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43774A - 無線通訊的裝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無線通訊的裝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43774A
TW202143774A TW110115999A TW110115999A TW202143774A TW 202143774 A TW202143774 A TW 202143774A TW 110115999 A TW110115999 A TW 110115999A TW 110115999 A TW110115999 A TW 110115999A TW 202143774 A TW202143774 A TW 20214377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ccess point
beacon frame
user
distributed chann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5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67683B (zh
Inventor
鄭椀潔
李國玄
林英佑
Original Assignee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43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37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7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768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21Group acknowledgement, i.e. the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defining a range of identifiers, e.g. of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2Access point controll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一種包括無線收發器和控制器的無線通訊終端被提供。無線收發器執行與接入點(access point,簡稱AP)之間的無線傳輸和接收。控制器耦合於無線收發器,以及配置無線通訊終端作為站點(station,簡稱STA)與符合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簡稱IEEE)802.11標準的AP相關聯。另外,控制器經由無線收發器從AP接收指示禁用上行鏈路多用戶(Uplink multi-user,簡稱UL MU)操作的信標幀,以及回應於接收到指示禁用UL MU操作的信標幀,致能STA操作於競爭模式以進行UL傳輸。

Description

無線通訊的裝置和方法
本申請總體上涉及無線通訊,以及更具體地,涉及用於從觸發模式快速切換到競爭模式上行鏈路(Uplink,簡稱UL)傳輸的裝置和方法。
隨著對無處不在的計算和網路的需求的增長,各種無線技術已被開發,包括無線保真(Wireless-Fidelity,簡稱Wi-Fi),其是允許移動設備(例如智慧手機,平板電腦,可擕式電腦,可擕式多媒體播放機,嵌入式設備等)獲得2.4 GHz,5 GHz,6 GHz或60 GHz頻段的無線服務的無線局域網(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簡稱WLAN)技術。
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簡稱IEEE)已商業化或開發了各種技術標準,因為初始WLAN技術使用2.4 GHz頻率來支援。IEEE 802.11ac藉由從接入點(access point,簡稱AP)到站點(station,簡稱STA)的下行鏈路(downlink,簡稱DL)方向上的MU多輸入多輸出(MU-MIMO)方案,使用空間自由度來支援多用戶(mulMU)傳輸。為了提高需要高容量和高速率服務的上述移動設備使用者的體驗,IEEE 802.11ax已經被提出,該協議在DL和上行鏈路(uplink,簡稱UL)方向上均使用正交頻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簡稱OFDMA)和/或MU-MIMO。即,除了支援從AP到多個STA的頻率和空間複用之外,在IEEE 802.11ax中從多個STA到AP的傳輸也被支援。
在IEEE 802.11ax中,MU增強型分散式通道訪問(Enhanced 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簡稱EDCA)已被引入,以臨時取消參與上行鏈路OFDMA操作的STA的媒體訪問優先順序。對於基於觸發的UL MU傳輸,AP可以發送觸發幀以請求一組STA參與UL MU操作。觸發幀可以包含資訊,該資訊包括UL MU操作中涉及的STA的列表,以及使用者特定的資訊(例如,資源單元(Resource Unit,簡稱RU)和空間流分配,調製和編解碼方案等)。參與UL MU操作的STA可以在接收到觸發幀之後在分配的資源中執行UL傳輸。在由觸發幀發起的UL傳輸完成後,STA需要啟動MU EDCA計時器以及保持靜默(即,禁止執行任一UL傳輸),直到下一個觸發幀被接收到為止。在更壞的情況下,在MU EDCA計時器到期之前,STA可能不會收到任一觸發幀。即,STA可能需要等待MU EDCA計時器的到期,以便其可以從觸發模式切換到用於UL單用戶(Single-User,簡稱SU)傳輸的競爭模式(也被稱為競爭模式UL傳輸)。但是,MU EDCA計時器的倒計時可能長達2秒,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STA的性能明顯下降。
