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7330A - 進階抓持裝置 - Google Patents

進階抓持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7330A
TW202317330A TW111134365A TW111134365A TW202317330A TW 202317330 A TW202317330 A TW 202317330A TW 111134365 A TW111134365 A TW 111134365A TW 111134365 A TW111134365 A TW 111134365A TW 202317330 A TW202317330 A TW 20231733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it body
distance
side edge
base
screwdriver b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4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保羅 庫庫克
湯瑪士史蒂芬 庫庫克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葛利普控股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7/506,59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1602828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葛利普控股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葛利普控股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7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733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5/00Screwdrivers
    • B25B15/001Screwdriver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shape of the tool bit
    • B25B15/004Screwdriver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shape of the tool bit characterised by cross-section
    • B25B15/008Allen-type ke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panners, wrenches, screwdrivers
    • B25B23/02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screws or nuts
    • B25B23/08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screws or nut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screw or nut prior to or during its rotation
    • B25B23/1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screws or nut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screw or nut prior to or during its rotation using mechanical gripping means
    • B25B23/105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screws or nut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screw or nut prior to or during its rotation using mechanical gripping means the gripping device being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driving bit
    • B25B23/108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screws or nut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screw or nut prior to or during its rotation using mechanical gripping means the gripping device being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driving bit the driving bit being a Philips type bit, an Allen type bit or a sock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進階抓持裝置,其可以有效地在將扭力傳遞到承窩扣件。本發明包含:至少一個螺絲起子頭本體。螺絲起子頭本體更包含:複數個側壁、一個第一基面、及一個第二基面。複數個側壁放射狀地環繞螺絲起子頭本體的一條旋轉軸。每一個側壁更包含:一個第一側緣、一個第二側緣、一個側面、及至少一個結合穴。結合穴產生額外的夾持點,因而可以防止螺絲起子頭本體及承窩扣件之間的滑動。結合穴凹陷入側面。結合穴在螺絲起子頭本體上自第一基面朝著第二基面延伸。結合穴位於距離第一側緣一個第一距離的位置。

