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03608A - 用於低能量音訊的廣播中繼微微網 - Google Patents

用於低能量音訊的廣播中繼微微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03608A
TW202203608A TW110108288A TW110108288A TW202203608A TW 202203608 A TW202203608 A TW 202203608A TW 110108288 A TW110108288 A TW 110108288A TW 110108288 A TW110108288 A TW 110108288A TW 202203608 A TW202203608 A TW 20220360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acket
slave device
received
event
sla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8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喬爾 連斯基
瑪楊克 巴特拉
羅賓 海登
布萊恩 瑞丁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3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3608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redundant apparatus to increase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 H04L65/61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for multicast or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7R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案描述了第一從設備,該第一從設備向第二從設備傳輸指示第一資料封包從主設備被不正確地接收資訊,使得對應的資料封包可以從第二從設備被中繼到第一從設備。在一個態樣中,第二從設備可以接收第一資料封包,之後是第一從設備被不正確地接收第一資料封包的指示,其中第二從設備被配置為回應與此而向第一從設備中繼第一資料封包。在另一態樣中,第二從設備可以接收以下請求:基於第一資料封包由第一從設備不正確地接收而偵聽第一從設備的單獨的資料串流,以及向第一從設備傳輸單獨的資料串流的第二資料封包。

Description

用於低能量音訊的廣播中繼微微網
本案大體上係關於通訊系統,並且更具體地係關於用於低能量(LE)音訊的廣播中繼微微網路(piconet)。
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PAN)是個人的、短程的無線網路,用於將集中於使用者特定距離範圍內的設備進行互連。因為WPAN在連線性態樣提供的靈活性和便利性,WPAN已經得到普及。WPAN(諸如基於短程無線通訊協定的那些WPAN)經由提供允許特定距離(諸如5米、10米、20米、100米等)內的連線性的無線鏈路來提供到設備的無線連線性。
短程無線通訊協定可以包括藍芽®(BT)協定、藍芽®低能量(BLE)協定、Zigbee®協定等。BT是一種無線技術標準,其利用全球認可的工業、科學和醫療(ISM)頻帶(諸如從2.400千兆赫(GHz)到2.485 GHz)中的特高頻(UHF)無線電波來啟用無線電頻率通訊。類似地,BLE定義了啟用在2.4 GHz ISM頻帶內操作的無線電頻率通訊的標準。
短程無線通訊協定可以被用於連接WPAN上的設備。可以在WPAN上進行通訊的設備的實例可以包括膝上型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電話、個人資料助理、音訊系統(諸如頭戴式耳機、頭戴式受話器、揚聲器)、可穿戴設備(諸如智慧手錶、健身追蹤器)、各種醫療、工業、消費者和健身應用中的電池供電的感測器和致動器等。
在某些情況下,WPAN可以提供優於其他網路類型(諸如無線區域網路(WLAN))的優點和便利性。然而,WPAN中的短程無線通訊可能易於受到與其他無線網路中的通訊相同或類似的問題的影響。例如,短程無線通訊可能會由於有雜訊的及/或壅塞的傳輸媒體而經歷錯誤。短程無線通訊所經歷的此類問題可能會降低設備的效能,可能會降低使用者體驗,等等。因此,需要用於在短程無線通訊中解決一或多個丟失的封包的辦法。
以下呈現了一或多個態樣的簡化概要,以便提供對此類態樣的基本理解。本概要不是所有預期態樣的廣泛概述,並且既不意欲標識所有態樣的關鍵或重要元件,亦不意欲圖示任何或所有態樣的範疇。其唯一目的是以簡化的形式呈現一或多個態樣的某些概念,作為稍後呈現的更詳細描述的序言。
在BT音訊中,在從設備(slave device)丟失資料封包時,有時可以從主設備(master device)重傳該資料封包最多14次。因為BT音訊中的重傳通常是在需要的基礎上執行的,所以僅在需要時執行更多重傳的能力可以向主設備提供基本的穩健性(例如,在許多情況下,不需要重傳,並且因此,不執行重傳)。然而,在廣播模型中,重傳需要預分配的時槽,無論從設備是已丟失資料封包還是沒有丟失資料封包,該預分配的時槽皆被利用。如此,與連線導向的模型相比,在面向廣播的模型中傳輸相同位元速率的成本是需要保留更多的錯誤時間以便執行廣播,即使在某些情況下錯誤時間可能不是必要的。鑒於較高數量的重傳可以導致主設備的效能降低,則可以期望相對於廣播模型執行較少數量的重傳。
因此,本文描述的是用於將重傳時間中的一些從主設備(例如,智慧型電話)卸載到從設備(例如,耳塞),以向整體系統提供改進的音訊穩健性的技術。更具體地,第一從設備可以決定第一資料封包從主設備被不正確地接收,並且作為結果,向第二從設備傳輸指示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的資訊,使得與不正確地接收/丟失的資料封包相對應的資料封包可以從第二從設備被中繼到第一從設備。
在聯合解碼的資料的實例中,第二從設備可以從主設備接收包括在從設備的聯合資料串流中的第一資料封包,其中第一資料封包可以被儲存在第二從設備的記憶體中。隨後,第二從設備可以從第一從設備接收第一資料封包從主設備被不正確地接收指示。回應於此,第二從設備可以從其記憶體檢索第一資料封包,並且向第一從設備中繼第一資料封包。
在分割解碼/非聯合解碼的資料的實例中,其中分開的資料串流對應於分開的從設備,第二從設備可以接收第一從設備不正確地接收第一資料封包的指示。基於該指示,第二從設備可以開始偵聽第一從設備的資料串流(例如,除其自己的資料串流之外),使得當第二從設備從主設備接收用於第一從設備的第二資料封包時,第二從設備可以向第一從設備中繼第二資料封包。
可以相對於任何符合標準的廣播傳輸器來利用本文描述的態樣,因為僅接收器(例如,從設備)需要被配置為用於執行資料封包中繼操作。
在本案的態樣中,提供了方法、電腦可讀取媒體和裝置。裝置可以是第一從設備,該第一從設備包括記憶體以及耦合到記憶體的至少一個處理器,其中至少一個處理器被配置為:決定第一資料封包從主設備被不正確地接收,在決定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之際向第二從設備傳輸指示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的資訊,以及基於所傳輸的資訊而從第二從設備接收第二資料封包。
在本案的另一態樣中,提供了方法、電腦可讀取媒體和裝置。裝置可以是第二從設備,該第二從設備包括記憶體以及耦合到記憶體的至少一個處理器,其中至少一個處理器被配置為:從主設備接收第一資料封包,從第一從設備接收指示來自主設備的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的資訊,以及基於所接收的資訊向第一從設備傳輸第一資料封包。
在本案的又一態樣中,提供了方法、電腦可讀取媒體和裝置。裝置可以是第二從設備,該第二從設備包括記憶體以及耦合到記憶體的至少一個處理器,其中至少一個處理器被配置為:從第一從設備接收指示來自主設備的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的資訊,基於所接收的資訊而從主設備接收用於第一從設備的第二資料封包,以及基於所接收的資訊而向第一從設備傳輸第二資料封包。
為了完成前述及相關目標,一或多個態樣包括在以下充分描述並在請求項中具體指出的特徵。下文的描述和所附附圖詳細說明一或多個態樣的某些說明性特徵。然而,這些特徵僅指示可以採用各個態樣的原理的各種方法中的若干種,並且本描述意欲包括所有此類態樣及其均等物。
以下結合所附附圖闡述的詳細描述意欲作為對各種配置的描述,而並非意欲表示其中可實踐本文所描述的概念的唯一配置。出於提供對各種概念的透徹理解的目的,詳細描述包括具體細節。然而,對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顯而易見的是,可以在沒有這些具體細節的情況下實踐這些概念。在某些實例中,以方塊圖形式圖示多個公知的結構和部件,以便於避免模糊此類概念。
現在將參考各種裝置和方法來呈現通訊系統的若干態樣。這些裝置和方法將被描述於以下詳細描述中,並且經由各種方塊、部件、電路、程序、演算法等(統稱為「元件」)而被示出於所附附圖中。可以使用電子硬體、電腦軟體或其任何組合來實現這些元件。此類元件被實現為硬體還是軟體取決於特定應用以及施加於整體系統的設計約束。
經由實例,元件,或元件的任何部分,或元件的任何組合可以被實現為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的「處理系統」。處理器的實例包括微處理器、微控制器、圖形處理單元(GPU)、中央處理單元(CPU)、應用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SP)、精簡指令集計算(RISC)處理器、片上系統(SoC)、基頻處理器、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PGA)、可程式設計邏輯裝置(PLD)、狀態機、閘控邏輯、個別硬體電路,以及被配置為執行貫穿本案描述的各種功能性的其他合適的硬體。處理系統中的一或多個處理器可以執行軟體。軟體應被廣義地解釋為意指指令、指令集、代碼、程式碼片段、程式碼、程式、副程式、軟體部件、應用、軟體應用、套裝軟體、常式、子常式、物件、可執行檔、執行執行緒、程序、函數等,無論是被稱為軟體、韌體、中介軟體、微碼、硬體描述語言還是其他。
因此,在一或多個態樣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以硬體、軟體或其任何組合來實現。若以軟體實現,則功能可以被儲存在電腦可讀取媒體上,或被編碼為電腦可讀取媒體上的一或多個指令或代碼。電腦可讀取媒體包括電腦儲存媒體。儲存媒體可以是可由電腦存取的任何可用媒體。經由實例而非限制,此類電腦可讀取媒體可以包括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電子可抹除可程式設計ROM(EEPROM)、光碟儲存、磁碟儲存、其他磁存放裝置,上述類型的電腦可讀取媒體的組合,或者可被用於以可由電腦存取的指令或資料結構的形式儲存電腦可執行代碼的任何其他媒體。
圖1圖示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實例WPAN 100。在WPAN 100內,無線源設備102可以使用通訊鏈路116來使用短程無線通訊協定與一或多個周邊設備104、106、108、110、112通訊。短程無線通訊協定可以包括藍芽® (BT)協定及/或BT低能量(BLE)協定。
源設備102的實例包括蜂巢式電話、智慧型電話、對話啟動協定(SIP)電話、行動站(STA)、膝上型電腦、個人電腦(PC)、桌上型電腦、個人數位助理(PDA)、衛星無線電、全球定位系統(GPS)、多媒體設備、視訊設備、數位音訊播放機、相機、遊戲控制台、平板、智慧設備、可穿戴設備、車輛、耳機、無線頭戴式耳機、物聯網路(IoT)設備,或任何其他類似功能的設備。
一或多個周邊設備104、106、108、110、112的實例包括蜂巢式電話、智慧型電話、SIP電話、STA、膝上型電腦、PC、桌上型電腦、PDA、衛星無線電、GPS、多媒體設備、視訊設備、數位音訊播放機、相機、遊戲控制台、平板、智慧設備、可穿戴設備、車輛、耳機(例如,耳機114a-114b)、無線頭戴式耳機、IoT設備,或任何其他類似功能的設備。儘管源設備102被示為與WPAN 100中的六個周邊設備104、106、108、110、112通訊,但是在不脫離本案的範疇的情況下,源設備102可以與WPAN 100內的多於或少於六個的周邊設備通訊。
實現BT協定的設備(諸如,源設備102)可以根據諸如基本速率(BR)/增強資料速率(EDR)之類的一個無線電模式來操作。類似地,實現BLE協定的設備可以根據BLE無線電模式來操作。在某些態樣,諸如源設備102之類的設備可以被配置為具有雙無線電模式,並且因此可以能夠根據BR/EDR模式或BLE模式來操作,例如,基於設備可以參與的短程無線通訊的類型。