一種解決方案被尋求。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提出藉由使用信標幀向STA指示禁用UL MU操作,允許STA從觸發模式快速切換為競爭模式UL傳輸。因為信標幀通常以恒定的週期(例如,每20毫秒一次)來發送,所以STA的用戶在用於UL傳輸的模式切換期間可能不會經歷性能下降。有利地,使用者體驗和系統輸送量被改善。
在本申請的第一方面,一種包括無線收發器和控制器的無線通訊終端被提供。無線收發器被配置為執行與AP之間的無線發送和接收。控制器耦合到無線收發器,以及可操作為將無線通訊終端配置作為STA與符合IEEE 802.11標準的AP相關聯,藉由無線收發器接收來自AP的指示禁用UL MU操作的信標幀,以及回應於接收到指示禁用UL MU操作的信標幀,致能STA操作於競爭模式以進行UL傳輸。
在本申請的第一方面的第一實施方式中,回應於IEEE 802.11標準為IEEE 802.11ax標準,AP是高效(High Efficiency,簡稱HE)AP,以及STA是非AP HE STA。
在本申請的第一方面的第二實施方式中,信標幀包括MU EDCA計時器欄位,該MU EDCA計時器欄位被設置為0以指示禁用UL MU操作。
在與本申請的第一方面的第二實施方式相結合的本申請的第一方面的第三實施方式中,控制器還用於回應於具有MU EDCA計時器欄位被設置為0的信標幀,重置MU EDCA計時器以及禁用UL MU操作。
在本申請的第一方面的第四實施方式中,UL MU操作包括:經由無線收發器從AP接收指示用於STA的資源單元(Resource Unit,簡稱RU)的觸發幀;回應於接收到觸發幀,使用RU藉由無線收發器向AP發送MU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Physical Layer Protocol Data Unit,簡稱PPDU);藉由無線收發器從AP接收用於確認AP已接收到MU PPDU的塊確認(Block Acknowledgement,簡稱BA);回應於接收到BA,啟動MU EDCA計時器;以及當MU EDCA計時器正在運行時,禁止STA進行UL傳輸。
在本申請的第二方面,一種由無線通訊終端執行的方法被提供。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作為STA與符合IEEE 802.11標準的AP相關聯;從AP接收指示禁止與AP進行UL MU操作的信標幀;以及回應於接收到指示禁用UL MU操作的信標幀,致能STA操作於競爭模式以進行UL傳輸。
在本申請的第二方面的第一實施方式中,回應於IEEE 802.11標準為IEEE 802.11ax標準,AP是HE AP,以及STA是非AP HE STA。
在本申請的第二方面的第二實施方式中,信標幀包括MU EDCA計時器欄位,該MU EDCA計時器欄位被設置為0以指示禁用UL MU操作。
在本申請第二方面的第三實施方式中,結合本申請第二方面的第二實施方式,該方法還包括:回應於MU EDCA計時器欄位被設置為0的信標幀,重置MU EDCA計時器以及禁用UL MU操作。
在本申請的第二方面的第四實施方式中,UL MU操作包括:從AP接收指示用於STA的RU的觸發幀;回應於接收到觸發幀,使用RU將MU PPDU發送給AP;從AP接收用於確認AP已接收到MU PPDU的BA;回應於接收到BA,啟動MU EDCA計時器;以及當MU EDCA計時器正在運行時,禁止STA進行UL傳輸。
在本申請的第三方面,一種包括無線收發器和控制器的無線通訊設備被提供。無線收發器被配置為執行與STA之間的無線發送和接收。控制器耦合到無線收發器,以及可操作為:將無線通訊設備配置作為AP,以服務於符合IEEE 802.11標準的STA,以及藉由無線收發器發送信標幀以使STA禁用UL MU操作。
在本申請的第三方面的第一實施方式中,回應於IEEE 802.11標準為IEEE 802.11ax標準,AP是HE AP,以及STA是非AP HE STA。
在本申請的第三方面的第二實施方式中,信標幀包括MU EDCA計時器欄位,該MU EDCA計時器欄位被設置為0以指示禁用UL MU操作。
在本申請的第三方面的第三實施方式中,控制器還可操作為確定與STA相關聯的訊務類型,以及回應於需要大於預定閾值的輸送量的訊務類型,信標幀被發送。
在本申請的第三方面的第四實施方式中,控制器還可操作為:發送另一信標幀,該另一信標幀包括被設置為非零值的MU EDCA計時器欄位,以及在發送信標幀之後,藉由無線收發器發送觸發幀到另一STA,其中,另一STA的訊務類型要求輸送量低於預定閾值。
在本申請的第四方面,一種由無線通訊設備執行的方法被提供。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作為AP服務於符合IEEE 802.11標準的STA;以及發送信標幀至STA以禁用UL MU操作。
在本申請的第四方面的第一實施方式中,回應於IEEE 802.11標準為IEEE 802.11ax標準,AP是HE AP,以及STA是非AP HE STA。
在本申請的第四方面的第二實施方式中,信標幀包括MU EDCA計時器欄位,該MU EDCA計時器欄位被設置為0以指示禁用UL MU操作。
在本申請第四方面的第三實施方式中,該方法還包括:確定與STA相關的訊務類型;其中,回應於需要大於預定閾值的輸送量的訊務類型,信標幀被發送。
