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02272A - 用戶設備及同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戶設備及同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02272A
TW201902272A TW106123179A TW106123179A TW201902272A TW 201902272 A TW201902272 A TW 201902272A TW 106123179 A TW106123179 A TW 106123179A TW 106123179 A TW106123179 A TW 106123179A TW 201902272 A TW201902272 A TW 20190227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service
network
capability
synchronization metho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3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宗勳
Original Assignee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2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227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3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using or handling presence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73Registration or de-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4Negotiation of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2Mutual synchroniz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2Release of transport tu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至少一種用戶設備及同步方法,其中一種同步方法,適用於一用戶設備,該同步方法包括:使用一用戶設備建立一封包資料網路連接,以在一行動通信網路中發送和接收IP層資料;使用一基於對話啟動協定之服務列表向該網路注冊;偵測該基於對話啟動協定之服務列表之一用戶設備能力改變,並將該用戶設備能力改變通知該網路;以及一旦偵測到該用戶設備與該網路間之該用戶設備能力之一再同步條件時,發送一對話啟動協定消息,以與該網路再同步。

Description

用戶設備及同步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無線通信,更具體地,是有關當用戶設備未能將能力(capability)改變成功通知網路時之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UE)能力與注冊(registration)狀態之同步方法。
無線通信網路數年來以指數量級成長。長期演進(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統因簡化之網路架構可以提供高峰值(peak)資料速率、低延遲、改善之系統容量、及低運作成本。LTE系統,也稱為4G系統,可以提供與早期無線網路之無縫整合,如全球行動系統(GSM)、分碼多重存取(CDMA)及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等。在LTE系統中,演進型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包括與多個行動台(Mobile Station,MS)(也稱為UE)進行通信之多個演進型B節點(Evolved Node-B,eNodeB/eNB)。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GPP)網路通常包含2G/3G/4G系統之混合。隨著網路設計之優化,可以對多種規格之演進進行多種改善。
如3GPP規格所指出,IP多媒體子系統(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為一核心網路,可以為一互聯網協定(Internet Protocol,IP)網路上之多個UE提供IP多媒體服務。歷史上,行動電話已提供了在電路切換(Circuit Switched,CS)網路上之語音(VOICE)呼叫服務,而不是嚴格限制在IP封包切換(Packet-Switched,PS)網路上之語音呼叫服務。在IP上傳遞語音或其它多媒體服務之多種可替代方法已經可以用在智能電話(Smartphone)上(例如,IP語音VoIP或網絡電話Skype),但這些方法尚未成為產業標準。IMS是提供此類規格化之一種架構框架(architectural framework)。IMS能夠透過不同類型之存取網路與UE進行通信,如一無線局域網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一以太(Ethernet)網路、一封包資料網路(Packet Data Network,PDN)或其它類型之存取網路。IMS是在LTE上撥打PS呼叫來替代回退(fallback)至2G/3G傳統CS呼叫之一種新的方式。
