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9085A - 病患介面氣體取樣技術及用於病患介面之配件 - Google Patents

病患介面氣體取樣技術及用於病患介面之配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9085A
TW202319085A TW111131910A TW111131910A TW202319085A TW 202319085 A TW202319085 A TW 202319085A TW 111131910 A TW111131910 A TW 111131910A TW 111131910 A TW111131910 A TW 111131910A TW 202319085 A TW202319085 A TW 20231908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sampling
gas
interface
collapsibl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1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泰勒 J 愛德華
馬克斯 W A 海曼
葛拉米 M 史密斯
馬修 J 派頓
莎曼莎 D 歐德菲爾德
克雷格 K 懷特
哈米許 A 歐斯伯尼
馬克西姆 D 圖拉尼拉德
塞繆爾 T 斯特拉瑟斯
Original Assignee
紐西蘭商費雪派克保健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AU20212217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U2021221742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紐西蘭商費雪派克保健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紐西蘭商費雪派克保健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9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908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61M16/0666Nasal cannulas or tub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61M16/0666Nasal cannulas or tubing
    • A61M16/0672Nasal cannula assemblies for oxygen therap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8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evaluating the respiratory organs
    • A61B5/082Evaluation by breath analysis, e.g. determination of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exhaled brea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8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evaluating the respiratory organs
    • A61B5/097Devices for facilitating collection of breath or for directing breath into or through measur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61M16/0683Holding devic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8Bellows; Connecting tubes ; Water traps; Patient circuits
    • A61M16/0816Joints or connectors
    • A61M16/0841Joints or connectors for sampling
    • A61M16/085Gas sampl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8Bellows; Connecting tubes ; Water traps; Patient circuits
    • A61M16/0875Connecting tu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05/00Evaluating, monitoring or diagnosing in the context of a particular type of medical care
    • A61B2505/05Surgical ca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8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evaluating the respiratory organs
    • A61B5/0826Detecting or evaluating apnoea ev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8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evaluating the respiratory organs
    • A61B5/083Measuring rate of metabolism by using breath test, e.g. measuring rate of oxygen consumption
    • A61B5/0836Measuring rate of CO2 produ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42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for measuring blood g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075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by influencing the temperature
    • A61M16/1095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by influencing the temperature in the connecting tu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4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by mixing different fluids, one of them being in a liquid phase
    • A61M16/16Devices to humidify the respiration 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4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by mixing different fluids, one of them being in a liquid phase
    • A61M16/16Devices to humidify the respiration air
    • A61M16/161Devices to humidify the respiration air with means for measuring the humid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20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o medical respiratory devices
    • A61M16/201Controlled val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 A61M2016/0027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pressure me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 A61M2016/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with a flowmeter
    • A61M2016/003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with a flowmeter electrical
    • A61M2016/0036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with a flowmeter electrical in the breathing tube and used in both inspiratory and expiratory pha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005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with O2 features or with parameter measurement
    • A61M2016/102Measuring a parameter of the content of the delivered gas
    • A61M2016/1025Measuring a parameter of the content of the delivered gas the O2 concent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005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with O2 features or with parameter measurement
    • A61M2016/102Measuring a parameter of the content of the delivered gas
    • A61M2016/103Measuring a parameter of the content of the delivered gas the CO2 concent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005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with O2 features or with parameter measurement
    • A61M2016/102Measuring a parameter of the content of the delivered gas
    • A61M2016/1035Measuring a parameter of the content of the delivered gas the anaesthetic agent concent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2/00Special media to be introduced, removed or treated
    • A61M2202/02Gases
    • A61M2202/0208Oxyg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2/00Special media to be introduced, removed or treated
    • A61M2202/02Gases
    • A61M2202/0225Carbon oxides, e.g. Carbon dioxi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2/00Special media to be introduced, removed or treated
    • A61M2202/02Gases
    • A61M2202/0241Anaesthetics; Analges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2/00Special media to be introduced, removed or treated
    • A61M2202/02Gases
    • A61M2202/025Heli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2/00Special media to be introduced, removed or treated
    • A61M2202/02Gases
    • A61M2202/0266Nitrogen (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2/00Special media to be introduced, removed or treated
    • A61M2202/02Gases
    • A61M2202/0266Nitrogen (N)
    • A61M2202/0275Nitric oxide [NO]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2/00Special media to be introduced, removed or treated
    • A61M2202/02Gases
    • A61M2202/0266Nitrogen (N)
    • A61M2202/0283Nitrous oxide (N2O)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02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materials
    • A61M2205/0216Materials providing elastic properties, e.g. for facilitating deformation and avoid break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A61M2205/3331Pressure; Flow
    • A61M2205/3334Measuring or controlling the flow ra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A61M2205/3331Pressure; Flow
    • A61M2205/3344Measuring or controlling pressure at the body treatment si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A61M2205/3368Tempera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5Communication
    • A61M2205/3576Communication with non implanted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s, e.g. using external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 A61M2205/3592Communication with non implanted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s, e.g. using external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using telemetric means, e.g. radio or optical transmis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58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 A61M2205/582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by tactile feedba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58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 A61M2205/583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by visual feedback
    • A61M2205/584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by visual feedback having a color co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06Head
    • A61M2210/0618No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06Head
    • A61M2210/0625Mou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30/00Measuring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1M2230/04Heartbeat characteristics, e.g. ECG, blood pressure modu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30/00Measuring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1M2230/04Heartbeat characteristics, e.g. ECG, blood pressure modulation
    • A61M2230/06Heartbeat rate on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30/00Measuring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1M2230/08Other bio-electrical signals
    • A61M2230/10Electroencephalographic sign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30/00Measuring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1M2230/20Blood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 A61M2230/202Blood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partial carbon oxide pressure, e.g. partial dioxide pressure (P-CO2)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30/00Measuring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1M2230/40Respiratory characteristics
    • A61M2230/43Composition of exha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30/00Measuring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1M2230/40Respiratory characteristics
    • A61M2230/43Composition of exhalation
    • A61M2230/432Composition of exhalation partial CO2 pressure (P-CO2)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30/00Measuring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1M2230/63Motion, e.g. physical activit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揭露內容係關於一種用於向一病患輸送呼吸支援之病患介面。該病患介面包含經組配以將一設備氣流輸送至一病患之一氣體輸送介面。該氣體輸送介面包含用以將該設備氣流輸送至該病患之一輸送出口。該氣體輸送介面亦包含一氣體輸送側構件,該氣體輸送側構件自該輸送出口之一第一側延伸且包含與該輸送出口流體連通之一設備氣體流動路徑。該氣體輸送側構件包含一可陷縮部分,該可陷縮部分可在施加一陷縮力後自一正常敞開組態移動至一陷縮組態,在該陷縮組態中,該設備氣體流動路徑減小或封閉且使得減少或停止通過該設備氣體流動路徑之該設備氣流。該病患介面進一步包含一氣體取樣介面,該氣體取樣介面包含:經組配以在該病患處接收一病患氣流之一取樣入口,及經組配以用於將該病患氣流輸送遠離該病患之一取樣出口。該氣體取樣介面亦包含與該取樣入口及該取樣出口流體連通之一取樣導管。

Description

病患介面氣體取樣技術及用於病患介面之配件
交叉參考
本揭露內容主張來自2022年4月5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63/362,486及來自2021年8月25日申請之澳大利亞專利申請案第2021221742號的優先權,各申請案之內容應被理解為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發明領域
本揭露內容係關於一種用於向病患輸送呼吸支援之病患介面。
發明背景
病患可在麻醉或鎮靜期間或更一般而言在某些醫療程序期間失去呼吸功能。在醫療程序之前,可由醫療專業人員對病患進行預充氧以提供氧飽和度之儲集,且可經由鼻套管或其他病患介面在高流量呼吸支援下進行此預充氧及CO 2沖洗/清除。
在各種臨床情形下,可需要監測諸如呼出氣體之病患氣體以監測O 2含量且監測病患是否已出現呼吸暫停。一個實例情形為病患在全身麻醉下或在深度鎮靜下自主呼吸,其中病患可能會進入及脫離呼吸暫停。另一實例為病患需要插管。在一些狀況下,插管在30至60秒內完成,但在其他狀況下,尤其是在病患之呼吸道難以穿過(例如,歸因於癌症、嚴重受傷、肥胖或頸部肌肉痙攣)時,插管將花費顯著更長時間。雖然預充氧提供了對於氧飽和度下降之緩衝,但對於長時間插管程序,有必要中斷插管過程並將病患之氧飽和度提高至足夠等級。對於困難的插管過程,插管過程之中斷可能發生若干次,此為耗時的且使病患處於嚴重的健康風險。在大致進行三次插管嘗試之後,醫療程序,諸如插管方法將被放棄。
在迫切需要對呼吸暫停、未插管的病患進行手動通氣的情況下(諸如歸因於病患插管不成功或已進入呼吸暫停的鎮靜病患),有必要快速移除高流量病患介面且接著將非侵入式通氣面罩(例如面罩及袋子)應用於病患。套管可能難以自病患快速移除,例如頭套與套管之間的連接器可能難以快速釋放或操縱。未能移除病患介面可導致面罩之密封上覆病患介面或病患介面氣體供應管,從而破壞面罩與病患面部之間的密封。氣體可因此在通氣期間自面罩洩漏,從而致使通氣無效或低效。
在需要多個呼吸支援系統的程序中,可能存在以下問題:支援系統之組合可能造成過量壓力輸送(例如當套管在病患的適當位置且麻醉師希望通過套管頂部上方的面罩輸送支援時)。此外,不同支援系統之間的切換可為耗時或困難的。
對本揭露內容之背景技術的上方論述意欲促進對本揭露內容之理解。然而,應瞭解,論述並非確認或承認論述之任何態樣為如在本申請案之優先權日期的公共常識的部分。
發明概要
在轉向本揭露內容之描述之前,提供對將用以定義術語之各種部分之空間關係的一些術語之解釋係有用的。貫穿本說明書的空間參考通常將基於配合至病患之面部且經組配以將呼吸氣體自流動源且通過氣體輸送導管輸送至病患之鼻孔或嘴巴的病患介面。在此環境作為基礎的情況下,可參考病患定義一些術語,諸如「面向病患」及「非面向病患」。諸如「向內」及「向外」之術語可參考病患之面部來定義。一些術語可參考氣體輸送導管來定義,諸如「後方」及「前方」。 病患介面氣體取樣技術
鑒於前述內容中所指出的問題,本申請人先前已開發出具有可陷縮導管之病患介面,如國際專利申請案PCT/IB2019/051137(國際專利公開案WO2019159063)中所描述。病患介面提供用於對病患進行預充氧且維持病患之呼吸暫停窗口的方式,諸如在鎮靜期間或在使用全身麻醉下(無論是否需要插管)。可陷縮導管包括可陷縮部分,該可陷縮部分經組配以在例如將面罩置放至病患之面部上且面罩之一部分(例如面罩封套)覆疊在可陷縮部分上(且壓在可陷縮部分上)時陷縮且暫時中斷(高流量或低流量)呼吸氣流。此允許臨床醫師在需要時在病患介面上方容易地將非侵入式通氣面罩應用於病患,且同時在通氣面罩應用期間中斷高流量病患介面氣流。
在諸如國際專利申請案PCT/IB2019/051137(國際專利公開案WO2019159063)中所描述的可陷縮病患介面之病患介面的使用期間,監測病患正在接收呼吸支援的病患處的氣體係有益的。氣體監測為臨床醫師提供有用的回饋,且例如在預充氧階段期間判定病患是否已達到所需最終呼氣O 2含量以指示預充氧完成。病患氣體監測亦可包括CO 2及/或揮發物之監測。此氣體監測亦可適用於在例如在如上文所述使用麻醉劑之醫療程序期間在病患具有減弱的呼吸功能或減弱的呼吸功能之風險時判定病患病況或病患病況之改變。病患病況之此改變可包括自發呼吸之病患變得呼吸暫停或經歷阻塞(非病患)呼吸道,使得需要中斷高流量呼吸支援,如上文所論述。
本申請人先前已開發出一種氣體取樣裝置,如國際專利申請案PCT/NZ2017/050134 (國際專利公開案WO2018070885)中所描述。此裝置包括可移動入口,該可移動入口可定位在病患之鼻子或嘴巴附近以對病患氣體進行取樣。導管可將該取樣裝置連接至提供所取樣氣體之監測的呼吸氣體監測器(例如二氧化碳圖裝置)。該取樣裝置已經設計為可附接至標準鼻套管,但並未經組配為與國際專利申請案PCT/IB2019/051137 (國際專利公開案WO2019159063)中所揭露之類型之可陷縮病患介面一起操作。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具有可陷縮部分且亦可促進病患氣體取樣之新的或替代病患介面。
根據本揭露內容之一態樣,提供一種病患介面,其包含: 一氣體輸送介面,其經組配以將一設備氣流輸送至一病患,該氣體輸送介面包含: 一輸送出口,其用於將該設備氣流輸送至該病患;及 一氣體輸送側構件,其自該輸送出口之一第一側延伸且包含與該輸送出口流體連通之一設備氣體流動路徑,該氣體輸送側構件包含一可陷縮部分,該可陷縮部分可在施加一陷縮力後自一正常敞開組態移動至一陷縮組態,在該陷縮組態中,該設備氣體流動路徑減小或封閉且使得減少或停止通過該設備氣體流動路徑之該設備氣流,且該病患介面進一步包含: 一氣體取樣介面,其包含: 一取樣入口,其經組配以在該病患處接收一病患氣流; 一取樣出口,其經組配以用於將該病患氣流輸送遠離該病患;以及 一取樣導管,其與該取樣入口及該取樣出口流體連通,該取樣導管經組配以在該可陷縮部分移動至該陷縮組態時保持敞開以維持該取樣入口與該取樣出口之間的流體連通。
根據本揭露內容之第一態樣的病患介面可有利地在同時操作可陷縮之氣體輸送介面的同時促進對病患氣體之取樣。特定言之,取樣導管能夠在可陷縮部分移動至陷縮組態期間氣體輸送介面之設備氣體減少或停止的同時繼續取樣。取樣導管可經組配以用於將病患氣體輸送至氣體感測器或氣體監測裝置。取樣導管可經組配以用於將病患氣體輸送至位於病患氣流內之感測器或監測裝置。感測器可位於取樣導管內。取樣導管可經組配以將病患氣體輸送至呼吸氣體監測器,該呼吸氣體監測器經由取樣出口與取樣導管流體連通。
根據本揭露內容之第一態樣的病患介面從而在經由氣體輸送介面提供之呼吸支援(例如高流量呼吸支援)期間且亦在通過氣體輸送介面之設備氣流中斷期間(例如在將病患面罩應用於病患之面部上期間)促進對病患氣體之連續監測,以向臨床醫師提供回饋。
應瞭解,本文中對「設備氣流」之參考係指來自諸如呼吸支援系統之設備之氣流,該呼吸支援系統可包含流產生器或壁源、壓縮空氣源或任何其他適合之呼吸氣體源。設備氣流可因此包括呼吸氣流。設備氣流亦可包括輸送至病患之麻醉劑或氧氣。
取樣入口經組配以在病患處接收病患氣流,該病患氣流可包括來自病患之呼氣氣體及/或用於病患之吸入氣體及/或來自設備氣流之設備氣體及/或大氣氣體,或其二者或多於二者之組合。可經由取樣入口取樣之大氣氣體可包括病患之呼氣氣體內所含有之夾帶大氣氣體及/或存在於病患面部之前方或病患之呼吸道內之尚未自病患呼出的大氣氣體。所取樣之病患氣體可包括已輸送至病患且尚待吸入之設備氣體。病患氣體亦可包括其他氣體,諸如輸送至病患之麻醉劑。
應瞭解,大氣氣體、呼氣氣體、設備氣體及麻醉氣體可在取樣入口處變得混合,且因此由取樣入口接收之病患氣體可通常包含此等或其他氣體中之二種或多於二種的混合物。類似地,應瞭解,由取樣入口接收之病患氣流在一些情況下可包含此等類型氣體中之僅一種。病患氣流可隨時間(例如,在病患呼出之間)變化,且因此由取樣入口接收之病患氣流之組成可隨時間變化。
在病患處接收之病患氣流可自病患之呼吸道接收。在病患處接收之病患氣流可在病患之嘴巴及/或鼻子之前方被接收。在病患處接收之病患氣流可在病患內部被接收。舉例而言,可自病患之嘴巴及/或鼻子內部接收病患氣流。
取樣出口可經組配以用於與呼吸氣體監測器流體連通。舉例而言,取樣出口可經由管或其他導管連接至氣體監測裝置,該氣體監測裝置能夠分析通過取樣入口接收之病患氣體。氣體取樣介面可因此經組配以用於側流二氧化碳圖。在此情況下,取樣出口可因此促進病患氣流遠離病患並朝向呼吸氣體監測器之輸送。
在一實施例中,氣體取樣介面可包括在取樣導管中或取樣導管處及/或在取樣出口中或取樣出口處的氣體感測器。舉例而言,氣體取樣介面可經組配以用於主流二氧化碳圖。氣體感測器可經由有線或無線資料通訊連接至適當接收器,該接收器能夠將感測器資料顯示給臨床醫師。在此情況下,取樣出口在感測器之下游時可將病患氣流排放至環境,且以此方式,取樣出口經組配以將病患氣流輸送遠離病患以便使流能夠通過導管且經過感測器。
在另一替代實施例中,氣體取樣介面可包括被動取樣組態且例如可經組配以經由比色分析法對病患氣體進行取樣。在此情況下,取樣導管可經組配以將病患氣體輸送至比色試劑之測定或輸送至經組配以指示病患氣流中一或多種特定氣體之存在或濃度的另一形式之比色計。在一些組態中,氣體取樣介面可包括在取樣導管中或在取樣出口處的比色分析構件。
氣體輸送側構件之可陷縮部分可自正常敞開組態移動至陷縮組態。敞開組態應被理解為意謂可陷縮部分能夠以所要流動速率將設備氣體輸送至病患的組態。舉例而言,敞開組態可涉及氣體輸送構件之內腔充分敞開及/或暢通無阻的以允許所需設備氣體流動速率待輸送至病患。可陷縮部分經組配為處於「正常」敞開組態,此將被理解為意謂可陷縮部分將預設為敞開組態或在敞開組態中「靜止」。舉例而言,在不存在推進可陷縮部分遠離敞開組態之外力的情況下,可陷縮部分可保持處於(且將返回至)敞開組態。在其他實施例中,可陷縮部分可為自陷縮的或處於「正常」封閉組態。亦即,當不存在流動通過可陷縮部分之設備氣體或存在流動通過可陷縮部分之低設備氣體流時,該可陷縮部分可部分地或完全地陷縮(陷縮組態),且當存在流動通過可陷縮部分之一定位準之設備氣體時,該可陷縮部分擴展(敞開組態)。然而,「正常」敞開可陷縮部分(在不存在推進可陷縮部分遠離敞開組態之外力的情況下處於敞開組態)可為有益的,因為首先並不需要大量流及/或壓力來敞開可陷縮部分或維持可陷縮部分處於敞開組態以將設備氣體輸送至病患。
可陷縮部分之正常敞開組態可經由可陷縮部分之固有材料屬性或經由可陷縮部分之幾何形狀或其他結構組態來達成。舉例而言,可陷縮部分可由可撓性彈性材料形成,該可撓性彈性材料可藉由外力摺疊、扁平化或以其他方式暫時操縱但在停止或釋放外力後朝向其初始狀態、位置或組態推進。
可陷縮部分之「可陷縮組態」將被理解為意謂可陷縮部分經實體地操縱或影響以便減小通過可陷縮部分之設備氣體之路徑的組態。在移動至陷縮組態後,可陷縮部分可經歷橫截面改變。舉例而言,橫截面減小以便產生更受限制或捲繞之流動路徑。陷縮組態可涉及諸如內腔之內部通路之橫截面變小以便堵塞、阻塞或以其他方式減少流動。
可陷縮部分移動至陷縮組態可涉及可陷縮部分經摺疊、彎曲、扭結、扁平化、壓縮或扭轉成陷縮組態。陷縮組態可涉及可陷縮部分之一或多個側部分朝向或相對於彼此移動以便堵塞或阻塞設備氣體流動路徑。陷縮組態與敞開組態相比可將設備氣流減少至實質上零或替代地,可減少設備氣流但其中一些殘餘流仍在陷縮組態中出現。
