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08753A - 訊息發送方法及裝置和電子設備 - Google Patents

訊息發送方法及裝置和電子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08753A
TW202008753A TW108119898A TW108119898A TW202008753A TW 202008753 A TW202008753 A TW 202008753A TW 108119898 A TW108119898 A TW 108119898A TW 108119898 A TW108119898 A TW 108119898A TW 202008753 A TW202008753 A TW 20200875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irtual reality
augmented
augmented virtual
message
i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9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3327B (zh
Inventor
段青龍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8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8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33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332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6Mixed re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一種訊息發送方法及裝置和電子設備,所述方法包括:基於擴增虛擬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在實景圖像中顯示預設的虛擬物件;獲取發送方確定的至少一個接收方;將所述虛擬物件以擴增虛擬實境訊息的形式發送所述接收方;其中,所述發送方和接收方為社交平台中的用戶。

Description

訊息發送方法及裝置和電子設備
本說明書實施例涉及網際網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訊息發送方法及裝置和電子設備。
隨著社交網路的不斷發展,通過社交網路進行網路活動越來越頻繁。然而,現有社交網路中訊息展示形式較為單一,如何提升社交訊息的交互性和趣味性,對於提升用戶體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訊息發送方法及裝置和電子設備: 根據本說明書實施例的第一態樣,提供一種訊息發送方法,應用於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所述方法包含: 基於擴增虛擬實境技術,在實景圖像中顯示預設的虛擬物件; 獲取發送方確定的至少一個接收方; 將所述虛擬物件以擴增虛擬實境訊息的形式發送至所述接收方;其中,所述發送方和接收方為社交平台中的用戶。 根據本說明書實施例的第二態樣,提供一種訊息發送裝置,應用於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所述裝置包含: 顯示單元,基於擴增虛擬實境技術,在實景圖像中顯示預設的虛擬物件; 獲取單元,獲取發送方確定的至少一個接收方; 發送單元,將所述虛擬物件以擴增虛擬實境訊息的形式發送至所述接收方;其中,所述發送方和接收方為社交平台中的用戶。 根據本說明書實施例的第五態樣,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處理器; 用於儲存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的記憶體; 其中,所述處理器被配置為上述任一項訊息發送方法。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訊息發送方案,藉由將AR技術和社交訊息相結合,使得社交訊息可以以AR訊息的形式展示,從而可以提升社交訊息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提供了業務內容新的互動方式,即藉由AR訊息的觸達,使得接收方可以快速基於該AR訊息進入相應的業務內容,從而參與業務內容的互動。
這裡將詳細地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說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圖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圖時,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圖中的相同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實施方式並不代表與本說明書相一致的所有實施方式。相反,它們僅是與如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詳述的、本說明書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裝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說明書使用的術語是僅僅出於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說明書。在本說明書和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的單數形式的“一種”、“所述”和“該”也旨在包括多數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義。還應當理解,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和/或”是指並包含一個或多個相關聯的列出專案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組合。 