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3230A - 用於在區塊鏈網路內原子轉移智能資產的平臺 - Google Patents

用於在區塊鏈網路內原子轉移智能資產的平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23230A
TW202023230A TW108125205A TW108125205A TW202023230A TW 202023230 A TW202023230 A TW 202023230A TW 108125205 A TW108125205 A TW 108125205A TW 108125205 A TW108125205 A TW 108125205A TW 202023230 A TW202023230 A TW 20202323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mart asset
value
smart
asset
n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5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開來
陸旭明
祁鵬濤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3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323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9Keeping log of transactions for guaranteeing non-repudiation of a trans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4Payment circuits
    • G06Q20/06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 G06Q20/065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using e-cash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0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0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 G06Q20/108Remote banking, e.g. home ban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3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cryptographic hash functions
    • H04L9/3239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cryptographic hash functions involving non-keyed hash functions, e.g. modification detection codes [MDCs], MD5, SHA or RIPEM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5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hash chains, e.g. blockchains or hash tre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220/00Business processing using cryptograph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公開的實施方式包括:接收轉移請求,該轉移請求包括第一節點的第一標識、第二節點的第二標識、智能資產的標識以及價值;至少部分基於該智能資產的標識以及所述價值,來確定該智能資產是否能夠轉移;以及回應於確定該智能資產能夠轉移,自動執行以下:提供第一智能資產和第二智能資產,該第一智能資產被分配第一標識、第一價值並包括該智能資產的屬性,第二智能資產被分配第二標識、所述價值並且包括該智能資產的屬性,將該第一智能資產記錄到所述第一節點,將該第二智能資產記錄到所述第二節點,以及刪除該智能資產。

Description

用於在區塊鏈網路內原子轉移智能資產的平臺
本發明係關於用於在區塊鏈網路內原子轉移智能資產的平臺。
分散式帳本系統(DLS),也可稱為共識網路和/或區塊鏈網路,使參與的實體能夠安全地且不可篡改地儲存資料。在不引用任何特定用例(例如,加密數位貨幣)的情況下,DLS通常被稱為區塊鏈網路。區塊鏈網路的示例類型可以包括公有區塊鏈網路、私有區塊鏈網路和聯盟區塊鏈網路。公有區塊鏈網路向所有實體開放使用DLS,並開放參與共識過程。私有區塊鏈網路針對特定實體提供,該實體集中控制讀寫權限。聯盟區塊鏈網路針對選擇的實體組群提供,該實體組群控制共識過程,並包括存取控制層。 區塊鏈網路可用於透過數位資產的轉移和交換進行價值交易。在區塊鏈網路內交換的許多數位資產由數值表示。這些類型的數位資產易於分割,易於合併在一起,因此可以輕鬆地從區塊鏈網路的一個節點轉移到另一節點。
本公開的實施方式包括電腦實現的用於在區塊鏈網路內轉移數位資產的方法。更具體地,本公開的實施方式涉及用於透過智能資產的原子分割和/或原子合併在區塊鏈網路內原子轉移智能資產的平臺。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動作包括:接收轉移請求,該轉移請求包括第一節點的第一標識、第二節點的第二標識、智能資產的標識以及價值;至少部分基於該智能資產的標識以及該價值,來確定該智能資產是否能夠轉移;回應於確定能夠轉移該智能資產、自動地執行以下:提供第一智能資產和第二智能資產,其中,該第一智能資產被分配第一標識、第一價值並且包括該智能資產的屬性,第二智能資產被分配第二標識、價值並且包括該智能資產的屬性;將第一智能資產記錄到第一節點,將第二智能資產記錄到第二節點;刪除該智能資產。其他實施方式包括被配置為執行編碼在電腦儲存設備上的方法的動作的相應系統、裝置和電腦程式。 透過執行與智能資產相關聯的電腦可執行智能合約中提供的函數來確定智能資產是否能夠轉移;至少部分基於與智能資產相關聯的類型標識,來確定智能資產是否能夠轉移,類型標識指示智能資產是否是能夠分割的類型;至少部分基於智能資產的原始價值是否小於轉移請求中的價值,來確定智能資產是否能夠轉移;該價值被提供為數值和字串描述之一;以Javascript物件標記法JSON提供字串描述;該第一價值是將智能資產的原始價值減去該價值後得到的餘數;區塊鏈網路是聯盟區塊鏈網路;智能資產由具有多個欄位的底層資料物件定義。 本公開還提供了一個或多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耦接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並且儲存有指令,所述指令在被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根據本文提供的方法的實施方式的操作。 本公開還提供了用於實現本文提供的方法的系統。該系統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以及耦接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的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儲存媒體上儲存有指令,所述指令在被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根據本文提供的方法的實施方式的操作。 應瞭解,根據本公開的方法可包括本文中所描述的態樣和特徵的任何組合。也就是說,根據本公開的方法不限於本文具體描述的態樣和特徵的組合,還包括所提供的態樣和特徵的任何組合。 在圖式和以下描述中闡述了本公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的細節。根據說明書和圖式以及申請專利範圍,本公開的其他特徵和優點將顯而易見。
