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06039A - 下頜骨調整裝置 - Google Patents

下頜骨調整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06039A
TW202206039A TW109126523A TW109126523A TW202206039A TW 202206039 A TW202206039 A TW 202206039A TW 109126523 A TW109126523 A TW 109126523A TW 109126523 A TW109126523 A TW 109126523A TW 202206039 A TW202206039 A TW 20220603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protection device
adjustment device
mucosal protection
tee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6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26787B (zh
Inventor
許漢忠
Original Assignee
許漢忠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許漢忠 filed Critical 許漢忠
Priority to TW1091265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2678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6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678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06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6039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一種下頜骨調整裝置,係包含有一上牙套件及一下牙套件,其中該上牙套件及下牙套件係具有一上牙容置空間及一下牙容置空間,該上牙容置空間及下牙容置空間係依據牙齒造型所製成,係分別套合於人體上顎牙弓與下顎牙弓上,而該上牙套件及下牙套件的側壁處係對應於上臼齒區與下臼齒區延伸出有一黏膜保護裝置及一定位部,當配戴該上牙套件與該下牙套件後,驅使該定位部與該黏膜保護裝置相結合,並保持一活動位移空間,使人體下頜骨前移固定時,不會因緊固而造成人體下頜骨髁突處的不舒適感,同時可避免舌後根下塌,阻塞呼吸通道,及避免口腔黏膜受傷。

Description

下頜骨調整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一種下頜骨調整裝置,特別是一種能夠使人體下頜骨前移定位來保持呼吸通道之暢通,同時解決睡眠時呼吸中止及打鼾問題,再藉由黏膜保護裝置避免口腔黏膜受傷。
有很多人在睡覺時,會有打鼾及呼吸中止之情況,這主要是因為睡覺期間,肌肉會放鬆,又由於重力的關係,如第1圖所示,將使得嘴巴10內部口腔101之支撐軟顎102、舌根7的肌肉往下掉,以使呼吸通道8受到擠壓,如此將無法維持空氣暢通時,因此鼾聲就會出現,甚至嚴重更會導致呼吸暫停或喘氣等狀況發生,故又稱為睡眠呼吸中止症,而睡眠呼吸中止症則可能造成影響睡眠品質,甚至可能誘發高血壓、心臟疾病等等病症。
為了能夠解決上述問題,市面上有販售有許多所謂的止鼾器或止鼾裝置等產品,現有的止鼾裝置,大多是透過上下牙套,並在結合一連結機構,來使下頜骨前移,用以防止顎垂下垂而堵塞呼吸通道8。
但這上述習知產品都是使用一固定機構,讓上、下牙套固定不動,由於是強拉下頜骨前移,並強行固定該下頜骨無法回移,但於久戴的情況下,將會導致下頜骨髁突處極為酸痛,故使用者也將無法適應配戴此一裝置,如此對於有呼吸中止症狀的使用者來講,將是非常困擾的。
另外,由於現有的止鼾裝置大多是定製的規格,與使用者的齒列形狀並不符合,使得牙套與牙齒間存在縫隙,因此存在位置偏移甚至脫落的情形,故會造成止鼾與避免呼吸中止之功效不佳的情況產生。
