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4612A - 管理傳入要求及資料包指定的電腦實行系統及電腦實行方法、以及產生任務的電腦實行系統 - Google Patents

管理傳入要求及資料包指定的電腦實行系統及電腦實行方法、以及產生任務的電腦實行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4612A
TW202314612A TW111146846A TW111146846A TW202314612A TW 202314612 A TW202314612 A TW 202314612A TW 111146846 A TW111146846 A TW 111146846A TW 111146846 A TW111146846 A TW 111146846A TW 202314612 A TW202314612 A TW 20231461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quest
specified
computer
requests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6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相熙
朴星珍
宋銘洙
鄭世煥
吳政錫
林相鎬
白蓮喜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韓領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韓領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韓領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4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461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4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measures in reaction to resource unavailability
    • H04L47/746Reaction triggered by a failu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3Workflow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2Special goods or special handling procedures, e.g. handling of hazardous or fragile good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電腦實行系統及方法,經組態以:基於資料元素的組合來產生多個資料包;將多個資料包添加至資料包池,資料包池經組態以儲存用於指定的可用資料包;自與管理伺服器通信的使用者裝置接收指定要求;將指定要求添加至經組態以對多個指定要求進行排隊的要求池,其中產生多個資料包及接收指定要求非同步地發生;自資料包池檢索一或多個資料包的第一群組;自要求池檢索一或多個指定要求的第二群組;將第一群組的一或多個資料包指定給第二群組的一或多個指定要求;以及將一或多個指定要求與所指定的資料包一起傳輸至對應使用者裝置。

Description

管理傳入要求及資料包指定的電腦實行系統及電腦實行方法、以及產生任務的電腦實行系統
本揭露大體上是關於解決由多重使用者要求引起的網路塞車的電腦化方法及系統。特定言之,本揭露的實施例是關於在多重要求超出系統的能力時池化多重使用者要求代替線性地處理其的發明性及非習知系統。
隨著資訊技術發展及更多活動利用由電腦系統實現的自動化、效率以及準確度,存在能夠處理較大數目個傳入詢問的電腦系統的發展中需要。舉例而言,風行線上遊戲的遊戲伺服器可需要同時處置來自數十萬使用者的資料要求。作為另一實例,在業務操作設定中,勞動管理伺服器可需要同時處置來自數百個使用者的任務要求。不可處理足夠要求以滿足傳入需求水平的伺服器可變成減緩整個操作的瓶頸。
當存在需求的突然激增時,諸如風行線上遊戲的創辦日或倉庫的假期季節,此問題變得甚至更嚴重。伺服器在到達其能力之後可能開始拒絕或延遲傳入要求,此時已拒絕要求的使用者必須再次嘗試。藉由使用者重試及等待伺服器處理要求而共同消耗的時間可快速總計為生產力的主要損失。
此外,當伺服器可用以處理更多要求時,常常不能量規使用者,且每一使用者在中斷的任意時段之後結束重試,其對於減小至伺服器的要求的流入為無效的。濫發要求(亦即在快速演替中重試)進一步加重狀況,此是由於其擴大伺服器思考其必須處理的要求的數目,從而對每個人引起更多延遲及拒絕。
此等由壓倒性數目個並行要求引起的問題引起網路塞車從而導致服務的經降低品質、生產力的損失以及潛在伺服器崩潰。
直接解決方案可增加伺服器的數目以提高處理能力。然而,此解決方案將產生用於額外伺服器的安裝及操作成本且引入額外故障點。另一共用解決方案可實行佇列,其中傳入要求可等待直至釋放伺服器的處理能力為止。然而,此亦為不充分的,由於其不改變伺服器處理個別要求的速度。使用者必須仍然無限等待直至伺服器可處理其要求為止。
因此,存在可有效地管理傳入要求的解決方案的需要,即使所述要求壓倒處理能力。
本揭露的一個態樣針對一種管理傳入要求及資料包指定的電腦實行系統。系統可包括:記憶體,儲存指令;以及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執行指令。指令可包括:基於資料元素的組合來產生多個資料包;將多個資料包添加至資料包池,所述資料包池經組態以儲存用於指定的可用資料包;自與管理伺服器通信的使用者裝置接收指定要求;將指定要求添加至經組態以對多個指定要求進行排隊的要求池,其中產生多個資料包且接收指定要求非同步地發生;自資料包池檢索一或多個資料包的第一群組;自要求池檢索一或多個指定要求的第二群組;將第一群組的一或多個資料包指定給第二群組的一或多個指定要求;以及將一或多個指定要求與所指定的資料包一起傳輸至對應使用者裝置。
本揭露的又一態樣針對一種管理傳入要求及資料包指定的電腦實行方法。方法可包括:基於資料元素的組合來產生多個資料包;將多個資料包添加至資料包池,所述資料包池經組態以儲存用於指定的可用資料包;自與管理伺服器通信的使用者裝置接收指定要求;將指定要求添加至經組態以對多個指定要求進行排隊的要求池,其中產生多個資料包及接收指定要求非同步地發生;自資料包池檢索一或多個資料包的第一群組;自要求池檢索一或多個指定要求的第二群組;將第一群組的一或多個資料包指定給第二群組的一或多個指定要求;以及將一或多個指定要求與所指定的資料包一起傳輸至對應使用者裝置。
再另外,本揭露的另一態樣針對一種回應於使用者要求而產生任務的電腦實行系統。系統可包括:記憶體,儲存指令;以及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執行指令。指令可包括:基於累積的客戶訂單來產生多個批次工作,將引用多個批次工作的多個批次指標添加至第一佇列;自多個使用者裝置接收多個批次要求;將多個批次要求添加至第二佇列;自第一佇列檢索批次指標的第一群組且自第二佇列檢索批次要求的第二群組;使第一群組的個別批次指標與第二群組的個別批次要求相關聯;以及將與一或多個批次指標相關聯的個別批次要求傳輸至各別使用者裝置,其中各別使用者裝置經組態以檢索由一或多個批次指標引用的一或多個批次工作。
本文亦論述其他系統、方法以及電腦可讀媒體。
以下詳細描述參考隨附圖式。只要可能,即在圖式及以下描述中使用相同附圖標號來指代相同或類似部分。儘管本文中描述若干說明性實施例,但修改、調適以及其他實施方案是可能的。舉例而言,可對圖式中所示出的組件及步驟做出替代、添加或修改,且可藉由取代、重新排序、移除步驟或將步驟添加至所揭露方法來修改本文中所描述的示出性方法。因此,以下詳細描述不限於所揭露實施例及實例。實情為,本發明的正確範疇由隨附申請專利範圍界定。
本揭露的實施例針對經組態以用於池化多重使用者要求的系統及方法,即使在要求大於處理能力時。所揭露實施例可實行於有被大量傳入要求淹沒的風險下的任何系統上。
參考圖1A,示出包括用於允許運送、運輸以及物流操作的通信的電腦化系統的系統的例示性實施例的示意性方塊圖100。如圖1A中所示出,系統100可包含各種系統,所述系統中的每一者可經由一或多個網路彼此連接。系統亦可經由直接連接(例如,使用電纜)彼此連接。所描繪系統包含運送授權技術(shipment authority technology;SAT)系統101、外部前端系統103、內部前端系統105、運輸系統107、行動裝置107A、行動裝置107B以及行動裝置107C、賣方入口網站109、運送及訂單追蹤(shipment and order tracking;SOT)系統111、履行最佳化(fulfillment optimization;FO)系統113、履行通信報閘道(fulfillment messaging gateway;FMG)115、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系統117、倉庫管理系統119、行動裝置119A、行動裝置119B以及行動裝置119C(描繪為位於履行中心(fulfillment center;FC)200的內部)、第3方履行系統121A、第3方履行系統121B以及第3方履行系統121C、履行中心授權系統(fulfillment center authorization;FC Auth)123以及勞動管理系統(labor management system;LMS)125。
在一些實施例中,SAT系統101可實施為監視訂單狀態及配送狀態的電腦系統。舉例而言,SAT系統101可判定訂單是否超過其承諾遞送日期(Promised Delivery Date;PDD),且可採取適當的動作,包含發起新訂單、對非遞送訂單中的物件進行重新運送、取消未遞送訂單、發起與訂購客戶的連絡,或類似者。SAT系統101亦可監視其他資料,包含輸出(諸如在特定時間段期間運送的包裹的數目)及輸入(諸如接收到的用於運送的空紙板盒的數目)。SAT系統101亦可充當系統100中的不同裝置之間的閘道,從而(例如,使用儲存及轉發或其他技術)實現諸如外部前端系統103及FO系統113的裝置之間的通信。
