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44268A - 醫療機器人及病歷資訊整合系統 - Google Patents

醫療機器人及病歷資訊整合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44268A
TW202044268A TW108116924A TW108116924A TW202044268A TW 202044268 A TW202044268 A TW 202044268A TW 108116924 A TW108116924 A TW 108116924A TW 108116924 A TW108116924 A TW 108116924A TW 202044268 A TW202044268 A TW 20204426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l
information
medical record
robot
pati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6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彥毅
林仲章
孫有志
蘇閔財
Original Assignee
塞席爾商聯毅醫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塞席爾商聯毅醫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塞席爾商聯毅醫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169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044268A/zh
Publication of TW202044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4268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醫療機器人包括一機器人主體、一跟隨模組和一控制模組。機器人主體包括一生理資訊測量模組、一影像擷取模組、一麥克風、一語音辨識件、一傳輸件和一移動件。生理資訊測量模組用以取得病患之檢測資訊。影像擷取模組用以擷取病患之一影像及/或醫護人員的一移動影像。麥克風用以接收病患之口述資訊及/或醫護人員之一問診資訊。語音辨識件用以辨識口述資訊及/或問診資訊並產生對應之語義資料。傳輸件用以將檢測資訊和語義資料傳給病歷處理系統。

Description

醫療機器人及病歷資訊整合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醫療機器人及病歷資訊整合系統,特別是一種可以節省醫生紀錄病歷時間的醫療機器人及病歷資訊整合系統。
一般醫院的醫生都會在固定時間巡房,檢視住院病患的病情變化,並向病患詢問身體是否不適,以及即時進行適當的醫療處置。當巡房完成後,醫生必須將病患當下的健康情形和病情變化,手動紀錄在病歷裡,以作為後續的醫療和用藥方向之參考。
然而,醫生每次巡房往往都須檢視數十位病患,因此醫生每天都必須手動紀錄數十位病患的病歷,其會耗費相當多的時間和寶貴的醫療人力資源。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病歷處理系統,其可以節省醫生紀錄病患病歷的作業時間,減輕醫生工作負擔。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可以跟隨醫護人員的醫療機器人。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之一種醫療機器人係與一病歷處理系統訊號連接並得跟隨一醫護人員問診或巡房,以便收集一病患之一病理資訊,其中病理資訊包括一檢測資訊以及一口述資訊。醫療機器人包括一機器人主體、一跟隨模組和一控制模組。機器人主體包括一生理資訊測量模組、一影像擷取模組、一麥克風、一語音辨識件、一傳輸件和一移動件。生理資訊測量模組用以取得病患之檢測資訊。影像擷取模組用以擷取病患之一影像及/或醫護人員的一移動影像。麥克風用以接收病患之口述資訊及/或醫護人員之一問診資訊。語音辨識件用以辨識口述資訊及/或問診資訊並產生對應之至少一語義資料。傳輸件用以將檢測資訊和語義資料傳給病歷處理系統。跟隨模組包括一定位件和一路徑生成件。定位件用以產生機器人主體之一位置資訊。路徑生成件接收位置資訊與移動影像並根據位置資訊與移動影像產生一移動路徑。控制模組訊號連接移動件與跟隨模組,控制模組控制機器人主體藉由移動件而沿移動路徑移動。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生理資訊測量模組更包括一氣體分析件,檢測資訊更包括一氣體分析資料。氣體分析件用以取得病患的一呼吸氣體,並分析呼吸氣體以產生氣體分析資料,並藉由傳輸件將氣體分析資料傳輸給病歷處理系統。