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39496A - 立體顯示系統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立體顯示系統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39496A
TW202339496A TW111110652A TW111110652A TW202339496A TW 202339496 A TW202339496 A TW 202339496A TW 111110652 A TW111110652 A TW 111110652A TW 111110652 A TW111110652 A TW 111110652A TW 202339496 A TW202339496 A TW 20233949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area
display
data
pixels
display pix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0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07713B (zh
Inventor
陳亞婷
鄭勝文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106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07713B/zh
Priority to CN202211083787.3A priority patent/CN115499642B/zh
Priority to US17/980,929 priority patent/US20230308624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7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771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39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9496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11Transformation of image signals corresponding to virtual viewpoints, e.g. spatial image interpolation
    • H04N13/117Transformation of image signals corresponding to virtual viewpoints, e.g. spatial image interpolation the virtual viewpoint locations being selected by the viewers or determined by viewer tr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05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lenticular lenses, e.g. arrangements of cylindrical len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1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parallax b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17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slanted parallax opt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66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66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 H04N13/383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for tracking with gaze detection, i.e. detecting the lines of sight of the viewer's ey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98Synchronisation thereof; Control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種立體顯示系統及方法。該系統計算一使用者對應一顯示面板之一觀看視角。該系統計算該顯示面板對應一導光元件之一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一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該系統基於一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一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判斷對應該顯示面板的一第一顯示畫素區、一第二顯示畫素區及一無資料畫素區。該系統分析與該無資料畫素區相鄰之該第一顯示畫素區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以產生對應至該無資料畫素區中該等畫素各者所對應之一補償值。

Description

立體顯示系統及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立體顯示系統及方法。具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裸眼式立體顯示系統及方法。