應當理解,儘管在本說明書可能採用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來描述各種資訊,但這些資訊不應限於這些術語。這些術語僅用來將同一類型的資訊彼此區分開。例如,在不脫離本說明書範圍的情況下,第一資訊也可以被稱為第二資訊,類似地,第二資訊也可以被稱為第一資訊。取決於語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詞語“如果”可以被解釋成為“在……時”或“當……時”或“回應於確定”。 本說明書旨在提出一種基於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虛擬實境技術)的AR訊息,將AR訊息應用於社交網路中。例如可以應用在IM(Instant Messaging,即時通訊)。藉由將擴增虛擬實境技術和社交訊息相結合,使得社交訊息可以以擴增虛擬實境訊息的形式展示,從而可以提升社交訊息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提供了業務內容新的互動方式,即經由擴增虛擬實境訊息的觸達,使得接收方可以快速基於該擴增虛擬實境訊息進入相應的業務內容,從而參與業務內容的互動。 以下通過本說明書提供的訊息發送方案進行描述。 圖1a示出了本文中可以適用的示例性的系統架構概念。 系統架構概念圖100中,各種網路節點借助網路可以實現資訊的通信,繼而完成交互和資料的處理。系統架構概念圖100可以包括經由網路112與一個或多個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106進行資料通信的營運伺服器105,以及可以整合於營運伺服器105或獨立於營運伺服器105的資料庫115。營運伺服器105可以對應社交網路的服務平台,也可以對應支付網路的服務平台,在一些情況下,例如完成借助社交網路一體化完成支付的網路中,可以整合這樣的社交網路平台和支付網路平台。 每個網路112都可以包括有線或無線電信裝置,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106所基於的網路裝置可以經由所述有線或無線電信裝置來交換資料。例如,每個網路112都可以包括區域網路(“LAN”)、廣域網路(“WAN”)、內部網、網際網路、行動電話網路、虛擬私人網路(VPN)、蜂巢式或其它移動通信網路、藍牙、NFC或其任何組合。在示例性實施方案的討論中,應理解,術語“資料”和“資訊”可在本文中互換使用來指代可存在於基於電腦的環境中的文字、圖像、音訊、影片或任何其它形式的資訊。 每個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106所基於的網路裝置都可以包括具有能夠經由網路112發出並接收資料的通信模組的裝置。例如,每個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106所基於的網路裝置都可以包括伺服器、桌上型電腦、膝上型電腦、平板電腦、智慧手機、掌上型電腦、個人數位助理(“PDA”),或者其它任何的有線或無線處理器驅動裝置。在圖1a所描繪的示例性實施方案中,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106所基於的網路裝置可以分別由最終使用者或消費者、可能的交易對手方使用者、社交網路系統的發佈者,以及等待支付的操作者進行操作。 使用者(包括個人或組織)可以使用如網頁流覽器應用程式或獨立應用程式的應用程式,以便經由網路112查看、下載、上傳或以其它方式存取(access)檔案或網頁。網路包括有線或無線電信系統或裝置,網路裝置(包括裝置105、106)可以通過所述有線或無線電信裝置來交換資料。例如,網路112可以包括區域網路(“LAN”)、廣域網路(“WAN”)、內部網、網際網路、儲存區域網路(SAN)、個人區域網路(PAN)、都會區網路(MAN)、無線區域網路(WLAN)、虛擬私人網路(VPN)、蜂巢式或其它移動通信網路、藍牙、NFC或其任何組合,或者有助於信號、資料和/或訊息的通信的任何其它適當的架構或系統。在示例性實施方案的討論中,應理解,術語“資料”和“資訊”可在本文中互換使用來指代可存在於基於電腦的環境中的文字、圖像、音訊、影片或任何其它形式的資訊。 網頁流覽器應用程式或獨立應用程式的應用程式,可以與連接到網路112的網頁伺服器(或其它伺服器,諸如社交平台、支付平台等)以完成交互。 每個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106所基於的網路裝置,可以通過軟體或硬體甚至軟硬體結合的方式納入數位錢包應用程式模組。數位錢包可以涵蓋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106以用來幫助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完成購買交易的任何應用程式、硬體、軟體或進程。數位錢包可以與網頁流覽器應用程式分開、可以與其交互,或者可以具體實現為其配套應用。作為配套應用,數位錢包在網頁流覽器應用內執行。也就是說,數位錢包可以是嵌入網頁流覽器應用程式中的應用程式。如果數位錢包與網頁流覽器應用程式分開,則數位錢包可以經由任何可用的通信技術來存取網路112。 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106可以根據承載的使用者資訊提供或獲取一個或多個連絡人應用程式。連絡人應用可以是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106上的保持社交網路可存取的使用者連絡人清單的任何程式或應用程式。連絡人應用的實例可以包括但不限於電子郵件應用程式、簡訊應用程式、即時訊息發送、日曆邀請清單,或者如OUTLOOK或ACT的連絡人資料庫,或者社交軟體的好友(或分級好友、陌生人、拉黑人等諸如此類)提供程式/介面/清單/清單,可以包括線上的、不線上的、隱身的、忙碌的甚至託管的狀態。連絡人應用中的連絡人可以通過各種因素來進行優先順序排序,所述因素如與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106承載所述使用者的通信頻率、社交關係、出現有特定連絡人的連絡人應用程式的數目,或者可從應用程式中提取出的任何其它優先順序排序因素。 系統架構概念圖100中,例如完成借助社交網路一體化完成支付的網路中,可以整合這樣的社交網路平台和支付網路平台。則該伺服器105可以具有社交網路中伺服器的功能。此時的社交網路伺服器105可以代表電腦實施的系統,社交網路系統使用所述系統來託管社交網站和使用社交網站的所有設定檔和社群。社交網站可以代表允許用戶經由網際網路與通常擁有共同興趣或共同關係的其它用戶交互的任何基於網頁的社群。