例如,針對資料的連續資料流式(streaming)、針對廣播網路、針對網狀網路,及/或針對其中較高的資料速率可能更為合適的某些其他應用,設備可以根據BR/EDR模式進行操作。然而,針對短短脈衝資料傳輸(short burst data transmission)及/或針對其中功率節約可能是期望的及/或較低資料速率可以是可接受的某些其他應用,設備可以根據BLE模式來操作。在其他態樣,設備可以根據一或多個其他無線電模式來操作,包括專有無線電模式,諸如高速無線電模式、LE無線電模式、等時無線電模式等。
諸如BT、BLE及/或BR/EDR之類的短程無線通訊協定可以包括及/或可以使用一或多個其他通訊協定,例如來用於建立和維持通訊鏈路。如圖所示,源設備102可以根據用於短程無線通訊的至少一種通訊協定而與至少一個其他設備(諸如無線頭戴式耳機112)建立通訊鏈路116。
通訊鏈路116可以包括遵循包括BT、BLE、BR/EDR等及/或用於與BT、BLE、BR/EDR等一起使用的協定的通訊鏈路。在一個態樣中,通訊鏈路116可以包括非同步無連接(ACL)鏈路。利用ACL,源設備102可以與諸如頭戴式耳機112之類的第二設備連接(或BT規範的術語中的「配對」)。該連接是非同步的,其中兩個設備可能不需要彼此之間在時間上同步資料通訊,來允許經由通訊鏈路116的資料封包的通訊。
可以在BT協定堆疊內使用邏輯鏈路控制和適配協定(L2CAP),以向主機控制器介面(HCI)傳遞封包,或者,對於「無主機」系統,直接向鏈路管理器/ACL鏈路傳遞封包。可以在已經建立ACL鏈路之後建立L2CAP連接。本案中對L2CAP的參考可以進一步適用於增強L2CAP(EL2CAP),其可以是經由單個無線電連接而啟用多個邏輯資料通道的多工的L2CAP協定的增強版本。
在一個態樣中,通訊鏈路116可以包括高級音訊分發設定檔(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A2DP)鏈路。A2DP鏈路可以在源設備(諸如源設備102)與同步設備(諸如頭戴式耳機112)之間提供點對點鏈路。利用A2DP鏈路,可以在ACL資料通道上傳輸包括音訊的資料封包,並且可以在單獨的控制通道上傳輸例如用於控制音訊串流的其他資訊。資料封包可以非週期性地出現。
在另一態樣中,通訊鏈路116可以支援「主設備」與「從設備」之間的同步邏輯傳送機制。例如,通訊鏈路116可以包括同步連線導向(synchronous connection-oriented,SCO)的鏈路。SCO鏈路可以使用針對BT通訊而保留的時槽而在主設備(諸如源設備102)與從設備(諸如頭戴式耳機112)之間提供對稱的點對點鏈路。然而,SCO鏈路可能不支援資料封包的重傳,這在音訊資料串流及/或語音使用情況下可能是不令人滿意的,其中被遺棄的音訊或語音封包可能降低使用者體驗的品質。
在又一態樣中,通訊鏈路116可以包括擴展SCO(eSCO)鏈路。eSCO鏈路可以使用針對BT通訊而保留的時槽而在主設備與從設備之間提供對稱的或非對稱的點對點鏈路,並且亦可以在保留的時槽之後提供重傳訊窗。因為可以使用重傳訊窗來促進重傳,eSCO鏈路可以適用於音訊資料串流及/或語音使用情況,因為可以重傳被遺棄的音訊或語音封包,並且因此可以增加成功接收資料封包的概率。
在一個態樣中,通訊鏈路116可以包括等時(isochronous,ISO)鏈路。利用ISO鏈路,通訊鏈路116可以組合同步和非同步鏈路兩者的某些特徵。例如,ISO鏈路上的流可以始於起始封包,並且隨後可以非同步地傳輸資料封包。在ISO鏈路上,可以限制傳輸設備的重傳嘗試的數量。因此,若接收設備不能在有限數量的重傳嘗試內解碼資料封包,則資料封包可以被遺棄,並且接收設備可以繼續接收不具有來自被遺棄的資料封包的資料的串流。
在又一態樣中,源設備102可以與無線頭戴式耳機112建立通訊鏈路116。在一些配置中,無線頭戴式耳機112可以包括在相應的部件及/或電路處實現協定堆疊(諸如針對BR/EDR而配置的BT協定堆疊)的兩個耳機(114a和114b)。因此,可以在經由頭戴式耳機112的第一或「主」耳機114a的協定堆疊處建立通訊鏈路116。實際上,當源設備102與頭戴式耳機112建立通訊鏈路116時,通訊鏈路116可以是經由主耳機114a建立的。例如,諸如ACL鏈路、L2CAP鏈路之類的邏輯鏈路可以存在於經由主耳機114a的協定堆疊的一或多個層處。在某些態樣中,副耳機114b可以在短程通訊鏈路118上與主耳機114a通訊。短程通訊鏈路118可以是例如BT鏈路(例如,BR/EDR鏈路)、BLE鏈路、近場磁感應(NFMI)鏈路,或任何其他合適的短程無線通訊鏈路。
由於各種因素,無線設備可能導致用於無線通道(例如,其上承載通訊鏈路116的無線通道)的頻率上的壅塞。因此,無線通訊通道(包括在其上承載通訊鏈路116的無線通訊通道)可能是「有雜訊的」,其中靜電、壅塞及/或其他干擾可能在與保留用於在所建立的通訊鏈路116上通訊的那些頻帶相同的頻帶上引入隨機訊號。此類靜電、壅塞、干擾及/或其他隨機訊號可能導致在通訊鏈路116上傳輸的封包的錯誤,及/或可能導致在通訊鏈路116上傳輸的封包丟失。
在諸如BLE及/或BR/EDR之類的某些標準和協定中,源設備102可以經由使用循環冗餘檢查(CRC)驗證和經由使用訊息完整性代碼(MIC)驗證來偵測封包中的錯誤,及/或遺棄的/丟失的/未接收的封包。可以在封包被加密時使用MIC驗證。例如,CRC驗證的失敗可以指示所接收的封包中的一或多個錯誤,而MIC驗證的失敗可以指示沒有接收到另一封包(儘管CRC驗證的失敗亦可以指示沒有接收到另一封包及/或MIC驗證的失敗亦可以指示所接收的封包中的一或多個錯誤)。
CRC驗證和MIC驗證可以基於:基於所接收的封包分別產生CRC值和MIC,並且分別將那些產生的CRC值和MIC與包括在所接收的封包中的CRC和MIC進行比較。具體地,接收封包的接收設備(諸如頭戴式耳機112)可以基於所接收的封包(諸如基於有效載荷)以及(若適用的話)包括在所接收的封包中的MIC來首先產生CRC值或CRC校驗和。接收設備可以將所產生的CRC值與包括在所接收的封包中的CRC值進行比較。若所產生的CRC值與包括在所接收的封包中的CRC值匹配,則所接收的封包可以通過CRC驗證。經CRC驗證的所接收的封包隨後可以被解密。然而,若所產生的CRC值與包括在所接收的封包中的CRC值不匹配,則接收設備可以決定所接收的封包未通過CRC驗證。若接收設備決定所接收的封包未通過CRC驗證,則所接收的封包可能包括錯誤及/或可能被損壞。在一種配置中,接收設備可以丟棄未通過CRC驗證的所接收的封包;然而,在另一配置中,接收裝置可以嘗試例如使用一或多個錯誤校正技術來恢復所接收的封包。
若所接收的封包被加密並通過CRC驗證,則接收設備可以對所接收的封包進行解密以獲得經解密的有效載荷和經解密的MIC。對於MIC驗證,接收設備可以基於經解密的有效載荷來產生MIC,並且將所產生的MIC與從經解密的所接收的封包獲得的MIC進行比較。若所產生的MIC與經解密的MIC匹配,則接收設備可以決定所接收的封包被成功解密。當所接收的封包被成功解密時,所接收的封包的經解碼的和經解密的有效載荷可以被提供給接收設備的另一層,諸如接收設備的解碼器-解碼器(轉碼器),該轉碼器可以使得接收設備將所接收的封包的有效載荷資料例如輸出為經由頭戴式耳機112的揚聲器的音訊。
若所產生的MIC與所接收的封包的經解密的MIC不匹配,則接收設備可以決定所接收的封包未被成功解密。當所接收的封包未被成功解密時,則不同的封包可能已丟失,或者所接收的封包可能是錯誤的或以其他方式被損壞的。在一種配置中,接收設備可以丟棄未經由MIC驗證的所接收的封包;然而,在另一配置中,接收設備可以嘗試恢復所接收的封包。
圖2是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無線設備200的方塊圖。無線設備200可以對應於例如圖1中的源設備102,及/或周邊設備104、106、108、110、112中的一個。在某些配置中,無線設備200可以是例如BT及/或BLE設備,其被配置為使用用於選擇性地中繼封包及/或對應資訊的選擇性中繼機制來構造PDU(例如,L2CAP PDU)。
如圖2中所示,無線設備200可以包括處理元件,諸如(一或多個)處理器202,(一或多個)處理器202可以執行用於無線設備200的程式指令。無線設備200亦可以包括顯示電路204,顯示電路204可以執行圖形處理並向顯示器242提供顯示訊號。(一或多個)處理器202亦可以耦合到記憶體管理單元(MMU)240,MMU 240可以被配置為從(一或多個)處理器202接收位址並將那些位址轉換為記憶體(諸如記憶體206、ROM 208、快閃記憶體210)及/或其他電路或設備(諸如顯示電路204、無線電230、連接器介面220及/或顯示器242)中的位置。MMU 240可以被配置為執行記憶體保護以及頁表轉換或建立。在某些態樣中,MMU 240可以被包括為(一或多個)處理器202的部分。
如圖所示,處理器202可以耦合到無線設備200的各種其他電路。例如,無線設備200可以包括各種類型的記憶體、可以允許耦合到電腦系統的連接器介面220、顯示器242,及/或可以促進Wi-Fi、BT、BLE等的無線通訊電路。無線設備200可以包括複數個天線235a、235b、235c、235d,用於執行與包括BT設備、BLE設備等的其他短程無線通訊設備的無線通訊。
在某些態樣中,無線設備200可以包括硬體和軟體部件(處理元件),該硬體和軟體部件被配置為例如使用本文中所描述的技術,針對錯誤而單獨地校驗資料封包的頭部,並且執行對資料封包的多數投票(majority voting)。無線設備200亦可以包括用於控制諸如BT操作、BLE操作之類的短程無線通訊操作的韌體或其他硬體/軟體。此外,無線設備200可以儲存和執行用於控制WLAN操作的WLAN軟體驅動程式。
無線設備200可以被配置為例如經由執行儲存在記憶體媒體(諸如非暫態電腦可讀記憶體媒體)上的程式指令,及/或經由硬體或韌體操作來實現本文中所描述的錯誤校正技術的部分或全部。在其他態樣中,本文中所描述的錯誤校正技術可以至少部分地由諸如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PGA)之類的可程式設計硬體元件實現,及/或被實現為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
在某些態樣中,無線電230可以包括被配置為控制用於各種相應的無線電存取技術(RAT)協定的通訊的單獨控制器。例如,如圖2所示,無線電230可以包括被配置為控制WLAN通訊的無線區域網路(WLAN)控制器250,以及被配置為控制諸如BT通訊、BLE通訊之類的短程通訊的短程通訊控制器252。共存介面254可以被用於在WLAN控制器250與短程通訊控制器252之間發送資訊。
在某些態樣中,WLAN控制器250及/或短程通訊控制器252中的一或多個可以被實現為硬體、軟體、韌體或其某種組合。
在某些態樣中,WLAN控制器250可以被配置為使用所有天線235a、235b、235c、235d,使用WLAN鏈路而與第二設備通訊。在某些配置中,短程通訊控制器252可以被配置為實現短程無線通訊協定堆疊,諸如BT堆疊(圖3A,在下文中)及/或BLE堆疊(圖3B,在下文中),並且使用天線235a、235b、235c、235d中的一或多個與至少一個第二無線設備通訊。短程通訊控制器252可以被配置為在無線設備200正在接收或者被動地監視由源無線設備發送的封包時,重構PDU(例如,L2CAP PDU)。
圖3A示出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可以被實現於無線設備中的BT協定堆疊300。例如,BT協定堆疊300可以由圖2所示的(一或多個)處理器202、記憶體206、快閃記憶體210、ROM 208、無線電230及/或短程通訊控制器252中的一或多個來實現。
參考圖3A,BT協定堆疊300可以被組織為(一或多個)下層、(一或多個)中間層和(一或多個)上層。BT協定堆疊300的(一或多個)下層可以包括控制器堆疊306,控制器堆疊306尤其可以被用於硬體介面管理、鏈路建立和鏈路管理。BT協定堆疊300的(一或多個)中間層可以包括主機堆疊304、主機堆疊304尤其可以被用於應用(層)介面管理,以允許應用(層)存取短程無線通訊。BT協定堆疊300的(一或多個)上層可以包括應用層302,應用層302可以包括一或多個應用以及允許一或多個應用使用BT通訊的一或多個設定檔。
控制器堆疊306可以包括實體(PHY)層322。PHY層322可以包括例如無線電及/或基頻處理器。在某些態樣中,PHY層322可以定義用於在連接BT設備的實體鏈路或通道上傳輸位元串流的機制。位元串流可以被群組成編碼字元或符號,並且被轉變為在無線傳輸媒體上傳輸的資料封包。PHY層322可以提供到無線傳輸媒體的電介面、機械介面及/或程序介面。PHY層322可以負責將資料調制和解調成用於在空氣中傳輸的無線電頻率(RF)訊號。PHY層322可以描述無線設備的接收器/傳輸器的實體特性。實體特性可以包括調制特性、無線電頻率容限、靈敏度水平等。
控制器堆疊306可以進一步包括鏈路控制器320。鏈路控制器320可以負責適當地格式化用於向PHY層322提供的以及從PHY層322獲得的資料。此外,鏈路控制器320可以執行鏈路的同步,鏈路包括邏輯鏈路,邏輯鏈路包括ACL鏈路、A2DP鏈路、SCO鏈路、eSCO鏈路、ISO鏈路等。鏈路控制器320可以負責執行由鏈路管理器318發出的命令和指令,包括建立和維持由鏈路管理器318指示的鏈路。