習知的裸眼式立體顯示系統,立體顯示系統會各別提供左右眼具有視差的影像,以提供使用者的眼睛立體顯示的效果。
然而,在現有的裸眼式立體顯示系統中,由於使用者使用時的視角不同、導光元件本身的分光機制無法完全完美等等原因,將導致原先預期不該被使用者眼睛看到的畫素區資料被看見,進而導致出現例如:黑線(dark line)等等的瑕疵畫面。
有鑑於此,如何提供一種能夠判斷無畫素資料區,且對於無畫素資料區進行補償的技術,乃業界亟需努力之目標。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立體顯示系統。該立體顯示系統包含一眼球追蹤裝置、一顯示面板、一導光元件及一處理裝置。該眼球追蹤裝置用以感測一使用者之一左眼球位置及一右眼球位置。該顯示面板用以顯示複數個畫素。該導光元件用以將該顯示面板上的該等畫素導向至該左眼球位置及該右眼球位置。該處理裝置計算該使用者對應該顯示面板之一觀看視角。該處理裝置計算該顯示面板對應該導光元件之一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一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其中該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中包含對應至該等畫素各者之一畫素值。該處理裝置基於一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一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判斷對應該顯示面板的一第一顯示畫素區、一第二顯示畫素區及一無資料畫素區。該處理裝置分析與該無資料畫素區相鄰之該第一顯示畫素區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以產生對應至該無資料畫素區中該等畫素各者所對應之一補償值。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立體顯示方法,該立體顯示方法用於一立體顯示系統,該立體顯示系統包含一眼球追蹤裝置、一顯示面板、一導光元件及一處理裝置,該眼球追蹤裝置用以感測一使用者之一左眼球位置及一右眼球位置,該顯示面板用以顯示複數個畫素,該導光元件用以將該顯示面板上的該等畫素導向至該左眼球位置及該右眼球位置。該立體顯示方法由該處理裝置所執行且包含下列步驟:計算該使用者對應該顯示面板之一觀看視角;計算該顯示面板對應該導光元件之一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一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其中該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中包含對應至該等畫素各者之一畫素值;基於一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一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判斷對應該顯示面板的一第一顯示畫素區、一第二顯示畫素區及一無資料畫素區;以及分析與該無資料畫素區相鄰之該第一顯示畫素區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以產生對應至該無資料畫素區中該等畫素各者所對應之一補償值。
本發明所提供之立體顯示技術(至少包含系統及方法),藉由計算使用者對應該顯示面板之觀看視角,且計算該顯示面板對應該導光元件之一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一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此外,基於該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判斷對應該顯示面板的一第一顯示畫素區、一第二顯示畫素區及一無資料畫素區。最後,分析與該無資料畫素區相鄰之該第一顯示畫素區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以產生對應至該無資料畫素區中該等畫素各者所對應之一補償值。本發明所提供之立體顯示技術,透過判斷該無資料畫素區,且考量鄰近畫素的數值以產生該無資料畫素區中各個畫素的補償值,因此可解決使用者使用立體顯示系統時出現黑線等等的瑕疵畫面的問題。此外,本發明所提供之立體顯示技術,由於可即時的對該無資料畫素區中各個畫素進行補償,可使得裸眼式立體顯示的畫面品質更加提昇。
以下結合圖式闡述本發明之詳細技術及實施方式,俾使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能理解所請求保護之發明之技術特徵。
以下將透過實施方式來解釋本發明所提供之一種立體顯示系統及方法。然而,該等實施方式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需在如該等實施方式所述之任何環境、應用或方式方能實施。因此,關於實施方式之說明僅為闡釋本發明之目的,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範圍。應理解,在以下實施方式及圖式中,與本發明非直接相關之元件已省略而未繪示,且各元件之尺寸以及元件間之尺寸比例僅為例示而已,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範圍。
先說明裸眼式立體顯示系統的適用場景,其示意圖係描繪於第1A圖。須說明者,裸眼式立體顯示系統會各別提供左眼及右眼具有視差的影像,稱作視點影像(Viewpoint Image)。
如第1A圖所示,裸眼式立體顯示系統中的導光元件15將顯示面板13上的複數個畫素導向至使用者的左眼LE及右眼RE,例如:將第一顯示畫素區(即,第一視點影像)導向至左眼球位置,將第二顯示畫素區(即,第二視點影像)導向至右眼球位置。
須說明者,導光元件15可將顯示面板13的畫素光藉由導光元件的分光原理以分出第一顯示畫素區及第二顯示畫素區(即,第一視區及第二視區),當眼睛在視區範圍內就會看到第一視區中的畫素或第二視區中的畫素。
然而,前述產生的視區可能因為導光元件的誤差或是其他原因,使得使用者看見畫素值為零的無畫素區,而使得立體影像的畫面出現瑕疵。
