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34831A - 手臂旋轉 - Google Patents

手臂旋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34831A
TW202134831A TW109137970A TW109137970A TW202134831A TW 202134831 A TW202134831 A TW 202134831A TW 109137970 A TW109137970 A TW 109137970A TW 109137970 A TW109137970 A TW 109137970A TW 202134831 A TW202134831 A TW 20213483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device
body part
movement
signal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7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法埃珍 哈奎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塔切爾實驗室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塔切爾實驗室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塔切爾實驗室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4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483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4Hand-worn 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e.g. data glov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4Multi-touch detection in digitiser, i.e. details about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a plurality of touching locations, e.g. multiple fingers or pen and fing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感測裝置,其位於一身體部位上。比被感測之該身體部分更遠離該感測裝置之位置處之身體移動用於改進所進行之量測。該遠端定位身體部位之該移動經補償且用於促進該近端定位身體部位之量測及/或用於模型化身體之該遠端部分及該近端身體部位。

Description

手臂旋轉
所揭示之系統大體上係關於感測領域,且特定言之,係關於偵測身體部位之位置之感測裝置。
本申請案主張2019年10月30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2/928,077號之權利,該案之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本申請案包含受版權保護之材料。版權所有者不反對任何人傳真複製出現於美國專利商標局檔案或記錄中之專利揭示內容,但保留除此之外的所有版權。
本申請案考量一種實施快速多點觸控感測(FMT)晶片之改良感測裝置。FMT晶片適合與頻率正交傳信技術一起使用(例如參閱美國專利第9,019,224號及第9,529,476號及美國專利第9,811,214號,該等所有專利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本文中所討論之感測器組態可與包含掃描或分時技術及/或分碼技術之其他信號技術一起使用。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中所描述及繪示之感測器亦適合結合信號注入(亦指稱信號入射)技術及設備使用。
目前所揭示之系統及方法涉及相關於及用於設計、製造及使用電容性感測器且尤其是採用基於正交傳信之一多工方案(諸如(但不限於)分頻多工(FDM)、分碼多工(CDM)或組合FDM及CDM兩種方法之一混合調變技術)之電容性感測器之原理。本文中所涉及之頻率亦可係指其他正交信號基準。因而,本申請案以引用的方式併入申請人之先前美國專利第9,019,224號(名稱為「Low-Latency Touch Sensitive Device」)及美國專利第9,158,411號(名稱為「Fast Multi-Touch Post Processing」)。此等申請案考量可結合目前所揭示之感測器使用之FDM、CDM或FDM/CDM混合觸控感測器。在此等感測器中,在來自一列之一信號與一行及接收於該行上之結果耦合(增強)或解耦合(減弱)時感測互動。可藉由循序激發列且量測激發信號在行處之耦合來產生反映電容變化且因此反映接近性之一熱圖。
