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12942A - 一次側恆定電流調節 - Google Patents

一次側恆定電流調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12942A
TW202012942A TW108120273A TW108120273A TW202012942A TW 202012942 A TW202012942 A TW 202012942A TW 108120273 A TW108120273 A TW 108120273A TW 108120273 A TW108120273 A TW 108120273A TW 202012942 A TW202012942 A TW 20201294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circuit
diode
sensing
curr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0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1442B (zh
Inventor
肖海斌
偉君 莊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半導體組件工業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半導體組件工業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半導體組件工業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2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29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14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144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69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 H02M3/33571Half-bridge at primary side of an isolation transform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5/00Details of measuring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17/00 - G01R29/00, G01R33/00 - G01R33/26 or G01R35/00
    • G01R15/14Adaptations providing voltage or current isolation, e.g. for high-voltage or high-current networks
    • G01R15/18Adaptations providing voltage or current isolation, e.g. for high-voltage or high-current networks using inductive devices, e.g. transform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0092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measuring curr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1Resonant DC/D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09Devices or circuits for detecting current in a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4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losses
    • H02M1/0054Transistor switching losses
    • H02M1/0058Transistor switching losses by employing soft switching techniques, i.e. commutation of transistors when applied voltage is zero or when current flow is zer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4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for or adjusting power factor in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02M1/4208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power factor of AC input
    • H02M1/4225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power factor of AC input using a non-isolated boost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用於使用一次側調節來調節一切換模式諧振電力轉換器之輸出電流的裝置、系統、及方法的各種實施例。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用於一恆定輸出電流諧振變壓器之一次側調節的電路包括具有一第一線圈的一變壓器,該第一線圈具有一第一端子及一第二端子。一控制器電路經組態以接收一輸入電壓,且一諧振電路耦接至該控制器電路及該第一端子。一電流感測電路耦接至該第二端子及至該控制器電路。該電流感測電路經組態以偵測在一經感測的所得電壓電位中的波動,該等波動代表該變壓器的該輸出電流。該電流感測電路經組態以當該經感測的所得電壓電位大於一參考電壓時提供一回授信號至該控制器電路。

Description

一次側恆定電流調節
本文描述的技術一般關於用於控制由電力轉換器產生之電流及電壓的方法、系統、及設備。本文描述的技術也關於用於控制由以切換模式操作的電力轉換器產生之電流及電壓的方法、系統、及設備。更具體地說,本文描述的技術係關於用於調節由切換模式電力轉換器提供之恆定電流的方法、系統、及設備,其中使用一次側調節。甚至更具體地說,本文描述的技術係關於用於調節由諧振切換模式電力轉換器提供之恆定電流的方法、系統、及設備,其中使用一次側調節。
