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1057A - 光學成像鏡頭 - Google Patents

光學成像鏡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1057A
TW202101057A TW108125516A TW108125516A TW202101057A TW 202101057 A TW202101057 A TW 202101057A TW 108125516 A TW108125516 A TW 108125516A TW 108125516 A TW108125516 A TW 108125516A TW 202101057 A TW202101057 A TW 20210105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axis
optical
optical imaging
image s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5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7786B (zh
Inventor
謝宏健
周歐
張蘭蘭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玉晶光電(廈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玉晶光電(廈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玉晶光電(廈門)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1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10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77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778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ou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our groups only
    • G02B15/1441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our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positiv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2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non-spherical faces
    • G02B3/04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non-spherical faces with continuous faces that are rotationally symmetrical but deviate from a true sphere, e.g. so called "aspheric"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3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 G02B9/36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arranged + -- +
    • G02B9/56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arranged + -- + all components being simpl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3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光軸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以及第四透鏡,各透鏡分別具有物側面以及像側面。第一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凹面、HFOV為光學成像鏡頭的半視場角、TTL為第一透鏡的物側面到成像面在光軸上的距離,而滿足條件式:HFOV/TTL≦1.500˚/mm。

Description

光學成像鏡頭
本發明大致上關於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具體而言,本發明特別是針對一種主要用於拍攝影像及錄影之光學成像鏡頭,並可以應用於例如:行動電話、相機、平板電腦、或是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等之可攜式電子產品中。
可攜式電子產品的規格日新月異,其關鍵零組件-光學成像鏡頭-也更加多樣化發展,應用範圍不僅限於拍攝影像與錄影而已,還需要加上望遠攝像的需求,配合廣角鏡頭可達到光學變焦的功能。如果望遠鏡頭的系統焦距愈長,則光學變焦的倍率就能夠愈高。
但是,當光學成像鏡頭的系統焦距增加時,會使得光圈值上升而造成進光量的下降。因此,如何在增加光學成像鏡頭的系統焦距的同時還能降低光圈值,並又能維持成像品質還能提高組裝性與製造良率,便是一門需要深入探討的課題。
於是,本發明的各實施例提出一種能增加光學成像鏡頭之系統焦距、確保成像品質、較小的光圈值、具備良好光學性能以及技術上可行的四片式光學成像鏡頭。本發明四片式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在光軸上依序安排有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以及第四透鏡。本發明四片式光學成像鏡頭中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以及第四透鏡,都分別具有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以及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光學成像鏡頭中,第一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凹面、光圈的位置設置於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HFOV/TTL≦1.500°/mm。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光學成像鏡頭中,第一透鏡具有正屈光率、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凹面、光圈的位置設置於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HFOV≦15.000°。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光學成像鏡頭中,第一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第二透鏡具有負屈光率、第三透鏡的物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凹面、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凹面、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凹面、HFOV/TTL≦1.500°/mm。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光學成像鏡頭中,第一透鏡具有正屈光率、第一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凹面、光圈的位置設置於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光學成像鏡頭中,第一透鏡具有正屈光率、第三透鏡具有負屈光率、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凹面、光圈的位置設置於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光學成像鏡頭中,第一透鏡具有正屈光率、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凹面、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凹面、光圈的位置設置於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光學成像鏡頭中,第三透鏡具有負屈光率、光圈的位置設置於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HFOV≦15.000°。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光學成像鏡頭中,第三透鏡的物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凹面、光圈的位置設置於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HFOV≦15.000°。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光學成像鏡頭中,第四透鏡具有正屈光率、光圈的位置設置於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HFOV≦15.000°。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光學成像鏡頭中,第一透鏡具有正屈光率、第二透鏡的物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光圈的位置設置於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HFOV≦15.000°。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光學成像鏡頭中,第一透鏡具有正屈光率、第二透鏡的物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凸面、光圈的位置設置於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HFOV≦15.000°。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光學成像鏡頭中,第一透鏡具有正屈光率、第四透鏡的物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光圈的位置設置於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HFOV≦15.000°。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光學成像鏡頭中,第一透鏡具有正屈光率、第四透鏡的物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凸面、光圈的位置設置於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HFOV≦15.000°。