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08826A - 一種訊息傳輸的方法、設備及電腦存儲媒介 - Google Patents

一種訊息傳輸的方法、設備及電腦存儲媒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08826A
TW202008826A TW108127642A TW108127642A TW202008826A TW 202008826 A TW202008826 A TW 202008826A TW 108127642 A TW108127642 A TW 108127642A TW 108127642 A TW108127642 A TW 108127642A TW 202008826 A TW202008826 A TW 20200882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resource
upload
sent
leng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7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聰
徐偉杰
盧前溪
尤心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8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8826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where the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
    • H04L1/0018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where the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 based on latency requir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訊息傳輸的方法、設備及電腦存儲媒介,該方法可以包括:從至少一個備選上傳資源中選擇用於進行訊息發送的上傳資源;其中,所述上傳資源包括實體上傳控制通道(PUCCH)資源和/或實體上傳分享通道(PUSCH)資源,利用被選擇的上傳資源傳輸待發送訊息。

Description

一種訊息傳輸的方法、設備及電腦存儲媒介
本申請實施例涉及無線通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訊息傳輸的方法、設備及電腦存儲媒介。
目前,無線通訊系統可以是能夠透過共用可用系統資源(例如,時間、頻率和功率)來支援與多個使用者通訊的多址系統。作為示例,無線多址通訊系統可包括數個基地台,每個基地台同時支援多個通訊設備的通訊,這些通訊設備可另外被稱為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基地台可在下行鏈路通道(例如,用於從基地台至UE的傳輸)和上傳鏈路通道(例如,用於從UE至基地台的傳輸)上與通訊設備通訊。
在一些無線通訊系統,比如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或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統或新無線(New Radio,NR)系統中,無線設備可透過隨機存取過程以實現系統存取。目前,已有的隨機存取過程可以包括基於競爭的隨機存取過程和基於非競爭的隨機存取過程。為了實現基於競爭的隨機存取過程,目前採用的是四訊息隨機存取規程,而現有的四訊息隨機存取規程的期望時延通常達到40毫秒(ms),從而導致目前的四訊息隨機存取規程無法適應5G 系統或NG系統中低延遲業務的需求。為了避免上述問題,相關技術中提出了兩訊息隨機存取規程來代替目前的四訊息隨機存取規程,但是,目前兩訊息隨機存取規程中,UE如何選擇上傳傳輸資源來傳輸所需要傳輸的內容,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訊息傳輸的方法、設備及電腦存儲媒介,能夠在為UE在傳輸上傳訊息時確定上傳傳輸資源的選擇,從而能夠實現兩訊息隨機存取規程,降低隨機存取過程中的時延。
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訊息傳輸的方法,所述方法應用於UE,所述方法包括:從至少一個備選上傳資源中選擇用於進行訊息發送的上傳資源;其中,所述上傳資源包括實體上傳控制通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資源和/或實體上傳分享通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資源;
利用被選擇的上傳資源傳輸待發送訊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UE,所述使用者設備包括:選擇部分和傳輸部分;其中,所述選擇部分,配置為從至少一個備選上傳資源中選擇用於進行訊息發送的上傳資源;其中,所述上傳資源包括PUCCH資源和/或PUSCH資源。
所述傳輸部分,配置為利用被選擇的上傳資源傳輸待發送訊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UE,所述UE包括:網路介面、記憶體和處理器;其中,所述網路介面,用於在與其他外部網路元件之間進行收發訊息過程中,信號的接收和發送;所述記憶體,用於存儲能夠在處理器上運行的電腦程式;所述處理器,用於在運行所述電腦程式時,執行第一放慢所述方法的步驟。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電腦存儲媒介,所述電腦存儲媒介存儲有訊息傳輸的程式,所述訊息傳輸的程式被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時實現第一方面所述訊息傳輸的方法的步驟。
透過上述技術方案,在UE還沒有存取網路設備的情況下,能夠選擇合適的上傳資源來傳輸待發送訊息。從而能夠實現兩訊息隨機存取規程,降低隨機存取過程中的時延。
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申請保護的範圍。
參見圖1,其示出了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能夠應用於在無線通訊中降低隨機存取過程時延的無線通訊系統100示例,該通訊系統100可以包括網路設備110,網路設備110可以是與終端設備120(或稱為通訊終端、終端)通訊的設備。網路設備110可以為特定的地理區域提供通訊覆蓋,並且可以與位於該覆蓋區域內的終端設備進行通訊。可選地,該網路設備110可以是GSM系統或CDMA系統中的基地收發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統中的節點B(NodeB,NB),還可以是LTE系統中的演進型節點B(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是雲端無線存取網路(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無線控制器,或者該網路設備可以為移動交換中心、中繼站、存取點、車載設備、可穿戴設備、集線器、交換機、橋接器、路由器、5G網路中的網路側設備或5G基地台(gNB)、或者未來演進的公用地移動式網路(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網路設備等。
