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10997A - 數位影像擷取及三維(3d)模型製作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數位影像擷取及三維(3d)模型製作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010997A TW202010997A TW107130880A TW107130880A TW202010997A TW 202010997 A TW202010997 A TW 202010997A TW 107130880 A TW107130880 A TW 107130880A TW 107130880 A TW107130880 A TW 107130880A TW 202010997 A TW202010997 A TW 202010997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uilding
- model
- dimensional
- different
- environment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一種數位影像擷取及三維(3D)模型製作之方法,主要係利用不同高度、不同行進軌跡之攝影,擷取特定環境之連續影像照片,再將複數之照片組合後建立三維環境影像,以供將地貌及表層材質快速掃瞄,以利於建築物模型之建置,進而可供藉由三維列印出建築物及周遭環境模型,使建築物模型的製作更為快速、更具效率。且可藉由光雕影像的投射,於環境呈現不同之自然變化,或於建築物模型產生外觀造型之變化;亦或可藉由虛擬實境,體驗該建築物由不同樓層所觀看景色之視覺效果,從而使建案之推廣更具人性化,且提高商業之效益。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數位影像擷取及三維(3D)模型製作之方法,尤指一種使建築物模型的製作更為快速、更具效率,且可使建案之推廣更具人性化,且提高商業效益之數位影像擷取及三維模型製作之方法。
按;一般之建案於籌劃階段時,通常係先堪察決定建案的地理位置,規劃出可供建築之範圍後,再由測量人員事先丈量具體數據,再依據丈量之數據及造型之設計,製作出建築物的模型,以供置於銷售場合供消費者參觀。該種方式由於需藉由人力完成勘察及丈量,不但耗工費時缺乏效率,且若先前所丈量的地形因天然災害或其他因素有所改變,則需再派測量人員重新勘察及丈量,相當麻煩。
另一種作業方式則不需事先丈量,直接由既有的地圖資料作地形勘察,再製作出建築物的模型,該等作業方式由於未實際測量地形,僅由書面資料推斷,因此其誤差性相當大。
而無論以丈量地形或根據地圖所製作出的建築物模型,除了建築物本身係依照設計製作外,建築物周遭的環境通常無法如實的呈現在該建築物模型中,因此往往使得模型與日後完工之建築物實體產生極大的落差。再者;消費者更無法有住進該建築物,包括周遭環境變化及視覺的種種實境體驗,實也為現有建案銷售的一大缺弊。申請人有鑑於此,乃秉持從事該項業務多年經驗,經不斷研究、實驗,遂萌生設計一種數位影像擷取及三維模型製作之方法,使建築物模型的製作更為快速、更具效率。且可使建案之推廣更具人性化。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數位影像擷取及三維(3D)模型製作之方法,使建築物模型的製作更為快速、更具效率,且可於建築物模型環境呈現不同之自然變化,或於建築物模型產生造型之變化;亦或可藉由虛擬實境,體驗該建築物由不同樓層所觀看景色之視覺效果,使建案之推廣更具人性化,且提高商業之效益。
前述之數位影像擷取及三維(3D)模型製作之方法,係利用不同高度、不同行進軌跡之攝影,擷取特定環境之連續影像照片,再將複數之照片組合後建立三維環境影像,以供將地貌及表層材質快速掃瞄,以利於建築物模型之建置,進而可供藉由三維列印出建築物及周遭環境模型,使建築物模型的製作更為快速、更具效率。且可藉由光雕影像的投射,於環境呈現不同之自然變化,或於建築物模型外觀產生造型之變化;亦或可藉由虛擬實境,體驗該建築物由不同樓層所觀看景色之視覺效果,從而使建案之推廣更具人性化,且提高商業之效益。
前述之數位影像擷取及三維(3D)模型製作之方法,其中該連續影像照片之擷取,係利用空拍機於適當高度進行攝影。
前述之數位影像擷取及三維(3D)模型製作之方法,其中該列印出之建築物模型係可為白色之基底,以利於光雕影像的投射。
前述之數位影像擷取及三維(3D)模型製作之方法,其中該虛擬實境的體驗,係由擷取特定環境之連續影像照片所建立不同高度、不同角度之影像,以供消費者配戴虛擬實境(VR)眼鏡,由戴虛擬實境眼鏡體驗該建築物由不同樓層所觀看景色之視覺效果。
請同時參閱第1圖及第2圖,係為本發明之影像擷取及建築物模型的製作流程圖及高空影像擷取狀態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之影像擷取及建築物模型的製作,以一建案為例,該建案係於某一空曠之基地,其製作主要係包含以下之步驟: 1、擷取影像照片,係利用不同高度、不同角度及不同行進軌跡之攝影,擷 取特定環境(於本實施例,係為該建案之基地)之連續影像照片。 2、將擷取之影像照片組合,於本實施例,每兩張照片需至少有60%的重疊。 3、將複數之照片組合後建立三維環境影像,將地貌及表層材質快速掃瞄,以利於建築物模型之建置。 4、於該環境影像建立不同之建築物造型,以呈現該建築物及周遭環境之三維模型環境影像。本階段之三維模型係為電腦中的三維模型。
前述於影像擷取過程中,係藉由不同高度、不同行進軌跡之攝影,擷取特定環境之連續影像照片,改善藉由人力丈量缺乏效率,或藉由地圖資料易產生誤差之缺失,從而使建築物模型的製作更為快速、更具效率。
本發明如第2圖所示,其不同高度、不同行進軌跡之攝影,係可利用空拍機1於不同高度拍攝,藉由空拍機1全方位的移動路徑,從而可供擷取不同高度、不同角度之影像。
請參閱第3圖,係為本發明之光雕影像的投射流程圖。如圖所示,本發明於建築物模型製作完成後,係可供於該建築物模型藉由光雕呈現不同之樣貌,其操作主要係包含以下之步驟: 1、藉由三維列印出建築物及周遭環境模型,進而完成一建案之實體模型,該模型包含建築物本身,以及周遭之環境,從而可忠實呈現建案完工後之景象。 2、該建築物模型係以白色為基底。 3、依該建築物模型之外觀造型,以及建築物周遭環境,預設光雕影像之投射程式。 4、藉由光雕投射設備將光雕影像投射於該建築物模型,以供觀視不同之造型變化,以利於建築物外型之討論。 5、藉由光雕投射設備將光雕影像投射於該建築物模型,以及建築物周遭環境,使周遭環境產生不同之變化,如:白天與夜晚、春夏秋冬或太陽光的照射亦或雪景等自然其氣候變化,此階段於建案預售時,可供消費者更加瞭解居住環境,以吸引消費者提高購買慾。
