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8030A - 包括流體移動控制器的足部支撐系統 - Google Patents

包括流體移動控制器的足部支撐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8030A
TW202108030A TW109116625A TW109116625A TW202108030A TW 202108030 A TW202108030 A TW 202108030A TW 109116625 A TW109116625 A TW 109116625A TW 109116625 A TW109116625 A TW 109116625A TW 202108030 A TW202108030 A TW 20210803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fluid
valve activator
activator
po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6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3432B (zh
Inventor
狄文 拜利
勒維 J 派頓
亞當 沃莫
Original Assignee
荷蘭商耐克創新有限合夥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荷蘭商耐克創新有限合夥公司 filed Critical 荷蘭商耐克創新有限合夥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8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8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3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343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14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1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 F16K11/14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operated by one actuating member, e.g. a handle
    • F16K11/1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operated by one actuating member, e.g. a handle which only slides, or only turns, or only swings in one plane
    • F16K11/163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operated by one actuating member, e.g. a handle which only slides, or only turns, or only swings in one plane only turns
    • F16K11/16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operated by one actuating member, e.g. a handle which only slides, or only turns, or only swings in one plane only turns with the rotating spindles at right angles to the closure memb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8Resilient soles
    • A43B13/20Pneumatic soles filled with a compressible fluid, e.g. air, gas
    • A43B13/203Pneumatic soles filled with a compressible fluid, e.g. air, gas provided with a pump or val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8Resilient so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4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F16K31/52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crank, eccentric, or cam
    • F16K31/52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crank, eccentric, or cam with a cam
    • F16K31/52408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crank, eccentric, or cam with a cam comprising a lift valve
    • F16K31/52416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crank, eccentric, or cam with a cam comprising a lift valve comprising a multiple-way lift val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鞋底結構、足部支撐系統、鞋類製品和/或其他足部容納裝置包括流體流動控制系統,所述流體流動控制系統便於流體流入、流出和/或在鞋底結構和/或鞋類製品內移動,例如以改變和/或控制包括在整體足部支撐系統中的一個或多個流體填充囊中的壓力。此類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包括:(a)界定內部腔室(504)的歧管主體(502);(b)與內部腔室(504)流體連通的第一端口(510);(c)任選地,與內部腔室(504)流體連通的第二端口(520);(d)任選地,與內部腔室(504)流體連通的第三端口(530);(e)控制通過第一端口(510)的流體流動的第一閥(512),其中第一閥(512)包括第一閥激活器(514);(f)任選地,控制通過第二端口(520)的流體流動的第二閥(522),其中第二閥(522)包括第二閥激活器(524);(g)任選地,控制通過第三端口(530)的流體流動的第三閥(532),其中第三閥(532)包括第三閥激活器(534);以及(h)至少部分地位於內部腔室(504)內的可移動凸輪(600)。所述可移動凸輪(600)包括:(a)至少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其與第一閥激活器(514)相互作用,以使第一閥(512)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b)任選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其與第二閥激活器(524,當存在時)相互作用,以使第二閥(522)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以及(c)任選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其與第三閥激活器(534,當存在時)相互作用,以使第三閥(532)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

Description

包括流體移動控制器的足部支撐系統
本發明涉及鞋類或其他足部容納裝置領域中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和/或足部支撐系統。本發明的至少一些方面涉及鞋底結構、流體流動控制系統、足部支撐系統、鞋類製品和/或其他足部容納裝置,所述足部容納裝置包括流體流動控制系統(例如歧管、凸輪激活歧管、電子控制器等)以選擇性地將流體移進、移到和/或移出鞋底結構和/或鞋類製品,例如從而改變和/或控制一個或多個流體填充囊(例如足部支撐囊)和/或包括在整體系統中的一個或多個存貯室和/或容器中的壓力(例如足部支撐壓力)。
傳統的運動鞋類製品包括兩個主要元件,鞋面和鞋底結構。鞋面可以為足部提供覆蓋物,該覆蓋物相對於鞋底結構牢固地容納並定位足部。此外,鞋面可具有保護足部並提供通風的配置,從而使足部涼爽並除汗。鞋底結構可以固定到鞋面的下表面,並且通常位於足部和任何接觸表面之間。除了減弱地面反作用和吸收能量之外,鞋底結構也可以提供牽引力並控制可能有害的足部運動,例如過度內旋。
鞋面在鞋的內部形成空隙用來容納足部。該空隙具有足部的大致形狀,並在腳踝開口處設有進入該空隙的入口。因此,鞋面在足部的腳背和腳趾區上沿著足部的內側和外側並圍繞足部的足跟區延伸。繫帶系統通常結合到鞋面內,便於用戶選擇性地改變腳踝開口的尺寸,並允許用戶修改鞋面的某些尺寸,特別是圍長,以適應不同比例的足部。此外,鞋面可以包括鞋舌,該鞋舌在繫帶系統下方延伸以增強鞋的舒適度(如調節繫帶施加給足部的壓力),鞋面也可以包括足跟穩定器,用來限制或控制足跟的運動。
本文所使用的術語“鞋類”是指用於足部的任何類型的穿戴,該術語包括但不限於:所有類型的鞋子、靴子、運動鞋、涼鞋、丁字拖、人字拖、穆勒鞋、睡鞋、懶人鞋、運動專用鞋(如高爾夫球鞋、網球鞋、棒球鞋、足球鞋、滑雪靴、籃球鞋、交叉訓練鞋等)等。本文所使用的“足部容納裝置”是指用戶用來放置他或她的足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任何裝置。除了各種類型的“鞋類”之外,足部容納裝置包括但不限於:用於將足部固定在滑雪橇、越野滑雪橇、滑水橇、滑雪板等中的捆綁物和其他裝置;用於將足部固定在用於自行車、運動設備等的踏板中的捆綁物、夾具或其他裝置;用於在玩視頻遊戲或其他遊戲期間來容納足部的捆綁物、夾具或其他裝置等。 “足部容納裝置”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足部覆蓋構件”(例如,類似於鞋類鞋面部件),其有助於使足部相對於其他部件或結構定位;以及一個或多個“足部支撐構件”(例如,類似於鞋類鞋底結構部件),其有助於支撐用戶足部的足底表面的至少某一或某些部分。 “足部支撐構件”可以包括用於和/或作為鞋類製品的中底和/或外底的部件(或在非鞋類足部容納裝置中提供相應功能的部件)。
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圓周”或“圓周的”或其變體對應於任何形狀的外邊界或表面(例如具有任何截面和/或周邊形狀的物體)。這些術語不應被解釋為限於具有圓形周邊和/或圓形截面形狀的物體,除非修飾語“圓形”具體與該術語一起使用(例如“圓形圓周”)。
下文中根據本技術的鞋類結構和部件的各種實例的描述有附圖可以參考,所述的附圖構成本技術的一部分,可以實踐本技術的方面的各種實例結構和環境在附圖中以圖示的方式示出。應當理解,在不脫離本技術的範圍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其他結構和環境,並且可以對具體描述的結構、功能和方法進行結構和功能修改。
I. 本技術各方面的概述
本技術的方面涉及例如下文描述和/或要求保護類型和/或附圖中所說明類型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足部支撐系統、鞋類製品和/或其他足部容納裝置。此類流體流動控制系統、足部支撐系統、鞋類製品和/或其他足部容納裝置可以包括下文所描述和/或要求保護的實例和/或附圖所說明的實例的結構、零件、特徵和/或屬性中的任何一個或多個結構、零件、特徵、屬性和/或組合。
本技術的一些方面涉及用於鞋類製品和/或其他足部容納裝置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包括:(a) 界定內部腔室的歧管主體;(b)與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一端口;(c)控制通過第一端口的流體流動的第一閥,其中第一閥包括第一閥激活器;以及(d)可移動凸輪,其至少部分地位於內部腔室內,其中,可移動凸輪包括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其與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第一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一些此類流體流動控制系統還可以包括:(a)與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二端口;和(b)控制通過第二端口的流體流動的第二閥,其中第二閥包括第二閥激活器,其中可移動凸輪還包括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其與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第二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如果需要,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額外的端口、閥、閥激活器和/或閥激活器表面。此類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可以結合到包括足部支撐囊和流體源容器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例如鞋底結構和/或鞋類製品)中,其中可移動凸輪選擇性地打開和閉合閥以使流體在足部支撐囊和流體源之間移動。
本技術的一些方面或實例涉及用於鞋類製品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包括:(a) 界定內部腔室的歧管主體;(b)與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一端口;(c )與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二端口;(d)與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三端口;(e)控制通過第一端口的流體流動的第一閥,其中第一閥包括第一閥激活器;(f)控制通過第二端口的流體流動的第二閥,其中第二閥包括第二閥激活器;(g)控制通過第三端口的流體流動的第三閥,其中第三閥包括第三閥激活器;以及(h)至少部分地位於內部腔室內的可移動凸輪。可移動凸輪可以包括:(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在可移動凸輪移動時,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與所述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一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在可移動凸輪移動時,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與所述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二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以及(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在可移動凸輪移動時,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與所述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三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當沒有力通過可移動凸輪的激活器表面施加到閥激活器時,閥可被偏壓到閉合位置。
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可以採取多種流體流動配置,例如以基於可移動凸輪相對於各個閥激活器的位置,選擇性地使流體移動到各個端口和/或在各個端口之間移動(和/或選擇性地使流體移動到這些端口所連接的各個部件和/或在這些部件之間移動)。根據凸輪位置,流體可以或不可以以各種不同的方向或方式移動通過歧管主體。
在任何給定時刻,根據本技術的至少一些方面和實例的可移動凸輪可以放置於相對於閥激活器的特定位置。作為一個具體實例,可移動凸輪可以包括激活器表面以與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流體流動系統放置到以下配置的一個或多個(並且任選地全部)中:
(A)在可移動凸輪的至少一個位置中,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相對於彼此並且相對於閥激活器縱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一閥放置於閉合配置,( 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二閥放置於閉合配置,以及(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三閥放置於閉合配置;任選地,在所述配置中,流體將不流過歧管主體;
(B)在可移動凸輪的至少一個位置中,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相對於彼此並且相對於閥激活器縱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一閥放置於閉合配置,( 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二閥放置於閉合配置,以及(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三閥放置於打開配置;任選地,在該配置中,流體可以通過第三端口和/或閥流入和/或流出歧管主體(例如以使歧管中的壓力與外部環境均衡);
(C)在可移動凸輪的至少一個位置中,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相對於彼此並且相對於閥激活器縱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一閥放置於閉合配置,( 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二閥放置於打開配置,以及(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三閥放置於打開配置;任選地,在該配置中,流體可以從第二端口和/或閥流過歧管主體流到第三端口和/或閥,反之亦然;
(D)在可移動凸輪的至少一個位置中,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相對於彼此並且相對於閥激活器縱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一閥放置於打開配置,(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二閥放置於打開配置,以及(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三閥放置於閉合配置;任選地,在該配置中,流體可以從第一端口和/或閥流過歧管主體流到第二端口和/或閥,反之亦然;和/或
(E)在可移動凸輪的至少一個位置中,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相對於彼此並且相對於閥激活器縱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一閥放置於打開配置,(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二閥放置於打開配置,以及(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三閥放置於打開配置;任選地,在該配置中,流體可以自由地流過歧管主體和第一端口和/或閥、第二端口和/或閥以及第三端口和/或閥例如以使整體流體流動系統中的壓力均衡;
馬達可以與可移動凸輪可操作地連接,以使可移動凸輪移動,從而選擇性地將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以及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並且任選地可以存在的任何其他閥激活器表面)放置於相對於歧管主體的內部腔室、閥,閥激活器和/或端口的多個不同位置。馬達可以相對於閥、閥激活器、端口、和/或歧管主體的內部腔室使可移動凸輪滑動和/或旋轉,以將可移動凸輪放置於相對於閥、閥激活器、端口、和/或歧管主體的內部腔室的多個不同位置。