在本揭露內容之一實施例中,可陷縮部分自正常敞開組態彈性地變形至陷縮組態。舉例而言,可陷縮部分之二個或多於二個側部分可經組配以用於在陷縮力之影響下朝向或相對於彼此彈性地變形且在去除陷縮力後返回至彼此隔開之正常位置。朝向或相對於彼此之移動可為朝向彼此之相對移動。亦即,該等側部分中之一者可相對於病患介面(及病患)保持靜態,且該等側部分中之另一者可朝向或相對於靜態側部分移動。在本揭露內容之一替代實施例中,可陷縮部分包含經組配以用於朝向或相對於可陷縮部分之另一側部分彈性變形的側部分。
該等側部分可鄰近於彼此而定位或可彼此連接。舉例而言,側部分可在摺線處連接且可朝向或相對於彼此摺疊。替代地,該等側部分可彼此相對。舉例而言,可陷縮部分之相對側可朝向彼此移動。
可陷縮部分之彈性變形可包含彎曲或摺疊可陷縮部分之一或多個側。可陷縮部分可包含具有非均一厚度之壁。舉例而言,可陷縮部分可包括薄壁部分,該薄壁部分促進可陷縮部分在薄壁部分處摺疊或彎曲。可陷縮部分可包括單個薄壁部分。該薄壁部分可包含壁之相對薄區段,該區段形成壁之鉸鏈部分或陷縮部分,該鉸鏈部分或陷縮部分在將陷縮力施加至可陷縮部分後誘發在薄壁部分處發生摺疊。薄壁部分之相對較薄區段允許特定地調適壁區段以在折點處摺疊或彎曲以便在敞開組態與封閉組態之間轉變。以此方式,可陷縮部分優先在折點處彎曲或摺疊以在敞開組態與封閉組態之間移動。
根據本揭露內容之一實施例,可陷縮部分包含一對薄壁部分,該對薄壁部分經組配以提供摺線,可陷縮部分在該等摺線處在施加陷縮力後摺疊或彎曲。該對薄壁部分可位於可陷縮部分之相對側上或可以其他方式相對地定位,例如彼此鄰近地定位。
可陷縮部分包含氣體輸送側構件之一部分,其可包含導管。可陷縮部分可因此自身包含導管、管或經組配以輸送氣體之其他結構。可陷縮部分可具有圓形橫截面。可陷縮部分可具有細長橫截面,諸如橢圓形或卵形橫截面或體育場橫截面。根據本揭露內容之一實施例,可陷縮部分具有一細長橫截面,該細長橫截面包含在一對末端之間延伸的一對縱向側,且其中薄壁部分位於該等末端處。在一特定實施例中,該等末端中之各者包含單個薄壁部分。該等末端中之各者可包括多於一個薄壁部分。
在細長橫截面之末端處供應薄壁部分可有利地促使在該等末端處摺疊或彎曲,從而導致縱向側中之一或二者朝向另一縱向側移動。可向縱向側中之一者的第一者且在另一縱向側之方向上施加可陷縮力,此在縱向側中之第一者朝向或相對於第二縱向側移動時導致可陷縮部分之扁平化。
申請人之先前國際專利公開案WO2018/029638及WO2019159063中論述了可能的可陷縮部分組態之各種實施例。
根據本揭露內容之第一態樣,氣體取樣介面可提供至氣體輸送側構件或可與氣體輸送側構件分離。在本揭露內容之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自輸送出口之與第一側相對的第二側延伸。舉例而言,氣體輸送導管可與氣體輸送側構件分離,且與氣體輸送側構件相比,可自輸送出口之相對側延伸及/或朝向病患面部之相對側延伸。
取樣導管可具有雙重功能,因為其亦可用作支撐病患介面之部分的結構性組件。舉例而言,取樣導管可與頭帶一起使用或作為頭帶之部分,該頭帶與病患之頭部連接以相對於病患之面部將病患介面緊固在適當的位置。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具有經組配以耦接至頭帶之末端且包含提供取樣入口與取樣出口之間的流體連通之內部通路,該取樣導管亦包含面向病患之壁及非面向病患之壁。
替代地,取樣導管可能不貢獻於病患介面之緊固且輸送出口可由除取樣導管之外的組件支撐。舉例而言,在一實施例中,病患介面進一步包含自輸送出口之與第一側相對之第二側延伸的非輸送側構件,且非輸送側構件具有經組配以用於耦接至頭帶之頭帶端,該非輸送側構件亦包含面向病患之壁及非面向病患之壁。
「非輸送」側構件將被理解為意謂並不經組配以用於將設備氣體輸送至病患之側構件。亦即,非輸送側構件並不形成由氣體輸送側構件提供之設備氣體流動路徑的部分。
儘管非輸送側構件不與設備氣流相關聯,但非輸送側構件可與病患氣流相關聯。舉例而言,取樣導管可與非輸送側構件相關聯。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設置於非輸送側構件上。
可藉由各種組態提供取樣導管至非輸送側構件之供應。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延伸通過非輸送側構件之一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延伸通過非輸送側構件之內部通路。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在非輸送側構件之一或多個壁中之一對間隔開之開口之間延伸。
在一實施例中,間隔開之開口包含接近於輸送出口之入口通口及接近於頭帶端之出口通口。
在一實施例中,入口通口及/或出口通口位於非輸送側構件之面向病患之壁中。
在一實施例中,入口通口及/或出口通口位於非輸送側構件之非面向病患之壁中。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入口位於入口通口處或鄰近於入口通口且取樣出口位於出口通口處或鄰近於出口通口。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包含延伸通過入口通口及出口通口二者且通過在入口通口與出口通口之間延伸之內部通路的管。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包含非輸送構件之內部通路,且其中入口通口及/或出口通口經組配以用於連接至經組配以分別自入口通口及出口通口延伸至取樣入口及取樣出口之各別取樣管。
在一實施例中,入口通口及/或出口通口經組配以用於經由魯爾鎖或螺紋連接或插塞配合或倒鉤連接至取樣管。
在一實施例中,非輸送構件包含模製至取樣入口之取樣入口管,及/或模製至取樣出口之取樣出口管。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與非輸送側構件一體成型。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可與非輸送側構件附接。在一實施例中,非輸送側構件包含經組配以收納取樣導管且准許取樣導管與非輸送側構件之間的可移除附接之通道。
在一實施例中,該通道位於非輸送側構件之面向病患之壁中。在一實施例中,該通道位於非輸送側構件之非面向病患之壁中。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入口接近於輸送出口且取樣出口接近於非輸送側構件之頭帶端。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入口與取樣出口分離一定距離,該距離大於經組配以用於置放在病患面部上且承載在非輸送側構件之一部分上方的面罩密封件之區段的寬度。
在一實施例中,非輸送側構件經組配以在將面罩密封件承載於非輸送構件上方後抵抗變形。
在一實施例中,非輸送側構件經組配以在將面罩密封件承載於非輸送側構件上方後變形,且其中取樣導管在非輸送側構件之變形期間保持敞開。
在一實施例中,與非面向病患之壁相比,面向病患之壁具有更明顯的曲線。
在一實施例中,非輸送側構件具有在至少一個軸線上不對稱的細長橫截面。
在一實施例中,該橫截面在與面向病患之壁實質上平行之軸線上係不對稱的。
在一實施例中,面向病患之壁具有與非面向病患之壁不同的曲率組態。
在一實施例中,非輸送側構件具有不對稱之透鏡橫截面。
在一實施例中,非輸送側構件橫截面包含一對相對且間隔開之邊緣,且其中面向病患之壁及非面向病患之壁在該對邊緣之間延伸。
在一實施例中,面向病患之壁具有在該對相對邊緣之間延伸的實質上凸面成型件。
在一實施例中,非面向病患之壁具有在該對相對邊緣之間延伸的實質上平面之成型件。
舉例而言,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延伸通過非輸送側構件之一部分。取樣導管可延伸通過非輸送側構件之內部通路。如上文所提及,非輸送側構件可不與設備氣流相關聯,且因此非輸送側構件之內部通路可並不經組配用於輸送設備氣體。
取樣導管可具有任何合適的直徑或輪廓。舉例而言,在非輸送側構件之內部或外部之任何合適之直徑或輪廓。取樣導管可具有均一橫截面。取樣導管可具有變化之橫截面。變化之橫截面可沿著取樣導管之長度而增加或減小。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可在非輸送側構件之一或多個壁中之一對間隔開之開口之間延伸。間隔開之開口可包含接近於輸送出口之入口通口及接近於非輸送側構件之頭帶端之出口通口。入口通口及出口通口可設置於非輸送側構件之共同壁、側或側部分中,或可替代地設置於非輸送側構件之不同壁、側或側部分上。入口通口及/或出口通口可位於非輸送側構件之面向病患之壁中。入口通口及/或出口通口可位於非輸送側構件之非面向病患之壁中。
取樣入口可足夠接近於病患之呼吸道而定位,以便接收可包括呼氣氣體之病患空氣流。取樣出口可經定位以便促進與呼吸氣體監測器之連接。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入口位於入口通口處或鄰近於入口通口且取樣出口位於出口通口處或鄰近於出口通口。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入口由入口通口組成及/或取樣出口由出口通口組成。在一替代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包含延伸通過入口通口及出口通口二者且通過在入口通口與出口通口之間延伸之內部通路的管。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包含非輸送構件之內部通路,且其中入口通口及/或出口通口經組配以用於連接至經組配以分別自入口通口及出口通口延伸至取樣入口及取樣出口之各別取樣管。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入口可位於入口通口處(或由入口通口組成),在此狀況下,可僅存在將取樣出口連接至出口通口之出口管。
在一替代實施例中,取樣出口可位於出口通口處(或由出口通口組成),在此狀況下,可僅存在將取樣出口連接至出口通口之入口管。
在一實施例中,入口通口及/或出口通口經組配以用於經由魯爾鎖或螺紋連接或插塞配合或倒鉤連接至取樣管。入口通口可利用與出口通口之不同類型的連接。此可藉由防止組件或管不正確地連接至錯誤通口來有利地改良可用性。
在一實施例中,非輸送構件包含模製至取樣入口之取樣入口管,及/或模製至取樣出口之取樣出口管。取樣入口管可與取樣入口及或入口通口一體成型。取樣出口管可與取樣出口及/或取樣出口一體成型。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與非輸送側構件一體成型。在一替代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可與非輸送側構件附接。取樣導管可以可移除地與非輸送側構件附接或連接。非輸送側構件可經組配以用於與取樣導管可移除地連接。舉例而言,非輸送側構件可包含經組配以收納取樣導管且准許取樣導管與非輸送側構件之間的可移除附接之通道。該通道可位於非輸送側構件之外表面中。該通道可具有與取樣導管之成型件對應之成型件。舉例而言,該通道可具有與取樣導管之直徑大致相當的寬度或直徑,以便貼合地收納取樣導管且將取樣導管保持在通道中。該通道可具有半圓形橫截面。取樣導管可與通道摩擦地保持。通道之幾何形狀可經組配以將取樣導管保持在通道中。舉例而言,通道可具有稍微小於取樣導管之直徑的寬度或直徑,使得通道在取樣導管配合於通道中且藉由通道之彈性「擠壓」至取樣導管上而保持於通道中時彈性地擴展。取樣導管可由比非輸送構件之部分更剛性的材料形成,其中形成通道以便在取樣導管被配合至大小稍微小於取樣導管之通道中時避免取樣導管變形。
在一實施例中,通道位於非輸送側構件之面向病患之壁中。在一替代實施例中,通道位於非輸送側構件之非面向病患之壁中。通道有利地允許取樣導管之方便附接及拆卸,且藉以取樣導管可在需要時配合至非輸送側構件,且在不需要時被移除,及/或促進某些組件之維護、清潔或替換。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入口接近於輸送出口且取樣出口接近於非輸送側構件之頭帶端。取樣入口與取樣出口之間的間距當然可變化。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入口與取樣出口分離一定距離,該距離大於經組配以用於置放在病患面部上且承載在非輸送側構件之一部分上方的面罩密封件之區段的寬度。此可有利地允許病患面罩定位於輸送出口及取樣入口上方且允許取樣出口位於病患面罩外部。面罩定位至非輸送側構件上因此可能不會干擾取樣出口及其與呼吸氣體監測器之流體連接。
如所提及,本揭露內容之第一態樣之取樣導管經組配以在可陷縮部分移動至陷縮組態時保持敞開。面罩密封件承載於非輸送構件上方會將力施加至非輸送側構件,該力可經傳輸至取樣導管或直接施加至取樣導管。因此,取樣導管可經組配以在面罩力之施加或影響下保持敞開。取樣導管可因此允許進行連續病患氣體取樣。
在一實施例中,非輸送側構件自身可經組配以在將面罩密封件承載於非輸送側構件上方後抵抗變形。替代地,非輸送側構件可經組配以在將面罩密封件承載於非輸送側構件上方後變形,且其中取樣導管在非輸送側構件之變形期間保持敞開。非輸送側構件之變形可涉及非輸送側構件之扁平化。此可有利地幫助在面罩與病患之面部之間及/或面罩與非輸送側構件之間形成密封。舉例而言,非輸送側構件可經組配以移動至扁平組態且面罩可圍繞該扁平組態彈性地變形以與病患之面部形成密封。病患介面可經組配以在面罩置放於病患介面上時減少或避免洩漏,此可導致呼吸支援及/或正被取樣之病患氣流之不合需要的擴張。
非輸送側構件可為中空的(例如管狀)或可為非中空的。非輸送側構件可包含導管或管。非輸送側構件可具有圓形橫截面或可具有非圓形橫截面。非輸送側構件可具有細長橫截面,諸如橢圓形或卵形橫截面或體育場橫截面。根據本揭露內容之一實施例,非輸送側構件具有細長橫截面,該細長橫截面包含在一對末端之間延伸之一對縱向側。該等末端可為圓化的,例如半圓形。替代地,該等末端可包含邊緣(例如,角度邊緣)且縱向側在該等邊緣處彼此會合。
非輸送側構件可具有對稱橫截面。舉例而言,圓形、橢圓形或體育場橫截面圍繞長度軸線及/或寬度軸線對稱。
替代地,在一實施例中,非輸送側構件具有在至少一個軸線上不對稱的細長橫截面。在一實施例中,細長橫截面可包含長度軸線及寬度軸線,且該橫截面圍繞長度軸線係不對稱的。該橫截面可包括在一對末端邊緣之間延伸之一對縱向側,且其中該等縱向側係不對稱的。舉例而言,該等側部分中之一者可包括經組配以收納取樣導管之通道。該等側中之一者可具有與另一側不同的曲線組態。在一實施例中,面向病患之壁具有與非面向病患之壁不同的曲率組態。在一實施例中,非輸送側構件之面向病患之壁具有與非面向病患之壁相比更明顯的曲線。在一實施例中,該橫截面在與面向病患之壁實質上平行之軸線上係不對稱的。
非輸送側構件橫截面可具有不對稱透鏡形狀或空氣箔片形狀。舉例而言,該橫截面可包含具有不同曲率位準且在相對末端邊緣處會合的二個縱向側。該等縱向側中之各者可具有凸面組態(亦即,向外凸出)。該等二個縱向彎曲側可包含面向病患之側及非面向病患之側。在一實施例中,非面向病患之側具有低曲率位準且可為實質上扁平的,且面向病患之側具有較高曲率位準。
在一實施例中,非輸送側構件橫截面包含一對相對且間隔開之邊緣,且其中面向病患之壁及非面向病患之壁在該對邊緣之間延伸。在一實施例中,面向病患之壁具有在該對相對邊緣之間延伸的實質上凸面成型件。在一實施例中,非面向病患之壁具有在該對相對邊緣之間延伸的實質上扁平或平面成型件。
非輸送側構件可經組配以部分地凹陷或凹入至病患之面部中,以便促進在病患面罩與病患之面部之間形成未破壞的密封。非輸送側構件可稍微凹入至病患之皮膚中使得非面向病患之壁與病患之皮膚大致地齊平或對準。非面向病患之壁可從而與病患之皮膚形成實質上連續的表面,且在該實質上連續表面上,面罩可形成實質上未破壞的密封。
以上論述含有提供至非輸送側構件之氣體取樣介面的各種實施例及實例。然而,如較早論述中所提及,根據本揭露內容之第一態樣之病患介面亦可經組配有提供至氣體輸送側構件之氣體取樣介面。該氣體取樣介面因此可位於氣體取樣介面處、之上、之內或以其他方式與氣體取樣介面物理地相關聯。
在一實施例中,氣體取樣介面經提供至氣體輸送側構件,該氣體輸送側構件包含在一端處用以接收設備氣流之輸送入口且該氣體輸送側構件包含面向病患之壁及非面向病患之壁。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入口接近於輸送出口且取樣出口接近於輸送入口。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包含用於病患氣流之取樣內腔,且氣體輸送側構件包含用於設備氣流之氣體輸送內腔。在一實施例中,病患介面包含單一取樣導管。根據一實施例,自取樣入口傳達至取樣出口之所有病患氣流係經由該單一取樣導管傳達。取樣內腔與氣體輸送內腔之間的物理關聯可以多種方式組配。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與氣體輸送側構件整合。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延伸通過氣體輸送內腔。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之一部分在氣體輸送內腔內自由地移動。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延伸通過可陷縮部分,且取樣導管具有經組配以最小化設備氣流之阻塞且最小化對可陷縮部分至陷縮組態之移動的干擾的橫截面。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之橫截面具有經組配以在可陷縮部分處於陷縮組態時促進氣體輸送內腔之堵塞的幾何形狀。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具有一具有彎曲外表面之橫截面,該彎曲外表面經組配以用於可陷縮部分之壁圍繞該彎曲外表面彎曲或摺疊。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具有小於氣體輸送內腔之橫截面積的橫截面積。
在一實施例中,氣體輸送側構件延伸通過取樣內腔。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包含包圍氣體輸送側構件之套管。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入口包含接近於輸送出口的套管末端處之漏斗部分,該漏斗部分經組配以自鼻子及/或嘴巴接收病患氣流。
在一實施例中,漏斗部分經組配以接收設備氣流之一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氣體輸送內腔及取樣內腔係實質上同心的。
在一實施例中,氣體輸送內腔及取樣內腔係實質上同軸的。
在一實施例中,氣體輸送內腔及取樣內腔具有平行縱向軸線。
在一實施例中,氣體輸送內腔及取樣內腔一體成型於氣體輸送側構件內且彼此間隔開。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內腔形成於氣體輸送側構件之包圍氣體輸送內腔之壁內。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與氣體輸送側構件整合。取樣導管可與氣體輸送側構件一體成型。取樣內腔及氣體輸送內腔因此亦可一體成型。舉例而言,取樣內腔及氣體輸送內腔可在輸送側構件之製造期間同時經模製。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包含具有細長橫截面形狀之取樣內腔。取樣內腔之橫截面可為圓形。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延伸通過氣體輸送內腔。取樣內腔(取樣導管之內部)因此亦可位於氣體輸送內腔內。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之一部分在氣體輸送內腔內自由地移動。舉例而言,取樣導管可通過氣體輸送內腔而饋送以便由氣體輸送內腔鬆散地容納且能夠在其中移動。替代地,取樣導管可延伸通過氣體輸送內腔,但固定於其中之特定位置中。舉例而言,藉由將取樣導管之外表面連接至氣體輸送內腔之周邊表面的一或多個肋狀物或腹板。取樣導管可相對於氣體輸送內腔固定在某些部分處,但准許其他部分在該氣體輸送內腔內移動。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延伸通過可陷縮部分,且取樣導管具有經組配以最小化設備氣流之阻塞且最小化對可陷縮部分至陷縮組態之移動的干擾的橫截面。取樣導管可具有當可陷縮部分移動至陷縮組態時促進通過可陷縮部分之設備氣流減小的組態。取樣導管之橫截面可具有經組配以在可陷縮部分處於陷縮組態時促進氣體輸送內腔之堵塞的幾何形狀。舉例而言,取樣導管可具有一具有彎曲外表面之橫截面,該彎曲外表面經組配以用於可陷縮部分之壁部分圍繞該彎曲外表面彎曲或摺疊。
取樣導管可經組配以便圍繞該取樣導管形成密封件,該密封件限制設備氣體通過可陷縮部分之流動。舉例而言,取樣導管之外表面與可陷縮部分之內表面之間的密封件。取樣導管可具有實質上彎曲之橫截面,諸如圓形橫截面。取樣導管可具有無角度邊緣之橫截面。取樣導管可因此經組配以最小化或避免對可陷縮部分之陷縮組態之干擾。亦即,當可陷縮部分移動至陷縮組態時,最小化或避免對設備氣流之停止之減少的干擾。
取樣導管可經組配以免在可陷縮部分處於敞開組態時阻塞通過可陷縮部分之氣流。舉例而言,取樣導管之外表面可具有實質上平滑組態(例如彎曲組態)以免造成設備氣流中之抗流器點、阻擋或其他阻塞。
取樣導管在其大小方面可經組配以最小化對通過氣體輸送內腔之設備氣流之干擾。取樣導管可具有小於氣體輸送內腔之橫截面積的橫截面積。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具有小於可陷縮部分之寬度的寬度。氣體輸送內腔所需之流量可通常高於取樣內腔所需之流量,且因此氣體輸送內腔可具有大於取樣內腔之橫截面積的橫截面積。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通過取樣導管的病患氣體之40 mL/min至500 mL/min之取樣流動速率。取樣內腔可因此在其橫截面方面經組配以促進大致40 mL/min至500 mL/min之流量。氣體輸送內腔可經組配以用於顯著更大的流動速率。在一特定實施例中,在正常敞開組態中,氣體輸送介面經組配以允許以約20 L/min至約90 L/min的設備氣體流動速率通過設備氣體流動路徑。在另一特定實施例中,在正常敞開組態中,氣體輸送介面經組配以允許以約5 L/min至70 L/min的設備氣體流動速率通過設備氣體流動路徑。
在一特定實施例中,在陷縮組態中,病患介面經組配以允許通過設備氣體流動路徑的設備氣體流動速率比通過氣體取樣介面的病患氣體流動速率大至少20倍。舉例而言,通過氣體取樣介面之流動速率可小於約500 ml/min,且通過氣體輸送介面之流動速率在處於封閉組態時可小於約10 L/min。在一特定實施例中,在陷縮組態中,氣體輸送介面經組配以允許小於約10 L/min的設備氣體流動速率通過設備氣體流動路徑,且氣體取樣介面經組配以允許小於約500 mL/min,任擇地約40 mL/min至約500 mL/min之病患氣體流動速率。
在一替代實施例中,氣體輸送側構件延伸通過取樣內腔。舉例而言,氣體輸送內腔可設置於延伸通過取樣導管之氣體輸送導管中。在此情況下,取樣導管自身可提供氣體輸送側構件。替代地,取樣導管(具有延伸通過其之氣體輸送導管)可附接至或延伸通過氣體輸送側構件。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包含包圍氣體輸送側構件之套管。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入口係由接近於輸送出口的套管末端處之漏斗部分提供,該漏斗部分經組配以自鼻子及/或嘴巴接收病患氣流。漏斗部分可包括包含取樣入口之開口。漏斗部分可包含套管之張開式或擴大部分。漏斗可具有各種組態,例如截頭圓錐形或細長截頭圓錐形或橢圓形截頭圓錐形之組態。在一實施例中,漏斗部分經組配以接收設備氣流之一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氣體輸送內腔及取樣內腔係實質上同心的。舉例而言,氣體輸送內腔及取樣內腔中之一者延伸通過氣體輸送內腔及取樣內腔中之另一者,使得各自共用共同中心軸線且(在橫截面中)各自共用共同中心點。氣體輸送內腔及取樣內腔可為實質上同軸的。
在一實施例中,氣體輸送內腔及取樣內腔具有平行縱向軸線。此組態可以多種方式提供。在第一實例中,氣體輸送內腔及取樣內腔中之一者可延伸通過氣體輸送內腔或取樣內腔中之另一者。在第二實例中,氣體輸送內腔及取樣內腔可彼此並排(及在彼此外部)延伸。在第三實例中,氣體輸送內腔及取樣內腔二者皆在氣體輸送側構件內部形成,且亦具有平行縱向軸線。
在一實施例中,氣體輸送內腔及取樣內腔一體成型於氣體輸送側構件內且彼此間隔開。舉例而言,藉由氣體輸送側構件之內部部分間隔開。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內腔形成於氣體輸送側構件之包圍氣體輸送內腔之壁內。在一實施例中,氣體輸送內腔形成於氣體輸送側構件之包圍取樣內腔之壁內。氣體輸送側構件之壁內的壁形成之內腔(其可為取樣內腔抑或氣體輸送內腔)可定位至壁包圍之內腔的一側。或者,壁形成之內腔可部分或完全地包圍壁包圍之內腔。
以上實施例中之一些係關於各自容納於氣體輸送構件之外表面內的取樣內腔及氣體輸送內腔。在一替代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在氣體輸送側構件之外表面旁邊延伸。舉例而言,氣體輸送內腔可設置於氣體輸送側構件內部且取樣導管位於氣體輸送側構件外部。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與氣體輸送側構件之外表面連接。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與氣體輸送側構件之外表面一體地連接。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經由連接腹板與外表面一體地連接,且取樣導管藉由連接腹板之寬度與氣體輸送側構件間隔開。
在一實施例中,可陷縮部分具有細長橫截面,其包括在一對末端之間延伸的一對縱向側且其中連接腹板在取樣導管與可陷縮部分之末端中之一者之間延伸。
在一實施例中,病患介面進一步包含配件,該配件位於可陷縮部分處或附近且經組配以促進可陷縮部分移動至陷縮組態。
在一實施例中,配件包含剛性構件,該剛性構件沿著氣體輸送側構件之面向病患之壁延伸且經組配以向施加至可陷縮部分之負載提供反作用力。
在一實施例中,配件包含沿著氣體輸送側構件之非面向病患之壁延伸且經組配以回應於施加至配件之負載而朝向病患移動的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配件包含用於將取樣導管之一部分連接至配件之導管連接器。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延伸通過配件。
在一實施例中,配件包含一對間隔開之開口,該對間隔開之開口包含經組配以用於接近輸送出口而定位之病患氣體入口通口及經組配以用於接近輸送入口而定位之病患氣體出口通口,取樣導管在內部在病患氣體入口與出口之間延伸通過配件。
在一實施例中,病患介面包含可與輸送入口連接之剛性氣體路徑連接器,且病患介面進一步包含用於將取樣導管之一部分可移除地連接至氣體路徑連接器之導管連接器。
在一實施例中,導管連接器包含:第一附接組態,其包含經組配以用於可移除地附接至氣體路徑連接器之一對彈性臂;及第二附接組態,其經組配以用於可移除地附接至取樣導管。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附接組態包含一對卡鉤,該對卡鉤界定對應於取樣導管之外徑之一對凹槽且經組配以收納及保持取樣導管。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連接至配件之導管連接器及與氣體路徑連接器連接之導管連接器二者。
在一實施例中,氣體輸送側構件包含經組配以收納取樣導管且准許取樣導管與氣體輸送側構件之間的可移除附接之通道。
在一實施例中,通道位於氣體輸送側構件之面向病患之壁中。
在一實施例中,通道位於氣體輸送側構件之非面向病患之壁中。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包含取樣內腔,且取樣導管經組配以回應於施加至可陷縮部分之陷縮力而保持取樣內腔之形狀。
取樣導管可與氣體輸送側構件之外表面一體地連接。舉例而言,取樣導管可經由連接腹板與外表面一體地連接,且取樣導管藉由連接腹板之寬度與氣體輸送側構件間隔開。在一實施例中,可陷縮部分具有細長橫截面,其包含在一對末端之間延伸的一對縱向側且其中連接腹板在取樣導管與可陷縮部分之末端中之一者之間延伸。
取樣導管與氣體輸送側構件之間的上文所提及之間距可有利地促進可陷縮部分移動至陷縮組態同時不影響取樣導管。舉例而言,取樣導管可與氣體輸送側構件隔開,使得在應用病患面罩期間可陷縮部分之扁平化或壓縮並不影響、變形、陷縮或以其他方式干擾通過取樣導管之病患氣流。
在一些實施例中,病患介面進一步包含配件,該配件位於可陷縮部分處或附近且經組配以促進可陷縮部分移動至陷縮組態。申請人於2022年4月4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63/362,486中描述了合適配件之各種實例。應瞭解,美國臨時申請案63/362,486中所描述之配件可與根據本揭露內容之病患介面一起使用。舉例而言,US 63/362,486中所揭露之配件可與包括氣體取樣導管之氣體取樣介面結合使用。取樣導管可與根據63/362,486之配件整合。在一實施例中,配件包含剛性構件,該剛性構件沿著氣體輸送側構件之面向病患之壁延伸且經組配以向施加至可陷縮部分之負載提供反作用力。在一實施例中,配件包含沿著氣體輸送側構件之非面向病患之壁延伸且經組配以回應於施加至配件之負載而朝向病患移動的部分。配件可操作以增強、聚焦、放大或補充施加至可陷縮部分之陷縮力。
取樣導管可位於配件外部但可與配件相關聯。舉例而言,在一實施例中,配件包含用於將取樣導管之一部分連接至配件之導管連接器。替代地,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延伸通過配件。取樣導管可包含延伸通過一體成型於配件中之通路之管。替代地,取樣導管可由一體成型於配件中之通路提供。
在一實施例中,配件包括一對間隔開之開口,該對間隔開之開口包含經組配以用於接近輸送出口而定位之病患氣體入口通口及經組配以用於接近輸送入口而定位之病患氣體出口通口,取樣導管在內部在病患氣體入口與出口之間延伸通過配件。
在一實施例中,病患介面進一步包括可與輸送入口連接之剛性氣體路徑連接器,且病患介面進一步包含用於將取樣導管之一部分可移除地連接至氣體路徑連接器之導管連接器。氣體路徑連接器可經組配以用於將氣體輸送側構件連接至流量供應導管,例如連接至供應設備氣流之設備的導管。氣體路徑連接器可包括用於將氣體路徑連接器連接至頭帶之連接組態。
在一實施例中,與氣體路徑連接器連接之導管連接器包括:第一附接組態,其包含經組配以用於可移除地附接至氣體路徑連接器之一對彈性臂;及第二附接組態,其經組配以用於可移除地附接至取樣導管。在一特定實施例中,第二附接組態包含一對卡鉤,該對卡鉤界定對應於取樣導管之外徑之一對凹槽且經組配以收納及保持取樣導管。
配件之上述導管連接器可與與氣體路徑連接器連接之上文所提及之導管連接器合作。舉例而言,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連接至配件之導管連接器及連接至氣體路徑連接器之導管連接器二者。
如所提及,根據本揭露內容之第一態樣的取樣導管經組配以在可陷縮部分移動至陷縮組態時保持敞開以維持取樣入口與取樣出口之間的流體連通。此可以多種方式達成,該等方式中之一些在前述內容中提及。舉例而言,取樣導管連接至氣體輸送構件但藉由連接腹板與其隔開,使得取樣導管不接觸施加至可陷縮部分之陷縮力或不受該陷縮力影響。設想將取樣導管維持處於敞開狀態之各種其他組態。
舉例而言,在一替代組態中,取樣導管可相對於可陷縮部分定位使得取樣導管接收或曝露於施加至可陷縮部分之陷縮力或受該陷縮力影響。此可直接地發生(例如,面罩直接接觸取樣導管並壓入至取樣導管上)或可間接地發生(例如,面罩力經施加至可陷縮部分且經由可陷縮部分傳輸至取樣導管上)。在此等抑或其他情境中之任一者中,取樣導管可經組配以回應於直接或間接施加陷縮力至取樣導管而保持敞開。
舉例而言,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包含取樣內腔,且取樣導管經組配以回應於施加至可陷縮部分之陷縮力而保持取樣內腔之形狀。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經組配以比可陷縮部分更硬以在施加陷縮力後維持取樣內腔之形狀。在一特定實施例中,取樣導管係由具有足夠材料硬度以保持取樣內腔之形狀的材料形成。在一實施例中,氣體取樣介面係由與可陷縮部分不同的材料形成。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係由與可陷縮部分不同的材料形成。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係由具有比可陷縮部分之材料更大之材料硬度的材料形成。在一實施例中,氣體取樣介面包含聚矽氧。在一實施例中,可陷縮部分包含熱塑性彈性體。在一實施例中,氣體取樣介面包含聚矽氧,且可陷縮部分包含熱塑性彈性體。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經由幾何特徵組配為比可陷縮部分更硬。舉例而言,取樣導管可具有比可陷縮部分更厚之壁。取樣導管可包含具有均一(亦即,一致)厚度之壁,而可陷縮部分可包括薄壁部分,該等薄壁部分經組配以促進彎曲或摺疊且從而促進可陷縮部分至陷縮組態之移動。取樣導管可包括內部加強結構,諸如幫助抵抗取樣導管封閉之支柱或橫樑。
