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08281A - 電力變換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力變換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08281A
TW202308281A TW111106468A TW111106468A TW202308281A TW 202308281 A TW202308281 A TW 202308281A TW 111106468 A TW111106468 A TW 111106468A TW 111106468 A TW111106468 A TW 111106468A TW 202308281 A TW202308281 A TW 20230828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mplifier
class
switching element
current
regenera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6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45900B (zh
Inventor
宮嵜洸一
國玉博史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京三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京三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京三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8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82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5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590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285Single converters with a plurality of output stages connected in paralle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8Means for preventing simultaneous conduction of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43Converters switched with a phase shift, i.e. interleave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4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losses
    • H02M1/0054Transistor switching losses
    • H02M1/0058Transistor switching losses by employing soft switching techniques, i.e. commutation of transistors when applied voltage is zero or when current flow is zer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67Converter structures employing plural converter units, other than for parallel operation of the units on a single lo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67Converter structures employing plural converter units, other than for parallel operation of the units on a single load
    • H02M1/0077Plural converter units whose outputs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4815Resonant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483Converters with outputs that each can have more than two voltages levels
    • H02M7/49Combination of the output voltage waveforms of a plurality of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49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he static converters being arranged for operation in paralle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1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217Class D power amplifiers; Switching amplifi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係複數個D類放大器並聯配置,將各D類放大器的領先臂與落後臂的開關元件的ON/OFF動作藉由令相位錯開恰好閘極相位差θ之相移控制來達成。此相移控制中,基於上側D類放大器的輸出端與下側D類放大器的輸出端之間的電壓差,對D類放大器供給輔助電流。輔助電流係輔助在開關元件的汲極-源極間流通的電流,藉此抑制開關元件從OFF切換至ON時的位移電壓dv/dt的產生、及在由於此位移電壓而發生的調變波抑制位移電流di/dt,防止臂內的另一方的OFF狀態的開關元件誤引弧。

Description

電力變換裝置
本發明有關將複數台的絕緣型變換器藉由相移(phase shift)控制而控制輸出電壓之電力變換裝置。
作為運用複數台的絕緣型變換器之電力變換裝置,已知有一種將具備D類放大器的子模組訂為絕緣型變換器,而在直流電源側與輸出側之間並聯配置有複數台的子模組之構成。各子模組的1次側對直流電源側並聯配置,在輸出側串聯連接。
此電力變換裝置,在1次側將複數個子模組並聯連接藉此能夠處理大電流的電力,在2次側將複數個子模組串聯連接藉此能夠處理高電壓,藉此將低電壓的直流電力變換成高電壓的直流電力。(參照專利文獻1)
圖36的電力變換裝置100示意由半橋式電路所成之電路構成例。電力變換裝置100具備上側D類放大器101a及下側D類放大器101b這2個D類放大器。上側D類放大器101a,是藉由高側(high side)元件的開關元件Q1a與低側(low side)元件的開關元件Q2a這2個開關元件串聯連接而成之臂102a、及由電容器C1a與電容器C2a這2個電容器的串聯連接而成之中點電容器103a而構成半橋。下側D類放大器101b亦同樣地,是藉由高側元件的開關元件Q1b與低側元件的開關元件Q2b這2個開關元件串聯連接而成之臂102b、及由電容器C1b與電容器C2b這2個電容器的串聯連接而成之中點電容器103b而構成半橋。
上側D類放大器101a與下側D類放大器101b的1次側的直流端子和直流電源並聯連接,2次側的直流端子則串聯連接。上側D類放大器101a的2次側直流端子透過漏電感連接至輸出變壓器104a,下側D類放大器101b的2次側直流端子透過漏電感連接至輸出變壓器104b。輸出變壓器104a與輸出變壓器104b被串聯連接而以一端作為輸出端、以另一端作為接地端。藉此,上側D類放大器101a的臂102a與下側D類放大器101b的臂102b構成全橋式電路。
運用D類放大器之電力變換裝置中,作為控制電力值的控制方式已知有相移控制。基於相移控制之電力變換裝置,是將2個開關元件串聯連接而成的臂運用2副而構成全橋式電路。基於相移方式之電壓控制中,是於驅動開關元件的閘極訊號中,在該些2個臂間設立閘極相位差θ,令此閘極相位差θ變化而進行相移,藉此控制輸出電壓。
相移控制中,於各臂中會在一方的開關元件的關斷(turn-off)與另一方的開關元件的開啟(turn-on)之間設立一短的延遲時間,而在此延遲時間之間進行軟開關(soft switching)。變壓器的漏電感中蓄積的能量會在延遲時間的期間放出,透過開啟之側的開關元件的寄生二極體而流通電流。藉由此電流,開關元件之電壓幾乎成為0V,因此藉由在此延遲時間的期間開啟開關元件,實現ZVS(零電壓切換;Zero Voltage Switching)的軟開關。
電力變換裝置100中,例如將上側D類放大器101a的臂102a訂為領先臂,將下側D類放大器101b的臂102b訂為落後臂,而在2個臂之間進行相移控制。相移控制中,於輕負載時控制成小的閘極相位差θ。
橋構造的D類放大器的相移控制中,落後臂的軟開關是藉由變壓器的漏電感與開關元件的寄生電容的運作而實現。要實現此軟開關,變壓器的漏電感中蓄積的能量必須足夠大到令開關元件的寄生電容的充放電完成。漏電感中蓄積的能量和負載電流成正比。於輕負載時,閘極相位差θ小而負載電流變小,因此漏電感中蓄積的能量小。因此,當閘極相位差θ小的情形下,偏移蓄積能量所造成的電流不足以令開關元件的寄生電容的充放電完成,而難以實現基於ZVS之軟開關。
作為於輕負載時實現落後臂的軟開關之方法,已知有將變壓器的耦合惡化而增大漏電感之方法、設置激磁電感之方法等。然而,高頻的漏磁通會招致線圈的損耗增加而造成效率降低。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6611954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橋構造的D類放大器的相移控制中,於閘極相位差θ小的輕負載時,由於漏電感的蓄積能量小而對實現落後臂的軟開關造成阻礙,是已知的課題。
橋構造的D類放大器的相移控制中,除上述有關軟開關的課題外,當閘極相位差θ小的情形下還有開關元件的半導體元件誤引弧這樣的課題。
圖37為用來說明閘極誤引弧的圖。圖37(a)、圖37(b)示意高側的半導體元件(開關元件)從OFF切換至ON時的狀態。若高側的半導體元件的輸出電容的充放電未完成時從OFF切換至ON,則會成為汲極-源極間電壓Vds的電壓變化ΔV/Δt=dv/dt變大之硬開關(hard switching)狀態。藉由位移電壓dv/dt會產生位移電流di/dt。構成D類放大器的臂中,在高側的半導體元件產生的位移電流di/dt,會透過閘極-驅動器間的閘極-驅動器間電容Cgd而將低側的半導體元件的閘極-源極間的閘極-源極間電容Cgs充電。藉由閘極-源極間電容Cgs被充電,閘極-源極間電壓Vgs會上昇,閘極會誤引弧。
閘極-源極間電壓Vgs由以下的式(1)表示。 Vgs=Rg・Cgs・dVds/dt・(1-exp(-t/(Rg・(Cgd+Cgs)))) ・・・(1) 上述式(1)中,Rg為閘極電阻、Cgd為閘極-驅動器間電容、Cgs為閘極-源極間電容、dVds/dt為在上側的開關產生的電壓變化。
上述式(1)示意,閘極誤引弧所造成的閘極-源極間電壓Vgs的峰值,是由閘極電阻Rg、閘極-驅動器間電容Cgd、及汲極-源極間的電壓變化dVds/dt這3個參數支配性地影響。特別是,供產業用電源使用,而可適用於1MHz以上的高頻開關之RF的VD-SiMOS、SiC-MOS,GaN-HEMT等的半導體元件,尤其是VD-SiMOS中電容閘極-驅動器間電容Cgd大,因此閘極-源極間電壓Vgs會變大而容易產生閘極誤引弧。圖37(b)示意開關元件的半導體元件從OFF切換至ON時的汲極-源極間電壓Vds及閘極-源極間電壓Vgs的電壓變化。閘極-源極間電壓Vgs,於汲極-源極間電壓Vds的電壓變化ΔV/Δt時會上昇。
圖37(c)示意低側的半導體元件(開關元件)從OFF切換至ON時的狀態。在低側的半導體元件中亦然,當輸出電容的汲極-源極間電壓Vds的充放電未完成時,從OFF切換至ON是在硬開關狀態下進行,因此汲極-源極間電壓Vds的電壓變化ΔV/Δt=dv/dt會變大,位移電流di/dt會產生。
在低側的半導體元件產生的位移電流di/dt,會令高側的半導體元件的閘極-源極間電容Cgs充電而使閘極-源極間電壓Vgs上昇,而使閘極誤引弧。
圖38示意基於圖37的電路構成之電力變換裝置100的波形。圖38(a),圖38(b)為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的閘極訊號gQ1a、電壓VQ1a及電流IQ1a,圖38(c),圖38(d)為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的閘極訊號gQ2a、電壓VQ2a及電流IQ2a,分別示意上側D類放大器101a的波形。
圖38(e),圖38(f)為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的閘極訊號gQ1b、電壓VQ1b及電流IQ1b,圖38(g),圖38(h)為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閘極訊號gQ2b、電壓VQ2b及電流IQ2b,分別示意下側D類放大器101b的波形。圖38(i)示意電力變換裝置100的輸出電壓Vout及輸出電流Iout。另,圖38中的虛線表示電流。
上側D類放大器101a的波形(圖38(a)-圖38(d))中,由於低側的開關元件Q2a從OFF切換至ON時產生的電流IQ2a的電流變化(圖中的數字1),而在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的閘極訊號產生誤訊號(圖中的數字2),引發誤引弧。開關元件Q1a的誤引弧會使得電流IQ1a產生短路電流(圖中的數字3),造成電力放大裝置的誤動作。
此外,由於高側的開關元件Q1a從OFF切換至ON時產生的電流IQ1a的電流變化(圖中的數字4),在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的閘極訊號產生誤訊號(圖中的數字5),引發誤引弧。開關元件Q2a的誤引弧會使得電流IQ2a產生短路電流(圖中的數字6),造成電力放大裝置的誤動作。
同樣地,下側D類放大器101b的波形(圖38(e)-圖38(h))中,由於低側的開關元件Q2b從OFF切換至ON時產生的電流IQ2b的電流變化(圖中的數字1),而在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的閘極訊號產生誤訊號(圖中的數字2),引發誤引弧。開關元件Q1b的誤引弧會使得電流IQ1b產生短路電流(圖中的數字3),造成電力放大裝置的誤動作。
此外,由於高側的開關元件Q1b從OFF切換至ON時產生的電流IQ1b的電流變化(圖中的數字4),在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閘極訊號產生誤訊號(圖中的數字5),引發誤引弧。開關元件Q2b的誤引弧會使得電流IQ2b產生短路電流(圖中的數字6),造成電力放大裝置的誤動作。
標注於D類放大器之上側及下側的用語,是在由2個D類放大器所成之模組的各D類放大器中,對於輸出變壓器的二次側的端部被接地的D類放大器標注下側而訂為下側D類放大器,對於輸出變壓器的二次側被連接至電力變換裝置的輸出端的D類放大器標注上側而訂為上側D類放大器。此外,標注於開關元件之高側及低側的用語,是在上側D類放大器及下側D類放大器中,於構成各D類放大器的橋式電路之構成要素的開關元件中,對於被連接至高電壓側的開關元件標注高側而訂為高側開關元件,對於被連接至低電壓側的開關元件標注低側而訂為低側開關元件。以下,使用上側D類放大器、下側D類放大器、高側開關元件、及低側開關元件來說明。
圖36所示電力變換裝置100,示意把上側及下側的各D類放大器各自將高側與低側的2個開關元件做成半橋構造之電路,但把各D類放大器將由2個高側開關元件與2個低側開關元件所成之4個開關元件做成全橋構造之電路的情形下亦同樣有閘極誤引弧的課題。
如上述般,習知構成的電力變換裝置100的D類放大器,由於構成開關元件的半導體元件的閘極誤引弧所造成的損耗的增大,而有無法進行相移控制這樣的課題。
相移控制的閘極相位差θ愈小,愈會提高半導體元件的輸出電容(汲極-源極電容)Cds於空檔時間(dead time)內的充放電未完成的狀態。閘極相位差θ的實質的時間帶,取決於控制D類放大器的頻率,因此MHz帶的高頻頻帶下閘極相位差θ的實質的時間帶會變短,半導體元件會因閘極誤引弧而損耗增大,因此相移控制更為困難。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解決上述的課題,於進行相移控制之電力變換裝置中,抑制構成D類放大器的半導體元件的閘極誤引弧,藉此減低半導體元件中的損耗。此外,目的在於於進行相移控制之電力變換裝置中,即使閘極相位差θ小的情形下仍可減低半導體元件中的損耗,藉此可達成相移控制。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係複數個D類放大器並聯配置,將各D類放大器的領先臂與落後臂的開關元件的ON/OFF動作藉由令相位錯開恰好閘極相位差θ之相移控制來達成。此相移控制中,基於上側D類放大器的輸出端與下側D類放大器的輸出端之間的電壓差,對上側D類放大器及下側D類放大器供給輔助電流。輔助電流係輔助在開關元件的汲極-源極間流通的電流,藉此抑制開關元件從OFF切換至ON時的位移電壓dv/dt的產生及伴隨其之位移電流di/dt的產生,防止臂內的另一方的OFF狀態的開關元件因位移電流di/dt的因素而誤引弧。
(基本構成) 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基本構成,具備:上側D類放大器及下側D類放大器;及控制電路,控制上側D類放大器及下側D類放大器所具備的開關元件之驅動;及電流輔助電路,對上側D類放大器及下側D類放大器供給輔助電流。
上側D類放大器的輸入端及下側D類放大器的輸入端和直流電源並聯連接,上側D類放大器的輸出端及下側D類放大器的輸出端分別透過輸出變壓器而串聯連接。
藉由此連接構成,電力變換裝置,在1次側將複數個D類放大器並聯連接藉此能夠處理大電流的電力,在2次側將複數個D類放大器串聯連接藉此能夠處理高電壓,而將低電壓的直流電力變換成高電壓的直流電力。
(D類放大器、控制電路) 上側D類放大器及下側D類放大器,藉由被串聯連接的2個開關元件所成之臂的橋式電路而構成。橋式電路,能夠做成由1個臂、與藉由2個電容器的串聯連接所構成的電容分壓器而構成之半橋式電路,或者做成具備2副由開關元件所成的臂之全橋式電路。
控制電路,藉由相移控制而控制驅動構成D類放大器的開關元件之閘極訊號間的閘極相位差θ。相移控制,於閘極訊號的控制中在臂間設立一閘極相位差θ,將此閘極相位差θ訂為相移量而控制,藉此控制輸出電壓。當相移量大的情形下得到高輸出電壓,當相移量小的情形下得到低輸出電壓。
當D類放大器由半橋式電路構成的情形下,將上側D類放大器的臂與下側D類放大器的臂的其中一方的臂訂為領先臂,另一方的臂訂為落後臂。控制電路,將施加於領先臂的開關元件與落後臂的開關元件之閘極訊號間的閘極相位差θ訂為相移量而控制。
當D類放大器由全橋式電路構成的情形下,於上側D類放大器與下側D類放大器的各D類放大器,將各D類放大器所具備的2個臂的其中一方的臂訂為領先臂,另一方的臂訂為落後臂。控制電路,將施加於領先臂的開關元件與落後臂的開關元件之閘極訊號間的閘極相位差θ訂為相移量而控制。是故,上側D類放大器與下側D類放大器於各D類放大器中進行相移控制。雙方的D類放大器運用同一相移量進行相移控制。
(電流輔助電路) 電流輔助電路,連接至上側D類放大器的輸出端與下側D類放大器的輸出端之間,以基於兩D類放大器的輸出端間的電壓差之電流作為輔助電流而對上側D類放大器及下側D類放大器供給。輔助電流,將D類放大器的開關元件的寄生電容充放電,藉此對開關元件流通電流。
輸出變壓器的漏電感,放出在開關元件的ON期間蓄積的能量,藉此在OFF期間將開關元件的寄生電容充放電。當相移量小而漏電感的蓄積能量所造成的電流少的情形下,電流供給的時間少因而寄生電容的充放電成為未完成。
輔助電流,係輔助開關元件的寄生電容的充放電而對開關元件的汲極-源極間流通電流。在電流流通於開關元件的汲極-源極間的期間,開關元件從OFF切換至ON,藉此在汲極-源極間產生的位移電壓dv/dt的值會受到限制。在臂中的一方的開關元件產生的位移電流di/dt,會流至臂中的另一方的處於OFF狀態的開關元件,透過汲極-閘極間電容Cdg將閘極-源極間電容Cgs充電,使閘極-源極間電壓Vgs上昇。位移電壓dv/dt的值受到限制,藉此位移電流di/dt會受到限制,閘極-源極間電壓Vgs的上昇會被抑制。藉由抑制閘極-源極間電壓Vgs的上昇,而防止開關元件的誤引弧。
另,當D類放大器由全橋式電路構成的情形下,上側D類放大器的相移量與下側D類放大器的相移量訂為同量,藉此防止輔助電流藉由電流輔助電路而流至D類放大器的時間點的偏差。
電流輔助電路,具備產生輔助電流而將開關元件的寄生電容充放電之構成、及將供給電流做終接(termination)處理之構成。將開關元件的寄生電容充放電後的輔助電流會藉由終接處理而受到處理。作為將輔助電流做終接處理的電路構成,能夠運用將輔助電流往電源再生之再生電路、將輔助電流藉由電阻而做熱逸散之電阻電路的構成。
(再生電路) 當將電流輔助電路藉由再生電路構成的情形下,被取入至再生電路的輔助電流會作為再生電力而對電源再生。再生電路,具備在上側D類放大器與下側D類放大器之間供1次側連接的再生變壓器、及連接至再生變壓器的2次側,將2次側的交流電壓整流而生成再生電壓的再生整流電路。基於上側D類放大器與下側D類放大器之電壓差的電流會流經再生變壓器的1次側。再生變壓器將2次側的交流電壓送至再生整流電路。
再生整流電路,由連接至再生變壓器的輸出端的二極體橋式電路、與連接至直流電源側的LC平滑電路而構成。再生變壓器的2次側的交流電壓,在二極體橋式電路被整流成直流後,藉由LC平滑電路被平滑化而生成再生電壓。再生變壓器的匝比,以閘極相位差θ為0deg時的等效電路滿足ZVS(零電壓切換)的條件之方式設計。
再生電路,將輔助電流的電力作為再生電力而對直流電源再生,藉此能夠提高電力變換裝置的變換效率。
(電阻電路) 當將電流輔助電路藉由電阻電路構成的情形下,輔助電流的電力會在電阻元件成為熱而被放出。電阻電路,具備在上側D類放大器與下側D類放大器之間供1次側連接的配電變壓器、及連接至配電變壓器的2次側的電阻元件。
基於上側D類放大器與下側D類放大器之電壓差的電流會流經配電變壓器的1次側。電阻元件連接至配電變壓器的2次側,被感應至配電變壓器的交流電流會於電阻元件成為熱而被放出。
將電流輔助電路做成電阻電路的構成中,輔助電流成為熱而被放出,因此電力變換裝置的變換效率會降低。
(橋式電路) D類放大器的橋式電路,有關由上臂的開關元件與下臂的開關元件的串聯連接所成之臂,能夠做成基於具備1個臂的半橋式電路之構成、及基於具備2個臂的全橋式電路之構成。
・半橋式電路 當將D類放大器的橋式電路以半橋式電路構成的情形下,上側D類放大器及下側D類放大器,是由高電壓側的上臂的開關元件及低電壓側的下臂的開關元件串聯連接而成之1個臂、與將2個電容器串聯連接而構成之電容分壓器來構成半橋。
半橋式電路的構成中,將上側D類放大器的臂與下側D類放大器的臂分別訂為領先臂及落後臂、或落後臂及領先臂,而藉由閘極相位差θ的閘極訊號驅動兩臂,進行相移控制。
・全橋式電路 當將D類放大器的橋式電路以全橋式電路構成的情形下,上側D類放大器及下側D類放大器,是由高電壓側的上臂的開關元件及低電壓側的下臂的開關元件串聯連接而成之2個臂來構成全橋。