在本技術的至少一些實例中,流體流動控制系統還可以包括與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四端口。所述第四端口可以包括控制通過第四端口的流體流動的第四閥。此外,在本技術的該方面的一些實例中,所述第四閥可以包括第四閥激活器,並且可移動凸輪還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第四閥激活器表面,在可移動凸輪移動時,所述一個或多個第四閥激活器表面與所述第四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四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附加地或替代地,第四端口可以與其他端口(例如第一端口)中的一個或多個例如在其他端口的閥(例如第一閥)的閥座表面的歧管內部腔室側或在其他端口的閥的閥座表面的相對側流體連通。在本技術的該方面的一些實例中,第四端口可以連接到泵(例如足部激活泵)、壓縮機、外部環境、和/或用於引入到流體流動控制系統中的一些其他氣體源。
本技術的附加方面涉及用於鞋類製品的鞋底結構,其包括至少:(a)上述任何類型的(以及下面更詳細地描述的任何類型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b)與第一端口流體連通的流體容器(例如,泵(例如足部激活泵)、壓縮機、流體存貯室、流體填充囊等);以及(c)與第二端口流體連通的足部支撐構件(例如流體填充囊)。在本技術的這些方面的一些實例中,第三端口可以與外部環境流體連通(例如以將氣體從流體容器和/或足部支撐構件排出到外部環境)。
當設置在鞋類製品中時,足部支撐構件和流體容器可以包括在鞋類鞋底結構中(例如作為鞋類中底的至少一部分)。附加地或替代地,足部支撐構件和/或流體容器(包括整個流體容器)的至少一些部分可以與鞋類鞋面(其與鞋底結構接合)接合或設置為鞋類鞋面的一部分。作為又一些附加的或替代的特徵,歧管主體可以與鞋面、鞋底結構、足部支撐構件和/或流體容器中的一者或多者接合而不脫離本技術。
本技術的附加方面涉及例如用於鞋類製品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包括:(a)足部支撐囊;(b)流體源容器;(c) 界定內部腔室的歧管主體; (d)使流體源容器與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一端口;(e)使足部支撐囊與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二端口;(f)與內部腔室和與外部環境流體連通的第三端口;(g)第一閥,其控制通過第一端口在內部腔室和流體源容器之間的流體流動,其中所述第一閥包括第一閥激活器;(h)第二閥,其控制通過第二端口在內部腔室和足部支撐囊之間的流體流動,其中所述第二閥包括第二閥激活器;(i)第三閥,其控制通過第三端口在內部腔室和外部環境之間的流體流動,其中第三閥包括第三閥激活器;以及(j)至少部分地位於內部腔室內的可移動凸輪。可移動凸輪可以包括:(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在可移動凸輪移動時,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與所述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一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在可移動凸輪移動時,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與所述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二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以及(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在可移動凸輪移動時,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與所述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三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足部支撐囊、流體源容器、歧管主體、端口(例如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並且任選地存在的任何其他端口)、閥(例如第一閥、第二閥和第三閥並且任選地存在的任何其他閥)和/或可移動凸輪(包括其激活器表面)可以具有上述任何結構、特徵和/或選項(以及下面更詳細地描述的任何結構、特徵和/或選項)。
在本技術的這些實例方面中,可移動凸輪可以至少在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之間移動(例如滑動和/或旋轉,例如在馬達的操作下):
(A)至少一個位置,所述至少一個位置是足部支撐/外部環境流體交換配置,其中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相對於彼此並且相對於第一閥激活器、第二閥激活器和第三閥激活器縱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一閥放置於閉合配置,(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二閥放置於打開配置,以及(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三閥放置於打開配置,並且從而使足部支撐囊和外部環境彼此流體連通,在所述足部支撐/外部環境流體交換配置中,流體可以通過內部腔室從足部支撐囊移動到外部環境(例如以降低足部支撐囊中的壓力) ;
(B)至少一個位置,所述至少一個位置是流體源/足部支撐流體交換配置,其中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相對於彼此並且相對於第一閥激活器、第二閥激活器和第三閥激活器縱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一閥放置於打開配置,(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二閥放置於打開配置,以及(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三閥放置於閉合配置,並且從而使流體源容器和足部支撐囊彼此流體連通,在所述流體源/足部支撐流體交換配置中,流體可以通過內部腔室從流體源容器移動到足部支撐囊或通過內部腔室從足部支撐囊移動到流體源容器(例如取決於它們的壓力);
(C) 至少一個位置,該至少一個位置是流體源/外部環境流體交換配置,其中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相對於彼此並且相對於第一閥激活器、第二閥激活器和第三閥激活器縱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一閥放置於打開配置,(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二閥放置於閉合配置,以及(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三閥放置於打開配置,並且從而使流體源容器和外部環境彼此流體連通,在該流體源/外部環境流體交換配置中,流體可以通過內部腔室從流體源容器移動到外部環境(例如以降低流體源容器中的壓力);
(D) 至少一個位置,該至少一個位置是系統閉合配置,其中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相對於彼此並且相對於第一閥激活器、第二閥激活器和第三閥激活器縱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一閥放置於閉合配置,(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二閥放置置於閉合配置,以及(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三閥放置於閉合配置,並且從而阻止流體流入和流出歧管主體(例如以維持足部支撐囊和流體容器中的流體壓力);和/或
(E) 至少一個位置,該至少一個位置是系統打開配置,其中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相對於彼此並且相對於第一閥激活器、第二閥激活器和第三閥激活器縱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一閥放置於打開配置,(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二閥放置於打開配置,以及(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三閥放置於打開配置,並且從而允許流體自由地流入和流出歧管主體(例如以使足部支撐系統的所有部分中的壓力均衡)。
根據本技術的該方面的至少一些實例,流體源容器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泵(例如,在一些實例中,一個或多個足部激活泵,諸如一個或多個前足激活泵、一個或多個足跟激活泵、一個或多個球狀泵等;一個或多個腳背區域安裝泵;一個或多個鞋類鞋舌安裝泵;一個或多個鞋面安裝泵;足部支撐系統的前足區域中的一個或多個泵;足部支撐系統的中足區域中的一個或多個泵;足部支撐系統的足跟區域中的一個或多個泵;等等)。附加地或替代地,流體源容器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壓縮機(例如位於上述一個或多個泵的任何一個或多個位置)和/或一個或多個用於容納氣體的流體填充存貯室(諸如一個或多個流體填充囊)。
在本技術的至少一些實例中,流體源容器將是流體存貯室(例如與鞋類鞋面和/或鞋底結構接合的流體填充囊)。在一些此類實例中,歧管主體還可以包括第四端口,並且所述第四端口可以與第一端口和/或與歧管主體的內部腔室流體連通。來自流體源(例如,上述任何類型中的例如一個或多個壓縮機和/或泵)的流體可以通過第四端口和第一端口(例如在流經或不流經歧管主體的內部腔室的情況下)被供應到流體填充存貯室。當存在第四端口時,所述第四端口可以具有上述第四端口的任何結構、特徵和/或選項,包括用於連接到第一端口的任何上述選項(例如在歧管主體內部腔室側或第一閥的閥座表面的相對側上、通過第一端口和第四端口的共用壁、通過作為歧管的一部分的單獨閥和閥激活器表面佈置等)。
本技術的附加方面涉及鞋類製品,其包括根據上述(和/或以下更詳細地描述)的任何特徵和/或方面的鞋面和鞋類足部支撐系統。足部支撐系統可以設置為鞋類製品的鞋底結構、設置為鞋類製品的鞋底結構的一部分、和/或與鞋類製品的鞋底結構接合(例如設置為中底部件或其他衝擊力衰減部件或者設置為中底部件或其他衝擊力衰減部件的一部分)。附加地或替代地,足部支撐系統的至少一些部分(例如歧管主體的一些或全部、流體源容器的一些或全部、足部支撐部件的一些或全部等)可以形成為鞋類鞋面、形成為鞋類鞋面的一部分、和/或與鞋類鞋面接合。
本技術的附加實例和方面涉及鞋類製品和/或其他足部容納裝置,所述足部容納裝置包括上述和/或下面更詳細地描述的各個實例和方面中的任何一種的鞋底結構、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和/或足部支撐系統。本技術的另一些附加實例和方面涉及製作此類鞋底結構、流體流動控制系統、足部支撐系統、鞋類製品和/或足部容納裝置的方法和/或利用此類鞋底結構、流體流動控制系統、足部支撐系統、鞋類製品和/或足部容納裝置例如來支撐穿用者足部的方法。
鑑於根據以上提供的本技術某些實施例的特徵、實例、方面、結構、工藝和佈置的一般描述,以下是根據本技術的具體實例流體流動控制系統、足部支撐結構、鞋類製品和方法的更為詳細的描述。
II. 根據本技術的實例鞋類製品、足部支撐系統和其他部件和/或特徵的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附圖及以下討論,描述了根據本技術方面的足部支撐系統、流體流動控制系統、鞋底結構和鞋類製品的各種實例。本技術的方面可以與例如上述各個美國專利申請中的任何一個或多個中所描述的足部支撐系統、鞋類製品(或其他足部容納裝置)和/或方法結合使用。
圖1A提供了根據本技術的至少一些方面的實例鞋類製品100的測視圖。鞋類製品100包括鞋面102和與鞋面102接合的鞋底結構104。可以用任何需要的材料來製作鞋面102,包括製鞋技術採取的已知的傳統材料。用於鞋面102的合適材料的實例包括以下的一種或多種:機織織物、針織物、皮革(天然或合成)、帆布、聚酯、棉、其他織物或紡織品、熱塑性聚氨酯、其他塑料等。鞋面102界定足部插入開口106,開口106允許足部進入至少部分由鞋面102和/或鞋底結構104界定的足部容納腔室100C。設置封閉系統108(例如該圖示說明實例中的繫帶和繫帶系統)以可釋放地將鞋類製品100固定到穿用者的足部(例如用任何傳統方式)。
鞋面102和鞋底結構104中的每一個都可以由一個或多個部件部分形成。由多個部件部分形成時,這些部件部分可以任何期望的方式接合在一起,包括經由以下一種或多種方式:粘合劑或接合劑;縫合接縫;機械連接器;熔合技術;和/或其他方式,包括以製鞋技術採取的已知的傳統方式。同樣,鞋面102和鞋底結構104可以任何期望的方式接合在一起,包括經由以下一種或多種方式:粘合劑或接合劑;縫合接縫;機械連接器;熔合技術;和/或其他方式,包括以製鞋技術採取的已知的傳統方式。
圖1A的鞋類製品100包括根據本技術的實例和方面的足部支撐系統(例如至少部分地與鞋底結構104包括在一起)的特徵和流體流動控制系統(該系統的部分示出在圖1A中的元件500-700)的特徵。下面將結合圖1A至圖6更為詳細地描述根據本技術方面的實例足部支撐系統和流體流動控制系統。
圖1B提供了實例鞋類製品100的橫向(內側到外側)豎直橫截面圖,其示出了根據本技術的至少一些實例的實例部件部分的總體佈置。該實例鞋類製品100包括鞋面102,其底部邊緣102E連接到士多寶(strobel)構件110(例如通過縫合、粘合劑、機械連接器、熔合技術等)。士多寶構件110封閉鞋面102底部的至少一部分(並且部分地界定鞋類製品100的足部容納腔室100C)。士多寶構件110的底部與鞋底結構104接合(以任何期望的方式任選地固定,包括通過縫合、粘合劑、機械連接器、熔合技術等)。鞋墊112或內底元件可以設置在內足部容納腔室100C中。
該實例鞋類製品100的鞋底結構104包括:(a)一個或多個鞋底部件300(例如一個或多個鞋類外底部件、一個或多個鞋類中底部件等)以及(b)一個或多個足部支撐部件200,其形式為足部支撐流體填充囊(例如與鞋底部件300接合和/或由鞋底部件300支撐)。流體源400(例如包括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泵(例如足部激活泵)、壓縮機、流體存貯室(其在一些實例中可以構成結合到鞋面102和/或鞋底結構104中的流體填充囊)、周圍環境等)與足部支撐部件200經由流體傳輸線420、歧管500和可移動凸輪600流體連通,如將在下面更詳細地描述的。這些部件允許人們例如通過向足部支撐部件200添加氣體和/或從足部支撐部件200去除氣體來改變足部支撐部件200中的流體壓力(並且從而改變足部支撐部件200中的氣體壓力,足部支撐部件200支撐穿用者足部的部分或全部足底表面)。可移動凸輪600可以由馬達700或其他部件控制,在本技術的一些實例中,馬達700或其他部件可以例如經由輸入裝置800(諸如運行應用程序的蜂窩電話、計算裝置、安裝在鞋面102和/或鞋底結構104上的輸入裝置、手動可移動開關(例如撥號盤)等)電子地控制,以允許選擇不同的足部支撐壓力。壓力變化輸入可以電子地、自動地和/或手動地輸入,從而導致與歧管500流體連通的部件的變化。
圖1C提供了另一實例鞋類製品100的橫向(內側到外側)豎直橫截面圖,其示出了根據本技術的至少一些實例的部件部分的總體佈置。在圖1C中使用與圖1B中相同的附圖標記的情況中,意指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和/或特徵。
圖1C中示出的實例鞋類製品100包括結合到鞋類製品100結構中的流體源400(來自圖1B)的一些部件和/或特徵。更具體而言,圖1C示出了結合到鞋底結構104中的(例如與鞋類鞋底結構104接合的)流體存貯室或容器400A。在該具體實例中,流體存貯室400A與以下部件接合併且位於以下部件之間:(a)外底部件300(例如由橡膠、TPU、泡沫或常規鞋類外底材料製成)和(b )泡沫中底部件350(例如由聚氨酯泡沫或EVA泡沫製成)。附加地或替代地,圖1C示出了通過以下方式結合到鞋類鞋面102中的(例如與鞋面部件102A(諸如織物、紡織品皮革或塑料鞋面部件102A)接合的)流體存貯室或容器400B:粘合劑、接合劑或縫合;一體地形成為或結合到鞋類鞋面部件(例如,諸如鞋舌元件、足跟部件、緩衝部件、足跟穩定器或其他支撐部件等)中;或諸如此類。流體存貯室400A和/或400B可以採取任何期望的結構,諸如流體填充囊、流體槽等。圖1C中示出的流體傳輸線420A和420使流體存貯室400A(當存在時)與歧管500流體連通,和/或圖1C中示出的流體傳輸線420B和420使流體存貯室400B(當存在時)與歧管500流體連通。流體傳輸線420、420A和/或420B可以採取任何期望的結構,包括柔性塑料管、模製或以其他方式形成在鞋類部件中的流體通道、其他類型的管或軟管等。單個鞋類製品100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a)一個或多個基於鞋底結構104的流體存貯室400A,(b)一個或多個基於鞋面102的流體存貯室400B,(c)和/或一個或多個其他期望的流體存貯室或容器(例如作為單獨的部件)。
如圖1C進一步所示,流體存貯室400A和/或400B中的一個或多個可以例如經由流體傳輸線450A和/或450B與流體源450流體連通。當存在時,流體傳輸線450A和/或450B可以是上面結合流體傳輸線420、420A和420B描述的任何類型。流體源450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泵(例如足部激活泵)、壓縮機、另一流體存貯室或容器(任選地,不包括作為鞋類製品100結構的一部分的流體存貯室或容器)、周圍環境等。附加地或替代地,如果需要,在本技術的一些實例中,流體源450可以接收從歧管500排出的流體(例如經由出口管線440)。在本技術的至少一些實例中,流體從流體源450到流體存貯室400A和/或400B的傳輸可以至少部分地由輸入裝置控制,諸如圖1C中示出的輸入裝置800和/或上述類型的輸入裝置。例如,當用戶要求改變足部支撐部件200中的壓力時,如果需要,流體源450可以被激活,以將更多的流體供應到流體存貯室400A和/或400B。
現在將結合圖2A至圖2G詳細地描述用於上面結合圖1A至圖1C描述的鞋類製品100類型中的實例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000的實例操作。具體地,圖2A至圖2G圖示說明了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000的潛在實例特徵和操作,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000至少包括歧管500和用於控制可移動凸輪600的馬達700,可移動凸輪600設置在歧管500(例如類似於圖1A至圖1C中示出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部件)中。馬達700可以至少部分地由輸入裝置800(類似於上面結合圖1A至圖1C描述的那些)控制。
圖2A示出了用於鞋類製品100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000的至少一部分的實例基本部件,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000包括歧管500、可移動凸輪600和馬達700。如圖2A所示,該實例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000包括歧管500,其具有:(a) 界定內部腔室504的歧管主體502;(b)與內部腔室504流體連通的第一端口510 ;(c)與內部腔室504流體連通的第二端口520;以及(d)與內部腔室504流體連通的第三端口530。第一閥512通過第一閥激活器514(例如剛性桿)的操作來控制通過第一端口510的流體流動,第一閥激活器514可以被包括為第一閥512的一部分或與第一閥512接合。類似地,在該實例結構中:(a)第二閥522通過第二閥激活器524(例如剛性桿)的操作來控制通過第二端口520的流體流動,第二閥激活器524可以被包括為第二閥522的一部分或與第二閥522接合,以及(b)第三閥532通過第三閥激活器534(例如剛性桿)的操作來控制通過第三端口530的流體流動,第三閥激活器534可以被包括為第三閥532的一部分或與第三閥532接合。雖然其他結構也是可能的,但在該圖示說明實例中:
(a)第一閥512包括閥封閉件516,其與第一閥激活器514接合併可移動,以可以在與閥座518接觸(以密封和/或封閉第一閥512)的位置和與閥座518脫離接觸(以打開第一閥512)的位置之間移動;
(b)第二閥522包括閥封閉件526,其與第二閥激活器524接合併可移動,以可以在與閥座528接觸(以密封和/或封閉第二閥522)的位置和與閥座528脫離接觸(以打開第二閥522)的位置之間移動;以及
(c)第三閥532包括閥封閉件536,其與第三閥激活器534接合併可移動,以可以在與閥座538接觸(以密封和/或封閉第三閥532)的位置和與閥座538脫離接觸(以打開第三閥532)的位置之間移動;