該通訊系統100還包括位於網路設備110覆蓋範圍內的至少一個終端設備120。作為在此使用的“終端設備”包括但不限於經由有線線路連接,如經由公共交換電話網路(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s,PSTN)、數位用戶線路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數位電纜、直接電纜連線;和/或另一資料連接/網路;和/或經由無線介面,如,針對行動網路、無線局域網(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諸如DVB-H 網路的數位電視網路、衛星網路、AM-FM廣播發送器;和/或另一終端設備的被設置成接收/發送通訊信號的裝置;和/或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設備。被設置成透過無線介面通訊的終端設備可以被稱為“無線通訊終端”、“無線終端”或“移動終端”。移動終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於衛星或行動電話;可以組合行動無線電電話與資料處理、傳真以及資料通訊能力的個人通訊系統(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終端;可以包括無線電電話、尋呼機、網際網路/內聯網存取、Web流覽器、記事簿、日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規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無線電電話收發器的其它電子裝置。終端設備可以指存取終端、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使用者單元、使用者站、移動站、移動台、遠方站、遠端終端機、移動設備、使用者終端、終端、無線通訊設備、使用者代理或使用者裝置。存取終端可以是行動電話、無線電話、會話啟動協議(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電話、無線局部迴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無線通訊功能的手持設備、計算設備或連接到無線數據機的其它處理設備、車載設備、可穿戴設備、5G網路中的終端設備或者未來演進的PLMN中的終端設備等。
可選地,終端設備120之間可以進行終端直連(Device to Device,D2D)通訊。
可選地,5G系統或5G網路還可以稱為新無線(New Radio,NR)系統或NR網路。
圖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個網路設備和兩個終端設備,可選地,該通訊系統100可以包括多個網路設備並且每個網路設備的覆蓋範圍內可以包括其它數量的終端設備,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
對於圖1所示的無線通訊系統100,終端設備120可能存在存取網路設備100的需求,從而觸發隨機存取過程。舉例來說,觸發隨機存取過程的事件可以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種:當終端設備120初始存取無線通訊系統100的情況下,在終端設備120與無線通訊系統100不同步的情況下,在終端設備120在不同的網路設備100之間切換的某些切換過程中,在終端設備120與網路設備100之間重新建立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連接(Connection)的情況下,在終端設備120由非啟動態RRC_INACTIVE遷移的情況下,或者終端設備120被其他系統訊息(System Information,SI)指示的情況下。
相應於隨機存取過程被觸發,那麼目前相關標準或協定中通常採用四訊息規程來實現基於競爭的隨機存取,以無線通訊系統100是5G系統為例,網路設備100可以是gNB,終端設備120可以是UE,其具體過程參見圖2所示:
S210:UE在選擇的實體隨機存取通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資源上發送選擇的隨機存取前導碼(Random Access Preamble);
可以理解地,該步驟中,UE可以將隨機存取前導碼透過第一訊息msg1進行發送,gNB在接收到msg1後,基於Preamble可以對上傳時間Timing以及終端傳輸第三訊息(msg3)所需要的授權(grant)大小進行估計。
S220:gNB向UE發送隨機存取回應(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
需要說明的是,gNB可以透過第二訊息(msg2)發送RAR,UE在發送完msg1之後,會開啟一個RAR時間窗(RAR Window),並在該RAR Window內監測實體下行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並在檢測到PDCCH之後,獲得該PDCCH調度的實體下行共用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其中包含了RAR。如果UE在該RAR Window內沒有獲得RAR,則此次隨機存取過程失敗。
S230:UE發送RRC訊息;
需要說明的是,該RRC訊息可以透過第三訊息(msg3)來發送,而msg3主要用於通知網路該RACH過程是由什麼事件觸發。比如,如果是初始存取隨機過程,則在msg3中會攜帶UE ID和建立原因establishment cause;如果是RRC重建,則會攜帶連接態UE標示和establishment cause;
同時,msg3攜帶的ID可以使得競爭衝突在S240中得到解決。
S240:gNB向UE回饋衝突解決(Contention Resolution)訊息;
可以理解地,本步驟中,Contention Resolution可以透過第四訊息(msg4)來傳輸,而msg4有兩個作用,一個是用於競爭衝突的解決;第二是向UE傳輸RRC配置訊息;對於競爭衝突解決,可以採用以下兩種方式:
方式一:如果UE在S230中攜帶了社區無線網路臨時標識(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則Msg4可以用C-RNTI加擾的PDCCH調度;
方式二:如果UE在S230中沒有攜帶C-RNTI,比如初始存取的情況下,則msg4用臨時的C-RNTI(TC-RNTI)加擾的PDCCH調度;衝突的解決是透過UE接收msg4的PDSCH,透過匹配PDSCH中的公共控制通道的服務資料單元(Common Control Channel Service Data Unit,CCCH SDU)。
透過圖2所示的隨機存取過程可以看出,四訊息規程會增加隨機存取過程的時延,對於5G系統中的低延遲業務來說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目前期望能夠透過兩訊息規程來實現原先四訊息規程的隨機存取過程。體來說,一種潛在能夠實現的兩訊息規程可以參見圖3所示。
S301:UE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訊息msg1;
需要說明的是,msg1可以包括前導碼(Preamble)以及UE標識和RRC的建立原因(establishment cause)。具體來說,Preamble可以透過PRACH資源進行發送,而UE標識和establishment cause可以透過上傳資源,例如PUCCH和PUSCH進行發送。其中,UE標識用於唯一區分UE,可以包括:5G臨時移動用戶識別碼(5G SAE 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5G-S-TMSI);5G-S-TMSI的一部分;C-RNTI;C-RNTI、實體社區標識(Physical Cell Identifier,PCI)和短媒介存取控制標識(short Media Access Control Identifier,short MAC I);以及,恢復標識(Resume ID)。而RRC的建立原因(establishment cause)可以用於表示觸發隨機存取的事件,比如初始存取、RRC重建以及由非啟動態RRC_INACTIVE遷移至連接態RRC-CONNECTED等,在此不再贅述。
S302:網路設備根據UE標識為確定用於加擾PDCCH的第二標識訊息,並將第二標識訊息攜帶於透過RA-RNTI加擾的RAR訊息中;
S303:網路設備向UE發送RAR訊息;
S304:網路設備利用第二標識訊息或第二標識訊息關聯的第三標識訊息對待發送的PDCCH進行加擾,並將加擾後的PDCCH發送至UE。
S305:UE根據RA-CNTI接收RAR訊息,獲取第二標識訊息;並根據所述第二標識訊息檢測PDCCH。
需要說明的是,S303以及S304可以認為是網路設備向UE發送的第二訊息,那麼當UE透過S305對PDCCH檢測完成時,就表示UE存取過程的完成。
對於S302至S304來說,由於透過第二標識訊息或者第二標識訊息關聯的第三標識訊息對PDCCH進行加擾,那麼,為了解決競爭衝突,第二標識訊息也可以是用於唯一區分UE的標識,基於此,第二標識訊息可以包括以下任一項:5G-S-TMSI;5G-S-TMSI的一部分;C-RNTI;C-RNTI、PCI和short MAC I;以及,恢復標識(Resume ID)。
可以看出,第二標識訊息的可選範圍與UE標識的可選範圍一致,由於這些訊息都能夠唯一地區分UE,比如5G-S-TMSI與C-RNTI都能夠唯一地區分UE,因此,第二標識訊息所包含的內容可以與發送的UE標識所包含的內容不一致。
透過上述兩訊息的隨機存取規程,可以看出,UE在發送msg1的過程中,除了在PRACH資源上傳輸前導碼(Preamble)以外,還需要在上傳資源上傳輸UE標識和RRC的建立原因(establishment cause)。而UE標識和RRC的建立原因(establishment cause)的長度根據需要傳輸的內容進行確定,隨後才能夠確定用於傳輸的上傳資源。基於此,如何確定適用於傳輸UE標識和RRC的建立原因(establishment cause)的上傳資源需要透過本申請實施例的以下技術方案進行實現。
