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27218A - 電能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能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27218A
TW202327218A TW111138119A TW111138119A TW202327218A TW 202327218 A TW202327218 A TW 202327218A TW 111138119 A TW111138119 A TW 111138119A TW 111138119 A TW111138119 A TW 111138119A TW 202327218 A TW202327218 A TW 20232721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power
storage battery
charging
predetermined valu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8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17760B (zh
Inventor
余啓川
李明祐
Original Assignee
台泥儲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泥儲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泥儲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381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1776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27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72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7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7760B/zh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係關於一種電能管理系統及電能管理方法。該電能管理系統包含一充電裝置、一供電裝置、一儲能裝置及一控制裝置。該充電裝置對一或多個負載充電。該供電裝置提供一第一電能。該儲能裝置提供一第二電能。該控制系統根據一預定條件控制由該供電裝置提供該第一電能給該充電裝置及/或由該儲能裝置提供該第二電能給該充電裝置。

Description

電能管理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能管理系統及電能管理方法。
近年來,隨著電動車科技的進步,電動車輛愈來愈普及,隨之提高充電設備(如充電樁或充電站)的需求。目前市面上的充電設備大都從輸配電業接收電能(如交流電),直接轉換成適合電動車充電之電能(如直流電),以供電動車充電。然而,輸配電業在用電尖峰期間之收費高於用電離峰期間之收費,若多數電動車之使用者於用電尖峰期間至充電設備進行充電,則會增加充電設備商之成本。
此外,充電設備商通常會與輸配電業簽訂契約容量,若因多台電動車同時至充電設備進行充電導致充電設備之電能輸出超過所簽訂之契約容量,則可能將產生超約用電的問題,大幅提昇充電設備商之成本。
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係關於一種電能管理系統。該電能管理系統包含一充電裝置、一供電裝置、一儲能裝置及一控制裝置。該充電裝置對一或多個負載充電。該供電裝置提供一第一電能。該儲能裝置提供一第二電能。該控制系統根據一預定條件控制由該供電裝置提供該第一電能給該充電裝置及/或由該儲能裝置提供該第二電能給該充電裝置。
本揭露之另一實施例係關於一種電能管理方法。該電能管理方法包括:判定一儲能電池之SOC是否大於等於一第一預定值;若該儲能電池之SOC大於等於該第一預定值,則控制由該儲能電池提供一第一電能給一充電裝置,以對一或多個負載充電,並停止停止一供電裝置為該儲能電池充電;及若該儲能電池之SOC小於該第一預定值,則控制由該儲能電池提供該第一電能給該充電裝置,以對該一或多個負載充電,並開始該供電裝置為該儲能電池充電。
