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27134A - 株距可調的水耕植株裝置 - Google Patents

株距可調的水耕植株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27134A
TW201927134A TW106143432A TW106143432A TW201927134A TW 201927134 A TW201927134 A TW 201927134A TW 106143432 A TW106143432 A TW 106143432A TW 106143432 A TW106143432 A TW 106143432A TW 201927134 A TW201927134 A TW 20192713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ponic
plant
water tank
long water
hydroponic pla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3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41312B (zh
Inventor
方煒
邱鈺礎
Original Assignee
方煒
邱鈺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方煒, 邱鈺礎 filed Critical 方煒
Priority to TW1061434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4131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13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131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27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713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揭露一種株距可調的水耕植株裝置,至少包括有:一長水槽,其係具有一槽口以置入培養液;複數載台,各該載台係設置於該長水槽上可活動位移,而該載台設有一植株孔,及其至少一側各設一定位部,及該載台一端具一插槽,另端為一插部;至少一驅動件,其係設置於該長水槽,並位於該載台二相對外側;至少一擋件,各該擋件係連結各該驅動件。本發明各該載台分別係逐日將小苗置入植株孔,該載台再依序設置於長水槽,而各該載台間藉由各該擋件抵頂定位部,得以調整各植株孔的間距,而因應各水耕植物逐日成長而調整其間距,讓不同日齡的各水耕植物間獲致不同的最佳成長空間,不僅能提昇水耕植物的品質,更能有效運用有限的空間,提高培植栽種的收成量。

Description

株距可調的水耕植株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水耕蔬菜栽培裝置,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調整各植株孔的間距,讓不同日齡的各水耕植物間獲致不同的最佳成長空間,更有效運用一定的植株面積提高培植栽種量,實現更有效益之水耕植株裝置。
隨著科技的發展,氣候變異、環境污染,以及都會化的過程,使得安全且未受汙染的可耕地不斷減少,因此,一種水耕栽培種植的方式也愈來愈被受到重視。其中,水耕栽培具有節能、省水、省地的優勢,產量為一般平面栽種的十倍以上,不僅是政策鼓勵的農業科技化項目,更是滿足糧食穩定供應的最佳方案之一。且同樣的種子,在不同的設備、光源、營養溶液、排程等組合下將產生不同的栽培成果,包括鮮重、口感、植化素與品質等。
又,專利文獻中華民國專利第M542339號之『植物栽培槽及其栽培裝置』,其中該專利係揭露一種植物栽培槽及其栽培裝置,該栽培槽係可一體成型而具有一主槽及至少一個副槽,為由主槽與副槽構成一子母型植物栽培槽,以供植物栽培,該栽培槽並可應用於一栽培裝置,其係包括:栽培槽、層架、照明燈、植栽板及複數個承籃所組成,栽培槽係配置設於層架,於栽培槽注入培養液,再覆蓋植栽板,該植栽板並嵌入複數個承籃(或海綿),而照明燈(植物生長燈)係設於層架的選定位置,以供進行植物栽培,其係採用層架固定於雙槽位置的組合形態,但其育苗植株數量有限,再者,承籃是一項額外的資材,增加管理的複雜性也提高了成本。
