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06840A - 用於一呼吸管之口鼻擋水結構 - Google Patents

用於一呼吸管之口鼻擋水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06840A
TW202306840A TW110129880A TW110129880A TW202306840A TW 202306840 A TW202306840 A TW 202306840A TW 110129880 A TW110129880 A TW 110129880A TW 110129880 A TW110129880 A TW 110129880A TW 202306840 A TW202306840 A TW 20230684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uth
nasal
shore
retaining structure
mouthpie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9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志誠
Original Assignee
誠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誠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誠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298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306840A/zh
Priority to CN202111504003.5A priority patent/CN115892395A/zh
Publication of TW202306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6840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用於一水上運動用呼吸管的口鼻擋水結構,主要係將呼吸管之普通咬嘴上,設有一鼻塞裝置,使從事浮潛或水上訓練活動之人員,可以減少水流入鼻孔裡,進而減少恐懼感,並增加活動樂趣或水上訓練之效果。除阻擋水流進入鼻部,本發明甚至更進一步設計,讓使用者鼻子可以透過鼻塞呼吸。另外,咬嘴也可以用一口罩取代,不但可以達成相同目的,更可以減輕咬嘴出現的痠疼現象。

Description

用於一呼吸管之口鼻擋水結構
本發明係用於水上運動(例如浮潛)、或水上訓練活動(例如初學游泳練習或競賽訓練)中,所使用呼吸管的口、鼻止水結構。
現有呼吸管均係搭配遮蔽眼、鼻之面罩,而成為一個套組販賣,供消費者一起購買、一起使用。這樣的組合可以使浮潛者藉由面罩遮蔽眼睛、鼻子,使其不進水,並單純透過呼吸管的咬嘴,進行口部呼吸。但是,會使用浮潛器具的人,多半是不黯水性或者不善游泳的初學者,而非高級潛水人員。因此,不像一般游泳用水鏡的輕便,游泳面罩因為體積龐大,特別是必須使用強化玻璃製作鏡片,重量更重,對於浮潛者的臉部負擔非常龐大,這也就是只有小鏡片水鏡可以提供近視鏡片、大玻璃片的游泳面罩,礙於厚度及重量,通常無法提供近視款式供使用者選擇的最大原因。又因為使用者在水下活動時仍然習慣用鼻子呼吸,當鼻子被密封在面罩內時,往往因為錯用鼻子大口呼吸,而造成面罩輕微脫離密封而進水,在不會適當使用排水技巧、一陣慌亂緊張之下,常常在水下會不自覺地用手去摘除面罩,因而嗆水,非常不安全。
為了免於鼻部進水,固然市面上對於一般游泳初學者免於恐懼,已發展出鼻夾、鼻塞、甚至於鼻罩等單一功能之獨立小配件,供游泳者塞住鼻子,但對於有需要使用呼吸管進行水上活動的浮潛者或游泳訓練者,若轉換成使用只遮眼睛的水鏡,另外再加上市面上販售的鼻夾、鼻塞、或鼻罩,將使得穿戴上極為複雜,另外也因為部件變多,遺失的機會也變高,對於減少恐懼及增加活動樂趣上,毫無幫助。況且,現有的鼻夾、鼻塞均是以阻擋水分進入鼻腔為目的,對於慣用口、鼻任意呼吸的使用者而言,阻斷鼻子浸水後,必須強迫以口部呼吸,在運動或休閒上也變得非常不自然,樂趣大為降低。
有鑑於此,提供一個有效、輕便又好收納的產品,讓使用者可以在穿戴自己常用的輕便水鏡(也可以自由選擇近視款式)後,再咬住裝有鼻塞裝置的呼吸管,就可以解決鼻子進水問題,而且不會大量增加製造及產品成本,便成為業界亟待解決的課題;如果可以阻擋鼻子進水,又可以經由鼻子呼吸,那將是浮潛活動的極大突破,而成為業界極力追求的目標。
本發明之第一目的,在於提供用於一呼吸管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係在一般呼吸管之咬嘴上,連接一鼻塞裝置;當咬嘴置入口中時,鼻塞裝置上之鼻塞恰可對硬塞入使用者之鼻孔,達到阻卻鼻腔進水的目的。鼻塞裝置與咬嘴間,則可以選擇地另設一支撐裝置,以達到整個檔水結構於使用上之穩定性及安全性。
