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9799A - Sigmesh網路中的監管式傳輸量管理 - Google Patents

Sigmesh網路中的監管式傳輸量管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29799A
TW202029799A TW108137671A TW108137671A TW202029799A TW 202029799 A TW202029799 A TW 202029799A TW 108137671 A TW108137671 A TW 108137671A TW 108137671 A TW108137671 A TW 108137671A TW 202029799 A TW202029799 A TW 20202979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mesh network
count
network parameters
mes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7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建隆
雷維奇瑞 巴明蒂
楊玉聖
呂華芬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9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9799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04L41/0816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the condition being an adaptation, e.g. in response to network ev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04L41/08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for increasing network spe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04L41/0836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to enhance reliability, e.g. reduce down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6Generation of reports
    • H04L43/062Generation of reports related to network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7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func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diverting traffic away from congested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04L43/0894Packet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管理藍芽SigMesh網路的系統和方法,涉及被配置為監控SigMesh網路的一或多個網路參數的監管中心,諸如拓撲、訊息標識、傳輸計數、傳輸間隔、中繼重傳計數或中繼重傳間隔。該監管中心決定是否要調整一或多個網路參數來提升傳輸效率、減少傳輸量壅塞、避免封包在網狀網路中的泛洪或確保封包在SigMesh網路中的注入。該監管中心利用經過調整的網路參數向一或多個節點提供回饋來提升傳輸效率和減少在SigMesh網路中的傳輸量。

Description

SIGMESH網路中的監管式傳輸量管理
揭示的態樣涉及管理網狀網路中的傳輸量。更具體而言,示例性的態樣涉及用於監管傳輸量和提升效率、同時在藍芽技術聯盟網狀(SigMesh)網路中減少壅塞的系統和方法。
無線通訊網路可以包含藍芽網狀網路(在下文中,更普遍的為網狀網路)。特別地,藍芽技術聯盟網狀網路(SigMesh網路)提供了用於多對多(m:m)設備通訊的能力且被最佳化用於建立大型設備網路。藍芽SigMesh網路適用於諸如樓宇自動化、感測器網路和其他物聯網路(IoT)解決方案的應用中,其中數十、數百或數千的設備需要可靠且安全地相互通訊。
在網狀網路中,例如諸如藍芽SigMesh網路的大型網狀網路部署,該網狀網路的傳輸量效能度量,諸如輸送量和訊息時延,對於提升和維持理想的使用者體驗而言很重要。隨著連接到網狀網路的設備數和傳輸的資料量的上升,在網狀網路上的訊息傳輸量亦在上升。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網路節點上的設備可以利用要傳輸的訊息泛洪該網路(例如,因為習知的SigMesh部署不具有複雜的路由演算法),以試圖提高訊息被中繼至目標節點的機會。為了防止此類泛洪,在設備試圖泛洪網狀網路的情況下,SigMesh網路可以利用訊息緩存來偵測重複的訊息並阻止其被冗餘地中繼。
而且,在使用藍芽低功耗(BLE)承載的SigMesh網路部署中,例如,訊息可以在三個廣告通道的其中之一被發送和接收。然而,在SigMesh網路中沒有內置載波/通道感測能力,這意味著在不同通道上發送的訊息會衝突。當訊息被目標節點所接收時,亦沒有習知部署中所需要的認可,所以傳輸節點不知道所傳輸的訊息是否被正確地傳送或是否因為衝突而有訊息丟失。為了試圖避免或最小化衝突,傳輸節點可以增加隨機的訊息滯後並在回退期後重複此訊息,這亦會導致網路傳輸量中不決定性的增加和壅塞的增加。