再如,專利文獻中華民國專利第M541712號之『水耕植物栽培系統』,其中該專利係揭露一種水耕植物栽培系統,包含槽體、培養液,以及複數個栽培板。槽體具有相對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培養液填充於槽體內。栽培板置於槽體中,栽培板上分別種植有複數個水耕植物。其中每一個栽培板上之水耕植物對應至水耕植物之栽培週期之複數個栽培階段之一。栽培板沿著第一端至第二端依序排列,且沿著水耕植物之栽培階段依序排列,其係將種植水耕植物的栽培板置入槽體中,並漂浮於培養液體上,將栽培板置於對應栽培第1階段之位置,而栽培階段第1階段是對應於幼苗時期之水耕植物。接著,栽培板將連同水耕植物,隨著栽培週期,循序地往下一階段移動。於本實施例中僅進行定植之後的栽培,所需種苗先於他處進行育苗,定植後的栽培設定為三週。栽培板在每天都前進一小段,各個栽培板之間的距離為可事先設定,於第21天於末端進行採收,採收後於前端進行定植,將小苗移到初始位置。傳統的水耕栽培方式使用有孔洞的浮板,植株孔與植株孔間隔為固定,植株之間的距離無法調整,若植株孔與植株孔間植株距離過小,水耕植物長大時距離過近,因成長空間侷限會影響水耕植物成長品質,若植株孔與植株孔間植株距離過大,水耕植物長大過程中大多數時間距離過遠,光線照射在無植物的空間上,溫室栽培由於是仰賴免費的陽光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光量,所以株距大就是總栽培株數較少;但在全人工光的植物工廠內需要耗費電力來提供生長所需光量,所有照射在沒有植物的空間上的光線,都是成本的浪費,株距大不僅可栽培株數較少也提高操作成本。
又如,中華民國專利第I571199號之『水耕蔬菜栽培方法及其裝置』,其中該專利係揭露一種水耕蔬菜栽培裝置,包含槽體、培養液,本發明係包含複數並排之槽體,及置於該等槽體1之複數個滑板,以及置於滑板之複數個固定架。其中,該等槽體係於外側上緣設有呈圓弧狀之突垣,係於並排之槽體內以適當間隔設置隔板,以區隔為不同之區域,設置多組滑板,而該固定架,係設有一框狀之容置部以供容置吸附件,使吸附件向下延伸適當之長度,於各槽體置入培養液,並於各固定架之吸附件放置蔬菜種子。所以固定架係以固定距離設置,導致水耕植物間空間不足而影響其成長,不然於有限空間種蔬菜種子數量受到侷限,或者所需植株面積佔據需求要較大。
本發明人藉由其豐富之專業知識及多年之實務經驗所輔佐,而加以改良創作一種水耕植株裝置,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調整各植株孔的間距,不僅讓各水耕植物間獲致不同的最佳成長空間,更有效運用一定的植株面積提高培植栽種量之水耕植株裝置,至少包括有:該長水槽、複數載台、至少一驅動件、及至少一擋件﹔該長水槽係具有一槽口及一容置空間,且該長水槽一端為植株端,另端為收成端﹔各該載台係設置於該長水槽上可活動位移,而該載台設有一植株孔,及其至少一側各設一定位部,及該載台一端具一插槽,另端為一插部﹔各該驅動件係設置於該長水槽,並位於該載台二相對外側﹔各該擋件係連結各該驅動件。,該槽口係設置培養液,各該載台分別於逐日將植株孔置入育苗,各該載台再依序不同時日由植株端設置於長水槽,而各該載台係藉由插部卡合插槽,以縮短各植株孔的距離,進而各該載台間藉由各該擋件抵頂定位部。
據以實施,各該擋件係呈不同距離設置,其係往收成端呈漸寬距離設置,當該載台往收成端移動時,各該驅動件驅動各該擋件上昇並高於該定位部時,使該載台得以往往收成端方向位移至下一個擋件,各該驅動件驅動各該擋件下降,讓定位部抵頂該擋件使該載台定位,得以調整各植株孔的間距,而因應各水耕植物逐日成長而調整增寬期間距,讓各水耕植物間獲致不同的最佳成長空間,不僅能提昇水耕植物的品質,更有效運用一定的植株面積提高培植栽種收成量。
依據上述結構特徵,所述該定位部係為一側凸塊,由側凸塊以頂抵該擋件使該載台定位。
依據上述結構特徵,所述該載台下方設有下凸塊,且該下凸塊係可位於該槽口,藉由該下凸塊不僅達到達到可做線性位移之限位,此外,使各該載台間達到定位,俾以縮短各植株孔間達到最短距離。
依據上述結構特徵,所述該各該擋件設有一軸件,該擋件係藉由該軸件頂抵而昇降。
依據上述結構特徵,所述該驅動件橫向設一軸件,該軸件穿設各該擋件。
依據上述結構特徵,所述該各該驅動件設一旋轉座,係驅動各該擋件旋動呈一角度定位,而控制定位部抵頂該擋件使該載台定位,控制定位部脫離該擋件使該載台可進行位移。
依據上述結構特徵,所述該各該載台具有一頂部,各該載台由頂部頂抵該下凸塊,使各該載台間達到定位,以縮短各植株孔間達到最短距離。
依據上述結構特徵,所述該長水槽設有至少一輸送組件,該載台係貼設該輸送組件,各該載台藉由輸送組件帶動於該長水槽上位移。
依據上述結構特徵,所述該長水槽係設有複數個,而該長水槽係以扇形排列設置,或該長水槽係以平行排列設置。
為利 貴審查員瞭解本發明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發明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發明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發明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合先敘明。
首先,請參閱第1圖至第4圖所示,為本發明一種水耕植株裝置,該水耕植株裝置(1)係至少包括有:一長水槽(10)、複數載台(20)、至少一驅動件(30)、及至少一擋件(40)﹔其中,
該長水槽(10)係具有一槽口(11)及一容置空間(12),而該長水槽(10)設有至少一輸送組件(13),該載台(20)係貼設該輸送組件(13)。