請參閱第4圖,係為本發明之光雕影像的投射狀態圖。如圖所示,本發明藉由三維列印出建築物模型2及周遭之環境模型3後,係可將該建築物模型2設為白色為基底,於展示時,藉由光雕投射設備4將光雕影像投射於該建築物模型2,使建築物模型2得以呈現不同之外觀造型,以利於對建築物外型之討論,且可藉由光雕投射設備4將光雕影像投射於該建4周遭環境,使周遭環境產生不同之變化,俾較真實呈現建築物及建築物周遭環境之自然變化。
請參閱第5圖,係為本發明之虛擬實境流程圖。如圖所示,本創作於建築物模型2製作完成後,係可藉由虛擬實境體驗由該建築物不同高度之視野,其操作主要係包含以下之步驟: 1、由擷取特定環境之連續照片建立不同高度、不同角度之影像及光軌,並將該等影像及光軌組合。 2、由前述之影像及光軌建立虛擬實境影像並儲存於電腦。 3、供消費者配戴虛擬實境(VR)眼鏡,由虛擬實境眼鏡連接於電腦。 4、消費者可由戴虛擬實境眼鏡體驗該建築物由不同樓層所觀看景色之視覺效果。
請參閱第6圖,係為本發明之虛擬實境操作狀態圖。如圖所示,本發明於虛擬實境操作時,係將虛擬實境眼鏡5供消費者配戴,其中,該虛擬實境眼鏡5係連接於電腦6,且電腦6中已建立由影像及光軌建立虛擬實境影像,當該等影像輸至虛擬實境眼鏡5時,藉由不同之選擇,可由該虛擬實境眼鏡5觀視不同高度之景色(於建築物不同樓層及不同方向,由窗戶向外看出之景色),如此,消費者可更能感受居住於該建築物時之視野,以利於建案之銷售。
前述實施例,僅為說明本發明之較佳實施方式,而非限制本發明之範圍,凡經由些微修飾、變更,仍不失本發明之要義所在,亦不脫本發明之精神範疇。
綜上所述,本發明利用不同高度、不同角度及不同行進軌跡之攝影,配合三維列印,構成數位影像擷取及三維(3D)模型製作之方法。使建築物模型的製作更為快速、更具效率,且可於建築物模型環境呈現不同之自然變化,或於建築物模型產生造型之變化;亦或可藉由虛擬實境,體驗該建築物由不同樓層所觀看景色之視覺效果,使建案之推廣更具人性化,且提高商業之效益。為一實用之設計,誠屬一俱新穎性之創作,爰依法提出專利之申請,祈 鈞局予以審查,早日賜准專利,至感德便。
1:空拍機2:建築物模型3:環境模型4:光雕投射設備5:虛擬實境眼鏡6:電腦
第1圖係本發明之影像擷取及建築物模型的製作流程圖。 第2圖係本發明之高空影像擷取狀態圖。 第3圖係本發明之光雕影像的投射流程圖。 第4圖係本發明之光雕影像的投射狀態圖。 第5圖係本發明之虛擬實境流程圖。 第6圖係本發明之虛擬實境操作狀態圖。
Claims (6)
- 一種數位影像擷取及三維(3D)模型製作之方法,包含: 利用不同高度、不同角度及不同行進軌跡之攝影,擷取特定環境之連續影像照片; 將擷取之連續影像照片組合,建立三維環境影像; 於該環境影像建立不同之建築物造型,以呈現該建築物及周遭環境之三維環境影像; 藉由三維列印出建築物及周遭環境模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數位影像擷取及三維(3D)模型製作之方法,其中,連續影像照片組合時,每兩張照片需至少有60%的重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數位影像擷取及三維(3D)模型製作之方法,其中,連續影像照片之擷取,係利用空拍機構成不同高度、不同角度及不同行進軌跡之360度環繞攝影。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數位影像擷取及三維(3D)模型製作之方法,其中,該建築物模型及周遭之環境模型,係可藉由光雕投射設備將光雕影像投射於該建築物模型及環境模型,使建築物模型得以呈現不同之外觀造型及建築物周遭環境之自然變化。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4項所述之數位影像擷取及三維(3D)模型製作之方法,其中,該建築物模型係設為白色為基底,以利於光雕影像之投射。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數位影像擷取及三維(3D)模型製作之方法,其中,該擷取特定環境之連續影像照片,係可供建立不同高度、不同角度之影像及光軌,並將該等影像及光軌組合建立虛擬實境影像,以供由虛擬實境眼鏡觀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130880A TW202010997A (zh) | 2018-09-03 | 2018-09-03 | 數位影像擷取及三維(3d)模型製作之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130880A TW202010997A (zh) | 2018-09-03 | 2018-09-03 | 數位影像擷取及三維(3d)模型製作之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10997A true TW202010997A (zh) | 2020-03-16 |
Family
ID=70766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30880A TW202010997A (zh) | 2018-09-03 | 2018-09-03 | 數位影像擷取及三維(3d)模型製作之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202010997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94621B (zh) * | 2020-07-15 | 2023-03-01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 虛實整合建模系統及方法 |
-
2018
