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5990A - 一種無線通訊系統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種無線通訊系統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5990A
TW201935990A TW107105216A TW107105216A TW201935990A TW 201935990 A TW201935990 A TW 201935990A TW 107105216 A TW107105216 A TW 107105216A TW 107105216 A TW107105216 A TW 107105216A TW 201935990 A TW201935990 A TW 20193599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bluetooth device
master
micronet
sla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5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敬祥
張豐盛
陳繼健
Original Assignee
盛微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盛微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盛微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052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935990A/zh
Publication of TW201935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5990A/zh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無線通訊系統及其方法,係應用於藍牙無線通訊環境中,利用本發明之無線通訊系統以進行無線通訊方法流程時,首先,由無線通訊系統所形成的虛擬藍牙裝置的主控端的主藍牙裝置、以及一或數個被控端的之從藍牙裝置之間,互相配對後形成藍牙第一微網、並建立第一連結;接著,虛擬藍牙裝置的主控端的主藍牙裝置、以及被控端的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使用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加入一藍牙裝置(例如,手機)的藍牙第二微網、並建立第二連結;進而,主控端的主藍牙裝置,將透過藍牙第二微網,與該藍牙裝置(例如,手機)建立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連線、並收到音訊資料,被控端的至少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與主藍牙裝置使用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而收到相同於該主藍牙裝置所接收的音訊資料。

Description

一種無線通訊系統及其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通訊系統及其方法,更詳而言之,係有關於一種應用於藍牙無線通訊環境的無線通訊系統及其方法,於形成藍牙第一微網(piconet 1)並建立第一連結(Link 1)、以及形成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 2)並建立第二連結(Link 2)之後,將進行音訊資料傳輸與播放。
就習知的藍牙音訊裝置(例如,手機)處理音訊資料而言,目前支援雙耳獨立的藍牙耳機如CSR微處理器的真實無線立體聲 (True Wireless Stereo, TWS),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音訊資料的傳送是採用轉送(Forward)的方法,手機的音訊資料先傳送到一邊(主)耳機的資料緩衝區,再轉送到另一邊(從)耳機,從而達到左右耳同時播放的功能。然,這一種傳送方式因為音訊資料會在空中傳送二次,會占用藍牙有限的頻寬,而轉送過程中一邊(主)耳機需要一個較大緩衝區,也會加長播放的延遲時間。另外轉送過程中,主耳機可能需要將音訊資料解開後,再重新壓縮給從耳機,不僅耗費運算資源,也因為重複壓縮而降低音質。
於美國專利公開/公告號US 8768252 B2 “Un-tethered Wireless Audio System”所揭露的是,(從)耳機SNK-2由(主)耳機SNK-1得到與手機SRC連線的資訊並鎖定手機藍牙使用的RF頻率後,透過監聽(SNOOP)的方式得到手機傳送給(主)耳機SNK-1的音訊資料,從而達到左右耳同時播放的功能。至於監聽過程中遺失的封包,(從)耳機SNK-2透過二耳間另外的藍牙連線發送通知ACK/NACK給(主)耳機SNK-1,(主)耳機SNK-1再將該通知ACK/NACK轉送給手機SRC,由手機SRC重送該遺失的封包。
然,轉發通知過程中,(主)耳機SNK-1必須等待(從)耳機SNK-2發送的通知,若SNK-1遺漏該通知,則SNK-1無法通知手機SRC已成功收到音訊封包,手機SRC會主動重送該封包而降低手機傳送音訊資料的效率。再者,因為(主)耳機SNK-1必須維持與手機SRC以及(從)耳機SNK-2二個BT連線,運算負擔比(從)耳機SNK-2大,電力消耗也較大,造成(主)耳機SNK-1的電池使用時間較短與(從)耳機SNK-2不匹配。
台灣公開/公告號 I395442 「雙協定環境中之通訊技術」為在來自與一通訊協定相關的信號干擾會阻礙接收與另一個通訊協定相關之信號之環境中的通訊技術,係揭露一種通訊裝置,其包含:用以根據一第一協定發射及/或接收信號的一第一通訊系統;用以根據一第二協定發射並接收信號的一第二通訊系統,該第二協定具有使一接收器能對一發射器指出它正處於一不響應狀態的能力,藉此當該發射器處於該不響應狀態時,便禁止它對該接收器發射資料;用以檢測該第一協定之信號中之活動的一信號活動檢測器;以及響應於該信號活動檢測器而用以使該第二通訊系統指出它正處於一不響應狀態的一控制單元。
台灣公開/公告號I246265「藍牙裝置與組合式藍牙音響裝置」為提供一種藍牙裝置,適於耦接至一音響裝置,以供使用者在收聽音響裝置所提供之聲音訊號時,仍能適時接聽行動通訊裝置所接獲之來電,係揭露一種藍牙裝置,其適於耦接一立體聲耳機麥克風及一音響裝置,並適於對一行動通訊裝置進行訊號的收發。此藍牙裝置主要包括一母座插孔、一藍牙收發器以及一音源輸入埠。母座插孔用以耦接立體聲耳機麥克風。藍牙收發器耦接至母座插孔,且用以收發行動通訊裝置所提供之訊號。音源輸入埠耦接至母座插孔,且用以耦接至音響裝置。其中,藍牙收發器接收到行動通訊裝置所提供之來電訊號時,傳送至立體聲耳機麥克風之聲音訊號係切換為行動通訊裝置所提供之聲音訊號。此外,上述藍牙裝置在增設麥克風與揚聲器後,也可直接做為藍牙耳機。
台灣公開/公告號I572155「多功能藍牙裝置及其藍牙連線方法」為一種多功能藍牙裝置,可透過不同的服務發現協定與電子裝置連線,使得多功能藍牙裝置具有多種功能,藍牙裝置儲存複數個服務發現協定,並可透過其中一個儲存的服務發現協定與其他具有藍牙介面的電子裝置連線。多功能藍牙裝置可透過第一服務發現協定與電子裝置連線,並透過藍牙與連線的電子裝置進行聲音訊號的傳輸。此外多功能藍牙裝置亦可透過第二服務發現協定與該電子裝置連線,並透過藍牙將控制訊號傳送至連線的電子裝置,以控制電子裝置執行特定的功能。
台灣公開/公告號I563859「藍牙音頻封包的分享方法」為一種藍牙音頻封包的分享方法,可使得複數個藍牙發聲裝置接收及播放電子裝置所傳送的音頻封包;分享方法,主要包括一電子裝置、一第一藍牙發聲裝置及至少一第二藍牙發聲裝置。電子裝置及第一藍牙發聲裝置透過一藍牙連線資料建立兩者之間的藍牙連線,其中第一藍牙發聲裝置可接收電子裝置傳送的音頻封包,並可廣播藍牙連線資料。第二藍牙發聲裝置鄰近電子裝置及第一藍牙發聲裝置,並可接收第一藍牙發聲裝置廣播的藍牙連線資料。第二藍牙發聲裝置可透過藍牙連線資料接收或分享電子裝置發送的音頻封包,藉此可使得複數個藍牙發聲裝置接收及播放電子裝置所傳送的音頻封包。
台灣公開/公告號I563806「藍牙設備以及控制藍牙設備或無線設備之方法」提供一種控制藍牙設備節能的方法,包括:建立藍牙鏈接;控制所述藍牙設備進入偵聽模式;在喚醒準備之後和睡眠準備之前處理偵聽錨點;以及在所述喚醒準備和所述睡眠準備之間處理喚醒操作。該喚醒操作是藍牙操作、藍牙低功耗BLE操作或Wi-Fi操作。相應地,還提供了一種藍牙設備和控制無線設備之方法。喚醒/睡眠準備的次數可以盡可能地少,因此有效降低了藍牙設備的電量損耗。
台灣公開/公告號I449381 「通訊方法以及藍牙裝置」為可使一散網(scatternet)中的藍牙槽(slot)之使用效率最佳化的通訊方法以及藍牙裝置,其中,該通訊方法用於一散網中的一藍牙裝置,該散網包含第一微網以及第二微網。此通訊方法包含:傳輸資料至該第一微網中的一對等裝置;判斷是否有緩衝資料欲被傳輸至該第一微網中的該對等裝置以產生一判斷結果;以及根據該判斷結果分配該第一微網以及該第二微網中的槽。所提供的通訊方法可以增加或最佳化藍牙裝置中藍牙槽的使用效率。