根據本揭露內容之第二態樣,提供一種病患介面,其包含: 一氣體輸送介面,其經組配以將一設備氣流輸送至一病患,該氣體輸送介面包含: 一輸送出口,其用於將該設備氣流輸送至該病患;及 一氣體輸送側構件,其自該輸送出口之一側延伸且包含與該輸送出口流體連通之一設備氣體流動路徑,該氣體輸送側構件包含一可陷縮部分,該可陷縮部分可在施加一陷縮力後自一正常敞開組態移動至一陷縮組態,在該陷縮組態中,該設備氣體流動路徑減少或封閉且使得減少或停止通過該設備氣體流動路徑之該設備氣流,且該病患介面進一步包含: 一氣體取樣介面,其包含: 一取樣入口,其經組配以在該病患處接收一病患氣流; 一取樣出口,其經組配以用於將該病患氣流輸送遠離該病患;以及 一取樣導管,其與該取樣入口及該取樣出口流體連通,該氣體取樣介面提供至該氣體輸送側構件。
根據本揭露內容之第二態樣,該氣體取樣介面因此經提供至該氣體輸送側構件。上文關於本揭露內容之第一態樣所論述的本揭露內容之各種實施例及特徵應被理解為亦適用於本揭露內容之第二態樣,惟上文所論述之與氣體輸送介面經提供至非輸送側構件相關的實施例除外。
與本揭露內容之第一態樣相比,本揭露內容之第二態樣之取樣導管不必經組配以在可陷縮部分移動至陷縮組態時保持敞開。然而,應瞭解,本揭露內容之第二態樣之取樣導管可經組配而以與本揭露內容之第一態樣相同的方式保持敞開。
上文關於本揭露內容之第一態樣所論述的本揭露內容之各種實施例及特徵可因此亦適用及/或實施至本揭露內容之第二態樣,該等實施例及特徵係關於在可陷縮部分移動至陷縮組態時保持敞開的取樣導管。
然而,在本揭露內容之第二態樣之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可經組配以使得可選擇性地減少或停止病患氣流。此可在以下應用中係所希望的:其中第二呼吸支援系統(例如應用於病患面部之面罩)亦具有氣體取樣功能性且其中可陷縮套管上之氣體取樣介面可在第二呼吸支援件之使用期間引入洩漏。因此,在一些情形下,可需要停止通過氣體取樣介面之病患氣流以便不破壞次級呼吸支援系統。
根據本揭露內容之第二態樣之一實施例,取樣導管可自正常敞開組態移動至陷縮組態,在該陷縮組態中,減少或停止通過取樣導管之病患氣流。取樣導管可具有類似於可陷縮部分之組態的組態,該組態在前述內容中論述且回應於陷縮力而促進取樣導管之封閉、堵塞或限制。舉例而言,由病患面罩施加至可陷縮部分之陷縮力。取樣導管可經組配以使得在處於陷縮組態時不出現病患氣流。替代地,取樣導管可經組配以使得當處於陷縮組態時通過取樣導管仍出現一些殘餘病患氣流。舉例而言,一或多個殘餘開口、通道或通路可在取樣導管移動至陷縮組態時將取樣內腔保持在取樣導管內部,且一些殘餘病患氣流仍可流經此等殘餘開口、通道或通路。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包括一或多個側部分,該等側部分經組配以在施加陷縮力後朝向或相對於彼此移動以減少或停止通過取樣導管之病患氣流。取樣導管可包含經組配以促進該等側部分朝向或相對於彼此移動的材料或幾何形狀。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自敞開組態移動至封閉組態包含取樣導管之一或多個側之彎曲或摺疊。取樣導管可包括經組配以提供摺線之一或多個薄壁部分,取樣導管在施加陷縮力後在該等摺線處摺疊或彎曲。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可自正常敞開組態彈性地變形至陷縮組態。
前述論述係關於本揭露內容之與本揭露內容之第一態樣及第二態樣中之一者或二者相關的可能實施例及特徵。本揭露內容之各種其他可能實施例及/或特徵可適用於本揭露內容之二個態樣,且下文論述其中一些實施例及/或特徵。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入口鄰近於輸送出口或在輸送出口內定位。取樣入口可包含經組配以用於在病患之嘴巴前方定位的嘴部勺。嘴部勺可包含經組配以捕獲自病患之嘴巴及/或鼻孔呼出之病患氣體之開口。嘴部勺可因此形成取樣介面之部分。在一實施例中,嘴部勺經組配以用於可移除地附接至取樣導管。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入口可由嘴部勺提供。舉例而言,嘴部勺可經組配以用於可移除地附接至取樣入口且於是將嘴部勺選擇性地附接至取樣入口,取樣入口接著係由嘴部勺提供或在嘴部勺處提供。在一實施例中,嘴部勺可以不可移除地附接至取樣導管,且其中取樣入口係由嘴部勺提供。
輸送出口可包含經組配以用於定位在病患鼻孔中之一者或二者中的一或多個鼻部輸送叉。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入口包含鼻部入口及嘴部入口。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入口係由經組配以插入至病患鼻孔中之取樣鼻叉提供。取樣入口可由一對鼻叉提供。取樣導管可延伸超出鼻部輸送叉之遠端使得取樣鼻叉經組配以比鼻部輸送叉更深地定位於病患之鼻孔中。
取樣鼻叉相對於鼻部輸送叉之定位可變化。在一實施例中,取樣鼻叉延伸通過鼻部輸送叉。取樣鼻叉可在鼻部輸送叉中實質上居中地定位。舉例而言,取樣鼻叉及鼻部輸送叉可為同心的。替代地,取樣鼻叉可位於鼻部輸送叉之外部且在鼻部輸送叉旁邊延伸。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具有可撓性彈性支撐結構,該可撓性彈性支撐結構允許將取樣導管操縱成所要形狀及/或允許取樣入口位於所要位置處。該支撐結構可包含位於取樣導管內或與取樣導管之壁相關聯的導線。該導線可由鋼形成,且可為可撓性的以便允許將導線選擇性地定位成所要形狀或位置。
在一替代實施例中,取樣導管經設置為不具有上文所提及之可撓性彈性支撐結構。舉例而言,取樣導管可經設置為不具有位於取樣導管內之導線。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設置有單一內腔且該單一內腔為用於病患氣流之取樣內腔。根據此實施例,取樣導管不包括支撐線,且因此不包括用於支撐線之任何額外內腔。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具有均質材料組合物。舉例而言,根據先前提及之替代實施例,取樣導管可僅由聚矽氧或矽型材料形成而非由具有由金屬或非聚矽氧材料形成之嵌入式支撐線的聚矽氧材料形成。供應具有作為取樣內腔之單一內腔的取樣介面(亦即,無容納於導線內腔中之可撓性彈性支撐線)可有利地節省材料且降低製造複雜性。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具有經組配以密封在病患面罩之面罩封套上之外表面。取樣導管可包括可經組配以密封在面罩封套上之非面向病患之表面。該非面向病患之表面與面罩封套相比可具備更硬的組態,使得面罩封套圍繞非面向病患之表面彈性地變形以便在面罩封套與取樣導管之間形成密封。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入口接近於輸送出口定位以便位於在將面罩應用於病患期間在病患面罩與病患面部之間形成的空腔內,且其中取樣出口在將面罩施用於病患期間與輸送出口間隔開以便在空腔外部。以此方式,應用於病患面部之病患面罩將覆蓋取樣入口,但不覆蓋與呼吸氣體監測器流體連通(或可用於與呼吸氣體監測器流體連通)之取樣出口。
自以上論述應瞭解,本揭露內容提供病患介面,其經組配以在可陷縮部分移動至陷縮組態時允許病患氣體之取樣及監測。舉例而言,當病患面罩置放在病患介面上方時。病患介面因此允許切換呼吸系統(例如自高流量鼻套管切換至面罩)。自以上論述亦應瞭解,病患介面可經組配以免破壞置放於病患面部上之面罩密封件(或最小化對置放於病患面部上之面罩密封件之破壞)。 病患介面及其對應的配件
本揭露內容亦係關於病患介面及其對應的配件。
如前文中所論述,可陷縮導管包括可陷縮部分,該可陷縮部分經組配以在例如將面罩置放至病患之面部上且面罩之一部分(例如面罩封套)覆疊在可陷縮部分上(且壓在可陷縮部分上)時陷縮且限制呼吸氣流。此允許臨床醫師在需要時在病患介面上方容易地將非侵入式通氣面罩應用於病患,並且限制通過陷縮導管之氣流。
當臨床醫師希望使用袋子及面罩向病患提供手動通氣時,臨床醫師可能需要將大量壓力施加於可陷縮部分上以造成充分陷縮。不充分陷縮可導致殘餘氣流通過可陷縮部分。
可提供根據本揭露內容之此態樣之配件以便減少殘餘流及/或以其他方式改良達成充分陷縮之一致性或簡易性。
配件可以多種不同方式組配以有助於促進或促使可陷縮部分之改良之陷縮。舉例而言,配件可經組配以相對於可陷縮部分位於特定位置中以便促使充分的陷縮。替代地或另外,配件可包括幾何特徵,該等幾何特徵在可陷縮部分上提供局部集中之力以放大施加至可陷縮部分之壓力。在另一實例中,配件可經組配以放大施加至可陷縮部分之力。下文將論述此等及其他概念之各種實施例。
根據本揭露內容之一態樣,提供一種經組配以經由氣體輸送導管將呼吸氣體輸送至病患之病患介面之配件,該氣體輸送導管包括可陷縮部分,該配件包含:附接組態,其經組配以將配件附接至病患介面;及接觸部分,其經組配以在將陷縮力施加至接觸部分及/或可陷縮部分時促進可陷縮部分在與附接組態成固定關係之陷縮位置處的陷縮。
該配件可有利地藉由促使或以其他方式促進可陷縮部分在與附接組態成固定關係之預定陷縮位置處之陷縮來改良陷縮一致性。此組態可藉由變更配件之位置及附接組態而為使用者提供對陷縮位置之控制。
配件可包括可定位在可陷縮部分後方(亦即,病患面部與可陷縮部分之面向病患之側之間)的平台、桿或板以提供剛性表面,當將陷縮力施加至可陷縮部分時,可陷縮部分抵靠該剛性表面壓縮。舉例而言,配件可提供經組配以支撐可陷縮部分之背板,且提供一堅固表面,當袋罩應用於病患面部時可陷縮部分抵靠該堅固表面擠壓且壓縮。
配件之接觸部分可提供一表面,可陷縮部分壓在該表面上使得可陷縮部分夾在或包夾於面罩封套與配件之間。接觸部分可經組配以嚙合可陷縮部分以便促進可陷縮部分之陷縮。舉例而言,接觸部分可經組配以接觸可陷縮部分。接觸部分可經組配以將力輸送至可陷縮部分,以便引起或輔助使可陷縮部分陷縮。
接觸部分可在可陷縮部分處接觸病患介面。替代地,接觸部分可在除可陷縮部分之外的位置處接觸病患介面,例如在可陷縮部分上游或下游的氣體輸送導管上之位置處接觸病患介面。在此情況下,接觸部分仍可促進可陷縮部分之陷縮。舉例而言,接觸部分可接觸鄰近於可陷縮部分的氣體輸送導管之部分,且可提供鉸鏈或樞軸點,氣體輸送導管可圍繞該鉸鏈或樞軸點摺疊或扭結以促使或誘發可陷縮部分之陷縮。接觸部分可接觸並支撐鄰近於可陷縮部分的氣體輸送導管之一或多個部分,且藉以可陷縮部分之至少一區段未受配件支撐。可陷縮部分之未受支撐區段可橫跨在可陷縮部分之所支撐區段或氣體輸送導管之所支撐區段之間。配件可經組配以促使在橫跨在一或多個所支撐區段之間的未受支撐區段處陷縮。
根據一特定實施例,配件包括背板,該背板在使用中可位於可陷縮部分之面向病患之表面與病患面部之間,該背板具有面向病患之表面及用於面向可陷縮部分之面向病患之表面的相對的面向導管之表面。
可以各種方式組配配件之接觸部分。根據一個實施例,接觸部分包含背板之面向導管之表面。背板之面向導管之表面可經組配以促使可陷縮部分在陷縮位置處陷縮。舉例而言,背板之面向導管之表面可包含經組配以將力集中至可陷縮部分之面向病患之表面上之集中成型件。
根據一實施例,集中成型件包含背板之面向導管之表面上的至少一個肋狀物。該集中成型件可包含多個肋狀物。該集中成型件可包含鋸齒狀表面。該集中成型件可包含其他組態,諸如突出部或楔形突出部。該集中成型件可經組配以在對應於陷縮位置之單個位置處接觸可陷縮部分。
在一特定實施例中,背板經成形具有經組配以遵照氣體輸送導管及/或病患面部之輪廓的預形成曲線。預形成曲線可有利地匹配或遵照病患面部以便將氣體輸送導管相對於病患面部以所要位置引導或配置及/或改良病患舒適度。
配件可以多種大小提供以適應多種病患面部大小或形狀。舉例而言,配件可具備經設定大小及/或成形以適應兒童面部之背板且亦可具備經設定大小及/或成型以適應成人面部之背板。以此方式,諸如護士之醫療保健提供者可基於病患面部之特性選擇適當大小之配件。
在本揭露內容之一些實施例中,配件不具備背板,但可具備替代組件。舉例而言,配件可包括在附接組態與接觸部分之間延伸的支撐構件,該支撐構件經組配以支撐與附接組態成固定關係之接觸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支撐構件可包括遵照氣體輸送導管及/或病患面部之輪廓之預形成曲線。
在一實施例中,接觸部分包含經組配以將力集中至可陷縮部分之面向病患之表面上之楔形組態。
在一實施例中,楔形組態包含位於支撐構件之遠端處的楔形肋狀物。
在一實施例中,楔形肋狀物包含經組配以將力集中至可陷縮部分之面向病患之表面上之邊緣。該邊緣可包含線性或平面或筆直邊緣。該邊緣可包含圓化或非線性或非平面邊緣。
在一實施例中,邊緣實質上橫向於可陷縮部分之長度。
在一實施例中,接觸部分包含:第一構件,其在使用中可位於可陷縮部分之面向病患之表面與病患面部之間;及第二構件,其與第一構件可移動關聯地連接且經組配以朝向第一構件移動且回應於施加陷縮力而促進可陷縮部分之陷縮。在使用中,配件可經配合或以其他方式位於可陷縮部分處或上,使得可陷縮部分定位於第一構件與第二構件之間。第一構件與第二構件之間的可移動關聯可經組配以將可陷縮部分擠壓、壓縮、包夾、夾住或夾持在第一構件與第二構件之間以便促使可陷縮部分之陷縮。
在一實施例中,附接組態包含一開口,該開口經組配以收納可陷縮部分且將可陷縮部分之陷縮位置定位在第一構件與第二構件之間。第一構件及第二構件可經組配以在施加陷縮力後將夾持負載施加於在可陷縮部分之陷縮位置處。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構件包括施加表面,該施加表面經組配以接收陷縮力,且藉以陷縮力施加至施加表面上會誘發第二構件朝向第一構件移動。施加表面可包含位於可陷縮部分之非面向病患之側(亦即外側)上的第二構件之一部分。舉例而言,第二構件之一部分首先由應用於病患面部之袋罩接觸。取決於第二構件之特定組態及長度,施加表面可位於陷縮位置處或鄰近於陷縮位置或可與其隔開。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構件及第二構件中之各者包括近端、遠端及位於近端與遠端之間的夾持部分,其中近端及遠端鉸接在一起,且在使用中,可陷縮部分可位於各別夾持部分之間。
第一構件與第二構件之間的可移動關聯可涉及多種不同組態。在一特定實施例中,第一構件及第二構件鉸接地連接,且在使用中,可陷縮部分可位於第一構件與第二構件之間。鉸接連接可包含在第一構件與第二構件之末端中的對應開口之間延伸的銷。替代地,鉸接連接可包含任何其他合適的組態。舉例而言,鉸接連接可包含連接第一構件及第二構件之可撓性鉸鏈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構件包含背板且第二構件包含鉸接或樞轉至背板之懸臂構件。在使用中,背板位於可陷縮部分後方,亦即,病患面部與可陷縮部分之面向病患之側之間。第二構件之至少一部分可定位於可陷縮部分之前方,亦即可陷縮部分之非面向病患之側上,使得袋罩在應用於病患面部時將接觸該第二構件。背板及/或懸臂構件可包括用於將力集中至可陷縮部分上之一或多個肋狀物。在使用中,可陷縮部分可壓縮在或夾在背板之肋狀物與懸臂構件之肋狀物之間。此組態可有利地提供可靠的陷縮位置,且由肋狀物提供之力之局部集中可減小達成可陷縮部分之充分陷縮所需的力。
配件之附接組態可以多種組態提供,且可有利地經組配以允許選擇性地定位或調整配件位置以便達成所要陷縮位置。根據一實施例,附接組態之位置調整允許陷縮位置之位置調整。附接組態可附接在病患介面上之附接位置處,且其中藉由選擇附接位置來預定陷縮位置。在使用中,使用者可選擇(例如視覺上)可陷縮部分上之所要陷縮位置且相應地定位附接組態以便達成所要陷縮位置。此組態亦可有利地提供相對於附接組態之一致陷縮位置。亦即,配件可使得使用者能夠準確地預測在施加陷縮力後將發生可陷縮部分之陷縮之位置。
根據一特定實施例,附接組態可附接至可陷縮部分。附接組態可附接至病患介面之除可陷縮部分之外的部分。舉例而言,附接組態可附接至可陷縮部分上游及/或下游的氣體輸送導管之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附接組態可附接至病患介面之剛性部分。在一特定實施例中,病患介面之剛性部分為相對於氣體輸送導管中呼吸氣體之流動方向在可陷縮部分上游的氣體輸送導管之剛性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接觸部分與陷縮位置共置。接觸部分可在接觸部分與可陷縮部分之間的介面處誘發可陷縮部分之陷縮。因此,使用者可有利地基於接觸部分之位置而預測一致的陷縮位置。
在一個實施例中,接觸部分及陷縮位置與附接組態隔開。舉例而言,接觸部分及附接組態可位於配件之大體上相對的末端上,以使得接觸部分及陷縮位置與附接組態隔開大致配件之長度。
在一個實施例中,接觸部分及陷縮位置與附接組態共置。舉例而言,附接組態可大體上定位於可陷縮部分上與接觸部分相同的位置處或鄰近於該位置而定位。陷縮位置因此可處於與附接組態大致相同的位置。因此,使用者可預期在與附接組態相同之位置處發生陷縮。
在一實施例中,附接組態包含安裝件、夾具、耦接件、連接器、緊固件、夾片、搭扣配合附接或凹槽中之至少一者。
在一實施例中,附接組態經組配以附接病患介面或自病患介面拆卸,而不破壞呼吸氣體通過氣體輸送導管流動至病患。此實施例可有利地允許使用者在病患仍通過病患介面接收呼吸支援時配合或安裝配件或移除配件。
在一實施例中,附接組態包含開口,該開口經組配以收納可陷縮部分,且藉以在使用中可陷縮部分延伸通過該開口。該開口可包含通過配件之一部分之孔隙或通路。該開口可包含凹槽、谷槽、溝槽或切開部分。可陷縮部分在使用中可由例如開口包圍,其中該開口包含孔隙。替代地,可陷縮部分在使用中可僅由例如開口部分地包圍,其中開口包含切開部、谷槽、溝槽或凹槽。
在一實施例中,附接組態經組配以維持接觸部分相對於可陷縮部分之位置。
在一實施例中,陷縮位置與附接組態成固定關係,而與將陷縮力施加於可陷縮部分及/或接觸部分上之位置無關。
在實施例中,接觸部分經組配以與陷縮力合作以將壓縮力提供至陷縮位置處之可陷縮部分上。
在一實施例中,接觸部分經組配以將力提供至陷縮位置處之至少一個離散位置上。離散位置可包含可陷縮部分之離散點或邊緣或側。
在一實施例中,接觸部分經組配以將力提供至陷縮位置處多個離散位置上。
在一實施例中,接觸部分經組配以回應於施加陷縮力而將反作用力提供至可陷縮部分上。反作用力可在與陷縮力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對可陷縮部分起作用。在一實施例中,接觸部分在遠離病患面部之方向上將反作用力施加至可陷縮部分上。
在一實施例中,陷縮力為施加至接觸部分及/或可陷縮部分之外力。在一實施例中,陷縮力為由病患面罩之封套施加之外力。
在一實施例中,配件包含多個接觸部分。舉例而言,配件可包括一對間隔開之接觸部分,該對間隔開之接觸部分經組配以在該對接觸部分之間定位可陷縮部分。替代地,配件可包括一系列接觸部分,該系列接觸部分包含經組配以在可陷縮部分中產生多個陷縮位置之多個楔形突起部。
在一實施例中,接觸部分經組配以在將面罩施加至病患且藉以面罩之封套上覆於可陷縮部分時將力提供至可陷縮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接觸部分具有一接觸表面,該接觸表面經組配以接觸可陷縮部分且將陷縮力集中於接觸表面與可陷縮部分之介面處。在一實施例中,接觸表面具有經組配以將陷縮力集中於該介面處之相對較小區域。根據一特定實施例,接觸表面位於楔形突出部之尖端處。施加至可陷縮部分及/或接觸部分之陷縮力可藉由楔形突出部之尖端集中至陷縮位置上。根據一特定實施例,楔形突出部包含楔形肋狀物。
根據一特定實施例,可陷縮部分之陷縮提供通過病患介面之呼吸氣體之減小之流動速率。
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經組配以經由氣體輸送導管將呼吸氣體輸送至病患之病患介面之配件,該氣體輸送導管包括可陷縮部分,該配件包含:附接組態,其經組配以將配件附接至病患介面;接觸部分,其經組配以在將陷縮力施加至接觸部分及/或可陷縮部分時接觸該可陷縮部分並促進該可陷縮部分之陷縮;及指示器,其經組配以定位陷縮力之施加。
本揭露內容之此態樣可有利地促進陷縮力之有效定位。舉例而言,指示器可使得袋罩能夠更準確且有效地定位至可陷縮部分上及/或相對於可陷縮部分定位配件。指示器可向使用者指示用於陷縮力之最佳施加位點,以便達成可陷縮部分之最佳陷縮。
根據一實施例,指示器包含視覺指示器。根據一特定實施例,視覺指示器包含著色標誌。
在一實施例中,視覺指示器包含符號或標記之標誌。
在一實施例中,視覺指示器經組配以經由可陷縮部分之透明或半透明部分而視覺化。
在一實施例中,指示器包含觸覺指示器。
在一實施例中,觸覺指示器在配件之表面中包含觸覺成型件。在一實施例中,觸覺指示器包含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肋狀物、桿、壓痕、凹陷、槽口、凹口、空腔通道、隙縫、溝槽、開口、突起部、凸塊或凸起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配件包括面向病患之表面及對置之非面向病患之表面,且指示器位於非面向病患之表面上。根據一特定實施例,指示器位於接觸部分上。
在一實施例中,指示器經組配以向使用者提供位置導引以將陷縮力施加至可陷縮部分上或接觸部分上。
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經組配以經由氣體輸送導管將呼吸氣體輸送至病患之病患介面之配件,該氣體輸送導管包括可陷縮部分,該配件包含:附接組態,其經組配以將配件附接至病患介面;及接觸部分,其經組配以在將外部負載施加至接觸部分及/或可陷縮部分時將陷縮負載輸送至可陷縮部分,該配件經組配以放大外部負載使得輸送至可陷縮部分之陷縮負載之力及/或壓力高於所施加外部負載之力及/或壓力。
在一實施例中,配件經組配以將比所施加外部負載之壓力更高的壓力輸送至可陷縮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接觸部分具有經組配以將陷縮負載輸送於接觸部分與可陷縮部分之間的介面處的接觸區域。根據一特定實施例,接觸部分之接觸區域相對較小。舉例而言,接觸區域可小於上面施加外部負載的接觸部分或可陷縮部分之施加區域。應瞭解,施加至較小區域之等效力導致施加至該區域之壓力增大。因此,當特定力及壓力之陷縮負載施加至施加區域且在接觸區域處產生輸送至可陷縮部分之等效力時,接觸區域處之壓力藉助於接觸面積小於施加區域而增大。
在一實施例中,配件經組配以比將所施加外部負載之力更高的力輸送至可陷縮部分。在一實施例中,配件經組配以按預定倍數放大所施加外部負載之力。根據一實施例,該預定倍數大於1。根據一實施例,該預定倍數介於1至20之間。根據一實施例,該預定倍數介於5至20之間。根據一實施例,該預定倍數介於5至15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所施加之外部負載為袋罩經施加至可陷縮部分的力或壓力,且配件經組配以向可陷縮部分輸送大於袋罩經施加之力及/或壓力的力及/或壓力。
在一實施例中,槓桿機構包括樞軸,且槓桿機構經組配以回應於所施加之外部負載而產生圍繞該樞軸之轉向力矩。在一實施例中,槓桿機構可經組配以在槓桿機構之第一部分處接收所施加之外部負載的力且在槓桿機構之與槓桿機構之第一部分間隔開的第二部分處將經放大力輸送至可陷縮部分。在一實施例中,槓桿機構之第二部分相較於槓桿機構之第一部分更接近於樞軸而定位。
在一實施例中,配件包含經組配以放大所施加外部負載之力的槓桿機構。槓桿機構可包含二級槓桿組態。亦即,輸送至可陷縮部分之負載定位在支點與施加至槓桿機構之力之間的組態。
在一實施例中,二級槓桿組態包含在支點處樞轉地連接之一對夾持臂,該對夾持臂提供定位在支點與各夾持臂之遠端之間的一對對置之夾持表面及設置於該對對置之夾持表面之間的經組配以收納可陷縮部分之夾持區。
在一實施例中,配件經組配以用於在處於夾持臂之遠端處或鄰近該遠端的位置中將外部負載施加至夾持臂中之至少一者。
在一實施例中,所輸送之陷縮負載與支點之間的距離小於所施加之外部負載與支點之間的距離。應瞭解,所施加外部負載之力在夾持臂中圍繞支點產生扭矩或力矩。力矩將在沿著夾持臂之更接近支點之位置處誘發更大的力。以此方式,在比所施加外力更接近支點之位置處輸送至可陷縮部分之力將為所施加外力之放大。放大倍數可藉由支點至所輸送負載之距離及支點至所施加負載之距離來預定。藉助於實例,與支點相隔1 cm定位之夾持表面及與支點相隔3 cm定位之所施加負載將導致力放大3倍。
配件可經組配以放大所施加外部負載之力及壓力二者,或可經組配以僅放大力或壓力中之一者。舉例而言,配件可經組配以將與由外部負載施加之力大致相同的力輸送至可陷縮部分,但在較小區域上,從而引起壓力增大。換言之,配件可在較小區域上集中相同的力以增大施加至可陷縮部分之陷縮負載的壓力。
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經組配以經由氣體輸送導管將呼吸氣體輸送至病患之病患介面之配件,該氣體輸送導管包括可陷縮部分,該配件包含:一附接部分,其經組配以將配件附接至病患介面;及一支撐件,其在使用中可位於氣體輸送導管與病患面部之間且經組配以在陷縮力施加至可陷縮部分時促進可陷縮部分之陷縮。
在一實施例中,支撐件包含剛性支撐件。支撐件可包括剛性表面,其經組配以回應於將陷縮力施加至可陷縮部分之非面向病患之側而向可陷縮部分之面向病患之側提供阻力。在一特定實施例中,支撐件為剛性的但具有一定彈性可撓性。
在一實施例中,支撐件成形為遵照可陷縮部分及/或病患面部之輪廓。支撐件可經成形具有曲線。在一實施例中,支撐件包括經組配以遵照可陷縮部分及/或病患面部之輪廓之預形成曲線。
根據一實施例,附接部分與支撐件成固定關係。舉例而言,支撐件可剛性地連接至附接部分或與附接部分一體成型。以此方式,支撐件之位置可基於附接部分之位置而調整或判定。
在一實施例中,附接部分包含安裝件、夾具、耦接件、連接器、緊固件、夾片、搭扣配合附接或凹槽中之至少一者。附接部分可包含任何合適之附接構件且應瞭解,其他附接形式可適合用作附接部分。根據一特定實施例,附接部分包含與支撐件成固定關係之夾片。夾片可由剛性材料形成。夾片可由彈性材料形成。夾片可由可變形材料形成。
在一實施例中,夾片經組配以提供至病患介面之剛性部分的可移除搭扣配合連接。在一實施例中,夾片經組配以提供至氣體輸送導管之剛性部分之連接,該剛性部分相對於氣體輸送導管中氣體之流動方向位於可陷縮部分上游。
在一實施例中,夾片包含C形夾片或U形夾片。舉例而言,夾片可包含經組配以搭扣配合至氣體輸送導管之剛性部分上的彈性可撓性C形夾片。在一實施例中,支撐件自夾片延伸。在一實施例中,夾片經組配以在可陷縮部分上游之位置處連接至氣體輸送導管之剛性部分,且支撐件在病患面部與可陷縮部分之間的下游方向上自夾片延伸。
在一實施例中,支撐件包含背板。背板可經組配以在使用中定位,使得背板之縱向軸線大致平行於可陷縮部分之縱向軸線。背板可具有垂直於背板之縱向軸線的寬度方向,且背板具有沿著寬度方向之至少等於可陷縮部分之寬度的寬度。在一實施例中,背板具有大於可陷縮部分之寬度的寬度。根據一實施例,背板具有實質上平面的組態。
在一個實施例中,支撐件包括近端、遠端及位於近端及遠端中間之彎曲部分。在一實施例中,附接組態位於支撐件之近端處或鄰近於該近端。
在一實施例中,病患介面包含鼻套管,該鼻套管包含經組配以用於插入病患之鼻道中之一或多個叉,且支撐件經設定大小使得背板之遠端在使用中與該一或多個叉隔開。
在一實施例中,支撐件包含經組配以接觸氣體輸送導管之面向病患之表面的接觸部分。該接觸部分可經組配以接觸可陷縮部分之面向病患之表面。在一實施例中,接觸部分經組配以接觸相對於氣體輸送導管中之流動方向在可陷縮部分之上游或下游的氣體輸送導管之面向病患之表面。
在一實施例中,接觸部分經組配以在支撐件與相對於氣體輸送導管中之呼吸氣體之流動方向在接觸部分上游的區中的氣體輸送導管之面向病患之表面之間提供空間或空腔。
在一實施例中,配件經組配以允許可陷縮部分在施加陷縮力後陷縮至空間或空腔中。在一實施例中,配件經組配以允許可陷縮部分在施加陷縮力後扭結至空間或空腔中。舉例而言,配件可經組配以與可陷縮部分嚙合以便在可陷縮部分中產生扭結。配件可經組配以在可陷縮部分中產生多於一個扭結。配件可經組配以使可陷縮部分陷縮及/或扭結以便為呼吸氣體產生繚繞路徑且藉由增大通過該繚繞路徑之流阻而降低流動速率。
在一實施例中,支撐件包括面向外之表面,該面向外之表面經組配以在使用中面向可陷縮部分之面向病患之表面,且其中接觸部分在遠離病患面部之向外方向上自支撐件之面向外之表面延伸。
在一實施例中,支撐件包括用於面向病患之面部的面向病患之側及用於面向可陷縮部分之面向病患之表面的面向外之側,以及集中成型件,其位於支撐件之該面向外之側處以用於將阻力集中至可陷縮部分上。在一實施例中,回應於陷縮力之施加而出現阻力。亦即,支撐件藉由將由集中成型件集中的阻力施加至可陷縮部分之面向病患之側而抵抗可陷縮部分朝向病患面部之移動。在一實施例中,集中成型件經組配以增加阻力之壓力。
在一實施例中,接觸部分包含肋狀物、凸塊、桿、鋸齒、突出部或凸起部分中之至少一者。在一實施例中,接觸部分位於支撐件之遠端處或鄰近於該遠端。
在一實施例中,接觸部分包含一或多個肋狀物。在一實施例中,一或多個肋狀物至少部分地在支撐件之一對對置之縱向邊緣之間延伸。在一實施例中,一或多個肋狀物平行於支撐件之縱向軸線而定向。
在一實施例中,支撐件包括第一肋狀物及第二肋狀物,該第二肋狀物藉由經組配以收納可陷縮部分之支座與第一肋狀物間隔開。在一實施例中,第一肋狀物及第二肋狀物沿著支撐件之對置之凸起邊緣延伸。在一實施例中,對置之凸起邊緣包含一對相對的第一及第二縱向邊緣,第一肋狀物鄰近第一縱向邊緣而定位且第二肋狀物鄰近第二縱向邊緣而定位。
根據一特定實施例,第一肋狀物經組配以接觸可陷縮部分之上部部分且第二肋狀物經組配以接觸可陷縮部分之下部部分。舉例而言,在使用中,支撐件可經定向以使得第一肋狀物相較於第二肋狀物處於較高位置。因此相比於接觸可陷縮部分上之較低位置之第二肋狀物,第一肋狀物可在可陷縮部分上之較高位置處與可陷縮部分接觸。
根據一實施例,第一肋狀物及第二肋狀物樞轉地連接以定位支座中之可陷縮部分。
根據一實施例,第一肋狀物及第二肋狀物可朝向或遠離彼此移動,且在經組配以收納可陷縮部分之敞開組態與經組配以在第一肋狀物與第二肋狀物之間與可陷縮部分嚙合之封閉組態之間移動。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肋狀物朝向敞開組態偏置且在施加陷縮力後可朝向封閉組態移動。
在一實施例中,配件可藉由附接組態附接至病患介面,該附接組態相對於氣體輸送導管中之呼吸氣體之流動方向在支撐件之上游定位。
在一實施例中,支撐件包含背板,該背板包含面向導管之表面,該面向導管之表面包含細長突出部,且配件包含一對附接部分,該對附接部分包含自背板之對置側延伸之一對凸緣,各凸緣包含經組配以使可陷縮部分延伸通過其之開口。
在一實施例中,背板經組配以保護或屏蔽病患之面部免受所施加之陷縮力影響。舉例而言,背板可經由附接組態剛性地連接至病患介面,使得所施加之陷縮力不傳輸至病患面部。
在一實施例中,附接組態包含夾片且背板自該夾片延伸。該夾片可附接至病患介面之充當配件之支撐件的頭帶氣動連接器。背板可經成形具有沿著其長度之曲線。曲線可允許背板之相當大部分安放在病患面部與可陷縮部分之間。在一實施例中,背板比可陷縮部分剛性更大。背板之剛度可經由背板材料及/或經由背板之幾何組態來達成。
在一實施例中,夾片包含C形夾片。在一實施例中,夾片包含U形夾片。在一實施例中,附接組態可包含替代附接方式,諸如黏著劑、澆模製或一體模製。
在本揭露內容之一實施例中,背板提供在可陷縮部分之陷縮位置後方的硬質表面。背板之硬質表面從而提供抵抗所施加之陷縮負載(例如由袋罩施加之陷縮力)的阻力。以此方式,背板有助於促進可陷縮部分之最佳陷縮。
背板可為細長的或大體上矩形的且可具有比可陷縮部分更大的寬度。根據一特定實施例,背板可以一定範圍之大小提供以適合一定範圍之病患面部大小或形狀。可定製背板以適應特定病患之面部。
根據一實施例,背板包括視覺或觸覺指示器以輔助使用者施加力以使可陷縮部分陷縮。背板可經組配以指示最佳化之陷縮位置。舉例而言,背板可包括接觸部分之位置之視覺或觸覺指示器。特定言之,指示器可向使用者指示接觸部分定位在可陷縮部分下方的位置,使得使用者可在上覆於接觸部分的可陷縮部分上之位置處施加負載。
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態樣,一種經組配以經由氣體輸送導管將呼吸氣體輸送至病患之病患介面之配件,該氣體輸送導管包括可陷縮部分,該配件包含:一夾持組態,其包含第一夾持構件及第二夾持構件,該第一夾持構件及該第二夾持構件經組配以在該第一夾持構件與該第二夾持構件之間收納可陷縮部分,該第一夾持構件可在使用中位於可陷縮部分之面向病患之表面與病患面部之間,該第二夾持構件與該第一夾持構件以可移動關聯的方式連接且經組配以朝向該第一夾持構件移動且回應於施加陷縮力而促進可陷縮部分之陷縮。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夾持構件及第二夾持構件中之至少一者包括經組配以將力集中至可陷縮部分上之集中成型件。
在一實施例中,集中成型件包含一或多個肋狀物。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夾持構件包括朝向第二夾持構件延伸之第一肋狀物且第二夾持構件包括朝向第一夾持構件延伸之第二肋狀物。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或第二夾持構件中之一者包括朝向第一或第二夾持構件中之另一者延伸之肋狀物。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夾持構件經組配以上覆於可陷縮部分之非面向病患之表面。亦即,第二夾持構件經組配以上覆於可陷縮部分之背離病患面部的外側或面向外之側。可陷縮部分之該非面向病患之表面在使用中可為由所施加之陷縮力接觸(例如由應用於病患面部之袋罩之封套接觸)的表面。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夾持構件包括非面向病患之表面,該非面向病患之表面界定經組配以接收所施加之陷縮力之施加表面,且藉以將陷縮力施加至施加表面上會誘發第二夾持構件朝向第一夾持構件移動。
在一實施例中,施加表面位於第二夾持構件之遠端處或鄰近於該遠端。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夾持構件與第二夾持構件樞轉地連接。第一夾持構件與第二夾持構件可在鉸接連接件處鉸接地連接。鉸接連接件可包含多件式鉸鏈機構,諸如與夾持構件中之孔隙嚙合之銷。替代地,鉸鏈連接件可包含一體成型鉸鏈,諸如連接第一夾持構件與第二夾持構件的材料之可撓性部分。應瞭解,其他樞軸或鉸鏈組態可為合適的。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肋狀物位於鉸接連接件與夾持構件之遠端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夾持構件具有經組配以放大輸送至可陷縮部分之所施加之陷縮力的二級槓桿組態。應瞭解,二級槓桿組態係一種槓桿組態,其中由槓桿輸送之負載定位於支點與施加至槓桿機構之力之間。根據此實施例,輸送至可陷縮部分之負載定位於支點(樞軸或鉸接連接件)與施加至槓桿機構之力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夾持構件包括經組配以使可陷縮部分延伸通過的開口。