富通信服務(Rich Communication Services,RCS)是一種在多個行動電話載波間以及電話與載波間之通信協定,目的在於以一文本消息系統來取代短消息服務(Short Message Service,SMS)之消息,該文本消息系統內容更加豐富、可提供電話簿詢訊(phonebook polling)(用於服務探尋(service discovery))及發送通話中(in-call)多媒體。RCS將3GPP與開放行動聯盟(Open Mobile Alliance,OMA)所定義之多種不同服務與一加強之電話簿進行了結合。另一電話之能力與存在(presence)資訊可以被一行動電話所探尋(discovery)並顯示。RCS可以複用(reuses)3GPP所規定之IMS系統作為底層 (underlying)之服務平台,用以處理諸如認證(authentication)、授權(authorization)、注冊、收費及路由(routing)等問題。
IMS與RCS均包含多種應用服務,如在IP網路上之語音呼叫(例如VoLTE)、SMS、即時消息(Instant Message,IM)、探尋存在(Discovery Presence,DP)等。UE將向網路發送對話啟動協定(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注冊消息(SIP REGISTER),以告知UE之能力。對於一IMS已注冊之UE而言,當UE能力改變時,UE將向網路發送包含最新能力之一新的SIP注冊消息(SIP REGISTER)。若SIP注冊消息發送失敗,則UE啟動一計時器以重新發送該SIP消息。在重新發送期間,UE與網路間之注冊狀態為非同步(un-sync)。因此,網路有可能使用錯誤方式來提醒UE獲取服務。在一例子中,服務嘗試有可能失敗。在另一例子中,若網路重試其它UE所支援之方式,則服務嘗試有可能成功,但性能會受到影響。
因而需要尋求一種解決方案。
有鑒於此,本發明提供至少一種用戶設備及同步方法。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同步方法,適用於一用戶設備,該同步方法包括:使用一用戶設備建立一封包資料網路連接,以在一行動通信網路中發送和接收IP層資料;使用一基於對話啟動協定之服務列表向該網路注冊;偵測該基於對話啟動協定之服務列表之一用戶設備能力改變,並將該用戶設備能力改變通知該網路;以及一旦偵測到該用戶設備與該網路間之 該用戶設備能力之一再同步(re-sync)條件時,發送一對話啟動協定消息,以與該網路再同步。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用戶設備,包括:一封包資料網路連接處理器,建立一封包資料網路連接,以在一行動通信網路中發送和接收IP層資料;一應用層服務處理器,使用一基於對話啟動協定之服務列表向該網路注冊;一服務偵測器,偵測基於對話啟動協定之服務列表之一用戶設備能力改變,並將該用戶設備能力改變通知該網路;以及一發送器,一旦偵測到該用戶設備與該網路間之該用戶設備能力之再同步條件時,發送一對話啟動協定消息,以與該網路進行再同步。
本發明所提供之用戶設備及同步方法,其優點之一在於可使得UE與網路之間對UE能力與注冊狀態進行及時同步,從而避免潛在之服務錯誤以改善性能及用戶體驗。
101、201、301、401‧‧‧UE
102、302、402‧‧‧應用伺服器
111~151、311~344、411~444、501~504‧‧‧步驟
202‧‧‧BS
203‧‧‧網路伺服器
211‧‧‧控制及/或配置電路
212‧‧‧排程器
213‧‧‧資源管理器
221、231‧‧‧記憶體
222、232‧‧‧處理器
223、234‧‧‧收發器
224、236‧‧‧程式代碼和資料
226、235‧‧‧天線
251‧‧‧IMS伺服器
252‧‧‧RCS伺服器
290‧‧‧能力同步模組
291‧‧‧PDN連接電路
292‧‧‧注冊/發佈電路
293‧‧‧服務偵測器
294‧‧‧同步狀態偵測器
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一方面之使用UE能力同步之支援基於SIP之應用服務之行動通信網路之示意圖。
第2圖為根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之UE 201、BS 202及網路伺服器203之簡化區塊圖。
第3圖為根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之因UE無服務而造成之UE能力改變與非同步狀態、以及與網路進行再同步之舉例示意圖。
第4圖為根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之因網路條件而造成之UE能力改變與非同步狀態、及與網路之再同步之舉例示意圖。
第5圖為根據本發明一方面之為基於SIP之應用服務而同步UE能力與一網路應用伺服器之方法流程圖。
在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當中使用了某些詞彙來指稱特定之元件。所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硬體製造商可能會用不同名詞來稱呼同一個元件。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並不以名稱之差異來作為區分元件之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之差異來作為區分之準則。在通篇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當中所提及之「包含」及「包括」為一開放式之用語,故應解釋成「包含但不限定於」。「大致」是指在可接受之誤差範圍內,所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能夠在一定誤差範圍內解決所述技術問題,基本達到所述技術效果。此外,「耦接」一詞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間接之電性連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裝置耦接於一第二裝置,則代表該第一裝置可直接電性連接於該第二裝置,或透過其它裝置或連接手段間接地電性連接至該第二裝置。「連接」一詞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間接、有線及無線之連接手段。以下所述為實施本發明之較佳方式,目的在於說明本發明之精神而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保護範圍,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准。
