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42036A - 用於多使用者通道存取的動態參數 - Google Patents

用於多使用者通道存取的動態參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42036A
TW202142036A TW110109748A TW110109748A TW202142036A TW 202142036 A TW202142036 A TW 202142036A TW 110109748 A TW110109748 A TW 110109748A TW 110109748 A TW110109748 A TW 110109748A TW 202142036 A TW202142036 A TW 20214203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a
energ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aving mode
fra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9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納桑尼爾大衛 霍頓
小龍 黃
葉瑞晴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42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2036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1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user or device properties, e.g. MTC-capable devices
    • H04W28/022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user or device properties, e.g. MTC-capable devices power availability or consum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using a network of reference devices, e.g. beac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where the power saving management affects multipl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04W52/027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 H04W52/02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switching on or off only a part of the equipment circuit blo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4Scheduled access
    • H04W74/06Scheduled access using po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案提供了用於無線通訊的系統、方法和裝置,包括編碼在電腦儲存媒體上的電腦程式。在一些實現中,無線通訊設備獲得關於無線站(STA)將進入節能模式的一或多個指示,為複數個STA之每一者相應STA選擇與該相應STA進入節能模式相關聯的持續時間,以及與所選擇的持續時間相關聯地調整用於傳輸上行鏈路資料的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一或多個參數。在一些其他實現中,無線通訊設備輸出關於該設備將進入節能模式的一或多個指示,在複數個第一例子之每一者處輸出或獲得資料,在複數個第二例子之每一者處進入節能模式,以及獲得信標,該信標指示用於傳輸上行鏈路資料的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要使用的一或多個參數。

Description

用於多使用者通道存取的動態參數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2020年4月29日提出申請的標題為「用於多使用者通道存取的動態參數」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3/017,638號和2021年3月17日提出申請的標題為「多使用者通道存取的動態參數」的美國非臨時申請案第17/204,530號的優先權,上述申請案皆已轉讓給本案的受讓人。所有在先申請的揭示內容均被視為本專利申請案的一部分,並且分別整體地經由引用方式併入本專利申請案。
本案大體而言係關於無線網路,並且係關於用於共享無線媒體的多使用者(MU)通道存取機制。
無線區域網路(WLAN)可以由一或多個存取點(AP)組成,該等AP提供由數個客戶端設備使用的共享的無線通訊媒體,客戶端設備亦稱為站(STA)。符合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802.11系列標準的WLAN的基本構建區塊是由AP管理的基本服務集(BSS)。每個BSS由AP通告的基本服務集辨識符(BSSID)辨識。AP定期廣播信標訊框,以使AP的無線範圍內的任何STA能夠建立或維護與WLAN的通訊鏈路。
無線網路可以使用隨機通道存取機制來控制對共享無線媒體的存取。在此種無線網路中,無線設備(包括AP和STA)通常使用具有衝突迴避的載波偵聽多工存取(CSMA/CA)技術相互爭用,以獲得對無線媒體的存取。通常,隨機選擇了最低後移數的無線設備贏得媒體存取爭用操作,並且可以被授予在通常稱為傳輸機會(TXOP)的一段時間內的對無線媒體的存取。通常不允許其他無線設備在該TXOP期間進行傳輸,以避免干擾該TXOP所有者的傳輸。
本案的系統、方法和設備均具有若干創新態樣,該等創新態樣中的任何單獨一個創新態樣皆不能完全地代表本文揭示的期望特性。
本案中描述的標的的一個創新態樣可以在用於無線通訊的方法中實現。該方法可以由無線存取點(AP)的裝置執行。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從與該AP相關聯的複數個無線站(STA)之每一者相應STA接收關於該相應STA將進入節能模式的一或多個指示。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為該複數個STA之每一者相應STA選擇在其中該相應STA傳輸或接收資料的第一例子與在其中該相應STA進入節能模式的第二例子之間的持續時間。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與所選持續時間相關聯地調整用於傳輸上行鏈路(UL)資料的多使用者(MU)通道存取機制的一或多個參數。
在一些實現中,該持續時間是在其中該相應STA傳輸或接收資料的複數個第一例子與在其中該相應STA進入節能模式的相應的複數個第二例子之間的平均持續時間。在一些其他實現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包括在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功率管理(PM)位元,其中該PM位元被設置為1。在一些情況下,該MAC訊框是服務品質(QoS)空訊框(NULL frame)。在一些其他實現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包括在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PM位元,其中該PM位元被設置為0,並且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傳輸緩衝狀態報告(BSR)觸發訊框,該BSR觸發訊框觸發該相應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傳輸緩衝狀態資訊。
在一些情況下,該一或多個參數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個:MU增強型分散式通道存取(EDCA)計時器值、仲裁訊框間間隔數(AIFSN)、最小爭用訊窗(CW)大小、最大CW大小,或到該相應STA的觸發訊框傳輸之間的時間間隔。在一些實現中,動態地調整該一或多個參數包括基於該複數個STA中的至少一些STA的所選持續時間大於一個值來減小MU EDCA計時器值、AIFSN、最小CW大小或上述時間間隔中的至少一個。在一些情況下,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將MU EDCA計時器值設置為一個持續時間,以及基於MU EDCA計時器值的該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時間段,從該複數個STA中的至少一個STA接收未經請求的BSR。
在一些其他實現中,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相應STA的所決定的持續時間來調整向該相應STA的觸發訊框傳輸之間的時間間隔。在一些實現中,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選擇該相應STA將用於傳輸給AP的UL資料排隊的平均頻率,其中動態地調整該一或多個參數是亦基於所決定的平均頻率的。
在一些實現中,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至少部分地基於該一或多個指示來估計該複數個STA之每一者相應STA的節能排程,其中動態地調整該一或多個參數是亦基於該複數個STA的所估計的節能排程的。在一些情況下,該相應STA的所估計的節能排程指示該相應STA在退出節能模式時是否將其UL資料佇列大小傳輸給AP,並且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為該相應STA選擇在其中該相應STA退出節能模式的第一例子與在其中該相應STA向AP傳輸其UL資料佇列大小的第二例子之間的平均持續時間,當所決定的平均持續時間小於一個值時將該相應STA包括在用於UL基本觸發的排程候選集中,以及傳輸基本觸發訊框,該基本觸發訊框觸發該相應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傳輸UL QoS資訊。
在一些情況下,該相應STA的所估計的節能排程指示該相應STA在退出節能模式時是否將其UL資料佇列大小傳輸給AP,並且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為該相應STA選擇在其中該相應STA退出節能模式的第一例子與在其中該相應STA將其UL資料佇列大小傳輸到AP的第二例子之間的平均持續時間,以及當所決定的平均持續時間大於一個值時傳輸BSR觸發訊框,該BSR觸發訊框觸發該相應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傳輸緩衝狀態資訊。在一些其他情況下,該相應STA的所估計的節能排程指示該相應STA已將UL資料排隊的可能性。
在一些實現中,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當所決定的持續時間小於一個值時,傳輸基本觸發訊框,該基本觸發訊框觸發該複數個STA中的一或多個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傳輸UL QoS資訊。在一些其他實現中,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當所決定的持續時間大於一個值時,傳輸緩衝狀態報告(BSR)觸發訊框,該BSR觸發訊框觸發該複數個STA中的一或多個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傳輸緩衝狀態資訊。
本案中描述的標的的另一個創新態樣可以在無線通訊設備中實現。該無線通訊設備可以包括耦合至介面的處理系統。該介面被配置為獲得關於無線站(STA)將進入節能模式的一或多個指示。處理系統被配置為針對複數個STA之每一者相應STA選擇在其中在該相應STA傳輸或接收資料的第一例子與在其中該相應STA進入節能模式的第二例子之間的持續時間。該處理系統亦被配置為與所選持續時間相關聯地調整用於傳輸上行鏈路(UL)資料的多使用者(MU)通道存取機制的一或多個參數。
在一些實現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包括在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功率管理(PM)位元,其中該PM位元被設置為1。在一些情況中,該MAC訊框是服務品質(QoS)空訊框。在一些其他實現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包括在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PM位元,其中該PM位元被設置為0,並且其中該介面亦被配置為輸出緩衝狀態報告(BSR)觸發訊框,該BSR觸發訊框觸發該相應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傳輸緩衝狀態資訊。
在一些其他實現中,該一或多個參數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個:MU增強型分散式通道存取(EDCA)計時器值、仲裁訊框間間隔數(AIFSN)、最小爭用訊窗(CW)大小、最大CW大小,或到該相應STA的觸發訊框傳輸之間的時間間隔。在一些情況中,動態地調整該一或多個參數包括基於該複數個STA中的至少一些STA的所選持續時間大於一個值來減小MU EDCA計時器值、AIFSN、最小CW大小或上述時間間隔中的至少一個。在一些實現中,該處理系統亦被配置為:至少部分地基於該一或多個指示來估計該複數個STA之每一者相應STA的節能排程,其中動態地調整該一或多個參數是亦基於該複數個STA的所估計的節能排程的。
本案中描述的標的的另一個創新態樣可以在用於無線通訊的方法中實現。該方法可以由無線站(STA)的裝置執行。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向無線存取點(AP)傳輸關於該STA將進入節能模式的一或多個指示。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在複數個第一例子中的每一個處傳送資料。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在複數個第二例子中的每一個處進入節能模式。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從AP接收信標,該信標指示用於傳輸上行鏈路(UL)資料的多使用者(MU)通道存取機制的一或多個參數。