相應地,可以看到參數會影響傳輸量壅塞,諸如訊息從傳輸節點被傳輸的次數(或「傳輸計數」)、來自傳輸節點中的連續傳輸之間的時間間隔(或「傳輸間隔」)、訊息被中繼節點重傳的次數(或「中繼重傳計數」)、中繼節點執行的連續重傳之間的時間間隔(或「中繼重傳間隔」)等。
上述參數通常由供應商指定,並且不能隨著其發展而動態適配或配置以解決即時傳輸量壅塞。例如,若傳輸計數被設置的過小且目標節點被很多節點所包圍,訊息可能衝突且不能被注入進網路中。然而,儘管增大傳輸計數可以改善網路中的注入,但這亦會增大雜訊。類似地,中繼計數過低或過高亦會影響網路中的注入和雜訊。
因此,需要可以提升上述參數的即時傳輸量管理技術,例如,增加訊息可靠性和減少訊息冗餘。
本發明的示例性態樣涉及用於管理藍芽SigMesh網路的系統和方法。監管中心(supervisor)被配置為監控SigMesh網路的一或多個網路參數,諸如拓撲、訊息標識、傳輸計數、傳輸間隔、中繼重傳計數或中繼重傳間隔。監管中心決定是否要調整一或多個網路參數來提升傳輸效率、減少傳輸量壅塞、避免封包在SigMesh網路中的泛洪(flooding)或確保封包注入到SigMesh網路中。監管中心利用經過調整的網路參數向一或多個節點提供回饋來提升傳輸效率且減少在SigMesh網路中的傳輸量。
例如,一個示例性的態樣涉及管理網狀網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在網狀網路中的監管中心處監控網狀網路的一或多個網路參數,且決定是否要調整一或多個網路參數來提升傳輸效率或減少在網狀網路中的傳輸量壅塞。該方法亦包括用經過調整的網路參數向一或多個節點提供回饋。
另一示例性的態樣涉及被配置為管理網狀網路的裝置,該裝置包括:控制邏輯,被配置為基於一或多個網路參數向網狀網路傳輸封包;以及網狀網路的監管中心,被配置為基於傳輸至網狀網路上的封包監控網狀網路的一或多個網路參數的,並決定是否要調整一或多個網路參數。該裝置亦包括到控制邏輯的具有經過調整的網路參數的回饋路徑。
又一示例性的態樣涉及一種裝置,該裝置包括用於監控網狀網路的一或多個網路參數的構件、用於決定是否要調整一或多個網路參數來提升傳輸效率或減少在網狀網路中傳輸量壅塞的構件、以及利用經過調整的網路參數向一或多個節點提供回饋的構件。
又一示例性的態樣涉及包括代碼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當處理器執行代碼時,該代碼使處理器執行用於管理網狀網路的操作,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包括:用於在網狀網路的監管中心處監控網狀網路的一或多個網路參數的代碼,用於決定是否要調整一或多個網路參數來提升傳輸效率或減少在網狀網路中傳輸量壅塞的代碼,和用於利用經過調整的網路參數向一或多個節點提供回饋的代碼。
在以下描述以及涉及本發明的特定態樣的相關附圖中揭示本發明的態樣。可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範圍內設計替代態樣。此外,為了不混淆本發明的相關細節,本發明中熟知的要素將不會被詳細地描述或將被省略。
詞語「示例性的」在文中用來意指「作為示例、實例或說明」。在本文中描述為「示例性」的任何態樣並不必解釋為優選或優於其他態樣。同樣地,術語「本發明的態樣」並不要求本發明的所有態樣包含所論述的特徵、優點或操作模式。
在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僅僅是為了描述特定的態樣,且並不意欲限制本發明的態樣。如本文中所用的單數格式「一(a)」、「一(an)」和「該」亦意欲包含複數形式,除非上下文中另有明確指示。將進一步理解的是,術語「包括(comprises)」、「包括(comprising)」、「包含(includes)」及/或「包含(including)」在本文中使用時是規定所提及的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素及/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素、部件及/或及其群組的存在和添加。
此外,許多態樣按照由例如計算設備的元件所執行的動作順序加以描述。可以意識到,在文中所描述的各種動作可以由特定的電路(例如,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來執行,可以由一或多個處理器所正在執行的程式指令執行,或可以由兩者的組合執行。此外,本文中所描述的該等動作順序可以被認為在任何形式的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中實現,該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中儲存一組對應的電腦指令,在執行該等指令時將會引起關聯的處理器執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因此,本發明的各個態樣可以以多個不同的形式來呈現,所有該等形式皆被認為是在所要求保護的主旨的範圍內。此外,對於本文中所描述的每一個態樣,任何此種態樣的對應形式皆可以在本文中被描述為,例如,「邏輯,被配置於」執行所描述的動作。
本揭示的示例性態樣涉及在網狀網路中的傳輸量管理。具體地,揭示的態樣涉及用於以增加訊息可靠性和減少訊息冗餘方式動態配置網路傳輸量的系統和方法。本揭示的態樣包含例如在示例性的SigMesh網路中的一或多個節點處提供的監管中心。該監管中心可以由軟體、硬體和韌體的適當組合來實現,且被配置為收集來自SigMesh的資訊並構造SigMesh網路的傳輸量拓撲模型。基於此模型,監管中心可以以動態地加強效率和減少SigMesh網路中的傳輸量壅塞的方式,為SigMesh網路的節點配置上述的參數(例如,傳輸計數、傳輸間隔、中繼重傳計數、中繼重傳間隔等)。
現參照圖1A到1B,在圖1A中示出示例性的網狀網路100的簡化示意圖。在示例性的態樣中,網狀網路100可以被配置為藍芽SigMesh網路,且可以包含若干節點,已經示例性地圖示其中的節點A到T。儘管已經示出一些實線和一些虛線用於指示在節點A到T中的一些節點之間可能的通訊路徑,但是可以理解的是,被相關標準/規範所支援的任何其他通訊路徑可以被網狀網路100支援。