本公開的實施方式包括電腦實現的用於在區塊鏈網路內轉移數位資產的方法。更具體地,本公開的實施方式涉及用於透過智能資產的原子分割和/或原子合併在區塊鏈網路內進行數位資產的原子轉移的平臺。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動作(actions)包括:接收轉移請求,該轉移請求包括第一節點的第一標識、第二節點的第二標識、智能資產的標識以及價值;至少部分基於該智能資產的標識以及該價值,來確定該智能資產是否能夠轉移;回應於確定能夠轉移該智能資產、自動地執行以下:提供第一智能資產和第二智能資產,其中,該第一智能資產被分配第一標識、第一價值並且包括該智能資產的屬性,第二智能資產被分配第二標識、價值並且包括該智能資產的屬性;將第一智能資產記錄到第一節點,將第二智能資產記錄到第二節點;刪除該智能資產。 為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進一步的背景,並且如上所述,分散式帳本系統(DLS),又可稱為共識網路(例如,由點對點節點組成)和區塊鏈網路,使參與的實體能夠安全地、不可篡改地進行交易和儲存資料。雖然“區塊鏈”一詞通常與比特幣加密貨幣網路相關聯,但是本文所使用的區塊鏈一般指在不參考任何特定用例的情況下的DLS。如上所述,區塊鏈網路可作為公有區塊鏈網路、私有區塊鏈網路或聯盟區塊鏈網路被提供。 在公有區塊鏈網路中,共識過程由共識網路的節點控制。例如,數百、數千甚至數百萬個實體可以協同運作公有區塊鏈網路,每個實體操作該公有區塊鏈網路中的至少一個節點。因此,公有區塊鏈網路可以被認為是關於參與實體的公有網路。在一些示例中,大多數實體(節點)必須對每個區塊簽名以使該區塊有效,並被添加到區塊鏈網路的區塊鏈(分散式帳本)中。示例性公有區塊鏈網路包括作為點對點支付網路的比特幣網路。加密貨幣網路可利用分散式帳本(即區塊鏈)。如上所述,區塊鏈一詞通常用於指代分散式帳本,而不特指任何特定的比特幣網路。 通常,公有區塊鏈網路支援公開交易。公開交易為公有區塊鏈網路內的所有節點共用,並儲存在全域區塊鏈中。全域區塊鏈是跨所有節點複製的區塊鏈。也就是說,所有節點相對於全域區塊鏈處於完全共識狀態。為了達成共識(例如,同意向區塊鏈添加區塊),在公有區塊鏈網路內實施共識協定。示例性共識協議包括但不限於在加密貨幣網路中實施的工作量證明(POW)。 通常,為特定實體提供私有區塊鏈網路,該特定實體集中控制讀寫權限。實體控制哪些節點能夠參與到區塊鏈網路中。因此,私有區塊鏈網路通常被稱為權限網路,其限制允許誰參與網路,以及它們的參與級別(例如,僅在某些交易中)。可以使用各種類型的存取控制機制(例如,現有參與者投票添加新實體,監管機構可以控制權限)。 通常,聯盟區塊鏈網路在參與實體之間是私有的。在聯盟區塊鏈網路中,共識過程由授權的節點集控制,一個或多個節點由相應的實體(例如,金融機構、保險公司)操作。例如,由十(10)個實體(例如,金融機構、保險公司)組成的聯盟可以操作聯盟區塊鏈網路,每個實體可以操作聯盟區塊鏈網路中的至少一個節點。因此,聯盟區塊鏈網路可以被認為是與參與實體相關的私有網路。在一些示例中,每個實體(節點)必須對每個區塊簽名,以使區塊有效並被添加到區塊鏈中。在一些示例中,至少實體(節點)的子集(例如,至少7個實體)必須對每個區塊簽名,以使區塊有效並被添加到區塊鏈中。 將參考聯盟區塊鏈網路進一步詳盡描述本公開的實施方式,該聯盟區塊鏈網路在參與的實體(例如,聯盟的成員)之間是公開的。然而,可以預期,本公開的實施方式可以在任何適當類型的區塊鏈網路中實現。雖然本公開中描述的技術被指示為與聯盟區塊鏈網路相關,但是這些技術也可以改變或者不變地用在其他類型的區塊鏈網路中,包括公有區塊鏈網路和私有區塊鏈網路。 區塊鏈網路可用於進行涉及數位資產轉移和交換的交易。區塊鏈網路內交換的數位資產代表價值。例如,加密貨幣(如比特幣)代表可用於購買產品和/或服務的價值。加密貨幣被提供作為實物貨幣(例如人民幣、美元)的替代。在許多情況下,數位資產相對簡單,並且包括例如數位資產的唯一標識和數值。透過將數位資產的價值表示為數值,由於資產的價值可以無限分割,部分或全部數位資產的轉移相對簡單。此外,透過將數位資產的價值加在一起以確定最終合併值,輕鬆實現均包含數值的兩個數位資產的合併。 雖然基本的數值數位資產允許簡單的價值轉移,但隨著區塊鏈網路越來越受依賴以用於進行交易,越來越需要能夠準確表示複雜的實物資產的更複雜的數位資產。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引入了更複雜的數位資產,可以稱之為智能資產。在一些示例中,智能資產被提供為實物資產的數位表示。如本文所述,智能資產可以在實體之間轉移。在一些示例中,智能資產對應於可以由實體(例如,個人、企業)持有或擁有的任何適當類型的實物資產。示例性實物資產可以包括但不限於貨幣資金、石油、燃料、食品等。通常,智能資產可以代表具有多種屬性(包括例如數量或單位)的任何實物資產。 可以在分散式資料庫(例如,聯盟區塊鏈)內創建、儲存和交換智能資產。在一些示例中,智能資產被提供為包括多個欄位的資料物件。在一些示例中,可以提供欄位以記錄分配給智能資產的唯一標識,以及分配給資產的類型標識。在一些示例中,可以提供欄位以記錄智能資產的屬性(例如,數量、單位)。可以透過將智能資產的唯一標識添加到分散式資料庫中的智能資產物件的相應欄位中,在分散式資料庫內創建智能資產。在一些示例中,唯一標識包括分配給智能資產的位址資訊。智能資產在分散式資料庫內以位址資訊來標識,該位址資訊被包含在表示智能資產的相應智能資產物件的欄位內。 透過將實物資產表示為智能資產,實體可以透過在區塊鏈網路中交換相應的智能資產來數位化地轉移和交換實物資產。例如,具有適當權限/許可的聯盟區塊鏈網路的成員可以創建對應於實物資產的智能資產。在創建智能資產之後,該成員可以與該聯盟區塊鏈網路的其他成員進行涉及智能資產的交易。基於聯盟區塊鏈網路的共識演算法執行涉及智能資產的任何交易的共識處理,並且完成的交易包括在分散式資料庫(例如,聯盟區塊鏈)中。 在與本申請案相同的受讓人於2018年2月14日提交的中國專利申請201810151607.8中進一步詳細描述了智能資產,該專利申請案的公開內容的全文透過引用被明確地併入本文中。 轉移具有多個欄位的數位資產(例如,智能資產)的現有方法需要執行若干原子步驟以完成單次轉移。例如,在現有轉移方法下轉移部分智能資產需要如下操作:進行查詢以確定資產的可轉移性,分割資產,以及將分割的資產從區塊鏈網路中的第一節點轉移到區塊鏈網路中的第二節點。此外,為了完成資產到節點的轉移,必須進行多次查詢以確定該資產是否可以與該節點已關聯的任何資產合併。轉移資產所需的各個原子步驟必須按連續處理。結果,現有的轉移方法不能保證原子性,並且無法在原子級進行轉移操作會導致所轉移資產的碎片化。 鑒於上述背景,並且如本文進一步詳細描述的,本公開的實施方式提供了用於透過智能資產的原子分割和/或原子合併在區塊鏈網路內進行數位資產的原子轉移的平臺。 圖1描繪了可用於執行本公開實施例的環境100的示例。在一些示例中,示例性環境100使實體能夠參與到聯盟區塊鏈網路102中。示例性環境100包括計算設備106,108以及網路110。在一些示例中,網路110包括區域網路(LAN)、廣域網路(WAN)、網際網路或其組合,並且連接網路網站、使用者設備(例如,計算設備)和後臺系統。在一些示例中,可以透過有線和/或無線通訊鏈路來存取網路110。 在所描繪的示例中,計算系統106、108可以各自包括能夠作為節點參與至聯盟區塊鏈網路102中的任何適當的計算系統。示例性計算設備包括但不限於伺服器、桌上型電腦、膝上型電腦、平板計算設備以及智慧型電話。在一些示例中,計算系統106、108承載一個或多個由電腦實施的服務,用於與聯盟區塊鏈網路102進行交互作用。例如,計算系統106可以承載第一實體(例如,使用者A)的由電腦實施的、例如交易管理系統的服務,第一實體使用該交易管理系統管理其與一個或多個其他實體(例如,其他使用者)的交易。計算系統108可以承載第二實體(例如,使用者B)的由電腦實施的、例如交易管理系統的服務,例如,第二實體使用該交易管理系統管理其與一個或多個其他實體(例如,其他使用者)的交易。