在一些實現中,該一或多個參數中的至少一個參數是基於各對第一和第二例子之間的持續時間來配置的,並且該持續時間指示各對第一和第二例子之間的平均持續時間。在一些情況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包括在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功率管理(PM)位元,其中該PM位元被設置為1。在一些實現中,該MAC訊框為服務品質(QoS)空訊框。
在一些其他實現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包括在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PM位元,其中該PM位元被設置為0,並且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接收緩衝狀態報告(BSR)觸發訊框,該BSR觸發訊框觸發該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向AP傳輸緩衝狀態資訊。在一些情況中,該一或多個參數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個:MU增強型分散式通道存取(EDCA)計時器值、仲裁訊框間間隔數(AIFSN)、最小爭用訊窗(CW)大小、最大CW大小,或到該STA的觸發訊框傳輸之間的時間間隔。在一些實現中,MU EDCA計時器值、AIFSN,最小CW大小或上述時間間隔中的至少一個是基於以下中的至少一個來設置的:各對第一和第二例子之間的持續時間大於一個值、STA已將UL資料排隊的可能性,或STA已將用於傳輸到AP的UL資料排隊的平均頻率。
在一些實現中,該一或多個參數中的至少一個參數指示MU EDCA計時器值的持續時間,並且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基於MU EDCA計時器值的該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時間段來向AP傳輸未經請求的BSR,其中該未經請求的BSR指示不受MU EDCA計時器值影響的至少一個存取類別(AC)的緩衝狀態資訊。在一些情況中,MU EDCA計時器值、AIFSN、最小CW大小或上述時間間隔中的至少一個是基於在其中STA退出節能模式的第一例子與在其中STA將其UL資料佇列大小傳輸給AP的第二例子之間的平均持續時間來設置的,並且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當該平均持續時間小於一個值時接收基本觸發訊框,該基本觸發訊框觸發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將UL QoS資訊傳輸給AP,以及當該平均持續時間大於該值時接收緩衝狀態報告(BSR)觸發訊框,該BSR觸發訊框觸發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向AP傳輸緩衝狀態資訊。
在一些其他實現中,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當STA在第一節能模式下操作時,回應於從AP接收到觸發訊框而增加節能計時器,並且當STA在第二節能模式下操作時,沒有從AP接收到觸發訊框。在一些情況中,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當STA在第一節能模式下操作時,回應於從AP接收到觸發訊框而增加節能計時器,並且當STA在第二節能模式下操作時,從AP沒有接收到觸發訊框。
本案中描述的標的的另一個創新態樣可以在無線通訊設備中實現。該無線通訊設備可以包括耦合至介面的處理系統。該介面被配置為輸出關於該無線通訊設備將進入節能模式的一或多個指示。該介面亦被配置為在複數個第一例子中的每一個處輸出或獲得資料。該處理系統亦被配置為在複數個第二例子中的每一個處進入節能模式。該介面亦被配置為獲得信標,該信標指示用於傳輸上行鏈路(UL)資料的多使用者(MU)通道存取機制要使用的一或多個參數。
在一些實現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包括在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功率管理(PM)位元,其中該PM位元被設置為1。在一些情況中,該MAC訊框是服務品質(QoS)空訊框。在一些其他實現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包括在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PM位元,其中該PM位元被設置為0,並且其中該介面亦被配置為獲得緩衝狀態報告(BSR)觸發訊框,該BSR觸發訊框觸發該無線通訊設備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傳輸緩衝狀態資訊。
在附圖和以下描述中闡述了本案中描述的標的的一或多個實現方式的細節。在閱讀說明書、附圖和申請專利範圍後,其他的特徵、態樣和優點將變得明顯。請注意,以下附圖的相對尺寸可能未按比例繪製。
為了描述本案的創新態樣,以下描述針對一些特定的實現方式。然而,一般技術者將容易認識到,本文中的教示可以以多種不同方式來應用。可以在能夠根據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802.11標準、IEEE 802.15標準、由藍芽特別興趣組(SIG)定義的藍芽® 標準,或由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頒佈的長期進化(LTE)、3G、4G或5G(新無線電(NR))標準等等中的一或多個來傳輸和接收射頻(RF)信號的任何設備、系統或網路中實現所描述的實現方式。可以在能夠根據以下技術中的一或多個來傳輸和接收RF信號的任何設備、系統或網路中實現所描述的實現方式:分碼多工存取(CDMA)、分時多工存取(TDMA)、分頻多工存取(FDMA)、正交FDMA(OFDMA)、單載波FDMA(SC-FDMA)、單使用者(SU)多輸入多輸出(MIMO)和多使用者(MU)MIMO。亦可以使用其他無線通訊協定或適合於在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PAN)、無線區域網路(WLAN)、無線廣域網路(WWAN)或物聯網路(IOT)網路中的一或多個中使用的RF信號來實現所描述的實現方式。
當爭用媒體存取時,一些無線通訊設備可以根據通常由AP在一或多個信標中通告的多使用者(MU)增強型分散式通道存取(EDCA)值來使用EDCA機制。在一些情況中,節能STA可以從節能模式中喚醒以監聽信標,並且在接收到信標之後,在一或多個信標間隔中重新進入節能模式。若AP設置相對較高的MU EDCA值,使得用於媒體存取爭用操作的爭用訊窗相對較長,則STA可能在爭用訊窗期滿之前(因此,在STA的後移計數器達到零值之前)進入節能模式。結果,STA可能不能贏得媒體存取爭用操作,並且在爭用訊窗期滿之後亦不醒來以從AP接收觸發訊框,此舉可能會增加網路延遲。具體地,AP可能不會向STA傳輸觸發訊框,直到AP接收到關於STA已經緩衝了UL資料的指示,並且STA可能不會向AP傳輸其緩衝的UL資料,直到從AP接收到觸發訊框,導致AP和STA之間出現鎖死,此舉亦會增加網路延遲。
各種實現方式大體而言係關於在共享無線媒體上的媒體存取爭用操作。一些實現方式更具體地係關於基於與AP相關聯的複數個STA的節能行為來動態地調整用於傳輸上行鏈路(UL)資料的多使用者(MU)通道存取機制的參數。在一些實現中,AP可以從複數個STA之每一者STA接收關於該相應STA將進入節能模式的一或多個指示。AP可以為該多個STA之每一者STA決定該相應STA傳輸或接收資料的時間與該相應STA進入節能模式的時間之間的持續時間。基於所決定的持續時間,AP可以動態地調整MU通道存取機制的一或多個參數,諸如MU EDCA值,以增加STA處於喚醒狀態的時間足夠長以接收觸發訊框、爭用媒體存取、並將UL資料傳輸到AP的可能性。
在一些實現中,AP可以觀察STA的其他行為,並相應地動態地調整MU通道存取機制的一或多個參數。例如,AP可以決定相應STA已經將用於傳輸到AP的UL資料排隊的平均頻率,並且基於所決定的平均頻率來調整參數中的至少一個。作為另一實例,AP可以決定相應STA在退出節能模式時將其UL資料佇列大小傳輸給AP的平均頻率,並且基於所決定的平均頻率來調整參數中的至少一個。
在一些實現中,AP可以決定在相應STA退出節能模式的時間與該相應STA向AP傳輸UL資料佇列大小資訊的時間之間的平均持續時間。在此種實現中,若平均持續時間小於一個值,則AP可以傳輸基本觸發訊框,該基本觸發訊框觸發該相應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向AP傳輸UL服務品質(QoS)資訊,例如,使得AP具有該相應STA的節能排程的指示。若平均持續時間大於一個值,則AP可以傳輸緩衝狀態報告(BSR)觸發訊框,該BSR觸發訊框觸發該相應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向AP傳輸緩衝狀態資訊,例如,使得AP具有在該相應STA中排隊的UL資料量的指示。
本案中描述的標的的特定實現方式可以獲得以下潛在優點中的一或多個。經由基於與AP相關聯的STA的節能行為來動態地調整MU通道存取機制的參數,AP可以在其間STA醒著的例子中傳輸觸發訊框,從而增加STA能夠向AP傳輸UL資料的可能性,進而可以減少網路延遲。此外,經由觸發節能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向AP傳輸UL QoS資訊或緩衝狀態資訊,AP和節能STA可以避免傳輸鎖死,進一步減少網路延遲。如此,本案中描述的標的的實現方式可以用於減少節能STA的網路延遲。
圖1圖示示例性無線通訊網路100的方塊圖。根據一些態樣,無線通訊網路100可以是諸如Wi-Fi網路的無線區域網路(WLAN)的實例(並且將在下文中稱為WLAN 100)。例如,WLAN 100可以是實現IEEE 802.11系列無線通訊協定標準(諸如由IEEE 802.11-2016規範或其修訂版(包括但不限於802.11ah、802.11ad、802.11ay、802.11ax、802.11az、802.11ba和802.11be)定義的標準)中的至少一個標準的網路。WLAN 100可以包括多個無線通訊設備,諸如存取點(AP)102和多個站(STA)104。儘管僅圖示一個AP 102,但是WLAN網路100亦可以包括多個AP 102。
每個STA 104亦可以被稱為行動站(MS)、行動設備、行動手機、無線手機、存取終端(AT)、使用者設備(UE)、用戶站(SS)或用戶單元等。STA 104可以代表各種設備,諸如行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其他手持設備、小筆電、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顯示設備(例如,TV、電腦監視器、導航系統等)、音樂或其他音訊或身歷聲設備、遠端控制設備(「遙控器」)、印表機、廚房或其他家用電器、金鑰卡(例如,用於被動式無鑰匙進入和啟動(PKES)系統)等。
單個AP 102和相關聯的一組STA 104可以稱為基本服務集(BSS),其由相應的AP 102管理。圖1亦圖示AP 102的示例性覆蓋區域108,其可以代表WLAN 100的基本服務區域(BSA)。使用者可以經由服務集辨識符(SSID)辨識BSS,以及其他設備可以經由基本服務集辨識符(BSSID)辨識BSS,該BSSID可以是AP 102的媒體存取控制(MAC)位址。AP 102週期性地廣播包括BSSID的信標訊框(「信標」),以使AP 102的無線範圍內的任何STA 104能夠與AP 102「關聯」或重新關聯,以建立相應的通訊鏈路106(以下亦稱為「Wi-Fi鏈路」),或維持與AP 102的通訊鏈路106。例如,信標可以包括由相應AP 102使用的主通道的辨識以及用於建立或維持與AP 102的時序同步的時序同步功能。AP 102可以經由相應的通訊鏈路106向WLAN中的各種STA 104提供對外部網路的存取。
為了建立與AP 102的通訊鏈路106,STA 104中的每一個被配置為在一或多個頻帶(例如2.4 GHz、5 GHz、6 GHz或60 GHz頻帶)中的頻率通道上執行被動或主動的掃瞄操作(「掃瞄」)。為了執行被動掃瞄,STA 104監聽信標,信標是由各個AP 102以稱為目標信標傳輸時間(TBTT)的週期性時間間隔(以時間單元(TU)計量,其中一個TU可以等於1024微秒(µs))傳輸的。為了執行主動掃瞄,STA 104產生並在要掃瞄的每個通道上順序地傳輸探測請求,並監聽來自AP 102的探測回應。每個STA 104可以被配置為基於經由被動或主動掃瞄獲得的掃瞄資訊來辨識或選擇要與之關聯的AP 102,並執行認證和關聯操作以建立與所選AP 102的通訊鏈路106。AP 102在關聯操作結束時將關聯辨識符(AID)指派給STA 104,AP 102使用該AID追蹤STA 104。
由於無線網路的普遍性增加,STA 104可能有機會選擇該STA範圍內的許多BSS之一,或者在多個AP 102中進行選擇,該多個AP 102一起形成擴展服務集(ESS),其包括多個連接的BSS。與WLAN 100相關聯的擴展網路站可以連接到有線或無線的分配系統,該系統可以允許在此種ESS中連接多個AP 102。如此,STA 104可以被多於一個的AP 102覆蓋,並且可以在不同的時間與不同的AP 102相關聯以進行不同的傳輸。另外,在與AP 102關聯之後,STA 104亦可以被配置為週期性地掃瞄其周圍環境以找到要與之關聯的更合適的AP 102。例如,相對於相關聯的AP 102移動的STA 104可以執行「漫遊」掃瞄,以找到具有更期望的網路特性(諸如更大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RSSI)或更少的訊務負載)的另一個AP 102。
在一些情況下,STA 104可以形成除了STA 104自身之外沒有AP 102或其他設備的網路。此種網路的一個實例是自組織網路(或無線自組織網路)。自組織網路可替代地被稱為網狀網路或同級間(P2P)網路。在一些情況下,可以在更大的無線網路(諸如WLAN 100)內實現自組織網路。在此種實現中,STA 104能夠使用通訊鏈路106經由AP 102彼此通訊,並且STA 104亦可以經由直接無線鏈路110彼此直接通訊。另外,兩個STA 104可以經由直接通訊鏈路110通訊,而不管該兩個STA 104是否與相同的AP 102相關聯並且由相同的AP 102服務。在此種自組織系統中, STA 104中的一或多個可以承擔由AP 102在BSS中執行的角色。此種STA 104可以被稱為群組所有者(GO),並且可以協調自組織網路內的傳輸。直接無線鏈路110的實例包括Wi-Fi直接連接,經由使用Wi-Fi隧道直接鏈路建立(TDLS)鏈路建立的連接,以及其他P2P群組連接。