參見圖4,其示出了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訊息傳輸的方法,可以應用於UE,比如圖1中所示的終端設備120,該方法可以包括:
S401:從至少一個備選上傳資源中選擇用於進行訊息發送的上傳資源;其中,所述上傳資源包括PUCCH資源和/或PUSCH資源。
S402:利用被選擇的上傳資源傳輸待發送訊息。
對於圖4所示的技術方案,需要說明的是,待發送訊息中可以包括圖3所示技術方案中第一訊息(msg1)除前導碼(Preamble)以外的UE標識和RRC的建立原因(establishment cause)。因此,圖4所示的技術方案至少需要在圖3中的S301執行之前完成上傳資源的選擇與確定。由此透過圖4所示的技術方案,在UE還沒有存取網路設備的情況下,能夠選擇合適的上傳資源來傳輸待發送訊息。從而能夠實現圖3所示的兩訊息隨機存取規程,降低隨機存取過程中的時延。
對於圖4所示的技術方案,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一個備選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size)不同。這是因為備選上傳資源是由網路設備進行配置的,因此,圖4所示的技術方案還可以包括: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配置訊息;其中,所述配置訊息用於為所述UE配置所述至少一個備選上傳資源。需要說明的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以PUSCH資源為例,網路設備會考慮PUSCH資源能傳輸的訊息長度分別為16、40、48和64位元(bits),因此,網路設備所能夠提供的各備選PUSCH資源所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不同。
對於上述配置訊息,具體來說,所述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配置訊息,包括:接收由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系統訊息,其中,所述系統訊息包括所述至少一個備選上傳資源的配置參數;或者,接收由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RRC訊號,其中,所述RRC訊號包括所述至少一個備選上傳資源的配置參數。
而對於上述具體示例,備選上傳資源的配置參數可以包括:備選上傳資源的時頻資源位置、調製編碼方式和週期。
此外,備選上傳資源所能夠傳輸或承載訊息長度可以透過網路設備進行隱式指示。比如,可以將備選上傳資源的配置參數與該備選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訊息長度進行對應;以時頻資源位置為例,所述備選上傳資源的時頻資源位置與所述備選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訊息長度可以具有對應關係。又比如,網路設備在為UE配置PRACH資源的時候,可以為所述備選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訊息長度與配置的PRACH資源設置對應關係,從而UE在獲知配置的PRACH資源的時候,就能夠獲知備選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訊息長度。而對於PRACH資源以及上述對應關係來說,可以將所述備選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訊息長度與PRACH組設置對應關係。從而所述從至少一個備選上傳資源中選擇用於進行訊息發送的上傳資源,在具體實現過程中,可以包括:根據所述待發送訊息的長度從所述備選上傳資源中確定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根據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以及所述對應關係,確定用於發送前導碼(Preamble)的PRACH組;從所述PRACH組中確定可用的PRACH資源。
對於圖4所示的技術方案,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備選上傳資源的類型數量與待發送訊息的長度類型數量具有不相同的可能性;其中,所述備選上傳資源的類型數量為所述備選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的類型數量。
需要說明的是,以PUSCH為例,由於PUSCH資源能傳輸的訊息長度分別為16、40、48和64bits,而待發送訊息的長度也有可能是16、40、48和64bits;參見表1,其示出了待發送訊息內容依據隨機存取事件的長度取值。
Figure 108127642-A0304-0001
表1
但是網路設備也有可能不會將所有的可用的PUSCH資源均為UE進行配置,因此,可能會導致為UE配置的PUSCH資源的類型數量與待發送訊息的長度類型數量不同。那麼此時對於UE從備選上傳資源中所選擇的上傳資源來說,大概率地不會恰好出現待發送訊息的長度等於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這一情況,通常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即:所述待發送訊息的長度大於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以及所述待發送訊息的長度小於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
針對上述情況,可選地,相應於所述待發送訊息的長度大於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所述利用被選擇的上傳資源上傳輸待發送訊息,包括:將所述待發送訊息分割成第一部分訊息和第二部分訊息;其中,第一部分訊息的長度與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一致,所述第二部分訊息為所述待發送訊息中除所述第一部分訊息以外的其他內容;將所述第一部分訊息透過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發送;接收網路設備調度的上傳資源;透過所述被調度的上傳資源傳輸所述第二部分訊息。
詳細來說,如果待發送訊息的長度大於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那麼可以按照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對待發送訊息進行截斷,其中的一部分長度與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相匹配,從而該部分就可以透過被選擇的上傳資源進行傳輸,而剩餘部分則可以透過網路設備後續所調度的其他上傳資源進行傳輸。此外,UE還可以按照網路設備配置的長度對待發送訊息進行截斷,截斷後所得到的兩個部分可以分別透過被選擇的上傳資源以及網路設備後續調度的其他上傳資源進行傳輸。
針對上述情況,可選地,相應於所述待發送訊息的長度大於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所述利用被選擇的上傳資源上傳輸待發送訊息,包括:將所述待發送訊息分割成第一部分訊息和第二部分訊息;其中,第一部分訊息的長度與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一致,所述第二部分訊息為所述待發送訊息中除所述第一部分訊息以外的其他內容;將所述第一部分訊息透過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發送;相應於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為PUCCH資源和PUSCH資源其中之一,將所述第二部分訊息透過在PUCCH資源和PUSCH資源中除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以外的其他上傳資源發送。