在圖1的示例中,聯盟區塊鏈網路102被表示為節點的點對點網路(Peer-to-Peer network),且計算系統106、108分別提供參與聯盟區塊鏈網路102的第一實體和第二實體的節點。 圖2描繪了根據本公開實施方式的示例性概念架構200。示例性概念架構200包括實體層202、承載服務層204以及區塊鏈網路層206。在描繪的示例中,實體層202包括三個實體,實體1(E1)、實體2(E2)、實體3(E3),每個實體擁有各自的交易管理系統208。 在所描繪的示例中,承載服務層204包括用於每個交易管理系統208的介面210。在一些示例中,各交易管理系統208使用協定(例如,超文字傳輸安全協定(HTTPS))透過網路(例如,圖1的網路110)與其對應的介面210通信。在一些示例中,每個介面210在相應的交易管理系統208與區塊鏈網路層206之間提供通信連接。更具體地,介面210與區塊鏈網路層206中的區塊鏈網路212通信。在一些示例中,介面210與區塊鏈網路層206間的通信是利用遠端程序呼叫(RPC)進行的。在一些示例中,介面210“承載”用於各自的交易管理系統208的區塊鏈網路節點。例如,介面210提供用於存取區塊鏈網路212的應用程式介面(API)。 如本文所述,區塊鏈網路212被提供作為包括多個節點214的點對點網路,所述多個節點214在區塊鏈216中不可篡改地記錄資訊。儘管示意性地描繪了單個區塊鏈216,但是在區塊鏈網路212上提供並維護了區塊鏈216的多個副本。例如,每個節點214儲存區塊鏈的副本。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區塊鏈216儲存與在參與聯盟區塊鏈網路的兩個或更多個實體之間進行的交易相關聯的資訊。 圖3描繪了根據本公開的實施方式的示例性資產轉移平臺300。在所描繪的示例中,示例性資產轉移平臺300包括轉移模組302和合併模組308。如本文進一步詳細描述的,可以利用轉移模組302將智能資產的全部或一部分從區塊鏈網路(例如,圖1的聯盟區塊鏈網路102)的第一節點(例如,圖2的節點214)原子地轉移到該區塊鏈網路的第二節點。還如本文中進一步詳細描述的,可以利用合併模組308將智能資產與區塊鏈網路中的節點上記錄的另一智能資產原子地合併。 根據本公開的實施方式,轉移模組302從區塊鏈網路的成員接收轉移請求。在一些示例中,轉移請求由聯盟區塊鏈網路的成員提交給轉移模組302。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轉移請求包括區塊鏈網路中的第一節點(例如,發送節點)的第一標識、區塊鏈網路中的第二節點(例如,接收節點)的第二標識、智能資產的標識、以及價值。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轉移模組302執行單次原子操作,用於根據所標識的資產將所述轉移請求中指定的價值從第一節點轉移到第二節點。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轉移請求中標識的智能資產被提供為包括多個欄位的資料物件。在一些示例中,可以提供智能資產的欄位以記錄資產的屬性(例如,類型,數量,價值)。在一些示例中,可以提供智能資產物件的欄位以記錄分配給資產的標識以及分配給資產的類型標識。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智能資產的標識包括分配給智能資產的位址資訊(例如,指定區塊鏈網路內的智能資產的位置的位址)。 轉移請求中提供的價值表示要從第一節點轉移到第二節點的智能資產的數量(量)。在一些示例中,該價值被提供為數值。例如,該價值可以被提供為實物資產的數量(例如,數加侖的燃料)。在一些示例中,該價值被提供為字串描述。例如,該價值可以提供為“二十桶石油”或“一千英畝土地”。在一些示例中,該價值被提供為Javascript物件標記法(JSON)字串描述。 在圖3的示例中,轉移模組302包括canTransfer函數304和TryTransfer函數306。在一些示例中,透過利用轉移模組302接收的轉移請求中包含的資訊執行canTransfer函數304和TryTransfer函數306,來處理該轉移請求。在一些示例中,在與轉移請求中標識的智能資產相關聯的電腦可執行智能合約內提供canTransfer函數304和TryTransfer函數306。在較高層面上,智能合約可以被描述為在聯盟區塊鏈網路中實現和部署的合約,並且包括與智能資產相關的函數和/或資料(例如,電腦可執行函數)。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canTransfer函數304確定智能資產的價值是否小於轉移請求中指定的價值。在一些實施方式中,canTransfer函數304透過檢索智能資產的標識所提供的位址處的智能資產的價值欄位中儲存的值,來確定智能資產的價值。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canTransfer函數304確定智能資產的類型標識。在一些實施方式中,canTransfer函數304透過檢索由智能資產的標識提供的位址處的、智能資產的類型欄位中儲存的類型標識,來確定資產的類型標識。在一些示例中,canTransfer函數304至少部分基於對智能資產的類型標識的確定,來確定智能資產是否可轉移。例如,canTransfer函數304可以確定除非按照整數單位分割,否則,具有類型標識“椅子”的智能資產無法被轉移,因為智能資產(椅子)所代表的實物資產不能被物理分割以進行轉移,除非分成整數單位(例如,不能轉移1.5把椅子)。作為另一示例,canTransfer函數304可以確定具有類型標識“燃料”的智能資產可以按照所請求的單位被轉移,因為由智能資產(燃料)表示的實物資產可以被物理分割成小數單位以進行轉移(例如,可以轉移1.5加侖的燃料)。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果智能資產的價值小於轉移請求中提供的價值,或者智能資產的類型標識指示智能資產不能按照該價值進行分割,則canTransfer函數304返回“假(FALSE)”,交易終止。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果智能資產的價值大於或等於轉移請求中提供的價值,並且智能資產的類型標識指示智能資產能夠按照該價值分割,則canTransfer函數304返回“真(TRUE)”。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回應於canTransfer函數304為轉移請求返回“TRUE”,自動執行TryTransfer函數306。在一些實施方式中,TryTransfer函數306生成第一智能資產和第二智能資產。在一些示例中,由TryTransfer函數306生成的各個智能資產被提供為包括多個欄位(與智能資產相同的欄位)的資料物件。在一些示例中,由TryTransfer函數306生成的智能資產包括與轉移請求中標識的智能資產相同的屬性。例如,由TryTransfer函數306生成的第一智能資產和第二智能資產可以包括與轉移請求中標識的智能資產相同的類型標識。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TryTransfer函數306將第一標識和第一價值分配給第一智能資產。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價值是將轉移請求中標識的智能資產的原始價值減去在轉移請求中指定的價值後得到的餘數。在一些實施方式中,TryTransfer函數306將第二標識和在轉移請求中指定的價值分配給第二智能資產。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標識和第二標識均是唯一標識。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標識和第二標識分別包括分配給第一智能資產的位址資訊和分配給第二智能資產的位址資訊。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標識和第一價值被儲存為第一智能資產底層的資料物件內的欄位。