.3 x 10 13vg/kg、4.4 x 10 13vg/kg、4.5 x 10 13vg/kg、4.6 x 10 13vg/kg、4.7 x 10 13vg/kg、4.8 x 10 13vg/kg、4.9 x 10 13vg/kg、5 x 10 13vg/kg、5.1 x 10 13vg/kg、5.2 x 10 13vg/kg、5.3 x 10 13vg/kg、5.4 x 10 13vg/kg、5.5 x 10 13vg/kg、5.6 x 10 13vg/kg、5.7 x 10 13vg/kg、5.8 x 10 13vg/kg、5.9 x 10 13vg/kg、6 x 10 13vg/kg、6.1 x 10 13vg/kg、6.2 x 10 13vg/kg、6.3 x 10 13vg/kg、6.4 x 10 13vg/kg、6.5 x 10 13vg/kg、6.6 x 10 13vg/kg、6.7 x 10 13vg/kg、6.8 x 10 13vg/kg、6.9 x 10 13vg/kg、7 x 10 13vg/kg、7.1 x 10 13vg/kg、7.2 x 10 13vg/kg、7.3 x 10 13vg/kg、7.4 x 10 13vg/kg、7.5 x 10 13vg/kg、7.6 x 10 13vg/kg、7.7 x 10 13vg/kg、7.8 x 10 13vg/kg、7.9 x 10 13vg/kg、8 x 10 13vg/kg、8.1 x 10 13vg/kg、8.2 x 10 13vg/kg、8.3 x 10 13vg/kg、8.4 x 10 13vg/kg、8.5 x 10 13vg/kg、8.6 x 10 13vg/kg、8.7 x 10 13vg/kg、8.8 x 10 13vg/kg、8.9 x 10 13vg/kg、9 x 10 13vg/kg、9.1 x 10 13vg/kg、9.2 x 10 13vg/kg、9.3 x 10 13vg/kg、9.4 x 10 13vg/kg、9.5 x 10 13vg/kg、9.6 x 10 13vg/kg、9.7 x 10 13vg/kg、9.8 x 10 13vg/kg、9.9 x 10 13vg/kg、1 x 10 14vg/kg、1.1 x 10 14vg/kg、1.2 x 10 14vg/kg、1.3 x 10 14vg/kg、1.4 x 10 14vg/kg、1.5 x 10 14vg/kg、1.6 x 10 14vg/kg、1.7 x 10 14vg/kg、1.8 x 10 14vg/kg、1.9 x 10 14vg/kg、2 x 10 14vg/kg、2.1 x 10 14vg/kg、2.2 x 10 14vg/kg、2.3 x 10 14vg/kg、2.4 x 10 14vg/kg、2.5 x 10 14vg/kg、2.6 x 10 14vg/kg、2.7 x 10 14vg/kg、2.8 x 10 14vg/kg、2.9 x 10 14vg/kg或3 x 10 14vg/k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 [18] 如實施例17之方法,其中以1 x 10 14vg/kg至2 x 10 14vg/kg之量(例如,以1 x 10 14vg/kg、1.1 x 10 14vg/kg、1.2 x 10 14vg/kg、1.3 x 10 14vg/kg、1.4 x 10 14vg/kg、1.5 x 10 14vg/kg、1.6 x 10 14vg/kg、1.7 x 10 14vg/kg、1.8 x 10 14vg/kg、1.9 x 10 14vg/kg或2 x 10 14vg/k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 [19] 如實施例1至1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在投與該轉殖基因或該病毒載體時為一歲或更大(例如,2歲或更大、3歲或更大、4歲或更大、5歲或更大、6歲或更大、7歲或更大、8歲或更大、9歲或更大、10歲或更大、15歲或更大、20歲或更大、30歲或更大,或40個月或更大)。 [20] 如實施例19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在投與該轉殖基因或該病毒載體時為18歲或更大(例如,19歲或更大、20歲或更大、25歲或更大、30歲或更大、40歲或更大,或50歲或更大)。 [21] 如實施例1至2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在投與該轉殖基因或該病毒載體時為1歲至40歲(例如,1歲至35歲、2歲至30歲、3歲至25歲、4歲至20歲,或18歲)。 [22] 如實施例1至21中任一項之方法,該方法進一步包括監測該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 [23] 如實施例22之方法,其中藉由評估自該患者獲得之血液樣品中之參數來監測該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其中該參數高於參考水準之發現將該患者鑑定為患有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 [24] 如實施例23之方法,其中該參數包括該血液樣品中天冬胺酸胺基轉移酶或丙胺酸胺基轉移酶之水準。 [25] 一種治療有需要之人類患者之龐貝病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a) 向該患者投與編碼GAA之轉殖基因, (b) 監測該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且若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 (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26] 一種減少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之肌肉組織中之糖原積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a) 向該患者投與編碼GAA之轉殖基因, (b) 監測該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且若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 (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27] 一種改良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之肺功能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a) 向該患者投與編碼GAA之轉殖基因, (b) 監測該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且若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 (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28] 一種增加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中之GAA表現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a) 向該患者投與編碼GAA之轉殖基因, (b) 監測該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且若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 (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29] 如實施例25至2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藉由用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轉導向該患者投與該編碼GAA之轉殖基因。 [30] 一種治療有需要之人類患者之龐貝病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a) 向該患者投與編碼GAA之轉殖基因, (b) 確定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及 (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31] 一種減少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之肌肉組織中之糖原積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a) 向該患者投與編碼GAA之轉殖基因, (b) 確定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 症狀,及 (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32] 一種改良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之肺功能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a) 向該患者投與編碼GAA之轉殖基因, (b) 確定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 症狀,及 (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33] 一種增加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中之GAA表現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a) 向該患者投與編碼GAA之轉殖基因, (b) 確定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 症狀,及 (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34] 如實施例29至3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藉由用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轉導向該患者投與該編碼GAA之轉殖基因。 [35] 如實施例29至3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以1 x 10 13vg/kg至3 x 10 14vg/kg之量(例如,1 x 10 13vg/kg至6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5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4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3 x 10 13vg/kg、2 x 10 13vg/kg至6 x 10 13vg/kg、2 x 10 13vg/kg至5 x 10 13vg/kg,或2 x 10 13vg/kg至4 x 10 13vg/kg,諸如以1 x 10 13vg/kg、1.1 x 10 13vg/kg、1.2 x 10 13vg/kg、1.3 x 10 13vg/kg、1.4 x 10 13vg/kg、1.5 x 10 13vg/kg、1.6 x 10 13vg/kg、1.7 x 10 13vg/kg、1.8 x 10 13vg/kg、1.9 x 10 13vg/kg、2 x 10 13vg/kg、2.1 x 10 13vg/kg、2.2 x 10 13vg/kg、2.3 x 10 13vg/kg、2.4 x 10 13vg/kg、2.5 x 10 13vg/kg、2.6 x 10 13vg/kg、2.7 x 10 13vg/kg、2.8 x 10 13vg/kg、2.9 x 10 13vg/kg、3 x 10 13vg/kg、3.1 x 10 13vg/kg、3.2 x 10 13vg/kg、3.3 x 10 13vg/kg、3.4 x 10 13vg/kg、3.5 x 10 13vg/kg、3.6 x 10 13vg/kg、3.7 x 10 13vg/kg、3.8 x 10 13vg/kg、3.9 x 10 13vg/kg、4 x 10 13vg/kg、4.1 x 10 13vg/kg、4.2 x 10 13vg/kg、4.3 x 10 13vg/kg、4.4 x 10 13vg/kg、4.5 x 10 13vg/kg、4.6 x 10 13vg/kg、4.7 x 10 13vg/kg、4.8 x 10 13vg/kg、4.9 x 10 13vg/kg、5 x 10 13vg/kg、5.1 x 10 13vg/kg、5.2 x 10 13vg/kg、5.3 x 10 13vg/kg、5.4 x 10 13vg/kg、5.5 