Description

進階抓持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鬆弛及鎖緊扣件(例如螺絲及螺帽)的工具,特別是關於一種防滑的多方向起子頭,其能夠在取出或鎖緊扣件的過程中,防止起子頭傷害/磨損扣件或從扣件滑脫。
六角螺栓、螺帽、螺絲、及其它類似的含螺紋扣件,藉由與互補的螺紋(通常就是所謂的母螺紋)結合,而將複數的零件固定在一起。此類扣件的結構一般包含:一個具有外螺紋的圓柱形軸部、及一個在軸部尾端的頭部。此一外螺紋與一個互補的母螺紋結合,而將此一扣件固定並同時固定相關的零件,其中母螺紋通常藉由攻牙進入一個孔洞或螺帽而形成。扣件藉由其頭部接受一個外部的扭力,而被轉動或驅動進入母螺紋。頭部的形狀被製造成可以讓一個外部的工具,例如一個板手,施加扭力於扣件,以旋轉扣件,以某種程度結合於互補的母螺紋。此類的扣件簡單、便宜、非常有效,因此在現代的社會中普遍地被使用。
使用此類扣件常見的問題之一是:無論扣件是公或母,工具常常會在頭部滑動。其原因有可能是:工具或扣件磨損、工具或扣件鏽蝕、過度扭緊扣件、扣件的頭部損壞。
本發明係一種可以實質上消除滑動的起子頭設計。本發明的設計包含數個部分。此些部分的整體作用可以嚙合扣件的頭部,因而可以有效地在起子頭及扣件頭部之間傳遞扭力。傳統的螺栓起子可能會用到原本不需的要工具以及鑽孔。本發明則避免了這些問題。隨著電動螺絲起子及電鑽的發展,人們已經普遍地使用電動工具施加扭力以移除扣件。本發明提供一種單頭或雙頭的起子頭,其可以順時針或逆時針地施加扭力於扣件,以鎖緊或鬆弛扣件。大部分的起子頭具有一個標準的四分之一英寸六角形夾持端,同時也包括但不限於是方形、六角形、或星形的驅動端。
1:螺絲起子頭本體
2:側壁
3:第一側緣
4:第二側緣
5:側面
6:凸面
7:凹面
8:結合穴
9:整體截面
10:曲線區
11:直線區
12:第一穴區
13:第二穴區
14:第一基面
15:第二基面
16:旋轉軸
17:第一螺絲起子頭本體
18:第二螺絲起子頭本體
19:附裝本體
20:結合孔
21:第一距離
22:第二距離
23:鎖銷安全孔
24:間歇式側壁
25:側緣
26:第一基底表面
27:頂點
28:第一間歇式側壁
29:第二間歇式側壁
30:第三間歇式側壁
31:頂點
32:延長部
33:第一部分
34:第二部分
35:寬度
36:特定側壁
37:平坦側壁
38:附裝角度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圖。
圖2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3是圖2實施例的前視圖。
圖4是圖2實施例的後視圖。
圖5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6是本發明的底視立體圖。
圖7是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8是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9是圖8實施例的前視圖。
圖10是本發明更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11是本發明再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12是本發明又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13是一幅前視圖,其顯示與圖2實施例相關的另一實施例,其中結合穴的整體橫斷面是一個三角形的剖面。
圖14是一幅前視圖,其顯示與圖2實施例相關的另一實施例,其中結合穴的整體橫斷面是一個三角形的剖面。
圖15是一幅前視圖,其顯示與圖2實施例相關的另一實施例,其中結合穴的整體橫斷面是一個三角形的剖面。
圖16是一幅前視圖,其顯示與圖15實施例相關的另一實施例,其中一個側壁的不同部分是凹陷或凸出。
圖17是一幅前視圖,其顯示與圖15實施例相關的另一實施例,其中一個側壁的不同部分是凸出或凹陷。
圖18是一幅前視圖,其顯示與圖15實施例相關的另一實施例,其中結合穴被配置在平坦側壁之間。
圖19是一幅前視圖,其顯示與圖15實施例相關的另一實施例,其中結合穴被配置在平坦側壁之間。
圖20是一幅前視圖,其顯示與圖15實施例相關的另一實施例,其中結合穴被配置在平坦側壁之間。
圖21是一幅立體圖,其顯示與圖2實施例相關的另一實施例,其中雙頭的起子頭本體以一個角度彼此相對。
圖22是一幅前視圖,其顯示與圖15實施例相關的另一實施例,其中結合穴被配置在平坦側壁之間。
首先要特別說明的是:本說明書所使用的圖示僅是用於說明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本發明的範圍並不受該些圖示的限制。
本發明係關於扭力工具的配件,特別是關於一種多夾持點螺絲起子頭,其係一種螺絲起子頭或螺絲驅動頭。比起其它相似尺寸的習知螺絲起子頭,本發明可以施加較大扭力於扣件,而不會傷害扣件頭部或起子頭工具。本發明的功效是藉由具有複數特徵的嚙合結構而達成,這些特徵使嚙合結構能有效地夾持住扣件的頭部。本發明是一種螺絲起子頭,其可與多種的扭力工具相容,這些扭力工具包括:傳統的電鑽、可容納起子頭的螺絲起子、套筒扳手、套筒起子,但這些扭力工具不限於是上述的扭力工具。
