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5753A - 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 - Google Patents

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5753A
TW201935753A TW107103490A TW107103490A TW201935753A TW 201935753 A TW201935753 A TW 201935753A TW 107103490 A TW107103490 A TW 107103490A TW 107103490 A TW107103490 A TW 107103490A TW 201935753 A TW201935753 A TW 20193575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metal layer
hole
feed
base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3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若南 林
楊才毅
Original Assignee
愛爾蘭商陶格斯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銳鋒股份有限公司
銳鋒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愛爾蘭商陶格斯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銳鋒股份有限公司, 銳鋒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愛爾蘭商陶格斯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034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935753A/zh
Priority to EP19154806.4A priority patent/EP3547447A1/en
Priority to US16/263,379 priority patent/US11139550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935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5753A/zh

Link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種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包括:一第一天線、一第二天線及一第三天線。第一天線具有一第一饋入元件,該第一饋入元件穿過第一天線的第一基體與第一輻射金屬層電性連結,不與接地金屬層電性連結。第二天線的第二基體堆疊於第一基體上,以第二饋入元件穿過該第二基體及第一基體的與第二輻射金屬層電性連結,不與接地金屬層電性連結。該第三天線的第三基體堆疊於第二基體上,以第三饋入元件穿過第三基體、第二基體及第一基體的與第三輻射金屬層電性連結,不與接地金屬層電性連結,以形成具有接收各種無線通訊系統的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