在本申請的第四方面的第實施方式中,該方法還包括:發送另一信標幀,該另一信標幀包括被設置為非零值的MU EDCA計時器欄位,以及在發送信標幀之後,將觸發幀發送給另一STA;其中,另一STA的訊務類型要求輸送量低於預定閾值。
在閱讀以下用於從觸發模式傳輸到競爭模式傳輸的快速切換的裝置和方法的特定實施例的描述之後,本申請的其他方面和特徵對於本領域之通常技術者將變得顯而易見。
以下描述是出於說明本申請的一般原理的目的,以及不應以限制意義來理解。應當理解,實施例可以軟體,硬體,韌體或其任一組合來實現。當在本文中使用時,術語“包括”,“包括了”,“包含”和/或“包含了”指定存在所述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素和/或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個或多個其他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素,組件和/或組。
第1圖示出根據本申請的實施例的無線通訊系統的框圖。
如第1圖所示,無線通訊系統100包括接入點(AP)110和多個站點(STA)120〜140。AP 110是符合IEEE 802.11標準的實體,對STA 120〜140提供和管理對無線介質的訪問。AP 110具有覆蓋區域1100,使得該區域內的STA 120〜140在AP 110的範圍內。STA120〜140分散在整個覆蓋區域1100內。STA 120〜140中的每個STA可以是固定的、移動的、或其組合。
在一實施例中,AP 110可以是符合IEEE 802.11ax標準的高效(High Efficiency,簡稱HE)AP或以AP模式操作的HE STA。
在另一實施例中,AP 110可以是符合晚於802.11ax的任一IEEE 802.11標準的AP。
STA 120〜140中的每個STA可以是行動電話(例如,功能電話或智慧型電話),可穿戴電子設備(例如,智慧手錶或智慧眼鏡),面板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簡稱PC),膝上型電腦或任一無線通訊終端,只要它與AP 110符合相同的IEEE 802.11標準即可。STA 120〜140中的每個STA都可以在非AP模式下運行以與AP 110關聯和通訊,以進行上行鏈路(UL)和/或下行鏈路(DL)傳輸。
在給定的時間點,STA 120〜140可被配置為參與UL MU操作。即,STA 120〜STA可以基於從AP 110接收到的觸發幀來執行UL傳輸(也被稱為觸發模式UL傳輸)。觸發幀可以包含資訊,該資訊包括UL MU操作中涉及的STA的列表,以及使用者特定的資訊(例如,資源單元(RU)和空間流分配,調製和編解碼方案等)。但是,根據當前的IEEE 802.11ax標準,如果在MU EDCA計時器到期之前尚未收到任一觸發幀,則參與UL MU操作的STA被允許從觸發模式切換到競爭模式以進行UL傳輸。也就是說,當MU EDCA計時器正在運行時,STA被禁止執行任一UL傳輸,而僅需等待MU EDCA計時器到期。
根據本申請的新穎的一方面,AP 110能夠使用信標幀來向STA 120〜140指示禁用UL MU操作。具體地,AP 110可以將信標幀的MU EDCA計時器欄位設置為0,以指示禁用UL MU操作。應當注意的是,AP 110可以在與STA 120〜140發起UL MU操作之前發送另一信標幀,以及該先前發送的信標幀的MU EDCA計時器欄位應當被設置為非零值,以致能STA 120〜140在UL MU操作期間應用MU EDCA計時器的使用。也就是說,藉由改變MU EDCA計時器值以及經由信標幀將新的MU EDCA計時器值提供給STA 120〜140,AP 110被允許在STA 120〜140處迅速禁用UL MU操作。作為回應,當接收到包括設置為0的MU EDCA計時器欄位的信標幀時,STA 120〜140被允許從觸發模式快速切換到競爭模式以用於UL傳輸。
第2圖示出根據本申請的實施例的STA 120/130/140和AP 110的框圖。
如第2圖所示,STA 120/130/140可以包括無線收發器10,控制器20,存儲設備30,顯示設備40和輸入/輸出(Input/Output,簡稱I/O)設備50 。
無線收發器10被配置為執行與AP 110或AP模式STA之間的無線發送和接收。例如,無線收發器10可以是Wi-Fi晶片。
更具體地,無線收發器10可以包括基帶處理設備11,射頻(Radio Frequency,簡稱RF)設備12和天線13,其中天線13可以包括用於UL/DL多用戶多輸入多輸出(MU-MIMO)的天線陣列。
基帶處理設備11被配置為執行基帶訊號處理,諸如模數轉換(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簡稱ADC)/數模轉換(Digital-to-Analog Conversion,簡稱DAC),增益調整,調製/解調,編碼/解碼等。基帶處理設備11可以包含多個硬體組件,例如基帶處理器,以執行基帶訊號處理。
RF設備12可以經由天線13接收RF無線訊號,將接收到的RF無線訊號轉換為由基帶處理設備11處理的基帶訊號,或者從基帶處理設備11接收基帶訊號以及將接收到的基帶訊號轉換為RF無線訊號,RF無線訊號隨後經由天線13發送。RF設備12還可以包含多個硬體設備,以執行射頻轉換。例如,RF設備12可以包括混頻器,以將基帶訊號與以支援的蜂窩技術的射頻中的載波相乘,其中,射頻可以是在Wi-Fi技術中使用的2.4GHz,5GHz或60GHz,或Wi-Fi技術未來發展中使用的任一射頻。
