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07286A - 具有活躍度偵測之指紋感測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活躍度偵測之指紋感測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07286A
TW201907286A TW107106062A TW107106062A TW201907286A TW 201907286 A TW201907286 A TW 201907286A TW 107106062 A TW107106062 A TW 107106062A TW 107106062 A TW107106062 A TW 107106062A TW 201907286 A TW201907286 A TW 20190728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area sensor
printed circuit
light source
fingerpri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6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9072B (zh
Inventor
科嘉 佛歌
羅博 穆勒
翁德雷 科諾普卡
拉迪姆 斯馬特
Original Assignee
挪威商奈克斯特生物測定學集團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挪威商奈克斯特生物測定學集團公司 filed Critical 挪威商奈克斯特生物測定學集團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7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7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90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907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59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using light, e.g. diagnosis by transillumination, diascopy, fluoresce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59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using light, e.g. diagnosis by transillumination, diascopy, fluorescence
    • A61B5/0075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using light, e.g. diagnosis by transillumination, diascopy, fluorescence by spectroscopy, i.e. measuring spectra, e.g. Raman spectroscopy,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17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171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based on the shapes or appearances of their bodies or parts thereof
    • A61B5/1172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based on the shapes or appearances of their bodies or parts thereof using fingerpri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 A61B5/14551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g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65Matching; Class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82Detecting the live character of the finger, i.e. distinguishing from a fake or cadaver fing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82Detecting the live character of the finger, i.e. distinguishing from a fake or cadaver finger
    • G06V40/1394Detecting the live character of the finger, i.e. distinguishing from a fake or cadaver finger using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種具內置活躍度偵測性能之指紋感測器裝置包含:一區域感測器,其經安置於一基板之一頂部表面上;一加強條,其經安置於該基板之一底部表面下方;一印刷電路,其做電連接至經安置於該加強條下方之該感測器;及一光源及一光偵測器。該光源及該光偵測器之至少一者經安置於該區域感測器下方之該印刷電路上。該加強條包含至少一個通孔,其相對於該光源或該光偵測器定位以允許來自該光源之光透射穿過該加強條朝向經定位於該區域感測器上之一手指或允許自該手指反射之光穿過該加強條至該光偵測器。

Description

具有活躍度偵測之指紋感測器
本發明大體上係關於指紋感測器。