另外,由於現有的止鼾裝置是以牙套方式配戴於上顎及下顎的兩排齒列周圍,但由於牙套會具有一定厚度,若是一旦使下頜骨前移,上下牙套本身的厚度,將會使得門牙區域的咬合產生明顯的異物感,若是使用者是睡眠時要配戴此一裝置,將也會導致不易輕鬆入眠。
另外,目前更有另一種止鼾裝置,是將連結機構設置於門牙區域處,也就是透過將上下門牙的拉扣,以強拉下頜骨前移,但如此設置,將會使得門牙區域受力過大,因此在長期久戴之下,門牙區域對於如此的強力拉扯,將會導致使用者極其難受,故如此這也不是一可長期使用的裝置類型。
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於上牙套及下牙套處各搭配有一黏膜保護裝置及定位部,並於上、定位部各延伸出一立柱及勾部,當上、定位部之勾部相勾合後,將能夠使下頜骨處於前移位置,來保持呼吸通道8之暢通,同時解決呼吸中止及打鼾問題;另外,由於上、定位部並非緊配,而是活動勾合,因此,具有一全方位的活動空間,避免因緊固而導致人體下頜骨之關節處(髁突處)的不舒適感,因此本發明應為一最佳解決方案。
本發明為一種下頜骨調整裝置,係包含:一上牙套件,係具有一上牙容置空間,該上牙容置空間係依據牙齒造型所形成,用以套合於人體上顎牙弓上,而該上牙套件側壁處係對應於上臼齒區延伸出有一黏膜保護裝置,該黏膜保護裝置具有一弧形外壁面,而該黏膜保護裝置係設有一穿透孔;一下牙套件,係具有一下牙容置空間,該下牙容置空間係依據牙齒造型所形成,用以套合於人體下顎牙弓上,該下顎牙弓位於一下頜骨上,而該下牙套件側壁處係對應於下臼齒區延伸出有一定位部,該定位部朝向該黏膜保護裝置處延伸出一立柱,該立柱前端部朝一人體髁突處延伸出一彎折段,該立柱與該彎折段間形成有一彎折角度;其中,該黏膜保護裝置之該穿透孔之孔徑大於該定位部,當配戴該上牙套件與該下牙套件後,係驅使該彎折段及該立柱貫穿過該穿透孔,使該立柱後移時會受到該穿透孔壁面阻擋而無法後移,而彎折段會受到該黏膜保護裝置頂端表面的阻擋,導致該下牙套件無法下移,相對使人體下頜骨被固定在設定的位置,而該穿透孔之孔徑大於該立柱,使該立柱在該穿透孔內自由活動,相對使下頜骨可以自由活動,避免長時間配戴使該髁突處產生不適感。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上臼齒區及該下臼齒區係皆包含有第一小臼齒、第二小臼齒、第一大臼齒、第二大臼齒,而該黏膜保護裝置及該定位部之位置係能夠對應於第一大臼齒、第二大臼齒之任一臼齒或是任兩個臼齒之間的一側處。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黏膜保護裝置及該定位部之較佳位置係對應於第一大臼齒周邊一側處。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上牙套件或/及該下牙套件相對於人體上顎牙弓或/及人體下顎牙弓的前牙區係設置有一開口,用以能夠露出該前牙區之齒面。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上牙套件及該下牙套件相對於人體上顎牙弓及人體下顎牙弓的前牙區之咬合面的厚度細小於1mm。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定位部之立柱與彎折段的角度為30~110度,最佳為接近90度。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定位部的立柱上可套設一調整器,該調整器的厚度大小係用以微調整下頜骨前移定位的位置。
如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黏膜保護裝置靠近該髁突處的頂端壁面上設置有一定位槽,該定位槽一端與該穿透孔的內壁面相連接,另一端設置有一扣槽,並於該定位部之該彎折段的端部設置有一扣塊;該定位槽係用以與該彎折段結合定位,而該扣塊會扣合於該扣槽中,以增加該上牙套件及該下牙套件結合時的穩定性。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黏膜保護裝置靠近該髁突觸的頂端壁面大於該彎折段,使彎折段不會裸露出該黏膜保護裝置的該弧形外壁面,避免該彎折段端部與口腔黏膜接觸。