為便於理解,請繼續參考第1A圖中的視區圖VA,其例示了關於顯示面板13上畫素所對應的視區,其中數字1代表第一視區R1(即,被導向至左眼球位置),數字2代表第二視區R2(即,被導向至右眼球位置),數字0則代表無畫素區NPA(即,不具有畫素值)。如前段說明中所述,使用者可能因為多種不同的原因(例如:使用者使用時的視角不同、導光元件本身的分光機制無法完全完美等等)而看見不具有畫素值的無畫素區(以黑底標示),而使得立體影像的畫面出現瑕疵。為解決前述的問題,本揭露提出了多個實施方式,以下將詳述其內容。
先說明本揭露的第一實施方式,其示意圖係描繪於第1B圖。如第1B圖所示,於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中,立體顯示系統1包含了眼球追蹤裝置11、顯示面板13、導光元件15及處理裝置17。運算裝置17可透過有線或無線的網路通訊方式連接至眼球追蹤裝置11及顯示面板13。
於本實施方式中,眼球追蹤裝置11可感測使用者之左眼球位置及右眼球位置。須說明者,眼球追蹤裝置11是能夠跟蹤測量眼球位置及眼球運動信息的一種裝置,眼球追蹤裝置11可透過執行例如:眼動追蹤(Eye Tracking)的技術,以取得使用者之左眼球位置及右眼球位置。
於本實施方式中,顯示面板13用以顯示複數個畫素。舉例而言,顯示面板13可透過面板上的該等畫素顯示該第一顯示畫素區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導光元件15用以將顯示面板13上的該等畫素導向至該左眼球位置及該右眼球位置,例如:透過具有多種不同折射角度的鏡片(Lens)。
於本實施方式中,處理裝置17可為各種處理單元、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處理器或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悉之其他處理裝置。須說明者,於某些實施方式中,眼球追蹤裝置亦可整合至處理裝置中,或是以軟體之方式實現(例如:可透過分析影像達成眼球追蹤的軟體程式)。
於本實施方式中,處理裝置17先計算該使用者對應顯示面板13之一觀看視角。具體而言,處理裝置17可透過以下運作計算該觀看視角。基於該左眼球位置及該右眼球位置,計算一眼球中心位置;以及基於該眼球中心位置及顯示面板13之一中心位置,計算該觀看視角。
為便於理解,請同時參考第2A及第2B圖。第2A例示了使用者的觀看視角為0度的態樣,第2B圖例示了使用者的觀看視角為25度的態樣。
以第2B圖舉例而言,處理裝置17基於左眼球位置LE及右眼球位置RE,先計算眼球中心位置MP。接著,基於眼球中心位置MP及顯示面板13之中心位置,計算觀看視角G1。於某些實施方式中,處理裝置17亦可計算眼球中心位置MP與顯示面板13之中心位置延伸線的距離,且透過反正切函數(arctangent)計算觀看視角G1。
接著,處理裝置17計算顯示面板13對應導光元件15之一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一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其中該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中包含對應至該等畫素各者之一畫素值。
為便於理解,第3A圖例示了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DPAA1,第3B圖例示了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DPAA2。在3A圖及第3B圖中,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DPAA1及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DPAA2對應至相同三個列的複數個畫素(即,顯示面板13上的畫素)且分別對應至各自之畫素值。於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DPAA1中的該等畫素被導向至左眼球位置LE,且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DPAA2中的該等畫素被導向至右眼球位置RE。
須說明者,處理裝置17可透過多種方式(例如:光學追蹤(optical ray tracing))計算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DPAA1及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DPAA2。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根據前述說明內容,理解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DPAA1及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DPAA2的產生方式,故不贅言。
接著,處理裝置17基於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DPAA1及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DPAA2,判斷對應顯示面板13的第一顯示畫素區R1、第二顯示畫素區R2及無資料畫素區NPA。
於某些實施方式中,處理裝置17判斷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DPAA1中的該等畫素值,以將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DPAA1中該畫素值不為零之該等畫素分類為第一顯示畫素區R1。舉例而言,如第3A圖中所示,處理裝置17將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DPAA1中具有畫素值之畫素,分類至第一顯示畫素區R1。
於某些實施方式中,處理裝置17判斷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DPAA2中的該等畫素值,以將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DPAA2中該畫素值不為零之該等畫素分類為第二顯示畫素區R2。舉例而言,如第3B圖中所示,處理裝置17將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DPAA2中具有畫素值之畫素,分類至第二顯示畫素區R2。