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標識和指定的價值被儲存為第二智能資產底層的資料物件內的欄位。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智能資產和第二智能資產可以被認為是智能資產的子資產。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由TryTransfer函數306生成的第一智能資產被自動記錄到聯盟區塊鏈網路的第一節點。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由TryTransfer函數306生成的第二智能資產被自動記錄到聯盟區塊鏈網路的第二節點。在一些實施方式中,TryTransfer函數306在聯盟區塊鏈網路內成功記錄第一智能資產和第二智能資產時自動刪除在轉移請求中標識的智能資產(例如,生成了第一智能資產和第二智能資產的智能資產)。 可以提供非限制性的示例性輸入(例如,(userAAddress, userBAddress, assetAddress, amount): TryTransfer(“23d61f4a88”,” 90be1290c0eeab3”, “4992e1a2e8f6d”, 100); TryTransfer(“23d61f4a88”,” 90be1290c0eeab3”, “4992e1a2e8f6d”, {“amount”:100,“type”:”RMB“}); 可以提供用於執行轉移邏輯的示例性偽代碼: if (canTransfer(asset, amount)) { [splitAssetA, splitAssetB] = Split(asset, amount); Transfer(userA, userB, splitAssetA); return true; } else { return false; } 可以提供canTransfer函數304的示例性偽代碼: def canTransfer(self, asset, amount): if asset.value >= amount and asset.isTransferable: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如本文進一步詳細解釋的,合併模組308執行單次原子操作,以將在合併請求中標識的第一智能資產與跟區塊鏈網路中的節點相關聯的第二智能資產合併。根據本公開的實施方式,合併模組308接收合併請求。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合併模組308在成功執行轉移模組302的TryTransfer函數306時自動接收合併請求。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智能資產被記錄到聯盟區塊鏈網路(例如,圖1的聯盟區塊鏈網路102)的節點(例如,圖2的節點214)時,合併模組308自動接收合併請求。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由合併模組308接收的合併請求包括第一節點的第一標識、第二節點的第二標識和第一智能資產的標識。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智能資產包括包含多個欄位的底層資料物件。在一些示例中,可以提供第一智能資產的欄位以記錄分配給第一智能資產的唯一標識,以及分配給第一智能資產的類型標識。在一些示例中,可以提供智能資產的欄位以記錄第一智能資產的屬性(例如,數量、價值)。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智能資產的標識包括分配給第一智能資產的位址資訊。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智能資產與第一節點相關聯。 在圖3的示例中,合併模組308包括canMerge函數310和AutoMerge函數312。在一些示例中,透過利用合併模組308接收的合併請求中包括的資訊執行canMerge函數310和AutoMerge函數312來處理該合併請求。在一些示例中,canMerge函數310和AutoMerge函數312由與合併請求中標識的第一智能資產相關聯的電腦可執行智能合約來提供。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canMerge函數310確定合併請求中提供的第一智能資產是否可以與跟合併請求中標識的第二節點相關聯的第二智能資產合併。在一些示例中,canMerge函數310透過確定與第二節點相關聯的第二智能資產是否包含與第一智能資產的類型標識相同的類型標識,來確定第一智能資產是否可以與跟第二節點相關聯的第二智能資產合併。在一些示例中,canMerge函數310分別基於第一智能資產的標識和第二智能資產的標識來確定第一智能資產的類型標識和第二智能資產的類型標識。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第二智能資產具有與第一智能資產相同的類型標識時,canMerge函數310確定第一智能資產能夠與第二智能資產合併。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回應於確定第一智能資產不能與跟第二節點相關聯的第二智能資產合併,canMerge函數310返回“FALSE”。在一些示例中,如果canMerge函數310針對合併請求返回“FALSE”,則將在合併請求中標識的第一智能資產自動記錄在第二節點上並從第一節點中刪除該第一智能資產。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canMerge函數310返回“FALSE”時,為第一智能資產分配第二標識和第二價值。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價值等於第一智能資產的原始價值。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標識是唯一標識。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標識包括為第二節點上記錄的第一智能資產分配的位址資訊。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標識和第二價值被儲存為第一智能資產底層的資料物件內的欄位。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回應於確定第一智能資產能夠與跟第二節點相關聯的第二智能資產合併,canMerge函數310返回“TRUE”。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canMerge函數310返回“TRUE”時,AutoMerge函數312自動處理合併請求。 根據本公開的實施方式,AutoMerge函數312自動更新第二智能資產,將更新的第二智能資產記錄到第二節點,並從第一節點刪除第一智能資產。在一些實施方式中,AutoMerge函數312更新第二智能資產以包括第一智能資產的屬性和價值。 在一些示例中,由AutoMerge函數312分配給更新的第二智能資產的價值被提供為數值。在一些示例中,該數值被提供為字串描述。在一些示例中,該數值被提供為Javascript物件標記法(JSON)字串描述。在一些示例中,由AutoMerge函數312分配給更新的第二智能資產的價值等於第一智能資產的原始價值與第二智能資產的原始價值的總和。在一些示例中,AutoMerge函數312基於分別儲存在第一智能資產和第二智能資產底層的資料物件的價值欄位內的價值,來確定第一智能資產的原始價值和第二智能資產的原始價值。 