有關於本發明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如第2圖所示,人體口腔內具有上顎牙弓及下顎牙弓,而上顎牙弓及下顎牙弓的齒列如下: 1.        上顎牙弓係具有以下齒列: (a)     前牙區31,係包含有上正門牙311、上側門牙312、上犬齒313; (b)    上臼齒區32,係包含有第一小臼齒321、第二小臼齒322、第一大臼齒323、第二大臼齒324(及第三大臼齒)。 2.        下顎牙弓係具有以下齒列: (a)     前牙區41,係包含有下正門牙411、下側門牙412、下犬齒413; (b)    下臼齒區42,係包含有第一小臼齒421、第二小臼齒422、第一大臼齒423、第二大臼齒424(及第三大臼齒)。
如第3A、3B、4A、4B圖所示,本發明下頜骨調整裝置係包含一上牙套件1及一下牙套件2,由於該上牙套件1與該下牙套件2分別具有一上牙容置空間11及一下牙容置空間21,更由 於該上牙套件1與該下牙套件2是以3D掃描使用者的齒型製作而成,因此人體的上顎牙弓及下顎牙弓會與該上牙容置空間11與下牙容置空間21相密合;
該上牙套件1側壁處對應於上臼齒區32設置有一黏膜保護裝置12,該黏膜保護裝置12具有一弧形外壁面121,而該黏膜保護裝置12內係開設有一穿透孔122;
該下牙套件2側壁處係對應於下臼齒區32設置有一定位部22,該定位部22朝該上臼齒區32延伸出一立柱221,該立柱221前端朝下頜骨5之髁突51處彎折延伸一彎折段222,該立柱221與該彎折段222具有一角度,該角度介於30-110度,其中以接近90度為最佳,且該定位部22係小於該穿透孔122的孔徑,使該定位部22的立柱221及彎折段222皆可貫穿該穿透孔122。
當配戴該上牙套件1與該下牙套件2(下頜骨5之髁突51係位於原始位置A1)後,如第5A圖所示,使用者須透過嘴部肌肉控制下頜骨5下移,再將下頜骨5前移,帶動該下牙套件2隨之前移(由原始位置A1移動到第一前移位置A2);
之後將嘴巴閉上,如第5B圖所示,該立柱111及該彎折段222會貫穿該黏膜保護裝置12的穿透孔122,使該彎折段222位於上牙套件1處,此時,該下頜骨5會藉由肌肉自動後移,後移行程該立柱111會受到該穿透孔122靠近髁突51處的內壁面阻擋,而無法後移至原始位置A1,而該彎折段222會因後移影響,而朝髁突51移動,並受到該黏膜保護裝置12的頂端壁面123阻擋,讓該下頜骨5無法下移,使嘴巴維持在閉合狀態(髁突51處移動到第二前移位置A3,而定位之樣態如第6A圖所示),而於本實施例中,該黏膜保護裝置12及該定位部22皆是設置對應於第一大臼齒周邊一側處。該穿透孔122接近髁突51的內側壁面位置即為該下頜骨5前移定位的預設位置,該位置可為使用者量身訂製,取一個使用者能生理機能可接受的前移位置;且該立柱221的尺寸遠小於該穿透孔122,使該立柱221可在該穿透孔122內全方位移動,使該下頜骨5在睡眠狀態下仍可受潛意識影響而隨意移動,而非固定不動。而且該黏膜保護裝置12的頂端壁面123面積大於該彎折段222,使彎折段222不會裸露出該黏膜保護裝置12的弧形外壁面121,避免該彎折段222端部與口腔黏膜1011接觸(如第6B圖所示)。
另外,該彎折段222受到該黏膜保護裝置12頂端壁面123的阻擋,使該下頜骨5無法向下移動,如此即可避免使用者在睡眠時張開嘴巴;因此,當該下頜骨5前移定位及無法下移張嘴時,即可將舌根7及支撐軟顎102向上拉移,保持睡眠時呼吸通道8的暢通,避免呼吸中止症及打鼾情況發生。
另外,如第6B圖所示,該弧形外壁面121之彎弧角度能夠服貼於口腔黏膜1011上,當該下頜骨5微幅移動時,該弧形外壁面121不會刮傷黏膜,且弧形外壁面121會將壓力分散於口腔黏膜1011上,而非單點頂持,因此,長時間配戴,亦不會對口腔黏膜1011造成不舒適感。
另外,如第8A及8B圖所示,該上牙套件1或/及該下牙套件2相對於人體上顎牙弓3及人體下顎牙弓4的前牙區31,41係設置有一開口13,23,用以能夠露出該前牙區31,41之齒面,讓使用者之下頜骨5前移時,該前牙區31,41之齒面可以相互接觸,不會因為上牙套件1或/及該下牙套件2的厚度太厚造成下頜骨5處於一下移位置,而造成髁突51處的不舒適感。
另外,為了避免因上牙套件1或/及該下牙套件2之厚度造成使用者的咬合不舒適感,故能夠於該上牙套件及該下牙套件相對於人體上顎牙弓及人體下顎牙弓的前牙區之咬合面的厚度設計小於1mm,如此將能夠使前牙區之咬合能夠盡可能與未配戴牙套前的咬合習慣較為類似,以降低使用者的不舒適感。