請參照圖1,其為本發明最簡單的一個實施例。在此一實施例,本發明至少包含:至少一個螺絲起子頭本體1、及一個附裝本體19。螺絲起子頭本體1是一支柄桿,其可與承窩扣件結合,例如:承窩螺絲及承窩螺桿,以便快速地將扭力施加於承窩扣件。螺絲起子頭本體1更包含:複數個側壁2、一個第一基面14、一個第二基面15、及至少一個結合穴8。至少一個結合穴8從側面方向凹陷入至少一個螺絲起子頭本體1,如此在本發明的較佳應用中,有助於分散施加的扭力,以最大化效率,及最小化磨損。一般而言,螺絲起子頭本體1是一個由高強度金屬所構成的稜柱體。複數個側壁2與承窩扣件結合並且夾咬住承窩扣件,以便有效地將扭力由扭力工具傳遞到承窩扣件。第一基面14及第二基面15隔著複數個側壁2彼此相對;較為優選地,第一基面14及第二基面15垂直於複數個側壁2,而形成稜柱狀的螺絲起子頭本體1。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 第一基面14更包含一個第一基底表面26,其中第一基底表面26是一個平面並且垂直於複數個側壁2之中每一個的側面5。側面5更包含一個第一部分33。第一部分33是側面5的一部分,沿著一個第一距離21到達靠近第一側緣3的位置。附裝本體19讓本發明可以附裝於一個外部扭力工具,藉此扭力可以經由螺絲起子頭本體1施加於承窩扣件。附裝本體19沿著螺絲起子頭本體1的一個旋轉軸16分佈,並且圍繞旋轉軸16,而且它的中心位於旋轉軸16上。所以,附裝本體19的旋轉軸與螺絲起子頭本體1的旋轉軸16重疊。更且,附裝本體19連接於第二基面15。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附裝本體19具有一個六角形的橫斷面,因而可以結合於外部扭力工具的一個陰性附裝元件。外部扭力工具可以是但不限於是:電鑽、扭力扳手、氣動鑽、承窩螺絲起子、及其它類似的扭力工具。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例,結合穴8的整體橫斷面更包含:一個曲線區、及一個直線區。在本發明的其它實施例,結合穴8可具有其它形狀的剖面。其它形狀的剖面包括但不限於是:正方形、長方形、及部分圓形的剖面。再者,結合穴8的每一個區的形狀可以選自一個群組,該群組包含:直線、凹入線、及凸出線。這些形狀的聯合使用或單獨使用,可以在使用者選擇的某些應用上,更進一步改善本發明的使用年限、安全性、及功能性。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結合穴8的整體橫斷面9是一個三角形的剖面。當施加扭力時,至少一個結合穴8會受到壓力而產生應變,這個三角形的剖面則提供一個大的空間以舒緩應力。更且,這個三角形的剖面可以是從第一側緣3到第二側緣4這個方向的凹入線。在此一狀況下,在施加扭力的期間,應力會被至少一個結合穴8補捉。在本發明的其它實施例,至少一個結合穴8同時具有曲線區及直線區。這個設計讓結合穴8可與不同的扣件剖面、不同的材料、不同大小的應力,進行最佳的互動。
某些實施例在使用時,會較有利於槓桿作用及機械磨耗的抵抗力。為達成此一目的,至少一個結合穴8及至少一個特定側壁36的第一側緣3相隔一個第一距離21,如圖9、圖18、圖19、圖21、及圖22所示。於是,一個夾持點就由一個側面5及至少一個結合穴8產生。至少一個特定側壁36的側面5的第一部分33沿著第一距離21分佈。於是,第一距離21涵蓋第一部分33的區段。至少一個結合穴8的寬度35平行於側面5。這樣的設計讓寬度35平行於第一距離21。寬度35可以大於第一距離21。如此,可以確保至少一個結合穴8涵蓋側面5的有效面積的一個明顯的部分。
在本發明,第一部分33可以具有各種不同的形狀,以便在各種應力及使用狀況能夠有最佳的表現。為了確保至少一個結合穴8能夠具有適當的形狀,第一部分33的形狀可以選自一個群組,該群組包含:直線、凹入線、及凸出線,如圖14至圖17所示。任何選用的形狀都能夠在使用時提供最佳的支持,並改進本發明的耐用程度。
側面5更可以從一個較為複雜的形狀或設計得利。為達此目的,側面5更可包含:一個第二部分34,如圖14至圖17所示。第二部分34是側面5的一個區域,沿著一個第二距離22分佈,使得第二部分34鄰近於一個第二側緣4。至少一個結合穴8及至少一個特定側壁36的第二側緣4相隔一個第二距離22。第二距離22代表一個相對於第一距離21空間,此一個空間介於至少一個結合穴8及第二側緣4之間。至少一個特定側壁36的側面5的第二部分34沿著第二距離22分佈。於是,第二距離22涵蓋第二部分34的區段。第二部分34的形狀可以選自一個群組,該群組包含:直線、凹入線、及凸出線。於是,第二部分34讓本發明可以最佳地適應潛在的機械疲勞。更且,至少一個結合穴8在垂直於旋轉軸的方向逐漸變 細,並且從鄰近於第一距離21或第二距離22的一個位置朝向一個側緣。這樣的設計讓本發明在旋轉時可以最佳地施加力量。一個側面幾何平面沿著側面5分佈,並且鄰近於至少一個結合穴8。一個側緣幾何平面,從第一側緣3延伸到第二側緣4。在一個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側面幾何平面共線於側緣幾何平面。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側面幾何平面並沒有共線於側緣幾何平面,而是遠離側緣幾何平面。
在許多狀況,使用者可能會希望從不同的角度施加扭力於一個外部螺絲。為達此目的,至少一個特定側壁36的側面5的第二部分34以某一個角度相對於至少一個特定側壁36的側面5的第一部分33。這個設計,讓外部螺絲上面其它形狀的孔,也可以準確地被本發明填滿。這個設計也是在本發明的範圍之內。
這個三角形的剖面更可以包含:複數個頂點27,如圖15所示。複數個頂點27相關於三角形剖面角隅的軌跡。複數個頂點27之中的每一個可以是一個圓角。這個設計可以防止點應力累積在複數個頂點27,而且不會明顯地減少要有效地消除疲勞效應所需要的空間。