為了促進對網狀網路100的進一步理解,將會論述節點A到T中一些節點的示例部署,且不會對本揭示的態樣的範圍施加任何限制。因此,在一個實例中,網狀網路100可以為家用網路(例如,藍芽SigMesh),其中節點Q可以包含交換機(或「交換機Q」),且節點R可以包含光源(或「光源R」)。對於在節點A到E中的若干節點處的設備(例如,行動電話或參照圖1B所論述的其他示例使用者設備)利用交換機Q控制光源R亦是可能的。如可以注意到,交換機Q可以被若干此類節點A到E包圍,這意味著例如該等節點A到E中的每一個皆能夠傳輸訊息給交換機Q來控制光源R。若網路參數諸如傳輸計數被設置為相對較小的數,而交換機Q被大量的此類節點A到E所包圍,則來自節點A到E的訊息衝突的可能性可能會較高。這意味著,來自節點A到E的訊息會衝突,且不能被注入到網狀網路100中。然而,為了提高訊息注入到網狀網路100中的可能性而將傳輸計數增加到一個較大值亦是不利的,因為雜訊(來自於大量的冗餘訊息)會在網狀網路100中增大,從而導致了在各個節點處的糟糕的使用者體驗。此外,需要意識到的是,節點A到E,例如可能並不是靜止的,且因此可能是行動的和頻繁遷移的。這意味著節點的鄰點是在不斷變化的,並且因此就對傳輸量和訊息注入的可能性具有不可預知的影響。
亦可以有一或多個中繼節點,訊息可以經由該等中繼節點經由網狀網路100傳輸。例如,交換機G可以用來控制在節點R處的設備,經由各個中間節點諸如節點O,將訊息從交換機G中繼到節點R。節點O可以作為邊緣節點以此方式來連接交換機G,且對於網狀網路100的中繼計數的設置會影響中繼訊息注入到網狀網路100中的可能性。
圖1B圖示設備的示例配置,該等設備可以位於網狀網路100的對應節點A到T處,可以是無線通訊設備且通常被元件符號101所指示。設備101可以支援藍芽或BLE信號的通訊,且因此,包含發射器102和接收器112,其功能可以被合併而不喪失通用性。
出於本論述的目的,發射器102和接收器112的詳盡細節被省略,因為本領域人員能夠認識到該等設備的詳細配置。如圖所示,發射器102包含編碼器104,該編碼器被配置為將要傳輸的資訊編碼成特定協定的封包格式。調制器106被配置為將傳輸位元調制為對應的符號,該等符號被用於在網狀網路100中以通訊路徑的載波頻率來調制載波,且天線108被配置為在通訊路徑上傳輸包括所調制的載波的無線信號。在接收端,接收器112可以包括天線118,該天線被配置為從網狀網路100的通訊路徑接收無線信號。採集區塊120可以包含例如基於適配在通訊路徑上所接收到的無線信號的信號強度的採集閾值,偵測接收到的無線信號是否意欲針對設備101的功能。所期望的信號的符號在解調器116中被解調,並在解碼器114中解碼,以便擷取接收到的資訊。亦示出設備101中的處理器130和記憶體132,可以被配置為分別地執行以下計算並在示例性態樣中儲存資訊。
現參照圖2A到圖2B,將論述在SigMesh網路中的示例性的監管中心的態樣。圖2A示出系統200的示意圖,其中部署了監管中心204用於管理和提升網狀網路100的傳輸量。如前述,監管中心204可以包含硬體、軟體或韌體的任意組合。在一個態樣中,監管中心204可以部署在網狀網路100的一或多個現存節點A到T中,而系統200亦可以是獨立的模組。如圖所示,系統200可以經由路徑201接收初始網路參數。控制邏輯202可被配置為基於初始網路參數,在路徑203上初始地傳輸訊息封包到網狀網路100或其節點。訊息封包可以經由路徑205被重傳、中繼或注入到網狀網路100中。不同於缺乏回饋路徑的習知系統,在所示出的示例性的態樣中,系統200亦包含從路徑205回饋至監管中心204的回饋路徑207。監管中心204可以根據示例性的技術(將在下文進一步詳細論述)調整網路參數,且經由路徑209來提供經過調整的網路參數。基於來自監管中心204在路徑209上建議的經過調整的網路參數,在區塊210中可以調整或修改在路徑201上的初始網路參數,且隨後控制邏輯202可以使用經過調整的網路參數修改訊息封包到路徑203的傳輸。上述過程可以被重複來即時適應網路傳輸量的動態變化。
在一個實例中考慮到先前提及的下列網路參數,而監管中心204可以被配置為監控和調整如上述類似路線上的任何其他網路參數:「傳輸計數」指源自節點的同一封包的訊息傳輸次數;「網路傳輸間隔」指從節點傳輸的連續訊息之間的時間間隔;「中繼重傳計數」指藉由中繼節點的同一封包的訊息重傳的次數;以及「中繼重傳間隔」指藉由中繼節點中繼的兩個連貫訊息之間的時間間隔。在一個態樣中,上述參數最初在路徑201上提供。監管中心204收集關於網狀網路100的拓撲的資訊以及從經由回饋路徑207所接收的回饋流入路徑205中的訊息的訊息標識,且產生用於以動態方式更新上述參數來提升即時傳輸量狀況的建議。
圖2B圖示網路架構250,在網路架構250中可以實現監管中心204以執行上述功能。根據藍芽網路的SigMesh規範,層252到264代表網路架構250的層,下文中將會進一步地描述,該描述適用於本揭示的態樣。
具體地,層252為模型層,用於定義模型,該等模型被用於標準化典型使用者場景的操作以及在藍芽網狀模型(例如,SigMesh)規範或其他更高層規範中被定義。更高層模型規範的實例包含用於照明和感測器的模型。
層254為基礎模型層,用於定義配置和管理網狀網路所要求的狀態、訊息和模型。
層256為存取層,定義更高層應用如何使用上層傳輸層。存取層定義了應用資料的格式,且定義和控制在上層傳輸層中所執行的應用資料加密和解密。存取層亦檢查傳入的應用資料在被轉發至更高層之前,是否已經在正確的網路和應用金鑰的上下文中被接收。
層258為上層傳輸層,用於加密、解密和認證應用資料,且該傳輸層被設計用來提供存取訊息的機密性。上層傳輸層亦定義了傳輸控制訊息如何被用於管理在節點之間的上層傳輸層,包括何時由好友特徵(Friend feature)使用。
層260為下層傳輸層,定義上層傳輸層訊息如何被分段和重新組裝成多個下層傳輸協定資料單元(PDU),以傳送大量上層傳輸層訊息至其他節點。下層傳輸層亦定義了單個控制訊息來管理分段和重新組裝。
層262為網路層,定義了傳輸訊息如何被定位到一或多個元件。網路層定義了允許傳輸PDU被承載層傳輸的網路訊息格式。網路層決定是否中繼/轉發訊息,接受其進行進一步處理,還是拒絕其等。網路層亦定義了網路訊息如何被加密和認證。