所以如何能解決,目前對於藍牙音訊裝置(例如,手機)處理音訊資料而言,大部分的音訊資料都是由手機端直接傳送給兩邊的耳機,而無法減少浪費頻寬;無法有效利用藍牙有限的頻寬,因此在使用相同頻寬下傳統方式無法傳送更高品質的音訊資料;(主)耳機需要較大的緩衝區,無法降低播放的延遲時間;(主)耳機無法採用標準的A2DP跟手機端連線,手機端必須做修改,必須考量相容性問題;從耳機所遺漏音訊資料無法請求主耳機重送,而主耳機無法只傳送單聲道音訊資料給從耳機,無法節省藍牙頻寬;主耳機無法支援多個從耳機,且,藍牙裝置主從角色無法隨時切換,例如定時輪流,或依音樂或通話不同功能切換;換言之,以上種種所述,均是待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便是在於提供一種無線通訊系統及其方法,係應用於藍牙無線通訊環境中,利用本發明之無線通訊系統以進行無線通訊方法流程時,首先,進行形成藍牙第一微網(piconet 1)、並建立第一連結(Link 1)的動作,無線通訊系統的第一藍牙裝置、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之間,互相配對後形成藍牙第一微網(piconet1)、並建立第一連結(Link 1),而無線通訊系統的第一藍牙裝置、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對外將形成為一虛擬藍牙裝置;接著,進行形成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 2)、並建立第二連結(Link 2)的動作,虛擬藍牙裝置與一藍牙裝置,例如手機,之間形成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 2)、並建立第二連結(Link 2),無線通訊系統的第一藍牙裝置、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將使用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Bluetooth Device Address)而加入藍牙裝置,例如手機,的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2);進而,進行音訊資料傳輸、音樂播放動作,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虛擬藍牙裝置之主控端(master)的主藍牙裝置,將透過藍牙第二微網,而與手機建立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連線、並收到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音訊資料,而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虛擬藍牙裝置之被控端(slave)的至少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因與主藍牙裝置使用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因而,也可以收到相同於主藍牙裝置所接收的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音訊資料,從而達到主藍牙裝置、以及至少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能同時播放音樂,另,於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至少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於接收過程中所遺失的封包資料可以要求主藍牙裝置予以重送而並非是由手機來重送。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便是在於提供一種無線通訊系統及其方法,係應用於藍牙無線通訊環境中,於將音訊資料從一藍牙裝置,例如手機,傳送至本發明之無線通訊系統以進行無線通訊方法時,大部分的音訊資料都是由手機端透過藍牙第二微網而直接傳送給無線通訊系統的第一藍牙裝置、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而可減少浪費頻寬;另,由於在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至少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於接收過程中所遺失的封包資料是要求主藍牙裝置予以重送而並非是由藍牙裝置,例如手機,來重送,因而,可有效利用藍牙有限的頻寬,因此在使用相同頻寬下可以比傳統方式傳送更高品質的音訊資料。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便是在於提供一種無線通訊系統及其方法,係應用於藍牙無線通訊環境中,於藍牙第一微網中,主控端的主藍牙裝置不需要較大的緩衝區,因而,可降低播放的延遲時間;另,主藍牙裝置採用標準的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跟手機端連線,而手機端不必做任何修改,也沒有相容性問題。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便是在於提供一種無線通訊系統及其方法,係應用於藍牙無線通訊環境中,於藍牙第一微網中,被控端的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所遺漏的音訊資料可以向主控端的主藍牙裝置請求,而主控端的主藍牙裝置可以只傳送單聲道音訊資料給被控端的該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從而節省藍牙頻寬,換言之,主控端的主藍牙裝置可支援多個從藍牙裝置、且有效利用主控端的主藍牙裝置與藍牙裝置,例如手機端之藍牙有限頻寬。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便是在於提供一種無線通訊系統及其方法,係應用於藍牙無線通訊環境中,為主控端的主藍牙裝置與為被控端的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彼此之間的藍牙裝置主從角色可以隨時切換,例如定時輪流,或依音樂或通話不同功能切換;換言之,於本發明之無線通訊系統中,在藍牙第一微網中,第一藍牙裝置為主控端(master)的主藍牙裝置時,則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為被控端,又,當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的其中之任一為主控端的主藍牙裝置時,則第一藍牙裝置則為被控端的從藍牙裝置、且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中的除了該任一之外的其他第二藍牙裝置也可為被控端的從藍牙裝置,亦即,主從角色依連線狀態而定並不限定於特定裝置。
根據以上所述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無線通訊系統,係應用於藍牙無線通訊環境中,該無線通訊系統係包含一第一藍牙裝置、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
一第一藍牙裝置、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該第一藍牙裝置、以及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之間,互相配對後形成藍牙第一微網(piconet1),並於該第一藍牙裝置、以及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之間建立第一連結(Link 1),而包含該第一藍牙裝置、以及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的該無線通訊系統對外將形成為一虛擬藍牙裝置。
在此,該虛擬藍牙裝置與一藍牙裝置,例如手機,之間形成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 2)、並建立第二連結(Link 2);為該虛擬藍牙裝置的該無線通訊系統將與手機之手機形成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 2),並建立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音訊連線之第二連結(Link 2);於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該無線通訊系統的該第一藍牙裝置、以及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將使用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Bluetooth Device Address)而加入該手機的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2),其中,於藍牙第一微網中,當該第一藍牙裝置為主控端(master)的主藍牙裝置,則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將為被控端(slave)的從藍牙裝置,然,此種主從角色依藍牙第一微網之連線狀態而定,換言之,本發明之無線通訊系統,於藍牙第一微網中,當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的其中之任一為主控端的主藍牙裝置時,該第一藍牙裝置則為被控端的從藍牙裝置、且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中的除了該任一之外的其他第二藍牙裝置也為被控端的從藍牙裝置,亦即,主從角色依連線狀態而定並不限定於特定裝置。
