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5685A - 跨鏈存證方法及接取方法、裝置、電子設備 - Google Patents

跨鏈存證方法及接取方法、裝置、電子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25685A
TW202025685A TW108137450A TW108137450A TW202025685A TW 202025685 A TW202025685 A TW 202025685A TW 108137450 A TW108137450 A TW 108137450A TW 108137450 A TW108137450 A TW 108137450A TW 202025685 A TW202025685 A TW 20202568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voice
target
blockchain
receiving
depos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7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7866B (zh
Inventor
肖漢松
闞文虎
張萍
段金明
劉勤
林亮榮
鄧福喜
陳銳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5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56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78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786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28Indexing structures
    • G06F16/2255Hash tab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06F16/2365Ensuring data consistency and integr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4Billing or invoi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6Multipoint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02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requested QoS
    • H04L45/306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the nature of the carried application

Abstract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一種跨鏈存證方法及接取方法、裝置、電子設備,該跨鏈存證方法應用於跨鏈路由設備,所述跨鏈路由設備與多個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保持通訊連接;該方法可以包括:接收客戶端發起的發票存證請求;其中,所述發票存證請求包括目標發票;響應於所述發票存證請求,基於預設規則從所述多個區塊鏈中為所述目標發票確定對應的目標區塊鏈;將所述發票存證請求轉發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以由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對所述目標發票進行共識處理,並在共識通過後將所述目標發票在所述目標區塊鏈中進行存證。

Description

跨鏈存證方法及接取方法、裝置、電子設備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涉及區塊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跨鏈存證方法及接取方法、裝置、電子設備。
區塊鏈技術,也被稱之為分散式帳本技術,是一種由若干台計算設備共同參與“記帳”,共同維護一份完整的分散式資料庫的新興技術。由於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公開透明、每台計算設備可以參與資料庫記錄、並且各計算設備之間可以快速的進行資料同步的特性,使得區塊鏈技術已在眾多的領域中廣泛的進行應用。
有鑒於此,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一種基於區塊鏈的發票創建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技術方案如下: 根據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種跨鏈存證方法,應用於跨鏈路由設備,所述跨鏈路由設備與多個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保持通訊連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戶端發起的發票存證請求;其中,所述發票存證請求包括目標發票; 響應於所述發票存證請求,基於預設規則從所述多個區塊鏈中為所述目標發票確定對應的目標區塊鏈; 將所述發票存證請求轉發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以由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對所述目標發票進行共識處理,並在共識通過後將所述目標發票在所述目標區塊鏈中進行存證。 可選的,還包括: 接收所述目標區塊鏈中的節點設備返回的所述目標發票存證成功的通知消息; 響應於所述通知消息,在本地保存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與所述目標區塊鏈的對應關係。 可選的,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包括: 針對所述目標發票的發票內容;或者,所述發票內容中的唯一性資訊進行雜湊(hash)計算得到的hash值。 可選的,所述發票存證請求中還包括所述目標發票的發票代碼;所述多個區塊鏈分別對應不同的發票代碼取值範圍; 所述基於預設規則從所述多個區塊鏈中為所述目標發票確定對應的目標區塊鏈,包括: 將所述目標發票的發票代碼與所述多個區塊鏈對應的發票代碼取值範圍分別進行匹配;如果所述目標發票的發票代碼的取值位於所述多個區塊鏈中的任一區塊鏈對應的發票代碼取值範圍,則將該區塊鏈確定為與所述目標發票對應的目標區塊鏈。 可選的,將所述發票存證請求轉發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包括: 基於所述目標區塊鏈支援的交易格式,構建對應於所述發票存證請求的發票存證交易;其中,所述發票存證交易包括所述目標發票; 將所述發票存證交易發送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 可選的,還包括: 接收客戶端發起的發票接取請求;其中,所述發票接取請求包括待接取的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 響應於所述發票接取請求,查詢所述對應關係,確定與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對應的目標區塊鏈; 將所述發票接取請求轉發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並將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返回的所述待接取的目標發票轉發給所述客戶端。 可選的,將所述發票接取請求轉發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包括: 基於所述目標區塊鏈支援的交易格式,構建對應於所述發票接取請求的發票接取交易;其中,所述發票接取交易包括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 將所述發票接取交易發送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 可選的,所述多個區塊鏈分別對應不同的行政區域。 根據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種跨鏈接取方法,應用於跨鏈路由設備,所述跨鏈路由設備與多個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保持通訊連接,所述跨鏈路由設備本地保存有發票的標識資訊與區塊鏈的對應關係;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戶端發起的發票接取請求;其中,所述發票接取請求包括待接取的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 響應於所述發票接取請求,查詢所述對應關係,確定與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對應的目標區塊鏈; 將所述發票接取請求轉發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並將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返回的所述待接取的目標發票轉發給所述客戶端。 