本申請案亦採用用於以下中所揭示之快速多點觸控感測器及其他介面中之原理:美國專利第9,933,880號、第9,019,224號、第9,811,214號、第9,804,721號、第9,710,113號及第9,158,411號。假定已熟悉此等專利內之揭示內容、概念及術語。該等專利及以引用的方式併入該等專利內之申請案之全部揭示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本申請案亦採用用於以下中所揭示之快速多點觸控感測器及其他介面中之原理:美國專利申請案15/162,240、15/690,234、15/195,675、15/200,642、15/821,677、15/904,953、15/905,465、15/943,221、62/540,458、62/575,005、62/621,117、62/619,656及PCT公開案PCT/US2017/050547,假定已熟悉其等內之揭示內容、概念及術語。該等申請案及以引用的方式併入該等申請案內之申請案之全部揭示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如本文中且尤其是申請專利範圍內所使用,諸如第一及第二之序數術語本身不意欲隱含序列、時間或唯一性,而是用於使所主張之建構彼此區分。在內文規定之一些使用中,此等術語可隱含第一及第二係唯一的。例如,當一事件發生於一第一時間且另一事件發生於一第二時間時,不意欲隱含第一時間發生於第二時間之前、發生於第二時間之後或與第二時間同時發生。然而,當申請專利範圍中提出第二時間係在第一時間之後的進一步限制時,內文將要求將第一時間及第二時間解讀為唯一時間。類似地,在內文如此規定或容許之情況下,序數術語意欲經廣義解釋使得兩個經識別請求項建構可具有相同特性或不同特性。因此,例如,一第一頻率及一第二頻率(無進一步限制)可為相同頻率(例如,第一頻率係10 Mhz且第二頻率係10 Mhz),或可為不同頻率(例如,第一頻率係10 Mhz且第二頻率係11 Mhz)。內文可另有規定,例如其中一第一頻率及一第二頻率被進一步限制為彼此頻率正交,在該情況中,其等不可能為相同頻率。
上文所討論之專利申請案中已揭示一快速多點觸控(FMT)感測器之某些原理。正交信號發射至複數個發射導體(或天線)中且資訊由附接至複數個接收導體(或天線)之接收器接收,信號接著由一信號處理器分析以識別觸控事件。發射導體及接收導體可依各種組態(包含(例如)其中交叉點形成節點之一矩陣)組織,且藉由處理接收信號來偵測該等節點處之互動。在其中正交信號係頻率正交之一實施例中,正交頻率之間的間隔Δf至少為量測週期τ之倒數,量測週期τ等於對行取樣之週期。因此,在一實施例中,可使用1千赫茲之頻率間隔(Δf)在1毫秒(τ)內量測一行或天線(即,Δf=1/τ)。
在一實施例中,一混合信號積體電路(或一下游組件或軟體)之信號處理器經調適以判定表示發射至一列之各頻率正交信號之至少一值。在一實施例中,混合信號積體電路(或一下游組件或軟體)之信號處理器對接收之信號執行一傅立葉(Fourier)變換。在一實施例中,混合信號積體電路經調適以數位化接收信號。在一實施例中,混合信號積體電路(或一下游組件或軟體)經調適以數位化接收信號且對數位化資訊執行一離散傅立葉變換(DFT)。在一實施例中,混合信號積體電路(或一下游組件或軟體)經調適以數位化接收信號且對數位化資訊執行一快速傅立葉變換(FFT),一FFT係一類型之離散傅立葉變換。
熟習技術者將鑑於本發明而明白,一DFT本質上將在一取樣週期(例如積分週期)期間取得之數位樣本序列(例如窗)視為似乎其重複。因此,非中心頻率(即,積分週期(其倒數界定最小頻率間隔)之倒數之非整數倍)之信號可具有將小值貢獻至其他DFT頻格中之相對標稱但非所欲結果。因此,熟習技術者亦將鑑於本發明而明白,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正交」未受此等小貢獻「侵犯」。換言之,當吾人在本文中使用術語「頻率正交」時,若一信號對DFT頻格之實質上所有貢獻不同於另一信號對DFT頻格之實質上所有貢獻,則兩個信號被視為頻率正交。
在一實施例中,依至少1 MHz取樣接收信號。在一實施例中,依至少2 MHz取樣接收信號。在一實施例中,依4 Mhz取樣接收信號。在一實施例中,依4.096 Mhz取樣接收信號。在一實施例中,依大於4 MHz取樣接收信號。