各該載台(20)係設置於該長水槽(10)上可活動位移,而各該載台(20)係為一板體,且該載台(20)設有一植株孔(21),及其至少一側各設一定位部(22),及該載台(20)一端具一插槽(23),另端為一插部(24)﹔該定位部(22)係為一側凸塊,而各該載台(20)下方設有下凸塊(25),且該下凸塊(25)係可位於該槽口(11),以及各該載台(20)具有一頂部(14)。
該驅動件(30)係設置於該長水槽(10),並位於該載台(20)二相對外側。
該擋件(40)係連結各該驅動件(30),各該擋件(40)設有一軸件(41)。
據以實際實施,請參閱第3圖至第6圖所示係為水耕植株,該長水槽(10)一端為植株端,另端為收成端,該長水槽(10)於槽口(11)置入培養液(50),各該載台(20)分別於逐日將植株孔(21)置入水耕植物之育苗,各該載台(20)再依序不同時日由植株端設置於長水槽(10),而水耕植物的根部於槽口(11)得以吸收培養液(50)。
進而,由該下凸塊(25)凸設於該槽口(11),以使載台(20)定位於長水槽(10)並達到限位可做線性位移,而該載台(20)係可由其插部(24)插設另一載台(20)之插槽(23),以使輸送組件(13)帶動各該載台(20)於長水槽(10)更能穩定移動。再者,各該載台(20)由頂部(14)頂抵下凸塊(25),以使各該載台(20)間達到定位,俾以縮短各植株孔間達到最短距離,讓長水槽(10)得以增加設置載台(20)的數量。
進而,請參閱第6圖及第7圖,各該載台(20)間藉由各該擋件(40)抵頂定位部(22),各該擋件(40)係呈不同距離設置,其係往收成端呈漸寬距離設置,當輸送組件(13)作動時,該載台(20)於該長水槽(10)往收成端移動,同時各該驅動件(30)驅動各該擋件(40)於該軸件(41)以縱向位移上昇,使該擋件(40)底部高於該定位部(22),讓該載台(20)得以往收成端方向位移至下一個擋件(40),並且各該驅動件(30)驅動各該擋件(40)以縱向位移下降,而讓定位部(22)抵頂該擋件(40)使該載台(20)定位,俾得以調整各植株孔(21)的間距,而可因應各水耕植物逐日成長進行調整增寬期間距,又助於各水耕植物間獲致不同的最佳成長空間,不僅能提昇水耕植物的品質,更有效運用一定的植株面積提高培植栽種的收成量。
此外,第8圖為擋件另一作動示意圖,各該驅動件(30)設一旋轉座(31),旋轉座(31)係驅動各該擋件(40)旋動呈一角度定位,各該載台(20)間藉由各該擋件(40)抵頂定位部(22),各該載台(20)於該長水槽(10)往收成端移動時,由輸送組件(13)作動帶動各該載台(20),同時各該驅動件(30)驅動旋轉座(31),而旋轉座(31)帶動各該擋件(40)以該軸件(41)為軸心旋動位移,使該擋件(40)脫離該定位部(22),讓該載台(20)得以往收成端方向位移至下一個擋件(40),並且各該驅動件(30)驅動旋轉座(31)帶動各該擋件(40)旋動復位,而讓定位部(22)抵頂該擋件(40)使該載台(20)定位,俾得以調整各植株孔(21)的間距。
本創作中擋件另一作動實施,其中係該驅動件(30)橫向設一軸件(41)(如第9圖所示),而該軸件(41)穿設各該擋件(40),該驅動件(30)可驅動該軸件(41)橫向之上下作動,進而該軸件(41)同時帶動各該擋件(40),可達到精簡該驅動件(30)的數量即能同時驅動所有各該擋件(40)。
第9圖及第10圖所示為階段栽培水耕植物之載板間距示意圖,於本實施例中,該長水槽(10)藉由各該擋件(40)以不同距離設置而劃分不同栽培階段,其中第一階段距離(S1)為A、第二階段距離(S2)為B、第三階段距離(S3)為C,及第四階段距離(S4)為D,而A﹤B﹤C﹤D。水耕植物(60)之栽培週期的第一階段對應至栽培階段距離A,第二階段對應至栽培階段距離B,而第三階段對應至栽培階段距離C,以及第四階段對應至栽培階段距離S4。亦即,栽培階段A至D即為水耕植物的生長過程,即從幼苗生長至可採收的程度,各植株孔間得以因應各水耕植物逐日成長進行調整增寬間距,使各水耕植物間達到最佳生長株距,有助於各水耕植物間獲致不同的最佳成長空間,不僅能提昇水耕植物的品質,更有效運用一定的植株面積提高培植栽種的收成量。
進一步,於一空間該長水槽(10)係設有複數個,而該複數長水槽 (10) 係以扇形排列設置(如第11圖所示),其係達到水耕植物之生長株距可自動調整的栽培系統,當然,該複數長水槽(10)係以扇形排列設置,且該二扇形係以對向錯位設置於空間內,有助於一定的空間達到最大的長水槽 (10)數量排列設置,有利於作業人員栽培端,俾更能有效運用一定的植株面積提高培植栽種的收成量。或者,該複數長水槽(10)係以平行排列設置(圖未示),其係達到水耕植物之生長株距及生長行距可自動調整的栽培系統,有利於作業人員栽培端,俾更能有效運用一定的植株面積提高培植栽種的收成量。
由上述之實施說明可知,本發明與現有技術與產品相較之下,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 本發明水耕植株裝置可因應各水耕植物逐日成長而調整各植株孔的間距。
2. 本發明水耕植株裝置可使各水耕植物間獲致不同的最佳成長空間,進而提昇水耕植物的品質。
3.本發明水耕植株裝置可有效運用一定的植株面積提高培植栽種的收成量。