在一實施例中,夾持構件中之至少一者係由可撓性彈性或軟材料形成。
在一實施例中,配件進一步包括經組配以將配件附接至病患介面之附接組態。該附接組態可連接至第一夾持構件。在一實施例中,附接組態包含經組配以提供至病患介面之一部分之搭扣配合連接的C形夾片或U形夾片。
在一實施例中,夾持組態可在經組配以允許可陷縮部分內之不受限制的流動之敞開位置與經組配以對可陷縮部分內之流動施加限制的夾持位置之間移動。在一實施例中,夾持組態朝向敞開位置偏置且在施加陷縮力後可朝向夾持位置移動。
根據一實施例,第一夾持構件及第二夾持構件包括藉由偏置組態偏置開的各別夾持表面。偏置組態可包含例如彈簧或可撓性彈性連桿或支柱。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夾持構件經組配以在處於夾持組態時在可陷縮部分中產生一系列夾點。第一及第二夾持構件可經組配以在可陷縮部分中產生一系列扭結。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夾持構件經由可相對於該等夾持構件中之至少一者移動之至少一個連桿連接。在一特定實施例中,該等夾持構件經由多個連桿連接。在一實施例中,該等多個連桿中之各連桿係可撓性彈性的。
在一實施例中,配件包括在該等夾持構件之間延伸且經組配而以正常間隔開之組態維持該等夾持構件的四個可撓性彈性連桿。亦即,該等連桿經組配以將該等夾持構件推進至間隔開之組態。連桿之彈性可撓性允許夾持構件在負載下一起移動,負載例如壓縮負載,諸如藉由將袋罩施加至夾持構件中之一者而施加之力。該等連桿經組配以在去除力時使夾持構件恢復至其正常間隔開之組態。
在一實施例中,連桿經組配以在施加陷縮力後可撓性地變形且允許夾持構件朝向彼此陷縮。在一實施例中,夾持構件具有正方形或矩形輪廓,且四個連桿自夾持構件之四個拐角中之各者延伸。在一實施例中,夾持構件之四個拐角各自由連桿中之一者連接。在一實施例中,當夾持構件處於正常間隔開之組態時,連桿經定向成大致彼此平行。在一替代實施例中,連桿可具有交叉組態,其中一或多個連桿交越其他連桿中之至少一者。
在一實施例中,連桿具有正常線性形式。在一實施例中,連桿具有正常非線性形式。在一實施例中,連桿具有金剛石形組態。
在一實施例中,夾持構件具有板或平面組態。在一實施例中,各夾持構件包含桿。在一實施例中,各夾持構件具有圓柱形形式。
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經組配以經由氣體輸送導管將呼吸氣體輸送至病患之病患介面之配件,該氣體輸送導管包括可陷縮部分,該配件包含:一第一部分,其經組配以施加力以使可陷縮部分之第一區陷縮;一第二部分,其與該第一部分間隔開且其中在該第一部分與該第二部分之間具有支點,其中在第一方向上將陷縮力施加至第一部分導致第二部分在第二方向上移動以使可陷縮部分之第二區陷縮。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部分與該第二部分相對於彼此成角度。該第一部分與該第二部分可相對於彼此成鈍角。在一特定實施例中,該第一部分位於第一槓桿臂上且該第二部分位於第二槓桿臂上且其中該等槓桿臂中之各者自該支點延伸。
根據一實施例,配件係剛性的使得第一槓桿臂、第二槓桿臂及支點彼此成固定關係。
在一實施例中,支點包含在第一槓桿臂與第二槓桿臂之相交或會聚處的剛性拐角。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部分包括經組配以收納通過其之可陷縮部分之開口。
在一實施例中,配件進一步包括可定位在病患面部與支點之間的支撐件。
在一實施例中,支撐件包含背板。背板可包括經組配以充當支點之樞軸表面之剛性表面。
在一實施例中,支點包含連接至背板之樞軸。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方向係朝向病患面部之方向且第二方向係遠離病患面部之方向。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與支點不相等地隔開。根據一特定實施例,第二部分與第一部分相比與支點更遠地隔開。如上文所提及,第一部分可位於第一槓桿臂上且第二部分可位於第二槓桿臂上。根據此實施例,相對於支點,第二槓桿臂可長於第一槓桿臂。亦即,第二槓桿臂可自支點延伸得比第一槓桿臂自支點延伸得更遠。
根據一實施例,配件可包含蹺蹺板組態,其中第一槓桿臂及第二槓桿臂中之各者自支點之相對側延伸。在一實施例中,配件可具有大體上「V」形。
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經組配以經由氣體輸送導管將呼吸氣體輸送至病患之病患介面之配件,該氣體輸送導管包括可陷縮部分,該配件包含:抓握部分,其經組配以在遠離病患面部之方向上施加力以促進可陷縮部分之陷縮或摺疊。
本揭露內容之此態樣可有利地提供相對簡單且可靠的方式,藉由該方式藉由提供允許使用者在遠離病患面部之方向上拉動可陷縮部分之抓握部分來促使可陷縮部分之陷縮。此動作可與將面罩應用於病患之面部且覆疊在可陷縮部分上同時地發生。在此情況下,可陷縮部分將藉由抓握部分向外拉離病患之面部,且同時藉由面罩向內推向病患之面部。此同時且對置的力可從而促使可陷縮部分之改良之陷縮。
在一實施例中,配件包含經組配以將氣體輸送導管之管連接至可陷縮部分之連接器。舉例而言,配件可與病患介面之連接器一體成型。
根據一替代實施例,配件進一步包括將配件附接至病患介面之附接組態。舉例而言,配件可以可移除地連接至病患介面。
自前述內容應瞭解,抓握部分可與連接器一體成型或可為離散的且可選擇性地附接至連接器。
在一實施例中,附接組態包含開口、夾片或凹槽。在一實施例中,附接組態包括C形或U形夾片。
根據一實施例,附接組態經組配以附接至氣體輸送導管之剛性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附接組態經組配以附接至位於氣體輸送管與可陷縮部分之間的剛性連接器。
在一實施例中,抓握部分自連接器延伸且經組配以允許遠離病患之面部以數位方式施加拉力。
在一實施例中,抓握部分包含卡鉤、環圈、環或綁帶。
在一實施例中,抓握部分包含剛性卡鉤或環。
在一實施例中,抓握部分包含可撓性手指環圈或手指綁帶。
本揭露內容之實施例之前述態樣中之任一者的配件可由熱塑性彈性體、熱固性彈性體或熱塑性彈性體或金屬中之至少一種形成。配件可由鈦、鋼、銅或鎳鈦諾形成。配件可由其他金屬材料、聚合物或陶瓷形成。配件可由聚乙烯形成。
應瞭解,達成可陷縮部分之足夠或理想程度之陷縮所需的力可取決於各種因素而變化,諸如可陷縮部分之彈性以及穿過可陷縮部分之呼吸氣體壓力。然而,根據一特定實施例,可陷縮部分在施加大於5N之陷縮力且更特別地大於7N之陷縮力後係可陷縮的。在另一實施例中,可陷縮部分在施加5N至30N之間的最小陷縮力後係可陷縮的。
前述論述中之配件可經組配以與諸如袋罩之病患面罩一起使用。該配件可經組配以經組配以在覆疊在可陷縮部分或配件之一部分上時與病患面罩合作。該配件可經組配以與面罩合作,藉以面罩密封在配件及病患介面上方以與病患之面部形成密封。
根據一實施例,配件經組配以放大、集中或增大由病患面罩之封套施加之陷縮負載。
在一實施例中,配件可操作以在可陷縮部分中產生繚繞流動路徑。
在一實施例中,配件可經操作以增大可陷縮部分中之流動路徑阻力。
根據本揭露內容之一態樣,提供一種呼吸系統,其包括如上述態樣或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所論述之配件。
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病患介面,其包括如前述態樣或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所論述之配件。
在一實施例中,病患介面包括用於將呼吸氣體輸送至病患之氣體輸送導管,該氣體輸送導管包含可陷縮部分,該可陷縮部分經組配以在陷縮力施加至可陷縮部分後陷縮且限制或堵塞通過可陷縮部分之流。
在病患介面之一實施例中,可陷縮部分包含由彈性材料形成之導管之一部分且經組配以在自覆疊在可陷縮部分上之面罩施加之陷縮力的施加下發生陷縮。該病患介面可包括根據前述態樣或實施例中任一者之配件。
在一實施例中,病患介面包含鼻套管。鼻套管可包含非密封鼻套管。鼻套管可包含套管本體及自套管本體延伸且經組配以將呼吸氣體提供至病患鼻孔之叉。
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經組配以經由氣體輸送導管將呼吸氣體輸送至病患之呼吸系統,該氣體輸送導管包括可陷縮部分,該系統包含:呼吸氣流源;病患介面,其包含具有可陷縮部分之氣體輸送導管;以及配件,其經組配以將通過可陷縮部分之呼吸氣體流量減小至小於臨限流動速率。
在一實施例中,呼吸系統進一步包括增濕器。
在一實施例中,呼吸系統包括經加熱吸氣管。
在一實施例中,呼吸系統之配件經組配以回應於施加至配件及/或可陷縮部分之陷縮力的施加而減少呼吸氣體流量。
在一實施例中,呼吸系統經組配而以至少20 L/min之流動速率提供呼吸氣流。在一實施例中,呼吸系統經組配而以20 L/min至90 L/min之流動速率提供呼吸氣流。在一實施例中,呼吸系統經組配而以40 L/min至70 L/min之流動速率提供呼吸氣流。
在呼吸系統之一實施例中,配件經組配以將流動速率自40 L/min至70 L/min之初始流量減小至小於臨限流動速率。在呼吸系統之一實施例中,配件經組配以將流動速率自大致70 L/min之初始流量減小至小於臨限流動速率。在一實施例中,臨限流動速率小於10 L/min。
根據呼吸系統之一實施例,可陷縮部分可自敞開組態陷縮至陷縮組態,該敞開組態允許不受限制的呼吸氣流通過可陷縮部分,且該陷縮組態提供通過陷縮部分的受限制的呼吸氣流。
在呼吸系統之一實施例中,不受限制的呼吸氣體流量在40 L/min至70 L/min之間的範圍內且受限制的流量小於臨限流動速率。
在呼吸系統之一實施例中,根據與病患介面一起使用之配件之上文所論述態樣或實施例中之任一者提供配件。
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經組配以經由氣體輸送導管將呼吸氣體輸送至病患之呼吸系統,該氣體輸送導管包括可陷縮部分,該系統包含:呼吸氣流源;病患介面,其包含具有可陷縮部分之氣體輸送導管;以及配件,其經組配以將可陷縮部分之橫截面積減小最小倍數。
在呼吸系統之一實施例中,配件經組配以回應於施加至配件及/或可陷縮部分之陷縮力的施加而減少可陷縮部分之橫截面積。
在呼吸系統之一實施例中,配件經組配以促進可陷縮部分之陷縮以減小橫截面積。
在呼吸系統之一實施例中,最小倍數為至少90%。在一實施例中,最小倍數為至少95%。
在呼吸系統之一實施例中,呼吸系統包括根據與病患介面一起使用之配件之上文所論述之態樣或實施例中的任一者之配件。
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經組配以經由氣體輸送導管將呼吸氣體輸送至病患之病患介面,該氣體輸送導管包括可陷縮部分,該病患介面包含配件,該配件經組配以在將陷縮力施加至該配件及/或該可陷縮部分時促進該可陷縮部分。
在病患介面之一實施例中,配件不可移除地與病患介面連接或一體成型。
在病患介面之一實施例中,配件與氣體輸送導管之一部分一體成型。
在病患介面之一實施例中,配件可移除地連接至病患介面。在病患介面之一實施例中,配件包括經組配以將配件附接至病患介面之附接組態。
在病患介面之一實施例中,根據與病患介面一起使用之配件之上文所論述態樣或實施例中之任一者提供配件。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參考諸圖描述各種實施例。
貫穿諸圖及說明書,相同參考編號可用以指明相同或類似組件,且可省略其冗餘描述。
在本說明書中,「高流量(high flow/high flows/high-flow)」或其他等效術語意謂(但不限於)流動速率高於常見/正常,諸如高於健康病患之正常吸氣流動速率的任何氣體流。替代地或另外,其可高於與上下文相關之某其他臨限流動速率-例如其中以滿足或超過吸氣需求之流動速率向病患提供氣流的情況下,彼流動速率可被視為「高流量」,此係因為其高於可以其他方式提供之標稱流動速率。「高流量」因此係上下文相依的,且「高流量」之構成取決於許多因素,諸如病患之健康狀態、所提供之程序/治療/支援之類型、病患之性質(大孩子、小孩子、成人、兒童)及其類似者。熟習此項技術者自上下文知曉何者構成「高流量」。流動速率之量值超越及超過可以其他方式提供之流動速率。
但非限制性地,高流量之一些指示值可如下。
在一些組態中,氣體以大於或等於約5或10公升/分鐘(5或10 LPM或L/min)之流動速率輸送至病患。
在一些組態中,氣體以約5或10 LPM至約150 LPM或約15 LPM至約95 LPM或約20 LPM至約90 LPM或約25 LPM至約85 LPM或約30 LPM至約80 LPM或約35 LPM至約75 LPM或約40 LPM至約70 LPM或約45 LPM至約65 LPM或約50 LPM至約60 LPM之流率輸送至病患。舉例而言,根據本文中所描述之彼等各種實施例及組態,經由系統或自流動源或流動調變器供應或提供至介面的氣體之流動速率可包含但不限於至少約5、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 LPM或更大之流量,且有用範圍可經選擇為此等值中之任一者(例如,約20 LPM至約90 LPM、約40 LPM至約70 LPM、約40 LPM至約80 LPM、約50 LPM至約80 LPM、約60 LPM至約80 LPM、約70 LPM至約100 LPM、約70 LPM至約80 LPM)。
在「高流量」中,將取決於例如治療及/或呼吸支援之預期用途選擇所輸送氣體。所輸送氣體可包含一定百分比之氧氣。在一些組態中,所輸送氣體中氧氣之百分比可為約15%至約100%、約20%至約100%、或約30%至約100%、或約40%至約100%、或約50%至約100%、或約60%至約100%、或約70%至約100%、或約80%至約100%、或約90%至約100%、或約100%或100%。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輸送氣體可包含一定百分比之二氧化碳。在一些組態中,所輸送氣體中二氧化碳的百分比可大於0%、約0.3%至約100%、約1%至約100%、約5%至約100%、約10%至約100%、約20%至約100%、或約30%至約100%、或約40%至約100%、或約50%至約100%、或約60%至約100%、或約70%至約100%、或約80%至約100%、或約90%至約100%、或約100%或100%。
早產兒/嬰兒/兒科病患(體重在約1至約30公斤範圍內)之「高流量」之流動速率可不同。流動速率可設定為0.4至8 L/min/kg,最小值約0.5 L/min且最大值約70 L/min。對於低於2 kg的病患,最大流量可設定為8 L/min。
已經發現高流量有效地滿足或超過病患之正常真實吸氣流量,以提高病患之充氧及/或減少呼吸功。另外,高流量治療及/或呼吸支援可產生鼻咽中的沖洗效應,使得上呼吸道之解剖無效空間由高傳入氣流沖洗。此產生每一次呼吸可用之新鮮氣體之儲集,同時最小化二氧化碳、氮氣等之重新呼吸。
舉例而言,在下文參考圖1描述高流量呼吸系統100。高流量可用作經由輸送氧氣及/或其他氣體及經由自病患之呼吸道去除CO 2來促使氣體交換及/或呼吸支援的方式。高流量可在醫療及/或麻醉程序之前、期間或之後特別有用。
當在醫療程序之前使用時,高氣流可為病患預先加載氧氣(亦即增加血液中之氧氣儲集)使得其血液氧飽和度及肺中之氧氣量高於正常水平,以便在醫療程序期間病患處於呼吸暫停階段提供氧氣緩衝劑。
在呼吸功能可能受損(例如減弱或停止)的醫療程序期間(諸如在麻醉期間),持續供應氧氣對於維持健康的呼吸功能非常重要。當此供應受損時,可發生諸如低氧及/或高碳酸血症之狀況。在諸如麻醉及/或鎮靜之醫療程序期間,監測病患呼吸以偵測自主呼吸是否減弱或中止。若氧氣供應及/或CO 2去除受損,則臨床醫師停止醫療程序且促進氧氣供應及/或CO 2去除。此可例如藉由手動地使病患通氣,例如通過袋罩通氣,或藉由使用高流量呼吸系統將高氣流提供至病患之呼吸道來達成。另外,應瞭解,用於鎮靜/通氣之面罩(未必限於袋罩)亦可用於預充氧且亦用於監測病患參數,諸如呼氣末CO 2等。
高氣流之其他優點可包括高氣流增大病患之呼吸道中之壓力,從而提供敞開呼吸道、氣管、肺/肺泡及細支氣管之壓力支援。此等結構之敞開增強充氧,且在一定程度上輔助去除CO 2及/或可幫助支援具有肺部陷縮區域的病患。
當增濕時,高氣流亦可防止呼吸道乾燥、減輕黏液纖毛損傷,降低感染風險且降低喉痙攣風險及與呼吸道乾燥相關聯之風險,諸如鼻出血、吸氣(由於鼻出血)及呼吸道阻塞、腫脹及出血。高氣流之另一優點為氣流可清除在手術期間在空氣通路中產生的菸霧。舉例而言,可由雷射及/或燒灼裝置產生菸霧。
圖1展示呼吸支援系統100。該系統100可經組配以提供高流量呼吸支援及/或高流量治療。呼吸支援系統100包含流產生器102。流產生器102經組配以產生穿過呼吸支援系統100之氣流。流產生器102將空氣傳遞至增濕器104。增濕器104經組配以加熱及增濕由流產生器102產生之氣流。在一些組態中,流產生器102包含鼓風機,該鼓風機經調適以自呼吸支援系統100外部之環境接收氣體並推動該等氣體通過呼吸支援系統100。在一些組態中,流產生器102可包含一些其他氣體產生構件。舉例而言,在一些組態中,流產生器102可包含可自醫院氣體出口(例如氧氣或空氣)獲得的源,或壓縮空氣及/或另一氣體之一或多個容器以及經調適以控制氣體離開該一或多個容器之速率之一或多個閥配置。作為另一實例,在一些組態中,流產生器102可包含氧氣濃縮器。在一些組態中,流產生器102可經調適以輸送高流量呼吸支援及/或高流量治療。在一些實施例中,流源可包括壓縮氣體源、修改來自壓縮氣體源之流量的裝置及/或產生氣流之流產生器。
圖5展示個人之典型呼吸道,且包括箭頭以指示與個人處於正常或典型自驅動呼吸條件下時或病患之呼吸驅動減弱時相比,供應至使用者之相對較高流動速率的氣體可如何用以有效地推動或驅動所供應氣體更遠地或更深地進入使用者之呼吸道。
呼吸支援系統100包含至少部分容納流產生器102及增濕器104二者之外殼106(例如,呼吸支援系統100可包含整合式流產生器/增濕器設備)。在其他組態中,流產生器102及增濕器104可具有單獨外殼。硬體控制器108被展示為與流產生器102及增濕器104電子通訊,但在一些組態中,硬體控制器108可僅與流產生器102或增濕器104通訊。硬體控制器108可包含微控制器或經組配以引導呼吸支援系統100之可控制組件之操作的一些其他架構,該等可控制組件包括但不限於流產生器102及/或增濕器104。
輸入/輸出模組110被展示為與控制器108電子通訊。輸入/輸出模組110可經組配以允許使用者與控制器108介接以促進對呼吸支援系統100之可控制組件的控制,該等可控制組件包括但不限於流產生器102及/或增濕器104,及/或檢視關於呼吸支援系統100及/或其組件之操作的資料。輸入/輸出模組110可包含例如使用者可用以檢視資料及/或輸入命令以控制呼吸支援系統100之組件的一或多個按鈕、旋鈕、撥號盤、開關、控制桿、觸控式螢幕、揚聲器、顯示器及/或其他輸入或輸出周邊裝置。
如圖1中進一步所展示,補充氣體源124可用以將一或多個補充氣體添加至流動通過呼吸支援系統100之氣體。該一或多個補充氣體加入由流產生器102產生之氣流。補充氣體源124可經組配以輸送一或多種補充氣體,包括但不限於空氣、氧氣(O 2)、二氧化碳(CO 2)、氮氣(N 2)、氧化亞氮(NO)、麻醉劑及/或氦氧混合氣(氦氣與氧氣之混合物)。補充氣體源124可經由第一補充氣體導管128將一或多種補充氣體輸送至流產生器102或朝向流產生器102輸送一或多種補充氣體,及/或可經由第二補充氣體導管132將一或多種補充氣體輸送至流產生器102與增濕器104之間的流動通路中之位置。一或多個補充流量閥126、130可用以控制一或多種補充氣體可自補充氣體源124流動且流動通過第一補充氣體導管128及/或第二補充氣體導管132之速率。補充流量閥126、130中之一或多者可與控制器108電子通訊,該控制器又可控制一或多個補充流量閥126、130之操作及/或狀態。在其他組態中,補充氣體源124可經組配以在增濕器104之下游添加一或多種補充氣體。
如圖1中所展示,自增濕器104延伸之導管112將增濕器104連接至病患介面200。導管112可包含經調適以加熱穿過導管112之氣體之導管加熱器114。在其他組態中,導管加熱器114可不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選用過濾器(未圖示)配置於導管112與病患介面200之間。病患介面200被展示為鼻套管,但應理解,在一些組態中,其他病患介面可為合適的。舉例而言,在一些組態中,病患介面200可包含密封或非密封介面,且可包含鼻罩、口罩、口鼻罩、全面罩、鼻枕罩、鼻套管、氣管內管、氣管切開管、以上之組合或某其他氣體傳送系統。在一實施例中,病患介面200為非密封介面,諸如鼻套管,其允許氣體與環境交換。舉例而言,非密封套管允許在病患自系統100接收氣流的同時自病患之呼吸道去除及/或清除二氧化碳。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病患介面200呈鼻介面形式,使得系統不干擾其他口腔呼吸道裝備及/或裝置,例如插管程序中之氣管導管。
因此,病患可繼續在整個插管程序中接收氣流。在其他實施例中,病患介面200為口腔介面,例如收納於使用者嘴巴中之口腔介面。口腔介面在涉及經由鼻子之醫療程序的情形下可為較佳的,使得該介面不干擾鼻呼吸道裝備及/或裝置,例如用於鼻插管程序中之氣管導管。在其他實施例中,該介面可適合於鼻置放及口腔置放二者或可適用於鼻組態與口腔組態之間。
如所展示,在一些組態中,病患介面200亦可包含經調適以量測穿過病患介面200之氣體之特性的氣體感測模組120。氣體感測模組120可位於氣體輸送系統內之別處,且例如位於呼吸導管或增濕器處。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存在一或多個氣體感測模組120。在其他組態中,氣體感測模組120可經定位及調適以量測呼吸支援系統100之其他部分處或附近的氣體之特性。氣體感測模組120可包含經調適以量測氣體之各種特性的一或多個感測器,該等特性包括但不限於壓力、流動速率、溫度、絕對濕度、相對濕度、焓、氣體組成、氧氣濃度、二氧化碳濃度(例如,用於判定呼氣末CO 2)及/或氮氣濃度。由氣體感測模組120判定之氣體屬性可以多種方式使用,包括但不限於氣體參數之閉環控制。舉例而言,在一些組態中,由氣體感測模組120獲取之流動速率資料可用以判定瞬時流量,瞬時流量又可用以判定病患之呼吸循環以促進與呼吸循環之部分同步地輸送流。氣體感測模組120可經由第一傳輸線122與控制器108通訊。在一些組態中,第一傳輸線122可包含經調適以傳輸資料信號之資料通訊連接。資料通訊連接可包含有線資料通訊連接,諸如但不限於資料電纜,或無線資料通訊連接,諸如但不限於Wi-Fi或藍牙。在一些組態中,電力及資料二者可經由同一第一傳輸線122傳達。舉例而言,氣體感測模組120可包含調變器,該調變器可允許資料信號待「覆疊」於電力信號之頂部上。資料信號可疊加於電力信號上,且經組合信號可在控制器108使用之前經解調。在其他組態中,第一傳輸線122可包含經調適以傳輸氣流以在呼吸支援系統100之一部分處進行分析的氣動連通連接。
另外,如所展示,可存在生理感測器模組121。生理感測器模組121可經組配以偵測病患或病患健康的各種特性,包括但不限於心跳速率、EEG信號、EKG/ECG信號、附接至病患(例如,至胸部)以偵測移動的慣性感測器、血氧濃度(經由例如脈搏血氧定量計)、血液CO 2濃度、經皮CO 2(TcCO 2)及/或血糖。類似地,生理感測器模組121可經由第二傳輸線123與控制器108通訊。第二傳輸線123可包含類似於第一傳輸線122之有線或無線資料通訊連接,且可類似地傳達電力及資料。舉例而言,生理感測器模組121可用以判定病患之血氧飽和度。
圖2展示使用者或病患P穿戴病患介面200 (例如圖1之呼吸系統之病患介面200)。所描繪病患為成人,然而,病患可為嬰兒或青少年。在所示出之非限制性組態中,病患介面200為鼻套管。病患介面200包含第一氣體導管202。第一氣體導管202經調適以自呼吸支援系統100 (例如,經由圖1中所展示之導管112)接收氣體並將該等氣體引導至病患P。第一氣體導管202可包含加強元件203,該加強元件經調適以增強及/或添加第一氣體導管之剛度以防止由於相對於第一氣體導管202施加力而引起的第一氣體導管202變形或陷縮。加強元件203可包括多個結構,包括但不限於處於第一導管內腔202之壁中或上的塑膠或金屬加強珠粒。
第一氣體導管202與流動歧管206氣動連通。流動歧管206自第一氣體導管202接收氣體並將其傳遞至一或多個鼻部輸送元件208 (例如鼻叉)。一或多個鼻部輸送元件208自流動歧管206向外延伸。一或多個鼻部輸送元件208在定位於病患P之一或多個鼻孔中時經調適為非密封的。如所展示,病患介面200包含二個鼻叉208,其經調適以在病患之鼻孔中之各者中定位一個鼻叉。各鼻叉208可經塑形或成角度使得其朝向病患鼻子之隔膜向內延伸。替代地,第一病患介面200可為密封鼻介面。
在圖2中所展示之實施例中,流動歧管206接收來自流動歧管206之一個橫向側(例如相對於二等分病患P面部的假想豎直平面)之流並將流引導至歧管以及鼻叉208中之各者。在一實例中,流動歧管206接收來自流動歧管206之單側之流並將流引導至歧管以及鼻叉208中之各者。在一些實施例中,導管可自歧管之左側或自歧管之右側延伸。在一些情形下,在病患介面左側提供導管可較佳供臨床醫師使用,例如用於插管。替代地,自右側延伸之導管可為較佳的,例如在諸如病患通常躺在其左側的內窺鏡檢查的程序中。在其他組態中,病患介面200可包含更多(例如三或四個)或更少(例如一個)鼻部輸送元件208。在其他組態中,各鼻部輸送元件208可具有不同屬性。舉例而言,一對鼻部輸送元件208中之一者可相對較長且另外鼻部輸送元件208可相對較短。
在一些組態中,流動歧管206可經組配以接收來自流動歧管206之二個橫向側(例如,來自流動歧管206之「左側」及「右側」,而非如圖2中所看到的僅流動歧管206之在病患之右側)之流。在一些此類組態中,多個氣體導管可用於提供流動歧管206與呼吸支援系統100之間的氣動連通。舉例而言,病患介面可包含雙導管:自介面之第一側(在所示出之實例中,病患之右側)延伸的第一氣體導管203及自介面之第二相對側延伸的第二氣體導管。在一些組態中,流動歧管206可經組配以接收來自流動歧管206之非橫向側(例如來自流動歧管206之「底部」或「頂部」)之流。
病患介面可進一步包含安裝件及/或支撐件,例如頰部支撐件210,以用於將一或多個氣體導管202附接及/或支撐在病患之面部上。替代地或另外,病患介面可經由一或多個頭帶或頭套固持在適當位置。
病患介面200之第一氣體導管202包含第一部分204,該第一部分經組配以自第一級氣體能夠穿過第一部分204的第一組態過渡至第二級氣體能夠穿過第一部分204的第二組態。
圖3展示病患P在面罩300總成(第二病患介面)之下方穿戴如圖2中所展示之病患介面200 (第一病患介面)的非限制性例示性實施例。圖3將面罩示意性地展示為透明結構,以便示出其下方之病患介面200。第一病患介面200可與第一呼吸支援子系統一起使用且第二病患介面300可與第二呼吸支援子系統一起使用。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病患介面200及第二病患介面300可與同一呼吸支援系統一起使用。
系統可在使用不同病患介面向病患選擇性地輸送單獨的呼吸支援及/或治療方面及/或在停止或中止自介面輸送呼吸支援及/或治療及/或允許對由介面提供之氣體進行取樣方面獲得益處。
如所描述之系統及裝置特別適用於緊急復蘇、圍繞接收高流量呼吸支援及/或治療的病患插管、耳鼻喉(ENT)手術、輔助調節在投與麻醉劑之前的術前狀態中及在拔管後及恢復期間的病患。
面罩總成300可用作第二呼吸支援子系統或與第二呼吸支援子系統一起使用及/或向病患輸送除由套管200輸送之物質之外的一或多種物質,例如麻醉劑或氧氣,或相同物質,但流量及/或壓力位準不同。替代地,面罩總成300可用以停止自第一呼吸支援子系統輸送呼吸支援及/或治療。面罩總成300亦可適於量測呼吸氣體,例如自病患呼出之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之量測可以其他方式受到來自第一呼吸支援子系統之病患介面200之流影響。
因此,圖3中所展示之實施例允許在二個不同呼吸支援子系統之間進行交替。另外,此組態可允許病患介面200在整個手術程序中及/或進入恢復期都留在病患身上(不論病患在整個程序中是否繼續通過病患介面200接收氣流),而不干擾其他臨床實踐。
在所展示之實施例中,面罩總成300包含經組配以覆蓋病患之鼻子及嘴巴二者之全面罩302。在其他組態中,面罩300可為置放在病患介面200上方以僅覆蓋病患之鼻區的鼻罩。
如所展示,面罩302包含經調適以密封在病患之面部上的密封區304。面罩總成300例如經由過濾元件350或濕度水分交換器(未圖示)連接至第二氣體源,該第二氣體源經由面罩將一或多種其他氣體供應至病患。亦即,第二氣體源較佳不同於將氣體供應至病患介面200的源(例如補充氣體源124/流產生器102)。在其他實施例中,病患介面200及面罩總成300連接至共同氣體源。
在一實施例中,面罩總成300連接至單獨的氣體源或單獨的呼吸支援裝置。舉例而言,呼吸支援可為呼吸機或CPAP或高流量呼吸支援及/或治療裝置或人工復蘇器(例如帶袋子的手持式面罩)。替代地或另外,面罩總成300可連接至用於量測呼吸氣體之特性之裝置。
替代地,面罩總成300可連接至麻醉裝置,且麻醉氣體或空氣或氧氣或氣體之組合可經由該面罩302輸送。
圖3中所展示之實施例允許經由至少二種不同的呼吸支援模式輸送來自多個源之氣體,且進一步允許醫生、臨床醫師或醫療專業人員快速且容易地改變呼吸支援模式之類型。
在一個特定應用中,準備麻醉的病患可藉由經由鼻套管輸送高流量之氧氣或增濕氣體或二者之混合物來預充氧。在某些情況下,管理病患之鎮靜及/或麻醉的麻醉師可能想要在自一個病患介面(例如鼻套管200)輸送氣流與自另一病患介面諸如經由面罩300輸送氣流之間進行切換。
麻醉師亦使用帶袋子的面罩為病患充氧,且在一些情形下若病患之生命體徵開始下降,例如為了輸送更多壓力或更大程度地控制經輸送壓力之變化,使用袋罩會更有益。在一些情形下,醫療專業人員可能希望在不同呼吸系統或支援模式之間切換。在第一模式中,呼吸支援可由第一呼吸支援系統(例如經由病患介面200)提供,且在第二模式中呼吸支援可由第二呼吸支援系統(例如經由病患介面300)提供,其中來自第一系統之支援減少或停止。舉例而言,來自由鼻介面200提供之高流量的額外流亦可修改由面罩300提供之麻醉迴路的預期行為,且因此能夠減少或停止來自第一呼吸系統之額外流可為有利的。
在一些組態中,二個呼吸支援模式或子系統之間的切換可藉由第一氣體導管202之結構來促進,該結構具有第一部分204,該第一部分經組配以自第一級氣體能夠穿過第一部分204的第一組態過渡至第二級氣體能夠穿過第一部分204的第二組態。
在一些組態中,第一部分204經組配為比導管202之其他部分更可陷縮或以其他方式更好地適應於改變通過第一部分204之氣體流量(因此減少通過導管並到達病患之氣體流量),及/或允許面罩之密封件密封在導管之頂部上方。在其他組態中,整個導管可經組配為可陷縮的。在一些組態中,可提供排放配置以將氣體自導管排放至大氣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組態或第一條件為實質上敞開組態,且第二組態或第二條件為實質上封閉組態。亦即,導管202經組配以在第一部分204處比在導管202之其他部分處更可陷縮、可變形或以其他方式調適以完全阻塞第一部分204處之流。在第二條件下,可減少或停止至鼻部輸送元件208之氣體。
圖4展示此組態之一個實例,其中第一部分204處之導管(例如圖3之鼻套管200之導管204)實質上由面罩302之密封件304封閉。在此實施例中,第一氣體導管之第一部分(亦即,更可陷縮或可變形區段)的長度應大於或等於承載於第一氣體導管之第一部分上方的面罩之密封件之區段的寬度。此可規定,面罩之密封件並不承載在第一氣體導管之不可陷縮區段上方。舉例而言,第一部分可自距使用者鼻子之中心35 mm或小於35 mm之距離延伸至距使用者鼻子之中心至少50 mm。第一部分204之長度可為至少約5 mm,長度為約1 mm至約30 mm,或長度為約5 mm至約15 mm,或長度為約10 mm。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部分之長度可為至少1 mm、2 mm、3 mm、4 mm、5 mm、6 mm、7 mm、8 mm、9 mm、10 mm、11 mm、12 mm、13 mm、14 mm、15 mm、20 mm、25 mm、30 mm、35 mm、40 mm、45 mm、50 mm或更大。
第一部分204可基於施加至第一部分204之壁的力之相對位準而在第一組態與第二組態之間前進。舉例而言,如圖3中所展示,可由面罩302之密封件304施加力。在此實例中,第一部分204經組配以定位在面罩302之密封件304下方。
替代地,可藉由例如夾具(未圖示)之其他構件將力施加至第一部分204,或替代地,開業醫生可藉由用手指或拇指按壓於導管壁上來壓縮導管。
在一些實施例中,作用於氣體導管之第一部分的面罩之密封件使得第一部分在第一病患介面200之鼻出口與流產生器102之間形成密封或至少部分密封。另外,面罩之密封件在氣體導管之第一部分上方形成密封或至少部分密封。
在呼吸支援治療之間切換因此簡單地藉由將面罩應用至病患之面部使得面罩之密封件使第一介面200之氣體導管的第一部分陷縮(部分地或完全地)以「停止」或「切斷」或減少由第一介面200供應之呼吸支援及/或治療來達成,且亦提供面罩300與導管202之第一部分204之外部表面之間的密封,使得呼吸支援及/或治療可由面罩300提供,其中由第一介面提供之呼吸支援及/或治療停止或減少。如所提及,病患介面200之第一部分204經組配為可陷縮的且將在下文中被稱作可陷縮部分204。
具有可陷縮導管部分之套管允許使用者(例如麻醉師或護士或臨床醫師)使用面罩並防止自多個源(例如面罩及套管)輸送氣體。第一介面200以一方式而結構化及運行以在介面200移動至陷縮組態時減少或封閉高流量及其他呼吸支援及/或呼吸治療或麻醉氣體通過面罩之輸送。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導管自陷縮組態恢復至敞開組態時,自病患之面部移除面罩允許由第一介面供應之呼吸支援及/或治療重新開始。 病患介面氣體取樣技術