在一些實施例中,外部前端系統103可實行為使得外部使用者能夠與系統100中的一或多個系統交互的電腦系統。舉例而言,在系統100使得系統的呈現能夠允許使用者針對物件下訂單的實施例中,外部前端系統103可實行為接收搜尋請求、呈現物件頁以及索求支付資訊的網頁伺服器。舉例而言,外部前端系統103可實行為電腦或電腦運行軟體,諸如阿帕奇(Apache)HTTP伺服器、微軟網際網路資訊服務(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IIS)、NGINX或類似者。在其他實施例中,外部前端系統103可運行經設計以接收及處理來自外部裝置(例如,行動裝置102A或電腦102B)的要求、基於彼等請求自資料庫及其他資料儲存庫獲取資訊,以及基於所獲取的資訊來將回應提供至接收到的要求的定製網頁伺服器軟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外部前端系統103可包含網頁快取系統、資料庫、搜尋系統或支付系統中的一或多者。在一個態樣中,外部前端系統103可包括此等系統中的一或多者,而在另一態樣中,外部前端系統103可包括連接至此等系統中的一或多者的介面(例如,伺服器至伺服器、資料庫至資料庫,或其他網路連接)。
藉由圖1B、圖1C、圖1D以及圖1E所示出的例示性步驟集合將有助於描述外部前端系統103的一些操作。外部前端系統103可自系統100中的系統或裝置接收資訊以供呈現及/或顯示。舉例而言,外部前端系統103可代管或提供一或多個網頁,包含搜尋結果頁(SRP)(例如,圖1B)、單一詳情頁(SDP)(例如,圖1C)、購物車頁(例如,圖1D),或訂單頁(例如,圖1E)。(例如,使用行動裝置102A或電腦102B的)使用者裝置可導航至外部前端系統103且藉由將資訊輸入至搜尋方塊中來請求搜尋。外部前端系統103可向系統100中的一或多個系統請求資訊。舉例而言,外部前端系統103可向FO系統113請求滿足搜尋請求的資訊。外部前端系統103亦可(自FO系統113)請求及接收包含於搜尋結果中的每一產品的承諾遞送日期或「PDD」。在一些實施例中,PDD可表示在特定時間段內(例如,在一天結束(下午11:59)前)訂購的情況下對含有產品的包裹將何時到達使用者的所要位置或承諾將產品遞送至使用者的所要位置處的日期的估計。(PDD在下文相對於FO系統113進一步論述。)
外部前端系統103可基於資訊來準備SRP(例如,圖1B)。SRP可包含滿足搜尋請求的資訊。舉例而言,此可包含滿足搜尋要求的產品的圖像。SRP亦可包含每一產品的各別價格,或與每一產品的增強遞送選項、PDD、重量、大小、報價、折扣或類似者相關的資訊。外部前端系統103可(例如,經由網路)將SRP發送至請求使用者裝置。
使用者裝置可接著例如藉由點選或輕觸使用者介面或使用另一輸入裝置自SRP選擇產品,以選擇表示於SRP上的產品。使用者裝置可製訂對關於所選產品的資訊的要求且將其發送至外部前端系統103。作為回應,外部前端系統103可要求與所選產品相關的資訊。舉例而言,資訊可包含除針對各別SRP上的產品呈現的資訊以外的額外資訊。此可包含例如保存期限、原產國、重量、大小、包裹中的物件的數目、處置說明,或關於產品的其他資訊。資訊亦可包含類似產品的推薦(基於例如巨量資料及/或對購買此產品及至少一個其他產品的客戶的機器學習分析)、頻繁詢問的問題的答案、來自客戶的評論、製造商資訊、圖像或類似者。
外部前端系統103可基於接收到的產品資訊來準備SDP(單一詳情頁)(例如,圖1C)。SDP亦可包含其他交互式元素,諸如「現在購買」按鈕、「添加至購物車」按鈕、數量欄、物件的圖像或類似者。SDP可更包含提供產品的賣方的列表。可基於每一賣方提供的價格來對列表進行排序,使得可在頂部處列出提供以最低價格出售產品的賣方。亦可基於賣方排名來對列表進行排序,使得可在頂部處列出排名最高的賣方。可基於多重因素來製訂賣方排名,所述因素包含例如賣方的符合承諾PDD的過去的追蹤記錄。外部前端系統103可(例如,經由網路)將SDP遞送至請求使用者裝置。
請求使用者裝置可接收列出產品資訊的SDP。在接收到SDP後,使用者裝置可接著與SDP交互。舉例而言,請求使用者裝置的使用者可點選或以其他方式與SDP上的「放在購物車中」按鈕交互。此將產品添加至與使用者相關的購物車。使用者裝置可將把產品添加至購物車的此要求傳輸至外部前端系統103。
外部前端系統103可產生購物車頁(例如,圖1D)。在一些實施例中,購物車頁列出使用者已添加至虛擬「購物車」的產品。使用者裝置可藉由在SRP、SDP或其他頁上的圖標上點選或以其他方式與所述圖標交互來請求購物車頁。在一些實施例中,購物車頁可列出使用者已添加至購物車的所有產品,以及關於購物車中的產品的資訊(諸如每一產品的數量、每一產品每物件的價格、每一產品基於相關聯數量的價格)、關於PDD、遞送方法、運送成本的資訊、用於修改購物車中的產品(例如,刪除或修改數量)的使用者介面元素、用於訂購其他產品或設置產品的定期遞送的選項、用於設置利息支付的選項、用於前進至購買的使用者介面元素,或類似者。使用者裝置處的使用者可在使用者介面元素(例如,寫著「現在購買」的按鈕)上點選或以其他方式與所述使用者介面元素互動,以發起對購物車中的產品的購買。在如此做後,使用者裝置可將發起購買的此要求傳輸至外部前端系統103。
外部前端系統103可回應於接收到發起購買的要求而產生訂單頁(例如,圖1E)。在一些實施例中,訂單頁重新列出來自購物車的物件且要求支付及運送資訊的輸入。舉例而言,訂單頁可包含請求關於購物車中的物件的購買者的資訊(例如,姓名、地址、電子郵件地址、電話號碼)、關於接收者的資訊(例如,姓名、地址、電話號碼、遞送資訊)、運送資訊(例如,遞送及/或揀貨的速度/方法)、支付資訊(例如,信用卡、銀行轉賬、支票、儲存的積分)的部分,請求現金收據(例如,出於稅務目的)的使用者介面元素,或類似者。外部前端系統103可將訂單頁面發送至使用者裝置。
使用者裝置可輸入關於訂單頁的資訊,且點選或以其他方式與將資訊發送至外部前端系統103的使用者介面元素交互。自此處,外部前端系統103可將資訊發送至系統100中的不同系統,以使得能夠創建及處理具有購物車中的產品的新訂單。
在一些實施例中,外部前端系統103可進一步經組態以使得賣方能夠傳輸及接收與訂單有關的資訊。
在一些實施例中,內部前端系統105可實行為使得內部使用者(例如,擁有、操作或租用系統100的組織的雇員)能夠與系統100中的一或多個系統交互的電腦系統。舉例而言,在系統100使得系統的呈現能夠允許使用者針對物件下訂單的實施例中,內部前端系統105可實行為使得內部使用者能夠查看關於訂單的診斷及統計資訊、修改物件資訊或審查與訂單相關的統計的網頁伺服器。舉例而言,內部前端系統105可實行為電腦或電腦運行軟體,諸如阿帕奇HTTP伺服器、微軟網際網路資訊服務(IIS)、NGINX或類似者。在其他實施例中,內部前端系統105可運行經設計以接收及處理來自系統100中所描繪的系統或裝置(以及未描繪的其他裝置)的要求、基於彼等要求自資料庫及其他資料儲存庫獲取資訊,以及基於所獲取的資訊來將回應提供至接收到的要求的定製網頁伺服器軟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內部前端系統105可包含網頁快取系統、資料庫、搜尋系統、支付系統、分析系統、訂單監視系統或類似者中的一或多者。在一個態樣中,內部前端系統105可包括此等系統中的一或多者,而在另一態樣中,內部前端系統105可包括連接至此等系統中的一或多者的介面(例如,伺服器至伺服器、資料庫至資料庫,或其他網路連接)。
在一些實施例中,運輸系統107可實行為實現系統100中的系統或裝置與行動裝置107A至行動裝置107C之間的通信的電腦系統。在一些實施例中,運輸系統107可自一或多個行動裝置107A至行動裝置107C(例如,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PDA,或類似者)接收資訊。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行動裝置107A至行動裝置107C可包括由遞送工作者操作的裝置。遞送工作者(其可為永久雇員、暫時雇員或輪班雇員)可利用行動裝置107A至行動裝置107C來實現對含有由使用者訂購的產品的包裹的遞送。舉例而言,為遞送包裹,遞送工作者可在行動裝置上接收指示遞送哪一包裹及將所述包裹遞送至何處的通知。在到達遞送位置後,遞送工作者可(例如,在卡車的後部中或在包裹的條板箱中)定位包裹、使用行動裝置掃描或以其他方式擷取與包裹上的識別符(例如,條碼、影像、文字串、RFID標籤,或類似者)相關聯的資料,且遞送包裹(例如,藉由將其留在前門處、將其留給警衛、將其交給接收者,或類似者)。在一些實施例中,遞送工作者可使用行動裝置擷取包裹的相片及/或可獲得簽名。行動裝置可將資訊發送至運輸系統107,所述資訊包含關於遞送的資訊,包含例如時間、日期、GPS地點、相片、與遞送工作者相關聯的識別符、與行動裝置相關聯的識別符,或類似者。運輸系統107可在資料庫(未描繪)中儲存此資訊以用於由系統100中的其他系統訪問。在一些實施例中,運輸系統107可使用此資訊來準備追蹤資料且將所述追蹤資料發送至其他系統,從而指示特定包裹的位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某些使用者可使用一個種類的行動裝置(例如,永久工作者可使用具有定製硬體(諸如條碼掃描器、尖筆以及其他裝置)的專用PDA),而其他使用者可使用其他類型的行動裝置(例如,暫時工作者或輪班工作者可利用現成的行動電話及/或智慧型手機)。