全橋式電路的構成中,在上側D類放大器及下側D類放大器,分別將2個臂訂為領先臂及落後臂、或落後臂及領先臂,而藉由閘極相位差θ的閘極訊號驅動兩臂,對上側及下側的D類放大器藉由相移控制而控制電壓。
(再生電路的連接) 上側D類放大器與下側D類放大器之間的再生電路的連接,是依照D類放大器的橋式電路為半橋或全橋的其中一種橋形態,以及將再生電路的電路構成做成1個或2個,而具備複數個形態。此外,在再生電路的兩端子與D類放大器的橋式電路的輸出端之連接,也能夠做成相異的形態。
・再生電路的第1連接形態 第1連接形態,為將具備半橋的橋式電路的上側D類放大器與下側D類放大器之間藉由1個再生電路而連接的形態。
第1連接形態中,上側D類放大器及下側D類放大器,是由高電壓側的開關元件及低電壓側的開關元件串聯連接而成之1個臂、與將2個電容器串聯連接而構成之電容分壓器來構成半橋的橋式電路。
半橋的橋式電路,是將上側D類放大器所具備的橋式電路的臂及下側D類放大器所具備的橋式電路的臂的其中一方訂為領先臂,另一方訂為落後臂。再生電路,具備1個由再生變壓器與再生整流電路所成之電路構成。
上側D類放大器及下側D類放大器之連接中,再生變壓器的一端連接至上側D類放大器的半橋的臂的中點,再生變壓器的另一端連接至下側D類放大器的半橋的臂的中點。
・再生電路的第2連接形態 第1連接形態,為將具備半橋的橋式電路的上側D類放大器與下側D類放大器之間藉由2個再生構成而連接的形態。
第2連接形態中,如同第1連接形態般,上側D類放大器及下側D類放大器,是由高電壓側的開關元件及低電壓側的開關元件串聯連接而成之1個臂、與將2個電容器串聯連接而構成之電容分壓器來構成半橋的橋式電路。
半橋的橋式電路,是將上側D類放大器所具備的橋式電路的臂及下側D類放大器所具備的橋式電路的臂的其中一方訂為領先臂,另一方訂為落後臂。再生電路,具備2個再生變壓器與再生整流電路之電路構成。
上側D類放大器及下側D類放大器之連接中,一方的再生變壓器,其一端連接至上側D類放大器的電容分壓器的中點,另一端連接至下側D類放大器的電容分壓器的中點或半橋的臂的中點。另一方的再生變壓器,其一端連接至上側D類放大器的半橋的臂的中點,另一端連接至下側D類放大器的半橋的臂的中點或電容分壓器的中點。
・再生電路的第3連接形態 第3連接形態,為將具備全橋的橋式電路的上側D類放大器與下側D類放大器之間藉由2個再生構成而連接的形態。
第3連接形態中,上側D類放大器及下側D類放大器,是由連接至高電壓側的上臂的開關元件及連接至低電壓側的下臂的開關元件串聯連接而成之領先臂(20Ha,20La)及落後臂(20Hb,20Lb)這2個臂來構成全橋的橋式電路。再生電路(6)具備2個再生變壓器與再生整流電路之電路構成。
上側D類放大器與前述下側D類放大器之連接中,一方的再生變壓器的一端連接至上側D類放大器的全橋式電路的領先臂的中點,另一端連接至下側D類放大器的全橋式電路的落後臂的中點。另一方的再生變壓器的一端連接至上側D類放大器的全橋的落後臂的中點,另一端連接至下側D類放大器的全橋的領先臂的中點。
(D類放大器對的複數排列) 電力變換裝置,除運用2個D類放大器而具備1個由上側D類放大器與下側D類放大器的對(pair)所成之模組的形態以外,還能夠做成運用偶數個數的D類放大器而具備複數個由上側D類放大器與下側D類放大器的對所成之模組,而該些複數個模組被排列的形態。
在配置複數個運用偶數個數的D類放大器而構成的由上側D類放大器與下側D類放大器的對所成之模組的形態中,能夠做成運用複數個數的電流輔助電路而在各模組設置電流輔助電路的形態、或者運用一台的電流輔助電路而對各模組共用設置一台的電流輔助電路的形態。
・運用複數個數的電流輔助電路的形態 在運用複數個數的電流輔助電路而對於各對的模組設置電流輔助電路的形態中,係具備偶數個數的D類放大器,而具備複數組由1個上側D類放大器與1個下側D類放大器所成之一對D類放大器的模組,並且具備和D類放大器的模組的個數相同數量的複數個數的電流輔助電路。D類放大器的模組,是由1個上側D類放大器與1個下側D類放大器而構成,因此D類放大器的個數成為偶數個數。電流輔助電路對於各模組分別設置,因此電流輔助電路的個數和D類放大器的模組的個數成為相同數量。
一對D類放大器的模組,是在上側D類放大器與下側D類放大器之間分別連接1個電流輔助電路,複數組的電路構成的各輸出端串聯連接或者並聯連接。藉此,便構成複數組由一對D類放大器的模組及1個電流輔助電路所成之電路構成。對於一對D類放大器的模組的開關元件,分別藉由個別地設置之電流輔助電路而被供給充放電用的輔助電流。
・運用1個電流輔助電路的形態 在運用1個電流輔助電路而對複數個D類放大器的模組令其共用一台的電流輔助電路的形態中,是具備複數組由1個上側D類放大器與1個下側D類放大器所成之一對D類放大器的模組,並且具備1個電流輔助電路。
一對D類放大器的模組,是在各上側D類放大器與下側D類放大器之間連接1個電流輔助電路,一對D類放大器的模組的對的複數組的各輸出端串聯連接或者並聯連接。一對D類放大器的模組,藉由在各模組共通設置的電流輔助電路而被供給充放電用的輔助電流。此形態中,D類放大器的模組的各對,是使進行相移控制的閘極訊號的時間點同步,藉此使流至共通設置的電流輔助電路的電流的時間點同步,便能將流至D類放大器的輔助電流的電流方向對齊。
・D類放大器的模組的串聯連接、及並聯連接 D類放大器的模組能夠做成對於輸出端串聯連接的構成、及做成並聯連接的形態。此連接形態,能夠適用於運用複數個電流輔助電路的形態及運用1個電流輔助電路的形態這兩形態。 [發明之效果]
如以上說明般,按照本發明,於進行相移控制之電力變換裝置中,能夠抑制構成D類放大器的半導體元件的閘極誤引弧。此外,於進行相移控制之電力變換裝置中,即使閘極相位差θ小的情形下仍可減低半導體元件的損耗。因此,可達成相移控制。
以下,運用圖1-圖5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概略構成及動作,運用圖6-圖21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1構成例及動作,運用圖22-圖32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2構成例及動作,運用圖33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3構成例及動作,運用圖34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再生電路的另一構成例,運用圖35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電流輔助電路的另一構成例。
[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概略構成] 圖1為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概略構成的圖。圖1(a)為電力變換裝置10的概略構成圖。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10,具備:上側D類放大器1H及下側D類放大器1L的D類放大器;及控制電路3,控制上側D類放大器1H及下側D類放大器1L所具備的開關元件之驅動;及電流輔助電路4,對上側D類放大器1H及下側D類放大器1L供給輔助電流。
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入端及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入端和直流電源5並聯連接,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端及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端分別透過輸出變壓器2H,2L而串聯連接。控制電路3對上側D類放大器1H及下側D類放大器1L做相移控制,藉由將閘極相位差θ相移而控制電壓。
當上側D類放大器1H及下側D類放大器1L由半橋式電路構成的情形下,將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臂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臂的其中一方訂為領先臂而將另一方訂為落後臂,控制驅動兩臂的開關元件之閘極訊號之間的閘極相位差θ的偏移量,而進行相移控制。
當上側D類放大器1H及下側D類放大器1L由全橋式電路構成的情形下,將上側D類放大器1H及下側D類放大器1L分別具備的2個臂的其中一方訂為領先臂而將另一方訂為落後臂,控制驅動兩臂的開關元件之閘極訊號之間的閘極相位差θ的偏移量,而進行相移控制。
在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端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端之間,連接電流輔助電路4。藉由相移控制,令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閘極訊號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閘極訊號之間帶有閘極相位差θ而進行相移控制,則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端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端之間會產生電壓差。電流輔助電路4,基於此電壓差而對上側D類放大器1H或下側D類放大器1L流通電流。從電流輔助電路4流入上側D類放大器1H或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輔助電流,會將開關元件的汲極-源極間的寄生電容Cds充放電,對處於OFF狀態的開關元件流通電流。
輔助電流,係輔助在開關元件的汲極-源極間流通的電流,抑制開關元件從OFF切換至ON時的位移電壓dv/dt的產生及伴隨其之位移電流di/dt的產生。藉此, 位移電流di/dt流至臂內的另一方的OFF狀態的開關元件而使閘極-源極間電壓Vgs上昇而防止誤引弧。
圖1(b)示意運用再生電路6作為圖1(a)的電流輔助電路4之電力變換裝置10的構成例。圖1(b)所示電力變換裝置10的構成,是將圖1(a)所示電力變換裝置10的構成的電流輔助電路4置換成再生電路6,其他的構成相同。
再生電路6,具備再生整流電路6a及再生變壓器6b。再生變壓器6b,其1次側的一端連接至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端,1次側的另一端連接至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端,2次側連接至再生整流電路6a。
於偏移相位控制的期間若在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端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端之間發生電壓差,則在再生變壓器6b的1次側的兩端會產生電壓。在再生變壓器6b的2次側,會產生將在一次側的兩端產生的電壓予以電壓變換而成之電壓。再生整流電路6a,將在再生變壓器6b的2次側產生的交流電壓整流成直流電壓,而對直流電源(未圖示)供給。再生電路6,將藉由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端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端之間的電壓差而產生的電流對直流電源再生。
[D類放大器對的複數排列] 圖1所示構成例,係示意將上側D類放大器與下側D類放大器這2台的D類放大器訂為1對而構成模組的形態。
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除運用2台的D類放大器而藉由上側D類放大器與下側D類放大器的1個對(pair)而構成模組的形態以外,還能夠做成運用偶數個數的D類放大器將由上側D類放大器與下側D類放大器的複數個對所成之模組予以排列的形態。此時,模組由上側與下側這2個D類放大器的對的組合所構成,因此D類放大器的個數成為偶數個數。將由上側D類放大器與下側D類放大器的組合所成的對予以排列複數個的形態中,將各對的輸出端串聯連接,藉此能夠使各自的輸出電壓疊加而提高輸出電壓。
在運用偶數個數的D類放大器而將由上側D類放大器與下側D類放大器的對所成之模組予以排列複數個的形態中,能夠做成運用複數個數的電流輔助電路而在各對的模組設置電流輔助電路的形態、或者運用一台的電流輔助電路而對各對的模組共用一台的電流輔助電路的形態。又,能夠做成將各模組串聯連接的形態、及將各模組並聯連接的形態。
(A:運用複數個電流輔助電路,將模組串聯連接的形態) 圖2(a)示意運用複數個數的電流輔助電路,對於模組的各對個別地設置電流輔助電路,並且將模組串聯連接的形態。此形態的電力變換裝置10A中,藉由偶數個數的D類放大器而具備複數組模組,該模組由1個上側D類放大器(1H-1,・・・,1H-n)與1個下側D類放大器(1L-1,・・・,1L-n)所成之一對D類放大器的對所成,並且具備和D類放大器的模組的數量相同數量的複數個數的電流輔助電路(4-1,・・・,4-n),D類放大器的各模組分別具備電流輔助電路。
複數個數的D類放大器的各模組的各者中,在上側D類放大器(1H-1,・・・,1H-n)與下側D類放大器(1L-1,・・・,1L-n)之間分別連接1個電流輔助電路(4-1,・・・,4-n),各輸出端透過輸出變壓器(2H-1,2L-1,・・・,2H-n,2L-n)而串聯連接。藉此,由一對D類放大器的對所成之模組及由1個電流輔助電路所成之複數個電路構成,係被串級(cascade)連接。由一對D類放大器所成之各模組,藉由在各者個別設置的電流輔助電路而被供給充放電用的輔助電流,抑制各模組中開關元件的從OFF切換至ON時產生的位移電壓及位移電流,而抑制在臂內串聯連接的另一方的開關元件的誤引弧。
(B:運用1個電流輔助電路,將模組串聯連接的形態) 圖2(b)示意運用一台的電流輔助電路對於各對共用一台的電流輔助電路的形態。此形態的電力變換裝置10B中,藉由偶數個數的D類放大器(1H-1,・・・,1H-n,1L-1,・・・,1L-n)而具備複數組由1個上側D類放大器與1個下側D類放大器所成之一對D類放大器的對,並且一台的電流輔助電路4-z被並聯連接。D類放大器的各對共用一台的電流輔助電路4-z。
一對D類放大器的各對中,在各上側D類放大器(1H-1,・・・,1H-n)與下側D類放大器(1L-1,・・・,1L-n)之間連接1個電流輔助電路4-z,一對D類放大器的對的複數組的各輸出端透過輸出變壓器(2H-1,2L-1,・・・,2H-n,2L-n)而串聯連接。一對D類放大器的各對,藉由在各對共通設置的電流輔助電路而被供給輔助電流。
(C:運用複數個電流輔助電路,將模組並聯連接的形態) 圖3(a)示意運用複數個數的電流輔助電路,對於由一對D類放大器所成之模組個別地設置電流輔助電路,並且將複數個數的模組並聯連接的形態。此形態的電力變換裝置10C中,是運用偶數個數的D類放大器而具備複數組模組,該模組由1個上側D類放大器(1H-1,・・・,1H-n)與1個下側D類放大器(1L-1,・・・,1L-n)所成之一對D類放大器的對所成,並且具備和D類放大器的模組的數量相同數量的複數個的電流輔助電路(4-1,・・・,4-n),在D類放大器的各模組分別具備1個電流輔助電路。
一對D類放大器的模組,在上側D類放大器(1H-1,・・・,1H-n)與下側D類放大器(1L-1,・・・,1L-n)之間分別連接1個電流輔助電路(4-1,・・・,4-n),模組的各輸出端透過輸出變壓器(2H-1,2L-1,・・・,2H-n,2L-n)而並聯連接。藉此,由一對D類放大器所成之模組及由1個電流輔助電路所構成之複數個電路構成的組,係被並聯連接。一對D類放大器的模組,藉由在各者個別地設置之電流輔助電路而被供給充放電用的輔助電流。
(D:運用1個電流輔助電路,將模組並聯連接的形態) 圖3(b)示意運用一台的電流輔助電路,對於由一對D類放大器所成之模組共用一台的電流輔助電路,並且將複數個數的模組並聯連接的形態。此形態的電力變換裝置10D中,藉由偶數個數的D類放大器(1H-1,・・・,1H-n,1L-1,・・・,1L-n)而具備複數組模組,該模組由1個上側D類放大器與1個下側D類放大器所成之一對D類放大器所成,並且一台的電流輔助電路4-z被並聯連接。複數個D類放大器的模組共用一台的電流輔助電路4-z。
由一對D類放大器所成之模組中,在各上側D類放大器(1H-1,・・・,1H-n)與下側D類放大器(1L-1,・・・,1L-n)之間連接1個電流輔助電路4-z,複數個模組的各輸出端透過輸出變壓器(2H-1,2L-1,・・・,2H-n,2L-n)而並聯連接。一對D類放大器的模組,藉由在各對共通設置的電流輔助電路而被供給輔助電流。
(E:將模組的串聯連接構造予以並聯連接的形態) 亦可做成將上述的(A)及(B)所示D類放大器的模組串聯連接而成之構造進一步予以並聯連接的形態。圖4(a)示意D類放大器的複數個模組串聯連接而成之構造具備複數個,而將它們並聯連接而成的構造。圖4(a)示意運用2個串聯連接而成的電路構成而予以並聯連接的構成例,但並聯連接的電路構成的個數不限於2個,亦可訂為3個以上。
(F:將模組的並聯連接構造予以串聯連接的形態) 亦可做成將上述的(C)及(D)所示D類放大器的模組並聯連接而成之構造進一步予以串聯連接的形態。圖4(b)示意D類放大器的複數個模組並聯連接而成之構造具備複數個,而將它們串聯連接而成的構造。圖4(b)示意運用2個並聯連接而成的電路構成而予以串聯連接的構成例,但串聯連接的電路構成的個數不限於2個,亦可訂為3個以上。
[電流輔助電路的動作例] 運用圖5說明電流輔助電路的動作例。圖5(a)示意上側D類放大器1H及下側D類放大器1L從電流輔助電路4接受輔助電流的供給的狀態。圖中的虛線模型化地示意輔助電流的供給狀態。上側D類放大器1H及下側D類放大器1L的汲極-源極間的寄生電容Cds,藉由來自電流輔助電路4的輔助電流而成為充電狀態或放電狀態,在此充放電的期間在D類放大器的汲極-源極間會成為充電電流或者放電電流流通的狀態。
圖5(b)示意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開關元件從OFF切換至ON的開關狀態。當上側D類放大器1H的寄生電容Cds處於未放電狀態的情形下,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開關元件從OFF切換至ON時,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開關元件成為硬開關狀態而在汲極-源極間會產生大的位移電壓dv/dt。藉由位移電壓dv/dt會發生位移電流di/dt。此位移電流di/dt會使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開關元件的閘極-源極間電壓Vgs上昇,若閘極-源極間電壓Vgs超過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開關元件的引弧電壓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開關元件會誤引弧。
相對於此,若上側D類放大器1H接受來自電流輔助電路4的輔助電流供給,成為在開關元件有電流流通的狀態,則硬開關狀態會受到抑制,汲極-源極間的位移電壓dv/dt會受到抑制。藉由位移電壓dv/dt的抑制,位移電流di/dt亦被抑制。來自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位移電流di/dt受到抑制,因此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開關元件的閘極-源極間電壓Vgs的上昇會受到抑制,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開關元件的誤引弧會受到抑制。圖5(b)示意位移電壓dv/dt及位移電流di/dt受到抑制的狀態。
圖5(c)示意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開關元件從OFF切換至ON的開關狀態。當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開關元件的寄生電容Cds處於未放電狀態的情形下,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開關元件從OFF切換至ON時,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開關元件成為硬開關狀態而在汲極-源極間產生大的位移電壓dv/dt。會產生藉由位移電壓dv/dt會發生的位移電流di/dt。此位移電流di/dt會使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開關元件的閘極-源極間電壓Vgs上昇,若閘極-源極間電壓Vgs超過開關元件的引弧電壓則開關元件會誤引弧。
相對於此,若下側D類放大器1L接受來自電流輔助電路4的輔助電流供給,成為在開關元件有電流流通的狀態,則硬開關狀態會受到抑制,汲極-源極間的位移電壓dv/dt會受到抑制。藉由位移電壓dv/dt的抑制,位移電流di/dt亦被抑制。來自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位移電流di/dt受到抑制,因此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開關元件的閘極-源極間電壓Vgs的上昇會受到抑制,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開關元件的誤引弧會受到抑制。圖5(c)示意位移電壓dv/dt及位移電流di/dt受到抑制的狀態。
圖5(d)示意開關元件的汲極-源極間電壓Vds與閘極-源極間電壓Vgs的變化。一方的D類放大器的開關元件從OFF切換至ON時,汲極-源極間電壓Vds會下降。藉由此時的電壓變化ΔV/Δt而產生的位移電流di/dt,會流至汲極-源極間的寄生電容Cds,電流對於另一方的D類放大器的開關元件的流通而受到抑制。對於另一方的D類放大器的開關元件不會流入位移電流di/dt,因此施加於另一方的D類放大器的開關元件的閘極之閘極-源極間電壓Vgs的電壓上昇會受到抑制,開關元件的誤引弧會受到抑制。
[本發明的第1構成例] 運用圖6-圖21說明本發明的第1構成例。第1構成例,為上側D類放大器及下側D類放大器由半橋所構成,而設置1個再生電路作為電流輔助電路之構成。
(第1構成例的電路例) 圖6示意本發明的第1構成例的電路例。另,這裡僅示意上側D類放大器1H、下側D類放大器1L、及再生電路6的構造。
電力變換裝置11中,上側D類放大器1H具備半橋式電路,其由高側的開關元件Q1a與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的串聯連接所成之領先臂20H、及由電容器C1a與電容器C2a的串聯連接所成之電容分壓器21H所成。構成領先臂20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的一端連接至直流電源(未圖示的)的高電壓側,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的一端連接至直流電源(未圖示)的低電壓側,高側的開關元件Q1a與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的各另一端連接著的中點為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一方的輸出端,而連接至輸出變壓器2H的1次側的一方。另,圖中的Vin示意直流電源(未圖示)的電壓。
構成電容分壓器21H的電容器C1a的一端連接至直流電源(未圖示)的高電壓側,電容器C2a的一端連接至直流電源(未圖示)的低電壓側,電容器C1a與電容器C2a的各另一端連接著的中點為上側D類放大器1H的另一方的輸出端,而連接至輸出變壓器2H的1次側的另一方。