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醫療機器人更包括一播音件和一第一螢幕,播音件和第一螢幕設置於機器人主體並訊號連接控制模組。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機器人主體更包括一旋轉部,旋轉部訊號連接控制模組,且影像擷取模組、麥克風和播音件設置於旋轉部;影像擷取模組更用以拍攝醫護人員或病患的一臉部影像,控制模組控制旋轉部旋轉,使得影像擷取模組朝向病患或醫護人員的臉部。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醫療機器人更包括一第二螢幕,第二螢幕設置於旋轉部且訊號連接控制模組。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機器人主體更包括一移動臂,移動臂訊號連接控制模組,且生理資訊測量模組設置於移動臂。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醫療機器人更包括一病歷產生件,病歷產生件根據病理資訊產生病患之病歷資料或根據病理資訊更新病歷資料。
本發明之另一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病歷資訊整合系統,藉由醫療機器人收集之病理資訊再將該些病理資訊產生或更新病患病歷,達到減輕醫生工作負擔之目的。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之一種病歷資訊整合系統包括一病歷處理系統和一醫療機器人。病歷處理系統訊號連接醫療機器人以接收醫療機器人傳送之病患之病理資訊。病歷處理系統包括一病歷產生件。病歷產生件根據病理資訊產生病患之一病歷資料或根據病理資訊更新病歷資料,達到減輕醫生工作負擔之目的。
為能讓 貴審查委員能更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特舉較佳具體實施例說明如下。
以下請一併參考圖1至圖3關於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病歷處理系統及其醫療機器人。圖1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醫療機器人之正面的示意圖;圖2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醫療機器人之背面的示意圖;圖3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病歷資訊整合系統之系統架構圖。
如圖1至圖3所示,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醫療機器人1可以在醫生巡房時跟隨醫生一起巡房,自動記錄並蒐集病患之病理資訊,並且將病患之病理資訊上傳至病歷處理系統90以供病歷處理系統90將該些病理資訊整合為病患之病歷或更新病患之病歷。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本發明之病歷處理系統900包括一病歷處理系統90、一資料處理伺服器700和一醫療機器人1。病歷處理系統90是醫院紀錄和更新病患之病歷的電腦系統,病歷處理系統90包括一病歷產生件91、一伺服器資料庫92和一病歷伺服器93。病歷伺服器93設置在網路上並訊號連接病歷產生件91和伺服器資料庫92,病歷伺服器93可藉由網路而訊號連接醫療機器人1。病歷產生件91例如為具有中醫和西醫的醫療知識的人工智慧軟體,病歷產生件91會根據醫療機器人1收集到的病理資訊而產生對應的病歷,達到減輕醫生工作負擔之目的,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病歷產生件91設置於病歷伺服器93內。伺服器資料庫92記錄醫療機器人1收集到的病理資訊以及病歷產生件91產生的病歷。資料處理伺服器700是一台資料整合和備份的伺服器,其設置在網路上並且藉由網路而訊號連接至病歷伺服器93,資料處理伺服器700用以備份伺服器資料庫92所記錄的資料,並且也可利用大數據之技術來分析眾多病患的身體狀況,以進一步得知不同族群(例如不同性別、不同年齡層、不同居住地的人們)的生理資訊,以做為醫學研究之資料。
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醫療機器人1是設計成近似人體造型之可移動式機器人,其可以跟隨一醫護人員問診或巡房,並收集病患之一病理資訊,病理資訊包括一檢測資訊以及一口述資訊。醫療機器人1包括一機器人主體10、一跟隨模組20、一控制模組30、一播音件40、一第一螢幕50、一第二螢幕60、一操作介面70和一收納件80。
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機器人主體10包括一生理資訊測量模組11、一影像擷取模組12、一麥克風13、一語音辨識件14、一傳輸件15、一移動件16、一旋轉部17和一移動臂18。旋轉部17大致相當於人體的頭部,旋轉部17位於機器人主體10的頂部。旋轉部17訊號連接控制模組30,控制模組30可以控制旋轉部17左右旋轉。移動臂18大致相當於人體的手臂,移動臂18位於機器人主體10的側邊,移動臂18訊號連接控制模組30,控制模組30可以控制移動臂18移動。