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光學成像鏡頭中,第一透鏡具有正屈光率、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凹面、光圈的位置設置於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HFOV≦15.000°。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光學成像鏡頭中,第一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第三透鏡的物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凹面、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凹面、HFOV≦15.000°。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光學成像鏡頭中,第一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第三透鏡的物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凹面、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凹面、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凹面、HFOV≦15.000°。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光學成像鏡頭中,第一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第三透鏡的物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凹面、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凹面、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凹面、HFOV≦15.000°。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光學成像鏡頭中,第二透鏡具有負屈光率、第三透鏡具有負屈光率、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凹面、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凹面。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光學成像鏡頭中,第一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第二透鏡具有負屈光率、第二透鏡的物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第三透鏡的物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凹面、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凹面、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凹面。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光學成像鏡頭中,第一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第二透鏡具有負屈光率、第二透鏡的物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凸面、第三透鏡的物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凹面、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凹面、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凹面。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光學成像鏡頭中,第一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第二透鏡具有負屈光率、第三透鏡具有負屈光率、第三透鏡的物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凹面、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凹面、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凹面。
其中,T1為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
T2為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
T3為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
T4為第四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
ALT為第一透鏡至第四透鏡在光軸上的四個透鏡厚度的總和,即T1、T2、T3、T4的總和;
G12為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
G23為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
G34為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
AAG為第一透鏡至第四透鏡在光軸上的三個空氣間隙的總和,即G12、G23、G34的總和;
TL為第一透鏡的物側面到第四透鏡的像側面在光軸上的距離;
TTL為第一透鏡的物側面到成像面在光軸上的距離;
BFL為第四透鏡的像側面到成像面在光軸上的距離;
HFOV為光學成像鏡頭的半視場角;
ImgH為光學成像鏡頭的像高;
EFL為光學成像鏡頭的系統焦距。
另外,再定義:
G4F為第四透鏡到濾光片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
TF為濾光片在光軸上的厚度;
GFP為濾光片到成像面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
f1為第一透鏡的焦距;
f2為第二透鏡的焦距;
f3為第三透鏡的焦距;
f4為第四透鏡的焦距;
n1為第一透鏡的折射率;
n2為第二透鏡的折射率;
n3為第三透鏡的折射率;
n4為第四透鏡的折射率;
υ1為第一透鏡的阿貝數;
υ2為第二透鏡的阿貝數;
υ3為第三透鏡的阿貝數;
υ4為第四透鏡的阿貝數;
r1為第一透鏡的物側面的有效半徑;
r2為第一透鏡的像側面的有效半徑;
r3為第二透鏡的物側面的有效半徑;
r4為第二透鏡的像側面的有效半徑;
r5為第三透鏡的物側面的有效半徑;
r6為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有效半徑;
r7為第四透鏡的物側面的有效半徑;
r8為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的有效半徑。
本說明書之光學系統包含至少一透鏡,接收入射光學系統之平行於光軸至相對光軸呈半視場角(HFOV)角度內的成像光線。成像光線通過光學系統於成像面上成像。所言之「一透鏡具有正屈光率(或負屈光率)」,是指所述透鏡以高斯光學理論計算出來之近軸屈光率為正(或為負)。所言之「透鏡之物側面(或像側面)」定義為成像光線通過透鏡表面的特定範圍。成像光線包括至少兩類光線:主光線(chief ray)Lc及邊緣光線(marginal ray)Lm(如圖1所示)。透鏡之物側面(或像側面)可依不同位置區分為不同區域,包含光軸區域、圓周區域、或在部分實施例中的一個或多個中繼區域,該些區域的說明將於下方詳細闡述。
圖1為透鏡100的徑向剖視圖。定義透鏡100表面上的二參考點:中心點及轉換點。透鏡表面的中心點為該表面與光軸I的一交點。如圖1所例示,第一中心點CP1位於透鏡100的物側面110,第二中心點CP2位於透鏡100的像側面120。轉換點是位於透鏡表面上的一點,且該點的切線與光軸I垂直。定義透鏡表面之光學邊界OB為通過該透鏡表面徑向最外側的邊緣光線Lm與該透鏡表面相交的一點。所有的轉換點皆位於光軸I與透鏡表面之光學邊界OB之間。除此之外,若單一透鏡表面有複數個轉換點,則該些轉換點由徑向向外的方向依序自第一轉換點開始命名。例如,第一轉換點TP1(最靠近光軸I)、第二轉換點TP2(如圖4所示)及第N轉換點(距離光軸I最遠)。
定義從中心點至第一轉換點TP1的範圍為光軸區域,其中,該光軸區域包含中心點。定義距離光軸I最遠的第N轉換點徑向向外至光學邊界OB的區域為圓周區域。在部分實施例中,可另包含介於光軸區域與圓周區域之間的中繼區域,中繼區域的數量取決於轉換點的數量。
當平行光軸I之光線通過一區域後,若光線朝光軸I偏折且與光軸I的交點位在透鏡像側A2,則該區域為凸面。當平行光軸I之光線通過一區域後,若光線的延伸線與光軸I的交點位在透鏡物側A1,則該區域為凹面。
除此之外,參見圖1,透鏡100還可包含一由光學邊界OB徑向向外延伸的組裝部130。組裝部130一般來說用以供該透鏡100組裝於光學系統之一相對應元件(圖未示)。成像光線並不會到達該組裝部130。組裝部130之結構與形狀僅為說明本發明之示例,不以此限制本發明的範圍。下列討論之透鏡的組裝部130可能會在圖式中被部分或全部省略。
參見圖2,定義中心點CP與第一轉換點TP1之間為光軸區域Z1。定義第一轉換點TP1與透鏡表面的光學邊界OB之間為圓周區域Z2。如圖2所示,平行光線211在通過光軸區域Z1後與光軸I在透鏡200的像側A2相交,即平行光線211通過光軸區域Z1的焦點位於透鏡200像側A2的R點。由於光線與光軸I相交於透鏡200像側A2,故光軸區域Z1為凸面。反之,平行光線212在通過圓周區域Z2後發散。如圖2所示,平行光線212通過圓周區域Z2後的延伸線EL與光軸I在透鏡200的物側A1相交,即平行光線212通過圓周區域Z2的焦點位於透鏡200物側A1的M點。由於光線的延伸線EL與光軸I相交於透鏡200物側A1,故圓周區域Z2為凹面。於圖2所示的透鏡200中,第一轉換點TP1是光軸區域與圓周區域的分界,即第一轉換點TP1為凸面轉凹面的分界點。
另一方面,光軸區域的面形凹凸判斷還可依該領域中通常知識者的判斷方式,即藉由近軸的曲率半徑(簡寫為R值)的正負號來判斷透鏡之光軸區域面形的凹凸。R值可常見被使用於光學設計軟體中,例如Zemax或CodeV。R值亦常見於光學設計軟體的透鏡資料表(lens data sheet)中。以物側面來說,當R值為正時,判定為物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當R值為負時,判定物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凹面。反之,以像側面來說,當R值為正時,判定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凹面;當R值為負時,判定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此方法判定的結果與前述藉由光線/光線延伸線與光軸的交點判定方式的結果一致,光線/光線延伸線與光軸交點的判定方式即為以一平行光軸之光線的焦點位於透鏡之物側或像側來判斷面形凹凸。本說明書所描述之「一區域為凸面(或凹面)」、「一區域為凸(或凹)」或「一凸面(或凹面)區域」可被替換使用。
圖3至圖5提供了在各個情況下判斷透鏡區域的面形及區域分界的範例,包含前述之光軸區域、圓周區域及中繼區域。