在領先臂20H的中點與輸出變壓器2H之間、及在電容分壓器21H的中點與輸出變壓器2H之間,存在輸出變壓器2H的漏電感。
下側D類放大器1L,藉由由高側的開關元件Q1b與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串聯連接所成之落後臂20L、及由電容器C1b與電容器C2b的串聯連接所成之電容分壓器21L,而構成半橋式電路。構成落後臂20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的一端連接至直流電源(未圖示的)的高電壓側,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一端連接至直流電源(未圖示)的低電壓側,高側的開關元件Q1b與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各另一端連接著的中點為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一方的輸出端,而連接至輸出變壓器2L的1次側的一方。
構成電容分壓器21L的電容器C1b的一端連接至直流電源(未圖示)的高電壓側,電容器C2b的一端連接至直流電源(未圖示)的低電壓側,電容器C1b與電容器C2b的各另一端連接著的中點為下側D類放大器1L的另一方的輸出端,而連接至輸出變壓器2L的1次側的另一方。
在落後臂20L的中點與輸出變壓器2L之間、及在電容分壓器21L的中點與輸出變壓器2L之間,存在輸出變壓器2L的漏電感。
再生電路6,具備再生整流電路6a與再生變壓器6b,將從D類放大器取入的輔助電流的電力作為再生電力而對直流電源再生。再生變壓器6b中,1次側連接至上側D類放大器1H與下側D類放大器1L之間,2次側連接至再生整流電路6a。再生整流電路6a,將再生變壓器6b的2次側的交流電壓整流而生成直流的再生電壓。對於再生變壓器6b的1次側,基於上側D類放大器1H與下側D類放大器1L之電壓差而流通電流。再生變壓器6b,將2次側的交流電壓送至再生整流電路6a。再生變壓器的匝比,以閘極相位差θ為0deg時的等效電路滿足ZVS(零電壓切換)的條件之方式設計。
再生整流電路6a,由連接至再生變壓器6b的輸出端的二極體橋式電路6a1、與連接至直流電源側的LC平滑電路6a2而構成。再生變壓器6b的2次側的交流電壓,在二極體橋式電路6a1被整流後,藉由LC平滑電路6a2被平滑化。平滑化後的直流電壓作為再生電壓而對直流電源再生。再生電路6,將輔助電流的電力作為再生電力而對直流電源再生,藉此能夠提高電力變換裝置的變換效率。
(第1構成例的動作例) 運用圖7的訊號圖說明第1構成例的動作例。圖7(a),圖7(b)係針對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上臂側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示意閘極訊號gQ1a、及電壓VQ1a的波形,電流IQ1a的波形,圖7(c),圖7(d)係針對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下臂側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示意閘極訊號gQ2a、及電壓VQ2a的波形,電流IQ2a的波形,圖7(e),圖7(f)係針對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上臂側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示意閘極訊號gQ1b、及電壓VQ1b的波形,電流IQ1b的波形,圖7(g),圖7(h)係針對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下臂側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示意閘極訊號gQ2b、及電壓VQ2b的波形,電流IQ2b的波形。
圖7(i)示意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電壓Vamp1及輸出電流Iamp1,圖7(j)示意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電壓Vamp2及輸出電流Iamp2。圖7(k)示意再生電路的輸入電壓Vrgn及電流Irgn,圖7(l),圖7(m)示意電力變換裝置的輸出電流Iout、及輸出電壓Vout。另,輸入電壓Vrgn及電流Irgn相當於再生變壓器6b的一次側電壓及一次側電流。
另,這裡,將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及低側的開關元件Q2a所構成的臂訂為領先臂,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及低側的開關元件Q2b所構成的臂訂為落後臂。此外,圖7(b),圖7(d),圖7(e),圖7(g),圖7(h)-圖7(l)中,實線示意電壓波形,虛線示意電流波形。
首先,說明構成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臂之高側的開關元件Q1a及低側的開關元件Q2a中,閘極訊號gQ1a、閘極訊號gQ2a從OFF切換至ON時的動作。
於閘極訊號gQ1a從OFF切換至ON的時間點(圖7(a)的“a1”),開關元件Q1a成為ON狀態時產生的位移電壓dv/dt,會藉由對開關元件Q1a流通電流而受到抑制。
圖7(b)的電流IQ1a的波形中“a2”示意切換時的電流變動狀態。於比閘極訊號gQ1a的“a1”的時間點還之前的時間點,藉由上側D類放大器1H與下側D類放大器1L之電壓差,在再生變壓器6b的一次側會產生輸入電壓Vrgn,藉由輸入電壓Vrgn而對上側D類放大器1H流入電流Irgn(圖7(k)的“a3”)。流入的電流Irgn會將開關元件Q1a的寄生電容Cds充放電。藉由此充放電電流,在開關元件Q1a會流通電流(圖7(b)的“a2”)。
藉由此充放電電流,在開關元件Q1a產生的位移電壓dv/dt會受到抑制。藉由位移電壓dv/dt被抑制,位移電流di/dt被抑制,電流IQ1a的變動量受到抑制。藉由電流IQ1a的變動量受到抑制,同一臂內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的閘極-源極電壓Vgs的電壓上昇受到抑制,誤引弧受到抑制。圖7(c)的閘極訊號gQ2a中以虛線示意的訊號波形,示意藉由位移電流di/dt而被激發的誤引弧訊號受到抑制的狀態。
此外,於閘極訊號gQ2a從OFF切換至ON的時間點(圖7(c)的“b1”),開關元件Q2a成為ON狀態時產生的位移電壓dv/dt,會藉由流通開關元件Q2a的電流而受到抑制。
圖7(d)的電流IQ2a的波形中“b2”示意切換時的電流變動狀態。低側的開關元件Q2a從OFF切換至ON時亦然,於比閘極訊號gQ2a的“b1”的時間點還之前的時間點,藉由上側D類放大器1H與下側D類放大器1L之電壓差,藉由再生變壓器6b的一次側的輸入電壓Vrgn而對上側D類放大器1H流入電流Irgn(圖7(k)的“b3”)。流入的電流Irgn會將開關元件Q2a的寄生電容Cds充放電。藉由此充放電電流,在開關元件Q1a會流通電流(圖7(d)的“b2”)。
藉由此充放電電流,在開關元件Q2a產生的位移電壓dv/dt會受到抑制。藉由位移電壓dv/dt被抑制,位移電流di/dt被抑制,電流IQ2a的變動量受到抑制。藉由電流IQ2a的變動量受到抑制,同一臂內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的閘極-源極電壓Vgs的電壓上昇受到抑制,誤引弧受到抑制。圖7(a)的閘極訊號gQ1a中以虛線示意的訊號波形,示意藉由位移電流di/dt而被激發的誤引弧訊號受到抑制的狀態。
接著,說明構成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臂之高側的開關元件Q1b及低側的開關元件Q2b中,閘極訊號gQ1b、閘極訊號gQ2b從OFF切換至ON時的動作。
於閘極訊號gQ1b從OFF切換至ON的時間點(圖7(e)的“c1”),開關元件Q1b成為ON狀態時產生的位移電壓dv/dt,會藉由對開關元件Q1b流通電流而受到抑制。
圖7(f)的電流IQ1b的波形中“c2”示意切換時的電流變動狀態。於比閘極訊號gQ1b的“c1”的時間點還之前的時間點,藉由上側D類放大器1H與下側D類放大器1L之電壓差,在再生變壓器6b的一次側會產生輸入電壓Vrgn,藉由輸入電壓Vrgn而對上側D類放大器1H流入電流Irgn(圖7(k)的“c3”)。流入的電流Irgn會將開關元件Q1b的寄生電容Cds充放電。藉由此充放電電流,在開關元件Q1b會流通電流(圖7(f)的“c2”)。
藉由此充放電電流,在開關元件Q1b產生的位移電壓dv/dt會受到抑制。藉由位移電壓dv/dt被抑制,位移電流di/dt被抑制,電流IQ1b的變動量受到抑制。藉由電流IQ1b的變動量受到抑制,同一臂內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閘極-源極電壓Vgs的電壓上昇受到抑制,誤引弧受到抑制。圖7(g)的閘極訊號gQ2b中以虛線示意的訊號波形,示意藉由位移電流di/dt而被激發的誤引弧訊號受到抑制的狀態。
此外,於閘極訊號gQ2b從OFF切換至ON的時間點(圖7(g)的“b1”),開關元件Q2b成為ON狀態時產生的位移電壓dv/dt,會藉由流通開關元件Q2b的電流而受到抑制。
圖7(h)的電流IQ2b的波形中“d2”示意切換時的電流變動狀態。低側的開關元件Q2b從OFF切換至ON時亦然,於比閘極訊號gQ2b的“d1”的時間點還之前的時間點,藉由上側D類放大器1H與下側D類放大器1L之電壓差,藉由再生變壓器6b的一次側的輸入電壓Vrgn而對上側D類放大器1H流入電流Irgn(圖7(k)的“d3”)。流入的電流Irgn會將開關元件Q2b的寄生電容Cds充放電。藉由此充放電電流,在開關元件Q2b會流通電流(圖7(h)的“d2”)。
藉由此充放電電流,在開關元件Q2b產生的位移電壓dv/dt會受到抑制。藉由位移電壓dv/dt被抑制,位移電流di/dt被抑制,電流IQ2b的變動量受到抑制。藉由電流IQ2b的變動量受到抑制,同一臂內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的閘極-源極電壓Vgs的電壓上昇受到抑制,誤引弧受到抑制。圖7(e)的閘極訊號gQ1b中以虛線示意的訊號波形,示意藉由位移電流di/dt而被激發的誤引弧訊號受到抑制的狀態。
圖7(k)所示電流Irgn,為將開關元件的汲極-源極電容Cds放電而輔助流至開關元件的電流之輔助電流,是基於和上側D類放大器1H與下側D類放大器1L之差電壓相當的輸入電壓Vrgn而流動。電流Irgn的電流方向,根據輸入電壓Vrgn的電壓方向而變化。
圖7中,在驅動構成一方的臂之開關元件Q1a,Q2a的閘極訊號gQ1a,gQ2a、與驅動構成另一方的臂之開關元件Q1b,Q2b的閘極訊號gQ1b,gQ2b之間設立一閘極相位差θ,藉由令此閘極相位差θ偏移而進行電壓控制。圖7示意將被施加閘極訊號gQ1a,gQ2a的開關元件Q1a,Q2a的臂訂為領先臂,將被施加閘極訊號gQ1b,gQ2b的開關元件Q1b,Q2b的臂訂為落後臂的例子。
電力變換裝置的動作態樣,會根據閘極訊號gQ1a,gQ2a及閘極訊號gQ1b,gQ2b之組合而變化。圖7中,電力變換裝置具備和“A”-“H”這8個區間的閘極訊號相應的動作態樣。
區間“A”的各閘極訊號gQ1a,gQ2a,gQ1b,gQ2b,是將開關元件Q1a設為ON,將開關元件Q2a設為OFF,將開關元件Q1b設為OFF,將開關元件Q2b設為ON。區間“B”中,閘極訊號gQ1a,gQ2a,gQ1b,gQ2b,是將開關元件Q1a,Q2a,Q1b,Q2b分別設為ON,OFF,OFF,OFF,區間“C”中,閘極訊號gQ1a,gQ2a,gQ1b,gQ2b,是將開關元件Q1a,Q2a,Q1b,Q2b分別設為ON,OFF,ON,OFF,區間“D”中,閘極訊號gQ1a,gQ2a,gQ1b,gQ2b,是將開關元件Q1a,Q2a,Q1b,Q2b分別設為OFF,OFF,ON,OFF,區間“E”中,閘極訊號gQ1a,gQ2a,gQ1b,gQ2b,是將開關元件Q1a,Q2a,Q1b,Q2b分別設OFF,ON,ON,OFF,區間“F”中,閘極訊號gQ1a,gQ2a,gQ1b,gQ2b,是將開關元件Q1a,Q2a,Q1b,Q2b分別設為OFF,ON,OFF,OFF,區間“G”中,閘極訊號gQ1a,gQ2a,gQ1b,gQ2b,是將開關元件Q1a,Q2a,Q1b,Q2b分別設為OFF,ON,OFF,ON,區間“H”中,閘極訊號gQ1a,gQ2a,gQ1b,gQ2b,是將開關元件Q1a,Q2a,Q1b,Q2b分別設為OFF,OFF,OFF,ON。
這裡,區間“C”及區間“G”為相移區間,在此相移區間中產生輸出電壓。位於相移區間的兩側之區間“B”,區間“D”,區間“F”,及區間“H”,為其中一個臂的2個開關元件皆成為OFF之空檔時間的區間。除了相移區間的區間“C”及區間“G”以外的區間“A”,區間“E”、及區間“B”,區間“D”,區間“F”,及區間“H”的空檔時間的區間,為進行再生動作的區間。
又,區間“A”,區間“B”,區間“D”,區間“E”,區間“F”,及區間“H”被分成2個區間,各自具備區間“A1”及區間“A1”、區間“B1”及區間“B1”、區間“D1及區間“D2”、區間“E1及區間“E2”、區間“F1”及區間“F2”、區間“H1”及區間“H2”。藉此,動作循環的一周期具備14區間。
表1示意各區間中的開關元件的ON/OFF狀態、電壓變化、及電流變化、上側D類放大器1H及下側D類放大器的輸出電壓Vamp1,Vamp2及輸出電流Iamp1,Iamp2、再生電路的輸入電壓Vrgn及電流Irgn、電力變換裝置的輸出電壓Vout及輸出電流Iout、及再生狀態。表1中的以粗實線示意之處,示意開關元件從OFF切換至ON時的輔助電流及流至開關元件的電流、及輔助電路的電流Irgn的變化。
Figure 02_image001
以下,運用圖8~圖21說明各區間“A”-“H”的動作。 (區間“A”) 區間“A”被分成Iamp的方向相異之區間“A1”及區間“A2”。圖8示意區間“A1”的動作例,圖9示意區間“A2”的動作例。區間“A”中,開關元件Q1a,Q2a,Q1b,Q2b分別為ON,OFF,OFF,ON的狀態。
(區間“A1”) 圖8示意區間“A1”的動作例。區間“A1”中,開關元件Q1a,Q2a,Q1b,Q2b分別為ON,OFF,OFF,ON的狀態。
(a)開關元件Q1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從OFF切換至ON(圖7(a)中的“a1”)。開關元件Q1a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已完成,但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H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會透過開關元件Q1a的寄生二極體而流通電流。於開關元件Q1a從OFF切換至ON當中,對於開關元件Q1a已在前一區間(H2)流通放電電流(圖7(b)中的“a2”),位移電壓dv/dt的值受到限制而位移電流di/dt受到限制。藉此,閘極-源極間電壓Vgs的上昇受到抑制,防止同臂內的另一方的開關元件Q2a的誤引弧(圖7(c)中以虛線示意的脈波訊號)。 (b)開關元件Q2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為OFF。開關元件Q2a的寄生電容藉由Vin/2而充電完成。 (c)開關元件Q1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為OFF。開關元件Q1b的寄生電容藉由Vin/2而充電完成。 (d)開關元件Q2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為ON。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L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會透過開關元件Q2b的寄生二極體而流通電流。
(e)再生變壓器6b: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由於高側的開關元件Q1a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的連接點的電位Vin與電容分壓器21H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而為Vin/2。另一方面,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由於高側的開關元件Q1b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連接點的電位0與電容分壓器21L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而為Vin/2。藉此,Vamp1與Vamp2之間的電位差會發生電位差,在再生變壓器6b的輸入端產生輸入電壓Vrgn,流通電流Irgn。 (f)輸出: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電壓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電壓Vamp2的電壓方向互為反方向,因此不產生輸出電壓Vout。 (g)再生:對於再生電路6的再生變壓器6b流通電流Irgn,進行再生動作。
(區間“A2”) 圖9示意區間“A2”的動作例。區間“A2”中,開關元件Q1a,Q2a,Q1b,Q2b分別為ON,OFF,OFF,ON的狀態。
(a)開關元件Q1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為ON。在ON狀態的開關元件Q1a會流通電流。開關元件能夠運用MOS電晶體,因此圖9中將開關元件Q1a的電流以MOS電流的表記示意。 (b)開關元件Q2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為OFF。開關元件Q2a的寄生電容藉由Vin/2而充電完成。 (c)開關元件Q1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為OFF。開關元件Q1b的寄生電容藉由Vin/2而充電完成。 (d)開關元件Q2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為ON。在ON狀態的開關元件Q2b會流通電流。
(e)再生變壓器6b: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由於高側的開關元件Q1a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的連接點的電位Vin與電容分壓器21H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而為Vin/2。另一方面,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由於高側的開關元件Q1b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連接點的電位0與電容分壓器21L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而為Vin/2。藉此,Vamp1與Vamp2之間的電位差會發生電位差,在再生變壓器6b的輸入端產生輸入電壓Vrgn,流通電流Irgn。 (f)輸出: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電壓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電壓Vamp2的電壓方向互為反方向,因此不產生輸出電壓Vout。 (g)再生:對於再生電路6的再生變壓器6b流通電流Irgn,進行再生動作。
(區間“B”) 區間“B”被分成Vamp及Iamp的方向相異之區間“B1”及區間“B2”。圖10示意區間“B1”的動作例,圖11示意區間“B2”的動作例。區間“B”中,開關元件Q1a,Q2a,Q1b,Q2b分別為ON,OFF,OFF,OFF的狀態。另,區間“B”為開關元件Q1b與開關元件Q2b皆成為OFF之空檔時間的區間。
(區間“B1”) (a)開關元件Q1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為ON。在ON狀態的開關元件Q1a會流通電流(圖10中以MOS電流的表記示意)。 (b)開關元件Q2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為OFF。開關元件Q2a的寄生電容藉由Vin/2而充電完成。 (c)開關元件Q1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為OFF。低側的開關元件Q2b成為OFF,但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L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被充電至開關元件Q1b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開始。 (d)開關元件Q2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b從ON切換至OFF,因此藉由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的放電電流與電流Irgn而開關元件Q2b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充電開始。
(e)再生變壓器6b: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由於高側的開關元件Q1a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的連接點的電位Vin與電容分壓器21H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而為Vin/2。另一方面,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由於在高側的開關元件Q1b與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連接點從0朝向Vin/2上昇的電位與電容分壓器21L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而從-Vin/2變化成0。藉此,Vamp1與Vamp2之間的電位差會發生電位差,在再生變壓器6b的輸入端產生輸入電壓Vrgn,流通電流Irgn。 (f)輸出:從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電壓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電壓Vamp2而輸出電壓Vout會上昇,產生輸出電流Iout。 (g)再生:對於再生電路6的再生變壓器6b流通電流Irgn,進行再生動作。