AP 102和STA 104可以根據IEEE 802.11系列無線通訊協定標準(諸如由IEEE 802.11-2016規範或其修訂版(包括但不限於802.11ah、802.11ad、802.11ay、802.11ax、802.11az、802.11ba和802.11be)定義的標準)工作和通訊(經由各自的通訊鏈路106)。該等標準針對實體(PHY)層和媒體存取控制(MAC)層定義了WLAN無線電和基頻協定。AP 102和STA 104以實體層會聚協定(PLCP)協定資料單元(PPDU)的形式相互之間傳輸和接收無線通訊(以下亦稱為「Wi-Fi通訊」)。WLAN 100中的AP 102和STA 104可以在未授權頻譜上傳輸PPDU,該未授權頻譜可以是包括傳統上由Wi-Fi技術使用的頻帶(諸如2.4 GHz頻帶、5 GHz頻帶、60 GHz頻帶、3.6 GHz頻帶和900 MHz頻帶)的頻譜部分。本文描述的AP 102和STA 104的一些實現亦可以在支援經授權和未授權通訊兩者的其他頻帶(諸如6 GHz頻帶)中進行通訊。AP 102和STA 104亦可以被配置為在諸如共享經授權頻帶的其他頻帶上進行通訊,其中多個服務供應商可以具有在相同或重疊的一或多個頻帶中進行操作的授權。
頻帶中的每一個可以包括多個子頻帶或頻率通道。例如,符合IEEE 802.11n、802.11ac和802.11ax標準修正案的PPDU可以在2.4、5和6 GHz頻帶上傳輸,該等頻帶之每一者被分為多個20 MHz通道。如此,該等PPDU在具有20 MHz最小頻寬的實體通道上傳輸,但是可以經由通道拘束來形成更大的通道。例如,經由將多個20 MHz通道拘束在一起,可以在頻寬為40 MHz、80 MHz、160 MHz或320 MHz的實體通道上傳輸PPDU。
每個PPDU是包括實體前序信號和PLCP服務資料單元(PSDU)形式的有效負荷的複合結構。接收設備可以使用前序信號中提供的資訊對PSDU中的後續資料進行解碼。在經由拘束通道傳輸PPDU的例子下,前序信號欄位可以被複製並在多個分量通道的每一個中傳輸。實體前序信號可包括傳統部分(或「傳統前序信號」)和非傳統部分(或「非傳統前序信號」)。傳統前序信號可以用於封包偵測,自動增益控制和通道估計等。傳統前序信號通常亦可以用於維持與傳統設備的相容性。前序信號的非傳統部分中提供的格式、編碼和資訊均是基於要用於傳輸有效負荷的特定IEEE 802.11協定的。
對共享無線媒體的存取通常由分散式協調功能(DCF)控制。利用DCF,通常沒有集中式主設備來分配共享無線媒體的時間和頻率資源。在諸如AP 102或STA 104的無線通訊設備被允許傳輸資料之前,該無線通訊設備等待特定的時間並爭用對無線媒體的存取。在一些實現中,無線通訊設備可以被配置為經由使用具有衝突迴避(CA)的載波偵聽多工存取(CSMA)(CSMA/CA)技術和時序間隔來實現DCF。在傳輸資料之前,無線通訊設備可以執行閒置通道評估(CCA)並決定適當的無線通道是閒置的。CCA包括實體(PHY級別)載波偵聽和虛擬(MAC級別)載波偵聽。實體載波偵聽(或封包偵測(PD))是經由對有效訊框的接收信號強度進行量測來完成的,將其與一個值進行比較以決定通道是否忙碌。例如,若偵測到的前序信號的接收信號強度高於該值,則認為該媒體忙碌。實體載波偵聽亦包括能量偵測(ED)。能量偵測涉及量測無線通訊設備接收的總能量,而不管接收到的信號是否代表有效訊框。若偵測到的總能量高於一個值,則認為媒體忙碌。虛擬載波偵聽是經由使用網路分配向量(NAV)來完成的,NAV是媒體下一次變為閒置的時間的指示符。每次接收到非定址到該無線通訊設備的有效訊框時,重置NAV。即使在沒有偵測到的符號的情況下,或者即使偵測到的能量低於該值的情況下,NAV有效地用作在無線通訊設備可以爭用存取之前要經過的持續時間。
經由使用時間間隔來實現DCF。該等時間間隔包括時槽時間(或「時槽間隔」)和訊框間間隔(IFS)。時槽時間是時序的基本單位,並且可以基於傳輸-接收周轉時間、通道偵聽時間、傳播延遲和MAC處理時間中的一或多個來決定。針對每個時槽執行通道偵聽的量測。所有傳輸可以在時槽邊界處開始。IFS的示例性種類包括:短IFS(SIFS)、分散式IFS(DIFS)、擴展IFS(EIFS)或仲裁IFS(AIFS)。例如,DIFS可以被定義為SIFS與時槽時間的兩倍之和。時槽時間和IFS的值可以由適當的標準規範來提供,諸如IEEE 802.11系列無線通訊協定標準(諸如由IEEE 802.11-2016規範或其修訂版(包括但不限於802.11ah、802.11ad、802.11ay、802.11ax、802.11az、802.11ba和802.11be)定義的標準)中的一個。
當NAV達到0時,無線通訊設備執行實體載波偵聽。若通道在適當的IFS(例如DIFS)中保持閒置,則無線通訊設備啟動後移計時器,該後移計時器表示該設備在被允許進行傳輸之前偵聽到該媒體處於閒置狀態的持續時間。每次偵聽到在相應的時槽間隔期間媒體是閒置的,則將後移計時器減少一個時槽。若通道保持閒置直到後移計時器期滿,則無線通訊設備成為傳輸機會(TXOP)的持有者(或「所有者」),並可以開始傳輸。TXOP是無線通訊設備在贏得對無線媒體的爭用後可以在通道上傳輸訊框的持續時間。另一態樣,若載波偵聽機制中的一或多個指示通道是忙碌的,則無線通訊設備內的MAC控制器將不允許傳輸。
每次無線通訊設備產生要在新的TXOP中傳輸的新PPDU時,該無線通訊設備隨機地選擇一個新的後移計時器持續時間。可以為後移計時器隨機選擇的可用的數值分佈稱為爭用訊窗(CW)。若在後移計時器到期時無線通訊設備傳輸PPDU,但媒體仍忙碌,則可能存在衝突。另外,若無線通道上的能量過多,導致訊雜比(SNR)變差,則通訊可能會損壞或無法成功接收。在此種情況下,無線通訊設備可能不會在超時間隔內接收到對所傳輸的PDU進行認可的通訊。MAC可以指數地增加CW,例如將其加倍,並在每次嘗試重傳PPDU之前從該CW中隨機選擇一個新的後移計時器持續時間。在每次嘗試重傳之前,無線通訊設備可以等待DIFS的持續時間,並且若媒體保持閒置,則繼續啟動該新的後移計時器。針對四個存取類別(AC)中的每一個有不同的CW和TXOP持續時間:語音(AC_VO)、視訊(AC_VI)、背景(AC_BK)和儘力而為(AC_BE)。此舉使得可以在網路中區分特定訊務類型的優先順序。
AP 102和STA 104可以支援多使用者(MU)通訊;亦即,從一個設備到多個設備之每一者設備的併發傳輸(例如,從AP 102到對應的STA 104的多個同時的下行鏈路(DL)通訊),或者從多個設備到單個設備的併發傳輸(例如,從對應的STA 104到AP 102的多個同時的上行鏈路(UL)傳輸)。為了支援MU傳輸,AP 102和STA 104可以利用多使用者多輸入多輸出(MU-MIMO)和多使用者正交分頻多工存取(MU-OFDMA)技術。
在MU-OFDMA方案中,無線通道的可用頻譜可以劃分為多個資源元素(RU),每個資源元素包括數個不同頻率的次載波(「音調」)。AP 102可以在特定的時間將不同的RU分配或指派給不同的STA 104。RU的大小和分佈可以被稱為RU分配。在一些實現中,可以以2 MHz的間隔來分配RU,如此,最小的RU可以包括由24個資料音調和2個引導頻音調組成的26個音調。因此,在20 MHz的通道中,可以分配多達9個RU(諸如2 MHz,26個音調的RU)(因為一些音調被保留用於其他目的)。類似地,在160 MHz的通道中,可以分配多達74個RU。亦可以分配更大的52音調、106音調、242音調、484音調和996音調的RU。相鄰RU可以由空次載波(諸如DC次載波)分隔開,例如,以減少相鄰RU之間的干擾,以減少接收器DC偏移,並避免傳輸中心頻率洩漏。
對於UL MU傳輸,AP 102可以傳輸觸發訊框,以啟動和同步從多個STA 104到AP 102的UL MU-OFDMA或UL MU-MIMO傳輸。此種觸發訊框從而可以使多個STA 104能夠在時間上併發地向AP 102發送UL訊務。觸發訊框可以經由各個關聯辨識符(AID)定址一或多個STA 104,並且可以向每個AID(因此向每個STA 104)指派可用於向AP 102發送UL訊務的一或多個RU。AP亦可以指定一或多個隨機存取(RA)RU,未排程的STA 104可以爭用該等RA RU。
圖2圖示示例性無線通訊設備200的方塊圖。在一些實現中,無線通訊設備200可以是在諸如參考圖1所描述的STA 104之一的STA中使用的設備的實例。在一些實現中,無線通訊設備200可以是在諸如參考圖1描述的AP 102的AP中使用的設備的實例。無線通訊設備200能夠傳輸(或輸出用於傳輸)以及接收無線通訊(例如,以無線封包的形式)。例如,無線通訊設備可以被配置為以符合IEEE 802.11無線通訊協定標準的實體層彙聚協定(PLCP)協定資料單元(PPDU)和媒體存取控制(MAC)協定資料單元(MPDU)的形式傳輸和接收封包,該IEEE 802.11無線通訊協定標準諸如是由IEEE 802.11-2016規範或其修訂版定義的標準,包括但不限於802.11ah、802.11ad、802.11ay、802.11ax、802.11az、802.11ba和802.11be。
無線通訊設備200可以是或可以包括晶片、晶片上系統(SoC)、晶片組、封裝或包括一或多個數據機202的設備,例如Wi-Fi(符合IEEE 802.11)數據機。在一些實現中,一或多個數據機202(統稱為「數據機202」)另外包括WWAN數據機(例如,相容3GPP 4G LTE或5G的數據機)。在一些實現中,無線通訊設備200亦包括一或多個無線電單元204(統稱為「無線電單元204」)。在一些實現中,無線通訊設備206亦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處理區塊或處理單元206(統稱為「處理器206」),以及一或多個記憶體區塊或單元208(統稱為「記憶體208」)。
數據機202可以包括智慧硬體區塊或設備,諸如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等。數據機202通常被配置為實現實體層。例如,數據機202被配置為調制封包並且將調制的封包輸出到無線電單元204,以在無線媒體上進行傳輸。數據機202類似地被配置為獲得由無線電單元204接收的調制封包,並且對封包進行解調以提供經解調的封包。除了調制器和解調器之外,數據機202亦可包括數位信號處理(DSP)電路系統、自動增益控制(AGC)、編碼器、解碼器、多工器和解多工器。例如,當處於傳輸模式時,將從處理器206獲得的資料提供給編碼器,該編碼器對該資料進行編碼以提供編碼位元。將編碼位元映射到調制群集中的點(使用選擇的MCS)以提供調制符號。可以將調制符號映射到的數個(NSS 個)空間串流或數個(NSTS 個)空時串流。各個空間或空時串流中的調制符號可以被多工,經由快速傅裡葉逆變換(IFFT)區塊進行變換,並且隨後被提供給DSP電路系統以用於傳輸加窗和濾波。可以將數位信號提供給數位類比轉換器(DAC)。可以將所得的類比信號提供給升頻轉換器,並且最終提供給無線電單元204。在涉及波束成形的實現中,在將各個空間串流中的調制符號提供給IFFT區塊之前,將該等調制符號經由導引矩陣進行預編碼。
在接收模式中,將從無線電單元204接收的數位信號提供給DSP電路系統,該DSP電路系統被配置為例如經由偵測信號的存在並估計初始時序和頻率偏移來獲取接收到的信號。DSP電路系統亦被配置為例如使用通道(窄頻)濾波、類比減損調節(例如校正I/Q失衡)以及施加數位增益來最終獲得窄頻信號,來對數位信號進行數位調節。DSP電路系統的輸出可以被送到AGC,AGC被配置為使用從(例如在一或多個接收的訓練欄位中的)數位信號中提取的資訊來決定適當的增益。DSP電路系統的輸出亦與解調器耦合,解調器被配置為從信號中提取調制符號,並例如為每個空間串流中每個次載波的每個位元位置計算對數概度比(LLR)。解調器與解碼器耦合,解碼器可以被配置為處理LLR以提供解碼位元。來自所有空間串流的解碼位元被送到解多工器以進行解多工處理。可以對解多工的位元進行解擾並將其提供給MAC層(處理器206)以進行處理、評估或解釋。
無線電單元204通常包括至少一個射頻(RF)傳輸器(或「傳輸器鏈」)和至少一個RF接收器(或「接收器鏈」),RF傳輸器和接收器可以組合成一或多個收發機。例如,RF傳輸器和接收器可以包括各種DSP電路系統,該DSP電路系統分別包括至少一個功率放大器(PA)和至少一個低雜訊放大器(LNA)。RF傳輸器和接收器進而可以耦合到一或多個天線。例如,在一些實現中,無線通訊設備200可以包括或耦合到多個傳輸天線(每個具有相應的傳輸鏈)和多個接收天線(每個具有相應的接收鏈)。從數據機202輸出的符號被提供給無線電單元204,無線電單元204經由耦合的天線傳輸符號。類似地,經由天線接收的符號由無線電單元204獲得,無線電單元204將該等符號提供給數據機202。
處理器206可以包括智慧硬體區塊或設備,諸如被設計為執行本文所述的功能的處理核、處理區塊、中央處理單元(CPU)、微處理器、微控制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諸如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PGA)的可程式設計邏輯設備(PLD)、個別閘門或電晶體邏輯、個別硬體元件或其任意組合。處理器206處理經由無線電單元204和數據機202接收的資訊,並且處理要經由數據機202和無線電單元204輸出以經由無線媒體進行傳輸的資訊。例如,處理器206可以實現被配置為執行與MPDU、訊框或封包的產生和傳輸有關的各種操作的控制面和MAC層。MAC層被配置為執行或促進訊框的編碼和解碼,空間多工,空時區塊編碼(STBC),波束成形和OFDMA資源分配,以及其他操作或技術。在一些實現中,處理器206通常可以控制數據機202以使數據機執行本文所述的各種操作。
記憶體204可以包括有形儲存媒體,諸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或唯讀記憶體(ROM)或其組合。記憶體204亦可以儲存包含指令的非暫時性處理器或電腦可執行軟體(SW)代碼,該等指令在由處理器206執行時使處理器執行本文所述的各種用於無線通訊的操作,包括MPDU、訊框或封包的產生、傳輸、接收和解釋。例如,本文中揭示的元件的各種功能或本文中揭示的方法、操作、過程或演算法的各種方塊或步驟可實現為一或多個電腦程式的一或多個模組。
圖3A圖示示例性AP 302的方塊圖。例如,AP 302可以是參考圖1所描述的AP 102的示例性實現。AP 302包括無線通訊設備(WCD)310(儘管AP 302本身通常亦可以被稱為本文所使用的無線通訊設備)。例如,無線通訊設備310可以是參考圖2描述的無線通訊設備200的示例性實現。AP 302亦包括與無線通訊設備310耦合以傳輸和接收無線通訊的多個天線320。在一些實現中,AP 302另外包括與無線通訊設備310耦合的應用處理器330,以及與應用處理器330耦合的記憶體340。AP 302亦包括至少一個外部網路介面350,網路介面350使AP 302能夠與核心網路或回載網路進行通訊,以存取包括網際網路的外部網路。例如,外部網路介面350可以包括有線(例如,乙太網路)網路介面和無線網路介面(諸如,WWAN介面)中的一者或兩者。前述元件中的一些可以經由至少一條匯流排直接或間接地與該等元件中的其他元件通訊。AP 302亦包括外殼,該外殼包圍無線通訊設備310、應用處理器330、記憶體340以及天線320和外部網路介面350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些實現中,應用處理器330可以是處理系統的元件。處理系統通常可以代表接收輸入並對輸入進行處理以產生一組輸出(可以將該等輸出傳遞到例如AP 302的其他系統或元件)的系統或一系列機器或元件。例如,AP 302的處理系統可以指的是包括AP 302的各種其他元件或子元件的系統。
AP 302的處理系統可以與AP 302的其他元件介面連接,並且可以處理從其他元件接收的資訊(諸如輸入或信號),向其他元件輸出資訊等。例如,AP 302的晶片或數據機可以包括處理系統,用於輸出資訊的第一介面和用於獲取資訊的第二介面。在一些情況下,第一介面可以代表晶片或數據機的處理系統與傳輸器之間的介面,使得AP 302可以傳輸從晶片或數據機輸出的資訊。在一些情況下,第二介面可以指晶片或數據機的處理系統與接收器之間的介面,使得AP 302可以獲得資訊或信號輸入,並且該資訊可以被傳遞到處理系統。一般技術者將容易認識到,第一介面亦可以獲取資訊或信號輸入,並且第二介面亦可以輸出資訊或信號輸出。