於某些實施方式中,處理裝置17判斷該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DPAA1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DPAA2中的該等畫素值,以將該畫素值均為零之該等畫素作為該無資料畫素區NPA。其中,該無資料畫素區中的該等畫素對應至該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DPAA1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DPAA2中的該畫素值均為零。舉例而言,以第3A及第3B圖中最下面一列的畫素為例,處理裝置17將畫素值均為零(即,該畫素於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DPAA1及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DPAA2中的畫素值均為零)之該等畫素分類至無資料畫素區NPA。
接著,處理裝置17分析與無資料畫素區NPA相鄰之第一顯示畫素區R1及第二顯示畫素區R2,以產生對應至無資料畫素區NPA中該等畫素各者所對應之補償值。
須說明者,在對應不同幅度的觀看視角時,處理裝置17產生補償值的補償機制亦可能不同。舉例而言,當觀看視角幅度不大時(例如:介於0度至30度間時),可採用平均分配(即,第一顯示畫素區R1及第二顯示畫素區R2的比例相同)的補償值對無資料畫素區NPA中的該等畫素進行補償。
具體而言,於某些實施方式中,處理裝置17更判斷觀看視角的值決定需要進行補償的機制。具體而言,處理裝置17比較該觀看視角與一預設角度(例如:30度),以選擇一第一補償機制或一第二補償機制產生該無資料畫素區NPA中該等畫素各者所對應之該補償值。
須說明者,該預設角度可基於顯示面板13的尺寸調整。舉例而言,當顯示面板13之尺寸為15.6吋時,可將預設角度設定為20度,當顯示面板13之尺寸為18吋時,可將預設角度設定為10度。
於某些實施方式中,當處理裝置17判斷該觀看視角小於該預設角度時,處理裝置17選擇該第一補償機制以產生無資料畫素區NPA中該等畫素各者所對應之該補償值。具體而言,該第一補償機制是基於無資料畫素區NPA所對應之一水平寬度值及一第一補償比例,優先分配該補償值至無資料畫素區NPA中靠近第一顯示畫素區R1中的該等畫素,且基於無資料畫素區NPA所對應之該水平寬度值及一第二補償比例,優先分配該補償值至無資料畫素區NPA中靠近該第二顯示畫素區R2中的該等畫素。此外,該第一補償比例與該第二補償比例相同。
為便於理解,以一實際範例舉例而言,請參考第4A及第4B圖,第4A及第4B圖分別例示了經補償後的第3A及第3B圖(以最下面一列中間的無資料畫素區NPA為例)。
於本範例中,由於觀看視角小於該預設角度,因此選擇第一補償機制(即,第一補償比例與第二補償比例相同,第一補償比例與第二補償比例各為50%)。如第4A及第4B圖所示,處理裝置17計算無資料畫素區NPA所對應之水平寬度值W3為3,因此處理裝置17將水平寬度值W3依照平均的比例,分配給第一顯示畫素區R1及第二顯示畫素區各1.5,並從與無資料畫素區NPA中相鄰的該等畫素開始分配該補償值。
具體而言,在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DPAA1中,處理裝置17由靠近第一顯示畫素區R1的畫素開始依序分配該補償值。在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DPAA2中,處理裝置17由靠近第二顯示畫素區R2的畫素開始依序分配該補償值,且各該畫素所對應之畫素值最高為1。
於某些實施方式中,當處理裝置17判斷該觀看視角大於該預設角度時,處理裝置17選擇該第二補償機制以產生無資料畫素區NPA中該等畫素各者所對應之該補償值。具體而言,該第二補償機制是基於無資料畫素區NPA所對應之一水平寬度值及一第三補償比例,優先分配該補償值至無資料畫素區NPA中靠近第一顯示畫素區R1中的該等畫素,且基於無資料畫素區NPA所對應之該水平寬度值及一第四補償比例,優先分配該補償值至無資料畫素區NPA中靠近該第二顯示畫素區R2中的該等畫素。
於某些實施方式中,該第三補償比例為第一顯示畫素區R1所對應之該水平寬度值於一整體水平寬度值所佔之比例,該第四補償比例為該第二顯示畫素區所對應之該水平寬度值於該整體水平寬度值所佔之比例,且該整體水平寬度值為第一顯示畫素區R1所對應之該水平寬度值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R2所對應之該水平寬度值之和。
舉例而言,第三補償比例可利用以下等式表示:
舉例而言,第四補償比例可利用以下等式表示:
於上述二個等式中, 為第一顯示畫素區R1所對應之水平寬度值, 為第二顯示畫素區R2所對應之水平寬度值。
為便於理解,以一實際範例舉例而言,請參考第5A及第5B圖,第5A及第5B圖分別例示了經補償後的第3A及第3B圖(以最下面一列中間的無資料畫素區NPA為例)。
於本範例中,由於觀看視角大於該預設角度,因此選擇第二補償機制(即,基於第三補償比例與第四補償比例)。如第5A及第5B圖所示,處理裝置17計算無資料畫素區NPA所對應之水平寬度值W3為3、水平寬度值W11為1.8677(即,畫素值加總)、水平寬度值W12為1.7666、水平寬度值W21為2.1323、水平寬度值W22為2.2334。接著,處理裝置17將水平寬度值W3依照第三補償比例(即,0.454)與第四補償比例(即,0.546),分配給第一顯示畫素區R1補償值1.363及第二顯示畫素區補償值1.637,並從與無資料畫素區NPA中相鄰的該等畫素開始分配。
由上述說明可知,本發明所提供之立體顯示系統,藉由計算使用者對應該顯示面板之觀看視角,且計算該顯示面板對應該導光元件之一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一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此外,基於該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判斷對應該顯示面板的一第一顯示畫素區、一第二顯示畫素區及一無資料畫素區。最後,分析與該無資料畫素區相鄰之該第一顯示畫素區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以產生對應至該無資料畫素區中該等畫素各者所對應之一補償值。本發明所提供之立體顯示系統,透過判斷該無資料畫素區,且考量鄰近畫素的數值以產生該無資料畫素區中各個畫素的補償值,因此可解決使用者使用立體顯示系統時出現黑線等等的瑕疵畫面的問題。此外,本發明所提供之立體顯示系統,由於可即時的對該無資料畫素區中各個畫素進行補償,可使得裸眼式立體顯示的畫面品質更加提昇。