鏈路管理器318可以將主機控制器介面(HCI)316命令轉換成控制器級操作,例如基頻級操作。鏈路管理器318可以負責建立和配置鏈路,以及管理功率改變請求等任務。每種類型的邏輯鏈路(諸如,ACL鏈路、A2DP鏈路、SCO鏈路、eSCO鏈路、ISO鏈路等)可以與特定分群組類型相關聯。例如,SCO鏈路可以提供保留的通道頻寬來用於主設備與從設備之間的通訊,並且在無重傳的情況下支援對資料封包的規律的、週期性的交換。eSCO鏈路可以提供保留的通道頻寬來用於主設備與從設備之間的通訊,並且在具有重傳的情況下支援對資料封包的規律的、週期性的交換。從在主設備與從設備之間建立連接開始,ACL鏈路可以存在於主設備與從設備之間,並且用於ACL鏈路的資料封包可以包括除有效載荷之外的編碼資訊。
鏈路管理器318可以經由主機控制器介面(HCI)316與主機堆疊304通訊——例如,鏈路管理器318可以將HCI 316命令轉換成控制器級操作,諸如基頻級操作。HCI 316可以充當BT協定堆疊300的下層(諸如控制器堆疊306)與BT協定堆疊的其他層(諸如主機堆疊304及/或應用層302)之間的邊界。BT規範可以定義標準HCI,來支援跨兩個分開的處理器而實現的BT系統。例如,電腦上的BT系統可以使用BT系統自身的處理器來實現堆疊的下層,諸如PHY層322、鏈路控制器320及/或鏈路管理器318。BT系統可以使用BT部件的處理器來實現其他層,諸如主機堆疊304和應用層302。然而,在某些態樣中,可以在相同的處理器上實現BT系統,並且此類BT系統可以被稱為「無主機」系統。
主機堆疊304可以至少包括邏輯鏈路控制和適配協定(L2CAP)層314、服務發現協定(SDP)層312、無線電頻率通訊(RFCOMM)層310以及物件交換(OBEX)層308。L2CAP層314被實現於HCI 316的上方,並且可以經由HCI 316通訊。L2CAP層314可以主要負責跨某些現有鏈路(諸如包括ACL鏈路的邏輯鏈路)而建立連接,及/或在某些鏈路不存在時請求那些鏈路。此外,L2CAP層314可以實現不同的較高層協定(諸如SDP協定和RFCOMM協定)之間的多工,這可以允許不同的應用使用單個鏈路,諸如包括ACL鏈路的邏輯鏈路。此外,L2CAP層314可以將從較高層接收的資料封包重封包(repackage)為下層所期望的格式。L2CAP層314可以採用通道的概念來追蹤資料封包來自哪裡以及資料封包應該去往哪裡。通道可以是傳輸設備(諸如主設備)處的L2CAP層314與接收設備(諸如從設備)處的另一L2CAP層314之間的資料流或串流的邏輯表示。
SDP層312可以定義用於BT服務的伺服器和客戶端兩者的動作。BT規範將服務定義為可由另一(遠端)BT設備使用的任何特徵。SDP客戶端可以使用L2CAP鏈路上的保留的通道與SDP伺服器通訊,以發現哪些服務是可用的。當SDP客戶端找到期望的服務時,SDP客戶端可以請求單獨的連接來使用該服務。保留的通道可以專用於SDP通訊,使得設備知道如何連接到任何其他設備上的SDP服務。SDP伺服器可以維持SDP資料庫,該SDP資料庫可以包括描述SDP伺服器提供的服務的服務記錄的集合。與描述SDP客戶端如何連接到服務的資訊一起,服務記錄可以包含服務的通用唯一辨識碼(UUID)。
RFCOMM層310可以模擬RS-232序列埠的串列電纜線路設置和狀態。RFCOMM層310可以經由L2CAP層314連接到BT協定堆疊300的下層。經由提供序列埠模擬,RFCOMM層310可以支援傳統的序列埠應用。RFCOMM層310亦可以支援對象交換(OBEX)層308。
OBEX層308可以定義可以由設備用於交換資料物件的通訊協定,並且資料物件亦可以由OBEX層308定義。想要與另一設備建立OBEX通訊通信期的BT設備可以被視為客戶端設備。客戶端設備最初可以發送一或多個SDP請求以確保其他設備可以充當OBEX服務的伺服器。若伺服器設備能夠提供OBEX服務,則伺服器設備可以用伺服器設備的OBEX服務記錄來回應。OBEX服務記錄可以包含客戶端設備可以用來建立RFCOMM通道的RFCOMM通道編號。可以在封包中傳達兩個設備之間的進一步通訊,封包可以包含請求、回應及/或資料。封包的格式可以由OBEX通信期協定來定義。
應用層302可以包括至少一個應用326,使用者可以與該至少一個應用326互動,並且該至少一個應用326可以存取用於各種功能性的BT通訊。應用326可以經由一或多個設定檔328存取BT通訊,設定檔328可以描述各種不同類型的任務。經由遵循一或多個設定檔328的程序,應用326可以根據BT規範使用BT通訊。
圖3B示出可以被實現於BLE設備中的BLE協定堆疊350。例如,BLE協定堆疊350可以由圖2所示的(一或多個)處理器202、記憶體206、快閃記憶體210、ROM 208、無線電230及/或短程通訊控制器252中的一或多個來實現。
BLE協定堆疊350可以被組織成三層,其可以包括應用層352、主機堆疊354和控制器堆疊356。控制器堆疊356可以在BLE協定堆疊350中的主機堆疊354和應用層352下方。控制器堆疊356可以包括PHY層372和LL 370。
PHY層372可以定義用於在連接BLE設備的實體鏈路上傳輸位元串流的機制。位元串流可以被群組成編碼字元或符號,並且被轉變為在傳輸媒體上傳輸的資料封包。PHY層372可以提供到傳輸媒體的電介面、機械介面和程序介面。電連接器的形狀和性質、用於傳輸的頻帶、調制方案和類似的低級參數可以由PHY層372指定。
LL 370負責PHY層372上的低級通訊。LL 370管理用於傳輸和接收資料封包的序列和定時,並且使用LL協定與其他設備進行關於連接參數和資料流控制制的通訊。LL 370亦提供關守(gatekeeping)功能性,以限制暴露以及與其他設備的資料交換。若配置了過濾,則LL 370維持所允許的設備的列表,並且將忽略來自不在該列表上的設備的對資料交換的所有請求。LL 370亦可以降低功率消耗。在某些態樣中,LL 370可以包括可被用於發現對等設備並與其建立安全通訊通道的公司專有LL。在某些態樣中,LL 370可以負責在WPAN中的設備之間傳送資料封包。每個資料封包可以包括存取位址,該存取位址指定用於承載資料封包的邏輯傳送的類型。邏輯傳送可以存在於主設備與從設備之間。另外,某些邏輯傳送可以承載多個邏輯鏈路。
BLE協定堆疊350可以包括HCI 374,HCI 374可以充當BLE協定堆疊350的下層(諸如控制器堆疊356)與BLE協定堆疊的其他層(諸如主機堆疊354和應用層352)之間的邊界。另外,主機堆疊354可以使用HCI 374與無線設備中的BLE控制器(諸如圖2中的短程通訊控制器252)通訊。LL 370可以使用HCI 374來與BLE協定堆疊350的主機堆疊354通訊。儘管某些BLE系統可以是「無主機」的,其中主機堆疊354和控制器堆疊356可以被實現於相同的處理器上,但HCI 374亦可以允許主機堆疊354與不同的控制器堆疊356通訊,例如當控制器堆疊356被實現於第二處理器上時。
主機堆疊354可以包括通用存取設定檔(generic access profile ,GAP)360、通用屬性協定(GATT)362、安全管理器(SM)364、屬性協定(ATT)366以及L2CAP層368。L2CAP層368可以將來自上層的多個協定封裝成資料封包格式(反之亦然)。L2CAP層368亦可以將來自上層的具有大的資料有效載荷的封包分裂成多個封包,其中資料有效載荷被分段成適合傳輸側的最大有效載荷尺寸(例如,二十七位元組)的較小尺寸的資料有效載荷。類似地,L2CAP層368可以接收承載已被分段的資料有效載荷的多個資料封包,並且L2CAP層368可以將經分段的資料有效載荷組合到承載將被發送到上層(諸如應用層352)的資料有效載荷的單個資料封包中。
ATT 366包括基於與被配置為用於特定目的(實例可以包括監測心率、溫度、廣播廣告等)的BLE設備相關聯的屬性的客戶端/伺服器協定。屬性可以由對等設備發現、讀取和寫入。在ATT 366上執行的操作的集合可以包括但不限於錯誤處理、伺服器配置、檢視資訊、讀取操作、寫入操作、排隊的寫入等。ATT 366可以形成BLE設備之間的資料交換的基礎。
SM 364可以負責設備配對和金鑰分發。由SM 364實現的安全管理器協定可以定義如何執行與對方BLE設備的SM的通訊。SM 364提供可由BLE協定堆疊350的其他部件使用的額外密碼功能。在BLE中使用的SM 364的架構被設計為經由將工作轉移到假定更強大的中央設備來最小化對周邊設備的資源需求。BLE使用配對機制來進行金鑰分發。SM 364提供不僅用於加密資料而且用於提供資料認證的機制。
在BLE協定堆疊350中的主機堆疊354上方,應用層352可以包括應用358,諸如經由BLE通訊與BLE協定堆疊350的主機堆疊354介面(interface)以用於各種功能性的使用者應用。
返回參考主機堆疊354,GATT 362可以使用用於發現服務,以及用於讀取和寫入對等設備上的特徵值的屬性協定來提供服務框架。GATT 362可以例如經由設定檔而與應用358介面,該設定檔可以定義屬性的集合,以及要在BLE通訊中使用這些屬性所需的任何許可。GAP 360可以為應用358提供用於發起、建立和管理與其他BLE設備的連接的介面。
在某些態樣中,諸如源設備102、無線設備200之類的無線設備可以被配置為根據不同的標準及/或協定來進行通訊。例如,無線設備可以被配置為利用BT和BLE兩者來用於短程無線通訊。因此,無線設備可以配置為具有BT協定堆疊300和BLE協定堆疊350兩者。在某些態樣中,一或多個層可以被配置為用於BT協定堆疊300和BLE協定堆疊350兩者——例如,協定堆疊300、350的L2CAP層314、368可以被配置為用於使用BT或BLE的雙模式短程無線通訊。
圖4A是示出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資料封包400的圖。該資料封包可以與諸如BT和BR/EDR之類的各種短程無線通訊技術一起使用。資料封包400可以包括前序訊號(preamble)402、同步字404、尾部406、PDU 412和CRC 414。在某些配置中,資料封包400可以不包括CRC 414。
在某些配置中,PDU 412可以包括頭部422、有效載荷424和MIC 426。MIC包括例如在資料封包被加密時可被用於認證該資料封包的資訊。換言之,MIC可以由接收設備用於確認及/或認證訊息來自所聲明的傳輸設備,以及確認有效載荷424未被改變(其可以提供資料封包完整性)。MIC 426經由使亦擁有秘密金鑰的接收設備能夠偵測對有效載荷424的任何改變來保護有效載荷完整性和資料封包400的真實性兩者。在某些態樣中,MIC 426可以在封包400被加密(例如,使用AES-CCM加密來加密)時存在,但是可以在封包400未被加密時不存在。
在諸如BR/EDR的某些配置中,有效載荷424(排除MIC 426和頭部422)可以包括未加密的基頻封包。例如,有效載荷424可以包括未加密的基頻ACL使用者資料(ACL-U)封包的有效載荷部分(排除MIC和有效載荷頭部)。
在某些態樣中,PDU 412的頭部422可以包括複數個欄位,至少包括LT_ADDR 428。LT_ADDR可以指示邏輯傳送位址。LT_ADDR 428可以與邏輯鏈路相關聯。例如,包括在LT_ADDR 428中的邏輯傳送位址可以指示邏輯鏈路的類型,包括ACL、A2DP、eSCO、ISO等。
在某些配置中,PDU 412的頭部422可以包括邏輯鏈路辨識符(LLID)。LLID可以是頭部422的兩位元欄位。
圖4B是示出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資料封包450的圖。該資料封包可以與諸如BLE之類的各種短程無線通訊技術一起使用。資料封包450可以包括前序訊號452、存取位址454、PDU 456和CRC 458。在某些配置中,資料封包450可以不包括CRC 458。
在某些態樣中,存取位址454可以設置鏈路層(諸如鏈路層370)連接的位址。例如,存取位址454可以包括指示邏輯鏈路的類型的位址,這些類型包括ACL、A2DP、eSCO、ISO等。
在某些配置中,PDU 456可以包括頭部462、有效載荷464和MIC 468。MIC包括例如在資料封包被加密時可被用於認證該資料封包的資訊。在某些態樣中,PDU 456的頭部462可以包括複數個欄位,至少包括LLID,其可以是兩位元欄位。
在某些配置中,有效載荷464(排除MIC 468和頭部462)可以包括未加密的基頻封包。例如,有效載荷464可以包括未加密的基頻ACL-U封包的有效載荷部分(排除MIC和有效載荷頭部)。
圖5A-5B示出用於改進設備的音訊穩健性的辦法,音訊穩健性諸如是在設備的廣播操作模式期間的音訊穩健性。音訊穩健性涉及在接收設備處接收和解碼所傳輸的音訊封包的可靠性。換言之,傳輸設備的音訊穩健性可以對應於接收設備處的接收和解碼有多好。在一個態樣中,無線耳塞可以被配置為與終端使用者的每只耳朵相對應的單獨的接收設備。耳塞可以是從耳塞所配對的「主」設備(諸如智慧型電話或MPEG-1/MPEG-2音訊層III(mp3)播放機)接收廣播音訊訊號的「從」設備。