可選的,將所述發票接取請求轉發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包括: 基於所述目標區塊鏈支援的交易格式,構建對應於所述發票接取請求的發票接取交易;其中,所述發票接取交易包括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 將所述發票接取交易發送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 根據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種跨鏈存證裝置,應用於跨鏈路由設備,所述跨鏈路由設備與多個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保持通訊連接;所述裝置包括: 存證接收單元,接收客戶端發起的發票存證請求;其中,所述發票存證請求包括目標發票; 第一確定單元,響應於所述發票存證請求,基於預設規則從所述多個區塊鏈中為所述目標發票確定對應的目標區塊鏈; 第一轉發單元,將所述發票存證請求轉發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以由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對所述目標發票進行共識處理,並在共識通過後將所述目標發票在所述目標區塊鏈中進行存證。 可選的,還包括: 消息接收單元,接收所述目標區塊鏈中的節點設備返回的所述目標發票存證成功的通知消息; 保存單元,響應於所述通知消息,在本地保存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與所述目標區塊鏈的對應關係。 可選的,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包括: 針對所述目標發票的發票內容;或者,所述發票內容中的唯一性資訊進行hash計算得到的hash值。 可選的,所述發票存證請求中還包括所述目標發票的發票代碼;所述多個區塊鏈分別對應不同的發票代碼取值範圍; 所述第一確定單元具體用於: 將所述目標發票的發票代碼與所述多個區塊鏈對應的發票代碼取值範圍分別進行匹配;如果所述目標發票的發票代碼的取值位於所述多個區塊鏈中的任一區塊鏈對應的發票代碼取值範圍,則將該區塊鏈確定為與所述目標發票對應的目標區塊鏈。 可選的,所述第一轉發單元具體用於: 基於所述目標區塊鏈支援的交易格式,構建對應於所述發票存證請求的發票存證交易;其中,所述發票存證交易包括所述目標發票; 將所述發票存證交易發送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 可選的,還包括: 接取接收單元,接收客戶端發起的發票接取請求;其中,所述發票接取請求包括待接取的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 第二確定單元,響應於所述發票接取請求,查詢所述對應關係,確定與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對應的目標區塊鏈; 第二轉發單元,將所述發票接取請求轉發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並將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返回的所述待接取的目標發票轉發給所述客戶端。 可選的,所述第二轉發單元具體用於: 基於所述目標區塊鏈支援的交易格式,構建對應於所述發票接取請求的發票接取交易;其中,所述發票接取交易包括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 將所述發票接取交易發送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 可選的,所述多個區塊鏈分別對應不同的行政區域。 根據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種跨鏈接取裝置,應用於跨鏈路由設備,所述跨鏈路由設備與多個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保持通訊連接,所述跨鏈路由設備本地保存有發票的標識資訊與區塊鏈的對應關係;所述裝置包括: 接收單元,接收客戶端發起的發票接取請求;其中,所述發票接取請求包括待接取的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 確定單元,響應於所述發票接取請求,查詢所述對應關係,確定與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對應的目標區塊鏈; 轉發單元,將所述發票接取請求轉發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並將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返回的所述待接取的目標發票轉發給所述客戶端。 可選的,所述轉發單元具體用於: 基於所述目標區塊鏈支援的交易格式,構建對應於所述發票接取請求的發票接取交易;其中,所述發票接取交易包括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 將所述發票接取交易發送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 根據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處理器; 用於儲存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的記憶體; 其中,所述處理器透過運行所述可執行指令以實現如上述任一實施例中所述的跨鏈存證方法。 根據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的第六方面,提出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處理器; 用於儲存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的記憶體; 其中,所述處理器透過運行所述可執行指令以實現如上述任一實施例中所述的跨鏈接取方法。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見,一方面,透過跨鏈路由設備將發票存證請求和發票接取請求轉發至相應區塊鏈的節點設備,可實現針對發票的跨鏈存證和跨鏈接取。另一方面,即使各區塊鏈採用不同的區塊鏈技術搭建,由位於中間層的跨鏈路由設備屏蔽了底層技術實現上的差異,客戶端也無需與區塊鏈的節點設備對接;換言之,對於外部的客戶端來說,在邏輯上只有一個區塊鏈,而物理上的區塊鏈對外不露出,客戶端感知不到底層區塊鏈之間的差異,透過跨鏈路由設備在區塊鏈上存證和接取發票即可,而無需直接接取某個特定的區塊鏈。
這裡將詳細地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說明,其示例表示在圖式中。下面的描述涉及圖式時,除非另有表示,不同圖式中的相同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實施方式並不代表與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實施方式。相反,它們僅是與如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詳述的、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裝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說明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並不一定按照本說明書示出和描述的順序來執行相應方法的步驟。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其方法所包括的步驟可以比本說明書所描述的更多或更少。此外,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單個步驟,在其他實施例中可能被分解為多個步驟進行描述;而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多個步驟,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能被合併為單個步驟進行描述。 圖1是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跨鏈存證方法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該方法應用於跨鏈路由設備,可以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02,接收客戶端發起的發票存證請求;其中,所述發票存證請求包括目標發票。 