4. 本發明水耕植株裝置其中載台藉由該下凸塊不僅達到可做線性位移之限位,此外,使各該載台間達到定位,俾以縮短各植株孔間達到最短距離。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水耕植株裝置,的確能藉由上述所揭露之實施例,達到所預期之使用功效,且本發明亦未曾公開於申請前,誠已完全符合專利法之規定與要求。爰依法提出創作專利之申請,懇請惠予審查,並賜准專利,則實感德便。
惟,上述所揭之圖示及說明,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非為限定本發明之保護範圍;大凡熟悉該項技藝之人士,其所依本發明之特徵範疇,所作之其它等效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發明之設計範疇。
(10)‧‧‧長水槽
(11)‧‧‧槽口
(12)‧‧‧容置空間
(13)‧‧‧輸送組件
(14)‧‧‧頂部
(20)‧‧‧載台
(21)‧‧‧植株孔
(22)‧‧‧定位部
(23)‧‧‧插槽
(24)‧‧‧插部
(25)‧‧‧下凸塊
(30)‧‧‧驅動件
(31)‧‧‧旋轉座
(40)‧‧‧擋件
(41)‧‧‧軸件
(50)‧‧‧培養液
(60)‧‧‧水耕植物
(S1)‧‧‧第一階段距離
(S2)‧‧‧第二階段距離
(S3)‧‧‧第三階段距離
(S4)‧‧‧第四階段距離
第1圖:本發明水耕植株裝置之立體組合結構圖。 第2圖:本發明水耕植株裝置之剖視組合結構圖。 第3圖:本發明水耕植株裝置之載台之立體分解結構圖。 第4圖:本發明水耕植株裝置之載台之立體組合結構圖。 第5圖:本發明水耕植株裝置之另一立體組合結構圖。 第6圖:本發明水耕植株裝置之局部放大示意圖。 第7圖:本發明水耕植株裝置之擋板結構之作動示意圖。 第8圖:本發明水耕植株裝置之另一擋板結構之作動示意圖。 第9圖:本發明水耕植株裝置之植株成長階段示意圖。 第10圖:本發明水耕植株裝置之另一植株成長階段示意圖。 第11圖:本發明水耕植株裝置之配置示意圖。

Claims (9)

  1. 一種水耕植株裝置,其至少包括有: 至少一長水槽(10),其係具有一槽口(11)及一容置空間(12)﹔ 複數載台(20),該載台(20)係設置於該長水槽(10)上可活動位移,而該載台(20)係為一板體,且該載台(20)設有一植株孔(21),及至少一側各設一定位部(22),及該載台(20)一端具一插槽(23),另端為一插部(24)﹔ 至少一驅動件(30),其係設置於該長水槽(10),並位於該載台(20)二相對外側﹔ 至少一擋件(40),該擋件(40)係連結該驅動件(30)。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耕植株裝置,其中該定位部(12)係為一側凸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耕植株裝置,其中該載台(20)下方設有至少一下凸塊(25),且該下凸塊(25)係可位於該槽口(1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水耕植株裝置,其中各該載台(20)具有一頂部(14)。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水耕植株裝置,其中該長水槽(10)設有至少一輸送組件(13),該載台(20)係貼設該輸送組件(13)。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所述之水耕植株裝置,其中該長水槽(10)係設有複數個,而該長水槽(10)係以扇形排列設置,或該長水槽 (10) 係以平行排列設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所述之水耕植株裝置,其中各該擋件(40)設有一軸件(4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所述之水耕植株裝置,其中該驅動件(30)橫向設一軸件(41),該軸件(41)穿設各該擋件(40)。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所述之水耕植株裝置,其中各該驅動件(30)設一旋轉座(31),係驅動各該擋件(40)旋動呈一角度定位。
TW106143432A 2017-12-11 2017-12-11 Hydroponic plant device with adjustable plant spacing TWI6413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43432A TWI641312B (zh) 2017-12-11 2017-12-11 Hydroponic plant device with adjustable plant spaci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43432A TWI641312B (zh) 2017-12-11 2017-12-11 Hydroponic plant device with adjustable plant spac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41312B TWI641312B (zh) 2018-11-21