層264為承載層,定義了網路訊息如何在節點之間被傳輸。有兩種承載被定義,廣告承載和通用屬性(GATT)承載。額外的承載可以在將來被定義。
在一個實例中,可以部署監管中心204以橫跨網路層262,下層傳輸層260和上層傳輸層258。因此,監管中心204可以觀察經由回饋路徑207在路徑205上發出的訊息並決定是否要調整一或多個上述網路參數。例如,監管中心204可以基於在路徑205上傳輸的訊息監控傳輸計數、傳輸間隔、中繼重傳計數、中繼重傳間隔等,並決定調整一或多個上述網路參數是否會減少傳輸量壅塞及/或確保在網狀網路100中的注入(或為,提升注入的可能性)。因此,監管中心204可以利用對一個和多個上述網路參數的修改建議,經由路徑209提供回饋。控制邏輯202可以利用來自路徑209的建議來修改來自路徑201的初始參數,並利用經過修改的網路參數進行進一步的傳輸。以此種方式,監管中心204可以有利地感知局部網路密度,並根據傳輸量狀態來動態調節傳輸/中繼計數和傳輸間隔/中繼重傳間隔。
監管中心204的上述部署可以針對特定的網路需求來修改,所以該部署對於網路暫態、封包丟失和節點間的潛在中斷是非常靈活和穩健的。監管中心204亦可以基於利用網路密度來縮放傳輸/中繼速率的能力,來有利地用於泛洪抑制。例如,在密集且嘈雜的環境中可以有選擇性地抑制網路泛洪,來減少網路壅塞和增大資料傳輸的成功率。
示例性的監管中心204配置基於傳輸間隔/中繼重傳間隔的動態調節和泛洪抑制機制(這繼而減少SigMesh網路中一或多個節點的活動時間),亦被認為是節能的。因此,示例性的技術適用於在電池供電的設備中使用,例如,在IoT系統中。上述技術可以利用相對較小的軟體代碼大小和記憶體空間來實現,如可以藉由示例性的演算法來證明,該演算法可以被用於控制訊息傳輸,參照下文圖3來解釋。
參照圖3,圖示用於控制到SigMesh網路上的封包傳輸的示例性方法300。在一個實例中,方法300可以由監管中心204連同圖2A的控制邏輯202一起來實現。以下過程將結合關於圖2A的系統200來進行論述。
在方塊302中,資訊封包P(或被稱為散列)可以在路徑205上發送,並經由回饋路徑207由監管中心204觀察到。觀察佇列(未分開圖示)可以由監管中心204實施來儲存被觀察到的訊息封包,其目的是為了監控在網狀網路100中的傳輸量。因此,若在方塊302中,決定封包P當前沒有被監控,則方法300將會繼續執行方塊304(同時應該注意,若封包P已經正在被觀察,則方法300中的其餘方塊將會和本狀況相關)。
在方塊304中,將封包P添加至觀察佇列,並獲得初始傳輸間隔T0 和傳輸計數N0 的值(例如,如從路徑201中接收到)。設置最大觀察窗或封包觀察時間(PT),並將觀察計時器Tn 初始化至初始的傳輸間隔T0
在方塊306中,可將封包P添加至發送佇列中,並在方塊308中,啟動觀察計時器。在這一點上,每一個新的封包P皆被添加至發送佇列中,以按排程(例如,立即或稍晚一些)被發送出去。當在方塊308中啟動的計時器到期後,以下方塊將會決定是否應該重傳封包P(方塊318)或該過程是否完成和是否將封包P從觀察佇列中移除(方塊322)。在方塊310中,決定同一個封包P是否被再次接收,且若是這樣,在方塊312中,增加封包P的觀察計數(或封包計數)。否則,方法300從方塊312繼續執行至方塊314,其中會檢查計時器的期滿情況來查看其是否在時間Tn 後已經到期,且若計時器尚未到期,則過程停留在方塊310中來查看是否觀察到同一個封包P。以此種方式,在計時器的持續時間內監控傳輸(或重傳)的次數以及重傳封包之後的間隔。
在方塊316中,一旦計時器在初始時間間隔Tn 後到期,檢查封包計數來查看封包計數是否大於預先規定的閾值k,且若不大於,則在方塊318中,封包P被添加至發送佇列以注入至網狀網路100中。若封包計數大於閾值k,則在方塊320中增加時間間隔Tn (例如,兩倍),並從方塊308開始重複該過程直到時間間隔超過最大觀察時間PT。一旦計時器超過最大觀察時間PT,將封包P從觀察佇列中移除。用此種方式,對於每一個封包,若在特定的觀察週期內觀察到封包重傳超過了閾值次數,則藉由將封包P保留在發送佇列中來延遲封包的發送。因此,藉由阻止過多的重傳避免了泛洪。此外,若未發送封包P,則提供了傳輸封包的機會,這阻止例如由於衝突而丟失的可能性。
現參照圖4,將論述圖示SigMesh網路的態樣的系統400。更具體而言,系統400示出由監管中心204計算一或多個網路參數(諸如傳輸計數和中繼計數)的初始值的示例性態樣。在這點上,初始值可以基於鄰點節點計數,如將在下文中解釋。
監管中心204在此情況中作為節點C 402圖示,可以有若干鄰點,其中鄰點節點A 404和鄰點節點B 406已被標識來輔助下列描述。為了決定鄰點節點計數來構造網路拓撲模型,節點C 402可以採用心跳模型。
在心跳模型中,封包的生存時間(TTL),例如在SigMesh網路中(例如,使用藍芽或BLE承載)是網狀網路的協定資料單元(PDU)中的欄位,其用於控制是否應該中繼接收到的訊息,其目的為限制最終在網路內中繼訊息的跳躍的總數。TTL的0值指示訊息沒有被中繼且該訊息不應該被中繼。這意味著節點可以向處於直接無線電範圍內的其他節點(亦即,鄰點)發送訊息,且指示接收節點不應該中繼該訊息。若利用值為2或更大的TTL發送訊息,則每一次中繼訊息時,TTL的值皆會遞減。TTL的值為1意味著訊息至少已經被中繼過一次,但是該訊息不應該被再次中繼。
因此,為了決定鄰點節點計數,在一個態樣中使用TTL的0值(0)來避免訊息中繼。在402a處鄰點節點C 402發出TTL=0的訂閱心跳訊息。在心跳模型中,其中網路節點可以被配置為定期地發送被認為是心跳訊息的訊息,鄰點節點A 404在404a處發送心跳訊息且鄰點節點B 406在406a處發送心跳訊息,在402b處,該等訊息由節點C 402接收。心跳訊息的目的在於向其他節點指示發送心跳資訊的節點仍然是活動的,並允許根據傳送心跳訊息所需的跳躍數來決定該節點與接收方的距離。
在402c處,節點C 402計算鄰點節點計數Nc。藉由決定鄰點計數Nc,例如,該鄰點計數可以輸入至模型412中,以使用對數曲線且選擇傳輸計數Tc,這代表節點C 402的最佳初始傳輸計數。在可選的態樣中,模型412可以接收網路的服務品質(QOS)410。其中a為Tc的上限,b為Tc的下限,c為在預定半徑中最大的節點數,下列公式適用於模型412:
Figure 02_image001