圖3B圖示示例性STA 304的方塊圖。例如,STA 304可以是參考圖1描述的STA 104的示例性實現。STA 304包括無線通訊設備315(儘管STA 304本身通常亦可以被稱為本文所使用的無線通訊設備)。例如,無線通訊設備315可以是參考圖2描述的無線通訊設備200的示例性實現。STA 304亦包括與無線通訊設備315耦合的一或多個天線325,以傳輸和接收無線通訊。STA 304另外包括與無線通訊設備315耦合的應用處理器335和與應用處理器335耦合的記憶體345。在一些實現中,STA 304亦包括使用者介面(UI)355(諸如觸控式螢幕或小鍵盤)和顯示器365,顯示器365可以與UI 355整合在一起以形成觸控式螢幕顯示器。在一些實現中,STA 304可以亦包括一或多個感測器375,諸如一或多個慣性感測器、加速計、溫度感測器、壓力感測器或海拔感測器。前述元件中的一些可以經由至少一條匯流排直接或間接地與該等元件中的其他元件通訊。STA 304亦包括外殼,該外殼包圍無線通訊設備315、應用處理器335、記憶體345以及天線325、UI 355和顯示器365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些實現中,應用處理器335可以是處理系統的元件。處理系統通常可以代表接收輸入並對輸入進行處理以產生一組輸出(可以將該等輸出傳遞到例如STA 304的其他系統或元件)的系統或一系列機器或元件。例如,STA 304的處理系統可以指的是包括STA 304的各種其他元件或子元件的系統。
STA 304的處理系統可以與STA 304的其他元件介面連接,並且可以處理從其他元件接收的資訊(諸如輸入或信號),向其他元件輸出資訊等。例如,STA 304的晶片或數據機可以包括處理系統,用於輸出資訊的第一介面和用於獲取資訊的第二介面。在一些情況下,第一介面可以代表晶片或數據機的處理系統與傳輸器之間的介面,使得STA 304可以傳輸從晶片或數據機輸出的資訊。在一些情況中,第二介面可以指晶片或數據機的處理系統與接收器之間的介面,使得STA 304可以獲得資訊或信號輸入,並且該資訊可以被傳遞到處理系統。一般技術者將容易認識到,第一介面亦可以獲取資訊或信號輸入,並且第二介面亦可以輸出資訊或信號輸出。
如所提及的,無線通訊設備可以彼此爭用對於共享的無線媒體的存取。IEEE 802.11標準定義了分散式協調功能(DCF),在DCF中無線通訊設備使用載波攔截技術來決定在嘗試在無線媒體上傳輸資料之前無線媒體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許多無線通訊設備採用增強型分散式通道存取(EDCA)機制進行媒體存取爭用操作。EDCA機制是先聽後說(LBT)通道存取機制的一個實例,EDCA機制可以經由使用隨機選擇的數值仲裁對無線媒體的存取來防止多個設備同時存取無線媒體,其中該等隨機選擇的數值代表在給定的無線通訊設備可以在無線媒體上傳輸之前無線媒體要保持閒置的時間段。EDCA機制亦提供了用於區分網路中資料訊務流程的優先順序的數個服務品質(QoS)增強,例如經由定義四個存取類別(AC):語音(AC_VO)、視訊(AC_VI)、背景(AC_BK)和儘力而為(AC_BE),來區分網路中資料訊務流的優先順序。
隨著與AP相關聯的無線通訊設備的數量增加,無線媒體上發生衝突的可能性亦增加,此舉可能會降低無線網路的輸送量。在無線網路中提供特定服務品質(QoS)的能力可能取決於無線網路的輸送量。無線網路的UL輸送量或DL輸送量的減少可能會降低AP保證對時間關鍵訊務流程(例如語音和視訊撥叫)的特定QoS級別的能力。此外,無線網路中不支援多工存取通訊方案(例如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FDMA)調制方案)的傳統設備的存在可能比UL輸送量更大程度地降低DL輸送量,因此可能加劇無線網路的UL和DL輸送量之間的不平衡。UL和DL輸送量之間的不平衡可能會限制或約束無線網路可以為給定數量的關聯設備支援的雙向對稱訊務流程(例如語音和視訊撥叫)的數量。
圖4圖示說明通訊傳輸的時序圖400。該等通訊可以關於媒體存取爭用操作。在一些實現中,參考圖4描述的無線通訊設備D1可以作為STA或在STA內操作,STA諸如是分別參考圖1和圖3B描述的STA 104和304中的一個。在一些其他實現中,無線通訊設備D1可以作為AP或在AP內操作,AP諸如是分別參考圖1和圖3A描述的AP 102和302中的一個。
在一些實現中,設備D1和一或多個其他無線設備(為簡單起見未圖示)可以使用EDCA機制來爭用媒體存取,該EDCA機制可以經由使用CSMA/CA和諸如SIFS、DIFS、EIFS和AIFS的時序間隔來實現。例如,設備D1可以從由爭用訊窗(CW)定義的數值範圍中隨機地選擇或產生後移數值,並且可以基於隨機選擇的後移數值將其後移計數器設置為初始值。例如,爭用訊窗的大小可以初始設置為最小值(CWmin ),使得從0和CWmin 之間的數值範圍中隨機選擇後移數值。
設備D1可以偵聽無線媒體,並且每當無線媒體在適當的IFS時段(例如DIFS時段)內連續閒置時,將其後移計數器減少一個時槽。當後移計數器達到零時,設備D1可以成為TXOP的所有者,並在該TXOP的持續時間內在無線媒體上傳輸UL資料。若在無線媒體上存在衝突,則設備D1可以使用指數後移程序,其中對於每個後續的媒體存取爭用操作,將CW大小增加一倍。當爭用訊窗達到最大值(CWmax )時,將爭用訊窗大小保持為CWmax ,直到爭用設備中的一個贏得對共享無線媒體的存取。爭用媒體存取的一或多個其他無線設備遵循類似的程序,並在每次偵聽到無線媒體在適當的IFS時段內處於閒置時,將其後移計數器從在0和CWmin 之間的隨機選擇的後移數值遞減。
參考圖4,在時間t0 ,偵聽時段410開始,在偵聽時段期間,設備D1偵聽或決定無線媒體是閒置還是忙碌。設備D1在偵聽到時間t0 和t1 之間無線媒體是忙碌的,並且可以推遲媒體存取爭用操作。無線媒體在時間t1 變為閒置,並保持閒置直到至少時間t2 。設備D1偵聽到無線媒體在時間t1 和t2 之間的DIFS時段內持續閒置,將其後移計數器減少一個時槽,並在時間t2 進入爭用時段420。
在爭用時段420期間,設備D1可以與一或多個其他無線設備爭用以進行媒體存取。在嘗試在無線媒體上進行傳輸之前,設備D1和一或多個其他無線設備中的每一個皆等待由其各自隨機選擇的後移數值決定的一段時間。隨機選擇的後移數值中的每一個可以是爭用訊窗425內的數個時槽時間ST1 -STN 中的一個,並且可以指示爭用設備中的相應一個爭用設備的後移時段。選擇了最低後移數值的爭用設備具有最短的後移時段,並且「贏得」媒體存取爭用操作。對於圖4的實例,設備D1選擇了最低的後移數值(對應於時槽時間ST1 -STN 中最早的一個),並成為無線媒體上TXOP 430的所有者。設備D1可以在時間t3 和t4 之間的TXOP 430的持續時間內在無線媒體上傳輸UL資料435。
圖5圖示說明通訊傳輸的時序圖500。在一些實現中,參考圖5描述的第一無線通訊設備(「AP」)可以作為AP或在AP內操作,AP諸如是分別參考圖1和圖3A描述的AP 102和302中的一個,以及第二無線通訊設備(「STA」)可以作為STA或在STA內操作,STA諸如是分別參考圖1和圖3B描述的STA 104和304中的一個。在一些實現中,圖5的通訊可以關於具有不同優先順序或被指派給不同訊務辨識符(TID)的資料的取得。每個TID指示資料的優先順序,並且可以映射到四個存取類別之一:語音(AC_VO)、視訊(AC_VI)、「儘力而為」(AC_BE)和背景(AC_BK)。關於圖5,假設針對非排程自動節能遞送(U-APSD)啟用了STA的所有存取類別AC。U-APSD機制允許STA使用觸發訊框從AP取得DL資料,該等觸發訊框在任何時間(諸如,不等待信標訊框)啟動與AP的非排程的服務時段。
在時間t0 處,AP廣播信標訊框,該信標訊框攜帶延遲訊務指示圖(DTIM),該DTIM可以指示DTIM時段的開始。STA在DTIM時段開始時從閒置狀態喚醒,以接收信標訊框並解碼DTIM。若AP聲明了與該STA相對應的DTIM位元,則該STA可以決定AP已經緩衝了要遞送給該STA的DL資料。
在解碼了DTIM並決定AP中存在緩衝的DL資料之後,STA爭用媒體存取,以從AP取得或請求DL資料。在一些實現中,STA可以使用比緩衝的DL資料更低優先順序的觸發訊框來啟動DL資料的遞送,例如,以在AP將MU EDCA計時器設置為相對高的值時增加STA的後移時段的持續時間。具體地,儘管AC_VO和AC_VI資料被緩衝在AP中,但是STA可以使用AC_BE觸發訊框來從AP取得DL資料。AC_BE觸發訊框可以取得相同或更高優先順序的資料,因此可以啟動AC_BE資料、AC_VI資料和AC_VO資料的DL遞送。因此,當爭用媒體存取時,STA可以決定等待與AC_BE資料相關聯的AIFS持續時間,而不是等待與AC_VI和AC_VO資料相關聯的AIFS持續時間。AIFS持續時間可以基於AIFS數(AIFSN)、時槽時間(ST)和短訊框間間隔(SIFS)持續時間。AIFSN可以基於該傳輸資料被指派到的存取類別。通常,AIFS持續時間可以表示為AIFS=AIFSN[AC]*ST+SIFS,其中AIFSN[AC]是該傳輸資料的存取類別(諸如AC_BE)的AIFS數。
在時間t3 ,STA贏得對共享媒體的存取,並向AP傳輸AC_BE觸發訊框,從而啟動非排程的服務時段(諸如從時間t3 -t9 ),在此期間AP可以向STA遞送AC_BE資料、AC_VI資料和AC_VO資料。在一些實現中,AC_BE觸發訊框可以是QoS空訊框(QoS Null frame),QoS空訊框被辨識為或以其他方式與儘力而為存取類別相關聯。AP經由將認可(ACK)訊框發送回STA(諸如在時間t4 處),隨後再發送緩衝的DL資料,來回應AC_BE觸發。
AP向STA發送AC_VO資料訊框(諸如在時間t5 ),並且等待來自STA的認可。可以使用AC_VO資料訊框聲明一個「更多資料」位元(MD[1]),指示AP具有要發送給STA的其他資料。STA經由將ACK訊框發送回AP(諸如在時間t6 )來確認AC_VO資料訊框的接收,從而回應AC_VO資料訊框。AP向STA發送AC_VI資料訊框(諸如在時間t7 ),並再次等待來自STA的認可。可以在AC_VI資料訊框中取消聲明更多資料位元(MD[0]),指示AP沒有其他資料要發送到STA。STA經由將ACK訊框發送給AP來回應AC_VI資料訊框(諸如在時間t8 ),隨後返回到低功率閒置狀態(諸如在時間t9 ),從而結束服務時段。
圖6圖示說明通訊傳輸的時序圖600。該等通訊可以關於MU通道存取。在一些實現中,參考圖6描述的第一無線通訊設備(「AP」)可以作為AP或在AP內操作,AP諸如是分別參考圖1和圖3A描述的AP 102和302中的一個,並且複數個無線通訊設備(例如STA1-STA4)之每一者可以作為STA或在STA中操作,STA諸如是別參考圖1和圖3B描述的STA 104和304中的一個。儘管圖6的實例圖示與AP相關聯的四個STA,但是任何數量的STA可以與AP相關聯。該等STA中的至少一些能夠以節能模式操作。
在時間t0 之前,STA1-STA4(「STA」)中的每一個皆與AP關聯。在時間t0 和時間t1 之間,該等STA之每一者傳輸數個封包,諸如數個UL PPDU,接收數個封包,諸如數個DL PPDU,或傳輸和接收數個封包。同樣在時間t0 和時間t1 之間,該等STA之每一者數次進入節能模式和退出節能模式。在圖6的實例中,AP從每個相應的STA接收關於該相應STA將進入節能模式的一或多個指示。在一些實現中,該等指示中的一或多個是在服務品質(QoS)空封包(QoS NULL packet)中攜帶的功率管理(PM)位元。各個STA可以將PM位元被設置為1以指示其將進入節能模式。
同樣在時間t0 和時間t1 之間,AP可以為每個相應的STA產生行為統計,該等行為統計指示相應STA的節能行為。例如,AP可以為每個相應STA決定第一例子和第二例子之間的持續時間,其中在第一例子處該相應STA傳輸或接收資料,諸如在QoS空封包內傳輸或接收資料,以及在第二例子處該相應STA進入節能模式。對於每個相應的STA,該持續時間可以是固定的,可以是變化的,或兩者皆可以。在一些情況中,該持續時間可以是毫秒(ms)的量級。
在一些實現中,AP可以為每個相應的STA決定複數個第一例子和相應的複數個第二例子的時間之間的平均持續時間,其中在該複數個第一例子處該相應STA傳輸或接收資料,以及在該相應的複數個第二例子處該相應STA進入節能模式。AP可以基於該平均持續時間來估計每個相應STA的節能排程。在一些實現中,不是決定每個相應STA的平均持續時間,而是AP可以為每個相應STA產生參數化的持續時間,並且基於參數化的持續時間來估計每個相應STA的節能排程。
基於所產生的統計資訊,AP可以基於所產生的行為統計來調整用於傳輸上行鏈路(UL)資料的多使用者(MU)通道存取機制的一或多個參數,並傳輸通告該一或多個調整後的參數的信標602。例如,該一或多個參數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個:MU增強型分散式通道存取(EDCA)計時器值、仲裁訊框間間隔數(AIFSN)、最小爭用訊窗(CW)大小(CWmin )或最大CW大小(CWmax )。
在一些實現中,AP可以基於所決定的平均持續時間來決定在傳輸或接收資料之後的特定持續時間(諸如10 ms)內進入節能模式的STA的百分比。若該百分比大於一個值,則AP可以減小MU EDCA計時器值、AIFSN、最小CW大小或最大CW大小中的至少一個。若該百分比小於一個值,則AP可以避免調整該一或多個參數,或者在一些情況下,AP可以增加該等參數中的至少一個。作為非限制性實例,若AP決定在傳輸或接收資料之後的20 ms內大於75%的STA進入節能模式,則AP可以減小MU EDCA計時器值,使得大於75%的STA可以更頻繁地爭用媒體存取,從而減少整體網路延遲。作為另一個非限制性實例,AP可以決定在傳輸或接收資料之後少於10 ms內有少於25%的STA進入節能模式。在此種情況下,基於AP的TBTT排程,AP可以避免減小MU EDCA計時器值。在一些此類情況下,AP可以經由增加MU EDCA計時器值來減少整體網路延遲。
在一些實現中,同樣在時間t0 和時間t1 之間,AP可以決定以下各項中的至少一項:(i)相應STA將用於傳輸到AP的UL資料排隊的平均頻率;(ii)當退出節能模式時,相應STA將其UL資料佇列大小傳輸給AP的平均頻率;或者(iii)在相應STA退出節能模式的時間與相應STA將其UL資料佇列大小傳輸給AP的時間之間的平均持續時間,另外地或者作為替代地,(iv)相應STA傳輸或接收資料的時間與相應STA進入節能模式的時間之間的平均持續時間,如本文所描述,並且AP可以基於(i)、(ii)、(iii)或(iv)中的至少一項來調整一或多個參數。在時間t1 ,AP可以傳輸信標602,信標602通告一或多個調整後的參數。AP和STA可以在此之後或直到AP在後續信標(為簡單起見未圖示)中通告進一步調整的參數之前,根據該等調整的參數進行操作。在圖6的實例中,STA2和STA4在時間t2 進入節能模式。
作為非限制性實例,AP可以決定相應STA的第(iv)項大於一個值並且該相應STA的第(i)項小於一個值。在此種實現中,AP可以重置BSR觸發計時器並且傳輸緩衝狀態報告輪詢(BSRP),該BSRP觸發該相應STA向AP傳輸BSR。在圖6的實例中,AP決定STA1的第(iv)項大於一個值並且STA1的第(i)項小於一個值。因此,AP向STA1傳輸BSRP(諸如在時間t6 的BSRP 610),其觸發STA1向AP傳輸BSR(諸如在時間t7 的BSR 612)。