x 10 13vg/kg、5.6 x 10 13vg/kg、5.7 x 10 13vg/kg、5.8 x 10 13vg/kg、5.9 x 10 13vg/kg、6 x 10 13vg/kg、6.1 x 10 13vg/kg、6.2 x 10 13vg/kg、6.3 x 10 13vg/kg、6.4 x 10 13vg/kg、6.5 x 10 13vg/kg、6.6 x 10 13vg/kg、6.7 x 10 13vg/kg、6.8 x 10 13vg/kg、6.9 x 10 13vg/kg、7 x 10 13vg/kg、7.1 x 10 13vg/kg、7.2 x 10 13vg/kg、7.3 x 10 13vg/kg、7.4 x 10 13vg/kg、7.5 x 10 13vg/kg、7.6 x 10 13vg/kg、7.7 x 10 13vg/kg、7.8 x 10 13vg/kg、7.9 x 10 13vg/kg、8 x 10 13vg/kg、8.1 x 10 13vg/kg、8.2 x 10 13vg/kg、8.3 x 10 13vg/kg、8.4 x 10 13vg/kg、8.5 x 10 13vg/kg、8.6 x 10 13vg/kg、8.7 x 10 13vg/kg、8.8 x 10 13vg/kg、8.9 x 10 13vg/kg、9 x 10 13vg/kg、9.1 x 10 13vg/kg、9.2 x 10 13vg/kg、9.3 x 10 13vg/kg、9.4 x 10 13vg/kg、9.5 x 10 13vg/kg、9.6 x 10 13vg/kg、9.7 x 10 13vg/kg、9.8 x 10 13vg/kg、9.9 x 10 13vg/kg、1 x 10 14vg/kg、1.1 x 10 14vg/kg、1.2 x 10 14vg/kg、1.3 x 10 14vg/kg、1.4 x 10 14vg/kg、1.5 x 10 14vg/kg、1.6 x 10 14vg/kg、1.7 x 10 14vg/kg、1.8 x 10 14vg/kg、1.9 x 10 14vg/kg、2 x 10 14vg/kg、2.1 x 10 14vg/kg、2.2 x 10 14vg/kg、2.3 x 10 14vg/kg、2.4 x 10 14vg/kg、2.5 x 10 14vg/kg、2.6 x 10 14vg/kg、2.7 x 10 14vg/kg、2.8 x 10 14vg/kg、2.9 x 10 14vg/kg或3 x 10 14vg/k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 [36] 如實施例35之方法,其中以1 x 10 14vg/kg至2 x 10 14vg/kg之量(例如,以1 x 10 14vg/kg、1.1 x 10 14vg/kg、1.2 x 10 14vg/kg、1.3 x 10 14vg/kg、1.4 x 10 14vg/kg、1.5 x 10 14vg/kg、1.6 x 10 14vg/kg、1.7 x 10 14vg/kg、1.8 x 10 14vg/kg、1.9 x 10 14vg/kg或2 x 10 14vg/k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 [37] 如實施例36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在投與該轉殖基因或該病毒載體時為一歲或更大(例如,2歲或更大、3歲或更大、4歲或更大、5歲或更大、6歲或更大、7歲或更大、8歲或更大、9歲或更大、10歲或更大、15歲或更大、20歲或更大、30歲或更大,或40個月或更大)。 [38] 如實施例36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在投與該轉殖基因或該病毒載體時為18歲或更大(例如,19歲或更大、20歲或更大、25歲或更大、30歲或更大、40歲或更大,或50歲或更大)。 [39] 如實施例25至3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在投與該轉殖基因或該病毒載體時為1歲至40歲(例如,1歲至35歲、2歲至30歲、3歲至25歲、4歲至20歲,或18歲)。 [40] 一種治療有需要之人類患者之龐貝病的方法,該人類患者為一歲或更大(例如,2歲或更大、3歲或更大、4歲或更大、5歲或更大、6歲或更大、7歲或更大、8歲或更大、9歲或更大、10歲或更大、15歲或更大、20歲或更大、30歲或更大,或40個月或更大),該方法包括: (a) 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編碼GAA之轉殖基因, (b) 監測該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且若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 (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41] 一種減少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之肌肉組織中之糖原積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a) 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編碼GAA之轉殖基因, (b) 監測該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且若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 (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42] 一種改良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之肺功能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a) 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編碼GAA之轉殖基因, (b) 監測該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且若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 (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43] 一種增加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中之GAA表現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a) 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編碼GAA之轉殖基因, (b) 監測該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且若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 (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44] 如實施例40至4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藉由用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轉導向該患者投與該編碼GAA之轉殖基因。 [45] 一種治療有需要之人類患者之龐貝病的方法,該人類患者為一歲或更大(例如,2歲或更大、3歲或更大、4歲或更大、5歲或更大、6歲或更大、7歲或更大、8歲或更大、9歲或更大、10歲或更大、15歲或更大、20歲或更大、30歲或更大,或40個月或更大),該方法包括: (a) 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編碼GAA之轉殖基因, (b) 確定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及 (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46] 一種減少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之肌肉組織中之糖原積累的方法,該人類患者為一歲或更大(例如,2歲或更大、3歲或更大、4歲或更大、5歲或更大、6歲或更大、7歲或更大、8歲或更大、9歲或更大、10歲或更大、15歲或更大、20歲或更大、30歲或更大,或40個月或更大),該方法包括: (a) 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編碼GAA之轉殖基因, (b) 確定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及 (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47] 一種改良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之肺功能的方法,該人類患者為一歲或更大(例如,2歲或更大、3歲或更大、4歲或更大、5歲或更大、6歲或更大、7歲或更大、8歲或更大、9歲或更大、10歲或更大、15歲或更大、20歲或更大、30歲或更大,或40個月或更大),該方法包括: (a) 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編碼GAA之轉殖基因, (b) 確定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及 (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48] 一種增加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中之GAA表現的方法,該人類患者為一歲或更大(例如,2歲或更大、3歲或更大、4歲或更大、5歲或更大、6歲或更大、7歲或更大、8歲或更大、9歲或更大、10歲或更大、15歲或更大、20歲或更大、30歲或更大,或40個月或更大),該方法包括: (a) 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編碼GAA之轉殖基因, (b) 確定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及 (c) (i)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ii)向該患者再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抗轉胺酶升高劑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抗轉胺酶升高劑之劑量及/或頻率。 [49] 如實施例40至4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藉由用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轉導向該患者投與該編碼GAA之轉殖基因。 [50] 如實施例49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在投與該轉殖基因或該病毒載體時為一歲或更大(例如,2歲或更大、3歲或更大、4歲或更大、5歲或更大、6歲或更大、7歲或更大、8歲或更大、9歲或更大、10歲或更大、15歲或更大、20歲或更大、30歲或更大,或40個月或更大)。 [51] 如實施例40至5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在投與該轉殖基因或該病毒載體時為1歲至40歲(例如,1歲至35歲、2歲至30歲、3歲至25歲、4歲至20歲,或18歲)。 [52] 如實施例44或49至5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以1 x 10 13vg/kg至3 x 10 14vg/kg之量(1 x 10 13vg/kg至6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5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4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3 x 10 13vg/kg、2 x 10 13vg/kg至6 x 10 13vg/kg、2 x 10 13vg/kg至5 x 10 13vg/kg,或2 x 10 13vg/kg至4 x 10 13vg/kg,諸如以1 x 10 13vg/kg、1.1 x 10 13vg/kg、1.2 x 10 13vg/kg、1.3 x 10 13vg/kg、1.4 x 10 13vg/kg、1.5 x 10 13vg/kg、1.6 x 10 13vg/kg、1.7 x 10 13vg/kg、1.8 x 10 13vg/kg、1.9 x 10 13vg/kg、2 x 10 13vg/kg、2.1 x 10 13vg/kg、2.2 x 10 13vg/kg、2.3 x 10 13vg/kg、2.4 x 10 13vg/kg、2.5 x 10 13vg/kg、2.6 x 10 13vg/kg、2.7 x 10 13vg/kg、2.8 x 10 13vg/kg、2.9 x 10 13vg/kg、3 x 10 13vg/kg、3.1 x 10 13vg/kg、3.2 x 10 13vg/kg、3.3 x 10 13vg/kg、3.4 x 10 13vg/kg、3.5 x 10 13vg/kg、3.6 x 10 13vg/kg、3.7 x 10 13vg/kg、3.8 x 10 13vg/kg、3.9 x 10 13vg/kg、4 x 10 13vg/kg、4.1 x 10 13vg/kg、4.2 x 10 13vg/kg、4.3 x 10 13vg/kg、4.4 x 10 13vg/kg、4.5 x 10 13vg/kg、4.6 x 10 13vg/kg、4.7 x 10 13vg/kg、4.8 x 10 13vg/kg、4.9 x 10 13vg/kg、5 x 10 13vg/kg、5.1 x 10 13vg/kg、5.2 x 10 13vg/kg、5.3 x 10 13vg/kg、5.4 x 10 13vg/kg、5.5 x 10 13vg/kg、5.6 x 10 13vg/kg、5.7 x 10 13vg/kg、5.8 x 10 13vg/kg、5.9 x 10 13vg/kg、6 x 10 13vg/kg、6.1 x 10 13vg/kg、6.2 x 10 13vg/kg、6.3 x 10 13vg/kg、6.4 x 10 13vg/kg、6.5 x 10 13vg/kg、6.6 x 10 13vg/kg、6.7 x 10 13vg/kg、6.8 x 10 13vg/kg、6.9 x 10 13vg/kg、7 x 10 13vg/kg、7.1 x 10 13vg/kg、7.2 x 10 13vg/kg、7.3 x 10 13vg/kg、7.4 x 10 13vg/kg、7.5 x 10 13vg/kg、7.6 x 10 13vg/kg、7.7 x 10 13vg/kg、7.8 x 10 13vg/kg、7.9 x 10 13vg/kg、8 x 10 13vg/kg、8.1 x 10 13vg/kg、8.2 x 10 13vg/kg、8.3 x 10 13vg/kg、8.4 x 10 13vg/kg、8.5 x 10 13vg/kg、8.6 x 10 13vg/kg、8.7 x 10 13vg/kg、8.8 x 10 13vg/kg、8.9 x 10 13vg/kg、9 x 10 13vg/kg、9.1 x 10 13vg/kg、9.2 x 10 13vg/kg、9.3 x 10 13vg/kg、9.4 x 10 13vg/kg、9.5 x 10 13vg/kg、9.6 x 10 13vg/kg、9.7 x 10 13vg/kg、9.8 x 10 13vg/kg、9.9 x 10 13vg/kg、1 x 10 14vg/kg、1.1 x 10 14vg/kg、1.2 x 10 14vg/kg、1.3 x 10 14vg/kg、1.4 x 10 14vg/kg、1.5 x 10 14vg/kg、1.6 x 10 14vg/kg、1.7 x 10 14vg/kg、1.8 x 10 14vg/kg、1.9 x 10 14vg/kg、2 x 10 14vg/kg、2.1 x 10 14vg/kg、2.2 x 10 14vg/kg、2.3 x 10 14vg/kg、2.4 x 10 14vg/kg、2.5 x 10 14vg/kg、2.6 x 10 14vg/kg、2.7 x 10 14vg/kg、2.8 x 10 14vg/kg、2.9 x 10 14vg/kg或3 x 10 14vg/k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 [53] 如實施例52之方法,其中以1 x 10 14vg/kg至2 x 10 14vg/kg之量(例如,以1 x 10 14vg/kg、1.1 x 10 14vg/kg、1.2 x 10 14vg/kg、1.3 x 10 14vg/kg、1.4 x 10 14vg/kg、1.5 x 10 14vg/kg、1.6 x 10 14vg/kg、1.7 x 10 14vg/kg、1.8 x 10 14vg/kg、1.9 x 10 14vg/kg或2 x 10 14vg/k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 [54] 一種治療或預防患有龐貝病且先前已投與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人類患者之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55] 一種治療或預防患有龐貝病且先前已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之人類患者之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56] 如實施例55之方法,其中以1 x 10 13vg/kg至6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5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4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3 x 10 13vg/kg、2 x 10 13vg/kg至6 x 10 13vg/kg、2 x 10 13vg/kg至5 x 10 13vg/kg或2 x 10 13vg/kg至4 x 10 13vg/kg之量,諸如以1 x 10 13vg/kg、1.1 x 10 13vg/kg、1.2 x 10 13vg/kg、1.3 x 10 13vg/kg、1.4 x 10 13vg/kg、1.5 x 10 13vg/kg、1.6 x 10 13vg/kg、1.7 x 10 13vg/kg、1.8 x 10 13vg/kg、1.9 x 10 13vg/kg、2 x 10 13vg/kg、2.1 x 10 13vg/kg、2.2 x 10 13vg/kg、2.3 x 10 13vg/kg、2.4 x 10 13vg/kg、2.5 x 10 13vg/kg、2.6 x 10 13vg/kg、2.7 x 10 13vg/kg、2.8 x 10 13vg/kg、2.9 x 10 13vg/kg、3 x 10 13vg/kg、3.1 x 10 13vg/kg、3.2 x 10 13vg/kg、3.3 x 10 13vg/kg、3.4 x 10 13vg/kg、3.5 x 10 13vg/kg、3.6 x 10 13vg/kg、3.7 x 10 13vg/kg、3.8 x 10 13vg/kg、3.9 x 10 13vg/kg、4 x 10 13vg/kg、4.1 x 10 13vg/kg、4.2 x 10 13vg/kg、4.3 x 10 13vg/kg、4.4 x 10 13vg/kg、4.5 x 10 13vg/kg、4.6 x 10 13vg/kg、4.7 x 10 13vg/kg、4.8 x 10 13vg/kg、4.9 x 10 13vg/kg、5 x 10 13vg/kg、5.1 x 10 13vg/kg、5.2 x 10 13vg/kg、5.3 x 10 13vg/kg、5.4 x 10 13vg/kg、5.5 x 10 13vg/kg、5.6 x 10 13vg/kg、5.7 x 10 13vg/kg、5.8 x 10 13vg/kg、5.9 x 10 13vg/kg、6 x 10 13vg/kg、6.1 x 10 13vg/kg、6.2 x 10 13vg/kg、6.3 x 10 13vg/kg、6.4 x 10 13vg/kg、6.5 x 10 13vg/kg、6.6 x 10 13vg/kg、6.7 x 10 13vg/kg、6.8 x 10 13vg/kg、6.9 x 10 13vg/kg、7 x 10 13vg/kg、7.1 x 10 13vg/kg、7.2 x 10 13vg/kg、7.3 x 10 13vg/kg、7.4 x 10 13vg/kg、7.5 x 10 13vg/kg、7.6 x 10 13vg/kg、7.7 x 10 13vg/kg、7.8 x 10 13vg/kg、7.9 x 10 13vg/kg、8 x 10 13vg/kg、8.1 x 10 13vg/kg、8.2 x 10 13vg/kg、8.3 x 10 13vg/kg、8.4 x 10 13vg/kg、8.5 x 10 13vg/kg、8.6 x 10 13vg/kg、8.7 x 10 13vg/kg、8.8 x 10 13vg/kg、8.9 x 10 13vg/kg、9 x 10 13vg/kg、9.1 x 10 13vg/kg、9.2 x 10 13vg/kg、9.3 x 10 13vg/kg、9.4 x 10 13vg/kg、9.5 x 10 13vg/kg、9.6 x 10 13vg/kg、9.7 x 10 13vg/kg、9.8 x 10 13vg/kg、9.9 x 10 13vg/kg、1 x 10 14vg/kg、1.1 x 10 14vg/kg、1.2 x 10 14vg/kg、1.3 x 10 14vg/kg、1.4 x 10 14vg/kg、1.5 x 10 14vg/kg、1.6 x 10 14vg/kg、1.7 x 10 14vg/kg、1.8 x 10 14vg/kg、1.9 x 10 14vg/kg、2 x 10 14vg/kg、2.1 x 10 14vg/kg、2.2 x 10 14vg/kg、2.3 x 10 14vg/kg、2.4 x 10 14vg/kg、2.5 x 10 14vg/kg、2.6 x 10 14vg/kg、2.7 x 10 14vg/kg、2.8 x 10 14vg/kg、2.9 x 10 14vg/kg或3 x 10 14vg/k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 [57] 如實施例56之方法,其中以1 x 10 14vg/kg至2 x 10 14vg/kg之量(例如,以1 x 10 14vg/kg、1.1 x 10 14vg/kg、1.2 x 10 14vg/kg、1.3 x 10 14vg/kg、1.4 x 10 14vg/kg、1.5 x 10 14vg/kg、1.6 x 10 14vg/kg、1.7 x 10 14vg/kg、1.8 x 10 14vg/kg、1.9 x 10 14vg/kg或2 x 10 14vg/k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 [58] 如實施例57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在投與該轉殖基因或該病毒載體時為一歲或更大(例如,2歲或更大、3歲或更大、4歲或更大、5歲或更大、6歲或更大、7歲或更大、8歲或更大、9歲或更大、10歲或更大、15歲或更大、20歲或更大、30歲或更大,或40個月或更大)。 [59] 如實施例58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在投與該轉殖基因或該病毒載體時為18歲或更大(例如,19歲或更大、20歲或更大、25歲或更大、30歲或更大、40歲或更大,或50歲或更大)。 [60] 如實施例54至5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在投與該轉殖基因或該病毒載體時為1歲至40歲(例如,1歲至35歲、2歲至30歲、3歲至25歲、4歲至20歲,或18歲)。 [61] 一種治療或預防人類患者之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的方法,該人類患者患有龐貝病,先前已投與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且在投與該轉殖基因時為一歲或更大(例如,2歲或更大、3歲或更大、4歲或更大、5歲或更大、6歲或更大、7歲或更大、8歲或更大、9歲或年齡、10歲或更大、15歲或更大、20歲或更大、30歲或更大,或40個月或更大),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抗轉胺酶升高劑。 [62] 一種治療或預防人類患者之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的方法,該人類患者患有龐貝病,先前已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且在投與該轉殖基因或該病毒載體時為一歲或更大(例如,2歲或更大、3歲或更大、4歲或更大、5歲或更大、6歲或更大、7歲或更大、8歲或更大、9歲或年齡、10歲或更大、15歲或更大、20歲或更大、30歲或更大,或40個月或更大)。 [63] 如實施例62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在投與該轉殖基因或該病毒載體時為18歲或更大(例如,19歲或更大、20歲或更大、25歲或更大、30歲或更大、40歲或更大,或50歲或更大)。 [64] 如實施例61或62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在投與該轉殖基因或該病毒載體時為1歲至40歲(例如,1歲至35歲、2歲至30歲、3歲至25歲、4歲至20歲,或18歲)。 [65] 如實施例62至6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以1 x 10 13vg/kg至3 x 10 14vg/kg之量(1 x 10 13vg/kg至6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5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4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3 x 10 13vg/kg、2 x 10 13vg/kg至6 x 10 13vg/kg、2 x 10 13vg/kg至5 x 10 13vg/kg,或2 x 10 13vg/kg至4 x 10 13vg/kg,諸如以1 x 10 13vg/kg、1.1 x 10 13vg/kg、1.2 x 10 13vg/kg、1.3 x 10 13vg/kg、1.4 x 10 13vg/kg、1.5 x 10 13vg/kg、1.6 x 10 13vg/kg、1.7 x 10 13vg/kg、1.8 x 10 13vg/kg、1.9 x 10 13vg/kg、2 x 10 13vg/kg、2.1 x 10 13vg/kg、2.2 x 10 13vg/kg、2.3 x 10 13vg/kg、2.4 x 10 13vg/kg、2.5 x 10 13vg/kg、2.6 x 10 13vg/kg、2.7 x 10 13vg/kg、2.8 x 10 13vg/kg、2.9 x 10 13vg/kg、3 x 10 13vg/kg、3.1 x 10 13vg/kg、3.2 x 10 13vg/kg、3.3 x 10 13vg/kg、3.4 x 10 13vg/kg、3.5 x 10 13vg/kg、3.6 x 10 13vg/kg、3.7 x 10 13vg/kg、3.8 x 10 13vg/kg、3.9 x 10 13vg/kg、4 x 10 13vg/kg、4.1 x 10 13vg/kg、4.2 x 10 13vg/kg、4.3 x 10 13vg/kg、4.4 x 10 13vg/kg、4.5 x 10 13vg/kg、4.6 x 10 13vg/kg、4.7 x 10 13vg/kg、4.8 x 10 13vg/kg、4.9 x 10 13vg/kg、5 x 10 13vg/kg、5.1 x 10 13vg/kg、5.2 x 10 13vg/kg、5.3 x 10 13vg/kg、5.4 x 10 13vg/kg、5.5 x 10 13vg/kg、5.6 x 10 13vg/kg、5.7 x 10 13vg/kg、5.8 x 10 13vg/kg、5.9 x 10 13vg/kg、6 x 10 13vg/kg、6.1 x 10 13vg/kg、6.2 x 10 13vg/kg、6.3 x 10 13vg/kg、6.4 x 10 13vg/kg、6.5 x 10 13vg/kg、6.6 x 10 13vg/kg、6.7 x 10 13vg/kg、6.8 x 10 13vg/kg、6.9 x 10 13vg/kg、7 x 10 13vg/kg、7.1 x 10 13vg/kg、7.2 x 10 13vg/kg、7.3 x 10 13vg/kg、7.4 x 10 13vg/kg、7.5 x 10 13vg/kg、7.6 x 10 13vg/kg、7.7 x 10 13vg/kg、7.8 x 10 13vg/kg、7.9 x 10 13vg/kg、8 x 10 13vg/kg、8.1 x 10 13vg/kg、8.2 x 10 13vg/kg、8.3 x 10 13vg/kg、8.4 x 10 13vg/kg、8.5 x 10 13vg/kg、8.6 x 10 13vg/kg、8.7 x 10 13vg/kg、8.8 x 10 13vg/kg、8.9 x 10 13vg/kg、9 x 10 13vg/kg、9.1 x 10 13vg/kg、9.2 x 10 13vg/kg、9.3 x 10 13vg/kg、9.4 x 10 13vg/kg、9.5 x 10 13vg/kg、9.6 x 10 13vg/kg、9.7 x 10 13vg/kg、9.8 x 10 13vg/kg、9.9 x 10 13vg/kg、1 x 10 14vg/kg、1.1 x 10 14vg/kg、1.2 x 10 14vg/kg、1.3 x 10 14vg/kg、1.4 x 10 14vg/kg、1.5 x 10 14vg/kg、1.6 x 10 14vg/kg、1.7 x 10 14vg/kg、1.8 x 10 14vg/kg、1.9 x 10 14vg/kg、2 x 10 14vg/kg、2.1 x 10 14vg/kg、2.2 x 10 14vg/kg、2.3 x 10 14vg/kg、2.4 x 10 14vg/kg、2.5 x 10 14vg/kg、2.6 x 10 14vg/kg、2.7 x 10 14vg/kg、2.8 x 10 14vg/kg、2.9 x 10 14vg/kg或3 x 10 14vg/k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 [66] 如實施例65之方法,其中以1 x 10 14vg/kg至2 x 10 14vg/kg之量(例如,以1 x 10 14vg/kg、1.1 x 10 14vg/kg、1.2 x 10 14vg/kg、1.3 x 10 14vg/kg、1.4 x 10 14vg/kg、1.5 x 10 14vg/kg、1.6 x 10 14vg/kg、1.7 x 10 14vg/kg、1.8 x 10 14vg/kg、1.9 x 10 14vg/kg或2 x 10 14vg/k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 [67] 如實施例1至60及64至6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以包含該量之單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轉殖基因或該病毒載體。 [68] 如實施例1至60及64至6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以兩個或更多個(例如,兩個或更多個、三個或更多個、四個或更多個、五個或更多個、六個或更多個、七個或更多個、八個或更多個、九個或更多個,或十個或更多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轉殖基因或該病毒載體,該等劑量合在一起包含該量。 [69] 如實施例1至60及64至6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以兩個或更多個(例如,兩個或更多個、三個或更多個、四個或更多個、五個或更多個、六個或更多個、七個或更多個、八個或更多個、九個或更多個,或十個或更多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轉殖基因或該病毒載體,該等劑量各自個別地包含該量。 [70] 如實施例68至69之方法,其中該兩個或更多個(例如,兩個或更多個、三個或更多個、四個或更多個、五個或更多個、六個或更多個、七個或更多個、八個或更多個、九個或更多個,或十個或更多個)劑量彼此間隔一年或更長時間(例如,一年或更長時間、兩年或更長時間、三年或更長時間、四年或更長時間,或五年或更長時間)。 [71] 如實施例68及69之方法,其中該兩個或更多個劑量在彼此之12個月內(例如,12個月內、11個月內、10個月內、9個月內、8個月內、7個月內、6個月內、5個月內、4個月內、3個月內、2個月內或1個月內)向該患者投與。 [72] 如實施例1至7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病毒載體係選自由腺相關病毒(AAV)、腺病毒、慢病毒、反轉錄病毒、痘病毒、桿狀病毒、單純疱疹病毒、牛痘病毒及合成病毒組成之群。 [73] 如實施例72之方法,其中該病毒載體為AAV。 [74] 如實施例73之方法,其中該AAV為AAV1、AAV2、AAV3、AAV4、AAV5、AAV6、AAV7、AAV8、AAV9、AAVrh10或AAVrh74血清型。 [75] 如實施例73之方法,其中該病毒載體為假型AAV。 [76] 如實施例75之方法,其中該假型AAV為AAV2/9。 [77] 如實施例76之方法,其中該假型AAV為AAV2/8。 [78] 如實施例1至7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編碼GAA之轉殖基因可操作地連接至誘導肌肉及/或神經元細胞中該轉殖基因之表現的啟動子。 [79] 如實施例78之方法,其中該啟動子為肌肉MCK啟動子、MCK啟動子、雞β肌動蛋白啟動子、CMV啟動子、肌球蛋白輕鏈-2啟動子、α肌動蛋白啟動子、肌鈣蛋白1啟動子、Na +/Ca 2+交換啟動子、肌肉萎縮蛋白啟動子、α7整聯蛋白啟動子、腦利尿鈉肽啟動子、α B-水晶體蛋白/小熱休克蛋白啟動子、α肌球蛋白重鏈啟動子或心房利尿鈉因子啟動子。 [80] 如實施例1至7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經由靜脈內、肌內、皮內或皮下投與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 [81] 如實施例1至8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轉胺酶升高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皮質類固醇、膽酸、法尼醇X受體(FXR)配位體、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19 (FGF-19)模擬物、Takeda-G蛋白受體5 (TGR5)促效劑、過氧化體增殖物活化受體(PPAR)促效劑、PPAR-α促效劑、PPAR-δ促效劑、雙重PPAR-α及PPAR-δ促效劑、頂端鈉依賴性皮質類固醇轉運蛋白(ASBT)抑制劑、免疫調節藥物、抗纖維化療法及菸鹼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抑制劑。 [82]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皮質類固醇為皮質酮。 [83]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皮質類固醇為普賴蘇。 [84]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皮質類固醇為普賴蘇濃。 [85]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皮質類固醇為甲基普賴蘇濃。 [86]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皮質類固醇為地塞米松。 [87]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皮質類固醇為倍他米松。 [88]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皮質類固醇為氫皮質酮。 [89]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膽酸為熊去氧膽酸。 [90]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膽酸為去甲熊去氧膽酸。 [91]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FXR配位體為奧貝膽酸。 [92]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FXR配位體為西洛法索。 [93]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FXR配位體為特罗法索。 [94]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FXR配位體為視網酸。 [95]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FXR配位體為EDP-305。 [96]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FGF-19模擬物為奧達夫明。 [97]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TGR5促效劑為INT-777。 [98]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TGR5促效劑為INT-767。 [99]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PPAR促效劑為苯扎貝特。 [100]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PPAR促效劑為司拉德帕。 [101]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PPAR促效劑為艾拉贝諾。 [102]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PPAR-α促效劑為非諾貝特。 [103]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PPAR-δ促效劑為司拉德帕。 [104]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雙重PPAR-α及PPAR-δ促效劑為艾拉菲諾。 [105]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ASBT抑制劑為奥维昔巴特。 [106]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ASBT抑制劑為马昔巴特。 [107]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ASBT抑制劑為利奈昔巴特。 [108]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免疫調節藥物為利妥昔單抗。 [109]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免疫調節藥物為阿巴西普。 [110]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免疫調節藥物為優特克單抗。 [111]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免疫調節藥物為英夫利昔單抗。 [112]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免疫調節藥物為巴瑞替尼。 [113]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免疫調節藥物為FFP-104。 [114]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抗纖維化療法為維生素D受體促效劑。 [115]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抗纖維化療法為辛妥珠單抗。 [116]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NOX抑制劑為塞塔那昔布。 [117] 如實施例81之方法,其中該皮質類固醇為普賴蘇濃。 [118] 如實施例81至88或117之方法,其中以單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119] 如實施例81至88或117之方法,其中以複數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120] 如實施例118或119之方法,其中以0.1 mg/kg/劑至2 mg/kg/劑(例如,0.2 mg/kg/劑至1.9 mg/kg/劑、0.3 mg/kg/劑至1.8 mg/kg/劑、0.4 mg/kg/劑至1.7 mg/kg/劑、0.5 mg/kg/劑至1.6 mg/kg/劑、1 mg/kg/劑至1.5 mg/kg/劑)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121] 如實施例120之方法,其中以0.5 mg/kg/劑、1 mg/kg/劑或2 mg/kg/劑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122] 如實施例118或119之方法,其中以1 mg至120 mg (例如,2 mg至119 mg、3 mg至118 mg、4 mg至117 mg、5 mg至116 mg、10 mg至115 mg、20 mg至110 mg、30 mg至100 mg、40 mg至90 mg、50 mg至80 mg,或60 mg至70 m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123] 如實施例122之方法,其中以30 m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124] 如實施例122之方法,其中以60 m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125] 如實施例122之方法,其中以120 m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126] 如實施例81至88及117至125之方法,其中以每天、每週或每月一或多個(例如,一或多個、兩個或更多個、三個或更多個、四個或更多個、五個或更多個、六個或更多個、七個或更多個、八個或更多個、九個或更多個,或十個或更多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127] 如實施例126之方法,其中以每天一或多個(例如,一或多個、兩個或更多個、三個或更多個、四個或更多個、五個或更多個、六個或更多個、七個或更多個、八個或更多個、九個或更多個,或十個或更多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128] 如實施例127之方法,其中以每天一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129] 如實施例127之方法,其中以每天兩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130] 如實施例127之方法,其中以每天三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131] 如實施例127之方法,其中以每天四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132] 如實施例127之方法,其中以每天五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133] 如實施例118至13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以1 mg/天至120 mg/天(例如,2 mg/天至119 mg/天、3 mg/天至118 mg/天、4 mg/天至117 mg/天、5 mg/天至116 mg/天、10 mg/天至115 mg/天、20 mg/天至110 mg/天、30 mg/天至100 mg/天、40 mg/天至90 mg/天、50 mg/天至80 mg/天,或60 mg/天至70 mg/天)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134] 如實施例133之方法,其中以30 mg/天至60 mg/天(例如,30 mg/天、30.1 mg/天、30.2 mg/天、30.3 mg/天、30.4 mg/天、30.5 mg/天、30.6 mg/天、30.7 mg/天、30.8 mg/天、30.9 mg/天、31 mg/天、32 mg/天、233 mg/天、34 mg/天、35 mg/天、36 mg/天、37 mg/天、38 mg/天、39 mg/天、40 mg/天、41 mg/天、42 mg/天、43 mg/天、44 mg/天、45 mg/天、46 mg/天、47 mg/天、48 mg/天、49 mg/天、50 mg/天、51 mg/天、52 mg/天、53 mg/天、54 mg/天、55 mg/天、56 mg/天、57 mg/天、58 mg/天、59 mg/天或60 mg/天)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135] 如實施例81至13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以30 mg/天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136] 如實施例122之方法,其中以60 mg/天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137] 如實施例122之方法,其中以120 mg/天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138] 如實施例118至13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經由包含5 mg該皮質類固醇之單位劑型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139] 如實施例118至13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經由包含10 mg該皮質類固醇之單位劑型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140] 如實施例118至13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經由包含15 mg該皮質類固醇之單位劑型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141] 如實施例118至13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經由包含30 mg該皮質類固醇之單位劑型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142] 如實施例118至14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經由經口投與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143] 如實施例1至14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並無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之病史。 [144] 如實施例143之方法,其中該患者並無任何潛在肝病之病史。 [145] 如實施例1至14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展現選自進食困難、成長遲緩、張力減退、進行性無力、呼吸窘迫、舌頭嚴重腫大及心肌增厚之症狀。 [146] 如實施例1至14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正經歷GAA酶替代療法。 [147] 如實施例1至14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後,該患者展現之內源GAA活性為不患有龐貝病之相同性別及相似身體質量指數之人之內源GAA活性的50%至200%。 [148] 如實施例1至147之方法,其中在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後,該患者展現骨骼肌、心肌及/或神經元組織中之糖原減少。 [149] 如實施例30至14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藉由該患者在血液測試中展現一或多個相對於參考水準增加之參數之發現來確定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 [150] 如實施例149之方法,其中該血液測試為肝功能測試。 [151] 如實施例149或150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參數包括天冬胺酸胺基轉移酶及/或丙胺酸胺基轉移酶之水準。 [152] 如實施例30至151中任一項之方法,藉由該患者在肝功能測試中展現大於50 U/L (例如,55 U/L、60 U/L、65 U/L、70 U/L、75 U/L、80 U/L、85 U/L、90 U/L、100 U/L、110 U/L、120 U/L、130 U/L、140 U/L、150 U/L、200 U/L、300 U/L、400 U/L及500 U/L)之丙胺酸轉胺酶水準之發現來確定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 [153] 如實施例30至152中任一項之方法,藉由該患者在肝功能測試中展現大於50 U/L (例如,55 U/L、60 U/L、65 U/L、70 U/L、75 U/L、80 U/L、85 U/L、90 U/L、100 U/L、110 U/L、120 U/L、130 U/L、140 U/L、150 U/L、200 U/L、300 U/L、400 U/L及500 U/L)之天冬胺酸胺基轉移酶水準之發現來確定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 [154] 一種包括編碼GAA之轉殖基因及包裝插頁的套組,其中該包裝插頁指導該套組之使用者根據如實施例1至53或67至153中任一項之方法向患有龐貝病之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 [155] 一種包含有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及包裝插頁的套組,其中該包裝插頁指導該套組之使用者根據如實施例1至11或25至153中任一項之方法向患者投與該抗轉胺酶升高劑以治療或預防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