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106可以加入或者與其交互的社交網站的實例。 社交網路伺服器105可以向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106提供所屬用戶的線上社群的成員列表。社交網路系統中可以對每位社群成員與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106所屬用戶的關係進行優先順序排序。這可以由可應用於每個特定社交網路系統的結構的因素來確定。例如,如FACEBOOK的社交網路系統可以將社群的成員分類為“朋友”或“朋友的朋友”,並且LINKEDIN可以將成員分類為第一級連絡人、第二級連絡人或第三級連絡人。 社交網路系統伺服器105可以經由任何可用技術與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106通信。這些技術可以包括但不限於經由網路112的網際網路連接、電子郵件、簡訊、即時訊息發送,或者其它合適的通信技術。社交網路系統可以包括可由社交網路伺服器105存取的資料儲存單元115。資料儲存單元115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有形電腦可讀儲存裝置。 系統架構概念圖100中,例如完成借助社交網路一體化完成支付的網路中,可以整合這樣的社交網路平台和支付網路平台。則該伺服器105可以具有支付網路中伺服器的功能。此時的支付網路伺服器105可以代表電腦實施的系統,支付網路系統使用所述系統來託管支付平台和使用支付平台的所有設定檔和關係資料、支付資料的儲存。支付網站可以代表允許用戶經由網際網路與通常擁有支付/購買/關注/收藏中存在共同的用戶交互的任何基於網頁的社群。 不同的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可以是互為交易對手方。交易對手方中的任一個,可以代表個體或者組織。此時的交易/支付過程涉及的需要讀取的資料/關係或執行的處理可能需要從連接的資料庫115中獲得,交易/支付過程涉及的需要寫入的資料/關係或處理結果連接的資料庫115中。 圖1a中,與營運伺服器105可以是整合關係或分立關係的電腦裝置103,特別是後者的情況下,一般可以通過內部網路或私人網路絡連接,或者也可以通過加密的公共網路連接。特別地,當為整合關係時,可能採用更高效、傳送速率更快的內部匯流排形式的連接。該電腦裝置103,當為整合關係或分立關係時,均可以直接(圖中未示出)或通過營運伺服器105存取資料庫115。 對電腦裝置103進行適當的程式設計,可以藉由這種指令控制本申請案中方法的實施。特別地,當為整合關係時,電腦裝置103處理的事務可以視為營運伺服器105的處理而不必特別加以區分。 圖1b則示出了分立的社交網路與支付網路中的系統架構。系統架構概念圖101可以包括經由網路112與一個或多個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106進行資料通信的營運伺服器107和109,以及可以整合於營運伺服器107或獨立於營運伺服器107的計算環境108,以及可以整合於營運伺服器109或獨立於營運伺服器109的計算環境110。在一個實例當中,營運伺服器107可以對應社交網路的服務平台,營運伺服器109可以對應支付網路的服務平台。對應的資料庫117,可以提供或儲存所需的社交網路資料和運算元據;對應的資料庫118,可以提供或儲存所需的支付網路資料和運算元據。其它屬性類似於上述對應圖1a的描述,不再贅述。 參考圖2所示的例子介紹,圖2為本說明書提供的一種訊息發送方法,該方法可以應用于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210:基於擴增虛擬實境技術,在實景圖像中顯示預設的虛擬物件。 步驟220:獲取發送方確定的至少一個接收方。 步驟230:將所述虛擬物件以擴增虛擬實境訊息的形式發送至所述接收方;其中,所述發送方和接收方為社交平台中的用戶。 上述擴增虛擬實境技術是一種計算實景圖像的位置及角度並加上相應虛擬影像的技術。所述虛擬影像可以包括圖像、影片、3D模型等。 上述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是指基於擴增虛擬實境技術開發的,或者整合了擴增虛擬實境功能的用戶端軟體;例如,上述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可以是整合了擴增虛擬實境服務功能的社交APP;上述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用於對線下環境中的現實場景進行圖像掃描,並將掃描到的圖像資料即時傳輸至擴增虛擬實境服務端;以及,通過上述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前台的擴增虛擬實境引擎,對後台的擴增虛擬實境服務端推送的虛擬資料進行視覺化渲染,將其與掃描到的現實場景的圖像資料(比如實景圖像)進行疊加融合。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步驟210,具體包括: 在當前應用下發送擴增虛擬實境訊息的控制器被觸發時,基於擴增虛擬實境技術,在實景圖像中顯示所述當前應用對應預設的虛擬物件。 其中,所述控制器可以包括按鈕、特定語音、特定生物識別標識等。 以按鈕為例加以說明,圖3所示發送擴增虛擬實境訊息的示意圖為例,用戶可以點擊“AR訊息”按鈕,從而觸發發送擴增虛擬實境訊息的流程。所述流程可以包括: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啟動攝影裝置(如鏡頭),顯示所述攝影裝置捕捉到的實景圖像;並在所述實景圖像中顯示預設的虛擬物件。 以特定語音加以說明,例如觸發發送擴增虛擬實境訊息的語音為“我要發送AR訊息”;當使用者說出“我要發送AR訊息”後,就可以觸發發送擴增虛擬實境訊息的流程。 所述特定生物識別標識可以包括指紋,相應地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所在終端需要有識別指紋的硬體。當使用者將指紋按壓在指紋模組時,就可以觸發發送擴增虛擬實境訊息的流程。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虛擬物件可以是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預先快取在本地的,也就是說是,可以從本地獲取虛擬物件,並在實景圖像中顯示。