本發明之第二目的,在於提供用於一呼吸管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係在一般呼吸管之咬嘴上,連接一鼻塞裝置;當咬嘴置入口中時,鼻塞裝置上之鼻塞恰可對硬塞入使用者之鼻孔內,達到阻卻鼻腔進水的目的。另外,再將咬嘴與鼻塞裝置之鼻塞間打通而形成氣體連通,在所設之支撐裝置內部,恰可形成咬嘴與鼻塞間的氣體通道,除了提升整個檔水結構於使用上之穩定性及安全性,也達到使用者可以進行口、鼻同時呼吸之目的。
本發明之第三目的,在於提供用於一呼吸管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係在一般呼吸管之咬嘴上,連接一鼻塞裝置;鼻塞裝置包含一鼻塞件及一中空連接艙,鼻塞件具有一底座及二鼻塞,連接艙則連接於鼻塞件及咬嘴之間,使鼻塞與咬嘴間呈氣體連通;當該使用者含住該咬嘴時,該二鼻塞適可分別塞入該使用者之二鼻孔中,除可達到使用者可以穩定地進行口、鼻同時呼吸之目的外,因為連接艙的體積稍大,容易變化形狀或塗裝各式顏色及圖樣,使整體產品質感提升,也增加購買慾。
本發明之第四目的,在於提供用於一呼吸管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係在一般呼吸管之端部區域,連接一口罩,口罩具有一封閉本體及一開口,設於封閉本體上,以容納一使用者之口部;口罩上方則設有二鼻塞。當使用者之口部透過該開口而容置於該封閉本體內時,二鼻塞適可分別塞入該使用者之二鼻孔中,俾擋止使用者之鼻孔進水,口部也沒有一直必須咬住咬嘴的痠痛壓力。二鼻塞也可以各設有一氣孔,與口罩之封閉本體內部呈氣體連通,亦達到使用者可以進行口、鼻同時呼吸之目的。
本發明共提供四種實施例進行說明,各實施例中,接近口部與鼻部之區域,較佳者均使用一般之軟性材料,以顧及使用者之舒適性及得到較好的防水效果;其他位置則使用偏硬之軟性材料或硬性材料,以顧及使用整體之穩定性及強度。所稱「一般軟性材料」,均係(但不限於)蕭式A(Shore A)硬度30-80之材料;而所稱「偏硬之軟性材料」,則係(但不限於)蕭式A(Shore A)硬度50-90之材料。此兩類「軟性材料」均可選自熱塑性橡膠(Thermo-Plastic Rubber,TPR)、熱塑性聚胺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熱塑性彈性體(Thermoplastic Elastomer,TPE)、橡膠(Rubber)、矽膠 (Silicone rubber)等材料或其組合。所稱之「硬性材料」,均係(但不限於)蕭式D(Shore D)硬度70-90之材料,此類材料,建議選自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乙烯(Polyethylene, PE) 、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等材料或其組合。以下敘述所使用之材料建議,均直接以「一般軟性材料」、「偏硬之軟性材料」及「硬性材料」稱之,細節不再重複記載。
圖1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用於一呼吸管1之口鼻擋水結構10。呼吸管1包含一本體2,具有一端部區域3,及一轉折部4,自端部區域3橫向延伸。口鼻擋水結構10具有一咬嘴11,設於轉折部4之一端,與本體2呈氣體連通。口鼻擋水結構10另包含一鼻塞裝置12,自咬嘴11之一上表面向上延伸,俾擋止一使用者之鼻孔進水。口鼻擋水結構10的細部結構,可參閱圖1A,其中鼻塞裝置12包含一可撓性片體121及二鼻塞122,片體121自咬嘴11之一上表面向上延伸,其厚度D最佳為0.3至10毫米(mm)間;二鼻塞122則設於片體121之一內表面上方。最佳者,可撓性片體121之上半部呈一自然反折形狀,由前視圖觀之,會形成一類似「愛心」之形狀,上方以二相對之對稱緩坡形成一自然凹陷,二鼻塞122則分別形成緩坡上。當使用者含住該咬嘴11之咬塊區域111時,二鼻塞122適可分別塞入使用者之二鼻孔中,片體121則自然順勢包覆鼻孔周圍之臉頰區域,呈現如圖1所示之狀態。
另外,如欲加強該鼻塞裝置12的穩定度,除可增加撓性片體121的厚度或選擇較硬的材料作為撓性片體121的基材外,亦可另包含一支撐裝置13,設於鼻塞裝置12與咬嘴11之間。具體上,支撐裝置13具有一上端131及與上端131相對之一下端132,支撐裝置13設於片體121之一外表面上方與咬嘴11之上表面之間,而上端131恰連接於與二鼻塞122對應之位置。支撐裝置13可以組裝活動固定或膠黏至咬嘴11及鼻塞裝置12上,如圖1B所示,固定端可以用一般的陽性件及陰性件互相搭配套接之方式,只需要慮及接合間之足夠防水性即可;也可以上端131與鼻塞裝置12一體成形、下端132與咬嘴11一體成形,或可以將咬嘴11、鼻塞裝置12及支撐裝置13均一體成形(一體成形並未特別顯示於圖式),以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包覆射出成形均為可以實施的製作方式。較佳者,整個口鼻擋水結構10可以使用單一種「一般之軟性材料」製作,也可以不同材質進行搭配,例如咬嘴11及鼻塞裝置12二者以「一般之軟性材料」、而支撐裝置13以「偏硬之軟性材料」;或者是咬嘴11及鼻塞裝置12二者以「一般之軟性材料」、而支撐裝置13以「硬性材料」製作,均屬可行之方式,並不受限制。若欲進一步增加鼻塞裝置12的穩定度,可以增設一輔助帶14,自鼻塞裝置12之二側延伸,繞過使用者之頭部及頸部、或其中之一,圖1所示者係繞過頸部的示例,其他示例的情況相同,就不另外贅述。