彈簧512S、522S和532S分別將第一閥512、第二閥522和第三閥532偏壓到閉合位置(例如密封狀態或流體流動停止狀態),此時沒有外力(例如來自可移動凸輪600)施加到它們各自的閥激活器514、524、534。在圖2A中示出的實例中,所有的閥512、522和532示出為處於它們的閉合配置(例如它們各自的閥封閉件516、526、536在由它們各自的彈簧512S、522S、532S施加的偏壓力下密封地安置在各自的閥座518、528、538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圖2A的配置中,凸輪表面600S不接觸任何閥激活器514、524、534,因此,它們的彈簧512S、522S、532S推動閥512、522、532閉合。
如圖2A進一步所示,可移動凸輪600至少部分地位於歧管主體502的內部腔室504內。並且參見圖2B(其示出了從其軸線A向下看的凸輪600的端視圖),該實例可移動凸輪600包括:(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在可移動凸輪600移動時,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與所述第一閥激活器514相互作用(如將在下面更詳細地描述的),以使第一閥512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在可移動凸輪600移動時,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與所述第二閥激活器524相互作用(如將在下面更詳細地描述的),以使第二閥522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以及(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在可移動凸輪600移動時,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與所述第三閥激活器534相互作用(如將在下面更詳細地描述的),以使第三閥532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在該圖示說明實例中,可移動凸輪600安裝在可旋轉軸702上,可旋轉軸702可以通過馬達700的操作而旋轉。可旋轉軸702可以密封方式延伸到歧管主體502中和/或延伸出歧管主體502(例如使得氣體不會通過軸端口從內部腔室504逸出)。將結合圖2A和圖2C至圖2F更詳細地描述凸輪600相對於歧管500及其閥512、522和532的各種操作位置。
儘管其他佈置也是可能的,但是在該實例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000中,第一端口510和第一閥512可以連接到流體線420,其延伸到流體源400(例如,如上所述和圖1A至圖1C所示)。第二端口520和第二閥522可連接到流體線220,其延伸到足部支撐部件200(例如,如上所述和圖1A至圖1C所示)。第三端口530和第三閥532可以將歧管500的內部腔室504連接到外部環境和/或連接回到流體源400(例如流體存貯室400A、400B)。任選地,第三端口530可以包括流體線440,其遠離歧管延伸到流體移出內部腔室504的期望目的地(例如,如上所述和/或下面更詳細地描述的)。如圖2A所示,端口510、520、530中的一個或多個可以包括適當的結構550以接合流體線(例如420,220,440),諸如軟管配件、連接器等,該流體線接合柔性塑料管(其用作流體線)或其他流體線部件。端口壁552(例如,如圓柱形結構)可以經設置例如為閥512、524、534的結構和/或經設置例如以隱藏和/或保護連接器結構550和閥512、524、534部分。在不偏離本技術的情況下,可以使用任何期望的方式將流體線(例如420、220、440)可拆卸地和/或固定地固定到其各自的端口510、520、530。
雖然圖2A示出的所有端口510、520、530;所有閥512、522、532;所有激活器514、524、534;和/或所有流體線連接結構550包括相同的基本部分和構造,但是單個端口510、520、530的特定結構;單個閥512、522、532的特定結構;單個激活器514、524、534的特定結構;和/或在單一歧管500中的單個流體線連接結構550可以在本技術的至少一些實例中彼此不同(例如在尺寸、形狀、構造、部分等方面不同)。歧管500可以由塑料(例如通過注射模製)、金屬和/或任何期望的材料和/或以任何方式(包括以適當技術中已知和使用的常規材料和常規方式)製成。
圖2A圖示說明了處於一種操作狀態(“閉合”操作狀態)的該實例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000。該操作狀態對應於可移動凸輪600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和/或其閥512、522、53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524、534)的至少一個不同位置。在該操作狀態中,可移動凸輪600(經由馬達700)旋轉到不同位置,使得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和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在歧管表面600S上相對於彼此(和/或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和/或其閥512、522、53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524、534)縱向地(或軸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都不與第一閥激活器51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一閥512放置於閉合配置,(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都不與第二閥激活器52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二閥522放置於閉合配置,以及(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都不與第三閥激活器53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三閥532放置於閉合配置。在該操作狀態中,沒有流體流過歧管500。可稱為“閉合操作狀態”的該操作狀態可用於例如將足部支撐部件200(和整體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000)保持在設定壓力。
圖2C圖示說明了處於另一操作狀態的該實例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000。該操作狀態對應於可移動凸輪600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和/或其閥512、522、53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524、534)的至少一個不同位置。在該操作狀態中,可移動凸輪600(經由馬達700)旋轉到不同位置,使得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和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在歧管表面600S上相對於彼此(和/或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和/或其閥512、522、53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524、534)縱向地(或軸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都不與第一閥激活器51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一閥512放置於閉合配置,(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都不與第二閥激活器52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二閥522放置於閉合配置,以及(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三閥激活器53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三閥532放置於打開配置。如圖2C所示,在該操作狀態中,可移動凸輪600在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處的凸起表面600S推動並且移動第三閥激活器534(在圖2C的佈置中向上)以壓縮彈簧532S。該動作使第三閥封閉件536離開第三閥座538並打開第三閥532,這允許流體流過第三閥532和第三端口530(理論上沿任一方向,見箭頭902,取決於第三閥532相對側上的相對壓力)。該操作狀態可以用於例如將流體從歧管主體502的內部腔室504排出到外部大氣和/或將流體從內部腔室504移動到另一流體貯存容器和/或電力採集系統。
雖然圖2C僅示出了處於打開配置的閥534,但是凸輪激活器表面610、620、630的類似佈置可以用於以類似方式選擇性地僅打開第一閥512或僅打開第二閥522。此類佈置可以使歧管500的內部腔室504中的壓力均衡,以分別匹配流體傳輸線420或流體傳輸線220中的壓力、和/或分別降低流體傳輸線420或流體傳輸線220中的壓力。
圖2D示出了該實例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000的另一操作狀態(第二端口/第三端口流體交換配置)。該操作狀態對應於可移動凸輪600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和/或其閥512、522、53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524、534)的至少一個不同位置。在該操作狀態中,可移動凸輪600(經由馬達700)旋轉到不同位置,使得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和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在歧管表面600S上相對於彼此(和/或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和/或其閥512、522、53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524、534)縱向地(或軸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都不與第一閥激活器51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一閥512放置於閉合配置,(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二閥激活器52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二閥522放置於打開配置,以及(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三閥激活器53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三閥532放置於打開配置。如圖2D所示,在該操作狀態中:(a)可移動凸輪600在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處的凸起表面600S推動並且移動第二閥激活器524(在圖2D的佈置中向下)以壓縮彈簧522S,以及(b)可移動凸輪600在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處的凸起表面600S推動並且移動第三閥激活器534(在圖2D的佈置中向上)以壓縮彈簧532S。該動作:(a)使第二閥封閉件526離開第二閥座528並且打開第二閥522並且允許流體流過第二閥522和第二端口520,以及(b)使第三閥封閉件536離開第三閥座538並且打開第三閥532並且允許流體流過第三閥532和第三端口530。該操作狀態允許流體通過歧管主體502(理論上沿任一方向)在第二端口520和第三端口530之間交換。在圖1A至圖1C的實例鞋類結構100中,因為足部支撐部件200中的壓力通常將大於外部大氣壓力,所以流體通常將從足部支撐管線220流入該鞋100,流過第二閥522和第二端口520,流過歧管內部腔室504,然後流過第三閥532和第三端口530並流出(例如通過流體線440和/或到外部大氣或其他期望的目的地)。見箭頭904。該操作狀態可以例如用於(例如響應於經由輸入裝置800的用戶輸入)降低足部支撐部件200中的壓力,並且該操作狀態可以被稱為“足部支撐/外部環境流體交換配置”。
圖2E圖示說明了該實例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000的另一操作狀態(第一端口/第二端口流體交換配置)。該操作狀態對應於可移動凸輪600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和/或其閥512、522、53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524、534)的至少一個不同位置。在該操作狀態中,可移動凸輪600(經由馬達700)旋轉到不同位置,使得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和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在歧管表面600S上相對於彼此(和/或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和/或其閥512、522、53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524、534)縱向地(或軸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一閥激活器51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一閥512放置於打開配置,(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二閥激活器52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二閥522放置於打開配置,以及(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都不與第三閥激活器53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三閥532放置於閉合配置。如圖2E所示,在該操作狀態中:(a)可移動凸輪600在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處的凸起表面600S推動並且移動第一閥激活器514(在圖2E的佈置中向下)以壓縮彈簧512S,以及(b)可移動凸輪600在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處的凸起表面600S推動並且移動第二閥激活器524(在圖2E的佈置中向下)以壓縮彈簧522S。該動作:(a)使第一閥封閉件516離開第一閥座518,打開第一閥512,並且允許流體流過第一閥512和第一端口510,以及(b)使第二閥封閉件526離開第二閥座528,打開第二閥522,並且允許流體流過第二閥522和第二端口520。該操作狀態允許流體通過歧管主體502(理論上沿任一方向)在第一端口510和第二端口520之間交換。在圖1A至圖1C所示的實例鞋類結構100中,因為流體源部件(例如400、400A、400B)中的壓力通常將大於足部支撐部件200中的壓力,所以流體通常將從流體供應線420流入該鞋100,流過第一閥512和第一端口510,流過歧管內部腔室504,然後流過第二閥522和第二端口520並流出(例如通過流體線220並到足部支撐部件200)。見箭頭906。該操作狀態可以例如用於(例如響應於經由輸入裝置800的用戶輸入)增加足部支撐部件200中的壓力,並且該操作狀態可以被稱為“流體源/足部支撐流體交換配置”。
圖2F圖示說明了該實例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000的另一操作狀態(第一端口/第三端口流體交換配置)。該操作狀態對應於可移動凸輪600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和/或其閥512、522、53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524、534)的至少一個不同位置。在該操作狀態中,可移動凸輪600(經由馬達700)旋轉到不同位置,使得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和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在歧管表面600S上相對於彼此(和/或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和/或其閥512、522、53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524、534)縱向地(或軸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一閥激活器51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一閥512放置於打開配置,(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都不與第二閥激活器52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二閥522放置於閉合配置,以及(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三閥激活器53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三閥532放置於打開配置。如圖2F所示,在該操作狀態中:(a)可移動凸輪600在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處的凸起表面600S推動並且移動第一閥激活器514(在圖2F的佈置中向下)以壓縮彈簧512S,以及(b)可移動凸輪600在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處的凸起表面600S推動並且移動第三閥激活器534(在圖2F的佈置中向上)以壓縮彈簧532S。該動作:(a)使第一閥封閉件516離開第一閥座518,打開第一閥512,並且允許流體流過第一閥512和第一端口510,以及(b)使第三閥封閉件536離開第三閥座538,打開第三閥532,並且允許流體流過第三閥532和第三端口530。該操作狀態允許流體通過歧管主體502(理論上沿任一方向)在第一端口510和第三端口530之間交換。在圖1A至圖1C所示的實例鞋類結構100中,因為流體源部件(例如400、400A、400B)中的壓力通常將大於大氣壓力,所以流體通常將從流體供應線420流入該鞋100 ,流過第一閥512和第一端口510,流過歧管內部腔室504,然後流過第三閥532和第三端口530並流出(例如通過流體線440並到外部環境和其他期望的目的地)。見箭頭908。該操作狀態可以例如用於降低流體源存貯室400A、400B中的壓力,並且可以被稱為“流體源/外部環境流體交換配置”。例如,如果足部激活泵在步進式基礎上連續地向流體存貯室400供應流體,則可以使用此種操作狀態。