透過藍牙第二微網,虛擬藍牙裝置與藍牙裝置,例如手機,進行音訊資料傳輸、以便能進行音樂播放時,藍牙第一微網中之無線通訊系統(虛擬藍牙裝置)的第一藍牙裝置、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的其中之一為主控端(master)的主藍牙裝置(例如,第一藍牙裝置),在與手機建立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之第二連結(Link 2)之後,藍牙第一微網中之為主控端(master)的該主藍牙裝置(例如,第一藍牙裝置)透過藍牙第二微網而與手機建立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連線、並收到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音訊資料,而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被控端(slave)的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例如,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因與主藍牙裝置使用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因而,也可以收到相同於主藍牙裝置所接收的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音訊資料,從而達到為虛擬藍牙裝置的無線通訊系統的主藍牙裝置、以及至少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能同時播放音樂的功能,另,於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被控端(slave)的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例如,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於接收過程中所遺失的封包資料,透過連線第一連結(Link 1)向主控端(master)的該主藍牙裝置(例如,第一藍牙裝置)發出請求,由主控端(master)的該主藍牙裝置(例如,第一藍牙裝置)提供而並非是由手機來重送,而主控端(master)的該主藍牙裝置(例如,第一藍牙裝置)可以只傳送單聲道音訊資料給被控端(slave)的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例如,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換言之,於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被控端(slave)的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例如,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於接收過程中所遺失的封包資料,可要求藍牙第一微網中的主控端(master)的該主藍牙裝置(例如,第一藍牙裝置)重送,無須要求藍牙第二微網中的該手機重送音訊資料的封包資料,而僅由主控端(master)的該主藍牙裝置(例如,第一藍牙裝置)重送即可;另,藍牙第一微網中的主控端(master)的該主藍牙裝置(例如,第一藍牙裝置)、以及被控端(slave)的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例如,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均可收到完整的音訊資料並解碼後播出;以及,只有藍牙第一微網中的主控端(master)的該主藍牙裝置(例如,第一藍牙裝置)可以傳送封包資料給藍牙第二微網中的手機,然,藍牙裝置主從角色可以隨時切換,例如定時輪流,或依音樂或通話不同功能切換。
利用本發明之無線通訊系統以進行無線通訊方法流程時,首先,進行形成藍牙第一微網(piconet 1)、並建立第一連結(Link 1)的動作,無線通訊系統的第一藍牙裝置、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之間,互相配對後形成藍牙第一微網(piconet1)、並建立第一連結(Link 1),而無線通訊系統的第一藍牙裝置、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對外將形成為一虛擬藍牙裝置。
接著,進行形成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 2)、並建立第二連結(Link 2)的動作,虛擬藍牙裝置與一藍牙裝置,例如手機,之間形成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 2)、並建立第二連結(Link 2),無線通訊系統的第一藍牙裝置、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將使用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Bluetooth Device Address)而加入手機的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2)。 進而,進行音訊資料傳輸、音樂播放動作,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虛擬藍牙裝置之主控端(master)的主藍牙裝置(第一藍牙裝置、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的其中之一),將透過藍牙第二微網,而與手機建立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連線、並收到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音訊資料,而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虛擬藍牙裝置之被控端(slave)的至少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因與主藍牙裝置使用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因而,也可以收到相同於主藍牙裝置所接收的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音訊資料,從而達到主藍牙裝置、以及至少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能同時播放音樂,另,於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至少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於接收過程中所遺失的封包資料,可以要求主藍牙裝置予以重送而並非是由手機來重送。
爲使熟悉該項技藝人士瞭解本發明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發明詳加說明如後:
第1圖為一系統示意圖,用以顯示說明本發明之無線通訊系統之系統架構、以及運作情形。如第1圖中所示之,該無線通訊系統1係包含一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
一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該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之間,互相配對後形成藍牙第一微網(piconet1),並於該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之間建立第一連結(Link 1),而包含該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的該無線通訊系統1對外將形成為一虛擬藍牙裝置4。
在此,該虛擬藍牙裝置4與一藍牙裝置5(例如,手機5 )之間形成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 2)、並建立第二連結(Link 2);為該虛擬藍牙裝置4的該無線通訊系統1將與藍牙裝置5形成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 2),並建立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音訊連線之第二連結(Link 2)。
於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該無線通訊系統1的該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將使用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Bluetooth Device Address)而加入該藍牙裝置5的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2),其中,於藍牙第一微網中,當該第一藍牙裝置2為主控端(master)的主藍牙裝置,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則為被控端(slave)的從藍牙裝置,然,此種主從角色依藍牙第一微網之連線狀態而定。
換言之,於本發明之無線通訊系統1,於藍牙第一微網中,當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的其中之任一為主控端的主藍牙裝置時,該第一藍牙裝置2則為被控端的從藍牙裝置、且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中的除了該任一之外的其他第二藍牙裝置3也為被控端的從藍牙裝置,亦即,主從角色依連線狀態而定並不限定於特定裝置。
透過藍牙第二微網,虛擬藍牙裝置4(無線通訊系統1)與藍牙裝置5進行音訊資料(單聲道或立體聲)傳輸、以便能進行音樂播放時,藍牙第一微網中之無線通訊系統1(虛擬藍牙裝置4)的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的其中之一為主控端(master)的主藍牙裝置(例如,第一藍牙裝置2),在與藍牙裝置5建立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之第二連結(Link 2)之後,並收到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音訊資料,而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被控端(slave)的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例如,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因與主藍牙裝置使用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因而,也可以收到相同於主藍牙裝置所接收的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音訊資料,從而達到為虛擬藍牙裝置4的無線通訊系統1的主藍牙裝置2、以及至少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3能同時播放音樂的功能。