為達成kHz取樣,例如,可依4.096 MHz取得4096個樣本。在此一實施例中,積分週期係1毫秒,其依據頻率間隔應大於或等於積分週期之倒數之約束提供1 KHz之一最小頻率間隔。(熟習技術者將鑑於本發明而明白,依4 MHz取得4096個樣本將產生略長於1毫秒之一積分週期,且無法達成1 kHz取樣,且一最小頻率間隔係976.5625 Hz。)在一實施例中,頻率間隔等於積分週期之倒數。在此一實施例中,一頻率正交信號範圍之最大頻率應小於2 MHz。在此一實施例中,一頻率正交信號範圍之實際最大頻率較佳地小於取樣率之約40%或約1.6 MHz。在一實施例中,一DFT (其可為一FFT)用於將數位化接收信號變換為資訊頻格,各資訊頻格反映可已由發射天線130發射之一發射頻率正交信號之頻率。在一實施例中,2048個頻格對應於自1 KHz至約2 MHz之頻率。熟習技術者將鑑於本發明而明白,此等實例僅為例示性實例。取決於一系統之需要且受制於上文所描述之約束,可增大或減小取樣率,可調整積分週期,可調整頻率範圍,等等。
在一實施例中,一DFT (其可為一FFT)輸出包括用於所發射之各頻率正交信號之一頻格。在一實施例中,各DFT (其可為一FFT)頻格包括一同相(I)及正交(Q)分量。在一實施例中,將I及Q分量之平方和用作對應於該頻格之信號強度之量測。在一實施例中,將I及Q分量之平方和之平方根用作對應於該頻格之信號強度之量測。熟習技術者將鑑於本發明而明白,可將對應於一頻格之信號強度之一量測用作與活動、觸控事件等等相關之一量測。換言之,對應於一給定頻格之信號強度之量測將因接近感測器之一些活動(例如一觸控事件)而改變。
本文中所討論之感測設備使用發射及接收天線(本文中亦指稱導體、列導體、行導體、發射導體或接收導體)。然而,應暸解,發射天線或接收天線充當一信號發射器、一信號接收器或兩者取決於內文及實施例。在一實施例中,模式之所有或任何組合之發射器及接收器可操作地連接至能夠發射及接收所需信號之一單一積體電路。在一實施例中,發射器及接收器各可操作地連接至能夠分別發射及接收所需信號之一不同積體電路。在一實施例中,模式之所有或任何組合之發射器及接收器可操作地連接至各能夠發射及接收所需信號且一起共用此多IC組態所需之資訊之一積體電路群組。在一實施例中,在積體電路之容量(即,發射及接收通道之數目)及模式之要求(即,發射及接收通道之數目)容許之情況下,由一控制器使用之所有多個模式之所有發射器及接收器由一共同積體電路或其間具有通信之一積體電路群組操作。在一實施例中,當發射或接收通道之數目要求使用多個積體電路時,來自各電路之資訊組合於一分離系統中。在一實施例中,分離系統包括一GPU及用於信號處理之軟體。
在一實施例中,混合信號積體電路經調適以產生一或多個信號且經由發射器將信號發送至發射天線。在一實施例中,混合信號積體電路經調適以產生複數個頻率正交信號且將複數個頻率正交信號發送至發射天線。在一實施例中,混合信號積體電路經調適以產生複數個頻率正交信號且將複數個頻率正交信號之一或多者發送至複數個發射天線之各者。在一實施例中,頻率正交信號係在自DC至高達約2.5 GHz之範圍內。在一實施例中,頻率正交信號係在自DC至高達約1.6 MHz之範圍內。在一實施例中,頻率正交信號係在自50 KHz至200 KHz之範圍內。頻率正交信號之間的頻率間隔應大於或等於積分週期(即,取樣週期)之倒數。
轉至圖1,展示一實施例之一簡化圖,其闡述併入至可穿戴裝置150中之一感測裝置100之一實例。在圖1中,可穿戴裝置150放置於一手腕上。在一實施例中,具有信號處理能力之一混合信號積體電路包括一發射器110及一接收器120。在一實施例中,包括一發射器(或多個發射器)及一接收器(或多個接收器)之一類比前端用於替代混合信號積體電路來發送及接收信號。在此一實施例中,類比前端將一數位介面提供至信號產生及信號處理電路及/或軟體。在一實施例中,混合信號積體電路經調適以產生一或多個信號且經由發射器110將信號發送至發射天線130。在一實施例中,混合信號積體電路100經調適以產生複數個頻率正交信號且將複數個頻率正交信號發送至發射天線130。
發射器110導電地耦合至發射天線130,且接收器120可操作地連接至接收天線140。發射天線130支撐於穿戴於一身體部位上之可穿戴裝置150上。熟習技術者將鑑於本發明而明白,發射器及接收器係任意指派的,且發射器110及發射天線130可用於接收側上,而接收器120及接收天線140可用作發射側。熟習技術者亦將鑑於本發明而明白,信號處理器、發射器及接收器可實施於分離電路上。熟習技術者將鑑於本發明而明白,發射器及接收器可支援一個以上天線。在一實施例中,採用複數個發射天線130及/或複數個接收天線140。
關於結合可穿戴裝置實施發射天線(或導體)及接收天線(或導體)之進一步討論可見於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5/926,478號、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5/904,953號、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6/383,090號及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6/383,996號,所有上述申請案之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圖2係展示接近一手腕區域203定位之一感測裝置200之一實施例的一圖式。感測裝置200可操作地附接至其中能够判定關於一身體部位之位置或姿勢之資訊之一身體之一位置處。在圖2中,感測裝置200經由使用一帶201來連接至手腕區域203。在圖2所描繪之配置中,能夠偵測手之位置、姿勢及肌肉活動。然而,應瞭解且如下文將討論,感測裝置可操作地連接至身體之其他部位及/或使用除帶之外的其他機構可操作地連接至身體。感測裝置200包括可操作地連接至一處理器(未展示)之接收天線204 (天線亦指稱導體或電極)。接收天線204位於一外殼205內。外殼205可操作地附接至帶201。