詳細來說,能夠傳輸待發送訊息的上傳資源可以是PUCCH資源,也可以是PUSCH資源,那麼如果被選擇的上傳資源為PUCCH資源,那麼UE可以按照PUCCH資源所能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進行截斷,其中的一部分長度與被選擇的PUCCH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相匹配,從而該部分就可以透過被選擇的PUCCH資源進行傳輸,而剩餘部分則可以透過PUSCH資源進行傳輸。反過來說,如果被選擇的上傳資源為PUSCH資源,那麼UE可以按照PUSCH資源所能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進行截斷,其中的一部分長度與被選擇的PUSCH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相匹配,從而該部分就可以透過被選擇的PUSCH資源進行傳輸,而剩餘部分則可以透過PUCCH資源進行傳輸。
上述兩種可選示例均是針對所述待發送訊息的長度大於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這一情況所進行的說明,那麼,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所述待發送訊息的長度小於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針對這一情況,可選地,為了增加資源傳輸的效率。相應於所述待發送訊息的長度小於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在所述利用被選擇的上傳資源上傳輸待發送訊息以外,所述方法還包括:
在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的剩餘資源中傳輸以下訊息中的至少一項:填充訊息(Padding)、填充訊息的緩存狀態報告(Padding BSR)、常規緩存狀態報告(regular BSR)、功率餘量報告(Power Headroom Report,PHR)和資料(Data)。
可以理解地,由於PUCCH通常不會用於傳輸業務資料,因此,如果剩餘資源用於傳輸的訊息中包括資料(Data),那麼該被選擇的上傳資源就應該是PUSCH資源;如果剩餘資源用於傳輸的訊息中不包括資料(Data),那麼該被選擇的上傳資源可以是PUSCH資源或PUCCH資源。
透過本實施例提供的訊息傳輸的方法,能夠在UE還沒有存取網路設備的情況下,選擇合適的上傳資源來傳輸待發送訊息。從而實現兩訊息隨機存取規程,降低隨機存取過程中的時延。
基於前述實施例相同的申請構思,本實施例透過以下具體示例對上述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闡述,在以下具體示例中,上傳資源均以PUSCH資源為例,可以理解地,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按照前述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將以下具體示例應用於上傳資源是PUCCH資源的情況,在此不再贅述。
具體示例一
在本具體示例中,可以將觸發隨機存取的事件按照第一訊息msg1的長度進行分類,具體分類如下:
1、對於初始RACH,msg1的size大小為40bit或者48bit,這取決於建立原因(establishment cause)是否要放在PUSCH資源上傳輸;
2、對於RRC重建,包括基於競爭的BFR和基於競爭RACH的切換,msg1的size大小為16bit(只攜帶C-RNTI的情況)或者48bits;
3、對於RRC resume,msg1的size大小為40bits(只攜帶resume ID的情況)或64bits。
針對上述分類,網路設備在配置PUSCH資源時,可以考慮PUSCH能傳輸的訊息bit為16、40、48和64bits,那麼,參見圖5,本具體示例就可以包括以下步驟:
S501:網路設備分別配置能傳輸四種不同訊息長度(bit size)的備選PUSCH資源;
S502:網路設備透過配置訊息通知UE;
具體來說,該配置訊息可以是:系統廣播訊息或者RRC專屬配置訊號;
此外,該配置訊息還可以用於通知UE備選PUSCH所在的時頻域資源,和/或,備選PUSCH資源與PRACH資源的對應關係。
S503:UE根據msg1所要發送的內容長度,從備選PUSCH資源中選擇與所述msg1內容長度對應的PUSCH資源。
對於S503,具體來說,UE可選地可以根據msg1的內容長度和配置訊息中所配置的備選PUSCH選擇PUSCH資源;還可以可選地根據msg1的內容長度以及備選PUSCH資源與PRACH資源的對應關係選擇PUSCH資源以及與被選擇PUSCH資源對應的用於傳輸前導碼的PRACH資源。
具體示例二
網路設備也可以配置有限類型的PUSCH資源,設定msg1的內容長度包括四種,即16bit,40bits,48bits和64bits。針對於此,參見圖6,本具體示例包括以下步驟:
S601:網路設備配置兩種類型的備選PUSCH資源;
比如說,備選PUSCH資源僅包括能夠傳輸或承載48bits的PUSCH#1以及能夠傳輸或承載64bits的PUSCH#2);
S602:網路設備透過配置訊息向UE通知備選PUSCH資源;
可以理解地,該配置訊息具體形式可以與具體示例一中的配置訊息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S603:UE根據msg1的內容長度選擇用於傳輸msg1的PUSCH資源;
針對msg1的內容長度包括四種,而備選PUSCH資源所能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僅包括48bits和64bits,那麼,UE在從備選PUSCH資源中選擇用於傳輸msg1的PUSCH資源以及利用被選擇的PUSCH資源傳輸msg1內容的過程中,就會出現以下三種情況:
情況一
被選擇的PUSCH資源所能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與待發送的msg1的內容長度相匹配,對於該情況,可以參照前述具體示例一的方案實行,在此不再贅述。
情況二
被選擇的PUSCH資源所能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小於待發送的msg1的內容長度,對於該情況,UE可以選擇一種截斷的方式進行處理,該方式的一種可選的實現過程如下所述:
UE按照被選擇的PUSCH資源所能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截斷msg1,從而將msg1階段成兩個部分,其中一部分的長度與被選擇的PUSCH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相匹配,從而該部分就可以透過被選擇的PUSCH資源進行傳輸,而剩餘部分則可以透過網路設備後續所調度的其他上傳資源進行傳輸。
除此之外,對於該方式,還有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也就是UE還可以按照網路設備配置的長度對待發送訊息進行截斷,截斷後所得到的兩個部分可以分別透過被選擇的上傳資源以及網路設備後續調度的其他上傳資源進行傳輸。
情況三
被選擇的PUSCH資源所能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大於待發送的msg1的內容長度,對於該情況,UE透過被選擇的PUSCH資源傳輸或承載msg1以外,還有部分剩餘資源空閒,為了提高傳輸效率和資源的利用率,可以理解地,UE可以在剩餘的空閒資源上傳輸以下訊息中的至少一個:Padding、Padding BSR、regular BSR、PHR和Data。
透過本實施例的兩個具體示例,對前述實施例的技術方案的具體實現進行了詳細闡述,可以看出,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在UE還沒有存取網路設備的情況下,選擇合適的上傳資源來傳輸待發送訊息。從而實現兩訊息隨機存取規程,降低隨機存取過程中的時延。
實施例三
基於前述實施例相同的申請構思,參見圖7,其示出了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UE 70,所述UE 70包括:選擇部分701和傳輸部分702;其中,所述選擇部分701,配置為從至少一個備選上傳資源中選擇用於進行訊息發送的上傳資源;其中,所述上傳資源包括PUCCH資源和/或PUSCH資源。
所述傳輸部分702,配置為利用被選擇的上傳資源傳輸待發送訊息。
在本申請的一種可選實施例中,所述至少一個備選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size)不同。
在本申請的一種可選實施例中,參見圖8,所述UE 70還包括:接收部分703,配置為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配置訊息;其中,所述配置訊息包括為所述UE配置所述至少一個備選上傳資源。