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影像擷取模組12設置於機器人主體10的旋轉部17上,影像擷取模組12用以拍攝病患之一影像及/或醫護人員(例如醫生)之一移動影像;例如影像擷取模組12可拍攝病患的氣色,以供後續將病患的氣色是否健康等敘述記錄在病歷上,或是可拍攝受傷的病患的傷口,以供後續將傷口復原狀況記錄在病歷上。另外,控制模組30可控制旋轉部17旋轉,使得影像擷取模組12朝向病患或該醫護人員的臉部,以便更清楚得拍攝臉部影像。
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麥克風13設置於機器人主體10的旋轉部17上,麥克風13用以接收病患之一口述資訊及/或醫護人員之一問診資訊,例如當醫生向病患問診時,麥克風13可以接收醫生所提問的問題和病患的回應。語音辨識件14例如為具有語音辨識和分析語音之意義功能的晶片,語音辨識件14用以辨識麥克風13接收的口述資訊和問診資訊,分辨口述資訊和問診資訊所屬的語言,並根據口述資訊和問診資訊及其所屬語言而產生對應的語義資料;例如,當麥克風13收到醫生向病患詢問的問題:「傷口還會痛嗎?」時,語音辨識件14會分析「傷口」、「還會」、「痛」、「嗎」等各個用字,並產生語義資料「詢問一對象的傷口是不是還會痛」。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語音辨識件14可以內建一語義辨識軟體,然須注意的是,語義辨識之技術已經被廣泛運用於語音軟體(例如Siri)中,且語義辨識並非本案之重點,故不多做贅述。
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生理資訊測量模組11設置於機器人主體10之移動臂18之末端,且生理資訊測量模組11訊號連接控制模組30。生理資訊測量模組11是一類似手掌形狀的結構,其包括一脈搏量測器、一血壓量測器、一血糖計及/或一血氧計,用以接觸病患的手腕或手指以取得病患的檢測資訊(例如脈搏次數、血壓、血糖指數或血氧指數)。然而生理資訊測量模組11的類型並不以此為限,其亦可為其他種類的人體生理數值量測裝置,例如耳溫計。生理資訊測量模組11更包括一氣體分析件111,檢測資訊更包括一氣體分析資料。氣體分析件111訊號連接控制模組30。氣體分析件111用以取得病患的一呼吸氣體,並分析呼吸氣體以產生氣體分析資料。
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傳輸件15例如為網路模組,其用以將影像、語義資料、檢測資訊傳給網路上的病歷處理系統90,以供病歷產生件91根據影像、語義資料、檢測資訊而產生病歷,並且讓伺服器資料庫92紀錄影像、語義資料、檢測資訊和病歷。另外,傳輸件15也可用以接收病歷處理系統90回傳的資訊,例如病歷處理系統90可將病歷傳給傳輸件15,傳輸件15再傳送給第一螢幕50,以供第一螢幕50顯示病歷。
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移動件16連接機器人主體10的底部,移動件16為具有多個輪子的底座,其用以使醫療機器人1在地面上移動。
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跟隨模組20設置於機器人主體10內,跟隨模組20訊號連接控制模組30、影像擷取模組12和移動件16。跟隨模組20是具有使醫療機器人1跟著一名醫護人員移動的功能,以及迴避碰撞物體功能的晶片。跟隨模組20包括一定位件21和一路徑生成件22。定位件21用以產生機器人主體10之一位置資訊。路徑生成件22用以接收機器人主體10之位置資訊與影像擷取模組12拍的醫護人員的移動影像,並根據位置資訊與移動影像產生一移動路徑。在本實施例中,該移動路徑即為機器人主體10朝向醫護人員移動的最短路徑。跟隨模組20可將移動路徑傳送給控制模組30,使得控制模組30控制機器人主體10藉由移動件16而沿該移動路徑移動;藉由上述機制,當醫生巡房時,醫療機器人1便會隨著醫生一起移動。另外,在移動時,影像擷取模組12也會拍攝周圍物體,並立即將周圍物體影像傳送給跟隨模組20,若是跟隨模組20判斷周圍物體距離醫療機器人1太近,則跟隨模組20會即時變更移動路徑,使得控制移動件16迴避該物體,以避免碰撞。然而,控制移動件16移動路線的機制不以上述為限;舉例來說,一般醫生的巡房路線通常都有規律(例如會從同一樓層的1號病房依序巡視到10號病房),因此使用者可以先透過操作介面70對醫療機器人1輸入醫生固有的巡房路線,使得醫療機器人1在每次巡房時,皆按照預先輸入的巡房路線移動;另外,影像擷取模組12也可以設置超音波或紅外線測距裝置,超音波或紅外線測距裝置可以發射超音波或紅外線,超音波或紅外線碰到醫護人員之後便會反射;測距裝置接收到反射的超音波或紅外線後,即可精密得計算出醫護人員和醫療機器人1之距離,並將該距離傳送給跟隨模組20,以便跟隨模組20產生更精準的移動路徑。