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一方面之使用UE能力同步之支援基於SIP之應用服務之行動通信網路之示意圖。行動通信網路透過不同無線電存取技術(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或不同服務域(domain)來支援不同服務/連接。UE 101可以配備一單射頻(Radio Frequency,RF)模組/收發器、或多個RF 模組/收發器,以用於透過不同RAT/服務域之服務。UE 101可以是一智能電話、一可穿戴式裝置、一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裝置、一平板電腦等。這些服務可以是IP服務。在此,一服務可以包含語音服務,如正常呼叫、緊急呼叫,附加服務(supplementary service)和資料服務包含SMS及其它資料服務(例如,在互聯網上之網頁瀏覽和文件傳輸)。對於語音服務,一服務域可以包含CS服務域、PS服務域及IMS服務域。對於資料服務,一服務域可以包含2G/3G/4G之不同RAT及Wi-Fi技術。
如3GPP所規定,IMS為一核心網路,可以為一IP網路上之多個UE提供IP多媒體服務。IMS應用服務包括電話、傳真、郵件、互聯網存取、IP語音、即時消息及視訊會議等。類似地,RCS可以複用3GPP所規定之IMS系統作為底層之服務平台,以提供加強之消息服務。RCS使用文本(text)、影像(images)、視訊、群文本消息及位置分享(location sharing)來運作。RCS也可提供使用服務探尋之一加強之電話簿。
IMS與RCS均包含多種應用服務,如在IP網路上之語音呼叫(VoLTE)、SMS、即時消息(Instant Message,IM)、探尋存在(Discovery Presence,DP)等。UE將向網路發送對話啟動協定(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注冊消息(SIP REGISTER),以告知UE之能力。對於一IMS/RCS已注冊之UE而言,當UE能力改變時,UE將向網路發送包含最新能力之一新的SIP注冊消息(SIP REGISTER)。若SIP注冊消息發送失敗,則UE啟動一計時器以重新發送該SIP消息。在重新發送期 間,UE與網路間之注冊狀態為非同步(un-sync)。因此,網路有可能使用錯誤方式來提醒UE獲取服務。在一例子中,服務嘗試有可能失敗。在另一例子中,若網路重試其它UE所支援之方式,則服務嘗試有可能成功,但性能會受到影響。
根據本發明一新的方面,提供一種方案,用於在UE與網路應用伺服器之間進行UE能力與注冊狀態同步。如第1圖所示,在步驟111中,UE 101建立與網路應用(IMS/RCS)伺服器102間之一PDN連接。該PDN連接建立包括透過其伺服(serving)基地台(Base Station,BS)與一目標PDN建立一演進型封包系統(Evolved Packet System,EPS)無線電承載(radio bearer)。在步驟121中,UE 101向IMS/RCS伺服器102發送一SIP注冊消息。該SIP注冊消息提示UE 101支援以及準備使用哪些IMS/RCS服務。作為回應,IMS/RCS伺服器102向UE 101發送一確認(OK)消息。因此,IMS/RCS伺服器與UE同步了與IMS/RCS服務有關之UE能力。在步驟131中,UE 101偵測到UE能力改變。當UE能力改變時,有多種不同場景。在一第一場景下,一使用者關閉(disable)UE上之之前已在網路中注冊之某項功能。在一第二場景下,UE移至支援不同能力之一新的網路。在步驟141中,UE 101嘗試將該能力改變通知IMS/RCS伺服器102。然而,該通知未能成功到達網路,或者網路太過繁忙(busy)而無法處理該通知,導致通知網路失敗。在步驟151中,UE 101偵測到因一可回復性(recoverable)或不可回復性(unrecoverable)錯誤而滿足UE與網路間之UE能力之再同步條件。則UE 101觸發向網路重新發送SIP消息或釋放PDN連接, 以便將更新後之UE能力和注冊狀態進行同步。若該錯誤是因無服務(out of service)而具有可回復性,則UE可在回復(recovery)後重新發送SIP消息以再同步UE能力與注冊狀態。在另一方面,若該錯誤是不可回復性的,則UE可釋放PDN連接以強制重設(reset)UE能力與注冊狀態。
第2圖為根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之UE 201、BS 202及網路伺服器203之簡化區塊圖。BS 202可包含一天線226,用以發送和接收無線電信號。RF收發器模組223耦接於該天線,用以接收來自天線226之射頻信號,將接收到之射頻信號轉換為基帶(Baseband,BB)信號並發送至處理器222。RF收發器223也可將接收自處理器222之基帶信號轉換為射頻信號,並發送至天線226。處理器222可對接收到之基帶信號進行處理,並啟動BS/AP 202中之不同功能模組來執行不同特性。記憶體221可儲存程式指令(代碼)和資料224,以控制BS 202之操作。BS 202也可包括一組控制電路,如控制及/或配置電路211、排程器(scheduler)212及資源管理器213,可以執行網路中之功能任務和特性。
類似地,UE 201包括天線235,用以發送和接收無線電信號。RF收發器模組234也可將接收自處理器232之基帶信號轉換為射頻信號,並發送至天線235。處理器232可對接收到之基帶信號進行處理,並啟動不同功能模組在執行UE 201中之特性。記憶體231可儲存程式代碼和資料236以控制UE 201之操作。在網路側,應用伺服器203可以是一IMS伺服器251或一RCS伺服器252,為UE 201提供各種IMS/RCS應用服務。
UE 201也可包含可以執行本發明多個功能任務之一組控制電路。一UE能力同步模組290可偵測UE能力改變及與網路之非同步狀態,並相應觸發對應操作以與網路進行再同步。能力同步模組290可進一步包含PDN連接電路291、注冊/發佈(publish)電路292、服務偵測器293及同步狀態偵測器294,其中,PDN連接電路291可建立PDN連接以用於在IP網路上進行資料/語音服務,注冊電路292可進行注冊及/或發佈UE能力,服務偵測器293可偵測UE能力改變,以及同步狀態偵測器294可偵測UE能力之非同步狀態以及該非同步是由可回復性還是不可回復性錯誤所導致的。若該錯誤是因無服務而具可回復性,則UE可在回復後重新發送SIP消息以再同步能力與注冊狀態。若該錯誤是不可回復性的,則UE可釋放該PDN連接以強制重設能力與注冊狀態。