生物測定可建立身份證明且在某種程度上一使用者意欲進入一給定交易之證明。在實際應用中,生物測定之有用性受生物測定方法(由假匹配及假不匹配率捕捉)之精確度及系統級實施方案之品質限制。 生物測定系統的一個問題係其等可被誤導,即被騙接受一些非真實生物測定特點。例如,可使用一圖片誤導一面部識別系統。且大多數指紋感測器可使用由包含紙列印輸出、橡膠、明膠、矽膠、木膠等之不同材料製成之假手指誤導,尤其是當製成導電時。 採用所謂「作用熱原理」之指紋感測器經揭示於美國專利案第6,091,837號及第7,910,902號中,兩者頒給Ngoc Minh Dinh。作用熱手指感測器之基本原理係使用一陣列之PIN二極體作為熱感測器來區分人指紋之脊及谷,因為在此等兩個區域中之熱轉移係不同的。(一PIN二極體係在一p型半導體區域與一n型半導體區域之間具一寬、未摻雜固有半導體區域之一二極體。該p型區域及該n型區域通常經重摻雜以形成歐姆接觸)。此類裝置之一典型問題係來自一使用者留在感測器上之指印可經掃描且該感測器無法判定何時一真實手指正接觸感測器。活躍度偵測方案(即用於判定一活標的物呈現一手指用於指紋偵測之技術)可用以對抗此等誤導技術及具指印之問題。 感測器通常藉由應用感測技術至一基板材料而製成。此沉積接著由一保護塗層覆蓋。圍繞作用感測區域之該基板材料之區域需要被覆蓋以保護其免受環境(例如靜電放電、濕氣)影響。因此,單獨活躍度偵測感測器不可放置於感測器區域外側。 存在若干方式來特徴化指紋感測器中之活躍度偵測技術。特徵化此等技術之一個方法係區分內建(in-band)方法與需要專用活躍度偵測感測器之方法。內建方法自指紋感測器看活影像且嘗試區分難以在誤導目標中複製之活手指之特徴。靜態內建方法看小於脊大小之特徴,諸如氣孔。動態內建方法看活影像之特徴如何隨時間改變:例如,一手指當其落於感測器上時變形或當壓力增加時汗珠自脊溢出的方式。內建方法之優點係其等不需要專用硬體。其等主要缺點係其等受感測器之空間及暫時解析度限制。 基於硬體活躍度偵測方法需要一專用感測器。本技術已知三個主要方法。一個已知方法係基於通過脈搏血氧儀之血氧量測。該方法依賴於在氧合血紅蛋白與去氧血紅蛋白之間的相對吸收的差:氧合血紅蛋白在紅外光譜中吸收更多光,而去氧血紅蛋白在紅色光譜中吸收更多光。典型血氧監測器使用兩個LED工作,一個具660奈米(紅色)之一峰波長且一個具接近940奈米(紅外)之一峰波長。透射紅外光與紅光之比例允許血氧之一估計。 另一技術係基於所謂變白效應。一般原理係當手指落於感測器上時,血隨著增加壓力而減退且手指色彩改變,即其變淡。此技術經描述於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212 (2011) 61-68,Hengfoss等人之「Dynamic Liveness and Forgeries Detection of the Finger Surface 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y in the 400-1650 nm Region」中,該案之全文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另一已知技術係基於雷射多普勒(Doppler)血流計。此技術使用多普勒偏移效應以偵測血微粒之移動。
在具內置活躍度偵測性能之一指紋感測器裝置之實施例中,該指紋感測器裝置包含:一區域感測器,其經安置於一基板之一頂部表面上;一加強條,其經安置於該基板之一底部表面下方;一印刷電路,其做電連接至經安置於該加強條下方的該感測器;及一光源及一光偵測器。該光源及該光偵測器之至少一者經安置於該區域感測器下方之該印刷電路上。該加強條包含至少一個通孔,其相對於該光源或該光偵測器定位以允許來自該光源之光透射穿過該加強條朝向經定位於該區域感測器上之一手指或允許自該手指反射之光穿過該加強條至該光偵測器。 在實施例中,具內置活躍度偵測性能之該指紋區域感測器裝置包含:一區域感測器,其經安置於一基板之一頂部表面上,其中該區域感測器包含一整合式壓力或近接感測器;一加強條,其經安置於該基板之一底部表面下方;一可撓性印刷電路,其做電連接至該感測器,該可撓性印刷電路自該基板之該頂部表面延伸至該加強條之一底部側;及一光源及一光偵測器,其等經安置於該可撓性印刷電路上。該加強條包含一第一通孔,其相對於該光源定位以允許來自該光源之光透射穿過該加強條朝向經定位於該區域感測器上之一手指,且包含一第二通孔,其相對於該光偵測器定位以允許自該手指反射之光穿過該加強條至該光偵測器。一微控制器經安置於該可撓性印刷電路上且經組態以在通過該整合式壓力感測器或近接感測器在該區域感測器上偵測到一手指之後獲得所反射之光資料用於活躍度偵測分析中。 在實施例中,一種方法包含以下步驟:使用一第一偵測臨限在一指紋區域感測器上偵測一手指之存在;在使用該第一偵測臨限偵測該手指之存在之後,使用經安置於該指紋區域感測器之一感測區域下方之一光源及一光偵測器執行活躍度偵測量測;使用大於該第一偵測臨限之一第二偵測臨限偵測該指紋區域感測器上之該手指之存在;及在使用該第二偵測臨限偵測該手指之存在之後,執行該手指之一指紋掃描。
例示性實施例之此描述意欲結合附圖讀取,其等視作整個寫入描述之部分。在描述中,諸如「下」、「上」、「水平」、「垂直」、「上」、「下」、「向上」、「向下」、「頂部」及「底部」以及其等變體(例如「水平」、「向下」、「向上」等)之相對術語應解釋為指代如接著在論述中之圖中所展示之定向。此等相對術語為便於描述目的且不需要設備依一特定定向建構或操作,亦無需彼此接觸,除非另有指示。諸如「重疊」之術語指示圖形上覆蓋,並不一定彼此接觸。涉及附接、耦合及類似者(諸如「連接」及「互連」)之術語指示其中結構直接或通過中間結構間接牢固或附接至彼此的一關係,以及可移動或剛性附接或關係兩者,除非本文另有明確描述。同樣地,涉及電「連接」及「耦合」之術語指示其中組件彼此直接或通過中間結構間接電通信的一關係,除非另有描述。 在本文中所揭示之實施例中,一具成本效益、基於硬體、小佔地、動態活躍度偵測在感測器基板下方實現。在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中,活躍度偵測方案經設計用於採用作用熱原理之指紋感測器,如(例如)經描述於兩者頒給Ngoc Minh Dinh之美國專利案第6,091,837號及第7,910,902號中,該等案之全部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可與經組態以傳輸一影像至主機的感測器模組或其中影像處理、特徵提取及匹配發生於模組上之嵌入式模組一起使用。在感測器模組的情況下,活躍度可經計算與主機上(例如以裝置驅動器級)。在嵌入式模組之情況下,活躍度可經計算與模組之微控制器上,例如來自ARM之以166兆赫茲運行之一CORTEX® M4處理器。 圖1展示一裝置10之一橫截面,其具有經安裝於一安裝板14上之一外殼12中之一指紋感測器模組16。模組16可(例如)為購自挪威,奧斯陸之NEXT Biometrics的NB-2023-S2 (SPI介面)或NB-2023-U2 (USB介面)指紋區域感測器模組。安裝架14經由螺絲或鉚釘18而經耦合至外殼12。外殼12具有一開口22。指紋感測器模組16可包含一邊框20,其用作一手指引導。電子器件24 (諸如用於該感測器陣列之定址、類比至數位轉換及/或信號處理)經耦合至指紋感測器模組16。