可發現該技術與各種電子裝置結合使用,諸如電力轉換器、發光二極體總成、以及其中需要由電力轉換器在低、中、及/或高功率範圍上輸出恆定電流的各種其他裝置及系統。
如今,電力轉換器通常結合各種裝置(諸如,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 LED)總成、汽車、行動電話、平板電腦、電腦、及其他裝置)使用,以將線電壓轉換成各種輸出電壓及電流。電力轉換器常經組態以提供恆定輸出電流,而輸出電壓可隨時間波動。
如今常用的一種電力轉換器係切換模式電力供應器(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切換模式電力供應器可包括各種拓撲的使用,包括降壓轉換器、升壓轉換器、反相及返馳。返馳式拓撲通常包括具有與第二(二次)線圈電隔離且常與第三(感測)線圈電隔離之第一(一次)線圈的變壓器。一次線圈通常耦接至輸入電源,且二次線圈通常耦接至負載,諸如LED總成。一般而言,使用二種方法之一者來調節電力轉換器,使得恆定電流能夠供應至負載。針對第一種方法,在二次線圈處監測輸出電流並將其值繼電回(relayed back)一次側,其中調節係藉由調整頻率及/或脈衝寬度而發生,在此期間電流在變壓器的一次線圈中出現。此種二次側調節常涉及光耦接器或其他組件的使用,以在電力轉換器的一次側與二次側之間提供電隔離。然而,二次側調節係複雜的解決方案。針對第二種方法,使用一次側調節,其中基於在電力轉換器的一次側上感測的輸入電壓及電流而使二次側上的輸出電流近似。通常認為藉由調整工作循環(一次線圈「導通」的時間之於一次線圈「導通」及「關斷」二者之總時間的比),可改變在一次線圈中且從而在變壓器的輸出電壓中所感應的電壓。同樣地,藉由調整操作頻率,可調節由電力變壓器產生的電流。雖然一次側調節在低功率實施方案中係常見的,針對中及高功率實施方案,例如,使用諧振電路技術的實施方案,需要合適的一次側調節技術。
本揭露的各種實施例藉由提供用於在中及高功率電力轉換器(包括使用諧振電路技術的該等電力轉換器)中提供一次側調節的裝置、系統、及方法來解決上述及其他問題。
根據本揭露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使用一次側電流調節來調節由一切換模式電力轉換器輸出的一恆定電流的設備、系統、或方法。至少一個實施例可結合低、中、或高功率實施方案來使用。如在本文中所使用,一種低功率實施方案在一電力轉換器的輸出功率一般小於20瓦特時發生。一種高功率實施方案在一電力轉換器的輸出功率一般大於50瓦特時發生。一種中功率實施方案係一般出現在20與50瓦特之間的一種實施方案。應理解到,上述範圍係用於闡釋功率範圍中的比較性差異之目的,且低、中、或高功率實施方案之間的區分可基於用於任何此種系統的預期實施方案及裝置而改變。本揭露之一或多個實施方案可經組態以支援輸出電力轉換器之低、中、高、及/或其組合的功率範圍。應進一步理解,電力轉換器可包括二或更多個三次繞組,使得單一電力轉換器能提供各種範圍的輸出電力。此種三次繞組的一或多者可提供比二次繞組更高或更低的功率範圍。此種三次繞組可用於進一步調節電力轉換器的操作。本揭露不限於輸出電力轉換器輸出範圍、繞組數目、或其他的任何範圍或排列。
根據本揭露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電力轉換器可包括一電流感測電路。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電流感測電路可包括具有一第一二極體陽極及一第一二極體陰極的一第一感測二極體。該第一二極體陽極可經接地,且該第一二極體陰極可連接至具有一操作頻率(TSW )的一變壓器的一第一線圈的一第二端子。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電流感測電路可包括一第一線圈,該第一線圈具有耦接至一輸入電壓並接收一輸入電流(IP )的一第一端子。該變壓器可包括耦接至至少一個輸出節點的一第二線圈,該至少一個輸出節點提供一輸出電壓及一輸出電流(IO )。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電流感測電路可包括具有一第二二極體陽極及一第二二極體陰極的一第二感測二極體。提供一感測電阻的一感測電阻器及一感測電容器可經接地。且,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該第二二極體陽極可連接至該第二端子,且該第二二極體陰極可在一電壓感測節點處並聯連接至該感測電阻器、該感測電容器、及一補償電阻器。
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電流感測電路可包括經組態以一參考電壓(VREF )操作的一電壓參考調節器。該電壓參考調節器可包括一接地節點、一第一參考節點、及一第二參考節點。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電流感測電路可包括具有一設定電阻的一設定電阻器的使用。該設定電阻器可經組態以接收一感測電壓(VS )。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可使用具有一補償電阻的一補償電阻器。該補償電阻器可在該第一參考節點處並聯連接至該設定電阻器。
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電流感測電路可包括一電路,該電路經組態使得該輸出電流(IO )在該變壓器的二或更多個循環上以一恆定值輸出。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該輸出電流(IO )係隨一感測電阻而變動。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電流感測電路可包括具有作為一感測電容器的一可變電阻電阻器的一電流感測電路的使用。
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電流感測電路可包括一電路,該電路經組態使得該輸出電流(IO )依據以下方程式定義:
Figure 02_image001
其中:N =用於該變壓器的一線圈比。
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電流感測電路可包括一電路,該電路經組態使得一恆定參考電壓(VREF )與一電壓參考調節器結合而使用。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電流感測電路可包括一電路,該電路經組態使得該感測電阻(RSNS )係一常數。
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電流感測電路可包括一電路,該電路經組態使得該輸入電流(IP )係隨該輸出電流(IO )而變動且依據以下方程式定義:
Figure 02_image003
其中:IM =由該變壓器產生的一磁流。
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電流感測電路可包括一電路,該電路經組態使得一變壓器中的一磁流(IM )與一感測電壓(VS )成比例且依據以下方程式定義:
Figure 02_image005
其中:LM =該變壓器的電感;且TSW =用於該變壓器的一切換頻率。
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電流感測電路可包括一電路,該電路經組態使得一感測電壓(VS )係隨該輸出電壓(VO )、該線圈比(N)、及一輸出二極體電壓降(VD )而變動且依據以下方程式定義:
Figure 02_image007
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電流感測電路可包括一電路,該電路經組態使得該輸出電流(IO )係藉由出現在一電壓感測節點處的一所得電壓電位(VCS )中的二或更多個波動來表示。
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電流感測電路可包括一電路,該電路經組態使得一所得電壓電位(VCS )係隨一參考電壓(VREF )、一設定電阻、一補償電阻、及一感測電壓(VS )而變動。
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電流感測電路可包括一電路,該電路經組態使得一第二參考節點提供一回授信號至耦接至一變壓器的一控制器電路。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該控制器電路可經組態以藉由改變該變壓器的一操作頻率(TSW )而調整一感測電壓(VS )。
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電流感測電路可包括具有一第一二極體陽極及一第一二極體陰極的一第一感測二極體。該第一二極體陽極可經接地,且該第一二極體陰極可連接至及/或耦接至具有一操作頻率(TSW )的一變壓器的一第一線圈的一第二端子。該第一線圈可包括耦接至一輸入電壓並接收一輸入電流(IP )的一第一端子。一第二線圈可耦接至提供一輸出電壓及一輸出電流(IO )的至少一個輸出節點。
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電流感測電路可包括具有一第二二極體陽極及一第二二極體陰極的一第二感測二極體。一感測電阻器可提供一感測電阻。該電路亦可包括一感測電容器。該感測電阻器及該感測電容器可經接地。該第二二極體陽極可連接至該第二端子,且該第二二極體陰極可例如在一電壓感測節點處並聯連接至該感測電阻器、該感測電容器、及該補償電阻器。
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電流感測電路可包括經組態以一參考電壓(VREF )操作的一電壓參考調節器。該電壓參考調節器可包括一接地節點、一第一參考節點、及一第二參考節點。
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電流感測電路可包括具有一設定電阻的一設定電阻器。該設定電阻器可經組態以接收一感測電壓(VS )。
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電流感測電路可包括具有一補償電阻的一補償電阻器。該補償電阻器可例如在該第一參考節點處並聯連接至該設定電阻器。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電流感測電路可包括一電源電阻器,該電源電阻器例如串聯連接至該第二參考節點及一電源電壓(VCC )。可包括一回授二極體,其具有耦接至該第二參考節點的一陰極及耦接至一回授電阻器的一陽極。
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電流感測電路可包括耦接至一諧振電路的一諧振電路控制器的一回授電阻器。該諧振電路控制器可經組態以基於接收自該電流感測電路之一回授信號來調整該變壓器操作頻率,以在該變壓器的多個操作循環上維持一恆定輸出電流。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該諧振電路控制器可包括一自振盪MOSFET驅動器電路。
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電流感測電路可經組態以產生一回授信號,該回授信號用於例如一諧振電路控制器,以將該輸出電流維持成隨該感測電阻(RSNS )、該變壓器的一線圈比(N)、該變壓器的一磁流(IM )、該補償電阻(RCOMP )、該設定電阻(R38)、及該參考電壓(VREF )而變動。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該輸出電流(IO )可隨一參考電壓(VREF )、一感測電阻(RSNS )、及一變壓器的一線圈比(N)而變動。
根據本揭露之至少一個實施例,揭示一種用於促進一恆定輸出電流諧振變壓器之一次側調節的電路。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該電路可包括具有一第一線圈及一第二線圈的一變壓器。一線圈比(N)定義該第一線圈相對於該第二線圈。該第一線圈包括一第一端子及一第二端子。該第二線圈產生一輸出電流(IO )及一輸出電壓(VO )。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控制器電路可經組態以接收一輸入電壓(VIN )。一諧振電路可耦接至該控制器電路及該第一端子。一電流感測電路可耦接至該第二端子及該控制器電路。該電流感測電路可經組態以偵測一經感測的所得電壓電位(VCS )中的波動。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該電路可經組態使得該等波動代表該變壓器的該輸出電流(IO )。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該電流感測電路可經組態以當該經感測的所得電壓電位(VCS )大於一參考電壓時提供一回授信號至該控制器電路。
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在用於促進一恆定輸出電流諧振變壓器之一次側調節的該電路中使用的該電流感測電路可包括具有一第一二極體陽極及一第一二極體陰極的一第一感測二極體。該第一二極體陽極經接地。該第一二極體陰極可連接至該第二端子。可使用具有一第二二極體陽極及一第二二極體陰極的一第二感測二極體。可使用提供一感測電阻的一經接地的感測電阻器。該第二二極體陽極可連接至該第二端子,且該第二二極體陰極可連接至該感測電阻器及該補償電阻器。可使用一種電壓參考調節器且其經組態以一參考電壓(VREF )操作。該變壓器的該輸出電流(IO )係隨該參考電壓、該感測電阻、及該線圈比而變動。
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一種用於促進一恆定輸出電流諧振變壓器之一次側調節的電路可包括一升壓電路,該升壓電路耦接至該控制器電路且經組態以提供一輸入電壓至該控制器電路。可利用一電源電路,該電源電路耦接至一主電力電源且耦接至該升壓電路,且經組態以提供一經整流的主電力信號至該升壓電路。該控制器電路可包含一半橋式控制器電路。且,該諧振電路可包含一電感電容式諧振電路。
