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24306A - 於移動裝置及電話網路或寬頻網路之間建立通聯的通訊系統 - Google Patents

於移動裝置及電話網路或寬頻網路之間建立通聯的通訊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24306A
TW201924306A TW107135074A TW107135074A TW201924306A TW 201924306 A TW201924306 A TW 201924306A TW 107135074 A TW107135074 A TW 107135074A TW 107135074 A TW107135074 A TW 107135074A TW 201924306 A TW201924306 A TW 20192430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et
voice
internet protocol
module
c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5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爾仁 王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迪爾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迪爾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迪爾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4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430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63Application servers providing network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0Media network packet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24Services and arrangements where telephone services are combined with data services
    • H04M7/0039Services and arrangements where telephone services are combined with data services where the data service is provided by a stream of packets which are rendered in real time by the receiving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6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providing telephone service, e.g.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including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with a packet-switched transport layer
    • H04M7/0066Details of access arrangements to the networks
    • H04M7/0069Details of access arrangements to the networks comprising a residential gateway, e.g. those which provide an adapter for POTS or ISDN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9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in systems involving PBX or KTS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36Arrangements for screening incoming calls, i.e. evalu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call before deciding whether to answer 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0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or busy subscribers ;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 H04M3/53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messages, i.e. mailbox systems