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虛擬對象可以是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臨時從擴增虛擬實境服務端獲取的。具體可以包括: 向擴增虛擬實境服務端發送虛擬物件的獲取請求; 在實景圖像中顯示所述擴增虛擬實境服務端返回的虛擬物件。 上述擴增虛擬實境服務端,包括面向上述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提供服務的伺服器、伺服器叢集(server cluster)或者基於伺服器叢集構建的雲端平台;例如,上述擴增虛擬實境服務端,可以是面向整合了擴增虛擬實境服務功能的社交APP提供對接服務的社交平台。上述擴增虛擬實境服務端用於基於後台的擴增虛擬實境引擎,對上述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發送虛擬物件的獲取請求做出回應,將符合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當前應用的虛擬物件返回給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 在一實施例中,當存在多個預設的虛擬物件時,所述在實景圖像中顯示預設的虛擬物件,具體包括: 在實景圖像中顯示使用者確認的至少一個預設的虛擬物件。 請參考圖4所示的多種虛擬對象的示意圖。當存在多個預設的虛擬物件時,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可以同時將這些虛擬物件展示出來供使用者進行選擇。使用者可以從中選取至少一個需要的虛擬物件。如圖4中使用者選擇了虛擬物件4作為最終需要顯示的虛擬物件;如此,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最終可以在實景圖像中顯示虛擬物件4。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擴增虛擬實境技術為終端作業系統原生的擴增虛擬實境技術。 所述作業系統(Operating System,簡稱OS,也可以稱為電腦管理控制程式)可以是管理和控制終端硬體和軟體資源的電腦程式,是直接運行在終端上的最基本的系統軟體,任何其它軟體和應用程式都必須在作業系統的支援下才能允許。典型的作業系統例如:安卓手機(如華為手機、小米手機、三星手機等)的安卓系統(Android)、蘋果手機的IOS系統、微軟手機的Windows Phone系統等。 通常,作業系統原生的擴增虛擬實境功能相較於協力廠商提供的擴增虛擬實境功能更為豐富。例如,WebAR(Web Augmented Reality)也可以作為訊息展示的載體,當WebAR的體驗沒有原生AR(NativeAR)的好,包括WebAR不具有原生AR的識別追蹤模式。 基於原生的擴增虛擬實境技術,可以實現使用者與AR物件的互動(interaction)。 具體地,基於所述原生的增強顯示技術提供的識別追蹤技術,在獲取到用戶的互動操作時,根據互動操作對應的動態模型,調整所述虛擬物件的形態。 使用者可以通過觸摸左右上下滑動,旋轉虛擬物件。虛擬物件可以動態360度旋轉。 本說明書的實施例可以應用在不同的應用中。以支付寶的螞蟻森林為例,如圖5所示,用戶可以在螞蟻森林中以AR訊息的形式邀請好友幫忙澆水。通過這樣的AR訊息與好友進行互動。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擴增虛擬實境訊息還攜帶有應用標識和狀態標識;所述應用標識表示所述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當前開啟的應用程式(application),所述狀態標識用於控制所述接收方進入應用程式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式後顯示的介面狀態。 本實施例中,通過擴增虛擬實境訊息可以傳遞參數,即應用程式標識和狀態標識。透過應用程式標識,接收方可以進入與發送方相同的應用程式。通常而言,使用者進入某個應用程式後預設是顯示首頁,而根據狀態標識,接收方在進入與發送方相同應用程式時可以有不同的介面狀態。依然以支付寶中螞蟻森林應用程式為例,在發送方邀請接收方澆水,即可以發送AR訊息,該AR訊息中可以攜帶表示螞蟻森林的應用程式標識以及標識澆水的狀態標識;如此,接收方在點擊了發送方發送的AR訊息後,也可以進入螞蟻森林應用程式,並且顯示介面可以是發送方樹苗的介面,可以為發送方的樹苗澆水。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訊息發送方案,通過將AR技術和社交訊息相結合,使得社交訊息可以以AR訊息的形式展示,從而可以提升社交訊息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提供了業務內容新的互動方式,即通過AR訊息的觸達,使得接收方可以快速基於該AR訊息進入相應的業務內容,從而參與業務內容的互動。 與前述訊息發送方法實施例相對應,本說明書還提供了訊息發送裝置的實施例。所述裝置實施例可以通過軟體實現,也可以通過硬體或者軟硬體結合的方式實現。以軟體實現為例,作為一個邏輯意義上的裝置,是通過其所在設備的處理器將非揮發性記憶體中對應的電腦業務程式指令讀取到記憶體中運行形成的。從硬體層面而言,如圖6所示,為本說明書訊息發送裝置所在設備的一種硬體結構圖,除了圖6所示的處理器、網路介面、記憶體以及非揮發性記憶體之外,實施例中裝置所在的設備通常根據訊息發送實際功能,還可以包括其他硬體,對此不再贅述。 請參見圖7,為本說明書一實施例提供的訊息發送裝置的模組圖,所述裝置對應了圖2所示實施例,所述裝置包括: 顯示單元410,基於擴增虛擬實境技術,在實景圖像中顯示預設的虛擬物件; 獲取單元420,獲取發送方確定的至少一個接收方; 發送單元430,將所述虛擬物件以擴增虛擬實境訊息的形式發送至所述接收方;其中,所述發送方和接收方為社交平台中的用戶。 可選的,所述顯示單元410,具體包括: 在當前應用下發送擴增虛擬實境訊息的控制器被觸發時,基於擴增虛擬實境技術,在實景圖像中顯示所述當前應用對應預設的虛擬物件。 可選地,所述顯示單元410,具體包括: 獲取子單元,向擴增虛擬實境服務端發送虛擬物件的獲取請求; 顯示子單元,在實景圖像中顯示所述擴增虛擬實境服務端返回的虛擬物件。 可選地,當存在多個預設的虛擬物件時,所述在實景圖像中顯示預設的虛擬物件,具體包括: 在實景圖像中顯示使用者確認的至少一個預設的虛擬物件。 可選地,所述擴增虛擬實境技術為終端作業系統原生的擴增虛擬實境功能。 可選地,所述裝置包括: 互動子單元,基於所述原生的增強顯示技術提供的識別追蹤技術,在獲取到用戶的互動操作時,根據互動操作對應的動態模型,調整所述虛擬物件的形態。 