當穿戴感測裝置200時,接收天線204經調適以位於手腕區域203之皮膚表面上方。在圖2所展示之實施例中,接收天線204之各者在垂直於手腕區域203之表面的一方向上與手腕區域203之表面實質上等距定位。接收天線204可與手腕區域203之表面由外殼205形成之材料分離。在一實施例中,帶201分離接收天線204與手腕區域203之表面。在一實施例中,除帶之外的一層材料分離接收天線與皮膚表面。在一實施例中,一外殼分離一或若干接收天線與皮膚表面。在一實施例中,多層材料分離一或若干接收天線與皮膚表面。在一實施例中,一或若干接收天線接近皮膚表面放置,無任何介入層。在一實施例中,一或若干接收天線放置於皮膚表面上。
當接收天線204遠離皮膚表面定位時,諸如汗液、皮膚化學物、紋理、生物因數等等之因數不太可能干擾量測。在一實施例中,接收天線204經調適以定位成與皮膚表面相距約2 mm。在一實施例中,接收天線204經調適以定位成與皮膚表面相距約1 mm。在一實施例中,接收天線204經調適以定位成與皮膚表面相距約3 mm。在一實施例中,接收天線204經調適以定位成與皮膚表面相距約4 mm。在一實施例中,接收天線204經調適以定位成與皮膚表面相距約5 mm。在一實施例中,一些接收天線定位成與皮膚表面相距不同距離。例如,一接收天線分組定位成與皮膚表面相距1 mm,而另一接收天線分組定位成與皮膚表面相距2 mm。在一實施例中,接收天線之各者定位成與皮膚表面相距一不同距離。一般而言,隨著接收天線204接近或接近皮膚表面定位,自皮膚接收之注入信號之量值增大。影響接收天線接收注入信號之其他因數係接收天線之幾何形狀及接收天線之大小。
感測裝置200亦包括發射天線202 (亦指稱一導體或電極)。儘管展示一單一發射天線202,但可在感測裝置200中使用一個以上發射天線。更多發射天線可提供額外信號源,其可在經量測及處理時提供關於肌肉活動之額外資訊。發射天線202經調適以向感測裝置200之使用者注入一信號。發射天線202可操作地連接至帶201且足夠接近使用者定位以將信號有效發射至使用者,使得信號能够由使用者攜載。在一實施例中,帶201分離發射天線202與手腕區域203之表面。在一實施例中,除帶之外的一層材料分離一或若干發射天線與皮膚表面。在一實施例中,一外殼分離一或若干發射天線與皮膚表面。在一實施例中,多層材料分離一或若干發射天線與皮膚表面。在一實施例中,一或若干發射天線接近皮膚表面放置,無任何介入層。在一實施例中,一或若干發射天線放置於皮膚表面上。發射天線與皮膚表面之距離或發射天線是否位於皮膚上可由諸如信號強度及身體化學物之因數判定。
圖2中展示遠離接收天線204定位之發射天線202,然而應瞭解,發射天線202可定位成與各自接收天線204相距各種距離。發射天線202與一接收天線204之接近性會影響由接收天線204接收之信號之量測。亦應瞭解,在一些實施例中,發射天線及接收天線之作用可切換或交替,其中發射天線充當接收天線且接收天線充當發射天線。
圖2中展示向感測裝置200之一使用者注入一信號之一發射天線202。在一實施例中,一個以上發射天線向一使用者注入一信號。在一實施例中,一個以上發射天線向一使用者注入一信號,其中發射天線之各者注入與向使用者發射之各其他信號正交之一信號。在一實施例中,一個發射天線向一使用者注入一個以上信號,其中向使用者發射之各信號相對於向使用者發射之各其他信號正交。可藉由使用更多發射信號來獲得關於所量測之位置的可能更多資訊。
儘管發射天線202經展示為位於帶201上,但應瞭解,發射天線202未必位於帶201上或未必接近帶201。在一實施例中,一或若干發射天線位於定位於身體其他部位上之一可穿戴裝置上。在一實施例中,一或若干發射天線接近使用者之另一隻手定位。在一實施例中,一或若干發射天線位於由使用者穿戴之一環上。在一實施例中,一或若干發射天線位於定位於頭上之護目鏡或眼鏡上。在一實施例中,一或若干發射天線位於由使用者穿戴之一件衣服中。在一實施例中,一或若干發射天線位於由使用者攜載之一訊標上。
在一實施例中,一或若干發射天線位於環境內且信號在接近發射天線之後發射至使用者。在一實施例中,一或若干發射天線位於使用者所坐之一椅子中。在一實施例中,一或若干發射天線位於使用者所站之地板上。在一實施例中,一或若干發射天線位於一車輛內。