本發明之第二實施方式為一立體顯示方法,其流程圖係描繪於第6圖。立體顯示方法600適用於一立體顯示系統,例如:第一實施方式所述之立體顯示系統1。該立體顯示系統包含一眼球追蹤裝置、一顯示面板、一導光元件及一處理裝置,例如:第一實施方式所述之眼球追蹤裝置11、顯示面板13、導光元件15及處理裝置17。該眼球追蹤裝置用以感測一使用者之一左眼球位置及一右眼球位置,該顯示面板用以顯示複數個畫素,該導光元件用以將該顯示面板上的該等畫素導向至該左眼球位置及該右眼球位置。立體顯示方法600透過步驟S601至步驟S607產生對應至該無資料畫素區中該等畫素各者所對應之一補償值。
於步驟S601,由該處理裝置計算該使用者對應該顯示面板之一觀看視角。於步驟S603,由該處理裝置計算該顯示面板對應該導光元件之一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一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其中該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中包含對應至該等畫素各者之一畫素值。
接著,於步驟S605,由該處理裝置基於一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一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判斷對應該顯示面板的一第一顯示畫素區、一第二顯示畫素區及一無資料畫素區。最後,於步驟S607,由該處理裝置分析與該無資料畫素區相鄰之該第一顯示畫素區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以產生對應至該無資料畫素區中該等畫素各者所對應之一補償值。
於某些實施方式中,其中立體顯示方法600更包含以下步驟:基於該左眼球位置及該右眼球位置,計算一眼球中心位置;以及基於該眼球中心位置及該顯示面板之一中心位置,計算該觀看視角。
於某些實施方式中,其中該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中的該等畫素被導向至該左眼球位置,且該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中的該等畫素被導向至該右眼球位置。
於某些實施方式中,立體顯示方法600更包含以下步驟:判斷該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中的該等畫素值,以將該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中該畫素值不為零之該等畫素分類為該第一顯示畫素區。
於某些實施方式中,立體顯示方法600更包含以下步驟:判斷該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中的該等畫素值,以將該畫素值均為零之該等畫素作為該無資料畫素區;其中,該無資料畫素區中的該等畫素對應至該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中的該畫素值均為零。
於某些實施方式中,立體顯示方法600更包含以下步驟:比較該觀看視角與一預設角度,以選擇一第一補償機制或一第二補償機制產生該無資料畫素區中該等畫素各者所對應之該補償值。
於某些實施方式中,立體顯示方法600更包含以下步驟:當該觀看視角小於該預設角度時,選擇該第一補償機制以產生該無資料畫素區中該等畫素各者所對應之該補償值;其中,該第一補償機制是基於該無資料畫素區所對應之一水平寬度值及一第一補償比例,優先分配該補償值至該無資料畫素區中靠近該第一顯示畫素區中的該等畫素,且基於該無資料畫素區所對應之該水平寬度值及一第二補償比例,優先分配該補償值至該無資料畫素區中靠近該第二顯示畫素區中的該等畫素;其中,該第一補償比例與該第二補償比例相同。
於某些實施方式中,立體顯示方法600更包含以下步驟:當該觀看視角大於該預設角度時,選擇該第二補償機制以產生該無資料畫素區中該等畫素各者所對應之該補償值;其中,該第二補償機制是基於該無資料畫素區所對應之一水平寬度值及一第三補償比例,優先分配該補償值至該無資料畫素區中靠近該第一顯示畫素區中的該等畫素,且基於該無資料畫素區所對應之該水平寬度值及一第四補償比例,優先分配該補償值至該無資料畫素區中靠近該第二顯示畫素區中的該等畫素。
於某些實施方式中,其中該第三補償比例為該第一顯示畫素區所對應之該水平寬度值於一整體水平寬度值所佔之比例,該第四補償比例為該第二顯示畫素區所對應之該水平寬度值於該整體水平寬度值所佔之比例,且該整體水平寬度值為第一顯示畫素區所對應之該水平寬度值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所對應之該水平寬度值之和。
除了上述步驟,第二實施方式亦能執行第一實施方式所描述之立體顯示系統1之所有運作及步驟,具有同樣之功能,且達到同樣之技術效果。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直接瞭解第二實施方式如何基於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以執行此等運作及步驟,具有同樣之功能,並達到同樣之技術效果,故不贅述。