圖6為病患穿戴氣體輸送系統的示意圖,該氣體輸送系統包含呼吸設備1000A,該呼吸設備包含經組配以件氣體輸送至病患之鼻套管8040,該等氣體係經由氣體輸送管8060供應。氣體取樣介面100A包括氣體取樣導管101A,其中該氣體取樣導管101A之尖端7050接近於病患之嘴巴及/或鼻子定位以對自嘴巴之呼出及/或呼氣之氣體進行取樣。
圖1所展示之氣體感測模組120被展示為位於病患介面之歧管部分上,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形成本揭露內容之氣體取樣介面之部分。舉例而言,氣體感測模組120可用於補充由與氣體取樣介面之取樣出口流體連通的呼吸氣體監測器提供之資料。氣體感測模組120可形成氣體取樣介面之部分且可例如包含取樣導管中之流量計。氣體感測模組120可包含在取樣導管中或在取樣出口處的二氧化碳圖感測器。氣體取樣介面可因此經組配以用於主流二氧化碳圖之應用。在此情況下,取樣出口在感測模組120之下游時可將病患氣流排放至環境,且以此方式,取樣出口經組配以將病患氣流輸送遠離病患以便使流能夠通過導管且經過感測器。氣體感測模組120可經由有線或無線資料通訊連接至能夠將由感測模組120收集之資料顯示給臨床醫師之適當接收器。
氣體感測模組120可為氣體取樣介面之單獨組件且可位於病患介面上之別處。氣體感測模組120可包含氣體組成感測器且可位於取樣導管中或取樣導管處及/或位於取樣出口中或取樣出口處。
替代地,氣體取樣介面可在歧管部分處不包括感測器,在病患處亦不包括任何感測器。舉例而言,氣體取樣介面可經組配以僅用於使取樣入口位於病患處且使病患氣體分析發生在遠離病患處,例如發生在呼吸氣體監測器處。氣體取樣介面可因此用於側流二氧化碳圖之應用。在此情況下,取樣出口可促進病患氣流遠離病患並朝向呼吸氣體監測器之輸送。在一些情況下,在病患身上省略感測器可改良醫療儀器之可及性。
在替代實施例(未示出)中,氣體取樣介面可包括被動取樣組態且例如可經組配以經由比色分析法對病患氣體進行取樣。在此情況下,取樣導管可經組配以將病患氣體輸送至比色試劑之測定或輸送至經組配以指示病患氣流中一或多種特定氣體之存在或濃度的另一形式之比色計。在一些組態中,氣體取樣介面可包括在取樣導管中或在取樣出口處的比色分析構件。
圖7至圖65示出可陷縮病患介面及/或供與可陷縮病患介面一起使用之配件的各種實施例,該可陷縮病患介面經組配有用於在病患處接收病患氣流之氣體取樣介面。
圖7至圖10例示病患介面400,其包含鼻套管且包括具有中空內部之氣體輸送側構件401,該中空內部提供設備氣體流動路徑且經組配以經由至包含一對鼻叉408之輸送出口之歧管406而將設備氣體輸送至病患。該對鼻叉408自歧管406延伸。氣體輸送側構件401自歧管406之第一側延伸,且介面400進一步包括自歧管406之與第一側相對的第二側延伸的非輸送側構件403。非輸送側構件403包括經組配以用於連接至頭帶411之末端409。
氣體輸送側構件401包括可陷縮部分404,該可陷縮部分經組配以自圖7、圖9及圖10中所展示之正常敞開組態移動至陷縮組態,在該陷縮組態中,通過可陷縮部分404之設備氣流得以減少或停止。可陷縮部分404經組配以在諸如自置放於病患面部上方之病患面罩施加陷縮力後移動至陷縮組態,且其中面罩之密封件被向下壓在經陷縮部分404上。氣體輸送側構件401亦包括不可陷縮部分407,該不可陷縮部分經組配以在將陷縮力施加至可陷縮部分404上期間保持敞開。可陷縮部分404可包含熱塑性彈性體或由熱塑性彈性體形成。氣體輸送側構件401可包含熱塑性彈性體或由熱塑性彈性體形成。
不可陷縮部分407之一端包含用於接收設備氣流之輸送入口407a。病患介面400進一步包括氣體路徑連接器413,該氣體路徑連接器具有剛性結構且包括輸送入口413a及輸送出口413b。氣體路徑連接器輸送入口413a可經由導管(未圖示)連接至設備氣體供應件。氣體路徑連接器輸送出口413b連接至不可陷縮部分407之輸送入口407a。氣體路徑連接器413亦在頭帶之與連接至非輸送側構件403之頭帶末端409之末端相對的末端處連接至頭帶411。
圖8示出包括具有均一厚度之壁412的不可陷縮部分407之橫截面。圖9及圖10示出包括具有非均一厚度之壁404a的可陷縮部分404之橫截面。可陷縮部分404具有細長橫截面且尤其是體育場形橫截面,其包括在一對末端404c之間延伸的一對縱向側404b。如圖10中所展示,薄壁部分404設置於末端404c中之各者處。薄壁部分404d經組配以提供摺線,可陷縮部分404在施加陷縮力後在該等摺線處彎曲或摺疊。
圖7至圖10中所示出之病患介面400提供圖11至圖68之背景參考及內容背景,該等圖11至圖68示出了類似於介面400但亦包括氣體取樣介面的病患介面(或其部分)之各種實施例,該氣體取樣介面包含用於在病患處接收病患氣流之取樣入口、經組配以用於與呼吸氣體監測器流體連通之取樣出口以及在取樣入口與取樣出口之間流體連通之取樣導管。該氣體取樣介面促進病患氣流與呼吸氣體監測器之間的流體連通,以用於向臨床醫師提供病患回饋。
特定言之,圖11至圖31示出氣體取樣介面經提供至非輸送側構件(或代替非輸送側構件)的實施例。圖32至圖60示出氣體取樣介面經提供至氣體輸送側構件的實施例。病患介面之各種實施例各自包含氣體輸送側構件,該氣體輸送側構件大體上等效於氣體輸送側構件401且各自包含可陷縮部分,該可陷縮部分經組配以在正常敞開組態與通過其之設備氣流減少或停止的陷縮組態之間移動。
圖11示出病患介面500之透視圖,該病患介面大體上等效於病患介面400,但其中非輸送側構件503包括氣體取樣介面515。病患介面500包括氣體輸送介面,該氣體輸送介面包含氣體輸送側構件501,該氣體輸送側構件包括可陷縮部分。氣體輸送側構件501經組配以將設備氣流輸送至病患。氣體輸送介面包含輸送出口,該輸送出口包含用以向病患輸送設備氣流之鼻叉508。氣體輸送介面進一步包含氣體輸送側構件501,其自輸送出口之第一側延伸且包含與鼻叉508流體連通之設備氣體流動路徑。可陷縮部分504經組配以自圖11中所展示之正常敞開組態移動至陷縮組態,在該陷縮組態中,通過可陷縮部分504之設備氣流得以減少或封閉以便減少或停止通過設備氣體流動路徑之設備氣流。
氣體取樣介面515包括在非輸送構件503之非面向病患之壁516中形成的一對間隔開之開口。該對間隔開之開口包含入口通口517及出口通口518,該出口通口經由在內部延伸通過非輸送側構件503之取樣導管520與入口通口517流體連通。
出口通口朝向非輸送側構件503之頭帶端509定位,該頭帶端經組配以用於耦接至頭帶。入口通口517定位於包含鼻部輸送叉508之輸送出口處或附近。取樣導管520沿著非輸送側構件503之長度方向延伸。入口通口517提供取樣入口,可通過該取樣入口在病患處接收病患氣體。出口通口518提供取樣出口,該取樣出口經組配以用於流體連接至呼吸氣體監測器。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出口可與呼吸氣體監測器流體連通地連接。呼吸氣體監測器(未圖示)可通過取樣導管520施加抽吸或壓力或真空,以便汲取及接收病患氣流以進行分析。在另一實施例中,呼吸氣體監測器可通過取樣導管520被動地接收病患氣流,亦即,呼吸氣體監測器可在不經由抽吸或壓力或真空等汲取病患氣流的情況下接收病患氣流。
圖12提供病患介面500之正視圖且其更好地示出入口通口517與出口通口518之間的間距。圖13提供沿著圖12中之截面A-A截取的非輸送側構件503之橫截面。取樣導管520具有實質上圓形橫截面,且形成於非輸送側構件503之另外非中空實體521中。該非輸送側構件包括非面向病患之壁516及面向病患之壁514,該面向病患之壁在使用中置放成與病患之面部接觸。面向病患之壁514及非面向病患之壁516在包含上邊緣522及下邊緣523之一對邊緣之間延伸。
如圖13中所展示,非輸送側構件503之橫截面係細長的且亦在至少一個軸線上不對稱。橫截面包括延伸通過面向病患之壁516及非面向病患之壁514之寬度軸線A W。橫截面亦包括垂直於寬度軸線A W延伸之長度軸線A L。長度軸線A L實質上與面向病患之壁平行且亦與非面向病患之壁平行。
非輸送側構件503之橫截面圍繞寬度軸線A W實質上對稱。在其他實施例中,橫截面可能不對稱,且舉例而言,取樣導管520可定位成更接近於上邊緣522或下邊緣523中之一者。如圖13中所看到,取樣導管520在橫截面中實質上居中地定位,使得取樣導管520在上邊緣522與下邊緣533之間等距且亦在面向病患之壁514與非面向病患之壁516之間等距。
非輸送側構件503之橫截面圍繞長度軸線A L不對稱。圍繞長度軸線A L不對稱係由於面向病患之壁514與實質上平面的非面向病患之壁516相比具有較大曲率。非面向病患之壁516之實質上平面組態可幫助提供非面向病患之壁516與病患面罩之密封件之間的密封,其將在下文參考圖14及圖15進一步詳細地論述。在其他替代實施例中,非輸送側構件503之橫截面可圍繞長度軸線A L實質上對稱。非輸送側構件503之橫截面可圍繞長度軸線A L及寬度軸線A W二者實質上對稱。
轉向圖14,入口通口517及出口通口518彼此隔開大於或等於經組配以用於置放在病患之面部上的面罩302之密封件304之寬度W的距離,且其中密封件304承載在非輸送側構件503之一部分上方。特定言之,密封件304覆疊至非面向病患之壁516上。面罩302之密封件304之部分承載於氣體輸送側構件501之一部分上方,且特別地覆疊至可陷縮部分504上。在應用面罩302 (亦即,將面罩302壓向病患之面部)後,可陷縮部分移動至陷縮組態,在該陷縮組態中,通過設備氣體流動路徑之設備氣流得以減少或停止。
入口通口517及出口通口518經定位成使得面罩302僅覆蓋入口通口517。換言之,當面罩302在病患介面500上方應用至病患之面部上時,入口通口517處於由病患之面部及面罩302形成之空腔內。取樣裝置(例如包含取樣入口之取樣管)可連接至入口通口517且配合在面罩302下方之區域內。替代地,入口通口517可不連接至取樣裝置且自身可提供取樣入口。取樣內腔520充當面罩密封件304下方之管道以便提供入口通口517與出口通口518之間的流體連通,且使在出口通口518處獲得在位於病患處且亦在面罩302內部之入口通口517處獲取的病患氣流之樣本。
圖15示出包夾於面罩密封件304與病患P之面部之間的非輸送側構件503之橫截面。面罩密封件304藉由力F (例如由臨床醫師手動地施加或由頭套保持)壓在非面向病患之壁516上,且使得非輸送側構件503變得部分凹入至病患面部之表面524中且其中面向病患之壁514凹入面部表面524下方。非面向病患之壁516之實質上平面組態大致與非輸送側構件503之任一側上之面部表面524對準。實質上連續表面係由非面向病患之壁516及非輸送側構件503之任一側上之面部表面524形成,且從而促進形成面罩密封件304、非面向病患之壁516與病患之面部之間的密封。在替代組態(未圖示)中,面向病患之壁514可保持與面部表面524實質上齊平且面罩密封件304圍繞非輸送側構件503變形,使得非輸送側構件503不會變得凹入至病患之面部中達圖15中所示出之程度。
如自圖15應瞭解,取樣導管520配合於非輸送側構件503之橫截面內,且因此不會對面罩密封件304造成任何破壞。取樣導管520包含於非輸送側構件503之實體521內且在應用面罩期間受保護免於實質性變形。取樣導管520因此在面罩密封件304承載至非輸送側構件503上期間保持敞開。以此方式,取樣導管520經組配以在可陷縮部分504移動至陷縮組態時保持敞開以維持入口通口517與出口通口518之間的流體連通。亦即,取樣導管520經組配以在通過可陷縮部分504之設備氣流減少或停止時保持敞開。
此具有可用性益處。舉例而言,此可允許使用者在面罩302應用於病患介面500上方時繼續監測病患處之氣體,而不必斷開氣體取樣介面515與呼吸氣體監測器(例如二氧化碳圖裝置)的連接且將呼吸氣體監測器重新連接至另一取樣介面(例如重新連接至面罩302中之取樣通口(未圖示))。另外或替代地,此可允許使用者監測來自單一呼吸氣體監測器而非連接至各種取樣介面(例如,氣體取樣介面515及面罩302上之取樣通口)之若干監測器的輸出,該等監測器可造成混淆且從而提高不正確或不準確量測之風險。
圖16示出病患介面500之替代實施例,且其中病患介面600包含氣體輸送側構件601,該氣體輸送側構件包含可陷縮部分604。病患介面600進一步包含位於非輸送側構件603之面向病患之壁614中的入口通口617及出口通口618。在一實施例中,各別取樣管可連接至入口通口617及出口通口618且例如經由魯爾鎖或螺紋連接或插塞配合或倒鉤連接。在此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因此包含在內部通過非輸送側構件在入口通口617與出口通口618之間延伸的通路620。
圖17示出另一替代實施例病患介面700,其中取樣導管包含取樣管線且尤其是取樣管725。在一實例中,取樣導管為或形成取樣管線之一部分。該管725延伸通過非輸送側構件703之內部通路720且延伸出面向病患之壁714中之間隔開之開口中的各者,該等開口包含取樣管入口717及取樣管出口718。自取樣管入口717延伸之管725之部分包括取樣鼻叉726,其形成於管725之末端處且提供經組配以在病患處接收病患氣流之取樣入口。取樣鼻叉726定位成鄰近於鼻部輸送叉708中之與包括可陷縮部分704之氣體輸送側構件701流體連通的一鼻部輸送叉且在該鼻部輸送叉旁邊延伸。自取樣管出口718延伸的管725之部分可包含取樣出口且可經組配以用於與呼吸氣體監測器流體連通以便提供流體連通。管725可因此提供取樣鼻叉726與呼吸氣體監測器之間的流體連通。
圖18示出另一替代實施例,其中病患介面800包含氣體輸送側構件801,該氣體輸送側構件包含可陷縮部分804。病患介面800包括非輸送側構件803,其在組態上類似於圖11中所展示之介面500,且其中非輸送側構件803包括一對間隔開之開口,該對開口包含在非面向病患之壁816中形成且由內部通路820連接之取樣管線入口817及取樣管線出口818。入口取樣管線825包括取樣裝置827且經由例如魯爾鎖、螺紋連接、插塞配合或倒鉤連接而連接至取樣管線入口817。出口取樣管線828經由例如魯爾鎖、螺紋連接、插塞配合或倒鉤連接而連接至取樣管線出口818。出口取樣管線828可連接至呼吸氣體監測器(未圖示)。
取樣裝置827包含用於氣體取樣介面之取樣入口。取樣裝置827位於入口取樣管線825之一末端處且經組配以用於在病患之面部前方及/或面部周圍及/或在病患之嘴巴內部定位。取樣裝置827可包含與已在先前由本申請人在國際專利公開案WO/2018/070885中所描述之氣體取樣尖端等效或類似的氣體取樣尖端。在一替代實施例中,入口取樣管線825及出口取樣管線828不可移除地連接至非輸送側構件803,且可例如分別模製至入口817及出口818。
圖19示出作為圖18中所展示之病患介面800之變化形式的病患介面900。病患介面900包含氣體輸送側構件901,該氣體輸送側構件包含可陷縮部分904。病患介面900包括入口取樣管線925,該入口取樣管線係Y形件取樣器線且包括嘴部管線925a及鼻部管線925b。嘴部取樣裝置927a位於嘴部管線925a之末端處,且鼻部取樣裝置927b位於鼻部管線925b之末端處。在一些情況下,在鼻子及嘴巴二者處進行取樣可提供對病患氣體之更可靠的捕獲,且尤其在不確定病患自鼻子或嘴巴的哪個位置呼吸的情況下。
圖18及圖19中所展示之入口取樣管線825、925可為可延展的以允許選擇性地定位取樣裝置827、927a、927b。延展性可經組配以需要最小程度之力來操縱及重新定位取樣管線。此可防止取樣裝置不合需要地移動,其可影響病患氣體之攝入。圖18中之取樣管線825之延展性可允許取樣裝置827根據需要在嘴巴與鼻子之間重新定位及/或移開以提供對其他醫療儀器之接取。取樣管線中之一或多者可由多種合適材料製成,諸如聚矽氧、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熱塑物等。
圖20示出另一替代實施例,其中病患介面1000包括嘴部取樣勺1032,該嘴部取樣勺包括經組配以用於定位在病患之嘴巴前方之勺開口1034。通過嘴巴呼出之病患氣體係由勺開口1034捕獲且通過內部取樣導管1020採集,該內部取樣導管延伸通過勺1032且通過非輸送側構件1003到達取樣出口通口1018,該取樣出口通口經組配以用於例如經由取樣出口管線與呼吸氣體監測器流體連通。就此而言,氣體取樣介面包含經組配以捕獲自病患呼出之病患氣體的嘴部勺1032。在一替代實施例(未示出)中,嘴部勺1032經組配以用於可移除地附接至病患介面且視情況附接至氣體輸送介面。病患介面1000進一步包含氣體輸送側構件1001,該氣體輸送側構件包含可陷縮部分1004。
勺1032具有實質上扁平輪廓,從而允許其配合在應用於介面1000之頂部上方的病患面罩之下方。勺1032可經設定大小以覆蓋嘴巴之相對較小部分,以便使能夠收集呼氣氣體且亦為其他醫療裝備留出空間。取樣導管1020在內壁1029下方延伸,該內壁將勺1032與氣體輸送通路1036分離使得取樣導管1020不干擾氣體輸送通路1036,從而將氣體提供至鼻部輸送叉1008。在其他實施例中,取樣導管可延伸到氣體輸送通路1036內。嘴部勺1032可由軟材料製成或由軟材料形成,從而允許其在必要時圍繞儀器彎曲。嘴部勺1032可為任何合適之形狀以便限制對需要嘴部接取之儀器的干擾。
圖21示出作為圖20中所展示之介面1000之變化的病患介面1100。除了介面1000之特徵/結構以外,病患介面1100亦進一步包括用於對鼻部病患氣流進行取樣之隔膜取樣通口1138,該鼻部病患氣流經輸送通過自取樣導管1120中之接面1140延伸的隔膜取樣管線1139。此組態允許同時進行鼻部及嘴部取樣,且從而在不確定病患自何處呼吸時改良取樣可靠性。在一特定實施例中,隔膜通口1138直接接收來自病患之鼻部氣流。在另一實施例中,隔膜通口1138可連接至鼻部取樣叉指或另一取樣裝置,諸如上文關於圖18及圖19所描述之可延展的取樣管線。病患介面1100進一步包含氣體輸送側構件1101,該氣體輸送側構件包含可陷縮部分1104。
圖20及圖21中所展示之組態亦可為有利的,因為入口1034、1138居中定位且與病患之鼻子及嘴巴實質上對準。舉例而言,入口1034、1138實質上處於與病患之鼻子及嘴巴之共同平面上,且亦與鼻部輸送叉1008之共同平面上。嘴部入口1034及鼻部入口1138之中央定位可有利地進一步減少干擾應用於病患面部之病患面罩之密封的機會。
圖22示出另一實施例病患介面1200,其類似於先前實施例,但其中取樣導管1220經由Y形件1240連接至一對鼻部取樣叉1226,該對鼻部取樣叉定位在鼻部輸送叉1208旁邊且實質上平行於該等鼻部輸送叉(且亦在該等鼻部輸送叉下方)。鼻部取樣叉可為可延展的以允許更好地定位病患之鼻孔或與病患之鼻孔接合。病患介面1200進一步包含氣體輸送側構件1201,該氣體輸送側構件包含可陷縮部分1204。
病患介面1200亦可具備嘴部取樣勺1332,如圖23中所展示,該圖23示出病患介面1300。勺1332可具有與上文關於圖20中之勺1032所描述之組態等效的組態。病患介面1300包括取樣導管1320,該取樣導管因此能夠經由一對鼻叉1326對來自病患鼻孔中之各者之病患氣流進行取樣以及經由嘴部勺1332及其開口1334對來自病患嘴巴之病患氣流進行取樣。因此,病患介面1200提供取樣入口,其包含經由鼻叉1326之鼻部入口及經由嘴部勺1032之嘴部入口。病患介面1300進一步包含氣體輸送側構件1301,該氣體輸送側構件包含可陷縮部分1304。
圖24示出另一實施例病患介面1400,其中鼻部取樣叉1426延伸通過鼻部輸送叉1408。鼻部取樣叉1426與鼻部輸送叉1408大致同心。鼻部取樣叉1426被示出為在與鼻部輸送叉1408大致相同之點處終止,但亦可延伸超出鼻部輸送叉之末端,如下文在圖51中之替代實施例中所例示。在其他實施例中,鼻部取樣叉可延伸通過鼻部輸送叉,但並非居中或同心。舉例而言,鼻部取樣叉可附接至鼻部輸送叉之內表面且因此自鼻部輸送叉之中心偏移。病患介面1400進一步包含氣體輸送側構件1401,該氣體輸送側構件包含可陷縮部分1404。
圖25示出替代病患介面1500,其中非輸送側構件及取樣導管係由取樣管1503提供,該取樣管在一端處具有提供取樣入口1517之鼻叉1526且在相對端處具有提供取樣出口1518之開口。鼻部取樣叉1526定位在鼻部輸送叉1508中之一者旁邊且平行於鼻部輸送叉1508中之該一者延伸。取樣管1503可連接至頭帶(未圖示)。取樣管1503可為可移除的或不可移除地連接至歧管1506及/或鼻部輸送叉1508。在由圖25提供之所示出之實施例中,鼻部取樣叉1526係與歧管1506一起經模製且亦經模製至鼻部輸送叉1508。病患介面1500進一步包含氣體輸送側構件1501,該氣體輸送側構件包含可陷縮部分1504。
圖26展示病患介面1500之變化形式,其中病患介面1600包括附接(例如經由模製、黏著等)至鼻部輸送叉1608之一對鼻部取樣叉1626。鼻部取樣叉包含與取樣出口通口1618流體連通之取樣入口1617,該取樣出口通口定位於非輸送側構件1603之面向病患之表面1614上且經組配以用於經由出口管或其類似者連接至呼吸氣體監測器。病患介面1600進一步包含氣體輸送側構件1601,該氣體輸送側構件包含可陷縮部分1604。
圖27提供先前在圖7中所展示之病患介面400的側面透視圖,且其中非輸送側構件403被切開以展示橫截面421。橫截面421等效於上文參考圖15所描述之橫截面,且特別地係不對稱的且具有彎曲的面向病患之壁414及較不彎曲且實質上平面的非面向病患之壁416。
圖27提供針對圖28至圖31之內容相關參考,圖28至圖31示出設置有經組配以收納取樣導管之通道的非輸送側構件之各種實施例。
圖28示出非輸送側構件1703之橫截面1721,其中通道1742設置於非面向病患之壁1716中。通道1742係實質上圓形的,且在直徑上經組配以收納及保持管狀取樣導管1720。導管1720保持在通道1742中(例如經由搭扣配合配置),藉以取樣導管及/或通道1742係可撓性地彈性使得導管1720藉由導管1720及/或通道1742之輕微彈性變形而保持在通道1742內。在取樣導管1720具有非圓形橫截面之組態中,通道1742或其一部分可包含匹配取樣導管1720之橫截面形狀以便收納且視情況保持其之橫截面形狀。在其他組態中,通道可比圖28及圖29中所示出之通道更淺,且可包含小於180°之圓形或彎曲橫截面。在一些組態中,導管1720藉由例如黏著劑、卡鉤及環圈組態等之保持機構保持在通道1742內。
通道1742可足夠深以便收納導管1720之直徑的大部分或全部,且使得當取樣導管配合在通道1742內時非輸送側構件橫截面1721之周邊實質上不增大或變更。此可在面罩密封件置放於病患介面之頂部上方時有利地最小化面罩密封件之破壞。
圖29提供替代組態,其中通道1842位於面向病患之壁1814中且因此導管1820位於面向病患之壁1814處,而非如在圖28中之非面向病患之壁1716處。
圖30提供具有非輸送側構件1803之病患介面1800的後透視圖,該非輸送側構件具有圖29中所示出之橫截面。圖30示出通道1842,其形成於面向病患之壁1814中,且沿著非輸送側構件之長度在鄰近於輸送出口1808之取樣入口端1817與鄰近於非輸送側構件1803之頭帶端1809之取樣出口端1818之間延伸。
圖31中展示病患介面1800之變化形式,其中病患介面1900包括非輸送側構件1903,該非輸送側構件具有取樣導管出口孔隙1918及取樣導管入口孔隙1917。入口孔隙1917及出口孔隙1918設置於通道1942之相對端處以用於使取樣導管插入通過以便將取樣導管牢固地固持在適當位置。入口孔隙1917及出口孔隙1918延伸通過非輸送側臂1903之一部分以便有效地提供連接環圈,取樣導管插入通過該等連接環圈以提供導管在通道1942內之額外緊固。病患介面1800進一步包含氣體輸送側構件1801,該氣體輸送側構件包含可陷縮部分1804。
圖11至圖31中所例示之實施例示出其中取樣導管經組配以在將陷縮力施加至病患介面期間保持敞開的組態,將陷縮力施加至病患介面會誘發可陷縮部分移動至陷縮組態。此具有可用性益處。舉例而言,此可允許使用者在面罩302應用於病患介面500上方時繼續監測病患處之氣體,而不必斷開氣體取樣介面515與呼吸氣體監測器(例如二氧化碳圖裝置)的連接且將呼吸氣體監測器重新連接至另一取樣介面(例如重新連接至面罩302中之取樣通口(未圖示))。另外或替代地,此可允許使用者監測來自單一呼吸氣體監測器而非連接至各種取樣介面(例如,氣體取樣介面515及面罩302上之取樣通口)之若干監測器的輸出,該等監測器可造成混淆且從而提高不正確或不準確量測之風險。舉例而言,圖11至圖24及圖26中所示出之取樣導管可經組配以藉助於位於非輸送側構件內部而保持敞開,該非輸送側構件可充分抵抗變形,以便在施加陷縮力期間不允許內部取樣導管陷縮。與病患介面之可陷縮部分相比,此等取樣導管之陷縮程度可較小。取樣導管可包括內部加強或支撐部分,其經組配以防止在施加收縮力後取樣導管變形、限制或封閉。沿著共同平面或區段,取樣導管可具有比病患介面之可陷縮部分更厚的壁。沿著共同平面或區段,取樣導管可具有具均一厚度之壁,且可陷縮部分可具有具非均一厚度之壁。圖25中所例示之取樣導管自身為非輸送側構件,且其中取樣管1503可具有足夠剛性組態(例如,藉由管1503之材料或幾何形狀提供)以便在施加陷縮力後保持敞開。類似地,圖28至圖31中所示出之取樣導管可僅部分由非輸送側構件包圍且保護,且因此亦可具有允許取樣導管在施加陷縮力期間保持敞開的組態(例如,以材料或幾何形狀或經由內部支撐成型件)。
圖11至圖31之先前描述係關於其中氣體取樣介面經提供至(或代替)非輸送側構件403的本揭露內容之實施例。圖32至圖65之以下描述係關於其中氣體取樣介面經提供至氣體輸送側構件401 (圖7中所示出)的實施例。
圖32至圖49示出取樣導管經提供至氣體輸送側構件之各種組態的橫截面。取樣導管包括由「S」表示之取樣內腔且氣體輸送側構件包括由「G」表示之氣體輸送內腔。通過氣體輸送側構件401之可陷縮部分404截取圖32至圖49中所示出之橫截面。
圖32、圖35、圖38、圖41、圖44及圖47示出氣體輸送內腔G及取樣內腔S二者皆敞開的可陷縮部分之正常敞開組態。此等圖中之各者亦示出氣體輸送內腔G及取樣內腔S具有平行縱向軸線之實施例。圖33、圖36、圖39、圖42、圖45及圖48示出處於陷縮組態之可陷縮部分,且其中取樣內腔經組配以保持敞開。此等組態因此允許即使在由於可陷縮部分移動至陷縮組態而導致通過氣體輸送內腔之氣流減少或停止期間,亦對通過取樣內腔的病患氣體進行連續取樣。此具有可用性益處。舉例而言,此可允許使用者在可陷縮部分處於陷縮組態時(例如當面罩置放於病患介面上方時)繼續監測病患處之氣體,而不必斷開氣體取樣介面與呼吸氣體監測器(例如二氧化碳圖裝置)的連接且將呼吸氣體監測器重新連接至另一取樣介面(例如重新連接至面罩中之取樣通口(未圖示))。另外或替代地,此可允許使用者監測來自單一呼吸氣體監測器而非連接至各種取樣介面(例如,氣體取樣介面及面罩上之取樣通口)之若干監測器的輸出,該等監測器可造成混淆且從而提高不正確或不準確量測之風險。
圖34、圖37、圖40、圖43、圖46、圖49示出其中可陷縮部分處於陷縮組態且其中取樣內腔亦經組配為封閉的替代實施例。據設想,可在可陷縮部分移動至陷縮組態時不需要取樣的情況下使用此等組態。舉例而言,在將病患面罩應用於含有自有病患氣體取樣系統之病患之面部的情況下,可需要封閉取樣內腔S以便防止氣體自病患面罩內部洩漏。舉例而言,在特定情形下,某些設備流量供應裝置可將通過取樣導管自系統去除之經取樣之病患氣體解譯為可能觸發警報之「洩漏」。在相對較低流動速率經輸送通過病患面罩且其中通過取樣導管去除之經取樣流動速率構成經輸送之設備氣流之相當大部分(例如20%)的情況下,可更可能發生此情境。
取樣導管保持敞開或變得封閉的替代組態(亦即,圖33及圖34、圖36及圖37、圖39及圖40、圖42及圖43、圖45及圖46、圖48及圖49中所展示之替代組態)可根據取樣內腔抗陷縮程度來達成。此可歸因於取樣內腔之硬度。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取樣內腔可由與包圍氣體輸送內腔之材料相比具有更高硬度的材料包圍。因此,施加至可陷縮部分(且直接地或間接地傳輸至取樣內腔)之陷縮力可導致氣體輸送內腔變得堵塞或封閉,而取樣內腔保持敞開。替代地,取樣內腔可由具有與氣體輸送內腔類似或更低硬度之材料包圍,且在此狀況下施加至可陷縮部分之陷縮力可導致二個內腔變得封閉。
圖32示出第一組態,其中取樣內腔S整合於氣體輸送構件可陷縮部分2004之壁2021內。壁2021包圍氣體輸送內腔G。壁2021係由非剛性材料形成,且在材料及/或幾何形狀方面經組配以允許相對之壁部分2021a、2021b在可陷縮部分2004移動至陷縮組態後朝向及抵靠彼此移動。取樣內腔S具有圓形橫截面且鄰近於氣體輸送內腔G之細長橫截面之一端而定位。壁2021在一端處擴大,以便將取樣內腔S容納於其中。
圖33及圖34示出處於陷縮組態之可陷縮部分2004,且其中取樣內腔G已藉由壁部分2021a、2021b朝向及抵靠彼此移動而封閉。圖33示出其中取樣內腔S經組配以保持敞開而可陷縮部分2004處於陷縮組態的實施例。圖34示出其中取樣內腔S經組配以在可陷縮部分2004處於陷縮組態時亦變得封閉的替代實施例。
圖35示出其中可陷縮部分2104延伸通過取樣內腔S且取樣導管包含包圍可陷縮部分2104之套管2144的實施例。取樣內腔S形成於套管與可陷縮部分2104之間的體積中。圖36示出呈陷縮組態使得氣體輸送內腔G封閉的可陷縮部分2104,但其中取樣內腔之一部分在可陷縮部分2104之相對外部末端與套管2144之相對內部末端之間保持敞開。
圖37示出圖36之替代實施例,其中圖36中所展示之敞開組態移動至陷縮組態,且其中取樣內腔S及氣體輸送內腔G二者封閉。
圖38示出一實施例,其中取樣內腔S及氣體輸送內腔S一體成型於氣體輸送側構件中,且其中取樣內腔S在包圍氣體輸送內腔G之壁2221中形成。圖38之實施例因此為圖32之變化形式,但不同之處在於,圖38之取樣內腔S具有在氣體輸送內腔橫截面之縱向側旁邊延伸的細長且彎曲之橫截面。壁2221在一側處擴大,以便將取樣內腔S容納於其中。
圖39示出一實施例,其中圖38之組態移動至陷縮組態以便封閉氣體輸送內腔G但其中取樣內腔保持敞開。圖40示出一替代實施例,其中圖38之敞開組態移動至陷縮組態,且其中取樣內腔S及氣體輸送內腔G二者封閉。
圖41示出一實施例,其中取樣導管2320與可陷縮部分2304一體成型且藉以取樣導管在可陷縮部分2304之外表面2346旁邊延伸。可陷縮部分2304具有細長橫截面,其包括在一對相對端2350之間延伸的一對縱向側2348,且取樣導管2320在末端2350中之一者處與外表面2346一體地連接。
圖42示出一實施例,其中圖41之組態移動至陷縮組態且其中縱向側2348已朝向且抵靠彼此移動以封閉氣體輸送內腔。取樣導管2320不受影響且其中取樣內腔S保持敞開。圖43示出一替代實施例,其中取樣導管2320在可陷縮部分2304移動至其陷縮組態期間亦已變得彈性變形至陷縮組態,且其中取樣內腔亦已變得封閉。
圖44為關於圖41中所展示之實施例的變化形式,且其中取樣導管2420經由連接腹板2452與外表面2446 (尤其末端2450中之一者)連接,且取樣導管2420藉由連接腹板2452之寬度W CW與可陷縮部分2404間隔開。
圖45示出一實施例,其中圖44之敞開組態移動至陷縮組態且其中取樣導管2420保持敞開。圖46示出一替代實施例,其中取樣導管2420在可陷縮部分2404移動至陷縮組態期間彈性變形至陷縮組態,且其中取樣內腔亦已變得封閉。
圖47示出取樣導管2520延伸通過氣體輸送內腔G的實施例。取樣導管2520可在氣體輸送內腔內自由地移動,或可替代地經由內部腹板或保持構件(未圖示)保持在適當位置。取樣導管2520相對於氣體輸送內腔G具有較小的橫截面,以便最小化通過氣體輸送內腔G之設備氣流之阻塞且最小化對可陷縮部分2504移動至陷縮組態之干擾。
圖48示出一實施例,其中圖47之敞開組態移動至陷縮組態且其中取樣導管2520保持敞開。取樣導管2520具有彎曲外表面而無角邊緣,此促進壁部分2521a及2521b圍繞取樣導管2520彎曲或摺疊。圖49示出一替代實施例,其中圖47之敞開組態移動至陷縮組態,且其中取樣導管2520彈性變形至陷縮組態使得取樣內腔封閉。
應瞭解,圖32、圖38、圖41及圖44例示了取樣導管(及取樣內腔)與氣體輸送側構件整合。圖35及圖47例示了氣體輸送內腔與取樣內腔實質上同心且同軸。圖32及圖38示出其中氣體輸送內腔G及取樣內腔S一體成型於氣體輸送側構件內且彼此間隔開的實施例。圖41及圖44示出其中取樣導管在氣體輸送側構件之外表面旁邊延伸的實施例。
圖50示出病患介面2600,其中氣體輸送側構件2601具有圖47中所展示之橫截面組態,其中取樣導管2620延伸通過氣體輸送側構件2601內所含有之氣體輸送內腔。氣體輸送側構件2601包含可陷縮部分2604。取樣導管2620在包含出口通口2618之取樣出口與取樣入口2617之間延伸,該等取樣入口包含位於鼻部輸送叉2608內部之鼻部取樣叉2626之末端中的開口。取樣導管2620在氣體輸送側構件2601內自由地移動且僅在出口通口2618處固定至氣體輸送側構件2601。在其他實施例中,氣體輸送側構件2601包含在氣體輸送側構件2601內在所要位置處支撐取樣導管2620之內部結構。鼻部取樣叉2626終止於與鼻部輸送叉2608相同之點處。
圖51中展示病患介面2600之變化形式,其中病患介面2700包括延伸通過及超出鼻部輸送叉2708之開口的鼻部取樣叉2726。病患介面2700包含氣體輸送側構件2701,該氣體輸送側構件包含可陷縮部分2704。鼻部取樣叉2726因此經組配以將取樣入口2617定位成比鼻部輸送叉2708之出口更深入病患之鼻孔中。將取樣入口2617定位成比輸送出口(亦即,鼻部輸送叉2708)更深入鼻孔內部可提供多個益處,包括最小化經取樣病患氣體之稀釋。此外,此組態在一些情況下可最小化擾流之形成,其可限制或減少病患氣體進入取樣叉2726。此外,使取樣叉2726延伸超出鼻部輸送叉2708可屏蔽進入取樣叉2726之病患氣體不受離開鼻部輸送叉2708之出口的所輸送設備氣體影響。
圖52示出病患介面2800,其中氣體輸送側構件2801具有圖41中所展示之橫截面組態,且其中取樣導管2820與氣體輸送側構件2801一體成型。特定言之,取樣導管2820經模製至氣體輸送側構件2801之下側端2850。取樣導管2820包括取樣入口,該取樣入口包含模製至鼻部輸送叉2808中之一者(並在其旁邊延伸)之鼻部取樣叉2826。氣體輸送側構件2801包含可陷縮部分2804。
圖53及圖54中展示病患介面2800之變化形式,其中病患介面2900包括取樣導管2920,該取樣導管經由附接夾片2954可移除地附接至氣體輸送側構件2901之下側端2950。氣體輸送側構件2901包含可陷縮部分2904。在另一組態(未示出)中,取樣導管可以類似方式附接但位於氣體輸送側構件之頂部處。在一實例(未示出)中,取樣導管在歧管處或附近可移除地附接至病患介面,且導管之剩餘部分與氣體輸送側構件分離但沿著與氣體輸送側構件相同的側延伸。此可避免有多個導管纏繞在病患之頭部周圍,此可能會妨礙其他醫療裝備。
氣體取樣介面可由與可陷縮部分不同的材料形成。舉例而言(且參考圖53),取樣導管2920可由與可陷縮部分2904不同的材料形成。取樣導管2920可由具有比可陷縮部分2904之材料更大之材料硬度的材料形成。在一特定實施例中,取樣導管2920包含聚矽氧。在一實施例中,可陷縮部分2904包含熱塑性彈性體。在一實施例中,取樣導管2920包含聚矽氧,且可陷縮部分2904包含熱塑性彈性體。