流程圖500開始於方塊502處的封包接收。例如,主設備可以廣播音訊封包以供一或多個從設備(諸如一或多個耳塞)接收。在LE音訊廣播中,可以在方塊504處執行重傳以改進所傳輸的音訊封包將由從設備接收的概率。重傳指的是將相同的音訊封包廣播複數次(例如,3次或4次)以改進該音訊封包將由從設備接收和解碼的機會。只要所傳輸/重傳的音訊封包中的一個由從設備正確地接收,則在方塊506處,轉碼器能夠解碼該封包,使得從設備可以輸出對應的音訊。相反,若所傳輸/重傳的音訊封包皆沒有由從設備正確地接收和解碼,則在方塊506處,可以執行封包損失隱藏(packet loss concealment,PLC)以幫助掩蔽(mask)音訊封包從音訊串流丟失的事實。因此,流程圖500包括兩個結果——或者至少一個資料封包由從設備正確地接收,在這種情況下,在方塊506處,資料封包可以由轉碼器解碼,或者沒有所傳輸/重傳的資料封包由從設備正確地接收,在這種情況下,在方塊506處,從設備可以相對於丟失的資料封包而執行PLC。
流程圖550與流程圖500相似,其中流程圖550始於方塊552處的封包接收,隨後在方塊554處執行重傳,以改進特定音訊封包將由從設備將接收的概率,諸如經由將特定資料封包廣播3或4次。然而,流程圖550與流程圖500不同,其中流程圖550在方塊556包括用於從另一設備中繼丟失的有效載荷的特徵。因此,方塊556充當流程圖550中的額外措施,其被配置為減少其中可能需要在方塊558處執行PLC的實例的數量。
更具體地,若在方塊554處重傳的音訊封包中沒有一個由第一從設備正確地接收和解碼,則可以採用方塊556處的中繼特徵來作為允許從第二從設備轉發/中繼丟失的音訊封包的安全措施,使得當封包丟失時,第一從設備可以接收丟失的封包,並且輸出可以比使用流程圖500的技術的音訊輸出具有更好品質的音訊。在耳塞的情形中,例如,在其中一個耳塞能夠可靠地標識來自智慧型電話的廣播而另一耳塞以微弱的效能(例如,不可靠地標識廣播封包)操作的情況下,可以利用中繼特徵,從而允許具有微弱效能的耳塞基於所中繼的音訊封包而潛在地增加其音訊輸出的品質。作為在方塊556處經由中繼特徵接收音訊封包的結果,轉碼器可以在方塊558處解碼有效資料,而不是在方塊558處執行PLC,因為執行超過閾值百分比的次數的PLC可能導致在音訊輸出中感知到不期望的音訊偽影(artifact)。
圖6是針對LE音訊通訊的用於廣播中繼模式的訊息序列圖600。為了增加用於從設備(諸如耳塞)的LE音訊通訊的可靠性,從設備可以在LE音訊的連線導向的模式和廣播模式兩者中啟用中繼模式。訊息序列圖600包括與第一從設備604(例如,第一無線耳塞)和第二從設備606(例如,第二無線耳塞)進行通訊的主設備602。從設備604-606被配置為從主設備602接收封包。此外,從設備604-606兩者皆可支援用於配置及/或啟用廣播中繼模式的鏈路管理協定。廣播中繼模式可以使用相同的PHY層作為從設備604-606之間的相關聯的ACL連接。由於啟用廣播中繼模式所需的參數可以從廣播自身中所利用的值或者從ACL連接獲得,因此可以不需要超過在從設備604-606之間建立ACL連接所需的訊號傳遞的進一步的訊號傳遞來啟用廣播中繼模式。
在608處,用於第一從設備604和第二從設備606的廣播傳輸由主設備602發起。另外,在610處,第一從設備604啟用廣播接收,並且在612處,第二從設備606啟用廣播接收。在訊息序列圖600中的此點處,從設備604-606偵聽來自主設備602的它們各自的封包。從設備604-606可以被配置為執行啟用從設備604-606自身之間的通訊的通訊協定。因此,在614處,廣播中繼模式被啟用,其可以指示從設備604-606中的一者將偵聽/中繼另一從設備的封包。在某些態樣中,廣播中繼模式由從設備604-606協商以定義何時/如何交換丟失的封包。在616處,廣播接收由第一從設備604禁用。在實例中,可以基於終端使用者從他/她的耳朵移除耳塞中的一個而禁用廣播接收。在616處禁用廣播接收可以進一步導致通訊協定在618處禁用廣播中繼模式。
當廣播中繼模式被啟用時,廣播等時組(broadcast isochronous group,BIG)事件可以保持不變。BIG事件包括多個廣播等時串流(broadcast isochronous stream,BIS)事件,這些BIS事件可以對應於分開的從設備604-606(例如,分開的左耳塞和右耳塞);並且BIS事件可以包括多個子事件,其中每個子事件與封包的傳輸或接收相關聯。然而,將理解,儘管主設備602與從設備604-606之間的BIG事件可以保持不變,但是可以在BIG事件x之後並且在BIG事件x+1之前添加BIG中繼微微網事件,以用於在從設備604-606之間中繼丟失的封包。BIG中繼微微網事件可以類似地被配置為具有用於在從設備604-606之間傳輸和接收丟失的封包的一或多個子事件。
從設備604-606之間的微微網的主設備可以在主到從(master-to-slave)中繼子事件中傳輸封包,並且微微網的從設備可以在從到主(slave-to-master)中繼子事件中接收封包。中繼微微網子事件中的第一子事件可以是(同步)SYNC子事件,其中從設備604-606傳輸指示在BIG中繼微微網子事件中哪些封包丟失的LE_SYNC封包。若沒有封包丟失,從設備不傳輸LE_SYNC封包。進一步地,若從設備604-606中沒有一個在SYNC子事件中進行傳輸,則沒有後續的子事件被用於BIG中繼微微網事件中。然而,若從設備604-606中的至少一個確實傳輸了LE_SYNC封包,則後續子事件可以被用於交換丟失的封包。
在等時通道(例如,BIS通道)的情況下,期望封包何時到達從設備604-606的定時是基於資料串流中的錨點來決定的。錨點可以對應於分別指示BIG事件或BIS事件何時被排程為開始的BIG錨點和BIS錨點兩者。若從設備在特定BIS子事件中沒有接收到封包,則從設備可以決定其已經丟失相對於該BIS子事件的封包。如此,可能需要啟用廣播中繼模式。
圖7示出通訊圖700,其中主設備702向第一從設備704和第二從設備706中的每一個成功地廣播封包(例如,在有以及沒有控制子事件的情況下)。在通訊圖700中,主設備702在BIG事件x的BIS1中的三個不同時刻向第一從設備704和第二從設備706傳輸資料封包p0。由於p0資料封包傳輸中的至少一個(例如,在此情況下,p0資料封包傳輸中的全部三個)由從設備704-706正確地接收,因此BIG事件x SYNC子事件不需要發生,作為結果,可以降低整體系統的功率消耗。BIG事件x SYNC子事件可以對應於上述的BIG中繼微微網事件SYNC子事件。
隨後在通訊圖700中,主設備702在至少一個時刻向第一從設備704和第二從設備706成功地傳輸資料封包p1,使得BIG事件x+1 SYNC子事件亦不需要發生。此處,在BIG事件x+1中的全部三個時刻,資料封包p1從主設備702被成功地傳輸到第一從設備704和第二從設備706。另外,在資料封包pl被傳輸到第一從設備704和第二從設備706之後,主設備702可以在BIG事件x+1控制子事件中向第一從設備704和第二從設備706傳輸諸如BIG控制封包x+1之類的控制封包。
通訊圖700可以涉及被聯合解碼的資料封包的傳輸。音訊封包解碼通常對應於以下兩種配置中的一種:(1)聯合解碼;及(2)分割解碼/非聯合解碼。在聯合解碼中,用於第一從設備704和第二從設備706的資料被一起編碼,使得相同的音訊封包被傳輸到兩個從設備704-706。亦即,整個訊框可以被廣播到從設備704-706,其中從設備704-706偵聽相同的傳輸。對於音訊資料,訊框的持續時間可以是10 ms,並且從設備704-706中的每一個可以被配置為具有轉碼器,該轉碼器對總訊框的相應部分(例如,對應於左耳塞音訊資訊與右耳塞音訊資訊的相應部分)進行解碼。在聯合解碼的情況下,BIS2可以不被包括在資料串流中,因為用於第一從設備704和第二從設備706的所有資料可以被包括在所傳輸的訊框中。與聯合解碼相反,分割解碼可以被用於向第一從設備704和第二從設備706傳輸分開的資料串流。
圖8示出通訊圖800,其中封包從主設備802被廣播但未被第一從設備804成功地接收。例如,資料封包p0可以在BIG事件x的BIS1中被廣播,並且被重傳複數次。在通訊圖800中,資料封包p0在初始傳輸或重傳中的任一者中皆沒有被第一從設備804接收。然而,第二從設備806在來自主設備802的至少一次傳輸中成功地接收資料封包p0(例如,如圖所示,在來自主設備802的所有三次傳輸中,p0皆被成功地接收)。
在BIG事件x同步子事件中,丟失資料封包p0的第一從設備804可以向成功接收資料封包p0的第二從設備806傳輸同步封包。同步封包可以是標識第一從設備804丟失的有效載荷的LE_SYNC封包(例如,BIS1,短脈衝數(burst number,BN)=1)。第二從設備806基於所接收的同步封包來標識第一從設備804丟失的(一或多個)資料封包。第二從設備806隨後傳輸對同步封包的回應,其中該回應由第一從設備804接收。該回應可以指示第二從設備806沒有丟失第一從設備804所請求的資料封包中的任一個(例如,LE_SYNC(無))。
在接收到來自第二從設備806的回應之際,第一從設備804可以在BIG事件x+1中繼子事件1中向第二從設備806輪詢丟失的資料封包。在某些態樣中,第一從設備804可以經由POLL(輪詢)封包而複數次輪詢第二從設備806,直到第二從設備806向第一從設備804傳輸丟失的資料封包。例如,第二從設備806可以經由BIS1中繼來傳輸資料封包p0。單獨的子事件中的從設備804-806之間的此類中繼資料交換為從設備804-806提供了額外的重傳機會,以接收先前丟失的資料封包。
在聯合解碼的資料封包的實例中,從第一從設備804向第二從設備806傳輸的同步封包為第二從設備806標識丟失的資料封包的BIS和BN。由於兩個從設備804-806在聯合解碼配置中偵聽相同的資料封包,因此第二從設備806可能已經將丟失的資料封包儲存在其記憶體中。因此,第二從設備806可以能夠在被提示之際立即向第一從設備804中繼丟失的封包。相對於聯合解碼的資料配置,由此可以提供用於將中繼機制維持在連續啟用狀態的降低的成本。
在資料是分割解碼的並且從設備804-806偵聽兩個分開的資料串流(例如,用於左耳塞和右耳塞的分開的資料串流)的情況下,當設備中的一個除了偵聽其自身的資料串流之外,亦被請求偵聽另一設備的資料串流時,可能存在增加的功率消耗成本。如此,相對於分割解碼的資料配置,在需要的基礎上啟用中繼機制可能是更加期望的。例如,直到第一從設備804丟失第一資料封包之後,啟用中繼機制的請求才可以從第一從設備804被發送到第二從設備806。亦即,PLC可以由第一從設備804用於隱藏第一丟失的封包,並且隨後,對於後續丟失的封包,在第二從設備806已經開始偵聽兩個資料串流之後,中繼機制可以被用於向第一從設備804中繼丟失的封包。
分割解碼的資料可能需要從設備804-806之間的協調穩健性,諸如當第一從設備開始丟失其資料封包時,請求第二從設備806偵聽用於第一從設備804的廣播串流上的資料封包。在某些態樣,可以基於ALT_BIS_Assist特徵來發起該請求。可以在閾值數量的資料封包被第一從設備804丟失之前執行ALT_BIS_Assist特徵,使得若同步訊息被傳輸到第二從設備806,則第二從設備806將已經在偵聽並儲存經由同步訊息而請求的資料封包。因此,即使第二從設備806可能亦沒有對第一從設備804的資料封包進行解碼,資料封包仍然可以被儲存在第二從設備806的記憶體中,並且可以在請求之際而被中繼到第一從設備804。
可以基於所接收的訊號強度低於閾值訊號強度或者封包錯誤率超過閾值封包錯誤率來觸發ALT_BIS_Assist特徵。例如,從設備804-806可以決定基礎閾值訊號強度,從設備804-806的接收器被配置為以該基礎閾值訊號強度接收訊號。因此,可以將從主設備802接收的訊號的訊號強度與基礎閾值訊號強度進行比較,以決定訊號強度是高於還是低於基礎訊號強度閾值。若訊號強度低於基礎閾值訊號強度,則廣播中繼模式可以被啟用。補充地或替代地,若從設備804-806偵測到封包正被丟失,則中繼模式可以被啟用,以提供封包正被正確地遞送到相應的從設備804-806的進一步保證。例如,干擾可能導致從設備中的一個丟失一或多個封包,由此可能導致中繼模式被啟用,以向其他從設備中繼丟失的一或多個封包。
在BT音訊中可以發生多達14次重傳。這可以提供基本的穩健性,因為僅在丟失封包時根據需要執行BT音訊中的重傳(例如,在許多實例中,可以不執行重傳)。然而,對於廣播模型,重傳需要預分配的時槽,無論設備是已丟失封包還是沒有丟失封包,該預分配的時槽皆被使用。因此,與連線導向的模型相比,在面向廣播的模型中傳輸相同位元速率的成本是需要保留更多的錯誤時間以便執行廣播,即使所保留的錯誤時間可能不是必要的。鑒於相對於廣播而言,增加數量的重傳通常導致主設備802的效能降低,本文描述的廣播中繼模式被配置為從主設備802向從設備804-806轉移重傳次數中的某些,以向整體系統提供增加的音訊穩健性。可以相對於任何符合標準的廣播傳輸器來利用本文描述的態樣,因為僅接收器(例如,從設備804-806)需要被配置為執行資料封包的中繼。
圖9是根據本案的一或多個技術的第一從設備的無線通訊的實例方法的流程圖900。流程圖900中所示的方法可以由如結合圖1-8的實例所使用的無線源設備(例如,主設備)、周邊設備(例如,從設備),或任何其他無線通訊設備來執行。
在902處,第一從設備決定第一資料封包從主設備被不正確地接收。例如,參考圖8,第一從設備804可以決定BIS1資料封包p0從主設備802被不正確地接收。第一資料封包可以是在同步連線導向(SCO)鏈路上從主設備802不正確地接收的單播資料封包,或者第一資料封包(例如,BIS1資料封包p0)可以是來自主設備802的廣播資料封包。
在904處,在決定第一資料封包是被不正確地接收的程序中,第一從設備804可以進一步在第一資料封包的接收事件期間決定第一資料封包在來自主設備的n 個接收子事件中的每一個中皆被不正確地接收。例如,參考圖8,通訊圖800指示用於第一從設備804的n =3時的接收子事件。在3個接收子事件中的每一個中,第一從設備804可以決定BIS1資料封包p0從主設備802被不正確地接收。接收事件可以是BIG事件,並且接收子事件可以是BIS子事件,如通訊圖700-800所示。