圖2中闡述幾何形狀,使得存在一個發射天線202及複數個接收天線204。在一實施例中,可交換或交替發射天線及接收天線之作用。在一實施例中,一或若干接收天線經切換以執行一或若干發射天線之作用,且一或若干發射天線經切換以執行一或若干接收天線之作用。可藉由交替天線之作用來獲得額外及不同資訊。
儘管圖1及圖2中所展示及描述之實施例已能夠判定及區分手指之移動及位置,但已發現,手臂之某些運動可引起被接收且用於判定手及手指之位置及移動之信號差。手臂之移動將影響由一感測裝置(諸如圖1中所展示之感測裝置100或圖2中所展示之感測裝置200)接收之信號之量測。
舉例而言,手上之一手指之移動將與由一或若干發射天線發射之信號互動。接著,量測接收於接收天線上之信號且使用其來形成反映手指移動時之位置的熱圖。另外,手臂之位置亦影響接收於接收天線處之信號之性質。依相同方式與一手指之移動相關之信號之量測基於手臂之移動來變動。若掌心向上伸展手臂且手指移動,則所得量測不同於手側立伸展手臂且移動相同手指時之量測。隨著手臂移動且手指相對於感測裝置之相對位置保持相同,接收信號之量測之變化反映手臂之移動。換言之,可量測手臂之旋轉同時手指相對於感測裝置之相對定位。
基於手臂移動之接收信號之量測之變化可用於實現不同目標。透過應用機器學習,手臂位置可與一手指之各自移動相關。此資訊可用於模型化手臂移動以判定手臂定向或補償手臂移動以藉由自所接收及經處理之信號移除手臂移動之效應來較佳判別手指移動。
遠離感測裝置定位之移動的影響可用於促進接近感測裝置進行之量測。因此,遠端進行之移動可用於使近端進行之移動相關及/或模型化遠離及接近感測裝置進行之移動。
在一實施例中,量測手臂移動對接收信號之效應且使用其來修改手指移動及手位置之量測。在一實施例中,量測手臂移動對接收信號之效應且使其補償手指移動及手位置之量測。在一實施例中,量測手臂移動對接收信號之效應且使其與手指移動及手位置之量測相關以判定手臂位置。
儘管相對於接近一手定位之一感測裝置及手臂移動對相對於手指移動接收之量測之影響來進行上文所討論之實施例,但本發明之其他潜在實施方案可用於其他身體位置以模型化遠離採用感測裝置之位置定位之遠端身體位置之偶然移動。此外,其他遠端定位身體部位之移動可與其對接近一手定位之感測裝置的影響相關。例如,一人頭部之移動可與其對接近一手定位之感測裝置的各自影響相關。
在一實施例中,一人腿部之移動可與其對接近一手定位之感測裝置的各自影響相關。在一實施例中,一人軀幹之移動可與其對接近一手定位之感測裝置的各自影響相關。在一實施例中,一人另一隻手及手臂之移動可與其對接近一手定位之感測裝置的各自影響相關。在一實施例中,一人身體之各部位之移動可與其對接近一手定位之感測裝置的各自影響相關。在一實施例中,可加權一人身體之各部位之移動以判定其對與其對接近一手定位之感測裝置的各自影響相關之影響。
基於各自身體部位之移動與對由感測裝置進行之量測之相對影響的相關性,可重建各自身體部位之移動以提供有關身體位置之一最可能方案。依此方式,可基於局部量測與人之定位的相關性來判定身體定位之一全人構造。
在一實施例中,感測裝置接近一腳踝定位且補償一腿之移動。在一實施例中,感測裝置接近一腳踝定位且一腿之移動與脚移動相關。在一實施例中,感測裝置接近一腳踝定位且一腿之移動結合脚移動使用且用於模型化腿移動。在一實施例中,感測裝置接近胸部定位補償且一腿及/或手臂之移動。在一實施例中,感測裝置接近胸部定位且一腿及/或手臂之移動與胸部移動相關。在一實施例中,感測裝置接近一胸部定位且一腿及/或手臂之移動結合胸部移動使用且用於模型化腿及/或手臂移動。
本發明之一態樣係一種感測裝置,其包括:複數個發射導體,其等經調適以發射複數個信號,其中該複數個發射信號之各者相對於同時發射之各其他複數個信號頻率正交;複數個接收導體,其等經調適以接收該複數個發射信號之任何者,其中量測接收信號;及一信號處理器,其經調適以處理該等接收信號之量測及基於該等接收信號之該等量測來判定接近該感測裝置之一身體部位之移動及位置且使接近該感測裝置之該身體部位之移動及位置與比接近該感測裝置之該身體部位更遠離該感測裝置定位之另一身體部位之移動相關。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一種感測裝置,其包括:至少一發射導體,其經調適以發射至少一信號;複數個接收導體,其等經調適以接收該至少一發射信號,其中對接收於該複數個接收導體處之該至少一信號進行量測;及一信號處理器,其經調適以處理該等量測及基於該等量測來判定接近該感測裝置之一身體部位之移動及位置且使接近該感測裝置之該身體部位之移動及位置與比接近該感測裝置之該身體部位更遠離該感測裝置定位之另一身體部位之移動相關。
本發明之又一態樣係一種用於判定身體部位移動之方法,其包括:自至少一發射導體發射至少一信號;在複數個接收導體處接收至少一發射信號;對該至少一發射信號進行量測;處理該等量測;及基於該等量測來判定接近該複數個接收導體之身體部位之移動及位置且使接近該複數個接收導體之該身體部位之移動及位置與比接近該複數個接收導體之該身體部位更遠離該複數個導體定位之另一身體部位之移動相關。