控制器20可以是通用處理器,微控制單元(Micro Control Unit,簡稱MCU),應用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簡稱DSP)等,其包括用於提供資料處理和計算功能的各種電路,控制無線收發器10以與AP 110進行無線通訊,向存儲設備30存儲資料和從存儲設備30檢索資料(例如程式碼),發送一系列幀資料(例如表示文本消息,圖形,圖像等) 到顯示設備40,以及藉由I/O設備50接收使用者輸入或輸出訊號。
更具體地,控制器20協調無線收發器10,存儲設備30,顯示設備40和I/O設備50的前述操作以執行本申請的方法。
在另一實施例中,控制器20可被結合到基帶處理設備11中,以用作基帶處理器。
存儲設備30可以是非暫時性機器可讀存儲介質,包括諸如FLASH記憶體或非易失性隨機存取記憶體(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簡稱NVRAM)之類的記憶體,或諸如硬碟之類的磁存儲設備,比如磁片或磁帶,光碟或它們的任一組合,用於存儲應用程式的資料,指令和/或程式碼,Wi-Fi協議(IEEE 802.11be或其他協議版本)和/或本申請的方法。
顯示設備40可以是液晶顯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簡稱LCD),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簡稱LED)顯示器,有機LED(Organic LED,簡稱OLED)顯示器或電子紙顯示器(Electronic Paper Display,簡稱EPD)等,以提供顯示功能。可選地,顯示設備40可以進一步包括一個或多個觸摸感測器,用於感測物體(例如手指或觸控筆)的觸摸,接觸或近似。
I/O設備50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按鈕,鍵盤,滑鼠,觸控板,攝像機,麥克風和/或揚聲器等,以用作人機界面 (Man-Machine Interface,簡稱MMI)與用戶互動。
類似地,AP 110可以包括無線收發器60,控制器70,存儲設備80和I/O設備90。
無線收發器60被配置為執行與STA 120〜140之間的無線發送和接收。例如,無線收發器60可以是Wi-Fi晶片。
更具體地,無線收發器60可以包括基帶處理設備61,RF設備62和天線63,其中天線63可以包括用於UL/DL MU-MIMO的天線陣列。
基帶處理設備61被配置為執行基帶訊號處理,諸如ADC/DAC,增益調整,調製/解調,編碼/解碼等。基帶處理設備61可以包含多個硬體組件,例如基帶處理器,以執行基帶訊號處理。
RF設備62可以經由天線63接收RF無線訊號,將接收到的RF無線訊號轉換為由基帶處理設備61處理的基帶訊號,或者從基帶處理設備61接收基帶訊號以及將接收到的基帶訊號轉換為RF無線訊號,RF無線訊號隨後經由天線63發送。RF設備62還可以包含多個硬體設備,以執行射頻轉換。例如,RF設備62可以包括混頻器,以將基帶訊號與在支援的蜂窩技術的射頻中的載波相乘,其中,射頻可以是在Wi-Fi技術中使用的2.4GHz,5GHz或60GHz,或Wi-Fi技術未來發展中使用的任一射頻。
控制器70可以是通用處理器,MCU,應用處理器,DSP等,其包括用於提供資料處理和計算功能的各種電路,控制無線收發器60與STA 120〜140進行無線通訊,與存儲設備80存儲資料和從存儲設備80檢索資料(例如,程式碼),以及經由I/O設備90接收使用者輸入或輸出訊號。
更具體地,控制器70協調無線收發器60,存儲設備80和I/O設備90的前述操作以執行本申請的方法。
在另一實施例中,控制器70可以被結合到基帶處理設備61中,以用作基帶處理器。
如本領域之通常技術者將理解的,控制器20和70的電路可以包括電晶體,該電晶體被配置為根據本文描述的功能和操作來控制電路的操作。如將進一步理解的,電晶體的具體結構或互連可以由編譯器(諸如寄存器傳輸語言(Register Transfer Language,簡稱RTL)編譯器之類)確定。RTL編譯器可以由處理器在與組合語言代碼非常相似的腳本上進行操作,以將腳本編譯為用於最終電路佈局或製造的形式。實際上,RTL以其在促進電子和數位系統設計過程中的作用和用途而聞名。
存儲設備80可以是非暫時性機器可讀存儲介質,包括諸如FLASH記憶體或NVRAM之類的記憶體,或諸如硬碟或磁帶,或光碟或其任一組合之類的磁存儲設備,用於存儲應用程式的資料,指令和/或程式碼,Wi-Fi協議(IEEE 802.11be或其他協議版本)和/或本申請的方法。
I/O設備90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按鈕,鍵盤,觸控板,顯示設備(例如,LCD,LED,OLED或EPD等),發光設備,麥克風,和/或揚聲器等,以用作與用戶進行交互的MMI。
應當理解,在第2圖的實施例中描述的組件僅用於說明目的,並不旨在限制本申請的範圍。例如,AP 110或STA 120/130/140可以包括更多組件,例如用於提供電訊服務的另一無線收發器,用於一些基於位置的服務或應用程式的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簡稱GPS)設備和/用於為其他組件供電的電池等,AP 110或STA 120/130/140可以包括更少的組件。例如,STA 120/130/140可以不包括顯示設備40和/或I/O設備50。
第3圖示出根據本申請的實施例的信標幀的格式的示意圖。
如第3圖所示,信標幀的幀主體可以包含各種元素,例如MU EDCA參數集元素,其由AP用來控制非AP HE STA的EDCA操作。非AP HE STA接收到的最新MU EDCA參數集元素被用來更新適當的MAC資訊庫(MAC Information Base,簡稱MIB)值。