參照圖1,圖1所示為根據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之電能管理系統1之示意圖。電能管理系統1可為用於電動車、電動機車、可攜式電子產品(如手機、平板、筆記型電腦、行動電源等)之充電設備(如充電樁或充電站)或應用於其他場域之電能管理系統。在部分實施例中,電能管理系統1包含供電裝置11、儲能裝置12、充電裝置13、控制系統14及伺服器裝置15。在部分實施例中,電能管理系統1包含儲能裝置12、充電裝置13、控制系統14及伺服器裝置15。在部分實施例中,電能管理系統1包含儲能裝置12、充電裝置13及控制系統14。
在部分實施例中,供電裝置11可經組態以提供電能至充電裝置13。在部分實施例中,供電裝置11可經組態以提供電能至儲能裝置12。在部分實施例中,供電裝置11可經組態以同時提供電能至充電裝置13及儲能裝置12。在部分實施例中,供電裝置11可具有電表(例如一般電表或智慧電表)111,其經組態以量測供電裝置11提供之電能或輸電網路11a所提供之電能。
在部分實施例中,供電裝置11可包括輸電網路(或電網)11a。根據本發明之部分實施例,供電裝置11還可包括發電機、變電站、配電系統、變壓器、電力線等其他基礎設施。在本揭露中,供電裝置11係指經組態以提供電能(例如由輸配電業提供之電能或本地生產電能等)的裝置。在部分實施例中,輸電網路11a可包括以輸送電力為目的,連結電力生產者或輸配電業(如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與電力用戶的網路系統。
在部分實施例中,供電裝置11可進一步包括功率調節系統(Power Conditioning System, PCS)112。功率調節系統112可經組態以控制供電裝置11輸出之電能大小及/或供電目標(如儲能裝置12、充電裝置13或兩者)。功率調節系統112可包含電源轉換器,其經組態以接收輸電網路11a所提供之電能,並產生或輸出經轉換之電能。例如,電源轉換器可經組態以將輸電網路11a所提供之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換言之,電源轉換器可為或可包含交流/直流轉換器。例如,電源轉換器可經組態以將輸電網路11a所提供之電壓轉換為較低之電壓。換言之,電源轉換器可為或可包含變壓器。
在部分實施例中,儲能裝置12可經組態以接收電能並儲存電能。例如,儲能裝置12可經組態以自供電裝置11接收電能並儲存電能。儲能裝置12可經組態以提供電能至充電裝置13。在部分實施例中,儲能裝置12可為或可包括電池儲能系統(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BESS)。
在部分實施例中,儲能裝置12可包括功率調節系統121、儲能電池122及通訊模組123。在部分實施例中,功率調節系統121、儲能電池122及通訊模組123可彼此電連接。在部分實施例中,功率調節系統121及通訊模組123可經整合而由單一個電子裝置實現其所有的功能。在部分實施例中,功率調節系統121及通訊模組123可分散在若干裝置中,由複數個裝置實現其所有的功能。
在部分實施例中,功率調節系統121可其經組態以控制儲能電池122的充電和放電過程。在部分實施例中,功率調節系統121可包括儲能變流器。在部分實施例中,儲能電池122可包括電池、電池組或電池模組。
在部分實施例中,通訊模組123可經組態以傳送或接收資訊。例如,在部分實施例中,通訊模組123可經組態以提供儲能裝置12的狀態及/或與儲能裝置12的狀態相關的資訊至控制系統14。在部分實施例中,儲能裝置12的狀態可包括儲能電池122之電池電量狀態(State of Charge, SOC)及/或儲能電池122之電池健康狀態(State of Health, SOH)。
在部分實施例中,通訊模組123包含有線通訊裝置,例如電線或光纖。在部分實施例中,通訊模組123包含無線通訊裝置,例如Wi-Fi模組、行動網路通訊模組、藍芽模組、近場通訊模組等。
在部分實施例中,充電裝置13可經組態以接收供電裝置11所提供之電能及/或儲能裝置12所提供之電能,並經組態以提供電能至一或多個負載16,以對負載16充電。在部分實施例中,充電裝置13可為充電樁或充電站。在部分實施例中,負載16可為或可包含電動車、電動機車、可攜式電子產品(如手機、平板、筆記型電腦、行動電源等)等。
在部分實施例中,充電裝置13包含電源轉換器131、處理器132及通訊模組133。在部分實施例中,電源轉換器131、處理器132及通訊模組133可彼此電連接。在部分實施例中,處理器132及通訊模組133可經整合而由單一個電子裝置實現其所有的功能。在部分實施例中,處理器132及通訊模組133可分散在若干裝置中,由複數個裝置實現其所有的功能。
電源轉換器131可經組態以接收供電裝置11及/或儲能裝置12所提供之電能,並提供經轉換之電能至負載16。例如,電源轉換器131可經組態以將供電裝置11及/或儲能裝置12所提供之直流電壓轉換為較低之直流電壓。換言之,電源轉換器131可為或可包含變壓器或直流/直流轉換器。在部分實施例中,充電裝置13之電源轉換器131亦可經組態以直接接收輸電網路11a所提供之交流電壓,並將交流電壓轉換為直流電壓。換言之,電源轉換器131可為或可包含變壓器或交流/直流轉換器。