一可撓性印刷電路(未展示)經接合至感測器16之頂部且包繞感測器模組16之側以與安裝架14做接觸,其為感測器模組16提供一接地連接。 指紋感測器模組16包含:一基板層,其通常為玻璃或聚乙烯;一感測層,諸如由低溫多晶矽製成;一保護塗層;一加強條,其為該感測層提供機械支撐;及一信號處理層,其可為一印刷電路板或具處理組件於其上之可撓性印刷電路。此等特徵更詳細展示於以下所描述之圖5中。感測器技術自身及保護塗層不透明而且不完全不透明。基板材料可選擇為透明,例如玻璃。圖2展示用於NEXT Biometrics NB-S510-P2感測器玻璃之在400奈米至1000奈米範圍中之吸收光譜。吸收比例係以十為底之對數,即一值1對應於10-1 透射(10%);一值2對應於10-2 透射(1%)等。 在實施例中,一或多個光源(例如LED)及零或多個光偵測器(例如光二極體)可經放置於該感測器表面下方。此配置可用於量測變白效應或用於量測血氧(在量測血氧合情況下,需要至少兩個LED)。並列或堆疊配置係可行的。圖3係具一分離器114之一LED 110及一光二極體112之一並列配置100之一實施例之一示意性圖解說明,該分離器114阻斷LED 110與光二極體112之間的一直接光路徑。圖4展示一堆疊配置100A,其中LED 110a經配置於光二極體112上方使得在LED 110a與光二極體112之間不存在直接光路徑。應理解,該光源(LED)及該光偵測器(光二極體)之定向可倒置,其中該光二極體在該LED上方,只要不存在直接光路徑自該LED至該光二極體即可。 較佳阻斷該光源(例如LED)與該光偵測器(例如光二極體)之間的一直接光路徑,使得由該光偵測器接收之光係曾入射於該手指上之光。此結合圖5展示。圖5展示具整合式硬體基於光學活躍度偵測之一指紋感測器模組200。指紋感測器模組200包含一感測器202 (其包含一陣列之感測器元件於一作用區域205中)及一保護塗層204。感測器層202經形成於一基板層206上。一加強條208經提供於基板層204下方。在實施例中,加強條208可為具有在(例如) 0.1毫米至2毫米且在實施例中至少0.2毫米之範圍中之一厚度的鋁片或鋁板。一可撓性印刷電路210在指紋感測器202與電子器件221之間做電連接。用於類比至數位轉換、感測器定址及/或信號處理之額外電子組件212可經放置於該可撓性印刷電路上。該可撓性印刷電路之使用係因為該等感測器接觸件係在該模組之面向手指側上且該等電子器件係在倒置側上。加強條208用以保護感測器模組以防彎曲,其為可撓性印刷電路210上之組件提供保護抵抗機械破壞以防彎曲。一或多個光源214 (例如LED)及一或多個光偵測器216 (例如光二極體)經安置於加強條208下方。除提供裝置機械整體性外,加強條208經組態以防止一直接光路徑自光源214至光偵測器216。在實施例中,一或多個通孔218通過加強條208在光源214上方形成以允許自光源214透射之光穿過依其他不透明加強條208至該手指。一或多個通孔219亦經形成為通過加強條208以允許自該手指反射之光由光偵測器216接收。 應理解,儘管間隙經展示於可撓性印刷電路210、加強條208及基板206之間,然此在圖5之示意性圖解說明中僅為便於此等層之圖解說明之目的。此等層之間的任何間隙應被最小化以控制反射。 透射光通孔218與反射光通孔219之間的距離應為小的以最大化由光偵測器216捕捉之反射光量。在實施例中,該距離係在0.1毫米至4毫米之範圍中。在實施例中,該距離小於0.25毫米。在不折衷該加強條之機械穩定性的情況下在通孔218、219之間達成一小有效距離(經展示為經形成於通孔218、219之間的片段208a上的距離D)之一個方法係使一個(或兩個)通孔218、219成形為錐形孔,其中較大直徑背離光源214及光偵測器216,如圖5A中所展示。片段208a用作圖3中所展示之分離器,其阻斷該光源與該光偵測器之間的任何直接光路徑。在生產中,此可藉由自相對方向放置兩個同心孔洞至加強條208中達成。該等孔洞之一者具有一較大直徑且此孔洞不行進穿過該加強條之整個厚度,因此在所得通孔中產生一錐形形狀。 圖5B及圖5C分別繪示指紋感測器模組200A及200B之實施例。相同特徵由來自圖5之相同元件標示。如圖5B中所展示,可撓性電路210A自基板206之頂側延伸,其中其通過經形成於作用區域205之外側之基板206上的一導電低溫多晶矽區域、圍繞基板206及加強條208A之側至加強條208A之底側而做電連接至感測器202。光源214A、光偵測器216A及一或多個額外電子組件212 (例如用於類比至數位轉換及/或信號處理)係在背離加強條208A之底側之可撓性印刷電路210A之側上。通孔220經形成於可撓性印刷電路210A中以與加強條208A中之通孔218A對準。通孔220及218A允許來自光源214A之光穿過可撓性印刷電路210A及加強條208A朝向經放置於感測器202上之該手指。通孔224經形成於可撓性印刷電路210A中以與加強條209A中之通孔219A對準。通孔219A及224允許自該手指反射之光穿過加強條208A及可撓性印刷電路210A至光偵測器216A。若可撓性印刷電路210A係充分半透明使得活躍度偵測不受損,則在可撓性印刷電路210A中之通孔220及224並非必需。替代地,如圖5C中所展示,光源214B及光偵測器216B可經定位於面向加強條208B之可撓性印刷電路210B之側上。在此實施例中,光源214B及光偵測器216B至少部分經安置於加強條208B內之分別通孔218B及219B內。依此方式,相對於可撓性印刷電路210B受自光源214B透射朝向該手指且由光偵測器216B自該手指接收之光干擾不存在問題,且加強條208B阻斷光源214B與光偵測器216B之間的任何直接光路徑。 在實施例中,通孔218A及通孔219A可為覆蓋通孔220及通孔224兩者之一個通孔,假設可撓性電路部分分離通孔220及通孔224提供自光源214A發射之光之充分阻斷免於接收於光偵測器216A處。 在實施例中,光偵測器經放置於該光源(例如LED)下方。例如,該LED及該等光偵測器係在該可撓性印刷電路之不同側上,其中其等作用側在相同方向上面向。經安置於背向該手指之該可撓性印刷電路之面上之組件將倒置安裝。在實施例中,圖5C之光源214B可與圖5C之光偵測器216A一起使用。替代地,該光源可經放置於該光偵測器下方。即,圖5B之光源214A可與圖5C之光偵測器216B一起使用。該光源及該光偵測器可彼此橫向偏離或甚至彼此垂直對準,只要頂部上之元件不阻斷反射光(在光源在頂部上之情況中)或透射光(在光源在底部上之情況中)即可,因其可能對執行活躍度偵測分析之能力造成負面影響。 一光源/光偵測器/加強條組態300之一實施例經展示於圖6A中。圖6A展示一俯視圖(左)及一橫截面(右)兩者。加強條308具有經形成於其中之兩個相對較大矩形狹槽或開口,其中第一開口310用於允許來自光源302之光之透射,且第二開口312用於傳遞反射光至光偵測器304。感測器玻璃基板之形狀由虛線306展示。如可在橫截面中所見,光源302及光偵測器304經接收於開口310、312中或依其他方式相對於(即接近)開口310、312定位,使得兩者之間的光路徑完全或實質上由加強條片段308a阻斷(即,使得接收於光偵測器304處之所有或幾乎所有光係來自該手指之反射光且並非直接自光源302至光偵測器304之光)。