用於使用一次側調節來促進藉由一諧振變壓器的一恆定輸出電流之輸出的系統、方法、及裝置,亦根據本文中討論之電路的使用及其操作原理來揭示。
本文中所述的各種實施例係關於用於使用一次側調節來調節電力轉換器之輸出電流的設備、系統、及方法。更具體地說,本文中所述的實施例係關於用於調節以諧振切換模式操作的電力轉換器的輸出電流的方法、系統、及設備。可發現本文中所述之實施例用於諸如電力轉換器的電子裝置中,該等電力轉換器經組態用於與LED總成、個人通訊裝置、工業裝置、汽車裝置一起使用,且與其中需要由提供低、中、及/或高功率輸出的電力轉換器來提供恆定輸出電流的任何裝置一起使用。雖然本文陳述並如在附圖中顯示的各種實施例對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提供如本文所主張或如隨後在對此揭露主張優先權的任何申請案中所主張之足以實踐該等發明的一或多者的資訊,應理解一或多個實施例可不使用本文提供之細節的一或多者實踐。因此,本文中所述的各種實施例以實例的方式提供,並且未意圖且不應用於使所主張之任何發明的範圍限於實施例。
如圖1A與圖1B所示且針對本揭露的至少一個實施例,電力轉換器100包括諧振式拓撲,其中電隔離出現在變壓器101的一次側與二次側之間。變壓器101可包括具有第一繞組數目NP 的第一線圈L1及具有第二繞組數目NS 的第二線圈L2。NP 通常取決於需要電力轉換器的輸入電壓相對於輸出電壓是升壓或降壓而大於或小於NS 。應理解到,本揭露的各種實施例不限於諧振式電力轉換器且可結合其他拓撲使用。電力轉換器的一次側
變壓器101的一次側包括具有第一端子T1及至少一個第二端子T2的第一線圈L1。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第一線圈L1合適地連接至諧振電路102。諧振電路102合適地耦接至控制器電路110,該控制器電路經組態以控制變壓器101的操作頻率TSW 。控制器電路110可利用任何所欲組態以控制用於調整變壓器之操作頻率TSW 的一或多個開關,且從而調節電力轉換器100的輸出電壓VO 及輸出電流IO 。控制器電路110可耦接至升壓電路120。升壓電路120可採任何所欲組態(諸如,採降壓轉換器組態)組態,以將提供至控制器電路110的輸入電壓VIN 調整至所欲電位。升壓電路120可耦接至電源電路130,該電源電路經組態以調整、隔離、濾波、或以其他方式調節、調整、及/或控制由主電源132提供至電力轉換器100的電源功率。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主電源132可包括交流(alternating current, AC)電源,諸如由汽車的交流發電機、由家用或企業電源、或以其他方式提供之一者。
變壓器101的第二端子T2可耦接至電流感測電路108,該電流感測電路經組態以感測通過第一線圈L1出現的電流。電流感測電路可經組態以將通過第二線圈L2出現的電流估計達所欲精密程度。諧振電路102、感測電路108、控制器電路110、升壓電路120、及電源電路130之各者亦可耦接至共同節點,諸如接地節點118。
更具體地說且如圖1B所示,諧振電路102可包括採用LC、LLC、LCC、或其他組態來組態的電感電容式電路-依本揭露之實施例的任何給定實施方案所需。在圖1B中,展示LCC諧振電路,該LCC諧振電路包括第一諧振組件103(諸如電感器)、第二諧振組件104(諸如電容器)、及第三諧振組件106(諸如第二電容器)。可依需要利用其他組件。諧振電路組件的尺寸調整、特性、及組態可依任何給定實施方案所需。
如圖1B所示,電流感測電路108可耦接至接地節點118,且電力轉換器100可包括在節點VHB 處耦接至諧振電路102、且耦接至接地節點118的控制器電路110。控制器電路110可用於控制變壓器101的操作頻率TSW ,且從而控制由電力轉換器100提供至負載140的輸出電壓VO 及輸出電流IO 。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輸出電流IO 由控制器電路110所欲地維持在恆定值。控制器電路110可包括用於控制變壓器101之操作的一或多個切換元件。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第一開關112及第二開關114經組態成半橋式組態且在第一節點116處耦接至諧振電路102及耦接至接地節點118。第一開關112及第二開關114可使用任何所欲裝置技術來組態,諸如MOSFET或其他方式。應理解到,切換元件組態(包括單一切換組態)可結合其他實施例使用。此種開關可在給定控制器元件(諸如控制器電路110)的內部或外部。
控制器電路110亦可包括經組態以控制第一開關112及第二開關114之操作的諧振電路控制器119。第一及第二開關可經控制使得輸出電流IO 及輸出電壓VO 依任何給定實施方案所需而調節。針對一個實施方案,輸出電流IO 係由諧振電路控制器119調節在恆定電流。可結合本揭露之至少一個實施例而使用的諧振電路控制器119的一個非限制性實例係由ON Semiconductor Company, Phoenix Arizona製造的NCL30059「用於LED照明應用的高電壓半橋式控制器」。應理解到,諧振電路控制器119及電力轉換器100可經組態以支援固定、窄、或寬範圍的輸出功率、操作頻率、或其他。應進一步理解低功率、中功率、及高功率範圍可由至少一個實施例支援。
如圖1B所示,控制器電路110可耦接至(可選的)升壓電路120。當包括時,升壓電路120可利用任何所欲組態。根據至少一個實施例,升壓電路120可包括升壓控制器122及升壓開關124的使用。可結合本揭露之至少一個實施例而使用的升壓控制器的一個非限制性實例係由ON Semiconductor Company, Phoenix Arizona製造的NCP1602「增強的高效率功率因數控制器」。應理解到,二極體125、電感器127、及電容器126可用於將升壓電路120耦接至控制器電路110,並提供輸入電壓VIN 至控制器電路110。另外,輸入電力信號的濾波、轉換、及/或控制(以預防非所欲的電磁發射、過電壓情況或其他情況)可藉由電容器128、升壓電阻器129的使用來提供,以提供升壓開關124至接地節點118及/或所屬技術領域中已知之其他組件的有限隔離。應理解到,用於升壓電路120之電路組件的任何組態可依給定實施方案所需而改變。應理解到,如在本文中所使用,接地節點118亦可用於指稱意圖將電力轉換器100用於其中之系統的返回或共同節點。
升壓電路120可合適地耦接至主電源132,諸如交流電源(AC)。用於將升壓電路120耦接至主電源132的此種組件可基於實施方案而改變。針對一個非限制性實施例,整流器電橋134可用於將升壓電路120耦接至主電源132,並用於將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然而,應理解到,主電源132本身可提供直流電,且可能不需要使用整流器電橋134。電力轉換器的二次側