需說明者,於本發明專利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某些用語(包含:顯示畫素區排列、顯示畫素區、補償機制及補償比例等等)前被冠以「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該等「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僅用來區分不同之用語。例如:第三補償比例、第四補償比例中之「第三」及「第四」僅用來表示不同運作時所使用之補償比例。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之立體顯示技術(至少包含系統及方法),藉由計算使用者對應該顯示面板之觀看視角,且計算該顯示面板對應該導光元件之一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一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此外,基於該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判斷對應該顯示面板的一第一顯示畫素區、一第二顯示畫素區及一無資料畫素區。最後,分析與該無資料畫素區相鄰之該第一顯示畫素區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以產生對應至該無資料畫素區中該等畫素各者所對應之一補償值。本發明所提供之立體顯示技術,透過判斷該無資料畫素區,且考量鄰近畫素的數值以產生該無資料畫素區中各個畫素的補償值,因此可解決使用者使用立體顯示系統時出現黑線等等的瑕疵畫面的問題。此外,本發明所提供之立體顯示技術,由於可即時的對該無資料畫素區中各個畫素進行補償,可使得裸眼式立體顯示的畫面品質更加提昇。
上述實施方式僅用來例舉本發明之部分實施態樣,以及闡釋本發明之技術特徵,而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保護範疇及範圍。任何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輕易完成之改變或均等性之安排均屬於本發明所主張之範圍,而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1:立體顯示系統 11:眼球追蹤裝置 13:顯示面板 15:導光元件 17:處理裝置 RE:右眼球位置 LE:左眼球位置 R1:第一顯示畫素區 R2:第二顯示畫素區 NPA:無資料畫素區 VA:視區圖 MP:眼球中心位置 G1:觀看視角 DPAA1: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 DPAA2: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 W11:水平寬度 W12:水平寬度 W21:水平寬度 W22:水平寬度 W3:水平寬度 S601、S603、S605、S607:步驟
第1A圖係描繪第一實施方式之裸眼式立體顯示系統的適用場景; 第1B圖係描繪第一實施方式之立體顯示系統之架構示意圖; 第2A圖係描繪一種觀看視角的示意圖; 第2B圖係描繪一種觀看視角的示意圖; 第3A圖係描繪一種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之示意圖; 第3B圖係描繪一種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之示意圖; 第4A圖係描繪一種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之示意圖; 第4B圖係描繪一種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之示意圖; 第5A圖係描繪一種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之示意圖; 第5B圖係描繪一種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之示意圖;以及 第6圖係描繪第二實施方式之碰撞警示方法之部分流程圖。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600:立體顯示方法
S601、S603、S605、S607:步驟

Claims (10)

  1. 一種立體顯示系統,包含: 一眼球追蹤裝置,用以感測一使用者之一左眼球位置及一右眼球位置; 一顯示面板,用以顯示複數個畫素; 一導光元件,用以將該顯示面板上的該等畫素導向至該左眼球位置及該右眼球位置;以及 一處理裝置,用以執行以下運作: 計算該使用者對應該顯示面板之一觀看視角; 計算該顯示面板對應該導光元件之一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一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其中該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中包含對應至該等畫素各者之一畫素值; 基於一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一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判斷對應該顯示面板的一第一顯示畫素區、一第二顯示畫素區及一無資料畫素區;以及 分析與該無資料畫素區相鄰之該第一顯示畫素區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以產生對應至該無資料畫素區中該等畫素各者所對應之一補償值。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立體顯示系統,其中該處理裝置更執行以下運作: 基於該左眼球位置及該右眼球位置,計算一眼球中心位置;以及 基於該眼球中心位置及該顯示面板之一中心位置,計算該觀看視角。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立體顯示系統,其中該處理裝置更執行以下運作: 判斷該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中的該等畫素值,以將該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中該畫素值不為零之該等畫素分類為該第一顯示畫素區。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立體顯示系統,其中該處理裝置更執行以下運作: 判斷該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中的該等畫素值,以將該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中該畫素值不為零之該等畫素分類為該第二顯示畫素區。