如各種實施例中所例示且包括圖53,取樣導管2920之寬度小於可陷縮部分2904之寬度。
圖55示出病患介面3000,其中氣體輸送側構件3001具有圖35中所展示之橫截面組態,且其中氣體輸送側構件3001係由套管3144包圍。氣體輸送側構件3001包含可陷縮部分3104,該可陷縮部分在圖55中由套管3144隱藏。套管3144包括經組配以用於與呼吸氣體監測器連接之出口通口3018。套管3144包括用氣體輸送側構件3001密封之出口端3058。套管3144進一步包括接近於輸送出口3008的套管之入口端3059處之漏斗部分3056。漏斗部分3056經組配以經由提供取樣入口之開口3017而自鼻子及/或嘴巴接收病患氣流。
圖56示出病患介面3100,其中氣體路徑連接器3113配合有環形連接器3158,該環形連接器包括用以收納及緊固取樣管線3120之部分之環圈3160。環形連接器3158從而將取樣管線3120之部分緊固至氣體路徑連接器3113。取樣管線3120包括取樣入口,該取樣入口包含取樣管線3120之遠端處之取樣裝置3127。取樣管線3120具有自撐式及可延展組態,且藉以取樣裝置3127可根據需要重新定位。舉例而言,取樣裝置3127可定位於輸送出口3108之前方(亦即,在輸送出口之非病患側),以便自病患之嘴巴及/或鼻子接收病患氣流。
圖57展示氣體路徑連接器3113,其包括用於連接至提供設備氣體供應之氣體供應管的螺紋部分3162。氣體路徑連接器3113亦包括用於連接至頭帶之凸緣3164。環形連接器3158經組配以配合於螺紋部分3162上方(較佳地亦在連接至螺紋部分3162之氣體供應管上方),以便可移除地將取樣管線3120附接至氣體路徑連接器3113。環形連接器3158可包含定位特徵(例如,肋狀物)以在連接時抵抗相對於氣體路徑連接器3113及氣體供應管之軸向移動。
圖58展示取樣管線3120之橫截面圖,該取樣管線包括整合於取樣管線3120內以向取樣管線3120提供其自支撐且可延展功能性的可撓性彈性導線3166。取樣管線3120包括取樣內腔S。可撓性彈性導線3166設置於與取樣內腔S分離之內腔中。取樣管線3120及取樣內腔S二者具有細長橫截面,且尤其橢圓形橫截面。取樣管線3120在寬度方向上相對較薄以便允許病患面罩待置放於取樣管線3120上方並引入對面罩密封之最小程度的破壞。
圖59示出附接環6140,其先前在申請人之早期專利公開案WO2018070885中示出且亦適合與根據本揭露內容之一態樣之病患介面一起使用。附接環6140包括經組配以用於與圖57中所展示之氣體路徑連接器3113連接之一對彈性臂6150。臂6150之內部區6142可具有對應於氣體路徑連接器3113之螺紋部分3162且與其嚙合之輪廓(例如突出部)。
附接環6140進一步包含形成卡鉤之一對夾片6167,該等卡鉤包含自夾片本體6141延伸之臂6168。夾片6167提供凹入收納區6170,氣體取樣導管6120之一部分被收納並固持於該凹入收納區內。氣體取樣導管6120經螺旋通過收納區6170 (如圖59中所展示),以經由搭扣配合連接將導管6120緊固在適當位置。
圖60示出病患介面3200,其中氣體輸送側構件3201配合有配件,該配件包含環3258,該環經組配以在施加陷縮力時促進可陷縮部分3204移動至陷縮組態。如所展示,環3258圍繞可陷縮部分3204配合。申請人之國際專利申請案PCT/IB2019/051137(國際專利公開案WO2019159063)中揭露了意欲促進可陷縮部分陷縮的類似配件之較早實施例。本揭露內容之圖25A至25F示出環215,該環經組配以圍繞導管延伸且在將力施加至環215時傾斜或旋轉以便夾住或扭結導管。
本揭露內容之圖60中所展示之環3258可具有與國際專利申請案PCT/IB2019/051137(國際專利公開案WO2019159063)中所揭露之環215大體上等效的組態(及與其相同的功能)。然而,環3258進一步包括用於附接至取樣導管3220之附接環圈3260。環3258可因此起到雙重功能以促進可陷縮部分移動至陷縮組態且亦充當導管連接器。在病患介面上應用面罩可迫使環3258在可陷縮部分3204上方滾動且密封該可陷縮部分。環3258可足夠小以便最小化對病患面罩之密封的任何破壞。
圖61示出經組配以用於附接至病患介面(諸如圖7中所示出之病患介面400)之配件3358。配件3358包含經組配以用於沿著氣體輸送側構件401之面向病患之壁延伸的剛性構件3368。接觸元件3370設置於剛性構件3368之遠端處且經組配以向施加至圖7中所展示之可陷縮部分404之負載提供集中之反作用力。接觸元件3370經組配以回應於施加陷縮力(例如自病患面罩)而將反作用負載提供至可陷縮部分404之面向病患之壁,該陷縮力施加至可陷縮部分404之非面向病患之壁。接觸元件3370包括鞍形楔形肋狀物3371,其經組配以將反作用力定位/集中至可陷縮部分之較小區域上,且從而進一步促使面向病患之壁彎曲或摺疊且因此促進移動至陷縮組態。
配件3358進一步包括用於將配件3358附接至病患介面400之附接組態3372。附接組態3372包括開口3374,該開口經組配以收納圖57中所展示(且亦在圖7中所展示)之氣體路徑連接器3113上之頭帶凸緣3164並與其嚙合。附接模式展示於圖62中,該圖展示附接組態3372附接至圖57之氣體路徑連接器3113且其中頭帶凸緣3164突出通過開口3374。在其他實施例中,附接至氣體路徑連接器可經由C形或U形夾片進行。其他附接形式係可能的,諸如黏著、澆模製或配件與氣體路徑連接器之一體成型。
接觸元件3370包括經組配以用於與取樣管線(諸如圖60之取樣管線3220或圖56之取樣管線3120)連接的連接環3360。
圖63示出配合有配件3358之圖7之病患介面400。接觸元件3370位於可陷縮部分404後方,使得肋狀物3371接觸可陷縮部分404之面向病患之壁。附接組態3372連接至氣體路徑連接器3113,設備氣流通過該氣體路徑連接器提供至氣體輸送側構件401。附接環3360位於可陷縮部分404上方(且與該可陷縮部分隔開)以允許取樣管線連接且大體上沿著氣體輸送側構件401及在氣體輸送側構件401上方朝向輸送出口408行進。
圖64及圖65為替代配件3458之後視圖及正視圖,其在條件方面等效於圖61至圖63中所展示之配件3358,惟配件3458並不包括附接環3360且實情為包括在內部延伸通過配件3458之整合式取樣導管3420除外。取樣導管3420在一對開口之間延伸,該對開口位於配件3458之相對端處且包含設置於接觸元件3470中之取樣入口3417及設置於附接組態3472處之取樣出口3418。
取樣入口3417可經組配以用於連接至取樣裝置或取樣管線。舉例而言,經由魯爾鎖、螺紋連接、插塞配合、倒鉤配合。取樣入口3417可一體地連接(例如模製)至取樣裝置或取樣管線。取樣出口3418可經組配以用於與出口管線連接或可與出口管線一體地連接,該出口管線與呼吸氣體監測器流體連通。取樣導管3420形成於配件3458之剛性材料內且因此防止在可陷縮部分之陷縮期間陷縮,因此使得在減少或停止通過可陷縮部分之設備氣流時取樣能夠繼續。
病患介面之各種實施例在上文參考附圖加以描述。應瞭解,病患介面包含氣體輸送介面,該氣體輸送介面包括經組配以向病患提供設備氣體之設備氣體流動路徑。根據一特定實施例,在正常敞開組態中,氣體輸送介面經組配以允許以約20 L/min至約90 L/min的設備氣體流動速率通過設備氣體流動路徑。藉助於實例,參考圖11中所示出之病患介面500,氣體輸送側構件501經組配以允許以約20 L/min至約90 L/min之設備氣體流動速率通過氣體輸送側構件501內之設備氣體流動路徑。
在特定實施例中,當可陷縮部分504移動至陷縮組態時,病患介面500經組配以允許通過氣體輸送構件501之設備氣體流動路徑的設備氣體流動速率比通過氣體取樣介面515的病患氣體流動速率大至少20倍。舉例而言,當可陷縮部分504處於封閉組態時,通過氣體取樣介面515 (及通過取樣導管520)之流動速率可小於約500 ml/min,且通過氣體輸送構件501之流動速率可小於約10 L/min。
在特定實施例中,當可陷縮部分504處於陷縮組態時,氣體輸送構件501經組配以允許以小於約10 L/min的設備氣體流動速率通過設備氣體流動路徑,且氣體取樣介面515經組配以允許以小於約500 mL/min、任擇地約40 mL/min至約500 mL/min之病患氣體流動速率通過氣體取樣介面515。
自各種所示出實施例應瞭解,病患介面可包含單一取樣導管。供應僅單一導管可有利地最小化與病患介面相關聯之導管之數目。
圖11之取樣導管520 (如同其他圖中所展示之各種替代實施例取樣導管一樣)包含單一內腔且彼單一內腔為用於病患氣流之取樣內腔。取樣導管520不包括除取樣內腔之外的任何額外內腔。與圖56及圖58中所示出之實施例相比,圖11之取樣導管520不包含支撐構件或支撐線,且因此取樣導管520不需要或包含用於支撐導線之內腔。供應單一內腔(亦即,取樣內腔)可有利地簡化製造且降低成本。 病患介面及其對應的配件
圖66至圖108展示用於經組配以經由氣體輸送導管將呼吸氣體輸送至病患之病患介面之配件的非限制性例示性實施例,該氣體輸送導管包括可陷縮部分。舉例而言,根據圖66至圖108中所展示之實施例中之一者的配件可與如上文所描述及在圖2至圖4中所示出之病患介面200之可陷縮第一部分204一起使用。
如所提及,病患介面200之第一部分204經組配為可陷縮的且將在下文中被稱作可陷縮部分204。根據各種實施例之配件經組配以促進或以其他方式增強或促使可陷縮部分204陷縮,以便減少或停止通過病患介面200之呼吸氣流。在一實例中,根據各種實施例之配件經組配以促進或以其他方式增強或促使可陷縮部分204陷縮,以便減少或停止至病患介面200之出口(例如叉208)的呼吸氣流。現在將進一步詳細論述圖66至圖108中所展示之各種配件實施例。
參考圖66,示出配件3500,其包括包含夾片3502及自夾片3502延伸之背板3504之附接組態。
夾片3502包含經組配以附接至病患介面200之一部分上之可撓性彈性c形夾片。舉例而言,夾片3502可附接至病患介面200之氣體導管202或附接至氣體連接器。在一實施例中,夾片與剛性支撐件耦接以增加穩定性。舉例而言,夾片可與氣體連接器之剛性支撐件耦接。夾片3502包括一對可撓性彈性夾片臂3506,該對可撓性彈性夾片臂預形成有遵照氣體導管202之相對彎曲側212之曲線,如圖67中最佳地展示。
返回至圖66,背板3504包括遵照病患P之面部中及/或病患介面200中的輪廓的預形成曲線。背板3504包括細長的筆直部分3508,以及在夾片3502與筆直部分3508之間的彎曲部分3510。在一些實施例中,筆直部分3508係實質上平面的。筆直部分3508包括經組配以在使用中面向氣體導管202之剛性接觸表面3512。筆直部分3508包括在背板3504之與接觸表面3512相對的側處且最佳地展示於圖67中的面向病患之表面3514。
轉向圖67,示出病患介面200之區段,其中示出氣體導管202、可陷縮部分204及鼻叉208。氣體導管202及可陷縮部分204具有亦可被稱為「內」側之面向病患之側224,及亦可被稱為「外」側之非面向病患之側226,其中該等術語內及外在與病患面部之空間關係中加以理解。圖67為看向面向病患之側224的透視圖。配件3500位於面向病患之側224處,且因此在使用中將位於病患面部與可陷縮部分202之間。
在使用中,筆直部分3508之面向病患之表面3514面朝病患之面部(且通常亦可與病患之面部接觸)。如圖67中所展示,接觸表面3512 (展示於圖66中且隱藏於圖67中)面朝並接觸可陷縮部分204之面向病患之表面,該面向病患之表面隱藏在圖67中之筆直部分3514後方。
接觸表面3512界定配件之接觸部分,該接觸部分在使用中接觸可陷縮部分204且在可陷縮部分204與病患面部之間提供剛性支撐表面。當將陷縮力施加至可陷縮部分204時,接觸表面3512促進可陷縮部分204陷縮。舉例而言,如圖3中所展示,由覆疊在可陷縮部分204上的面罩施加的陷縮力。將參考圖68及圖9進一步描述此功能性,圖68及圖9提供處於未陷縮組態(圖68)及陷縮組態(圖69)二者的圖67中所展示之配置的側截面透視圖。
圖68展示上覆背板筆直部分3508之可陷縮部分204。可陷縮部分204包括病患側224及與病患側226相對之非病患側226。病患側224包括在使用中通常面朝病患面部之面向病患之表面214。非病患側226包括在使用中通常自病患面部面向外之非面向病患之表面216。
如圖68中所展示,面向病患之表面214上覆並接觸背板筆直部分3508之接觸表面3512。可陷縮部分204之內部界定向流動通過氣體導管202之呼吸氣體G提供通路之內腔205。圖68示出未陷縮組態,其中可陷縮部分係敞開且暢通無阻的,從而允許高流量呼吸氣體G在朝向病患之下游方向上穿過內腔205。
轉向圖69,示出陷縮組態,藉以病患面罩之密封件304 (例如可充氣封套)被覆疊且下壓至可陷縮部分204之非面向病患之表面216上。至非面向病患之表面216上之施加力F M使非面向病患之側226朝向背板3508向內陷縮且接觸病患224,從而產生堵塞或阻塞內腔205之阻塞物3518,且從而減少或防止呼吸氣體G流向病患。所施加之面罩力F M產生由背板筆直部分3508施加至面向病患之表面214之實質上等效的反作用力F R
在一些組態中,可完全防止呼吸氣體G流向病患。在其他組態中,可仍存在自阻塞物3518之上游側220至阻塞物3518之下游側222的殘餘呼吸氣體流。在殘餘流橫穿阻塞物3518之情況下,通過可陷縮部分204之總流動速率與圖68中所展示之未陷縮組態相比仍顯著減少。
如圖69中所展示,可陷縮部分204之面向病患之表面係由接觸表面3512支撐且較佳在可陷縮部分之陷縮期間不移動。以此方式,接觸表面3512提供剛性支撐表面,當將面罩密封件304之力施加至可陷縮部分204時,非面向病患之表面216壓靠在該剛性支撐表面上。背板3508從而促進可陷縮部分204之陷縮,因為其提供鄰接件,可陷縮部分204或其一部分抵靠該鄰接件被壓縮,從而使可陷縮部分204變形為圖69中所展示之陷縮組態。
圖66及圖67中所示出且在圖68及圖69中操作性地示出的配件3500因此在可陷縮部分204之後方及在沿著病患介面之適當位置處提供剛性支撐表面以促進可陷縮部分之陷縮。背板3508可位於所要陷縮位置處以便提供反作用力F R,該反作用力與面罩力F M合作以導致可陷縮部分204陷縮。
轉向圖70,示出經組配以用於在病患之面部與病患介面200之可陷縮部分204之間定位的配件3600之替代實施例。配件3600包括面向病患之表面3614,該面向病患之表面在使用中面朝及/或接觸病患之面部。配件3600包括非面向病患之表面3616,該非面向病患之表面在使用中背對病患之面部或自病患之面部面向外。
配件3600包括C形夾片3602,其等效於先前實施例中之夾片3502。夾片3602包括在使用中遠離病患面部延伸之一對彈性夾片臂3606。夾片3602允許配件3600與病患介面200可移除地附接。配件3600包括在夾片3602與接觸元件3616之間延伸之支撐構件3604。接觸元件3620具有大體上垂直於支撐構件3604而定向之細長輪廓。接觸元件包括界定面向病患之表面3614之一部分之扁平底座3622。楔形肋狀物3618位於接觸部分3620之與扁平底座3622相對的側上。楔形肋狀物3618在非面向病患之方向上延伸且在使用中,自病患之面部向外延伸。在特定實施例中,肋狀物可能未必為楔形的且可具有非楔形組態,諸如大體上扁平的接觸表面。
支撐構件3604包含細長桿,該細長桿具有使支撐構件3604遵照圖2及圖3中所展示之病患之面部及/或氣體輸送導管202的輪廓的預形成曲線。
圖70A示出包含圖70中所展示之配件3600之修改的配件3600A。配件3600A包括與接觸元件3620相比具有較寬及較扁平組態的接觸元件3620A。較寬接觸元件3620A包括肋狀物3618A及底座3622A,該底座與圖70之底座3622相比在橫向方向上更大。與肋狀物3618相比,肋狀物3618A之錐度較小,且因此與圖70中之表面3619相對於底座3622相比,在肋狀物3618A之頂部處相交的表面3619A界定相對於底座3622A之更大角度。接觸元件3620A之增加之寬度提供了肋狀物3618A之任一側上的較大接觸表面3619A (與圖70中之接觸表面3619相比),其在使用中與可陷縮部分之面向病患之表面接觸。與圖70之較窄接觸元件3620相比,圖70A之較寬接觸元件3620A接觸可陷縮部分之較大區域且橫越該較大區域施加反作用負載。較寬接觸元件3620A可因此在與由較窄接觸元件3620施加至可陷縮部分之反作用負載相比在較低的壓力下施加反作用負載。
圖71示出可陷縮部分204,其上覆於接觸元件3620且藉以可陷縮部分之面向病患之表面214上覆於並擱置於肋狀物3618之楔形邊緣上。肋狀物3618之邊緣提供與面向病患之表面214接觸的相對較小區域,使得可陷縮部分204與接觸元件3620之間的介面相對較小。此組態將力集中至面向病患之表面3614之小區域上,且從而增大由配件3600施加至可陷縮部分204之壓力。
圖71示出未陷縮組態,藉以可陷縮部分204之內腔205敞開且為呼吸氣體G提供暢通無阻的通路。轉向圖72,示出陷縮組態,其中可充氣面罩封套304在大體上上覆接觸部分3620之位置處壓靠在可陷縮部分204之非面向病患之表面216上。面罩封套304之施加力F M產生由接觸元件3620施加至面向病患之表面214之反作用力F R,該施加力及該反作用力集體地導致非病患側226及病患側224朝向彼此陷縮,從而在內腔205中形成限制或堵塞呼吸氣流G之阻塞物3618。亦應瞭解,與圖71中所示出之未陷縮組態相比,在圖72中所示出之陷縮組態中,內腔205之橫截面積顯著地減小。
如圖72中所展示,可陷縮部分204之面向病患之側224圍繞楔形肋狀物3618部分地陷縮或摺疊。面向病患之側224之部分陷縮至接觸元件3620與支撐臂3604之間的空腔3628中。在將來自面罩封套304之力F M施加至非病患側226上後,肋狀物3618之楔形邊緣將相等但相反的反作用力F R施加至病患側224上。如圖72中所展示,面罩封套304與非面向病患之表面216之間的接觸面積顯著大於肋狀物3618與面向病患之表面214之間的接觸面積。因此,由錐形肋狀物3618施加之反作用力F R向面向病患之表面214施加比由所施加之面罩力F M施加至非面向病患之表面216上的壓力更高的壓力。配件3600之此組態從而放大施加至可陷縮部分204之外部壓力以便促進可陷縮部分之陷縮。在一些實施例中,接觸部分可相對於夾片係可調整的,使得例如可相對於沿著可陷縮部分204之陷縮位置來調整夾片位置。
如自圖69及圖72中所示出之陷縮組態應瞭解,配件之接觸部分(在圖69中由配件3500之接觸表面3512例示且在圖72中由配件3600之接觸元件3620例示)各自與夾片3502、3602成固定關係。當將面罩封套304之陷縮力施加至可陷縮部分204時,配件之接觸部分促進可陷縮部分在陷縮位置處陷縮。可陷縮部分之所得陷縮發生在接觸部分之位置處使得陷縮位置可被稱為與陷縮位置共置。此外,由於接觸部分與夾片成固定關係,應瞭解,陷縮位置因此亦與夾片成固定關係。因此,夾片位置之調整可允許調整陷縮位置。
轉向圖73,示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3700。配件3700在組態上與圖66及圖67中所示出之前述配件3500的類似之處在於,配件3700包括C形夾片3702及自夾片3702延伸之彎曲背板3704。配件3700與配件3500之不同之處在於,配件3700之背板3704在其接觸表面3712上包括多個肋狀物3718。多個肋狀物3718集體地界定經組配以促使及促進可陷縮部分204之陷縮的鋸齒狀表面。
多個肋狀物3618經組配以將力集中至各肋狀物3618之尖端處的多個離散介面上。鄰近肋狀物3618之間的谷部亦可提供一系列空腔3728,可陷縮部分204之病患側224可陷縮至該等空腔中。此可輔助將內腔205變換成具有流阻之繚繞或扭結通路,且從而當處於陷縮組態時降低或防止殘餘流通過可陷縮部分204。背板3708因此提供剛性支撐表面,其將反作用力貢獻至可陷縮部分上,如上文參考配件3500所描述。此外,肋狀物3718可用以集中反作用力,且從而放大施加至可陷縮部分之面向病患之表面的壓力。此等組合之效應從而促進可陷縮部分之陷縮。
轉向圖74,示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3800。類似於先前實施例之配件3500及配件3700,配件3800包括C形夾片3802及自夾片3802延伸之背板3804,且包括具有縱向軸線L之彎曲部分3810及筆直部分3808。筆直部分3808包括經組配以接觸可陷縮部分之面向病患之表面的接觸表面3812。接觸表面3812包括一對縱向肋狀物3818,該對縱向肋狀物與縱向軸線L平行地定向且鄰近筆直部分3808之一對相對縱向側3830而定位。鞍形支座3832定位於肋狀物3818之間。當在橫向於縱向軸線L之橫截面中檢視時,支座3832為鞍形,且其通常包含中心底座,該中心底座具有遠離中心基座以一角度延伸之對置側。該角度可為鈍角。中心底座及對置側中之各者可為平面的或彎曲的。在橫向於縱向軸線L截取之橫截面中檢視時(亦即,當在縱向軸線L之方向上檢視時),支座3832可具有凹入輪廓。鞍形支座3832之實施例在圖74C中示出。
在使用中,肋狀物3818幫助將可陷縮部分204定位至鞍座3832上,使得可陷縮部分在壓力施加至可陷縮部分之非病患側期間受在垂直於軸線L之方向上的移動限制。肋狀物3818及鞍座3832之組態因此幫助將可陷縮部分維持在接觸表面3812上之所要位置中。此外,肋狀物3818促使沿著縱向方向將更高壓力施加至可陷縮部分之邊緣。此可幫助促使可陷縮部分之更完全陷縮(且達成可陷縮部分之更大堵塞)。特定言之,此組態可減少或防止當處於陷縮組態時在可陷縮部分之一或多個邊緣區中形成的縱向延伸之殘餘通道之形成。肋狀物3818之縱向定向及肋狀物之定位以便嚙合可陷縮部分之對置邊緣區可增加施加至該等通道可最可能出現的可陷縮部分之區的壓力。在此等位置處及在縱向定向中定位肋狀物3818可促使施加至通道之更高壓力,且從而促使通道之密封或窄化,或可防止或減少通道之形成。
將參考圖74A至圖74D進一步描述配件3800之上文所提及之優點。
圖74A提供上覆扁平(平面)背板3870之可陷縮部分204的橫截面圖。施加力F A經施加至可陷縮部分204之非面向病患之表面216且誘發由背板3870施加至面向病患之表面214之反作用力F R。自圖74A中示出之力箭頭將提及(及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另外通常將瞭解),反作用力F R僅在面向病患之表面214與背板3870之間發生接觸的情況下才施加至面向病患之表面214。在一些實施例(諸如圖74A中所示出之實施例)中,反作用力F R通常可不被施加於側部分207處。
參考圖74B,此可導致當可陷縮部分204處於陷縮組態時在側部分207內形成殘餘通道209。如圖74B中所展示,通道209位於可陷縮部分204之相對邊緣區處且縱向地延伸。通道209為呼吸氣體提供殘餘通路以使其穿過可陷縮部分204且貢獻於在陷縮組態中存在之殘餘氣流。可陷縮部分之設計、尺寸及/或材料可影響此類殘餘通道209之形成及/或特性,舉例而言,與具有朝向側部分207中之各者處之邊緣漸狹的壁厚度之可陷縮部分相比,具有恆定壁厚度之可陷縮部分可形成較大殘餘通道209。儘管可將更大的力F A施加至非面向病患之表面216以試圖實質上減少殘餘通道209,但此力可對病患造成損害及/或不適及/或對可陷縮部分造成損害。
轉向圖74C,可陷縮部分204被展示為與圖74之配件3800一起使用。面向病患之表面214安放在配件3800之鞍形支座3832內。可陷縮部分204之側部分207係由肋狀物3818接觸,使得與圖74A中之配置相比,所施加力F A橫越面向病患之表面214之較寬區域誘發反作用力F R。特定言之,反作用力F R在肋狀物3818與側部分207之間的介面211處被賦予至側部分207上。
轉向圖74D,示出當處於陷縮組態時的來自圖74C的可陷縮部分204。與圖74B相比,應瞭解,圖74D之可陷縮部分204在側部分207處具有較少或不具有通道形成例項。縱向肋狀物3818已將反作用力F R施加至側部分207且因此與圖74B中所展示之陷縮組態相比,允許在側部分207處發生更完全的陷縮。與圖74B中所展示之藉由扁平背板3870達成的陷縮組態相比,圖74D中所展示之藉由配件3800達成的陷縮組態可因此在一些情況下達成通過可陷縮部分204之較低位準之殘餘流。
殘餘通道209可能未必在處於陷縮組態之可陷縮部分204之邊緣區處形成,且可在沿著經陷縮之可陷縮部分204之寬度的任何位置形成。因此,配件3800可經組配成使得肋狀物3818可位於沿著支座3832之寬度的任何位置以促進此類殘餘通道209之陷縮。在此等情況下,支座3832可能不再為鞍形,且可包含其他形狀輪廓。
轉向圖75,示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3900。配件3900在組態上與圖70中所示出之配件3600類似,因為配件3900包括附接組態,該附接組態包含C形夾片3902、包含接觸元件3920之接觸部分以及在夾片3902與接觸元件3920之間延伸之彎曲支撐構件3904。與配件3600相比,接觸元件3920包括經組配以接觸可陷縮部分之面向病患之表面的矩形及扁平鄰接表面3918。鄰接表面3918及接觸元件3920各自具有大體上矩形之輪廓,其具有大體上垂直於支撐構件3904之縱向軸線的縱向軸線。
鄰接表面3918提供剛性表面,可陷縮部分之非病患側可藉由所施加外力(例如,藉由病患面罩之封套或藉由使用者之手部)壓縮抵靠該剛性表面,且從而促進可陷縮部分之陷縮。接觸元件3920在非面向病患之方向上自支撐元件延伸,使得拐角空腔3928形成於支撐構件3904與接觸元件3920之間。在使用中,拐角空腔為可陷縮部分之病患側提供一定體積以在可陷縮部分內陷縮而形成繚繞或扭結的流動路徑,且從而進一步減少處於陷縮組態之殘餘氣流。
圖75a示出與病患介面200一起使用之配件3900,且其中在可陷縮部分204之面向病患之表面214與支撐構件3904之間形成空間3929。空間3929包括拐角空腔3928以及形成於支撐構件3904與可陷縮部分204之間的額外體積。空間3929相對於氣體輸送導管中之呼吸氣體的流動方向形成於接觸元件3920上游之區中。可陷縮部分204之區段橫跨在接觸元件3920與夾片3902之間(不受配件3900支撐)。可陷縮部分204從而自病患之面部升高或隔開。
將所施加力F A施加至可陷縮部分204之非面向病患之表面216。接觸元件3920提供樞軸點,可陷縮部分204可在施加所施加力F A後圍繞該樞軸點摺疊。所施加力F A可在可陷縮部分中誘發雙彎曲力矩。如由箭頭B1及B2所指示,雙彎曲包含圍繞接觸元件3920發生之第一彎曲力矩B1及圍繞夾片3902及/或支撐構件3904之彎曲部分3910之內部邊緣3911發生的第二彎曲力矩B2。可使可陷縮部分在至少一個位置(及可能二個或多於二個位置)中陷縮、摺疊或扭結,且其中可陷縮部分陷縮至空間3929中。如圖75a中所例示,接觸部分3920可自所施加之力F A偏移。
仍參看圖75a,儘管此特定實施例示接觸面向病患之表面214的接觸元件3920,但應注意,配件3900亦可經定位以使得接觸元件不接觸可陷縮部分。舉例而言,接觸元件3920可接觸可陷縮部分下游的氣體輸送導管的一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接觸元件3920可接觸可陷縮部分上游的氣體輸送導管的一部分。在此等情況下,可陷縮部分可完全(至少直接)由配件3900支撐。未支撐之可陷縮部分204可橫跨在氣體輸送導管之所支撐區段之間。此配置可從而促進可陷縮部分之陷縮,藉助於該可陷縮部分未受支撐,該可陷縮部分被允許摺疊或陷縮至空間3929中。
轉向圖76,示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4000。配件4000具有與圖66中之配件3500、圖73中之配件3700及圖74中之配件700類似的組態,因為配件4000包括C形夾片4002及自夾片4002延伸之背板4004。背板4004具有預形成曲線及筆直部分4008。筆直部分4008之非面向病患之表面4012包括接觸部分,該接觸部分包含經組配以接觸可陷縮部分之面向病患之表面之細長肋狀物4018。肋狀物4018具有與筆直部分4008之縱向軸線平行地延伸之縱向軸線。肋狀物4018並未成楔形,且可具有包含彎曲或波狀邊緣之大體上駝峰形狀(具有凸面橫截面形狀)。在使用中,可陷縮部分之病患側陷縮在肋狀物4018上方。肋狀物4018之頂峰提供剛性表面,可在所應用面罩封套之力下將可陷縮部分之非病患側壓縮抵靠該剛性表面。
轉向圖77,示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4100。配件4100包括底板,該底板包含在使用中可定位在病患之面部與可陷縮部分之面向病患之表面之間的第一槓桿臂4102。第二槓桿臂4104在一對相同的鉸鏈配置4106 (在圖77中僅可見該等鉸鏈配置中之一者)處鉸接連接至第一槓桿臂4102。各鉸鏈配置4106包含鉸鏈銷4108,該鉸鏈銷自第二槓桿臂4104延伸且被收納於在第一槓桿臂4102上之鉸鏈部分4112中形成的對應開口4110中。
第一槓桿臂4102及第二槓桿臂4104中之各者包括接觸部分,該接觸部分包含用於將力集中至可陷縮部分上之肋狀物4118。第二槓桿臂4104包括開口4114,該開口經組配以收納可陷縮部分且藉以在使用中,該可陷縮部分延伸通過該開口且位於第一槓桿臂4102與第二槓桿臂4104之間。在一替代實施例中,第一層級臂4102包括開口4114,該開口經組配以收納可陷縮部分且藉以在使用中,該可陷縮部分延伸通過該開口且位於第一槓桿臂4102與第二槓桿臂4104之間。
第二槓桿臂4104之遠端提供力施加部分4120以用於接收來自應用於病患面部之袋罩的施加力。力施加部分包括施加表面4122,力被施加至該施加表面上且於是第二槓桿臂4104圍繞鉸鏈配置4106朝向第一槓桿臂4102旋轉,從而使得可陷縮部分變得夾持並擠壓在第一槓桿臂4102與第二槓桿臂4104之肋狀物4118之間。
第二槓桿臂4104之肋狀物4118定位於施加表面4122與鉸鏈配置4106之間,使得配件4100包含二級槓桿組態,亦即,「胡桃夾子(nut-cracker)」槓桿組態。在肋狀物4118處輸送至可陷縮部分之力因此為施加至施加表面4122之力的放大。力放大之程度將取決於槓桿臂之特定組態,且特別地取決於施加表面4122與第二槓桿臂4104上之肋狀物4118之間的距離。應瞭解,第二槓桿臂4104上之肋狀物4118與施加表面4122之間的距離愈大,力放大之程度愈大。舉例而言,可藉由將肋狀物4118定位成更接近鉸鏈配置4106及/或藉由增大第二槓桿臂4104之長度來增大力放大程度,使得增大施加表面4122與肋狀物4118之間的距離。
轉向圖78,示出圖77中所示出之實施例的修改。圖78示出具有與圖77之配件4100類似之組態的配件4200,其例外之處在於相對於配件4100之圍封開口1014,配件4200之開口4214為敞開側開口。敞開側開口4214在第二槓桿臂4204之近端處係敞開端的,且可因此允許可陷縮部分在處於未陷縮組態時以較小阻塞延伸通過開口4214。此外,配件4200之敞開端開口4214使得第二槓桿臂能夠配合至可陷縮部分上,而無需斷開病患介面以通過開口饋送可陷縮部分。
配件4200與配件4100之不同之處亦在於,配件4200之鉸鏈配置4206具有敞開組態,藉以鉸鏈銷4208經搭扣配合至形成於鉸鏈部分4212中之銷凹槽4210中。此組態允許第二槓桿臂4204與第一槓桿臂4202斷開連接且隨後藉由將鉸鏈銷4208搭扣配合至凹槽4200中而重新連接。在使用中,配件4200可在病患介面操作期間藉由暫時將第一槓桿臂4202及第二槓桿臂4204彼此斷開連接而安裝於氣體輸送導管上,使得第一槓桿臂4202位於病患面部與可陷縮部分之面向病患之表面之間。可接著將第二槓桿臂4204配合在收納於敞開端開口4214內之氣體輸送導管上方,且第二槓桿臂4204接著在鉸鏈配置4206處與第一槓桿臂4202搭扣配合在一起。配件4200可連接至操作性病患介面上且接著沿著氣體輸送導管滑動,直至可陷縮部分位於肋狀物4218之間。此組態亦可允許在需要時方便地自操作性病患介面移除配件。
應瞭解,圖77中之配件4100及圖78中之配件4200提供了一種槓桿組態,其可在所施加負載力被施加至與肋狀物4218相比距鉸鏈更遠之位置時放大該所施加負載力。可存在替代使用例項(或配件之替代組態),其中力被施加至第二槓桿臂,距鉸鏈之距離與距肋狀物之距離相同。在此情況下,可不存在所施加力之放大。然而,配件仍將充當將力輸送至可陷縮部分之二側(且在肋狀物處集中)之夾持機構。配件亦將仍經由將所施加力集中(且從而增加所施加力之壓力)之肋狀物4118來輸送所施加力。根據此組態,配件仍促進可陷縮部分之陷縮。
轉向圖79及圖80,示出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配件4300包括底板4302及在樞軸4306處樞轉地連接至底板4302之樞軸臂4304。可陷縮部分位於底板4302與樞軸臂4304之間,其中可陷縮部分204延伸通過樞軸臂4304中之開口,該開口在圖79及圖80中不可見但可類似或等效於圖77及圖78中所示出的開口4114及4214。
如圖79中所展示,可陷縮部分204之面向病患之表面214上覆並接觸底板4302。肋狀物4318擱置於可陷縮部分204之非面向病患之表面216上。可陷縮部分之回彈性足以支撐樞軸臂4304並將其維持處於圖79中所展示之敞開組態。
轉向圖80,將所施加力F A自袋罩封套304施加至樞軸臂4304上足以克服可陷縮部分204之回彈性且引起樞軸臂在由箭頭A指示之順時針方向上朝向底板4302旋轉。肋狀物4318將面罩封套304之所施加力F A集中至非面向病患之表面216上的相對較小區域上,且從而將與由面罩封套304施加至樞軸臂4304之壓力相比更高的壓力施加至可陷縮部分。特定言之,沿著樞軸臂4304之區段散佈的所施加力F A在肋狀物4318處集中成施加至可陷縮部分204之陷縮力F C。陷縮力F C產生藉由底板4302施加至面向病患之表面214之等效的反作用力F R。如圖80中所展示,可陷縮部分夾持在肋狀物4318與底板4302之間,從而在可陷縮部分內形成阻塞且堵塞內腔205內之呼吸氣體路徑。
如圖80中所展示,沿著樞軸臂4304之遠端施加所施加力F A。所施加力F A可為均勻分佈之負載(uniformly distributed load,UDL)或均勻變化之負載(uniformly varying load,UVL load),或可為點負載。所施加力F A平均施加在相較於肋狀物4318至樞軸4306之位置距樞軸4306更遠的位置處。由肋狀物施加之陷縮力F C因此為所施加力F A之放大。
在一些實施例中,底板4302可藉由本揭露內容上述實施例中之一者的背板提供。簡要地返回至圖73,一對鉸鏈銷3708自背板3704之側邊緣延伸。鉸鏈銷3708允許諸如參考圖79所描述之樞軸臂4304的樞軸臂連接至圖73中所展示之背板3704。