支撐裝置12可以如圖1B所示之Y形體,或者其他形式例如單一塊體、或二平行之獨立柱體(圖未示出),均為可以替代的方式,只要能夠確實達到支撐鼻塞裝置12的效果,協助使二鼻塞122可以穩固於鼻孔內,均為可行的方式。
為了使鼻塞的舒適度、防水性、與穩固性提升,各鼻塞122之形狀可設計為例如(但不限於)圓錐形1221(或類三角錐形,圖未示)、多層磨菇形1222或燭台形1223,參圖1C所示,其均具有圓頭,以顧及置入鼻孔時之舒適性。較佳者,鼻塞53之總高度介於0.3至20毫米(mm)間,而橫向寬度(直徑)介於5至30毫米(mm)間,最佳者,鼻塞53之總高度介於5至15毫米(mm)間,而橫向寬度介於9至20毫米(mm)間,最適合所有年齡層之使用者。另外,平面式的片狀塞鼻部,上面設有兩個小圓凸點 (高度在5mm以下)作為鼻塞,也是可行的鼻部止水設計,只不過這種設計因鼻塞與鼻孔之間的摩擦力太小,使用上述之輔助帶14繞過頭部增加穩固程度(圖未示出),就格外必要。
以下實施例係第一實施例的延續,重複的部分將不再贅言,只針對不同的部分進行技術說明,以彰顯特徵。
續參圖2,係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實際上係就第一實施例之口鼻擋水結構,增設氣體通道,使口、鼻部均可同時呼吸。具體而言,就是讓口鼻擋水結構20之咬嘴21、鼻塞裝置22及支撐裝置23呈氣體連通。進一步言之,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基礎,但將二鼻塞222各增設有一氣孔223,支撐裝置23內則設有至少一氣道231,其一端與二氣孔223連通,互通來自鼻孔呼吸之氣流A,另一端與咬嘴21之內部211連通,互通來自嘴巴呼吸之氣流B,最後之氣流C都會與呼吸管1轉折部4相通,相關之結構及氣流導引關係綜合參閱圖2A及2B。至於本實施例中各部件所使用之材料選擇、鼻塞222之形狀選擇、以及添加輔助帶穩固之選項,均可援用第一實施例之敘述,不再重複。
續參圖3,係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實際上係就第二實施例口鼻擋水結構之鼻塞裝置的型態,做一大幅改變,以增加結實感,亦可提供使用者自行組裝之樂趣,也可以變換鼻塞裝置的花色,增添消費者購買慾望,使產品加值。具體言之,如圖3A,鼻塞裝置32包含一鼻塞件33及一連接艙34,鼻塞件33具有一底座331及二鼻塞322,連接艙34之下端自咬嘴31之上表面向上延伸,上端則與鼻塞件33之底座331連接;而上述連接方式除與前兩實施例相同,可以一體成形、亦可以利用可拆卸式之密封組裝或不可拆卸式之密封組裝等,均為可行之方式。圖3A是以可拆卸式之組裝方式進行例示說明,鼻塞裝置32採「元寶」型設計,與「愛心」型設計類似,會形成內凹之緩坡,供二鼻塞322形成於其上,鼻塞件33及連接艙34間之連接方式,則採陽性卡榫332搭配陰性卡溝341之形式,互相嵌接,以達到防水滲透之目的,至於連接艙34與咬嘴31的連接方式類似,可直接參考圖3A,不再細述。
同樣地,當使用者含住咬嘴31時,二鼻塞322適可分別塞入使用者之鼻孔中,讓使用者之口、鼻部可同時呼吸,咬嘴11、連接艙34及鼻塞件33係呈氣體連通。具體作法上,二鼻塞322各設有一氣孔323,連接艙34為中空,與二氣孔323及咬嘴31之內部連通。材料選擇上,較佳者,咬嘴31、鼻塞件33及連接艙34,均使用「一般之軟性材料」;咬嘴31及鼻塞件33,使用「一般之軟性材料」,而連接艙34則使用「偏硬之軟性材料」;或者,咬嘴31及鼻塞件33,使用「一般之軟性材料」,而連接艙34,則使用「硬性材料」,均為可行方式。至於鼻塞之形狀變化,亦可如前幾個實施例,不再重複。本實施例因整體結構結實穩定,加設繞頸或繞脖之輔助帶,固然可行,但其必要性,就大幅降低。
續參圖4,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此實施例不再使用咬嘴,而是使用口部遮罩,使用者的嘴巴不會因長時間使用而痠疼不適。具體而言,口鼻擋水結構40具有一口罩41,設於轉折部4之一端,與本體2呈氣體連通,口罩41具有一封閉本體411及一開口412,設於封閉本體411上,容納使用者之口部。二鼻塞422,設於口罩41之封閉本體411之一上表面;二鼻塞422各設有一氣孔423,與口罩41之封閉本體411之內部連通,較佳者,口罩41及二鼻塞422係一體成形,且口罩41之封閉本體411之上表面,形成一下陷區413,二鼻塞422適坐落於下陷區413。當使用者之口部透過開口412而容置於封閉本體411內時,該二鼻塞422適可分別塞入使用者之二鼻孔中,俾擋止使用者之鼻孔進水。另外,因為此種口罩41並非咬嘴形式,穩定度稍嫌不足,加上一條輔助帶60,自口罩41之封閉本體411之二側之耳掛414延伸,繞過使用者之頭部及頸部、或其中之一,為更佳的實施方式,如圖4A所示。又口罩41不一定要做成一體式,兩半式遮罩51、52互相密封組合之形式,亦為可行,如圖4B之口罩50所示的態樣。