作為另一個非限制性實例,AP可以決定相應STA的第(iv)項大於一個值並且該相應STA的第(i)項大於一個值。在此種實現中,當AP從該相應STA接收到PM位元被設置為0的QoS空封包時,AP可以傳輸緩衝狀態報告(BSR)觸發訊框,其觸發該相應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傳輸緩衝狀態資訊。在圖6的實例中,AP決定STA2的第(iv)項大於一個值並且STA2的第(i)項大於一個值。因此,當STA2退出節能模式並向AP傳輸具有PM位元被設置為0的QoS空封包(諸如在時間t1 1 的QoS空封包622)時,AP傳輸BSR觸發訊框(諸如在時間t1 2 的BSR觸發訊框620),其觸發STA2傳輸緩衝狀態資訊(諸如在時間t1 3 的緩衝資訊624)。
作為另一個非限制性實例,AP可以決定相應STA的第(iv)項小於一個值並且該相應STA的第(i)項大於一個值。在此種實現中,AP因此可以將該相應STA包括在用於UL基本觸發的排程候選集中,並且傳輸基本觸發訊框,該基本觸發訊框觸發該相應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傳輸UL QoS資訊。在圖6的實例中,AP決定STA4的第(iv)項小於一個值並且STA4的第(i)項大於一個值。因此,當STA4退出節能模式並向AP傳輸具有PM位元被設置為0的QoS空封包(例如在時間t8 的QoS空封包642)時,AP傳輸基本觸發訊框(諸如在時間t9 的基本觸發訊框640),其觸發STA4傳輸UL QoS資訊(諸如在時間t1 0 的UL QoS資訊644)。
在一些實現中,相應STA在回應於MU EDCA計時器值的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時間段而在從節能模式醒來之後,可以向AP傳輸未經請求的BSR。在圖6的實例中,STA3基於修改後的MU EDCA計時器超過一個值,向AP傳輸未經請求的BSR(諸如在時間t3 的BSR 632)。在一些實現中,BSR 632是QoS空封包,其中包括STA2的多達兩個積壓的訊務辨識符(TID)的緩衝狀態。亦即,BSR 632可以指示STA2的針對不受MU EDCA計時器值影響的至少一個存取類別(AC)(諸如AC_VI、AC_VO或兩者)的緩衝狀態資訊。此後,AP傳輸觸發訊框(諸如在時間t4 的觸發訊框630)以觸發STA2在一或多個UL PPDU(諸如在時間t5 的UL PPDU 634)中傳輸其積壓的TID給AP。UL PPDU可以包括例如STA3的積壓的AC_VI UL資料、AC_VO UL資料或兩者。在一些實現中,若AC_VI UL資料和AC_VO UL資料中的一或多個不足以填滿一或多個UL PPDU的全部,則STA3可以插入受MU EDCA計時器值影響的至少一個其他AC的資料,諸如AC_BE、AC_BK或兩者。以此方式,STA3可以避免在一或多個UL PPDU中插入浪費的填充。
在未圖示的一些實現中,相應STA可以在多個不同的節能模式中的一個下操作,該多個不同的節能模式諸如是第一節能模式或第二節能模式。在此種實現中,當STA在第一節能模式下操作時,該相應STA可以回應於從AP接收到觸發訊框來增加節能計時器。另外地或可替代地,當相應STA在第二節能模式下操作時,AP可以避免向該相應STA傳輸一或多個觸發訊框。
圖7圖示說明用於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700的流程圖。操作700可以由諸如參考圖2描述的無線通訊設備200的無線通訊設備執行。在一些實現中,操作700可以由作為AP或在AP內操作的無線通訊設備來執行,AP諸如是分別參考圖1和圖3B描述的AP 102和302中的一個。
在方塊702中,無線通訊設備從與AP相關聯的複數個無線站(STA)之每一者相應STA接收關於該相應STA將進入節能模式的一或多個指示。
在方塊704中,無線通訊設備為複數個STA之每一者相應STA選擇在第一例子與第二例子之間的持續時間,其中在第一例子中該相應STA傳輸或接收資料,在第二例子中該相應STA進入節能模式。
在方塊706中,無線通訊設備與所選擇的持續時間相關聯地調整用於傳輸上行鏈路(UL)資料的多使用者(MU)通道存取機制的一或多個參數。
在一些實現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是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功率管理(PM)位元,並且該PM位元被設置為1。在一些情況中,該MAC訊框是服務品質(QoS)空訊框。在一些其他情況中,所決定的持續時間是複數個第一例子與相應的複數個第二例子之間的平均持續時間,其中在該複數個第一例子處該相應STA傳輸或接收資料,在該複數個第二例子處該相應STA進入節能模式。在一些實現中,該一或多個參數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個:MU增強型分散式通道存取(EDCA)計時器值、仲裁訊框間間隔數(AIFSN)、最小爭用訊窗(CW)大小、最大CW大小,或到該相應STA的觸發訊框傳輸之間的時間間隔。
圖8A圖示說明用於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800的流程圖。操作800可以由諸如參考圖2描述的無線通訊設備200的無線通訊設備執行。在一些實現中,操作800可以由作為AP或在AP內操作的無線通訊設備執行,AP諸如是分別參考圖1和圖3B描述的AP 102和302中的一個。例如,可以在操作700的方塊702中接收到一或多個指示之後執行操作800。
在方塊802中,無線通訊設備傳輸緩衝狀態報告(BSR)觸發訊框,該BSR觸發訊框觸發該相應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傳輸緩衝狀態資訊。在一些實現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是在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PM位元。在一些情況下,該PM位元被設置為0。
圖8B圖示說明用於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810的流程圖。可以由諸如參考圖2描述的無線通訊設備200的無線通訊設備來執行操作810。在一些實現中,可以由作為AP或在AP內操作的無線通訊設備執行操作810,AP諸如是分別參考圖1和圖3B描述的AP 102和302中的一個。例如,操作810可以是在操作700的方塊706中調整一或多個參數的一種實現方式。
在方塊812中,無線通訊設備基於該複數個STA中的至少一些STA的所決定的持續時間大於一個值來減小MU EDCA計時器值、AIFSN、最小CW大小或上述時間間隔中的至少一個。
圖8C圖示說明用於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820的流程圖。操作820可以由諸如參考圖2描述的無線通訊設備200的無線通訊設備執行。在一些實現中,操作820可以由作為AP或在AP內操作的無線通訊設備執行,AP諸如是分別參考圖1和圖3B描述的AP 102和302中的一個。例如,可以在操作700的方塊706中調整一或多個參數期間或之後執行操作820。
在方塊822中,無線通訊設備將MU EDCA計時器值設置為一個持續時間。
在方塊824中,基於MU EDCA計時器值的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時間段,無線通訊設備從該複數個STA中的至少一個STA接收未經請求的BSR。
圖8D圖示說明用於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830的流程圖。操作830可以由諸如參考圖2描述的無線通訊設備200的無線通訊設備執行。在一些實現中,操作830可以由作為AP或在AP內操作的無線通訊設備來執行,AP諸如是分別參考圖1和圖3B描述的AP 102和302中的一個。例如,操作830可以是在操作700的方塊706中調整一或多個參數的一種實現方式。
在方塊832中,無線通訊設備至少部分地基於相應STA的所決定的持續時間來調整向該相應STA的觸發訊框傳輸之間的時間間隔。
圖8E圖示說明用於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840的流程圖。操作840可以由諸如參考圖2描述的無線通訊設備200的無線通訊設備執行。在一些實現中,操作840可以由作為AP或在AP內操作的無線通訊設備來執行,AP諸如是分別參考圖1和圖3B描述的AP 102和302中的一個。例如,可以在操作700的方塊704中選擇持續時間之後執行操作840。
在方塊842中,無線通訊設備選擇相應STA將用於向AP傳輸的UL資料排隊的平均頻率,其中動態地調整該一或多個參數是亦基於所決定的平均頻率的。
圖8F圖示說明用於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850的流程圖。操作850可以由諸如參考圖2描述的無線通訊設備200的無線通訊設備來執行。在一些實現中,操作850可以由作為AP或在AP內操作的無線通訊設備來執行,AP諸如是分別參考圖1和圖3B描述的AP 102和302中的一個。例如,操作850可以是在操作700的方塊706中調整一或多個參數的一種實現方式。
在方塊852中,無線通訊設備至少部分地基於該一或多個指示來估計該複數個STA之每一者相應STA的節能排程,其中動態地調整一或多個參數是亦基於該複數個STA的所估計的節能排程的。在一些情況下,相應STA的所估計的節能排程指示該相應STA已將UL資料排隊的可能性。
圖8G圖示說明用於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860的流程圖。可以由諸如參考圖2描述的無線通訊設備200的無線通訊設備來執行操作860。在一些實現中,可以由作為AP或在AP內操作的無線通訊設備來執行操作860,AP諸如是分別參考圖1和圖3B描述的AP 102和302中的一個。例如,可以在操作850的方塊852中估計節能排程之後執行操作860。在一些實現中,相應STA的所估計的節能排程可以指示該相應STA在退出節能模式時是否向AP傳輸其UL資料佇列大小。
在方塊862中,無線通訊設備為相應STA選擇第一例子與第二例子之間的平均持續時間,其中在第一例子處該相應STA退出節能模式,在第二例子處該相應STA向AP傳輸其UL資料佇列大小。
在方塊864中,當所決定的平均持續時間小於一個值時,無線通訊設備將該相應STA包括在用於UL基本觸發的排程候選集中。
在方塊866中,無線通訊設備傳輸基本觸發訊框,該基本觸發訊框觸發該相應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傳輸UL QoS資訊。
圖8H圖示說明用於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870的流程圖。操作870可以由諸如參考圖2描述的無線通訊設備200的無線通訊設備執行。在一些實現中,操作870可以由作為AP或在AP內操作的無線通訊設備執行,AP諸如是分別參考圖1和圖3B描述的AP 102和302中的一個。例如,可以在操作850的方塊852中估計節能排程之後執行操作870。在一些實現中,相應STA的所估計的節能排程可以指示該相應STA在退出節能模式時是否向AP傳輸其UL資料佇列大小。
在方塊872中,無線通訊設備為相應STA選擇在其中該相應STA退出節能模式的第一例子與在其中該相應STA傳輸其UL資料佇列大小給AP的第二例子之間的平均持續時間。
在方塊874中,當所決定的平均持續時間大於一個值時,無線通訊設備傳輸BSR觸發訊框,該BSR觸發訊框觸發該相應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傳輸緩衝狀態資訊。
圖8I圖示說明用於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880的流程圖。操作880可以由諸如參考圖2描述的無線通訊設備200的無線通訊設備執行。在一些實現中,操作880可以由作為AP或在AP內操作的無線通訊設備執行,AP諸如是分別參考圖1和圖3B描述的AP 102和302中的一個。例如,可以在操作700的方塊706中調整一或多個參數之後執行操作880。
在方塊882中,當所決定的持續時間小於一個值時,無線通訊設備傳輸基本觸發訊框,該基本觸發訊框觸發複數個STA中的一或多個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傳輸UL QoS資訊。
圖8J圖示說明用於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890的流程圖。操作890可以由諸如參考圖2描述的無線通訊設備200的無線通訊設備執行。在一些實現中,操作890可以由作為AP或在AP內操作的無線通訊設備執行,AP諸如是分別參考圖1和圖3B描述的AP 102和302中的一個。例如,可以在操作700的方塊706中調整一或多個參數之後執行操作890。
在方塊892中,當所決定的持續時間大於一個值時,無線通訊設備傳輸BSRP觸發訊框,該BSRP觸發訊框觸發複數個STA中的一或多個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傳輸緩衝狀態資訊。
圖9圖示說明用於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900的流程圖。操作900可以由諸如參考圖2描述的無線通訊設備200的無線通訊設備執行。在一些實現中,操作900可以由作為STA或在STA內操作的無線通訊設備執行,STA諸如是分別參考圖1和圖3B描述的STA 104和304中的一個。
在方塊902中,無線通訊設備向無線存取點(AP)傳輸關於該STA將進入節能模式的一或多個指示。
在方塊904中,無線通訊設備在複數個第一例子中的每一個處傳送資料。
在方塊906中,無線通訊設備在複數個第二例子中的每一個處進入節能模式。
在方塊908中,無線通訊設備從AP接收信標,該信標指示用於傳輸上行鏈路(UL)資料的多使用者(MU)通道存取機制的一或多個參數。
在一些實現中,持續時間指示各對第一例子和第二例子之間的平均持續時間。在一些情況下,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是在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功率管理(PM)位元,並且該PM位元被設置為1。在一些其他情況下,該MAC訊框是服務品質(QoS)空訊框。在一些實現中,該一或多個參數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個:MU增強型分散式通道存取(EDCA)計時器值、仲裁訊框間間隔數(AIFSN)、最小爭用訊窗(CW)大小、最大CW大小,或到該STA的觸發訊框傳輸之間的時間間隔。在一些情況下,基於各對第一例子和第二例子之間的持續時間大於一個值、STA已將UL資料排隊的可能性,或STA將用於向AP傳輸的UL資料排隊的平均頻率中的至少一個,來設置MU EDCA計時器值、AIFSN、最小CW大小,或上述時間間隔中的至少一個。
圖10A圖示說明用於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1000的流程圖。可以由諸如參考圖2描述的無線通訊設備200的無線通訊設備來執行操作1000。在一些實現中,可以由作為STA或在STA內操作的無線通訊設備執行操作1000,STA諸如是分別參考圖1和圖3B描述的STA 104和304中的一個。例如,可以在操作900的方塊906中進入節能模式後執行操作1000。在一些實現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是在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PM位元,並且該PM位元被設置為0。