請參閱第7圖、第9圖及第10A-C圖,其中,為避免下頜骨5前移定位的位置無法在睡眠時保持呼吸通道暢通,可以在立柱221上視需求套設一調整器6(如第9圖所示),藉由調整器6的厚度,即可控制下頜骨5前移定位的位置。且配戴調整器6後的立柱221整體尺寸仍小於該穿透孔122,使該立柱221仍可在該穿透孔中全方位移動。
再如第10A-C圖所示,該調整器6,6’,6”具有彈性,具有一孔洞61,61’,61”,係藉由孔洞61,61’,61”的設計將該調整器6,6’,6”套設於該第一立柱121或該立柱221上,並可將該調整器6,6’,6”設計成不同的厚度大小,供使用者自行選擇所需後的調整器6,6’,6”使用,達到自行調整該下頜骨5前移定位的位置,達到微調整之目的,同時在使用者可以接受的前移位置下,保持呼吸通道8的暢通,避免睡眠時的呼吸終止及達到止鼾目的。
另外,請參閱第11圖所示,與上述各實施例的差異處再於該黏膜保護裝置12靠近髁突51處的頂端壁面123上設置有一定位槽124,該定位槽124一端與該穿透孔122的內壁面相連接,另一端設置有一扣槽125,並於該定位部22之彎折段222的端部設置有一扣塊223;該定位槽124係用以與該彎折段222結合定位,而該扣塊223會扣合於該扣槽25中,以增加上牙套件1及下牙套件2結合時的穩定性,其他結構與上述各實施例相同,於此不在贅述。
本發明所提供之下頜骨調整裝置,與其他習用技術相互比較時,其優點如下: (1)    人體在睡眠時,下頜骨5會自由的移動,如果將下頜骨5固定不動,經長時間後,下頜骨5的髁突51處肯定會產生極大不舒適感,而本發明將該黏膜保護裝置12之穿透孔12孔徑大於該定位部22,使定位部22可在該穿透孔內122內全方位自由活動,因此,使用者在睡眠時該下頜骨5可以全方位自由活動,長時間配戴時,下頜骨5的髁突51不會產生任何的不舒適感。 (2)    本發明將下頜骨5前移定位時,會將舌根7及支撐軟顎102同時向上拉移,保持呼吸通道8暢通,以解決使用者在睡眠時產生的呼吸中止及打鼾問題。 (3)    本發明將黏膜保護裝置12設置呈弧型外壁面121,使該黏膜保護裝置12頂於口腔黏膜1011時壓力分散,不會單點頂持,造成口腔黏膜1011的不舒適感。
本發明已透過上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此一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在瞭解本發明前述的技術特徵及實施例,並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不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請求項所界定者為準。
1:上牙套件 11:上牙容置空間 12:黏膜保護裝置 121:弧形外壁面 122:穿透孔 123:頂端壁面 124定位槽 125扣槽 13:開口 2:下牙套件 21:下牙容置空間 22:定位部 221:立柱 222:彎折段 223扣塊 23:開口 31:前牙區 311:上正門牙 312:上側門牙 313:上犬齒 32:上臼齒區 321:第一小臼齒 322:第二小臼齒 323:第一大臼齒 324:第二大臼齒 41:前牙區 411:下正門牙 412:上側門牙 413:下犬齒 42:下臼齒區 421:下正門牙 422:下側門牙 423:下犬齒 424:第二大臼齒 5:下頜骨 51:髁突 6,6’,6”:調整器 61,61’,61”:孔洞 7:舌根 8:呼吸通道 10:嘴巴 101:口腔 1011:口腔黏膜 102:支撐軟顎 A1:原始位置 A2:第一前移位置 A3:第二前移位置
[第1圖]係人體呼吸通道受到擠壓之肌肉示意圖。 [第2圖]係人體頭骨之齒列及下頜骨示意圖。 [第3A圖]係本發明下頜骨調整裝置之上牙套件立體結構示意圖。 [第3B圖]係本發明下頜骨調整裝置之上牙套件上視結構示意圖。 [第4A圖]係本發明下頜骨調整裝置之下牙套件立體結構示意圖。 [第4B圖]係本發明下頜骨調整裝置之下牙套件上視結構示意圖。 [第5A圖]係本發明下頜骨調整裝置之穿戴狀態之骨骼位移示意圖。 [第5B圖]係本發明下頜骨調整裝置之穿戴狀態之骨骼位移示意圖。 [第6A圖]係本發明下頜骨調整裝置之上牙套件與下牙套件連結示意圖。 [第6B圖]係本發明下頜骨調整裝置之上牙套件與下牙套件於口腔黏膜之實施示意圖。 [第7圖]係本發明下頜骨調整裝置之穿戴後之呼吸通道狀態示意圖。 [第8A圖]係本發明下頜骨調整裝置之上牙套件之開口結構示意圖。 [第8B圖]係本發明下頜骨調整裝置之下牙套件之開口結構示意圖。 [第9圖]係本發明下頜骨調整裝置之套設調整器示意圖。 [第10A-C圖]係本發明下頜骨調整裝置之調整器示意圖。 [第11圖]係本發明下頜骨調整裝置之黏膜保護裝置另一實施示意圖。