在一實施例中,客戶端可以為存證請求方使用的手機、平板電腦、智慧手錶等任意類型的電子設備,本說明書並不對此進行限制。存證請求方透過在電子設備上登錄已註冊帳號,可接入跨鏈路由設備以與跨鏈路由設備進行互動。 在一實施例中,跨鏈路由設備與多個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保持通訊連接。發票的存證請求方在完成對發票的開具後,可透過客戶端向跨鏈路由設備發送發票存證請求(包括該發票),以使得跨鏈路由設備將發票存證請求轉發至適用於存證該發票的區塊鏈的節點設備,那麽該節點設備在接收到發票存證請求後對發票進行共識處理,並在共識通過後將發票在區塊鏈中進行存證。 步驟104,響應於所述發票存證請求,基於預設規則從所述多個區塊鏈中為所述目標發票確定對應的目標區塊鏈。 在一實施例中,可按照發票代碼的取值範圍的不同來相應地搭建不同的區塊鏈;換言之,各個區塊鏈用於存證發票代碼在相應取值範圍內的發票(可以多個區塊鏈與同一發票代碼的取值範圍對應,也可以區塊鏈與發票代碼的取值範圍一一對應)。因此,跨鏈路由設備可將目標發票的發票代碼作為確定目標區塊鏈的依據。基於上述存證發票的機制(多個區塊鏈分別對應不同的發票代碼取值範圍),客戶端可在發票存證請求中添加目標發票的發票代碼;那麽跨鏈路由設備可將所述目標發票的發票代碼與所述多個區塊鏈對應的發票代碼取值範圍分別進行匹配;如果所述目標發票的發票代碼的取值位於所述多個區塊鏈中的任一區塊鏈對應的發票代碼取值範圍,則將該區塊鏈確定為與所述目標發票對應的目標區塊鏈。 在一實施例中,多個區塊鏈可分別對應不同的行政區域;換言之,發票代碼的取值範圍與行政區域相對應。以省級行政區域為例,各個省份可搭建用於存證歸屬於自身行政區域範圍內的發票的區塊鏈。那麽,跨鏈路由設備可根據目標發票的發票代碼確定出目標發票所歸屬的行政區域,從而與該行政區域對應的區塊鏈便是目標區塊鏈。 步驟106,將所述發票存證請求轉發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以由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對所述目標發票進行共識處理,並在共識通過後將所述目標發票在所述目標區塊鏈中進行存證。 在一實施例中,多個區塊鏈之間可能由不同的區塊鏈技術來搭建。因此,各個區塊鏈的交易格式可能存在差異。基於交易格式上的差異,跨鏈路由設備在將發票存證請求轉發至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時,需要進行交易格式的轉換。作為一示例性實施例,跨鏈路由設備可基於目標區塊鏈支援的交易格式,構建對應於發票存證請求的發票存證交易(該發票存證交易包括目標發票),再將發票存證交易發送至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 在一實施例中,區塊鏈的節點設備在接收到跨鏈路由設備轉發的發票存證請求後,對其中包括的目標發票進行共識處理,並在共識通過後將目標發票存證至區塊鏈中。進一步的,在存證成功後,節點設備可向跨鏈路由設備返回目標發票存證成功的通知消息。那麽,跨鏈路由設備可接收目標區塊鏈中的節點設備返回的目標發票存證成功的通知消息,以及響應於該通知消息,在本地保存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與目標區塊鏈的對應關係。其中,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可以包括:針對目標發票的發票內容;或者,該發票內容中的唯一性資訊進行hash計算得到的hash值。例如,唯一性資訊可以包括:發票號碼、發票代碼、發票日期、不含稅金額等資訊。當然,本說明書並不對發票內容以及發票內容中唯一性資訊的具體形式進行限制。 在一實施例中,基於跨鏈路由設備本地保存有發票的標識資訊與區塊鏈之間的對應關係,客戶端可透過向跨鏈路由設備發送發票接取請求來接取各個區塊鏈中存證的發票。以上述目標發票為例,跨鏈路由設備接收客戶端發起的發票接取請求(發票接取請求包括待接取的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響應於該發票接取請求,查詢所述對應關係,確定與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對應的目標區塊鏈,以及將所述發票接取請求轉發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並將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返回的所述待接取的目標發票轉發給所述客戶端。 在一實施例中,同樣的,由於各個區塊鏈的交易格式可能存在差異,跨鏈路由設備在接收到發票接取請求後,可基於目標區塊鏈支援的交易格式,構建對應於發票接取請求的發票接取交易(所述發票接取交易包括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再將所述發票接取交易發送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 相應的,本說明書還提供一種跨鏈接取方案。請參見圖2,圖2是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跨鏈接取方法的流程圖。如圖2所示,該方法應用於跨鏈路由設備,可以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202,接收客戶端發起的發票接取請求;其中,所述發票接取請求包括待接取的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 在一實施例中,跨鏈路由設備與多個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保持通訊連接。同時,跨鏈路由設備本地保存有發票的標識資訊與區塊鏈的對應關係,而針對該對應關係的保存過程,可參考上述跨鏈存證方案中的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 步驟204,響應於所述發票接取請求,查詢所述對應關係,確定與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對應的目標區塊鏈。 步驟206,將所述發票接取請求轉發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並將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返回的所述待接取的目標發票轉發給所述客戶端。 在一實施例中,多個區塊鏈之間可能由不同的區塊鏈技術來搭建。因此,各個區塊鏈的交易格式可能存在差異。基於交易格式上的差異,跨鏈路由設備在將發票接取請求轉發至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時,需要進行交易格式的轉換。作為一示例性實施例,跨鏈路由設備可基於目標區塊鏈支援的交易格式,構建對應於發票接取請求的發票接取交易(發票接取交易包括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再將發票接取交易發送至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見,一方面,透過跨鏈路由設備將發票存證請求和發票接取請求轉發至相應區塊鏈的節點設備,可實現針對發票的跨鏈存證和跨鏈接取。另一方面,即使各區塊鏈採用不同的區塊鏈技術搭建,由位於中間層的跨鏈路由設備屏蔽了底層技術實現上的差異,客戶端也無需與區塊鏈的節點設備對接;換言之,對於外部的客戶端來說,在邏輯上只有一個區塊鏈,而物理上的區塊鏈對外不露出,客戶端感知不到底層區塊鏈之間的差異,透過跨鏈路由設備在區塊鏈上存證和接取發票即可,而無需直接接取某個特定的區塊鏈。 圖3是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跨鏈存證方案以及跨鏈接取方案的整體架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用戶(發票的存證請求方)在完成對發票(以下稱為目標發票)的開具後,可透過客戶端31輸入目標發票的發票內容,使得客戶端31向跨鏈路由設備32發送發票存證請求(包括目標發票)。跨鏈路由設備32在接收到發票存證請求後,基於預設規則從多個區塊鏈(如圖3所示的區塊鏈A、區塊鏈B、區塊鏈C等)中為目標發票確定對應的目標區塊鏈,並將發票存證請求轉發至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例如,假定目標區塊鏈為區塊鏈B,跨鏈路由設備32可將發票存證請求轉發至節點設備33B),以由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以下簡稱為目標節點設備)對目標發票進行共識處理,並在共識通過後將目標發票在目標區塊鏈中進行存證。 進一步的,跨鏈路由設備32可在本地保存發票的標識資訊與區塊鏈(存證該發票的區塊鏈)的對應關係。