在許多狀況,視乎扭轉應力的強度及螺栓或裝置的形狀,允許對一個嚴格的三角形剖面做小幅度的修正可能會較為有利。為在某些狀況達成更好的效率,三角形的剖面可以包含:複數個頂點31、及一對延長部32,如圖16及圖17所示。複數個頂點31相關於三角形剖面角隅的軌跡。複數個頂點31可以被視為沿著第一側緣3及第二側緣4的兩個前緣元素,也可以被視為一個凹穴基礎元素。凹穴基礎元素也可以是連接一對延長部32的一條直線。一對延長部32代表連接複數個頂點31的稜邊。也就是說,這一對延長部32將複數個頂點31之中的每 一個連接起來。這一對延長部32之中每一個的的形狀可以選自一個群組,該群組包含:直線、凹入線、及凸出線。作為複數個頂點31、一對延長部32、或者一個凹穴基礎元素的形狀可以是一個圓角或者一個有角度的形狀。這樣的設計可以讓這一對延長部32較佳的適應不同的扭轉應力並且防止疲勞對起子頭造成不利的磨損。
其它的應用也可能需要對三角形剖面周邊的稜邊進行修改。為達成此一目的,側面5更可包含:一個第一部分33、及一個第二部分34,如圖16及圖17所示。第一部分33及第二部分34相關於包圍三角形剖面的邊緣。第一部分33沿著一個第一距離21分佈,而使得第一部分33鄰近於第一側緣3。再者,第二部分34沿著一個第二距離22分佈,而使得第二部分34鄰近於第二側緣4。可以被選用來作為第一部分33及第二部分34的形狀,可以是一個圓角或者一個有角度的形狀,如圖16及圖17所示。對第一部分33及第二部分34而言,兩者呈現相反的曲率是最為有利的狀況,例如:其中之一是凹陷的形狀,而另一個是突出的形狀,如此可以最有效地消除作用於本發明的週期性應力。更多的修改也可以實施於第一側緣3及第二側緣4,以形成一個圓角或有角度的側緣。
請參照圖3及圖4。複數個側壁2之中的每一個更包含:一個第一側緣3、一個第二側緣4、及一個側面5。複數個側壁2輻射狀地圍繞螺絲起子頭本體1的旋轉軸16分佈,藉此產生互補於承窩扣件的一個幾何剖面。複數個側壁2的數量視承窩扣件的形狀及剖面而定。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複數個側壁2的數量是6,其產生一個六角形的螺絲起子頭本體1。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複數個側壁2的數量是4。
側面5物理性地頂住承窩扣件,尤其是承窩扣件頭部的側壁。第一側緣3及第二側緣4隔著側面5彼此相對。無論是從頂視的角度或底視的角度,複數個側壁2之中每一個的第一側緣3及第二側緣4形成螺絲起子頭本體1角隅。結合穴8,從複數個側壁2,垂直延伸進入至少一個特定側壁36的側面5,藉此在側面5產生額外的夾持點/夾持齒。在本發明的其它實施例,夾持點是由結合穴8及一個鄰近的邊緣所產生,這個鄰近的邊緣可以是第一側緣3或第二側緣4,尤其是最靠近結合穴8的側緣。再者,結合穴8在螺絲起子頭本體1上,從第一基面14延伸到第二基面15。如此可以確保額外的夾持點沿著螺絲起子頭本體1的長度延伸,藉此可以在螺絲起子頭本體1及承窩扣件之間得到最大的夾持力。為了更有效地達成此一目的,結合穴8的一個整體截面9平行於第一基面14及第二基面15。在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至少一個結合穴8,從第一基面14到第二基面15,逐漸變細,如圖11所示。在此一實施例,至少一個結合穴8,以下面所述的方式,從第一基面14到第二基面15,逐漸變細,此一方式為:靠近第一基面14的三角形剖面大於靠近第二基面15的三角形剖面。如此,至少一個結合穴8的形狀可以適當的變化以符和使用者的需求。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結合穴8的整體截面9是一個半圓形的剖面,如圖3所示。再者,此一半圓形的剖面,從垂直於第一側緣3及第二側緣4連線的方向,向內凹陷。此一半圓形的剖面,可以確保:螺絲起子頭本體1上沒有或者很少有高應力點。因此,就提高了工具的整體壽命。在本發明的其它實施例,結合穴8的整體截面9是一個三角形的剖面,如圖13及圖14所示。再者,此一三角形的剖面,從垂直於第一側緣3及第二側緣4連線的方向,向內凹陷。其它可以用於結合穴8的剖面,可以是但不限於是:一個半正方形的剖面、一個半長方形的剖面、或一個半橢圓形的剖面。
請參照圖8及圖9。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結合穴8的整體截面9包括:一個曲線區10、及一個直線區11。在此一個實施例,本發明是以一個取出起子頭的形式實施,其中本發明是設計來取出損壞的扣件、損壞的螺桿、損壞的螺栓、及其它類似的物體。在此一個實施例,結合穴8被賦予一個特殊的形狀,以形成尖銳的嚙合齒,其能夠夾持住承窩扣件的角隅,讓材料從承窩扣件的內部進入結合穴8,而產生遠較傳統工具優越的夾持力。與本發明相比,傳統工具只是設計來推動材料。本發明的夾持力對磨損或破損的扣件承窩,效果尤其明顯。更詳言之,曲線區10是一個鄰近於第一側緣3的半圓形曲線。曲線區10鄰近於至少一個特定側壁36的側面5的第一部分33,並且相對於第一側緣3。這個設計讓第一部分33能夠有效地對曲線區10做相對於第一距離21的定位。直線區11鄰近於曲線區10,並且相對於第一部分33。直線區11引導一部分的承窩扣件去頂抵著嚙合齒。因此,直線區11從曲線區10延伸到第二側緣4。更詳言之,直線區11從曲線區10開始,而結束於第二側緣4。