可選地,所述擴增虛擬實境訊息還攜帶有應用程式標識和狀態標識;所述應用程式標識表示所述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當前開啟的應用程式,所述狀態標識用於控制所述接收方進入應用程式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式後顯示的介面狀態。 上述實施例闡明的系統、裝置、模組或單元,具體可以由電腦晶片或實體來實現,或者由具有某種功能的產品來實現。一種典型的實現設備為電腦,電腦的具體形式可以是個人電腦、膝上型電腦、行動電話、相機電話、智慧型電話、個人數位助理、媒體播放機、導航設備、電子郵件收發設備、遊戲控制台、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或者這些設備中的任意幾種設備的組合。 上述裝置中各個單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實現過程具體詳見上述方法中對應步驟的實現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對於裝置實施例而言,由於其基本對應於方法實施例,所以相關之處參見方法實施例的部分說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佈到多個網路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組來實現本說明書方案的目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情況下,即可以理解並實施。 以上圖7描述了資料匯總裝置的內部功能模組和結構示意,其實質上的執行主體可以為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處理器; 用於儲存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的記憶體; 其中,所述處理器被配置為: 基於擴增虛擬實境技術,在實景圖像中顯示預設的虛擬物件; 獲取發送方確定的至少一個接收方; 將所述虛擬物件以擴增虛擬實境訊息的形式發送至所述接收方;其中,所述發送方和接收方為社交平台中的用戶。 可選地,基於擴增虛擬實境技術,顯示當前應用下預設的虛擬物件,具體包括: 在當前應用下發送擴增虛擬實境訊息的控制器被觸發時,基於擴增虛擬實境技術,在實景圖像中顯示所述當前應用對應預設的虛擬物件。 可選地,所述基於擴增虛擬實境技術,在實景圖像中顯示預設的虛擬物件,具體包括: 向擴增虛擬實境服務端發送虛擬物件的獲取請求; 在實景圖像中顯示所述擴增虛擬實境服務端返回的虛擬物件。 可選地,當存在多個預設的虛擬物件時,所述在實景圖像中顯示預設的虛擬物件,具體包括: 在實景圖像中顯示使用者確認的至少一個預設的虛擬物件。 可選地,所述擴增虛擬實境技術為終端作業系統原生的擴增虛擬實境功能。 可選地,還包括: 基於所述原生的增強顯示技術提供的識別追蹤技術,在獲取到用戶的互動操作時,根據互動操作對應的動態模型,調整所述虛擬物件的形態。 可選地,所述擴增虛擬實境訊息還攜帶有應用程式標識和狀態標識;所述應用程式標識表示所述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當前開啟的應用程式,所述狀態標識用於控制所述接收方進入應用程式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式後顯示的介面狀態。 在上述電子設備的實施例中,應理解,該處理器可以是中央處理單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簡稱:CPU),還可以是其他通用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簡稱:DSP)、特用積體電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簡稱:ASIC)等。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該處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規的處理器等,而前述的記憶體可以是唯讀記憶體(英文:read-only memory,縮寫:ROM)、隨機存取記憶體(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簡稱:RAM)、快閃記憶體、硬碟或者固態硬碟。結合本發明實施例所公開的方法的步驟可以直接體現為硬體處理器執行完成,或者用處理器中的硬體及軟體模組組合執行完成。 本說明書中的各個實施例均採用遞進的方式描述,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見即可,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尤其,對於電子設備實施例而言,由於其基本相似於方法實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較簡單,相關之處參見方法實施例的部分說明即可。 本領域技術人員在考慮說明書及實踐這裡公開的發明後,將容易想到本說明書的其它實施方案。本說明書旨在涵蓋本說明書的任何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這些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遵循本說明書的一般性原理並包括本說明書未公開的本技術領域中的公知常識或慣用技術手段。說明書和實施例僅被視為示例性的,本說明書的真正範圍和精神由下面的申請專利範圍指出。 應當理解的是,本說明書並不局限於上面已經描述並在附圖中示出的精確結構,並且可以在不脫離其範圍進行各種修改和改變。本說明書的範圍僅由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來限制。
100‧‧‧系統架構概念圖 112‧‧‧網路 106‧‧‧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 105‧‧‧營運伺服器 115‧‧‧資料庫 103‧‧‧電腦裝置 101‧‧‧系統架構概念圖 107‧‧‧營運伺服器 109‧‧‧營運伺服器 117‧‧‧資料庫 118‧‧‧資料庫 410‧‧‧顯示單元 420‧‧‧獲取單元 430‧‧‧發送單元