在本申請的一種可選實施例中,所述90703,配置為:接收由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系統訊息,其中,所述系統訊息包括所述至少一個備選上傳資源的配置參數;或者,接收由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RRC訊號,其中,所述RRC訊號包括所述至少一個備選上傳資源的配置參數。
在本申請的一種可選實施例中,所述配置參數包括所述備選上傳資源的時頻資源位置、調製編碼方式和週期;其中,所述時頻資源位置與所述備選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訊息長度具有對應關係。
在本申請的一種可選實施例中,所述備選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訊息長度與配置的PRACH資源具有對應關係。
在本申請的一種可選實施例中,所述備選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訊息長度與PRACH組具有對應關係。
在本申請的一種可選實施例中,所述選擇部分701,配置為:根據所述待發送訊息的長度從所述備選上傳資源中確定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根據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以及所述對應關係,確定用於發送前導碼(Preamble)的PRACH組;從所述PRACH組中確定可用的PRACH資源。
在本申請的一種可選實施例中,所述備選上傳資源的類型數量與待發送訊息的長度類型數量具有不相同的可能性;其中,所述備選上傳資源的類型數量為所述備選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的類型數量。
在本申請的一種可選實施例中,相應於所述待發送訊息的長度大於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所述傳輸部分702,配置為:將所述待發送訊息分割成第一部分訊息和第二部分訊息;其中,第一部分訊息的長度與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一致,所述第二部分訊息為所述待發送訊息中除所述第一部分訊息以外的其他內容;將所述第一部分訊息透過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發送;接收網路設備調度的上傳資源;透過所述被調度的上傳資源傳輸所述第二部分訊息。
在本申請的一種可選實施例中,相應於所述待發送訊息的長度大於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所述傳輸部分702,配置為:將所述待發送訊息分割成第一部分訊息和第二部分訊息;其中,第一部分訊息的長度與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一致,所述第二部分訊息為所述待發送訊息中除所述第一部分訊息以外的其他內容;將所述第一部分訊息透過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發送;相應於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為PUCCH資源和PUSCH資源其中之一,將所述第二部分訊息透過在PUCCH資源和PUSCH資源中除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以外的其他上傳資源發送。
在本申請的一種可選實施例中,相應於所述待發送訊息的長度小於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所述傳輸部分702,還配置為:在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的剩餘資源中傳輸以下訊息中的至少一項:填充訊息(Padding)、填充訊息的緩存狀態報告(Padding BSR)、常規緩存狀態報告(regular BSR)、功率餘量報告(PHR)和資料(Data)。
可以理解地,在本實施例中,“部分”可以是部分電路、部分處理器、部分程式或軟體等等,當然也可以是單元,還可以是模組也可以是非模組化的。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的各組成部分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實體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上述集成的單元既可以採用硬體的形式實現,也可以採用軟體功能模組的形式實現。
所述集成的單元如果以軟體功能模組的形式實現並非作為獨立的產品進行銷售或使用時,可以存儲在一個電腦可讀取存儲媒介中,基於這樣的理解,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或者該技術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軟體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電腦軟體產品存儲在一個存儲媒介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電腦設備(可以是個人電腦,伺服器,或者網路設備等)或processor(處理器)執行本實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存儲媒介包括:隨身碟、移動硬碟、唯讀記憶體(Read Only Memory,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碟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式碼的媒介。
因此,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腦存儲媒介,該電腦存儲媒介存儲有訊息傳輸的程式,所述訊息傳輸的程式被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上述實施例一所述訊息傳輸的方法的步驟。
基於上述UE 70以及電腦存儲媒介,參見圖9,其示出了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UE 70的具體硬體結構,可以包括:網路介面901、記憶體902和處理器903;各個元件透過匯流排系統9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匯流排系統904用於實現這些元件之間的連接通訊。匯流排系統904除包括資料匯流排之外,還包括電源匯流排、控制匯流排和狀態信號匯流排。但是為了清楚說明起見,在圖9中將各種匯流排都標為匯流排系統904。其中,網路介面901,用於在與其他外部網路元件之間進行收發訊息過程中,信號的接收和發送;
記憶體902,用於存儲能在處理器903上運行的電腦程式;
處理器903,用於在運行所述電腦程式時,執行:從至少一個備選上傳資源中選擇用於進行訊息發送的上傳資源;其中,所述上傳資源包括PUCCH資源和/或PUSCH資源,利用被選擇的上傳資源傳輸待發送訊息。
可以理解,本申請實施例中的記憶體902可以是揮發性記憶體或非揮發性記憶體,或可包括揮發性和非揮發性記憶體兩者。其中,非揮發性記憶體可以是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 (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rasable PROM,EPROM)、電可擦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快閃記憶體。揮發性記憶體可以是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快取記憶體。透過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說明,許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tatic RAM,S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Dynamic RAM,DRAM)、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ynchronous DRAM,SDRAM)、雙倍數據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SDRAM)、增強型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連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記憶體匯流排隨機存取記憶體(Direct Rambus RAM,DRRAM)。本文描述的系統和方法的記憶體902旨在包括但不限於這些和任意其它適合類型的記憶體。