圖2G示出了該實例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000的另一操作狀態(“全打開”狀態)。該操作狀態對應於可移動凸輪600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和/或其閥512、522、53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524、534)的至少一個不同位置。在該操作狀態中,可移動凸輪600(經由馬達700)旋轉到不同位置,使得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和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在歧管表面600S上相對於彼此(和/或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和/或其閥512、522、53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524、534)縱向地(或軸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一閥激活器51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一閥512放置於打開配置,(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二閥激活器52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二閥522放置於打開配置,以及(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三閥激活器53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三閥532放置於打開配置。如圖2G所示,在該操作狀態中:(a)可移動凸輪600在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處的凸起表面600S推動並且移動第一閥激活器514(在圖2G的佈置中向下)以壓縮彈簧512S,(b)可移動凸輪600在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處的凸起表面600S推動並且移動第二閥激活器524(在圖2G的佈置中向下)以壓縮彈簧522S,以及(c)可移動凸輪600在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處的凸輪表面600S推動並且移動第三閥激活器534(在圖2G的佈置中向上)以壓縮彈簧532S。該動作:(a)使第一閥封閉件516離開第一閥座518,打開第一閥512,並且允許流體流過第一閥512和第一端口510,(b)使第二閥封閉件526離開第二閥座528,打開第二閥522,並且允許流體流過第二閥522和第二端口510,以及(c)使第三閥封閉件536離開第三閥座538,打開第三閥532,並且允許流體流過第三閥532和第三端口530。該操作狀態可以例如用於使整體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000上的流體壓力均衡(例如使流體源400和足部支撐部件200中的所有壓力變為大氣壓力)。該狀態可以被稱為“流體壓力均衡配置”。例如,它可以在不使用鞋100的預定時間段之後使用(例如在自動“斷電”配置中)。
雖管圖2A至2G中示出的實例結構和配置圖示說明了可移動凸輪600,其可由馬達700旋轉,以將凸輪激活器表面610、620和630移動到各種不同的圓周位置並且選擇性地分別與閥激活器514、524和534相互作用,但是其他選項也是可能的。例如,馬達700可以經配置(例如具有其他結構)以使凸輪600沿軸向或縱向方向(例如沿軸線A、沿歧管500的縱向長度前後)移動。在此種系統中,激活器表面可以經成形和經定位(縱向地和周向地)以基於可移動凸輪600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各個部分)的縱向位置,選擇性地打開和/或閉合任何單個閥512、522、532和/或閥512、522、532的任何期望組合。此外,雖管該圖示說明實例的可移動凸輪600具有圓形圓周截面形狀(不包括激活器表面610、620、630),但是在不脫離本技術的情況下,其他外周邊形狀也是可能的,包括其他圓柱形形狀、其他橫向截面形狀等。
雖然上面結合圖2A至圖2G描述了各種操作狀態和/或配置,但是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例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可以經構造以採取這些操作狀態和/或配置中的任何一種或多種和/或這些操作狀態和/或配置的任何期望數目和/或組合。換言之,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例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不需要具有上面結合圖2A至2G描述的所有操作狀態和/或配置(例如可以提供上述操作狀態和/或配置中的任何一種或多種和/或任何組合)。附加地或替代地,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例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可以採取上文沒有描述的其他操作狀態和/或配置,任選地與上述操作狀態和/或配置中的任何一種或多種組合。
圖3提供了根據本技術的至少一些實施例的另一實例鞋類150結構的內側-外側橫向和豎直橫截面。當圖3中使用的附圖標記與其他附圖中使用的附圖標記相同時,是指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並且該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可以具有如上所述用於對應部分的任何結構、特徵和/或選項。在圖3的鞋類150結構中,流體源包括足部激活泵450,其結合到鞋底結構104中。該足部激活泵450可以構成球狀泵(例如具有可壓縮的球狀物452),當用戶向下踩到接觸表面上時,當在外底300(在泵激活器區域306處)和中底350之間被壓縮(見箭頭F)時,該球狀泵從外部環境吸入流體。壓縮期間被推出泵球狀物452的流體可以例如經由流體傳輸線454傳輸到流體存貯室(例如類似於上述存貯室400A和/或400B)。止回閥(或其他適當的控制器)可以設置在流體傳輸線454中,以防止流體從流體存貯室400A流到泵球狀物452。在該具體的圖示說明實例中,泵球狀物452位於基於鞋底104的流體存貯室囊400A的外室400L和內室400M之間。外室400L和內室400M可以彼此開放地流體連通(例如通過自由連續的流體交換以將室400L、400M保持在相同壓力),可以選擇性地放置成彼此流體連通(例如通過閥流體傳輸線或其他連接結構),或者可以(相對於流體傳輸)彼此隔離。
圖3的鞋類150流體流動控制系統(例如包括歧管500、可移動凸輪600、馬達700、輸入系統800等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以上文結合圖2A至圖2G描述的方式中的任何一種或多種操作,包括上文結合圖2A至圖2G描述的操作狀態中的任何一種或多種(和/或任何組合)。在類似於圖3所示的實例鞋類150結構中,泵450構造可以位於以下任何一個中:鞋底104的足跟區域(其在步伐循環期間在足部的足跟撞擊期間要被激活和/或壓縮);鞋底104的中足區域(其在步伐循環期間當足部向前滾動時要被激活和/或壓縮);和/或鞋底104的前足區域(其在步伐循環的足趾離地階段期間要被激活和/或壓縮)。單一鞋底104還可以包括具有相同或不同結構的多個泵450。當存在多個泵450時,它們可以彼此串聯連接、單個地連接到流體存貯室400A、和/或以其他方式結合到鞋類150和/或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000中。
然而,圖3的虛線還示出了可以根據本技術的至少一些實例設置的一個或多個附加的或可替換的流體傳輸線。通過使用這些可替換的或附加的流體傳輸線中的一個或多個,當球狀泵452被壓縮時,流體將從球狀泵452的出口456流出,流過流體傳輸線460(例如一個或多個模製在流體通道中的塑料管等),然後流到一個或多個歧管500(通過流體傳輸線分支460A)和/或流到與流體存貯室400A連接的流體傳輸線420(通過流體傳輸線分支460B) 。下面結合圖4至圖6更詳細地描述這些各種類型的流體傳輸的實例結構。
圖4圖示說明了實例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500,其包括:(a)第一端口510、第一閥512和用於激活它的相關結構,類似於上文結合圖2A至圖2G描述的那種;(b)第二端口520、第二閥522和用於激活它的相關結構,類似於上文結合圖2A至圖2G描述的那種;(c)第三端口530、第三閥532和用於激活它的相關結構,類似於上文結合圖2A至圖2G描述的那種;以及(d)第四端口540和第四閥542,第四端口540與歧管主體502的內部腔室504流體連通,第四閥542控制通過第四端口540的流體流動。為了清楚起見,圖4中未示出用於各種閥、端口和激活器表面的所有結構的所有附圖標記,以避免模糊下面的圖。參考圖2A至圖2G以更詳細地圖示說明這些部分。
在圖4的實例中,來自泵450的流體傳輸線460包括其自身的單獨端口540和閥542結構,以允許流體從泵450進入歧管主體502的內部腔室504。儘管其他結構也是可能的,但是該圖示說明的第四閥542包括偏壓彈簧542S、第四閥激活器544、第四閥封閉件546、第四閥座表面548、流體線連接器結構550和端口壁552(例如圓柱形結構),端口壁552與端口510、520、530的結構相同或類似。此外,對於該圖示說明的實例,可移動凸輪600包括一個或多個第四閥激活器表面640(見圖2B),在可移動凸輪600移動到適當位置時(例如以與上述用於閥512、522、532的類似方式),所述一個或多個第四閥激活器表面640與所述第四閥激活器544相互作用,以使第四閥542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
圖4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500可以採取若干操作配置,例如取決於可移動凸輪600(及其閥激活器表面610、620、630、640)相對於閥激活器514、524、534、544的相對定位。例如,如果閥542保持閉合(例如可移動凸輪600的一個或多個激活器表面640都不與閥激活器544相互作用以打開閥542),則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500可以採取上文結合圖2A和2C至圖2G示出和描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000的任何構造和位置。
然而,圖4中的流體流動箭頭A-D圖示說明了可以在圖4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500中激活的其他可能的流體流動佈置和構造。在由圖4中的流體流動箭頭A示出的操作狀態中,可移動凸輪600位於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540和/或其閥512、522、 532、54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524、534、544)的一個不同位置,以允許流體從泵450(經由端口540)流到外部大氣或(經由第三端口530)流到其他目的地。在該操作狀態中,可移動凸輪600(經由馬達700)旋轉到不同位置,使得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和一個或多個第四閥激活器表面640在歧管表面600S上相對於彼此(和/或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540和/或其閥512、522、532、54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524、534、544)縱向地(或軸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都不與第一閥激活器51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一閥512放置於閉合配置,(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都不與第二閥激活器52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二閥522放置於閉合配置,(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三閥激活器53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三閥532放置於打開配置,以及(d)一個或多個第四閥激活器表面640中的至少一個與第四閥激活器54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四閥542放置於打開配置。在該操作狀態中:(a)可移動凸輪600在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處的凸起表面600S推動並且移動第三閥激活器534(在圖4的佈置中向下)以壓縮彈簧532S ,以及(b)可移動凸輪600在第四閥激活器表面640處的凸起表面600S推動並且移動第四閥激活器544(在圖4的佈置中向下)以壓縮彈簧542S。該動作:(a)使第三閥封閉件536離開第三閥座538,打開第三閥532,並且允許流體流過第三閥532和第三端口530,以及(b)使第四閥封閉件546離開第四閥座548,打開第四閥542,並且允許流體流過第四閥542和第四端口540。對於圖3的足部激活泵450實施例,流體(例如外部空氣)可以在每一步伐期間連續地移動到泵450中並由其置換(當球狀泵452被壓縮時)。因此,當足部支撐部件200設定在期望的足部支撐壓力(例如使得隨著步伐的繼續和增加,過剩的流體壓力不會在鞋類150中的任何地方積累)時,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500的該操作狀態可以用於例如將流體連續地從泵450移動到外部環境(或其他目的地)。該操作狀態可以被稱為“穩定階段流體壓力配置”。
在由圖4中的流體流動箭頭B示出的操作狀態中,可移動凸輪600位於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540和/或其閥512、522、 532、54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524、534、544)的一個不同位置,以允許流體從泵450(經由端口540)經由端口510流到流體存貯室400(400A、400L、400M )。在該操作狀態中,可移動凸輪600(經由馬達700)旋轉到不同位置,使得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和一個或多個第四閥激活器表面640在歧管表面600S上相對於彼此(和/或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540和/或其閥512、522、532、54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524、534、544)縱向地(或軸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一閥激活器51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一閥512放置於打開配置,(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都不與第二閥激活器52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二閥522放置於閉合配置,(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都不與第三閥激活器53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三閥532放置於閉合配置,以及(d)一個或多個第四閥激活器表面640中的至少一個與第四閥激活器54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四閥542放置於打開配置。在該操作狀態中:(a)可移動凸輪600在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處的凸起表面600S推動並且移動第一閥激活器514(在圖4的佈置中向下)以壓縮彈簧512S ,以及(b)可移動凸輪600在第四閥激活器表面640處的凸起表面600S推動並且移動第四閥激活器544(在圖4的佈置中向下)以壓縮彈簧542S。該動作:(a)使第一閥封閉件516離開第一閥座518,打開第一閥512,並且允許流體流過第一閥512和第一端口510,以及(b)使第四閥封閉件546離開第四閥座548,打開第四閥542,並且允許流體流過第四閥542和第四端口540。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500的該操作狀態可以例如用於增加流體存貯室400中的流體壓力,從而使得在用戶期望時流體可以移動到足部支撐部件200中。該操作狀態可以被稱為“存貯室增壓配置”。
任選地,如果需要,泵450可以用於將流體(經由流體傳輸線220)直接送到足部支撐部件200。該配置由圖4中的箭頭C示出。在箭頭C配置中,可移動凸輪600位於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540和/或其閥512、522、532、54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 、524、534、544)的一個不同位置,以允許流體從泵450(經由端口540)(經由端口522)流到足部支撐部件200。在該操作狀態中,可移動凸輪600(經由馬達700)旋轉到不同位置,使得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和一個或多個第四閥激活器表面640在歧管表面600S上相對於彼此(和/或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540和/或其閥512、522、532、54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524、534、544)縱向地(或軸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都不與第一閥激活器51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一閥512放置於閉合配置,(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二閥激活器52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二閥522放置於打開配置,(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都不與第三閥激活器53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三閥532放置於閉合配置,以及(d)一個或多個第四閥激活器表面640中的至少一個與第四閥激活器54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四閥542放置於打開配置。在該操作狀態中:(a)可移動凸輪600在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處的凸起表面600S推動並且移動第二閥激活器524(在圖4的佈置中向下)以壓縮彈簧522S ,以及(b)可移動凸輪600在第四閥激活器表面640處的凸起表面600S推動並且移動第四閥激活器544(在圖4的佈置中向下)以壓縮彈簧542S。該動作:(a)使第二閥封閉件526離開第二閥座528,打開第二閥522,並且允許流體流過第二閥522和第二端口520,以及(b)使第四閥封閉件546離開第四閥座548,打開第四閥542,並且允許流體流過第四閥542和第四端口540。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500的該操作狀態可以例如用於快速增加足部支撐部件200中的流體壓力,從而快速使足部支撐部件200達到期望的足部支撐壓力(例如在足部支撐構件200的初始增壓時、當要求壓力大幅增加時、當流體存貯室沒有充分增壓時等)。該操作狀態可以被稱為“直接足部支撐增壓配置”。
作為另一可能的選項,如圖4中的箭頭D所示,泵450可以用於直接並且同時對流體存貯室400和足部支撐部件200二者增壓。在箭頭D配置中,可移動凸輪600位於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540和/或其閥512、522、532、54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 、524、534、544)的一個不同位置,以允許流體從泵450(經由端口540)同時經由端口522流到足部支撐組件200和(經由端口512)流到流體存貯室400。在該操作狀態中,可移動凸輪600(經由馬達700)旋轉到不同位置,使得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和一個或多個第四閥激活器表面640在歧管表面600S上相對於彼此(和/或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540和/或其閥512、522、532、54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524、534、544)縱向地(或軸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一閥激活器51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一閥512放置於打開配置,(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二閥激活器52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二閥522放置於打開配置,(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都不與第三閥激活器53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三閥532放置於閉合配置,以及(d)一個或多個第四閥激活器表面640中的至少一個與第四閥激活器54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四閥542放置於打開配置。在該操作狀態中:(a)可移動凸輪600在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處的凸起表面600S推動並且移動第一閥激活器514(在圖4的佈置中向下)以壓縮彈簧512S ,(b)可移動凸輪600在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處的凸起表面600S推動並且移動第二閥激活器524(在圖4的佈置中向下)以壓縮彈簧522S,以及(c)可移動凸輪600在第四閥激活器表面640處的凸輪表面600S推動並且移動第四閥激活器544(在圖4的佈置中向下)以壓縮彈簧542S。該動作:(a)使第一閥封閉件516離開第一閥座518,打開第一閥512,並且允許流體流過第一閥512和第一端口510,(b)使第二閥封閉件526離開第二閥座528,打開第二閥522,並且允許流體流過第二閥522和第二端口520,以及(c)使第四閥封閉件546離開第四閥座548,打開第四閥542,並且允許流體流過第四閥542和第四端口540。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500的該操作狀態可以例如用於快速增加足部支撐部件200和流體存貯室400二者中的流體壓力,從而快速使整個足部支撐系統達到期望的壓力。該操作狀態可以被稱為“同時足部支撐/流體存貯室增壓配置”。