申請人之國際專利申請案PCT/IB2019/051137中揭露了意欲促進可陷縮部分之陷縮的配件之較早實施例。彼揭露內容之圖25A至25F示出環215,該環經組配以圍繞導管延伸且在將力施加至環215時傾斜或旋轉以便夾住或扭結導管。已改進此概念且已開發圖81至圖84中所示出之有利改良。轉向圖81至圖84,示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4400。配件4400包含背板及樞軸構件總成。特定言之,配件4400包括與圖66中所示出之配件3500類似的背板4404,且亦包括位於背板4404之面向病患之側4414上的樞軸構件凹槽4406。樞軸構件凹槽4406經組配以收納樞軸構件並與樞軸構件嚙合並准許樞軸構件相對於背板4404樞轉地移動。樞軸構件可經由搭扣配合連接與樞軸構件凹槽4406嚙合。樞軸構件可經由一次性或可移除連接而可與樞軸構件凹槽4406嚙合。
在圖81中所示出之實施例中,樞軸構件包含經組配以安放在環凹槽4406內之樞軸環4430。樞軸環4430包括經組配以用於可陷縮部分延伸通過其之中心開口4415。樞軸環4430包括由一對筆直區段4434連接之一對半圓形區段4432。
圖82包括替代樞軸構件,其包含樞軸臂4480,該樞軸臂亦可與配件4400中之背板4404一起使用並代替樞軸環4430使用。樞軸臂4480包含在一對圓柱形桿4484之間延伸之一對側面構件4482。桿4484以側面構件4482之長度彼此間隔開。樞軸臂4480包括中心開口4486。
圖83及圖84示出包含背板4404及樞軸環4430之圖81中所示出之總成的操作。如圖83中所示出,可陷縮部分204延伸通過開口4415,且可陷縮部分204之病患側224上覆於背板4404。樞軸環4430之病患側4432經收納且與凹槽4406樞轉地嚙合以便准許樞軸環4430相對於背板4404進行樞轉移動。圖83示出未陷縮組態,其中樞軸環4430之非病患側4434擱置於可陷縮部分之非病患側226上。
圖84示出陷縮組態,其中面罩封套304被下壓至樞軸環4430之非病患側4434上,從而引起樞軸環4430朝向背板4404逆時針地(如自圖82及圖84中之透視所看到)旋轉且引起可陷縮部分204之非病患側226陷縮。可陷縮部分204被夾持且夾在樞軸環4430與背板4404之間,從而在可陷縮部分204之內腔205內形成阻塞。
儘管圖83及圖84示出使用背板4404及樞軸環4430之總成進行配件4400之操作,但應瞭解,配件4400亦可包含背板4404及樞軸臂4480之總成。在此組態中,桿4484中之第一者被收納且與凹槽4406嚙合,以便准許樞軸臂4480相對於背板4404樞轉地移動。可陷縮部分204延伸通過樞軸臂4480之中心開口4486且桿4484中之第二者擱置於可陷縮部分204之非面向病患之側226上。
在一替代實施例(未示出)中,樞軸臂4480之變化形式僅包括單側構件4482,使得該對圓柱形桿4484及單側構件4482形成U形。
背板4404及樞軸環4430之組合提供相比於申請人之早期專利申請案PCT/IB2019/051137中所揭露之環215的顯著改良。特定言之,背板4403使得環4430能夠恰當地位於所要位置處。此外,凹槽4406提供樞軸環4430之改良之旋轉移動,其進一步增強在使用期間達成之陷縮。
轉至圖84A至圖84D,示出根據本揭露內容配件的四個替代實施例。此等實施例為由配件4400提供且在圖81、圖83及圖84中示出的操作性概念之修改。
圖84A示出配件4400A,其中背板4404A等效於配件4400之背板4404,但其中樞軸環包含D形環4430A,相對於圖81中所示出之橢圓形樞軸環4430。D形環4430A包含筆直部分4403A及自該筆直部分延伸且集體地形成D形之U形部分4407A。筆直部分4403A被收納在樞軸構件凹槽4406A內,且在使用中在凹槽4406A內旋轉以准許D形環4430A相對於背板4404A樞轉地移動。
圖84B示出包含背板4404B及樞軸構件4430B之配件4400B。樞軸構件4430B具有由四個圓柱形構件形成之正方形組態,該等四個圓柱形構件包含在頂部構件4483B與底部構件4484B之間延伸的一對側面構件4482B,該底部構件位於背板4404B之下側上的樞軸構件凹槽4406B中。樞軸構件4430B包括中心開口4415B。在使用中,氣體輸送導管之可陷縮部分延伸通過開口4415B。
背板4404B在組態上等效於圖81及圖84中所示出之背板4404,不同之處在於背板4404B包括側面突出部4401B,該等側面突出部提供與圖81中所示出之背板4404之接觸表面4412相比擴大的接觸表面4412B。側面突出部4401B可藉由確保可陷縮部分之縱向側部分被恰當地支撐且不會變得在背板4404B之側邊緣上方摺疊而進一步促進可陷縮部分之陷縮。
此外,側面突出部4401B之外邊緣之間的距離D1大於側面構件4482B之內邊緣之間的距離D2。當配件4400B未附接至病患介面時,樞軸臂4430B朝向接觸表面4412B之樞轉移動將因此在側面構件4482B與側面突出部4401B之間產生接觸。在使用中,當配件4400B附接至病患介面且其中氣體輸送導管之可陷縮部分延伸通過開口4415B時,樞軸臂4430B朝向接觸表面4412B之樞轉移動使得可陷縮部分變得夾在樞軸構件4430B與接觸表面4412B之間。特定言之,可陷縮部分之縱向側部分(例如圖84A至圖84D中所示出之側部分207)可變得夾在側面突出部4401B與側面構件4482B之間。配件4400B從而可最小化在可陷縮部分之縱向側部分中形成縱向通道,且繼而在處於陷縮組態時進一步減少通過可陷縮部分之殘餘流。
轉向圖84C,示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4400C。配件4400C在組態上類似於配件4400A,不同之處在於配件4400C包括包含接觸部分4420C之經修改之背板4404C。接觸部分4420C包括垂直於背板4404C之縱向軸線定向的一對細長肋狀物4418C。肋狀物4418C在其縱向方向上比背板4404C之寬度長。肋狀物4418C因此延伸超出背板4404C之縱向邊緣4405C。該對肋狀物4418C相對於樞軸臂4430C定位,使得當樞軸構件4430C朝向背板4404C樞轉時,該樞軸構件之頂部構件4483C可安放在肋狀物4418C之間的凹槽4421C中。凹槽4421C因此定位於頂部構件4483C之弓形路徑內。在使用中,可陷縮部分之一部分夾在凹槽4421C與頂部構件4483C之間。
此組態可推進可陷縮部分之部分扭結或摺疊至凹槽4421C中。此組態亦可提供二個夾點,因為可陷縮部分首先夾在頂部構件4483C與肋狀物4418C中之第一者之間,且其次夾在頂部構件4483C與肋狀物4418C中之第二者之間。接觸部分4420C經組配以在陷縮位置處接觸可陷縮部分之面向病患之表面,且從而在可陷縮部分夾在肋狀物4418C與樞軸構件4430C之頂部構件4483C之間時促進可陷縮部分之陷縮。
轉向圖84D,示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4400D。配件4400D在組態上與圖84C之配件4400C類似,其例外之處在於接觸部分4420D包含單一肋狀物4418D而非圖84C中之接觸部分4420C的雙肋狀物組態。單一肋狀物4418D定位於樞軸臂4430D之頂部構件4483D的弓形路徑中。樞軸臂朝向接觸部分4420D之移動將導致頂部構件4483D與肋狀物4418D之頂部之間的接觸。因此,在使用中,可陷縮部分將變得夾在頂部構件4483D與肋狀物4418D之間。此夾點從而界定配件4400D在使用中可誘發可陷縮部分之陷縮的陷縮位置。
如同圖81、圖83及圖84中所示出之配件4400一樣,應瞭解,對於圖84A至圖84D中所示出之各配件,病患介面之氣體輸送導管延伸通過樞軸構件4430A至4430D中之中心開口且上覆於背板4403A至4403D。例如自施加至病患之面部的接觸頂部構件4483A至4483D之袋罩施加外力,使得樞軸構件4430A至4430D在樞軸臂凹槽內旋轉,且使得可陷縮部分變得夾在頂部構件4483A至4483D與背板4404A至4404D之間,且從而促進可陷縮部分之陷縮。
轉向圖85及圖86,示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4500。配件4500包含具有「蹺蹺板」組態之剛性且單件式組件,其中第一槓桿臂4502及第二槓桿臂4504在支點4506之任一側上延伸。第一槓桿臂4502及第二槓桿臂4504相對於彼此成角度以便大體上形成V形。
第一槓桿臂4502包含自支點4506向外延伸之C形構件。第一槓桿臂4502界定開口4514,該開口提供允許配件附接至可陷縮部分之附接組態。特定言之,開口4514經組配以用於可陷縮部分204在使用中延伸通過其。
第二槓桿臂4504包含自支點4506延伸之細長桿4508及在細長桿4508之遠端處的圓柱形桿4510。圓柱形桿4510具有垂直於細長桿4508之縱向軸線的縱向軸線。第一槓桿臂4502與第二槓桿臂4504之縱向軸線之間的角度α可取決於第一及第二槓桿臂之長度或其他組態。根據一特定實施例,角度α為鈍角,亦即,在90°至180°之間。
第一槓桿臂4502具有縱向軸線A1。第二槓桿臂4504具有縱向軸線A1。支點包含沿著第一槓桿臂4502及第二槓桿臂4504之介面並垂直於縱向軸線A1、A2延伸的剛性拐角4506。拐角4506提供傾斜邊緣且界定旋轉軸線A R,當拐角4506位於表面上時,第一槓桿臂4502及第二槓桿臂4504可圍繞該旋轉軸線A R旋轉。
第一槓桿臂4502包括大體上平行於拐角4506延伸之接觸區段4503。接觸區段4503及圓柱形桿4510提供一對相異的接觸部分,該等接觸部分經組配以將陷縮力施加至可陷縮部分,如將在下文參考圖86進一步詳細地論述。接觸區段4503及圓柱形桿4510可與拐角4506不相等地隔開。如圖85中所展示,圓柱形桿4510可與旋轉軸線A R隔開距離L2,且接觸區段4503可與旋轉軸線A R隔開距離L1。根據一特定實施例,距離L1小於距離L2。亦即,接觸區段4503與旋轉軸線A R的間隔比圓柱形桿4510與旋轉軸線A R的間隔更近。
圖86示出配合至病患介面200之配件4500。可陷縮部分204延伸通過第一槓桿臂4502之開口4514。第二槓桿臂4504與可陷縮部分204之面向病患之表面214接觸,且在使用中位於病患面部與面向病患之表面214之間。圖86示出未陷縮組態,其中配件4500配合至可陷縮部分204但其中無外力施加至配件。第二槓桿臂4504因此在諸如病患面部之支撐表面(未圖示)上或在選用背板上靜止。第一槓桿臂4502之接觸部分4503在可陷縮部分204之非面向病患之表面216上靜止。
在使用中,將施加之力(諸如來自袋罩之力)施加至第一槓桿臂4502之接觸部分4503且在朝向病患面部之方向上進行。所施加力使配件4500圍繞拐角4506樞轉且使第二槓桿臂4504在遠離病患面部之方向上並朝向可陷縮部分204移動。第二槓桿臂4504之移動使得圓柱形桿4510壓入可陷縮部分204之面向病患之表面214中。同時,配件4500之樞轉移動使得第一槓桿臂4502之接觸部分4503壓入可陷縮部分204之非面向病患之表面216中。因此分別藉由接觸部分4503及圓柱形桿4510使可陷縮部分204至少在二個單獨且間隔開之位置處且在二個不同方向上陷縮。
圖86a提供圖86之配置之側視圖,且其中指示旋轉移動及相關力。所施加力F A施加至第一槓桿臂4502,從而引起圍繞拐角4506在順時針方向上之旋轉R,使得圓柱形桿4510將力F B輸送至面向病患之表面214。以此方式,所施加力F A轉移至可陷縮部分204之相對側上之桿4510,從而除了促使由於所施加之力F A在第一槓桿臂4502下方發生陷縮以外,亦促使在桿4510之位置處的強制陷縮。
轉向圖87,示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4600。配件4600包括包含第一圓柱形桿4618及第二圓柱形桿4620之一對接觸部分。在圖87中所展示之透視圖中,第一圓柱形桿經定向於第二圓柱形桿上方,且因此第一圓柱形桿將在下文中被稱作上部桿4618,且第二圓柱形桿將被稱作下部桿4620。
上部桿4618及下部桿4620藉由包含四個可撓性彈性連桿4606之偏置配置以間隔開的關係彼此連接。連桿4606具有正常非線性形式,且特別地具有V形組態。在替代實施例中,連桿可具有C形或U形組態。連桿4606各自包含在拐角4640處連接之上部部分4640及下部部分4642。上部部分4640在上部桿4618與拐角4640之間延伸。下部部分4642在拐角4640與下部桿4620之間延伸。如圖87中所展示,上部部分4640自上部桿4618之相對側延伸,且下部部分自下部桿4620之相對側延伸。連桿4606在上部桿4618及下部桿4620之相對端附近連接至上部桿4618及下部桿4620。如自圖87所看到,在上部桿4618及下部桿4620之各末端處的各對V形連桿4606形成類金剛石組態。
連桿4606具有圖87中所展示之正常組態,使得上部桿4618及下部桿4620將正常間隔開大致對應於可陷縮部分204之厚度的距離。當所施加外力使上部桿4618及下部桿4620移動至替代間距時,連桿4606之回彈性推進上部桿4618且下部桿4620返回至正常組態之間距。上部桿4618與下部桿4620之間的間距界定開口4646,可陷縮部分204在使用中插入通過該開口。開口4646係由上部桿4618及下部桿4620及連桿4606定界,以便界定圍封開口。如自圖87應瞭解,配件橫越X、Y及Z平面係對稱的。
轉向圖88,配件4600藉助於延伸通過開口4646之可陷縮部分204附接至可陷縮部分204。上部桿4618上覆並接觸可陷縮部分204之非面向病患之表面216。下部桿4620位於可陷縮部分204之面向病患之表面214之下並與其接觸。圖88示出未陷縮組態,其中可陷縮部分204係敞開且暢通無阻的且其中配件4600處於其正常(亦即,靜止)組態。
圖89示出配件4600之使用中視圖,其中將來自病患面罩封套304之所施加力壓在上部桿4618上,從而使得連桿4606彈性地變形且上部桿4618朝向下部桿4620移動。延伸通過開口4646之可陷縮部分之區段陷縮且夾在上部桿4618與下部桿4620之間。上部桿4618及下部桿4620可因此充當夾持構件以促進可陷縮部分之陷縮。上部桿4618及下部桿4620在使用中被強制在一起,從而在非面向病患之表面216及面向病患之表面214處在可陷縮部分204之表面上產生二個局部壓力點。上部桿4618及下部桿4620可沿著同一平面對準(如圖89中所示出)。替代地,該等桿可彼此偏移,從而在夾住發生時在可陷縮部分中產生繚繞路徑。接觸可陷縮部分之桿部分可經組配有邊緣(例如,楔形邊緣)以集中負載且從而放大壓力。
上部桿4618及下部桿4620的直徑相對較小且特別地小於面罩封套304之寬度。來自面罩封套304之力從而集中至上部桿4618及下部桿4620處之可陷縮部分204上,此必然地將大於由面罩封套304施加之壓力的壓力輸送至可陷縮部分204上。如圖89中所展示,在陷縮組態中,面向病患之表面214可變得圍繞下部桿4620部分地纏繞或彎曲,且非面向病患之表面216可變得圍繞上部桿4618部分地纏繞或彎曲。
在釋放由面罩封套304施加之負載後,連桿4606之回彈性將推進配件4600返回至圖87及圖28中所展示之正常組態。可陷縮部分204之回彈性及/或通過可陷縮部分204提供之呼吸空氣流之壓力可部分地造成可陷縮部分204返回至圖88中所示出之未陷縮組態。根據配件4600之替代(未示出)實施例,配件可包括夾片及臂組態,該夾片及臂組態在病患介面之頂部處附接於可陷縮部分與氣體路徑連接器之間以便使配件位於適當位置處。
連桿4606之回彈性可歸因於材料及/或幾何形狀。配件4600可由多於一種材料形成,且藉以配件之不同部件係由促成彼部件之所要特性之材料形成。舉例而言,連桿4606可由彈性材料形成以實現其可撓性彈性功能,然而上部桿4618及下部桿4620可由剛性材料形成。
圖90及圖91示出圖87至圖89中所示出之配件4600的修改。圖90示出配件4700,其在組態上與配件4600的類似之處在於,其包含由四個彈性可撓性v形連桿4706彼此連接及間隔開之上部桿4718及下部桿4720。配件4700與配件4600之不同之處在於,在配件4600中,可撓性連桿連接至上部桿4618之上部部分及下部桿4620之下部部分。與配件4600形成對比且如圖90中所展示,配件4700之連桿4706連接至上部桿4718之下部部分4718b及下部桿4720之上部部分4720a。因此連桿4706與上部桿4718及下部桿4720之間的連接與配件4600之情形相比定位成更向內。因此,相比於配件4600,上部桿4718之上部部分4718a及下部桿4720之下部部分4720b在上部及下部方向上突出地更遠。
圖91示出配件4800,其在組態上類似於配件4700,但其中下部桿包含雙圓筒組態4820。雙圓筒組態包括由谷槽4821間隔開之一對彎曲夾持表面4823,該谷槽經組配以收納可陷縮部分之面向病患之側的一部分及/或經組配以收納上部桿4818之一部分。在陷縮組態中,上部桿4818朝向谷槽4821移動且可變得安放在谷槽4821內。此組態可有利地提供可陷縮部分夾住或夾持封閉的若干夾點。此等夾點包括上部桿4818與二個彎曲夾持表面4823中之各者之間的單獨點以及上部桿4818與谷槽4821之間的夾點。在陷縮組態中,由配件4800提供之多個夾點可幫助將可陷縮部分之內腔操縱成繚繞或扭結通路,此進一步增大流阻以便降低殘餘流動速率。配件4800可經反轉,使得雙圓筒組態4820係「上部」桿且桿4818係「下部」桿。在配件4800之變化形式中,上部桿及下部桿二者皆包含雙圓筒組態4820。
轉向圖92至圖94,示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4900。配件4900包括一對夾持板,該對夾持板包含上部夾持板4918及下部夾持板4920。上部夾持板4918及下部夾持板4920藉由四個可撓性彈性v形連桿4906以間隔開之關係連接,該等連桿在組態上類似於上文參考圖87至圖89所論述之連桿4606。彈性連桿4906集體地提供偏置組態,其將上部夾持板4918及下部夾持板4920保持處於圖92及圖93中所展示之正常間隔開之組態。夾持板4918、4920之輪廓為矩形,但可具有其他形狀輪廓。上部夾持板4918包括非面向病患之表面4918a及面向病患之表面4918b。下部夾持板4920包括非面向病患之表面4918a及面向病患之表面4918b。
上部夾持板4918包括集中成型件4930,該集中成型件包含面向病患之表面4918b上之多個肋狀物。下部夾持板4920包括非面向病患之表面4920a上之等效集中成型件4930。在一些實施例中,上部夾持板4918或下部夾持板4920中之僅一者包含集中成型件4930。對置之夾持板4918與4920之間的空隙係由連桿4906定界,且界定經組配以用於可陷縮部分延伸通過其之開口4946。在一替代實施例(未示出)中,集中成型件4930包含一系列離散突起部,諸如一系列齒狀物,其在陷縮組態中產生多個繚繞路徑。
轉向圖94,配件4900配合至可陷縮部分204,該可陷縮部分延伸通過開口4946使得配件4900附接至可陷縮部分204。上部夾持板4918之集中成型件4930面向並接觸可陷縮部分204之非面向病患之表面216。下部夾持板4920之集中成型件4930面向並接觸可陷縮部分204之面向病患之表面214。圖94示出未陷縮組態,且其中配件4900處於正常組態(亦即靜止)組態。
圖94示出陷縮組態,其中袋罩封套304至上部夾持板4918之非面向病患之表面4918a上的所施加力已使配件4900彈性地變形而遠離其正常組態且進入夾持組態,在該夾持組態中,上部夾持板4918已朝向下部夾持板4920移動,從而將可陷縮部分204夾持在對置之集中成型件4930之間。集中成型件4930中之多個肋狀物提供一系列夾點,在該等夾點處,所施加力集中至可陷縮部分204上。如圖34中所展示,對置之集中成型件4930將可陷縮部分204之內腔操縱成繚繞路徑,該繚繞路徑包含一系列彎曲及/或扭結及/或夾點。
在釋放自面罩封套304之施加力後,連桿4906之回彈性、可陷縮部分204之回彈性及/或通過可陷縮部分204提供之呼吸空氣流的壓力將推進配件4900返回至圖92及圖93中所展示之正常組態。
根據一特定實施例,對置之集中成型件4930可經組配以使得集中成型件4930中之一者上的肋狀物之峰部與對置之集中成型件之谷槽對準以供收納。舉例而言,參考圖34,上部夾持板4918之峰部4931與下部夾持板4920之谷槽4933對準。在一些實施例中,上部夾持板4918之峰部與下部夾持板4920之峰部對準。
轉向圖95,示出配件5000,其在組態上與配件4900的類似之處在於,配件5000包括上部夾持板5018及下部夾持板5020,各夾持板包括包含多個肋狀物之集中成型件5030。在一些實施例中,上部夾持板及下部夾持板具有不同大小及/或形狀。配件5000與配件4900之不同之處在於,配件5000包括線性連桿5006而非V形連桿4906。線性連桿5006集體地提供偏置組態,其將上部夾持板5018及下部夾持板5020保持處於圖95及圖96中所展示之正常間隔開之組態。配件5000亦經組配以用於與背板(諸如圖66中所示出之背板3504)合作。特定言之,下部夾持板5020經組配有通向內部空隙5072之開口5070。內部空隙之大小及形狀經組配以收納配件3500之背板3504的一部分。應瞭解,空隙5072亦可經組配以收納除關於配件3500所示出之確切組態之外的背板。在一些實施例中,下部夾持板5020可經由內部空隙5072可移除地與背板嚙合。
配件5000進一步包括自下部夾持板5020延伸之彎曲部分5074。該彎曲部分經組配以在背板3504插入至開口5070中時遵照背板3504之彎曲部分3510並與其一起巢套。在一些實施例中,彎曲部分5074係由柔軟的可撓性彈性材料形成,且可充當剛性背板3504與病患面部之間的緩衝墊。
圖96示出與配件3500之合作操作中的配件5000,且其中配件5000及配件3500中之各者亦附接至病患介面200。配件3500以前述內容中所論述之方式經由C形夾片3502連接至氣體輸送導管202。配件5000以上文關於配件4900所論述之方式附接至可陷縮部分204,且其中可陷縮部分204延伸通過配件5000中上部夾持板5018與下部夾持板5020之間以及連桿5006之間的開口。
如圖96中所示出,配件3500及配件5000之組裝及合作藉助於在氣體導管202上存在二個離散附接件而提供至病患介面200之穩固附接。此外,由各配件3500及5000提供之個別優點可合作以改良總體效能。舉例而言,背板3504可操作以提供剛性支撐表面,其屏蔽病患面部免受所施加力之壓力影響。背板3504亦可提供剛性支撐表面,所施加力經壓靠在該剛性支撐表面上以從而促進陷縮。同時,配件5000可藉助於對置之夾持板5018、5020壓縮在一起以將可陷縮部分夾在對置之集中成型件5030之間而促進可陷縮部分204之改良之陷縮超過單獨由配件3500提供的陷縮。
配件3500與配件5000之合作組合亦可實現具有不同材料屬性之不同材料的方便使用。以此方式,可以有利的方式利用各種材料屬性,而且允許各配件由單一材料形成。舉例而言,配件3500可由相對剛性材料形成,該相對剛性材料提供剛性支撐且在施加外力時作出回應。配件3500可因此由單一剛性材料形成,此改良製造效率且降低成本。類似地,配件5000可由可撓性地彈性之單一材料形成。亦即,上部夾持構件5018及下部夾持構件5020可由與可撓性連桿5006相同的材料形成。在二個配件中之各者中使用單一材料可減少且簡化製造成本並且改良物件品質,因為簡化了製造過程。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使用澆模製來生產配件以使配件之部分或全部由不同材料製成。
圖97及圖98示出圖95及圖96中所展示之配件5000的替代實施例。
圖97示出配件5100,其包含一對可陷縮夾持構件,該對可陷縮夾持構件包含由包含彈性管狀部分5106之彈性偏置組態連接且正常間隔開之上部夾持構件5118及下部夾持構件5120。管狀部分5106包括開口5146以用於可陷縮部分在使用中待收納且延伸通過其。管狀部分之內表面為集中成型件5130,其包含包圍開口5146且在使用中將力集中至可陷縮部分上之多個肋狀物。
下部夾持構件5120包括頸部5171,該頸部包括通向下部夾持構件5120內部之內部空隙(未圖示)的開口5170。頸部5171包括對應於配件3500之背板3504之預形成曲線的預形成曲線。內部空隙及開口5170經組配以收納配件3500之背板3504的遠端。在使用中,背板3504之遠端(亦即,與夾片3502相對之末端)通過開口5170插入,使得配件5100配合至背板3504上。下部夾持構件5120可由彈性材料形成,該彈性材料允許彎曲頸部5171之彈性變形以輔助將背板3504定位在內部空隙內。
在使用時,圖97之配件5100與背板3504合作性地配合在一起,類似於圖96中所示出之配件5000及背板3504的組裝。諸如來自所應用袋罩之力的外部施加力接觸上部夾持構件5118,該上部夾持構件朝向下部夾持構件5120而壓縮。集中成型件5130之肋狀物將所施加負載集中至病患介面之可陷縮部分上且促進可陷縮部分之陷縮,類似於圖34中所示出之陷縮組態。在釋放所施加之外力後,管狀部分5106之彈性、可陷縮部分204之回彈性及/或通過可陷縮部分204提供之呼吸空氣流的壓力推進上部夾持構件5118及下部夾持構件5120返回至圖97中所展示之其正常間隔開之組態,該組態對應於可陷縮部分之未陷縮組態。
轉向圖98,示出為經組配以用於與配件3500合作使用之配件5000及5100提供另一替代方案的配件5200。配件5200包括上部夾持構件5218及下部夾持構件5220,該上部夾持構件包含圓柱部分,且該下部夾持構件包含底板,該底板具有通向內部空隙之開口5270,該內部空隙經組配以收納配件3500之背板3504之遠端。下部夾持構件5220包括肋狀物5230。上部夾持構件5218及下部夾持構件5220係由彈性偏置組態連接且正常間隔開,該彈性偏置組態包含一對可陷縮壁5206,該對可陷縮壁相對於下部夾持構件5220成角度且形成圖98中所展示之大體上三角形組態。可陷縮壁5206中之各者包括開口5246以供在使用中收納病患介面之可陷縮部分。
在使用中,配件5200以與圖96中關於配件5000所示出之組態類似的組態配合至配件3500之背板3504上。在將外力施加至上部夾持構件5218上後,可陷縮壁5206經由彈性變形而陷縮以准許上部夾持構件5218朝向肋狀物5230移動。可陷縮部分從而被夾持在上部夾持構件5218與下部夾持構件5220之肋狀物5230之間,此誘發可陷縮部分之陷縮且從而減少通過可陷縮部分之呼吸氣體流量。在自上部夾持構件5218釋放外部施加之力後,可陷縮壁5206之回彈性、可陷縮部分204之回彈性及/或通過可陷縮部分204提供之呼吸空氣流的壓力推進上部夾持構件5218及下部夾持構件2020返回至圖98中所示出之正常間隔開之組態。
轉向圖99,示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5300。配件5300包括抓握部分及附接組態,該抓握部分包含可撓性環圈5310,且該附接組態包含C形夾片5320,該C形夾片經組配以將配件5300附接至病患介面之氣體輸送導管之一部分。可撓性環圈5310自夾片5320延伸,且經組配以允許在使用中允許在遠離病患面部之方向上將來自使用者之手部或手指之拉力以數位方式施加至病患介面,以便促進可陷縮部分之陷縮或摺疊。夾片5320係由彈性材料形成以允許與氣體輸送導管之部分搭扣配合嚙合。如圖99中所展示,環圈5310之末端5330通過夾片5320附接。
圖100示出配合至病患介面200之配件5300,該病患介面包含鼻套管,該鼻套管包含經組配以用於將呼吸氣體輸送至病患鼻孔之一對鼻叉208。該配件5300配合至包含氣體路徑連接器5340之氣體輸送導管202之一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配件5300配合至氣體輸送導管202之剛性部分。氣體路徑連接器5340將可陷縮部分連接至氣體供應導管5350。配件5300相對於自供應導管5350朝向鼻叉208流動之呼吸氣體方向(如由流動箭頭「A」指示)在可陷縮部分204上游的位置處附接至病患介面。
轉向圖101及圖101a,更詳細地示出配件5300之操作。圖101示出圖100中所示出之配置的另一透視圖,其中配件5300配合至病患介面200。將病患面罩300下壓至病患之面部(未圖示)上,使得將袋罩300之可充氣封套304壓在可陷縮部分204上,從而在病患面部之方向上將面罩力F M施加至可陷縮部分204上。同時,來自使用者手指之拉力F P係在遠離病患面部之方向上施加至手指環圈5310。
圖101a及圖101b提供面罩封套304與可陷縮部分204之間的嚙合的更近透視圖。圖101a示出恰好在面罩封套304與可陷縮部分204之非面向病患之表面216之間進行接觸之前的面罩封套304及可陷縮部分204。圖101b示出面罩封套304已被下壓至可陷縮部分上且因此拉力F P已被施加至配件5300,從而導致可陷縮部分204之位於面罩封套304上游的上游部分204a遠離病患之面部且在拉力F P之方向上向外摺疊。如圖101b中所展示,包含扭結218之阻塞物形成於可陷縮部分204中。扭結218係由於同時施加力F M及F P而形成,該等力合作以使可陷縮部分204陷縮且使上游部分204a在圖101b中所指示之順時針方向上圍繞面罩封套304部分地摺疊。
圖102示出配件5400,其包含以上所論述且在圖99至圖101b中所示出的手指環圈配件5300之變化形式。配件5400包含經組配以將氣體供應導管5450連接至可陷縮部分204之氣體路徑連接器5400。氣體路徑連接器5400包括手指卡鉤5410,其促進遠離病患之面部以數位方式施加拉力。手指卡鉤5410可為連續的(類似於可撓性環圈5310)或不連續的(如圖102中所展示)。配件5400提供其中手指環圈配件5300一體地形成至病患介面之組件中的本揭露內容之實施例。配件5400因此充當多於一種功能,例如首先,氣體輸送導管中之連接器,且其次作為允許施加拉力以促進可陷縮部分陷縮之組件。另外,配件5400可提供用於頭帶附接之部分5480。
圖103至圖105示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5500。配件5500包括具有單一肋狀物5518之背板5504。附接組態包含自背板5504延伸之一對環圈5502。環圈5502經組配以用於可陷縮部分204延伸通過該對環圈5502,如圖104中所展示。
轉向圖105,背板5504位於可陷縮部分204之面向病患之表面214下方,且在使用中位於可陷縮部分204與病患面部之間。面向病患之表面214上覆於肋狀物5518。在環圈5502之間施加來自病患面罩之封套的所施加力F A至非面向病患之表面216上。反作用力F R係由肋狀物5518施加至面向病患之表面214,該肋狀物將所施加力F A集中至肋狀物5518尖端處之較小接觸區域上。反作用力F R從而將壓力施加至面向病患之表面214上,該壓力大於藉由所施加之力F A施加至非面向病患之表面216上的壓力。在一特定實施例中,背板5502之大小或形狀經組配以便上覆於病患面部之硬部分(例如,骨骼結構之區域)且藉由該等硬部分支撐,以便支撐背板5504並提供對所施加力F A之足夠抗性。
轉向圖106,示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5600。配件5600包括自附接組態延伸之背板5504,該附接組態包含處於與圖66之配件3500類似之組態的C形夾片5602。然而,配件5600包括額外附接組態,其包含經組配以與病患介面之一部分連接之第二夾片5603組態。第二夾片5603特別地經組配以與病患介面之氣體路徑連接器5640連接,如圖107及圖108中所示出。氣體路徑連接器5640包括連接至可陷縮部分204之下游連接器及包含公型連接器5641之上游連接器,該公型連接器展示於圖107及圖48中且經組配以用於連接至氣體供應導管(未圖示)。氣體路徑連接器5550包括凸緣,該凸緣包含在與公型連接器5641類似之方向上且通常在上游方向上延伸的細長突出部5680。突出部5680為用於將病患介面緊固至病患面部之頭帶(未圖示)提供連接點。
第二夾片5603包括經組配以夾在氣體路徑連接器5640上之突出部5680之縱向邊緣5681上的一對彈性U形臂5605。第二夾片5603經組配以幫助將配件5600保持在相對於氣體輸送導管之適當位置。特定言之,第二夾片5603經組配以阻止配件5600圍繞氣體輸送導管之圓周進行旋轉移動。
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夾片5603可與C形夾片5602連接至之同一部分的另一區連接,其中第二夾片5603可與C形夾片5602間隔開。在此類實施例中,第二夾片5603可包含與C形夾片5602之形狀實質上類似的形狀,亦即,配件5600包含二個C形夾片。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夾片5603包含對應於其連接至之病患介面之部分的形狀。在其他實施例中,C形夾片5602及/或第二夾片5603可為附接構件,其包括但不限於黏著劑、卡鉤及環圈扣件、插接組附接件等。
應瞭解,根據本揭露內容之配件的某些實施例可具有單件式或整體組態,而其他實施例包含多件式或組裝式組態。舉例而言,配件3500、配件3600、配件3600A、配件3700、配件3800、配件3900、配件4000、配件4500、配件4600、配件4700、配件4800、配件4900、配件5000及配件5500之實施例可包含單一組件且可經由諸如射出成形之單一製造技術產生。諸如配件4100、配件4200、配件4300、配件4400、配件4400A至4400D及配件5300之其他實施例可包括多個及/或移動部件或部件之總成且可因此需要在不同或獨立製造技術中生產。
本揭露內容之配件可使用包括射出模製、包覆模製及諸如3D印刷之增材製造的製造技術中之一或多種來生產。在一些實施例中,射出成形可用於產生由多於一種材料製成之配件。在部件由金屬材料形成的實施例中,則此部件可使用機械加工來生產。
本發明亦可在廣義上認為包括申請案說明書中單獨地或集體地提及或指示的部分、元件及特徵,其為該等部分、元件或特徵中之二種或多於二種之任何或所有組合形式。其中,在前述描述中,已對整數或具有其已知等效者之組件進行了參考,彼等整數併入本文中,如同單獨闡述一般。
在本說明書(包括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任何或所有術語「包含(comprise/comprises/comprised或comprising)」的情況下,將其被解譯為指定所陳述之特徵、整數、步驟或組件之存在,但不排除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整數、步驟或其組件或群組之存在。
儘管已根據某些實施例而描述本揭露內容,但對於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顯而易見之其他實施例亦處於本揭露內容之範疇內。因此,可在不脫離本揭露內容之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進行各種改變及修改。舉例而言,可按需要重新定位各種組件。此外,不必需要全部的特徵、態樣及優點來實踐本揭露內容。因此,本揭露內容之範疇意欲僅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界定。