處理器132可經組態以控制充電裝置13接收電能及提供電能至負載16。在部分實施例中,處理器132可包含CPU、MCU、GPU等。
在部分實施例中,通訊模組133可經組態以傳送或接收資訊。例如,通訊模組133可經組態以接收來自控制系統14之指令。通訊模組133可經組態以發送負載16之資訊至控制系統14。負載16之資訊可包含負載16之數量、負載16所需之電能等。
在部分實施例中,通訊模組133包含有線通訊裝置,例如電線或光纖。在部分實施例中,通訊模組133包含無線通訊裝置,例如Wi-Fi模組、行動網路通訊模組、藍芽模組、近場通訊模組等。
在部分實施例中,控制系統14可經組態以運算、更新、儲存及/或管理資訊。例如,控制系統14可經組態以控制由供電裝置11、儲能裝置12或兩者同時供電給充電裝置13。例如,控制系統14可經組態以控制供電裝置11將提供電能給充電裝置13、儲能裝置12或兩者。控制系統14可經組態以根據時間(如用電離峰期間或用電尖峰期間)、儲能裝置12之狀態(如儲能電池122之SOC或SOH)、負載16之資訊(如負載16之總數量或所需之用電量),控制由供電裝置11、儲能裝置12或兩者同時供電給充電裝置。例如,控制系統14可經組態以在用電離峰期間控制供電裝置11提供電能給儲能裝置12,以對儲能裝置12充電。控制系統14可經組態以在用電離峰期間控制儲能裝置12提供電能給充電裝置13,以對負載16充電。控制系統14可經組態以在用電離峰期間控制供電裝置11直接提供電能給充電裝置13,以對負載16充電。控制系統14可經組態以在用電離峰期間控制供電裝置11同時提供電能給充電裝置13及儲能裝置12。控制系統14可經組態以在用電尖峰期間控制儲能裝置12提供電能給充電裝置13,以對負載16充電。控制系統14可經組態以在負載16之總用電量超過一預定值(如與輸配電業所簽訂之契約容量)時,控制儲能裝置12提供電能給充電裝置13,以對負載16充電。控制系統14可經組態以在負載16之總用電量超過一預定值(如與輸配電業所簽訂之契約容量)或儲能裝置12之儲能電池122之SOC小於一預定值時,降低對負載16充電之最大功率。
在部分實施例中,控制系統14可為或可包括能源管理系統(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EMS)及/或充電站本地控制器(Charging Station Local Controller, CSLC)等。在部分實施例中,控制系統14可包括處理器141、記憶體142及通訊模組143。在部分實施例中,處理器141、記憶體142及通訊模組143可彼此電連接。在部分實施例中,處理器141、記憶體142及通訊模組143可經整合而由單一個電子裝置實現其所有的功能。在部分實施例中,處理器141、記憶體142及通訊模組143可分散在若干裝置中,由複數個裝置實現其所有的功能。在部分實施例中,控制系統14可整合至充電裝置13或儲能裝置12中。
在部分實施例中,處理器141可經組態以執行儲存於記憶體142上的電腦可執行指令。在一些實施例中,儲存於記憶體142上的電腦可執行指令可包括執行圖2(參照圖2,將描述於後文)所示之流程的電腦可執行指令。在部分實施例中,處理器141可包含CPU、MCU、GPU等。
在部分實施例中,通訊模組143可經組態以傳送或接收資訊。例如,通訊模組143可經組態以與供電裝置11、儲能裝置12、充電裝置13及伺服器裝置15進行資料傳輸。在部分實施例中,通訊模組143包含有線通訊裝置,例如電線或光纖。在部分實施例中,通訊模組143包含無線通訊裝置,例如Wi-Fi模組、行動網路通訊模組、藍芽模組、近場通訊模組等。
在部分實施例中,伺服器裝置15(或電腦)可為一後台裝置,其可設置於充電裝置13所在之位置、遠端辦公室或藉由第三方之雲端平台提供。伺服器裝置15可為或可包含充電站管理系統(Charging S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SMS)。在部分實施例中,伺服器裝置15可經組態以運算、更新、儲存及/或管理由控制系統14提供之資訊。在部分實施例中,位於不同地點之充電站可具由個別的供電裝置11、儲能裝置12、充電裝置13及控制系統14。伺服器裝置15可經組態以接收各充電站之控制系統14所傳送之資料,以同時管理位於不同地點之充電站。在部分實施例中,伺服器裝置15可省略,由各地點之充電站之控制系統14管理該充電站。
在部分實施例中,伺服器裝置15可包括處理器151、記憶體152及通訊模組153。在部分實施例中,處理器151、記憶體152及通訊模組153可彼此電連接。在部分實施例中,處理器151、記憶體152及通訊模組153可經整合而由單一個電子裝置實現其所有的功能。在部分實施例中,處理器151、記憶體152及通訊模組153可分散在若干裝置中,由複數個裝置實現其所有的功能。
在部分實施例中,處理器151可經組態以執行儲存於記憶體152上的電腦可執行指令。在一些實施例中,儲存於記憶體152上的電腦可執行指令可包括執行圖2(參照圖2,將描述於後文)所示之流程的電腦可執行指令。在一些實施例中,可由控制系統14執行圖2所示之流程,亦可由伺服器裝置15執行圖2所示之流程。在部分實施例中,處理器151可包含CPU、MCU、GPU等。