    • H04M3/533Voice mail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24Services and arrangements where telephone services are combined with data services
    • H04M7/0042Services and arrangements where telephone services are combined with data services where the data service is a text-based messaging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通訊系統,包含一配接器、一互聯網存取裝置及一移動裝置。該配接器鏈接於一電話網路或一寬頻互聯網網路,用以透過該電話網路或該寬頻互聯網網路收發一語音資料,執行該類比語音資料及對應的一互聯網協議封包之間的資料轉換,及收發該互聯網協議封包。該互聯網存取裝置鏈接於該配接器,用以使該配接器存取一互聯網網路。該移動裝置透過該互聯網網路鏈接於該互聯網存取裝置,用以透過該互聯網網路收發該互聯網協議封包。因此,該配接器及該移動裝置之間的通聯可被建立。

Description

於移動裝置及電話網路或寬頻網路之間建立通聯的通訊系統
本發明關於一種通訊系統,尤指一種於移動裝置及電話網路或寬頻網路之間建立通聯的通訊系統。
固網電話(landline telephone)已經發明一百餘年,如今,大多數人已至少有一個固網電話,例如固定的家庭電話線、或固定的辦公室電話線。即使手機已推出,很多人仍保留其固網電話服務。但是,固網線路(fixed line)服務有一個主要缺點:它要求用戶在短距離內(例如幾英尺)實體地靠近電話機。為了解決此問題,無繩(cordless)電話已被引入使用。然而,無繩電話也有兩個主要缺陷:第一,無繩電話需要用戶使無繩電話充滿電力;第二,無繩電話提供的服務僅限於用戶家中、或視距無線電範圍內。此外,即使在用戶家中,無繩電話提供的服務也經常受到來自鄰近的無繩電話,Wi-Fi無線電、及具有各頻率之移動電話無線電的干擾。目前已有電信公司提供通話轉發(call forwarding)服務,來解決一部分上述之電話使用只可「限於家中」的問題。但是,這些服務會產生額外費用,且對使用者仍不夠便利。此外,這些電信服務通常只提供由外部終端發送到用戶的呼入通話(inbound call)服務,而無法提供由用戶發起的呼出通話(outbound call)服務。
第1圖係先前技術之無繩電話的系統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基座單元B1可連接到用以提供固網線路服務之電話網絡N1。在家中或辦公室,基座單元B1可通過例如900MHz的非管制(unregulated)無線電頻帶、或數位增強無繩電信(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DECT)鏈接到無繩電話H1。無繩電話H1可用來當作固網線路之無線延伸。像無繩電話H1這種設計的主要問題在於,其只能在很短之範圍內工作,才可不受到無線電干擾或阻礙,此為非管制無線電技術之要求。如果無繩電話H1被移動到無線電範圍之外、或者如果鄰居的無繩無線電信號干擾通信,則無繩電話H1可能無法正常工作。先前技術還要求用戶在身邊持有充滿電力的單一用途無繩電話,此也造成使用上之不便。
實施例提供一種通訊系統,包含一配接器、一互聯網存取裝置及一移動裝置。該配接器鏈接於一電話網路,用以透過該電話網路收發一類比語音資料,執行該類比語音資料及對應的一互聯網協議封包之間的資料轉換,及收發該互聯網協議封包。該互聯網存取裝置鏈接於該配接器,用以使該配接器存取一互聯網網路。該移動裝置透過該互聯網網路鏈接於該互聯網存取裝置,用以透過該互聯網網路收發該互聯網協議封包。
實施例另提供一種通訊系統,包含一客戶駐地設備及一移動裝置。該客戶駐地設備鏈接於一第一互聯網網路,用以透過該第一互聯網網路收發數位語音資料,及執行該數位語音資料及一中介資料之間的資料轉換。該移動裝置透過一第二互聯網網路鏈接於該客戶駐地設備,用以收發對應於該中介資料之一互聯網協議封包,從而通聯於該客戶駐地設備。
本申請可根據實施例提出系統及技術,從而以更簡易及更具成本效益之方式解決上述通信應用上缺乏移動性(mobility)的問題,且可在不向電信運營商訂購額外服務的情況下,提供通信上的全球移動性。
有些消費者技術趨勢可對「無繩電話」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容述如下:1,固網電話服務之大多數用戶現在亦在家中擁有移動服務或Wi-Fi服務。2,絕大多數移動用戶現在擁有一部智能手機,且這些用戶常在各時段將手機帶在身邊,原因是不論早晚,用戶皆投入於大量的手機應用,例如短信服務(SMS),聊天服務、媒體服務,新聞服務,電郵服務,遊戲等。3,透過移動網路或Wi-Fi網絡,已發展國家幾乎已普遍地提供無線互聯網存取。有鑑於新技術和消費者之現實情況,本公開可用以為固網電話服務提供「各地普及連接」(ubiquitous connectivity)之解決方案,同時本公開還可幫消費者免除購買及攜帶無繩電話之必要性。