(區間“B2”) (a)開關元件Q1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為ON。在ON狀態的開關元件Q1a會流通電流(圖11中以MOS電流的表記示意)。 (b)開關元件Q2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為OFF。開關元件Q2a的寄生電容藉由Vin/2而充電完成。 (c)開關元件Q1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為OFF。在區間“B2”開始的被充電至開關元件Q1b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完成。 (d)開關元件Q2b:藉由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的放電電流與電流Irgn,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充電完成。 以電流Irgn作為輔助電流,而輔助開關元件Q1b與開關元件Q2b的寄生電容的放電/充電動作(圖7(f)中的“c2” 圖7(k)中的“c3”),藉此抑制汲極-源極間的位移電壓dv/dt,防止區間“B2”與區間“C”之間的閘極的誤引弧動作。
(e)再生變壓器6b: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由於高側的開關元件Q1a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的連接點的電位Vin與電容分壓器21H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而為Vin/2。另一方面,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由於在高側的開關元件Q1b與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連接點從0朝向Vin/2上昇的電位與電容分壓器21L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而從0變化成Vin/2。藉此,Vamp1與Vamp2之間的電位差會發生電位差,在再生變壓器6b的輸入端產生輸入電壓Vrgn,流通電流Irgn。 (f)輸出:從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電壓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電壓Vamp2而輸出電壓Vout會上昇,產生輸出電流Iout。 (g)再生:對於再生電路6的再生變壓器6b流通電流Irgn,進行再生動作。
(區間“C”) 圖12示意區間“C”的動作例。區間“C”中,開關元件Q1a,Q2a,Q1b,Q2b分別為ON,OFF,ON,OFF的狀態。 (a)開關元件Q1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為ON。在ON狀態的開關元件Q1a會流通電流(圖12中以MOS電流的表記示意)。 (b)開關元件Q2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為OFF。開關元件Q2a的寄生電容藉由Vin/2而充電完成。 (c)開關元件Q1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從OFF切換至ON(圖7(e)中的“c1”)。開關元件Q1b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已完成,但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L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會透過開關元件Q1b的寄生二極體而流通電流。
於開關元件Q1b從OFF切換至ON當中,對於開關元件Q1b已在前一區間(B2)流通放電電流(圖7(f)中的“c2”),位移電壓dv/dt的值受到限制而位移電流di/dt受到限制。藉此,閘極-源極間電壓Vgs的上昇受到抑制,防止同臂內的另一方的開關元件Q2b的誤引弧(圖7(g)中以虛線示意的脈波訊號)。 (d)開關元件Q2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為OFF。開關元件Q2b的寄生電容藉由Vin/2而充電完成。
(e)再生變壓器6b: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由於高側的開關元件Q1a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的連接點的電位Vin與電容分壓器21H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而為Vin/2。另一方面,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由於高側的開關元件Q1b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連接點的電位Vin與電容分壓器21L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而為Vin/2。藉此,Vamp1與Vamp2之間的電位差不會發生電位差,因此在再生變壓器6b的輸入端不產生輸入電壓Vrgn,不流通輸入電壓Vrgn所造成的電流Irgn。 (f)輸出:從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電壓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電壓Vamp2產生輸出電壓Vout。 (g)再生:對於再生電路6的再生變壓器6b不會流通Vamp1與Vamp2之電位差所造成的電流,但會藉由再生變壓器6b的漏電感的能量而流通電流Irgn(圖7(k)中的“c3”),進行再生動作。
(區間“D”) 區間“D”被分成Iamp的方向相異而Vamp的符號變化之區間“D1”及區間“D2”。圖13示意區間“D1”的動作例,圖14示意區間“D2”的動作例。區間“D”中,開關元件Q1a,Q2a,Q1b,Q2b分別為OFF,OFF,ON,OFF的狀態。另,區間“D”為開關元件Q1b與開關元件Q2b皆成為OFF之空檔時間的區間。
(區間“D1”) 圖13示意區間“D1”的動作例。區間“D1”中,開關元件Q1a,Q2a,Q1b,Q2b分別為OFF,OFF,ON,OFF的狀態。
(a)開關元件Q1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從ON切換至OFF。 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從ON切換至OFF,因此藉由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的放電電流與電流Irgn而開關元件Q1a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充電開始。 (b)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為OFF。高側的開關元件Q1a成為OFF,但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H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被充電至開關元件Q2a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開始。 (c)開關元件Q1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為ON。承續著區間“C”,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L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會透過開關元件Q1b的寄生二極體而流通電流。 (d)開關元件Q2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為OFF。開關元件Q2b的寄生電容藉由Vin/2而充電完成。
(e)再生變壓器6b:高側的開關元件Q1a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的連接點的電位從Vin變化成Vin/2。由於此電位變化與電容分壓器21H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從Vin/2變化成0。 另一方面,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由於高側的開關元件Q1b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連接點的電位Vin與電容分壓器21L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而為Vin/2。藉此,Vamp1與Vamp2之間的電位差會發生電位差,在再生變壓器6b的輸入端產生輸入電壓Vrgn,流通電流Irgn。 (f)輸出:從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電壓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電壓Vamp2產生輸出電壓Vout。輸出電壓Vout從Vin下降。 (g)再生:對於再生電路6的再生變壓器6b流通電流Irgn,進行再生動作。
(區間“D2”) 圖14示意區間“D2”的動作例。區間“D2”中,開關元件Q1a,Q2a,Q1b,Q2b分別為ON,OFF,ON,OFF的狀態。
(a)開關元件Q1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從ON切換至OFF。 藉由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的放電電流與電流Irgn,進行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充電。 以電流Irgn作為輔助電流,而輔助開關元件Q1a與開關元件Q2a的寄生電容的放電/充電動作(圖7(f)中的“b2” 圖7(k)中的“b3”),藉此抑制汲極-源極間的位移電壓dv/dt,防止區間“D2”與區間“E1”之間的閘極的誤引弧動作。 (b)開關元件Q2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2a為OFF。對於開關元件Q2a,承續著區間“D1”會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H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而進行被充電至開關元件Q2a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 (c)開關元件Q1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為ON。承續著區間“D1”,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L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會透過開關元件Q1b的寄生二極體而流通電流。 (d)開關元件Q2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為OFF。開關元件Q2b的寄生電容藉由Vin/2而充電完成。
(e)再生變壓器6b:高側的開關元件Q1a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的連接點的電位從Vin/2變化成0。由於此電位變化與電容分壓器21H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從0變化成-Vin/2。 另一方面,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由於高側的開關元件Q1b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連接點的電位Vin與電容分壓器21L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而為Vin/2。藉此,Vamp1與Vamp2之間的電位差會發生電位差,在再生變壓器6b的輸入端產生輸入電壓Vrgn,流通電流Irgn。 (f)輸出:從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電壓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電壓Vamp2產生輸出電壓Vout。輸出電壓Vout從Vin/2朝向0下降。 (g)再生:對於再生電路6的再生變壓器6b流通電流Irgn(圖7(k)中的“b3”),進行再生動作。
(區間“E”) 區間“E”被分成Iamp的方向相異之區間“E1”及區間“E2”。圖15示意區間“E1”的動作例,圖16示意區間“E2”的動作例。區間“E”中,開關元件Q1a,Q2a,Q1b,Q2b分別為OFF,ON,ON,OFF的狀態。
(區間“E1”) 圖15示意區間“E1”的動作例。區間“E1”中,開關元件Q1a,Q2a,Q1b,Q2b分別為OFF,ON,ON,OFF的狀態。
(a)開關元件Q1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為OFF。承續著區間“D2”的充電動作,藉由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的放電電流與電流Irgn,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充電完成。 (b)開關元件Q2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a從OFF切換至ON(圖7(c)中的“b1”)。開關元件Q1b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已完成,但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H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會透過開關元件Q1a的寄生二極體而流通電流。 於開關元件Q2a從OFF切換至ON當中,對於開關元件Q2a已在前一區間(D2)流通放電電流(圖7(d)中的“b2”),位移電壓dv/dt的值受到限制而位移電流di/dt受到限制。藉此,閘極-源極間電壓Vgs的上昇受到抑制,防止同臂內的另一方的開關元件Q1a的誤引弧(圖7(a)中以虛線示意的脈波訊號)。 (c)開關元件Q1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為ON。承續著區間“D2”,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L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會透過開關元件Q1b的寄生二極體而流通電流。 (d)開關元件Q2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為OFF。開關元件Q2b的寄生電容藉由Vin/2而充電完成。
(e)再生變壓器6b:高側的開關元件Q1a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的連接點的電位為0。由於此連接點的0電位與電容分壓器21H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為-Vin/2。 另一方面,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由於高側的開關元件Q1b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連接點的電位Vin與電容分壓器21L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而為Vin/2。藉此,Vamp1與Vamp2之間的電位差會發生電位差,在再生變壓器6b的輸入端產生輸入電壓Vrgn,流通電流Irgn。 (f)輸出: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電壓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電壓Vamp2的電壓方向互為反方向,因此不產生輸出電壓Vout。 (g)再生:對於再生電路6的再生變壓器6b流通電流Irgn,進行再生動作。
(區間“E2”) 圖16示意區間“E2”的動作例。區間“E2”中,開關元件Q1a,Q2a,Q1b,Q2b分別為OFF,ON,ON,OFF的狀態。
(a)開關元件Q1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為OFF。開關元件Q1a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充電已完成。 (b)開關元件Q2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為ON。輸出變壓器2H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的換向(commutation)動作結束,在開關元件Q2a會流通電流。 (c)開關元件Q1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為ON。輸出變壓器2L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的換向動作結束,在開關元件Q1b會流通電流。 (d)開關元件Q2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為OFF。開關元件Q2b的寄生電容藉由Vin/2而充電完成。
(e)再生變壓器6b:高側的開關元件Q1a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的連接點的電位為0。由於此連接點的0電位與電容分壓器21H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為-Vin/2。 另一方面,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由於高側的開關元件Q1b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連接點的電位Vin與電容分壓器21L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而為Vin/2。藉此,Vamp1與Vamp2之間的電位差會發生電位差,在再生變壓器6b的輸入端產生輸入電壓Vrgn,流通電流Irgn。 (f)輸出: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電壓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電壓Vamp2的電壓方向互為反方向,因此不產生輸出電壓Vout。 (g)再生:對於再生電路6的再生變壓器6b流通電流Irgn,進行再生動作。
(區間“F”) 區間“F”被分成Iamp的方向相異而Vamp的符號變化之區間“D1”及區間“D2”。圖17示意區間“F1”的動作例,圖18示意區間“F2”的動作例。區間“F”中,開關元件Q1a,Q2a,Q1b,Q2b分別為OFF,ON,OFF,OFF的狀態。另,區間“F”為開關元件Q1b與開關元件Q2b皆成為OFF之空檔時間的區間。
(區間“F1”) 圖17示意區間“F1”的動作例。區間“F1”中,開關元件Q1a,Q2a,Q1b,Q2b分別為OFF,ON,OFF,OFF的狀態。 (a)開關元件Q1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為OFF。開關元件Q1a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充電已完成。 (b)開關元件Q2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a從OFF切換至ON。在ON狀態的開關元件Q1a會流通電流(圖12中以MOS電流的表記示意)。 (c)開關元件Q1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從ON切換至OFF。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從ON切換至OFF,因此藉由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放電電流與電流Irgn而開關元件Q1b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充電開始。 (d)開關元件Q2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為OFF。高側的開關元件Q1b成為OFF,但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L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被充電至開關元件Q2b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開始。
(e)再生變壓器6b:高側的開關元件Q1a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的連接點的電位為0。由於此電位0與電容分壓器21H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成為-Vin/2。 另一方面,高側的開關元件Q1b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連接點的電位從Vin下降至Vin/2。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由於連接點的電位與電容分壓器21L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而從Vin變化成Vin/2。 藉此,Vamp1與Vamp2之間的電位差會發生電位差,在再生變壓器6b的輸入端產生輸入電壓Vrgn,流通電流Irgn。 (f)輸出:從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電壓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電壓Vamp2產生輸出電壓Vout。輸出電壓Vout從0下降。 (g)再生:對於再生電路6的再生變壓器6b流通電流Irgn,進行再生動作。