於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被控端(slave)的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例如,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於接收過程中所遺失的封包資料,透過連線第一連結(Link 1)向主控端(master)的該主藍牙裝置(例如,第一藍牙裝置2)發出請求,由主控端(master)的該主藍牙裝置(例如,第一藍牙裝置2)提供而並非是由藍牙裝置5來重送,而主控端(master)的該主藍牙裝置(例如,第一藍牙裝置2)可以只傳送單聲道音訊資料給被控端(slave)的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例如,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換言之,於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被控端(slave)的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例如,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於接收過程中所遺失的封包資料,可要求藍牙第一微網中的主控端(master)的該主藍牙裝置(例如,第一藍牙裝置2)重送,無須要求藍牙第二微網中的該藍牙裝置5重送音訊資料的封包資料,而僅由主控端(master)的該主藍牙裝置(例如,第一藍牙裝置2)重送即可。
此外,藍牙第一微網中的主控端(master)的該主藍牙裝置(例如,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被控端(slave)的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例如,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均可收到完整的音訊資料並解碼後播出;以及,只有藍牙第一微網中的主控端(master)的該主藍牙裝置(例如,第一藍牙裝置2)可以傳送封包資料給藍牙第二微網中的藍牙裝置5,然,藍牙裝置主從角色可以隨時切換,例如定時輪流,或依音樂或通話不同功能切換。
於實際施行時,該無線通訊系統1的該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可均為藍牙耳機,抑或,該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可為具有藍牙通訊功能的電子裝置,端視實際施行狀況而定。
另,進一步就無線通訊系統1與藍牙裝置5的網路架構而言:
1. 為主藍牙裝置的第一藍牙裝置2與為從藍牙裝置的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建立藍牙第一微網,其中,為主藍牙裝置的第一藍牙裝置2為藍牙第一微網的master,而為從藍牙裝置的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則為藍牙第一微網的slave。
2. 為主藍牙裝置的第一藍牙裝置2與為從藍牙裝置的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之間會建立一雙向連線Link1以交換data/command/ACK;且,無線通訊系統1對外則形成單一虛擬藍牙裝置4,且第一藍牙裝置2與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例如,BD_ADDR1)。
換言之,第一藍牙裝置2與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建立藍牙第一微網,第一藍牙裝置2為主藍牙裝置master,而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與為從藍牙裝置slave,第一藍牙裝置2與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之間會建立一雙向連線第一連結(Link1)以交換data/command/ACK,而對外則形成單一虛擬藍牙裝置4,且使用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例如,BD_ADDR1)。
3. 虛擬藍牙裝置4加入藍牙裝置5(例如,手機5)的藍牙第二微網12,其中,為主藍牙裝置的藍牙裝置5為藍牙第二微網的master使用不同於第一藍牙裝置 2與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之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例如, BD_ADDR1)的另一藍牙裝置位址(例如,BD_ADDR2),而為從藍牙裝置的第一藍牙裝置2與第二藍牙裝置3均為則為第二微網12(P2)的slave。
虛擬藍牙裝置4與藍牙裝置5(例如,手機5)建立一雙向連線Link2,以接收藍牙裝置5(例如,手機5)傳送的音訊資料。
4. 就第一藍牙裝置2而言,於藍牙第一微網中,第一藍牙裝置2為主藍牙裝置master;然,於藍牙第二微網中,第一藍牙裝置2為從藍牙裝置slave、且具有藍牙裝置位址(例如,BD_ADDR1)。
就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而言,於藍牙第一微網11中,第一藍牙裝置2為主藍牙裝置master、而第二藍牙裝置3為從藍牙裝置slave;另,於藍牙第二微網中,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為從藍牙裝置slave、且具有藍牙裝置位址(例如,BD_ADDR1),換言之,於藍牙第二微網中,無論是就第一藍牙裝置2或是第二藍牙裝置3而言,二者均為從藍牙裝置slave、且具有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例如,BD_ADDR1)。
就藍牙裝置5(例如,手機5)而言,於藍牙第二微網中,藍牙裝置5(例如,手機5)為主藍牙裝置master、且具有藍牙裝置位址(例如,BD_ADDR2),而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均為從藍牙裝置slave、且具有相同的 藍牙裝置位址(例如,BD_ADDR1)。
換言之,虛擬藍牙裝置4加入藍牙裝置5(例如,手機5)的藍牙第二微網,其中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均為從藍牙裝置,虛擬藍牙裝置4與藍牙裝置5(例如,手機5)建立一雙向連線第二連結(Link2),以接收藍牙裝置5(例如,手機5)傳送的音訊資料。
第2圖為一流程圖,用以顯示說明利用如第1圖中之本發明之無線通訊系統以進行無線通訊方法的流程步驟。如第2圖中所示之,首先,於步驟101,進行形成藍牙第一微網(piconet 1)、並建立第一連結(Link 1)的動作;無線通訊系統1的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之間,互相配對後形成藍牙第一微網(piconet1)、並建立第一連結(Link 1),而無線通訊系統1的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對外將形成為一虛擬藍牙裝置4,並進到步驟102。
於步驟102,進行形成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 2)、並建立第二連結(Link 2)的動作;虛擬藍牙裝置4與藍牙裝置5(例如,手機5)之間形成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 2)、並建立第二連結(Link 2),無線通訊系統1的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將使用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Bluetooth Device Address)而加入藍牙裝置5(例如,手機5)的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2),並進到步驟103。
於步驟103,進行音訊資料傳輸、音樂播放動作;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虛擬藍牙裝置4之主控端(master)的主藍牙裝置(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的其中之一),將透過藍牙第二微網,而與藍牙裝置5(例如,手機5)建立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連線、並收到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音訊資料(單聲道或立體聲),而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虛擬藍牙裝置4之被控端(slave)的至少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因與主藍牙裝置使用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因而,也可以收到相同於主藍牙裝置所接收的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音訊資料,從而達到主藍牙裝置、以及至少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能同時播放音樂,另,於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至少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於接收過程中所遺失的封包資料,可以要求主藍牙裝置予以重送而並非是由藍牙裝置5(例如,手機5)來重送。