- 2018-09-03 TW TW107130880A patent/TW202010997A/zh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94621B (zh) * | 2020-07-15 | 2023-03-01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 虛實整合建模系統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207964B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ata models | |
US9224243B2 (en) | Image enhancement using a multi-dimensional model | |
CN104484327A (zh) | 一种项目工程的环境展示方法 | |
Martínez et al. | Recording complex structures using close range photogrammetry: The cathedral of Santiago de Compostela | |
CN107609900A (zh) | 一种基于倾斜摄影和建筑信息模型的房间街景定价方法 | |
US20180239514A1 (en) | Interactive 3d map with vibrant street view | |
Ortiz et al. | Three‐dimensional modelling of archaeological sites using close‐range automatic correlation photogrammetry and low‐altitude imagery | |
Virtanen et al. | Depth camera indoor mapping for 3D virtual radio play | |
Martinez et al. | Creation of a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 of a university museum using 3D photogrammetric models | |
Ahmed et al. | Preserving heritage sites using 3D modeling and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 |
Borrero et al. | A proposal for the standardized reporting of error and paradata regarding structure from motion (SfM) 3D models used in recording and consolidating archaeological architecture | |
Calantropio et al. | Low-cost sensors for rapid mapping of cultural heritage: first tests using a COTS Steadicamera | |
TW202010997A (zh) | 數位影像擷取及三維(3d)模型製作之方法 | |
Caciora et al. | Digitization of the Built Cultural Heritage: An Integrated Methodology for Preservation and Accessibilization of an Art Nouveau Museum | |
Piatti et al. | Virtual worlds for photogrammetric image‐based simulation and learning | |
Bertellini et al. | 3D survey techniques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the enhancement of a Venetian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 |
Bornstein et al. | New Dimensions in Conservation Imaging: Combining Photogrammetry and Photometric Stereo for 3D Documentation of Heritage Artefacts | |
Steuri et al. | Virtual Reality applications for visualization of 6000-year-old Neolithic graves from Lenzburg (Switzerland) | |
Raychev et al. | Workflow for development of a virtual museum that will provide better way for learning the cultural heritage | |
TWI681365B (zh) | 建築資訊模型與數值地形模型之整合系統及其整合方法 | |
CN111784846A (zh) | 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虚实共现古建筑的方法 | |
JP5616198B2 (ja) | 異なる詳細度を持つ同一地物の外観表示用画像の生成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
Benítez Iglesias et al. | Multi-Camera Workflow Applied to a Cultural Heritage Building: Alhambra’s Torre de la Cautiva from the Inside | |
Ehtemami et al. | Overview of Visualizing Historical Architectural Knowledge through Virtual Reality | |
Barba et al. | D-S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