具體地說,MU EDCA參數集元素包含多個MU AC參數記錄欄位,用於不同的訪問類別(Access Categories,簡稱SAC),包括語音(AC_VO),視訊(AC_VI),盡力(best effort)(AC_BE)和背景(AC_BK)。MU AC_BE,MU AC_BK,MU AC_VI和MU AC_VO參數記錄欄位的格式相同,以及每個欄位都包含ACI/AIFSN欄位,ECWmin / ECWmax欄位和MU EDCA計時器欄位。MU EDCA計時器欄位以8個時間單位(Times Units,簡稱TU)為單位指示持續時間,在此期間HE STA將MU EDCA參數用於相應的AC。
請注意,在常規實踐中,MU EDCA計時器欄位通常被設置為非零值,以及值0被保留。相反,在本申請中,AP可以將MU EDCA計時器欄位設置為0,以指示HE STA禁用UL MU操作。
第4圖示出根據本申請的實施例的從觸發模式到競爭模式UL傳輸的快速切換的消息序列圖。
在該實施例中,STA1和STA2首先與AP1一起參與UL MU操作。
在步驟S401中,AP1向STA1和STA2發送觸發幀。如圖所示,STA1和STA2均進入觸發模式。
在步驟S402中,STA1和STA2回應於接收到觸發幀而執行到AP1的UL MU傳輸。具體地,UL MU傳輸可以包括向AP1發送MU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Physical Layer Protocol Data Unit,簡稱PPDU),其中,MU PPDU包括分配給STA1和STA2的不同資源單元(Resource Unit,簡稱RU)。
在步驟S403中,AP1向STA1和STA2發送塊確認(Block Acknowledgement,簡稱BA),以確認從STA1和STA2接收到UL MU傳輸,以及STA 1和STA2都啟動MU EDCA計時器(假定已預先分配非零值)。
在步驟S404中,AP1決定將STA1從觸發模式切換到競爭模式UL傳輸。
在一實施例中,AP1可以基於STA的訊務類型來週期性地確定應將參與UL MU操作的一個或多個STA中的哪些從觸發模式切換到競爭模式UL傳輸。例如,具有需要高/峰值輸送量的訊務類型的STA(例如,檔案傳輸通訊協定(File Transfer Protocol,簡稱FTP)訊務)可以從觸發模式切換到競爭模式UL傳輸,而具有小尺寸和高強度訊務類型(例如,流媒體或遊戲訊務)的STA可能更適合保持觸發模式。
在步驟S405中,AP1向STA1和STA2發送(例如,廣播)信標幀,該信標幀包括被設置為0的MU EDCA計時器欄位。
在步驟S406中,STA1和STA2都停止MU EDCA計時器,以及回應於接收到具有被設置為0的MU EDCA計時器欄位的信標幀,從觸發模式切換到競爭模式。
在步驟S407中,STA1執行向AP1的UL SU傳輸。
在步驟S408中,AP1將ACK發送到STA1,以確認接收到來自STA1的UL SU傳輸。
在步驟S409中,AP1將另一信標幀發送(例如,廣播)到STA1和STA2,該另一信標幀包括被設置為非零值的MU EDCA計時器欄位。
在步驟S410中,AP1向STA2發送觸發幀,使STA2切換回觸發模式。
在步驟S411中,STA2回應於接收到觸發幀而執行到AP1的UL MU傳輸。
在步驟S412中,AP1在從STA2接收到UL MU傳輸之後將BA發送到STA2。
第5圖示出根據本申請的實施例的用於STA從觸發模式快速切換到競爭模式UL傳輸的方法的流程圖。
在該實施例中,該方法被應用於無線通訊終端並由其執行以用於從觸發模式到競爭模式UL傳輸的快速切換。
首先,無線通訊終端作為STA與符合IEEE 802.11標準的AP相關聯(步驟S510)。
在一實施例中,AP是符合IEEE 802.11ax標準的HE AP,以及STA是非AP HE STA。
接下來,無線通訊終端從AP接收指示禁止與AP進行UL MU操作的信標幀(步驟S520)。
在一實施例中,UL MU操作可以包括:從AP接收指示用於STA的RU的觸發幀;回應於接收到觸發幀,使用RU將MU PPDU發送給AP;從AP接收用於確認AP已接收到MU PPDU的BA;回應於接收到BA,啟動MU EDCA計時器;以及當MU EDCA計時器正在運行時,禁止STA進行UL傳輸。
此後,無線通訊終端回應於接收到指示禁用UL MU操作的信標幀,致能STA操作於競爭模式以進行UL傳輸(步驟S530)。
在一實施例中,信標幀可以包括MU EDCA計時器欄位,其被設置為0以指示禁用UL MU操作,以及無線通訊終端可以回應於信標幀的MU EDCA計時器欄位被設置為0,重置MU EDCA計時器以及禁用UL MU操作。
第6圖示出根據本申請的實施例的用於AP實現STA從觸發模式到競爭模式UL傳輸的快速切換的方法的流程圖。
在該實施例中,該方法被應用於無線通訊設備並由其執行。
首先,無線通訊設備作為AP服務於符合IEEE 802.11標準的STA(步驟S610)。
在一實施例中,AP是符合IEEE 802.11ax標準的HE AP,以及STA是非AP HE STA。
接下來,無線通訊設備確定是否應將一個或多個STA切換到競爭模式UL傳輸(步驟S620)。
在一實施例中,步驟S620可基於STA的訊務類型來週期性地執行。例如,具有需要高/峰值輸送量的訊務類型的STA(例如,FTP訊務)可以從觸發模式切換到競爭模式UL傳輸,而具有小尺寸和高強度訊務類型的STA(例如,資料流或遊戲訊務)的STA可能更適合保持觸發模式。
在步驟S620之後,如果存在應從觸發模式切換到競爭模式UL傳輸的一個或多個STA,則無線通訊設備發送(例如,廣播)具有MU-EDCA計時器欄位被設置為0的信標幀,以使STA禁用UL MU操作(步驟S630)。否則,如果沒有應從觸發模式切換到競爭模式UL傳輸的STA,則該方法結束。
在步驟S630之後,無線通訊設備發送(例如,廣播)另一信標幀,該另一信標幀具有被設置為非零值的MU-EDCA計時器欄位(步驟S640)。
在步驟S640之後,無線通訊設備將觸發幀發送到其他STA(步驟S650),以及該方法結束。