換言之,利用無線通訊系統以進行無線通訊方法時:
1. 多個藍牙裝置(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間預先配對形成藍牙第一微網並建立連線第一連結。
2. 於藍牙第一微網中的多個藍牙裝置(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的其中一個藍牙裝置與藍牙裝置5(例如,手機5)形成藍牙第二微網並建立A2DP音訊連線第二連結,則此藍牙裝置稱為藍牙第一微網中的主控端的主藍牙裝置,藍牙第一微網中的其他藍牙裝置則稱為被控端的從藍牙裝置,主從角色依連線狀態而定並不限定於特定裝置;在此,只有主藍牙裝置可以傳送封包給藍牙裝置5(例如,手機5),藍牙裝置主從角色可以隨時切換,例如定時輪流,或依音樂或通話不同功能切換。
3. 藍牙第一微網中的主控端的主藍牙裝置透過連線第一連結將藍牙第二微網的連線資訊,如藍牙裝置5(例如,手機5)的BD_ADDR和連線密碼等,傳送給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被控端的從藍牙裝置(其他藍牙裝置)。
4. 第一微網中的被控端的從藍牙裝置依據連線資訊,以相同的BD_ADDR加入藍牙第二微網。
5. 第一微網中的被控端的從藍牙裝置收到連線第二連結中藍牙裝置5(例如,手機5)送給第一微網中的主控端的主藍牙裝置的音訊資料。
6. 第一微網中的被控端的從藍牙裝置所遺漏的封包資料,透過連線第一連結向第一微網中的主控端的主藍牙裝置發出請求,由主藍牙裝置提供而並非是由藍牙裝置5(例如,手機5)來提供;另,主藍牙裝置可以只傳送單聲道音訊資料給從藍牙裝置。
7. 依上述步驟,藍牙第一微網(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3)中的多個藍牙裝置均可收到完整的音訊資料並解碼後播出。
第3圖為一示意圖,用以顯示說明本發明之無線通訊系統的一實施例、以及運作情形。如第3圖中所示之,該無線通訊系統1係包含一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一第二藍牙裝置3,在此,該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該第二藍牙裝置3係為藍牙耳機,於本實施例中,藍牙裝置5係為一手機5)。
一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一第二藍牙裝置3,該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該第二藍牙裝置3之間,互相配對後形成藍牙第一微網(piconet1)11,並於該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該第二藍牙裝置3之間建立第一連結(Link 1),而包含該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該第二藍牙裝置3的該無線通訊系統1對外將形成為一虛擬藍牙裝置4。
在此,該虛擬藍牙裝置4與手機5之間形成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 2)12、並建立第二連結(Link 2);為該虛擬藍牙裝置4的該無線通訊系統1將與手機5之手機形成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 2),並建立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音訊連線之第二連結(Link 2)。
於藍牙第一微網11中的該無線通訊系統1的該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該第二藍牙裝置3,將使用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Bluetooth Device Address)加入該手機5的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2)12,其中,於藍牙第一微網11中,當該第一藍牙裝置2為主控端(master)的主藍牙裝置,該第二藍牙裝置3則為被控端(slave)的從藍牙裝置,然,此種主從角色依藍牙第一微網11之連線狀態而定。
換言之,於本發明之無線通訊系統1,於藍牙第一微網11中,當該第二藍牙裝置3為主控端的主藍牙裝置時,該第一藍牙裝置2則為被控端的從藍牙裝置,亦即,主從角色依連線狀態而定並不限定於特定裝置。
透過藍牙第二微網12,虛擬藍牙裝置4(無線通訊系統1)與手機5進行音訊資料(單聲道或立體聲)傳輸、以便能進行音樂播放時,藍牙第一微網11中之無線通訊系統1(虛擬藍牙裝置4)的該第一藍牙裝置2為主控端(master)的主藍牙裝置,在與手機5建立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之第二連結(Link 2)之後,藍牙第一微網11中之為主控端(master)的該主藍牙裝置(第一藍牙裝置2)透過藍牙第二微網12而與手機5建立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連線、並收到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音訊資料,而藍牙第一微網11中為被控端(slave)之該從藍牙裝置的該第二藍牙裝置3,因與該主藍牙裝置使用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因而,也可以收到相同於主藍牙裝置所接收的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音訊資料,從而達到為虛擬藍牙裝置4的無線通訊系統1的主藍牙裝置2、以及至少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3能同時播放音樂的功能。
此外,於藍牙第一微網11中的被控端(slave)之為該從藍牙裝置的該第二藍牙裝置3於接收過程中所遺失的封包資料,透過連線第一連結(Link 1)向主控端(master)之為該主藍牙裝置的該第一藍牙裝置2發出請求,由主控端(master)之為該主藍牙裝置的該第一藍牙裝置2提供而並非是由手機5來重送,而主控端(master)之為該主藍牙裝置的該第一藍牙裝置2可以只傳送單聲道音訊資料給被控端(slave)之為該從藍牙裝置的該第二藍牙裝置3,換言之,於藍牙第一微網11中的被控端(slave)的該第二藍牙裝置3於接收過程中所遺失的封包資料,可要求藍牙第一微網11中的主控端(master)的該第一藍牙裝置2重送,無須要求藍牙第二微網12中的該手機5重送音訊資料的封包資料,而僅由主控端(master)之為該主藍牙裝置的該第一藍牙裝置2重送即可。
另,藍牙第一微網11中為主控端(master)之該主藍牙裝置的該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為被控端(slave)之從藍牙裝置的該第二藍牙裝置3均可收到完整的音訊資料並解碼後播出;以及,只有藍牙第一微網11中為主控端(master)之該主藍牙裝置的該第一藍牙裝置2可以傳送封包資料給藍牙第二微網12中的手機5,然,藍牙裝置主從角色可以隨時切換,例如定時輪流,或依音樂或通話不同功能切換。
於本實施例中,雖藍牙裝置5係為一手機5,然,對於藍牙裝置5為其他之具有藍牙通訊功能的電子裝置而言,其理相同、類似於本實施例中所述之,是故,在此不再贅述之。
再,於本實施例中,雖該第一藍牙裝置2為藍牙耳機、以及該第二藍牙裝置3僅為單一藍耳機,然,對於第一藍牙裝置2為一藍牙耳機、以及第二藍牙裝置3為多個藍牙耳機而言,其理相同、類似於本實施例中所述之,是故,在此不再贅述之。
另,對於該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該第二藍牙裝置3為具有藍牙通訊功能的電子裝置而言,其理相同、類似於本實施例中所述之,是故,在此亦不再贅述之。
第4圖為一流程圖,用以顯示說明利用如第3圖中之本發明之無線通訊系統的一實施例以進行無線通訊方法的一流程步驟。如第4圖中所示之,首先,於步驟201,進行形成藍牙第一微網(piconet 1)12形成、並建立第一連結(Link 1)的動作;無線通訊系統1的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該第二藍牙裝置3之間,互相配對後形成藍牙第一微網(piconet1)11、並建立第一連結(Link 1),而無線通訊系統1對外將形成為一虛擬藍牙裝置4,並進到步驟202。
於步驟202,進行形成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 2)12、並建立第二連結(Link 2)的動作;虛擬藍牙裝置4(無線通訊系統1)與一手機5之間形成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 2)12、並建立第二連結(Link 2),虛擬藍牙裝置4(無線通訊系統1)的該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該第二藍牙裝置3,將使用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Bluetooth Device Address)而加入手機5的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2)12,並進到步驟203。