可以提供用於執行轉移邏輯的示例性偽代碼為: Transfer(userA, userB, assetTransfered); for (Asset asset:userB.getAllAssetsByAssetContract(asset. getAssetContractAddress()) { if (canMerge(asset, assetTransfered)) { Merge(userB, asset, assetTransfered); break; } } 可以提供canMerge函數310的示例性偽代碼為: def canMerge(self, assetA, assetB): if assetA.startDate == assetB.startDate and assetA.endDate == assetB.endDate: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可以提供canMerge函數310的另一示例性偽代碼為: def canMerge(self, assetA, assetB): if assetA.startDate == assetB.startDate and assetA.endDate == assetB.endDate and assetA.propertyX == assetB.propertyX: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可以提供用於canMerge函數310的又一示例性偽代碼為: def canMerge(self, assetA, assetB): if assetA.propertyX == assetB.propertyX: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圖4描繪了可以根據本公開的實施方式執行的示例性過程40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以利用由一個或多個計算設備執行的一個或多個電腦可執行程式來執行示例性過程400。例如,可以在區塊鏈網路內執行示例性過程400。 接收轉移請求(402)。例如,可以從聯盟區塊鏈網路的成員接收在聯盟區塊鏈網路內的節點之間轉移智能資產的請求。在一些示例中,該請求包括區塊鏈網路中的第一節點(例如,發送節點)的第一標識,區塊鏈網路中的第二節點(例如,接收節點)的第二標識,智能資產的標識,以及價值。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智能資產被提供為包括多個欄位的資料物件。在一些示例中,該價值是數值。在一些示例中,該價值是字串描述。例如,該價值可以被提供為Javascript物件標記法(JSON)。 執行canTransfer函數(404)。canTransfer函數處理轉移請求中的資訊以確定智能資產是否能夠被轉移。在一些示例中,canTransfer函數至少部分基於智能資產的標識,來確定智能資產是否能夠被轉移。在一些示例中,canTransfer函數至少部分基於智能資產的類型標識,來確定智能資產是否能夠被轉移。在一些示例中,canTransfer函數至少部分基於確定智能資產的價值是否小於轉移請求中提供的價值,來確定資產是否能夠被轉移。在一些示例中,canTransfer函數由與智能資產相關聯的電腦可執行智能合約提供。 確定智能資產的轉移能力(406)。如果確定智能資產不能轉移,則提供資產不可轉移的指示(408)。在一些示例中,如果確定智能資產無法轉移,則canTransfer函數返回“FALSE”。在一些示例中,如果確定智能資產無法轉移,則終止交易。 如果確定智能資產能夠轉移,則生成第一智能資產和第二智能資產(410)。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智能資產和第二智能資產均被提供為包括多個欄位的資料物件。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智能資產和第二智能資產包括與在轉移請求中標識的智能資產相同的屬性。例如,第一智能資產和第二智能資產均可包括與在轉移請求中標識的智能資產相同的類型標識。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為第一智能資產分配第一標識和第一價值。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價值是將轉移請求中標識的智能資產的原始價值減去轉移請求中標識的價值後得到的餘數。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為第二智能資產分配第二標識和在轉移請求中標識的價值。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標識和第二標識分別包括第一智能資產的位址資訊和第二智能資產的位址資訊。 第一智能資產被記錄到區塊鏈網路中的第一節點(412)。第二智能資產被記錄到區塊鏈網路中的第二節點(414)。 在轉移請求中標識的智能資產(例如,生成了第一智能資產和第二智能資產的智能資產)被刪除(416)。在一些示例中,在聯盟區塊鏈網路內成功記錄第一智能資產和第二智能資產時,該標識的智能資產被自動刪除。 圖5描繪了可以根據本公開的實施方式執行的示例性過程50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以利用由一個或多個計算設備執行的一個或多個電腦可執行程式來執行示例性過程500。例如,可以在區塊鏈網路內執行示例性過程500。 接收合併請求(502)。例如,當智能資產被記錄到聯盟區塊鏈網路中的節點時,可以接收合併請求。在一些示例中,該請求包括第一節點的第一標識、第二節點的第二標識和第一智能資產的標識。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智能資產與第一節點相關聯。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智能資產包括包含多個欄位的底層資料物件。 執行canMerge函數(504)。canMerge函數處理合併請求中的資訊,以確定第一智能資產是否能夠與跟合併請求中標識的第二節點相關聯的第二智能資產合併。在一些實施方式中,canMerge函數至少部分基於第一智能資產的標識和第二智能資產的標識,來確定第一智能資產是否能夠與第二智能資產合併。在一些示例中,canMerge函數至少部分基於第一智能資產的類型標識和第二智能資產的類型標識,來確定第一智能資產是否能夠與第二智能資產合併。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智能資產包括包含多個欄位的底層資料物件。 確定第一智能資產與跟第二節點相關聯的第二智能資產合併的能力(506)。在一些示例中,如果第一智能資產的類型標識與第二智能資產的類型標識匹配,則確定第一智能資產能夠與第二智能資產合併。 如果確定第一智能資產不能與跟第二節點相關聯的第二智能資產合併,則將第一智能資產自動記錄到第二節點(508)並從第一節點刪除第一智能資產(510)。在一些示例中,為第一智能資產分配第二標識和第二價值。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價值等於第一智能資產的原始價值。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價值被提供為數值。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價值是字串描述。例如,第二價值可以被提供為Javascript物件標記法(JSON)。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標識包括第一智能資產的位址資訊。 如果確定第一智能資產能夠與跟第二節點相關聯的第二智能資產合併,則自動更新第二智能資產(512)。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智能資產被更新為包括第一智能資產的屬性和價值。在一些示例中,該價值等於第一智能資產的原始價值與第二智能資產的原始價值之和。在一些示例中,該價值被提供為數值。在一些示例中,該價值是字串描述。例如,該價值可以被提供為Javascript物件標記法(JSON)。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將更新的第二智能資產自動記錄在第二節點上(514)。刪除第一智能資產(516)。在一些示例中,在將更新的第二智能資產成功記錄到第二節點時,自動刪除第一智能資產。 