圖1a為可適用本說明書的一實施例的示例性的系統架構概念圖; 圖1b為可適用本說明書的一實施例的示例性的系統架構概念圖; 圖2是本說明書一實施例提供的訊息發送方法的流程圖; 圖3是本說明書一實施例提供的發送擴增虛擬實境訊息的示意圖; 圖4是本說明書一實施例提供的多種虛擬物件的示意圖; 圖5是本說明書一實施例提供的業務應用的示意圖; 圖6是本說明書一實施例提供的訊息發送裝置的硬體結構圖; 圖7是本說明書一實施例提供的訊息發送裝置的模組示意圖。

Claims (15)

  1. 一種訊息發送方法,應用於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所述方法包含: 基於擴增虛擬實境技術,在實景圖像中顯示預設的虛擬物件; 獲取發送方確定的至少一個接收方; 將所述虛擬物件以擴增虛擬實境訊息的形式發送至所述接收方;其中,所述發送方和接收方為社交平台中的用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基於擴增虛擬實境技術,顯示當前應用程式下預設的虛擬物件,具體包含: 在當前應用程式下發送擴增虛擬實境訊息的控制器被觸發時,基於擴增虛擬實境技術,在實景圖像中顯示所述當前應用程式對應預設的虛擬物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所述基於擴增虛擬實境技術,在實景圖像中顯示預設的虛擬物件,具體包含: 向擴增虛擬實境服務端發送虛擬物件的獲取請求; 在實景圖像中顯示所述擴增虛擬實境服務端返回的虛擬物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當存在多個預設的虛擬物件時,所述在實景圖像中顯示預設的虛擬物件,具體包含: 在實景圖像中顯示使用者確認的至少一個預設的虛擬物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所述擴增虛擬實境技術為終端作業系統原生的擴增虛擬實境功能。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還包含: 基於所述原生的增強顯示技術提供的識別追蹤技術,在獲取到用戶的互動操作時,根據互動操作對應的動態模型,調整所述虛擬物件的形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所述擴增虛擬實境訊息還攜帶有應用程式標識和狀態標識;所述應用程式標識表示所述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當前開啟的應用程式,所述狀態標識用於控制所述接收方進入應用程式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式後顯示的介面狀態。
  8. 一種訊息發送裝置,所述裝置包含: 顯示單元,基於擴增虛擬實境技術,在實景圖像中顯示預設的虛擬物件; 獲取單元,獲取發送方確定的至少一個接收方; 發送單元,將所述虛擬物件以擴增虛擬實境訊息的形式發送至所述接收方;其中,所述發送方和接收方為社交平台中的用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裝置,所述顯示單元,具體包含: 在當前應用程式下發送擴增虛擬實境訊息的控制器被觸發時,基於擴增虛擬實境技術,在實景圖像中顯示所述當前應用程式對應預設的虛擬物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裝置,所述顯示單元,具體包含: 獲取子單元,向擴增虛擬實境服務端發送虛擬物件的獲取請求; 顯示子單元,在實景圖像中顯示所述擴增虛擬實境服務端返回的虛擬物件。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裝置,當存在多個預設的虛擬物件時,所述在實景圖像中顯示預設的虛擬物件,具體包含: 在實景圖像中顯示使用者確認的至少一個預設的虛擬物件。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裝置,所述擴增虛擬實境技術為終端作業系統原生的擴增虛擬實境功能。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裝置,所述裝置還包含: 互動子單元,基於所述原生的增強顯示技術提供的識別追蹤技術,在獲取到用戶的互動操作時,根據互動操作對應的動態模型,調整所述虛擬物件的形態。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所述擴增虛擬實境訊息還攜帶有應用程式標識和狀態標識;所述應用程式標識表示所述擴增虛擬實境用戶端當前開啟的應用程式,所述狀態標識用於控制所述接收方進入應用程式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式後顯示的介面狀態。
  15. 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處理器; 用於儲存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的記憶體; 其中,所述處理器被配置為上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TW108119898A 2018-08-08 2019-06-10 訊息發送方法及裝置和電子設備 TWI7133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98224.7 2018-08-08
CN201810898224.7A CN109274575B (zh) 2018-08-08 2018-08-08 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8753A true TW202008753A (zh) 2020-02-16
TWI713327B TWI713327B (zh) 2020-12-11

Family

ID=65153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9898A TWI713327B (zh) 2018-08-08 2019-06-10 訊息發送方法及裝置和電子設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2) CN111865771B (zh)
TW (1) TWI713327B (zh)