TW201927134A true TW201927134A (zh) 2019-07-16

Family

ID=65034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3432A TWI641312B (zh) 2017-12-11 2017-12-11 Hydroponic plant device with adjustable plant spacing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413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9451B (zh) * 2019-04-18 2021-02-21 邱鈺礎 植株槽生產設備及植株槽傳送機構
TWI766160B (zh) * 2019-04-26 2022-06-01 元通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智慧植物工廠一貫自動化採收系統及植栽回流裝置
JP7108979B2 (ja) * 2020-09-14 2022-07-29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植物栽培システム及び植物栽培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1199B (zh) * 2014-06-27 2017-02-21 sheng-xiong Zheng Cultivation Methods and Equipment of Hydroponic Vegetables
TWI549603B (zh) * 2014-08-15 2016-09-21 May planting composition deck structure movement pitch of
CN205596808U (zh) * 2016-05-10 2016-09-28 北京中农腾达科技有限公司 植物工厂移动式种植设备
CN206354050U (zh) * 2016-11-04 2017-07-28 东莞市隆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式种植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41312B (zh) 2018-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1312B (zh) Hydroponic plant device with adjustable plant spacing
CN202385543U (zh) 立体种植架
CN204409172U (zh) 一种蔬菜栽培机
CN102550265B (zh) 草莓种苗繁育方法
US10306841B2 (en) Crop grow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CN205623320U (zh) 火龙果、凤梨与叶菜间作套种的种植结构
CN206481753U (zh) 水培植物栽培系统
WO2018078354A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growing root vegetables
Kozai et al. Challenges for the next-generation PFALs
CN109511536B (zh) 一种绿叶蔬菜工厂化漂浮水培方法
CN108450317A (zh) 水培植物栽培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US20180325054A1 (en) Cultivation system
CN105309227A (zh) 一种旋转式烤烟育苗装置及其育苗方法
CN205018018U (zh) 植物组培生根、炼苗一体化的培养装置
CN104719033A (zh) 一种室内观赏丛生竹控根定向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
KR102414749B1 (ko) Led 조사방식을 이용한 식물재배대
TWI590754B (zh) 水耕架模組及其水耕架
CN204518764U (zh) 基质栽培系统
CN214126267U (zh) 一种标准化花生芽培育装置
CN203136660U (zh) 植物生长箱
CN203968741U (zh) 一种菌菇生产大棚中培育食用菌的专用高层架
CN112088769A (zh) 一种无土栽培蔬菜种植柜及其使用方法
Reddy et al. Future of hydroponics i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CN203934412U (zh) 一种铁皮石斛培养架
CN205408977U (zh) 一种水培蔬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