本說明書中提及之所有公開案、專利及專利申請案皆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其引用程度如同特定地及個別地指示將各獨立公開案或專利申請案以引用之方式併入一般。
儘管本發明已結合其特定實施例予以描述,但應了解,其能夠進行進一步修改,且本申請案意欲涵蓋本發明之任何變化形式、使用形式或改編形式,該等變化形式、使用形式或改編形式一般遵循本發明之原理且包括本發明之在本發明所屬技術內之已知或習用實踐範圍內且可適用於如上文所闡述之基本特徵且在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的偏離。
其他實施例在申請專利範圍內。
申請文件含有至少一張彩色繪圖。在請求並支付必要費用後,將由專利局提供帶有彩圖之本專利或專利申請案之複本。
1為描繪臨床試驗FORTIS (NCT04174105)之實驗大綱之示意圖,該試驗為進行中之多中心、開放標籤、遞增劑量I/II期首次人體臨床試驗,以確定本文所述之編碼GAA之AAV載體是否在患有龐貝病之成年個體中為安全及可耐受的。參加FORTIS之個體接受本文所述之載體之一次性外周靜脈內輸注,繼之以臨床及生物化學終點(包括肌肉中之GAA活性及蛋白質水準)之一年頻繁監測,以及四年長期安全性監測。 2為展示個別個體2001(「01」)、2002(「02」)、2003(「03」)及2009(「09」)中之天冬胺酸胺基轉移酶(AST)、丙胺酸胺基轉移酶(ALT)及總膽紅素(TBil)水準相對於使用皮質類固醇、普賴蘇濃以及含有可操作地連接至肌肉肌酸激酶(MCK)啟動子之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轉殖基因之AAV2/8載體的治療隨時間之變化的一組圖表。縮寫:L,公升;U/L,單位/公升;ULM,正常值上限。 3為展示個體2001中之AST、ALT及TBil水準相對於使用皮質類固醇、普賴蘇濃以及含有可操作地連接至MCK啟動子之GAA轉殖基因之AAV2/8載體(AAV-MCK-GAA)的治療隨時間之變化的圖表。縮寫:L,公升;U/L,單位/公升;ULM,正常值上限。 4為展示個別個體中之血壓以及血紅蛋白、血小板、肌酸及乳酸去氫酶水準相對於使用含有可操作地連接至MCK啟動子之GAA轉殖基因之AAV2/8載體的治療隨時間之變化的一組圖表。 5為展示個別個體中之肌鈣蛋白I、肌鈣蛋白T及B型利尿鈉肽水準相對於使用含有可操作地連接至MCK啟動子之GAA轉殖基因之AAV2/8載體的治療隨時間之變化的一組圖表。 6為展示個別個體中之肌酸激酶及尿Hex4水準相對於使用含有可操作地連接至MCK啟動子之GAA轉殖基因之AAV2/8載體(AAV-MCK-GAA)的治療隨時間之變化的一組圖表。 7為展示個別個體之尿液及唾液樣品中之載體複本量相對於使用含有可操作地連接至MCK啟動子之GAA轉殖基因之AAV2/8載體的治療隨時間變化之一組圖表。 8為展示如用分別針對抗GAA或抗AAV8抗體之抗體效價測試(例如,用酶聯免疫吸附檢定(ELISA))所定量,個別個體對使用含有可操作地連接至MCK啟動子之GAA轉殖基因之AAV2/8載體的治療之體液免疫反應相對於使用含有可操作地連接至MCK啟動子之GAA轉殖基因之AAV2/8載體的治療隨時間變化之一組圖表。 9為在使用含有可操作地連接至MCK啟動子之GAA轉殖基因之AAV2/8載體治療之前(給藥前)及之後(第12周及第36周),個別個體中如用載體複本數(VCN)檢定所定量之每個二倍體基因體之病毒基因體的圖表。 10為展示個別個體之肌肉活檢體中如由GAA活性所定量之靶組織中之蛋白質表現相對於使用含有可操作地連接至MCK啟動子之GAA轉殖基因之AAV2/8載體的治療隨時間變化之圖表。 11為展示2002年個體中之AST、ALT及TBil水準相對於使用皮質類固醇、普賴蘇濃以及含有可操作地連接至MCK啟動子之GAA轉殖基因之AAV2/8載體(AAV-MCK-GAA)的治療隨時間之變化的圖表。縮寫:L,公升;U/L,單位/公升;ULM,正常值上限。 12為展示2003年個體中之AST、ALT及TBil水準相對於使用皮質類固醇、普賴蘇濃以及含有可操作地連接至MCK啟動子之GAA轉殖基因之AAV2/8載體(AAV-MCK-GAA)的治療隨時間之變化的圖表。縮寫:L,公升;U/L,單位/公升;ULM,正常值上限。 13為展示個體2009中之AST、ALT及TBil水準相對於使用皮質類固醇、普賴蘇濃以及含有可操作地連接至MCK啟動子之GAA轉殖基因之AAV2/8載體(AAV-MCK-GAA)的治療隨時間之變化的圖表。縮寫:L,公升;U/L,單位/公升;ULM,正常值上限。
TW202342092A_112103875_SEQL.xml

Claims (88)

  1. 一種治療有需要之人類患者之龐貝病(Pompe disease)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i)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及(ii)皮質類固醇。
  2. 一種減少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之肌肉組織中及/或神經元組織中之糖原積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i)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及(ii)皮質類固醇。
  3. 一種改良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之肺功能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i)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及(ii)皮質類固醇。
  4. 一種增加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中之GAA表現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i)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及(ii)皮質類固醇。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以在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之48週內開始之一或多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视情况其中以在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之36週或24週內開始之一或多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以在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之12週內開始之一或多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视情况其中以在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之10週、8週、6週或4週內開始之一或多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以在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之同一天開始之一或多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8. 一種治療有需要且先前已投與皮質類固醇之人類患者之龐貝病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
  9. 一種減少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且先前已投與皮質類固醇之人類患者之肌肉組織中及/或神經元組織中之糖原積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
  10. 一種改良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且先前已投與皮質類固醇之人類患者之肺功能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
  11. 一種增加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且先前已投與皮質類固醇之人類患者中之GAA表現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
  12.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以1 x 10 13vg/kg至3 x 10 14vg/k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視情況其中以1 x 10 13vg/kg至6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5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4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3 x 10 13vg/kg、2 x 10 13vg/kg至6 x 10 13vg/kg、2 x 10 13vg/kg至5 x 10 13vg/kg或2 x 10 13vg/kg至4 x 10 13vg/k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
  13. 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以3 x 10 13vg/kg至6 x 10 13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
  14.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在投與該病毒載體時為一歲或更大。
  15.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在投與該病毒載體時為18歲或更大。
  16.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在投與該病毒載體時為1歲至40歲。
  17. 如請求項1至16中任一項之方法,該方法進一步包括監測該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
  18.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中藉由評估自該患者獲得之血液樣品中之參數來監測該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其中該參數高於參考水準之發現將該患者鑑定為患有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
  19.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參數包含該血液樣品中天冬胺酸胺基轉移酶、丙胺酸胺基轉移酶及/或膽紅素之水準。
  20. 一種治療有需要之人類患者之龐貝病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a) 以1 x 10 13vg/kg至3 x 10 14vg/k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 (b) 監測該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且若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 (c) (i)向該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ii)向該患者再投與皮質類固醇,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皮質類固醇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皮質類固醇之劑量及/或頻率。