第2圖係實施例中,通訊系統20的示意圖。通訊系統20可包含配接器100,互聯網存取裝置199及移動裝置200。配接器100可鏈接於電話網路TN,用以透過電話網路TN收發類比語音資料D1,執行類比語音資料D1及對應的互聯網協議(internet protocol,IP)封包PKT之間的資料轉換,及收發互聯網協議封包PKT。根據實施例,電話網路TN可用於固網電話線服務。舉例而言,電話網路TN可為(但不限於)公用交換電話網路(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下文中,可將電話網路TN視為公用交換電話網路,以為示例。互聯網存取裝置199可鏈接於配接器100及用以使配接器100存取互聯網網路IN。舉例而言,互聯網存取裝置199可為(但不限於)路由器,存取點(access point),纜線數據機,無線網路卡,或用以使配接器100存取互聯網網路IN之其他裝置。舉例而言,當互聯網存取裝置199為路由器,則互聯網存取裝置199可路由及轉送互聯網協議封包PKT。移動裝置200可透過互聯網網路IN鏈接於互聯網存取裝置199,用以透過互聯網網路IN收發互聯網協議封包PKT。
根據實施例,語音應用伺服器300可選擇性地鏈接於互聯網網路IN,用以處理於配接器100及移動裝置200之間收發的互聯網協議封包PKT。類比語音資料D1可為公用交換電話網路收發的語音訊號。配接器100可為硬體裝置,配接器100係設計為可於互聯網網路IN上將類比語音資料D1轉接到語音應用伺服器300。在典型的家用環境中,配接器100可用乙太網連線或Wi-Fi連線,透過家用路由器(如互聯網存取裝置199)存取互聯網網路IN。語音應用伺服器300可為基於互聯網協議的軟交換機,用以處理語音訊號及串流之交換。移動裝置200可為任何可攜裝置,具有無線或蜂巢通訊能力,且應用軟體、硬體及韌體可運行於移動裝置200。舉例而言,移動裝置200可為移動智能電話、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或桌上型電腦,具有操作系統之使用者存取介面,所述操作系統可例如為Android或iOS等。操作於配接器100之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110可向語音應用伺服器300註冊。在移動裝置200中,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210可向語音應用伺服器300註冊。根據實施例,傳送到配接器100之語音資料串流可無縫傳送到移動裝置200,且傳送到移動裝置200之語音資料串流可無縫傳送到配接器100。
當通話(call)從電話網路TN送達配接器100時,響鈴訊號可觸發配接器100之配接模組120,從而使用傳訊協議(signaling protocol)(如會話啟動協議(SIP)或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透過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110、語音應用伺服器300及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210,於移動裝置200之語音應用模組220發起來電(incoming call)通知。語音應用模組220可向用戶警示該來電。當使用者應答該通話時,語音應用模組220可透過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210、語音應用伺服器300及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110傳訊給配接器100之配接模組120。為了回應,配接模組120可從電話網路TN之線路(例如公用交換電話網路之線路)接聽(或掛斷)通話,及執行對應於呼入(inbound)語音訊號的類比語音資料及互聯網協議封包PKT之間的資料轉換。語音加載互聯網協議(VoIP)通話可藉由語音應用模組220使用會話啟動協議(SIP)或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而建立。藉由此方法,只要移動裝置200可鏈接於互聯網網路IN及語音應用伺服器300,移動裝置200即可隨時隨地接收從電話網路TN之線路傳至配接器100之通話,而不受到地理限制。同理,藉由語音應用模組220建立與配接器100的配接模組120之語音加載互聯網協議(VoIP)通話,移動裝置200之使用者可發起通話並傳到電話網路TN。上述及下述之各模組可由軟體、硬體及/或韌體形成。
第3圖係實施例中,配接器100及移動裝置200之進一步的細節示意圖。配接器120可包含用戶線介面電路(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SLIC)驅動器1201及通話控制模組1202,用以處理公用交換電話網路之傳訊及語音資料。用戶線介面電路驅動器1201可處理公用交換電話網路之掛機(on-hook)/摘機(off-hook)介面,將呼入(inbound)的類比語音資料D1轉為數位資料D2,及將呼出(outbound)的數位資料D2轉為類比語音資料D1。數位資料D2可為脈波編碼調變(pulse code modulation,PCM)資料。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110可包含語音引擎114,傳訊協議模組112及互聯網協議通話管理模組111,其中語音引擎114,傳訊協議模組112及互聯網協議通話管理模組111之每一者可由軟體及/或硬體形成。