在一些實施例中,運輸系統107可使使用者與每一裝置相關聯。舉例而言,運輸系統107可儲存使用者(由例如使用者識別符、雇員識別符或電話號碼表示)與行動裝置(由例如國際行動設備身分(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國際行動訂用識別符(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ption Identifier;IMSI)、電話號碼、通用唯一識別符(Universal Unique Identifier;UUID)或全球唯一識別符(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GUID)表示)之間的關聯。運輸系統107可結合在遞送時接收到的資料使用此關聯以分析儲存於資料庫中的資料,以便尤其判定工作者的位置、工作者的效率或工作者的速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賣方入口網站109可實行為使得賣方或其他外部實體能夠與系統100中的一或多個系統電子式通信的電腦系統。舉例而言,賣方可利用電腦系統(未描繪)來上載或提供賣方希望經由使用賣方入口網站109的系統100來出售的產品的產品資訊、訂單資訊、聯絡資訊或類似者。
在一些實施例中,運送及訂單追蹤系統111可實行為接收、儲存以及轉送關於含有由客戶(例如,由使用裝置102A至裝置102B的使用者)訂購的產品的包裹的位置的資訊的電腦系統。在一些實施例中,運送及訂單追蹤系統111可要求或儲存來自由遞送含有由客戶訂購的產品的包裹的運送公司操作的網頁伺服器(未描繪)的資訊。
在一些實施例中,運送及訂單追蹤系統111可要求及儲存來自系統100中所描繪的系統的資訊。舉例而言,運送及訂單追蹤系統111可要求來自運輸系統107的資訊。如上文所論述,運輸系統107可自與使用者(例如,遞送工作者)中的一或多個或車輛(例如,遞送卡車)相關聯的一或多個行動裝置107A至行動裝置107C(例如,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PDA或類似者)接收資訊。在一些實施例中,運送及訂單追蹤系統111亦可向倉庫管理系統(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WMS)119要求資訊以判定個別產品在履行中心(例如,履行中心200)內部的位置。運送及訂單追蹤系統111可向運輸系統107或WMS 119中的一或多者請求資料,在請求後處理所述資料,且將所述資料呈現給裝置(例如,使用者裝置102A及使用者裝置102B)。
在一些實施例中,履行最佳化(FO)系統113可實行為儲存來自其他系統(例如,外部前端系統103及/或運送及訂單追蹤系統111)的客戶訂單的資訊的電腦系統。FO系統113亦可儲存描述特定物件保存或儲存於何處的資訊。舉例而言,某些物件可能僅儲存於一個履行中心中,而某些其他物件可能儲存於多重履行中心中。在再其他實施例中,某些履行中心可經設計以僅儲存特定物件集合(例如,新鮮生產或冷凍產品)。FO系統113儲存此資訊以及相關聯資訊(例如,數量、大小、接收日期、過期日期等)。
FO系統113亦可計算每一產品的對應承諾遞送日期(promised delivery date;PDD)。在一些實施例中,PDD可基於一或多個因素。舉例而言,FO系統113可基於下述者來計算產品的PDD:對產品的過去需求(例如,在一段時間期間訂購了多少次所述產品)、對產品的預期需求(例如,預測在即將到來的一段時間期間多少顧客將訂購所述產品)、指示在一段時間期間訂購了多少產品的全網路過去需求、指示預期在即將到來的一段時間期間將訂購多少產品的全網路預期需求、儲存於每一履行中心200中的產品的一或多個計數、哪一履行中心儲存每一產品、產品的預期或當前訂單或類似者。
在一些實施例中,FO系統113可定期(例如,每小時)判定每一產品的PDD且將其儲存於資料庫中以供檢索或發送至其他系統(例如,外部前端系統103、SAT系統101、運送及訂單追蹤系統111)。在其他實施例中,FO系統113可自一或多個系統(例如,外部前端系統103、SAT系統101、運送及訂單追蹤系統111)接收電子請求且按需求計算PDD。
在一些實施例中,履行通信報閘道(FMG)115可實行為自系統100中的一或多個系統(諸如FO系統113)接收呈一種格式或協定的請求或回應、將其轉化為另一格式或協定且將其以轉換後的格式或協定轉發至其他系統(諸如WMS 119或第三方履行系統121A、第三方履行系統121B或第三方履行系統121C)且反之亦然的電腦系統。
在一些實施例中,供應鏈管理(SCM)系統117可實行為進行預測功能的電腦系統。舉例而言,SCM系統117可基於例如基於下述者來預測對特定產品的需求水平:對產品的過去需求、對產品的預期需求、全網路過去需求、全網路預期需求、儲存於每一履行中心200中的計數產品、每一產品的預期或當前訂單,或類似者。回應於此預測水平及所有履行中心中的每一產品的量,SCM系統117可產生一或多個購買訂單以購買及儲備足夠數量,以滿足對特定產品的預測需求。
在一些實施例中,倉庫管理系統(WMS)119可實行為監視工作流程的電腦系統。舉例而言,WMS 119可自個別裝置(例如,裝置107A至裝置107C或裝置119A至裝置119C)接收指示離散事件的事件資料。舉例而言,WMS 119可接收指示此等裝置中的一者的使用掃描包裹的事件資料。如下文相對於履行中心200及圖2所論述,在履行過程期間,可藉由特定階段處的機器(例如,自動式或手持式條碼掃描器、RFID讀取器、高速攝影機、諸如平板電腦119A、行動裝置/PDA 119B、電腦119C的裝置,或類似者)掃描或讀取包裹識別符(例如,條碼或RFID標籤資料)。WMS 119可將指示掃描或包裹識別符的讀取的每一事件以及包裹識別符、時間、日期、位置、使用者識別符或其他資訊儲存於對應資料庫(未描繪)中,且可將此資訊提供至其他系統(例如,運送及訂單追蹤系統111)。
在一些實施例中,WMS 119可儲存使一或多個裝置(例如,裝置107A至裝置107C或裝置119A至裝置119C)與一或多個使用者(所述一或多個使用者與系統100相關聯)相關聯的資訊。舉例而言,在一些情形下,使用者(諸如兼職雇員或全職雇員)可與行動裝置相關聯,此是由於使用者擁有行動裝置(例如,行動裝置為智慧型手機)。在其他情形下,使用者可與行動裝置相關聯,此是由於使用者暫時保管行動裝置(例如,使用者在一天開始時拿到行動裝置,將在一天期間使用所述行動裝置,且將在一天結束時退還所述行動裝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WMS 119可維護與系統100相關聯的每一使用者的工作日志。舉例而言,WMS 119可儲存與每一雇員相關聯的資訊,包含任何指定的過程(例如,自卡車卸載、自揀貨區揀取物件、合流牆(rebin wall)工作、包裝物件)、使用者識別符、位置(例如,履行中心200中的樓層或區)、藉由雇員經由系統移動的單位數目(例如,所揀取物件的數目、所包裝物件的數目)、與裝置(例如,裝置119A至裝置119C)相關聯的識別符,或類似者。在一些實施例中,WMS 119可自計時系統接收登記及登出資訊,所述計時系統諸如在裝置119A至裝置119C上操作的計時系統。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3方履行(3rd party fulfillment;3PL)系統121A至第3方履行系統121C表示與物流及產品的第三方提供商相關聯的電腦系統。舉例而言,儘管一些產品儲存於履行中心200(如下文相對於圖2所論述)中,但其他產品可儲存於場外、可按需求生產,或可以其他方式不可用於儲存於履行中心200中。3PL系統121A至3PL系統121C可經組態以(例如,經由FMG 115)自FO系統113接收訂單,且可直接為客戶提供產品及/或服務(例如,遞送或安裝)。在一些實施例中,3PL系統121A至3PL系統121C中的一或多者可為系統100的部分,而在其他實施例中,3PL系統121A至3PL系統121C中的一或多者可在系統100外部(例如,由第三方提供商擁有或操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履行中心Auth系統(FC Auth)123可實行為具有各種功能的電腦系統。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FC Auth 123可充當系統100中的一或多個其他系統的單一簽入(single-sign on;SSO)服務。舉例而言,FC Auth 123可使得使用者能夠經由內部前端系統105登入、判定使用者具有訪問運送及訂單跟蹤系統111處的資源的類似特權,且使得使用者能夠在不需要第二次登入過程的情況下取得彼等特權。在其他實施例中,FC Auth 123可使得使用者(例如,雇員)能夠使自身與特定任務相關聯。舉例而言,一些雇員可能不具有電子裝置(諸如裝置119A至裝置119C),且實際上可能在一天的過程期間在履行中心200內自任務至任務以及自區至區移動。FC Auth 123可經組態以使得彼等雇員能夠在一天的不同時間處指示其正進行何任務以及其位於何區。
在一些實施例中,勞動管理系統(LMS)125可實行為儲存雇員(包含全職雇員及兼職雇員)的出勤及超時資訊的電腦系統。舉例而言,LMS 125可自FC Auth 123、WMA 119、裝置119A至裝置119C、運輸系統107及/或裝置107A至裝置107C接收資訊。
圖1A中所描繪的特定組態僅為實例。舉例而言,儘管圖1A描繪連接至FO系統113的FC Auth系統123,但並非所有實施例均要求此特定組態。實際上,在一些實施例中,系統100中的系統可經由一或多個公用或私用網路彼此連接,所述網路包含網際網路、企業內部網路、廣域網路(Wide-Area Network;WAN)、都會區域網路(Metropolitan-Area Network;MAN)、順應IEEE 802.11a/b/g/n標準的無線網路、租用線或類似者。在一些實施例中,系統100中的系統中的一或多者可實行為在資料中心、伺服器群或類似者處實行的一或多個虛擬伺服器。
圖2描繪履行中心200。履行中心200為儲存用於在訂購時運送至客戶的物件的實體位置的實例。可將履行中心(FC)200劃分成多重區,所述區中的每一者描繪於圖2中。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認為此等「區」為接收物件、儲存物件、檢索物件以及運送物件的過程的不同階段之間的虛擬劃分。因此,儘管在圖2中描繪「區」,但其他區劃分為可能的,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可省略、複製或修改圖2中的區。
入站區203表示FC 200的自希望使用系統100(圖1A)出售產品的賣方接收到物件的區域。舉例而言,賣方可使用卡車201來遞送物件202A及物件202B。物件202A可表示足夠大以佔據其自身運送托板的單一物件,而物件202B可表示在同一托板上堆疊在一起以節省空間的物件集合。