在部分實施例中,通訊模組153可經組態以傳送或接收資訊。例如,通訊模組153可經組態以與各充電站之控制系統14進行資料傳輸。在部分實施例中,通訊模組153包含有線通訊裝置,例如電線或光纖。在部分實施例中,通訊模組153包含無線通訊裝置,例如Wi-Fi模組、行動網路通訊模組、藍芽模組、近場通訊模組等。
圖2所示為根據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之電能管理方法之流程圖20。在部分實施例中,圖2所揭露之步驟可由如圖1之電能管理系統1或其他合適之管理系統執行。在部分實施例中,圖2所揭露之步驟可由如圖1之控制系統14執行,並將相關資訊或資料傳送給伺服器裝置15。在部分實施例中,圖2所揭露之步驟可由如圖1之伺服器裝置15執行,並將指令發送給控制系統14,以進行相對應之操作。在部分實施例中,圖2所揭露之部分步驟可由如圖1之伺服器裝置15執行,另一部分之步驟可由控制系統14執行。
步驟S21判定是否為用電尖峰期間。在部分實施例中,用電尖峰期間可由輸配電業決定。例如,上午7點30分至下午10點30分可設定為用電尖峰期間,而下午10點30分至隔日上午7點30分可設定為用電離峰時間。用電尖峰期間之電費高於用電離峰期間之電費。
若判定為用電離峰期間,則執行步驟S22。步驟S22判定儲能電池122之SOC是否大於等於第一預定值。在部分實施例中,第一預定值大於等於80%。例如,第一預定值可為80%、85%、90%、95%、100%或其他80%~100%之間的數值。
若判定儲能電池122之SOC大於等於第一預定值,則執行步驟S23。步驟S23控制儲能電池122對充電裝置13供電。換言之,供電裝置13對負載16充電之電能係由儲能電池122所提供。在部分實施例中,充電裝置13可對負載16提供之最大充電功率與儲能電池122能提供之最大功率相關。在部分實施例中,充電裝置13可對負載16提供之最大充電功率約等於儲能電池122能提供之最大功率。例如,若儲能電池122之最大功率為120瓩(kW),則充電裝置13可對負載16提供之最大充電功率為120 kW。在部分實施例中,於步驟S23中,供電裝置11不對充電裝置13進行供電。在部分實施例中,於步驟S23中,供電裝置11亦可對充電裝置13進行供電。
若判定儲能電池122之SOC小於第一預定值,則執行步驟S24。步驟S24控制供電裝置11及/或儲能電池122對充電裝置13供電,並控制供電裝置11對儲能電池122充電。充電裝置13可對負載16提供之最大充電功率與儲能電池122能提供之最大功率相關。在部分實施例中,充電裝置13可對負載16提供之最大充電功率約等於儲能電池122能提供之最大功率。例如,若儲能電池122之最大功率為120kW,則充電裝置13可對負載16提供之最大充電功率為120kW。在部分實施例中,供電裝置11以與輸配電業簽訂之契約容量對儲能電池122進行充電。例如,若與輸配電業簽訂之契約容量為30kW,則供電裝置11以30kW之功率對儲能電池122充電。在部分實施例中,供電裝置11以與輸配電業簽訂之契約容量對充電裝置13供電。
步驟S25監測儲能電池122之SOC。當儲能電池122之SOC大於等於第二預定值時,則執行步驟S23。在部分實施例中,第二預定值大於等於第一預定值。例如,第二預定值可為80%、85%、90%、95%、100%或其他80%~100%之間的數值。
由於步驟S25可在儲能電池122之SOC大於等於第二預定值時即停止對儲能電池122繼續充電,並以儲能電池122對充電裝置13供電,如此可避免儲能電池122發生過度充電之情況,以增加儲能電池122之壽命及耐用度。
當儲能電池122之SOC小於第三預定值時,則執行步驟S26。步驟S26降低充電裝置13對負載16之最大供電量,並停止儲能電池122對充電裝置13供電。在步驟S26中,供電裝置11以契約容量之一第一比例對儲能電池122進行充電,並以契約容量之一第二比例對充電裝置13進行供電。在部分實施例中,第一比例可為0~100%。在部分實施例中,第二比例可為0~100%。例如,假設契約容量為30kW,第一比例為20%且第二比例為80%,則供電裝置11以6kW對儲能電池122進行充電,並以24kW之功率對充電裝置13進行供電。在此情況下,由於儲能電池122已停止對充電裝置13供電,故充電裝置13能對負載16提供之最高充電功率即為24kW。在部分實施例中,第三預定值小於第一預定值或第二預定值。在部分實施例中,第三預定值小於等於20%。例如,第三預定值可為5%、10%、15%、20%或其他5%~20%之間的數值。
由於步驟S26可在儲能電池122之SOC小於第三預定值時即停止儲能電池122繼續放電,如此可避免儲能電池122發生過度放電之情況,以增加儲能電池122之壽命及耐用度。
步驟S27監測儲能電池122之SOC。若儲能電池122之SOC大於第四預定值,則執行步驟S24。在部分實施例中,第四預定值大於第三預定值。在部分實施例中,第四預定值小於等於40%。例如,第三預定值可為15%、20%、25%、30%、35%、40%或其他15%~40%之間的數值。