圖3為透鏡300的徑向剖視圖。參見圖3,透鏡300的像側面320在光學邊界OB內僅存在一個轉換點TP1。透鏡300的像側面320的光軸區域Z1及圓周區域Z2如圖3所示。此像側面320的R值為正(即R>0),因此,光軸區域Z1為凹面。
一般來說,以轉換點為界的各個區域面形會與相鄰的區域面形相反,因此,可用轉換點來界定面形的轉變,即自轉換點由凹面轉凸面或由凸面轉凹面。於圖3中,由於光軸區域Z1為凹面,面形於轉換點TP1轉變,故圓周區域Z2為凸面。
圖4為透鏡400的徑向剖視圖。參見圖4,透鏡400的物側面410存在一第一轉換點TP1及一第二轉換點TP2。定義光軸I與第一轉換點TP1之間為物側面410的光軸區域Z1。此物側面410的R值為正(即R>0),因此,光軸區域Z1為凸面。
定義第二轉換點TP2與透鏡400的物側面410的光學邊界OB之間為圓周區域Z2,該物側面410的該圓周區域Z2亦為凸面。除此之外,定義第一轉換點TP1與第二轉換點TP2之間為中繼區域Z3,該物側面410的該中繼區域Z3為凹面。再次參見圖4,物側面410由光軸I徑向向外依序包含光軸I與第一轉換點TP1之間的光軸區域Z1、位於第一轉換點TP1與第二轉換點TP2之間的中繼區域Z3,及第二轉換點TP2與透鏡400的物側面410的光學邊界OB之間的圓周區域Z2。由於光軸區域Z1為凸面,面形自第一轉換點TP1轉變為凹,故中繼區域Z3為凹面,又面形自第二轉換點TP2再轉變為凸,故圓周區域Z2為凸面。
圖5為透鏡500的徑向剖視圖。透鏡500的物側面510無轉換點。對於無轉換點的透鏡表面,例如透鏡500的物側面510,定義自光軸I起算至透鏡表面光學邊界OB之間距離的0~50%為光軸區域,自光軸I起算至透鏡表面光學邊界OB之間距離的50~100%為圓周區域。參見圖5所示之透鏡500,定義光軸I至自光軸I起算到透鏡500表面光學邊界OB之間距離的50%為物側面510的光軸區域Z1。此物側面510的R值為正(即R>0),因此,光軸區域Z1為凸面。由於透鏡500的物側面510無轉換點,因此物側面510的圓周區域Z2亦為凸面。透鏡500更可具有組裝部(圖未示)自圓周區域Z2徑向向外延伸。
如圖6所示,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從放置物體(圖未示)的物側A1至成像的像側A2,沿著光軸(optical axis)I,主要由四片透鏡所構成,依序包含有第一透鏡10、第二透鏡20、光圈80、第三透鏡30、第四透鏡40以及成像面(image plane)91。一般說來,第一透鏡10、第二透鏡20、第三透鏡30與第四透鏡40都可以是由透明的塑膠材質所製成,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各鏡片都有適當的屈光率。在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中,具有屈光率的鏡片總共只有第一透鏡10、第二透鏡20、第三透鏡30與第四透鏡40這四片透鏡。光軸I為整個光學成像鏡頭1的光軸,所以每個透鏡的光軸和光學成像鏡頭1的光軸都是相同的。
此外,本光學成像鏡頭1還包含光圈(aperture stop)80,設置於適當之位置。在圖6中,光圈80是設置在第二透鏡20與第三透鏡30之間。當由位於物側A1之待拍攝物(圖未示)所發出的光線(圖未示)進入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時,即會依序經由第一透鏡10、第二透鏡20、光圈80、第三透鏡30、第四透鏡40與濾光片90之後,會在像側A2的成像面91上聚焦而形成清晰的影像。在本發明各實施例中,濾光片90是設於第四透鏡40與成像面91之間,其可以是具有各種合適功能之濾鏡,例如濾光片90可以是紅外光濾光片。
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中之各個透鏡,都分別具有朝向物側A1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與朝向像側A2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另外,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中之各個透鏡,亦都分別具有光軸區域與圓周區域。例如,第一透鏡10具有物側面11與像側面12;第二透鏡20具有物側面21與像側面22;第三透鏡30具有物側面31與像側面32;第四透鏡40具有物側面41與像側面42。所以,各物側面與像側面又分別有光軸區域以及圓周區域。
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中之各個透鏡,還都分別具有位在光軸I上的厚度T。例如,第一透鏡10具有第一透鏡厚度T1、第二透鏡20具有第二透鏡厚度T2、第三透鏡30具有第三透鏡厚度T3、第四透鏡40具有第四透鏡厚度T4。所以,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中各透鏡的厚度在光軸I上的總和稱為ALT。也就是,ALT =T1+ T2+ T3+ T4。
另外,在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中,在各個透鏡之間又具有位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air gap)。例如,第一透鏡10到第二透鏡20的空氣間隙稱為G12、第二透鏡20到第三透鏡30的空氣間隙稱為G23、第三透鏡30到第四透鏡40的空氣間隙稱為G34。所以,從第一透鏡10到第四透鏡40,位於光軸I上各透鏡間的三個空氣間隙之總和即稱為AAG。亦即,AAG = G12+G23+G34。
另外,第一透鏡10的物側面11至成像面91在光軸I上的距離,為光學成像鏡頭1的系統長度TTL。光學成像鏡頭1的系統焦距為EFL、第一透鏡10的物側面11至第四透鏡40的像側面42在光軸I上的距離為TL。
當安排濾光片90介於第四透鏡40和成像面91之間時,G4F代表第四透鏡40到濾光片90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TF代表濾光片90在光軸I上的厚度、GFP代表濾光片90到成像面91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BFL為光學成像鏡頭 1的後焦距,即第四透鏡40的像側面42到成像面91在光軸I上的距離,即BFL=G4F+TF+GFP。
另外,再定義:f1為第一透鏡10的焦距;f2為第二透鏡20的焦距;f3為第三透鏡30的焦距;f4為第四透鏡40的焦距;n1為第一透鏡10的折射率;n2為第二透鏡20的折射率;n3為第三透鏡30的折射率;n4為第四透鏡40的折射率;υ1為第一透鏡10的阿貝係數;υ2為第二透鏡20的阿貝係數;υ3為第三透鏡30的阿貝係數;υ4為第四透鏡40的阿貝係數;r1為第一透鏡的物側面的有效半徑;r2為第一透鏡的像側面的有效半徑;r3為第二透鏡的物側面的有效半徑;r4為第二透鏡的像側面的有效半徑;r5為第三透鏡的物側面的有效半徑;r6為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有效半徑;r7為第四透鏡的物側面的有效半徑;r8為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的有效半徑。
第一實施例
請參閱圖6,例示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的第一實施例。第一實施例在成像面91上的縱向球差(longitudinal spherical aberration)請參考圖7A、弧矢(sagittal)方向的場曲(field curvature)像差請參考圖7B、子午(tangential)方向的場曲像差請參考圖7C、以及畸變像差(distortion aberration)請參考圖7D。所有實施例中各球差圖之Y軸代表視場,其最高點均為1.0,實施例中各像差圖及畸變圖之Y軸代表像高,第一實施例的系統像高(Image Height,ImagH)為公厘。
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主要由四枚具有屈光率之透鏡、光圈80、與成像面91所構成。第一實施例之光圈80是設置在第二透鏡20與第三透鏡30之間。
第一透鏡10具有正屈光率。第一透鏡10的物側面11的光軸區域13為凸面以及其圓周區域14為凸面,第一透鏡10的像側面12的光軸區域16為凸面以及其圓周區域17為凹面。第一透鏡10之物側面11及像側面12均為非球面,但不以此為限。
第二透鏡20具有負屈光率。第二透鏡20的物側面21的光軸區域23為凸面以及其圓周區域24為凸面,第二透鏡20的像側面22的光軸區域26為凹面以及其圓周區域27為凸面。第二透鏡20之物側面21及像側面22均為非球面,但不以此為限。
第三透鏡30具有負屈光率,第三透鏡30的物側面31的光軸區域33為凹面以及其圓周區域34為凹面,第三透鏡30的像側面32的光軸區域36為凸面以及其圓周區域37為凹面。第三透鏡30之物側面31及像側面32均為非球面,但不以此為限。
第四透鏡40具有正屈光率,第四透鏡40的物側面41的光軸區域43為凸面以及其圓周區域44為凹面,第四透鏡40的像側面42的光軸區域46為凹面以及其圓周區域47為凸面。第四透鏡40之物側面41及像側面42均為非球面,但不以此為限。
在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中,從第一透鏡10到第四透鏡40中,所有的物側面11/21/31/41與像側面12/22/32/42共計八個曲面均為非球面,但不以此為限。若為非球面,則此等非球面係經由下列公式所定義:
Figure 02_image001
其中:
Y表示非球面曲面上的點與光軸I的垂直距離;
Z表示非球面之深度(非球面上距離光軸I為Y的點,其與相切於非球面光軸I上頂點之切面,兩者間的垂直距離);
R表示透鏡表面近光軸I處之曲率半徑;
K為錐面係數(conic constant);
ai 為第i階非球面係數。
第一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系統的光學數據如圖22所示,非球面數據如圖23所示。在以下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系統中,整體光學成像鏡頭的光圈值(f-number)為Fno(Fno值越小,光圈越大)、系統焦距為(EFL)、半視場角(Half Field of View,簡稱HFOV)為整體光學成像鏡頭中最大視角(Field of View)的一半(半視場角較小,放大倍率較大),其中,光學成像鏡頭的像高、曲率半徑、有效半徑、厚度及焦距的單位均為公厘(mm)。本實施例中,TTL=9.335公厘;EFL=9.333公厘;HFOV=14.000度;像高=2.314公厘;Fno=1.800。
第二實施例
請參閱圖8,例示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的第二實施例。請注意,從第二實施例開始,為簡化並清楚表達圖式,僅在圖上特別標示各透鏡與第一實施例不同面型的光軸區域與圓周區域,而其餘與第一實施例的透鏡相同的面型的光軸區域與圓周區域,例如凹面或是凸面則不另外標示。第二實施例在成像面91上的縱向球差請參考圖9A、弧矢方向的場曲像差請參考圖9B、子午方向的場曲像差請參考圖9C、畸變像差請參考圖9D。第二實施例之設計與第一實施例類似,不同之處在於,僅透鏡屈光率、透鏡曲率半徑、透鏡厚度、透鏡非球面係數或是後焦距等相關參數有別。此外,本實施例中,第二透鏡20的物側面21的圓周區域24為凹面、第三透鏡30的物側面31的圓周區域為凸面34、第四透鏡40的物側面41的圓周區域44為凸面、第四透鏡40的像側面42的圓周區域47為凹面。
第二實施例詳細的光學數據如圖24所示,非球面數據如圖25所示。本實施例中,TTL=12.801公厘;EFL=9.009公厘;HFOV=13.997度;像高=2.306公厘;Fno=1.800。特別是:1. 第二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小於第一實施例的縱向球差、2. 第二實施例弧矢方向的場曲像差小於第一實施例弧矢方向的場曲像差;3. 第二實施例子午方向的場曲像差小於第一實施例子午方向的場曲像差;4. 第二實施例的畸變像差小於第一實施例的畸變像差;5. 第二實施例的半視場角小於第一實施例,因此放大倍率較大;6. 第二實施例鏡片光軸與圓周區域厚薄差異比第一實施例小,易於製造因此良率較高。