第二線圈L2:電力轉換器100的二次側提供輸出電力VO 及輸出電流IO 至負載104。二次側包括變壓器101之先前提及的第二線圈L2。二次側可包括電容器、整流器、電阻器、電感器、或其他電路組件的各種組合,以在其之所欲值或範圍將輸出電壓VO 及輸出電流IO 濾波、調整、調節、或以其他方式。如結合至少一個實施例所使用的,輸出電流IO 係以恆定電流值提供。如所示僅出於闡釋性目的,輸出組件可包括第一輸出二極體144、第二輸出二極體146、及輸出電容器148。輸出電容器148可作用以在針對電力轉換器100的一或多個切換循環上濾除輸出電力中的非所欲變化。二次側一般經接地或連接至第二接地/共同/返回節點142。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第二接地節點142與第一接地節點118電隔離。負載140可係任何所欲負載,諸如LED總成或其他。電流感測 電路
在圖2A中顯示本揭露的一個實施例,其中將NCL30059半橋式控制器使用為諧振電路控制器119。如上文所討論,諧振電路控制器119可經組態以控制第一開關112及第二開關114之操作,使得輸入電壓VIN 經調節並在所欲電壓提供至諧振電路102。諧振電路控制器119可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使用脈衝模式頻率調變(pulse mode frequency modulation, PFM)。如眾所周知且理解,PFM可用於改變變壓器的操作頻率,且從而調節由電力轉換器100產生的輸出電壓。另外,諧振電路控制器119可經組態以促進變壓器101的輸入/一次電流的調節及控制,且從而促進二次/輸出電流的調節及控制。根據本揭露之至少一個實施例,控制器電路110及諧振電路控制器119經組態以基於變壓器101之輸入/一次電流IP 的感測而將輸出/二次電流IO 調節在恆定電流。諧振電路控制器119(諸如當使用NCL30059裝置來組態時)可結合各種離散組件來使用,以提供信號調整、穩定化、濾波、或其他。此種離散組件的操作及功能對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係顯而易見的且因此超出本揭露之範疇。此種離散組件可包括彼等所示者,諸如電阻器R110-1至R110-7、二極體D110、及電容器C110-1至C110-3。如圖所示,電流感測電路108耦接至控制器電路110,使得回授信號FB 經輸出並在回授端子TFB 處提供至控制器電路110。
如圖2A及圖2B所示,電流感測電路108可經組態以包括第一感測二極體D1、第二感測二極體D2、感測電阻器RSNS 、及感測電容器CSNS 。應理解到,在變壓器的多個切換循環上,一次電流IP 在正值範圍與負值範圍之間(例如,如圖所示正弦地)波動,如圖3A至圖3C所示,其中正部分與負部分的組合構成單一切換循環。應理解到,一次電流IP 的形狀將隨切換頻率變化而改變。例如,當利用較高的切換頻率時,IP 電流的形狀可縮短,使用較低的切換頻率時,IP 的形狀可延伸,以逼近更加正弦的形狀。藉由從一個切換循環至次一循環地延伸及/或縮短IP 的形狀,可實現恆定輸出電流。另外,在各切換循環期間之一半,藉由一次電流IP 之波動所感應的電壓將從第一「導通」值改變至第二「關斷」值,如圖3D所示。此等波動或脈衝源自第一開關及/或第二開關的「導通」及「關斷」。該等電壓波動鏡像一次電流IP ,且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如圖2A及2B所示,藉由第二感測二極體D2、可調整的感測電阻器RSNS 、及濾波箝位電容器CSNS 的組合所形成之電路而針對各切換循環(例如,圖3D所示之「循環n」)之一半感測該等電壓波動。所得電壓電位VCS 如圖3E所示正弦地波動,且因此隨在節點T4 處所取樣之一次電流IP 之一半而波動。應理解到,藉由僅針對各切換循環之一半來感測橫跨第一線圈L1所感應的電壓,可將由於非所欲切換雜訊而出現的誤差最小化。
如圖2A及2B所示,將所感測之輸出電流(如藉由VCS 中之波動所表示者)提供至在第一參考節點T5 處與電壓參考調節器U3及設定電阻器R38並聯連接的補償電阻器RCOMP 。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U3可係ON Semiconductor Company, Phoenix Arizona製造的NCV431B「低電壓精密度可調整分路調節器」。如圖所示,在第一參考節點T5 處,參考電壓VREF 係與電壓參考調節器相關聯。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參考電壓VREF 係1.24伏特。應理解到,參考電壓VREF 依至少一個實施例的需要可係固定、可提供不同的參考電壓、及/或可調整。補償電阻器RCOMP 的值可係固定的或可變的。應理解到,較高的輸出電壓可能需要較大的補償電阻器。如圖所示,產生自補償電阻器RCOMP 及電阻器R38的電壓在第一參考節點T5 處組合。當此等電壓超過參考電壓VREF 時,調節器U3經啟動,且回授信號經由回授端子TFB 而提供至控制器。應理解到,當更高的輸出電壓由電力轉換器100提供時,可能需要補償與所感測之輸出電流相關聯的所得電壓電位VCSVS VCS 之間的關係可按照方程式1來判定,其中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VREF 及R38係固定值。方程式 1
Figure 02_image007
Figure 02_image011
Figure 02_image013
其中R38>>RCOMP
如進一步所示,感測電壓VS 係由電容器CO 及二極體D3所產生。應理解到,VS 係隨電力轉換器的輸出電力VO 、橫跨輸出二極體144及146的電壓降、及線圈比N而變動,如由方程式2數學地表示者,其中輸出二極體電壓降VD 一般約0.7伏特。方程式 2
Figure 02_image015
N
如圖2A及圖2B進一步所示,電壓參考調節器U3經合適地耦接以提供回授信號FB 至諧振電路控制器119。回授信號FB 可用於調整電力轉換器的切換頻率,且從而調節電力轉換器的輸出電流。應理解到,因為VS 表示輸出電壓VO ,回授信號FB 可說明輸出電壓中的二種變化,同時亦促進將輸出電流IO 調節在恆定值。
如圖2A所示,為促進此種調節,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電壓參考調節器U3經由第二參考節點T6 及電源電阻器R32而耦接至電源電壓VCC ,其中C21係補償電容器。應理解到,電源電壓VCC 提供由電源電阻器R32使用的最小偏壓電流。最小偏壓電流使錯誤回授信號的發生最小化。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電源電壓VCC 係由升壓電路120提供。應理解到,針對至少一個實施例,維持一恆定輸出電流係藉由基於回授信號FB 由諧振電路控制器119來判定在諧振電路控制器119的參考電壓與調節器的最小電壓之間的一差,該最小電壓係橫跨電阻器R30且經由回授二極體D4所施加。應理解到,當經由時序電阻器RT 引腳而流出諧振電路控制器119的電流變化時,電力轉換器100的切換頻率亦變化,且輸出電流IO 可經調節。此種調節所欲地導致平均恆定輸出電流,其中來自此種平均的任何偏差均出現在可接受範圍內。