而處理器903可能是一種積體電路晶片,具有信號的處理能力。在實現過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驟可以透過處理器903中的硬體的集成邏輯電路或者軟體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處理器903可以是通用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專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現成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或者其他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離散閘或者電晶體邏輯器件、分立硬體元件。可以實現或者執行本申請實施例中的公開的各方法、步驟及邏輯框圖。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該處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規的處理器等。結合本申請實施例所公開的方法的步驟可以直接體現為硬體解碼處理器執行完成,或者用解碼處理器中的硬體及軟體模組組合執行完成。軟體模組可以位於隨機記憶體,快閃記憶體、唯讀記憶體,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或者電可讀寫可程式設計 記憶體、寄存器等本領域成熟的存儲媒介中。該存儲媒介位於記憶體902,處理器903讀取記憶體902中的訊息,結合其硬體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驟。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這些實施例可以用硬體、軟體、固件、中介軟體、微碼或其組合來實現。對於硬體實現,處理單元可以實現在一個或多個專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數位信號處理設備(DSP Device,DSPD)、可程式設計邏輯裝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用於執行本申請所述功能的其它電子單元或其組合中。
對於軟體實現,可透過執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組(例如過程、函數等) 來實現本文所述的技術。軟體代碼可存儲在記憶體中並透過處理器執行。記憶體可以在處理器中或在處理器外部實現。
具體來說,UE 70中的處理器903還配置為運行電腦程式時,執行前述實施例一中所述的方法步驟,這裡不再進行贅述。
以上所述,僅為本申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於限定本申請的保護範圍。
100‧‧‧通訊系統 110‧‧‧網路設備 120‧‧‧終端設備 S210~S240‧‧‧步驟 S301~S305‧‧‧步驟 S401~S402‧‧‧步驟 S501~S503‧‧‧步驟 S601~S603‧‧‧步驟 70‧‧‧UE 701‧‧‧選擇部份 702‧‧‧傳輸部份 703‧‧‧接收部份 901‧‧‧網路介面 902‧‧‧記憶體 903‧‧‧處理器 904‧‧‧匯流排系統
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無線通訊系統示例圖;
圖2為相關技術中四訊息規程的隨機存取流程示意圖;
圖3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兩訊息規程的隨機存取流程示意圖;
圖4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訊息傳輸的方法流程示意圖;
圖5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具體示例一的流程示意圖;
圖6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具體示例二的流程示意圖;
圖7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使用者設備的組成示意圖;
圖8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使用者設備的組成示意圖;
圖9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使用者設備的具體硬體結構示意圖。
S401~S402‧‧‧步驟

Claims (25)

  1. 一種訊息傳輸的方法,所述方法應用於使用者設備UE,所述方法包括: 從至少一個備選上傳資源中選擇用於進行訊息發送的上傳資源;其中,所述上傳資源包括實體上傳控制通道PUCCH資源和/或實體上傳分享通道PUSCH資源; 利用被選擇的上傳資源傳輸待發送訊息。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備選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size不同。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配置訊息;其中,所述配置訊息用於為所述UE配置所述至少一個備選上傳資源。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配置訊息,包括: 接收由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系統訊息,其中,所述系統訊息包括所述至少一個備選上傳資源的配置參數;或者, 接收由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無線資源控制RRC訊號,其中,所述RRC訊號包括所述至少一個備選上傳資源的配置參數。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置參數包括所述備選上傳資源的時頻資源位置、調製編碼方式和週期;其中,所述時頻資源位置與所述備選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訊息長度具有對應關係。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備選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訊息長度與配置的實體隨機存取通道PRACH資源具有對應關係。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備選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訊息長度與PRACH組具有對應關係。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從至少一個備選上傳資源中選擇用於進行訊息發送的上傳資源,包括: 根據所述待發送訊息的長度從所述備選上傳資源中確定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 根據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以及所述對應關係,確定用於發送前導碼Preamble的PRACH組; 從所述PRACH組中確定可用的PRACH資源。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備選上傳資源的類型數量與待發送訊息的長度類型數量具有不相同的可能性;其中,所述備選上傳資源的類型數量為所述備選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的類型數量。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9所述的方法,其中,相應於所述待發送訊息的長度大於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所述利用被選擇的上傳資源上傳輸待發送訊息,包括: 將所述待發送訊息分割成第一部分訊息和第二部分訊息;其中,第一部分訊息的長度與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一致,所述第二部分訊息為所述待發送訊息中除所述第一部分訊息以外的其他內容; 將所述第一部分訊息透過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發送; 接收網路設備調度的上傳資源; 透過所述被調度的上傳資源傳輸所述第二部分訊息。