例如,在10個節點的半徑內可以對傳輸計數採用模擬圖表,使得隨著Tc的增大,Nc將會增大直到達到上限。因此,藉由決定鄰點計數Nc,節點C 402或監管中心204可以決定和更新傳輸計數,以用於本文中所論述的示例性態樣。
應當理解的是,示例性態樣包含用於執行本文中揭示的過程、功能及/或演算法的各種方法。例如,圖5示出管理網狀網路(例如,網狀網路100)的方法500。
方塊502包括在網狀網路的監管中心節點處(例如,來自回饋路徑207的監管中心204),監控在網狀網路中傳輸的封包的一或多個網路參數(例如,在方法300中監控封包計數、傳輸間隔)。
方塊504包括決定是否要調整一或多個網路參數來提升傳輸效率或減少在網狀網路上的傳輸量壅塞(例如,在方法300的方塊316決定同一封包的重傳次數是否大於閾值)。
方塊506包括利用經過調整的網路參數向一或多個節點提供回饋(例如,經由路徑209向節點的控制邏輯202提供回饋來調整其訊息傳輸)。
該領域內的技藝人士將理解可以使用各種不同技術和技巧中的任一種來表示資訊和信號。例如,可貫穿上文描述中被引用的資料、指令、命令、資訊、信號、位元、符號和晶片可以由電壓、電流、電磁波、磁場或粒子、光場或粒子或其任何組合來代表。
此外,該領域內的技藝人士將能理解,與本文中揭示的態樣結合地描述的各種說明性邏輯區塊、模組、電路和演算法步驟可以作為電子硬體、電腦軟體或二者的組合來實現。為了清楚說明硬體和軟體的可互換性,各種說明性部件、區塊、模組、電路和步驟已經按照其功能在上文中一般性地被描述。此種功能是作為硬體來實現還是作為軟體來實現,取決於特定應用和對整個系統所施加的設計約束。本領域技藝人士對於每一個特定的應用皆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實現所描述的功能,但是此種實施方式決策不應該被解釋為偏離本發明範圍的原因。
與本文中揭示的態樣相結合描述的方法、序列及/或演算法被直接地體現在硬體中、由處理器執行的軟體模組中或二者的組合中。軟體模組可存在於RAM記憶體、快閃記憶體、ROM記憶體、EPROM記憶體、EEPROM記憶體、暫存器、硬碟、可移除磁碟、CD-ROM或該領域內已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儲存媒體。示例性的儲存媒體耦合到處理器,使得該處理器可以從儲存媒體中讀取資訊和向儲存媒體中寫入資訊。在替代方案中,儲存媒體可以集成到處理器。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態樣可以包含電腦可讀取媒體,該媒體體現了管理網狀網路中傳輸量的方法。因此,本發明不限於所示出的實例,且本發明的態樣中包含用於執行本文中所述功能的任何手段。
儘管前述揭示圖示本發明的說明性態樣,應該注意到的是,在不偏離由所附的請求項定義的本發明的範圍內,可以在本文中做出各種改變和修改。根據本文中所描述的本發明的態樣的方法請求項的功能、步驟及/或動作,不需要以任何特定順序來執行。此外,儘管本發明的要素可能用單數來描述或主張,但除非明確地規定了對單數的限制,否則應考慮使用複數。
100:網狀網路 101(A-T):設備 102:發射器 104:編碼器 106:調制器 108:天線 112:接收器 114:解碼器 116:解調器 118:天線 120:採集區塊 130:處理器 132:記憶體 200:系統 201:路徑 202:控制邏輯 203:路徑 204:監管中心 205:路徑 207:回饋路徑 209:路徑 210:區塊 250:網路架構 252:模型層 254:基礎模型層 256:存取層 258:上層傳輸層 260:下層傳輸層 262:網路層 264:承載層 300:方法 302:方塊 304:方塊 306:方塊 308:方塊 310:方塊 312:方塊 314:方塊 316:方塊 318:方塊 320:方塊 322:方塊 400:系統 402:節點C 404:鄰點節點A 406:鄰點節點B 410:服務品質(QOS) 412:模型 500:方法 502:方塊 504:方塊 506:方塊
所呈現的附圖幫助描述本發明的態樣,且附圖僅僅被提供用於態樣的說明,而不是態樣的限制。
圖1A示出根據本揭示的態樣的網狀網路;
圖1B示出圖1A的網狀網路的節點處的一或多個設備的配置;
圖2A到2B示出根據本揭示的態樣的用於監控網路參數的監管中心。
圖3示出根據本揭示的態樣用於決定網路參數的過程。
圖4示出根據本揭示的態樣的決定鄰點計數的示例性的方法。
圖5示出根據本揭示的態樣的管理網狀網路中傳輸量的方法。
國內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00:網狀網路
200:系統
201:路徑
202:控制邏輯
203:路徑
204:監管中心
205:路徑
207:回饋路徑
209:路徑
210:區塊

Claims (30)

  1. 一種管理一網狀網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該網狀網路的一監管中心處監控該網狀網路的一或多個網路參數;決定是否要調整該一或多個網路參數來提升傳輸效率或減少在該網狀網路上的傳輸量壅塞;和利用該等經調整的網路參數向一或多個節點提供回饋。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網路參數包含一拓撲、訊息標識、傳輸計數、傳輸間隔、中繼重傳計數或中繼重傳間隔中的一或多個。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減少傳輸量壅塞包括減少或避免封包在該網狀網路中的泛洪。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提升傳輸效率包括確保封包注入到該網狀網路中。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提升傳輸效率包括基於該回饋減少該網狀網路中的一或多個節點的活動時間。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由該監管中心基於一心跳模型來決定一鄰點節點計數。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基於該鄰點節點計數來決定該一或多個網路參數的初始值。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網狀網路是一藍芽技術聯盟網狀(SigMesh)網路。