Description

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天線,尤指一種具有接收不同通訊系統頻率的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
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無線通訊系統至少包含有:一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一專用短程通信技術系統(DSRC)、一衛星數位音訊無線電業務系統(SDARS)、一長期演進技術系統(LTE)、一無線網路系統(WLAN/BT)60等。而且該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中包括全球的、區域的和增強的,例如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格洛納斯(GLONASS)是俄語中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縮寫、伽利略定位系統(Galileo)、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以及相關的增強系統,如WAAS(廣域增強系統)、EGNOS(歐洲靜地導航重疊系統)和MSAS(多功能運輸衛星增強系統)等無線通訊系統。這些無線通訊系統中,每一個無線通訊系統都有連結相匹配的接收天線來接收訊號。
近年來科技不斷的進步下,將上述的各種無線通訊系統整合在一個電子設備(例如汽車的行車電腦)中,使該電子設備不管行銷到世界各地,該電子設備都不需重新設計即可啟動使用。由於電子設備整合了多種的無線通訊系統,相對地該電子設備的電路板上也需要裝多支的天線,才可接收各種無線通訊系統的訊號。
雖然,此種的整合設計讓電子設備較不受使用地方及區域的限制,但是電子設備的電路板上需整合多支天線,且每一個天線都有一特定的尺寸,且分散設立的位置都不盡相同且占空間,將會導致電路板的面積變大,也使得安裝於該電路板的外殼或空間也相對變大,因此也造成整合上的困難。
因此,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解決傳統缺失,本發明在於提供一種將三個天線堆疊在一起形成具有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能接收各種無線通訊系統的訊號,且使堆疊後的三堆疊天線可以輕易與電子設備做整合,使整合設計上更加簡單,也不會造成電路板的面積變大。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包括:一第一天線、一第二天線及一第三天線。該第一天線其上具有一第一基體,該第一基體的表面具有一第一輻射金屬層,該第一基體的底面具有一接地金屬層,於該第一天線具有一穿過該第一基體的第一饋入元件,該第一饋入元件穿過該第一基體與該第一輻射金屬層電性連結,該第一饋入元件穿過該第一基體底面不與該接地金屬層電性連結。該第二天線上具有一第二基體,該第二基體係以配置於該第一基體的第一輻射金屬層的表面上,於該第二基體表面上具有一第二輻射金屬層,該第二天線具有一第二饋入元件,該第二饋入元件穿過該第二基體與該第一基體與該第二輻射金屬層電性連結,該第二饋入元件在穿過該第一基體底面外部不與該接地金屬層電性連結。該第三天線上具有一第三基體,該第三基體係以配置於該第二基體的第二輻射金屬層的表面上,於該第三基體表面上具有一第三輻射金屬層,該第三天線具有一第三饋入元件,該第三饋入元件與該第三輻射金屬層電性連結後,分別穿過該第三基體、該第二基體及該第一基體,在該第三饋入元件穿過該第一基體底面外部不與該接地金屬層電性連結。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基體上開設有一第一通孔、一第二通孔及一第三通孔,該第一通孔、該第二通孔及該第三通孔貫通該第一基體、第一輻射金屬層及該接地金屬層。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第一饋入元件由該第二通孔貫穿該第一基體。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第二基體上設有貫穿該第二基體及該第二輻射金屬層的一第四通孔及一第五通孔,該第四通孔及第五通孔分別對應該第一基體的該些第一通孔及該第三通孔。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第二饋入元件分別穿過該第五通孔與該第二輻射金屬層電性連結後,該第二饋入元件再穿過該第三通孔的延伸於該第一基體底面外部不與該接地金屬層電性連結。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第三基體上設有貫穿該第三基體及該第三輻射金屬層的一第六通孔,該第六通孔對應該第二基體的第四通孔及該第一基體的第一通孔。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第三饋入元件的穿過該第三基體的第六通孔、該第二基體的第四通孔及該第一基體的第一通孔至該第一基體的底面外部,在該第三饋入元件穿過該第六通孔時與該第三輻射金屬層電性連結,在該第三饋入元件穿過該第一基體底面外部不與該接地金屬層電性連結。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第三饋入元件呈T形狀,該第三饋入元件具有一頭部,該頭部延伸一桿體。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第二基體的面積小於該第一輻射金屬層的面積,在該第二基體配置於該第一輻射金屬層的表面時,使該第一輻射金屬層外露。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第三基體的面積小於該第二輻射金屬層的面積,在該第三基體配置於該第二輻射金屬層的表面時,使該第二輻射金屬層外露。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基體、該第二基體及該第三基體為陶瓷介質材料製成的扁形的板狀體或塊狀體。