  21. 一種減少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之肌肉組織中及/或神經元組織中之糖原積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a) 以1 x 10 13vg/kg至3 x 10 14vg/k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 (b) 監測該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且若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 (c) (i)向該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ii)向該患者再投與皮質類固醇,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皮質類固醇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皮質類固醇之劑量及/或頻率。
  22. 一種改良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之肺功能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a) 以1 x 10 13vg/kg至3 x 10 14vg/k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 (b) 監測該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且若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 (c) (i)向該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ii)向該患者再投與皮質類固醇,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皮質類固醇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皮質類固醇之劑量及/或頻率。
  23. 一種增加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中之GAA表現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a) 以1 x 10 13vg/kg至3 x 10 14vg/k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 (b) 監測該患者之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且若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則 (c) (i)向該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ii)向該患者再投與皮質類固醇,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皮質類固醇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皮質類固醇之劑量及/或頻率。
  24. 一種治療有需要之人類患者之龐貝病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a) 以1 x 10 13vg/kg至3 x 10 14vg/k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 (b) 確定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及 (c) (i)向該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ii)向該患者再投與皮質類固醇,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皮質類固醇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皮質類固醇之劑量及/或頻率。
  25. 一種減少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之肌肉組織中及/或神經元組織中之糖原積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a) 以1 x 10 13vg/kg至3 x 10 14vg/k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 (b) 確定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及 (c) (i)向該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ii)向該患者再投與皮質類固醇,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皮質類固醇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皮質類固醇之劑量及/或頻率。
  26. 一種改良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之肺功能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a) 以1 x 10 13vg/kg至3 x 10 14vg/k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 (b) 確定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及 (c) (i)向該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ii)向該患者再投與皮質類固醇,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皮質類固醇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皮質類固醇之劑量及/或頻率。
  27. 一種增加經診斷患有龐貝病之人類患者中之GAA表現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a) 以1 x 10 13vg/kg至3 x 10 14vg/k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 (b) 確定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及 (c) (i)向該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ii)向該患者再投與皮質類固醇,其中該患者先前已在投與該病毒載體後用皮質類固醇治療,或(iii)增加向該患者提供之皮質類固醇之劑量及/或頻率。
  28. 如請求項19至2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以1 x 10 13vg/kg至6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5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4 x 10 13vg/kg、1 x 10 13vg/kg至3 x 10 13vg/kg、2 x 10 13vg/kg至6 x 10 13vg/kg、2 x 10 13vg/kg至5 x 10 13vg/kg或2 x 10 13vg/kg至4 x 10 13vg/k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
  29. 如請求項20至2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以3 x 10 13vg/kg至6 x 10 13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
  30. 如請求項20至2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在投與該病毒載體時為一歲或更大。
  31. 如請求項30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在投與該病毒載體時為18歲或更大。
  32. 如請求項20至3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在投與該病毒載體時為1歲至40歲。
  33. 一種治療或預防人類患者之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的方法,該人類患者患有龐貝病且先前已以1 x 10 13vg/kg至3 x 10 14vg/kg之量投與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皮質類固醇。
  34. 如請求項33之方法,其中以1 x 10 13vg/kg至3 x 10 14vg/k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視情況其中以2 x 10 13vg/kg至7 x 10 13vg/kg、2 x 10 13vg/kg至4 x 10 13vg/kg或5 x 10 13vg/kg至7 x 10 13vg/k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
  35. 如請求項33或34之方法,其中以3 x 10 13vg/kg至6 x 10 13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
  36. 如請求項33至3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在投與該病毒載體時為一歲或更大。
  37. 如請求項36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在投與該病毒載體時為18歲或更大。
  38. 如請求項33至3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在投與該病毒載體時為1歲至40歲。
  39. 如請求項1至3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以包含該量之單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
  40. 如請求項1至3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以兩個或更多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該等劑量合在一起包含該量。
  41. 如請求項1至3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以兩個或更多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該等劑量各自個別地包含該量。
  42. 如請求項40或41之方法,其中該兩個或更多個劑量彼此間隔一年或更長時間。
  43. 如請求項40或41之方法,其中該兩個或更多個劑量在彼此之12個月內向該患者投與。
  44. 如請求項1至4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病毒載體係選自由腺相關病毒(AAV)、腺病毒、慢病毒、反轉錄病毒、痘病毒、桿狀病毒、單純疱疹病毒、牛痘病毒及合成病毒組成之群。
  45. 如請求項44之方法,其中該病毒載體為AAV。
  46. 如請求項45之方法,其中該AAV為AAV1、AAV2、AAV3、AAV4、AAV5、AAV6、AAV7、AAV8、AAV9、AAVrh10或AAVrh74血清型。
  47. 如請求項46之方法,其中該病毒載體為假型AAV。
  48. 如請求項47之方法,其中該假型AAV為AAV2/8。
  49. 如請求項48之方法,其中該假型AAV為AAV2/9。
  50. 如請求項1至4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編碼GAA之轉殖基因可操作地連接至誘導肌肉及/或神經元細胞中該轉殖基因之表現的啟動子。
  51. 如請求項50之方法,其中該啟動子為肌肉MCK啟動子、MCK啟動子、雞β肌動蛋白啟動子、CMV啟動子、肌球蛋白輕鏈-2啟動子、α肌動蛋白啟動子、肌鈣蛋白1啟動子、Na +/Ca 2+交換啟動子、肌肉萎縮蛋白啟動子、α7整聯蛋白啟動子、腦利尿鈉肽啟動子、α B-水晶體蛋白/小熱休克蛋白啟動子、α肌球蛋白重鏈啟動子或心房利尿鈉因子啟動子。
  52. 如請求項1至5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GAA可操作地連接至誘導肌肉及/或神經元細胞中該轉殖基因之表現的增強子。