組態300最大化經發射至該手指中之光及自該手指反射之光且在實驗設置中工作良好。然而,此組態更易受經接收於該光偵測器處之周圍光影響,此係歸因於在加強條308中之開口312之大小。周圍光基本上雜訊,其降低系統信號雜訊比(S/N)。 圖6B繪示一光源/光偵測器/加強條組態400之一替代實施例。圖6B展示一俯視圖(左)及一橫截面(右)兩者。加強條408具有經形成於其中之兩個相對較小或較窄圓柱形狹槽或開口,其中第一開口410用於允許來自光源402之光透射通過加強條408,且第二開口412用於允許反射光穿過加強條408至光偵測器404。該感測器玻璃之形狀由虛線406展示。如可在橫截面中所見,光源402及光偵測器404經接收於開口410、412中或依其他方式相對於(即接近)開口410、412定位,使得兩者之間的直接光路徑由加強條片段408a完全或實質上阻斷(即,使得接收於光偵測器304處之所有或幾乎所有光係來自該手指之反射光且非來自光源302之透射光)。組態400對環境周圍光不敏感,但信號(經透射至該手指且自該手指反射至該光二極體之光)亦較弱。應瞭解,圖5A之錐型孔設計可與圖6A及圖6B之組態一起使用。 光源/光偵測器/加強條組態應經設置以控制環境光。圖6A及圖6B之組態兩者防止該光源與該光偵測器之間的一直接光路徑。但圖6B之組態對環境光較不敏感。然而,其亦對信號(來自該光源之由該手指反射之光)較不敏感。在圖之上半部分中之圖6A之組態更均勻照明手指且允許更多來自手指之反射光到達光偵測器。然而,其亦允許更多環境光。在實施例中,一個控制環境光之非硬體方法涉及使用光源(LED)斷開做一或多個基線量測,且使其等與LED被切換成接通之處的量測進行比較。此等量測之間的差(或平均之一差)係所要信號。 應理解,基於本發明,一般技術者可組態加強條中之孔之形狀、其等位置、大小及間隔以及光源及光偵測器之相對位置以便針對一給定設計最佳化光透射至手指且自手指反射,排除周圍光(其係有效雜訊)。在實施例中,允許光透射至手指之加強條通孔之形狀及/或大小,及允許反射光傳遞至光偵測器之加強條通孔之形狀係不同的。應努力增加自光源發射之光之方向性,即提供一更窄的聚焦光束。若光束角度太大,則太多光色散於基板材料內且不足夠光將自手指反射。光源及光偵測器之定向亦為重要。在一實驗設置中,具光源之一印刷電路板(PCB)經膠合至感測器之玻璃基板。隨著增加手指壓力,基板及PCB彎曲且偵測器可藉由放置鋁箔於手指上而被誤導。因此加強條確實「加強」係重要的。假設鋁加強條,一1.5毫米厚度證明足夠。可行的是,更薄加強條在給定不同材料或剛度及通孔組態下亦適用。在實施例中,最小剛度係足以為如上文所描述之裝置提供機械保護同時提供防止導致非平坦(歸因於彎曲)之彎曲保護之一剛度,該彎曲可使裝置被誤導,如上文所描述。已嘗試用於光源之不同波長。具570奈米至580奈米之峰波長之一LED證明最佳。一寬光譜(白色) LED似乎比一較窄光譜(綠色) LED運作更佳。 基於活躍度偵測使用變白效應執行實驗。在實驗中,觀察到一溫度漂移效應,其可重疊變白效應。因此,判定在手指放置製程早期開始量測係重要的。一高暫時量測解析度可幫助區分溫度漂移效應與變白效應;提議大於250赫茲暫時解析度(即每時間單位之量測數目)。 一較佳實施例使用變白效應。此解決方案因兩個原因優於血氧計及血流量偵測。首先,其係低成本。在可見光譜中之LED及光二極體可由更便宜磷化鎵(GaP)製成,而非針對紅外線LED及光二極體通常所需之更昂貴砷化鎵。針對血氧計需要紅外線LED及偵測器。需要用於量測血流動偵測系統中之多普勒效應之表面安裝器件(SMD)甚至更昂貴。其次,變白效應技術更快。量測手指落於感測器上之動態僅花幾百毫秒。對比之下,為可靠量測血氧,需要若干脈衝循環(即若干秒)。 如上文所描述,一個較佳實施例放置一LED及一光二極體直接彼此相鄰。然而,一直接光路徑由直接放置於該光路徑中之一金屬加強條阻止。在實施例中,該加強條具有圓錐形洞穴,其中較大半徑僅在該加強條之頂部表面處接觸(或幾乎接觸)彼此以最大化自手指反射之光量。在實施例中,光源及光偵測器經放置於指紋模組內之可撓性印刷電路上。此可撓性印刷電路亦包含用於指紋感測器之信號處理元件。在實施例中,用於指紋之信號處理之相同微控制器用於控制由光偵測器接收之光源及處理信號以做活躍度偵測。一類比至數位轉換器可經整合至微控制器中用於將來自光偵測器之類比信號轉換成數位資訊。在一替代實施例中,可使用一專用類比至數位轉換器。在實施例中,位元深度(即可用於量化一給定信號之位元數目)係至少10位元。若該可撓性印刷電路足夠透明,則光可行進通過該可撓性印刷電路(參見圖5)。替代地,可撓性印刷電路可具有通孔,其等與該加強條之通孔對準以允許光自由行進,如圖5B中所展示。替代地,該光源及該光偵測器可經定位於該(可撓性)印刷電路之面向加強條側上且與加強條中之通孔對準。 當使用變白效應原理時,在實施例中有利使來自經內置至該指紋感測器中之一單獨感測器(諸如一電容性感測器或壓電感測器)的壓力相關聯。本文中所指示之NEXT Biometrics指紋感測器具有一內置電容性近接感測器(其信號與手指壓力相關聯),其可為此目的而使用。活躍度偵測量測應在手指已開始觸摸感測器表面之後在第一個幾百毫秒內發生,如由該電容性感測器偵測。上文所論述之NEXT Biometrics掃描儀花約400毫秒以在經由該電容性力感測器的一手指之偵測之後掃描一指紋,其係充分時間以在掃描時間內容納活躍度偵測。在實施例中,活躍度偵測量測在手指觸摸感測器時且在指紋掃描開始之前開始。指紋掃描時間及活躍度偵測時間可重疊。隨著此等設計指令,可觀察到一小、但充分穩健變白效應。 僅在來自一近接或壓力感測器之信號係在一預定範圍中時(較佳該電容性感測器經整合至該指紋感測器中)評估來自該光二極體之信號。 在實施例中,具如同玻璃之折射率之折射率的一接觸油(例如矽膠油)可經放置於光源及/或該光偵測器與該基板之表面之間以最小化非所要反射。在實施例中,接觸油經放置於該基板之底部表面與該加強條之頂部表面之間。 應瞭解,血氧量測亦可通過該感測器玻璃作為一活躍度偵測機構而完成,然可想到將需要一更長時間(相較於變白效應技術)用於該量測。 在實施例中,分別具峰波長600奈米及940奈米之兩個LED可用以量測血氧。在實施例中,將提供具不同峰敏感度及盡可能小敏感度重疊之不同光偵測器以收集不同波長之反射光。 在實施例中,一SMD雷射光源可用以使用多普勒偏移效應來偵測血流動。 在實施例中,該光偵測器(例如一光二極體)直接整合至該感測層中。 圖9展示一感測器之一作用區域900之一俯視圖。如上文所描述,作用區域900包含感測器元件908之一陣列902 (成列及成行配置)。此等元件用於捕捉指紋影像資料,例如,使用作用熱原理。一電容性近接感測器904經展示為通過該感測器區域之中心之平行於該長邊緣的一行。在實施例中,感測陣列902之選擇像素使用光偵測器910替換,即專用於光偵測器而非熱感測。此等像素理想地集中於該感測器中心附近之區域906中。圖5D展示指紋感測器模組200C之一實施例之一橫截面圖。此感測器模組200C包含具一作用區域205A之一感測器202A,其包含如上文結合圖9所描述之一或多個光偵測器。