在一實施例中,其他STA可以指的是具有小尺寸和高強度訊務(例如,流或遊戲訊務)的STA,以及藉由信標幀(具有非零的MU-EDCA計時器值和觸發幀),這些STA可以停留在UL MU操作中(即,基於觸發的UL傳輸)。
鑒於前述實施例,將理解,本申請藉由使用信標幀向STA指示禁用UL MU操作來實現STA從觸發模式到競爭模式UL傳輸的快速切換。由於信標幀通常以恒定的週期(例如,每20毫秒一次)發送,STA的用戶在用於UL傳輸的模式切換期間可能不會經歷性能下降。有利地,使用者體驗和系統輸送量可以被改善。
儘管本申請已經藉由示例的方式和根據優選實施例被描述,但是應當理解,本申請不限於此。在不脫離本申請的範圍和精神的情況下,本領域之通常技術者仍然可以做出各種改變和修改。因此,本申請的範圍應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同物限定和保護。
100:無線通訊系統 110:AP 120:STA 130:STA 140:STA 1100:覆蓋區域 10:無線收發器 11:基帶處理設備 12:RF設備 13:天線 20:控制器 30:存儲設備 40:顯示設備 50:I/O設備 60:無線收發器 61:基帶處理設備 62:RF設備 63:天線 70:控制器 80:存儲設備 90:I/O設備 S401、S402、S403、S404、S405、S406、S407、S408、S409、S410、S411、S412:步驟 S510、S520、S530:步驟 S610、S620、S630、S640、S650:步驟
藉由參考附圖閱讀隨後的詳細描述和實施例,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本發明,其中: 第1圖示出根據本申請的實施例的無線通訊系統的框圖; 第2圖示出根據本申請的實施例的STA和AP的框圖; 第3圖示出根據本申請的實施例的信標幀的格式的示意圖; 第4圖示出根據本申請的實施例的從觸發模式到競爭模式UL傳輸的快速切換的消息序列圖; 第5圖示出根據本申請的實施例的用於STA從觸發模式快速切換到競爭模式UL傳輸的方法的流程圖;以及 第6圖示出根據本申請的實施例的用於AP實現STA從觸發模式到競爭模式UL傳輸的快速切換的方法的流程圖。
S401、S402、S403、S404、S405、S406、S407、S408、S409、S410、S411、S412:步驟

Claims (20)

  1. 一種無線通訊終端,包括: 一無線收發器,被配置為執行與一接入點之間的無線發送和接收;以及 一控制器,與該無線收發器耦合,可操作為:將該無線通訊終端配置為一站點以與符合一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802.11標準的該接入點相關聯,經由該無線收發器從該接入點接收一信標幀,該信標幀指示禁止一上行鏈路多用戶操作,以及回應於接收到指示禁用該上行鏈路多用戶操作的該信標幀,致能該站點操作於一競爭模式以進行上行鏈路傳輸。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線通訊終端,其中,回應於該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802.11標準為一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802.11ax標準,該接入點是一高效接入點,以及該站點是一非接入點高效站點。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線通訊終端,其中,該信標幀包括一多用戶增強分散式通道訪問計時器欄位,該多用戶增強分散式通道訪問計時器欄位被設置為0以指示禁用該上行鏈路多用戶操作。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無線通訊終端,其中,該控制器還可操作為回應於該信標幀的該多用戶增強分散式通道訪問計時器欄位被設置為0,重置該多用戶增強分散式通道訪問計時器和禁用該上行鏈路多用戶操作。
  5. 如申請求項1所述之無線通訊終端,其中,該上行鏈路多用戶操作包括: 經由該無線收發器從該接入點接收指示用於該站點的一資源單元的一觸發幀; 回應於接收到該觸發幀,使用該資源單元藉由該無線收發器向該接入點發送一多用戶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 經由該無線收發器從該接入點接收一塊確認,該塊確認用於確認該接入點對該多用戶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的接收; 回應於接收到該塊確認,啟動一多用戶增強分散式通道訪問計時器;以及 當該多用戶增強分散式通道訪問計時器運行時,禁止該站點進行上行鏈路傳輸。
  6. 一種無線通訊方法,由一無線通訊終端執行,該方法包括: 作為一站點以與符合一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802.11標準的一接入點相關聯; 從該接入點接收一信標幀,該信標幀指示禁止與該接入點進行一上行鏈路多用戶操作;以及 回應於接收到指示禁用該上行鏈路多用戶操作的該信標幀,致能該站點操作於一競爭模式以進行上行鏈路傳輸。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無線通訊方法,其中,回應於該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802.11標準為一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802.11ax標準,該接入點是一高效接入點,以及該站點是一非接入點高效站點。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無線通訊方法,其中,該信標幀包括一多用戶增強分散式通道訪問計時器欄位,該多用戶增強分散式通道訪問計時器欄位被設置為0以指示禁用該上行鏈路多用戶操作。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無線通訊方法,進一步包括: 回應於該信標幀的該多用戶增強分散式通道訪問計時器欄位被設置為0,重置該多用戶增強分散式通道訪問計時器和禁用該上行鏈路多用戶操作。