儘管已參考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來特別展示及描述本發明,但熟習技術者應暸解,可在不背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之情況下在形式及細節上對本發明作出各種改變。
100:感測裝置/混合信號積體電路 110:發射器 120:接收器 130:發射天線 140:接收天線 150:可穿戴裝置 200:感測裝置 201:帶 202:發射天線 203:手腕區域 204:接收天線 205:外殼
將自附圖中所繪示之實施例之以下更具體描述明白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其中元件符號係指所有各種視圖中之相同部分。圖式未必按比例繪製,而是將重點放在繪示所揭示之實施例之原理上。
圖1展示一感測裝置之一圖式。
圖2展示用於判定一身體部位之位置及姿勢之一感測裝置之一圖式。
200:感測裝置
201:帶
202:發射天線
203:手腕區域
204:接收天線
205:外殼

Claims (20)

  1. 一種感測裝置,其包括: 複數個發射導體,其等經調適以發射複數個信號,其中該複數個發射信號之各者相對於同時發射之各其他該複數個信號頻率正交; 複數個接收導體,其等經調適以接收該複數個發射信號之任何者,其中量測接收信號;及 一信號處理器,其經調適以處理該等接收信號之量測及基於該等接收信號之該等量測來判定接近該感測裝置之一身體部位之移動及位置且使接近該感測裝置之該身體部位之移動及位置與比接近該感測裝置之該身體部位更遠離該感測裝置定位之另一身體部位之移動相關。
  2. 如請求項1之感測裝置,其中接近該感測裝置之該身體部位係一手且該另一身體部位係一手臂。
  3. 如請求項2之感測裝置,其中該手臂之旋轉與該手之移動相關。
  4. 如請求項1之感測裝置,其中接近該感測裝置之該身體部位係一腳。
  5. 如請求項4之感測裝置,其中該另一身體部位之該移動係一腿之移位。
  6. 如請求項1之感測裝置,其中接近該感測裝置之該身體部位係一軀幹。
  7. 如請求項1之感測裝置,其中該複數個發射導體之至少一者經調適以向一使用者發射該複數個信號之至少一者。
  8. 如請求項1之感測裝置,其中該信號處理器經調適以使用一離散傅立葉變換來處理該等接收信號之量測。
  9. 一種感測裝置,其包括: 至少一發射導體,其經調適以發射至少一信號; 複數個接收導體,其經調適以接收該至少一發射信號,其中對接收於該複數個接收導體處之該至少一信號進行量測;及 一信號處理器,其經調適以處理該等量測及基於該等量測來判定接近該感測裝置之一身體部位之移動及位置且使接近該感測裝置之該身體部位之移動及位置與比接近該感測裝置之該身體部位更遠離該感測裝置定位之另一身體部位之移動相關。
  10. 如請求項9之感測裝置,其中接近該感測裝置之該身體部位係一手且該另一身體部位係一手臂。
  11. 如請求項10之感測裝置,其中該手臂之旋轉與該手之移動相關。
  12. 如請求項9之感測裝置,其中接近該感測裝置之該身體部位係一腳。
  13. 如請求項12之感測裝置,其中該另一身體部位之該移動係一腿之移位。
  14. 如請求項9之感測裝置,其中接近該感測裝置之該身體部位係一軀幹。
  15. 如請求項9之感測裝置,其中至少一發射導體經調適以向一使用者發射該至少一信號。
  16. 如請求項9之感測裝置,其中該信號處理器經調適以使用一離散傅立葉變換來處理量測。
  17. 一種用於判定身體部位移動之方法,其包括: 自至少一發射導體發射至少一信號; 在複數個接收導體處接收至少一發射信號; 對該至少一發射信號進行量測; 處理該等量測;及 基於該等量測來判定接近該複數個接收導體之身體部位之移動及位置且使接近該複數個接收導體之該身體部位之移動及位置與比接近該複數個接收導體之該身體部位更遠離該複數個導體定位之另一身體部位之移動相關。
  18.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中接近該感測裝置之該身體部位係一手且該另一身體部位係一手臂。
  19.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手臂之旋轉與該手之移動相關。
  20.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中該身體部位係一腳。
TW109137970A 2019-10-30 2020-10-30 手臂旋轉 TW2021348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928077P 2019-10-30 2019-10-30
US62/928,077 2019-10-30
US202017084500A 2020-10-29 2020-10-29
US17/084,500 2020-10-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4831A true TW202134831A (zh) 2021-09-16