工作者將在入站區203中接收物件,且可使用電腦系統(未圖示)來視情況檢查物件的損壞及正確性。舉例而言,工作者可使用電腦系統來比較物件202A及物件202B的數量與物件的訂購數量。若數量不匹配,則工作者可拒絕物件202A或物件202B中的一或多者。若數量的確匹配,則工作者可(使用例如台車、手推平車、叉車或手動地)將彼等物件移動至緩衝區205。緩衝區205可為當前(例如由於揀貨區中存在足夠高數量的物件以滿足預測需求而)無需處於揀貨區中的所述物件的暫時儲存區域。在一些實施例中,叉車206操作以圍繞緩衝區205及在入站區203與卸貨(drop)區207之間移動物件。若(例如,由於預測需求而)需要揀貨區中的物件202A或物件202B,則叉車可將物件202A或物件202B移動至卸貨區207。
卸貨區207可為FC 200的在將物件移動至揀貨區209之前儲存所述物件的區域。指定給揀貨任務的工作者(「揀貨員」)可靠近揀貨區中的物件202A及物件202B,使用行動裝置(例如,裝置119B)來掃描揀貨區的條碼,且掃描與物件202A及物件202B相關聯的條碼。揀貨員可接著(例如,藉由將物件置放於推車上或攜帶所述物件)將所述物件取至揀貨區209。
揀貨區209可為FC 200的將物件208儲存於儲存單元210上的區域。在一些實施例中,儲存單元210可包括實體擱架、書架、盒、手提包、冰箱、冷凍機、冷儲存區或類似者中的一或多者。在一些實施例中,揀貨區209可組織成多重樓層。在一些實施例中,工作者或機器可以多重方式將物件移動至撿貨區209中,包含例如叉車、電梯、傳送帶、推車、手推平車、台車、自動化機器人或裝置,或手動地移動。舉例而言,揀貨員可在卸貨區207中將物件202A及物件202B置放於手推平車或推車上,且將物件202A及物件202B步移至揀貨區209。
揀貨員可接收將物件置放(或「堆裝」)在揀貨區209中的特定點(諸如儲存單元210上的特定空間)的指令。舉例而言,撿貨員可使用行動裝置(例如,裝置119B)來掃描物件202A。裝置可例如使用指示走道、貨架以及位置的系統來指示揀貨員應將物件202A堆裝於何處。裝置可接著提示揀貨員在將物件202A堆裝於所述位置之前掃描所述位置處的條碼。裝置可(例如,經由無線網路)將資料發送至諸如圖1A中的WMS 119的電腦系統,從而指示已由使用裝置119B的使用者將物件202A堆裝於所述位置處。
一旦使用者下訂單,揀貨員即可在裝置119B上接收自儲存單元210檢索一或多個物件208的指令。揀貨員可檢索物件208、掃描物件208上的條碼,且將所述物件208置放於運輸機構214上。儘管將運輸機構214表示為滑動件,但在一些實施例中,運輸機構可實行為傳送帶、電梯、推車、叉車、手推平車、台車、推車或類似者中的一或多者。物件208可接著抵達包裝區211。
包裝區211可為FC 200的自揀貨區209接收到物件且將所述物件包裝至盒或包中以用於最終運送至客戶的區域。在包裝區211中,指定給接收物件的工作者(「合流工作者」)將自揀貨區209接收物件208且判定所述物件對應於哪一訂單。舉例而言,合流工作者可使用諸如電腦119C的裝置來掃描物件208上的條碼。電腦119C可在視覺上指示物件208與哪一訂單相關聯。此可包含例如對應於訂單的牆216上的空間或「單元格」。一旦訂單完成(例如,由於單元格含有所述訂單的所有物件),合流工作者即可指示包裝工作者(或「包裝員」)訂單完成。包裝員可自單元格檢索物件且將所述物件置放於盒或包中以用於運送。包裝員可接著例如經由叉車、推車、台車、手推平車、傳送帶、手動地或以其他方式將盒或包發送至樞紐區(hub zone)213。
轉運區213可為FC 200的自包裝區211接收所有盒或包(「包裹」)的區域。樞紐區213中的工作者及/或機器可檢索包裹218且判定每一包裹預期去至遞送區域的哪一部分,且將包裹投送至適當的營地區(camp zone)215。舉例而言,若遞送區域具有兩個更小子區域,則包裹將去至兩個營地區215中的一者。在一些實施例中,工作者或機器可(例如,使用裝置119A至裝置119C中的一者)掃描包裹以判定其最終目的地。將包裹投送至營地區215可包括例如(例如,基於郵政碼)判定包裹去往的地理區域的一部分,以及判定與地理區域的所述部分相關聯的營地區215。
在一些實施例中,營地區215可包括一或多個建築物、一或多個實體空間或一或多個區域,其中自樞紐區213接收包裹以用於分選至路線及/或子路線徑中。在一些實施例中,營地區215與FC 200實體地分開,而在其他實施例中,營地區215可形成FC 200的一部分。
營地區215中的工作者及/或機器可例如基於下述者來判定包裹220應與哪一路線及/或子路線相關聯:目的地與現有路線及/或子路線的比較、對每一路線及/或子路線的工作負荷的計算、時刻、運送方法、運送包裹220的成本、與包裹220中的物件相關聯的PDD,或類似者。在一些實施例中,工作者或機器可(例如,使用裝置119A至裝置119C中的一者)掃描包裹以判定其最終目的地。一旦將包裹220指定給特定路線及/或子路線,工作者及/或機器即可移動待運送的包裹220。在例示性圖2中,營地區215包含卡車222、汽車226以及遞送工作者224A及遞送工作者224B。在一些實施例中,卡車222可由遞送工作者224A駕駛,其中遞送工作者224A為遞送FC 200的包裹的全職雇員,且卡車222由擁有、租用或操作FC 200的同一公司擁有、租用或操作。在一些實施例中,汽車226可由遞送工作者224B駕駛,其中遞送工作者224B為在視需要基礎上(例如,季節性地)遞送的「靈活」工作者或臨時工作者。汽車226可由遞送工作者224B擁有、租用或操作。
圖3為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示出包括管理傳入要求及資料包指定的電腦化系統的網路化環境300的例示性實施例的示意性方塊圖。網路化環境300可包括各種電腦化系統,所述電腦化系統中的每一者可經由一或多個網路彼此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圖3中描繪的元件中的每一者可表示系統群組、系統網路中的個別系統、系統內部的功能單元或模組,或其任何組合。並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元件中的每一者可經由一或多個公用或專用網路連接彼此通信,所述一或多個公用或專用網路連接包含網際網路、內部網路、廣域網路(Wide-Area Network;WAN)、大都會網路(Metropolitan-Area Network;MAN)、順應IEEE 802.11a/b/g/n標準的無線網路、有線網路,或類似者。個別系統亦可位於一個地理位置內或在地理上分散。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描繪系統包含一或多個資料產生系統310,及一或多個客戶端裝置320,以及資料包管理伺服器330。雖然圖3中僅描繪三個客戶端裝置,但數目僅為例示性的且任何其他數目個客戶端裝置可經組態以與資料包管理伺服器330介面。此外,所描繪系統僅為例示性的且本文所描述的特徵可藉由經組態以接受針對某些資料群組的傳入要求的任何系統來調適,其中可產生資料群組而不相對於個別要求的特定需要。
此外,圖3中所描繪的每一系統可採取伺服器、通用電腦、大型主機電腦、諸如圖形處理單元(graphical processing unit;GPU)的專用計算裝置、膝上型電腦或此等計算裝置的任何組合的形式。在其他實施例中,每一系統或系統的子集可實行為單一系統的一或多個功能單元。另外或替代地,每一系統或其子集可為獨立系統,或子系統的一部分,所述子系統可為較大系統的部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資料產生系統310可為經組態以產生或儲存可組合以形成資料包的資料元素的任何電腦化系統或電腦化系統群組,所述資料包指定給如下文所描述的過程中的傳入要求。舉例而言,資料產生系統310可為其自身的伺服器、另一電腦化系統或另一資料庫。
如本文所使用,資料元素可指代資料值、當中的關係的集合及/或可應用至所述資料值的功能或操作。舉例而言,資料元素可採取陣列、鏈結表、記錄、聯合、標記聯合、圖形、樹或任何其他目標類型或目標的集合的形式。此外,資料包可指代資料元素的集合且可採取使得能夠有效訪問及修改的任何電腦可讀資料組織、管理以及儲存格式的形式。在一些實施例中資料包可含有單一類型的資料元素,在其他實施例中資料包可含有大於一種類型的資料元素。在另外的實施例中,資料包亦可包括其含有的資料元素當中的關係及/或可應用至所述資料元素的功能或操作。
資料產生系統310所產生或儲存於資料產生系統310中的資料元素例如可包括由工作者進行的個別任務或指定。此等個別任務或指定可組合以形成表示工作者可批次進行的一批任務或指定的資料包。在另一實例中,資料元素可包括來自客戶的訂單,所述訂單中的每一者包含一或多個產品。自此等資料元素形成的資料包可各自含有來自藉由用於快速及有效揀貨的演算法重組的訂單的任何組合的一或多個產品。
在一些實施例中,客戶端裝置320可包含任何數目個計算裝置,所述計算裝置經組態以產生指定要求——針對資料包的要求——回應於使用者輸入。更具體而言,每一客戶端裝置可經組態以將與指定要求及任何所指定的資料包相關聯的資料及/或元資料發送至資料包管理伺服器330及自資料包管理伺服器330接收與指定要求及任何所指定的資料包相關聯的資料及/或元資料。客戶端裝置320可採取任何具網際網路功能的計算裝置(諸如個人電腦、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PDA、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隨身計算裝置、智慧電視及類似者)的形式。在另外的實施例中,客戶端裝置320可包括顯示使用者介面(user interface;UI)的一或多個顯示器。UI可經組態以允許使用者與客戶端裝置交互以產生指定要求及/或以顯示所指定的資料包的內容。另外地或可替代地,UI可經組態以顯示對應於接收到的指定要求的其他資料(諸如錯誤訊息或通知)。
在一些實施例中,資料包管理伺服器330可實行為電腦系統,所述電腦系統自客戶端裝置320接收指定要求且自資料產生系統310接收資料元素,且將指定要求與所指定的資料包一起返回至各別客戶端裝置320。在一些實施例中,資料包管理伺服器330可包括前端伺服器331、後端伺服器332、要求池333以及資料包池334。