如圖2A及2B所示,電流感測電路108可經組態以基於通過變壓器101的一次電流IP 感測輸出電流IO 。應理解到,變壓器電流IP 包括二個部分,輸出電流IO 及磁流IM 。應進一步理解,當使用一次側調節時,IO 係不可直接測量的。然而,輸出電流IO 在一次電流IP 中係反映成隨磁流IM 以及第一線圈L1繞組數目NP 對第二線圈L2繞組數目NS 的比N 而變動。另外,應理解到,磁流IM 亦隨變壓器之操作頻率TSW 的頻率、變壓器的電感LM 、及當時出現的感測電壓VS 而變動。此等關係可在下列方程式3至方程式5中數學地表示:方程式 3
Figure 02_image009
其中:N =線圈比=
Figure 02_image003
IP =變壓器電流,一次側; IO =輸出電流; IM =磁流; NP =一次繞組=用於第一線圈L1的繞組數目;且 NS =二次繞組=用於第二線圈L2的繞組數目。方程式 4
Figure 02_image020
其中:VS =感測電壓; TSW =用於變壓器的操作頻率;且 LM =變壓器的電感。方程式 5
Figure 02_image022
另外,應理解到,輸出電流IO 係隨參考電壓VREF 、感測電阻器RSNS 、及比N而變動,該關係可按照方程式6數學地表示。方程式 6
Figure 02_image024
應理解到,當VREF N 係固定值時,感測電阻器RSNS 之值的變化導致輸出電流IO 的值的對應變化,使得IO 可藉由適當地調整感測電阻器RSNS 的值而在給定數目的切換循環上維持在恆定值。
另外,由諧振電路控制器119對操作頻率TSW 的調整亦可用於說明任何循環對循環的偏差,以將恆定輸出電流維持在鑑於給定變壓器之RSNS 的值而指定的輸出電流值。亦應理解到,針對其他實施例,可改變參考電壓VREF 、繞組的數目、或感測電阻器RSNS 的值之一或多者以維持恆定輸出電流IO
因此,應理解,描述了用於使用一次側調節以維持恆定輸出電流的裝置、系統、及方法,其中感測電阻器用於將輸出電流設定在所欲值,且控制器用於基於經感測的一次電流來調整電力轉換器的切換頻率,同時亦基於輸出電壓中的變動而調整操作頻率。
雖然已於上文使用某些程度的特殊性或參考一或多個獨立實施例描述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範圍而對所揭示的實施例進行許多更改。在本文中所用與所述之組件可係提供在一或多個積體電路總成中,並且可包括眾所周知的電路元件的使用,包括但不限於邏輯、離散元件、主動與被動元件。因此設想其他實施例。其意圖係應將含在以上描述中及顯示在附圖中的所有內容解釋為僅係實施例的說明而非限制。對第一、第二等端子、線圈、組件、或其他的參考僅用於解釋及清楚的目的而未意圖限制。可在細節或結構上進行變化而不脫離如下文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界定之本發明的基本元素。此外,用語「連接(connected)」及「耦接(coupled)」出於描述清楚性之目的而在各處使用,且應解讀成包括直接連接或間接連接。此種連接可包括電、光、光電、機械、電磁、或其他方式,如同此種連接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的。
100:電力轉換器 101:變壓器 102:諧振電路 103:第一諧振組件 104:第二諧振組件 106:第三諧振組件 108:電流感測電路/感測電路 110:控制器電路 112:第一開關 114:第二開關 116:第一節點 118:接地節點/第一接地節點 119:諧振電路控制器 120:升壓電路 122:升壓控制器 124:升壓開關 125:二極體 126:電容器 127:電感器 128:電容器 129:升壓電阻器 130:電源電路 132:主電源 134:整流器電橋 140:負載 142:第二接地/共同/返回節點 144:第一輸出二極體 146:第二輸出二極體 148:輸出電容器 C21:補償電容器 C110-1,C110-2,C110-3:電容器 CO:電容器 CSNS:感測電容器/濾波箝位電容器 D1:第一感測二極體 D2:第二感測二極體 D3:二極體 D4:二極體 D110:二極體 FB:回授信號 IM:磁流 IO:輸出/二次電流 IP:輸入/一次電流 L1:第一線圈 L2:第二線圈 N:線圈比 R30:電阻器 R32:電源電阻器 R38:設定電阻/設定電阻器 R110-1,R110-2,R110-3,R110-4,:電阻器 R110-5,R110-6,R110-7 RCOMP:補償電阻/補償電阻器 RSNS:感測電阻/感測電阻器 RT:時序電阻器 T1:第一終端 T2:第二終端 T4:節點 T5:第一參考節點 T6:第二參考節點 TFB:回授終端 U3:電壓參考調節器 VCC:電源電壓 VCS:電壓電位 VD:輸出二極體電壓降 VHB:節點 VIN:輸入電壓 VREF:參考電壓 VS:感測電壓 VO:輸出電壓
本揭露的各種實施例提供的設備、系統、與方法的特徵、態樣、優點、功能、模組、與組件係相關於以下的描述與附圖中的至少一者在本文中進一步揭示。 圖1A係根據本揭露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之用於控制電力轉換器之輸出電流的電氣電路的示意圖示。 圖1B係根據本揭露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之包括諧振電路控制器且用於在控制電力轉換器的輸出電流時使用之電氣電路的示意圖示。 圖2A係經組態以影響諧振電路控制器的時序電阻器且根據本揭露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之電流感測電路的示意圖示。 圖2B係經組態以影響諧振電路控制器之操作且根據本揭露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之電流感測電路的示意圖示。 圖3A根據本揭露的至少一個實施例表示在變壓器中隨時間出現的一次電流。 圖3B根據本揭露的至少一個實施例表示在變壓器中隨時間出現的一次電流的第一半循環部分。 圖3C根據本揭露的至少一個實施例表示在變壓器中隨時間出現的一次電流的第二半循環部分。 圖3D根據本揭露的至少一個實施例表示在控制器電路的電壓輸出中隨時間出現的波動。 圖3E根據本揭露的至少一個實施例表示在變壓器的一次側中的感測電壓中隨時間出現的波動。
101:變壓器
102:諧振電路
103:第一諧振組件
104:第二諧振組件
106:第三諧振組件
108:電流感測電路/感測電路
110:控制器電路
112:第一開關
114:第二開關
118:接地節點/第一接地節點
119:諧振電路控制器
142:第二接地/共同/返回節點
144:第一輸出二極體
146:第二輸出二極體
148:輸出電容器
C21:補償電容器
C110-1,C110-2,C110-3:電容器
CO:電容器
CSNS:感測電容器/濾波箝位電容器
D1:第一感測二極體
D2:第二感測二極體
D3:二極體
D4:二極體
D110:二極體
FB:回授信號
IM:磁流
IO:輸出/二次電流
IP:輸入/一次電流
L1:第一線圈
L2:第二線圈
N:線圈比
R30:電阻器
R32:電源電阻器
R38:設定電阻/設定電阻器
R110-1,R110-2,R110-3,R110-4,R110-5,R110-6,R110-7:電阻器
RCOMP:補償電阻/補償電阻器
RSNS:感測電阻/感測電阻器
RT:時序電阻器
T1:第一終端
T2:第二終端