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立體顯示系統,其中該處理裝置更執行以下運作: 判斷該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中的該等畫素值,以將該畫素值均為零之該等畫素作為該無資料畫素區; 其中,該無資料畫素區中的該等畫素對應至該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中的該畫素值均為零。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立體顯示系統,其中該處理裝置更執行以下運作: 比較該觀看視角與一預設角度,以選擇一第一補償機制或一第二補償機制產生該無資料畫素區中該等畫素各者所對應之該補償值。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立體顯示系統,其中該處理裝置更執行以下運作: 當該觀看視角小於該預設角度時,選擇該第一補償機制以產生該無資料畫素區中該等畫素各者所對應之該補償值; 其中,該第一補償機制是基於該無資料畫素區所對應之一水平寬度值及一第一補償比例,優先分配該補償值至該無資料畫素區中靠近該第一顯示畫素區中的該等畫素,且基於該無資料畫素區所對應之該水平寬度值及一第二補償比例,優先分配該補償值至該無資料畫素區中靠近該第二顯示畫素區中的該等畫素; 其中,該第一補償比例與該第二補償比例相同。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立體顯示系統,其中該處理裝置更執行以下運作: 當該觀看視角大於該預設角度時,選擇該第二補償機制以產生該無資料畫素區中該等畫素各者所對應之該補償值; 其中,該第二補償機制是基於該無資料畫素區所對應之一水平寬度值及一第三補償比例,優先分配該補償值至該無資料畫素區中靠近該第一顯示畫素區中的該等畫素,且基於該無資料畫素區所對應之該水平寬度值及一第四補償比例,優先分配該補償值至該無資料畫素區中靠近該第二顯示畫素區中的該等畫素。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立體顯示系統,其中該第三補償比例為該第一顯示畫素區所對應之該水平寬度值於一整體水平寬度值所佔之比例,該第四補償比例為該第二顯示畫素區所對應之該水平寬度值於該整體水平寬度值所佔之比例,且該整體水平寬度值為該第一顯示畫素區所對應之該水平寬度值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所對應之該水平寬度值之和。
  10. 一種立體顯示方法,用於一立體顯示系統,該立體顯示系統包含一眼球追蹤裝置、一顯示面板、一導光元件及一處理裝置,該眼球追蹤裝置用以感測一使用者之一左眼球位置及一右眼球位置,該顯示面板用以顯示複數個畫素,該導光元件用以將該顯示面板上的該等畫素導向至該左眼球位置及該右眼球位置,該立體顯示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計算該使用者對應該顯示面板之一觀看視角; 計算該顯示面板對應該導光元件之一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一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其中該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中包含對應至該等畫素各者之一畫素值; 基於一第一顯示畫素區排列及一第二顯示畫素區排列,判斷對應該顯示面板的一第一顯示畫素區、一第二顯示畫素區及一無資料畫素區;以及 分析與該無資料畫素區相鄰之該第一顯示畫素區及該第二顯示畫素區,以產生對應至該無資料畫素區中該等畫素各者所對應之一補償值。
TW111110652A 2022-03-22 2022-03-22 立體顯示系統及方法 TWI8077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10652A TWI807713B (zh) 2022-03-22 2022-03-22 立體顯示系統及方法
CN202211083787.3A CN115499642B (zh) 2022-03-22 2022-09-06 立体显示系统及方法
US17/980,929 US20230308624A1 (en) 2022-03-22 2022-11-04 Stereoscopic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10652A TWI807713B (zh) 2022-03-22 2022-03-22 立體顯示系統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07713B TWI807713B (zh) 2023-07-01
TW202339496A true TW202339496A (zh) 2023-10-01

Family

ID=84467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0652A TWI807713B (zh) 2022-03-22 2022-03-22 立體顯示系統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08624A1 (zh)
CN (1) CN115499642B (zh)
TW (1) TWI80771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97712B2 (ja) * 2003-02-14 2007-03-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AU2010288010A1 (en) * 2009-08-31 2011-03-03 Panasonic Corporation Stereoscopic vision control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stereoscopic vision control method
CN102081249B (zh) * 2010-11-05 2012-05-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器的图像显示方法
WO2012176431A1 (ja) * 2011-06-20 2012-12-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多視点画像生成装置、多視点画像生成方法