第三實施例
請參閱圖10,例示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的第三實施例。第三實施例在成像面91上的縱向球差請參考圖11A、弧矢方向的場曲像差請參考圖11B、子午方向的場曲像差請參考圖11C、畸變像差請參考圖11D。第三實施例之設計與第一實施例類似,不同之處在於,僅透鏡屈光率、透鏡曲率半徑、透鏡厚度、透鏡非球面係數或是後焦距等相關參數有別。此外,本實施例中,第二透鏡20的像側面22的圓周區域27為凹面、第三透鏡具有正屈光率、第三透鏡30的物側面31的圓周區域34為凸面、第四透鏡40的物側面41的圓周區域44為凸面、第四透鏡40的像側面42的圓周區域47為凹面。
第三實施例詳細的光學數據如圖26所示,非球面數據如圖27所示,本實施例中,TTL=9.616公厘;EFL=5.071公厘;HFOV=13.996度;像高=1.262公厘;Fno=1.800。特別是:1. 第三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小於第一實施例的縱向球差、2. 第三實施例弧矢方向的場曲像差小於第一實施例弧矢方向的場曲像差;3. 第三實施例子午方向的場曲像差小於第一實施例子午方向的場曲像差;4. 第三實施例的畸變像差小於第一實施例的畸變像差;5. 第三實施例的半視場角小於第一實施例,因此放大倍率較大;6. 第三實施例鏡片光軸與圓周區域厚薄差異比第一實施例小,易於製造因此良率較高。
第四實施例
請參閱圖12,例示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的第四實施例。第四實施例在成像面91上的縱向球差請參考圖13A、弧矢方向的場曲像差請參考圖13B、子午方向的場曲像差請參考圖13C、畸變像差請參考圖13D。第四實施例之設計與第一實施例類似,不同之處在於,僅透鏡屈光率、透鏡曲率半徑、透鏡厚度、透鏡非球面係數或是後焦距等相關參數有別。此外,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10的像側面12的圓周區域17為凸面、第二透鏡20的物側面21的圓周區域24為凹面、第二透鏡20的像側面22的圓周區域27為凹面、第四透鏡40的物側面41的圓周區域44為凸面。
第四實施例詳細的光學數據如圖28所示,非球面數據如圖29所示。本實施例中,TTL=13.796公厘;EFL=8.147公厘;HFOV=13.996度;像高=2.062公厘;Fno=1.800。特別是:1. 第四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小於第一實施例的縱向球差、2. 第四實施例弧矢方向的場曲像差小於第一實施例弧矢方向的場曲像差;3. 第四實施例子午方向的場曲像差小於第一實施例子午方向的場曲像差;4. 第四實施例的畸變像差小於第一實施例的畸變像差;5. 第四實施例的半視場角小於第一實施例,因此放大倍率較大;6. 第四實施例鏡片光軸與圓周區域厚薄差異比第一實施例小,易於製造因此良率較高。
第五實施例
請參閱圖14,例示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的第五實施例。第五實施例在成像面91上的縱向球差請參考圖15A、弧矢方向的場曲像差請參考圖15B、子午方向的場曲像差請參考圖15C、畸變像差請參考圖15D。第五實施例之設計與第一實施例類似,不同之處在於,僅透鏡屈光率、透鏡曲率半徑、透鏡厚度、透鏡非球面係數或是後焦距等相關參數有別。此外,本實施例中,第二透鏡20的像側面22的圓周區域27為凹面、第四透鏡40的物側面41的圓周區域44為凸面。
第五實施例詳細的光學數據如圖30所示,非球面數據如圖31所示,本實施例中,TTL=13.306公厘;EFL=9.371公厘;HFOV=13.998度;像高=2.358公厘;Fno=1.800。特別是:1. 第五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小於第一實施例的縱向球差、2. 第五實施例的畸變像差小於第一實施例的畸變像差;3. 第五實施例的半視場角小於第一實施例、系統焦距大於第一實施例,因此放大倍率較大。
第六實施例
請參閱圖16,例示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的第六實施例。第六實施例在成像面91上的縱向球差請參考圖17A、弧矢方向的場曲像差請參考圖17B、子午方向的場曲像差請參考圖17C、畸變像差請參考圖17D。第六實施例之設計與第一實施例類似,不同之處在於,僅透鏡屈光率、透鏡曲率半徑、透鏡厚度、透鏡非球面係數或是後焦距等相關參數有別。此外,本實施例中,第四透鏡40的物側面41的圓周區域44為凸面、第四透鏡40的像側面42的圓周區域47為凹面。
第六實施例詳細的光學數據如圖32所示,非球面數據如圖33所示,本實施例中,TTL=14.410公厘;EFL=9.742公厘;HFOV=13.996度;像高= 2.453公厘;Fno=1.800。特別是:1. 第六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小於第一實施例的縱向球差、2. 第六實施例弧矢方向的場曲像差小於第一實施例弧矢方向的場曲像差;3. 第六實施例子午方向的場曲像差小於第一實施例子午方向的場曲像差;4. 第六實施例的畸變像差小於第一實施例的畸變像差;5. 第六實施例的半視場角小於第一實施例、系統焦距大於第一實施例,因此放大倍率較大;6. 第六實施例鏡片光軸與圓周區域厚薄差異比第一實施例小,易於製造因此良率較高。
第七實施例
請參閱圖18,例示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的第七實施例。第七實施例在成像面91上的縱向球差請參考圖19A、弧矢方向的場曲像差請參考圖19B、子午方向的場曲像差請參考圖19C、畸變像差請參考圖19D。第七實施例之設計與第一實施例類似,不同之處在於,僅透鏡屈光率、透鏡曲率半徑、透鏡厚度、透鏡非球面係數或是後焦距等相關參數有別。此外,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10的像側面12的圓周區域17為凸面、第四透鏡40具有負屈光率。
第七實施例詳細的光學數據如圖34所示,非球面數據如圖35所示,本實施例中,TTL=12.579公厘;EFL=10.070公厘;HFOV=14.000度;像高=2.564公厘;Fno=1.800。特別是:1. 第七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小於第一實施例的縱向球差、2. 第七實施例的畸變像差小於第一實施例的畸變像差;3. 第七實施例的系統焦距大於第一實施例,因此放大倍率較大;4. 第七實施例鏡片光軸與圓周區域厚薄差異比第一實施例小,易於製造因此良率較高。
第八實施例
請參閱圖20,例示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的第八實施例。第八實施例在成像面91上的縱向球差請參考圖21A、弧矢方向的場曲像差請參考圖21B、子午方向的場曲像差請參考圖21C、畸變像差請參考圖21D。第八實施例之設計與第一實施例類似,不同之處在於,僅透鏡屈光率、透鏡曲率半徑、透鏡厚度、透鏡非球面係數或是後焦距等相關參數有別。此外,本實施例中,第二透鏡20的像側面22的圓周區域27為凹面、第三透鏡30的物側面31的圓周區域為凸面34、第四透鏡40的像側面42的圓周區域47為凹面。
第八實施例詳細的光學數據如圖36所示,非球面數據如圖37所示,本實施例中,TTL=9.150公厘;EFL=9.149公厘;HFOV=12.802度;像高=2.185公厘;Fno=1.8。特別是:特別是:1. 第八實施例的系統長度TTL比第一實施例的系統長度短;2. 第八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小於第一實施例的縱向球差;3. 第八實施例弧矢方向的場曲像差小於第一實施例弧矢方向的場曲像差;4.第八實施例子午方向的場曲像差小於第一實施例子午方向的場曲像差;5. 第八實施例的半視場角小於第一實施例,因此放大倍率較大。
另外,各實施例之重要參數則分別整理於圖38與圖39中。
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的配置可以為凹面,若再搭配以下(a)~(c)其中一種的面型、條件式組合時,則有利於在增加系統焦距的同時,又能降低光圈值並維持一定成像品質:
(a)    第一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光圈位於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與HFOV/TTL≦1.500 ˚/mm;
(b)    第一透鏡具有正屈光率、光圈位於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與HFOV≦15.000 ˚;
(c)    第一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第二透鏡具有負屈光率、第三透鏡的物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凹面、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凹面與HFOV/TTL≦1.500 ˚/mm。
另外,第一透鏡具有正屈光率、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凹面、光圈的位置設置於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又搭配下述其中一種限制,例如:第一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第三透鏡具有負屈光率或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凹面,則有利於降低畸變像差;
光圈的位置設置於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HFOV≦15.000°,搭配下述其中一種限制,例如:第三透鏡具有負屈光率、第三透鏡的物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凹面或第四透鏡具有正屈光率,則有利於維持成像品質;
而第一透鏡具有正屈光率、光圈的位置設置於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HFOV≦15.000°,並下述其中一種限制,例如:搭配第二透鏡的物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第二透鏡的物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凸面、第四透鏡的物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第四透鏡的物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凸面或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凹面,則有利於降低場曲像差;
第一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第三透鏡的物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凹面、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凹面、HFOV≦15.000°,搭配下述其中一種限制,例如: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凹面,或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凹面,則有利於降低縱向球差;