  9. 一種被配置為管理一網狀網路的裝置,該裝置包括: 控制邏輯,其被配置為基於一或多個網路參數向該網狀網路傳輸封包;該網狀網路中的一監管中心,其被配置為基於向該網狀網路傳輸的該等封包來監控該網狀網路的該一或多個網路參數,並決定是否要調整該一或多個網路參數;和一回饋路徑,到該控制邏輯的具有該等經調整的網路參數。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裝置,其中該一或多個網路參數包含一拓撲、訊息標識、傳輸計數、傳輸間隔、中繼重傳計數或中繼重傳間隔中的一或多個。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裝置,其中基於減少或避免封包在該網狀網路中的泛洪,提供該等經調整的網路參數以減少傳輸量壅塞。
  12. 如請求項9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等經調整的網路參數被提供以確保封包注入到該網狀網路中。
  13. 如請求項9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監管中心進一步被配置為基於一心跳模型來決定一鄰點節點計數。
  14. 如請求項9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網狀網路是一藍芽技術聯盟網狀(SigMesh)網路。
  15. 一種裝置,包括: 用於監控一網狀網路中的一或多個網路參數的構件;用於決定是否要調整該一或多個網路參數來提升傳輸效率或減少在該網狀網路上的傳輸量壅塞的構件;和用於利用該等經調整的網路參數向一或多個節點提供回饋的構件。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裝置,其中該一或多個網路參數包含一拓撲、訊息標識、傳輸計數、傳輸間隔、中繼重傳計數或中繼重傳間隔中的一或多個。
  17. 如請求項15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用於減少傳輸量壅塞的構件包括用於減少或避免封包在該網狀網路中的泛洪的構件。
  18. 如請求項15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用於提升傳輸效率的構件包括用於確保封包注入到該網狀網路中的構件。
  19. 如請求項15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用於提升傳輸效率的構件包括用於基於該回饋減少該網狀網路中的一或多個節點的活動時間的構件。
  20. 如請求項15所述之裝置,亦包括用於基於一心跳模型來決定該裝置的一鄰點節點計數的構件。
  21. 如請求項20所述之裝置,進一步包括用於基於該鄰點節點計數來決定一或多個網路參數的初始值的構件。
  22. 如請求項15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網狀網路是一藍芽技術聯盟網狀(SigMesh)網路。
  23. 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包括代碼,當被一處理器執行時該代碼使該處理器執行用於管理一網狀網路的操作,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包括: 用於在該網狀網路的一監管中心處監控該網狀網路的一或多個網路參數的代碼;用於決定是否要調整該一或多個網路參數來提升傳輸效率或減少在該網狀網路上的傳輸量壅塞的代碼;和用於利用該等經調整的網路參數向一或多個節點提供回饋的代碼。
  24. 如請求項23所述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其中該一或多個網路參數包含一拓撲、訊息標識、傳輸計數、傳輸間隔、中繼重傳計數或中繼重傳間隔中的一或多個。
  25. 如請求項23所述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其中減少傳輸量壅塞包括用於減少或避免封包在該網狀網路中的泛洪的代碼。
  26. 如請求項23所述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其中提升傳輸效率包括用於確保封包注入到該網狀網路中的代碼。
  27. 如請求項23所述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其中提升傳輸效率包括用於基於該回饋減少該網狀網路中的一或多個節點的活動時間的代碼。
  28. 如請求項23所述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進一步包括用於由該監管中心基於一心跳模型來決定一鄰點節點計數的代碼。
  29. 如請求項28所述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進一步包括用於基於該鄰點節點計數決定一或多個網路參數的初始值的代碼。
  30. 如請求項23所述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其中該網狀網路是一藍芽技術聯盟網狀(SigMesh)網路。
TW108137671A 2018-11-09 2019-10-18 Sigmesh網路中的監管式傳輸量管理 TW2020297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WOPCT/CN2018/114744 2018-11-09