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控制模組30是一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晶片,其設於機器人主體10內並訊號連接生理資訊測量模組11、影像擷取模組12、麥克風13、語音辨識件14、傳輸件15、移動件16、旋轉部17、移動臂18、跟隨模組20、播音件40、第一螢幕50、第二螢幕60和操作介面70。控制模組30用以控制醫療機器人1內的各個電子元件運作;例如控制模組30可以控制旋轉部17旋轉,使得影像擷取模組12和麥克風13朝向病患或醫護人員,以便清楚得拍攝病患或醫護人員之影像和接收病患之語音。
播音件40設置於機器人主體10的旋轉部17上,並訊號連接控制模組30,播音件40用以播放聲音給病患,以和病患溝通。
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第一螢幕50設置於機器人主體10並訊號連接控制模組30,第二螢幕60設置於機器人主體10之旋轉部17且訊號連接控制模組30。第一螢幕50和第二螢幕60用以顯示畫面以供醫生或病患觀看。第一螢幕50和第二螢幕60可以是僅具有顯示畫面功能的普通螢幕,也可以是具有觸控功能的觸控螢幕。
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操作介面70是一按鈕組,其設置於機器人主體10之基座13。操作介面70用以供使用者操作,以便輸入資料;例如,當第一螢幕50顯示文字,向病患詢問該病患的血型時,病患可以按壓操作介面70上的按鈕來輸入自己的血型資料。
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收納件80是一抽屜組,收納件80連接機器人主體10之基座13。收納件80用以收納藥物、繃帶、紗布等醫療用品,以便醫療機器人1跟著醫生巡房時,可以立即對醫生提供治療病患所需的醫療用品。
在安排醫療機器人1跟隨醫生巡房前,需先讓影像擷取模組12拍攝該醫生的影像,該醫生的影像會傳送給跟隨模組20;跟隨模組20會將該醫生設定為醫護人員,如此一來,跟隨模組20會根據機器人主體10之位置資訊和該醫生的移動影像,產生對應的移動路徑,且控制模組30會控制移動件16沿該移動路徑移動;藉由上述機制,當醫生巡房時,醫療機器人1便會隨著醫生一起移動。
另外,由於影像擷取模組12和麥克風13需朝向病患以收集影像或語音,因此在巡房前,醫療機器人1可以設計為,當影像擷取模組12拍攝到坐或躺在病床上且穿著住院病服的人(亦即為住院病患)時,控制模組30會控制旋轉部17旋轉,以使影像擷取模組12和麥克風13朝向病患。
當醫療機器人1跟著醫生進入病患所在的病房時,醫療機器人1會靠近病床,且控制模組30會控制旋轉部17旋轉,使得影像擷取模組12朝向病患並且拍攝病患的臉,以得知病患當下的氣色,且病患的影像會被傳送到控制模組30。接著,當醫生向病人詢問身體健康狀況之問題時,麥克風13可以接收醫生所提問的問診資訊和病患回應的口述資訊,語音辨識件14會分辨口述資訊和問診資訊所屬的語言,並根據口述資訊和問診資訊及其所屬語言而產生對應的語義資料,且語義資料會被傳送給控制模組30。另外,由於病患可能為聾啞人士而無法聽見聲音或發聲,因此第一螢幕50或第二螢幕60也可以顯示問題給病患觀看,病患也可以按壓操作介面70上的按鈕來輸入問題的回覆,該些回覆會被傳送給控制模組30。
若是需要取得病患的呼吸氣體並分析氣體成分或氣味,則影像擷取模組12會拍攝病患的臉以確認病患臉部的距離,控制模組30會控制移動臂18靠近病患臉部,使得移動臂18上的氣體分析件111靠近病患臉部,以便氣體分析件111取得病患的呼吸氣體並分析呼吸氣體以產生氣體分析資料;氣體分析資料會傳給控制模組30。若是需要量測病患的檢測資訊(例如脈搏次數、血壓、血糖指數或血氧指數),則影像擷取模組12會拍攝病患的手以確認病患的手的距離,控制模組30會控制移動臂18靠近病患的手,使得移動臂18上的生理資訊測量模組11接觸病患的手以量測檢測資訊,量到的檢測資訊會傳給控制模組30。
控制模組30取得影像、語義資料、檢測資訊後,會控制傳輸件15將影像、語義資料、檢測資訊傳給網路上的病歷處理系統90,以供病歷處理系統90的病歷產生件91根據內建的中醫和西醫的醫療知識,以及接收到的影像、語義資料、檢測資訊而產生或更新對應的病歷,並且讓伺服器資料庫92紀錄影像、語義資料、檢測資訊和病歷;舉例來說,若是病歷處理系統90接收到病患的臉部影像蒼白,病人自述病情的語義資料為「肌肉痠痛、咳嗽、鼻塞、喉嚨痛」,檢測資訊得到病患的心跳速度略微加快,則病歷產生件91可以根據該些資訊,並配合內建的中醫和西醫的醫療知識,而推斷出病患具有感冒症狀,並對應將該些資料以及推斷為感冒的結果記錄在病歷裡。病歷產生或更新後,病歷處理系統90會將病歷傳給資料處理伺服器700以進行資料備份和大數據分析,也會將病歷回傳給傳輸件15,傳輸件15再傳送給第一螢幕50,以供第一螢幕50顯示病歷;另外,若是病患具有視力障礙、難以觀看第一螢幕50,則傳輸件15也可以將病歷傳給播音件40,讓播音件40用語音的方式播出病歷內容以供病患了解。
另外,在醫生巡房時,若是需要對病患進行緊急醫療處置,則醫生可以從收納件80內,立刻取得藥物、繃帶、紗布等醫療用品,以便醫生立刻治療病患。