語音引擎114可處理傳入或傳出於用戶線介面電路驅動器1201的數位資料D2之語音,將傳來的數位資料D2轉換為互聯網協議封包PKT,及將傳出的互聯網協議封包PKT轉換為數位資料D2。語音引擎114可執行其他語音加載互聯網協議(VoIP)的功能,例如編碼、解碼、壓縮、解壓縮、抖動緩存(jitter buffering)、封包丟失隱藏(packet loss concealment),語音封包封裝(voice packet encapsulation)、回聲消除等等,從而將對應於類比資料D1(從公用交換電話網路來)之數位(脈波編碼調變)資料D2轉為互聯網協議封包PKT,或者反之,將來自語音應用伺服器300之互聯網協議封包PKT予以轉換。互聯網協議通話管理模組111可用以管理通話處理及發送通話通知,從而當有從公用交換電話網路來的通話被發起時,可透過互聯網存取裝置199通知移動裝置200。舉例而言,當有來電從公用交換電話網路傳來,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110之傳訊協議模組112可通知互聯網協議通話管理模組111,接著互聯網協議通話管理模組111可透過互聯網網路IN及語音應用伺服器300傳送對應之通話通知以向移動裝置200通知來電。配接器100及移動裝置200之每一者可包含互聯網協議堆疊,以根據互聯網協議執行通聯。
配接器100之傳訊協議模組112及移動裝置200之傳訊協議模組212可用以在互聯網網路IN的控制層(control plane)通聯於語音應用伺服器300。根據實施例,例如會話啟動協議(SIP),用於互聯網電話通話之電信標準,或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等通常用於OTT(over-the-top)應用之協議,可用來作為傳訊協議。配接器100可包含語音傳輸協議模組113,且移動裝置200可包含語音傳輸協議模組213。語音傳輸協議模組113及213可用以透過互聯網網路IN之資料層傳輸語音封包,如互聯網協議封包PKT。根據實施例,實時傳輸協議(Real-Time Transfer Protocol,RTP)亦可使用。
根據實施例,只要移動裝置200可透過使用者家內或家外之互聯網網路IN鏈接到語音應用伺服器300,從電話網路(如公用交換電話網路)傳來的語音通話就可被延伸至移動裝置200。然而,當移動裝置200位於家內且位於配接器100所用的相同之局部區域網路(local area network,LAN),載有語音且由語音傳輸協議模組113及213收發的互聯網協議封包PKT可在局部進行交換,而不須使用點對點(P2P)協議被送出,也不須透過語音應用伺服器300被轉接。
關於私用分支交換(private branch exchange,PBX)之應用:
根據實施例,本申請亦可以相同於應用在單線路公用交換電話網路服務之方式,應用於多線路辦公室。對於這樣的多線路辦公室,可用私用分枝交換(PBX)將公用交換電話網路之通話分佈到「分機」(extension)號碼,故上述的方法可用第4圖之私用分枝交換模組410予以操作。第4圖係實施例中,私用分枝交換模組410用以轉接通話到多線路場所(如辦公室、旅館等)的示意圖。如第4圖所示,私用分枝交換模組410可選擇性地包含於系統中。私用分枝交換模組410可轉接呼入通話到分機,其中該分機可對應於移動裝置200之語音應用模組220,且被指派到一預期之私用分枝模組分機。私用分枝模組410也可對電話網路TN(如公用交換電話網路)發起通話,其中該通話可由移動裝置200的語音應用模組220發起。在第4圖中,私用分枝交換模組410及配接器100之間的介面I4可為私用分枝交換模組410專有之數位介面。另一個情況中,介面I4可為通用的類比介面,如標準之公用交換電話網路介面。
關於語音加載互聯網協議(VoIP)客戶駐地設備(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之應用:
隨著寬頻數位用戶迴路(subscriber loop)之發展,許多互聯網服務提供者(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P)已使用語音加載互聯網協議之技術,將語音服務整合於客戶駐地設備。第5圖係實施例中,語音加載互聯網協議客戶駐地設備400(以下稱客戶駐地設備400)整合於通訊系統之示意圖。客戶駐地設備400可具有用以存取寬頻互聯網網路BN之介面,寬頻互聯網網路BN可為互聯網服務提供者提供的寬頻互聯網網路連接。客戶駐地設備400的介面可包含光纖介面、蜂巢式介面、移動介面及/或數位用戶線(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稱xDSL)介面。在客戶端,客戶駐地設備400可提供諸如外部交換站(foreign exchange station,FXS)埠口等傳統電話埠口,從而允許使用傳統類比電話機,就如同傳統類比電話機連接於公用交換電話網路一般。因此,如第5圖所示,可以在不做任何改變之情況下應用第2圖所示的移動性延伸技術。
關於語音加載互聯網協議客戶駐地設備之整合:
第5圖之結構可再進一步優化,可將配接器100之功能嵌入客戶駐地設備400,以求得混合式客戶駐地設備(hybrid CPE),從而將硬體成本及客戶安裝工作量降到最低。第6圖係實施例中,通訊系統包含混合式客戶駐地設備500的示意圖。第5圖之客戶駐地設備400及第5圖之配接器100的功能可結合於單一硬體,也就是第6圖的混合式客戶駐地設備500。在混合式客戶駐地設備500中,運作於寬頻客戶駐地設備裝置的軟體及硬體之功能可對應於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IP voice client)模組510。如上述,配接器100也可包含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110,以連接到語音應用伺服器300,而前述的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可對應於混合式客戶駐地設備500的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510及520。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510及520可使用背對背使用者代理流程(back-to-back user agent flow)互相通聯。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510及520可具有軟體堆疊,其係以背對背方式設置,且可協作以執行移動性延伸功能於混合式客戶駐地設備500。此種互聯網協議至互聯網協議(IP to IP)之連接,可避免如第5圖所須的將語音加載互聯網協議(VoIP)封包轉換到類比訊號、及將類比訊號轉換回互聯網協議封包,所導致的成本及品質下降。
當有來電通話透過寬頻互聯網網路BN從電信公司傳來時,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510可通知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520,以透過互聯網網路IN及語音應用伺服器300轉發來電通話訊號(如SIP INVITE)到移動裝置200。當移動裝置200接受該通話,可發送通話接受訊號(如SIP 200 OK),並由語音應用伺服器300轉發到混合式客戶駐地設備500的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520。然後,通話接受訊號可再被轉發到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510,最後被送回以接通該通話。藉由反轉上述的程序,移動裝置200也可發起通話。
第7圖係第6圖之通訊系統,其示出更多混合式客戶駐地設備500及移動裝置200之細節的示意圖。第8圖係對應於第7圖之架構的通話流程(call flow)圖800。通話流程圖800可對應於前述的流程。當建立通話時,語音封包可雙向地傳送。在混合式客戶駐地設備500,語音封包可被轉接及轉發。語音編碼操作、語音解碼操作、類比轉數位(analog-to-digital,A2D)轉換、及數位轉類比(analog-to-digital,A2D)轉換可不需執行。如第7圖所示,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510可包含互聯網協議通話管理模組511,傳訊協議模組512及語音傳輸協議模組513。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520可包含互聯網協議通話管理模組521,傳訊協議模組522及語音傳輸協議模組523。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510及520,及移動裝置200之各模組的功能可相似於上述,故不重述。
在第7圖及第8圖提供的呼入通話(incoming call)之示例中,可用會話啟動協議(SIP)為語音傳訊(voice signaling)協議,並用實時傳輸協議(RTP)為語音傳輸(voice transfer)協議。如第8圖所示,訊息(message)「INVITE」可從寬頻互聯網網路BN發送,訊息「100 TRYING」可為其回應,訊息「200 OK」可回傳,訊息「RTP Packet」可被發送及轉傳(relay)到移動裝置200,訊息「RTP Packet」可又被發送及轉傳到鏈接於互聯網協議客戶模組510的寬頻互聯網網路BN。因此,藉由混合式客戶駐地設備500及移動裝置200之間的通聯,通話可被發送及答覆。
關於固網電話線路之其他基於雲端應用:
除了可延伸固網電話服務之移動性,引入第2圖提出的技術尚有其他好處,其中一項就是可藉由語音應用伺服器300添加更多功能之可能性。因為通話可經由語音應用伺服器300被收發,故可易於增加附加功能,例如語音郵件服務、傳真終端服務、語音轉文字服務、通話轉發(call forwarding)服務、垃圾通話過濾服務、語言翻譯服務,等等。第9圖係實施例中,語音郵件伺服器模組310被加入第2圖之通訊系統的示意圖。第9圖示出可行的設置方式,其中語音郵件伺服器模組310可被加入而成為語音應用伺服器300之技術特徵之一。在移動裝置200中,語音郵件模組221可被加入而成為語音應用模組220的技術特徵之一。語音郵件模組221可收發及儲存語音郵件伺服器模組210處理的語音郵件。