所描述的特徵可以在數位電子電路中實現,或者在電腦硬體、韌體、軟體或它們的組合中實現。裝置可以在有形地體現在資訊載體中(例如,在機器可讀儲存設備中)的電腦程式產品中實現,以由可編程處理器執行;由可編程處理器執行指令程式以透過對輸入資料進行操作並生成輸出來執行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的功能,由此可執行方法步驟。所描述的特徵可有利地在可編程系統上執行的一個或多個電腦程式中實現,所述可編程系統包括至少一個可編程處理器,所述可編程處理器被耦接以從資料儲存系統、至少一個輸入裝置和至少一個輸出設備接收資料和指令,並向它們發送資料和指令。電腦程式是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在電腦中使用以執行特定活動或帶來某種結果的一組指令。電腦程式可以用任何形式的程式語言編寫,包括編譯或演繹性語言,並且可以配置為任何形式,包括作為獨立程式或作為模組、組件、子程式或適合用在計算環境中的其他單元。 用於執行指令程式的合適處理器包括,例如,通用和專用微處理器,以及任何類型的電腦的唯一處理器或多個處理器之一。通常,處理器將從唯讀記憶體或隨機存取記憶體或兩者接收指令和資料。電腦的元件可包括用於執行指令的處理器和用於儲存指令和資料的一個或多個記憶體。通常,電腦還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大容量儲存設備或可操作地耦接至一個或多個大容量儲存設備以與其通信,以用於儲存資料檔案;這些設備包括磁片,例如內部硬碟和抽取式磁碟;磁光碟;以及光碟。適合於有形地體現電腦程式指令和資料的儲存設備包括所有形式的非易失性記憶體,包括例如半導體記憶體設備,例如EPROM、EEPROM和快閃記憶體設備;磁片,如內部硬碟和抽取式磁碟;磁光碟;以及CD-ROM和DVD-ROM磁片。處理器和記憶體可以補充有專用積體電路(ASIC)或集成在專用積體電路中。 為了提供與使用者的交互作用,這些特徵可以在電腦上實現,該電腦具有:用於向使用者顯示資訊的顯示裝置,例如,陰極射線管(CRT)或液晶顯示器(LCD)監視器;以及使用者可以藉以向電腦提供輸入的鍵盤和指標裝置,例如滑鼠或軌跡球。 這些特徵可以在包括後端組件(例如資料伺服器)的電腦系統中,或者在包括中間軟體組件(例如應用伺服器或網際網路伺服器)的電腦系統中或包括前端組件(例如具有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或網際網路瀏覽器的客戶端電腦)的電腦系統中,或者在它們的任意組合中實現。系統的組件可以透過諸如通信網路的任何形式或媒體的數位資料通信連接。通信網路的示例包括例如區域網路(LAN),廣域網路(WAN)以及形成網際網路的電腦和網路。 電腦系統可以包括客戶端和伺服器。客戶端和伺服器通常彼此遠離並且通常透過網路、例如所描述的網路進行交互作用。客戶端和伺服器的關係借助於在各個電腦上運行並且彼此具有客戶端 - 伺服器關係的電腦程式而產生。 另外,圖中描繪的邏輯流程不需要所示的特定順序或順序次序來實現期望的結果。另外,可以從所描述的流程中提供其他步驟,或者可以從所描述的流程中消除步驟,並且可以將其他組件添加到所描述的系統或從所述系統中移除。因此,其他實施方式在以下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內。 已經描述了本公開的許多實施方式。然而,應該理解,在不脫離本公開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各種修改。因此,其他實施方式在以下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內。
100:環境 102:聯盟區塊鏈網路 106、108:計算設備 110:網路 200:概念架構 202:實體層 204:承載服務層 206:區塊鏈網路層 208:交易管理系統 210:介面 212:區塊鏈網路 214:節點 216:區塊鏈 300:資產轉移平臺 302:轉移模組 304:canTransfer函數 306:TryTransfer函數 308:合併模組 310:canMerge函數 312:AutoMerge函數
圖1描繪了可用於執行本公開的實施方式的示例性環境。 圖2描繪了根據本公開的實施方式的示例性概念架構。 圖3描繪了根據本公開的實施方式的示例性資產轉移平臺。 圖4和圖5描繪了可根據本公開的實施方式執行的示例性過程。 各圖式中的相同圖式標記表示相同元件。

Claims (27)

  1. 一種電腦實現的用於在區塊鏈網路中轉移智能資產的方法,該方法由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並且包括: 接收轉移請求,該轉移請求包括第一節點的第一標識、第二節點的第二標識、智能資產的標識以及價值; 至少部分基於所述智能資產的標識以及所述價值,來確定所述智能資產是否能夠轉移;以及 回應於確定所述智能資產能夠轉移,自動執行以下: 提供第一智能資產和第二智能資產, 所述第一智能資產被分配所述第一標識、第一價值,並且包括所述智能資產的屬性, 所述第二智能資產被分配所述第二標識、所述價值,並且包括所述智能資產的屬性, 將所述第一智能資產記錄到所述第一節點,將所述第二智能資產記錄到所述第二節點,以及 刪除所述智能資產。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透過執行與所述智能資產相關聯的電腦可執行智能合約中提供的函數,來確定所述智能資產是否能夠轉移。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 至少部分基於與所述智能資產相關聯的類型標識,來確定所述智能資產是否能夠轉移, 所述類型標識指示所述智能資產是否屬於能夠分割的類型。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部分基於所述智能資產的原始價值是否小於所述價值,來確定所述智能資產是否能夠轉移。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價值被提供為數值和字串描述之一。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以Javascript物件標記法JSON提供所述字串描述。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價值是將所述智能資產的原始價值減去所述價值後得到的餘數。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區塊鏈網路是聯盟區塊鏈網路。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智能資產由具有多個欄位的底層資料物件定義。
  10. 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耦接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並且儲存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用於在區塊鏈網路中轉移智能資產的操作,所述操作包括: 接收轉移請求,該轉移請求包括第一節點的第一標識、第二節點的第二標識、智能資產的標識以及價值; 至少部分基於所述智能資產的標識以及所述價值,來確定所述智能資產是否能夠轉移;以及 回應於確定所述智能資產能夠轉移,自動執行以下: 提供第一智能資產和第二智能資產, 所述第一智能資產被分配所述第一標識、第一價值,並且包括所述智能資產的屬性, 所述第二智能資產被分配所述第二標識、所述價值,並且包括所述智能資產的屬性, 將所述第一智能資產記錄到所述第一節點,將所述第二智能資產記錄到所述第二節點,以及 刪除所述智能資產。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透過執行與所述智能資產相關聯的電腦可執行智能合約中提供的函數,來確定所述智能資產是否能夠轉移。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 至少部分基於與所述智能資產相關聯的類型標識,來確定所述智能資產是否能夠轉移, 所述類型標識指示所述智能資產是否屬於能夠分割的類型。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至少部分基於所述智能資產的原始價值是否小於所述價值,來確定所述智能資產是否能夠轉移。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所述價值被提供為數值和字串描述之一。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以Javascript物件標記法JSON提供所述字串描述。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所述第一價值是將所述智能資產的原始價值減去所述價值後得到的餘數。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所述區塊鏈網路是聯盟區塊鏈網路。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所述智能資產由具有多個欄位的底層資料物件定義。