因而,加強條層208C僅包含一通孔218B用於傳遞自經安置於可撓性印刷電路210C上之光源214B透射之光,其不具有一光偵測器安置於其上。可依相同於來自感測器202A之其他連接之方式做來自區域205A之光偵測器至電子器件212之連接。 在實施例中,一單一LED可用作光源及光偵測器兩者,假設該LED之充分敏感性作為一光偵測器。此實施例之一實例經展示於圖5E中,其展示指紋感測器模組200D之一實施例之一橫截面圖。在此實施例中,可撓性印刷電路212上之一元件230用作光源及偵測器兩者。加強條208D包含透射光及反射光兩者均穿過其之一通孔232。 圖5F係指紋感測器模組200E之另一實施例之一橫截面圖。就圖5E之實施例而言,加強條208E包含透射光及反射光兩者均通過其之一通孔234。在此實施例中,光源214B及216B在可撓性印刷電路208E上彼此相鄰且在相同通孔234內或相對於相同通孔234。在此實施例中,光源214B可以一高速率選通以便在由光偵測器216B之反射光之偵測期間避免發射干擾光。如上文所描述,光源及光偵測器不需要安裝於可撓性印刷電路之相同側上。 在實施例中,一專用近接或壓力感測器用以偵測感測器上之手指放置且觸發活躍度偵測量測。 注意,上文描述使用一可撓性印刷電路及一單獨加強條(例如一薄鋁板)之實施例。在實施例中,一剛性(非可撓性)印刷電路板總成(PCBA)可伺服印刷電路及加強條之相同雙重功能。在此情況下,通孔或一單獨可撓性印刷電路(FPC)或可撓性平坦電纜(FFC)可用以連接PCBA及感測器。此實施例之一實例經展示於圖10中。圖10展示一指紋感測器模組1000之一橫截面圖。一感測器1004 (其包含一陣列之感測器元件於一作用區域1006中)且一保護塗層1008經安置於基板1002上方。該基板經安置於PCBA 1010之頂部表面上。電子器件1020 (諸如用於該感測器陣列之定址、類比至數位轉換及/或信號處理)經安置於PCBA之底部表面上且經耦合至感測器模組1004,如上文所描述。通孔1016通過PCBA 1010以與經安置於PCBA之底部表面上之光源1012對準而形成,且通孔1018通過PCBA 1010以與經安置於PCBA 1010之底部表面上之光偵測器1014對準而形成。當然,如上文所描述,想到其中該光源及該光偵測器之一者經安置於PCBA 1010上之實施例以及其中在PCBA 1010中存在一個通孔之實施例。 圖7繪示一經組合活躍度偵測及用於一感測器模組之指紋掃描方法之一實施例,該感測器模組經介接至一主機裝置為了該主機裝置與經儲存指紋範本做指紋比較。此等感測器模組之實例包含NEXT Biometrics NB-2023-S2及NB-2023-U2指紋區域感測器模組。 在702處,偵測在該感測器上一手指之存在。此步驟可使用電容性手指存在偵測方法且使用一第一(降低)臨限。 在704處,假設滿足或超過第一臨限,則開始一活躍度偵測技術。在此步驟中,該光源(LED)打開。 在706處,使用該(等)光偵測器做動態活躍度偵測量測。以不同手指壓力做若干量測,直至在大於該第一臨限之一第二(增加)臨限處做該手指存在偵測為止(步驟708)。 在710處,在在第二臨限處之手指存在偵測之後,該經量測活躍度偵測資料被傳輸至該主機裝置用於分析,即用於一「活」手指是否存在之一判定,例如使用已知變白效應。 在712處,開始指紋掃描。 在714處,該經掃描指紋影像被傳輸至該主機用於特徴提取且與一經儲存範本比較,用於使用已知技術儲存,或其他使用。 在716處,該方法結束。 儘管圖7展示以在增加臨限處之指紋之偵測(步驟708)結束的活躍度偵測量測,然應理解在實施例中,該活躍度偵測量測繼續且步驟708僅用作觸發器以開始該指紋掃描且不結束指紋量測。 圖8繪示一經組合活躍度偵測及用於具有嵌入式指紋匹配性能之一嵌入式感測器模組之指紋掃描方法的一實施例。此等感測器模組之實例包含NEXT Biometrics NB-1411-S及NB-1411-U指紋區域嵌入式感測器模組。處理指紋匹配或之處理器或為模組之部分之一不同處理器經組態以執行活躍度偵測判定。 在802處,偵測在該感測器上之一手指之存在。此步驟可使用使用一第一(降低)臨限之電容性手指存在偵測。 在804處,假設滿足或超過該第一臨限,開始一活躍度偵測技術。在此步驟中,該光源(LED)打開。 在806處,使用該(等)光偵測器做動態活躍度偵測量測。以不同手指壓力做若干量測,直至在大於該第一臨限之一第二(增加)臨限處做該手指存在偵測為止(步驟808)。 在810處,在該手指存在偵測作為該第二臨限之後,在不傳輸該活躍度偵測資料至一主機裝置用於分析的情況下做一活躍度偵測判定。該判定基於(例如)該變白效應。 在實施例中,在該活躍度偵測結果經計算於812處同時,開始該指紋掃描。在實施例中,處理影像處理及匹配(步驟818)之處理器在掃描操作中係閒置的,意謂在由影像處理及匹配操作負重之前自由處理活躍度偵測處理。 在814處,判定該活躍度偵測計算是否指示一活手指。若無活手指,則發送一失敗(例如以一認證失敗碼之形式)至主機(步驟816)。在步驟818處,若該活躍度偵測指示一活手指,則執行特徴提取及匹配。在步驟820處,步驟818之結果(例如一正認證碼或一負認證碼)經傳輸至主機。該方法在步驟822處結束。 儘管已例示性實施例角度描述本發明,然其不限於此。而是,隨附申請專利範圍應廣泛解釋以包含本發明之其他變體及實施例,其等可在不背離本發明之等效物的範疇及範圍的情況下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完成。
10‧‧‧裝置
12‧‧‧外殼
14‧‧‧安裝板
16‧‧‧指紋感測器模組
18‧‧‧螺絲或鉚釘
20‧‧‧邊框
22‧‧‧開口
24‧‧‧電子器件
100‧‧‧並列配置
100A‧‧‧堆疊配置
110‧‧‧LED
110a‧‧‧LED
112‧‧‧光二極體
114‧‧‧分離器
200‧‧‧指紋感測器模組
200A‧‧‧指紋感測器模組
200B‧‧‧指紋感測器模組
200C‧‧‧指紋感測器模組
200D‧‧‧指紋感測器模組
200E‧‧‧指紋感測器模組
202‧‧‧感測器
202A‧‧‧感測器
204‧‧‧保護塗層
205‧‧‧作用區域
205A‧‧‧作用區域
206‧‧‧基板層
208‧‧‧加強條
208a‧‧‧片段
208A‧‧‧加強條
208B‧‧‧加強條
208C‧‧‧加強條
208D‧‧‧加強條
208E‧‧‧加強條
210‧‧‧可撓性印刷電路
210A‧‧‧可撓性印刷電路
210B‧‧‧可撓性印刷電路
210C‧‧‧可撓性印刷電路
210D‧‧‧可撓性印刷電路
210E‧‧‧可撓性印刷電路
212‧‧‧電子組件
214‧‧‧光源
214A‧‧‧光源
214B‧‧‧光源
216‧‧‧光偵測器
216A‧‧‧光偵測器
216B‧‧‧光偵測器
218‧‧‧通孔
218A‧‧‧通孔
219‧‧‧通孔
219A‧‧‧通孔
220‧‧‧通孔
224‧‧‧通孔
230‧‧‧元件
234‧‧‧通孔
300‧‧‧光源/光偵測器/加強條組態
302‧‧‧光源
304‧‧‧光偵測器
306‧‧‧虛線
308‧‧‧加強條
310‧‧‧第一開口