須注意的是,醫療機器人1也可以設計成不需隨著醫護人員移動,其可預先設定巡視病房的時間以巡視病房。例如,控制模組30可以具有計時之功能,醫療機器人1可以設定成每六個小時,便自動按照預先輸入的移動路線而固定巡視病房,如此一來可以更密集得確認病患的狀況,且不會耗費額外的人力。或者,控制模組30也可以設計成具有遠端操作之功能,護士可以藉由遠端操作之功能來控制醫療機器人1之跟隨模組20和控制模組30,以遠端操縱醫療機器人1收集病患資訊和移動。
以下請一併參考圖4至圖5關於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病歷處理系統及其醫療機器人。圖4係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醫療機器人之正面的示意圖;圖5係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醫療機器人之系統架構圖。
如圖4和圖5所示,第二實施例之醫療機器人1a與第一實施例之醫療機器人1的差別在於,在第二實施例中,醫療機器人1a包括病歷產生件91a與病歷資料庫200,且病歷產生件91a位於機器人主體10a內並訊號連接控制模組30。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醫療機器人1a例如為一台適用於無網路環境的機器人,因病歷產生件91a建於機器人主體10a內,故醫療機器人1a具有產生病歷之功能,因此不需連上網路伺服器即可根據醫療機器人1a收集到一病患之一病理資訊整合而產生該病患的病歷。在此須注意的是,第二實施例之醫療機器人1a之傳輸件15a並非網路模組,而是用以供資料傳遞之電線,使得醫療機器人1a內部各個電子元件可互相傳輸資料。
在第二實施例中,在醫療機器人1a跟著醫生巡房,且控制模組30取得病患的影像、語義資料、檢測資訊後,控制模組30會藉由傳輸件15a而將影像、語義資料、檢測資訊傳給病歷產生件91a,以供病歷產生件91a根據內建的中醫和西醫的醫療知識,以及接收到的影像、語義資料、檢測資訊而產生或更新對應的病歷,並且讓病歷資料庫200紀錄影像、語義資料、檢測資訊和病歷。病歷產生或更新後,病歷產生件91a會將病歷藉由傳輸件15a而傳給第一螢幕50,以供第一螢幕50顯示病歷。另外,第二實施例的醫療機器人1a也可設有習知的通用序列匯流排連接埠(USB port。圖未示),其可將醫療機器人1a收集到的病患資料和產生的病歷輸出至外部電腦,以供醫院保存病患資料。
藉由本發明之醫療機器人及病歷資訊整合系統,可以讓醫療機器人跟著自動醫生巡房並且收集病人的病情變化和健康情形,且配合病歷產生件而自動產生病歷,省下醫生紀錄病歷的時間,減少醫生的工作負擔。
需注意的是,上述僅為實施例,而非限制於實施例。譬如 此不脫離本發明基本架構者,皆應為本專利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而應以專利申請範圍為準。
1、1a:醫療機器人 10、10a:機器人主體 11:生理資訊測量模組 111:氣體分析件 12:影像擷取模組 13:麥克風 14:語音辨識件 15、15a:傳輸件 16:移動件 17:旋轉部 18:移動臂 20:跟隨模組 21:定位件 22:路徑生成件 30:控制模組 40:播音件 50:第一螢幕 60:第二螢幕 70:操作介面 80:收納件 90、90a:病歷處理系統 91、91a:病歷產生件 92:伺服器資料庫 200:病歷資料庫 700:資料處理伺服器 900、900a:病歷資訊整合系統
圖1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醫療機器人之正面的示意圖。 圖2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醫療機器人之背面的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病歷資訊整合系統之系統架構圖。 圖4係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醫療機器人之正面的示意圖。 圖5係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醫療機器人之系統架構圖。
1:醫療機器人
10:機器人主體
11:生理資訊測量模組
111:氣體分析件
12:影像擷取模組
13:麥克風
14:語音辨識件
15:傳輸件
16:移動件
17:旋轉部
18:移動臂
20:跟隨模組
21:定位件
22:路徑生成件
30:控制模組
40:播音件
50:第一螢幕
60:第二螢幕
70:操作介面

Claims (16)