1:上牙套件
11:上牙容置空間
12:黏膜保護裝置
121:弧形外壁面
122:穿透孔
123:頂端壁面
2:下牙套件
222:彎折段

Claims (9)

  1. 一種下頜骨調整裝置,係包含: 一上牙套件,係具有一上牙容置空間,該上牙容置空間係依據牙齒造型所形成,用以套合於人體上顎牙弓上,而該上牙套件側壁處係對應於上臼齒區延伸出有一黏膜保護裝置,該黏膜保護裝置具有一弧形外壁面,而該黏膜保護裝置係設有一穿透孔; 一下牙套件,係具有一下牙容置空間,該下牙容置空間係依據牙齒造型所形成,用以套合於人體下顎牙弓上,該下顎牙弓位於一下頜骨上,而該下牙套件側壁處係對應於下臼齒區延伸出有一定位部,該定位部朝向該黏膜保護裝置處延伸出一立柱,該立柱前端部朝一人體髁突處延伸出一彎折段,該立柱與該彎折段間形成有一彎折角度; 其中,該黏膜保護裝置之該穿透孔之孔徑大於該定位部,當配戴該上牙套件與該下牙套件後,係驅使該彎折段及該立柱貫穿過該穿透孔,使該立柱後移時會受到該穿透孔壁面阻擋而無法後移,而彎折段會受到該黏膜保護裝置頂端表面的阻擋,導致該下牙套件無法下移,相對使人體下頜骨被固定在設定的位置,而該穿透孔之孔徑大於該立柱,使該立柱在該穿透孔內自由活動,相對使下頜骨可以自由活動,避免長時間配戴使該髁突處產生不適感。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下頜骨調整裝置,其中該上臼齒區及該下臼齒區係皆包含有第一小臼齒、第二小臼齒、第一大臼齒、第二大臼齒,而該黏膜保護裝置及該定位部之位置係能夠對應於第一大臼齒、第二大臼齒之任一臼齒或是任兩個臼齒之間的一側處。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下頜骨調整裝置,其中該黏膜保護裝置及該定位部之較佳位置係對應於第一大臼齒周邊一側處。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下頜骨調整裝置,其中該上牙套件或/及該下牙套件相對於人體上顎牙弓或/及人體下顎牙弓的前牙區係設置有一開口,用以能夠露出該前牙區之齒面。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下頜骨調整裝置,其中該上牙套件及該下牙套件相對於人體上顎牙弓及人體下顎牙弓的前牙區之咬合面的厚度細小於1mm。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下頜骨調整裝置,其中該定位部之立柱與彎折段的角度為30~110度,最佳為接近90度。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下頜骨調整裝置,其中該定位部的立柱上可套設一調整器,該調整器的厚度大小係用以微調整下頜骨前移定位的位置。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下頜骨調整裝置,其中該黏膜保護裝置靠近該髁突處的頂端壁面上設置有一定位槽,該定位槽一端與該穿透孔的內壁面相連接,另一端設置有一扣槽,並於該定位部之該彎折段的端部設置有一扣塊;該定位槽係用以與該彎折段結合定位,而該扣塊會扣合於該扣槽中,以增加該上牙套件及該下牙套件結合時的穩定性。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下頜骨調整裝置,其中該黏膜保護裝置靠近該髁突觸的頂端壁面大於該彎折段,使彎折段不會裸露出該黏膜保護裝置的該弧形外壁面,避免該彎折段端部與口腔黏膜接觸。
TW109126523A 2020-08-05 2020-08-05 下頜骨調整裝置 TWI7267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6523A TWI726787B (zh) 2020-08-05 2020-08-05 下頜骨調整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6523A TWI726787B (zh) 2020-08-05 2020-08-05 下頜骨調整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26787B TWI726787B (zh) 2021-05-01