請參照圖11。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結合穴8位於側面5的中央。更詳言之,結合穴8與至少一個特定側壁36的第二側緣4,相隔一個第二距離22。為了要定位於中央,第一距離21等於第二距離22,如圖15所示。這樣的設計使結合穴8能夠夾持承窩扣件,並且將扭轉應力移向或移開扣件側面角隅,以加強嚙持功能,並且防止扣件鈍化,以最有效地傳遞扭力,並且將滑移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再者,本實施例可以順時鐘或逆時鐘的方向轉動承窩扣件。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複數個間歇式側壁24穿插於至少一個特定側壁36之間,並且第一距離21等於第二距離22,如圖19及圖22所示。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一距離21、第二距離22、及結合穴8的寬度之間的比例可以改變,以達成專用的順時鐘或逆時鐘的設計。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本發明是被規劃成為一個順時鐘的起子頭。在此一個實施例,第二距離22大於第一距離21。更詳言之,第一距離21、第二距離22、及結合穴8的寬度之間的比例是1:5:4,藉此可以達成一個本發明的設計,其在順時鐘的方向夾持及施加扭力於承窩扣件。這一個設計是用來旋入並且固定承窩扣件。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本發明是被規劃成為一個逆時鐘的起子頭。在此一個實施例,第一距離21大於第二距離22。更詳言之,第一距離21、第二距離22、及結合穴8的寬度之間的比例是5:1:4,藉此可以達成一個本發明的設計,其在逆時鐘的方向夾持及施加扭力於承窩扣件。這一個設計是用來鬆開並且取出承窩扣件。
請參照圖5及圖10。本發明可以以一個鍵槽、方形、或其它多角形的起子頭的形式實施。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螺絲起子頭本體1是一個鍵槽型的起子頭本體,則此鍵槽型的起子頭本體可以經由複數個突起傳遞扭力到承窩扣件。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螺絲起子頭本體1更包含:複數個間歇式側壁24,如圖18到圖22所示。複數個間歇式側壁24之中的每一個是一個平面,其結合承窩扣件的方式就像一個傳統的螺絲起子設計。複數個間歇式側壁24輻射狀地圍繞旋轉軸16分佈。更且,複數個間歇式側壁24穿插於複數個側壁2之間。複數個側壁2及複數個間歇式側壁24的比例可以改變,以產生不同的螺絲起子頭設計。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複數個間歇式側壁24及複數個側壁2彼此間歇地輻射狀分佈。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三個間歇式側壁24存在於每個側壁2。這樣 的一個佈局讓一個結合特徵/結合齒,存在每個螺絲起子頭本體1的每隔一個突起上。
在本發明的一個示範性的實施例,複數個間歇式側壁24之中的一個第一間歇式側壁28、一個第二間歇式側壁29、及一個第三間歇式側壁30穿插於複數個側壁2之中的相關側壁之間,如圖10所示。第一間歇式側壁28、第二間歇式側壁29、及第三間歇式側壁30能夠有效地與扣件連接,但是仍然能夠提供足夠的空間,來防止機械磨損及疲勞。第一間歇式側壁28及第二間歇式側壁29彼此互相垂直。這樣的設計形成一個90度角,能夠在某些應用中有最好的效果。第三間歇式側壁30位於相關側壁的至少一個結合穴8及第二間歇式側壁29之間。如此,在本發明的應用中,第三間歇式側壁30為至少一個結合穴8提供機械支撐。
提供至少一個結合穴8不同的組態,可能在機械上較為有利,並且可作為較為優選的實施例,例如:在至少一個螺絲起子頭本體1的複數個側壁呈現至少一個結合穴8。為達此目的,至少一個特定側壁36可以是複數個特定側壁。這樣的設計讓複數個特定側壁以不同的型態圍繞螺絲起子頭本體1。更且,至少一個結合穴8可以是複數個結合穴。如此,每一個特定側壁可以用一個結合穴8適當地賦予形狀。然後,複數個結合穴8之中的每一個就可以垂直地進入複數個特定側壁之中的一個相關的特定側壁的側面5。於是,每一個特定側壁就可藉由複數個結合穴8之中的一個,形成穴狀或其它形狀。
為達成此一目的,複數個側壁2可更包含至少一個平坦側壁37。至少一個平坦側壁37是複數個側壁2當中不具有特定的凹穴特徵的側壁。至少一個平坦側壁37可以鄰接於至少一個特定側壁36。藉此,平坦側壁可以位於至少一個特定側壁36之間,並且可以形成凹陷狀及平坦狀側壁的不同組態。
請參照圖6。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本發明更包含一個結合孔20。結合孔20可以讓本發明附加於一個外部扭力工具的陽性附裝構造,例如套筒板手或螺絲起子。結合孔20延伸進入附裝本體19並且相對於螺絲起子頭本體1。結合孔20的形狀可以接受套筒板手的陽性附裝構造。結合孔20的形狀較佳為正方形,因為大部分套筒板手使用正方形的附裝構造。在此一實施例,附裝本體19的形狀較佳為圓柱形。在其它實施例,結合孔20及附裝本體19的形狀可以隨著扭力工具的設計及附裝的方法而變化。
請參照圖2。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本發明被製造成一個雙頭的螺絲起子頭,可在一個單一的工具同時提供順時針及逆時針的組態。在此一實施例,螺絲起子頭本體1包含:一個第一螺絲起子頭本體17及一個第二螺絲起子頭本體18。附裝本體19的剖面較佳為六角形。附裝本體19的中心位於第一螺絲起子頭本體17的旋轉軸11,而且沿第一螺絲起子頭本體17的旋轉軸16分佈。因此,附裝本體19的旋轉軸與第一螺絲起子頭本體17的旋轉軸16完全重疊。附裝本體19連接於第一螺絲起子頭本體17的第二基面15。第二螺絲起子頭本體18與第一螺絲起子頭本體17共享附裝本體19,且第二螺絲起子頭本體18與第一螺絲起子頭本體17同心。類似於傳統的雙頭螺絲起子頭的設計,第二螺絲起子頭本體18連接於附裝本體19而且相對於第一螺絲起子頭本體17。類似第一螺絲起子頭本體17,附裝本體19連接於第二螺絲起子頭本體18的第二基面15。