(區間“F2”) 圖18示意區間“F2”的動作例。區間“F2”中,開關元件Q1a,Q2a,Q1b,Q2b分別為OFF,ON,OFF,OFF的狀態。 (a)開關元件Q1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為OFF。開關元件Q1a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充電已完成。 (b)開關元件Q2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為ON。在ON狀態的開關元件Q1a會流通電流(圖12中以MOS電流的表記示意)。 (c)開關元件Q1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為OFF。藉由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放電電流與電流Irgn,進行開關元件Q1b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充電。 以電流Irgn作為輔助電流,而輔助開關元件Q1b與開關元件Q2b的寄生電容的放電/充電動作(圖7(h)中的“d2” 圖7(k)中的“d3”),藉此抑制汲極-源極間的位移電壓dv/dt,防止區間“F2”與區間“G”之間的閘極的誤引弧動作。 (d)開關元件Q2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為OFF。高側的開關元件Q1b成為OFF,但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L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被充電至開關元件Q2b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完成。
(e)再生變壓器6b:高側的開關元件Q1a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的連接點的電位為0。由於此電位0與電容分壓器21H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成為-Vin/2。 另一方面,高側的開關元件Q1b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連接點的電位從Vin/2下降至0。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由於連接點的電位與電容分壓器21L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而從0變化成-Vin/2。 藉此,Vamp1與Vamp2之間的電位差會發生電位差,在再生變壓器6b的輸入端產生輸入電壓Vrgn,流通電流Irgn。輸入電壓Vrgn朝向0減少。 (f)輸出:從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電壓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電壓Vamp2產生輸出電壓Vout。輸出電壓Vout成為-Vin。 (g)再生:對於再生電路6的再生變壓器6b流通電流Irgn,進行再生動作。
(區間“G”) 圖19示意區間“G”的動作例。區間“G”中,開關元件Q1a,Q2a,Q1b,Q2b分別為OFF,ON,OFF,ON的狀態。 (a)開關元件Q1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為OFF。開關元件Q1a的寄生電容藉由Vin/2而充電完成。 (b)開關元件Q2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為ON。在ON狀態的開關元件Q2a會流通電流(圖19中以MOS電流的表記示意)。 (c)開關元件Q1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為OFF。開關元件Q1b的寄生電容藉由Vin/2而充電完成。 (d)開關元件Q2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b從OFF切換至ON(圖7(g)中的“d1”)。開關元件Q1b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已完成,但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L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會透過開關元件Q2b的寄生二極體而流通電流。 於開關元件Q2b從OFF切換至ON當中,對於開關元件Q2b已在前一區間(F2)流通放電電流(圖7(h)中的“d2”),位移電壓dv/dt的值受到限制而位移電流di/dt受到限制。藉此,閘極-源極間電壓Vgs的上昇受到抑制,防止同臂內的另一方的開關元件Q1b的誤引弧(圖7(e)中以虛線示意的脈波訊號)。
(e)再生變壓器6b: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由於高側的開關元件Q1a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的連接點的電位0與電容分壓器21H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而為Vin/2。另一方面,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由於高側的開關元件Q1b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連接點的電位0與電容分壓器21L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而為Vin/2。藉此,Vamp1與Vamp2之間的電位差不會發生電位差,因此在再生變壓器6b的輸入端不產生輸入電壓Vrgn,不流通輸入電壓Vrgn所造成的電流Irgn。 (f)輸出:從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電壓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電壓Vamp2產生輸出電壓Vout。輸出電壓Vout成為-Vin。 (g)再生:對於再生電路6的再生變壓器6b不會流通Vamp1與Vamp2之電位差所造成的電流,但會藉由再生變壓器6b的漏電感的能量而流通電流Irgn(圖7(k)中的“d3”),進行再生動作。
(區間“H”) 區間“H”被分成Iamp的方向相異而Vamp的符號變化之區間“H1”及區間“H2”。圖20示意區間“H1”的動作例,圖21示意區間“H2”的動作例。區間“H”中,開關元件Q1a,Q2a,Q1b,Q2b分別為OFF,OFF,OFF,ON的狀態。另,區間“H”為開關元件Q1b與開關元件Q2b皆成為OFF之空檔時間的區間。
(區間“H1”) 圖20示意區間“H1”的動作例。區間“H1”中,開關元件Q1a,Q2a,Q1b,Q2b分別為OFF,OFF,OFF,ON的狀態。 (a)開關元件Q1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為OFF。低側的開關元件Q2a成為OFF,但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H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被充電至開關元件Q1a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開始。 (b)開關元件Q2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a從ON切換至OFF。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a從ON切換至OFF,因此藉由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的放電電流與電流Irgn而開關元件Q2a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充電開始。 (c)開關元件Q1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為OFF。開關元件Q1b的寄生電容藉由Vin/2而充電完成。 (d)開關元件Q2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為ON。承續著區間“G”,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L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會透過開關元件Q2b的寄生二極體而流通電流。
(e)再生變壓器6b:高側的開關元件Q1a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的連接點的電位從0變化成Vin/2。由於此電位變化與電容分壓器21H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從-Vin/2變化成0。 另一方面,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由於高側的開關元件Q1b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連接點的電位0與電容分壓器21L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而為Vin/2。藉此,Vamp1與Vamp2之間的電位差會發生電位差,在再生變壓器6b的輸入端產生輸入電壓Vrgn,流通電流Irgn。 (f)輸出:從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電壓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電壓Vamp2產生輸出電壓Vout。輸出電壓Vout從-Vin上昇。 (g)再生:對於再生電路6的再生變壓器6b流通電流Irgn,進行再生動作。
(區間“H2”) 圖21示意區間“H2”的動作例。區間“H2”中,開關元件Q1a,Q2a,Q1b,Q2b分別為OFF,OFF,OFF,ON的狀態。 (a)開關元件Q1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為OFF。低側的開關元件Q2a成為OFF,但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H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被充電至開關元件Q1a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開始。 (b)開關元件Q2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為OFF。藉由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的放電電流與電流Irgn,進行開關元件Q2a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充電。 以電流Irgn作為輔助電流,而輔助開關元件Q1a與開關元件Q2a的寄生電容的放電/充電動作(圖7(b)中的“a2” 圖7(k)中的“a3”),藉此抑制汲極-源極間的位移電壓dv/dt,防止區間“H2”與區間“A1”之間的閘極的誤引弧動作。 (c)開關元件Q1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為OFF。開關元件Q1b的寄生電容藉由Vin/2而充電完成。 (d)開關元件Q2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為ON。承續著區間“H1”,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L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會透過開關元件Q2b的寄生二極體而流通電流。
(e)再生變壓器6b:開關元件Q1a的放電完成,藉此高側的開關元件Q1a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的連接點的電位成為Vin。由於此連接點的電位Vin與電容分壓器21H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從0變化成Vin/2。 另一方面,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由於高側的開關元件Q1b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連接點的電位0與電容分壓器21L的中點電位Vin/2之電位差,而為Vin/2。藉此,Vamp1與Vamp2之間的電位差會發生電位差,在再生變壓器6b的輸入端產生輸入電壓Vrgn,流通電流Irgn。 (f)輸出:從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電壓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電壓Vamp2產生輸出電壓Vout。輸出電壓Vout朝向0上昇。 (g)再生:對於再生電路6的再生變壓器6b流通電流Irgn,進行再生動作。
[本發明的第2構成例] (第2構成例的電路例) 運用圖22-圖32說明本發明的第2構成例。第2構成例,為上側D類放大器及下側D類放大器將各自4個開關元件做成全橋構造,而設置2個再生電路作為電流輔助電路之構成。
圖22示意本發明的第2構成例的電路例。另,這裡僅示意上側D類放大器、下側D類放大器、及再生電路的構造。
電力變換裝置12中,上側D類放大器1H,藉由由高側的開關元件Q1a與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的串聯連接所成之領先臂20Ha、及由高側的開關元件Q3a與低側的開關元件Q4a的串聯連接所成之落後臂20Hb而構成全橋式電路。另,領先臂20Ha與落後臂20Hb亦可訂為相反的關係。
構成領先臂20Ha的開關元件Q1a的一端連接至直流電源(未圖示的)的高電壓側,開關元件Q2a的一端連接至直流電源(未圖示)的低電壓側,開關元件Q1a與開關元件Q2a的各另一端被連接,其連接點為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一方的輸出端,而連接至輸出變壓器2H的1次側的一方。
構成落後臂20Hb的開關元件Q3a的一端連接至直流電源(未圖示的)的高電壓側,開關元件Q4a的一端連接至直流電源(未圖示)的低電壓側,開關元件Q3a與開關元件Q4a的各另一端被連接,其連接點為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一方的輸出端,而連接至輸出變壓器2H的1次側的另一方。
在領先臂20Ha的中點與輸出變壓器2H之間、及在落後臂20Hb的中點與輸出變壓器2H之間,存在輸出變壓器2H的漏電感。
下側D類放大器1L,藉由由高側的開關元件Q1b與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串聯連接所成之領先臂20La、及由高側的開關元件Q3b與低側的開關元件Q4b的串聯連接所成之落後臂20Lb而構成全橋式電路。構成領先臂20La的開關元件Q1b的一端連接至直流電源(未圖示的)的高電壓側,開關元件Q2b的一端連接至直流電源(未圖示)的低電壓側,開關元件Q1b與開關元件Q2b的各另一端被連接,其連接點為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一方的輸出端,而連接至輸出變壓器2L的1次側的一方。
構成落後臂20Lb的開關元件Q3b的一端連接至直流電源(未圖示的)的高電壓側,開關元件Q4b的一端連接至直流電源(未圖示)的低電壓側,開關元件Q3b和開關元件Q4b的連接點為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一方的輸出端,而連接至輸出變壓器2L的1次側的一方。
落後臂20Lb的中點與輸出變壓器2L之間、及領先臂20La的各另一端被連接,在其連接點與輸出變壓器2L之間存在輸出變壓器2L的漏電感。
再生電路6,具備第1再生電路6α與第2再生電路6β這2個再生電路,將取入的輔助電流的電力作為再生電力而對直流電源(未圖示)再生。第1再生電路6α具備再生整流電路6αa與再生變壓器6αb,第2再生電路6β具備再生整流電路6βa與再生變壓器6βb。
再生變壓器6αb,其1次側連接至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落後臂20Hb的中點的輸出端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落後臂20Lb的中點的輸出端之間,2次側連接至第1再生電路6α的再生整流電路6αa。另一方面,再生變壓器6βb,其1次側連接至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領先臂20Ha的中點的輸出端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領先臂20La的中點的輸出端之間,2次側連接至第2再生電路6β的再生整流電路6βa。
再生整流電路6αa,將再生變壓器6αb的2次側的交流電壓整流而生成再生電壓。再生整流電路6βa,將再生變壓器6βb的2次側的交流電壓整流而生成再生電壓。
基於上側D類放大器1H與下側D類放大器1L之電壓差,在再生變壓器6αb及再生變壓器6βb的1次側會流通電流。再生變壓器6αb及再生變壓器6βb,將2次側的交流電壓分別送至再生整流電路6αa及再生整流電路6βa。再生變壓器6αb,6βb的匝比,以閘極相位差θ為0deg時的等效電路滿足ZVS(零電壓切換)的條件之方式設計。
再生整流電路6αa,6βa,藉由二極體橋式電路6αa1與連接至直流電源側的LC平滑電路6a2、及二極體橋式電路6βa1與連接至直流電源側的LC平滑電路6a2而構成,分別連接至再生變壓器6αb,6βb的輸出端。再生整流電路6αa,6βa,共通地具備LC平滑電路6a2。
再生變壓器6αb的2次側的交流電壓,在二極體橋式電路6αa1被整流後,藉由LC平滑電路6a2被平滑化而成為再生電壓,再生變壓器6βb的2次側的交流電壓,在二極體橋式電路6βa1被整流後,藉由LC平滑電路6a2被平滑化而成為再生電壓。
再生電路6,將輔助電流的電力作為再生電力而對直流電源再生,藉此能夠提高電力變換裝置的變換效率。
(第2構成例的動作例) 電力變換裝置中,第2構成例,是根據驅動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開關元件Q1a-Q4a之閘極訊號gQ1a-gQ4a、及驅動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開關元件Q1b-Q4b之閘極訊號gQ1b-gQ4b的組合而動作。第2構成例的動作態樣,如同第1構成例般,具備和區間“A”-區間“H”這8個區間的閘極訊號的組合相應的動作態樣。
另,第1構成例的動作態樣中,說明了區間“A”、區間“B”,區間“D”,區間“E”、區間“F”,及區間“H”的各區間被分成2個區間,但第2構成例的動作態樣中,在該些區間內電壓Vrgn及電流Irgn沒有變化,因此不分為2個區間而以1個區間來說明。
運用圖23,圖24的訊號圖說明第2構成例的動作例。 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訊號圖: 圖23(a),圖23(i)係針對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領先臂20Ha的上臂側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示意閘極訊號gQ1a、及電壓VQ1a的波形,電流IQ1a的波形。 圖23(b),圖23(j)係針對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領先臂20Ha的下臂側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示意閘極訊號gQ2a、及電壓VQ2a,電流IQ2a。 圖23(c),圖21(k)係針對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落後臂20Hb的上臂側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3a,示意閘極訊號gQ3a、及電壓VQ3a的波形,電流IQ3a的波形。 圖21(d),圖21(h)係針對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落後臂20Hb的下臂側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4a,示意閘極訊號gQ4a、及電壓VQ4a的波形,電流IQ4a的波形。
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訊號圖: 圖23(e),圖23(m)係針對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領先臂20La的上臂側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示意閘極訊號gQ1b、及電壓VQ1b的波形,電流IQ1b的波形。 圖23(f),圖23(n)係針對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領先臂20La的下臂側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示意閘極訊號gQ2b、及電壓VQ2b,電流IQ2b。 圖23(g),圖23(o)係針對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落後臂20Lb的下臂側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3b,示意閘極訊號gQ3b、及電壓VQ3b的波形,電流IQ3b的波形。 圖23(h),圖23(p)係針對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落後臂20Lb的下臂側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4b,示意閘極訊號gQ4b、及電壓VQ4b的波形,電流IQ4b的波形。
圖24(a)-圖24(b)示意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Iamp、及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Iamp2。圖24(c)示意第1再生電路6α的再生電路的輸入電壓Vrgn1及電流Irgn1,圖21(d)示意第2再生電路6β的輸入電壓Vrgn2及電流Irgn2。另,輸入電壓Vrgn1及電流Irgn1相當於再生變壓器6αb的一次側電壓及一次側電流,輸入電壓Vrgn2及電流Irgn2相當於再生變壓器6βb的一次側電壓及一次側電流。圖24(e)示意輸出電壓Vout及輸出電流Iout。