那麽,後續用戶(發票的接取請求方)可透過客戶端31輸入待接取的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使得客戶端31向跨鏈路由設備32發送發票接取請求(包括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跨鏈路由設備32在接收到發票接取請求後,透過查詢對應關係確定與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對應的目標區塊鏈,以及將發票接取請求轉發至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 需要說明的是,在一種情況下,跨鏈路由設備32可以是區別於多個區塊鏈的節點設備的第三方可信服務設備(如圖3所示)。其中,跨鏈路由設備32可以為包含一獨立主機的物理伺服器,或者跨鏈路由設備32可以為主機集群承載的虛擬伺服器。在另一種情況下,跨鏈路由設備32也可以是多個區塊鏈的共同節點設備(例如,跨鏈路由設備32可以是區塊鏈A、區塊鏈B、區塊鏈C共同的節點設備)。當然,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並不對此進行限制。 為了便於理解,下面針對客戶端31、跨鏈路由設備32和目標節點設備分別在跨鏈存證和跨鏈接取過程中實現的操作和功能,結合圖4-5對本說明書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圖4是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跨鏈存證方法的互動示意圖。如圖4所示,該互動過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402,客戶端31與跨鏈路由設備32之間實現對綁定關係的建立。 在一實施例中,所需建立的綁定關係為用戶(包括存證請求方和接取請求方)的身份資訊與客戶端31的設備資訊之間的綁定關係。基於該綁定關係,使得跨鏈路由設備32在接收到客戶端31後續發送的發票存證請求和發票接取請求時,可以確認這些請求對應於該用戶。 舉例而言,用戶可以預先在跨鏈路由設備32處進行帳號註冊,得到與自身唯一對應的已註冊帳號。然後,用戶可以透過在客戶端31上登錄該已註冊帳號,而跨鏈路由設備32基於該已註冊帳號在客戶端31上的登錄資訊,確定該已註冊帳號(對應於該用戶)與客戶端31之間建立了綁定關係。 步驟404,客戶端31獲取待存證的目標發票。 在一實施例中,存證請求方在目標發票被開具後,可在客戶端中輸入目標發票(例如,輸入目標發票的發票內容),客戶端31進而可根據輸入的目標發票產生發票存證請求。 步驟406,客戶端31向跨鏈路由設備32發送發票存證請求。 步驟408,跨鏈路由設備32根據目標發票的發票代碼確定目標區塊鏈。 在一實施例中,多個區塊鏈可分別對應不同的行政區域。以市級區域劃分區塊鏈為例,各個市級地區可搭建用於存證歸屬於自身行政區域範圍內的發票的區塊鏈。那麽,跨鏈路由設備可根據目標發票的發票代碼(發票內容中包含發票代碼)確定出目標發票所歸屬的市級行政區域,從而與該市級行政區域對應的區塊鏈便是目標區塊鏈。 舉例而言,假定發票代碼(僅示出發票代碼中發票批印稅務機關的地區代碼)與市級行政區域以及區塊鏈之間的對應關係如表1所示:
Figure 02_image001
假定目標發票的發票代碼(其中的地區代碼)為3301,則可以確定出目標區塊鏈為區塊鏈A。 步驟410,跨鏈路由設備32構建發票存證交易。 在一實施例中,各個行政區域的區塊鏈可能由不同的區塊鏈技術搭建。因此,各個區塊鏈的交易格式可能存在差異。基於交易格式上的差異,跨鏈路由設備32在確定出目標區塊鏈之後,需要進行交易格式的轉換。 承接於上述舉例,跨鏈路由設備32在確定出目標區塊鏈為區塊鏈A後,可基於區塊鏈A支援的交易格式,構建對應於發票存證請求的發票存證交易(即該發票存證交易的交易格式為區塊鏈A支援的交易格式,並且該發票存證交易包括目標發票)。 步驟412,跨鏈路由設備32向目標節點設備發送構建的發票存證交易。 承接於上述舉例,如圖3所示,區塊鏈A的節點設備中與跨鏈路由設備32接入的為節點設備33A(即節點設備33A為目標節點設備)。那麽,跨鏈路由設備32在構建出發票存證交易後,可向節點設備33A發送該發票存證交易。 步驟414,目標節點設備在目標區塊鏈中存證目標發票。 在一實施例中,目標節點設備在接收到跨鏈路由設備發送的發票存證交易後,對其中包括的目標發票進行共識處理,並在共識通過後將目標發票存證至目標區塊鏈中。 步驟416,目標節點設備在存證成功後向跨鏈路由設備32返回目標發票存證成功的通知消息。 步驟418,跨鏈路由設備32在本地保存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與目標區塊鏈的對應關係。 在一實施例中,跨鏈路由設備32可對目標發票的發票內容中的唯一性資訊進行hash計算,並將得到的hash值作為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其中,唯一性資訊可以包括:發票號碼、發票代碼、發票日期、不含稅金額等資訊。當然,本說明書並不對發票內容以及發票內容中唯一性資訊的具體形式進行限制。 舉例而言,跨鏈路由設備32在接收到各節點設備返回的通知消息後,可在本地保存如表2所示的跨鏈路由表:
Figure 02_image003
步驟420,跨鏈路由設備32向客戶端31返回存證成功的通知消息。 在一實施例中,客戶端31在接收到該通知消息後,可展示該通知消息以提示用戶(存證請求方)目標發票已存證成功。 基於跨鏈路由設備32本地保存了發票的標識資訊與區塊鏈之間的對應關係,用戶在存在接取區塊鏈上存證的某一發票的需求時,可透過客戶端31向跨鏈路由設備32發送發票接取請求來接取該發票。請參見圖5,圖5是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跨鏈接取方法的互動示意圖。如圖5所示,該方法應用於跨鏈路由設備,可以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502,客戶端31產生發票接取請求。 在一實施例中,當用戶存在接取區塊鏈上存證的某一發票的需求時,可在客戶端31中輸入目標發票(以用戶需接取的發票為上述目標發票為例)的發票內容中的唯一性資訊(發票號碼、發票代碼、發票日期、不含稅金額等資訊)。那麽客戶端31可根據該唯一性資訊產生發票接取請求。例如,客戶端31可直接在發票接取請求中添加該唯一性資訊;或者,客戶端31可對該唯一性資訊進行hash計算,以將計算得到的hash值作為標緻資訊添加至發票接取請求中。 步驟504,客戶端31向跨鏈路由設備32發送發票接取請求。 步驟506,跨鏈路由設備32根據標識資訊確定目標區塊鏈。 在一實施例中,當發票接取請求中記錄的是目標發票的唯一性資訊時,讀對該唯一性資訊進行hash計算以得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當發票接取請求中記錄有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客戶端31根據用戶輸入的發票內容中的唯一性資訊進行hash計算得到的hash值)時,直接讀取該標識資訊即可。在獲取到標識資訊後,根據上述圖4所示實施例得到的對應關係查詢與目標發票對應的目標區塊鏈。承接於上述表2的舉例,假定獲取到的標識資訊為hash值1,根據表2記錄的對應關係可確定出目標區塊鏈為區塊鏈A。 步驟508,跨鏈路由設備32構建發票接取交易。 在一實施例中,由於各個行政區域的交易格式可能存在差異,跨鏈路由設備32在確定出目標區塊鏈之後,需要進行交易格式的轉換。承接於上述舉例,跨鏈路由設備32在確定出目標區塊鏈為區塊鏈A後,可基於區塊鏈A支援的交易格式,構建對應於發票接取請求的發票接取交易(即該發票接取交易的交易格式為區塊鏈A支援的交易格式,並且該發票接取交易包括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 步驟510,跨鏈路由設備32向目標節點設備發送構建的發票接取交易。 承接於上述舉例,如圖3所示,區塊鏈A的節點設備中與跨鏈路由設備32接入的為節點設備33A(即節點設備33A為目標節點設備)。那麽,跨鏈路由設備32在構建出發票接取交易後,可向節點設備33A發送該發票接取交易。 步驟512,目標節點設備根據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在目標區塊鏈中獲取目標發票。 步驟514,目標節點設備將獲取到的目標發票返回至跨鏈路由設備32。 步驟516,跨鏈路由設備32將目標發票返回至客戶端31。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見,一方面,透過跨鏈路由設備將發票存證請求和發票接取請求轉發至相應區塊鏈的節點設備,可實現針對發票的跨鏈存證和跨鏈接取。另一方面,即使各區塊鏈採用不同的區塊鏈技術搭建,由位於中間層的跨鏈路由設備屏蔽了底層技術實現上的差異,客戶端也無需與區塊鏈的節點設備對接;換言之,對於外部的客戶端來說,在邏輯上只有一個區塊鏈,而物理上的區塊鏈對外不露出,客戶端感知不到底層區塊鏈之間的差異(比如,客戶端無需構建對應於各個區塊鏈的交易格式),透過跨鏈路由設備在區塊鏈上存證和接取發票即可,而無需直接接取某個特定的區塊鏈。 圖6是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設備的示意結構圖。請參考圖6,在硬體層面,該設備包括處理器602、內部匯流排604、網路介面606、記憶體608以及非易失性記憶體610,當然還可能包括其他業務所需要的硬體。處理器602從非易失性記憶體610中讀取對應的電腦程式到記憶體608中然後運行,在邏輯層面上形成跨鏈存證裝置。當然,除了軟體實現方式之外,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並不排除其他實現方式,比如邏輯裝置抑或軟硬體結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說以下處理流程的執行主體並不限定於各個邏輯單元,也可以是硬體或邏輯裝置。 