資料包管理伺服器330可採取伺服器、通用電腦、大型主機電腦、諸如圖形處理單元(GPU)的專用計算裝置、膝上型電腦、智慧型手機、行動裝置或此等計算裝置的任何組合的形式。資料包管理伺服器330可為獨立系統,或其可為子系統的部分,所述子系統可為更大系統的部分。在此等實施例中,資料包管理伺服器330(亦即前端伺服器331、後端伺服器332、要求池333以及資料包池334)的組件可實行為基於儲存於一或多個記憶體中的指令來由一或多個處理器進行的一或多個功能單元。替代地,資料包管理伺服器330的任何或所有組件可實行為經由網路彼此連通的一或多個電腦系統,其中每一電腦系統可採取伺服器、通用電腦、大型主機電腦、諸如圖形處理單元(GPU)的專用計算裝置、膝上型電腦、智慧型手機、行動裝置或此等計算裝置的任何組合的形式。
在一些實施例中,前端伺服器331可實行為將客戶端裝置320與資料包管理伺服器330介接的電腦系統或功能單元。更具體而言,前端伺服器331可經組態以自客戶端裝置320接收指定要求,將其中繼至後端伺服器332以供處理,自後端伺服器332返回接收到的所處理的指定要求,以及基於處理的結果將所處理的指定要求與額外資料一起傳輸回各別客戶端裝置320。在一些實施例中,前端伺服器331可實行為電腦或電腦運行軟體,諸如阿帕奇(Apache)HTTP伺服器、微軟網際網路資訊服務(IIS)、NGINX或類似者。
在一些實施例中,後端伺服器332可實行為電腦系統或功能單元,所述電腦系統或功能單元自資料產生系統310接收資料元素自前端伺服器331接收指定要求,按下文相對於圖4所描述的方式使用要求池333及資料包池334處理其,以及將所處理的指定要求返回至前端伺服器332以用於重新分配至各別客戶端裝置320。按本文所揭露的方式處理指定要求及資料元素可允許資料包管理伺服器330處置壓倒性數目個指定要求及/或資料元素,同時最小化故障或拒絕要求的數目及整體上減小的系統故障的風險。
在一些實施例中,要求池333及資料包池334可包含一或多個資料庫或記憶體,所述資料庫或記憶體經組態以在資料包指定給指定要求之前暫時分別儲存指定要求及資料包。要求池333及資料包池334可各自實行為基於雲的資料庫及/或內部部署資料庫。在一些實施例中,要求池333及資料包池334可包括非暫時性儲存媒體(諸如硬碟驅動機、固態磁碟機、RAM、ROM或閃存記憶體)的組合
要求池333及資料包池334可以佇列、順序、堆疊或經組態以使資料保持一定時間量的任何其他資料結構儲存指定要求及資料包。在一些實施例中,包括緩衝區的堆疊、順序或佇列可遵循先進先出(First In First Out;FIFO)方法,其中添加至各別池的第一資料首先輸出至後端伺服器332以供處理。在另外的實施例中,出於資料恢復或記錄保留目的,要求池333及資料包池334亦可經組態以無限儲存指定要求及資料包系列作為備份。
圖4為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管理傳入要求及資料包指定的例示性電腦化過程400的流程圖。過程400可實行於處於大量傳入要求壓倒的風險下的任何伺服器上。此類伺服器可包括網路化系統,諸如上文在圖3中所描述的彼等網路化系統。下文參考圖3的網路化系統描述過程400,但系統、子系統或模組的任何其他組態可用於進行過程400。
在一些實施例中,過程400可在步驟401處藉由與顯示於客戶端裝置320上的UI交互的使用者開始。使用者可例如規定指定要求的某些參數(諸如資料包的數目或量、使用者或客戶端裝置320的位置、使用者的類型、使用者擁有的任何授權或限制,或有助於判定對於使用者合適的資料包的任何其他參數)。替代地,使用者可僅按壓UI元素(例如紐扣)以發起過程400。
在步驟402處,客戶端裝置320可基於在上文步驟401處接收到的使用者輸入來產生及傳輸指定要求。此類傳輸可經由上文所描述的任何網路協定(諸如有線網路、無線網路或蜂巢式網路)發生。在一些實施例中,客戶端裝置320可更新UI以顯示等待螢幕UI直至自資料包管理伺服器330接收所處理的指定要求為止。
在步驟403處,資料包管理伺服器330的前端伺服器331可接收指定要求及將指定要求中繼至後端伺服器332。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將指定要求中繼至後端伺服器332之前,前端伺服器331可預處理指定要求以添加指示自特定客戶端裝置第二次或連續嘗試指定要求的優先權參數。在其他指定要求藉由例如將其添加至要求池333中的佇列的前部之前,優先權參數可提示後端伺服器332以優先化指定要求。
在此等實施例中,前端伺服器331可基於包含於指定要求本身中的資料或隨附指定要求的元資料來辨識或識別連續嘗試某些指定要求。更具體而言,指定要求可包含指示要求為回應於如下文步驟413處所描述的先前故障要求而產生的連續要求的參數。另外地或可替代地,前端伺服器331可經組態以保留指定要求的記錄,所述指定要求與對應客戶端裝置320的識別資訊(例如MAC地址、IP位址、客戶端裝置320的使用者識別符或類似者)一起被後端伺服器332接收,後端伺服器332可使用所述客戶端裝置320以查找指定要求的元資料是否含有對應於最近添加至記錄的客戶端裝置的識別資訊。
在步驟404處,後端伺服器332可自前端伺服器331接收指定要求且將所述指定要求添加至要求池333。指定要求可添加至要求池333中的佇列的末端,亦即,比先前自前端伺服器331接收到的任何指定要求稍晚且仍然等待處理。在一些實施例中,後端伺服器332可經組態以辨識指定要求的優先權參數且將對應指定要求添加至要求池333中的佇列的前部,使得其可在其他要求之前處理。在另外的實施例中,在步驟408處,在某些環境(例如當後端伺服器332檢索如下文相對於步驟407所描述的待處理指定要求且無更多指定要求保留於要求池333中時)下,後端伺服器332可將接收到的指定要求直接添加至指定可用資料包的指定要求群組。
在步驟405處,與上文所描述的步驟401至步驟404分開,後端伺服器332可藉由自資料產生系統310檢索資料元素來產生資料包。產生資料包可涉及取決於所揭露實施例的應用的各種演算法。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後端伺服器332可經組態以藉由基於某些準則(諸如可進行與每一資料元素相關聯的任務的工作者的類型、對應於任務的實體位置、可顯示資料元素的客戶端裝置320的類型,或類似者)對資料元素進行分組而產生資料包。在另外的實施例中,後端伺服器332可經組態以將資料元素分解成較小組件且藉由基於例如上文所描述的準則來對所述組件進行分組而產生資料包。再另外,後端伺服器332可經組態以基於隨附資料元素的資訊來將優先權參數添加至任何資料包,以指示對應資料包應在儲存於資料包池334中的另一資料包之前指定給接收到的指定要求。
在步驟406處,後端伺服器332可將上文步驟405處產生的資料包添加至資料包池334。資料包可添加至資料包池334中的佇列的末端,亦即,比任何先前所產生的資料包稍晚且仍然等待指定給指定要求。在一些實施例中,後端伺服器332可經組態以辨識資料包的優先權參數且將對應資料包添加至資料包池334中的佇列的前部,使得其可在其他資料包之前處理。在另外的實施例中,在步驟408處,在某些環境(例如當後端伺服器332檢索如下文相對於步驟407所描述的待處理資料包且無更多資料包保留於資料包池334中時)下,後端伺服器332可將最新所產生的資料包直接添加至指定給指定要求的資料包群組。
在一些實施例中,步驟401至步驟404及步驟405至步驟406可彼此獨立地非同步地發生,使得指定要求及資料包在其各別池中累積不管是添加新指定要求抑或添加資料包。此資料包及指定要求的非同步處理可允許後端伺服器332維護資料包的預留,當存在來自資料產生系統310的資料元素的供應比來自客戶端裝置320的指定要求的需求更高時,所述資料包可按需求指定給傳入指定要求,或維護指定要求的預留,當存在來自指定要求的需求比資料元素的供應更高時,所述指定要求可在產生資料包時使用資料包。可從而裝備資料包管理伺服器330以調適指定要求及資料元素的波動水平。
在步驟407處,後端伺服器332可檢索分別儲存於要求池333或資料包池334中的待處理指定要求及可用資料包。後端伺服器332可一次檢索多重指定要求及多重資料包,以便在下文的步驟408處批次處理其。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檢索的資料包的數目可為所檢索的指定要求的數目的倍數或反之亦然。在其他實施例中,資料包及指定要求的數目可彼此相等,或後端伺服器332可檢索保留於各別池中的所有資料包及指定要求。在一些實施例中,檢索指定要求及資料包可自其各別池移除其。出於記錄保留目的,所移除的指定要求或資料包的複本可備份至其他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
相較於以線性方式一次處理一個指定要求的習知方法,一次檢索及處理多重指定要求可允許較快處理,隨著最小化訪問各別池及檢索對應資料所要求的時間及資源。此減少亦可改良資料包管理伺服器330的可調性,從而允許資料包管理伺服器330處理甚至較大數目個指定要求及資料元素。
在步驟408處,後端伺服器332可藉由嘗試將所檢索的資料包指定給指定要求來處理所檢索的指定要求。如本文所使用,將資料包指定給指定要求可指代將資料包附著至指定要求,使得資料包傳輸至產生指定要求的客戶端裝置320,或使資料包與指定要求相關聯(例如藉由將各別資料包的識別符添加至指定要求)。可使用適合於將一個資料類型的數目指定給另一資料類型的任何數目個不同方案發生指定。舉例而言,後端伺服器332可以1:1對應關係將一個資料包指定給一個指定要求,僅以每一資料類型儲存於對應池中順序。替代地,後端伺服器332可以X:1對應關係將多重資料包指定給一個指定要求或反之亦然。
再另外,後端伺服器332可基於指定要求或資料包中所規定的參數來將資料包指定給某些指定要求。舉例而言,後端伺服器332可將與特定實體置相關聯的資料包指定給自位於特定實體位置處的客戶端裝置320接收到的指定要求。另外地或可替代地,後端伺服器332可將某些任務的資料包指定給授權以進行此類任務或未受進行此類任務限制的指定要求。作為另一實例,後端伺服器332可將具有優先權參數的資料包指定給亦具有優先權參數指定要求或指定給繪示授權對應使用者以接收優先化資料包的指定要求。.