在906處,第一從設備在決定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之際向第二從設備傳輸指示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的資訊。例如,參考圖8,第一從設備804可以向第二從設備806傳輸同步封包,該同步封包指示BIS1資料封包p0是由第一從設備804不正確地接收的。所傳輸的資訊可以包括由第一從設備804不正確地接收的第一資料封包的辨識符(例如,BIS1,BN=1)。補充地或替代地,所傳輸的資訊可以包括對第二從設備806的以下請求:偵聽來自主設備的用於第一從設備804的資料封包;及在從主設備接收到用於第一從設備804的資料封包之際,進行以下中的至少一者:向第一從設備804轉發來自主設備的用於第一從設備804的資料封包,或者將資料封包儲存在第二從設備806處。
在908處,第一從設備基於所傳輸的資訊而從第二從設備接收第二資料封包。例如,參考圖8,第一從設備804可以在BIS1中繼子事件中基於對第二從設備806的輪詢而接收資料封包p0。在各態樣中,第二資料封包和第一資料封包可以是以下情況中的至少一種:相同的資料封包,或者與相同內容相關聯。亦即,儘管第二(中繼)資料封包可以與第一資料封包一致,但是第二資料封包可以替代地與第一資料封包表示相同的內容,但是與第一資料封包不一致。例如,為了更高效地被中繼,有效載荷可以:被分段成一或多個封包、與一或多個其他有效載荷聚合,及/或是原始有效載荷的子集(例如,原始有效載荷可以包括用於第一從設備和第二從設備兩者的音訊資料;然而,可能僅需要向第一從設備中繼用於第一從設備的音訊資料)。從主設備傳輸有效載荷以及中繼第二資料封包亦可以基於不同的無線通訊技術(例如,從主設備的傳輸可以基於藍芽連接,而第一從設備與第二從設備之間的鏈路可以基於不同類型的連接)。如此,用於不同無線通訊技術的資料封包的結構可以不同,即使第一資料封包和第二資料封包的有效載荷指示相同的內容。補充地或替代地,第一資料封包和第二資料封包可以各自包括BLE音訊資料封包。
在910處,第一從設備可以從第二從設備正確地或不正確地接收第二資料封包,其中第二資料封包在第一資料封包之後。例如,參考圖8,在BIS1資料封包p0由第一從設備804從主設備802不正確地接收之後,BIS1資料封包p0從第二從設備806被中繼到第一從設備804。
在912處,第一從設備可以產生與第二資料封包相關聯的、用於在與第一從設備相關聯的揚聲器處呈現的訊號。例如,參考圖8,第一從設備804可以接收包括資料封包p0的中繼訊號,該中繼訊號使得第一從設備804產生用於在與第一設備804相關聯的揚聲器處呈現的訊號。
圖10是示出實例裝置1002中的不同單元/部件之間的資料流的概念性資料流圖1000。裝置1002可以是無線通訊設備(例如,從設備、主設備等)或任何其他類似的裝置。裝置1002包括決定部件1004,該決定部件1004決定諸如第一資料封包之類的資料封包是否由接收部件1008從主設備1030正確地接收。例如,如結合902所描述的,決定部件1004可以決定第一資料封包從主設備(例如,主設備1030)被不正確地接收。如結合904進一步描述的,決定部件1004可以基於第一資料封包的接收事件而決定第一資料封包是從主設備1030不正確地接收的,其中第一資料封包在n 個子事件中皆從主設備1030被不正確地接收。
裝置1002包括傳輸部件1006,傳輸部件1006向第二設備1050傳輸不正確地接收資料封包的指示。例如,如結合906所描述的,傳輸部件1006可以在決定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接收之際向第二從設備傳輸指示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的資訊。第二設備1050可以基於第二設備1050從主設備1030接收到第一資料封包而向裝置1002傳輸第二資料封包。第二資料封包可以對應於第一資料封包。
裝置1002包括被配置為從第二設備1050接收第二資料封包的接收部件1008。例如,如結合908所描述的,接收部件1008可以基於所傳輸的資訊而從第二從設備接收第二資料封包。此外,如結合910所描述的,第二資料封包可以由接收部件1008從第二設備1050正確地或不正確地接收。當由接收部件1008正確地接收時,第二資料封包可以被提供給產生部件1010,產生部件1010產生用於在與裝置1002相關聯的揚聲器處呈現的訊號。例如,如結合912所描述的,產生部件1010可以產生與第二資料封包相關聯的、用於在與第一從設備相關聯的揚聲器處呈現的訊號。
裝置1002可以包括執行前述圖9的流程圖中的演算法的方塊中的每一個的額外部件。如此,前述圖9的流程圖之每一者方塊可以由部件來執行,並且裝置1002可以包括那些部件中的一或多個。這些部件可以是被具體配置為執行所闡述的程序/演算法的一或多個硬體部件、由被配置為執行所闡述的程序/演算法的處理器實現、被儲存在用於由處理器實現的電腦可讀取媒體內,或其某種組合。
圖11是根據本案的一或多個技術的第二從設備的無線通訊的實例方法的流程圖1100。流程圖1100中所示的方法可以由如結合圖1-8的實例所使用的無線源設備(例如,主設備)、周邊設備(例如,從設備),或任何其他無線通訊設備來執行。
在1102處,第二從設備從主設備接收第一資料封包。例如,參考圖8,第二從設備806從主設備802接收BIS1資料封包p0。第一資料封包(例如,BIS1資料封包p0)可以是來自主設備802的單播資料封包,或者第一資料封包(例如,BIS1資料封包p0)可以是來自主設備802的廣播資料封包。
在1104處,第二從設備從第一從設備接收指示來自主設備的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的資訊。例如,參考圖8,第二從設備806可以在同步子事件中從第一從設備804接收同步封包,該同步封包指示BIS1資料封包p0從主設備802被不正確地接收。所接收的資訊可以包括由第一從設備804不正確地接收的第一資料封包的辨識符(例如,BIS1,BN=1)。
在1106處,第二從設備基於所接收的資訊而向第一從設備傳輸第一資料封包。例如,參考圖8,第二從設備806可以在BIS1中繼子事件中基於對第二從設備806的輪詢而向第一從設備804傳輸資料封包p0。此外,第一資料封包可以包括BLE音訊資料封包。
在1108處,第二從設備可以發送與第一資料封包相關聯的、用於在與第一從設備相關聯的揚聲器處呈現的輸出訊號。例如,參考圖8,第二從設備806可以發送包括資料封包p0的中繼訊號,該中繼訊號使得與第一從設備804相關聯的揚聲器在第一從設備804處呈現。第一資料封包(例如,資料封包p0)可以在用於第一從設備804和第二從設備806的接收BIG事件的接收BIS事件期間由第二從設備806接收,如通訊圖700-800中所示。
圖12是示出實例裝置1202中的不同單元/部件之間的資料流的概念性資料流圖1200。裝置1202可以是無線通訊設備(例如,從設備、主設備等)或任何其他類似的裝置。裝置1202包括從主設備1230接收諸如第一資料封包之類的資料封包的接收部件1204。例如,如結合1102所描述的,接收部件1204可以從主設備(例如,主設備1230)接收第一資料封包。接收部件1204可以向記憶體1206提供第一資料封包,記憶體1206將第一資料封包儲存於其中。
接收部件1204可以從第一設備1250接收指示第一設備1250沒有從主設備1230正確地接收第一資料封包的指示。例如,如結合1104所描述的,接收部件1204可以從第一從設備接收指示來自主設備1230的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的資訊。基於該指示,可以從記憶體1206檢索第一資料封包,並且向被包括在裝置1202中的傳輸部件1208提供該第一資料封包,傳輸部件1208向第一設備1250傳輸第一資料封包。例如,如結合1106所描述的,傳輸部件1208可以基於所接收的資訊而向第一從設備傳輸第一資料封包。如結合1108進一步描述的,傳輸部件1208可以發送與第一資料封包相關聯的,用於在與第一從設備相關聯的揚聲器處呈現的輸出訊號。
裝置1202可以包括執行前述圖11的流程圖中的演算法的方塊中的每一個的額外部件。如此,前述圖11的流程圖之每一者方塊可以由部件來執行,並且裝置1202可以包括那些部件中的一或多個。這些部件可以:是被具體配置為執行所闡述的程序/演算法的一或多個硬體部件,由被配置為執行所闡述的程序/演算法的處理器實現,被儲存在用於由處理器實現的電腦可讀取媒體內,或其某種組合。
圖13是根據本案的一或多個技術的第二從設備的無線通訊的實例方法的流程圖1300。流程圖1300中所示的方法可以由如結合圖1-8的實例所使用的無線源設備(例如,主設備)、周邊設備(例如,從設備),或任何其他無線通訊設備來執行。
在1302處,第二從設備從第一從設備接收指示來自主設備的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的資訊。例如,參考圖6和8,第二從設備806可以在同步子事件中從第一從設備804接收同步封包,該同步封包指示BIS1資料封包p0從主設備802被不正確地接收。所接收的資訊可以進一步包括對第二從設備806的以下請求:偵聽來自主設備的用於第一從設備804的資料封包,以及向第一從設備804轉發來自主設備的用於第一從設備804的資料封包(例如,基於在614處啟用廣播中繼模式)。
在1304處,第二從設備基於所接收的資訊而從主設備接收用於第一從設備的第二資料封包。例如,參考圖6-8,基於請求,第二從設備806可以基於在614處啟用的廣播中繼模式而從主設備802接收用於第一從設備804的BIS1資料封包p1。第一資料封包(例如,資料封包p0)和第二資料封包(例如,資料封包p1)可以是單播資料封包,或者第一資料封包(例如,資料封包p0)和第二資料封包(例如,資料封包p1)可以是廣播資料封包。
在1306處,第二從設備基於所接收的資訊而向第一從設備傳輸第二資料封包。例如,參考圖6-8,第二從設備806可以在BIS1中繼子事件中基於請求而向第一從設備804傳輸資料封包p1。此外,第二資料封包(例如,資料封包p1)可以包括BLE音訊資料封包。
在1308處,第二從設備從主設備接收第三資料封包。例如,第二從設備可以從主設備802接收另一資料封包,諸如資料封包p2。第三資料封包和第二資料封包可以與相同的接收BIG事件相關聯,但是與該BIG事件的不同BIS事件相關聯。不同的BIS事件可以包括用於第一從設備804的第一BIS事件和用於第二從設備806的第二BIS事件。
在1310處,第二從設備發送與第三資料封包相關聯的,用於在與第一從設備相關聯的揚聲器處呈現的輸出訊號。例如,參考圖8,第二從設備806可以發送包括資料封包p2的中繼訊號,該中繼訊號使得與第一從設備804相關聯的揚聲器在第一從設備804處呈現。
圖14是示出實例裝置1402中的不同單元/部件之間的資料流的概念性資料流圖1400。裝置1402可以是無線通訊設備(例如,從設備、主設備等)或任何其他類似的裝置。裝置1402包括接收部件1404,接收部件1404從第一設備1450接收指示第一設備1450沒有從主設備1430正確地接收第一資料封包的指示。例如,如結合1302所描述的,接收部件1404可以從第一從設備接收指示來自主設備(例如,主設備1430)的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的資訊。
接收部件1404可以基於從第一設備1450接收的指示而從主設備接收第二資料封包。例如,如結合1304所描述的,接收部件1404可以基於所接收的資訊而從主設備接收用於第一從設備的第二資料封包。此外,如結合1308所描述的,接收部件1404可以從主設備130接收用於第一從設備的第三資料封包等(例如,n 個額外資料封包)。
裝置1402包括向第一設備1450傳輸第二資料封包的傳輸部件1406。例如,如結合1306所描述的,傳輸部件1406可以基於所接收的資訊而向第一從設備傳輸第二資料封包。如結合1310進一步描述的,傳輸部件1406可以發送與第二資料封包、第三資料封包及/或第n 資料封包相關聯的,用於在與第一從設備相關聯的揚聲器處呈現的輸出訊號。
裝置1402可以包括執行前述圖13的流程圖中的演算法的方塊中的每一個的額外部件。如此,前述圖13的流程圖之每一者方塊可以由部件來執行,並且裝置1402可以包括那些部件中的一或多個這些部件可以:是被具體配置為執行所闡述的程序/演算法的一或多個硬體部件,由被配置為執行所闡述的程序/演算法的處理器實現,被儲存在用於由處理器實現的電腦可讀取媒體內,或其某種組合。
圖15是示出用於採用處理系統1514的裝置(1002′、1202′、1402′)的硬體實現的實例的圖1500。處理系統1514可以用通常由匯流排1524表示的匯流排架構來實現。匯流排1524可以包括任何數量的互連匯流排和橋,這取決於處理系統1514的特定應用和整體設計約束。匯流排1524將包括由處理器1504、部件1004-1010、1204、1208、1404-1406以及電腦可讀取媒體/記憶體1506表示的一或多個處理器及/或硬體部件的各種電路連結在一起。根據前文應當理解,部件1008、1204、1404不必是相同的接收部件,而部件1006、1208、1406不必是相同的傳輸部件。在某些配置中,電腦可讀取媒體/記憶體1506可以是記憶體1206。