第二透鏡具有負屈光率、第三透鏡具有負屈光率、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凹面、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凹面,則有利於降低畸變;
而第一透鏡的像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第二透鏡具有負屈光率、第三透鏡的物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凹面、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凹面、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凹面,搭配下述其中一種限制,例如:第二透鏡的物側面的光軸區域為凸面、第二透鏡的物側面的圓周區域為凸面或第三透鏡具有負屈光率等面形特徵,也可達到同樣的功效。
本發明的光學成像鏡頭進一步滿足以下至少其中之一條件式,可使各透鏡的厚度與間隔維持一適當值,避免任一參數過大而不利於本發明的光學成像鏡頭整體之薄型化。
a) 為維持成像品質並提高組裝性與製造良率,本發明適當的調整透鏡厚度和透鏡間的空氣間隙,但考量到透鏡組裝過程的難易度及兼顧成像品質的前提下,透鏡厚度及透鏡間的空氣間隙彼此需互相調配,故在滿足以下條件式的數值限定之下,光學成像系統能達到較佳的配置。
HFOV/TTL≦1.500 ˚/mm,較佳的範圍介於0.850~1.500之間。
TTL/AAG≧10.000,較佳的範圍介於10.000~19.100之間;且當範圍介於10.000~19.100之間時,畸變像差與場曲像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當範圍介於10.000~17.800之間時,縱向球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而當範圍介於12.500~19.100之間時,縱向球差亦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
(T1+G12+T2)/AAG≧3.000,較佳的範圍介於3.000~5.850之間;且當範圍介於3.000~5.850之間時,畸變像差與場曲像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而當範圍介於3.000~4.500之間時,縱向球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
(T2+T4)/(T1+T3)≧0.750,較佳的範圍介於0.750~2.400之間。
T4/(G12+G23)≧1.500,較佳的範圍介於1.500~6.800之間;且當範圍介於1.500~6.800之間時,畸變像差與場曲像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而當範圍介於2.500~6.800之間時,縱向球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
TL/AAG≧7.000,較佳的範圍介於7.000~12.500之間。
T4/(T1+AAG)≧0.350,較佳的範圍介於0.350~2.200之間;且當範圍介於0.350~2.200之間時,畸變像差與場曲像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而當範圍介於0.800~2.200之間時,縱向球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
Fno*TTL/ALT≦5.000,較佳的範圍介於2.500~5.000之間;且當範圍介於2.500~4.000之間時,畸變像差與場曲像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而當範圍介於2.500~5.000之間時,縱向球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
ALT/AAG≧6.900,較佳的範圍介於6.900~11.400之間。
(T4+BFL)/T1≧3.000,較佳的範圍介於3.000~6.200之間。
(T2+T4)/(G12+G23)≧4.500,較佳的範圍介於4.500~9.000之間。
(G34+TL)/(T1+T3)≦3.500,較佳的範圍介於1.800~3.500之間;且當範圍介於1.800~3.500之間時,畸變像差與場曲像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而當範圍介於2.600~3.500之間時,縱向球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
ALT/(T1+G34)≧3.000,較佳的範圍介於3.000~5.900之間。
TTL/(T2+G23+T3)≧3.500,較佳的範圍介於3.500~7.450之間。
TL/(G12+T2+G23)≧3.000,較佳的範圍介於3.000~5.700之間;且當範圍介於3.000~4.900之間時,畸變像差與場曲像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而當範圍介於3.000~5.700之間時,縱向球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
BFL/(T3+G34)≧3.000,較佳的範圍介於3.000~10.600之間;且當範圍介於3.000~10.600之間時,畸變像差與場曲像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當範圍介於3.000~7.000之間時,縱向球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當範圍介於3.000~4.000之間時,縱向球差亦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
TTL/(T1+G12+T3)≧3.000,較佳的範圍介於3.000~5.450之間。
TTL/BFL≦3.500,較佳的範圍介於1.750~3.500之間。
(T1+T2)/(G12+T3+G34)≧1.500,較佳的範圍介於1.500~6.300之間;且當範圍介於1.500~6.300之間時,畸變像差與場曲像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而當範圍介於1.500~3.000之間時,縱向球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
b) 調整EFL有助於光學變焦倍率的改善,若滿足以下條件式,在光學系統厚度薄化的過程中,也有可幫助改善光學變焦倍率。
HFOV/EFL≦3.000˚/mm,較佳的範圍介於1.250~3.000之間;且當範圍介於1.250~3.000之間時,畸變像差與場曲像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而當範圍介於1.250~1.900之間時,縱向球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
(T3+EFL)/BFL≧1.500,較佳的範圍介於1.500~2.850之間;且當範圍介於1.500~2.850之間時,畸變像差與場曲像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而當範圍介於2.000~2.850之間時,縱向球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
(TTL+EFL)/ALT≦4.500,較佳的範圍介於2.200~4.500之間。
Fno*EFL/BFL≦4.500,較佳的範圍介於2.200~4.500之間;且當範圍介於2.200~4.500之間時,畸變像差與場曲像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而當範圍介於2.900~4.500之間時,縱向球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
EFL/TTL≦1.000,較佳的範圍介於0.500~1.000之間。
(EFL+T4)/(AAG+T1)≧3.000,較佳的範圍介於3.000~6.400之間。
EFL/ALT≦2.500,較佳的範圍介於0.750~2.500之間;且當範圍介於0.750~2.500之間時,畸變像差與場曲像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而當範圍介於0.900~2.500之間時,縱向球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
EFL/(T1+G12) ≦6.000,較佳的範圍介於2.350~6.000之間;且當範圍介於2.350~6.000之間時,畸變像差與場曲像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而當範圍介於2.900~6.000之間時,縱向球差可能獲得較明顯的改善。
(EFL+BFL)/ALT≦2.800,較佳的範圍介於1.150~2.800之間。
c) 調整透鏡的有效半徑配合光圈位於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有助於降低光圈值、縮小體積並改善光學透鏡系統的像差,若滿足以下條件式,可有效改善畸變像差、場曲像差或縱向球差。
r1/r6≧1.100,較佳的範圍介於1.100~2.000之間;
r1/r8≧1.150,較佳的範圍介於1.150~1.800之間;
r3/r6≧1.000,較佳的範圍介於1.000~1.500之間;
r3/r8≧0.900,較佳的範圍介於0.900~1.600之間;
(r1+r3)/r6≧2.200,較佳的範圍介於2.200~3.300之間;
(r1+r3)/r8≧2.000,較佳的範圍介於2.000~3.400之間。
d) 在滿足以下任一判斷式時,可加強物體局部成像的清晰度,並有效修正物體局部成像之像差。
υ1+υ2≧2*υ3;
υ1+υ2≧2*υ4;
υ2+υ3≦2*υ4;
υ1+υ2+υ3≦3*υ4;
υ1+υ3+υ4≦3*υ2。
此外另可選擇實施例參數之任意組合關係增加鏡頭限制,以利於本發明相同架構的鏡頭設計。
有鑑於光學系統設計的不可預測性,在本發明的架構之下,符合上述條件式能較佳地使本發明望遠鏡頭長度縮短、光圈增大、成像品質提升,或組裝良率提升而改善先前技術的缺點。
本發明之各個實施例所揭露之光學參數的組合比例關係所得的包含最大最小值以內的數值範圍皆可據以實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光學成像鏡頭 A1:物側 A2:像側 I:光軸 11、21、31、41:物側面 12、22、32、42:像側面 Z1、13、16、23、26、33、36、43、46:光軸區域 Z2、14、17、24、27、34、37、44、47:圓周區域 CP:中心點 CP1:第一中心點 CP2:第二中心點 OB:光學邊界 Lc:主光線 Lm:邊緣光線 TP1:第一轉換點 TP2:第二轉換點 Z3:中繼區域 EL:延伸線 M、R:相交點 10:第一透鏡 20:第二透鏡 30:第三透鏡 40:第四透鏡 80:光圈 90:濾光片 91:成像面 100、200、300、400、500:透鏡 130:組裝部 211、212:平行光線 T1、T2、T3、T4:各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