作為又一實例,可移動凸輪600可以包括激活器表面610、620、630、640,其選擇性地經定位使得在相對於閥激活器514、524、534、544的至少一個不同位置,所有閥512、522、532、542和所有端口510、520、530、540都處於打開配置。該配置可以例如用於使整體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500上的流體壓力均衡(例如使流體源400、足部支撐部件200和歧管500中的所有壓力變為大氣壓力)。該狀態也可以被稱為“流體壓力均衡配置”,並且例如當鞋150沒有被有效使用時(例如在斷電時、當在預定時間內無效時等),該狀態可以被使用。
作為另一實例,可移動凸輪600可以包括激活器表面610、620、630、640,其選擇性地經定位使得在相對於閥激活器514、524、534、544的至少一個不同位置中,所有閥512、522、532、542和所有端口510、520、530、540都處於閉合配置。該配置可以例如用於使足部支撐部件200和流體存貯室400保持在設定壓力。在此種佈置中,泵450可以被去激活。替代地,,如果泵450被激活,泵450可以具有流體線、單向閥和/或其他適當的結構(除了歧管500之外),以在泵循環期間將流體排出到外部環境或其他期望的目的地。
在本技術的至少一些實例中,作為另一選項,經由第三端口530從歧管500排出的流體和/或由泵450移動的流體在足部支撐組件200和/或流體存貯室400不需要時可以用於電力採集系統(例如包括渦輪機、發電機等)。此種所採集的電力可以例如用於給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500中的一個或多個電子部件(諸如馬達700、輸入裝置800等)供電。如果需要,當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500處於圖4中箭頭A示出的配置時,通過第三端口530從歧管500流出的流體可以使小渦輪機、發電機或其他適當的結構移動,並且用於對向一個或多個電子部件供電的電池充電。可替換地,當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500處於如上所述的“全閉合”配置時,由泵450排出的流體可以被引導到電力採集系統(例如包括小型渦輪機、發電機或其他適當的結構),並且用於對向一個或多個電子部件供電的電池充電。
雖然圖4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500的各種操作配置被描述為流體傳輸線460連接到足部激活泵450,但是在不脫離本技術的情況下,其他流體源也是可能的。例如,流體傳輸線460可以連接到非足部激活的泵,諸如鞋舌安裝泵、鞋面安裝泵、小型電動和/或電池操作泵、手動操作泵等。附加地或替代地,在本技術的一些實例中,流體傳輸線460可以連接到壓縮機或其他增壓流體源。
圖5圖示說明了根據本技術的至少一些實例的另一實例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600。與圖4的實例類似,該實例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600包括:(a)第一端口510、第一閥512和用於激活它的相關結構,類似於上文結合圖2A至圖2G描述的那種;(b)第二端口520、第二閥522和用於激活它的相關結構,類似於上文結合圖2A至圖2G描述的那種;以及(c)第三端口530、第三閥532和用於激活它的相關結構,類似於上文結合圖2A至圖2G描述的那種。為了清楚起見,圖5中未示出用於各種閥、端口和激活器表面的所有結構的所有附圖標記,以避免模糊下面的圖。參考圖2A至圖2G和圖4以更詳細地圖示說明這些部分。然而,在該實例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600中,第四端口570設置成例如通過開口572與第一端口510流體連通,開口572通過公共壁552界定,公共壁552由兩個端口510、570共享。在該具體實例中,開口572位於第一閥512的閥座518的一側上,第一閥512定位成與歧管主體502的內部腔室504相對。以該方式,第四端口570與第一端口510在第一閥512的閥座518的一側流體連通,其中第一閥512與歧管主體502的內部腔室504相對。第四端口570還可以包括單向閥或止回閥574(或其他適當的結構),其允許流體從第四端口570(和泵450或其他流體源)流到第一端口510中然後流到存貯室400(經由流體傳輸線420)(見箭頭G),同時防止流體從第一端口510然後通過第四端口570流到流體傳輸線460中。因此,只要線460、460B中的壓力(例如在步伐循環期間產生的壓力)大於線420和/或端口510中的壓力,泵450將向第一端口510及其連接的流體存貯室400供應流體。
圖5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600可以放置在多種操作配置中,包括上面結合圖2A至圖2G描述的端口510、520、530和閥512,524,534的操作配置中的任何一種或多種(和/或任何組合)。將省略更詳細的說明。當流體存貯室400中的壓力由於泵450的連續泵送(例如通過連續使用足部激活泵450)而增加時,如果需要,例如通過使用圖2F的操作配置和/或通過與一個或多個流體存貯室400流體連通的止回閥或單向閥,流體存貯室400中的過壓可以被釋放或減少。
圖6圖示說明了根據本技術的至少一些實例的再一實例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700。與圖4和圖5的實例類似,該實例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700包括:(a)第一端口510、第一閥512和用於激活它的相關結構,類似於上文結合圖2A至圖2G描述的那種;(b)第二端口520、第二閥522和用於激活它的相關結構,類似於上文結合圖2A至圖2G描述的那種;以及(c)第三端口530、第三閥532和用於激活它的相關結構,類似於上文結合圖2A至圖2G描述的那種。為了清楚起見,圖6中未示出用於各種閥、端口和激活器表面的所有結構的所有附圖標記,以避免模糊下面的圖。參考圖2A至圖2G、圖4和圖5以更詳細地圖示說明這些部分。然而,在該實例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700中,第四端口580設置成例如通過開口582與第一端口510流體連通,開口582通過公共壁552界定,公共壁552由兩個端口510、580共享。在該具體實例中,開口582位於第一閥512的閥座518的歧管內部腔室504側上。以該方式,第四端口580與第一端口510在與流體傳輸線420相對的第一閥512的閥座518的一側流體連通。進一步地,該實例的第四端口580與歧管500的內部腔室504直接流體連通。第四端口580還可以包括單向閥或止回閥584(或其他適當的結構),其允許流體經由第一端口510從第四端口580(和泵450或其他流體源)流到內部腔室504中(見箭頭H至K ),同時防止流體從第一端口510和/或內部腔室504流動通過第四端口580。因此,只要線460、460B中的壓力(例如在步伐循環期間產生的壓力)大於歧管500的內部腔室504中的壓力,泵450將向歧管500的內部腔室504供應流體。
現在將更詳細地描述由圖6中的箭頭H、I、J和K示出的操作狀態。在由圖6中的流體流動箭頭H示出的操作狀態中,可移動凸輪600位於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和/或其閥512、522、53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524、534)的一個不同位置,以允許流體從泵450(經由端口580)流到外部大氣或(經由第三端口530)流到其他期望的目的地。在該操作狀態中,可移動凸輪600(經由馬達700)旋轉到不同位置,使得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和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在歧管表面600S上相對於彼此(和/或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和/或其閥512、522、53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524、534)縱向地(或軸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都不與第一閥激活器51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一閥512放置於閉合配置,(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都不與第二閥激活器52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二閥522放置於閉合配置,以及(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三閥激活器53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三閥532放置於打開配置。在該操作狀態中,可移動凸輪600在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處的凸起表面600S推動並且移動第三閥激活器534(在圖4的佈置中向上)以壓縮彈簧532S。該動作使第三閥封閉件536離開第三閥座538,打開第三閥532,並且允許流體流過第三閥532和第三端口530。對於圖3的足部激活泵450實施例,流體(例如外部空氣)可以在每一步伐期間連續地移動到泵450中並由其置換。因此,當足部支撐部件200設定在期望的足部支撐壓力(例如使得隨著步數繼續和增加,過剩的流體壓力不會在鞋類150中的任何地方積累)時,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700的該操作狀態可以用於例如將流體連續地從泵450移動到外部環境(諸如電力採集系統)。該狀態可以被稱為“穩定階段流體壓力配置”。
在由圖6中的流體流動箭頭I示出的操作狀態中,可移動凸輪600位於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和/或其閥512、522、53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524、534)的一個不同位置,以允許流體從泵450(經由端口580)經由端口510流到流體存貯室400(400A、400L、400M)。在該操作狀態中,可移動凸輪600(經由馬達700)旋轉到不同位置,使得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和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在歧管表面600S上相對於彼此(和/或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和/或其閥512、522、53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524、534)縱向地(或軸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一閥激活器51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一閥512放置於打開配置,(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都不與第二閥激活器52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二閥522放置於閉合配置,以及(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都不與第三閥激活器53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三閥532放置於閉合配置。在該操作狀態中,可移動凸輪600在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處的凸起表面600S推動並且移動第一閥激活器514(在圖6的佈置中向下)以壓縮彈簧512S。該動作使第一閥封閉件516離開第一閥座518,打開第一閥512,並且允許流體流過第一閥512和第一端口510。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700的該操作狀態可以例如用於增加流體存貯室400中的流體壓力,從而使得在用戶期望時流體可以移動到足部支撐部件200中。該操作狀態可以被稱為“存貯室增壓配置”。
任選地,如果需要,泵450可以用於將流體(經由流體傳輸線220)直接送到足部支撐部件200。該配置由圖6中的箭頭J示出。在箭頭J配置中,可移動凸輪600位於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和/或其閥512、522、53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524、534 )的一個不同位置,以允許流體從泵450(經由端口580)(經由端口522)流到足部支撐部件200。在該操作狀態中,可移動凸輪600(經由馬達700)旋轉到不同位置,使得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和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在歧管表面600S上相對於彼此(和/或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和/或其閥512、522、53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524、534)縱向地(或軸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都不與第一閥激活器51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一閥512放置於閉合配置,(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二閥激活器52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二閥522放置於打開配置,以及(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中都不與第三閥激活器53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三閥532放置於閉合配置。在該操作狀態中,可移動凸輪600在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處的凸起表面600S推動並且移動第二閥激活器524(在圖6的佈置中向下)以壓縮彈簧522S。該動作使第二閥封閉件526離開第二閥座528,打開第二閥522,並且允許流體流過第二閥522和第二端口520。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700的該操作狀態可以例如用於快速增加足部支撐部件200中的流體壓力,從而快速使足部支撐部件200達到期望的足部支撐壓力(例如在足部支撐構件200的初始增壓時、當要求壓力大幅增加時、當流體存貯室沒有充分增壓時等)。該操作狀態可以被稱為“直接足部支撐增壓配置”。
作為另一可能的選項,如圖6中的箭頭K所示,泵450可以用於直接並且同時對流體存貯室400和足部支撐部件200二者增壓。在箭頭K配置中,可移動凸輪600位於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和/或其閥512、522、53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524、534 )的一個不同位置,以允許流體從泵450(經由端口580)同時經由端口522流到足部支撐組件200和(經由端口512)流到流體存貯室400。在該操作狀態中,可移動凸輪600(經由馬達700)旋轉到不同位置,使得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和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在歧管表面600S上相對於彼此(和/或相對於歧管主體502和/或其端口510、520、530和/或其閥512、522、532和/或其閥激活器514、524、534)縱向地(或軸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一閥激活器51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一閥512放置於打開配置,(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中的至少一個與第二閥激活器52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二閥522放置於打開配置,以及(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630都不與第三閥激活器534相互作用,從而將第三閥532放置於閉合配置。在該操作狀態中:(a)可移動凸輪600在第一閥激活器表面610處的凸起表面600S推動並且移動第一閥激活器514(在圖6的佈置中向下)以壓縮彈簧512S ,以及(b)可移動凸輪600在第二閥激活器表面620處的凸起表面600S推動並且移動第二閥激活器524(在圖6的佈置中向下)以壓縮彈簧522S。該動作:(a)使第一閥封閉件516離開第一閥座518,打開第一閥512,並且允許流體流過第一閥512和第一端口510以及(b)使第二閥封閉件526離開第二閥座528,打開第二閥522,並且允許流體流過第二閥522和第二端口520。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700的該操作狀態可以例如用於快速增加足部支撐部件200和流體存貯室400二者中的流體壓力,從而快速使整個足部支撐系統達到期望的壓力。該操作狀態可以被稱為“同時足部支撐/流體存貯室增壓配置”。
作為又一些附加實例,圖5和/圖6實例的可移動凸輪600可以包括激活器表面610、620、630,其選擇性地經定位使得在相對於閥激活器514、524、534的至少一個不同位置中,所有閥512、522、532和所有端口510、520、530都處於打開配置。這些配置可以例如用於使整體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600和/或1700上的流體壓力均衡(例如使流體源400、足部支撐部件200和歧管500中的所有壓力變為大氣壓力)。這些狀態也可以被稱為“流體壓力均衡配置”,並且例如在鞋150的“非使用”時間期間(例如,當鞋150在預定量的時間內不移動時、在“斷電”時間等) ,這些狀態可以被使用。
作為再一些附加實例,圖5和/圖6實例的可移動凸輪600可以包括激活器表面610、620、630,其選擇性地經定位使得在相對於閥激活器514、524、534的至少一個不同位置中,所有閥512、522、532和所有端口510、520、530都處於閉合配置。此類配置可以例如用於使足部支撐部件200和流體存貯室400保持在設定壓力。在此類佈置中,泵450可以被去激活。替代地,如果泵450被激活,泵450可以具有流體線、單向閥和/或其他適當的結構(除了歧管500之外),以在泵循環期間將流體排出到外部環境。作為其他替代方案或選項,圖5和/或圖6的結構中通過泵450的連續操作的流體流動可以例如以上文結合圖4描述的各種方式中的任何一種用於電力採集目的。
雖然圖5和圖6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600和/或1700的各種操作配置分別被描述為流體傳輸線460連接到足部激活泵450,但是在不脫離本技術的情況下,其他流體源也是可能的。例如,流體傳輸線460可以連接到非足部激活的泵,諸如鞋舌安裝泵、鞋面安裝泵、小型電動和/或電池操作泵、手動操作泵等。附加地或替代地,在本技術的一些實例中,流體傳輸線460可以連接到壓縮機或其他增壓流體源。