一旦後端伺服器332已藉由成功地將所檢索的資料包指定給指定要求或嘗試指定,但對一些或所有指定要求失敗來完成處理所有所檢索的指定要求,在具有或不具有任何所指定的資料包情況下,後端伺服器332即可將所處理的指定要求中繼回前端伺服器331。在一些實施例中,上文步驟407處的所有所檢索的指定要求可中繼至前端伺服器331,即使後端伺服器332未能將至少一個資料包指定給指定要求。中繼至前端伺服器331而無任何資料包的指定要求可含有對應於為何後端伺服器332未能指定任何資料包的原因的錯誤碼或錯誤訊息。原因可包含,例如缺乏滿足由指定要求規定的參數的任何資料包、可用資料包的數目不足、暫時性不能對後端伺服器332的部分指定,或類似者。錯誤碼可包括,例如具有儲存每一錯誤碼的意義的查找表的文數字字元的任何順序。
另外地或可替代地,後端伺服器可將任何剩餘資料包返回至不指定給任何指定要求的資料包池334。已返回的資料包可按類似於上文添加優先化資料包的方式添加至資料包池334中的佇列的前部。未指定給指定要求的原因可包含,例如缺乏滿足由資料包規定的參數的任何指定要求、可用指定要求的數目不足、暫時性不能對後端伺服器332的部分指定,或類似者。
在步驟409處,前端伺服器331可自後端伺服器332接收所處理的指定要求以及所指定的資料包或錯誤碼或訊息。此時,前端伺服器331可將所處理的指定要求與所指定的資料包一起判定為成功的,且將指定要求及資料包傳輸回發起每一所處理的指定要求的對應客戶端裝置320。
替代地,在步驟410處,前端伺服器331可將不具有任何所指定的資料包或具有錯誤碼或訊息的所處理的指定要求判定為不成功的,且將所處理的指定要求及隨附錯誤碼或訊息傳輸回發起所處理的指定要求的對應客戶端裝置320。在其中來自含有針對內部診斷及通信的原因的詳細描述的後端伺服器332的錯誤碼或訊息的一些實施例中,前端伺服器331可用適合於外部通信的另一錯誤碼置換來自後端伺服器331的錯誤碼或訊息。新錯誤碼,例如可包括較少數目個可能碼或減小其中所含有的詳細水平。
在步驟412處,客戶端裝置320可接收對應於在步驟402處最初傳輸的指定要求的所處理的指定要求。若接收到的指定要求包括所指定的資料包,則客戶端裝置320可判定其指定要求為成功的且前進至步驟412。除此以外,若接收到的指定要求不包含任何資料包或含有錯誤碼,則客戶端裝置320可判定其指定要求已失敗且前進至步驟413。
在步驟412處,客戶端裝置320可修改自步驟402已顯示等待螢幕UI的UI以回應於所指定的資料包的內容而顯示另一UI。舉例而言,客戶端裝置320可將資料包分解成其組件且進行對應於組件的動作,諸如顯示組件、使用組件以進行其他任務,或類似者。
在步驟413處,客戶端裝置320可將指定要求重新傳輸至資料包管理伺服器330,使得指定要求再次經過步驟403至步驟411。客戶端裝置320可繼續顯示等待螢幕UI或更新UI以指示客戶端裝置320正在重新嘗試指定要求。在一些實施例中,客戶端裝置320可在基於錯誤碼而判定的某些延遲之後試圖第二次嘗試。
舉例而言,若錯誤碼指示資料包管理伺服器330未能指定任何資料包,此是由於資料包的數目不足或無與指定要求的參數匹配的資料包,則客戶端裝置320可在較長延遲(例如10秒)之後再次傳輸指定要求,使得資料產生系統310可具有足夠時間以產生可與指定要求的參數匹配的新資料元素。替代地,若錯誤碼指示故障是由於資料包管理伺服器330上的暫時錯誤,則客戶端裝置320可在極少延遲至無延遲(例如0.02秒至3.00秒)的情況下立即再次傳輸指定要求。對於另一錯誤碼,客戶端裝置320可在適度延遲量(例如3秒至4秒)之後傳輸指定要求。雖然本文僅描述三個延遲量,但此類組態僅為例示性的,且可實行延遲長度及錯誤碼的類別的任何其他組合。
相較於使用者本身必須手動地發起連續嘗試的習知的系統,所述習知的系統傾於在伺服器上形成更多超負荷,本文所描述的系統及方法自動化連續嘗試,所述系統及方法允許連續嘗試的系統性管理且達成連續嘗試之間的較短延遲。此外,連續嘗試的系統性管理消除不同客戶端裝置320之間的競爭從而獲得資料包,進一步緩和由來自試圖得到資料包的使用者的不斷嘗試引起的網路塞車且減小由於網路塞車而產生的故障率。除藉由註冊要求及資料包的非同步池化實現的經改良效率外,連續嘗試之間的較短延遲減小客戶端裝置320接收資料包花費的時間的平均長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客戶端裝置320可將自資料包管理伺服器330返回的最初指定要求重新傳輸為連續指定要求。在其他實施例中,客戶端裝置320可在具有或不具有指示連續嘗試新指定要求的參數的情況下產生用於重新傳輸的新指定要求。前端伺服器331可經組態以按上文相對於步驟403所描述的方式偵測指定要求是最初嘗試抑或連續嘗試。
雖然圖4中未描繪,但客戶端裝置320及資料包管理伺服器330亦可經組態以取消指定要求或不指定來自所處理的指定要求的資料包。使用者可能夠藉由將命令輸入至客戶端裝置320的UI中來發起此類取消要求。舉例而言,顯示於步驟402處的客戶端裝置320上的等待螢幕UI可包括產生針對先前所傳輸的指定要求的取消要求的UI元素(例如按鈕)。在另外的實施例中,客戶端裝置320亦可顯示不指定先前已指定給指定要求的資料包的類似UI元素。
一旦回應於使用者輸入而由客戶端裝置320產生取消要求,客戶端裝置320即可經由前端伺服器331將要求傳輸至資料包管理伺服器330,且最終至後端伺服器332。在一些實施例中,取消要求可包含識別使用者希望取消或不指定的更早指定要求的資訊。
後端伺服器332可首先判定更早指定要求在要求池333中是為當前待處理抑或已經指定任何資料包,藉由例如搜尋要求池333中的指定要求佇列、查找過去指定的記錄,或判定取消要求是否包含資料包。若後端伺服器332判定更早指定要求仍然儲存於要求池333中,則後端伺服器332可刪除來自要求池333的更早指定要求。然而,若後端伺服器332判定更早指定要求已經指定任何資料包,則後端伺服器332可不指定資料包且將其添加回資料包池334。在任一情況下,不管發現更早指定要求的狀態,後端伺服器332可將取消要求與指示成功的參數一起返回至客戶端裝置320。另一方面,若後端伺服器332不可發現更早指定要求,則其可將取消要求與指示故障的錯誤碼一起返回至客戶端裝置320。
所揭露實施例的例示性應用接著描述為應用於倉庫處的訂單履行過程。
圖5為將多重訂單聚集至批次工作中作為訂單履行過程的部分的例示性批次產生過程500的圖示。在此實例中,訂單A 510A、訂單B 510B、訂單C 510C以及訂單510D可對應於由資料產生系統310產生的資料元素。資料包管理伺服器330可用以接收訂單且產生批次工作(例如批次工作A 520A至批次工作C 520C),所述訂單及批次工作接著指定給揀貨員使得揀貨員可自揀貨區209檢索對應物件。如本文所使用,批次工作可指代上文所描述的資料包。
在一些實施例中,後端伺服器332可聚集訂單510A至訂單510D以用於分解至個別物件中且分組至批次工作A 520A、批次工作B 520B以及批次工作C 520C中。訂單及批次工作的數目以及其中所示出的物件僅為例示性的,且後端伺服器332可聚集具有物件的任何組合的任何數目個訂單且視需要將其分配至任何數目個批次工作中。
在圖5中,訂單A 510A可包括對應於分別具有數量為五個及三個的檸檬水501及番茄醬502的物件識別符訂單B 510B可包括對應於具有數量為一個的碎起司504的物件識別符。訂單C 510C可包括對應於分別具有數量為一個、一個、三個以及兩個的桌上型電腦504、玩具平板電腦505、辣醬506以及辣椒醬507的物件識別符。訂單D 510D可包括對應於分別具有數量為三個及一個的玩具汽車508及卡車509的物件識別符。
後端伺服器332可基於例如其揀貨區209內的各別實體位置來將所有物件識別符及其群組組合至批次工作A 520A至批次工作C 520C中。對物件識別符進行分組可按類似於上文所描述的步驟405的方式進行。舉例而言,批次工作A 520A可含有對應於與儲存食品雜貨物件的揀貨區209中的區域相關聯的位置識別符的物件識別符。類似地,批次工作B 520B及批次工作C 520C可含有對應於與分別儲存電子及玩具的揀貨區209中的區域相關聯的位置識別符的物件識別符。在其中訂單A 510A至訂單D 510D含有與特定區域相關聯的物件的量(是否按體積、重量或數量計)超過預定最大批次大小的一些實施例中,後端伺服器332可將物件分配至大於一個批次工作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每一批次工作可與特定類型的購物車相關聯且最大批次工作大小可基於可用類型的購物車的大小而判定。
在一些實施例中,後端伺服器332可進一步將指定給特定批次工作的物件識別符劃分成一或多個容器群組。舉例而言,指定給批次工作A 520A的物件識別符可進一步劃分成容器群組A 521A及容器群組B 521B;且指定給批次工作C 520C的物件識別符可劃分成容器群組X 521X及容器群組Y 521Y。替代地,批次工作的所有物件識別符(諸如批次工作B 520B)可指定給諸如容器群組P 521P的單一容器群組。在此情況下,每一容器群組P可對應於上文所描述的資料包。
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是否拆分批次工作的物件識別符的決策可基於與對應於物件識別符的物件相關聯的因素的數目,諸如其總重量、總體積、個別形狀及類似者。後端伺服器332可將因素與每一容器的尺寸及/或承重能力進行比較且在到達預定最大容器群組大小時拆分物件識別符。舉例而言,容器群組A 521A及容器群組B 521B可各自含有檸檬水501及辣椒507的物件識別符;且分別含有番茄醬502、辣醬506以及碎起司503。在其中批次工作與過多物件相關聯的另外的實施例中,後端伺服器332可形成新批次工作且使過量物件識別符與新批次工作相關聯。新批次工作可類似地進行拆分成如上文所描述的一或多個容器群組。
一旦產生批次工作或容器群組(對應於資料包),後端伺服器332亦可產生針對每一批次工作或容器群組的批次指標,其充當指向對應批次工作或容器群組的電腦可讀地址。後端伺服器332可按類似於上文所描述的步驟406的方式將指向批次工作或容器群組的多個批次指標添加至批次工作池中,所述批次工作池對應於上文所描述的資料包池334。
接著,後端伺服器332可經由前端伺服器331按類似於上文所描述的步驟402至步驟404的方式自客戶端裝置320接收對應於上文所描述的指定要求的多個批次要求。如本文所使用,客戶端裝置320可對應於供揀貨員使用的裝置119B。後端伺服器332亦可按類似於上文步驟404的方式將多個批次要求添加至對應於上文所描述的要求池333的要求池。
此外,後端伺服器332可按類似於上文所描述的步驟407的方式自各別池檢索批次指標及批次要求的群組,且按類似於上文所描述的步驟407的方式前進以將一或多個批次指標指定給每一批次要求。
跳轉至客戶端裝置320已接收所處理的批次要求之處,每一客戶端裝置320可經組態以檢索對應於指定給各別批次要求的批次指標的一或多個批次工作,或若沒有指定,則在延遲之後重試。揀貨員接著可前進以藉由使用客戶端裝置320履行每一批次工作以顯示自揀貨區209揀取及檢索物件的物件。
實行本文所描述的系統及方法的訂單履行及批次產生過程可利用上文所描述的優勢。更具體而言,習知的系統促使個別揀貨員反覆地傳輸批次要求以便獲得批次工作,所述系統在忙碌季節中傾於故障歸因於壓倒性數目個要求。揀貨員沒有選擇但不得不空閒直至所述系統回應於批次要求而產生及指定批次工作為止,從而對整體生產力及工時的損失造成重大影響。上文所描述的訂單履行及批次產生過程自動化批次要求的傳輸及批次工作的產生,使得FO系統113能夠解決來自揀貨員及/或客戶訂單的壓倒性需求。
上文所描述的訂單履行及批次產生過程僅為例示性的且並不意欲限制所揭露實施例的範圍或可應用性。應用的其他區域可包含,例如資源分配、倉庫管理、勞動管理、網路流量管理,或可獨立進行自使用者接收資料請求且產生滿足資料要求的資料的任何其他區域。
儘管已參考本揭露內容的特定實施例繪示及描述本揭露,但應理解,可在不修改的情況下在其他環境中實踐本揭露內容。已出於示出的目的呈現前述描述。前述描述並不詳盡且不限於所揭露的精確形式或實施例。修改及調適對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自本說明書的考量及所揭露實施例的實踐顯而易見。另外,儘管將所揭露的實施例的態樣描述為儲存於記憶體中,但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瞭解,此等態樣亦可儲存於其他類型的電腦可讀媒體上,諸如次級儲存裝置,例如硬碟或CD ROM,或其他形式的RAM或ROM、USB媒體、DVD、藍光,或其他光碟機媒體。
基於書寫描述及所揭露方法的電腦程式在有經驗的開發者的技能內。各種程式或程式模組可使用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已知的技術中的任一者來創建或可結合現有軟體來設計。舉例而言,程式區段或程式模組可以或藉助於.Net框架(.Net Framework)、.Net緊密型框架(.Net Compact Framework)(及相關語言,諸如視覺培基(Visual Basic)、C等)、爪哇(Java)、C++、目標-C(Objective-C)、HTML、HTML/AJAX組合、XML或包含爪哇小程式的HTML來設計。
此外,儘管本文中已描述示出性實施例,但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基於本揭露內容瞭解具有等效元件、修改、省略、組合(例如,各種實施例中的態樣的)組合、調適及/或更改的任何及所有實施例的範圍。申請專利範圍中的限制應基於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採用的語言廣泛地解釋,且不限於本說明書中所描述或在本申請案的審查期間的實例。實例應視為非排他性的。此外,所揭露方法的步驟可以包含藉由對步驟重新排序及/或插入或刪除步驟的任何方式修改。因此,希望僅將本說明書及實例視為示出性的,其中藉由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的完整範圍指示真實範圍及精神。