312‧‧‧第二開口
400‧‧‧光源/光偵測器/加強條組態
402‧‧‧光源
404‧‧‧光偵測器
406‧‧‧虛線
408‧‧‧加強條
408a‧‧‧加強條片段
410‧‧‧第一開口
412‧‧‧第二開口
708‧‧‧步驟
808‧‧‧步驟
816‧‧‧步驟
818‧‧‧步驟
820‧‧‧步驟
822‧‧‧步驟
900‧‧‧作用區域
902‧‧‧陣列
904‧‧‧電容性近接感測器
906‧‧‧區域
908‧‧‧感測器元件
910‧‧‧光偵測器
1000‧‧‧指紋感測器模組
1002‧‧‧基板
1004‧‧‧感測器模組
1006‧‧‧作用區域
1008‧‧‧保護塗層
1010‧‧‧剛性(非可撓性)印刷電路板總成(PCBA)
1012‧‧‧光源
1014‧‧‧光偵測器
1016‧‧‧通孔
1018‧‧‧通孔
1020‧‧‧電子器件
隨附圖式繪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以及關於本揭示內容之其他資訊,其中: 圖1係具有經安裝於一安裝架上之一外殼中的一指紋感測器模組之一裝置之一橫截面圖。 圖2展示針對一指紋感測器模組之在400奈米至1000奈米範圍中之所量測的吸收光譜。 圖3及圖4分別示意性地繪示一光源之並列及堆疊配置。 圖5至圖5F係經組態用於活躍度偵測之指紋感測器之橫截面圖。 圖6A及圖6B繪示具用於允許透射光及反射光穿過之通孔之加強條的實施例。 圖7係一流程圖,其繪示用於一感測器模組之一經組合活躍度偵測及指紋掃描方法之一實施例。 圖8係一流程圖,其繪示用於一嵌入式感測器模組之一經組合活躍度偵測及指紋掃描方法之一實施例。 圖9展示一感測器之一作用區域之一俯視圖。 圖10展示經組態用於活躍度偵測之一指紋感測器之另一實施例之一橫截面圖。

Claims (23)

  1. 一種具內置活躍度偵測性能之指紋區域感測器裝置,其包括: 一區域感測器,其經安置於一基板之一頂部表面上; 一加強條,其經安置於該基板之一底部表面下方; 一印刷電路,其做電連接至經安置於該加強條下方的該感測器; 一光源;及 一光偵測器, 其中該光源及光偵測器之至少一者經安置於該區域感測器下方之該印刷電路上; 其中該加強條包含至少一個通孔,其相對於該光源或該光偵測器定位以允許來自該光源之光透射穿過該加強條朝向經定位於該區域感測器上之一手指或允許自該手指反射之光穿過該加強條至該光偵測器。
  2. 如請求項1之指紋區域感測器裝置,其中印刷電路及加強條係一剛性印刷電路板總成之部分,且經安置於該印刷電路上之該光源或該光偵測器經倒置安裝於該印刷電路板總成上。
  3. 如請求項1之指紋區域感測器裝置,其中該加強條阻斷該光源與該光偵測器之間的一直接光路徑。
  4. 如請求項3之指紋區域感測器裝置,其中該加強條包含分別相對於該光源及該光偵測器定位之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該第一通孔及該第二通孔彼此相鄰且經安置於該第一通孔與該第二通孔之間的該加強條之一片段阻斷該直接光路徑。
  5. 如請求項4之指紋區域感測器裝置,其中該第一通孔及該第二通孔之壁分別傾斜朝向該光源及該光偵測器。
  6. 如請求項1之指紋區域感測器裝置,其中該印刷電路係自該基板之一頂部表面延伸至該加強條之一底部側之一可撓性印刷電路之部分,其中該可撓性印刷電路具有面向該加強條之一第一側及相對該第一側之一第二側,其中該光源及該光偵測器經安置於該可撓性印刷電路之該第二側上。
  7. 如請求項6之指紋區域感測器裝置,其中該可撓性印刷電路對來自該光源之光半透明。
  8. 如請求項6之指紋區域感測器裝置, 其中該加強條包含分別相對於該光源及該光偵測器定位之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 其中該印刷電路包含相對於該加強條之該第一通孔及該光源對準之一第一通孔,及 其中該印刷電路包含相對於該加強條之該第二通孔及該光偵測器對準之一第二通孔。
  9. 如請求項1之指紋區域感測器裝置,其中經安置於該印刷電路上之該光源或該光偵測器至少部分經安置於該通孔內。
  10. 如請求項1之指紋區域感測器裝置,其中該指紋區域感測器裝置包含經耦合至該光偵測器之一類比至數位轉換器且經組態以將對應於由該光偵測器偵測之光的資料傳輸至一主機裝置用於活躍度偵測分析。
  11. 如請求項1之指紋區域感測器裝置,其進一步包括一微控制器,其經耦合至該光偵測器用於基於由該光偵測器偵測之光來執行活躍度偵測分析。
  12. 如請求項11之指紋區域感測器裝置,其中該微控制器進一步經組態以執行指紋匹配分析。
  13. 如請求項1之指紋區域感測器裝置,其中該加強條包括鋁板且該印刷電路係一可撓性印刷電路之部分。
  14. 如請求項1之指紋區域感測器裝置,其中該光偵測器經形成於該區域感測器內且該光源經安置於該區域感測器下方之該印刷電路上。
  15. 如請求項1之指紋區域感測器裝置,其中該光源及該光偵測器由經安置於該區域感測器下方之該印刷電路上之一個整合裝置提供。
  16. 一種具內置活躍度偵測性能之指紋區域感測器裝置,其包括: 一區域感測器,其經安置於一基板之一頂部表面上,其中該區域感測器包含一整合式壓力或近接感測器; 一加強條,其經安置於該基板之一底部表面下方; 一可撓性印刷電路,其做電連接至該感測器,該可撓性印刷電路自該基板之該頂部表面延伸至該加強條之一底部側; 一光源及一光偵測器,其等經安置於該可撓性印刷電路上; 其中該加強條包含一第一通孔,其相對於該光源定位以允許來自該光源之光透射穿過該加強條朝向經定位於該區域感測器上之一手指, 其中該加強條包含一第二通孔,其相對於該光偵測器定位以允許自該手指反射之光穿過該加強條至該光偵測器;及 一微控制器,其經安置於該可撓性印刷電路上且經組態以在通過該整合式壓力或近接感測器在該區域感測器上偵測到一手指之後獲得所反射之光資料用於活躍度偵測分析中。
  17. 如請求項16之指紋區域感測器裝置,其中該微控制器經組態以在使用一第一臨限在該區域感測器上偵測到該手指之後獲得該所反射之光資料,且進一步經組態以在使用一第二臨限在該區域感測器上偵測到該手指之後起始該手指之掃描,其中該第二臨限高於該第一臨限。
  18. 如請求項16之指紋區域感測器裝置,其中該所反射之光資料係用於基於一變白效應之活躍度偵測分析中。
  19. 如請求項18之指紋區域感測器裝置,其中來自該光源之該光具有在570奈米至580奈米之範圍中的一波長。
  20. 一種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使用一第一偵測臨限在一指紋區域感測器上偵測一手指之存在; 在使用該第一偵測臨限偵測該手指之該存在之後,使用經安置於該指紋區域感測器之一感測區域下方之一光源及一光偵測器執行活躍度偵測量測; 使用大於該第一偵測臨限之一第二偵測臨限偵測該指紋區域感測器上之該手指之存在;及 在使用該第二偵測臨限來偵測該手指之該存在之後,執行該手指之一指紋掃描。
  21. 如請求項20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傳輸活躍度偵測量測資料至一主機用於活躍度偵測分析;及 傳輸且指紋掃描資料至該主機用於指紋匹配分析。