Family

ID=75715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7970A TW202134831A (zh) 2019-10-30 2020-10-30 手臂旋轉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2134831A (zh)
WO (1) WO202108718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10573B2 (ja) * 2005-08-11 2011-11-09 エヌ−トリグ リミテッド 対象物情報検出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する方法
US8545283B2 (en) * 2008-02-20 2013-10-01 Ident Technology Ag Interactive doll or stuffed animal
WO2009153730A2 (en) * 2008-06-19 2009-12-2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Wearable device and system for a tamper free electric stimulation of a body
US10136857B2 (en) * 2014-05-23 2018-11-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djustable wearable system having a modular sensor platform
US10928180B2 (en) * 2017-04-22 2021-02-23 Tactual Labs Co. Flexible deformation sens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87187A1 (en) 2021-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69402A1 (en) Wearable Wrist Joint-Action Detectors
US20200192505A1 (en) Vehicular components comprising sensors
US11068068B2 (en) Toroidal sensor
US11083390B2 (en) Biometric sensor
US1104221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enhancing digit separation and reproduction
WO2018175419A1 (en) Sensing controller
TWI703472B (zh) 矩陣感測器
US11287254B2 (en) Localized deformation sensor
TW202119057A (zh) 位置改善之感測器偵測
TW202134831A (zh) 手臂旋轉
US20190227624A1 (en) Matrix sensors for use with a controller
US11759148B2 (en) Wearable multimodal-sensing device
US20210100482A1 (en) Capactive based mechanomyography
TW202118443A (zh) 穿戴式多模式感測裝置
WO2021207174A1 (en) Grip sensing
WO2021216644A1 (en) Feature determination for orienting a sensor apparatus
US10712880B2 (en) Signal infusion to enhance appendage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CN105342616A (zh) 人体久坐状态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11417336B (zh) 生物计量传感器
TWI724409B (zh) 局部化移動的位移偵測
US20190155373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infusion range sensor
WO2019046098A1 (en) VEHICLE COMPONENTS COMPRISING SENS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