第一螺絲起子頭本體17用於在順時針方向旋轉承窩扣件,也就是說第一螺絲起子頭本體17是順時針組態的螺絲起子頭本體。請參照圖3。第一螺絲起子頭本體17的第二距離22大於第一螺絲起子頭本體17的第一距離21。如此,第一螺絲起子頭本體17的額外的夾持點鄰近於第一螺絲起子頭本體17的第一側緣3。第二螺絲起子頭本體18是用來從 逆時針的方向放鬆或取出承窩扣件,也就是說第二螺絲起子頭本體18是逆時針組態的螺絲起子頭本體。請參照圖4。第二螺絲起子頭本體18的第一距離21大於第二螺絲起子頭本體18的第二距離22。如此,第二螺絲起子頭本體18的額外的夾持點鄰近於第二螺絲起子頭本體18的第二側緣4。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雙頭的螺絲起子頭可以得利於:在第一螺絲起子頭本體17及第二螺絲起子頭本體18之間設立一個彎肘,如同在內六角扳手或者類似扳手工具所常見者。為達成此目的,第二螺絲起子頭本體18可以一個附裝角度38相對於第一螺絲起子頭本體17,如圖21所示。這樣的一個設計讓使用者可以第一螺絲起子頭本體17做為把手,使用第二螺絲起子頭本體18旋轉一個外部螺絲。
請參照圖5。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結合穴8包含:一個第一穴區12及一個第二穴區13。此一實施例是本發明的另外一種組態,其同時具有順時針及逆時針功能。第一穴區12及第二穴區13彼此平行並且彼此分開。第一穴區12鄰近第一側緣3並且與第一側緣3分開,第二穴區13鄰近第二側緣4並且與第二側緣4分開。此一實施例讓使用者可以順時針或逆時針地旋轉本發明,而不用將本發明自扭力工具移開,並且仍然具有額外的夾持點的優點。在此一實施例,本發明以包含複數個間歇式側壁24為優選,其中複數個間歇式側壁24穿插於複數個側壁2之間。於是,在此一個實施例,三角形剖面可以是複數個三角形剖面沿著複數個側壁2排列。這樣的一個設計,讓本發明可以適應各種高應力的使用場合。
請參照圖7。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本發明被製造成具有球形端點的螺絲起子頭。在此一實施例,複數個側壁2的每一個側面5包含:一個凸面6、及一個凹面7。凸面6及凹面7形成一個曲面。於是,具有複數個側壁2的螺絲起子 頭本體1就形成一個類似球狀的構造。凸面6鄰近第一基面14;複數個側壁2的每一個凸面6參與共同形成類似球狀的構造。凹面7鄰近凸面6而且相對於第一基面14;複數個側壁2的每一個凹面7參與共同形成類似球狀的構造;當螺絲起子頭本體1以一個角度結合於承窩扣件時,凹面7可以提供適當的間隙。凸面6及凹面7沿著螺絲起子頭本體1的旋轉軸16分佈(也就是沿著螺絲起子頭本體1長度的方向分佈),而使得類球狀構造終結於螺絲起子頭本體1的一端。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凸面6的曲率、高度、及長度分別相同於凹面7的曲率、高度、及長度。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結合穴8延伸於凸面6及凹面7的整個長度。於是,無論承窩扣件及螺絲起子頭本體1之間的角度如何,額外的夾持點或夾持齒會在螺絲起子頭本體1上面產生。
請參照圖10。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本發明被製造成能夠防拆的螺絲起子頭。在此一實施例,本發明用包含一個鎖銷安全孔23;鎖銷安全孔23與一個獨特的承窩扣件上面的插銷的形狀互補,並且能夠與這個插銷互鎖。根據本實施例,一系列的獨特承窩扣件及獨特螺絲起子頭就可以被製造、使用、及販賣。這種互鎖的設計是為了安全的理由,可以防止未經授權的人去使用或操作某些承窩扣件。鎖銷安全孔23同心地位於螺絲起子頭本體1的旋轉軸16上。更者,鎖銷安全孔23從第一基面14延伸進入螺絲起子頭本體1。鎖銷安全孔23的尺寸、深度、及剖面形狀可以改變以配合使用者的需要或規格。
請參照圖11。在某些實施例,本發明更包含一些附加的特徵,以幫助使用者引導螺絲起子本體1進入承窩扣件。在一實施例,本發明更包含一個側緣25;複數個側壁2的中的每一個及第一基面14之間的材料被去角而形成側緣25。側緣25可以幫助使用者將螺絲起子頭本體1鎖入承窩扣件。請參照圖12。在 一實施例,本發明以另外一種設計實現。在此一實施例,螺絲起子頭本體1從第二基面15向第一基面14逐漸變細。逐漸變細的程度可以視乎使用者的需要而改變。請參照圖22。本發明是一個從第二基面15向第一基面14逐漸變細的螺絲起子頭本體,其包含:至少一個平面側壁37,其中平面側壁37鄰近於至少一個逐漸變細的特定側壁36。換言之,至少一個特定側壁36及至少一個平面側壁37並沒有垂直於第一基面14,如圖22所示。在使用中,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較有利於槓桿作用及對機械磨耗的抵抗力。為達成此一目的,至少一個結合穴8及至少一個特定側壁36的第一側緣3相隔一個第一距離21,如圖22所示。於是,一個夾持點就由至少一個結合穴8及一個側面5產生。至少一個特定側壁36的側面5的第一部分33沿著第一距離21分佈。於是,第一距離21涵蓋第一部分33的區段。至少一個結合穴8的寬度35平行於側面5。這樣的設計讓寬度35平行於第一距離21。寬度35可以大於第一距離21。如此,可以確保至少一個結合穴8涵蓋側面5的有效面積的一個明顯的部分。
在本發明,第一部分33可以具有各種不同的形狀,以便在各種應力及使用狀況能夠有最佳的表現。為了確保至少一個結合穴8能夠具有適當的形狀,第一部分33的形狀可以選自一個群組,該群組包含:直線、凹入線、及凸出線,如圖14至圖17所示。任何選用的形狀都能夠在使用時提供最佳的支持,並改進本發明的耐用程度。