  22. 如請求項20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做一活躍度偵測判定且傳輸該判定之一指示至一主機; 執行一指紋匹配分析且傳輸一驗證結果至該主機。
  23. 如請求項2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使用一變白效應來執行活躍度偵測之步驟。
TW107106062A 2017-06-02 2018-02-23 具有活躍度偵測之指紋感測器 TWI7090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B2017/000778 2017-06-02
PCT/IB2017/000778 WO2018220415A1 (en) 2017-06-02 2017-06-02 Fingerprint sensor with liveness detection
WOPCT/IB2017/000778 2017-06-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7286A true TW201907286A (zh) 2019-02-16
TWI709072B TWI709072B (zh) 2020-11-01

Family

ID=64455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6062A TWI709072B (zh) 2017-06-02 2018-02-23 具有活躍度偵測之指紋感測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0664684B2 (zh)
EP (1) EP3634230A4 (zh)
KR (1) KR20200012973A (zh)
CN (1) CN111093497A (zh)
TW (1) TWI709072B (zh)
WO (1) WO201822041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2432B (zh) * 2022-08-26 2023-08-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指紋辨識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34230A4 (en) * 2017-06-02 2021-01-20 Next Biometrics Group ASA FINGERPRINT SENSOR WITH LIVE CHARACTER DETECTION
KR102420523B1 (ko) * 2017-12-29 2022-07-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2019144724A (ja) * 2018-02-19 2019-08-29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制御方法
CN108493201B (zh) * 2018-03-12 2020-10-1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1897162B (zh) * 2020-08-18 2022-06-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光源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I799071B (zh) 2021-03-03 2023-04-11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指紋感測裝置以及指紋感測方法
CN115705743A (zh) * 2021-08-12 2023-02-17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感测装置与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28186A (en) * 1985-03-03 1988-03-01 Fujitsu Limited Uneven-surface data detection apparatus
US5638818A (en) * 1991-03-21 1997-06-17 Masimo Corporation Low noise optical probe
NO951427D0 (no) 1995-04-11 1995-04-11 Ngoc Minh Dinh Fremgangsmåte og anordning for måling av mönster i en delvis varmeledende overflate
FR2850190B1 (fr) * 2003-01-21 2006-04-28 Atmel Grenoble Sa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reconnaissance de personne
US7910902B2 (en) 2004-09-22 2011-03-22 Next Biometrics As Apparatus for fingerprint sensing based on heat transfer
JP4599320B2 (ja) 2006-03-13 2010-12-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指紋認証装置、生体指判定装置および生体指判定方法
JP4951291B2 (ja) * 2006-08-08 2012-06-13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ア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生体認証装置
US9104901B2 (en) 2013-03-15 2015-08-11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interleaved biometric spoof detection data acquisition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50125050A1 (en) * 2013-11-05 2015-05-07 Dreamtech Co., Ltd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sensor module having sensing region separated from asic