第3圖為根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之因UE無服務而造成之UE能力改變與非同步狀態、以及與網路進行再同步之舉例示意圖。在步驟311中,UE 301與網路建立一PDN連接並連接至一應用伺服器302,例如,RCS伺服器。在步驟312中,UE 301決定其RCS能力,例如,即時消息與探尋存在(IM+DP)。在步驟313中,UE 301向RCS伺服器302發送一SIP注冊消息。在步驟314中,RCS伺服器以確認(OK)來回應。在步驟315中,RCS能力(IM+DP)在UE與RCS伺服器之間進行同步。在步驟321中,UE 301無服務。在步驟322中,UE 301關閉其IM能力。然而,RCS伺服器302仍為UE301注冊IM+DP能力(步驟323)。UE與RCS伺服器間之RCS注冊狀態未同步。在步驟331 中,UE 301向RCS伺服器302發送SIP發佈消息。該消息通知網路UE僅注冊DP服務,不再注冊IM服務。然而,由於UE仍無服務,因此,SIP發佈(PUBLISH)消息無法適時傳遞給RCS伺服器。當該SIP消息發送失敗時,UE啟動一計時器以在步驟332中重新發送該SIP消息。該重傳計時器在後續嘗試中可以為T1、2*T1、4*T1、...2n*T1秒。然而,該重傳SIP消息因UE仍處於無服務狀態而繼續發送失敗。在步驟341中,UE 301返回服務,且UE 301知曉UE與RCS伺服器間之RCS注冊狀態仍未同步。因此,滿足一再同步條件,UE 301在步驟342中向網路立即發送另一SIP發佈(PUBLISH)消息。當成功傳遞並處理SIP消息後,UE與網路間之RCS能力(DP)同步。
根據一有利方面,一旦偵測到再同步條件,例如,UE RCS能力改變且UE從無服務狀態返回服務狀態,則UE立即向網路發送一新的SIP發佈(PUBLISH)消息,以便UE與網路間之RCS能力與注冊狀態馬上被同步,以避免可能出現之錯誤。否則,當UE返回服務時,網路仍然認為該UE具有IM能力,並有可能向該UE發送一即時消息。因此,IM服務嘗試可能失敗。經由一旦UE返回服務便立即重新發送一新的SIP發佈消息,而不是等待直至計時器失效(expiry)狀態,可避免潛在之服務錯誤以改善性能及用戶體驗。
第4圖為根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之因網路條件而造成之UE能力改變與非同步狀態、及與網路之再同步之舉例示意圖。在步驟411中,UE 401與網路建立PDN連接並連接至一應用伺服器302,例如,一IMS伺服器。在步驟412中,UE 401 決定其IMS能力,例如,IMS上之IP語音(例如VoLTE)和短消息服務(SMS over IMS)。在步驟413中,UE 401向IMS伺服器402發送SIP注冊消息。在步驟414中,IMS伺服器以確認(OK)來回應。在步驟415中,在UE與IMS伺服器之間同步IMS能力(VoLTE+SMS)。在步驟421中,UE 401之一使用者關閉VoLTE服務。在步驟422中,UE 401之IMS能力更新為只有SMS。然而,IMS伺服器402仍為UE 401注冊(VoLTE+SMS)能力。UE與IMS伺服器間之IMS注冊狀態不同步。此外,網路受理注冊(registrar)伺服器變得繁忙(步驟423)。在步驟431中,UE 401向IMS伺服器402發送一SIP注冊(REGISTER)消息。該消息通知網路該UE只注冊SMS服務,不再注冊VoLTE服務。然而,由於網路受理注冊伺服器繁忙,IMS伺服器無法適時處理該SIP注冊消息。當該SIP消息失敗時,UE啟動一計時器以在步驟432中重新發送SIP消息。該重傳計時器在後續嘗試時可以為T1,2*T1,4*T1,...2n*T1秒。然而,該重傳SIP消息因網路受理注冊伺服器仍然繁忙而繼續失敗。在步驟441中,UE知曉因網路錯誤導致UE與IMS伺服器間之IMS注冊狀態仍未同步,且UE無法回復該錯誤。因此,滿足一再同步條件,在步驟442中,UE 401釋放PDN連接。經由釋放並重新建立PDN連接,強制網路重設所有之IMS注冊與能力。當成功建立PDN連接及SIP注冊後,在步驟443和444中,UE與網路間之IMS能力(SMS)被同步。
根據一有利方面,一旦偵測到再同步條件,例如,UE IMS能力改變與網路錯誤導致在一預定時間門檻值後未能 成功注冊更新後之能力,則UE釋放PDN連接,以便UE與網路間之IMS能力和注冊狀態被強制重設,然後再同步以避免潛在之錯誤。否則,當另一使用者撥打一行動終止(Mobile Terminated,MT)呼叫時,網路仍認為該UE具有VoLTE能力,並有可能向UE發送一邀請消息INVITE以用於MT VoLTE呼叫。因此,VoLTE服務嘗試有可能失敗。經由一旦偵測到注冊之不可回復性錯誤即強制釋放PDN連接,可避免潛在之服務錯誤以改善性能及用戶體驗。
第5圖為根據本發明一方面之為基於SIP之應用服務而同步UE能力與一網路應用伺服器之方法流程圖。在步驟501中,UE建立PDN連接以在行動通信網路中發送和接收IP層資料。在步驟502中,UE使用一基於SIP之服務列表與網路進行注冊。在步驟503中,UE偵測到該基於SIP之服務列表之一UE能力改變,並將該UE能力改變通知網路。在步驟504中,一旦偵測到UE與網路間之UE能力之再同步條件,則UE發送一SIP消息以與網路進行再同步。在一例子中,該基於SIP之服務列表屬於IMS應用服務。在另一例子中,該基於SIP之服務列表屬於RCS應用服務。在一場景下,當UE處於無服務狀態時偵測到再同步條件,一旦UE返回服務,UE立即向網路發送SIP消息以發佈一更新後之服務列表。在另一場景下,當UE在一預定時間門檻值後未能成功更新其注冊狀態時,偵測到該再同步條件。UE向網路發送SIP消息以釋放該PDN連接,並重新建立一新的PDN連接以使用更新後之服務列表進行注冊。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 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准。

Claims (20)