至於材料方面,較佳者,口罩41之封閉本體411及二鼻塞422,均使用「一般之軟性材料」;或者,口罩41之封閉本體411靠近開口412之一周圍區域415及二鼻塞422,均使用「一般之軟性材料」、而封閉本體411的其他區域,亦使用「偏硬之軟性材料」或者直接使用「硬性材料」,與使用「一般之軟性材料」之部分,一體包覆射出成形。
綜上說明,本發明的主要技術構想,係將傳統呼吸管加設一個防止鼻孔進水之鼻塞裝置,或是同時可以防止鼻孔進水並使鼻子可以呼吸為其設置手段,不論位置或形態均不特定,也不限於如上四種實施例所揭露的方式,只要相同或近似之手段,可以達到實質上相同之技術功能與目的,均為以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另外,不論實施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之敘述有關「A介於B與C之間」,均指「B≦A≦C」。
1:呼吸管 2:本體 3:端部區域 4:轉折部 10:口鼻擋水結構 11:咬嘴 12:鼻塞裝置 13:支撐裝置 14:輔助帶 111:咬塊區域 121:可撓性片體 122:鼻塞 123:氣孔 131:支撐裝置上端 132:支撐裝置下端 1221, 1222, 1223:鼻塞 20:口鼻擋水結構 21:咬嘴 22:鼻塞裝置 23:支撐裝置 211:咬嘴內部 222:鼻塞 223:氣孔 30:口鼻擋水結構 31:咬嘴 32:鼻塞裝置 33:鼻塞件 34:連接艙 322:鼻塞 323:氣孔 331:底座 332:陽性卡榫 341:陰性卡溝 40:口鼻擋水結構 411:封閉本體 412:開口 413:下陷區 414:耳掛 415:周圍區域 422:鼻塞 423:氣孔 50:口鼻擋水結構 60:輔助帶
圖1為使用者穿戴具有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呼吸管之示意圖;
圖1A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1B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另一變化形式的立體分解圖;
圖1C為本發明之鼻塞變化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2A為圖2之前視示意圖;
圖2B為沿圖2A之C-C線所得之剖面圖,同時顯示氣體流通之狀態;
圖3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3A為圖3之分解立體圖;
圖4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
圖4A為使用者穿戴具有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呼吸管之示意圖。
圖4B為本發明口鼻擋水結構之第四實施例的另一變化態樣。
30:口鼻擋水結構
31:咬嘴
33:鼻塞件
34:連接艙
322:鼻塞
323:氣孔
331:底座
332:陽性卡榫
341:陰性卡溝

Claims (31)

  1. 一種口鼻擋水結構,用於一呼吸管;該呼吸管包含一本體,具有一端部區域,及一轉折部,自該端部區域橫向延伸;該口鼻擋水結構具有:        一咬嘴,設於該轉折部之一端,與該本體呈氣體連通; 其特徵在於: 該口鼻擋水結構另包含一鼻塞裝置,自該咬嘴之一上表面向上延伸,俾擋止一使用者之鼻孔進水。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該鼻塞裝置包含一可撓性片體及二鼻塞,該片體自該咬嘴之一上表面向上延伸,其厚度為0.3至10毫米(mm)間;該二鼻塞則設於該片體之一內表面上方,當該使用者含住該咬嘴時,該二鼻塞適可分別塞入該使用者之二鼻孔中。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該鼻塞裝置另包含一支撐裝置,具有一上端及與該上端相對之一下端,該支撐裝置設於該片體之一外表面上方與該咬嘴之上表面之間,而該上端恰連接於與該二鼻塞對應之一位置。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該咬嘴、該鼻塞裝置及該支撐裝置係一體成形。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該支撐裝置係組裝固定至該咬嘴及該鼻塞裝置上。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該支撐裝置係為一塊體、二獨立柱體或一Y形體。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該支撐裝置係為一塊體、二獨立柱體或一Y形體。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該咬嘴、該鼻塞裝置及該支撐裝置係呈氣體連通。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該二鼻塞各有一氣孔,該支撐裝置內設有至少一氣道,其一端與該二氣孔連通,另一端與該咬嘴之內部連通。