  19. 一種系統,包括: 計算設備;以及 電腦可讀儲存設備,其耦接到所述計算設備並且儲存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計算設備執行時,使得所述計算設備執行用於在區塊鏈網路中轉移智能資產的操作,所述操作包括: 接收轉移請求,該轉移請求包括第一節點的第一標識、第二節點的第二標識、智能資產的標識以及價值; 至少部分基於所述智能資產的標識以及所述價值,來確定所述智能資產是否能夠轉移;以及 回應於確定所述智能資產能夠轉移,自動執行以下: 提供第一智能資產和第二智能資產, 所述第一智能資產被分配所述第一標識、第一價值,並且包括所述智能資產的屬性, 所述第二智能資產被分配所述第二標識、所述價值,並且包括所述智能資產的屬性, 將所述第一智能資產記錄到所述第一節點,將所述第二智能資產記錄到所述第二節點,以及 刪除所述智能資產。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系統,其中,透過執行與所述智能資產相關聯的電腦可執行智能合約中提供的函數來確定所述智能資產是否能夠轉移。
  2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系統,其中, 至少部分基於與所述智能資產相關聯的類型標識,來確定所述智能資產是否能夠轉移, 所述類型標識指示所述智能資產是否屬於能夠分割的類型。
  2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系統,其中,至少部分基於所述智能資產的原始價值是否小於所述價值,來確定所述智能資產是否能夠轉移。
  2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價值被提供為數值和字串描述之一。
  2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系統,其中,以Javascript物件標記法JSON提供所述字串描述。
  2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第一價值是將所述智能資產的原始價值減去所述價值後得到的餘數。
  2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區塊鏈網路是聯盟區塊鏈網路。
  2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智能資產由具有多個欄位的底層資料物件定義。
TW108125205A 2018-11-30 2019-07-17 用於在區塊鏈網路內原子轉移智能資產的平臺 TW2020232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18505 WO2019072285A2 (en) 2018-11-30 2018-11-30 PLATFORM FOR ATOMIC TRANSFER OF INTELLIGENT RESOURCES IN BLOCK CHAIN NETWORKS
CNPCT/CN2018/118505 2018-11-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3230A true TW202023230A (zh) 2020-06-16

Family

ID=66100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5205A TW202023230A (zh) 2018-11-30 2019-07-17 用於在區塊鏈網路內原子轉移智能資產的平臺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1037143B2 (zh)
EP (1) EP3552173A4 (zh)
JP (1) JP6804715B2 (zh)
KR (1) KR102151896B1 (zh)
CN (1) CN109937430B (zh)
PH (1) PH12019500874A1 (zh)
SG (1) SG11201903539PA (zh)
TW (1) TW202023230A (zh)
WO (1) WO2019072285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6947B (zh) * 2018-05-31 2020-07-1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不停车收费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1984394A (zh) * 2019-05-22 2020-11-24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一种网络资产归属判别形成关键属性提取系统
CN110727731B (zh) 2019-09-05 2021-12-21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区块链网络中加入节点的方法和区块链系统
CN110730204B (zh) * 2019-09-05 2022-09-02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区块链网络中删除节点的方法和区块链系统
US20220343323A1 (en) * 2020-03-30 2022-10-27 Hitachi,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maintaining private data with consortium blockchain
WO2022125532A1 (en) * 2020-12-07 2022-06-16 Meredith Ii Thomas T Systems and methods thereof for exchanging different digital currencies on different blockchains
US20230236892A1 (en) * 2022-01-25 2023-07-27 Poplar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for resource enhacement
US20230342774A1 (en) * 2022-03-28 2023-10-26 Guardtime Sa Atomic Multi-Unit Transfer of Single-Instance Data Units in Sharded Blockchain