回到步驟S21,若判定為用電尖峰期間,則執行步驟S28。步驟S28判定儲能電池122之SOC是否大於等於第五預定值。在部分實施例中,第五預定值小於第一預定值。在部分實施例中,第五預定值大於等於60%。例如,第五預定值可為60%、65%、70%、75%、80%、85%或其他60%~85%之間的數值。
若判定儲能電池122之SOC大於等於第五預定值,則執行步驟S29。步驟S29控制儲能電池122對充電裝置13供電。換言之,供電裝置13對負載16充電之電能係由儲能電池122所提供。在部分實施例中,充電裝置13可對負載16提供之最大充電功率與儲能電池122能提供之最大功率相關。在部分實施例中,充電裝置13可對負載16提供之最大充電功率約等於儲能電池122能提供之最大功率。例如,若儲能電池122之最大功率為120kW,則充電裝置13可對負載16提供之最大充電功率為120kW。在部分實施例中,於步驟S29中,供電裝置11不對充電裝置13進行供電。
若判定儲能電池122之SOC小於第五預定值,則執行步驟S30。步驟S30控制供電裝置11及/或儲能電池122對充電裝置13供電,並控制供電裝置11對儲能電池122充電。充電裝置13可對負載16提供之最大充電功率與儲能電池122能提供之最大功率相關。在部分實施例中,充電裝置13可對負載16提供之最大充電功率約等於儲能電池122能提供之最大功率。例如,若儲能電池122之最大功率為120kW,則充電裝置13可對負載16提供之最大充電功率為120kW。在部分實施例中,供電裝置11以與輸配電業簽訂之契約容量對儲能電池122進行充電。例如,若與輸配電業簽訂之契約容量為30kW,則供電裝置11以30kW之功率對儲能電池122充電。在部分實施例中,供電裝置11以與輸配電業簽訂之契約容量對充電裝置13供電。
步驟S31監測儲能電池122之SOC。當儲能電池122之SOC大於等於第六預定值時,則執行步驟S28。在部分實施例中,第六預定值小於第二預定值。例如,第六預定值可為70%、75%、80%、85%、90%或其他70%~90%之間的數值。
由於步驟S31可在儲能電池122之SOC大於等於第六預定值時即停止對儲能電池122繼續充電,並以儲能電池122對充電裝置13供電,如此可避免儲能電池122發生過度充電之情況,以增加儲能電池122之壽命及耐用度。
當儲能電池122之SOC小於第七預定值時,則執行步驟S32。步驟S32降低充電裝置13對負載16之最大供電量,並停止儲能電池122對充電裝置13供電。在步驟S32中,供電裝置11以契約容量之一第一比例對儲能電池122進行充電,並以契約容量之一第二比例對充電裝置13進行供電。在部分實施例中,第一比例可為0~100%。在部分實施例中,第二比例可為0~100%。例如,假設契約容量為30kW,第一比例為20%且第二比例為80%,則供電裝置11以6kW對儲能電池122進行充電,並以24kW之功率對充電裝置13進行供電。在此情況下,由於儲能電池122已停止對充電裝置13供電,故充電裝置13能對負載16提供之最高充電功率即為24kW。在部分實施例中,第七預定值小於第五預定值或第六預定值。在部分實施例中,第七預定值小於等於20%。例如,第七預定值可為5%、10%、15%、20%或其他5%~20%之間的數值。
由於步驟S32可在儲能電池122之SOC小於第七預定值時即停止儲能電池122繼續放電,如此可避免儲能電池122發生過度放電之情況,以增加儲能電池122之壽命及耐用度。
步驟S33監測儲能電池122之SOC。若儲能電池122之SOC大於第八預定值,則執行步驟S30。在部分實施例中,第八預定值大於第七預定值。在部分實施例中,第八預定值小於等於40%。例如,第八預定值可為15%、20%、25%、30%、35%、40%或其他15%~40%之間的數值。
在部分實施例中,圖2所載之方法或步驟可由具有複數個程式指令(code)之聯合資源共享程式所執行。聯合資源共享程式係為可儲存於一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中之一電腦程式產品。當該等程式指令被載入一電子裝置(如圖1所載之控制系統14或伺服器裝置15)時,電腦程式執行如圖2所載之方法或步驟。
將瞭解,本文討論之系統及方法之實施例不限於文中所述或圖中所繪之構造及/或配置之細節,而係可以各種方式實踐或執行。本文中的特定實施例僅屬例示性且不意在限制本發明。
此外,在本文中使用之措辭及術語僅屬例示性且不意在限制本發明。單數形式或複數形式僅屬例示性且不意在限制本發明之系統或方法、其等元件、組件、或步驟。本文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涉及」及其他類似的用語涵蓋在其後列出之項目、等效物、及額外項目。「或」及其他類似的用語可視為指示所描述之項目之之任一者。