  10. 如請求項6所述之無線通訊方法,其中,該上行鏈路多用戶操作包括: 從該接入點接收指示用於該站點的一資源單元的一觸發幀; 回應於接收到該觸發幀,使用該資源單元藉由該無線收發器向該接入點發送一多用戶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 從該接入點接收一塊確認,該塊確認用於確認該接入點對該多用戶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的接收; 回應於接收到該塊確認,啟動一多用戶增強分散式通道訪問計時器;以及 當該多用戶增強分散式通道訪問計時器運行時,禁止該站點進行上行鏈路傳輸。
  11. 一種無線通訊裝置,包括: 一無線收發器,被配置為執行與一站點之間的無線發送和接收;以及 一控制器,與該無線收發器耦合,可操作為:將該無線通訊裝置配置為一接入點以服務於符合一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802.11標準的該站點,以及藉由該無線收發器向該站點發送一信標幀,該信標幀指示禁止一上行鏈路多用戶操作。
  12. 根據請求項11所述之無線通訊裝置,其中,回應於該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802.11標準為一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802.11ax標準,該接入點是一高效接入點,以及該站點是一非接入點高效站點。
  13. 根據請求項11所述之無線通訊裝置,其中,該信標幀包括一多用戶增強分散式通道訪問計時器欄位,該多用戶增強分散式通道訪問計時器欄位被設置為0以指示禁用該上行鏈路多用戶操作。
  14. 根據請求項11所述之無線通訊裝置,其中,該控制器還可操作為確定與該站點相關聯的一訊務類型,以及回應於該訊務類型要求大於預定閾值的輸送量,該信標幀被發送。
  15. 根據請求項11所述之無線通訊裝置,其中,所述控制器還用於發送另一信標幀,該另一信標幀包括被設置為一非零值的一多用戶增強分散式通道訪問計時器欄位,以及在發送該信標幀之後所述控制器經由該無線收發器將一觸發幀發送至另一站點,其中該另一站點的一訊務類型要求低於預定閾值的輸送量。
  16. 一種無線通訊方法,由一無線通訊裝置執行,該方法包括: 作為一接入點服務於符合一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802.11標準的一站點;以及 發送一信標幀至站點以禁用一上行鏈路多用戶操作。
  17. 根據請求項16所述之無線通訊方法,其中,回應於該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802.11標準為一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802.11ax標準,該接入點是一高效接入點,以及該站點是一非接入點高效站點。
  18. 根據請求項16所述之無線通訊方法,其中,該信標幀包括一多用戶增強分散式通道訪問計時器欄位,該多用戶增強分散式通道訪問計時器欄位被設置為0以指示禁用該上行鏈路多用戶操作。
  19. 根據請求項16所述之無線通訊方法,進一步包括: 確定與該站點相關聯的一訊務類型, 其中,回應於該訊務類型要求大於預定閾值的輸送量,該信標幀被發送。
  20. 根據請求項17所述之無線通訊方法,進一步包括: 發送另一信標幀,該另一信標幀包括被設置為一非零值的一多用戶增強分散式通道訪問計時器欄位,以及在發送該信標幀之後經由該無線收發器將一觸發幀發送至另一站點, 其中,該另一站點的一訊務類型要求低於預定閾值的輸送量。
TW110115999A 2020-05-06 2021-05-04 無線通訊方法、裝置及終端 TWI7676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20581P 2020-05-06 2020-05-06
US63/020,581 2020-05-06
US17/242,403 2021-04-28
US17/242,403 US11552727B2 (en) 2020-05-06 2021-04-28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fast switching from trigger mode to contention mode uplink (UL) transmiss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3774A true TW202143774A (zh) 2021-11-16
TWI767683B TWI767683B (zh) 2022-06-11

Family

ID=78413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5999A TWI767683B (zh) 2020-05-06 2021-05-04 無線通訊方法、裝置及終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552727B2 (zh)