US20230385822A1 (en) * 2022-05-24 2023-11-30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an asset swap across two blockchai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46297A1 (en) * 2013-05-01 2013-09-19 Idonate Liquidation, Llc Bid-Based Charitable Impact Statement
US9892460B1 (en) * 2013-06-28 2018-02-13 Winklevoss Ip,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program products for operating exchange traded products holding digital math-based assets
US20170200147A1 (en) * 2016-01-08 2017-07-13 Akbar Ali Ansari System and the computer methods of issuing, transferring and manipulating value or gift cards using blockchain technology
US10693658B2 (en) * 2016-02-12 2020-06-23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sing digital signatures to create trusted digital asset transfers
CN105956923B (zh) * 2016-04-20 2022-04-29 上海如鸽投资有限公司 资产交易系统以及资产的数字化认证和交易方法
CN105976246A (zh) * 2016-04-29 2016-09-28 北京太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叠加方法及装置
US11165754B2 (en) * 2016-06-16 2021-11-02 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Managing verifiable, cryptographically strong transactions
CN105976231A (zh) * 2016-06-24 2016-09-28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及节点
CN106327173A (zh) * 2016-08-22 2017-01-11 布比(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支付方法及装置
CN106780025B (zh) * 2016-11-30 2021-03-02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区块链中数字资产的转移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964254B1 (ko) * 2017-01-03 2019-04-01 아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블록체인과 dht를 이용한 p2p 거래 방법 및 장치
CN106960388A (zh) * 2017-03-01 2017-07-18 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智能卡技术研究院 跨区块链的数字资产流转的方法和装置
KR102349401B1 (ko) * 2017-04-05 2022-01-11 삼성에스디에스 주식회사 블록체인 기반의 사용자 정의 화폐 거래 시스템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07392608B (zh) * 2017-07-11 2020-07-07 北京博晨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字资产交易方法及区块链系统
US11257073B2 (en) * 2018-01-31 2022-02-22 Salesforce.Com,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implementing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for smart contracts using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ies in a cloud bas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08416675A (zh) * 2018-02-14 2018-08-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资产管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8335206B (zh) * 2018-02-14 2020-12-22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资产管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8335207B (zh) * 2018-02-14 2020-08-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资产管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52173A2 (en) 2019-10-16
KR102151896B1 (ko) 2020-09-03
JP2020507827A (ja) 2020-03-12
US20190303927A1 (en) 2019-10-03
WO2019072285A3 (en) 2019-10-03
EP3552173A4 (en) 2020-01-15
JP6804715B2 (ja) 2020-12-23
PH12019500874A1 (en) 2019-11-25
WO2019072285A2 (en) 2019-04-18
US11037143B2 (en) 2021-06-15
SG11201903539PA (en) 2019-05-30
CN109937430A (zh) 2019-06-25
CN109937430B (zh) 2024-03-08
KR20200067119A (ko) 2020-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9937B (zh) 用於在區塊鏈網路內原子轉移智能資產的方法及系統
TW202023230A (zh) 用於在區塊鏈網路內原子轉移智能資產的平臺
TWI695615B (zh) 使用去中心化決策更新區塊鏈智慧合約
EP3808028B1 (en) Services platform for managing a verifiable permissioned ledger 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US20190278765A1 (en) Shared secret-based blockchain storage
CN110720204B (zh) 基于共享秘密的区块链存储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
KR102315791B1 (ko) 이진 로그 복제에 기초한 블록체인 데이터 관계 구조화 방식
WO2019072287A2 (en) USING A TABLE OF NUTS TO RESOLVE SIMULTANEOUS BLOCK CHAIN TRANSACTION FAIL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