  1. 一種醫療機器人,其係與一病歷處理系統訊號連接並得跟隨一醫護人員問診或巡房,以便收集一病患之一病理資訊,其中該病理資訊包括一檢測資訊以及一口述資訊,該醫療機器人包括: 一機器人主體,包括: 一生理資訊測量模組,用以取得該病患之該檢測資訊; 一影像擷取模組,用以擷取該病患之一影像及/或該醫護人員的一移動影像; 一麥克風,用以接收該病患之該口述資訊及/或該醫護人員之一問診資訊; 一語音辨識件,用以辨識該口述資訊及/或該問診資訊並產生對應之至少一語義資料; 一傳輸件,用以將該檢測資訊和該至少一語義資料傳給該病歷處理系統;以及 一移動件; 一跟隨模組,包括: 一定位件,用以產生該機器人主體之一位置資訊;以及 一路徑生成件,接收該位置資訊與該移動影像並根據該位置資訊與該移動影像產生一移動路徑;以及 一控制模組,訊號連接該移動件與該跟隨模組,該控制模組控制該機器人主體藉由該移動件而沿該移動路徑移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醫療機器人,其中該生理資訊測量模組更包括一氣體分析件,該檢測資訊更包括一氣體分析資料,該氣體分析件用以取得該病患的一呼吸氣體,並分析該呼吸氣體以產生該氣體分析資料,並藉由該傳輸件將該氣體分析資料傳輸給該病歷處理系統。
  3. 取模組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醫療機器人,更包括一播音件和一第一螢幕,該播音件和該第一螢幕設置於該機器人主體並訊號連接該控制模組。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醫療機器人,其中該機器人主體更包括一旋轉部,該旋轉部訊號連接該控制模組,且該影像擷取模組、該麥克風和該播音件設置於該旋轉部;該影像擷取模組更用以拍攝該醫護人員或該病患的一臉部影像,該控制模組控制該旋轉部旋轉,使得該影像擷取模組朝向該病患或該醫護人員的臉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醫療機器人,更包括一第二螢幕,該第二螢幕設置於該旋轉部且訊號連接該控制模組。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醫療機器人,其中該機器人主體更包括一移動臂,該移動臂訊號連接該控制模組,且該生理資訊測量模組設置於該移動臂。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任一項所述之醫療機器人,更包括一病歷產生件,該病歷產生件根據該病理資訊產生該病患之該病歷資料或根據該病理資訊更新該病歷資料。
  8. 一種病歷資訊整合系統,包括: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一醫療機器人;以及 一病歷處理系統,訊號連接該醫療機器人以接收該醫療機器人傳送之該病患之該病理資訊,該病歷處理系統包括: 一病歷產生件,該病歷產生件根據該病理資訊產生該病患之一病歷資料或根據該病理資訊更新該病歷資料。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病歷資訊整合系統,其中該病歷產生件根據該影像、該至少一語義資料、該檢測資訊而產生該病歷資料。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病歷資訊整合系統,其中該病歷處理系統包括一伺服器資料庫以及一病歷伺服器,該伺服器資料庫訊號連接該病歷產生件,該伺服器資料庫記錄該影像、該至少一語義資料、該檢測資訊和該病歷資料。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病歷資訊整合系統,該醫療機器人更包括一播音件和一第一螢幕,該播音件和該第一螢幕設置於該機器人主體並訊號連接該控制模組。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病歷資訊整合系統,其中該病歷伺服器將該病歷資料傳給該傳輸件,以供該第一螢幕顯示該病歷資料。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或第10項所述之病歷資訊整合系統,其中該機器人主體更包括一旋轉部,該旋轉部訊號連接該控制模組,且該影像擷取模組、該麥克風和該播音件設置於該旋轉部;該影像擷取模組更用以拍攝該醫護人員或該病患的一臉部影像,該控制模組控制該旋轉部旋轉,使得該影像擷取模組朝向該病患或該醫護人員的臉部。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或第10項所述之病歷資訊整合系統,該醫療機器人更包括一第二螢幕,該第二螢幕設置於該旋轉部且訊號連接該控制模組。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或第10項所述之病歷資訊整合系統,其中該機器人主體更包括一移動臂,該移動臂訊號連接該控制模組,且該生理資訊測量模組設置於該移動臂。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或第10項所述之病歷資訊整合系統,其中該醫療機器人之該生理資訊測量模組更包括一氣體分析件,該檢測資訊更包括一氣體分析資料,該氣體分析件設置於該機器人主體並訊號連接該控制模組,該氣體分析件用以取得該病患的一呼吸氣體,並分析該呼吸氣體以產生該氣體分析資料,並藉由該傳輸件將該氣體分析資料傳輸給該病歷處理系統。