同理,藉由加入其他功能伺服器模組至語音應用伺服器300,可加入附加之特徵。第10圖係實施例中,垃圾通話伺服器模組311被加入第9圖之通訊系統的示意圖。第10圖示出另一可行的設置方式,其中垃圾通話伺服器模組311被加入而成為語音應用伺服器300的特徵之一。在移動裝置200,可將垃圾通話客戶模組222加入而成為語音應用模組220的特徵之一。藉由使用垃圾通話伺服器模組311及垃圾通話客戶模組222,就有可能將垃圾通話予以封鎖。同理,藉由加入附加的伺服器模組到語音應用伺服器300,及加入對應之功能模組到語音應用模組220,可添加其他語音應用服務,例如語音轉文字轉譯服務、語言翻譯服務、視覺化語音郵件服務等等。
總結上述,藉由實施例揭露的上述解決方案,可克服傳統無繩電話之缺失,使用者可易於使用移動裝置(如智能手機)透過傳統電話網路或寬頻互聯網網路來接聽或發起通話,而不至遭受不便,許多附加服務也可添加擴充。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B1‧‧‧基座單元
N1‧‧‧電話網路
H1‧‧‧無繩電話
20‧‧‧通訊系統
TN‧‧‧電話網路
IN‧‧‧互聯網網路
BN‧‧‧寬頻互聯網網路
199‧‧‧互聯網存取裝置
100‧‧‧配接器
120‧‧‧配接模組
110、510、210、520‧‧‧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
200‧‧‧移動裝置
220‧‧‧語音應用模組
300‧‧‧語音應用伺服器
PKT‧‧‧互聯網協議封包
1202‧‧‧通話控制模組
1201‧‧‧用戶線介面電路驅動器
D1‧‧‧類比語音資料
D2‧‧‧數位資料
111、211、511、521‧‧‧互聯網協議通話管理模組
112、212、512、522‧‧‧傳訊協議模組
113、213、513、523‧‧‧語音傳輸協議模組
114、214‧‧‧語音引擎
410‧‧‧私用分枝交換模組
I4‧‧‧介面
400‧‧‧語音加載互聯網協議客戶駐地設備
FXS‧‧‧外部交換站
FXO‧‧‧外部交換局
500‧‧‧混合式客戶駐地設備
310‧‧‧語音郵件伺服器模組
221‧‧‧語音郵件模組
311‧‧‧垃圾通話伺服器模組
222‧‧‧垃圾通話客戶模組
第1圖係先前技術之無繩電話的系統示意圖。
第2圖係實施例中,通訊系統的示意圖。
第3圖係實施例中,配接器及移動裝置之進一步的細節示意圖。
第4圖係實施例中,私用分枝交換模組用以轉接通話到多線路場所的示意圖。
第5圖係實施例中,語音加載互聯網協議客戶駐地設備整合於通訊系統之示意圖。
第6圖係實施例中,通訊系統包含混合式客戶駐地設備的示意圖。
第7圖係第6圖之通訊系統的示意圖,其示出第6圖之混合式客戶駐地設備及第2圖之移動裝置的更多細節。
第8圖係對應於第7圖之架構的通話流程圖。
第9圖係實施例中,語音郵件伺服器模組被加入第2圖之通訊系統的示意圖。
第10圖係實施例中,垃圾通話伺服器模組被加入第9圖之通訊系統的示意圖。

Claims (20)

  1. 一種通訊系統,包含: 一配接器,鏈接於一電話網路,用以透過該電話網路收發一類比語音資料,執行該類比語音資料及對應的一互聯網協議封包之間的資料轉換,及收發該互聯網協議封包; 一互聯網存取裝置,鏈接於該配接器,用以使該配接器存取一互聯網網路;及 一移動裝置,透過該互聯網網路鏈接於該互聯網存取裝置,用以透過該互聯網網路收發該互聯網協議封包。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該配接器包含: 一配接模組,用以執行該類比語音資料及對應之數位資料之間的資料轉換,及控制來自該電話網路之一第一通話;及 一第一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鏈接於該配接模組,用以執行該數位資料及該互聯網協議封包之間的資料轉換,及當該第一通話發起時,透過該互聯網存取裝置通知該移動裝置。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 該配接模組包含: 一用戶線介面電路驅動器,用以執行該類比語音資料及該數位資料之間的資料轉換;及 一通話控制模組,用以控制該第一通話;及 該第一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包含: 一第一語音引擎,用以執行該數位資料及該互聯網協議封包之間的資料轉換; 一第一傳訊協議模組,用以當當該第一通話發起時,通報一第一互聯網協議通話管理模組;及 該第一互聯網協議通話管理模組,用以當該第一通話發起時,發送一第一通話通知,以透過該互聯網存取裝置通知該移動裝置。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該移動裝置包含: 一第二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用以執行該互聯網協議封包及一使用者語音訊號之間的資料轉換,及接收一第一通話通知;及 一語音應用模組,鏈接於該第二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用以當該第二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接收到該第一通話通知時,警示一使用者,及當該第一通話被回答時,透過該互聯網存取裝置通知該配接模組。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 該第二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包含: 一第二語音引擎,用以執行該互聯網協議封包及該使用者語音訊號之間的資料轉換; 一第二互聯網協議通話管理模組,用以當該第一通話通知被接收時,通知該語音應用模組;及 一第二傳訊協議模組,用以透過該互聯網存取裝置從該配接器之一第一傳訊協議模組接收該第一通話通知,及據以通知該第二互聯網協議通話管理模組。