100:呼吸支援系統 100A,515:氣體取樣介面 101A,6120:氣體取樣導管 102:流產生器 104:增濕器 106:外殼 108:硬體控制器 110:輸入/輸出模組 112,1820:導管 114:導管加熱器 120:氣體感測模組 121:生理感測器模組 122:第一傳輸線 123:第二傳輸線 124:補充氣體源 126:補充流量閥 128:第一補充氣體導管 130:補充流量閥 132:第二補充氣體導管 2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800,1900,2600,2700,2800,2900,3000,3100,3200:病患介面 202:第一氣體導管/第一導管內腔 203:加強元件 204:第一氣體導管之第一部分/可陷縮第一部分 204a:上游部分 205:內腔 206:流動歧管 207:側部分 208:鼻部輸送元件/鼻叉 209:殘餘通道 210:頰部支撐件 211:介面 212:彎曲側 214,1614,3514,3614,4918b:面向病患之表面 216,3616,4012,4918a,4920a:非面向病患之表面 218:扭結 220:上游側 222:下游側 224:面向病患之側/病患側 226:非面向病患之側/非病患側 300:病患面罩/第二病患介面/面罩總成 302:全面罩 304:密封區/面罩密封件/可充氣面罩封套/袋罩封套 350:過濾元件 401,501,601,701,801,901,1001,1101,1201,1301,1401,1501,1601,1801,2601,2701,2801,2901,3001,3201:氣體輸送側構件 403,503,603,703,803,1003,1603,1703,1803:非輸送側構件 404:可陷縮部分/薄壁部分 404a,412,2021,2221:壁 404b,2348,3830:縱向側 404c,409:末端 404d:薄壁部分 406,1506:歧管 407:不可陷縮部分 407a:輸送入口 408,1326:鼻叉 411:頭帶 413,3113,5340,5640:氣體路徑連接器 413a:氣體路徑連接器輸送入口 413b:氣體路徑連接器輸送出口 414,514,614,714,1814:面向病患之壁 416,516,816,1716:非面向病患之壁 421,1721:橫截面 508:鼻叉/鼻部輸送叉 509,1809:頭帶端 517,617:入口通口 518,618,1018,1618,2618,3018:出口通口 520:取樣導管/取樣內腔 521:另外非中空實體 522:上邊緣 523:下邊緣 524:面部表面 504,604,704,804,904,1004,1104,1204,1304,1404,1504,1604,1804,2004,2104,2304,2404,2504,2604,2704,2804,2904,3104,3204:可陷縮部分 620:通路 708,1008,1208,1408,1508,1608,2608,2708,2808:鼻部輸送叉 717:取樣管入口 718:取樣管出口 720,820:內部通路 725,1503:取樣管 726:取樣鼻叉 817:取樣管線入口 818:取樣管線出口 825,925:入口取樣管線 827,3127:取樣裝置 828:出口取樣管線 925a:嘴部管線 925b:鼻部管線 927a:嘴部取樣裝置 927b:鼻部取樣裝置 1000A:呼吸設備 1020,1120,1220,1320,1720,2320,2420,2520,2620,2820,2920,3420:取樣導管 1029:內壁 1032:嘴部取樣勺 1034:勺開口/入口 1036:氣體輸送通路 1138:隔膜取樣通口/入口 1139:隔膜取樣管線 1140:接面 1226,1426,1526,1626,2626,2726,2826:鼻部取樣叉 1240:Y形件 1332:嘴部勺 1334,3017,3374,4110,4114,4214,4514,4646,4946,5070,5146,5170,5246,5270:開口 1517,1617,2617,3417:取樣入口 1518,3418:取樣出口 1742,1842,1942:通道 1808,3008,3108:輸送出口 1817:取樣入口端 1818:取樣出口端 1903:非輸送側構件/非輸送側臂 1917:取樣導管入口孔隙 1918:取樣導管出口孔隙 2021a,2021b,2521a,2521b:壁部分 2144,3144:套管 2346,2446:外表面 2350,2450:末端 2452:連接腹板 2850,2950:下側端 2954:附接夾片 3056:漏斗部分 3058:出口端 3059:入口端 3120:取樣管線 3158:環形連接器 3160,5502:環圈 3162:螺紋部分 3164:凸緣 3166:可撓性彈性導線 3258:環 3260:附接環圈 3358,3458,3500,3600,3600A,3700,3800,3900,4000,4100,4200,4300,4400,4400A,4400B,4400C,4400D,4500,4600,4700,4800,4900,5000,5100,5200,5300,5400,5500,5600:配件 3360:連接環/附接環 3368:剛性構件 3370,3470,3620,3620A,3920:接觸元件 3371:鞍形楔形肋狀物 3372,3472:附接組態 3502,3602,3702,3802,3902,4002,5320,5602:C形夾片 3504,3704,3870,4004,4404,4404A,4404B,4404C,5504,5604:背板 3506,3606:彈性夾片臂 3508:背板筆直部分 3510,3810,3910,5074:彎曲部分 3512,3712,3812,4412,4412B:接觸表面 3518:阻塞物 3604:支撐構件 3618:肋狀物/阻塞物 3618A,3718,3818,4018,4118,4218,4318,4418C,4418D,5320,5518:肋狀物 3619,3619A:表面 3622,3622A:底座 3628,3728:空腔 3708,4108,4208:鉸鏈銷 3808,4008,4403A:筆直部分 3832:鞍形支座/鞍座 3904:彎曲支撐構件 3911:內部邊緣 3918:矩形及扁平鄰接表面 3928:拐角空腔 3929:空間 4102,4202,4502:第一槓桿臂 4104,4204,4504:第二槓桿臂 4106,4206:鉸鏈配置 4112,4212:鉸鏈部分 4120:力施加部分 4122:施加表面 4210:銷凹槽 4302:底板 4304,4480:樞軸臂 4306:樞軸 4401B:側面突出部 4405C:縱向邊緣 4406:樞軸構件凹槽/環凹槽 4406A,4406B:樞軸構件凹槽 4407A:U形部分 4414:面向病患之側 4415,4415B,4486:中心開口 4420C,4420D:接觸部分 4421C:凹槽 4430:樞軸環/橢圓形樞軸環 4430A:D形環/樞軸構件 4430B,4430C,4430D:樞軸構件/樞軸臂 4432:半圓形區段 4434:筆直區段/非病患側 4482:側面構件/單側構件 4482B:側面構件 4483B,4483C,4483D:頂部構件 4484:圓柱形桿 4484B:底部構件 4503:接觸區段 4506:支點/拐角 4508:細長桿 4510:圓柱形桿 4606,5006:連桿 4618:第一圓柱形桿/上部桿 4620:第二圓柱形桿/下部桿 4640:拐角/上部部分 4642:下部部分 4706,4906:彈性可撓性v形連桿 4718,4818:上部桿 4718a:上部桿之上部部分 4718b:上部桿之下部部分 4720:下部桿 4720a:下部桿之上部部分 4720b:下部桿之下部部分 4820:雙圓筒組態 4821,4933:谷槽 4823:彎曲夾持表面 4918:上部夾持板 4920:下部夾持板 4930,5030,5130:集中成型件 4931:封部 5018:上部夾持板/上部夾持構件 5020:下部夾持板/下部夾持構件 5072:內部空隙 5106:管狀部分 5118,5218:上部夾持構件 5120,5220:下部夾持構件 5171:頸部 5206:可陷縮壁 5310:可撓性環圈/手指環圈 5330:末端 5350,5450:氣體供應導管 5410:手指卡鉤 5480:用於頭帶附接之部分 5603:第二夾片 5605:彈性U形臂 5641:公型連接器 5680:突出部 5681:縱向邊緣 6140:附接環 6141:夾片本體 6142:內部區 6150:彈性臂 6167:夾片 6168:臂 6170:凹入收納區 7050:尖端 8040:鼻套管 8060:氣體輸送管 A:箭頭 A1,A2:縱向軸線 A-A:截面 A L:長度軸線 A R:旋轉軸線 A W:寬度軸線 B1:第一彎曲力矩 B2:第二彎曲力矩 D1,D2, L1,L2:距離 F,F A,F B:力 F C:陷縮力 F M:面罩力 F P:拉力 F R:反作用力 G:氣體輸送內腔/呼吸氣體/呼吸氣流 L:縱向軸線 P:病患 R:旋轉 S:取樣內腔 W,W CW:寬度 α:角度
特定實施例及其修改將自本文中參考以下之圖的詳細描述對熟習此項技術者變得顯而易見,在該等圖中:
圖1展示呼吸支援系統;
圖2展示病患穿戴病患介面;
圖3展示病患穿戴病患介面(第一病患介面)及面罩(第二病患介面);
圖4展示病患介面或導管之一部分的橫截面;
圖5展示病患之典型呼吸道;
圖6展示病患穿戴病患介面及氣體取樣介面;
圖7展示經組配以經由包括可陷縮部分之氣體輸送側構件將設備氣體輸送至病患的病患介面;
圖8展示圖7中之氣體輸送側構件之不可陷縮部分的橫截面;
圖9及圖10展示圖7中之氣體輸送側構件之可陷縮部分的橫截面;
圖11為根據一實施例之病患介面的正面透視圖;
圖12為圖11實施例之正視圖;
圖13為沿著圖12中所示出之截面A-A截取的橫截面圖;
圖14為展示為具有病患面罩之密封件的圖11之第一實施例病患介面的正視圖;
圖15為面罩密封件、病患介面及病患之面部的橫截面圖;
圖16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之病患介面的後透視圖;
圖17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之病患介面的後透視圖;
圖18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之病患介面的正面透視圖;
圖19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之病患介面的正面透視圖;
圖20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之病患介面的正面透視圖;
圖21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之病患介面的正面透視圖;
圖22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之病患介面的正面透視圖;
圖23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之病患介面的正面透視圖;
圖24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之病患介面的正面透視圖;
圖25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之病患介面的正面透視圖;
圖26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之病患介面的後透視圖;
圖27為圖7之病患介面的側面透視圖並展示非輸送側構件之橫截面;
圖28及圖29展示提供至病患介面之非輸送側構件之導管收納通道的替代組態;
圖30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之病患介面的後透視圖;
圖31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之病患介面的後透視圖;
圖32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之病患介面之氣體輸送側構件的橫截面圖;
圖33展示呈陷縮組態且其中取樣內腔保持敞開的圖32之橫截面;
圖34展示呈陷縮組態且其中取樣內腔亦呈陷縮組態的圖32之橫截面;
圖35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之病患介面之氣體輸送側構件的橫截面圖;
圖36展示呈陷縮組態且其中取樣內腔保持敞開的圖35之橫截面;
圖37展示呈陷縮組態且其中取樣內腔亦呈陷縮組態的圖35之橫截面;
圖38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之病患介面之氣體輸送側構件的橫截面圖;
圖39展示呈陷縮組態且其中取樣內腔保持敞開的圖38之橫截面;
圖40展示呈陷縮組態且其中取樣內腔亦呈陷縮組態的圖38之橫截面;
圖41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之病患介面之氣體輸送側構件的橫截面圖;
圖42展示呈陷縮組態且其中取樣內腔保持敞開的圖41之橫截面;
圖43展示呈陷縮組態且其中取樣內腔亦呈陷縮組態的圖41之橫截面;
圖44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之病患介面之氣體輸送側構件的橫截面圖;
圖45展示呈陷縮組態且其中取樣內腔保持敞開的圖44之橫截面;
圖46展示呈陷縮組態且其中取樣內腔亦呈陷縮組態的圖44之橫截面;
圖47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之病患介面之氣體輸送側構件的橫截面圖;
圖48展示呈陷縮組態且其中取樣內腔保持敞開的圖47之橫截面;
圖49展示呈陷縮組態且其中取樣內腔亦呈陷縮組態的圖47之橫截面;
圖50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之病患介面的正面透視圖;
圖51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之病患介面的正面透視圖;
圖52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之病患介面的後視圖;
圖53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之病患介面的後視圖;
圖54為圖53之一部分的更詳細視圖;
圖55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之病患介面的正面透視圖;
圖56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之病患介面的正面透視圖;
圖57展示圖56之氣體路徑連接器;
圖58為圖56之取樣管線的橫截面圖;
圖59展示用於連接至圖57之氣體路徑連接器之附接夾片;
圖60為配合有配件且根據一替代實施例的病患介面之正面透視圖;
圖61為與病患介面一起使用之替代配件的視圖;
圖62展示與圖57之氣體路徑連接器連接的圖61之配件;
圖63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一病患介面的正面透視圖,並且其中病患介面配合有圖61及圖62之配件;
圖64及圖65為在本揭露內容之實施例中供與病患介面一起使用的替代配件之後透視圖及正面透視圖;
圖66展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一態樣與病患介面一起使用的配件,該病患介面包括可陷縮部分;
圖67展示配合至病患介面的圖66之配件;
圖68及圖69分別為圖6及圖7之配件在與病患介面一起使用時之未陷縮組態及陷縮組態的側截面圖;
圖70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的透視圖;
圖70A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的透視圖;
圖71及圖72分別為圖70中所示出之實施例在與病患介面一起使用時之未陷縮組態及陷縮組態的側截面圖;
圖73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的透視圖;
圖74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的透視圖;
圖74A示出在扁平背板上且呈未陷縮組態的可陷縮導管之橫截面;
圖74B示出呈陷縮組態的圖74A之可陷縮導管的橫截面;
圖74C示出呈未陷縮組態且當與圖74中所示出之配件一起使用時的可陷縮導管之橫截面;
圖74D示出呈陷縮組態之圖14C之可陷縮導管的橫截面;
圖75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的透視圖;
圖75a為當與病患介面一起使用時之圖75之實施例的透視圖;
圖76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的透視圖;
圖77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且當該配件處於敞開位置時的透視圖;
圖78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的配件且當該配件處於封閉位置時的透視圖;
圖79及圖80分別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配件在與病患介面一起使用時之未陷縮組態及陷縮組態的側截面圖;
圖81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的透視圖,該配件包含背板及樞軸構件;
圖82為與圖81中所展示之背板一起使用之替代樞軸構件的透視圖;
圖83及圖84分別為圖21之實施例在與病患介面一起使用時之未陷縮組態及陷縮組態的側截面圖;
圖84A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的透視圖;
圖84B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的透視圖;
圖84C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的透視圖;
圖84D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的透視圖;
圖85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的透視圖;
圖86為當配合至病患介面時之圖85之實施例的透視圖;
圖86a為圖86中所展示之配置的側視圖;
圖87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的透視圖;
圖88及圖89分別為圖87之實施例在與病患介面一起使用時之未陷縮組態及陷縮組態的側截面圖;
圖90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的透視圖;
圖91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的透視圖;
圖92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的透視圖;
圖93及圖94分別為圖92之實施例在與病患介面一起使用時之未陷縮組態及陷縮組態的側截面圖;
圖95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的透視圖;
圖96為與圖66中所展示之實施例合作使用且與病患介面一起使用的圖95之配件之實施例的透視圖;
圖97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的透視圖;
圖98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的透視圖;
圖99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的透視圖;
圖100為當配合至病患介面時之圖99之實施例的透視圖;
圖101為當在病患面罩應用至病患介面上期間與病患介面一起使用時的圖99之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101a為圖101之截面的較近視圖,其展示恰好在病患介面之可陷縮部分與病患面罩之封套之間進行接觸之前的該可陷縮部分及該面罩封套;
圖101b展示當將拉力施加至配件且經由面罩封套將推力施加至可陷縮部分時之圖101a之配置;
圖102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的包含氣體路徑連接器之配件的側視圖;
圖103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的透視圖;
圖104為當配合至病患介面上時之圖103之實施例的透視圖;
圖105為當與病患介面一起使用時之圖103之實施例的透視圖;
圖106為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配件的透視圖;且
圖107及圖108為當配合至病患介面時之圖106之實施例的透視圖。
2600:病患介面
2601:氣體輸送側構件
2604:可陷縮部分
2608:鼻部輸送叉
2617:取樣入口
2618:出口通口
2620:取樣導管
2626:鼻部取樣叉

Claims (26)

  1. 一種病患介面,其包含: 一氣體輸送介面,其經組配以將一設備氣流輸送至一病患,該氣體輸送介面包含: 一輸送出口,其用於將該設備氣流輸送至該病患;及 一氣體輸送側構件,其自該輸送出口之一第一側延伸且包含與該輸送出口流體連通之一設備氣體流動路徑,該氣體輸送側構件包含一可陷縮部分,該可陷縮部分可在施加一陷縮力後自一正常敞開組態移動至一陷縮組態,在該陷縮組態中,該設備氣體流動路徑減小或封閉且使得減少或停止通過該設備氣體流動路徑之該設備氣流, 且該病患介面進一步包含: 一氣體取樣介面,其包含: 一取樣入口,其經組配以在該病患處接收一病患氣流; 一取樣出口,其經組配以用於將該病患氣流輸送遠離該病患;以及 一取樣導管,其與該取樣入口及該取樣出口流體連通,該取樣導管經組配以在該可陷縮部分移動至該陷縮組態時保持敞開以維持該取樣入口與該取樣出口之間的流體連通。
  2. 如請求項1之病患介面,該取樣導管自該輸送出口之與該第一側相對的一第二側延伸。
  3. 如請求項1或2之病患介面,該取樣導管具有經組配以用於耦接至一頭帶之一末端且包含提供該取樣入口與該取樣出口之間的該流體連通之一內部通路,該取樣導管亦包含一面向病患之壁及一非面向病患之壁。
  4. 如請求項1之病患介面,該病患介面進一步包含自該輸送出口之與該第一側相對之一第二側延伸的一非輸送側構件,且該非輸送側構件具有經組配以用於耦接至一頭帶之一頭帶端,該非輸送側構件亦包含一面向病患之壁及一非面向病患之壁。
  5. 如請求項1之病患介面,該氣體取樣介面經提供至該氣體輸送側構件,該氣體輸送側構件包含在一端處用以接收該設備氣流之一輸送入口且該氣體輸送側構件包含一面向病患之壁及一非面向病患之壁。
  6. 如請求項5之病患介面,該取樣入口接近於該輸送出口且該取樣出口接近於該輸送入口。
  7. 如請求項5或6中任一項之病患介面,該取樣導管包含用於該病患氣流之一取樣內腔且該氣體輸送側構件包含用於該設備氣流之一氣體輸送內腔。
  8. 如請求項5至7中任一項之病患介面,該取樣導管在該氣體輸送側構件之一外表面旁邊延伸。
  9. 如請求項7之病患介面,該取樣導管經組配以比該可陷縮部分更硬以在施加該陷縮力後維持該取樣內腔之形狀。
  10. 如請求項9之病患介面,該取樣導管係由具有足夠材料硬度以保持該取樣內腔之該形狀的一材料形成。
  11. 如請求項9之病患介面,該取樣導管係由比該可陷縮部分之一材料具有更大材料硬度的一材料形成。
  12. 如請求項9之病患介面,該取樣導管經由幾何特徵組配為比該可陷縮部分更硬。
  13.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病患介面,其中在該正常敞開組態中,該氣體輸送介面經組配以允許以約20 L/min至約90 L/min的一設備氣體流動速率通過該設備氣體流動路徑。
  14.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病患介面,其中在該陷縮組態中,該病患介面經組配以允許通過該設備氣體流動路徑的一設備氣體流動速率比通過該氣體取樣介面的一病患氣體流動速率大至少20倍。
  15.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病患介面,其中在該陷縮組態中,該氣體輸送介面經組配以允許以小於約10 L/min的一設備氣體流動速率通過該設備氣體流動路徑,且該氣體取樣介面經組配以允許以小於約500 mL/min、任擇地約40 mL/min至約500 mL/min之一病患氣體流動速率通過該氣體取樣介面。
  1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病患介面,其中該病患介面包含單一取樣導管。
  17. 如請求項1至16中任一項之病患介面,該取樣導管包含單一內腔且該單一內腔為用於該病患氣流之一取樣內腔。
  1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病患介面,該取樣入口包含一鼻部入口及一嘴部入口。
  19.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病患介面,其中該氣體取樣介面包含經組配以捕獲自該病患呼出之病患氣體的一嘴部勺。
  20. 如請求項19之病患介面,該嘴部勺經組配以用於可移除地附接至該病患介面,任擇地該氣體輸送介面。
  21.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病患介面,該取樣導管包含比該可陷縮部分之一壁厚的一壁。
  22.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病患介面,該取樣導管包含具有均一厚度之一壁且該可陷縮部分包含具有非均一厚度之一壁。
  23.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病患介面,該可陷縮部分包含薄壁部分,該等薄壁部分經組配以促進彎曲或摺疊且從而促進該可陷縮部分至該陷縮組態之移動。
  24.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病患介面,其中該氣體取樣介面係由與該可陷縮部分不同之一材料形成。
  25. 如請求項24之病患介面,其中該氣體取樣介面包含聚矽氧,及/或其中該可陷縮部分包含熱塑性彈性體。
  2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病患介面,其中該取樣導管之一寬度小於該可陷縮部分之一寬度。
TW111131910A 2021-08-25 2022-08-24 病患介面氣體取樣技術及用於病患介面之配件 TW2023190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2021221742A AU2021221742A1 (en) 2021-08-25 2021-08-25 Patent interface gas sampling
AU2021221742 2021-08-25
US202263362486P 2022-04-05 2022-04-05
US63/362,486 2022-04-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9085A true TW202319085A (zh) 2023-05-16

Family

ID=85322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1910A TW202319085A (zh) 2021-08-25 2022-08-24 病患介面氣體取樣技術及用於病患介面之配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391907A1 (zh)
KR (1) KR20240049827A (zh)
AU (1) AU2022335767A1 (zh)
TW (1) TW202319085A (zh)
WO (1) WO202302620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5686B (zh) * 2023-07-13 2024-03-11 碧波庭國際有限公司 負壓調整器之通氣切換結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05571A (en) * 1988-11-25 1991-04-09 Dietz Henry G Mouth nose mask for use with an inhalation therapy and/or breathing monitoring apparatus
US8297285B2 (en) * 2006-07-28 2012-10-30 Resmed Limited Delivery of respiratory therapy
WO2012106373A2 (en) * 2011-01-31 2012-08-09 Breathe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ventilation using a nasal ventilation mask with a manifold and internal compliant tube and nasal sealing cushion assembly
AU2012334808B2 (en) * 2011-11-08 2015-10-01 ResMed Pty Ltd Electrically stimulated respiratory assistance components
WO2016007749A2 (en) * 2014-07-11 2016-01-14 Monitor Mask Inc. Facial access oxygen face mask and component system
GB2587297B (en) * 2015-03-31 2021-08-04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td A user interface and system for supplying gases to an airway
WO2018029638A1 (en) * 2016-08-11 2018-02-15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A collapsible conduit, patient interface and headgear connector
KR102487416B1 (ko) * 2016-10-14 2023-01-11 피셔 앤 페이켈 핼스케어 리미티드 호흡 샘플링 인터페이스
SG11202007480SA (en) * 2018-02-13 2020-09-29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td A collapsible conduit, patient interface and headgear connector
US10314999B1 (en) * 2018-08-23 2019-06-11 Baiping Lei Nasal breat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igh-flow therapy and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CA3204689A1 (en) * 2020-12-18 2022-06-23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Respiratory system and metho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5686B (zh) * 2023-07-13 2024-03-11 碧波庭國際有限公司 負壓調整器之通氣切換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22335767A1 (en) 2024-03-14
KR20240049827A (ko) 2024-04-17
EP4391907A1 (en) 2024-07-03
WO2023026203A1 (en) 2023-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323708A1 (en) Collapsible conduit, patient interface and headgear connector
JP4889908B2 (ja) 万能呼吸装置連結器
CN109906097B (zh) 患者接口、系统和方法
TWI833731B (zh) 患者介面
TW202319085A (zh) 病患介面氣體取樣技術及用於病患介面之配件
KR102620443B1 (ko) 가스 샘플링 인터페이스 및 가스 샘플링 팁
AU2021221742A1 (en) Patent interface gas sampling
WO2024038409A1 (en) Gas collector
TWI747981B (zh) 呼吸氣體輸送及取樣系統
JP2024515882A (ja) 患者インターフェイ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