圖1至圖5繪示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判斷曲率形狀方法之示意圖。 圖6繪示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的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7A繪示第一實施例在成像面上的縱向球差。 圖7B繪示第一實施例在弧矢方向的場曲像差。 圖7C繪示第一實施例在子午方向的場曲像差。 圖7D繪示第一實施例的畸變像差。 圖8繪示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的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9A繪示第二實施例在成像面上的縱向球差。 圖9B繪示第二實施例在弧矢方向的場曲像差。 圖9C繪示第二實施例在子午方向的場曲像差。 圖9D繪示第二實施例的畸變像差。 圖10繪示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的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11A繪示第三實施例在成像面上的縱向球差。 圖11B繪示第三實施例在弧矢方向的場曲像差。 圖11C繪示第三實施例在子午方向的場曲像差。 圖11D繪示第三實施例的畸變像差。 圖12繪示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的第四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13A繪示第四實施例在成像面上的縱向球差。 圖13B繪示第四實施例在弧矢方向的場曲像差。 圖13C繪示第四實施例在子午方向的場曲像差。 圖13D繪示第四實施例的畸變像差。 圖14繪示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的第五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15A繪示第五實施例在成像面上的縱向球差。 圖15B繪示第五實施例在弧矢方向的場曲像差。 圖15C繪示第五實施例在子午方向的場曲像差。 圖15D繪示第五實施例的畸變像差。 圖16繪示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的第六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17A繪示第六實施例在成像面上的縱向球差。 圖17B繪示第六實施例在弧矢方向的場曲像差。 圖17C繪示第六實施例在子午方向的場曲像差。 圖17D繪示第六實施例的畸變像差。 圖18繪示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的第七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19A繪示第七實施例在成像面上的縱向球差。 圖19B繪示第七實施例在弧矢方向的場曲像差。 圖19C繪示第七實施例在子午方向的場曲像差。 圖19D繪示第七實施例的畸變像差。 圖20繪示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的第八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21A繪示第八實施例在成像面上的縱向球差。 圖21B繪示第八實施例在弧矢方向的場曲像差。 圖21C繪示第八實施例在子午方向的場曲像差。 圖21D繪示第八實施例的畸變像差。 圖22表示第一實施例詳細的光學數據。 圖23表示第一實施例詳細的非球面數據。 圖24表示第二實施例詳細的光學數據。 圖25表示第二實施例詳細的非球面數據。 圖26表示第三實施例詳細的光學數據。 圖27表示第三實施例詳細的非球面數據。 圖28表示第四實施例詳細的光學數據。 圖29表示第四實施例詳細的非球面數據。 圖30表示第五實施例詳細的光學數據。 圖31表示第五實施例詳細的非球面數據。 圖32表示第六實施例詳細的光學數據。 圖33表示第六實施例詳細的非球面數據。 圖34表示第七實施例詳細的光學數據。 圖35表示第七實施例詳細的非球面數據。 圖36表示第八實施例詳細的光學數據。 圖37表示第八實施例詳細的非球面數據。 圖38表示各實施例之重要參數。 圖39表示各實施例之重要參數。
1:光學成像鏡頭
A1:物側
A2:像側
I:光軸
10:第一透鏡
11、21、31、41:物側面
12、22、32、42:像側面
13、16、23、26、33、36、43、46:光軸區域
14、17、24、27、34、37、44、47:圓周區域
20:第二透鏡
30:第三透鏡
40:第四透鏡
80:光圈
90:濾光片
91:成像面
T1、T2、T3、T4:各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

Claims (20)

  1. 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從一物側至一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光圈、一第三透鏡以及一第四透鏡,且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四透鏡各自包括朝向該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一物側面以及朝向該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一像側面,該光學成像鏡頭包含: 該第一透鏡的該像側面的一光軸區域為凸面; 該第四透鏡的該像側面的一光軸區域為凹面; 該光學成像鏡頭中具有屈光率的透鏡只有上述四片;且 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條件式:HFOV/TTL≦1.500˚/mm,HFOV為該光學成像鏡頭的半視場角、TTL為該第一透鏡的該物側面到一成像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
  2. 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從一物側至一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光圈、一第三透鏡以及一第四透鏡,且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四透鏡各自包括朝向該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一物側面以及朝向該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一像側面,該光學成像鏡頭包含: 該第一透鏡具有正屈光率; 該第四透鏡的該像側面的一光軸區域為凹面; 該光學成像鏡頭中具有屈光率的透鏡只有上述四片;且 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條件式:HFOV≦15.000˚,HFOV為該光學成像鏡頭的半視場角。
  3. 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從一物側至一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以及一第四透鏡,且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四透鏡各自包括朝向該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一物側面以及朝向該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一像側面,該光學成像鏡頭包含: 該第一透鏡的該像側面的一光軸區域為凸面; 該第二透鏡具有負屈光率; 該第三透鏡的該物側面的一光軸區域為凹面; 該第三透鏡的該像側面的一圓周區域為凹面; 該第四透鏡的該像側面的一光軸區域為凹面; 該光學成像鏡頭中具有屈光率的透鏡只有上述四片;且 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條件式:HFOV/TTL≦1.500˚/mm,HFOV為該光學成像鏡頭的半視場角、TTL為該第一透鏡的該物側面到一成像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
  4.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3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EFL定義為該光學成像鏡頭的系統焦距,且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其特徵:EFL/TTL≦1.000。
  5.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或請求項3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ALT為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四個透鏡厚度的總和、AAG為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三個空氣間隙的總和,且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其特徵:6.900≦ALT/AAG。
  6.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或請求項3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BFL為該第四透鏡的該像側面到該成像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T1為該第一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T4為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且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其特徵:3.000≦(T4+BFL)/T1。
  7.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或請求項3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EFL為該光學成像鏡頭的系統焦距、AAG為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三個空氣間隙的總和、T1為該第一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T4為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且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其特徵:3.000≦(EFL+T4)/(AAG+T1)。
  8.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或請求項3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T2為該第二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T4為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G12為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在該光軸上的空氣間隙、G23為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在該光軸上的空氣間隙,且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其特徵:4.500≦(T2+T4)/(G12+G23)。