匯流排1524亦可以連結各種其他電路,諸如定時源、周邊設備、電壓調節器、功率管理電路,這些在本發明所屬領域中是習知的,並且因此,不再對其進行進一步描述。處理系統1514可以耦合到收發器1510。收發器1510耦合到一或多個天線1520。收發器1510提供用於在傳輸媒體上與各種其他裝置通訊的部件。收發器1510從一或多個天線1520接收訊號,從所接收的訊號提取資訊,並且向處理系統1514提供所提取的資訊,具體地,向接收部件1008、1204、1404提供所提取的資訊。另外,收發器1510從處理系統1514接收資訊,具體地,從傳輸部件1006、1208、1406接收資訊,並且基於所接收的資訊,產生要被應用於一或多個天線1520的訊號。
處理系統1514包括耦合到電腦可讀取媒體/記憶體1506的處理器1504。處理器1504負責一般的處理,包括儲存在電腦可讀取媒體/記憶體1506上的軟體的執行。軟體在由處理器1504執行時,使得處理系統1514執行用於任何特定裝置的上述各種功能。電腦可讀取媒體/記憶體1506亦可以被用於儲存在執行軟體時由處理器1504操縱的資料。
處理系統1514進一步包括部件1004-1010、1204、1208、1404-1406中的至少一個。這些部件可以是:在處理器1504中執行的、常駐/儲存在電腦可讀取媒體/記憶體1506中的軟體部件,耦合到處理器1504的一或多個硬體部件,或其某種組合。在配置中,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1002/1002′、1202/1202′、1402/1402′包括用於接收、決定、產生、發送和傳輸的部件。上述部件可以是裝置1002、1202、1402的上述部件及/或裝置1002′、1202′、1402′的處理系統1514的中的一或多個,其被配置為執行根據上述部件敘述的功能。
因此,第一從設備可以決定第一資料封包從主設備被不正確地接收,並且作為結果,向第二從設備傳輸指示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的資訊,使得與不正確地接收/丟失的資料封包相對應的資料封包可以從第二從設備被中繼到第一從設備。對於聯合解碼的資料,第二從設備可以從主設備接收被包括在從設備的聯合資料串流中的第一資料封包,其中第一資料封包可以被儲存在第二從設備的記憶體中。隨後,第二從設備可以從第一從設備接收第一資料封包從主設備被不正確地接收指示,並且回應於此,從記憶體檢索第一資料封包並且向第一從設備中繼第一資料封包。對於分割解碼/非聯合解碼的資料,第二從設備可以接收第一從設備不正確地接收第一資料封包的指示。基於該指示,除其自己的資料串流之外,第二從設備可以開始偵聽第一從設備的資料串流,使得當第二從設備從主設備接收用於第一從設備的第二資料封包時,第二從設備可以向第一從設備中繼第二資料封包。
應當理解,所揭示的程序/流程圖中的方塊的特定次序或層級是實例辦法的圖示。基於設計偏好,將理解,可以重新佈置程序/流程圖中的方塊的特定次序或層級。此外,可以組合或省略一些方塊。所附方法請求項以取樣次序呈現各個方塊的元素,並且不意味著限於所呈現的特定次序或層級。
先前描述被提供用於使任何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能夠實踐本文描述的各個態樣。對這些態樣的各種修改對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並且本文定義的一般原理可被應用於其他態樣。因此,請求項不意欲受限於本文所示出的態樣,而是意欲被賦予與請求項的語言一致的完整範疇,其中除非有特定說明,以單數形式對元件的引用並非意欲意指「一個以及僅一個」,而是「一或多個」。單詞「示例性」在本文中被用於意指「充當實例、例子或說明」。本文中被描述為「示例性」的任何態樣不必被解釋為比其他態樣優選或有利。除非另有特定說明,術語「一些」代表一或多個。諸如「A、B或C中的至少一個」、「A、B或C中的一或多個」、「A、B和C中的至少一個」、「A、B和C中的一或多個」以及「A、B、C或其任何組合」之類的組合包括A、B及/或C,並且可以包括A的倍數、B的倍數或C的倍數。具體地,諸如「A、B或C中的至少一個」、「A、B或C中的一或多個」、「A、B和C中的至少一個」、「A、B和C中的一或多個 」以及「A、B、C或其任意組合」可以是僅A、僅B、僅C、A和B、A和C、B和C,或者A和B和C,其中任何此類組合可以包含A、B或C中的一或多個成員。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已知或以後將知道的,貫穿本案所描述的各個態樣的部件的全部結構和功能均等物均經由引用被明確地併入本文,並且意欲由請求項涵蓋。而且,本文揭示的內容皆不意欲專用於公眾,無論此類揭示是否在請求項中被明確敘述。單詞「模組」、「機制」、「元件」、「設備」等可以不是單詞「裝置」的替代。如此,除非使用短語「用於……的部件」來明確地敘述請求項要素,否則任何請求項要素皆不應被解釋為部件加功能。
100:WPAN 102:無線源設備 104:周邊設備 106:周邊設備 108:周邊設備 110:周邊設備 112:周邊設備 114a:耳機 114b:耳機 116:通訊鏈路 118:短程通訊鏈路 200:無線設備 202:處理器 204:顯示電路 206:記憶體 208:ROM 210:快閃記憶體 220:連接器介面 230:無線電 235a:天線 235b:天線 235c:天線 235d:天線 240:記憶體管理單元(MMU) 242:顯示器 250:無線區域網路(WLAN)控制器 252:短程通訊控制器 254:共存介面 300:BT協定堆疊 302:應用層 304:主機堆疊 306:控制器堆疊 308:物件交換(OBEX)層 310:無線電頻率通訊(RFCOMM)層 312:服務發現協定(SDP)層 314:邏輯鏈路控制和適配協定(L2CAP)層 316:主機控制器介面(HCI) 318:鏈路管理器 320:鏈路控制器 322:PHY層 326:應用 328:設定檔 350:BLE協定堆疊 352:應用層 354:主機堆疊 356:控制器堆疊 358:應用 360:通用存取設定檔 362:通用屬性協定(GATT) 364:安全管理器(SM) 366:屬性協定(ATT) 368:L2CAP層 370:鏈路層 372:實體層 (PHY) 374:主機控制器介面(HCI) 400:資料封包 402:前序訊號 404:同步字 406:尾部 412:PDU 414:CRC 422:括頭部 424:有效載荷 426:MIC 428:LT_ADDR 450:資料封包 452:前序訊號 454:存取位址 456:PDU 458:CRC 462:頭部 464:有效載荷 468:MIC 500:流程圖 502:方塊 504:方塊 506:方塊 550:方塊 552:方塊 554:方塊 556:方塊 558:方塊 600:訊息序列圖 602:主設備 604:從設備 606:從設備 608:方塊 610:方塊 612:方塊 614:方塊 616:方塊 618:方塊 700:通訊圖 702:主設備 704:第一從設備 706:第二從設備 800:通訊圖 802:主設備 804:第一從設備 806:第二從設備 900:流程圖 902:方塊 904:方塊 906:方塊 908:方塊 910:方塊 912:方塊 1000:概念性資料流圖 1002:裝置 1002':裝置 1004:決定部件 1006:傳輸部件 1008:接收部件 1010:產生部件 1030:主設備 1050:第二設備 1100:流程圖 1102:方塊 1104:方塊 1106:方塊 1108:方塊 1200:概念性資料流圖 1202:裝置 1202':裝置 1204:接收部件 1206:記憶體 1208:傳輸部件 1230:主設備 1250:第一設備 1300:流程圖 1302:方塊 1304:方塊 1306:方塊 1308:方塊 1310:方塊 1400:概念性資料流圖 1402:裝置 1402':裝置 1404:接收部件 1406:傳輸部件 1430:主設備 1450:第一設備 1500:圖 1504:處理器 1506:電腦可讀取媒體/記憶體 1510:收發器 1514:處理系統 1520:天線 1524:匯流排
圖1是示出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短程無線通訊系統的實例的圖。
圖2是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短程無線通訊設備的方塊圖。
圖3A是示出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可以由BT設備實現的BT協定堆疊的圖。
圖3B是示出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可以由BLE設備實現的BLE協定堆疊的圖。
圖4A是示出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BT資料封包的圖。
圖4B是示出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BLE資料封包的圖。
圖5A-5B示出用於改進音訊穩健性的技術。
圖6是用於廣播中繼的訊息序列圖。
圖7是示出主設備向第一從設備和第二從設備中的每一個成功地廣播封包的通訊圖。
圖8是示出封包從主設備被廣播但未被第一從設備成功接收的通訊圖。
圖9是第一從設備的無線通訊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10是示出實例裝置中的不同單元/部件之間的資料流的概念性資料流圖。
圖11是第二從設備的無線通訊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12是示出實例設備中的不同單元/部件之間的資料流的概念性資料流圖。
圖13是第二從設備的無線通訊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14是示出實例設備中的不同部件/部件之間的資料流的概念性資料流圖。
圖15是示出用於採用處理系統的裝置的硬體實現的實例的圖。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800:通訊圖
802:主設備
804:第一從設備
806:第二從設備

Claims (75)

  1. 一種用於一第一從設備的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決定一第一資料封包從一主設備被不正確地接收; 在決定該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之際,向一第二從設備傳輸指示該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的資訊;及 基於該所傳輸的資訊,從該第二從設備接收一第二資料封包。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所傳輸的資訊包括該第一資料封包的一辨識符,該第一資料封包和該第二資料封包是以下情況中的至少一種:一相同的資料封包,或者與一相同的內容相關聯。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所傳輸的資訊包括對該第二從設備的一以下請求:偵聽來自該主設備的用於該第一從設備的資料封包;及在從該主設備接收到用於該第一從設備的該等資料封包之際,進行以下中的至少一者:向該第一從設備轉發來自該主設備的用於該第一從設備的該等資料封包,或者將該等資料封包儲存在該第二從設備處。
  4. 如請求項3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從該第二從設備正確地或不正確地接收該第二資料封包,該第二資料封包在該第一資料封包之後。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是在一同步連線導向(SCO)鏈路上從該主設備被不正確地接收的一單播資料封包。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是來自該主設備的一廣播資料封包。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決定該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包括以下步驟:在該第一資料封包的一接收事件期間,決定該第一資料封包在n 個接收子事件中的每一個中從該主設備被不正確地接收。
  8.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該接收事件是一廣播等時組(BIG)事件,並且該接收子事件是廣播等時串流(BIS)子事件。
  9. 如請求項1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產生與該第二資料封包相關聯的、用於在與該第一從設備相關聯的一揚聲器處呈現的一訊號。
  10.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和該第二資料封包各自包括一藍芽低能量(LE)音訊資料封包。