  1. 一種同步方法,適用於一用戶設備,該同步方法包括:建立一封包資料網路連接,以在一行動通信網路中發送和接收IP層資料;使用一基於對話啟動協定之服務列表向該網路注冊;偵測該基於對話啟動協定之服務列表之一用戶設備能力改變,並將該用戶設備能力改變通知該網路;以及一旦偵測到該用戶設備與該網路間之該用戶設備能力之一再同步條件時,發送一對話啟動協定消息,以與該網路再同步。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同步方法,其中,該基於對話啟動協定之服務列表屬於IP多媒體子系統應用服務。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同步方法,其中,該IP多媒體子系統應用服務包括電話、傳真、郵件、互聯網存取、IP語音、即時消息及視訊會議。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同步方法,其中,該基於對話啟動協定之服務列表服務屬於富通信服務應用服務。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同步方法,其中,該富通信服務應用服務包含即時消息和探尋存在。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同步方法,其中,當該用戶設備處於無服務狀態時偵測到該再同步條件,並當該用戶設備能力發生改變時,返回服務。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同步方法,其中,一旦該用戶設備返回服務以發佈一更新後之服務列表,則該用戶設備 立即向該網路發送該對話啟動協定消息。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同步方法,其中,當該用戶設備在一預定時間門檻值後未使用一更新後之服務列表成功更新該用戶設備之注冊狀態,則偵測到該再同步條件。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同步方法,其中,該用戶設備向該網路發送該對話啟動協定消息,以釋放該封包資料網路連接,並重新建立一新的封包資料連接以使用該更新後之服務列表來進行注冊。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同步方法,其中,當該用戶設備關閉一服務功能或者當該用戶設備移至具有不同能力之一新的網路時,偵測到該用戶設備能力改變。
  11. 一種用戶設備,包括:一封包資料網路連接處理器,建立一封包資料網路連接,以在一行動通信網路中發送和接收IP層資料;一應用層服務處理器,使用一基於對話啟動協定之服務列表向該網路注冊;一服務偵測器,偵測基於對話啟動協定之服務列表之一用戶設備能力改變,並將該用戶設備能力改變通知該網路;以及一發送器,一旦偵測到該用戶設備與該網路間之該用戶設備能力之再同步條件時,發送一對話啟動協定消息,以與該網路進行再同步。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用戶設備,其中,該基於對話啟動協定之服務列表屬於IP多媒體子系統應用服務。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用戶設備,其中,該IP多媒體子系統應用服務包括電話、傳真、郵件、互聯網存取、IP語音、即時消息及視訊會議。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用戶設備,其中,該基於對話啟動協定之服務列表服務屬於富通信服務應用服務。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用戶設備,其中,該富通信服務應用服務包含即時消息和探尋存在。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用戶設備,其中,當該用戶設備處於無服務狀態時偵測到該再同步條件,並當該用戶設備能力發生改變時,返回服務。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用戶設備,其中,一旦該用戶設備返回服務以發佈一更新後之服務列表,則該用戶設備立即向該網路發送該對話啟動協定消息。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用戶設備,其中,當該用戶設備在一預定時間門檻值後未使用一更新後之服務列表成功更新該用戶設備之注冊狀態,則偵測到該再同步條件。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用戶設備,其中,該用戶設備向該網路發送該對話啟動協定消息,以釋放該封包資料網路連接,並重新建立一新的封包資料連接以使用該更新後之服務列表來進行注冊。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用戶設備,其中,當該用戶設備關閉一服務功能或者當該用戶設備移至具有不同能力之一新的網路時,偵測到該用戶設備能力改變。
TW106123179A 2017-05-17 2017-07-11 用戶設備及同步方法 TW2019022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597,462 2017-05-17
US15/597,462 US20180337961A1 (en) 2017-05-17 2017-05-17 Synchronization of UE Capability and Registration Status for SIP-Based Application Servic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2272A true TW201902272A (zh) 2019-01-01

Family

ID=64272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3179A TW201902272A (zh) 2017-05-17 2017-07-11 用戶設備及同步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337961A1 (zh)
CN (1) CN108966203A (zh)