請參考圖7,在軟體實施方式中,該跨鏈存證裝置應用於跨鏈路由設備,所述跨鏈路由設備與多個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保持通訊連接;該裝置可以包括: 存證接收單元71,接收客戶端發起的發票存證請求;其中,所述發票存證請求包括目標發票; 第一確定單元72,響應於所述發票存證請求,基於預設規則從所述多個區塊鏈中為所述目標發票確定對應的目標區塊鏈; 第一轉發單元73,將所述發票存證請求轉發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以由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對所述目標發票進行共識處理,並在共識通過後將所述目標發票在所述目標區塊鏈中進行存證。 可選的,還包括: 消息接收單元74,接收所述目標區塊鏈中的節點設備返回的所述目標發票存證成功的通知消息; 保存單元75,響應於所述通知消息,在本地保存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與所述目標區塊鏈的對應關係。 可選的,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包括: 針對所述目標發票的發票內容;或者,所述發票內容中的唯一性資訊進行hash計算得到的hash值。 可選的,所述發票存證請求中還包括所述目標發票的發票代碼;所述多個區塊鏈分別對應不同的發票代碼取值範圍; 所述第一確定單元72具體用於: 將所述目標發票的發票代碼與所述多個區塊鏈對應的發票代碼取值範圍分別進行匹配;如果所述目標發票的發票代碼的取值位於所述多個區塊鏈中的任一區塊鏈對應的發票代碼取值範圍,則將該區塊鏈確定為與所述目標發票對應的目標區塊鏈。 可選的,所述第一轉發單元73具體用於: 基於所述目標區塊鏈支援的交易格式,構建對應於所述發票存證請求的發票存證交易;其中,所述發票存證交易包括所述目標發票; 將所述發票存證交易發送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 可選的,還包括: 接取接收單元76,接收客戶端發起的發票接取請求;其中,所述發票接取請求包括待接取的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 第二確定單元77,響應於所述發票接取請求,查詢所述對應關係,確定與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對應的目標區塊鏈; 第二轉發單元78,將所述發票接取請求轉發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並將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返回的所述待接取的目標發票轉發給所述客戶端。 可選的,所述第二轉發單元78具體用於: 基於所述目標區塊鏈支援的交易格式,構建對應於所述發票接取請求的發票接取交易;其中,所述發票接取交易包括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 將所述發票接取交易發送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 可選的,所述多個區塊鏈分別對應不同的行政區域。 圖8是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設備的示意結構圖。請參考圖8,在硬體層面,該設備包括處理器802、內部匯流排804、網路介面808、記憶體808以及非易失性記憶體810,當然還可能包括其他業務所需要的硬體。處理器802從非易失性記憶體810中讀取對應的電腦程式到記憶體808中然後運行,在邏輯層面上形成跨鏈接取裝置。當然,除了軟體實現方式之外,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並不排除其他實現方式,比如邏輯裝置抑或軟硬體結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說以下處理流程的執行主體並不限定於各個邏輯單元,也可以是硬體或邏輯裝置。 請參考圖9,在軟體實施方式中,該跨鏈接取裝置應用於跨鏈路由設備,所述跨鏈路由設備與多個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保持通訊連接,所述跨鏈路由設備本地保存有發票的標識資訊與區塊鏈的對應關係;該裝置可以包括: 接收單元91,接收客戶端發起的發票接取請求;其中,所述發票接取請求包括待接取的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 確定單元92,響應於所述發票接取請求,查詢所述對應關係,確定與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對應的目標區塊鏈; 轉發單元93,將所述發票接取請求轉發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並將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返回的所述待接取的目標發票轉發給所述客戶端。 可選的,所述轉發單元93具體用於: 基於所述目標區塊鏈支援的交易格式,構建對應於所述發票接取請求的發票接取交易;其中,所述發票接取交易包括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 將所述發票接取交易發送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 上述實施例闡明的系統、裝置、模組或單元,具體可以由電腦晶片或實體實現,或者由具有某種功能的產品來實現。一種典型的實現設備為電腦,電腦的具體形式可以是個人電腦、膝上型電腦、蜂巢式電話、相機電話、智慧電話、個人數位助理、媒體播放器、導航設備、電子郵件收發設備、遊戲控制台、平板電腦、穿戴式設備或者這些設備中的任意幾種設備的組合。 在一個典型的配置中,電腦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CPU)、輸入/輸出介面、網路介面和記憶體。 記憶體可能包括電腦可讀媒體中的非永久性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和/或非易失性記憶體等形式,如唯讀記憶體(ROM)或快閃記憶體(flash RAM)。記憶體是電腦可讀媒體的示例。 電腦可讀媒體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動和非可移動媒體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術來實現資訊儲存。資訊可以是電腦可讀指令、資料結構、程式的模組或其他資料。電腦的儲存媒體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相變記憶體(PRAM)、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其他類型的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電可抹除可程式唯讀記憶體(EEPROM)、快閃記憶體或其他記憶體技術、唯讀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數位多功能光碟(DVD)或其他光學儲存、磁盒式磁帶、磁碟儲存、量子記憶體、基於石墨烯的儲存媒體或其他磁性儲存設備或任何其他非傳輸媒體,可用於儲存可以被計算設備存取的資訊。按照本文中的界定,電腦可讀媒體不包括暫存電腦可讀媒體(transitory media),如調變的資料信號和載波。 還需要說明的是,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對本說明書特定實施例進行了描述。其它實施例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內。在一些情況下,在申請專利範圍中記載的動作或步驟可以按照不同於實施例中的順序來執行並且仍然可以實現期望的結果。另外,在圖式中描繪的過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順序或者連續順序才能實現期望的結果。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多任務處理和平行處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在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使用的術語是僅僅出於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在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和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的單數形式的“一種”、“所述”和“該”也旨在包括多數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義。還應當理解,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和/或”是指並包含一個或多個相關聯的列出項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組合。 應當理解,儘管在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可能採用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來描述各種資訊,但這些資訊不應限於這些術語。這些術語僅用來將同一類型的資訊彼此區分開。例如,在不脫離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範圍的情況下,第一資訊也可以被稱為第二資訊,類似地,第二資訊也可以被稱為第一資訊。取决於語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詞語“如果”可以被解釋成為“在……時”或“當……時”或“響應於確定”。 以上所述僅為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凡在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保護的範圍之內。