本發明更可以從一個較為複雜形狀或設計的側面5得利。為達此目的,側面5更可包含:一個第二部分34,如圖22所示。第二部分34是側面5的一個區域,沿著一個第二距離22分佈,使得第二部分34鄰近於一個第二側緣4。至少一個結合穴8及至少一個特定側壁36的第二側緣4相隔一個第二距離22。第二距 離22代表一個相對於第一距離21空間,此一個空間介於至少一個結合穴8及第二側緣4之間。至少一個特定側壁36的側面5的第二部分34沿著第二距離22分佈。於是,第二距離22涵蓋第二部分34的區段。第二部分34的形狀可以選自一個群組,該群組包含:直線、凹入線、及凸出線。於是,第二部分34讓本發明可以最佳地適應潛在的機械疲勞。更且,至少一個結合穴8在垂直於旋轉軸的方向逐漸變細,並且從鄰近於第一距離21或第二距離22的一個位置朝向一個側緣。這樣的設計讓本發明在旋轉時可以最佳地施加力量。第一距離21可以等於或不等於第二距離22。平面側壁37的寬度距離可以小於、等於、或大於特定側壁36的寬度距離。第一部分33的寬度及第二部分34的寬度從第一基面14逐漸向第二基面15變小。請再參照圖22。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較為優選的是:結合穴8的整體截面9是一個半圓形的剖面。再者,此一半圓形的剖面,從垂直於第一側緣3及第二側緣4連線的方向,向內凹陷。此一半圓形的剖面,可以確保:螺絲起子頭本體1上沒有或者很少有高應力點。因此,就提高了工具的整體壽命。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至少一個特定側壁36的側面5的以一個鈍角連接於至少一個平面側壁37的的側面5。附裝本體19讓本發明可以附裝於一個外部扭力工具,藉此扭力可以經由螺絲起子頭本體1施加於承窩扣件。附裝本體19沿著螺絲起子頭本體1的一個旋轉軸16分佈,並且圍繞旋轉軸16,而且它的中心位於旋轉軸16上。所以,附裝本體19的旋轉軸與螺絲起子頭本體1的旋轉軸16重疊。更且,附裝本體19連接於第二基面15。
在許多狀況,使用者可能會希望從不同的角度施加扭力於一個外部螺絲。為達此目的,至少一個特定側壁36的側面5的第二部分34以某一個角度相對於至少一個特定側壁36的側面5的第一部分33,如圖22所示。這個設計,讓 外部螺絲上面其它形狀的孔,也可以準確地被本發明填滿。這個設計也是在本發明的範圍之內。
在其它實施例,本發明可以以一個用來鎖緊或鬆弛螺栓或其他類似扣件的承窩的形式來實施。為達此目的,螺絲起子頭本體1是以一個洞穴穿入一個圓柱體的形式來實施,就像傳統的承窩設計。
本發明已藉由實施例說明於上,然而應當理解的是:該些實施例行僅係用於例示本發明,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之範圍。任何不偏離本發明之精神的修改或變化仍將包括於本發明的範圍之內。
1:螺絲起子頭本體
2:側壁
3:第一側緣
4:第二側緣
5:側面
8:結合穴
14:第一基面
15:第二基面
16:旋轉軸
19:附裝本體
26:第一基底表面

Claims (10)

  1. 一種進階抓持裝置,其包含:
    至少一個螺絲起子頭本體,及
    一個附裝本體,其中:
    該至少一個螺絲起子頭本體更包含:複數個側壁、至少一個平坦側壁、一個第一基面、一個第二基面、及至少一個結合穴;
    該複數個側壁更包含:一個第一側緣、一個第二側緣、及一個側面;
    該複數個側壁徑向地環繞該至少一個螺絲起子頭本體的一條旋轉軸;
    該第一側緣和該第二側緣隔著該側面彼此相對;
    該第一側緣及該第二側緣為有角度的側緣;
    該至少一個結合穴垂直凹陷入該複數個側壁的至少一個特定側壁的該側面;
    該至少一個平坦側壁鄰接於該至少一個特定側壁;
    該至少一個結合穴在該至少一個螺絲起子頭本體上自該第一基面朝著該第二基面延伸;
    該結合穴的一個整體截面平行於該第一基面及該第二基面;
    該附裝本體連接於該第二基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進階抓持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個螺絲起子頭本體從該第一基面向該第二基面逐漸變細。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進階抓持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個螺絲起子頭本體從該第二基面向該第一基面逐漸變細。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進階抓持裝置,其中:
    該至少一個結合穴及該至少一個特定側壁的該第一側緣相隔一個第一距離;
    該至少一個特定側壁的該側面的一個第一部分沿著該第一距離分佈;
    該第一部分的形狀可以選自一個群組,其包含:直線、凹線、及凸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進階抓持裝置,其中:
    該至少一個結合穴及該至少一個特定側壁的該第二側緣相隔一個第二距離;
    該至少一個特定側壁的該側面的一個第二部分沿著該第二距離分佈;
    該第二部分的形狀可以選自一個群組,其包含:直線、凹線及凸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進階抓持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個特定側壁的該側面的一個第二部分以某一個角度相對於該至少一個特定側壁的該側面的一個第一部分。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進階抓持裝置,其中:
    該至少一個結合穴及該至少一個特定側壁的該第一側緣相隔一個第一距離;
    該至少一個結合穴及該至少一個特定側壁的該第二側緣相隔一個第二距離;