  11. 一種用於一第二從設備的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從一主設備接收一第一資料封包; 從一第一從設備接收指示來自該主設備的該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的資訊;及 基於該所接收的資訊,向該第一從設備傳輸該第一資料封包。
  12.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該所接收的資訊包括該第一資料封包的一辨識符。
  13.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是來自該主設備的一單播資料封包。
  14.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是來自該主設備的一廣播資料封包。
  15. 如請求項11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發送與該第一資料封包相關聯的、用於在與該第一從設備相關聯的一揚聲器處呈現的一輸出訊號。
  16.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是在用於該第一從設備和該第二從設備的一接收廣播等時組(BIG)事件的一接收廣播等時串流(BIS)事件期間接收的。
  17.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包括一藍芽低能量(LE)音訊資料封包。
  18. 一種用於一第二從設備的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從一第一從設備接收指示來自一主設備的一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的資訊; 基於該所接收的資訊,從該主設備接收用於該第一從設備的一第二資料封包;及 基於該所接收的資訊,向該第一從設備傳輸該第二資料封包。
  19.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所接收的資訊包括對該第二從設備的一以下請求:偵聽用於該第一從設備的資料封包,以及向該第一從設備轉發用於該第一從設備的該等資料封包。
  20.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和該第二資料封包各自為一單播資料封包。
  21.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和該第二資料封包各自為一廣播資料封包。
  22. 如請求項18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從該主設備接收一第三資料封包;及 發送與該第三資料封包相關聯的、用於在與該第一從設備相關聯的一揚聲器處呈現的一輸出訊號。
  23. 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中該第三資料封包和該第二資料封包與一相同的接收廣播等時組(BIG)事件相關聯,並且與該BIG事件的不同的廣播等時串流(BIS)事件相關聯,該不同的BIS事件包括用於該第一從設備的一第一BIS事件以及用於該第二從設備的一第二BIS事件。
  24.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包括一藍芽低能量(LE)音訊資料封包。
  25.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該裝置是一第一從設備,包括: 用於決定一第一資料封包從一主設備被不正確地接收的部件; 用於在決定該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之際,向一第二從設備傳輸指示該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的資訊的部件;及 用於基於該所傳輸的資訊,從該第二從設備接收一第二資料封包的部件。
  26. 如請求項25之裝置,其中該所傳輸的資訊包括該第一資料封包的一辨識符,該第一資料封包和該第二資料封包是以下情況中的至少一種:一相同的資料封包,或者與一相同的內容相關聯。
  27. 如請求項25之裝置,其中該所傳輸的資訊包括對該第二從設備的一以下請求:偵聽來自該主設備的用於該第一從設備的資料封包;及在從該主設備接收到用於該第一從設備的該等資料封包之際,進行以下中的至少一者:向該第一從設備轉發來自該主設備的用於該第一從設備的該等資料封包,或者將該等資料封包儲存在該第二從設備處。
  28. 如請求項27之裝置,亦包括:用於從該第二從設備正確地或不正確地接收該第二資料封包的部件,該第二資料封包在該第一資料封包之後。
  29. 如請求項25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是在一同步連線導向(SCO)鏈路上從該主設備被不正確地接收的一單播資料封包。
  30. 如請求項25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是來自該主設備的一廣播資料封包。
  31. 如請求項30之裝置,其中用於決定該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的部件被配置為:在該第一資料封包的一接收事件期間,決定該第一資料封包在n 個接收子事件中的每一個中從該主設備被不正確地接收。
  32. 如請求項31之裝置,其中該接收事件是一廣播等時組(BIG)事件,並且該接收子事件是廣播等時串流(BIS)子事件。
  33. 如請求項25之裝置,亦包括:用於產生與該第二資料封包相關聯的、用於在與該第一從設備相關聯的一揚聲器處呈現的一訊號的部件。
  34. 如請求項25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和該第二資料封包各自包括一藍芽低能量(LE)音訊資料封包。
  35.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該裝置是一第二從設備,包括: 用於從一主設備接收一第一資料封包的部件; 用於從一第一從設備接收指示來自該主設備的該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的資訊的部件;及 用於基於該所接收的資訊,向該第一從設備傳輸該第一資料封包的部件。
  36. 如請求項35之裝置,其中該所接收的資訊包括該第一資料封包的一辨識符。
  37. 如請求項35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是來自該主設備的一單播資料封包。
  38. 如請求項35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是來自該主設備的一廣播資料封包。
  39. 如請求項35之裝置,亦包括:用於發送與該第一資料封包相關聯的、用於在與該第一從設備相關聯的一揚聲器處呈現的一輸出訊號的部件。
  40. 如請求項35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是在用於該第一從設備和該第二從設備的一接收廣播等時組(BIG)事件的一接收廣播等時串流(BIS)事件期間接收的。
  41. 如請求項35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包括一藍芽低能量(LE)音訊資料封包。
  42.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該裝置是一第二從設備,包括: 用於從一第一從設備接收指示來自一主設備的一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的資訊的部件; 用於基於該所接收的資訊,從該主設備接收用於該第一從設備的一第二資料封包的部件;及 用於基於該所接收的資訊,向該第一從設備傳輸該第二資料封包的部件。
  43. 如請求項42之裝置,其中該所接收的資訊包括對該第二從設備的一以下請求:偵聽用於該第一從設備的資料封包,以及向該第一從設備轉發用於該第一從設備的該等資料封包。
  44. 如請求項42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和該第二資料封包各自為一單播資料封包。
  45. 如請求項42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和該第二資料封包各自為一廣播資料封包。
  46. 如請求項42之裝置,亦包括: 用於從該主設備接收一第三資料封包的部件;及 用於發送與該第三資料封包相關聯的、用於在與該第一從設備相關聯的一揚聲器處呈現的一輸出訊號的部件。
  47. 如請求項46之裝置,其中該第三資料封包和該第二資料封包與一相同的接收廣播等時組(BIG)事件相關聯,並且與該BIG事件的不同的廣播等時串流(BIS)事件相關聯,該不同的BIS事件包括用於該第一從設備的一第一BIS事件以及用於該第二從設備的一第二BIS事件。
  48. 如請求項42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包括一藍芽低能量(LE)音訊資料封包。
  49.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該裝置是一第一從設備,包括: 一記憶體;及 耦合到該記憶體的至少一個處理器,該至少一個處理器被配置為: 決定一第一資料封包從一主設備被不正確地接收; 在決定該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之際,向一第二從設備傳輸指示該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的資訊;及 基於該所傳輸的資訊,從該第二從設備接收一第二資料封包。
  50. 如請求項49之裝置,其中該所傳輸的資訊包括該第一資料封包的一辨識符,該第一資料封包和該第二資料封包是以下情況中的至少一種:一相同的資料封包,或者與一相同的內容相關聯。
  51. 如請求項49之裝置,其中該所傳輸的資訊包括對該第二從設備的一以下請求:偵聽來自該主設備的用於該第一從設備的資料封包;及在從該主設備接收到用於該第一從設備的該資料封包之際,進行以下中的至少一者:向該第一從設備轉發來自該主設備的用於該第一從設備的該等資料封包,或者將該等資料封包儲存在該第二從設備處。
  52. 如請求項51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亦被配置為:從該第二從設備正確地或不正確地接收該第二資料封包,該第二資料封包在該第一資料封包之後。
  53. 如請求項49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是在一同步連線導向(SCO)鏈路上從該主設備被不正確地接收的一單播資料封包。
  54. 如請求項49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是來自該主設備的一廣播資料封包。
  55. 如請求項54之裝置,其中為了決定該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該至少一個處理器亦被配置為:在該第一資料封包的一接收事件期間,決定該第一資料封包在n 個接收子事件中的每一個中從該主設備被不正確地接收。
  56. 如請求項55之裝置,其中該接收事件是一廣播等時組(BIG)事件,並且該接收子事件是一廣播等時串流(BIS)子事件。
  57. 如請求項49之裝置,其中至少一個處理器亦被配置為:產生與該第二資料封包相關聯的、用於在與該第一從設備相關聯的一揚聲器處呈現的一訊號。
  58. 如請求項49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和該第二資料封包各自包括一藍芽低能量(LE)音訊資料封包。
  59.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該裝置是一第二從設備,包括: 一記憶體;及 耦合到該記憶體的至少一個處理器,該至少一個處理器被配置為: 從一主設備接收一第一資料封包; 從一第一從設備接收指示來自該主設備的該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的資訊;及 基於該所接收的資訊,向該第一從設備傳輸該第一資料封包。
  60. 如請求項59之裝置,其中該所接收的資訊包括該第一資料封包的一辨識符。
  61. 如請求項59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是來自該主設備的一單播資料封包。
  62. 如請求項59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是來自該主設備的一廣播資料封包。