102:步驟 104:步驟 106:步驟 202:步驟 204:步驟 206:步驟 31:客戶端 32:跨鏈路由設備 33A~33C:節點設備 402:步驟 404:步驟 406:步驟 408:步驟 410:步驟 412:步驟 414:步驟 416:步驟 418:步驟 420:步驟 502:步驟 504:步驟 506:步驟 508:步驟 510:步驟 512:步驟 514:步驟 516:步驟 602:處理器 604:內部匯流排 606:網路介面 608:記憶體 610:非易失性記憶體 71:存證接收單元 72:第一確定單元 73:第一轉發單元 74:消息接收單元 75:保存單元 76:接取接收單元 77:第二確定單元 78:第二轉發單元 802:處理器 804:內部匯流排 806:網路介面 808:記憶體 810:非易失性記憶體 91:接收單元 92:確定單元 93:轉發單元
[圖1]是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跨鏈存證方法的流程圖。 [圖2]是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跨鏈接取方法的流程圖。 [圖3]是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跨鏈存證方案以及跨鏈接取方案的整體架構示意圖。 [圖4]是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跨鏈存證方法的互動示意圖。 [圖5]是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跨鏈接取方法的互動示意圖。 [圖6]是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跨鏈存證裝置的方塊圖。 [圖8]是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跨鏈接取裝置的方塊圖。

Claims (22)

  1. 一種跨鏈存證方法,應用於跨鏈路由設備,所述跨鏈路由設備與多個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保持通訊連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戶端發起的發票存證請求;其中,所述發票存證請求包括目標發票; 響應於所述發票存證請求,基於預設規則從所述多個區塊鏈中為所述目標發票確定對應的目標區塊鏈; 將所述發票存證請求轉發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以由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對所述目標發票進行共識處理,並在共識通過後將所述目標發票在所述目標區塊鏈中進行存證。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還包括: 接收所述目標區塊鏈中的節點設備返回的所述目標發票存證成功的通知消息; 響應於所述通知消息,在本地保存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與所述目標區塊鏈的對應關係。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包括: 針對所述目標發票的發票內容;或者,所述發票內容中的唯一性資訊進行雜湊(hash)計算得到的hash值。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發票存證請求中還包括所述目標發票的發票代碼;所述多個區塊鏈分別對應不同的發票代碼取值範圍; 所述基於預設規則從所述多個區塊鏈中為所述目標發票確定對應的目標區塊鏈,包括: 將所述目標發票的發票代碼與所述多個區塊鏈對應的發票代碼取值範圍分別進行匹配;如果所述目標發票的發票代碼的取值位於所述多個區塊鏈中的任一區塊鏈對應的發票代碼取值範圍,則將該區塊鏈確定為與所述目標發票對應的目標區塊鏈。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將所述發票存證請求轉發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包括: 基於所述目標區塊鏈支援的交易格式,構建對應於所述發票存證請求的發票存證交易;其中,所述發票存證交易包括所述目標發票; 將所述發票存證交易發送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還包括: 接收客戶端發起的發票接取請求;其中,所述發票接取請求包括待接取的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 響應於所述發票接取請求,查詢所述對應關係,確定與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對應的目標區塊鏈; 將所述發票接取請求轉發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並將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返回的所述待接取的目標發票轉發給所述客戶端。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將所述發票接取請求轉發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包括: 基於所述目標區塊鏈支援的交易格式,構建對應於所述發票接取請求的發票接取交易;其中,所述發票接取交易包括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 將所述發票接取交易發送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個區塊鏈分別對應不同的行政區域。
  9. 一種跨鏈接取方法,應用於跨鏈路由設備,所述跨鏈路由設備與多個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保持通訊連接,所述跨鏈路由設備本地保存有發票的標識資訊與區塊鏈的對應關係;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戶端發起的發票接取請求;其中,所述發票接取請求包括待接取的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 響應於所述發票接取請求,查詢所述對應關係,確定與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對應的目標區塊鏈; 將所述發票接取請求轉發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並將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返回的所述待接取的目標發票轉發給所述客戶端。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將所述發票接取請求轉發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包括: 基於所述目標區塊鏈支援的交易格式,構建對應於所述發票接取請求的發票接取交易;其中,所述發票接取交易包括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 將所述發票接取交易發送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