在此,於步驟202時,該虛擬藍牙裝置4與一手機5之間形成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 2)12、並建立第二連結(Link 2),在此,為該虛擬藍牙裝置4的該無線通訊系統1將與手機5形成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 2)12,並建立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音訊連線之第二連結(Link 2),其中,該無線通訊系統1的該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該第二藍牙裝置3,將使用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Bluetooth Device Address)而加入該手機5的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2)12,其中,於藍牙第一微網11中,該第一藍牙裝置2可為主控端(master)的主藍牙裝置,而該第二藍牙裝置3為被控端(slave)的從藍牙裝置,然,此種主從角色依藍牙第一微網11之連線狀態而定,換言之,於藍牙第一微網11中,該第二藍牙裝置3為主控端(master)的主藍牙裝置時,則該第一藍牙裝置2則為被控端(slave)的從藍牙裝置,亦即,主從角色依連線狀態而定並不限定於特定裝置。
於步驟203,進行音訊資料傳輸、音樂播放動作;於藍牙第一微網11中的虛擬藍牙裝置4的該第一藍牙裝置2為主控端(master)的主藍牙裝置將透過藍牙第二微網12,而與手機5建立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連線、並收到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音訊資料(單聲道或立體聲),而藍牙第一微網11中的為被控端(slave)從藍牙裝置的該第二藍牙裝置3,因與主藍牙裝置使用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因而,也可以收到相同於主藍牙裝置所接收的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音訊資料,從而達到該主藍牙裝置、以及該從藍牙裝置能同時播放音樂;另,為該從藍牙裝置的該第二藍牙裝置3在接收過程中遺失的封包資料,透過連線第一連結(Link 1)向為主控端(master)之該主藍牙裝置的該第一藍牙裝置2發出請求,由為主控端(master)之該主藍牙裝置的該第一藍牙裝置2提供,而主控端(master)之為該主藍牙裝置的該第一藍牙裝置2可以只傳送單聲道音訊資料給被控端(slave)之為從藍牙裝置的該第二藍牙裝置3,換言之,被控端(slave)之為從藍牙裝置的該第二藍牙裝置3於接收過程中所遺失的封包資料,可要求為主控端(master)之主藍牙裝置的該第一藍牙裝置2重送,而無須要求該手機5重送音訊資料的封包資料,而僅是由主控端(master)之為該主藍牙裝置的該第一藍牙裝置2重送即可。
第5圖為一示意圖,用以顯示說明如第3圖中之本發明之無線通訊系統的一實施例與手機的網路架構。如第5圖中所示之,為主藍牙裝置的第一藍牙裝置2與為從藍牙裝置的第二藍牙裝置3建立藍牙第一微網11(P1),其中,為主藍牙裝置的第一藍牙裝置2為藍牙第一微網11(P1)的master,而為從藍牙裝置的第二藍牙裝置3則為藍牙第一微網11(P1)的slave。
為主藍牙裝置的第一藍牙裝置2與為從藍牙裝置的第二藍牙裝置3的二個藍牙裝置二者之間會建立一雙向連線Link1以交換data/command/ACK;且,無線通訊系統1對外則形成單一虛擬藍牙裝置4,且第一藍牙裝置2與第二藍牙裝置3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1。
換言之,第一藍牙裝置2與第二藍牙裝置3建立藍牙第一微網11(P1),第一藍牙裝置2為主藍牙裝置master,而第二藍牙裝置3為從藍牙裝置slave,第一藍牙裝置2與第二藍牙裝置3之間會建立一雙向連線第一連結(Link1)以交換data/command/ACK,而對外則形成單一虛擬藍牙裝置4,且使用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1。
虛擬藍牙裝置4加入手機5的藍牙第二微網12(P2),其中,為主藍牙裝置的手機5為藍牙第二微網12(P2)的master使用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2,而為從藍牙裝置的第一藍牙裝置2與第二藍牙裝置3均為則為藍牙第二微網12(P2)的slave。
虛擬藍牙裝置4與手機5建立一雙向連線Link2,以接收手機5傳送的音訊資料。
就第一藍牙裝置2而言,於藍牙第一微網11(P1)中,第一藍牙裝置2為主藍牙裝置master;然,於藍牙第二微網12(P2)中,第一藍牙裝置2為從藍牙裝置slave、且具有之藍牙裝置位址為BD_ADDR1。
就第二藍牙裝置3而言,於藍牙第一微網11(P1)中,第一藍牙裝置2為主藍牙裝置master、而第二藍牙裝置3為從藍牙裝置slave;另,於藍牙第二微網12(P2)中,第二藍牙裝置3為從藍牙裝置slave、且具有之藍牙裝置位址為BD_ADDR1,換言之,於藍牙第二微網12(P2)中,無論是就第一藍牙裝置2或是第二藍牙裝置3而言,二者均為從藍牙裝置slave、且具有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為BD_ADDR1。
就手機5而言,於藍牙第二微網12(P2)中,手機5為主藍牙裝置master、且具有之藍牙裝置位址為BD_ADDR2,而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第二藍牙裝置3二者均為從藍牙裝置slave、且具有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為BD_ADDR1。
換言之,虛擬藍牙裝置4加入手機5的藍牙第二微網12(P2),其中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第二藍牙裝置3二者均為從藍牙裝置,虛擬藍牙裝置4與手機5建立一雙向連線第二連結(Link2),以接收手機5傳送的音訊資料。
第6圖為一示意圖,用以顯示說明如第3圖中之本發明之無線通訊系統的一實施例的從藍牙裝置遺失封包回復流程。如第6圖中所示之,手機5傳送音訊封包audio packet N,其中音訊封包audio packet N中包含有雙聲道CH1,CH2的音訊資料。
在藍牙第二微網12(P2)中,對於手機5而言,手機5為主藍牙裝置master、且具有之藍牙裝置位址為BD_ADDR2,且手機5將虛擬藍牙裝置4視為一體,虛擬藍牙裝置4為從藍牙裝置slave、且具有之藍牙裝置位址為BD_ADDR1。
換言之,對於虛擬藍牙裝置4的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第二藍牙裝置3而言,手機5均將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第二藍牙裝置3二者視為從藍牙裝置、且具有之藍牙裝置位址為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1。
由於手機5(主藍牙裝置master、且具有之藍牙裝置位址為BD_ADDR2)將虛擬藍牙裝置4(第一藍牙裝置2、以及第二藍牙裝置3)視為一體(從藍牙裝置slave具有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1),是故,於藍牙第二微網12(P2)中,為從藍牙裝置slave的第一藍牙裝置2得到手機5所傳送的音訊資料,且為從藍牙裝置slave的第二藍牙裝置3得到手機5所傳送的音訊資料。
而當第二藍牙裝置3遺失聲道CH1之音訊資料的音訊封包audio packet N時,也就是為從藍牙裝置slave的第二藍牙裝置3遺失手機5所傳送的聲道CH1之音訊封包audio packet N(SNK-2 lost packet N)時,第二藍牙裝置3無須向手機5提出重送音訊封包audio packet N的請求;相反地,於藍牙第一微網11(P1)中之為從藍牙裝置的第二藍牙裝置3僅需經由第一連結(Link1)而向於藍牙第一微網11(P1)中之為主藍牙裝置的第一藍牙裝置2發出請求packet N(request packet N (audio packet N))。
於藍牙第一微網11(P1)中之為主藍牙裝置的第一藍牙裝置2於接收到請求packet N後,第一藍牙裝置2經由第一連結(Link1)將聲道CH1之音訊封包audio packet N’傳送給第二藍牙裝置3,在此,由於聲道CH1之音訊封包audio packet N’係為第一藍牙裝置2於其資料緩衝區所儲存的CH1之音訊封包audio packet N的資料,因而,第二藍牙裝置3所需之聲道CH1之音訊封包audio packet N即為音訊封包audio packet N’。
換言之,於藍牙第一微網11(P1)中,為主藍牙裝置的第一藍牙裝置2經由第一連結(Link1)傳送音訊封包audio packet N’給為從藍牙裝置的第二藍牙裝置3,其中音訊封包audio packet N’可以只包含為從藍牙裝置的第二藍牙裝置3需要的單聲道音訊資料CH1,或是包含有雙聲道CH1, CH2的音訊資料,端視實際需求狀況而定。
綜合以上之實施例,我們可以得到本發明之一種無線通訊系統及其方法,係應用於藍牙無線通訊環境中,利用本發明之無線通訊系統以進行無線通訊方法流程時,首先,進行形成藍牙第一微網(piconet 1)、並建立第一連結(Link 1)的動作,無線通訊系統的第一藍牙裝置、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之間,互相配對後形成藍牙第一微網(piconet1)、並建立第一連結(Link 1),而無線通訊系統的第一藍牙裝置、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對外將形成為一虛擬藍牙裝置;接著,進行形成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 2)、並建立第二連結(Link 2)的動作,虛擬藍牙裝置與手機之間形成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 2)、並建立第二連結(Link 2),無線通訊系統的第一藍牙裝置、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將使用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Bluetooth Device Address)而加入手機的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2);進而,進行音訊資料傳輸、音樂播放動作,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虛擬藍牙裝置之主控端(master)的主藍牙裝置,將透過藍牙第二微網,而與手機建立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連線、並收到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音訊資料,而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虛擬藍牙裝置之被控端(slave)的至少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因與主藍牙裝置使用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因而,也可以收到相同於主藍牙裝置所接收的藍牙音頻傳輸A2DP音訊資料,從而達到主藍牙裝置、以及至少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能同時播放音樂,另,於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至少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於接收過程中所遺失的封包資料,可以要求主藍牙裝置予以重送而並非是由手機來重送。本發明之無線通訊系統及其方法包含以下優點:
1. 進行形成藍牙第一微網(piconet 1)形成、並建立第一連結(Link 1)的動作,無線通訊系統的第一藍牙裝置、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之間,互相配對後形成藍牙第一微網(piconet1)、並建立第一連結(Link 1),而無線通訊系統對外將形成為一虛擬藍牙裝置;接著,進行形成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 2)、並建立第二連結(Link 2)的動作,虛擬藍牙裝置與一手機之間形成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 2)、並建立第二連結(Link 2),無線通訊系統的第一藍牙裝置、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將使用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Bluetooth Device Address)而加入手機的藍牙第二微網(piconet2);進而,進行音訊資料傳輸、音樂播放動作,第一藍牙裝置、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的其中之一為主控端(master)的主藍牙裝置並與手機建立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連線並播放音樂,而第一藍牙裝置、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的其中為被控端(slave)的至少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因使用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BD_ADDR,也可以收到相同的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音訊資料,從而達到主藍牙裝置、以及至少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而同時播放音樂,另, 至少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接收過程中遺失的封包資料可以要求主藍牙裝置予以重送。
2. 於將音訊資料從手機傳送至本發明之無線通訊系統以進行無線通訊方法時,大部分的音訊資料都是由手機端直接傳送給無線通訊系統的第一藍牙裝置、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而可減少浪費頻寬;另,因為可有效利用藍牙有限的頻寬,因此在使用相同頻寬下可以比傳統方式傳送更高品質的音訊資料。
3. 主控端的主藍牙裝置不需要較大的緩衝區,因而,可降低播放的延遲時間;另,主藍牙裝置採用標準的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跟手機端連線,而手機端不必做任何修改,也沒有相容性問題。
4. 被控端的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所遺漏的音訊資料可以向主控端的主藍牙裝置請求,而主控端的主藍牙裝置可以只傳送單聲道音訊資料給被控端的該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從而節省藍牙頻寬,換言之,主控端的主藍牙裝置可支援多個從藍牙裝置、且有效利用主控端的主藍牙裝置與手機端之藍牙有限頻寬。
5. 為主控端的主藍牙裝置與為被控端的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彼此之間的藍牙裝置主從角色可以隨時切換,例如定時輪流,或依音樂或通話不同功能切換;換言之,於本發明之無線通訊系統中,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的其中之任一為主控端的主藍牙裝置時,則第一藍牙裝置則為被控端的從藍牙裝置、且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中的除了該任一之外的其他第二藍牙裝置也可為被控端的從藍牙裝置,亦即,主從角色依連線狀態而定並不限定於特定裝置。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範圍;凡其它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之精神下所完成之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在下述之專利範圍內。
1‧‧‧無線通訊系統
2‧‧‧第一藍牙裝置
3‧‧‧第二藍牙裝置
4‧‧‧虛擬藍牙裝置
5‧‧‧藍牙裝置
11‧‧‧藍牙第一微網
12‧‧‧藍牙第二微網
101 102 103‧‧‧步驟
201 202 203‧‧‧步驟
P1‧‧‧藍牙第一微網
P2‧‧‧藍牙第二微網
第1圖為一系統示意圖,用以顯示說明本發明之無線通訊系統之系統架構、以及運作情形; 第2圖為一流程圖,用以顯示說明利用如第1圖中之本發明之無線通訊系統以進行無線通訊方法的流程步驟; 第3圖為一示意圖,用以顯示說明本發明之無線通訊系統的一實施例、以及運作情形; 第4圖為一流程圖,用以顯示說明利用如第3圖中之本發明之無線通訊系統的一實施例以進行無線通訊方法的一流程步驟; 第5圖為一示意圖,用以顯示說明如第3圖中之本發明之無線通訊系統的一實施例與手機的網路架構;以及 第6圖為一示意圖,用以顯示說明如第3圖中之本發明之無線通訊系統的一實施例的從藍牙裝置遺失封包回復流程。

Claims (10)

  1. 一種無線通訊方法,係應用於藍牙無線通訊環境中,包含以下程序: 進行形成藍牙第一微網、並建立第一連結的動作;一虛擬藍牙裝置的主控端的主藍牙裝置、以及被控端的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之間,互相配對後形成該藍牙第一微網、並建立該第一連結; 進行形成藍牙第二微網、並建立第二連結的動作;該虛擬藍牙裝置與一藍牙裝置之間形成該藍牙第二微網、並建立該第二連結,其中,該虛擬藍牙裝置的該主控端的該主藍牙裝置、以及該被控端的該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使用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加入該藍牙裝置的該藍牙第二微網、並建立該第二連結;以及 進行音訊資料傳輸、音樂播放動作;該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該虛擬藍牙裝置的該主控端的該主藍牙裝置,將透過該藍牙第二微網,與該藍牙第二微網之該藍牙裝置建立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連線、並收到該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之音訊資料,該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該虛擬藍牙裝置之該被控端的該至少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因與該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該虛擬藍牙裝置之該主控端的該主藍牙裝置使用相同的該藍牙裝置位址,而收到相同於該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該虛擬藍牙裝置之該主控端的該主藍牙裝置所接收的該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之該音訊資料,該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該虛擬藍牙裝置的該主藍牙裝置、以及該至少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能同時播放音樂。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線通訊方法,其中,於該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該至少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於接收過程中所遺失的封包資料,將要求該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該主藍牙裝置予以重送而並非是由該藍牙第二微網中的該藍牙裝置來重送。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無線通訊方法,其中,該虛擬藍牙裝置為一無線通訊系統,該無線通訊系統包含一第一藍牙裝置、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該主控端的該主藍牙裝置為該第一藍牙裝置,該被控端的該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為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無線通訊方法,其中,該虛擬藍牙裝置為一無線通訊系統,該無線通訊系統包含一第一藍牙裝置、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的其中之任一為該主控端的該主藍牙裝置,該第一藍牙裝置為該被控端的一從藍牙裝置、且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中的除了該任一之外的其他第二藍牙裝置為該被控端的從藍牙裝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無線通訊方法,其中,該虛擬藍牙裝置為一無線通訊系統,該無線通訊系統包含一第一藍牙裝置、以及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該第一藍牙裝置、以及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均為耳機。