整體流體流動控制系統(1000、1500、1600、1700)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壓力傳感器,其用於測量一個或多個足部支撐部件200、流體存貯室400、歧管500、任何流體傳輸線等中的流體壓力。來自壓力傳感器的數據可以被饋送到電子控制器(其例如任選地包括在輸入裝置800中和/或容納在鞋100、150上),該電子控制器經編程以控制(例如自動控制)馬達700,以將凸輪600定位於不同的位置,以在需要時移動流體通過歧管500(例如在上述各種操作狀態中),以至少將足部支撐構件200和/或流體存貯室400設定和保持在期望的壓力水平和/或壓力範圍內。可以(例如通過輸入設備800)接收用戶輸入以設定和/或改變期望的足部支撐壓力水平,並且可以響應於用戶輸入激活電子控制器以使流體移動以產生期望的足部支撐壓力。此類壓力傳感器和電子控制器以及電子激活的凸輪、馬達和/或閥在電子和電子控制領域是通常已知的。
III. 結論
為了避免疑問,本申請包括但不限於以下編號條款中描述的主題:
條款1 . 一種用於鞋類製品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包括:
界定內部腔室的歧管主體;
與所述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一端口;
與所述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二端口;
與所述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三端口;
控制通過所述第一端口的流體流動的第一閥,其中所述第一閥包括第一閥激活器;
控制通過所述第二端口的流體流動的第二閥,其中所述第二閥包括第二閥激活器;
控制通過所述第三端口的流體流動的第三閥,其中所述第三閥包括第三閥激活器;以及
至少部分地位於所述內部腔室內的可移動的凸輪,其中所述可移動的凸輪包括:(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在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移動時,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與所述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一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在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移動時,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與所述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二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以及(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在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移動時,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與所述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三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
條款2. 根據條款1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中,在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的至少一個位置中,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相對於彼此縱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所述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一閥放置於所述閉合配置,(b)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所述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二閥放置於所述閉合配置,以及(c)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所述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三閥放置於所述閉合配置。
條款3. 根據條款1或2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中,在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的至少一個位置中,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相對於彼此縱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所述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一閥放置於所述閉合配置,(b)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所述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二閥放置於所述閉合配置,以及(c)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所述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三閥放置於所述打開配置。
條款4. 根據條款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中,在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的至少一個位置中,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相對於彼此縱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所述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一閥放置於所述閉合配置,(b)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所述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二閥放置於所述打開配置,以及(c)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所述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三閥放置於所述打開配置。
條款5. 根據條款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中,在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的至少一個位置中,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相對於彼此縱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所述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一閥放置於所述打開配置,(b)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所述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二閥放置於所述打開配置,以及(c)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所述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三閥放置於所述閉合配置。
條款6. 根據條款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還包括:與所述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四端口。
條款7. 根據條款6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還包括:控制流體流過所述第四端口的第四閥。
條款8. 根據條款7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中所述第四閥包括第四閥激活器,並且其中所述可移動的凸輪還包括一個或多個第四閥激活器表面,在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移動時,所述一個或多個第四閥激活器表面與所述第四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四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
條款9. 根據條款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還包括:與所述第一端口流體連通的第四端口。
條款10. 根據條款9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中所述第四端口與所述第一端口在所述第一閥的閥座表面的內部腔室側流體連通。
條款11. 根據條款9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中所述第四端口與所述第一端口在與所述內部腔室相對的所述第一閥的閥座表面的一側流體連通。
條款12. 根據條款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還包括:馬達,其可操作地與所述可移動的凸輪連接,以使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移動,從而將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放置於相對於所述歧管主體的所述內部腔室的多個不同位置。
條款13. 根據條款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還包括:馬達,其可操作地與所述可移動的凸輪連接,以使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移動,從而將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放置於相對於所述歧管主體的所述內部腔室的多個不同旋轉位置。
條款14. 一種用於鞋類製品的鞋底結構,其包括:
根據條款1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
與所述第一端口流體連通的流體容器;以及
與所述第二端口流體連通的足部支撐構件。
條款15. 一種鞋類製品,其包括:
根據條款1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
與所述第一端口流體連通的流體容器;
包括與所述第二端口流體連通的足部支撐構件的鞋底結構;以及
與所述鞋底結構接合的鞋面。
條款16. 根據條款15所述的鞋類製品,其中所述歧管主體與所述鞋面接合。
條款17. 根據條款15或條款16所述的鞋類製品,其中所述流體容器與所述鞋面和所述鞋底結構中的至少一個接合。
條款18. 一種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包括:
足部支撐囊;
流體源容器;
界定內部腔室的歧管主體;
使所述流體源容器與所述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一端口;
使所述足部支撐囊與所述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二端口;
與所述內部腔室和與外部環境流體連通的第三端口,;
第一閥,其控制通過所述第一端口在所述內部腔室和所述流體源容器之間的流體流動,其中所述第一閥包括第一閥激活器;
第二閥,其控制通過所述第二端口在所述內部腔室和所述足部支撐囊之間的流體流動,其中所述第二閥包括第二閥激活器;
第三閥,其控制通過所述第三端口在所述內部腔室和所述外部環境之間的流體流動,其中所述第三閥包括第三閥激活器;
至少部分地位於所述內部腔室內的可移動的凸輪,其中所述可移動的凸輪包括:(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在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移動時,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與所述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一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在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移動時,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與所述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二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以及(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在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移動時,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與所述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三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
條款19. 根據條款18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在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的至少一個位置中,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相對於彼此並且相對於所述第一閥激活器、所述第二閥激活器和所述第三閥激活器縱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所述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一閥放置於所述閉合配置,(b)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所述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二閥放置於所述閉合配置,以及(c)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所述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三閥放置於所述閉合配置。
條款20. 根據條款18或19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在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的至少一個位置中,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相對於彼此並且相對於所述第一閥激活器、所述第二閥激活器和所述第三閥激活器縱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所述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一閥放置於所述閉合配置,(b)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所述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二閥放置於所述閉合配置,以及(c)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所述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三閥放置於所述打開配置,並且從而使所述歧管主體的所述內部腔室與所述外部環境流體連通。
條款21. 根據條款18至20中任一項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的至少一個位置是足部支撐/外部環境流體交換配置,在所述足部支撐/外部環境流體交換配置中,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相對於彼此並且相對於所述第一閥激活器、所述第二閥激活器和所述第三閥激活器縱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所述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一閥放置於所述閉合配置,(b)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所述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二閥放置於所述打開配置,以及(c)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所述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三閥放置於所述打開配置,並且從而使所述足部支撐囊和所述外部環境彼此流體連通。
條款22. 根據條款21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在所述足部支撐/外部環境流體交換配置中,流體通過所述內部腔室從所述足部支撐囊移動到所述外部環境。
條款23. 根據條款18至22中任一項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的至少一個位置是流體源/足部支撐流體交換配置,在所述流體源/足部支撐流體交換配置中,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相對於彼此縱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所述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一閥放置於所述打開配置,(b)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所述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二閥放置於所述打開配置,以及(c)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所述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三閥放置於所述閉合配置,並且從而使所述流體源容器和所述足部支撐囊彼此流體連通。
條款24. 根據條款23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在所述流體源/足部支撐流體交換配置中,流體通過所述內部腔室從所述流體源容器移動到所述足部支撐囊。
條款25. 根據條款18至24中任一項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的至少一個位置是流體源/外部環境流體交換配置,在所述流體源/外部環境流體交換配置中,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相對於彼此縱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所述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一閥放置於所述打開配置,(b)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所述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二閥放置於所述閉合配置,以及(c)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所述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三閥放置於所述打開配置,並且從而使所述流體源容器和所述外部環境彼此流體連通。
條款26. 根據條款25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在所述流體源/外部環境流體交換配置中,流體通過所述內部腔室從所述流體源容器移動到所述外部環境。