  11. 一種跨鏈存證裝置,應用於跨鏈路由設備,所述跨鏈路由設備與多個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保持通訊連接;所述裝置包括: 存證接收單元,接收客戶端發起的發票存證請求;其中,所述發票存證請求包括目標發票; 第一確定單元,響應於所述發票存證請求,基於預設規則從所述多個區塊鏈中為所述目標發票確定對應的目標區塊鏈; 第一轉發單元,將所述發票存證請求轉發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以由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對所述目標發票進行共識處理,並在共識通過後將所述目標發票在所述目標區塊鏈中進行存證。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裝置,還包括: 消息接收單元,接收所述目標區塊鏈中的節點設備返回的所述目標發票存證成功的通知消息; 保存單元,響應於所述通知消息,在本地保存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與所述目標區塊鏈的對應關係。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包括: 針對所述目標發票的發票內容;或者,所述發票內容中的唯一性資訊進行hash計算得到的hash值。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發票存證請求中還包括所述目標發票的發票代碼;所述多個區塊鏈分別對應不同的發票代碼取值範圍; 所述第一確定單元具體用於: 將所述目標發票的發票代碼與所述多個區塊鏈對應的發票代碼取值範圍分別進行匹配;如果所述目標發票的發票代碼的取值位於所述多個區塊鏈中的任一區塊鏈對應的發票代碼取值範圍,則將該區塊鏈確定為與所述目標發票對應的目標區塊鏈。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轉發單元具體用於: 基於所述目標區塊鏈支援的交易格式,構建對應於所述發票存證請求的發票存證交易;其中,所述發票存證交易包括所述目標發票; 將所述發票存證交易發送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裝置,還包括: 接取接收單元,接收客戶端發起的發票接取請求;其中,所述發票接取請求包括待接取的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 第二確定單元,響應於所述發票接取請求,查詢所述對應關係,確定與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對應的目標區塊鏈; 第二轉發單元,將所述發票接取請求轉發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並將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返回的所述待接取的目標發票轉發給所述客戶端。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二轉發單元具體用於: 基於所述目標區塊鏈支援的交易格式,構建對應於所述發票接取請求的發票接取交易;其中,所述發票接取交易包括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 將所述發票接取交易發送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多個區塊鏈分別對應不同的行政區域。
  19. 一種跨鏈接取裝置,應用於跨鏈路由設備,所述跨鏈路由設備與多個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保持通訊連接,所述跨鏈路由設備本地保存有發票的標識資訊與區塊鏈的對應關係;所述裝置包括: 接收單元,接收客戶端發起的發票接取請求;其中,所述發票接取請求包括待接取的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 確定單元,響應於所述發票接取請求,查詢所述對應關係,確定與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對應的目標區塊鏈; 轉發單元,將所述發票接取請求轉發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並將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返回的所述待接取的目標發票轉發給所述客戶端。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轉發單元具體用於: 基於所述目標區塊鏈支援的交易格式,構建對應於所述發票接取請求的發票接取交易;其中,所述發票接取交易包括所述目標發票的標識資訊; 將所述發票接取交易發送至所述目標區塊鏈的節點設備。
  21. 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處理器; 用於儲存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的記憶體; 其中,所述處理器透過運行所述可執行指令以實現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22. 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處理器; 用於儲存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的記憶體; 其中,所述處理器透過運行所述可執行指令以實現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10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TW108137450A 2018-12-27 2019-10-17 跨鏈存證方法及接取方法、裝置、電子設備 TWI7178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07409.4A CN110020902B (zh) 2018-12-27 2018-12-27 跨链存证方法及访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201811607409.4 2018-1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5685A true TW202025685A (zh) 2020-07-01
TWI717866B TWI717866B (zh) 2021-02-01

Family

ID=67188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7450A TWI717866B (zh) 2018-12-27 2019-10-17 跨鏈存證方法及接取方法、裝置、電子設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20902B (zh)
TW (1) TWI717866B (zh)
WO (1) WO20201346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0902B (zh) * 2018-12-27 2021-01-08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跨链存证方法及访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10647559A (zh) * 2019-09-24 2020-01-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相关节点及系统
CN113129144A (zh) * 2019-12-31 2021-07-16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易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160998B (zh) * 2020-04-02 2021-04-30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点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点评系统
CN111797169A (zh) * 2020-07-09 2020-10-20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存证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37361B (zh) * 2020-07-22 2021-01-1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区块链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99136B (zh) * 2020-12-29 2023-04-14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链存证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712367A (zh) * 2021-01-14 2021-04-27 上海边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链存证方法