TW (1) TW20190227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5849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终端
WO2022065788A1 (ko) * 2020-09-22 2022-03-3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Rcs 데이터를 수신 또는 전송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CN116800821B (zh) * 2023-08-23 2023-12-15 Tcl通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系统升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74795B1 (en) * 2006-10-16 2010-04-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obility for ims users
CN101299697B (zh) * 2007-04-30 2012-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注销无线ip接入网联系地址的方法和设备
US9781167B2 (en) * 2013-06-21 2017-10-03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WebRTC data channel facilitating IMS support of RCS features
JP5736435B2 (ja) * 2013-10-22 2015-06-1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337961A1 (en) 2018-11-22
CN108966203A (zh) 2018-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55844B1 (en)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measuring pre-establishment service interruptions
US924678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network heartbeat message for TCP channel
US20190149583A1 (en) Initial IMS Registration
US10912141B2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91771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wireless link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TW201012254A (en) A method and an arrangement for legacy fallback between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s
JP6480011B2 (ja) 通信を確立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移動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構成要素
WO2016185962A1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装置、移動管理エンティティ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TW201902272A (zh) 用戶設備及同步方法
US20160044547A1 (en) Handling call transfer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TW201902257A (zh) 用戶設備及位置更新方法
JP2010114660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通信方法
EP2705722A1 (en) Routing terminating call to user equipment via control nodes
US11930425B2 (en) Session recovery from dedicated bearer failure
WO2020168467A1 (e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group communication
US900181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intaining wireless link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2819469A1 (en) Mobil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792694B2 (en) Packet-switched to circuit-switched handover during VOIP call initiation
WO2011023054A1 (zh) 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中多会话能力同步方法及系统
US20230397070A1 (en) Method to avoid bad user experience by using rapid initial ims registration
WO2019206248A1 (zh) 一种电路交换回退方法及装置