  10. 如請求項1-9任一項所述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該咬嘴及鼻塞裝置,均使用一軟性材料,具有蕭氏A(Shore A)30至80之硬度。
  11. 如請求項3-9任一項所述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該咬嘴、鼻塞裝置,均使用一軟性材料,具有蕭氏A(Shore A)30至80之硬度;而該支撐裝置,亦使用一軟性材料,具有蕭氏A(Shore A)50至90之硬度。
  12. 如請求項3-9任一項所述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該咬嘴、鼻塞裝置,均使用一軟性材料,具有蕭氏A(Shore A)30至80之硬度;而該支撐裝置,則使用一硬性材料,具有蕭氏D(Shore D)70至90之硬度。
  13. 如請求項2-9任一項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各該鼻塞之形狀為圓錐形、多層磨菇形或燭台形。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該鼻塞裝置包含一鼻塞件及一連接艙,該鼻塞件具有一底座及二鼻塞,該連接艙之一下端自該咬嘴之一上表面向上延伸,一上端與該鼻塞件之底座連接;當該使用者含住該咬嘴時,該二鼻塞適可分別塞入該使用者之二鼻孔中。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該咬嘴、該鼻塞件及該連接艙係一體成形。
  16.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該鼻塞件之底座係密封組裝至該連接艙之上端,該連接艙之下端則密封組裝至該咬嘴之上表面。
  17. 如請求項15或16所述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該咬嘴、該連接艙及該鼻塞件係呈氣體連通。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該二鼻塞各有一氣孔,該連接艙為中空,與該二氣孔及該咬嘴之內部連通。
  19.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該咬嘴、該鼻塞裝件及該連接艙,均使用一軟性材料,具有蕭氏A(Shore A)30至80之硬度。
  20.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該咬嘴及該鼻塞件,均使用一軟性材料,具有蕭氏A(Shore A)30至80之硬度;而該連接艙,亦使用一軟性材料,具有蕭氏A(Shore A)50至90之硬度。
  21.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該咬嘴及及該鼻塞件,均使用一軟性材料,具有蕭氏A(Shore A)30至80之硬度;而該連接艙,則使用一硬性材料,具有蕭氏D(Shore D)70至90之硬度。
  22. 如請求項15或16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各該鼻塞之形狀為圓錐形、多層磨菇形或燭台形。
  23. 一種口鼻擋水結構,用於一呼吸管;該呼吸管包含一本體,具有一端部區域,及一轉折部,自該端部區域橫向延伸; 其特徵在於: 該口鼻擋水結構具有: 一口罩,設於該轉折部之一端,與該本體呈氣體連通,該口罩具有一封閉本體及一開口,設於該封閉本體上,容納一使用者之口部;及 二鼻塞,設於該口罩之封閉本體之一上表面;當該使用者之口部透過該開口而容置於該封閉本體內時,該二鼻塞適可分別塞入該使用者之二鼻孔中,俾擋止一使用者之鼻孔進水。
  24. 如請求項23所述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該二鼻塞各設有一氣孔,與該口罩之封閉本體之內部連通。
  25. 如請求項24所述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該口罩及二鼻塞,係一體成形。
  26. 如請求項25所述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該口罩之封閉本體之上表面,形成一下陷區,該二鼻塞適坐落於該下陷區。
  27. 如請求項23-26任一項所述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該口罩之封閉本體及二鼻塞,均使用一軟性材料,具有蕭氏A(Shore A)30至80之硬度。
  28. 如請求項23-26任一項所述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該口罩之封閉本體靠近開口之一周圍區域及二鼻塞,均使用一軟性材料,具有蕭氏A(Shore A)30至80之硬度;而該封閉本體的其他區域,亦使用一軟性材料,具有蕭氏A(Shore A)50至90之硬度。