另,這裡,在上側D類放大器1H中,將高側的開關元件Q1a及低側的開關元件Q2a所構成的臂訂為領先臂20Ha,將高側的開關元件Q3a及低側的開關元件Q4a所構成的臂訂為落後臂20Hb。此外,在下側D類放大器1L中,將高側的開關元件Q1b及低側的開關元件Q2b所構成的臂訂為領先臂20La,將高側的開關元件Q3b及低側的開關元件Q4b所構成的臂訂為落後臂20Lb。此外,圖23(i)~圖23(p)、及圖24中,實線示意電壓波形,虛線示意電流波形。
以下,說明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開關元件Q1a~開關元件Q4a從OFF切換至ON,及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開關元件Q1b~開關元件Q4b從OFF切換至ON時的動作。
(閘極訊號gQ2a,gQ3a的切換的時間點的動作) 說明施加於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開關元件Q2a及開關元件Q3a的閘極訊號gQ2a及閘極訊號gQ3a從OFF切換至ON時的動作。此切換動作對應於圖23中的從區間“B”切換至區間“C”的狀態。
區間“B”中,藉由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圖24(a)的“a15”)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圖24(b)的“a16”)之電壓差,在第1再生電路6α會產生輸入電壓Vrgn1及電流Irgn1(圖24(c)的“a17”),在第2再生電路6β會產生輸入電壓Vrgn2及電流Irgn2(圖24(d)的“a18”)。
(電流Irgn1的作用) 電流Irgn1,作用成為將開關元件Q3a的寄生電容Cds放電之輔助電流(圖23(l)的“a14”)。藉由此輔助電流,在開關元件Q3a產生的位移電壓dv/dt會受到抑制。藉由位移電壓dv/dt被抑制,位移電流di/dt被抑制,電流IQ3a的變動量受到抑制。藉由電流IQ3a的變動量受到抑制,同一臂內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4a的閘極-源極電壓Vgs的電壓上昇受到抑制,誤引弧受到抑制。圖23(d)的閘極訊號gQ4a中以虛線示意的訊號波形,示意藉由位移電流di/dt而被激發的誤引弧訊號受到抑制的狀態。
(電流Irgn2的作用) 電流Irgn2,作用成為將開關元件Q2a的寄生電容Cds充電之輔助電流(圖23(i)的“a13”)。 藉由此輔助電流,在開關元件Q2a產生的位移電壓dv/dt會受到抑制。藉由位移電壓dv/dt被抑制,位移電流di/dt被抑制,電流IQ2a的變動量受到抑制。藉由電流IQ2a的變動量受到抑制,同一臂內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的閘極-源極電壓Vgs的電壓上昇受到抑制,誤引弧受到抑制。圖23(a)的閘極訊號gQ1a中以虛線示意的訊號波形,示意藉由位移電流di/dt而被激發的誤引弧訊號受到抑制的狀態。
(閘極訊號gQ1a,gQ4a的切換時間點的動作) 說明施加於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開關元件Q1a及開關元件Q4a的閘極訊號gQ1a及閘極訊號gQ4a從OFF切換至ON時的動作。此切換動作對應於圖23中的從區間“F”切換至區間“G”的狀態。
區間“F”中,藉由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圖24(a)的“c15”)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圖24(b)的“c16”)之電壓差,在第1再生電路6α會產生輸入電壓Vrgn1及電流Irgn1(圖24(c)的“c17”),在第2再生電路6β會產生輸入電壓Vrgn2及電流Irgn2(圖24(d)的“c18”)。
(電流Irgn1的作用) 電流Irgn1,作用成為將開關元件Q4a的寄生電容Cds放電之輔助電流(圖23(l)的“c14”)。 藉由此輔助電流,在開關元件Q4a產生的位移電壓dv/dt會受到抑制。藉由位移電壓dv/dt被抑制,位移電流di/dt被抑制,電流IQ4a的變動量受到抑制。藉由電流IQ4a的變動量受到抑制,同一臂內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3a的閘極-源極電壓Vgs的電壓上昇受到抑制,誤引弧受到抑制。圖23(c)的閘極訊號gQ3a中以虛線示意的訊號波形,示意藉由位移電流di/dt而被激發的誤引弧訊號受到抑制的狀態。
(電流Irgn2的作用) 電流Irgn2,作用成為將開關元件Q1a的寄生電容Cds放電之輔助電流(圖23(i)的“c13”)。 藉由此輔助電流,在開關元件Q1a產生的位移電壓dv/dt會受到抑制。藉由位移電壓dv/dt被抑制,位移電流di/dt被抑制,電流IQ2a的變動量受到抑制。藉由電流IQ1a的變動量受到抑制,同一臂內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2a的閘極-源極電壓Vgs的電壓上昇受到抑制,誤引弧受到抑制。圖23(b)的閘極訊號gQ2a中以虛線示意的訊號波形,示意藉由位移電流di/dt而被激發的誤引弧訊號受到抑制的狀態。
(閘極訊號gQ1b,gQ4b的切換時間點的動作) 說明施加於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開關元件Q1b及開關元件Q4b的閘極訊號gQ1b及閘極訊號gQ4b從OFF切換至ON時的動作。此切換動作對應於圖23中的從區間“D”切換至區間“E”的狀態。
區間“D”中,藉由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圖24(a)的“b15”)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圖24(b)的“b16”)之電壓差,在第1再生電路6α會產生輸入電壓Vrgn1及電流Irgn1(圖24(c)的“b17”),在第2再生電路6β會產生輸入電壓Vrgn2及電流Irgn2(圖24(d)的“b18”)。
(電流Irgn1的作用) 電流Irgn1,作用成為將開關元件Q1b的寄生電容Cds放電之輔助電流(圖23(i)的“b13”)。 藉由此輔助電流,在開關元件Q1b產生的位移電壓dv/dt會受到抑制。藉由位移電壓dv/dt被抑制,位移電流di/dt被抑制,電流IQ1b的變動量受到抑制。藉由電流IQ1b的變動量受到抑制,同一臂內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2b的閘極-源極電壓Vgs的電壓上昇受到抑制,誤引弧受到抑制。圖23(f)的閘極訊號gQ2b中以虛線示意的訊號波形,示意藉由位移電流di/dt而被激發的誤引弧訊號受到抑制的狀態。
(電流Irgn2的作用) 電流Irgn2,作用成為將開關元件Q4b的寄生電容Cds放電之輔助電流(圖23(p)的“b14”)。 藉由此輔助電流,在開關元件Q4b產生的位移電壓dv/dt會受到抑制。藉由位移電壓dv/dt被抑制,位移電流di/dt被抑制,電流IQ4b的變動量受到抑制。藉由電流IQ4b的變動量受到抑制,同一臂內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3b的閘極-源極電壓Vgs的電壓上昇受到抑制,誤引弧受到抑制。圖23(g)的閘極訊號gQ3b中以虛線示意的訊號波形,示意藉由位移電流di/dt而被激發的誤引弧訊號受到抑制的狀態。
(閘極訊號gQ2b,gQ3b的切換時間點的動作) 說明施加於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開關元件Q2b及開關元件Q3的閘極訊號gQ2b及閘極訊號gQ3b從OFF切換至ON時的動作。此切換動作對應於圖23中的從區間“H”切換至區間“A”的狀態。
區間“H”中,藉由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圖24(a)的“d15”)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圖24(b)的“d16”)之電壓差,在第1再生電路6α會產生輸入電壓Vrgn1及電流Irgn1(圖24(c)的“d17”),在第2再生電路6β會產生輸入電壓Vrgn2及電流Irgn2(圖24(d)的“d18”)。
(電流Irgn1的作用) 電流Irgn1,作用成為將開關元件Q2b的寄生電容Cds放電之輔助電流(圖23(n)的“d13”)。 藉由此輔助電流,在開關元件Q2b產生的位移電壓dv/dt會受到抑制。藉由位移電壓dv/dt被抑制,位移電流di/dt被抑制,電流IQ2b的變動量受到抑制。藉由電流IQ2b的變動量受到抑制,同一臂內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的閘極-源極電壓Vgs的電壓上昇受到抑制,誤引弧受到抑制。圖23(e)的閘極訊號gQ1b中以虛線示意的訊號波形,示意藉由位移電流di/dt而被激發的誤引弧訊號受到抑制的狀態。
(電流Irgn2的作用) 電流Irgn2,作用成為將開關元件Q3b的寄生電容Cds放電之輔助電流(圖23(o)的“d14”)。 藉由此輔助電流,在開關元件Q3b產生的位移電壓dv/dt會受到抑制。藉由位移電壓dv/dt被抑制,位移電流di/dt被抑制,電流IQ3b的變動量受到抑制。藉由電流IQ3b的變動量受到抑制,同一臂內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4b的閘極-源極電壓Vgs的電壓上昇受到抑制,誤引弧受到抑制。圖23(h)的閘極訊號gQ4b中以虛線示意的訊號波形,示意藉由位移電流di/dt而被激發的誤引弧訊號受到抑制的狀態。
表2示意各區間中的開關元件Q1a~Q4a,Q1b~Q4b的ON/OFF狀態、電壓變化、及電流變化、上側D類放大器1H及下側D類放大器的輸出電壓Vamp1,Vamp2及輸出電流Iamp1,Iamp2、再生電路的輸入電壓Vrgn及電流Irgn、電力變換裝置的輸出電壓Vout及輸出電流Iout、及再生狀態。表2中的以粗實線示意之處,示意開關元件從OFF切換至ON時的輔助電流及流至開關元件的電流、及輔助電路的電流Irgn的變化。
Figure 02_image003
以下,運用圖25~圖32說明各區間“A”-“H”的動作。
(區間“A”) 圖25示意區間“A”的動作狀態。區間“A”中,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開關元件Q1a,Q2a,Q3a,Q4a分別為ON,OFF,ON,OFF的狀態,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開關元件Q1b,Q2b,Q3b,Q4b分別為OFF,ON,ON,OFF的狀態。
(a)開關元件Q1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為ON。通過開關元件Q1a流通電流。 (b)開關元件Q2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為OFF。開關元件Q2a的寄生電容,由於高側的開關元件Q1a已導通而對於端子間施加Vin的電壓,藉由Vin而充電完成。 (c)開關元件Q3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3a為OFF。開關元件Q3a的寄生電容,由於低側的開關元件Q4a已導通而施加Vin的電壓,藉由Vin而充電完成。 (d)開關元件Q4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4a為ON。通過開關元件Q4a流通電流。
(e)開關元件Q1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為OFF。開關元件Q1b的寄生電容,由於低側的開關元件Q2b已導通而施加Vin的電壓,藉由Vin而充電完成。 (f)開關元件Q2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為ON。開關元件Q2b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已完成,但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L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會透過開關元件Q2b的寄生二極體而流通電流。 於開關元件Q2b從OFF切換至ON當中,對於開關元件Q2b已在前一區間(H)流通放電電流(圖23(n)中的“d13”),位移電壓dv/dt的值受到限制而位移電流di/dt受到限制。藉此,閘極-源極間電壓Vgs的上昇受到抑制,防止同臂內的另一方的開關元件Q1b的誤引弧(圖23(e)中以虛線示意的脈波訊號)。 (g)開關元件Q3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3b為ON。開關元件Q3b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已完成,但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L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會透過開關元件Q3b的寄生二極體而流通電流。 於開關元件Q3b從OFF切換至ON當中,對於開關元件Q3b已在前一區間(H)流通放電電流(圖23(o)中的“d14”),位移電壓dv/dt的值受到限制而位移電流di/dt受到限制。藉此,閘極-源極間電壓Vgs的上昇受到抑制,防止同臂內的另一方的開關元件Q4b的誤引弧(圖23(h)中以虛線示意的脈波訊號)。 (h)開關元件Q4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4b為OFF。開關元件Q4b的寄生電容,由於高側的開關元件Q3b與低側的開關元件Q2b已導通而施加Vin/2的電壓,藉由Vin/2而充電完成。
(i)再生變壓器6αb:藉由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之電位差,在再生變壓器6αb的輸入端產生輸入電壓Vrgn1而流通電流Irgn1。在上側D類放大器1H與下側D類放大器1L之間會產生Vin的電位差。 (j)再生變壓器6βb:藉由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之電位差,在再生變壓器6βb的輸入端產生輸入電壓Vrgn2而流通電流Irgn2。在上側D類放大器1H與下側D類放大器1L之間會產生Vin/2的電位差。 (k)輸出: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電壓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電壓Vamp2的電壓方向互為反方向,因此不產生輸出電壓Vout。 (l)再生:對於再生電路6的再生變壓器6αb流通電流Irgn1,對於再生變壓器6βb流通電流Irgn2,進行再生動作。
(區間“B”) 圖26示意區間“B”的動作狀態。區間“B”中,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開關元件Q1a,Q2a,Q3a,Q4a分別為ON,OFF,ON,OFF的狀態,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開關元件Q1b,Q2b,Q3b,Q4b分別為OFF,ON,ON,OFF的狀態。
(a)開關元件Q1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從ON切換至OFF。開關元件Q1a的寄生電容,藉由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的放電電流與電流Irgn2而充電開始。 (b)開關元件Q2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為OFF。開關元件Q1a成為OFF,但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H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被充電至開關元件Q2a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開始。此外,電流Irgn2作用成為將開關元件Q2a放電之輔助電流。 (c)開關元件Q3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3a為OFF。開關元件Q4a成為OFF,但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H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被充電至開關元件Q3a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開始。此外,電流Irgn1作用成為將開關元件Q3a放電之輔助電流。 (d)開關元件Q4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4a從ON切換至OFF。開關元件Q4a的寄生電容,藉由高側的開關元件Q3a的放電電流與電流Irgn1而充電開始。
(e)開關元件Q1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為OFF。開關元件Q1b的寄生電容,由於開關元件Q2b為ON,藉由Vin而充電完成。 (f)開關元件Q2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為ON。通過開關元件Q3b及開關元件Q2b流通電流。 (g)開關元件Q3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3b為ON。通過開關元件Q3b及開關元件Q2b流通電流。 (h)開關元件Q4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4b為OFF。開關元件Q4b的寄生電容,由於開關元件Q3b為ON,藉由Vin而充電完成。
(i)再生變壓器6αb:藉由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之電位差,在再生變壓器6αb的輸入端產生輸入電壓Vrgn1而流通電流Irgn1。在上側D類放大器1H與下側D類放大器1L之間會產生Vin/2的電位差。 (j)再生變壓器6βb:藉由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之電位差,在再生變壓器6βb的輸入端產生輸入電壓Vrgn2而流通電流Irgn2。在上側D類放大器1H與下側D類放大器1L之間會產生Vin/2的電位差。 (k)輸出: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電壓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電壓Vamp2的電壓方向為同方向,因此產生輸出電壓Vout。 (l)再生:對於再生電路6的再生變壓器6αb流通電流Irgn1,對於再生變壓器6βb流通電流Irgn2,進行再生動作。
(區間“C”) 圖27示意區間“C”的動作狀態。區間“C”中,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開關元件Q1a,Q2a,Q3a,Q4a分別為OFF,ON,ON,OFF的狀態,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開關元件Q1b,Q2b,Q3b,Q4b分別為OFF,ON,ON,OFF的狀態。
(a)開關元件Q1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為OFF。開關元件Q1a的寄生電容,由於開關元件Q2a為ON,藉由Vin而充電完成。 (b)開關元件Q2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a從OFF切換至ON。開關元件Q2a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已完成,但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H的一次線圈的能量,因此會透過開關元件Q2a的寄生二極體而流通電流。 (c)開關元件Q3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3a從OFF切換至ON。開關元件Q3a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已完成,但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H的一次線圈的能量,因此會透過開關元件Q3a的寄生二極體而流通電流。 (d)開關元件Q4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4a為OFF。開關元件Q4a的寄生電容,由於開關元件Q3a為ON,藉由Vin而充電完成。
(e)開關元件Q1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為OFF。開關元件Q1b的寄生電容,由於開關元件Q2b為ON,藉由Vin而充電完成。 (f)開關元件Q2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為ON。通過開關元件Q3b及開關元件Q2b流通電流。 (g)開關元件Q3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3b為ON。通過開關元件Q3b及開關元件Q2b流通電流。 (h)開關元件Q4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4b為OFF。開關元件Q4b的寄生電容,由於開關元件Q3b為ON,藉由Vin而充電完成。
(i)再生變壓器6αb: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之電位差不會發生,但會藉由再生變壓器6αb的漏電感的能量而流通電流Irgn1。 (j)再生變壓器6βb: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之電位差不會發生,但會藉由再生變壓器6βb的漏電感的能量而流通電流Irgn2。 (k)輸出: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電壓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電壓Vamp2的電壓方向為同方向,因此產生輸出電壓Vout=2・Vin。 (l)再生:對於再生電路6的再生變壓器6αb流通電流Irgn1,對於再生變壓器6βb流通電流Irgn2,進行再生動作。