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通訊系統,另包含: 一私用分支交換模組,鏈接於該電話網路及該配接器之間,用以根據一分機號碼透過該配接器從該電話網路轉接一第一通話到該移動裝置,及透過該配接器轉接發起於該移動裝置的一第二通話到該電話網路; 其中該移動裝置係對應於該分機號碼。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通訊系統,另包含: 一語音應用伺服器,鏈接於該互聯網網路,用以處理於該配接器及該移動裝置之間收發的該互聯網協議封包。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該語音應用伺服器處理該互聯網協議封包,從而提供語音郵件服務、垃圾通話過濾服務、語音轉文字服務,及/或語言翻譯服務。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 該配接器包含一第一語音傳輸協議模組; 該移動裝置包含一第二語音傳輸協議模組;及 該第一語音傳輸協議模組及該第二語音傳輸協議模組用以透過該互聯網網路之一資料平面及該互聯網存取裝置於彼此之間收發該互聯網協議封包。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該電話網路係一公用交換電話網路。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該互聯網存取裝置包含一路由器,一存取點,一纜線數據機,一無線網路卡,或用以使該配接器存取該互聯網網路之一裝置。
  12. 一種通訊系統,包含: 一客戶駐地設備,鏈接於一第一互聯網網路,用以透過該第一互聯網網路收發數位語音資料,及執行該數位語音資料及一中介資料之間的資料轉換;及 一移動裝置,透過一第二互聯網網路鏈接於該客戶駐地設備,用以收發對應於該中介資料之一互聯網協議封包,從而通聯於該客戶駐地設備。
  13. 如請求項12之通訊系統,另包含: 一配接器,鏈接於該客戶駐地設備及該第二互聯網網路之間,用以執行該中介資料及該互聯網協議封包之間的資料轉換。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該客戶駐地設備具有一外部交換站埠口,及該配接器具有一外部交換局埠口耦接於該外部交換站埠口。
  15. 如請求項12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該客戶駐地設備另用以執行該數位語音資料及該互聯網協議封包之間的資料轉換,及該客戶駐地設備包含: 一第一互聯網語音客戶模組,用以與該移動裝置透過該第二互聯網網路收發對應於該數位語音資料之一第一通知,及轉接該數位語音資料以求得該互聯網協議封包;及 一第二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用以與該移動裝置透過該第二互聯網網路收發一第二通知及該互聯網協議封包; 其中該互聯網協議封包對應於該中介資料,及該客戶駐地設備係根據該第一通知及該第二通知與該移動裝置進行通聯。
  16. 如請求項15之通訊系統,其中該第一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及該第二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係使用一背對背使用者代理流程互相通聯。
  17. 如請求項15之通訊系統,其中該第一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該第二互聯網協議語音客戶模組,該第二互聯網網路及該移動裝置之間的一通話流程係執行於一會話發起協議及一實時傳輸協議而不用執行一語音編碼操作,一語音解碼操作,一類比轉數位操作,及一數位轉類比操作。
  18. 如請求項12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該第一互聯網網路係由一互聯網服務提供者提供,及該客戶駐地設備係透過一光纖介面、一蜂巢式介面或一數位用戶線介面鏈接於該第一互聯網網路。
  19. 如請求項12所述的通訊系統,另包含: 一語音應用伺服器,鏈接於該第二互聯網網路,用以處理於該用戶駐地設備及該移動裝置之間收發的該互聯網協議封包。
  20. 如請求項19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該語音應用伺服器處理該互聯網協議封包,從而提供語音郵件服務、垃圾通話過濾服務、語音轉文字服務,及/或語言翻譯服務。
TW107135074A 2017-10-06 2018-10-04 於移動裝置及電話網路或寬頻網路之間建立通聯的通訊系統 TW2019243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68795P 2017-10-06 2017-10-06
US62/568,795 2017-10-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4306A true TW201924306A (zh) 2019-06-16

Family