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相應於所述待發送訊息的長度大於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所述利用被選擇的上傳資源上傳輸待發送訊息,包括: 將所述待發送訊息分割成第一部分訊息和第二部分訊息;其中,第一部分訊息的長度與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一致,所述第二部分訊息為所述待發送訊息中除所述第一部分訊息以外的其他內容; 將所述第一部分訊息透過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發送; 相應於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為PUCCH資源和PUSCH資源其中之一,將所述第二部分訊息透過在PUCCH資源和PUSCH資源中除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以外的其他上傳資源發送。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相應於所述待發送訊息的長度小於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在所述利用被選擇的上傳資源上傳輸待發送訊息以外,所述方法還包括: 在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的剩餘資源中傳輸以下訊息中的至少一項: 填充訊息Padding、填充訊息的緩存狀態報告Padding BSR、常規緩存狀態報告regular BSR、功率餘量報告PHR和資料Data。
  13. 一種使用者設備UE,所述使用者設備包括:選擇部分和傳輸部分;其中,所述選擇部分,配置為從至少一個備選上傳資源中選擇用於進行訊息發送的上傳資源;其中,所述上傳資源包括實體上傳控制通道PUCCH資源和/或實體上傳分享通道PUSCH資源; 所述傳輸部分,配置為利用被選擇的上傳資源傳輸待發送訊息。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UE,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備選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size不同。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UE,其中,所述UE還包括: 接收部分,配置為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配置訊息;其中,所述配置訊息包括為所述UE配置所述至少一個備選上傳資源。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UE,其中,所述接收部分,配置為: 接收由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系統訊息,其中,所述系統訊息包括所述至少一個備選上傳資源的配置參數;或者, 接收由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無線資源控制RRC訊號,其中,所述RRC訊號包括所述至少一個備選上傳資源的配置參數。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UE,其中,所述配置參數包括所述備選上傳資源的時頻資源位置、調製編碼方式和週期;其中,所述時頻資源位置與所述備選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訊息長度具有對應關係。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UE,其中,所述備選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訊息長度與配置的實體隨機存取通道PRACH資源具有對應關係。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UE,其中,所述備選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訊息長度與PRACH組具有對應關係。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UE,其中,所述選擇部分,配置為:根據所述待發送訊息的長度從所述備選上傳資源中確定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根據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以及所述對應關係,確定用於發送前導碼Preamble的PRACH組;從所述PRACH組中確定可用的PRACH資源。
  2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UE,其中,所述備選上傳資源的類型數量與待發送訊息的長度類型數量具有不相同的可能性;其中,所述備選上傳資源的類型數量為所述備選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的類型數量。
  2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UE,其中,相應於所述待發送訊息的長度大於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所述傳輸部分,配置為:將所述待發送訊息分割成第一部分訊息和第二部分訊息;其中,第一部分訊息的長度與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一致,所述第二部分訊息為所述待發送訊息中除所述第一部分訊息以外的其他內容;將所述第一部分訊息透過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發送;接收網路設備調度的上傳資源;透過所述被調度的上傳資源傳輸所述第二部分訊息。
  2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UE,其中,相應於所述待發送訊息的長度大於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所述傳輸部分,配置為:將所述待發送訊息分割成第一部分訊息和第二部分訊息;其中,第一部分訊息的長度與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一致,所述第二部分訊息為所述待發送訊息中除所述第一部分訊息以外的其他內容;將所述第一部分訊息透過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發送;相應於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為PUCCH資源和PUSCH資源其中之一,將所述第二部分訊息透過在PUCCH資源和PUSCH資源中除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以外的其他上傳資源發送。
  2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UE,其中,相應於所述待發送訊息的長度小於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能夠傳輸或承載的訊息長度,所述傳輸部分,還配置為:在所述被選擇的上傳資源的剩餘資源中傳輸以下訊息中的至少一項:填充訊息Padding、填充訊息的緩存狀態報告Padding BSR、常規緩存狀態報告regular BSR、功率餘量報告PHR和資料Data。
  25. 一種使用者設備UE,所述UE包括:網路介面、記憶體和處理器;其中,所述網路介面,用於在與其他外部網路元件之間進行收發訊息過程中,信號的接收和發送;所述記憶體,用於存儲能夠在處理器上運行的電腦程式;所述處理器,用於在運行所述電腦程式時,執行申請專利範圍1至12任一項所述方法的步驟。
TW108127642A 2018-08-03 2019-08-02 一種訊息傳輸的方法、設備及電腦存儲媒介 TW2020088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75807 2018-08-03
CN201810875807.8 2018-08-03