TW202206039A true TW202206039A (zh) 2022-02-16

Family

ID=77036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6523A TWI726787B (zh) 2020-08-05 2020-08-05 下頜骨調整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2678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850988A1 (en) * 2013-05-03 2014-11-03 Resmed Sas Improved mandibular repositioning device
AU2015101689B4 (en) * 2015-03-20 2016-04-28 Lambert, Geoffrey James MR Mandibular reposition device and coupling therefor
ES2771177T3 (es) * 2017-06-05 2020-07-06 Laboratorio Ortoplus S L Dispositivo intra-oral de regulación mandibula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26787B (zh) 2021-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99380B2 (ja) 口腔器具
US8371309B2 (en) Intraoral apparatus for treating upper airway disorders
US20130112210A1 (en) Oral Sleep Apnea Device
US20140352700A1 (en) Incremental and/or successive adjustable mandibular advancement devic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ment of snoring an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KR101782093B1 (ko) 코골이 및 이갈이 방지기구
JP5361991B2 (ja) いびき防止装置
US20100224197A1 (en) Sleep appliance
JP2008526324A (ja) 下顎を前方移動させる方法及び装置
KR101713971B1 (ko) 코골이 및 이갈이 방지 기구
US11723792B2 (en) Oral appliance device
JP3589456B2 (ja) 無呼吸症候群又はいびき症改善用のマウスピース
JPH10508762A (ja) 顎の位置を調節する口内装置
KR20230070711A (ko) 수면무호흡 방지용 하악전진장치
TWM603345U (zh) 下頜骨位移調整裝置
TWI726787B (zh) 下頜骨調整裝置
WO2022027583A1 (zh) 下颌骨调整装置
TWI737347B (zh) 下頜骨位移調整裝置
US20230233360A1 (en) Mandible displacement adjustment device
JP2005312853A (ja) 閉塞性睡眠時無呼吸症候群や習慣性いびき症の予防と改善の口腔内装置
US20180338856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oral appliance devices
KR20220089955A (ko) 코골이 방지기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