T4:節點
T5:第一參考節點
T6:第二參考節點
TFB:回授終端
U3:電壓參考調節器
VCC:電源電壓
VCS:電壓電位
VD:輸出二極體電壓降
VHB:節點
VIN:輸入電壓
VREF:參考電壓
VS:感測電壓
VO:輸出電壓

Claims (10)

  1. 一種電流感測電路,其包含: 一第一感測二極體,其具有一第一二極體陽極及一第一二極體陰極; 其中該第一二極體陽極經接地;且 其中該第一二極體陰極連接至具有一操作頻率(TSW )之一變壓器的一第一線圈的一第二端子; 其中該第一線圈包括耦接至一輸入電壓並接收一輸入電流(IP )的一第一端子; 其中該變壓器包括耦接至至少一個輸出節點的一第二線圈,該至少一個輸出節點提供一輸出電壓及一輸出電流(IO ); 一第二感測二極體,其具有一第二二極體陽極及一第二二極體陰極; 一感測電阻器,其提供一感測電阻(RSNS ); 一感測電容器; 其中該感測電阻器及該感測電容器經接地; 一電壓參考調節器,其經組態以一參考電壓(VREF )操作,該電壓參考調節器包含: 一接地節點; 一第一參考節點;及 一第二參考節點; 一設定電阻器,其具有一設定電阻; 其中該設定電阻器經組態以接收一感測電壓(VS );及 一補償電阻器,其具有一補償電阻(RCOMP ); 其中該補償電阻器在該第一參考節點處並聯連接至該設定電阻器; 其中該第二二極體陽極連接至該第二端子,且該第二二極體陰極在一電壓感測節點處並聯連接至該感測電阻器、該感測電容器、及該補償電阻器。
  2. 如請求項1之電流感測電路, 其中該輸出電流(IO )在該變壓器的二或更多個循環上以一恆定值輸出; 其中該輸出電流(IO )係隨該感測電阻(RSNS )而變動;且 其中該感測電阻器係一可變電阻電阻器。
  3. 如請求項1之電流感測電路, 其中該參考電壓(VREF )係一常數;且 其中該感測電阻(RSNS )係一常數;且 其中該輸出電流(IO )依據以下方程式定義:
    Figure 03_image026
    其中,N =用於該變壓器的一線圈比;且 其中該輸入電流(IP )係隨該輸出電流(IO )而變動並依據以下方程式定義:
    Figure 03_image028
    其中,IM =由該變壓器產生的一磁流;且 其中該磁流(IM )與該感測電壓(VS )成比例並依據以下方程式定義:
    Figure 03_image020
    其中:LM =該變壓器的電感;且TSW =用於該變壓器的一切換頻率。
  4. 如請求項1之電流感測電路, 其中該感測電壓(VS )係隨該輸出電壓(VO )而變動; 其中該輸出電流(IO )係藉由出現在該電壓感測節點處的一所得電壓電位(VCS )中的二或更多個波動來表示; 其中該所得電壓電位(VCS )係隨該參考電壓(VREF )、該設定電阻、該補償電阻、及該感測電壓(VS )而變動;且 其中該第二參考節點提供一回授信號至耦接至該變壓器的一控制器電路; 其中該控制器電路藉由改變該變壓器的該操作頻率(TSW )而調整該感測電壓(VS )。
  5. 一種電流感測電路,其包含: 一第一感測二極體,其具有一第一二極體陽極及一第一二極體陰極; 其中該第一二極體陽極經接地;且 其中該第一二極體陰極連接至以一變壓器操作頻率操作之一變壓器的一第一線圈的一第二端子; 其中該變壓器的該第一線圈包括耦接至一輸入電壓並接收一輸入電流的一第一端子; 其中該變壓器包括耦接至至少一個輸出節點的一第二線圈,該至少一個輸出節點提供一輸出電壓及一輸出電流; 一第二感測二極體,其具有一第二二極體陽極及一第二二極體陰極; 一感測電阻器,其提供一感測電阻; 一感測電容器; 其中該感測電阻器及該感測電容器經接地; 其中該第二二極體陽極連接至該變壓器之該第一線圈的該第二端子,且該第二二極體陰極在一電壓感測節點處並聯連接至該感測電阻器、該感測電容器、及一補償電阻器; 一電壓參考調節器,其經組態以一參考電壓操作,該電壓參考調節器包含: 一接地節點; 一第一參考節點;及 一第二參考節點; 一設定電阻器,其具有一設定電阻; 其中該設定電阻器經組態以接收一感測電壓; 其中該補償電阻器在該第一參考節點處並聯連接至該設定電阻器; 一電源電阻器,其串聯連接至該第二參考節點及至一電源電壓; 一回授二極體,其具有耦接至該第二參考節點的一陰極及耦接至一回授電阻器的一陽極; 其中該回授電阻器耦接至一諧振電路一諧振電路控制器;且 其中該諧振電路控制器經組態以基於接收自該電流感測電路之一回授信號來調整該變壓器操作頻率,以在該變壓器的多個操作循環上維持一恆定輸出電流。
  6. 如請求項5之電流感測電路, 其中該諧振電路控制器係一自振盪MOSFET驅動器電路。
  7. 如請求項5之電流感測電路, 其中該回授信號經產生以將該輸出電流維持成隨該參考電壓而變動。
  8. 一種用於一恆定輸出電流諧振變壓器之一次側調節的電路,該電路包含: 一變壓器,其具有一第一線圈及一第二線圈; 其中一線圈比(N)定義該第一線圈相對於該第二線圈; 其中該第一線圈具有一第一端子及一第二端子; 其中該第二線圈產生一輸出電流(IO )及一輸出電壓(VO ); 一控制器電路,其經組態以接收一輸入電壓(VIN ); 一諧振電路,其耦接至該控制器電路及該第一端子;及 一電流感測電路,其耦接至該第二端子及該控制器電路,該電流感測電路經組態以: 偵測一經感測的所得電壓電位(VCS )中的波動; 其中該經感測的所得電壓電位(VCS )中的該等波動代表該輸出電流(IO );且 當該經感測的所得電壓電位(VCS )大於一參考電壓(VREF )時,提供一回授信號至該控制器電路。
  9. 如請求項8之電路,其包含: 其中該電流感測電路包含: 一第一感測二極體,其具有一第一二極體陽極及一第一二極體陰極; 其中該第一二極體陽極經接地;且 其中該第一二極體陰極連接至該第二端子; 一第二感測二極體,其具有一第二二極體陽極及一第二二極體陰極; 一接地感測電阻器,其提供一感測電阻; 其中該第二二極體陽極連接至該第二端子,且該第二二極體陰極在一電壓感測節點處並聯連接至該接地感測電阻器及一補償電阻器; 一電壓參考調節器,其經組態以該參考電壓(VREF )操作;且 其中該輸出電流(IO )係隨該參考電壓而變動。
  10. 如請求項8之電路,其包含: 一升壓電路,其經組態以提供一輸入電壓至該控制器電路;及 一電源電路,其經組態以提供一經整流的主電力信號至該升壓電路。
TW108120273A 2018-06-13 2019-06-12 一次側恆定電流調節 TWI7014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007,364 US10483860B1 (en) 2018-06-13 2018-06-13 Primary side constant current regulation
US16/007,364 2018-06-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2942A true TW202012942A (zh) 2020-04-01
TWI701442B TWI701442B (zh) 2020-08-11

Family

ID=68536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0273A TWI701442B (zh) 2018-06-13 2019-06-12 一次側恆定電流調節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83860B1 (zh)