在方塊1002中,無線通訊設備接收緩衝狀態報告(BSR)觸發訊框,該BSR觸發訊框觸發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向AP傳輸緩衝狀態資訊。
圖10B圖示說明用於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1010的流程圖。操作1010可以由諸如參考圖2描述的無線通訊設備200的無線通訊設備執行。在一些實現中,操作1010可以由作為STA或在STA內操作的無線通訊設備執行,STA諸如是分別參考圖1和圖3B描述的STA 104和304中的一個。例如,可以在操作900的方塊908中接收到信標之後執行操作1010。在一些實現中,該一或多個參數中的至少一個參數指示MU EDCA計時器值的持續時間。
在方塊1012中,無線通訊設備基於MU EDCA計時器值的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時間段而向AP傳輸未經請求的BSR,其中未經請求的BSR指示不受MU EDCA計時器值影響的至少一個存取類別(AC)的緩衝狀態資訊。
圖10C圖示說明用於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1020的流程圖。操作1020可以由諸如參考圖2描述的無線通訊設備200的無線通訊設備執行。在一些實現中,操作1020可以由作為STA或在STA內操作的無線通訊設備執行,STA諸如是分別參考圖1和圖3B描述的STA 104和304中的一個。例如,可以在操作900的方塊906中進入節能模式之後執行操作1020。在一些實現中,MU EDCA計時器值、AIFSN、最小CW大小或上述時間間隔中的至少一個是基於在其中STA退出節能模式的第一例子和在其中STA將向AP傳輸其UL資料佇列大小的第二例子之間的平均持續時間來設置的。
在方塊1022中,當平均持續時間小於一個值時,無線通訊設備接收基本觸發訊框,該基本觸發訊框觸發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向AP傳輸UL QoS資訊。
在方塊1024中,當平均持續時間大於該值時,無線通訊設備接收BSRP觸發訊框,該BSRP觸發訊框觸發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向AP傳輸緩衝狀態資訊。
圖10D圖示說明用於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1030的流程圖。可以由諸如參考圖2描述的無線通訊設備200的無線通訊設備來執行操作1030。在一些實現中,可以由作為STA或在STA內操作的無線通訊設備執行操作1030,STA諸如是分別參考圖1和圖3B描述的STA 104和304中的一個。例如,可以在操作900的方塊906中進入節能模式之後執行操作1030。
在方塊1032中,當STA在第一節能模式下操作時,無線通訊設備回應於從AP接收到觸發訊框而增加節能計時器,以及當STA在第二節能模式下操作時,無線通訊設備沒有從AP接收到觸發訊框。
在以下編號的條款中描述了實現實例: 1.一種無線存取點(AP)的裝置進行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從與該AP相關聯的複數個無線站(STA)之每一者相應STA接收關於該相應STA將進入節能模式的一或多個指示; 為該複數個STA之每一者相應STA選擇在其中該相應STA傳輸或接收資料的第一例子與在其中該相應STA進入節能模式的第二例子之間的持續時間;及 與所選擇的持續時間相關聯地調整用於傳輸上行鏈路(UL)資料的多使用者(MU)通道存取機制的一或多個參數。 2.根據條款1之方法,其中該持續時間是在其中該相應STA傳輸或接收資料的複數個第一例子與在其中該相應STA進入節能模式的對應的複數個第二例子之間的平均持續時間。 3.根據條款1-2中任何一項或多項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包括在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功率管理(PM)位元,其中該PM位元被設置為1。 4.根據條款3之方法,其中該MAC訊框是服務品質(QoS)空訊框。 5.根據條款1-2中任何一項或多項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包括在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PM位元,其中該PM位元被設置為0,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傳輸緩衝狀態報告(BSR)觸發訊框,該BSR觸發訊框觸發該相應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傳輸緩衝狀態資訊。 6.根據條款1-5中的任何一項或多項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參數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個:MU增強型分散式通道存取(EDCA)計時器值、仲裁訊框間間隔數(AIFSN)、最小爭用訊窗(CW)大小、最大CW大小,或到該相應STA的觸發訊框傳輸之間的時間間隔。 7.根據條款1-6中任何一項或多項之方法,其中動態調整該一或多個參數包括: 基於該複數個STA中的至少一些STA的所選擇的持續時間大於一個值,來減小MU EDCA計時器值、AIFSN、最小CW大小或該時間間隔中的至少一個。 8.根據條款7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將MU EDCA計時器值設置為一個持續時間;及基於該MU EDCA計時器值的該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時間段,從該複數個STA中的至少一個STA接收未經請求的BSR。 9.根據條款1-8中任何一項或多項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相應STA的所決定的持續時間來調整到該相應STA的觸發訊框傳輸之間的時間間隔。 10.根據條款1-9中任何一項或多項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選擇該相應STA已將用於傳輸給AP的UL資料排隊的平均頻率,其中動態地調整該一或多個參數是亦基於所決定的平均頻率的。 11.根據條款第1-10中任何一項或多項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至少部分地基於該一或多個指示來估計該複數個STA之每一者相應STA的節能排程,其中動態地調整該一或多個參數是亦基於該複數個STA的所估計的節能排程的。 12.根據條款11之方法,其中該相應STA的所估計的節能排程指示該相應STA當退出節能模式時是否將其UL資料佇列大小傳輸給該AP,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為該相應STA選擇在其中該相應STA退出節能模式的第一例子與在其中該相應STA向該AP傳輸其UL資料佇列大小的第二例子之間的平均持續時間; 當所決定的平均持續時間小於一個值時,將該相應STA包括在用於UL基本觸發的排程候選集中;及 傳輸基本觸發訊框,該基本觸發訊框觸發該相應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傳輸UL QoS資訊。 13.根據條款11之方法,其中該相應STA的所估計的節能排程指示該相應STA在退出節能模式時是否將其UL資料佇列大小傳輸給該AP,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為該相應STA選擇在其中該相應STA退出節能模式的第一例子與在其中該相應STA向該AP傳輸其UL資料佇列大小的第二例子之間的平均持續時間;及 當所決定的平均持續時間大於一個值時,傳輸BSR觸發訊框,該BSR觸發訊框觸發該相應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傳輸緩衝狀態資訊。 14.根據條款11之方法,其中該相應STA的所估計的節能排程指示該相應STA已將UL資料排隊的可能性。 15.根據條款1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當所決定的持續時間小於一個值時,傳輸基本觸發訊框,該基本觸發訊框觸發該複數個STA中的一或多個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傳輸UL QoS資訊。 16.根據條款1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當所決定的持續時間大於一個值時,傳輸緩衝狀態報告(BSR)觸發訊框,該BSR觸發訊框觸發該複數個STA中的一或多個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傳輸緩衝狀態資訊。 17.一種無線通訊設備,包括用於執行條款1-16中的任何一項或多項之操作的構件。 18.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記憶體,其包括指令,當該等指令由無線通訊設備的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該無線通訊設備執行條款1-16中的任何一項或多項之操作。 19.一種無線通訊設備,包括: 介面,其被配置為: 獲得關於無線站(STA)將進入節能模式的一或多個指示;及 處理系統,其被配置為: 為複數個STA之每一者相應STA選擇在其中該相應STA傳輸或接收資料的第一例子與在其中該相應STA進入節能模式的第二例子之間的持續時間;及 與所選擇的持續時間相關聯地調整用於傳輸上行鏈路(UL)資料的多使用者(MU)通道存取機制的一或多個參數。 20.根據條款19之無線通訊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包括在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功率管理(PM)位元,其中該PM位元被設置為1。 21.根據條款20之無線通訊設備,其中該MAC訊框是服務品質(QoS)空訊框。 22.根據條款19之無線通訊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包括在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PM位元,其中該PM位元被設置為0,並且其中該介面亦被配置為: 輸出緩衝狀態報告(BSR)觸發訊框,該BSR觸發訊框觸發該相應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傳輸緩衝狀態資訊。 23.根據條款19-22中任何一項或多項之無線通訊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參數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個:MU增強型分散式通道存取(EDCA)計時器值、仲裁訊框間間隔數(AIFSN)、最小爭用訊窗(CW)大小、最大CW大小或到該相應STA的觸發訊框傳輸之間的時間間隔。 24.根據條款19-23中任何一項或多項之無線通訊設備,其中動態調整該一或多個參數包括: 基於該複數個STA中的至少一些STA的所選擇的持續時間大於一個值,來減小MU EDCA計時器值、AIFSN、最小CW大小或該時間間隔中的至少一個。 25.根據條款19-24中任何一項或多項之無線通訊設備,其中該處理系統亦被配置為: 至少部分地基於該一或多個指示來估計該複數個STA之每一者相應STA的節能排程,其中動態地調整該一或多個參數是亦基於該複數個STA的所估計的節能排程的。 26.一種由無線站(STA)的裝置執行的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向無線存取點(AP)傳輸關於該STA將進入節能模式的一或多個指示; 在複數個第一例子之每一者處傳送資料; 在複數個第二例子之每一者處進入節能模式;及 從該AP接收信標,該信標指示用於傳輸上行鏈路(UL)資料的多使用者(MU)通道存取機制的一或多個參數。 27.根據條款26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參數中的至少一個參數是基於各對該第一和第二例子之間的持續時間來配置的,並且其中該持續時間指示各對該第一和第二例子之間的平均持續時間。 28.根據條款26-27中任何一項或多項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包括在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功率管理(PM)位元,其中該PM位元被設置為1。 29.根據條款28之方法,其中該MAC訊框是服務品質(QoS)空訊框。 30.根據條款26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包括在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PM位元,其中該PM位元被設置為0,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接收緩衝狀態報告(BSR)觸發訊框,該BSR觸發訊框觸發該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向該AP傳輸緩衝狀態資訊。 31.根據條款26-30中任何一項或多項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參數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個:MU增強型分散式通道存取(EDCA)計時器值、仲裁訊框間間隔數(AIFSN)、最小爭用訊窗(CW)大小、最大CW大小,或向該STA的觸發訊框傳輸之間的時間間隔。 32.根據條款31之方法,其中MU EDCA計時器值、AIFSN、最小CW大小或該時間間隔中的至少一個是基於以下中的至少一個來設置:各對該第一和第二例子之間的持續時間大於一個值、該STA已將UL資料排隊的可能性,或者該STA已將用於向AP傳輸的UL資料排隊的平均頻率。 33.根據條款31-32中任何一項或多項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參數中的至少一個參數指示MU EDCA計時器值的持續時間,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基於該MU EDCA計時器值的該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時間段,向該AP傳輸未經請求的BSR,其中該未經請求的BSR指示不受該MU EDCA計時器值影響的至少一個存取類別(AC)的緩衝狀態資訊。 