US20150205992A1 (en) * 2014-01-21 2015-07-23 Lumidigm, Inc. Multispectral imaging biometrics
CN203858644U (zh) * 2014-03-26 2014-10-01 映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伪功能的指纹感测装置
US10739882B2 (en) * 2014-08-06 2020-08-11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with array of discrete light-emitting diodes
EP3262568B1 (en) * 2015-04-23 2020-11-04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Multifunction fingerprint sensor
CN105205446B (zh) * 2015-08-19 2019-03-12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检测装置
WO2017070711A1 (en) 2015-10-23 2017-04-27 Shenzhen Huiding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fingerprint sensor and packaging
US10592717B2 (en) * 2016-01-29 2020-03-17 Synaptics Incorporated Biometric imaging with hover detection
US10282579B2 (en) * 2016-01-29 2019-05-07 Synaptics Incorporated Initiating fingerprint capture with a touch screen
US11003884B2 (en) * 2016-06-16 2021-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ingerprint sensor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of
US20180012069A1 (en) * 2016-07-06 2018-01-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ngerprint sensor, fingerprint sensor package, and fingerprint sensing system using light sources of display panel
US10460144B2 (en) * 2016-07-20 2019-10-29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Non-finger object rejection for fingerprint sensors
CN106462687B (zh) * 2016-08-30 2018-10-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方法、电子设备
CN106845436B (zh) * 2017-02-10 2020-06-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方法及触控屏
EP3634230A4 (en) * 2017-06-02 2021-01-20 Next Biometrics Group ASA FINGERPRINT SENSOR WITH LIVE CHARACTER DETECTION
US10474867B2 (en) * 2017-09-28 2019-11-12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mask collimation and related method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2432B (zh) * 2022-08-26 2023-08-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指紋辨識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012973A (ko) 2020-02-05
EP3634230A4 (en) 2021-01-20
WO2018220415A1 (en) 2018-12-06
EP3634230A1 (en) 2020-04-15
CN111093497A (zh) 2020-05-01
US10664684B2 (en) 2020-05-26
US20190294852A1 (en) 2019-09-26
TWI709072B (zh) 2020-11-01
US20200302143A1 (en) 2020-09-24
US11194992B2 (en) 202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9072B (zh) 具有活躍度偵測之指紋感測器
US10776605B2 (en) Multifunction fingerprint sensor
KR101923335B1 (ko) 지문 위조 방지 광 감지를 갖는 다기능 지문 센서
KR101924916B1 (ko) 온-스크린 지문 감지를 위한 언더-스크린 광학 센서 모듈
EP3218849B1 (en) Fingerprint sensors having in-pixel optical sensors
US10521641B2 (en) Secure human fingerprint sensor
US20180173343A1 (en) Multifunction fingerprint sensor having optical sensing capability
TWI633494B (zh) 取像裝置
US20170032169A1 (en) Swipe motion registration on a fingerprint sensor
JP2005110896A (ja) 指センサ
CN109993027B (zh) 一种指纹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