WO (1) WO20200296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5771B (zh) * 2018-08-08 2023-01-20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113483B (zh) * 2019-04-19 2022-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使用电子设备的增强功能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184277B (zh) * 2019-07-04 2023-06-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物品包发送、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58420B (zh) * 2020-01-13 2023-02-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头戴式设备及介质
CN111652637A (zh) * 2020-05-26 2020-09-11 北京掌中飞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r广告营销活动跨平台解决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33967B2 (en) * 2005-07-14 2015-01-13 Charles D. Hust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nd sharing an event using a social network
CN102054289B (zh) * 2009-11-04 2014-06-11 沈阳迅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全景实景和地理信息的3d虚拟社区构建方法
KR101569465B1 (ko) * 2013-07-05 2015-11-17 서용창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메시지 박스 판매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매체
GB201406695D0 (en) * 2014-04-14 2014-05-28 Shopchat Ltd Threaded messaging
US9990028B2 (en) * 2014-10-03 2018-06-05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live augmented reality content
US20160133230A1 (en) * 2014-11-11 2016-05-12 Bent Image Lab, Llc Real-time shared augmented reality experience
CN104835190A (zh) * 2015-04-29 2015-08-12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3d即时通讯系统及其通讯方法
CN105183477B (zh) * 2015-09-10 2019-06-28 上海踏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虚拟道具信息获取系统及获取方法
US9652896B1 (en) * 2015-10-30 2017-05-16 Snap Inc. Image based tracking in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s
TW201721361A (zh) * 2015-12-03 2017-06-16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互動式擴增實境系統
CN105488489A (zh) * 2015-12-17 2016-04-13 掌赢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短视频消息的发送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05812680A (zh) * 2016-03-31 2016-07-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70310927A1 (en) * 2016-04-26 2017-10-26 Raketu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d Overlaying Emotion Animation On Calls
CN205569711U (zh) * 2016-04-29 2016-09-1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跑步机的虚拟实景影像显示装置及跑步机
CN106230920A (zh) * 2016-07-27 2016-12-14 吴东辉 一种ar的方法及系统
CN107633441A (zh) * 2016-08-22 2018-01-26 大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追踪识别视频图像中的商品并展示商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02132A (zh) * 2016-09-14 2017-01-0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3d即时通讯系统与方法
CN108108012B (zh) * 2016-11-25 2019-12-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和装置
KR101838902B1 (ko) * 2016-11-29 2018-03-15 한국항공우주연구원 혼합 현실 기반 조감도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0531220B2 (en) * 2016-12-05 2020-01-07 Magic Leap, Inc. Distributed audio capturing techniques for virtual reality (VR), augmented reality (AR), and mixed reality (MR) systems