34.根據條款31-32中任何一項或多項之方法,其中該MU EDCA計時器值、該AIFSN、該最小CW大小或該時間間隔中的至少一個是根據在其中該STA退出節能模式的第一例子與在其中該STA向該AP傳輸其UL資料佇列大小的第二例子之間的平均持續時間來設置的,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當該平均持續時間小於一個值時,接收基本觸發訊框,該基本觸發訊框觸發該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向該AP傳輸UL QoS資訊;及 當該平均持續時間大於該值時,接收緩衝狀態報告(BSR)觸發訊框,該BSR觸發訊框觸發該STA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向該AP傳輸緩衝狀態資訊。 35.根據條款26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當該STA在第一節能模式下操作時,回應於從該AP接收觸發訊框而增加節能計時器,以及當該STA在第二節能模式下操作時,從該AP沒有接收觸發訊框。 36.根據條款26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當該STA在第一節能模式下操作時,回應於從該AP接收觸發訊框而增加節能計時器,以及當該STA在第二節能模式下操作時,從該AP沒有接收觸發訊框。 37.一種無線通訊設備,包括用於執行根據條款26-36中任何一項或多項之操作的構件。 38.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記憶體,其包括指令,當該等指令由無線通訊設備的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該無線通訊設備執行根據條款26-36中任何一項或多項之操作。 39.一種無線通訊設備,包括: 介面,其被配置為: 輸出關於該無線通訊設備將進入節能模式的一或多個指示;及 在複數個第一例子之每一者處輸出或獲得資料; 處理系統,其被配置為: 在複數個第二例子之每一者處進入節能模式;及 該介面亦被配置為: 從該AP獲得信標,該信標指示用於傳輸上行鏈路(UL)資料的多使用者(MU)通道存取機制要使用的一或多個參數。 40.根據條款39之無線通訊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包括在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功率管理(PM)位元,其中該PM位元被設置為1。 41.根據條款40之無線通訊設備,其中該MAC訊框是服務品質(QoS)空訊框。 42.根據條款39之無線通訊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包括在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PM位元,其中該PM位元被設置為0,並且其中該介面亦被配置為: 獲得緩衝狀態報告(BSR)觸發訊框,該BSR觸發訊框觸發該無線通訊設備在退出節能模式之後向該AP傳輸緩衝狀態資訊。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涉及專案列表中的「至少一個」或「一或多個」的短語指彼等專案的任何組合,包括單個專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個」意欲涵蓋以下可能性:僅a,僅b,僅c,a和b的組合,a和c的組合,b和c的組合,以及a和b和c的組合。
結合本文所揭示的實現方式描述的各種說明性元件、邏輯、邏輯區塊、模組、電路、操作和演算法過程可以被實現為包括本說明書中揭示的結構及其等同結構的電子硬體、韌體、軟體,或硬體、韌體或軟體的組合。硬體、韌體和軟體的互換性已在功能態樣進行了一般性的描述,並在本文所描述的各種說明性元件、方塊、模組、電路和過程中進行了說明。此種功能是以硬體、韌體還是軟體來實現,取決於特定的應用和施加在整體系統上的設計約束。
對於一般技術者而言,對本案中所描述的實現方式的各種修改是顯然的,並且在不脫離本案內容的精神或範疇的情況下,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應用於其他實現方式。因此,申請專利範圍無意限於本文中所展示的實現方式,而是應被賦予與本文中所揭示的揭示內容、原理及新穎特徵一致的最廣範疇。
另外,本說明書中在各個實現方式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種特徵亦可以在單個實現方式中組合地實施。反過來,在單個實現方式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種特徵亦可以分別在多個實現方式中或以任何合適的子組合來實施。如此,儘管可以將特徵描述為以特定的組合操作,並且甚至最初是如此主張的,但是在一些情況下,所主張保護的組合中的一或多個特徵可以從該組合中去除,並且可以將所主張保護的組合用於子組合或子組合的變體。
類似地,儘管在附圖中以特定順序圖示了操作,但是此舉不應被理解為要求以所示的特定順序或以連續的順序執行此種操作,或者要求執行所有圖示的操作以實現期望的結果。此外,附圖可以以流程圖或流程圖的形式示意性地圖示一或多個示例性過程。然而,未圖示的其他操作可以結合在示意性圖示的示例性過程中。例如,可以在任何所示操作之前、之後、同時或之間執行一或多個附加操作。在某些情況下,多工處理和並行處理可能是有利的。此外,本文描述的實現方式中的各種系統元件的分離不應被理解為在所有實現方式中皆需要此種分離,並且應當理解,所描述的程式元件和系統通常可以被整合在單個軟體產品中或打包成多個軟體產品。
100:無線通訊網路 102:AP 104:STA 106:通訊鏈路 108:覆蓋區域 110:直接無線鏈路 200:無線通訊設備 202:數據機 204:無線電單元 206:處理器 208:記憶體 302:AP 304:STA 310:無線通訊設備(WCD) 315:無線通訊設備 320:天線 325:天線 330:應用處理器 335:應用處理器 340:記憶體 345:記憶體 350:外部網路介面 355:使用者介面(UI) 365:顯示器 375:感測器 400:時序圖 410:偵聽時段 420:爭用時段 425:爭用訊窗 430:TXOP 435:UL資料 500:時序圖 600:時序圖 602:信標 610:BSRP 612:BSR 620:BSR觸發訊框 622:QoS空封包 624:緩衝資訊 630:觸發訊框 632:BSR 634:UL PPDU 640:基本觸發訊框 642:QoS空封包 644:UL QoS資訊 700:操作 702:方塊 704:方塊 706:方塊 800:操作 802:方塊 810:操作 812:方塊 820:操作 822:方塊 824:方塊 830:操作 832:方塊 840:操作 842:方塊 850:操作 852:方塊 860:操作 862:方塊 864:方塊 866:方塊 870:操作 872:方塊 874:方塊 880:操作 882:方塊 890:操作 892:方塊 900:操作 902:方塊 904:方塊 906:方塊 908:方塊 1000:操作 1002:方塊 1010:操作 1012:方塊 1020:操作 1022:方塊 1024:方塊 1030:操作 1032:方塊
圖1圖示示例性無線通訊網路的示意圖。
圖2圖示示例性無線通訊設備的方塊圖。
圖3A圖示示例性存取點(AP)的方塊圖。
圖3B圖示示例性站(STA)的方塊圖。
圖4圖示說明通訊傳輸的時序圖。
圖5圖示說明通訊傳輸的時序圖。
圖6圖示說明通訊傳輸的時序圖。
圖7圖示說明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圖。
圖8A圖示說明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圖。
圖8B圖示說明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圖。
圖8C圖示說明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圖。
圖8D圖示說明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圖。
圖8E圖示說明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圖。
圖8F圖示說明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圖。
圖8G圖示說明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圖。
圖8H圖示說明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圖。
圖8I圖示說明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圖。
圖8J圖示說明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圖。
圖9圖示說明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圖。
圖10A圖示說明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圖。
圖10B圖示說明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圖。
圖10C圖示說明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圖。
圖10D圖示說明支援多使用者通道存取機制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圖。
在各個附圖中,相似的元件符號和標號指示相似的元件。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600:時序圖
602:信標
610:BSRP
612:BSR
620:BSR觸發訊框
622:QoS空封包
624:緩衝資訊
630:觸發訊框
632:BSR
634:UL PPDU
640:基本觸發訊框
642:QoS空封包
644:UL QoS資訊

Claims (30)

  1. 一種由一無線存取點(AP)的一裝置執行的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從與該AP相關聯的複數個無線站(STA)之每一者相應STA接收關於該相應STA將進入一節能模式的一或多個指示; 為該複數個STA之每一者相應STA選擇在其中該相應STA傳輸或接收資料的一第一例子與在其中該相應STA進入該節能模式的一第二例子之間的一持續時間;及 與所選擇的該持續時間相關聯地調整用於傳輸上行鏈路(UL)資料的一多使用者(MU)通道存取機制的一或多個參數。
  2. 根據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包括在一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一功率管理(PM)位元,其中該PM位元被設置為1。
  3. 根據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MAC訊框是一服務品質(QoS)空訊框。
  4. 根據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包括在一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一PM位元,其中該PM位元被設置為0,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傳輸一緩衝狀態報告(BSR)觸發訊框,該BSR觸發訊框觸發該相應STA在退出該節能模式之後傳輸緩衝狀態資訊。
  5. 根據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參數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個:一MU增強型分散式通道存取(EDCA)計時器值、一仲裁訊框間間隔數(AIFSN)、一最小爭用訊窗(CW)大小、一最大CW大小,或到該相應STA的觸發訊框傳輸之間的一時間間隔。
  6. 根據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動態地調整該一或多個參數之步驟包括以下步驟: 基於該複數個STA中的至少一些STA的所選擇的該持續時間大於一個值,來減小該MU EDCA計時器值、該AIFSN、該最小CW大小或該時間間隔中的至少一個。
  7. 根據請求項1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選擇該相應STA已將用於傳輸到該AP的UL資料排隊的一平均頻率,其中動態地調整該一或多個參數是亦基於所決定的該平均頻率的。
  8. 根據請求項1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至少部分地基於該一或多個指示來估計該複數個STA之每一者相應STA的一節能排程,其中動態地調整該一或多個參數是亦基於該複數個STA的所估計的該等節能排程的。
  9. 根據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該相應STA的所估計的該節能排程指示該相應STA當退出該節能模式時是否將其UL資料佇列大小傳輸給該AP,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為該相應STA選擇在其中該相應STA退出該節能模式的一第一例子與在其中該相應STA向該AP傳輸其UL資料佇列大小的一第二例子之間的一平均持續時間; 當所決定的該平均持續時間小於一個值時,將該相應STA包括在用於UL基本觸發的一排程候選集中;及 傳輸一基本觸發訊框,該基本觸發訊框觸發該相應STA在退出該節能模式之後傳輸UL QoS資訊。
  10. 根據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該相應STA的所估計的該節能排程指示該相應STA在退出該節能模式時是否將其UL資料佇列大小傳輸給該AP,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為該相應STA選擇在其中該相應STA退出該節能模式的一第一例子與在其中該相應STA向該AP傳輸其UL資料佇列大小的一第二例子之間的一平均持續時間;及 當所決定的該平均持續時間大於一個值時,傳輸一BSR觸發訊框,該BSR觸發訊框觸發該相應STA在退出該節能模式之後傳輸緩衝狀態資訊。
  11. 一種無線通訊設備,包括: 一介面,其被配置為: 獲得關於一無線站(STA)將進入一節能模式的一或多個指示;及 一處理系統,其被配置為: 為複數個STA之每一者相應STA選擇在其中該相應STA傳輸或接收資料的一第一例子與在其中該相應STA進入該節能模式的一第二例子之間的一持續時間;及 與所選擇的該持續時間相關聯地調整用於傳輸上行鏈路(UL)資料的一多使用者(MU)通道存取機制的一或多個參數。