PCT/CN2018/114744 WO2020093350A1 (en) 2018-11-09 2018-11-09 Supervised traffic management in sigmesh network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9799A true TW202029799A (zh) 2020-08-01

Family

ID=70610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7671A TW202029799A (zh) 2018-11-09 2019-10-18 Sigmesh網路中的監管式傳輸量管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43106B2 (zh)
EP (1) EP3878139A4 (zh)
CN (1) CN113039754A (zh)
TW (1) TW202029799A (zh)
WO (1) WO20200933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63470B2 (en) * 2020-11-11 2024-01-02 Musarubra U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y using a message queu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8781B1 (en) * 1998-05-12 2004-04-27 Cornell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Heartbeat failure detector method and apparatus
US8605579B2 (en) * 2005-10-17 2013-1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low control of data in a mesh network
US7639685B2 (en) * 2005-11-29 2009-12-29 Tellabs San Jos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ast forwarding
US7978725B2 (en) * 2006-03-06 2011-07-12 Cisco Technology, Inc. Dynamic modification of contention-based transmission control parameters achieving load balancing scheme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s
US20080056125A1 (en) 2006-09-06 2008-03-06 Nokia Corporation Congestion control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137341B1 (en) * 2006-10-10 2015-09-15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transmit parameters to a data transmitter
CN101582836B (zh) 2008-05-16 2011-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拥塞控制的方法、无线网状网节点和系统
US7961613B2 (en) * 2009-02-05 2011-06-14 Silver Spring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monitoring packets in flight for optimizing packet traffic in a network
US8194541B2 (en) * 2009-05-29 2012-06-0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collaborative reply over an ad-hoc mesh network
US8546521B2 (en) 2011-01-28 2013-10-01 Cerulean Pharma Inc. Method for fabricating nanoparticles
US8943352B1 (en) * 2012-05-07 2015-01-27 Dust Networks, Inc. Low power timing, configuring, and scheduling
US10321379B2 (en) * 2014-04-16 2019-06-11 Signify Holding B.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he length of a packet storm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CN107005936A (zh) * 2014-10-03 2017-08-01 新特力控股有限公司 高带宽无线网格网络的电源管理
US10951261B2 (en) * 2016-04-29 2021-03-1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seudo channel hopping in mesh networks without time synchronization
US20180234302A1 (en) * 2017-02-10 2018-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monitoring