CN103327351B (zh) * 2013-04-18 2015-09-30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03558690B (zh) * 2013-10-30 2015-07-0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栅式立体显示装置、信号处理方法及图像处理装置
CN104199194A (zh) * 2014-08-11 2014-12-10 明基材料有限公司 立体影像显示装置
CN104601975B (zh) * 2014-12-31 2016-11-16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广视角裸眼立体图像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KR102121389B1 (ko) * 2015-10-16 2020-06-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안경 3d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6817511A (zh) * 2017-01-17 2017-06-09 南京大学 一种用于跟踪式自由立体显示器的图像补偿方法
TWI807066B (zh) * 2019-07-08 2023-07-01 怡利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裸視3d反射式擴散片抬頭顯示裝置
CN113272883A (zh) * 2019-12-12 2021-08-17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显示系统的依赖于视角的颜色/亮度校正
TW202145781A (zh) * 2020-05-26 2021-12-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眼球追蹤功能的立體影像顯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08624A1 (en) 2023-09-28
CN115499642A (zh) 2022-12-20
TWI807713B (zh) 2023-07-01
CN115499642B (zh) 2023-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19282A1 (zh) 双目全景图像获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0237539B2 (en) 3D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5729915B2 (ja) 多視点映像表示装置、多視点映像表示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US11457194B2 (en) Three-dimensional (3D) image rende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00257361A1 (en) Three-dimensional (3d) rende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eyes
EP2367352B1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1195340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ugmented reality device
WO2021197370A1 (zh) 一种光场显示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和显示面板
US20140152663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30106843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CN111095348A (zh) 基于摄像头的透明显示器
CN106254804B (zh) 光场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光场显示设备
CN108989798B (zh) 显示装置串扰度值的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12283B (zh) 一种三维显示面板的调试方法及调试系统
TWI807713B (zh) 立體顯示系統及方法
Hwang et al. Local deformation calibration for autostereoscopic 3D display
CN104584075B (zh) 用于描述对象空间的对象点以及用于其执行的连接方法
US20190285903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CN111683238B (zh) 基于观察跟踪的3d图像融合方法及装置
KR102655810B1 (ko) 3d 영상 렌더링 방법 및 장치
CN108107595A (zh) 三维显示设备
US20240179292A1 (en) Image display method, device,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22142794A1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US20140160469A1 (en) Measurement method,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 stereoscopic display
JP2014186587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