  29. 如請求項23-26任一項所述之口鼻擋水結構,該口罩之封閉本體靠近開口之一周圍區域及二鼻塞,均使用一軟性材料,具有蕭氏A(Shore A)30至80之硬度;而該封閉本體的其他區域,則使用一硬性材料,具有蕭氏D(Shore D)70至90之硬度。
  30. 如請求項23-26任一項所述之口鼻擋水結構,其中各該鼻塞之形狀為圓錐形、多層磨菇形或燭台形。
  31. 如請求項23-26任一項所述之呼吸管,進一步包含一輔助帶,自該口罩之封閉本體之二側延伸,繞過該使用者之頭部及頸部、或其中之一。
TW110129880A 2021-08-13 2021-08-13 用於一呼吸管之口鼻擋水結構 TW2023068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9880A TW202306840A (zh) 2021-08-13 2021-08-13 用於一呼吸管之口鼻擋水結構
CN202111504003.5A CN115892395A (zh) 2021-08-13 2021-12-10 口鼻挡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9880A TW202306840A (zh) 2021-08-13 2021-08-13 用於一呼吸管之口鼻擋水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6840A true TW202306840A (zh) 2023-02-16

Family

ID=86482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9880A TW202306840A (zh) 2021-08-13 2021-08-13 用於一呼吸管之口鼻擋水結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92395A (zh)
TW (1) TW202306840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2395A (zh) 202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34578B1 (en) Full face snorkel mask
US20170334531A1 (en) Diving and snorkeling mask structure
US6302102B1 (en) Dual air passage snorkle
US6626178B2 (en) Full face mask with face seal and removable adaptors allowing full access to separate spaces
US8590533B2 (en) Adjustable inhalation resistence exercise device
US11208185B2 (en) Snorkeling breathing apparatus
US11352108B2 (en) Full-face diving mask
US20140115762A1 (en) Aquatic eye cover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318363B1 (en) Hydrodynamic and ergonomic snorkel
JP2004520995A5 (zh)
US20010013346A1 (en) Underwater breat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7434014B (zh) 一种可自由呼吸的浮潜游泳面罩
CN107207080B (zh) 用于呼吸辅助装置的嘴件系统和用于游泳者的呼吸辅助装置
US11142292B2 (en) Snorkel and diving mask system
GB2498753A (en) A diving mask with an integrated breathing tube
TW202306840A (zh) 用於一呼吸管之口鼻擋水結構
CN209274862U (zh) 一种新型潜水面罩
JP7429063B2 (ja) 呼吸を可能とするマスク
CN207482158U (zh) 浮潜面罩
KR200408098Y1 (ko) 스노클링용 물안경
TWM609201U (zh) 通用於浮潛及攜帶氣源潛水的潛水用全面罩
US7793657B1 (en) Facemask snorkel
WO2020078162A1 (zh) 浮潜呼吸器
US20230100117A1 (en) Mask having a frontal positioning device
US20230100067A1 (en) Underwater sports equipment, and a bridge connecting a mask and a breathing 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