US20180375846A1 (en) * 2017-06-21 2018-1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only mesh nod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93350A1 (en) 2020-05-14
CN113039754A (zh) 2021-06-25
US11943106B2 (en) 2024-03-26
EP3878139A1 (en) 2021-09-15
US20220021579A1 (en) 2022-01-20
EP3878139A4 (en) 2022-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21158B2 (en) Feature aggregation in a computer network
CN106416182B (zh) 用于攻击检测的分布式投票机制
US9247396B2 (en) Controlled flooding mechanism to facilitate message broadcast in wireless multihop networks
EP3090586B1 (en) Control loop control using broadcast channel to communicate with a node under attack
US2019001452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eacon messages in a mesh network
JP2015070573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Rathee et a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challenges and possibilities
CN108353030B (zh) 用于处理无线无线电自组织网络中的应答的方法和设备
TW202029799A (zh) Sigmesh網路中的監管式傳輸量管理
US9276716B2 (en) Sensor data transport and consolidation within communication nodes in a network
Yassein et al. A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smart probabilistic broadcasting of ad hoc distance vector (AODV).
US1115380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dating the number of re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Abbas et al.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end-to-end delay for wireless multimedia sensor networks
KR102048636B1 (ko) 무선 센서 네트워크에서 QoS 보장을 통한 적응적 에너지 효율 보안 포워딩 방법 및 시스템
US11444805B2 (en) Secure over the air upload mechanism for wireless mesh nodes
Pushpa Lakshmi et al. A fuzzy based secure QoS routing protocol using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
Melaku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security attack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CP variants and routing protocols in MANET
Mabrouk Evaluation of a Link Layer Secure Protocols for WSNs: Evaluation of a Link Layer Secure Protocols for WSNs
Aparna et al. A New Adaptive Broadcast Scheduling Algorithm in MANETs Using Good Neighbor Node Detection Approach
Prathap et al. Detecting Selective Packet Droppers and Modifiers with Triple Key Distribut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Bejoy et al. Reliability oriented transport protocol in WSN
Tamizhazhagan et al. SEMU-An Adaptive Policy-Control Based Routing Approach to Provide Effective QoS ov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Kasirajan et al. An analytical approach to secured routing protocol using pre-key distribution in clustere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Sharma et al. A Technical Study of Transport Layer Protocols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