CN106920079B (zh) * 2016-12-13 2020-06-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增强现实的虚拟对象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1654473B (zh) * 2016-12-13 2022-07-19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增强现实的虚拟对象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7016550A (zh) * 2017-02-21 2017-08-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增强现实场景下虚拟对象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7123013B (zh) * 2017-03-01 2020-09-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增强现实的线下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6803921A (zh) * 2017-03-20 2017-06-06 深圳市丰巨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ar技术的即时音视频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065196B (zh) * 2017-06-16 2019-03-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及增强现实显示方法
CN107741886B (zh) * 2017-10-11 2020-12-15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多人互动的方法
CN107818459A (zh) * 2017-10-30 2018-03-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增强现实的红包发送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229937A (zh) * 2017-12-20 2018-06-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增强现实的虚拟对象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1865771B (zh) * 2018-08-08 2023-01-20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5771A (zh) 2020-10-30
WO2020029690A1 (zh) 2020-02-13
TWI713327B (zh) 2020-12-11
CN111865771B (zh) 2023-01-20
CN109274575B (zh) 2020-07-24
CN109274575A (zh) 2019-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3327B (zh) 訊息發送方法及裝置和電子設備
KR101807676B1 (ko) 당일 결제 거래의 용이화
US10868789B2 (en) Social matching
US9253266B2 (en) Social interaction using facial recognition
KR20170127418A (ko) 메시지 및 결제 큐를 사용한 결제의 전송, 수신 및 업데이트 용이화
US11770675B1 (en) Methods for geographic gesturing using a mobile device for interactions with nearby other mobile devices
CN112330477A (zh) 为社交媒体内容生成定制的个性化反应
KR20230066448A (ko) 컨텍스트 트리거링된 증강 현실
KR20230025871A (ko) 상이한 레이트 제한된 링크들을 이용한 로케이션 공유
US20230308411A1 (en) Relationship-agnostic messaging system
KR20230062875A (ko) 증강 현실 자동 반응들
US20230061559A1 (en) Cross-platform data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KR20230022243A (ko) 메시징 시스템 공유-투-채팅
WO2016197873A1 (zh) 事务处理方法和系统
WO2022245747A1 (en) Shortcuts from scan operation within messaging system
KR20240021247A (ko) 제3자 리소스들로부터 메시징 애플리케이션에 의해 수신되는 콘텐츠를 제시함
US20240073373A1 (en) Sharing social augmented reality experiences in video calls
US11973730B2 (en) External messaging function for an interaction system
WO2022245738A1 (en) Combining functions into shortcuts within messaging system
US20230214098A1 (en) Providing shared content collections within a messaging system
US20230050068A1 (en) Displaying a profile from a content feed within a messaging system
US20230216817A1 (en) Providing permissions for accessing shared content collections
US20230063425A1 (en) Displaying content feeds within a messaging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