PCT/CN2019/081781 WO2020024611A1 (zh) 2018-08-03 2019-04-08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PCT/CN2019/081781 2019-04-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8826A true TW202008826A (zh) 2020-02-16

Family

ID=69231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7642A TW202008826A (zh) 2018-08-03 2019-08-02 一種訊息傳輸的方法、設備及電腦存儲媒介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60902A1 (zh)
EP (1) EP3829256A4 (zh)
JP (1) JP2021533647A (zh)
KR (1) KR20210040111A (zh)
CN (1) CN112567873B (zh)
AU (1) AU2019313391A1 (zh)
TW (1) TW202008826A (zh)
WO (1) WO20200246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0858B (zh) * 2019-07-11 2023-01-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Edt数据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13453343B (zh) * 2020-03-25 2023-04-1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业务的请求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1751B (zh) * 2009-12-28 2013-08-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缓存状态报告上报方法和设备
KR101216064B1 (ko) * 2010-11-02 2012-12-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2705720B1 (en) * 2011-05-05 2015-01-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adapting random access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user equipments
CN104852787B (zh) * 2014-02-13 2020-04-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竞争解决消息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WO2015129985A1 (ko) * 2014-02-28 2015-09-03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낮은 지연을 가지는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717079B2 (en) * 2015-07-14 2017-07-25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resource assignment
CN108271251A (zh) * 2016-12-30 2018-07-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控制的资源确定方法、装置、发送端和接收端
US10841904B2 (en) * 2017-02-02 2020-11-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hort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design for 5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7873A (zh) 2021-03-26
CN112567873B (zh) 2023-06-09
EP3829256A4 (en) 2021-10-13
WO2020024611A1 (zh) 2020-02-06
US20210160902A1 (en) 2021-05-27
JP2021533647A (ja) 2021-12-02
KR20210040111A (ko) 2021-04-12
AU2019313391A1 (en) 2021-03-18
EP3829256A1 (en) 2021-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59856A1 (zh) 一种基于ue能力进行通信的方法和ue及网络侧设备
WO2020019230A1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TW202008838A (zh) 一種隨機存取方法、終端設備及存儲媒介
TW202010334A (zh) 一種資料傳輸方法及裝置、終端
JP7301949B2 (ja)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方法、端末装置、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TW202008837A (zh) 一種隨機存取方法及相關設備
WO2020056721A1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
TW202008826A (zh) 一種訊息傳輸的方法、設備及電腦存儲媒介
US20230199714A1 (en) Information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0248143A1 (zh) 监听控制信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1056581A1 (zh) 上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方法以及装置
WO2020056717A1 (zh) 一种资源关联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TW202008817A (zh) 一種訊號傳輸方法及適用該方法的裝置、終端設備及網路設備
US2021014475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WO2021212283A1 (zh) 一种请求系统广播信息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WO2021248506A1 (zh) 一种bwp配置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WO2021174467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024614A1 (zh)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1077377A1 (zh) 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WO2019242383A1 (zh) 一种带宽部分的激活与配置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20082394A1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0010612A1 (zh) 波束失败恢复实现方法、装置、芯片及计算机程序
TW202015477A (zh) 通訊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
WO2021208095A1 (zh) 一种配置信息的协商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US11979837B2 (en) Power control method, random access method apparatuses, and term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