條款27. 根據條款18至26中任一項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還包括:馬達,其可操作地與所述可移動的凸輪連接,以使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移動,從而將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放置於相對於所述歧管主體的所述內部腔室的多個不同位置。
條款28. 根據條款18至26中任一項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還包括:馬達,其可操作地與所述可移動的凸輪連接,以使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移動,從而將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放置於相對於所述歧管主體的所述內部腔室的多個不同旋轉位置。
條款29. 根據條款18至28中任一項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所述流體源容器包括泵。
條款30. 根據條款29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所述泵包括足部激活泵。
條款31. 根據條款30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所述足部激活泵位於所述鞋類足部支撐系統的前足區域或足跟區域中。
條款32. 根據條款18至28中任一項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所述流體源容器包括至少一個泵。
條款33. 根據條款18至28中任一項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所述流體源容器包括至少一個足部激活泵。
條款34. 根據條款18至28中任一項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所述流體源容器包括壓縮機。
條款35. 根據條款18至28中任一項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所述流體源容器包括用於容納氣體的流體填充存貯室。
條款36. 根據條款35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所述流體填充存貯室包括流體填充囊。
條款37. 根據條款35或36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還包括用於至少向所述流體填充存貯室供應流體的壓縮機。
條款38. 根據條款37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還包括:與所述第一端口流體連通的第四端口,其中來自所述壓縮機的流體通過所述第四端口和所述第一端口被供應到所述流體填充存貯室而不流經所述內部腔室。
條款39. 根據條款35或36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還包括至少一個泵,其用於至少向所述流體填充存貯室供應流體。
條款40. 根據條款39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所述至少一個泵包括至少一個足部激活泵。
條款41. 根據條款39或40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還包括:與所述第一端口流體連通的第四端口,其中來自所述泵的流體通過所述第四端口和所述第一端口被供應到所述流體填充存貯室而不流經所述內部腔室。
條款42. 根據條款18、35或36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還包括:與所述第一端口流體連通的第四端口。
條款43. 根據條款42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中所述第四端口與所述第一端口在所述第一閥的閥座表面的內部腔室側流體連通。
條款44. 根據條款42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所述第四端口與所述第一端口在與所述內部腔室相對的所述第一閥的閥座表面的一側流體連通。
條款45. 根據條款18至37中任一項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還包括:與所述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四端口。
條款46. 根據條款45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還包括:控制所述內部腔室和所述第四端口之間的流體流動的第四閥。
條款47. 根據條款46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所述第四閥包括第四閥激活器,並且其中所述可移動的凸輪還包括一個或多個第四閥激活器表面,在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移動時,所述一個或多個第四閥激活器表面與所述第四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四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
條款48. 一種鞋類製品,其包括:(a)鞋面;以及(b)根據條款18至47中任一項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與所述鞋面接合。
條款49. 根據條款48所述的鞋類製品,其中所述歧管主體的至少一部分與所述鞋面接合。
條款50. 根據條款48或49所述的鞋類製品,其中所述鞋類足部支撐系統被包括作為中底部件的至少一部分。
條款51. 根據條款48至50中任一項所述的鞋類製品,其中所述鞋類足部支撐系統被包括作為鞋類鞋底結構的至少一部分。
條款52. 一種用於鞋類製品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包括:
界定內部腔室的歧管主體;
與所述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一端口;
控制通過所述第一端口的流體流動的第一閥,其中所述第一閥包括第一閥激活器;以及
至少部分地位於所述內部腔室內的可移動的凸輪,其中所述可移動的凸輪包括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其與所述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一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
條款53. 根據條款52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還包括:
與所述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二端口;以及
控制通過所述第二端口的流體流動的第二閥,其中所述第二閥包括第二閥激活器;
其中所述可移動的凸輪還包括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其與所述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二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
條款54. 根據條款52或53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還包括:馬達,其可操作地與所述可移動的凸輪連接,以使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移動(例如旋轉),從而將所述閥激活器表面放置於相對於所述歧管主體的所述內部腔室的多個不同位置。
條款55. 一種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包括:
足部支撐囊;
流體源容器;
界定內部腔室的歧管主體;
與所述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一端口;
控制通過所述第一端口的流體流動的第一閥,其中所述第一閥包括第一閥激活器;以及
至少部分地位於所述內部腔室內的可移動的凸輪,其中所述可移動的凸輪包括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其與所述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一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並且使流體在所述足部支撐囊和所述流體源之間移動。
條款56. 根據條款55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所述第一端口使所述流體源容器與所述內部腔室流體連通。
條款57. 根據條款55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所述第一端口使所述足部支撐囊與所述內部腔室流體連通。
條款58. 根據條款55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所述第一端口使所述流體源容器與所述內部腔室流體連通,並且其中所述鞋類足部支撐系統還包括:
與所述足部支撐囊和所述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二端口;以及
控制通過所述第二端口的流體流動的第二閥,其中所述第二閥包括第二閥激活器;
其中所述可移動的凸輪還包括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其與所述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二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
條款59. 根據條款55或58中任一項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還包括:馬達,其可操作地與所述可移動的凸輪連接,以使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移動(例如旋轉),從而將所述閥激活器表面放置於相對於所述歧管主體的所述內部腔室的多個不同位置。
條款60. 根據條款55至59中任一項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所述流體源容器包括以下中的一種或多種:(a)至少一個泵,任選地(例如位於鞋類足部支撐系統的前足區域和/或足跟區域中的)足部激活泵,(b)壓縮器,(c)用於容納氣體的流體填充存貯室,和/或(d)流體填充囊。
條款61. 一種鞋類製品,其包括:(a)鞋面;以及(b)根據條款55至60中任一項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與所述鞋面接合。
在上文和參考各種實施例的附圖中公開了本發明。然而,本公開服務的用途是提供與本發明相關而不限製本發明的範圍的各種特徵和概念的實例。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將認識到,在不脫離由所附權利要求界定的本發明的範圍的情況下,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和修改。
100:鞋類製品 100C:足部容納腔室 102:鞋面 102A:鞋面部件 102E:鞋面102的底部邊緣 104:鞋底結構 106:足部插入開口 108:封閉系統 110:士多寶構件 112:鞋墊 200:足部支撐部件 220:流體傳輸線 300:鞋底部件 306:泵激活器區域 350:泡沫中底部件 400:流體源 400A:流體存貯室或容器 400B:流體存貯室或容器 400L:外室 400M:內室 420:流體傳輸線 420A:流體傳輸線 420B:流體傳輸線 440:出口管線 450:流體源 450A:流體傳輸線 450B:流體傳輸線 452:泵球狀物 454:流體傳輸線 456:球狀泵452的出口 460:流體傳輸線 460A:流體傳輸線分支 460B:流體傳輸線分支 500:歧管 502:歧管主體 504:內部腔室 510:第一端口 512:第一閥 512S:彈簧 514:第一閥激活器 516:閥封閉件 518:閥座 520:第二端口 522:第二閥 522S:彈簧 524:第二閥激活器 526:閥封閉件 528:閥座 530:第三端口 532:第三閥 532S:彈簧 534:第三閥激活器 536:閥封閉件 538:閥座 540:第四端口 542:第四閥 542S:偏壓彈簧 544:第四閥激活器 546:第四閥封閉件 548:第四閥座表面 550:流體線連接結構 552:端口壁 570:第四端口 572:第四端口570的開口 574:第四端口570的閥 580:第四端口 582:第四端口580的開口 584:第四端口580的閥 600:可移動凸輪 600S:凸輪表面 610:第一閥激活器表面 620:第二閥激活器表面 630:第三閥激活器表面 640:第四閥激活器表面 700:馬達 702:可旋轉軸 800:輸入裝置 902:流體流動的方向箭頭 904:流體流動的方向箭頭 906:流體流動的方向箭頭 908:流體流動的方向箭頭 1000:流體流動控制系統 1500:流體流動控制系統 1600:流體流動控制系統 A:軸線 A-D:流體流動的方向箭頭 F:外底300和中底350之間被壓縮的方向箭頭 G:流體流動的方向箭頭 H-K:流體流動的方向箭頭
如果將以上概述和下文的具體實施方式與附圖結合會更容易理解,附圖裡的參考號在其出現的所有視圖裡是指相同或相似元件。 圖1A至圖1C提供了包括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例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和足部支撐系統的鞋類製品的不同視圖; 圖2A至圖2G提供了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例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及其各個部件部分的多個視圖,其包括此類流體流動控制系統的各種實例操作狀態; 圖3提供了包括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例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和足部支撐系統的其他實例鞋類製品的外側-內側和豎直橫截面圖;以 圖4至圖6提供了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例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及其各個部件部分的視圖,其包括此類流體流動控制系統的各種實例操作狀態。
100:鞋類製品
102:鞋面
104:鞋底結構
106:足部插入開口
108:封閉系統
300:鞋底部件
306:泵激活器區域
500:歧管
700:馬達

Claims (32)

  1. 一種用於鞋類製品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包括: 界定內部腔室的歧管主體; 與所述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一端口; 與所述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二端口; 與所述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三端口; 控制通過所述第一端口的流體流動的第一閥,其中所述第一閥包括第一閥激活器; 控制通過所述第二端口的流體流動的第二閥,其中所述第二閥包括第二閥激活器; 控制通過所述第三端口的流體流動的第三閥,其中所述第三閥包括第三閥激活器;以及 至少部分位於所述內部腔室內的可移動的凸輪,其中所述可移動的凸輪包括:(a)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在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移動時,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與所述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一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b)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在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移動時,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與該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二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以及(c)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在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移動時,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與所述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三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中,在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的至少一個位置中,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相對於彼此縱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 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所述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一閥放置於該閉合配置,(b) 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所述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二閥放置於所述閉合配置,以及(c) 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所述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三閥放置於所述閉合配置。
  3.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中,在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的至少一個位置中,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相對於彼此縱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所述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一閥放置於所述閉合配置,(b)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所述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二閥放置於所述閉合配置,以及(c)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所述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三閥放置於所述打開配置。
  4. 根據請求項1或2中任一項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中,在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的至少一個位置中,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相對於彼此縱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所述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一閥放置於所述閉合配置,(b)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所述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二閥放置於所述打開配置,以及(c)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所述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三閥放置於所述打開配置。