  63. 如請求項59之裝置,其中至少一個處理器亦被配置為:發送與該第一資料封包相關聯的、用於在與該第一從設備相關聯的一揚聲器處呈現的一輸出訊號。
  64. 如請求項59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是在用於該第一從設備和該第二從設備的一接收廣播等時組(BIG)事件的一接收廣播等時串流(BIS)事件期間接收的。
  65. 如請求項59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包括一藍芽低能量(LE)音訊資料封包。
  66.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該裝置是一第二從設備,包括: 一記憶體;及 耦合到該記憶體的至少一個處理器,該至少一個處理器被配置為: 從一第一從設備接收指示來自一主設備的一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的資訊; 基於該所接收的資訊,從該主設備接收用於該第一從設備的一第二資料封包;及 基於該所接收的資訊,向該第一從設備傳輸該第二資料封包。
  67. 如請求項66之裝置,其中該所接收的資訊包括對該第二從設備的一以下請求:偵聽用於該第一從設備的資料封包,以及向該第一從設備轉發用於該第一從設備的該等資料封包。
  68. 如請求項66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和該第二資料封包各自為一單播資料封包。
  69. 如請求項66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和該第二資料封包各自為一廣播資料封包。
  70. 如請求項66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亦被配置為: 從該主設備接收一第三資料封包;及 發送與該第三資料封包相關聯的、用於在與該第一從設備相關聯的一揚聲器處呈現的一輸出訊號。
  71. 如請求項70之裝置,其中該第三資料封包和該第二資料封包與一相同的接收廣播等時組(BIG)事件相關聯,並且與該BIG事件的不同的廣播等時串流(BIS)事件相關聯,該不同的BIS事件包括用於該第一從設備的一第一BIS事件以及用於該第二從設備的一第二BIS事件。
  72. 如請求項66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包括一藍芽低能量(LE)音訊資料封包。
  73. 一種儲存電腦可執行代碼的電腦可讀取媒體,該代碼在由一第一從設備的一處理器執行時,使得該處理器: 決定一第一資料封包從一主設備被不正確地接收; 在決定該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之際,向一第二從設備傳輸指示該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的資訊;及 基於該所傳輸的資訊,從該第二從設備接收一第二資料封包。
  74. 一種儲存電腦可執行代碼的電腦可讀取媒體,該代碼在由一第二從設備的一處理器執行時,使得該處理器: 從一主設備接收一第一資料封包; 從一第一從設備接收指示來自該主設備的該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的資訊;及 基於該所接收的資訊,向該第一從設備傳輸該第一資料封包。
  75. 一種儲存電腦可執行代碼的電腦可讀取媒體,該代碼在由一第二從設備的一處理器執行時,使得該處理器: 從一第一從設備接收指示來自一主設備的一第一資料封包被不正確地接收的資訊; 基於該所接收的資訊,從該主設備接收用於該第一從設備的一第二資料封包;及 基於該所接收的資訊,向該第一從設備傳輸該第二資料封包。
TW110108288A 2020-03-10 2021-03-09 用於低能量音訊的廣播中繼微微網 TW2022036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814,857 US11558155B2 (en) 2020-03-10 2020-03-10 Broadcast relay piconet for low energy audio
US16/814,857 2020-03-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3608A true TW202203608A (zh) 2022-01-16

Family

ID=75278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8288A TW202203608A (zh) 2020-03-10 2021-03-09 用於低能量音訊的廣播中繼微微網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58155B2 (zh)
EP (1) EP4118774A1 (zh)
CN (1) CN115244881A (zh)
TW (1) TW202203608A (zh)
WO (1) WO20211834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32299B1 (ko) * 2019-03-05 2024-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블루투스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응답 메시지를 전송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에 관한 방법
US11405120B2 (en) * 2020-07-07 2022-08-02 Bos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ynchronizing transmission of wireless data
US20220201393A1 (en) * 2020-12-18 2022-06-23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Bluetooth audio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related multi-member bluetooth device supporting bluetooth low energy audio broadcasting operations and capable of synchronously adjusting audio volume
US11695487B2 (en) * 2020-12-23 2023-07-04 Bose Corporation Robust broadcast via relayed retransmission
TWI767820B (zh) * 2021-01-22 2022-06-11 達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對等端的封包重傳方法及電腦程式產品及裝置
US11869522B2 (en) * 2021-07-02 2024-01-09 Bose Corporation Robust retransmission topologies using error corre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93127B2 (en) * 2014-05-14 2017-06-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audio data
US10079657B2 (en) * 2015-12-16 2018-09-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HARQ retransmission skipping
US10034160B2 (en) * 2016-04-14 2018-07-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ata using bluetoot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02397B2 (en) 2016-09-21 2020-03-24 Apple Inc. Real-time rela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200037398A1 (en) 2016-09-30 2020-01-30 Kyocera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10827558B2 (en) * 2017-06-26 2020-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communication relay discovery
US11356965B2 (en) 2019-04-12 2022-06-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Bluetooth voice link mirroring
CN110383767B (zh) * 2019-06-05 2023-07-1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同步链路的拓扑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18774A1 (en) 2023-01-18
US11558155B2 (en) 2023-01-17
WO2021183481A1 (en) 2021-09-16
CN115244881A (zh) 2022-10-25
US20210288764A1 (en) 2021-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58155B2 (en) Broadcast relay piconet for low energy audio
US10911184B2 (en) Error correction for data packets in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10616743B2 (en) Low-latency audio streaming with communication coexistence
US2020032905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igning a packet counter in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10784993B1 (en) Soft combining packets received from different piconets
US1145200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on of a protocol data unit using selective relay
US11275648B2 (en) Empty data packet hard align
US11553343B2 (en) Real-time soft combining, CRC validation, and MIC validation of decrypted packets
TWI779383B (zh) Br/edr 鏈路的mic 恢復
US11330468B2 (en) Low power techniques for bluetooth low energy in scanning state
TWI836053B (zh) 用於使用選擇性中繼來構造協定資料單元的系統和方法
US20240147392A1 (en) Synchronization messages for peripheral devices
WO2023159417A1 (en) Low power adaptive power control
WO2024045010A1 (en)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more data mode for a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low energy connection
TW202344080A (zh) 提高藍芽低能量音訊鏈路的可靠性
TW202011718A (zh) 用於使用非同步無連接通訊鏈路發送的資料封包的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