TW (1) TWI76768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63849A1 (ko) * 2015-04-09 2016-10-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멀티 유저 전송에 관련된 프레임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128497A1 (ko) 2017-01-08 2018-07-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엑세스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1184081B2 (en) 2018-03-05 2021-11-23 Apple Inc. Multi-user MIMO preference-indication signaling
US11638280B2 (en) * 2018-07-23 2023-04-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ality of service (QOS) for uplink access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US20200037342A1 (en) 2018-07-27 2020-01-30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Eht transmission protection mechanism in 6 ghz
US11184890B2 (en) 2018-08-09 2021-11-23 Apple Inc. Low-latency Wi-Fi MAC-layer protocol
US11234243B2 (en) * 2019-08-09 2022-01-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itioning station to uplink multi-user disable mode and uplink multi-user enable mod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51864A1 (en) 2021-11-11
US11552727B2 (en) 2023-01-10
TWI767683B (zh) 2022-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6560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WI688229B (zh) Ue及prach傳輸或重傳期間波束選擇之方法
TWI688300B (zh) 實體隨機存取通道重傳之裝置與方法
US11147098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W201933928A (zh) 用於隨機存取進程的頻寬部分選擇的使用者設備及方法
TWI696369B (zh) 系統資訊請求之使用者設備及其方法
JP6407939B2 (ja) 設定情報基盤能動的スキャニング及び連結方法
KR20140011976A (ko)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능동 검색 방법
TWI772004B (zh) 無綫通信終端及無綫通信方法
US2023034553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use in radio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W202131735A (zh) 側鏈通訊中基於ue協調之資源配置之方法及其設備
US20170280375A1 (en) Method for scanning for access point in wireless lan system
WO2022141184A1 (zh) 一种上行参考信号资源的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630789A (zh) 无线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TWI767683B (zh) 無線通訊方法、裝置及終端
KR20140058336A (ko)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액세스 방법
JP7296491B2 (ja) 常時接続プロトコルデータユニット (pdu)セッションの信号増強の装置と方法。
TWI785441B (zh) 無線通訊方法及通訊設備
TWI815427B (zh) 發射器及發射器執行的無線通信方法
KR20140032895A (ko)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능동 검색 방법
KR20130137540A (ko) 무선 채널 접속 방법 및 무선 채널 접속 방법을 수행하는 장치
KR20140059733A (ko)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프레임 전송 방법
KR20140118969A (ko)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액세스 포인트의 검색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