  5. 根據請求項1或2中任一項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中,在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的至少一個位置中,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相對於彼此縱向地且周向地間隔開,使得:(a)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所述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一閥放置於所述打開配置,(b)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與所述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二閥放置於所述打開配置,以及(c)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都不與所述第三閥激活器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第三閥放置於所述閉合配置。
  6. 根據請求項1或2中任一項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還包括: 與所述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四端口。
  7. 根據請求項6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還包括: 控制通過所述第四端口的流體流動的第四閥。
  8. 根據請求項7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中所述第四閥包括第四閥激活器,並且其中所述可移動的凸輪還包括一個或多個第四閥激活器表面,在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移動時,所述一個或多個第四閥激活器表面與所述第四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四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
  9. 根據請求項1或2中任一項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還包括: 與所述第一端口流體連通的第四端口。
  10. 根據請求項9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中所述第四端口與所述第一端口在所述第一閥的閥座表面的內部腔室側流體連通;或 其中所述第四端口與所述第一端口在與所述內部腔室相對的所述第一閥的閥座表面的一側流體連通。
  11. 根據請求項1或2中任一項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還包括: 馬達,其可操作地與所述能夠移動的凸輪連接,以使所述能夠移動的凸輪移動,從而將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放置於相對於所述歧管主體的所述內部腔室的多個不同位置;或 馬達,其可操作地與所述能夠移動的凸輪連接,以使所述能夠移動的凸輪旋轉,從而將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和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三閥激活器表面放置於相對於所述歧管主體的所述內部腔室的多個不同旋轉位置。
  12. 一種用於鞋類製品的鞋底結構,其包括: 根據權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 與所述第一端口流體連通的流體容器;以及 與所述第二端口流體連通的足部支撐構件。
  13. 一種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包括: 足部支撐囊; 流體源容器;以及 根據權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中: 所述第一端口使所述流體源容器與所述內部腔室流體連通; 所述第二端口使所述足部支撐囊與所述內部腔室流體連通; 所述第三端口另外與外部環境流體連通; 所述第一閥控制通過所述第一端口在所述內部腔室和所述流體源容器之間的流體流動; 所述第二閥控制通過所述第二端口在所述內部腔室和所述足部支撐囊之間的流體流動;且 所述第三閥控制通過所述第三端口在所述內部腔室和所述外部環境之間的流體流動。
  14. 根據請求項13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在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的至少一個位置中,所述歧管主體的所述內部腔室被放置成與所述外部環境流體連通。
  15. 根據請求項13或14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的至少一個位置是足部支撐/外部環境流體交換配置,在所述足部支撐/外部環境流體交換配置中,所述足部支撐囊與所述外部環境彼此流體連通,且其中,任選地,在所述足部支撐/外部環境流體交換配置中,流體通過所述內部腔室從所述足部支撐囊移動到所述外部環境。
  16. 根據請求項13或14中任一項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的至少一個位置是流體源/足部支撐流體交換配置,在所述流體源/足部支撐流體交換配置中,所述流體源容器與所述足部支撐囊彼此流體連通,且其中,任選地,在所述流體源/足部支撐流體交換配置中,流體通過所述內部腔室從所述流體源容器移動到所述足部支撐囊。
  17. 根據請求項13或14中任一項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的至少一個位置是流體源/外部環境流體交換配置,在所述流體源/外部環境流體交換配置中,所述流體源容器與所述外部環境彼此流體連通,且其中,任選地,在所述流體源/外部環境流體交換配置中,流體通過所述內部腔室從所述流體源容器移動到所述外部環境。
  18. 根據請求項13或14中任一項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所述流體源容器包括至少一個泵或至少一個足部激活泵。
  19. 如請求項13或14中任一項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所述流體源容器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壓縮機、用於容納氣體的流體填充存貯室、或流體填充囊。
  20. 一種鞋類製品,其包括: 根據權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 與所述第一端口流體連通的流體容器; 包括與所述第二端口流體連通的足部支撐構件的鞋底結構;以及 與所述鞋底結構接合的鞋面。
  21. 一種鞋類製品,其包括: 鞋面;以及 根據權利要求13至19中任一項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與所述鞋面接合。
  22. 根據請求項20或21所述的鞋類製品,其中所述歧管主體的至少一部分與所述鞋面接合。
  23. 根據請求項21所述的鞋類製品,其中所述鞋類足部支撐系統被包括作為中底部件的至少一部分。
  24. 根據請求項20或21所述的鞋類製品,其中所述鞋類足部支撐系統被包括作為鞋類鞋底結構的至少一部分。
  25. 一種用於鞋類製品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包括: 界定內部腔室的歧管主體; 與所述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一端口; 控制通過所述第一端口的流體流動的第一閥,其中所述第一閥包括第一閥激活器;以及 至少部分地位於所述內部腔室內的可移動的凸輪,其中所述可移動的凸輪包括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與所述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一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
  26. 根據請求項25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還包括: 與所述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二端口;以及 控制通過所述第二端口的流體流動的第二閥,其中該第二閥包括第二閥激活器; 其中所述可移動的凸輪還包括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與所述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二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
  27. 根據請求項25或26所述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其還包括:馬達,所述馬達可操作地與所述可移動的凸輪連接,以使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移動,從而將所述閥激活器表面放置於相對於所述歧管主體的所述內部腔室的多個不同位置。
  28. 一種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包括: 足部支撐囊; 流體源容器; 界定內部腔室的歧管主體; 與所述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一端口; 控制通過所述第一端口的流體流動的第一閥,其中所述第一閥包括第一閥激活器;以及 至少部分地位於所述內部腔室內的可移動的凸輪,其中所述可移動的凸輪包括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閥激活器表面與所述第一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一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並且使流體在所述足部支撐囊和所述流體源之間移動。
  29. 根據請求項28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所述第一端口使所述流體源容器或所述足部支撐囊中的一者與所述內部腔室流體連通。
  30. 根據請求項28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所述第一端口使所述流體源容器與所述內部腔室流體連通,並且其中所述鞋類足部支撐系統還包括: 與所述足部支撐囊和所述內部腔室流體連通的第二端口;以及 控制通過所述第二端口的流體流動的第二閥,其中所述第二閥包括第二閥激活器; 其中所述可移動的凸輪還包括一個或多個第二閥激活器表面,其與所述第二閥激活器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二閥在閉合配置和打開配置之間改變。
  31. 根據請求項28至30中任一項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還包括:馬達,所述馬達可操作地與所述可移動的凸輪連接,以使所述可移動的凸輪移動,從而將所述閥激活器表面放置於相對於所述歧管主體的所述內部腔室的多個不同位置。
  32. 根據請求項28至30中任一項所述的鞋類足部支撐系統,其中所述流體源容器包括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a)至少一個泵,任選地較佳者為足部激活泵(例如位於所述鞋類足部支撐系統的前足區域中和/或足跟區域中),(b)壓縮器,(c)用於容納氣體的流體填充存貯室,和/或( d)流體填充囊。
TW109116625A 2019-05-20 2020-05-20 用於鞋類製品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及鞋底結構、鞋類製品、及鞋類足部支撐系統 TWI7534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50140P 2019-05-20 2019-05-20
US62/850,140 2019-05-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8030A true TW202108030A (zh) 2021-03-01
TWI753432B TWI753432B (zh) 2022-01-21

Family

ID=70978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6625A TWI753432B (zh) 2019-05-20 2020-05-20 用於鞋類製品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及鞋底結構、鞋類製品、及鞋類足部支撐系統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523657B2 (zh)
EP (1) EP3972439B1 (zh)
CN (2) CN113873913B (zh)
TW (1) TWI753432B (zh)
WO (1) WO20202368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16299A3 (en) * 2018-11-29 2024-04-10 NIKE Innovate C.V. Foot support systems including fluid filled bladders with movement of fluid between bladders
US11523657B2 (en) 2019-05-20 2022-12-13 Nike, Inc. Foot support systems including fluid movement controllers
CN115915992A (zh) * 2020-05-28 2023-04-04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包括流体移动控制器和可调节足部支撑压力的足部支撑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39221A (en) 1944-08-26 1951-01-23 James H Badeaux Multiple control valve
US2769459A (en) 1953-03-02 1956-11-06 Standard Oil Co Multiple selector valve
US6725573B2 (en) * 1997-06-03 2004-04-27 Harold S. Doyle Pneumatic inflating device contained entirely within shoe sole
US7707744B2 (en) * 2003-07-16 2010-05-04 Nike, Inc. Footwear with a sole structure incorporating a lobed fluid-filled chamber
GB0408606D0 (en) * 2004-04-17 2004-05-19 Imi Norgren Ltd Controlling fluid supply valves
US7533477B2 (en) * 2005-10-03 2009-05-19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a sole structure having fluid-filled support elements
TW201116223A (en) 2009-08-13 2011-05-16 Code Footwear Llc Reconfigurable shoes and apparel and docking assembly therefor
US9060564B2 (en) 2011-04-06 2015-06-23 Nike, Inc. Adjustable multi-bladder system for an article of footwear
US10849387B2 (en) * 2012-09-20 2020-12-01 Nike, Inc. Sole structures and articles of footwear having plate moderated fluid-filled bladders and/or foam type impact force attenuation members
JP2015057563A (ja) * 2013-08-12 2015-03-26 株式会社テクノ高槻 弁構造
US20160091109A1 (en) * 2014-09-30 2016-03-31 Parker-Hannifin Corporation Low torque multi-circuit control valve
FR3050789B1 (fr) * 2016-05-02 2018-11-30 Ge Energy Products France Snc Vanne multi-voies
US20180008005A1 (en) 2016-07-06 2018-01-11 Patricia Vandervoort Footwear with deployable and retractable tractive features
US20180110286A1 (en) * 2016-10-26 2018-04-26 Nike, Inc. Easy Access Articles of Footwear
US9920839B1 (en) * 2016-11-28 2018-03-20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mpany Llc Hydrostatic mechanical face seal
US20210207728A1 (en) * 2018-05-03 2021-07-08 Squall E.M.T Ltd. Non-electric multi-channel valve for aqueous liquids, vapor or gas
EP4316299A3 (en) * 2018-11-29 2024-04-10 NIKE Innovate C.V. Foot support systems including fluid filled bladders with movement of fluid between bladders
US11523657B2 (en) 2019-05-20 2022-12-13 Nike, Inc. Foot support systems including fluid movement controll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3913A (zh) 2021-12-31
US11523657B2 (en) 2022-12-13
TW202220573A (zh) 2022-06-01
US11930885B2 (en) 2024-03-19
EP3972439A1 (en) 2022-03-30
CN117441983A (zh) 2024-01-26
US20200367606A1 (en) 2020-11-26
US20230077019A1 (en) 2023-03-09
WO2020236872A1 (en) 2020-11-26
TWI753432B (zh) 2022-01-21
EP3972439B1 (en) 2024-05-29
CN113873913B (zh) 202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10458B2 (en) Foot support systems including fluid filled bladders with movement of fluid between bladders
US11930885B2 (en) Foot support systems including fluid movement controllers
US11986053B2 (en) Adjustable foot support systems including fluid-filled bladder chambers
CN107259704A (zh) 电子控制的气囊组件
US20230138485A1 (en) Fluid Distributors and Foot Support Systems Including Fluid Movement Controllers and Adjustable Foot Support Pressure
TWI835067B (zh) 用於鞋類製品的流體流動控制系統及鞋底結構、鞋類製品、及鞋類足部支撐系統
US20240180292A1 (en) Foot Support Systems Including Fluid Movement Controll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