  53. 如請求項52之方法,其中該增強子為CMV增強子、MEF2增強子或MyoD增強子。
  54. 如請求項1至5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經由靜脈內、鞘內、腦池內、腦室內或肌內投與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以用於患者投與。
  55. 如請求項1至54之方法,其中該皮質類固醇為普賴蘇濃(prednisolone)。
  56. 如請求項55之方法,其中以單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57. 如請求項55或56之方法,其中以複數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58. 如請求項56或57之方法,其中以0.1 mg/kg/劑至2 mg/kg/劑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59. 如請求項58之方法,其中以0.5 mg/kg/劑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視情況其中以1 mg/kg/劑或2 mg/kg/劑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60. 如請求項56或57之方法,其中以1 mg至120 m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61. 如請求項60之方法,其中以30 m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62. 如請求項60之方法,其中以60 m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63. 如請求項60之方法,其中以120 mg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64. 如請求項59至6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以每天、每週或每月一或多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65. 如請求項64之方法,其中以每天一或多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视情况其中以每天一個劑量、每天兩個劑量、每天三個劑量、每天四個劑量或每天五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66. 如請求項65之方法,其中以每天一個劑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67. 如請求項55至6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以1 mg/天至120 mg/天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68. 如請求項55至6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以30 mg/天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69. 如請求項55至6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以60 mg/天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70. 如請求項55至6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以120 mg/天之量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71. 如請求項55至7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經由包含5 mg該皮質類固醇之單位劑型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72. 如請求項55至7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經由包含10 mg該皮質類固醇之單位劑型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73. 如請求項55至7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經由包含15 mg該皮質類固醇之單位劑型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74. 如請求項55至7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經由包含30 mg該皮質類固醇之單位劑型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75. 如請求項55至7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經由經口投與向該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
  76. 如請求項1至7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並無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之病史。
  77. 如請求項76之方法,其中該患者並無任何潛在肝病之病史。
  78. 如請求項1至7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在投與該病毒載體時為1歲至40歲。
  79. 如請求項1至7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展現選自進食困難、成長遲緩、張力減退、進行性無力、呼吸窘迫、舌頭嚴重腫大及心肌增厚之症狀。
  80. 如請求項1至7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正經歷GAA酶替代療法。
  81. 如請求項1至8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後,該患者展現之內源GAA活性為不患有龐貝病之相同性別及相似身體質量指數之人之內源GAA活性的50%至200%。
  82. 如請求項1至8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向該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後,該患者展現骨骼肌、心肌及/或神經元組織中之糖原減少。
  83. 如請求項17至8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藉由該患者在肝功能測試中展現相對於參考水準增加之一或多種轉胺酶之發現來確定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
  84. 如請求項83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種轉胺酶包含天冬胺酸胺基轉移酶及/或丙胺酸胺基轉移酶之水準。
  85. 如請求項17至8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藉由該患者在肝功能測試中展現大於50 U/L之丙胺酸轉胺酶水準之發現來確定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
  86. 如請求項17至8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藉由該患者在肝功能測試中展現大於50 U/L之天冬胺酸胺基轉移酶水準之發現來確定該患者展現轉胺酶血症或其一或多種症狀。
  87. 一種包含有包含編碼GAA之轉殖基因之病毒載體及包裝插頁的套組,其中該包裝插頁指導該套組之使用者根據如請求項1至86中任一項之方法向患有龐貝病之患者投與該病毒載體。
  88. 一種包含皮質類固醇及包裝插頁之套組,其中該包裝插頁指導該套組之使用者根據如請求項1至86中任一項之方法向患者投與該皮質類固醇以治療或預防轉胺酶血症或高膽紅素血症。
TW112103875A 2022-02-03 2023-02-03 用於改良龐貝病治療之組合物及方法 TW2023420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263306361P 2022-02-03 2022-02-03
US63/306,361 2022-02-03
US202263402850P 2022-08-31 2022-08-31
US63/402,850 2022-08-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2092A true TW202342092A (zh) 2023-11-01

Family

ID=87552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03875A TW202342092A (zh) 2022-02-03 2023-02-03 用於改良龐貝病治療之組合物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2342092A (zh)
WO (1) WO2023150688A2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58916B2 (en) * 2002-04-05 2010-02-09 Genzyme Corporation Methods of enhancing lysosomal storage disease therapy by modulation of cell surface receptor density
KR20220105643A (ko) * 2019-10-25 2022-07-27 오덴테스 테라퓨틱스, 인크. 글리코겐 축적 장애를 치료하기 위한 조성물 및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50688A2 (en) 2023-08-10
WO2023150688A3 (en) 2023-09-28
WO2023150688A8 (en) 2023-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66448B2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altering tissue specificity and improving AAV9-mediated gene transfer
JP7381494B2 (ja) 転写調節要素及びその使用
JP2022528416A (ja) 組換えアデノ随伴ウイルス及びその使用
JP2016517278A (ja) スタッファー/フィラーポリヌクレオチド配列を含むベクター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BR112020016288A2 (pt) Vetores de dna não virais e usos dos mesmos para produção de anticorpos e proteínas de fusão
JP2021533805A (ja) 最適化されたプロモーター配列、イントロンを含まない発現構築物及び使用方法
US20210207168A1 (en) Aav-compatible laminin-linker polymerization proteins
TW202342092A (zh) 用於改良龐貝病治療之組合物及方法
US20240033325A1 (en) Treatment of danon disease
TW202116359A (zh) 用於治療肝醣儲積症之組合物及方法
CA3219834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treatment of x-linked myotubular myopathy
CN117769441A (zh) 用于改善治疗x连锁肌微管性肌病的组合物和方法
WO2023069891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glycogen storage disorders
WO2024044282A1 (en) Engineered constructs for increased transcription of rna paylo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