100:系統 101:運送授權技術系統 102A、107A、107B、107C、119A、119B、119C:行動裝置 102B:電腦 103:外部前端系統 105:內部前端系統 107:運輸系統 109:賣方入口網站 111:運送及訂單追蹤系統 113、311:履行最佳化系統 115:履行通信報閘道 117:供應鏈管理系統 119:倉庫管理系統 121A、121B、121C:第三方履行系統 123:履行中心授權系統 125:勞動管理系統 200:履行中心 201:卡車 202A、202B、208:物件 203:入站區 205:緩衝區 206:叉車 207:卸貨區 209:揀貨區 210:儲存單元 211:包裝區 213:樞紐區 214:運輸機構 215:營地區 216:牆 218、220:包裹 222:卡車 224A、224B:遞送工作者 226:汽車 300:網路化環境 310:資料產生系統 320:客戶端裝置 330:資料包管理伺服器 331:前端伺服器 332:後端伺服器 333:要求池 334:資料包池 400、500:過程 40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10、411、412、413:步驟 501:檸檬水 502:番茄醬 503:起司碎 504:桌上型電腦 505:玩具平板電腦 506:辣醬 507:辣椒醬 508:玩具汽車 509:玩具卡車 510A:訂單A 510B:訂單B 510C:訂單C 510D:訂單D 520A:批次工作A 520B:批次工作B 520C:批次工作C 521A:容器群組A 521B:容器群組B 521P:容器群組P 521X:容器群組X 521Y:容器群組Y
圖1A為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示出包括用於實現運送、運輸以及物流操作的通信的電腦化系統的網路的例示性實施例的示意性方塊圖。 圖1B描繪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包含滿足搜尋請求的一或多個搜尋結果以及交互式使用者介面元素的樣品搜尋結果頁(Search Result Page;SRP)。 圖1C描繪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包含產品及關於所述產品的資訊以及交互式使用者介面元素的樣本單一顯示頁(Single Display Page;SDP)。 圖1D描繪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包含虛擬購物車中的物件以及交互式使用者介面元素的樣本購物車頁。 圖1E描繪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包含來自虛擬購物車的物件以及關於購買及運送的資訊以及交互式使用者介面元素的樣本訂單頁。 圖2為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經組態以利用所揭露電腦化系統的例示性履行中心的圖解圖示。 圖3為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示出包括管理傳入要求及資料包指定的電腦化系統的網路化環境的例示性實施例的示意性方塊圖。 圖4為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管理傳入要求及資料包指定的例示性電腦化過程的流程圖。 圖5為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例示性訂單分配處理的圖示。
320:客戶端裝置
330:資料包管理伺服器
331:前端伺服器
332:後端伺服器
400:過程
40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10、411、412、413:步驟

Claims (20)

  1. 一種管理傳入要求及資料包指定的電腦實行系統,所述系統包括: 記憶體,儲存指令;以及 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執行所述指令以進行以下操作: 基於資料元素的組合來產生多個資料包,每一資料包包括來自訂單的組合的一或多個產品,所述產品被選擇成為來自履行中心的有效揀貨; 將所述多個資料包添加至資料包池,所述資料包池經組態以儲存用於指定的可用資料包; 自與管理伺服器通信的履行中心揀貨員的使用者裝置接收指定要求; 回應於偵測到所述指定要求是回應於先前故障要求所產生的第二指定要求,將優先權參數添加至所述指定要求; 將所述指定要求添加至經組態以對多個指定要求進行排隊的要求池,其中產生所述多個資料包及接收所述指定要求非同步地發生; 自所述資料包池檢索一或多個資料包的第一群組; 自所述要求池檢索一或多個指定要求的第二群組,其中具有所述優先權參數的指定要求在不具有所述優先權參數的指定要求之前被檢索; 當所述一或多個資料包相關聯於第一物理位置時,將所述第一群組的所述一或多個資料包指定給所述第二群組的指定要求,所述第一物理位置與發送所述指定要求的使用者裝置的第二物理位置相匹配;以及 將所述一或多個指定要求與所指定的所述資料包一起傳輸至對應使用者裝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腦實行系統,其中所述指令更包括: 自多個使用者裝置接收多個指定要求, 其中所述多個指定要求的數目大於所述電腦實行系統的處理能力。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腦實行系統,其中產生所述多個資料包包括: 將所述資料元素分解成一或多個組件;以及 基於預定準則來對所述一或多個組件進行分組。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腦實行系統,其中所述第一群組中的資料包的數目為所述第二群組中的指定要求的數目的倍數。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腦實行系統,其中所述要求池經組態以遵循先進先出操作。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腦實行系統,其中所述指令更包括: 傳輸具有所述一或多個指定要求的子集的錯誤碼。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電腦實行系統,其中所述一或多個指定要求的所述子集未指定資料包。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電腦實行系統,其中所述錯誤碼經組態以判定延遲,在所述延遲之後對應使用者裝置可重新提交第二次指定要求。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腦實行系統,其中所述指令更包括: 記錄如何將所述第一群組的所述一或多個資料包指定給所述第二群組的所述一或多個指定要求。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腦實行系統,其中所述指令更包括: 自與所述管理伺服器通信的額外使用者裝置接收額外指定要求, 其中所述使用者裝置位於同一物理區域內。
  11. 一種管理傳入要求及資料包指定的電腦實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於資料元素的組合來產生多個資料包,每一資料包包括來自訂單的組合的一或多個產品,所述產品被選擇成為來自履行中心的有效揀貨; 將所述多個資料包添加至資料包池,所述資料包池經組態以儲存用於指定的可用資料包; 自與管理伺服器通信的履行中心揀貨員的使用者裝置接收指定要求; 回應於偵測到所述指定要求是回應於先前故障要求所產生的第二指定要求,將優先權參數添加至所述指定要求; 將所述指定要求添加至經組態以對多個指定要求進行排隊的要求池,其中產生所述多個資料包及接收所述指定要求非同步地發生; 自所述資料包池檢索一或多個資料包的第一群組; 自所述要求池檢索一或多個指定要求的第二群組,其中具有所述優先權參數的指定要求在不具有所述優先權參數的指定要求之前被檢索; 當所述一或多個資料包相關聯於第一物理位置時,將所述第一群組的所述一或多個資料包指定給所述第二群組的指定要求,所述第一物理位置與發送所述指定要求的使用者裝置的第二物理位置相匹配;以及 將所述一或多個指定要求與所指定的所述資料包一起傳輸至對應使用者裝置。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電腦實行方法,更包括: 自多個使用者裝置接收多個指定要求, 其中所述多個指定要求的數目大於電腦實行系統的處理能力。
  13.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電腦實行方法,其中產生所述多個資料包包括: 將所述資料元素分解成一或多個組件;以及 基於預定準則來對所述一或多個組件進行分組。
  14.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電腦實行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群組中的資料包的數目為所述第二群組中的指定要求的數目的倍數。
  15.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電腦實行方法,更包括: 傳輸具有所述一或多個指定要求的子集的錯誤碼。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電腦實行方法,其中所述一或多個指定要求的所述子集未指定資料包。
  17. 如請求項15所述的電腦實行方法,其中所述錯誤碼經組態以判定延遲,在所述延遲之後對應使用者裝置可重新提交第二次指定要求。
  18.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電腦實行方法,更包括: 記錄如何將所述第一群組的所述一或多個資料包指定給所述第二群組的所述一或多個指定要求。
  19.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電腦實行方法,更包括: 自與所述管理伺服器通信的額外使用者裝置接收額外指定要求, 其中所述使用者裝置位於同一物理區域內。
  20. 一種回應於使用者要求而產生任務的電腦實行系統,所述系統包括: 記憶體,儲存指令;以及 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執行所述指令以進行以下操作: 基於累積的客戶訂單來產生多個批次工作,每一批次工作包括來自訂單的組合的一個多個產品,所述產品被選擇成為來自履行中心的有效揀貨; 基於與指定至相應的批次工作的物件識別符對應的物品的總重量或總體積中的至少一者,將至少一批次工作拆分成一或多個容器群組; 將引用所述多個批次工作的多個批次指標添加至第一佇列; 自履行中心揀貨員的多個使用者裝置接收多個批次要求, 回應於偵測到所述批次要求是回應於先前故障要求所產生的第二批次要求,將優先權參數添加至所述批次要求; 將所述多個批次要求添加至第二佇列; 自所述第一佇列檢索批次指標的第一群組且自所述第二佇列檢索批次要求的第二群組,其中具有所述優先權參數的批次要求在不具有所述優先權參數的批次要求之前被檢索; 當一或多個批次指標相關聯於第一物理位置時,使所述第一群組的個別批次指標與所述第二群組的批次要求相關聯,所述第一物理位置與發送所述批次要求的使用者裝置的第二物理位置相匹配;以及 將與一或多個批次指標相關聯的個別批次要求傳輸至各別使用者裝置, 其中所述各別使用者裝置經組態以檢索由所述一或多個批次指標引用的一或多個批次工作。
TW111146846A 2020-08-05 2021-01-04 管理傳入要求及資料包指定的電腦實行系統及電腦實行方法、以及產生任務的電腦實行系統 TW2023146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985,480 US11044198B1 (en) 2020-08-05 2020-08-05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oling multiple user requests to mitigate network congestion
US16/985,480 2020-08-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4612A true TW202314612A (zh) 2023-04-01

Family

ID=7644195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6846A TW202314612A (zh) 2020-08-05 2021-01-04 管理傳入要求及資料包指定的電腦實行系統及電腦實行方法、以及產生任務的電腦實行系統
TW110100027A TWI792138B (zh) 2020-08-05 2021-01-04 管理傳入要求及資料包指定的電腦實行系統及電腦實行方法、以及產生任務的電腦實行系統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0027A TWI792138B (zh) 2020-08-05 2021-01-04 管理傳入要求及資料包指定的電腦實行系統及電腦實行方法、以及產生任務的電腦實行系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044198B1 (zh)
KR (2) KR102410342B1 (zh)
TW (2) TW202314612A (zh)
WO (1) WO20220295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43093B1 (en) 2018-11-20 2024-03-26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Network connection recovery after virtual machine transition in an on-demand network code execution system
US11044198B1 (en) * 2020-08-05 2021-06-22 Coupang Cor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oling multiple user requests to mitigate network congestion