(區間“D”) 圖28示意區間“D”的動作狀態。區間“D”中,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開關元件Q1a,Q2a,Q3a,Q4a分別為OFF,ON,ON,OFF的狀態,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開關元件Q1b,Q2b,Q3b,Q4b分別為OFF,OFF,OFF,OFF的狀態。 (a)開關元件Q1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為OFF。開關元件Q1a的寄生電容,由於開關元件Q2a為ON,藉由Vin而充電完成。 (b)開關元件Q2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為ON。通過開關元件Q3a及開關元件Q2a流通電流。 (c)開關元件Q3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3a為ON。通過開關元件Q3a及開關元件Q2a流通電流。 (d)開關元件Q4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4a為OFF。開關元件Q4a的寄生電容,由於開關元件Q3a為ON,藉由Vin而充電完成。
(e)開關元件Q1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為OFF。開關元件Q2b成為OFF,但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L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被充電至開關元件Q1b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開始。此外,電流Irgn1作用成為將開關元件Q1b放電之輔助電流。 (f)開關元件Q2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b從ON切換至OFF。開關元件Q2b的寄生電容,藉由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的放電電流與電流Irgn1而充電開始。 (g)開關元件Q3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3b從ON切換至OFF。開關元件Q3b的寄生電容,藉由低側的開關元件Q4b的放電電流與電流Irgn2而充電開始。 (h)開關元件Q4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4b為OFF。開關元件Q3b成為OFF,但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L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被充電至開關元件Q4b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開始。此外,電流Irgn2作用成為將開關元件Q4b放電之輔助電流。
(i)再生變壓器6αb:藉由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之電位差,在再生變壓器6αb的輸入端產生輸入電壓Vrgn1而流通電流Irgn1。上側D類放大器1H與下側D類放大器1L之間的電位差從Vin變化成Vin/2。 (j)再生變壓器6βb:藉由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之電位差,在再生變壓器6βb的輸入端產生輸入電壓Vrgn2而流通電流Irgn2。上側D類放大器1H與下側D類放大器1L之間的電位差從Vin變化成Vin/2。 (k)輸出:伴隨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電壓Vamp2的電壓變化而輸出電壓Vout下降。 (l)再生:對於再生電路6的再生變壓器6αb流通電流Irgn1,對於再生變壓器6βb流通電流Irgn2,進行再生動作。
(區間“E”) 圖29示意區間“E”的動作狀態。區間“E”中,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開關元件Q1a,Q2a,Q3a,Q4a分別為OFF,ON,ON,OFF的狀態,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開關元件Q1b,Q2b,Q3b,Q4b分別為ON,OFF,OFF,ON的狀態。
(a)開關元件Q1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為OFF。開關元件Q1a的寄生電容,由於低側的開關元件Q2a已導通而對於端子間施加Vin的電壓,藉由Vin而充電完成。 (b)開關元件Q2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為ON。通過開關元件Q2a流通電流。 (c)開關元件Q3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3a為ON。通過開關元件Q3a流通電流。 (d)開關元件Q4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4a為OFF。開關元件Q4a的寄生電容,由於高側的開關元件Q3a已導通而施加Vin的電壓,藉由Vin而充電完成。
(e)開關元件Q1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從OFF切換至ON。開關元件Q1b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已完成,但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L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會透過開關元件Q1b的寄生二極體而流通電流。 於開關元件Q1b從OFF切換至ON當中,對於開關元件Q1b已在前一區間(D)流通放電電流(圖23(m)中的“b13”),位移電壓dv/dt的值受到限制而位移電流di/dt受到限制。藉此,閘極-源極間電壓Vgs的上昇受到抑制,防止同臂內的另一方的開關元件Q2b的誤引弧(圖23(f)中以虛線示意的脈波訊號)。 (f)開關元件Q2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為OFF。開關元件Q2b的寄生電容,由於高側的開關元件Q1b已導通而施加Vin的電壓,藉由Vin而充電完成。 (g)開關元件Q3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3b為OFF。開關元件Q3b的寄生電容,由於低側的開關元件Q4b已導通而施加Vin的電壓,藉由Vin而充電完成。 (h)開關元件Q4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4b為ON。開關元件Q4b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已完成,但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L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會透過開關元件Q4b的寄生二極體而流通電流。 於開關元件Q4b從OFF切換至ON當中,對於開關元件Q4b已在前一區間(D)流通放電電流(圖23(p)中的“b14”),位移電壓dv/dt的值受到限制而位移電流di/dt受到限制。藉此,閘極-源極間電壓Vgs的上昇受到抑制,防止同臂內的另一方的開關元件Q3b的誤引弧(圖23(g)中以虛線示意的脈波訊號)。
(i)再生變壓器6αb:藉由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之電位差,在再生變壓器6αb的輸入端產生輸入電壓Vrgn1而流通電流Irgn1。在上側D類放大器1H與下側D類放大器1L之間會產生Vin的電位差。 (j)再生變壓器6βb:藉由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之電位差,在再生變壓器6βb的輸入端產生輸入電壓Vrgn2而流通電流Irgn2。在上側D類放大器1H與下側D類放大器1L之間會產生Vin的電位差。 (k)輸出: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電壓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電壓Vamp2的電壓方向互為反方向,因此不產生輸出電壓Vout。 (l)再生:對於再生電路6的再生變壓器6αb流通電流Irgn1,對於再生變壓器6βb流通電流Irgn2,進行再生動作。
(區間“F”) 圖30示意區間“F”的動作狀態。區間“F”中,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開關元件Q1a,Q2a,Q3a,Q4a分別為ON,OFF,ON,OFF的狀態,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開關元件Q1b,Q2b,Q3b,Q4b分別為ON,OFF,OFF,ON的狀態。
(a)開關元件Q1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為OFF。開關元件Q2a成為OFF,但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H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被充電至開關元件Q1a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開始。此外,電流Irgn2作用成為將開關元件Q2a放電之輔助電流。 (b)開關元件Q2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a從ON切換至OFF。開關元件Q2a的寄生電容,藉由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的放電電流與電流Irgn2而充電開始。 (c)開關元件Q3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3a從ON切換至OFF。開關元件Q3a的寄生電容,藉由低側的開關元件Q4a的放電電流與電流Irgn1而充電開始。 (d)開關元件Q4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4a為OFF。開關元件Q3a成為OFF,但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H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被充電至開關元件Q4a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開始。此外,電流Irgn1作用成為將開關元件Q3a放電之輔助電流。
(e)開關元件Q1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為ON。通過開關元件Q1b及開關元件Q4b流通電流。 (f)開關元件Q2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為OFF。開關元件Q2b的寄生電容,由於開關元件Q1b為ON,藉由Vin而充電完成。 (g)開關元件Q3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3b為OFF。開關元件Q3b的寄生電容,由於開關元件Q4b為ON,藉由Vin而充電完成。 (h)開關元件Q4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4b為ON。通過開關元件Q1b及開關元件Q4b流通電流。
(i)再生變壓器6αb:藉由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之電位差,在再生變壓器6αb的輸入端產生輸入電壓Vrgn1而流通電流Irgn1。 (j)再生變壓器6βb:藉由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之電位差,在再生變壓器6βb的輸入端產生輸入電壓Vrgn2而流通電流Irgn2。 (k)輸出:從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電壓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電壓Vamp2產生輸出電壓Vout。 (l)再生:對於再生電路6的再生變壓器6αb流通電流Irgn1,對於再生變壓器6βb流通電流Irgn2,進行再生動作。
(區間“G”) 圖31示意區間“G”的動作狀態。區間“G”中,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開關元件Q1a,Q2a,Q3a,Q4a分別為ON,OFF,OFF,ON的狀態,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開關元件Q1b,Q2b,Q3b,Q4b分別為ON,OFF,OFF,ON的狀態。
(a)開關元件Q1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從OFF切換至ON。開關元件Q2a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已完成,但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H的一次線圈的能量,因此會透過開關元件Q1a的寄生二極體而流通電流。 (b)開關元件Q2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為OFF。開關元件Q2a的寄生電容,由於開關元件Q1a為ON,藉由Vin而充電完成。 (c)開關元件Q3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3a為OFF。開關元件Q3a的寄生電容,由於開關元件Q4a為ON,藉由Vin而充電完成。 (d)開關元件Q4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4a從OFF切換至ON。開關元件Q3a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已完成,但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H的一次線圈的能量,因此會透過開關元件Q4a的寄生二極體而流通電流。
(e)開關元件Q1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為ON。通過開關元件Q1b及開關元件Q4b流通電流。 (f)開關元件Q2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為OFF。開關元件Q2b的寄生電容,由於開關元件Q1b為ON,藉由Vin而充電完成。 (g)開關元件Q3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3b為OFF。開關元件Q3b的寄生電容,由於開關元件Q4b為ON,藉由Vin而充電完成。 (h)開關元件Q4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4b為ON。通過開關元件Q1b及開關元件Q4b流通電流。
(i)再生變壓器6αb: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之電位差不會發生,但會藉由再生變壓器6αb的漏電感的能量而流通電流Irgn1。 (j)再生變壓器6βb: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之電位差不會發生,但會藉由再生變壓器6βb的漏電感的能量而流通電流Irgn2。 (k)輸出:上側D類放大器1H的輸出電壓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電壓Vamp2的電壓方向為同方向,因此產生輸出電壓Vout=-2・Vin。 (l)再生:對於再生電路6的再生變壓器6αb流通電流Irgn1,對於再生變壓器6βb流通電流Irgn2,進行再生動作。
(區間“H”) 圖32示意區間“H”的動作狀態。區間“H”中,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開關元件Q1a,Q2a,Q3a,Q4a分別為ON,OFF,OFF,ON的狀態,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開關元件Q1b,Q2b,Q3b,Q4b分別為OFF,OFF,OFF,OFF的狀態。
(a)開關元件Q1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a為ON。通過開關元件Q1a及開關元件Q4a流通電流。 (b)開關元件Q2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a為OFF。開關元件Q2a的寄生電容,由於開關元件Q1a為ON,藉由Vin而充電完成。 (c)開關元件Q3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3a為OFF。開關元件Q3a的寄生電容,由於開關元件Q4a為ON,藉由Vin而充電完成。 (d)開關元件Q4a:上側D類放大器1H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4a為ON。通過開關元件Q1a及開關元件Q4a流通電流。
(e)開關元件Q1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從ON切換至OFF。開關元件Q1b的寄生電容,藉由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放電電流與電流Irgn1而充電開始。 (f)開關元件Q2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為OFF。開關元件Q1b成為OFF,但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L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被充電至開關元件Q2b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開始。此外,電流Irgn1作用成為將開關元件Q2b放電之輔助電流。 (g)開關元件Q3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3b為OFF。開關元件Q4b成為OFF,但持續流通輸出變壓器2L的一次線圈的電感的能量,因此被充電至開關元件Q3b的寄生電容的電荷的放電開始。此外,電流Irgn2作用成為將開關元件Q3b放電之輔助電流。 (h)開關元件Q4b: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低側的開關元件Q4b從ON切換至OFF。開關元件Q4b的寄生電容,藉由低側的開關元件Q3b的放電電流與電流Irgn2而充電開始。
(i)再生變壓器6αb:藉由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之電位差,在再生變壓器6αb的輸入端產生輸入電壓Vrgn1而流通電流Irgn1。上側D類放大器1H與下側D類放大器1L之間的電位差從0變化成-Vin/2。 (j)再生變壓器6βb:藉由上側D類放大器1H的Vamp1與下側D類放大器1L的Vamp2之電位差,在再生變壓器6βb的輸入端產生輸入電壓Vrgn2而流通電流Irgn2。上側D類放大器1H與下側D類放大器1L之間的電位差從0變化成Vin/2。 (k)輸出:伴隨下側D類放大器1L的輸出電壓Vamp2的電壓變化而輸出電壓Vout朝向電壓0上昇。 (l)再生:對於再生電路6的再生變壓器6αb流通電流Irgn1,對於再生變壓器6βb流通電流Irgn2,進行再生動作。
[本發明的第3構成例] (第3構成例的電路例) 運用圖33說明本發明的第3構成例。第3構成例,為上側D類放大器及下側D類放大器由全橋所構成,而設置2個再生電路作為電流輔助電路之構成。上側D類放大器及下側D類放大器由橋所構成這點、及電流輔助電路由2個再生電路所構成這點,第3構成例和第2構成例相同。第3構成例,係下側D類放大器與輸出變壓器之連接關係、上側D類放大器與下側D類放大器之連接關係、及輸出變壓器的特性和第2構成例不同。
圖33示意本發明的第3構成例的電路例。另,這裡僅示意上側D類放大器、下側D類放大器、及再生電路的構造。 電力變換裝置13的第3構成例,其上側D類放大器1H、下側D類放大器1L、及再生電路6的構成和圖19所示第2構成例的電路相同,而下側D類放大器1L與輸出變壓器之連接關係、上側D類放大器與下側D類放大器之連接關係、及輸出變壓器的特性不同。以下,省略上側D類放大器1H、及再生電路6的構成的說明,僅說明不同之下側D類放大器1L之構成。
(下側D類放大器1L的構成) 下側D類放大器1L,藉由由高側的開關元件Q1b與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串聯連接所成之領先臂20La、及由高側的開關元件Q3b與低側的開關元件Q4b的串聯連接所成之落後臂20Lb而構成全橋式電路。構成領先臂20La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1b的一端連接至直流電源(未圖示的)的高電壓側,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一端連接至直流電源(未圖示)的低電壓側,高側的開關元件Q1b與低側的開關元件Q2b的各另一端被連接,其連接點為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一方的輸出端,而連接至輸出變壓器2L的1次側的一方。
構成落後臂20Lb的高側的開關元件Q3b的一端連接至直流電源(未圖示的)的高電壓側,低側的開關元件Q4b的一端連接至直流電源(未圖示)的低電壓側,高側的開關元件Q3b和低側的開關元件Q4b的連接點為下側D類放大器1L的一方的輸出端,而連接至輸出變壓器2L的1次側的一方。
第3構成例的下側D類放大器1L,其領先臂20La的中點連接至輸出變壓器2L的1次側的低電壓側,落後臂20Lb的中點連接至輸出變壓器2L的1次側的高電壓側。相對於此,第3構成例的下側D類放大器1L,其領先臂20La的中點連接至輸出變壓器2L的1次側的高電壓側,落後臂20Lb的中點連接至輸出變壓器2L的1次側的低電壓側。又,第3構成例的輸出變壓器2L的一次側及二次側的電壓方向,和第2構成例的輸出變壓器2L的一次側及二次側的電壓方向為反方向。
第3構成例為將下側D類放大器1L與輸出變壓器2L之連接關係對調之構成,藉由此構成,輸出電壓Vamp2的電壓方向和第3構成例成為反方向。第3構成例,將其輸出變壓器2L的輸出特性做成和第2構成例的輸出變壓器2L的輸出特性為反方向,藉此使輸出變壓器2L的輸出電壓的電壓方向成為和第2構成例相同。
落後臂20Lb的中點與輸出變壓器2L之間、及領先臂20La的各另一端被連接,在其連接點與輸出變壓器2L之間存在輸出變壓器2L的漏電感。
第3構成例中亦如同第2構成例般,基於上側D類放大器1H與下側D類放大器1L之電壓差,在再生變壓器6αb及再生變壓器6βb的1次側會流通電流。再生變壓器6αb及再生變壓器6βb,將2次側的交流電壓分別送至再生整流電路6αa及再生整流電路6βa。再生變壓器6αb,6βb的匝比,以閘極相位差θ為0deg時的等效電路滿足ZVS(零電壓切換)的條件之方式設計。