ID=65993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5074A TW201924306A (zh) 2017-10-06 2018-10-04 於移動裝置及電話網路或寬頻網路之間建立通聯的通訊系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110168A1 (zh)
TW (1) TW20192430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4909B (zh) * 2020-04-23 2022-06-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1510549A (zh) * 2020-04-26 2020-08-07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语音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10168A1 (en) 2019-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19362B2 (en) Personal wireless gateway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the same
US9467831B2 (en) Network-administered conference call using SIP messaging
TWI463840B (zh) 行動電話相關之間接通訊系統及方法
US20090059907A1 (e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docking station for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09859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ple party telephone call
CA2699216C (en) System for supporting analog telephones in an ip telephony network
US858310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xed mobile convergence using a residential gateway apparatus
RU2252488C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тонального сигнала вызова
US20060002381A1 (en) Signaling for Internet end stations
KR100473722B1 (ko) 펄베이시브 음성 핸드셋 시스템
TW201924306A (zh) 於移動裝置及電話網路或寬頻網路之間建立通聯的通訊系統
US20090163179A1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Mobile Device Text Messages to a Cordless Telephone System
US931376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VoIP server in a wireless integrated device
JP4687917B2 (ja) Ip電話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信号制御方式
TWM521851U (zh) 網路電話系統
CN112468468B (zh) 基于ip的语音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05136449A (ja) Ip電話システム及びip電話装置
TWI617174B (zh) 網路電話系統
James et al. Call Swapping Between Land Line and Mobile Using Wi-Fi
JP3690301B2 (ja) 宅内転送装置、該装置を用いる電話接続システム及び電話接続方法、並びに該装置で用いる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682254B2 (ja)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動作制御方法
JP2023012211A (ja) 自動音声アナウンスシステム
KR101045865B1 (ko) 가입자 선로 중계용 네트워크 교환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통신서비스 제공방법
PH12018000125A1 (en) System for extending the fixed telephone service
Aulbach Voice over IP and the Modern 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