1:電能管理系統 11:供電裝置 11a:輸電網路 12:儲能裝置 13:充電裝置 14:控制系統 15:伺服器裝置 16:負載 20:流程圖 111:電表 112:功率調節系統 121:功率調節系統 122:儲能電池 123:通訊模組 131:電源轉換器 132:處理器 133:通訊模組 141:處理器 142:記憶體 143:通訊模組 151:處理器 152:記憶體 153:通訊模組 S21:步驟 S22:步驟 S23:步驟 S24:步驟 S25:步驟 S26:步驟 S27:步驟 S28:步驟 S29:步驟 S30:步驟 S31:步驟 S32:步驟 S33:步驟
在下文中參考圖式討論實施例之各種態樣,該等圖式並非按比例繪製,且該等圖式僅為例示,並未限制本發明之範疇。在圖式及說明書中使用的元件符號僅為例示,並未限制本發明之範疇。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的元件符號表示,其中:
圖1所示為根據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之電能管理系統之示意圖。
圖2所示為根據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之電能管理方法之流程圖。
(無)
1:電能管理系統
11:供電裝置
11a:輸電網路
12:儲能裝置
13:充電裝置
14:控制系統
15:伺服器裝置
16:負載
111:電表
112:功率調節系統
121:功率調節系統
122:儲能電池
123:通訊模組
131:電源轉換器
132:處理器
133:通訊模組
141:處理器
142:記憶體
143:通訊模組
151:處理器
152:記憶體
153:通訊模組

Claims (11)

  1. 一種電能管理方法,包含: 判定一儲能電池之SOC是否大於等於一第一預定值; 若該儲能電池之SOC大於等於該第一預定值,則控制由該儲能電池提供一第一電能給一充電裝置,以對一或多個負載充電,並停止停止一供電裝置為該儲能電池充電;及 若該儲能電池之SOC小於該第一預定值,則控制由該儲能電池提供該第一電能給該充電裝置,以對該一或多個負載充電,並開始該供電裝置為該儲能電池充電。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 若當前屬於用電尖峰期間,則該第一預定值為60%~80%;且 若當前屬於用電離峰期間,則該第一預定值為80%~100%。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充電裝置對該一或多個負載提供之最大充電功率約等於該儲能電池能輸出之最大功率。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監測該儲能電池之該SOC;且 當該儲能電池之該SOC大於等於一第二預定值時,則停止該供電裝置對該儲能裝置充電。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方法,其中 若當前屬於用電尖峰期間,則該第二預定值為70%~90%;且 若當前屬於用電離峰期間,則該第二預定值為80%~100%。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充電裝置對該一或多個負載提供之最大充電功率約等於該儲能裝置能輸出之最大功率。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監測該儲能電池之該SOC;且 當該儲能電池之該SOC小於一第三預定值時,則降低該充電裝置對該一或多個負載充電之最大功率,並停止該儲能電池對該充電裝置供電。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控制該供電裝置以一第二電能之一第一比例為該充電裝置供電;及 控制該供電裝置以該第二電能之一第二比例為該儲能電池充電。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三預定值為10%~20%。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含當判定該儲能電池之該SOC大於一第四預定值時,控制該儲能電池提供該第一電能給該充電裝置。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四預定值為30%~50%。
TW111138119A 2021-12-15 2021-12-15 電能管理方法 TWI8177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38119A TWI817760B (zh) 2021-12-15 2021-12-15 電能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38119A TWI817760B (zh) 2021-12-15 2021-12-15 電能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7218A true TW202327218A (zh) 2023-07-01