    該第一距離等於該第二距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進階抓持裝置,其中:
    該至少一個起子頭本體更包含:複數個間歇式側壁;
    該複數個間歇式側壁放射狀地環繞該旋轉軸;
    該複數個間歇式側壁穿插於該複數個側壁之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進階抓持裝置,其中在該複數個側壁的中的每一個及該第一基面之間的一個側緣被去角。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進階抓持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個結合穴從該第一基面向該第二基面逐漸變細。
TW111134365A 2021-10-20 2022-09-12 進階抓持裝置 TW2023173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506,590 2021-10-20
US17/506,590 US11602828B2 (en) 2019-07-30 2021-10-20 Multi-grip screw apparatu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7330A true TW202317330A (zh) 2023-05-01

Family

ID=86059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4365A TW202317330A (zh) 2021-10-20 2022-09-12 進階抓持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A (1) CA3235584A1 (zh)
TW (1) TW202317330A (zh)
WO (1) WO202306921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8049A (en) * 1996-12-31 1999-02-09 Kanwal; Manmohan S. Screw and driver system
US7325470B2 (en) * 2005-06-16 2008-02-05 Orthohelix Surgical Designs, Inc. Self-centering screw and retaining screw driver for use in surgery
AU2012298762A1 (en) * 2011-08-25 2014-03-13 Infastech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Pte. Ltd. Tapered lobular driver and fastener
US20130263706A1 (en) * 2012-04-04 2013-10-10 Jacob S. Safar Multi form screw driver and screw driver bit
US11413730B2 (en) * 2019-03-19 2022-08-16 BGD Unlimted, LLC Anti-slip hex lobular b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235584A1 (en) 2023-04-27
WO2023069216A1 (en) 2023-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3302B (zh) 多夹持点套筒起子头
US10967488B2 (en) Advanced holding apparatus
CN114126806B (zh) 进阶抓持装置
TWI773735B (zh) 多向驅動頭
CN113316498B (zh) 防滑扣件移除工具
TW202128361A (zh) 進階抓持裝置
US20210220977A1 (en) Advanced Holding Apparatus
US11602828B2 (en) Multi-grip screw apparatus
US20220281085A1 (en) Multi-Directional Driver Bit
US11701757B2 (en) Anti-slip fastener remover tool
TW201829135A (zh) 球形防滑之工具頭
TWI750719B (zh) 多夾持點套筒起子頭
US11396089B2 (en) Anti-slip fastener remover tool
TW202317330A (zh) 進階抓持裝置
TWI805845B (zh) 防滑扣件移除工具
TWI834712B (zh) 進階抓持裝置
US20230182274A1 (en) Advanced Holding Apparatus
US20240009815A1 (en) Advanced Holding Apparatus
AU2022373184B2 (en) Advanced holding apparatus
US20230321801A1 (en) Anti-slip Fastener Remover Tool
WO2023230168A1 (en) Multi-directional driver bit
WO2024025685A1 (en) Anti-slip fastener remover tool
WO2022220850A1 (en) Anti-slip fastener remover 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