  6. 一種無線通訊系統,係應用於藍牙無線通訊環境中,包含: 一第一藍牙裝置;以及 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 其中,該第一藍牙裝置、以及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之間,互相配對後形成藍牙第一微網、並建立第一連結,該無線通訊系統對外形成為一虛擬藍牙裝置; 其中,該藍牙第一微網中之該虛擬藍牙裝置的該第一藍牙裝置、以及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的其中之一為主控端的主藍牙裝置,而該藍牙第一微網中之該第一藍牙裝置、以及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的除了該其中之一的另外其他則為被控端的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 其中,該虛擬藍牙裝置與一藍牙裝置之間形成藍牙第二微網、並建立第二連結,該虛擬藍牙裝置的該主控端的該主藍牙裝置、以及該被控端的該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使用相同的藍牙裝置位址加入該藍牙裝置的該藍牙第二微網、並建立該第二連結;以及 其中,該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該虛擬藍牙裝置的該主控端的該主藍牙裝置,將透過該藍牙第二微網,與該藍牙第二微網的該藍牙裝置建立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連線、並收到該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之音訊資料,該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該虛擬藍牙裝置之該被控端的該至少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因與該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該虛擬藍牙裝置之該主控端的該主藍牙裝置使用相同的該藍牙裝置位址,而收到相同於該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該虛擬藍牙裝置之該主控端的該藍牙音頻傳輸協定A2DP之該音訊資料,該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該虛擬藍牙裝置的該主藍牙裝置、以及該至少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能同時播放音樂。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無線通訊系統,其中,於該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該至少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於接收過程中所遺失的封包資料,將要求該藍牙第一微網中的該主藍牙裝置予以重送而並非是由該藍牙第二微網中的該藍牙裝置來重送。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或第7項所述之無線通訊系統,其中,該主控端的該主藍牙裝置為該第一藍牙裝置,該被控端的該一個以上之從藍牙裝置為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或第7項所述之無線通訊系統,其中,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的其中之任一為該主控端的該主藍牙裝置,該第一藍牙裝置為該被控端的一從藍牙裝置、且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中的除了該任一之外的其他第二藍牙裝置為該被控端的從藍牙裝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或第7項所述之無線通訊系統,其中,該第一藍牙裝置、以及該一個以上之第二藍牙裝置均為耳機。
TW107105216A 2018-02-13 2018-02-13 一種無線通訊系統及其方法 TW2019359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5216A TW201935990A (zh) 2018-02-13 2018-02-13 一種無線通訊系統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5216A TW201935990A (zh) 2018-02-13 2018-02-13 一種無線通訊系統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5990A true TW201935990A (zh) 2019-09-01

Family

ID=68618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5216A TW201935990A (zh) 2018-02-13 2018-02-13 一種無線通訊系統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93599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51906B2 (en) Operation mode switch of wireless headphones
US11070917B2 (en) Un-tethered wireless audio system
KR102362156B1 (ko) 이어폰 무선 통신 방법, 마스터 이어폰, 슬레이브 이어폰 및 이어폰 시스템
CN110267305B (zh) 一种无线数据重传方法
KR101543193B1 (ko) 블루투스 저에너지 표준을 사용한 오디오 전달
WO2022021607A1 (zh) 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tws耳机对、芯片及介质
WO2021129893A1 (zh)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0166988B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CN111436043B (zh) 双无线蓝牙通信网络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WO2021208359A1 (zh) 蓝牙tws设备及其主设备、从设备和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方法
US11115885B2 (en) Audio synchronization during handover
TW202345560A (zh) 用於btoip tws耳塞的無線麥克風同步
TWI792910B (zh) 可避免聲音中斷的藍牙通信系統及相關的藍牙主控裝置與藍牙設備群
TW201935990A (zh) 一種無線通訊系統及其方法
CN114079894B (zh) 双无线音频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CN114079898A (zh) 双发模式下音频数据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CN116033404B (zh) 多路蓝牙链接的混合通信系统及方法
WO2023000565A1 (zh) 双发模式下丢包数据纠错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US20240063981A1 (en) Uplink management for true wireless earbuds
TWI710225B (zh) 無線藍牙裝置的控制器及方法
WO2022134734A1 (zh) 无线通讯方法及系统
WO2023098423A1 (zh) 蓝牙连接方法及装置、蓝牙地址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24039545A1 (en) Uplink management for true wireless earbuds
WO202409212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ly providing an audio stream
CN114827974A (zh) 一种tws系统的带宽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