(第3構成例的動作例) 第3構成例的上側D類放大器1H,和第2構成例的上側D類放大器1H成為相同的動作態樣。另一方面,第3構成例的下側D類放大器1L,其與輸出變壓器2L之連接關係,相較第2構成例的下側D類放大器1L係領先臂與落後臂處於相反的關係。由於此連接關係的不同,第3構成例的動作態樣和第2構成例的動作態樣,於各區間中各點的電位關係處於相反的關係。
鑑此,第3構成例中,將下側D類放大器1L與再生變壓器6αb,6βb之連接關係做成相反,藉此將上側D類放大器與下側D類放大器之連接關係做成相反,並且在輸出變壓器2L的1次線圈與2次線圈之間將電壓特性做成相反。藉此,可得到和第2構成例的動作例同樣的輸出。
[再生電路的另一構成] 運用圖34說明再生電路的另一構成例。這裡,示意再生電路6所具備的再生整流電路6a的變形例。圖34(a)及圖34(b)的構成例的二極體橋式電路6a1為全波整流電路,圖34(c)及圖34(d)的構成例的二極體橋式電路6a1為半波整流電路。
圖34(a)的構成例中,再生整流電路6a具備二極體橋式電路6a11與LC平滑電路6a21。二極體橋式電路6a11為具備被做成全橋構造的4個二極體之全波整流電路。LC平滑電路6a21具備對於直流電源串聯連接的電感L與並聯連接的電容器C。
圖34(b)的構成例中,再生整流電路6a具備二極體橋式電路6a11與LC平滑電路6a22。二極體橋式電路6a11,為和圖34(a)的構成例同樣的4個二極體的全橋構造之全波整流電路,LC平滑電路6a21,具備對於直流電源並聯連接的電容器C與串聯連接的電感L。
圖34(c)的構成例中,再生整流電路6a具備二極體橋式電路6a12與LC平滑電路6a21。二極體橋式電路6a12,為具備被做成全橋構造的4個二極體之半波整流電路。LC平滑電路6a21和圖34(a)的構成例為同樣的構成,具備對於直流電源串聯連接的電感L與並聯連接的電容器C。
圖34(d)的構成例中,再生整流電路6a具備二極體橋式電路6a12與LC平滑電路6a22。二極體橋式電路6a12,為具備被做成全橋構造的4個二極體之半波整流電路。LC平滑電路6a22和圖34(b)的構成例為同樣的構成,具備對於直流電源並聯連接的電容器C與串聯連接的電感L。
[電流輔助電路的另一構成] 運用圖35說明電流輔助電路的另一構成。 (基於電阻電路的構成) 圖35為具備電阻電路7作為電流輔助電路的構成例。電阻電路7,由電阻元件7a與配電變壓器7b所成。配電變壓器7b,連接至上側D類放大器1H與下側D類放大器1L之間。在配電變壓器7b的1次側,若由於上側D類放大器1H與下側D類放大器1L之電壓差而產生輸入電壓Vrgn,則在配電變壓器7b的2次側會產生電壓。對於電阻元件7a會藉由配電變壓器7b的2次側電壓而流通電流。電阻元件7a,將流過的電流作為熱而放出。
另,上述實施形態中的記述,係為本發明之脈波化高頻馬達的一例,本發明並非限定於各實施形態,而可依據本案發明之要旨做種種變形,該些變形並不排除在本案發明範圍外。 [產業利用性]
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能夠適用於半導體製造裝置或液晶面板製造裝置等中運用的高頻電源(射頻產生器)。
1H:上側D類放大器 1L:下側D類放大器 2H,2L:輸出變壓器 3:控制電路 4:電流輔助電路 5:直流電源 6:再生電路 6a:再生整流電路 6a1:二極體橋式電路 6a2:LC平滑電路 6b:再生變壓器 7:電阻電路 7a:電阻元件 7b:配電變壓器 10,11,12,13:電力變換裝置 10A,10B,10C,10D:電力變換裝置 20,20a,20b:臂 20H,20Ha,20La:領先臂 20L,20Hb,20Lb:落後臂 21H,21L:電容分壓器
[圖1]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概略構成的圖。 [圖2]用來說明將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D類放大器的模組串聯連接的構成例的圖。 [圖3]用來說明將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D類放大器的模組並聯連接的構成例的圖。 [圖4]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D類放大器的模組的並聯/串聯連接、串聯/並聯連接的構成例的圖。 [圖5]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電流輔助電路的動作例的圖。 [圖6]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1構成例的電路例的圖。 [圖7]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1構成例的訊號例的圖。 [圖8]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1構成例的動作例(區間“A1”)的圖。 [圖9]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1構成例的動作例(區間“A2”)的圖。 [圖10]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1構成例的動作例(區間“B1”)的圖。 [圖11]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1構成例的動作例(區間“B2”)的圖。 [圖12]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1構成例的動作例(區間“C”)的圖。 [圖13]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1構成例的動作例(區間“D1”)的圖。 [圖14]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1構成例的動作例(區間“D2”)的圖。 [圖15]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1構成例的動作例(區間“E1”)的圖。 [圖16]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1構成例的動作例(區間“E2”)的圖。 [圖17]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1構成例的動作例(區間“F1”)的圖。 [圖18]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1構成例的動作例(區間“F2”)的圖。 [圖19]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1構成例的動作例(區間“G”)的圖。 [圖20]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1構成例的動作例(區間“H1”)的圖。 [圖21]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1構成例的動作例(區間“H2”)的圖。 [圖22]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2構成例的電路例的圖。 [圖23]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2構成例的訊號例的圖。 [圖24]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2構成例的訊號例的圖。 [圖25]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2構成例的動作例(區間“A”)的圖。 [圖26]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2構成例的動作例(區間“B”)的圖。 [圖27]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2構成例的動作例(區間“C”)的圖。 [圖28]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2構成例的動作例(區間“D”)的圖。 [圖29]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2構成例的動作例(區間“E”)的圖。 [圖30]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2構成例的動作例(區間“F”)的圖。 [圖31]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2構成例的動作例(區間“G”)的圖。 [圖32]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2構成例的動作例(區間“H”)的圖。 [圖33]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第3構成例的電路例的圖。 [圖34]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再生電路的另一構成例的圖。 [圖35]用來說明本發明之電力變換裝置的電流輔助電路的另一構成例的圖。 [圖36]用來說明電力變換裝置的由半橋式電路所成之電路構成例的圖。 [圖37]用來說明閘極誤引弧的圖。 [圖38]示意基於圖36的電路構成之電力變換裝置100的波形的波形圖。
1H:上側D類放大器
1L:下側D類放大器
2H,2L:輸出變壓器
3:控制電路
4:電流輔助電路
5:直流電源
10:電力變換裝置

Claims (12)

  1. 一種電力變換裝置,具備: 上側D類放大器、及下側D類放大器; 控制電路,進行相移(phase shift)控制,該相移控制係控制驅動前述上側D類放大器及前述下側D類放大器所具備的開關元件之閘極訊號的閘極相位差;及 電流輔助電路,對前述上側D類放大器及前述下側D類放大器供給輔助電流; 前述上側D類放大器的輸入端及前述下側D類放大器的輸入端,和直流電源並聯連接, 前述上側D類放大器的輸出端及前述下側D類放大器的輸出端,分別透過輸出變壓器而串聯連接, 前述電流輔助電路,連接至前述上側D類放大器的輸出端與前述下側D類放大器的輸出端之間,以基於兩D類放大器的輸出端間的電壓差之電流作為輔助電流而對前述上側D類放大器及前述下側D類放大器供給。
  2. 如請求項1記載之電力變換裝置,其中, 前述電流輔助電路,為將前述輔助電流的電力作為再生電力而再生之再生電路, 前述再生電路,具備在前述上側D類放大器與前述下側D類放大器之間供1次側連接的再生變壓器、及連接至前述再生變壓器的2次側,將前述2次側的交流電壓整流而生成再生電壓的再生整流電路。
  3. 如請求項2記載之電力變換裝置,其中, 前述再生電路的再生整流電路,具備連接至前述再生變壓器的輸出端的二極體橋式電路、與連接至直流電源側的LC平滑電路。
  4. 如請求項1記載之電力變換裝置,其中, 前述電流輔助電路,為吸收前述輔助電流的電力之電阻電路, 前述電阻電路,具備在前述上側D類放大器與前述下側D類放大器之間供1次側連接的配電變壓器、及連接至前述配電變壓器的2次側的電阻元件。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記載之電力變換裝置,其中, 前述上側D類放大器及前述下側D類放大器,具備橋式電路,其由高電壓側的開關元件及低電壓側的開關元件串聯連接而成之1個臂、與將2個電容器串聯連接而構成之電容分壓器來構成半橋。
  6.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記載之電力變換裝置,其中, 前述上側D類放大器及前述下側D類放大器,具備橋式電路,其由高電壓側的開關元件及低電壓側的開關元件串聯連接而成之2個臂(20a、20b)來構成全橋。
  7. 如請求項5記載之電力變換裝置,其中, 前述上側D類放大器及前述下側D類放大器,具備橋式電路,其由高電壓側的開關元件及低電壓側的開關元件串聯連接而成之1個臂、與將2個電容器串聯連接而構成之電容分壓器來構成半橋, 前述上側D類放大器所具備的橋式電路的臂及前述下側D類放大器所具備的橋式電路的臂的其中一方為領先臂,另一方為落後臂, 前述再生電路,具備1副再生變壓器與再生整流電路之電路構成, 前述上側D類放大器及前述下側D類放大器之連接當中, 前述再生變壓器的其中一端,連接至前述上側D類放大器的半橋的臂的中點, 前述再生變壓器的另一端,連接至前述下側D類放大器的半橋的臂的中點。
  8. 如請求項5記載之電力變換裝置,其中, 前述上側D類放大器及前述下側D類放大器,具備橋式電路,其由高電壓側的開關元件及低電壓側的開關元件串聯連接而成之1個臂、與將2個電容器串聯連接而構成之電容分壓器來構成半橋, 前述上側D類放大器所具備的橋式電路的臂及前述下側D類放大器所具備的橋式電路的臂的其中一方為領先臂,另一方為落後臂, 前述再生電路,具備2副再生變壓器與再生整流電路之電路構成, 前述上側D類放大器及前述下側D類放大器之連接當中, 一方的再生變壓器,其一端連接至前述上側D類放大器的電容分壓器的中點,另一端連接至前述下側D類放大器的電容分壓器的中點或半橋的臂的中點, 另一方的再生變壓器,其一端連接至前述上側D類放大器的半橋的臂的中點,另一端連接至前述下側D類放大器的半橋的臂的中點或電容分壓器的中點。
  9. 如請求項6記載之電力變換裝置,其中, 前述上側D類放大器及前述下側D類放大器,具備橋式電路,其由連接至高電壓側的上臂的開關元件及連接至低電壓側的下臂的開關元件串聯連接而成之領先臂及落後臂這2個臂來構成全橋, 前述再生電路,具備2副再生變壓器與再生整流電路之電路構成, 前述上側D類放大器與前述下側D類放大器之連接當中, 一方的再生變壓器的一端連接至前述上側D類放大器的全橋式電路的領先臂的中點,另一端連接至前述下側D類放大器的全橋式電路的落後臂的中點, 另一方的再生變壓器的一端連接至前述上側D類放大器的全橋的落後臂的中點,另一端連接至前述下側D類放大器的全橋的領先臂的中點。
  10. 如請求項1記載之電力變換裝置,其中,具備: 複數組的一對D類放大器的模組,藉由偶數台的D類放大器所構成,該一對D類放大器的模組由1個上側D類放大器與1個下側D類放大器所成;及 和前述D類放大器的模組的個數相同數量的複數台的電流輔助電路; 前述一對D類放大器的各模組,在前述上側D類放大器與前述下側D類放大器之間分別連接1個前述電流輔助電路, 具備複數組由一對D類放大器的模組及1個電流輔助電路所成之電路構成, 前述複數組的電路構成的各輸出端被串聯連接或並聯連接。
  11. 如請求項1記載之電力變換裝置,其中,具備: 複數組的一對D類放大器的模組,藉由偶數台的D類放大器所構成,該一對D類放大器的模組由1個上側D類放大器與1個下側D類放大器所成;及 1個電流輔助電路; 前述一對D類放大器的各模組,在各上側D類放大器與下側D類放大器之間連接前述1個前述電流輔助電路, 一對D類放大器的模組的複數組的各輸出端被串聯連接或並聯連接。
  12. 如請求項10或請求項11記載之電力變換裝置,其中, 具備複數套前述被串聯連接或並聯連接的電力變換裝置, 該複數套的電力變換裝置被並聯連接。
TW111106468A 2021-03-11 2022-02-23 電力變換裝置 TWI8459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39387 2021-03-11
JP2021039387A JP7247247B2 (ja) 2021-03-11 2021-03-11 電力変換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8281A true TW202308281A (zh) 2023-02-16
TWI845900B TWI845900B (zh) 2024-06-21

Family

ID=83226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6468A TWI845900B (zh) 2021-03-11 2022-02-23 電力變換裝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46174A1 (zh)
EP (1) EP4307548A1 (zh)
JP (1) JP7247247B2 (zh)
KR (1) KR20230133911A (zh)
CN (1) CN116918230A (zh)
TW (1) TWI845900B (zh)
WO (1) WO20221909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520277B1 (ja) 2023-10-26 2024-07-22 新電元工業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30590A (en) 1989-05-11 1990-06-05 Deere & Company Motor and transmission assembly
US9240729B2 (en) * 2009-06-30 2016-01-19 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 Resonant converter for achieving low common-mode noise, along with isolated power supply and method employing the same
EP2533408B1 (en) * 2011-05-25 2020-01-22 Icepower A/S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 for single ended class D amplifier
CN102611315A (zh) * 2012-03-22 2012-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谐振转换电路
JP6295173B2 (ja) * 2014-05-19 2018-03-14 ローム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KR101637650B1 (ko) * 2014-05-20 2016-07-2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직류-직류 변환기
JP2017046536A (ja) * 2015-08-28 2017-03-02 サンケン電気株式会社 直流電源装置
CN107171567B (zh) * 2017-01-20 2019-05-03 湖南大学 模块化开关功率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
JP6821493B2 (ja) * 2017-04-14 2021-01-27 東芝デベロップメント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電流共振型dc−dcコンバータ
JP7183919B2 (ja) * 2019-03-29 2022-12-06 Tdk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7329971B2 (ja) * 2019-06-07 2023-08-21 新電元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バータ
TWI719573B (zh) * 2019-08-06 2021-02-2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源轉換器及電源轉換器的控制方法
CN110943493B (zh) * 2019-10-31 2021-11-30 厦门龙净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除尘用三相直流高压电源间歇供电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18230A (zh) 2023-10-20
TWI845900B (zh) 2024-06-21
US20240146174A1 (en) 2024-05-02
JP7247247B2 (ja) 2023-03-28
WO2022190925A1 (ja) 2022-09-15
KR20230133911A (ko) 2023-09-19
EP4307548A1 (en) 2024-01-17
JP2022139136A (ja) 2022-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24827B1 (en) Power converter with wide DC voltage range
EP2512025B1 (en) Magnetic integration double-ended converter
US8149596B2 (en) N-phase full bridge power converter
US9413257B2 (en) Enhanced flyback converter
US10432101B2 (en)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CN203554299U (zh) 一种高压输入反激开关电源
US20210099096A1 (en) Bi-directional LLC Converter
CN109980903B (zh) 一种驱动电路和电源
TWI479795B (zh) 具有零電流漣波的電力逆變或整流電路
TW202308281A (zh) 電力變換裝置
CN114678925A (zh) 一种车载充放电电路的控制器及车载充放电装置
WO2013173160A2 (en) Switched mode power converter for high voltage applications
CN105610307B (zh) 一种产生固定负压的功率开关管隔离栅驱动电路
TWI543513B (zh) 諧振轉換器
JP7376247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KR102049840B1 (ko) 낮은 자화 전류 오프셋을 갖는 zvs 액티브 클램프 다중 출력 컨버터
US6081435A (en) Cross-conduction limiting circuit,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and DC/DC converter employing the same
CN114285292B (zh) 五电平anpc全桥隔离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US7180249B2 (en) Switching element driving circuit and discharge lamp lighting apparatus
CN104377946A (zh) 用于x射线发生器的逆变驱动电路
CN107112888B (zh) 功率转换装置及方法
JP2024130832A (ja) 電力変換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Isurin et al. Passive soft-switching snubber circuit with energy recovery
CN118604477A (zh) 一种用于大容量高频变压器电气试验的试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