茲有關本發明之技術內容及詳細說明,現在配合圖式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4,係本發明之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分解、組合、仰視及第一基體的背面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之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包括:一第一天線1、一第二天線2、一第三天線3。其中,將該第一天線1、該第二天線2及該第三天線3堆疊呈近錐狀的三堆疊天線10,以形成可以接收不同通訊系統頻率的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
該第一天線1,其上具有一第一基體11,該第一基體11的表面具有一第一輻射金屬層12,該底面具有一接地金屬層13,該第一基體11上開設有一第一通孔14、一第二通孔15及一第三通孔16,該第一通孔14、該第二通孔15及該第三通孔16貫通該第一基體11、第一輻射金屬層12及該接地金屬層13。另,於該第一天線1更包含有一第一饋入元件17,該第一饋入元件17由該第二通孔15貫穿該第一基體11並與該第一輻射金屬層12電性連結,在該第一饋入元件17穿過該第一基體11底面外部後不與該接地金屬層13電性連結。在本圖式中,該第一基體11為陶瓷介質材料製成的扁形的板狀體或塊狀體。
該第二天線2,其上具有一第二基體21,該第二基體21係以配置於該第一基體1的第一輻射金屬層11的表面上,該第二基體21的面積小於該第一輻射金屬層12的面積,在該第二基體21配置於該第一輻射金屬層12的表面時,使該第一輻射金屬層12外露。另,於該第二基體21表面上具有一第二輻射金屬層22,該第二基體21上設有貫穿該第二基體21及該第二輻射金屬層22的一第四通孔23及一第五通孔24,該第四通孔23及該第五通孔24分別對應該第一基體11的該第一通孔14及第三通孔16。又,該第二天線2更包含一第二饋入元件25,該第二饋入元件25分別穿過該第五通孔24與該第二輻射金屬層22電性連結後,該第二饋入元件25再穿過該第三通孔16的延伸於該第一基體1底面外部後不與該接地金屬層13電性連結。在本圖式中,該第二基體21為陶瓷介質材料製成的扁形的板狀體或塊狀體。
該第三天線3,其上具有一第三基體31,該第三基體31係以配置於該第二基體21的第二輻射金屬層22的表面上,該第三基體31的面積小於該第二輻射金屬層22的面積,在該第三基體31配置於該第二輻射金屬層22的表面時,使該第二輻射金屬層22外露。另,於該第三基體31表面上具有一第三輻射金屬層32,該第三基體31上設有貫穿該第三基體31及該第三輻射金屬層32的一第六通孔33,該第六通孔33對應該第二基體21的第四通孔23及該第一基體11的第一通孔14。又,該第三天線3更包含有一第三饋入元件34,該第三饋入元件34呈T形狀,該第三饋入元件34具有一頭部341,該頭部341延伸一桿體342,該桿體342穿過該第三基體31的第六通孔33、該第二基體21的第四通孔23及該第一基體11的第一通孔14至該第一基體11的底面外部。在該第三饋入元件34穿過該第六通孔33時與該第三輻射金屬層32電性連結,在該第三饋入元件34穿過該第一基體11底面外部時不與該接地金屬層13電性連結。在本圖式中,該第三基體31為陶瓷介質材料製成的扁形的板狀體或塊狀體。
請參閱圖5、6,係本發明之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側剖視及另一側剖視示意。如圖所示:在本發明的該第一基體11、該第二基體21及該第三基體31依序的堆疊後,該第一饋入元件17穿過該第一基體11的第二通孔15,該第二饋入元件25穿過該第二基體21的第五通孔24及該第一基體11的該第三通孔16,以及該第三饋入元件34穿過該第三基體31的第六通孔33、該第二基體21的第四通孔23及該第一基體的第一通孔14,形成具有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
請參閱圖7,係本發明之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與電子設備的電路板電性連結示意。本發明在該第一天線1、該第二天線2及該第三天線3堆疊後,將該第一饋入元件17,該第二饋入元件25及該第三饋入元件34與該電子設備的電路板20電性連結後,該第一天線1形成可接收GPS L5/L2訊號頻率為1100MHZ -1250MHZ 。該第二天線2形成可接收GPS/GNSS/Beidou訊號頻率為1500MHZ -1650MHZ 。該第三天線3形成可接收SDARS/WLAN訊號頻率為2300MHZ -2500MHZ
由於該三堆疊天線10電性連結在電子設備的電路板20上,可以接收不同無線通訊系統頻率,在整合於電子設備上使用時,也不會使電子設備的體積或面積變大。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非意欲侷限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或圖式內容所為的等效變化,均同理皆包含於本發明的權利保護範圍內,合予陳明。
10‧‧‧三堆疊天線
1‧‧‧第一天線
11‧‧‧第一基體
12‧‧‧第一輻射金屬層
13‧‧‧接地金屬層
14‧‧‧第一通孔
15‧‧‧第二通孔
16‧‧‧第三通孔
17‧‧‧第一饋入元件
2‧‧‧第二天線
21‧‧‧第二基體
22‧‧‧第二輻射金屬層
23‧‧‧第四通孔
24‧‧‧第五通孔
25‧‧‧第二饋入元件
3‧‧‧第三天線
31‧‧‧第三基體
32‧‧‧第三輻射金屬層
33‧‧‧第六通孔
34‧‧‧第三饋入元件
341‧‧‧頭部
342‧‧‧桿體
20‧‧‧電路板
圖1,係本發明之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2,係本發明之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組合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之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仰視示意圖;
圖4,係本發明之第一基體的背面示意圖;
圖5,係本發明之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側剖視示意;
圖6,係本發明之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的另一側剖視示意;
圖7,係本發明之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與電子設備的電路板電性連結示意。