  12. 根據請求項11之無線通訊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包括在一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一功率管理(PM)位元,其中該PM位元被設置為1。
  13. 根據請求項12之無線通訊設備,其中該MAC訊框是一服務品質(QoS)空訊框。
  14. 根據請求項11之無線通訊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包括在一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一PM位元,其中該PM位元被設置為0,並且其中該介面亦被配置為: 輸出一緩衝狀態報告(BSR)觸發訊框,該BSR觸發訊框觸發該相應STA在退出該節能模式之後傳輸緩衝狀態資訊。
  15. 根據請求項11之無線通訊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參數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個:一MU增強型分散式通道存取(EDCA)計時器值、一仲裁訊框間間隔數(AIFSN)、一最小爭用訊窗(CW)大小、一最大CW大小,或到該相應STA的觸發訊框傳輸之間的一時間間隔。
  16. 根據請求項15之無線通訊設備,其中動態地調整該一或多個參數包括: 基於該複數個STA中的至少一些STA的所選擇的該持續時間大於一個值,來減小該MU EDCA計時器值、該AIFSN、該最小CW大小或該時間間隔中的至少一個。
  17. 根據請求項11之無線通訊設備,其中該處理系統亦被配置為: 至少部分地基於該一或多個指示來估計該複數個STA之每一者相應STA的一節能排程,其中動態地調整該一或多個參數是亦基於該複數個STA的所估計的該等節能排程的。
  18. 一種由一無線站(STA)的一裝置執行的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向一無線存取點(AP)傳輸關於該STA將進入一節能模式的一或多個指示; 在複數個第一例子之每一者處傳送資料; 在複數個第二例子之每一者處進入該節能模式;及 從該AP接收一信標,該信標指示用於傳輸上行鏈路(UL)資料的一多使用者(MU)通道存取機制的一或多個參數。
  19. 根據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包括在一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一功率管理(PM)位元,其中該PM位元被設置為1。
  20. 根據請求項19之方法,其中該MAC訊框是一服務品質(QoS)空訊框。
  21. 根據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包括在一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一PM位元,其中該PM位元被設置為0,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接收一緩衝狀態報告(BSR)觸發訊框,該BSR觸發訊框觸發該STA在退出該節能模式之後向該AP傳輸緩衝狀態資訊。
  22. 根據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參數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個:一MU增強型分散式通道存取(EDCA)計時器值、一仲裁訊框間間隔數(AIFSN)、一最小爭用訊窗(CW)大小、一最大CW大小,或向該STA的觸發訊框傳輸之間的一時間間隔。
  23. 根據請求項22之方法,其中該MU EDCA計時器值、該AIFSN、該最小CW大小或該時間間隔中的至少一個是基於以下中的至少一個來設置:各對該第一和第二例子之間的一持續時間大於一個值、該STA已將UL資料排隊的一可能性,或該STA已將用於傳輸到該AP的UL資料排隊的一平均頻率。
  24. 根據請求項22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參數中的至少一個參數指示該MU EDCA計時器值的一持續時間,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基於該MU EDCA計時器值的該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時間段,來向該AP傳輸一未經請求的BSR,其中該未經請求的BSR指示不受該MU EDCA計時器值影響的至少一個存取類別(AC)的緩衝狀態資訊。
  25. 根據請求項22之方法,其中該MU EDCA計時器值、該AIFSN、該最小CW大小或該時間間隔中的至少一個是基於在其中該STA退出該節能模式的一第一例子與在其中該STA向該AP傳輸其UL資料佇列大小的一第二例子之間的一平均持續時間來設置的,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當該平均持續時間小於一個值時,接收一基本觸發訊框,該基本觸發訊框觸發該STA在退出該節能模式之後向該AP傳輸UL QoS資訊;及 當該平均持續時間大於該值時,接收一緩衝狀態報告(BSR)觸發訊框,該BSR觸發訊框觸發該STA在退出該節能模式之後向該AP傳輸緩衝狀態資訊。
  26. 根據請求項18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當該STA在一第一節能模式下操作時,回應於從該AP接收觸發訊框而增加一節能計時器,以及當該STA在一第二節能模式下操作時,從該AP沒有接收觸發訊框。
  27. 一種無線通訊設備,包括: 一介面,其被配置為: 輸出關於該無線通訊設備將進入一節能模式的一或多個指示;及 在複數個第一例子之每一者處輸出或獲得資料; 一處理系統,其被配置為: 在複數個第二例子之每一者處進入該節能模式;及 該介面亦被配置為: 獲得一信標,該信標指示對於用於傳輸上行鏈路(UL)資料的一多使用者(MU)通道存取機制要使用的一或多個參數。
  28. 根據請求項27之無線通訊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包括在一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一功率管理(PM)位元,其中該PM位元被設置為1。
  29. 根據請求項28之無線通訊設備,其中該MAC訊框是一服務品質(QoS)空訊框。
  30. 根據請求項27之無線通訊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指示中的至少一個指示包括在一媒體存取控制(MAC)訊框中攜帶的一PM位元,其中該PM位元被設置為0,並且其中該介面亦被配置為: 獲得一緩衝狀態報告(BSR)觸發訊框,該BSR觸發訊框觸發該無線通訊設備在退出該節能模式之後傳輸緩衝狀態資訊。
TW110109748A 2020-04-29 2021-03-18 用於多使用者通道存取的動態參數 TW2021420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17638P 2020-04-29 2020-04-29
US63/017,638 2020-04-29
US17/204,530 2021-03-17
US17/204,530 US11917538B2 (en) 2020-04-29 2021-03-17 Dynamic parameters for multi-user channel acces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2036A true TW202142036A (zh) 2021-11-01

Family

ID=78293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9748A TW202142036A (zh) 2020-04-29 2021-03-18 用於多使用者通道存取的動態參數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917538B2 (zh)
EP (1) EP4144127A1 (zh)
KR (1) KR20230005132A (zh)
CN (1) CN115462121A (zh)
BR (1) BR112022021331A2 (zh)
TW (1) TW202142036A (zh)
WO (1) WO20212218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0853A1 (en) * 2022-10-28 2024-05-02 Frontside Ll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frame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58481A (ja) 2001-11-21 2003-05-30 Nec Corp 無線アクセス通信システム
US9014765B2 (en) 2007-02-28 2015-04-21 Intel Corporation Mobile platform track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1414942A (zh) * 2007-10-15 2009-04-2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最小竞争窗口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US9154312B2 (en) 2011-07-20 2015-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save proxy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9001720B2 (en) 2011-08-31 2015-04-07 Maarten Menzo Wentink Power save with data fetch time, with end of data indication, and with more data acknowledgement
US9813987B2 (en) * 2012-06-07 2017-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lligent power save notification
WO2016028131A1 (ko) * 2014-08-22 2016-02-25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다중 사용자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20170041961A1 (en) * 2015-08-05 2017-0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justment of medium access parameters based at least in part on reverse link delay
US10056952B2 (en) * 2015-09-10 2018-08-21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trolling uplink multiple user transmissions in densely deploye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EP3579081A1 (en) 2018-06-07 2019-12-11 Lofelt GmbH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haptic output for enhanced user experience
US11120673B2 (en) 2018-06-07 2021-09-14 Lofelt Gmbh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haptic output for enhanced user experience
US11330519B1 (en) * 2020-02-13 2022-05-1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Device power management transitions in wireless networ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44127A1 (en) 2023-03-08
CN115462121A (zh) 2022-12-09
WO2021221811A1 (en) 2021-11-04
BR112022021331A2 (pt) 2022-12-13
KR20230005132A (ko) 2023-01-09
US11917538B2 (en) 2024-02-27
US20210345239A1 (en) 2021-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05164B2 (en) Coordinated access point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US11627526B2 (en) Coordinated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US11963155B2 (en) Coordinated access point transmissions
US11477730B2 (en) Coordinated access point spatial reuse
TW202215876A (zh) 在目標喚醒時間服務時段內排程無線站
US11357047B2 (en) Adaptive detection threshold for contention-based channel access
US20210282119A1 (en) Group data transmissions for multi-link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KR20220149525A (ko) 멀티-링크 동작(mlo)을 위한 업링크(ul) 어그리게이션
US11805558B2 (en) Synchronized channel access coexistence
US11917538B2 (en) Dynamic parameters for multi-user channel access
TW202344108A (zh) 在無線網路上針對時延敏感訊務的時間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