CN113409045B (zh) * 2021-01-27 2023-03-2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926033A (zh) * 2021-03-18 2021-06-08 南京星链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跨链协作的任务过程追溯系统
CN113220453A (zh) * 2021-05-11 2021-08-06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区块链系统中发起交易的方法及装置
CN113259476B (zh) * 2021-06-10 2022-09-30 深圳市腾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13537745A (zh) * 2021-07-06 2021-10-22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设备、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6566710B (zh) * 2023-05-28 2024-04-26 深圳市远东数智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98782B1 (en) * 2013-06-28 2018-02-20 Winklevoss Ip,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program products for operating exchange traded products holding digital math-based assets
JP6565360B2 (ja) * 2015-06-17 2019-08-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接続装置およびストレージ装置
US20170346639A1 (en) * 2016-05-24 2017-11-30 Business Information Exchange System Corp.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based on the Public Certificates Ledger
US20180343120A1 (en) * 2016-10-26 2018-11-29 Black Gold Coi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universal decentralized solution for verification of users with cross-verification features
CN106850538B (zh) * 2016-12-06 2022-01-18 中金云金融(北京)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区块链路由接入系统及方法
CN106952124A (zh) * 2017-03-16 2017-07-14 北京牛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记账的电子发票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8399572A (zh) * 2018-03-22 2018-08-14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交易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492108B (zh) * 2018-03-29 2021-04-23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区块链跨链通信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05704A (zh) * 2018-05-16 2018-11-13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业务实现方法、监听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08830600B (zh) * 2018-06-19 2022-02-18 方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发票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8922012B (zh) * 2018-07-11 2020-05-19 北京大账房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技术不泄露原始信息的发票查验方法
CN110020902B (zh) * 2018-12-27 2021-01-08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跨链存证方法及访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20902B (zh) 2021-01-08
CN110020902A (zh) 2019-07-16
TWI717866B (zh) 2021-02-01
WO2020134615A1 (zh) 2020-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7866B (zh) 跨鏈存證方法及接取方法、裝置、電子設備
US10509684B2 (en) Blockchain integration for scalable distributed computations
US11030217B2 (en) Blockchain implementing cross-chain transactions
KR101592479B1 (ko) 그래프 데이터용 분산형 캐시
TWI706280B (zh) 資料讀寫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
WO2018176965A1 (zh) 基于区块链的用于金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TWI727467B (zh) 聯盟鏈的可信度驗證方法、系統、裝置及設備
US20190205480A1 (en) Layered graph data structure
US8949535B1 (en) Cache updating
US2006017385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cessing data
TWI714414B (zh) 區塊鏈資料的分次獲取方法和裝置
US20110022582A1 (en) Indexing of Partitioned External Data Sources
US11411921B2 (en) Enabling access across private networks for a managed blockchain service
WO2020125233A1 (zh) 字段更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WO2017113962A1 (zh) 访问分布式数据库的方法和分布式数据服务的装置
WO2021135255A1 (zh) 基于消息队列的行列权限管理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0013449B1 (en) Validating and non-validating secondary indexes for a table in a non-relational data store
EP3289460A1 (en) Aggregation and federation of distributed service entities and associations
US20200034473A1 (en) Asynchronous deletion in non-relational databases
US11256719B1 (en) Ingestion partition auto-scaling in a time-series database
TWI812366B (zh) 一種資料共用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US10685019B2 (en) Secure query interface
US20060230020A1 (en) Improving Efficiency in processing queries directed to static data sets
Whang et al. Build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systems using the relational shared-nothing parallel DBMS
US20200175037A1 (en) Obtaining blockchain data in st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