TWI817760B TWI817760B (zh) 2023-10-01

Family

ID=88147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8119A TWI817760B (zh) 2021-12-15 2021-12-15 電能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1776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23229U (zh) * 2015-12-15 2016-06-01 Nat Inst Chung Shan Science & Technology 叢集式儲能微電網系統
TWI602381B (zh) * 2016-09-26 2017-10-1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充放電控制裝置及方法
TWI674729B (zh) * 2017-11-10 2019-10-1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提供多服務之蓄電池之充放電控制裝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17760B (zh) 2023-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63932B2 (en) Grid regulation services for energy storage devices based on grid frequency
US20160250942A1 (en) Charging state management method, charging state management device, and program
US20140300310A1 (en) Portable quick charge battery booster
CN102195344B (zh) 一种多能源供电的通信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CN103166325B (zh) 能量储存系统和控制该能量储存系统的方法
KR101262166B1 (ko) 전기자동차 충전을 위한 시스템
US20160276842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power, system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power, and program
CN102668312A (zh) 电动车辆的供电系统
TW200934047A (en) Electroni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power thereof
WO2013015863A2 (en) A system for monitoring a battery charger
US2009026756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lying power to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11146831A (zh) 可移动设备、电池管理电路和电池管理方法
JP7189861B2 (ja) 充電装置及び充電方法
CN113098066A (zh) 一种功率调节方法、功率调节装置及终端设备
TWI680894B (zh) 充電站系統及輸出電能上限管理方法
KR20150130568A (ko) 수요반응형 전기자동차 교류 충전 방법 및 장치
TW201818630A (zh) 具有調節迴路之電池充電系統
TWI817760B (zh) 電能管理方法
TW202327216A (zh) 電能管理系統
CN215733552U (zh) 充电器、终端及充电系统
US20220289060A1 (en) Control system and energy management method
CN113300439A (zh) 充电器、终端及充电系统
CN103580095A (zh) 电池控制单元、充放电单元、电力控制单元、电池单元
WO2021038762A1 (ja) 充放電制御装置、蓄電システムおよび充放電制御方法
TWM575211U (zh) Charging stati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