TW108116924A 2019-05-16 2019-05-16 醫療機器人及病歷資訊整合系統 TW2020442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6924A TW202044268A (zh) 2019-05-16 2019-05-16 醫療機器人及病歷資訊整合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6924A TW202044268A (zh) 2019-05-16 2019-05-16 醫療機器人及病歷資訊整合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4268A true TW202044268A (zh) 2020-12-01

Family

ID=74668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6924A TW202044268A (zh) 2019-05-16 2019-05-16 醫療機器人及病歷資訊整合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204426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3027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adjusting sound acquisition sensor parameters
EP267534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n automatic and self-guided medical examination
US1163310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mproved health care
US20170007126A1 (en) System for conducting a remote physical examination
WO2013156999A1 (en) System &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remote medical diagnosis and consultation
CN108882853B (zh) 使用视觉情境来及时触发测量生理参数
US20210330189A1 (en) Integrated medical device and home based system to measure and report vital patient physiological data via telemedicine
US20220044772A1 (en) Automated electronic patient care record data capture
JP2004157941A (ja) ホームケア・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サーバ,ならびにホームケア・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おもちゃ装置
JP2019058227A (ja) IoT計測器、健康SNS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および、健康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WO201211101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n automatic and self-guided medical examination
TW202044268A (zh) 醫療機器人及病歷資訊整合系統
CN211432875U (zh) 一种肝移植患者远程监测护理系统
TWI635454B (zh) 具投影功能之穿戴件
CN111110209A (zh) 一种肝移植患者远程监测护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12669963B (zh) 智能健康机、健康数据生成方法以及健康数据管理系统
KR102544646B1 (ko) 복약관리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복약관리방법 및 복약관리시스템
CN117409950A (zh) 医护系统、医护子系统和服务器
TWI529651B (zh) 具影像辨識功能之穿戴件
JP2022031220A (ja) 遠隔医療システム
CN117877708A (zh) 一种涉及手术的信息交互辅助系统及方法
JP2023009425A (ja) 情報提供装置、作業者端末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Giorgio ICT for telemedicine and health care innovation
NZ624255A (en) Telemedicine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