Claims (11)

  1. 一種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係電性連結於電子設備的電路板上,包括: 一第一天線,其上具有一第一基體,該第一基體的表面具有一第一輻射金屬層,該第一基體的底面具有一接地金屬層,於該第一天線具有穿過該第一基體的一第一饋入元件,該第一饋入元件穿過該第一基體與該第一輻射金屬層電性連結,該第一饋入元件穿過該第一基體底面不與該接地金屬層電性連結; 一第二天線,其上具有一第二基體,該第二基體係以配置於該第一基體的第一輻射金屬層的表面上,於該第二基體表面上具有一第二輻射金屬層,該第二天線具有一第二饋入元件,該第二饋入元件分別穿過該第二基體與該第一基體與該第二輻射金屬層電性連結,該第二饋入元件在穿過該第一基體底面外部不與該接地金屬層電性連結; 一第三天線,其上具有一第三基體,該第三基體係以配置於該第二基體的第二輻射金屬層的表面上,於該第三基體表面上具有一第三輻射金屬層,該第三天線具有一第三饋入元件,該第三饋入元件與該第三輻射金屬層電性連結後,分別穿過該第三基體、該第二基體及該第一基體,在該第三饋入元件穿過該第一基體底面外部不與該接地金屬層電性連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其中,該第一基體上開設有一第一通孔、一第二通孔及一第三通孔,該第一通孔、該第二通孔及該第三通孔貫通該第一基體、第一輻射金屬層及該接地金屬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其中,該第一饋入元件由該第二通孔貫穿該第一基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其中,該第二基體上設有貫穿該第二基體及該第二輻射金屬層的一第四通孔及一第五通孔,該第四通孔及該第五通孔分別對應該第一基體的該第一通孔及該第三通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其中,該第二饋入元件分別穿過該第五通孔的與該第二輻射金屬層電性連結後,該第二饋入元件再穿過該該第三通孔的延伸於該第一基體底面外部不與該接地金屬層電性連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其中,該第三基體上設有貫穿該第三基體及該第三輻射金屬層的一第六通孔,該第六通孔對應該第二基體的第四通孔及該第一基體的第一通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其中,該第三饋入元件的穿過該第三基體的第六通孔、該第二基體的第四通孔及該第一基體的第一通孔至該第一基體的底面外部,在該第三饋入元件穿過該第六通孔時與該第三輻射金屬層電性連結,在該第三饋入元件穿過該第一基體底面外部不與該接地金屬層電性連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其中,該第三饋入元件呈T形狀,該第三饋入元件具有一頭部,該頭部延伸一桿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其中,該第二基體的面積小於該第一輻射金屬層的面積,在該第二基體配置於該第一輻射金屬層的表面時,使該第一輻射金屬層外露。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其中,該第三基體的面積小於該第二輻射金屬層的面積,在該第三基體配置於該第二輻射金屬層的表面時,使該第二輻射金屬層外露。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其中,該第一基體、該第二基體及該第三基體為陶瓷介質材料製成的扁形的板狀體或塊狀體。
TW107103490A 2018-01-31 2018-01-31 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 TW2019357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3490A TW201935753A (zh) 2018-01-31 2018-01-31 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
EP19154806.4A EP3547447A1 (en) 2018-01-31 2019-01-31 Stack antenna structures and methods cross-reference
US16/263,379 US11139550B2 (en) 2018-01-31 2019-01-31 Stack antenna structures and method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3490A TW201935753A (zh) 2018-01-31 2018-01-31 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5753A true TW201935753A (zh) 2019-09-01

Family

ID=68618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3490A TW201935753A (zh) 2018-01-31 2018-01-31 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93575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93231B2 (en) Dual-frequency patch antennas
US9653808B2 (en) Multilayer patch antenna
US10483633B2 (en) Multifunctional GNSS antenna
JP2020510346A (ja) 積層型パッチアンテナ
US9425516B2 (en) Compact dual band GNSS antenna design
US11139550B2 (en) Stack antenna structures and methods
KR101174739B1 (ko) 듀얼 패치 안테나
WO2014176868A1 (zh) 一种组合天线及手持天线装置
EP2159878A1 (en) Stacked patch antenna array
WO2019119237A1 (zh) 无人机及无人机的圆极化天线组件
JP2010161436A (ja) 複合アンテナ素子
US20200313298A1 (en) Patch antenna
TW201935753A (zh) 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
TWM561925U (zh) 四孔式之三堆疊天線結構
CN207977455U (zh) 五孔式的三堆叠天线结构
TW201935754A (zh) 四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
CN109873249A (zh) 一种带空气背腔的微带导航天线
TW201935761A (zh) 五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
TW201935757A (zh) 四孔式之三堆疊天線結構
TW201935756A (zh) 五孔式之三堆疊天線結構
JP2004312533A (ja) パッチアンテナ装置
CN207977459U (zh) 四馈入的三堆叠天线结构
TWM561922U (zh) 三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
TWM561923U (zh) 四饋入之三堆疊天線結構
CN207977458U (zh) 三馈入的三堆叠天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