  9.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或請求項3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TL為該第一透鏡的該物側面到該第四透鏡的該像側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T1為該第一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T3為該第三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G34為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空氣間隙,且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其特徵:(G34+TL)/(T1+T3)≦3.500。
  10.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或請求項3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EFL為該光學成像鏡頭的系統焦距、ALT為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四個透鏡厚度的總和,且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其特徵:EFL/ALT≦2.500。
  11.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或請求項3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ALT為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四個透鏡厚度的總和、T1為該第一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G34為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空氣間隙,且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其特徵:3.000≦ALT/(T1+G34)。
  12.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3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T2為該第二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T3為該第三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G23為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在該光軸上的空氣間隙,且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其特徵:3.500≦TTL/(T2+G23+T3)。
  1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或請求項3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EFL為該光學成像鏡頭的系統焦距、T1為該第一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G12為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在該光軸上的空氣間隙,且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其特徵:EFL/(T1+G12)≦6.000。
  14.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或請求項3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TL為該第一透鏡的該物側面到該第四透鏡的該像側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T2為該第二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G12為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在該光軸上的空氣間隙、G23為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在該光軸上的空氣間隙,且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其特徵:3.000≦TL/(G12+T2+G23)。
  15.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或請求項3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BFL為該第四透鏡的該像側面到該成像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T3為該第三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G34為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空氣間隙,且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其特徵:3.000≦BFL/(T3+G34)。
  16.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或請求項3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EFL為該光學成像鏡頭的系統焦距、BFL為該第四透鏡的該像側面到該成像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ALT為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四個透鏡厚度的總和,且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其特徵:(EFL+BFL)/ALT≦2.800。
  17.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3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T1為該第一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T3為該第三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G12為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在該光軸上的空氣間隙,且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其特徵:3.000≦TTL/(T1+G12+T3)。
  18.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3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BFL為該第四透鏡的該像側面到該成像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且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其特徵:TTL/BFL≦3.500。
  19.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或請求項3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υ1為該第一透鏡的阿貝數、υ2為該第二透鏡的阿貝數、υ3為該第三透鏡的阿貝數、υ4為該第四透鏡的阿貝數,且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其特徵:υ1+υ2+υ3≦3*υ4。
  20.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或請求項3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T1為該第一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T2為該第二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T3為該第三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G12為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在該光軸上的空氣間隙、G34為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空氣間隙,且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其特徵:1.500≦(T1+T2)/(G12+T3+G34)。
TW108125516A 2019-06-25 2019-07-19 光學成像鏡頭 TWI7177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3150.8 2019-06-25
CN201910553150.8A CN110297309B (zh) 2019-06-25 2019-06-25 光学成像镜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1057A true TW202101057A (zh) 2021-01-01
TWI717786B TWI717786B (zh) 2021-02-01

Family

ID=6802861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5385A TWI773040B (zh) 2019-06-25 2019-07-19 光學成像鏡頭
TW108125516A TWI717786B (zh) 2019-06-25 2019-07-19 光學成像鏡頭
TW111129133A TWI835232B (zh) 2019-06-25 2019-07-19 光學成像鏡頭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5385A TWI773040B (zh) 2019-06-25 2019-07-19 光學成像鏡頭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9133A TWI835232B (zh) 2019-06-25 2019-07-19 光學成像鏡頭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11409079B2 (zh)
CN (3) CN110297309B (zh)