KR102649919B1 (ko) * 2023-01-10 2024-03-22 쿠팡 주식회사 피킹 공정의 할당 처리를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3921A (en) * 1996-07-12 1999-06-22 Glenayre Electronics, Inc.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about nodes configuration by generating advertisements having era values for identifying time reference for which the configuration is operative
US6055564A (en) * 1998-03-11 2000-04-25 Hewlett Packard Company Admission control where priority indicator is used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messages
US6574770B1 (en) * 2000-06-29 2003-06-0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Error-correcting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packets in a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20019873A1 (en) * 2000-07-14 2002-02-14 Moises Goldszmidt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eling and provisioning information system capacity
US6983462B2 (en) * 2002-03-15 2006-01-03 Toshib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ng a request queue
US20090099898A1 (en) * 2007-10-15 2009-04-16 I.D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work requests for mobile assets
US8112450B2 (en) * 2008-01-31 2012-02-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iority messaging and priority scheduling
US20090241118A1 (en) * 2008-03-20 2009-09-24 American Express Travel Related Services Compan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interface requests in batch
US8473469B1 (en) * 2008-08-25 2013-06-25 Salesforce.Com, Inc. Techniques for implementing batch processing in a multi-tenant on-demand database system
US20110090805A1 (en) 2009-10-21 2011-04-21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providing a decoupled quality of service architecture for communications
US8584124B2 (en) * 2010-04-20 2013-11-12 Salesforce.Com,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batch processing in an on-demand service environment
US8326679B1 (en) * 2010-04-22 2012-12-04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Generating container plans for multi-item orders
US8914390B2 (en) * 2011-07-12 2014-12-16 Facebook, Inc. Repetitive query recognition and processing
CN102340545A (zh) 2011-10-31 2012-02-01 深圳市五巨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US20130110585A1 (en) * 2011-11-02 2013-05-02 Invisiblehand Software Ltd. Data Processing
US9075712B2 (en) * 2011-11-30 2015-07-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cheduling requests in a solid state memory device
JP6010975B2 (ja) * 2012-03-30 2016-10-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ジョブ管理装置、ジョブ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40136255A1 (en) * 2012-11-14 2014-05-15 Wal-Mart Stores, Inc. Dynamic Task Management
US9697028B1 (en) * 2013-12-13 2017-07-04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Directed placement for request instances
CN104951446A (zh) * 2014-03-25 2015-09-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大数据处理方法及平台
US9992652B2 (en) * 2014-09-11 2018-06-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oup priority handl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3225369A (zh) * 2015-01-06 2021-08-06 安博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中立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系统和方法
DE102015114393A1 (de) * 2015-08-28 2017-03-02 SSI Schäfer Noell GmbH Lager- und Systemtechnik Lager- und Kommissioniersystem
US10521752B1 (en) * 2016-03-09 2019-12-31 Susan Elaine Williamson Auditing system
US10616346B2 (en) * 2017-07-28 2020-04-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rver connection capacity management
CN110301130A (zh) * 2017-11-13 2019-10-01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初始互联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注册改进
KR20190128368A (ko) * 2018-05-08 2019-11-18 주식회사 애포샤 비동기 서버의 요청 처리 방법
CN110580593B (zh) * 2018-06-08 2022-07-05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货物分拣方法、控制系统和货物分拣系统
US20200151665A1 (en) * 2018-11-13 2020-05-14 Lifetime Brands, Inc. Visual picking for single pick and single pack warehouse management
US10997648B2 (en) * 2019-02-15 2021-05-04 Coupang Corp. System and method of sorting apparatus cell allocation for fast e-commerce order fulfillment
US10618735B1 (en) * 2019-03-11 2020-04-14 Coupang Corp. Computeriz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isted picking processes
US10796583B1 (en) * 2020-05-18 2020-10-06 IAA, Inc. Automatic dispatch system for tow service providers
US11044198B1 (en) * 2020-08-05 2021-06-22 Coupang Cor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oling multiple user requests to mitigate network conges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44198B1 (en) 2021-06-22
KR20220017811A (ko) 2022-02-14
WO2022029505A1 (en) 2022-02-10
US11818047B2 (en) 2023-11-14
KR20220086538A (ko) 2022-06-23
KR102410342B1 (ko) 2022-06-22
TWI792138B (zh) 2023-02-11
US20220045951A1 (en) 2022-02-10
TW202207107A (zh) 2022-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96405B (zh) 用于自动包裹跟踪和优先再订购的系统和方法
US1099764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sorting apparatus cell allocation for fast e-commerce order fulfillment
US1148827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assignment of flexible delivery work
TWI792138B (zh) 管理傳入要求及資料包指定的電腦實行系統及電腦實行方法、以及產生任務的電腦實行系統
TWI794634B (zh) 用於提供遞送指派的電腦實現系統
US1181004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package reordering using delivery wave systems
WO202105341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puter-determined efficient packaging determination
US11074548B2 (en) Computer implemen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ation of a product inventory by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of inbound products
WO2021111202A1 (en)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 for intelligent prediction of out of stock items and proactive reordering
TWI795913B (zh) 用於出站預測的電腦實施的系統以及方法
TWI743936B (zh) 用於出站預測的電腦實施的系統以及方法
CN113228073A (zh) 用于基于系统参数的订单高效分配的计算机实现系统和方法
JP2023058668A (ja) 配送ウェーブシステムを使用した自動荷物再注文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WO202212999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l cache synchronization
TW202305680A (zh) 判定物件分群以用於包裝的電腦化系統及電腦實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