CN (1) CN110601537B (zh)
TW (1) TWI7014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4264B (zh) * 2019-05-15 2020-05-21 國立成功大學 用於估測隔離型諧振轉換器之輸出電流或電壓之方法
US11652415B2 (en) * 2021-05-19 2023-05-16 Analog Devices, Inc. Current sensing techniques for power converter circuits
US11979081B2 (en) 2021-05-19 2024-05-07 Analog Devices, Inc. Current sensing techniques for power converter circuits
CN114158158B (zh) * 2021-11-02 2023-11-21 深圳市晟碟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恒流控制方法及自适应恒流电路
AT18195U1 (de) * 2022-12-16 2024-04-15 Tridonic Gmbh & Co Kg Resonanter hybrider Sperrwandler für eine LED-basierte Last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31584B2 (en) * 2014-06-30 2016-05-03 Sanken Electric Co., Ltd. Switching power-supply device
AU2014347815A1 (en) * 2014-08-19 2016-03-10 Abbeydorney Holdings Ltd. Driving circuit, ligh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reducing power dissipation
CN105207487B (zh) * 2015-09-24 2017-11-21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谐振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电路及谐振变换器
JP6665573B2 (ja) * 2016-02-17 2020-03-13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CN107294407B (zh) * 2017-06-20 2020-01-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ac-dc变换系统
US10483855B2 (en) * 2017-08-07 2019-11-19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Power limit protection for resonant power conver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83860B1 (en) 2019-11-19
CN110601537B (zh) 2021-04-13
CN110601537A (zh) 2019-12-20
TWI701442B (zh) 202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1442B (zh) 一次側恆定電流調節
US7990070B2 (en) LED power source and DC-DC converter
US6969958B2 (en) Square wave drive system
JP5584089B2 (ja) 力率を増加させた駆動回路
US7336057B2 (en) DC/DC converter
CN110999053B (zh) 用于向功率开关控制设备供电的可调电源设备
US9681503B2 (en) Transformer for a lamp, LED converter, and transformer operation method
KR101739552B1 (ko) 홀드-업 타임 확장 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컨버터
JPH06319261A (ja) 多出力コンバータ
US20110013426A1 (en) Snubber capacitor generating an auxillary power supply voltage
US6233165B1 (en) Power converter having a low voltage regulator powered from a high voltage source
US11602020B2 (en) Dimming signal generation circuit, dimming signal generation method and LED driver
US8467201B2 (en) Simplified primary triggering circuit for the switch in a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y
US20090097291A1 (en) Universal power supply for a laptop
KR101651508B1 (ko) 전해 캐패시터 레스 전원 공급장치를 구비한 디밍형 led 조명장치
JP2001008452A (ja) 電源装置
JP2003079144A (ja) 交流電圧から低電力整流低電圧を発生させる電気回路装置
KR101022613B1 (ko) 교류 전원 장치 및 교류 전원 장치용 집적 회로
US11729883B1 (en) LED driver with auxiliary output and low standby power
US20240055974A1 (en) Switching control circuit and power supply circuit
KR101219810B1 (ko) 전류 조절 장치
US11596040B1 (en) LED driver with double flyback technology
KR101423966B1 (ko) 발광 다이오드 전원회로의 리플제거장치
US9106151B2 (en) Power-factor-improving circuit and method for an offline converter
JPH11341805A (ja) 安定化電源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