TW (3) TWI7730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74709B2 (en) 2019-08-30 2023-10-03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Optical imaging syste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1768353B2 (en) * 2019-10-15 2023-09-26 Zhejiang Sunny Optical Co., Ltd Optical imaging system
WO2021241230A1 (ja) * 2020-05-28 2021-12-02 株式会社ニコン 光学系、光学機器、および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41712Y2 (zh) 1978-10-12 1988-11-01
TWI439750B (zh) * 2010-08-20 2014-06-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取像鏡頭
TW201211616A (en) * 2010-09-15 2012-03-16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ptical imaging lens assembly
TWI410693B (zh) * 2010-11-19 2013-10-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取像用光學透鏡組
JP5613962B2 (ja) * 2011-01-31 2014-10-29 株式会社オプトロジック 撮像レンズ
TWI471587B (zh) * 2012-08-27 2015-02-0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our-piece optical imaging len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ens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JP6341712B2 (ja) * 2014-03-25 2018-06-13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TWI518362B (zh) * 2014-10-24 2016-01-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透鏡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KR101701007B1 (ko) * 2014-11-28 2017-01-3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모듈
CN105093495B (zh) * 2015-03-17 2017-11-10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
CN106154507B (zh) * 2015-03-31 2018-10-19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5137579B (zh) * 2015-08-12 2018-01-12 山东眼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变焦成像镜头、成像模组和虹膜识别装置
CN106468813B (zh) * 2015-08-17 2019-08-16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光学系统
CN105487207B (zh) * 2015-09-11 2017-12-15 厦门颉轩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镜头模组
US9869847B2 (en) * 2015-10-29 2018-01-16 Apple Inc. Near-infrared imaging lens
CN105301743B (zh) * 2015-12-10 2018-05-11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光学系统
JP6358752B2 (ja) * 2015-12-25 2018-07-18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CN107462968B (zh) * 2016-06-02 2020-05-01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06526787A (zh) * 2016-08-25 2017-03-22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TWI604219B (zh) * 2016-10-03 2017-11-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US10996437B2 (en) * 2017-04-18 2021-05-04 Zhejiang Sunny Optical Co., Ltd Imaging lens assembly
US11372208B2 (en) * 2017-05-27 2022-06-28 Zhejiang Sunny Optical Co., Ltd Imaging lens assembly
CN106997089B (zh) * 2017-05-27 2019-05-03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镜片组
KR101956705B1 (ko) * 2017-08-21 2019-03-1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WO2019109596A1 (zh) * 2017-12-04 2019-06-13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投影镜头
TWI647505B (zh) * 2017-12-12 2019-01-11 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片式紅外單波長投影鏡片組
TWI639036B (zh) * 2017-12-12 2018-10-21 聲遠精密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片組
CN108375823A (zh) * 2018-04-03 2018-08-07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09212720B (zh) * 2018-06-01 2021-01-26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CN109298511A (zh) * 2018-11-26 2019-02-01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系统
US11644642B2 (en) * 2019-02-21 2023-05-09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Optical imaging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82014A1 (en) 2022-12-01
US11927725B2 (en) 2024-03-12
TWI773040B (zh) 2022-08-01
US11409079B2 (en) 2022-08-09
TW202113419A (zh) 2021-04-01
US20220397743A1 (en) 2022-12-15
CN110297309B (zh) 2024-02-20
TWI835232B (zh) 2024-03-11
TW202246835A (zh) 2022-12-01
CN115185066A (zh) 2022-10-14
CN110297309A (zh) 2019-10-01
CN115185065A (zh) 2022-10-14
TWI717786B (zh) 2021-02-01
US20200409066A1 (en) 2020-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1455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202001326A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702418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776321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699573B (zh) 光學成像鏡頭
CN108627953B (zh) 光学成像镜头
TWI709785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738591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638183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805975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202334696A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717786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784313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202026688A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733457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715502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202204968A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748603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722777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727556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202323914A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202202890A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202202893A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784857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727875B (zh) 光學成像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